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63

新華絲路:鵬飛集團在2025年全球南方金融家論壇平行論壇上面向全球南方能源企業分享綠色發展新範式

北京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3月19日至21日,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論壇在北京舉行,在週四的平行論壇上,山西鵬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鄭鵬介紹了鵬飛集團將氫能融入能源轉型升級戰略全局的「雙碳」實踐,為全球南方能源企業提供了綠色發展的新範式。


Photo shows Zheng Peng, board chairman and president of Pengfei Group, delivers a speech at the Parallel Forum on Inclusive Finance and Approaches to New Energy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held in Beijing on March 20, 2025.

鵬飛集團總部位於山西省孝義市,作為中國五百強企業,鵬飛集團以雙碳目標(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引領,邁上打造「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智慧企業」的新徵程。

鄭鵬在普惠金融與新能源產業化發展路徑選擇平行論壇上介紹,集團聚焦制、儲、運、加、用等關鍵環節,規劃建設了規模領先、產業鏈齊全、工藝路線及裝備先進的氫能產業園,實現了全產業鏈布局和全場景應用的氫能示範場景。

目前,鵬飛集團焦爐尾氣制高純氫、首套水電解制綠氫等項目已相繼投產;4座加氫綜合能源島相繼投運,其中一個日加氫量可達8噸;投運830輛氫能源車輛,總行駛里程達3500萬公里。

今年2月,鵬飛集團與山西移動強強聯合,率先共同成立運營商領域的AI工業智能聯合實驗室,打造氫能全產業鏈本質安全標桿。

鄭鵬介紹,目前鵬飛集團已擁有氫能領域8項專利、5項行業團體標準。

針對全球南方國家和地區普遍面臨的新能源融資困境,他還分享了「政府引導基金+綠色金融」的創新模式,他指出,當地政府設立氫能產業引導基金、激勵措施和補貼,各大金融機構在貸款和融資方面優先支持氫能產業和新能源車輛,為鵬飛氫能產業的做大做強提供了堅實保障。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44863.html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新華絲路:普惠金融與新能源產業化發展路徑選擇論壇在北京舉辦

北京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3月20日,普惠金融與新能源產業化發展路徑選擇論壇在北京舉辦。

作為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論壇系列活動之一,此次論壇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社山西分社共同主辦,圍繞「普惠金融與新能源產業化發展路徑選擇」這一主題,展開多元對話與交流,分享經驗、凝聚共識。

The photo shows the site of the Parallel Forum on Inclusive Finance and Approaches to New Energy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南非聯合銀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柯定昆表示,南非聯合銀行業務遍布非洲12個市場,13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非洲大陸經濟增長,一年前在北京成立非銀行子公司,助力中國企業和投資者開拓非洲市場。

印尼經濟改革中心(CORE)執行董事穆罕默德•費薩爾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印尼也在推動相關發展,印尼CORE作為經濟智庫為此開展咨詢、研究和宣傳工作,但推廣綠色能源和綠色工業化對發展中國家挑戰重重,所以本次論壇意義重大,能夠相互學習經驗。

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熊義志介紹說,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浪潮下,呂梁依托產業優勢培育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出台優惠政策,推出創新金融產品,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已形成新能源裝機占比超30%。

山西鵬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鄭鵬發表主旨演講,介紹了公司在綠色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鵬飛集團作為中國500強民企,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和山西氫能產業規劃。

會上,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了《中國(呂梁孝義)氫能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該指數從中國和呂梁孝義兩個層次監測氫能高質量發展情況,在2021至2023年間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此外,本次論壇還設置了圓桌會議環節,全球著名金融家、政府機構代表等探討新能源產業化進程中普惠金融的作用機制。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44869.html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守護師生與就醫民眾通行安全 中市南區建國北路拓寬完工通車

市府投入5億2,780萬元推動建國北路拓寬工程,建置完整的人行動線。

台中市長盧秀燕積極推動各區建設,提升市民交通安全與便捷性;市府建設局投入5億2,780萬元推動「南區建國北路(文心南路至建國北路196號)道路拓寬工程」,於今年2月底順利完工開放通車,不僅提供中山醫學大學約8,000名師生與附設醫院超過5,000名醫師、員工及就醫民眾更安全的道路環境,更有效改善文心南路與建國北路口的交通壅塞,提升南區整體道路通行效率。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建國北路與文心南路口以東路段,因交通流量大、道路狹窄,且鄰近中山醫學大學與附設醫院,導致上下班尖峰時段壅塞情形嚴重,周邊人行空間亦缺乏系統性串聯,影響通行安全;為兼顧學校師生與市民的通行安全,市府投入5億2,780萬元推動建國北路第一期拓寬工程(文心南路至建國北路196號),除將道路從14公尺拓寬至24公尺,更於南側增設3公尺寬的實體人行道,建置完整的人行動線,有效改善通行安全與車道縮減導致的壅塞情形,紓解醫院周邊就醫車流,並提升道路服務功能及消防救護安全。

陳局長進一步說明,為持續提升建國北路人本通行環境,今年市府持續編列2億1,700萬元推動第二期工程(建國北路196號至忠明南路),進行用地取得作業,未來,市府將進一步拓展改善範圍,提升行人安全與交通路網的便利性,打造更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統。

建設局表示,「南區建國北路(文心南路至建國北路196號)道路拓寬工程」日前已完工並通車,此次工程將道路寬度由原本的14公尺拓寬為22至24公尺,改善路段長約670公尺,並於南側增設3公尺寬人行道,而北側人行道則因建案仍在施工中,未來該建案將同步設置人行道,並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行道串聯,形成完整的步行動線;此外,在西行方向增設右轉車道,東行方向則增設公車避車彎,有效提升通行效率,落實盧市長「富市台中、行人安全」的施政願景。

新聞來源:享新聞

《農漁村能源自主場域推動指南》第二版登場 讓您掌握最新能源自主必備知識

▲農村水保署推動能源自主,鼓勵農漁民善用推動指南討論綠能場域規劃與應用。(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記者樊德惠/台北報導

在氣候變遷挑戰下,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共同目標,農村水保署為協助農漁村推動能源自主場域,於112年推出《農漁村能源自主場域推動指南》,啟發許多農漁村夥伴積極投入能源自主,推動指南現已發行第二版,並於3/24日上架販售,為農漁村夥伴提供更完善的資訊,現在訂購還可享8折優惠。

農村水保署署長李鎮洋指出,第二版指南更實用,最新法規與申請流程一次到位,新書期間享8折。《農漁村能源自主場域推動指南》第二版彙編了基本理念、場域建置的推動步驟及注意事項,並在原有內容基礎上,增添最新政策、法規及更詳盡的相關程序申請流程,包含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合法建築物認定、休閒農場設置綠能設施、第三型地面型室外養殖發電設備等,為農漁村提供實用的參考指引,助力農漁村踏上能源自主之路。新書期間(5月底前)至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及五南文化廣場訂購皆可享8折購書優惠,電子版亦同步上線(https://gov.tw/XUS),歡迎大家多加利用。

▲《農漁村能源自主場域推動指南》第二版更實用,還有新書8折優惠。(圖/農村水保署提供)

農村水保署鼓勵在地居民能源自主,帶動農漁村永續新契機。這份指南不但解答了農漁村推動能源自主的常見需求與疑問,期能幫助農漁村夥伴因地制宜發展能源自主方案,更收錄許多成功推動能源自主的案例提供借鏡,不僅能透過個人自籌資金建置再生能源設備,亦可藉由綠能合作社、企業合作、屋頂出租方式實踐能源自主,不僅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還能提升農漁業收益,並結合社區特色發展綠色產業,實現低碳永續的農漁村願景。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台北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無人機技術的持續創新,正成為推動低空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著MCU性能的不斷提升,無人機正朝著小型化、微型化、長續航和集群化方向演進。從最初的航模飛行器,到如今融合多感測器、AI演算法與高性能通訊技術的智慧系統,無人機的應用邊界正持續拓展,不斷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

AT32 MCU無人機飛控解決方案

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發展

無人機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載體,正在重塑傳統行業的運作模式。雅特力憑藉完善的產品線和多元化的產品組合,為無人機系統提供了堅實的硬體基礎。各系列產品高效協同,提供全方位、高性能的解決方案。通過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及市場驅動力,無人機將在物流配送、工業能源、農林植保、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空拍/航拍:無人機的空拍功能廣泛應用於影視製作、地圖測繪、災後評估等領域。AT32 MCU的高算力和高可靠性,確保了無人機在複雜環境中進行高品質的影像採集和傳輸,提升了航拍圖像的穩定性和清晰度。

電力巡航:在電力巡檢中,無人機能夠替代人工完成對高壓線路和電力設施的巡檢任務。通過精準的飛控系統,能夠在複雜環境下執行高精度巡檢任務,並及時傳輸即時數據,確保電力設施的安全運行。

農林植保:無人機在農業中主要用於自動噴灑農藥和肥料,提高了作業效率並降低了人力成本。其精準控制確保藥劑均勻分佈,有效減少農藥浪費,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能覆蓋難以接觸的複雜地形,提升作業覆蓋面和效果。

無人機智能控制系統
低空經濟作為新興戰略產業,對無人機的可靠性、續航能力、精準控制及智能化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無人機智能化發展的浪潮中,雅特力AT32 MCU正發揮著核心驅動力的作用,憑藉其卓越的性能、豐富的週邊介面和完善的開發生態系,為無人機飛控、電調和雲台等核心部件提供了強大的演算法支撐和功能拓展,贏得了眾多無人機企業和方案商的青睞,是目前開源社區最熱門的MCU品牌之一。

