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40

光影交織的母愛 新北表揚57位模範母親 侯友宜:媽媽永遠用同理心陪伴我們

▲侯友宜表揚最年長的歐陽淑珠媽媽。(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為感念母親辛勞並喚起社會大眾對家庭倫理的重視,新北市長侯友宜26日在市府6樓大禮堂表揚114年度模範母親,共有57位獲獎。侯友宜致詞時感性地表示,媽媽就像光影,每天清晨第一道光,就是媽媽的光,永遠用同理心陪伴我們,「媽在家就在,有媽媽真好!」他並祝福全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侯友宜表揚鶯歌區廖秀宸 右為她的女兒林郁婷。(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新北市今年以「光影交錯的日常」為主題,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母愛如一道光影,既溫暖且柔和,隨時陪伴子女在身旁,呵護叮嚀,給孩子安全感。會場布置如親子共讀區或廚房區,可讓模範母親與家人們拍照打卡,回憶共享的親子時光。

57位新北市模範母親名單

今年度獲頒新北市模範母親代表的57位分別為:胡楊罔市、田淑惠、陳鐘阿粉、曾陳治、呂沈桂英、謝練甚、陳吳翠、張郭甜、李玉霞、江練近、徐由妹、陳麗芬、汪鄭津惠、紀采吟、廖秀宸、鄭敏嬌、葉蓮香、游賴雪珍、林鳳朝、張葉怡如、王詹瓊姿、歐陽淑珠、馬卓扁、李貴子、駱淑筠、倪伍鶴、曹曾嬌、周陳佳子、元馨儀、廖麗華、陳淑珍、陳秀英、廖彩雲、張陳碧蓮、簡黃靜江、林秋莓、曾景鳳、賀恭玉、廖月娥、陳靜儀、游麗玉、李淑惠、林黃婮、高彩琴、盧金鈴花、俞愛鄉、張鉗、鄭梅英、賴綉美、許吳幼、柯姵辰、陽貴美、阮馬麗花、王珮樺、劉婉惠、陳圓川及郭素鳳等。

▲侯友宜向葉蓮香模範母親伸出大拇指 稱讚她教育出奧運射箭國手湯智鈞。(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其中最年長者為104歲的樹林區歐陽淑珠,她原生於大陸福州,與丈夫在福建結婚後,於民國36年一起來台,育有7名子女,與丈夫胼手胝足創立了肥皂化工廠,經常一早摸黑去挑水,以備工廠使用。在肥皂產業沒落後,從未學過洋裁的歐陽淑珠,竟做出旗袍大衣,決定轉行開洋裁店。期間經歷了金融海嘯,面臨破產危機,但一家人攜手共度難關。她並發明了自動芽菜培育機,取得先進國家的專利,重振家業。

▲侯友宜表揚擔任寄養媽媽的模範母親王珮樺。(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最年輕的媽媽為淡水區王珮樺,今年47歲,曾有過不順遂的婚姻,後來遇見了真心扶持的另一半重組家庭,因為自身遭遇,體會孩子缺乏家庭溫暖的需求,於是與丈夫投入寄養家庭,照顧2名寄養童,因有發展遲緩等狀況,她積極帶孩子接受早療,讓孩子有了明顯的進步。

三峽區葉蓮香,今年54歲,從小栽培對射箭有興趣的長子湯智鈞,成為射箭國手,在2021年東京奧運榮獲反曲弓男子團體銀牌及個人第4名。湯智鈞於媒體訪問中曾說:「希望能帶爸媽到國際賽場,親眼見證我的榮耀!」印證她對子女家庭教育的影響。

▲侯友宜表揚五股區鄭敏嬌。(圖/新北市社會局 提供)

鶯歌區的廖秀宸,今年59歲,育有1男3女,教育子女不分性別,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她的三女林郁婷,於2024年參加巴黎奧運拳擊賽,奪得金牌,為國爭光,廖秀宸背後默默支持,功不可沒。

五股區的鄭敏嬌,今年74歲,出身於新竹的農家,有次兒子在學校受傷,她揹著重達38公斤的兒子就醫,又揹上4樓住家,這才憶起自己8歲時,媽媽也是揹著她走山路8公里就醫的往事。她的女兒和女婿因都擔任媒體工作者,遇有重大新聞事件時,鄭敏嬌就肩負起照顧3名外孫的責任,也成了最稱職的外婆。

張益豪醫師談醫師職涯規劃:從淋過雨的人,學會為人撐傘的溫柔堅定

引言|你是否也在問:醫師這條路,值得繼續走嗎?