無人機飛控系統
作為無人機的核心控制單元,AT32F435主控晶片採用高性能的ARM® Cortex®-M4F內核,工作主頻高達288MHz,最高可支援超大容量4032KB Flash和512KB的SRAM,領先業界其它同級MCU,具備卓越的計算能力與極速回應性能。AT32F435為無人機提供高效的數據交互和控制能力,輕鬆連接高解析度圖傳、IMU感測器、GPS模組和電調等關鍵元件。在飛行過程中,它能夠實現即時數據採集、精準飛行控制、智能避障等功能,滿足無人機在航拍、測繪、巡檢、物流等多樣化應用場景的需求,讓每一次飛行任務都更加穩定可靠。

無人機電子變速器 (ESC)
AT32F421高達120MHz CPU主頻,64KB Flash和16KB SRAM,具有快速高效的演算法能力和高性價比的價格優勢,廣泛應用於無人機電調(ESC)。高PWM頻率與解析度實現精細扭力控制,確保穩定可靠的動力輸出。這使得無人機能夠在各種飛行狀態下保持平穩,無論是低速懸停還是高速飛行,都能實現精準的馬達控制,輕鬆應對不同場景下的飛行需求。

AT32F421提供最小4*4mm封裝尺寸,完美適配電調對小體積晶片的嚴苛要求,在有限空間內提供卓越的控制能力。此外,AT32F421整合高速軌到軌輸入/輸出類比電壓比較器,可實現快速過流檢測與保護,確保無人機在極端飛行條件下電機和驅動電路的安全性。

無人機雲台系統
雲台是無人機拍攝高品質影像的關鍵,其姿態解整和控制依賴PID控制演算法、卡爾曼濾波演算法和四元數演算法,這些技術確保了雲台的平穩運行與精準定位。AT32F423搭載ARM® Cortex®-M4F內核,150MHz CPU主頻,256KB Flash和48KB SRAM,高效性能為演算法執行提供強大支援。配備5.33Msps 12位A/D轉換器,提供更精準的訊號採集,使雲台在複雜飛行姿態下能夠保持高穩定精度。

AT32F423可實現同步處理三軸增穩、目標智能追蹤及影像串流優化配置三大任務,其自我調整PID調參機制可動態補償飛行擾動,結合電子防抖矩陣運算,使畫面穩定度較傳統方案有大幅提升。從航測建模的毫米級精度需求,到運動直播的極速場景切換,AT32F423驅動雲台系統始終保持穩定運行,確保拍攝畫面的流暢性與穩定性。

無人機與低空經濟的結合正在開啟未來空域的全新征途,雅特力AT32 MCU不僅提升了無人機性能,還加速了無人機在各個行業中的普及。通過其高效的計算能力和穩定的系統支援,説明無人機實現了更高的飛行精度、更長的作業時間、更強的適應性,從而為智慧城市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也為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關於雅特力科技
雅特力科技於2016年成立,是一家致力於推動全球市場的高效能微控制晶片設計公司,擁有領先高端晶片研發技術、完整的矽智財庫及專業靈活的整合經驗,分別在臺灣、重慶、深圳、蘇州、上海設有研發、銷售及技術支持分部。

雅特力科技微控制晶片廣泛應用於工業控制、電機驅動、車載電子、消費型電子、商務應用、5G 及物聯網等領域,涵蓋先進電源管理、通訊技術與 AI 智能控制。提供高效能、高可靠性且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開創智慧科技未來。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愛科百發宣布用於治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新葯愛智達™的Ⅲ期臨床研究順利完成

上海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上海愛科百發生物醫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科百發」)今日宣布,其用於治療兒童和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新葯愛智達™(AK0901)的Ⅲ期臨床研究已順利完成。這一進展標誌着愛科百發在兒童精神疾病領域藥物研發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有望為國內ADHD患兒和成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項和更好的治療體驗。

ADHD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發育障礙,起病於童年期,影響可延續至成年,其主要特徵是與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動衝動。全球兒童發病率約為7.2%,60%~80%可持續至青少年期,50.9%持續為成人ADHD。約65%的患兒存在一種或多種共患病。ADHD不僅損害學習功能,還存在其他多方面、涉及生命全周期的損害。我國兒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為6.4%,患病人數超過2300萬,但目前可用於ADHD治療的藥物種類有限,且現有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仍無法完全滿足臨床需求,部分患者因藥物療效不佳、副作用或服藥不便而無法堅持治療。

愛智達™(AK0901)可打開型膠囊是全球第一且目前唯一含有速釋右哌甲酯(d-MPH)和前葯絲右哌甲酯(SDX)的復方製劑,作用於大腦神經遞質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增加其在突觸間的濃度,從而提高神經遞質的傳遞效率,改善ADHD癥狀。愛智達™是針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患者的Best-in-Class創新治療藥物,2021年3月已在美國獲批上市,是FDA近20年來首款批准的新一代哌甲酯類藥物,在安全性及治療機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愛智達™(AK0901)在中國的Ⅲ期臨床研究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和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共同牽頭全國8家臨床試驗中心開展,旨在評估6~12歲ADHD兒童受試者口服愛智達™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結果顯示達到主要終點和關鍵次要終點,與安慰劑相比在所有訪視點上均取得了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為中國的ADHD患者更早更快享受到全球最新藥物提供了堅實有力的循證依據。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首席專家鄭毅教授表示:愛智達™(AK0901)的Ⅲ期研究通過嚴謹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設計,系統驗證了其在中國ADHD患兒中的治療價值。作為新一代哌甲酯類藥物,其速釋與前葯組分的協同作用不僅實現了癥狀的快速控制,更通過平穩的血葯濃度曲線降低了傳統藥物波動性帶來的依從性挑戰,更貼合學齡兒童「課堂專註+課後行為管理」的階梯化需求,這使病程管理更具科學性。研究數據為建立符合中國兒童特徵的ADHD全程管理模式提供了高質量循證支撐,期待其上市后推動治療的升級,惠及更多患者及家庭。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劉靖教授表示:此項研究突破性地驗證了愛智達™(AK0901)在中國ADHD患兒群體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特有的速釋/前葯雙相釋放給葯體系顯著降低了傳統哌甲酯類藥物的峰谷波動,既維持了穩定的癥狀控制能力,更減少了藥物濫用的風險,這對需要數年持續干預的ADHD患者具有重要臨床價值。這一成果不僅回應了臨床對兒童長期用藥安全性的核心關切,更為平衡ADHD患兒療效需求與長期用藥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我們期待愛智達™早日獲批上市,應用於臨床,讓更多的中國ADHD兒童患者可以健康成長。

愛科百發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鄔征博士表示:順利按計劃完成愛智達™(AK0901)Ⅲ期臨床研究工作,是愛科百發在ADHD藥物研發領域取得的富有成效的關鍵進展。我們衷心感謝所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受試者、專家團隊和合作夥伴的努力和貢獻。我們將以此為動力,繼續推動ADHD藥物研發領域的科學進步。

關於愛科百發
愛科百發是一家創新生物醫藥公司,專註於兒童和呼吸疾病領域未被滿足的重大臨床需求。自2014年成立以來,公司在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創新藥物研發領域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和全球專利,通過自主研發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研發模式,開發出高度差異化的豐富產品管線。核心產品齊瑞索韋 (愛司韋™) 是全球範圍內首款完成III期臨床試驗並取得積極結果的靶向RSV特效抗病毒藥物,也是首個納入國家突破性治療品種的非腫瘤新葯。另一個接近商業化的產品是已獲得FDA批准的兒童多動症新葯AK0901(愛智達™),愛科百發擁有其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營銷權。公司還擁有多個具有同類最佳或同類首創潛力的新葯正處於臨床試驗開發階段。

愛科百發與羅氏/基因泰克等跨國葯企、美國學術機構Scripps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國內外生物技術公司,及CRO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公司詳情,請訪問網站:www.arkbiosciences.com
投資者垂詢:IR@arkbiosciences.com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晶泰科技與方大炭素共創新材料技術標桿

深圳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3月22日,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泰科技」,股票代碼:2228.HK)與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大炭素」,股票代碼:SH600516)在晶泰深圳辦公室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人工智能(AI)為核心驅動力,圍繞炭素新材料領域展開深度協同創新,推動高端碳基材料研發與智能制造升級,為我國「人工智能+」國家戰略落地及新型工業化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晶泰科技董事會主席溫書豪(左五)、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右五)攜企業代表共同出席簽約儀式。晶泰科技首席研發科學家楊明俊(前排左一)、方大炭素董事會秘書莊曉茹(前排右一)代表兩家企業簽字。

簽約儀式上,晶泰科技董事會主席溫書豪、首席研發科學家楊明俊以及遼寧方大集團副總裁、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方大炭素董事會秘書莊曉茹,成都炭材總經理王樹、成都方大炭素研究院總經理馮加民等共同出席。

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聚焦炭素新材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依托晶泰科技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化實驗、量子化學計算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結合方大炭素在炭素新材料研發、規模化生產及市場應用端的豐富經驗,共同推進高性能炭基材料的智能化研發、生產工藝優化與智能制造升級。通過構建垂直大模型,兩家公司將聯手打造新材料領域AI+機器人結合的「超級智能體」,持續驅動行業創新與范式升級,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技術突破與產業化落地。同時,雙方將共同設立「晶泰-方大炭素智能研究院」,組建研發委員會,並建立專項人才基金,引進全球高端人才,共同培養新一代AI材料研發技術骨干。

這一「AI+工業」的合作主要聚焦三大核心目標,共同加速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產業落地及商業化推廣:

第一、提升高端碳基材料量產效率。基於材料基因工程與AI算法,開發高性能硅碳復合材料及石墨烯應用方案,覆蓋鋰電池、土壤修復等多元化應用場景,優化合成工藝並實現自動化精准施工,推動新材料研發及量產效率升級。

第二、打造「AI+工業」超級智能體。通過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技術,打造覆蓋材料研發、監測、生產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系統,全面推進碳基材料的技術突破、智能制造與自動化升級。

第三、構建技術資產與超級算力平台。在材料設計、工藝優化等關鍵場景沉澱超百個AI算法模型,搭建百萬核級算力資源調度平台,支撐國家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垂直行業超級人工智能攻關。

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溫書豪表示:「此次合作是晶泰科技踐行’AI for Science’理念的重要裡程碑。通過人工智能與量子物理模擬技術的深度融合,我們將助力方大炭素突破材料研發與量產的效率瓶頸,為新能源、新材料等國家戰略性產業提供底層技術支撐。這不僅是一次企業間的協同創新,更是落實’人工智能+’國家戰略的生動實踐。我們期待通過技術賦能,推動傳統工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貢獻企業力量。」 

方大炭素董事長馬卓表示:「此次合作標志著傳統制造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為我國新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重要示范。未來三年,方大炭素計劃投入十億元的創新資金,系統性加強在新材料研發生產領域的技術優勢,與晶泰科技的合作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環。通過’AI+工業’的深度應用,方大炭素將有望顯著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本次合作是國家出台《關於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後,傳統制造業與人工智能企業深度合作的又一典型案例。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AI+工業」的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有望在未來3-5年內形成千億級市場規模。

關於晶泰科技

晶泰科技(「XtalPi Holdings Limited」,股份簡稱:晶泰控股-P,XTALPI-P,股票代碼:2228.HK)由三位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於 2015 年創立,是一個基於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賦能和機器人驅動的創新型研發平台。公司采用基於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人工智能、高性能雲計算以及可擴展及標准化的機器人自動化相結合的方式,為制藥及材料科學(包括農業技術、能源及新型化學品以及化妝品)等產業的全球和國內公司提供藥物及材料科學研發解決方案及服務。

關於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SH600516)是我國炭素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核級炭素制品生產資質,主要產品包括石墨電極、高爐炭磚、炭素新材料等,廣泛應用於冶金、新能源、化工等領域。公司於200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成功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西北地區首家「A+G」上市公司。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罵狗沒用?錯誤懲罰恐讓毛孩更困惑正確訓練這樣做!

許多飼主在面對狗狗搗蛋、亂咬家具、隨地大小便等行為時,常會感到頭痛不已,甚至以懲罰的方式來糾正。但究竟「懲罰」是否能讓狗狗真正明白自己的錯誤?專家指出,錯誤的懲罰方式不僅無助於改善行為,反而可能讓狗狗產生恐懼與焦慮,影響與飼主的關係。

許多飼主習慣用吼叫、打屁股、關籠子等方式來懲罰狗狗,認為這樣能讓牠們「記住教訓」,但其實這可能讓狗狗變得更加焦慮,甚至影響信任關係。動物行為專家指出,狗狗的行為大多是基於直覺與習慣,當下的懲罰如果沒有與行為建立明確的因果關係,狗狗可能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為何受到責罰。

例如,有些飼主發現狗狗在家裡大小便後才將其訓斥,但對狗狗而言,當下的責罵可能與「飼主回家」產生關聯,而非「隨地大小便」,導致牠們之後變得害怕飼主回家,而不是學會在正確的地方上廁所。

專家建議,與其使用負面懲罰,不如透過「正向強化」的方式來引導狗狗學習正確行為,例如:

  1. 立即糾正:狗狗做錯事時,應立即發出明確的制止聲音,如「不行!」或「NO!」,讓狗狗知道這個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2. 忽略錯誤,強化正確行為:對於輕微的壞習慣,可以選擇忽略,當狗狗展現良好行為時給予獎勵,如零食或稱讚,讓牠學會正確的行為會帶來好處。
  3. 環境管理:預防勝於治療,例如避免讓狗狗接觸可能被咬壞的家具,或是在適當的時間帶牠們出門如廁,減少錯誤發生的機會。
  4. 使用短時間隔離法:如果狗狗出現咬人或攻擊行為,可短暫隔離於安靜的空間,讓牠理解這樣的行為會導致無聊的後果,但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心理壓力。

狗狗是高度社會化的動物,與飼主的關係對牠們而言至關重要。專家強調,透過耐心與一致的訓練方式,狗狗能更快理解主人的期待,並建立穩定的行為模式。過度嚴厲的懲罰不僅可能讓狗狗害怕,甚至可能導致攻擊性行為,影響人與狗之間的和諧關係。

在訓練狗狗時,最重要的是讓牠們感受到安全感與愛,並透過清楚的指令與獎勵機制,引導牠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畢竟,一隻快樂、有安全感的狗狗,才能真正成為最忠誠的家庭夥伴。

新聞來源:享新聞

藥事照護升級 中市府攜手藥師推動到宅用藥關懷

弱勢家庭暨獨居老人藥事及全人健康照護計畫-宣導單張。

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與4大藥師(生)公會合作,100年起推動「弱勢家庭暨獨居老人藥事健康照護計畫」,結合百名專業藥師深入社區與家庭,提供用藥整合、餘藥檢核、衛教諮詢等暖心服務,服務近2萬人次,去年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銀級肯定。食安處表示,今年計畫已啟動,服務對象除長者、弱勢家庭,更擴大至「居家安寧療護個案」,歡迎熱心藥師(生)加入,共同守護長者及弱勢家庭的用藥安全與健康。

食安處說明,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食安處透過產官學多方合作,積極推動藥事照護服務,去年招募132位藥師(生)走入社區,提供居家訪視藥事照護服務819人次,其中服務偏遠地區達70人次,行政區覆蓋率達96.6%,民眾用藥配合度提升20.2%、服務滿意度高達9成。另也結合各區衛生所、在地藥師以及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深入社區進行據點式藥事照護、用藥安全宣導101場次,提供個別化用藥諮詢,服務3,252人次。

此外,為落實全人健康照護,亦適時轉介居家醫療、長照、心理等全方面的整合服務。今年起將「居家安寧療護個案」納入計畫照護對象,由合約基層診所及社區藥局依處方箋調劑個案所需第1級或第2級管制藥品,派遣藥師到府訪視,瞭解藥品使用情形、評估療效、專業諮詢及衛教宣導,確保個案用藥無虞、提升取藥可近性,使其能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食安處說明,由於部分民眾用藥觀念不正確,可能導致細菌抗藥性,今年藥事照護計畫,將加強民眾正確使用抗生素的社區宣導,強化無處方販售抗生素稽查,防杜抗生素濫用,維護公共健康。另也廣邀更多專業藥師投入,共同守護市民健康與用藥權益,詳細資訊可至食安處官網> 業務專區 > 藥品與醫療器材專區 > 藥事照護計畫( https://www.fds.taichung.gov.tw/1210187/1210224/1210234/2002386/2002394/post )查詢,或電洽04-22220655,將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新聞來源:享新聞

Evolve:開創性GPU基準測試套件

Traverse Research推出全球首款七維GPU基準測試套件

 荷蘭布雷達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圖形技術研發領導者Traverse Research今日正式發表革命性GPU基準測試套件「Evolve」。這款自適應評測工具透過七大核心維度全面評估GPU效能,為快速迭代的圖形產業樹立新一代效能分析標竿。作為首款針對光線追蹤架構GPU進行「加速結構建構」、「工作圖(Workgraphs)效能」(全球首創評測項目)等七項關鍵指標量化分析的解決方案,Evolve重新定義了硬體評估的完整性。

多維效能解析

Evolve透過獨創七維評分系統實現深度硬體診斷:

  • 光線追蹤效能 (Ray Tracing)
  • 加速結構建構速度 (Acceleration Structure Build)
  • 光柵化吞吐量 (Rasterization)
  • 運算性能 (Compute Performance)
  • 驅動程式效率 (Driver Effectiveness)
  • 能耗效率 (Energy Consumption)
  • 工作圖(Workgraphs)效能(業界首創評測維度)

本套件相容所有支援光線追蹤的GPU,結合極限壓力測試與自適應演算法,其動態演進架構確保評測系統持續整合新興渲染技術,於技術革新浪潮中維持長期參考價值。

驅動產業創新生態

「Evolve不僅是基準測試工具,更是迎戰未來圖形技術挑戰的診斷系統。」Traverse Research首席技術官Jasper Bekkers強調,「透過揭露從電壓微調到顯示記憶體時序的奈米級效能細節,我們為工程師提供架構優化藍圖、為超頻玩家標示安全閾值、為開發者輸送遊戲引擎調校關鍵數據,最終協助消費者做出精準採購決策。」

憑藉Evolve的即時顯示記憶體時脈監控、API開銷分析等高顆粒度數據輸出,該套件已獲得多家頂尖GPU製造商技術合作。

何謂進化式基準測試?