根據美國醫學教育學會(AAMC)2022年發布的報告,有超過43% 的年輕醫師在職涯前五年曾考慮離開醫療體系,其中七成主因與「過勞、制度不友善與無法發展多元職涯」有關(註1)。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每一位在值班室哭過、在手術後獨自啃飯糰的醫師真實生活。

你或許也曾經歷過:選科時的焦慮、訓練過程中的外界壓力、值班的體力考驗、升遷的壓力,或者面對人生不同階段時,那個在內心迴盪的疑問——「我還要繼續撐下去嗎?」

張益豪醫師,從傳統體制內的主治醫師,走進教育、職涯顧問與公共溝通的領域。他不只是在「活下來」,而是選擇「活得不一樣」。他用自身的故事,重新定義了醫師職涯的可能性,也用溫柔的方式,成為一個「撐傘的人」,陪伴更多年輕醫師在風雨中找到前行的路。

這篇專訪,將帶你走進他的故事,也許,也能照見你心中那條尚未命名的路。

📚 參考文獻:

  1.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AAMC). (2022). Physician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Considerations Report. https://www.aamc.org

醫師職涯規劃建議:起步階段該怎麼想?

你是否曾在值班後的清晨,望著窗外微亮的天色,思考:「我真正想走的醫療之路是什麼?值班的生活一般醫師可以撐幾年?」​

張益豪醫師回憶起自己當年從醫學院畢業時的迷惘:「那時候的我,就像剛出爐的饅頭,外表看似完整,內心卻還在發酵。」​

他建議年輕醫師在職涯起步階段,對內應先釐清自己的核心價值與興趣,對外應該要多觀望市場趨勢與健康走向、並探索多元的職涯發展可能性。​

根據美國內科醫學會的建議,醫師在規劃職涯時,應考慮以下四個問題:​

  1. 我希望如何運用我的內科訓練?
  2. 我的目標是什麼?
  3. 我偏好的工作環境是什麼?
  4. 我希望在哪裡生活?​

這些問題有助於醫師釐清自己的職涯方向,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張醫師也強調,職涯規劃不應僅限於臨床工作,還可以包括醫療研究、教學培訓、知識商轉應用、媒體節目醫師、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多元領域。​

他鼓勵年輕醫師勇於嘗試,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熱情與使命感。​更重要的事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把那個優勢盡量無比放大。如果看不清楚自己優勢,不妨透過朋友、顧問或熟識的長輩幫忙分析自己的優勢,給與未來職涯發展的建議與藍圖規劃。

正如他所說:「曾經淋過雨,所以更願意幫對的人撐一把傘。」​

這份溫柔與堅定,正是他職涯規劃的核心價值。

走出不一樣的醫療之路:專業之外的探索

你有想過,穿上白袍後的人生,其實還能走出多少種可能嗎?你有想過脫下白袍之後你是誰嗎?有什麼斜槓技能或者人格特質,是你在卸下白袍之後還是受人依賴的技能嗎?

張益豪醫師坦言,過去他也以為醫師的道路只有學術研究、教學培訓或臨床三條路。「但當我開始走進基層、民眾、數位社群、公開演講,甚至嘗試經營醫療教育品牌,我才發現原來醫師的價值可以延伸到這麼多地方。」就像一帖複方藥膳,不僅補中益氣,還能潤燥安神——只要懂得如何搭配,醫師的身份也能成為多元人生的滋養基底。

他分享自己創立「白袍人生學院」的契機,不只是想教年輕醫師如何找出路,更希望他們懂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而非困在體制裡被動等待機會,或者成天抱怨醫療環境的崩壞,埋怨大佬佔據了優渥的資源。「如果你不替自己的人生命名,就會被別人的期待定義。」

當然,這條探索路上也有風險。離開醫院體系的保障,就像脫離主流的經脈運行,會有一段混亂與不穩。但張醫師提醒,這不等於放棄或者標新立異,而是把專業轉化為更貼近人群的力量,更接近民眾想要的。很多事情就發生在診間,例如解釋病情上,醫師只顧著講他想講的,總是不自覺地使用醫師熟悉的專有醫學名詞來解釋病情,但這卻不是民眾所需要的所想聽的直白好理解的醫療溝通!良好的醫療溝通術無法在醫學院課程中學到,甚至在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也極為缺乏,可以透過畢業後在外面的相關課程進修來補強這塊匱乏,白袍人生學院中,豪老師也針對醫療溝通術歸納出『3個V型/4個向量/5個武功』當作武功心法,方便醫界同仁時時提醒自己、刻意練習與迭代自己的醫療溝通術!曾經有人說過,聰明的人講故事,愚蠢的人拼命講道理,也許也適用在醫病溝通上,拼命講艱澀的醫療專業名詞,可能比不上一個秒懂好理解的生活比喻或者故事!讓診間的衛教有達到三波的功效,那就是患者聽的當下、回家後在腦海中想像與複習的第二次,第三次就是將秒懂好理解的衛教內容分享給身旁的親友,這就是三波衛教的威力!