Evolve開創「與產業共進」的評測典範。相較傳統基準測試工具甫推出即面臨過時的困境,本套件透過自適應學習機制,持續融合新興圖形技術並維持玩家實用關聯性,動態演進特性確保評測標準與產業尖端技術同步。

產品取得方式

Evolve基準測試套件將於2025年3月24日起全球開放下载。技術白皮書、詳細規格與商業合作請造訪官方網站:
https://www.evolvebenchmark.com

關於Traverse Research

2019年由Jasper Bekkers創立於荷蘭布雷達,Traverse Research專精於圖形效能分析工具與即時渲染解決方案,致力推動電腦圖形學研發,並以將布雷達打造為全球遊戲開發核心樞紐為使命,持續為硬體工程師、開發者與創作者提供突破視覺運算疆界的工具生態系。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亞洲首批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將在香港交易所閃亮上市

香港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作為香港最大的槓桿及反向產品發行商,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東英)自豪地宣布,我們將於2025年3月24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亞洲首批9隻個股槓桿及反向產品(槓反產品),為投資者在亞洲交易時段提供便捷的美國熱門股票交易或對沖工具。

個股槓反產品

港元櫃台

美元櫃台

南方東英英偉達每日槓桿(2x)產品

7788.HK

9788.HK

南方東英英偉達每日反向(-2x)產品

7388.HK

9388.HK

南方東英特斯拉每日槓桿(2x)產品

7766.HK

9766.HK

南方東英特斯拉每日反向(-2x)產品

7366.HK

9366.HK

南方東英Coinbase每日槓桿(2x)產品

7711.HK

9711.HK

南方東英Coinbase每日反向(-2x)產品

7311.HK

9311.HK

南方東英MicroStrategy每日槓杆(2x)產品

7799.HK

9799.HK

南方東英MicroStrategy每日反向(-2x)產品

7399.HK

9399.HK

南方東英Berkshire每日槓桿(2x)產品

7777.HK

9777.HK

 

這批個股槓反產品使用以掉期為基礎的合成模擬策略,追蹤標的股票每日表現的兩倍和每日表現的反向兩倍(扣除費用及支出之前)。每隻產品的上市價格約為每單位港幣78元,每手交易單位為10個單位,每年管理費為產品淨資產價值(NAV)的1.6%。

個股槓反產品是一種在交易所交易的衍生產品,專為短期交易或對沖設計。作为槓桿及反向產品的一個子集,個股槓反產品旨在提供相等於相關個股每日價格變動的指定倍數的每日回報。

個股槓反產品於2018年在歐洲推出後,在2022年於美國推出後迅速備受歡迎。從2022年到2024年,美國個股槓反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從3.79億美元增至180億美元,增長了4,655%[1]。2024年,美國個股槓反產品吸引了約12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平均每日成交額為43億美元,反映了投資者的強勁需求,這無疑表明其在亞洲同樣具有增長潛力[2]

南方東英個股槓反產品的推出標誌著香港成為亞洲首個發行此類產品的市場。它讓亞洲投資者在亞洲交易時段對美國盤後新聞(例如財報、宏觀政策變動)可做出靈活反應。

自2016年香港推出槓反產品以來,南方東英一直是槓反產品領域的領導者和創新者。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方東英在槓反產品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98%(按資產管理規模計算)[3]和99.5%(按平均每日成交額計算)[4]。2024年底,香港槓反產品的資產管理規模達到253億港元,佔去年香港交易所交易產品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的15.3%[5]

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丁晨女士很高興地宣布上市9隻個股槓反產品。她表示:南方東英致力於提供多樣化的投資產品,槓反產品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新的個股槓反產品提供了捕捉美國熱門股票短期波動的機會。

關於南方東英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南方東英作為ETF發行商不斷創新,資產管理規模達至全港第二,成功地樹立了在香港ETF行業的領先地位。通過建立健康的ETF生態系統並管理香港和新加坡市場的47隻ETP和3隻互惠基金,南方東英的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198億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實現了34.3%的顯著年增長率*。2024年,香港交易最活躍的前10名ETF/ETP中有5隻由CSOP管理**。

自2016年在香港推出槓桿及反向(槓反)產品以來,南方東英在這一領域建立了自己作為領頭羊的地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南方東英在槓反產品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98%(按資產管理規模計算)和99.5%(按平均每日成交額計算)***。2024年底,香港槓反產品的管理資產達到253億港元,佔去年香港交易所交易產品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的15.3%****。

*資料來源:南方東英

**資料來源:彭博,2024/1/1 至2024/12/31

***資料來源:彭博,資產管理規模截至2024/12/31,平均每日成交額為2024/1/1 至2024/12/31

****資料來源:彭博,資產管理規模截至2024/12/31,平均每日成交額為2023/12/31 至2024/12/31

免責聲明及重要提示

本文件(「本文件」)涉及的子基金(「子基金」)、南方東英槓桿及反向系列及南方東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東英」) 與子基金底層証券對應公司(「底層公司」)並無任何聯繫。

底層公司並沒有對子基金的發行予以認可或支持,與子基金亦沒有任何關係。投資於子基金不等同於投資於底層公司。投資者對底層公司沒有擁有權。投資者沒有投票權,也無法影響底層公司的管理,但將受到底層公司的相關証券表現的影響。

子基金得到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認可。有關認可並不意味著獲得證監會官方推介。本文件僅供一般參考,並不構成投資或任何方面的意見,亦不應被視為要約或遊說投資於任何投資產品。如欲獲取投資之意見,請諮詢閣下的專業法律、稅務和財務顧問。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應仔細閱讀有關基金的銷售文件及產品資料概要,以獲取進一步資料,包括當中所載之產品特色及風險因素。本文件不適用於禁止其分發或發送的司法管轄區。

本文件並不具法律約束力。南方東英對本文件概不負責,並表明不會就因本文件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在未經南方東英書面同意下,不得複印,分發或複製本文件內之任何資料或任何部分。

槓桿及反向投資產品與傳統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不同。每隻子基金集中投資於單一底層股票。鑑於子基金非多元化和槓桿及反向性質,子基金會受到極端價格波動的影響,並可能在短期內變得不可持續營運。子基金的目標投資者只限於成熟掌握投資及以買賣為主、明白尋求每日槓桿或反向業績的潛在後果及有關風險的投資者。

子基金並非為持有超過一日而設,因為子基金超過一日期間的表現可能偏離於底層股票在同一期間的槓桿或反向表現而且可能並不相關。子基金是為進行短期買賣或對沖而設計的,不宜作長期投資。

本文件由南方東英編制及發行,並未經證監會審閱。

[1] 資料來源:彭博

[2]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 2024/12/31

[3]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 2024/12/31

[4] 資料來源:彭博,2024/1/1 至2024/12/31

[5] 資料來源:彭博,資產管理規模截至2024/12/31,平均每日成交額為2024/1/1 至2024/12/31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信達生物IBI354 (創新型HER2 ADC) 治療鉑耐藥卵巢癌的II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制藥公司宣布,IBI354 (HER2單克隆抗體-喜樹鹼衍生物偶聯物,HER2 ADC)治療HER2表達的鉑耐藥的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患者的隨機、對照、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HeriCare-Ovarian01)完成中國首例受試者給藥。

HeriCare-Ovarian01(NCT06834672)是中國首個針對HER2表達(IHC 1+,2+或3+)的鉑耐藥卵巢癌的III期臨床研究。該研究將對照IBI354與研究者選擇的化療之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

此前,一項IBI354在晚期實體瘤受試者的多中心1/2期研究中,共入組87例鉑耐藥卵巢癌受試者,分別接受6~12mg/kg劑量,其中67例(67/87,77.0%)受試者既往接受過至少3種系統性抗腫瘤治療方案。

  • 截至2024年7月24日,總體客觀緩解率(ORR)為40.2%,疾病控制率(DCR)為81.6%。
  • 其中,在40例接受12mg/kg Q3W IBI354治療的卵巢癌受試者中,ORR達到52.5%,DCR為90.0%
  • HER2 IHC 1+的27例接受12mg/kg Q3W的受試者中,ORR達到55.6%,DCR為88.9%。
  • 截至數據截止日期,12mg/kg Q3W劑量組中位隨訪時間為6.5個月,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緩解持續時間(DoR)尚未成熟。該研究數據已在2024年ESMO大會公布。

同時在1/2期臨床研究中(n=368),IBI354展示出優異的安全性信號。

  • 劑量爬坡至18mg/kg, 未發生DLT事件。
  • 三級及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的總體發生率為21.5%,導致劑量暫停的TRAE發生率為12.2%,導致劑量降低的TRAE發生率為2.4%,導致永久停藥的TRAE總體發生率為1.6%,無導致死亡的TRAE。
  • 最常見的TRAE是惡心、白細胞計數降低和貧血。間質性肺炎發生率僅為1.6%,且均為1級。

本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琦教授表示:「延長鉑耐藥卵巢癌的PFS和OS是亟待解決的臨床問題。卵巢癌有反復復發的特點,最終導致鉑耐藥,非鉑單藥化療是目前主要治療措施,但療效差,這是卵巢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HER2靶點作為一個成熟靶點,針對HER2的靶向治療在乳腺癌和胃癌中已被證實具有較好的療效。IBI354作為創新型抗HER2 ADC,在前期研究中看到其在HER2表達的鉑耐藥卵巢癌中表現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尤其是針對HER2 表達較低(IHC 1+)的人群的療效,與HER2表達較高人群的療效相當,顯示了IBI354獨特的療效,相較同類ADC常見或關注的毒性,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如間質性肺疾病、乏力、腹瀉、脫發、眼毒性等,IBI354發生風險低。期待HeriCare-Ovarian01研究進展順利,在3期研究獲得積極的結果,希望IBI354可以為更多的不同程度HER2表達鉑耐藥卵巢癌患者帶來生存獲益。」

本項研究的主要合作研究者、浙江省腫瘤醫院朱滔教授表示:「很高興HeriCare-Ovarian01研究在我院完成首例入組。雖然卵巢癌的發病率低於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居婦科惡性腫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卻超過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之和,高居婦科癌症首位,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惡性疾病。IBI354作為抗HER2單克隆抗體-喜樹鹼衍生物偶聯物(ADC),初步研究結果提示在HER2表達的鉑耐藥卵巢癌觀察到了令人鼓舞的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同時,IBI354治療展現出明顯優於其它ADC的優秀臨床安全性和治療耐受性。目前已有的臨床數據提示IBI354在鉑耐藥卵巢癌人群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期待IBI354在HeriCare-Ovarian01研究中取得成功,為鉑耐藥卵巢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信達生物制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很高興IBI354在HER2表達的鉑耐藥卵巢癌的臨床III期研究完成首例受試者首次給藥,也十分期待IBI354獲得積極結果,為HER2表達的鉑耐藥卵巢癌患者提供更理想的治療選擇。ADC是信達生物戰略布局的核心技術領域之一,我們結合世界領先的抗體工程和多套差異化的連接子-毒素(linker-payload)技術,打造了具有高度競爭力的創新型TOPO1i ADC技術平台SoloTx®。IBI354在前期研究中展現出了優異的安全和療效數據,充分證明了信達生物ADC的平台價值與開發實力。我們將深度布局ADC和免疫治療領域,著眼下一代創新,致力於為腫瘤患者帶來更優的獲益。」

關於卵巢癌

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是導致婦科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統計,2022年全球新發卵巢癌病例約為32.4萬,死亡人數約20.6萬[1]。中國新發約6.1萬例,死亡人數約為3.3萬例[2]。含鉑化療是進展期卵巢癌系統性治療的首選。約70%的卵巢癌患者會在接受含鉑化療後復發,並最終發展為鉑耐藥[3]。鉑耐藥癌患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現有證據為非鉑單藥化療聯合或不聯合抗血管生成治療,ORR僅約4-13.2%,中位總生存期(OS)僅約10.9-14個月[4-8]。鉑耐藥後卵巢癌緩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國內外指南中均推薦這部分患者參加臨床試驗。文獻報道約38%的卵巢癌患者存在HER2表達[9]。目前國內尚無任何抗HER2治療獲批用於HER2表達的卵巢癌。

關於IBI354

IBI354是抗HER2單克隆抗體-喜樹鹼衍生物偶聯物,基於信達生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ADC 技術平台。基於此ADC平台,信達生物正在推進多款自研ADC分子的臨床試驗研究,並展現出優異的安全性和療效信號。

IBI354藥物抗體比(DAR)值為8,能夠攜帶更多的毒素載荷到達腫瘤細胞;ADC分子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和優異的體內PK表現;毒素小分子有很強的細胞膜滲透能力,展現出更好的旁觀者效應;血漿中游離毒素小分子濃度極低,帶來更低的脫靶毒性和更好的安全性。IBI354不僅在多種荷瘤藥理學模型中展現出了良好抗腫瘤活性,在HER2靶向治療耐藥和轉移模型中也表現出了突出的抑瘤效力。

從臨床迫切需求出發,除了已經開展的鉑耐藥卵巢癌III期研究(HeriCare-Ovarian01),信達生物將布局IBI354在多個實體瘤適應症進行開發。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使命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讓我們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5個產品獲得批准上市,它們分別是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達攸同®),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蘇立信®),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達伯華®),佩米替尼片(達伯坦®),奧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福可蘇®),托萊西單抗注射液(信必樂®), 氟澤雷塞片(達伯特®),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己二酸他雷替尼膠囊(達伯樂®)和利厄替尼片(奧壹新®)和替妥尤單抗N01注射液(信必敏®)。目前,同時還有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公司已與禮來、羅氏、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30多項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在不斷自研創新藥物、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秉承經濟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年來,始終心懷科學善念,堅守「以患者為中心」,心系患者並關注患者家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陸續發起、參與了多項藥品公益援助項目,讓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得益於生命科學的進步,買得到、用得起高質量的生物藥。截至目前,信達生物患者援助項目已惠及20余萬普通患者,藥物捐贈總價值36億元人民幣。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1.信達生物不推薦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的使用。

2.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和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由禮來公司研發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參考文獻:

1.        Bray, 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4. 74(3): p. 229-263.

2.        Han, B.,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4(1): p. 47-53.

3.        Armstrong, D.K., et al., NCCN Guidelines Insights: Ovarian Cancer, Version 1.2019.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19. 17(8): p. 896-909.

4.        Gaillard S, Oaknin A, Ray-Coquard I, et al. Lurbinectedin versus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or topotecan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CORAIL). Gynecol Oncol. 2021;163(2):237-245.

5.        Pujade-Lauraine E, Hilpert F, Weber B, et al.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platinum-resistant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The AURELIA open-labe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J Clin Oncol. 2014 Dec 10;32(35):4025]. J Clin Oncol. 2014;32(13):1302-1308.

6.        Pujade-Lauraine E, Fujiwara K, Ledermann JA, et al. Aveluma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in platinum-resistant or platinum-refractory ovarian cancer (JAVELIN Ovarian 200): an open-label, three-arm,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 Lancet Oncol. 2021;22(7):1034-1046.

7.        Cannistra SA. Evaluating new regimens in recurrent ovarian cancer: how much evidence is good enough?. J Clin Oncol. 2010;28(19):3101-3103.

8.        Naumann RW, Coleman RL.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recurrent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Drugs. 2011;71(11):1397-1412.

9.        Yoon, J. and D.Y. Oh, HER2-targeted therapies beyond breast cancer – an update. Nat Rev Clin Oncol, 2024. 21(9): p. 675-700.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艾美疫苗mRNA帶狀皰疹疫苗獲美國FDA批准開展臨床

AI賦能mRNA大單品疫苗研發提速 

香港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國內疫苗龍頭企業 – 艾美疫苗(06660.HK)3月23日發出公告,公司自主研發的 mRNA 帶狀皰疹疫苗已於近日獲得美國藥監局(FDA)臨床試驗許可。截至目前,艾美兩款mRNA重磅大單品疫苗,mRNA帶狀皰疹疫苗和mRNA RSV疫苗,均獲得美國FDA批准開展臨床。

艾美mRNA疫苗技術平台優勢明顯,搶佔百億市場先機

短短一個月之內,艾美基於自主創新的mRNA技術平台,拿出兩款重磅大單品,且陸續受到國際權威機構認可,速度之快,讓業界見證了「國內mRNA疫苗領跑者」的實力。

正如復星國際證券研究報告分析:艾美疫苗作為中國首個建立完整 mRNA疫苗研發體系的企業,其技術平台具備「一次開發、多次複用」的獨特優勢。在新冠疫情期間成功驗證的mRNA技術平台,進一步鞏固了艾美在下一代疫苗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為其未來技術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艾美的mRNA技術平台優勢,不僅快,而且是又好又快。單就此次獲批美國開展臨床的mRNA帶狀皰疹疫苗來說,臨床前試驗中,協力廠商檢測單位的檢測結果顯示,這款產品特異性T細胞免疫、特異性IgG抗體滴度、膜抗原螢光抗體(FAMA) 滴度,均顯著高於國際市售的重組亞單位對照疫苗。

在與mRNA技術路線的同類產品相比,艾美這款mRNA帶狀皰疹疫苗,同樣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復星國際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艾美的技術路線成功避開了現有帶狀皰疹疫苗的專利壁壘,為進入年規模達 239億美元的全球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特別是在中國本土市場,面對 0.1%的極低接種率和 200億元預期市場規模,該疫苗有望填補 mRNA技術路線的空白。

更重要的是,艾美mRNA技術平台開創性地解決了mRNA疫苗的穩定性難題,這為其起步就瞄準全球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撐。如復星國際證券研究報告分析,艾美mRNA平台「通過優化核苷酸修飾和脂質納米顆粒遞送系統,使疫苗在 2-8°C常規冷鏈條件下即可保持活性。這些突破性進展為中國疫苗企業參與全球技術競爭提供了重要範本。」

AI賦能,撬動更大想像空間

不久前,艾美疫苗公告全面部署接入DeepSeek大模型,特別是在疫苗研發中,將利用DeepSeek結合生成式模型與深度學習技術以優化mRNA疫苗序列設計和穩定性。

業內人士認為,在mRNA領域,AI非常關鍵。尤其是疫苗的設計往往還要預測未來的突變方向,僅依靠人工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而AI演算法,不僅能夠快速找到最佳的mRNA序列,且能更高效率、精准預測符合趨勢的突變方向,真正改變研發邏輯。

在AI的加持下,艾美必將迅速推進包括mRNA帶狀皰疹疫苗、mRNA RSV疫苗、mRNA流感疫苗等在內的多個重磅大單品。此前,復星國際證券研究報告認為: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產品管線,艾美疫苗正逐步確立其在 mRNA疫苗領域的行業地位,為未來商業化成功提供強勁動力。

不僅在傳染病疫苗領域,艾美疫苗曾在投資者開放日上對外表示,公司也非常關注疫苗在非傳染病領域的應用,並已開展腫瘤疫苗的研發工作。在業內人士看來,基於mRNA技術平台,艾美疫苗未來可拓展的空間沒有天花板。

AI+mRNA技術,不僅在生命科學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其經濟價值同樣不可低估。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最新發佈的報告,預計到2034年,全球mRNA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26.4億美元。該技術所能釋放的健康群體的經濟潛力,預計將實現數倍增長。

聚焦此次獲美國FDA批准開展臨床的mRNA帶狀皰疹疫苗,目前國際上尚無mRNA帶狀皰疹疫苗獲批上市,帶狀皰疹疫苗在目標人群中接種率僅為0.1%左右,存在巨大提升空間。據行業顧問灼識諮詢預測,預計到2030年,帶狀皰疹疫苗在中國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人民幣200億元,全球市場規模則將達到約239億美元。預計隨著艾美的mRNA帶狀皰疹疫苗商業化進程加快,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雲頂新耀宣布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美國FDA批准

  • 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成功獲得美國FDA IND批准,成為雲頂新耀首款自研進入全球臨床階段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
  • EVM14在臨床前試驗表明:

–  在小鼠中誘導了劑量依賴性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在多個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顯著地抑制了腫瘤生長。
–  能夠誘導免疫記憶,展現出有效降低腫瘤復發及轉移的能力。
–  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如PD-1或PD-L1抑制劑)的聯用可以顯著增強抗腫瘤活性,支持在臨床上對聯合用藥的探索。

  • 雲頂新耀基於自研mRNA技術平台開發的三款核心管線產品,即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 EVM14、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以及自體生成CAR-T產品,已成為公司在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創新戰略的三大核心支點,共同實現公司自研AI+mRNA技術平台的巨大價值。

上海2025年3月24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今日宣布其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注射液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EVM14注射液(下稱為「EVM14」)是基於雲頂新耀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研發。作為公司首個獲得FDA IND批准的自主研發新藥,EVM14標志著公司在mRNA腫瘤領域的創新實力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是公司自主研發歷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EVM14是一款靶向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的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擬用於非小細胞肺癌、頭頸癌等多種癌症的治療, 通過將編碼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的mRNA原液包封在脂質系統中配制而成。肌肉注射後,EVM14可被抗原呈遞細胞(APC)攝取並翻譯成靶抗原,經加工後由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分子呈遞給T細胞並激活抗原特異性T細胞。這些活化的T細胞可遷移至腫瘤組織,識別並殺死表達靶抗原的腫瘤細胞,同時誘導免疫記憶。

在臨床前試驗中,EVM14在小鼠中誘導了劑量依賴性的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並在多個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顯著地抑制了腫瘤生長。EVM14顯著地激活了T細胞,促進T細胞對腫瘤組織的浸潤,增強了T細胞的殺傷功能,降低了調節性T細胞(Treg)的浸潤以及細胞毒性T細胞(CTL)的耗竭,與其抗腫瘤活性高度相關。

作為一款治療型疫苗,臨床前研究表明,EVM14能夠誘導免疫記憶,展現出有效降低腫瘤復發的能力,有望讓患者實現「長期無癌生存」的獲益,在腫瘤治療領域極具開拓性意義與潛在價值。此外,臨床前研究還證明了EVM14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如PD-1或PD-L1抑制劑)的聯用可以顯著增強抗腫瘤活性,支持在臨床上對聯合用藥的探索。

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能大大縮短生產周期,提升產能,降低生產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4成功獲得美國FDA IND批准,成為公司首款自研進入國際臨床階段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標志著雲頂新耀在mRNA技術領域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全球化臨床轉化的關鍵突破,驗證了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mRNA平台的創新優勢以及其全球價值。這一突破性進展標志著雲頂新耀授權引進+自主研發的’雙輪驅動’戰略進入全新階段,實現了自主研發體系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當前,雲頂新耀基於自研mRNA技術平台開發的三款核心管線產品——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 EVM14、已進入臨床階段的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自體生成CAR-T產品——已成為公司在腫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創新戰略的三大核心支點, 共同實現公司自研AI+mRNA技術平台的巨大價值

EVM14 獲得FDA IND批准是AI技術賦能研發的新成果,公司依托經過臨床驗證且實現本地化的mRNA平台,實現了’AI技術賦能研發’的協同效應。作為國內率先將AI驅動的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推進至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雲頂新耀過去四年來通過端到端的mRNA研發體系,已實現了從靶點篩選、序列設計到遞送優化的效率躍升,專有的’妙算’mRNA序列算法系統(EVER-NEO-1)已迭代至第三代,並通過大數據模型持續演化中。基於數據+AI驅動的研發策略顯著縮短了從研發到臨床試驗的時間周期,不僅提升了效率,更大幅提升了研發成功率,推動mRNA藥物研發從’經驗驅動’向’數據+AI驅動’轉型。

在探索並拓展mRNA腫瘤疫苗治療新途徑的過程中,雲頂新耀以全球價值為導向,將釋放全球合作潛力。該進展不僅加速創新價值的全球化兌現,更將強化了雲頂新耀在全球醫藥市場的競爭力。

我們期待EVM14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展現積極的治療潛力,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可及的癌症治療方案。公司將於近期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遞交EVM14的臨床試驗申請。

Globocan 2022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發腫瘤人數2000萬人,因腫瘤死亡的人數為970萬人1。肺癌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腫瘤類型,約占250萬新發病例。肺癌同時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每年導致約180萬例死亡。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肺癌總數的85%~90%2,其中鱗狀NSCLC(sq-NSCLC)占25%~30%3。然而EGFR 突變、ALK 和 ROS1 重排等常見的靶向基因改變僅在不到 10% 的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病例中出現4,因此,大多數局部晚期或轉移sq-NSCLC患者不適合接受靶向治療。此外,據2022年全球癌症統計報告,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是第七大常見癌症,估計每年有89萬新病例和45萬死亡病例5。超過50%完成根治性治療的局部晚期HNSCC患者最終出現復發或轉移6,並導致預後不良、高水平死亡率和生活質量惡化。

當前,無論是免疫療法還是靶向療法,均難以使免疫系統形成「記憶」。靶向腫瘤相關抗原的腫瘤疫苗有望成為現有療法的強力補充,不僅起到聯合增效的功能,而且有望減少患者復發及轉移,契合當前腫瘤藥物研發的趨勢。

雲頂新耀正通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RNA技術平台,多路徑開發腫瘤及其他治療性的mRNA藥物,且擁有這些產品的全部知識產權及全部全球權益。公司目前正在研發多個腫瘤及自免相關的mRNA治療藥物,包括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PCV)、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免疫調節腫瘤治療性疫苗、自體生成CAR-T產品等 ,並開發新一代LNP遞送系統以增強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其中,雲頂新耀首個自主研發的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已於2025年3月在臨床試驗中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雲頂新耀擁有位於浙江嘉善的自有商業化規模生產基地,該基地符合全球良好生產規范(GMP)標准,於2022年12月正式投入運行並完成了臨床批次的生產,為實現mRNA技術平台的本土化研發、生產以及商業化運營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於EVM14

EVM14注射液(也稱為EVM14)是一種不含防腐劑的無菌mRNA-脂質納米顆粒(mRNA-LNP)通用型的現貨腫瘤治療性疫苗,由編碼多種腫瘤相關抗原(TAA)的mRNA原液包封在脂質系統中配制而成。肌肉注射後,EVM14可被抗原呈遞細胞(APC)攝取並翻譯成靶抗原,經加工後由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分子呈遞給T細胞並激活抗原特異性T細胞。這些活化的T細胞可遷移至腫瘤組織,識別並殺死表達靶抗原的腫瘤細胞。

關於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研發、臨床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制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研發、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制造與控制(CMC)、業務發展和商業化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疾病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定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布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參考文獻

1.Globocan統計數據: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populations/900-world-fact-sheet.pdf.

2. Duma, N., R. Santana-Davila, and J.R. Molin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9. 94(8): p. 1623-1640

3. Socinski, M.A., et al., Current and Emergent Therapy Options for Advanced 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8. 13(2): p. 165-183

4. Zhou, C., et al., A global phase 3 study of serplulimab pl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TRUM-004). Cancer Cell, 2024. 42(2): p. 198-208.e3

5.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2024).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1-35.

6. Haddad, R.I., et al., Nivolumab Plus Ipilimumab Versus EXTREME Regimen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Recurrent/Metasta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 The Final Results of CheckMate 651. J Clin Oncol, 2023. 41(12): p. 2166-2180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革新雲端運算助力企業邁向智能化

印度孟買2025年3月23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通訊科技公司及私有雲領域翹楚 Tata Communications(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代碼:TATACOMM)(孟買證券交易所代碼:500483),今天隆重宣佈推出 Tata Communications Vayu。作為新一代雲端架構,Vayu 能有效應對企業 IT 面臨的各項挑戰。憑藉統一化、目標導向的架構,Vayu 致力解決雲端成本上漲、多雲環境複雜性,以及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需求等問題,助力企業在智能化時代無縫轉型。 

主要特點

  • 統一化及成本優化:無縫整合 IaaS、PaaS、AI、安全防護及網絡連接,降低雲端成本高達 30%
  • 人工智能驅動及可擴展性:提供隨選 NVIDIA GPU、AI Studio 及自動化功能,加速人工智能應用,同時降低成本。
  • 簡化多雲及 DevOps 流程:不受供應商限制,內置 DevOps 工具、API 管理及微服務
  • 安全及合規性:零信任框架、數據加密,並符合 DPDP 2025、RBI、SEBI、IRDAI 及 MeitY 的相關規定
  • 行業專屬解決方案:可為政府機構、金融及零售業定制,平衡不同雲端部署模式
  • 可持續發展及前瞻性: 碳中和雲端方案、節能數據中心,以及直接液體冷卻技術計劃

此雲端架構以簡便性、可控性及未來發展為設計核心,無縫整合 IaaS、PaaS、人工智能平台、安全防護、雲端連接及專業服務至單一智能生態系統。此舉不僅簡化了管理流程,降低營運成本,更確保企業能夠輕鬆擴展,擺脫供應商鎖定。憑藉透明的定價模式、內置 FinOps 自動化及多雲靈活性,Vayu 可節省高達 30% 的成本,同時優化工作負載效能。與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相比,Vayu 可降低 15-25% 的成本,且不設數據傳輸費用或隱藏收費。

隨著企業加速採用人工智能,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AI Cloud 提供高性能 NVIDIA GPU 的隨選取用,免除昂貴的基礎設施投資,並實現大規模無縫人工智能模型訓練、微調和部署。Vayu 亦配備 AI Studio — 包括 AI 工作台、模型庫和負責任 AI 框架 — 以加速創新。此外,集成的生成式 AI 和 AIOps 可自動化運營並增強智能監控,而 AI 驅動的 DevOps 工具和進階培訓平台則賦能企業高效部署 AI,降低複雜性並控制成本。

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的 PaaS 服務透過無伺服器運算、自動擴展和託管數據庫,進一步簡化應用程式部署。其 AI/ML 平台簡化了模型訓練和部署,而內置的 API 管理、微服務和整合式 DevOps 工具則可自動化工作流程,使企業能夠快速創新,無需為基礎設施管理分心。

與需要管理多個供應商和平台的傳統雲端解決方案不同,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提供全面整合的雲端生態系統,涵蓋運算、儲存、AI、安全防護及雲端連接。無論企業需要高性能虛擬機器、可擴展儲存方案,還是 AI 驅動的自動化功能,Vayu 都能提供無縫平台以構建、部署和管理工作負載。 

Tata Communications 深明每家企業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與企業緊密合作,設計目標導向的雲端策略,以平衡公有雲、私有雲和本地部署。從政府機構到金融服務以至零售業,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確保雲端基礎設施符合特定行業的要求,並配合長遠的發展目標。 

該架構保證跨不同環境(本地、雲端或邊緣運算)的無縫數據存取,同時在整個數據生命週期中保持其完整性。憑藉精確的存取控制、數據遮罩、同意管理和個人資料保護,這強大的安全框架可保護敏感的企業數據,讓企業安心無憂。

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亦配備零信任安全框架、進階身份驗證和存取控制,並符合主要法規 — 包括 2025 年數碼個人資料保護 (DPDP) 規則、RBI、SEBI、IRDAI 以及電子和信息技術部 (MeitY) 的相關規定。企業可以安心營運,因為他們的數據無論在靜態或傳輸過程中都經過加密,可抵禦不斷演變的網絡威脅。 

在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營運重要考量的時代,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率先提供碳中和雲端選項和節能數據中心。Tata Communications 計劃引入直接液體冷卻 — 一種優化高性能運算散熱管理的先進技術 — 使企業能夠實現 ESG 目標,同時享受卓越的雲端效能。 

Tata Communications 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 A.S. Lakshminarayanan 表示:「隨著數碼時代加速發展,企業對兼顧效能、成本和可持續性的雲端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需求,前所未有地殷切。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不僅是一個產品,它更將開創企業整合、簡化和創新的全新模式。」

Tata Communications 雲端及網絡安全服務執行副總裁 Bhaskar Gorti 補充:「Tata Communications Vayu 標誌著一個轉捩點。現今企業需要的,不僅是基本的雲端服務。我們最新的產品,將開啟雲端演進的新篇章 —— 在這個新時代,科技不再是障礙,而是實現無限可能的推動力。」

瀏覽 此處 了解更多詳情。 

關於 Tata Communications

Tata Group 附屬公司 Tata Communications(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代碼:TATACOMM)(孟買證券交易所代碼:500483)是全球數碼生態系統推動者,現今已在逾 190 個國家和地區推動快速增長的數碼經濟。公司以信任為先導,憑藉協作和連結解決方案、核心和下一代連結、雲端託管、安全解決方案與媒體服務,以實現全球企業的數碼轉型。《財富》雜誌 500 強企業中有 300 間都是其客戶,而公司協助各企業與全球 80% 的雲端巨頭連線。有關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tatacommunications.com 

前瞻性和警示性陳述

本新聞稿中關於 Tata Communications 及其前景及其他陳述的某些詞語及陳述,包括與 Tata Communications 的預期財務狀況、業務策略、Tata Communications 的未來發展及印度一般經濟相關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包括財務、監管和環境,以及與行業增長和趨勢預測有關的因素,這些可能導致 Tata Communications 的實際結果、業績或成就,或行業結果,與此類前瞻性陳述所表達或暗示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可能導致實際結果、業績或成就與此類前瞻性陳述存在重大差異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未能增加 Tata Communications 網絡流量;未能開發滿足客戶需求和產生可接受利潤率的新產品和服務;未能成功對新技術和資訊系統完成商業測試以支援新產品和服務,包括語音傳輸服務;無法穩定或降低公司某些通訊服務的價格壓縮速率;未能整合印度政府政策或法規的策略性收購和變化,特別是與 Tata Communications 行業行政有關的變更;以及印度的整體經濟、商業與信貸條件。可能導致實際結果、績效或成就與此類前瞻性陳述存在重大差異的其他額外因素,其中許多不在 Tata Communications 的控制範圍,包括但不限於 Tata Communications Limited 年度報告中討論的風險因素。 

Tata Communications Limited 的年報可於 www.tatacommunications.com 上查閱。Tata Communications 無義務,且明確表示不承擔更新或更改其前瞻性陳述的任何義務。 

© 2025 Tata Communications Ltd. 保留所有權利。 

TATA COMMUNICATIONS 和 TATA 是 Tata Sons Private Limited 在印度和某些國家或地區的商標或註冊商標。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影音/彰縣脊損重建協會新舊理事長暨理監事交接 社會各界見證─薪火相傳

彰化縣脊髓損傷重建協會舉辦「第十六、十七屆理事長暨理、監事交接典禮」活動。(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社團法人彰化縣脊髓損傷重建協會於114年03月23日(星期日)假本會「脊新家園-多功能服務中心」舉辦「第十六、十七屆理事長暨理、監事交接典禮」活動,第十七屆理事長陳乙成先生帶領全體理監事進行就任儀式,在主管機關代表與社會各界慈善團體的祝賀聲與見證下─薪火相傳。

卸任理事長陳錫令表示,感謝彰脊顧問團與來自十方各界的慈善團體,在這四年對協會的支持與愛護,讓會務推動順利圓滿,在任期中辦理許多活動,使會員朋友能參與其中,感受到社會的正面支持與關懷,再次感謝您們無間斷的扶持本會,讓脊損者得到更多元化的服務與關懷。

▲第十七屆理事長陳乙成先生帶領全體理監事進行就任儀式,在主管機關代表與社會各界慈善團體的祝賀聲與見證下─薪火相傳。(圖/記者蕭麗鳳攝)

在交接典禮中,新任理事長陳乙成表示,接任理事長是責任的承擔亦是服務的延續,並感謝十六屆理事長陳錫令兩屆(四年)任內,對彰脊卓越的貢獻,領導著理、監事們,一同協助協會舉辦各項活動以及第二專長課程辦理,讓脊髓傷友習得一技之長。

▲卸任理事長陳錫令表示,感謝彰脊顧問團與來自十方各界的慈善團體,在這四年對協會的支持與愛護,讓會務推動順利圓滿。(圖/記者蕭麗鳳攝)

新任理事長陳乙成自身過往的傷痛經歷,他從104年開始擔任協會之理事、監事之職務,積極協助會務推動工作之外,並以自身的電腦專長,維護與修繕協會的電腦設備,讓協會能順利開設電腦課程,盡一份自己棉薄之力,來夠幫助到更多的傷友;後續更以「同儕支持員」的身份與社工員一同關懷訪視新傷友,透過自身的故事,來輔導傷友走出心靈創傷或生理無法釋懷的傷痛。

▲感謝十六屆理事長陳錫令兩屆(四年)任內,對彰脊卓越的貢獻。(圖/記者蕭麗鳳攝)

陳乙成表示,在接任理事長乙職後,將延續協會的理念和宗旨,為彰化縣內更多的「脊髓損傷者及家庭」提供協助和關懷,幫助更多弱勢之脊髓損傷朋友,能再次自立自強,圓轉傷後之人生。

▲陳乙成在接任理事長乙職後,將延續協會的理念和宗旨。(圖/記者蕭麗鳳攝)

理事長陳乙成承諾在未來任期中,將延續協會的理念和宗旨,為彰化縣內更多的脊髓損傷者及家庭提供協助和關懷。此外,由於脊髓損傷者因後天傷害而致殘,對個人與家庭無不是沉重的打擊,除了生理上的改變外,心理方面更是承受著極大的挫折,藉此機會呼籲社會各界注重脊髓損傷相關議題的重要性,一起協助彰化縣的脊髓損傷者,以幫助更多弱勢之脊髓損傷朋友自立自強,圓轉傷後之人生。

曾文社大首屆柚花茶席圓滿落幕 春日茶香音樂共譜人文饗宴

▲曾文社大舉辦柚花茶席,邀請社區居民以茶會友。(圖/曾文社大提供)

記者李喬智/臺南報導

三月正值麻豆文旦盛開的季節,整座城鎮沉浸在淡雅的柚花香氣中,宛如春天獻上的最美饋贈。在這個充滿生機的時節,曾文社區大學攜手茶藝班方天能老師,3月22日在秝地茶行柚園舉辦首屆柚花茶席,邀請社區居民、茶文化愛好者及遊客齊聚柚花樹下,以茶會友,共享這場結合文化、品茗與音樂的沉浸式饗宴。

此次茶席精選來自阿里山、大禹嶺、六龜、三峽等產區的特色好茶,涵蓋紅茶、烏龍茶、白茶、山茶等不同種類,並特別挑選春茶與冬茶,讓參與者透過細膩的風味對比,深入感受臺灣茶葉的多樣魅力。配合主題活動現場,方天能老師也特別準備以麻豆在地有機大白柚與紅茶製成的柚甘茶,柚香與茶香交融,風味甘醇回韻,成為許多參與者心目中的「驚喜之選」。


▲參與民眾閒話家常、共享美好時光。(圖/曾文社大提供)

本次活動由茶藝班的學員們擔任司茶人,將課堂所學的泡茶技藝與茶知識,透過實際操作與來賓互動交流,介紹不同茶種的特色、沖泡方式與風味變化,增添活動的文化深度。他們還運用現場的柚花與各種植物元素精心布置茶席,使整個活動場域充滿自然的靜謐與美感。純白柚花點綴在茶桌之間,搭配綠意盎然的葉片與木質擺設,營造出優雅脫俗的茶席景致。茶席不只是品茶,更是一種美學的展現,透過大自然的素材提升整體氛圍。一位擔任司茶人的學員分享:「從學習泡茶到今天為大家奉茶,真的很有成就感!能夠和大家分享臺灣茶的美好,讓我覺得這堂課的學習很有價值。」

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輕鬆體驗這場茶文化饗宴,活動特別推出限量紀念杯,只需百元即可無限暢飲。參與民眾韋小姐興奮地表示:「不僅喝到了許多不同的好茶,還能帶回一個專屬紀念杯,真的超值!」

除了品茗,活動還融入音樂與手作體驗,使氛圍更加豐富多元。開場由官田愛菱兒少太鼓隊帶來鏗鏘有力的鼓聲,為活動注入磅礡氣勢。隨後,曾文社大薩克斯風、電子琴及木箱鼓班陸續登場,帶來一系列悠揚的音樂演出,現場瀰漫著茶香與樂聲交織的愜意氛圍。此外,以天然環保素材為課程主軸的周靄雲老師,也帶來手工皂產品擺攤展售,深受現場民眾喜愛。


▲柚花茶席活動中還有音樂饗宴。(圖/曾文社大提供)

本次活動不僅讓更多人認識臺灣茶文化,也特別將部分盈餘捐作公益,讓品茗之樂轉化為社會善行。方天能老師表示:「這次活動完全是不計成本,只希望能夠推廣正確的臺灣茶文化,讓大家學會如何分辨好茶、泡出好茶。同時,透過舉辦這樣的社區活動,讓地方更加活絡,今天現場也有許多左鄰右舍一起來參與和協助,這就是社區活動最有價值的地方。」曾文社大黃瓊恩主任也表示:「曾文社大一直致力於推廣在地文化與公共參與,這次與方天能老師合作,將柚花與茶文化結合,不僅讓社區居民有機會體驗不同風味的茶,也讓大家更貼近我們的土地與文化。」

茶香不僅是一種味覺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承載與傳承。此次首屆柚花茶席的成功舉辦,讓更多人認識臺灣茶的豐富內涵,也為社區帶來溫馨的互動時光。許多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仍意猶未盡,紛紛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可以年年舉辦,能夠在柚花盛開的季節來到柚園,喝茶、賞花、聽音樂,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曾文社大也期待未來能與教師及學員們攜手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讓臺灣茶文化透過社區的力量持續傳承,也讓茶香在人們的生活中細水長流,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後山小調∕東岸觀日出 西望奇萊雪

東觀日出,西賞雪景,人生一樂也。(圖∕温富振攝)

台灣同時看日出又能賞雪的機會不多,這兩天真是美好的日子,既看日出又賞雪景!

天氣轉晴,空氣透明清晰,這一兩天日出真是漂亮,火紅的太陽從東岸太平洋躍起,清晨感覺清冷,有了陽光,大地立即暖和起來,旭日東昇,美妙無比。

昨天早上開車到花蓮市,過了花蓮大橋,抬頭遠眺奇萊山,赫見白了山頭,前幾天下的三月雪還掛在山頭,雪山美景重現,開車居然能夠賞雪,這可是人生第一次奇遇。

花蓮賞雪不必冒著寒冷上高山,真是幸運!今天東海岸日出依然亮麗,不知道西邊奇萊山雪景還在嗎?(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温富振)

嘉市「培星計畫」啟發多面向均衡成長 蘭潭附幼教學成果展創意十足

▲蘭潭附幼舉辦「113學年度教學成果展暨闖關活動」吸引眾多社區親子踴躍參與,共有13組家庭熱情報名。(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蘭潭國小附設幼兒園日前舉辦「113學年度教學成果展暨闖關活動」,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參與討論與規劃,將各班主題課程轉化為富有趣味的闖關遊戲,深受眾多社區親子喜愛。該活動同時結合蘭潭附幼榮獲嘉義市113學年度培星計畫特優成績的課程—「蘭潭森呼吸,饗植共悠遊」,進行動靜態成果展示。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近年來積極推動幼兒園發展特色創意課程,每年自編預算以「培星計畫」評選及獎勵各園特色課程從10萬至20萬獎金不等,有助於嘉義市各公私立幼兒園課程深度與廣度的提升,本市幼兒園更是屢屢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銀質獎,期能藉由相關計畫長期的發展及持續提升幼兒園教學品質,使本市幼兒學習和成長。

蘭潭國小附幼本次成果發表涵蓋各班別,大班以「玩具總動員」為主題,設計滾球、傳聲筒DIY、竹蜻蜓、顏色樹葉棋等趣味關卡,讓幼兒在遊戲中培養動手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中班則以「蘭潭祕密花園」為主題,透過積木、體能器材及蓋印活動,設計了毛毛蟲變身秀、小花園彩印畫等寓教於樂的挑戰關卡。小班小寶貝們則化身為「我是小高手」,讓小客人挑戰掃地、擦桌子等生活技能闖關,展現卓越的自理能力。

▲在活動進行中見證了孩子們從探索、學習到自信展現的蛻變。(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蘭潭國小校長邱榮輝表示,除了動態闖關,各班亦展示幼兒學習成果與精選作品,特別規劃「蘭潭森呼吸,饗植共悠遊」專區,呈現師生努力的結晶。大班製作「植物地圖大書」,結合點讀筆錄音功能,成為一本生動的有聲書,讓低年級幼兒也能輕鬆學習校園植物知識,並計畫未來傳承給學弟妹們持續累積內容。

中班則與老師合力創作立體版植物地圖,幼兒親自拍攝植物、手繪人物,打造出趣味橫生的校園植物路線圖桌遊。此外,全園幼兒共同扦插紫花翠盧莉、馬利筋,並種植棉花等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期待重現蘭潭校園昔日蝴蝶翩翩起舞的美景。展場更設有觀察箱,展示復育成功的樺斑蝶,吸引眾多參觀家長的目光。

教育處長郭添財表示,幼兒課程活動成果展不僅是孩子們學習歷程的濃縮呈現,也是家長與教師攜手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見證。透過市府培星計畫的實踐,讓幼兒園孩子們增加探索的機會,也讓教保人員發揮教學專業;期望未來看見更多豐富多元的學前課程,讓孩子快樂且充實的學習。而蘭潭附幼這場課程讓生態教育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觸手可及的生命體驗。

嘉縣鳳梨酥首度進軍日本超市 消費者讚不絕口

▲縣長翁章梁親自到日本山口縣丸久超市Aruk防府店,向日本消費者推銷嘉義鳳梨酥。(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23日在日本山口縣丸久超市Aruk防府店舉行「嘉義優鮮-鳳梨嘉年華」揭幕儀式,除了推出往年熱銷的「蜜甘味鳳梨」,更首次上架「鳳梨酥」,日本民眾試吃後都讚不絕口。縣長翁章梁從2023年起,連續3年親赴山口縣推廣嘉義鳳梨,顯示對國際市場布局的高度重視。

山口縣民眾一早湧入超市,紛紛選購嘉義縣優質農特產品,顯示品牌在當地已成功建立高辨識度與市場忠誠度,翁章梁也親自邀請民眾品嚐,消費者大讚蜜甘味鳳梨、鳳梨酥都好吃,擄獲大人、小孩的胃口,要買回家與家人親友共享,小朋友吃完一塊還要一塊,大喊「喔伊細!」

今年的一大突破是推動嘉義名產「鳳梨酥」至丸久超市試銷,農業處希望延續過去3年鳳梨銷售持續成長的好成績,透過丸久超市帶動市場熱潮,開創更多機會,拓展日本銷售版圖。

▲「嘉義優鮮-鳳梨嘉年華」在日本山口縣丸久超市Aruk防府店揭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翁章梁表示,連3年到山口,跟山口縣已成為非常好的朋友,也表示我們的產品深獲丸久超市青睞,嘉義縣的氣候、土地都很適合鳳梨生長,每顆都要種植一年半才能到餐桌,得來不易,但我們的鳳梨纖維細、連中間的芯都可以吃,酸甜比合適,日本朋友一定會喜歡。

翁章梁特別感謝山口縣最大超市系統-丸久超市田中康男社長,從2023年起支持「蜜甘味鳳梨」,使其成為日本超市的指定品牌,穩固嘉義鳳梨在日本市場的長期訂單。

他也感謝台日農產供應鏈夥伴,包括嘉義縣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及日本船昌商事株式會社,正是透過專業團隊的通力合作,才能持續提升品質,在日本市場站穩腳步。

日本丸久超市田中康男社長、山口縣防府市池田豊市長、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唐淑華董事長、嘉義縣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陳映延理事主席及駐日代表處福岡辦事處洪育欽秘書等人,均到場見證嘉義優質農產再度進軍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