「醫師不是只在診間救人,還能在故事中點燈。」這句話,是他這些年最深的體悟。

多元職涯選擇的現實與挑戰:從錯誤中學會分辨

年輕醫師的你是不是也曾猶豫過:「如果離開醫院,會不會什麼都不是了?如果不走現在的專科,是不是要轉戰醫美!是不是醫學系畢業後,不應該去接受專科訓練,直接走醫美,也就是所謂的直美」

張益豪醫師坦承,他也曾在選擇轉職時陷入掙扎。「剛開始,我試過很多事:接觸醫美領域、學保險業、接觸直銷、投資理財、跟人合資開公司、多接演講與商業演出、開課程、寫書、接顧問案……有些成了,有些真的踩了坑。」這就像熬一鍋中藥,火候沒掌握好,藥效不但打折,還可能苦到無法下嚥。

他提醒年輕醫師:多元不代表隨便,而是要懂得分辨什麼是「適合自己的多元」。『有效比有效率更重要』「你可以不走主流,但不能走得沒有系統。」這一點,他花了好幾年才學會——真正能走得長遠的,不是夢想,而是能落地的選擇。

一項針對醫學生生涯規劃的研究也指出,有高達48%的受訪醫學生在畢業五年內改變了原先的職涯志向,主因包括工作環境跟原本預想的不同、工作壓力大於預期、收入不符期待、工作過勞與心理壓力過大(註1)。這說明「走錯」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敢修正。

「不是每條岔路都華麗,但每一步都帶著勇氣。」這句話,張醫師常常用來安慰那些覺得自己「走歪了或選錯科」的年輕醫師。

從淋過雨到撐傘人:給後輩的醫師職涯建議

「我曾經在連續值班72小時之後,走出醫院看到早晨的第一道曙光時,一邊喝著冷掉的咖啡,一邊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選擇與擔心未來。」張益豪醫師語氣輕柔,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卻句句落在心裡。他說,真正讓他撐下來的,不是堅強,而是那份「被理解」的溫柔。「當你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個累的人,你會更願意,為別人撐傘。」

這也是他創辦「白袍人生學院」的初衷。他想創造一個空間,讓醫師之間不再只是「你走哪科、你發幾篇paper、你今天看幾個病人、做了多少檢查項目、開了多少刀」,而是「你過得好嗎?你還想走下去嗎?你有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嗎?是否有用領域外的技能與知識來灌溉本業?是否有用醫學本身的優勢滲透到其他賽道與專業呢?」

他不鼓吹離開原有的不適合自己的醫療體系,也不主張全然留在原地,而是強調「多一種看法,多一條路」的價值。人生在世,一定需要多元思考模型才能對世間萬物產生適合的應對!就像中醫所說:「氣機調和,百病不生。」人生也是如此,找到自己內在的節奏,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他說:「如果我撐的這把傘,能剛好遮住你正在淋的雨,那這段路,就不白走了。我相信,陪你走一段路之後,放下那把傘,將會是你重新看見好晴天的地方。」

結論|你也是能為人撐傘的那個人

醫師不是神,也不是不會累的機器。

我們都曾在值班室的燈光下迷惘,在清晨的住院病房裡懷疑自己,甚至在努力扮演「專業的角色」時,忘了自己的名字,自己原有的志向,體會人生的勇氣。那些不說出口的疲憊,那些值班後悄悄流下的淚水——其實,都有人懂。

張益豪醫師說過:「我不是天生堅強的人,只是願意把那段走過雨的經歷,變成一把傘,替還在風雨裡的人撐著。而且這把傘還是可以傳承跟複製的」

這句話不只是他的故事,也可以是你未來的模樣。

這篇文章,不是要你立刻做出劇烈的改變;它只是輕輕地問你:
你是否願意為自己撐起一把傘,重新檢視走了多久,為誰而走,又是否願意,在自已走過雨天,有所成就時,願意成為別人生命裡那一段短暫的庇護?

你不是一個人。你也能為人撐傘。從今天開始,就是最好的時機。

職涯類型 路徑描述 優勢特色 潛在挑戰 張益豪醫師的觀點與經驗
體制內醫院職涯 依循住院醫師→主治→升等路徑 穩定、制度明確、學術發展資源多 工作負荷大、制度僵化、生活彈性低 曾歷經此路徑,認為需思考個人價值與制度是否匹配
學術研究與教職 投入醫學院、研究機構進行教學與研究 專業深耕、有機會發表、長期聲望建立 資源競爭高、需長期投入、回報不即時 鼓勵對學術有熱情者專注,但不建議為了頭銜而選
海外/交流型發展 出國進修、國際交流、醫療志工等 開闊視野、建立國際連結、突破舒適圈 金錢與時間成本高、需家人支持 認為是「充電型選擇」,但不應變成壓力來源
差異化職涯(如白袍人生學院) 跨足教育、社群、創業、顧問或品牌化 自主度高、可整合興趣與專業、影響力擴大 初期不穩定、需多方能力、孤獨感較強 張醫師實踐路徑,強調「先認識自己,再設計職涯」

參考文獻:

  1. West CP, Dyrbye LN, Satele DV, Shanafelt TD. (2020). A longitudinal study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ians’ career choice regrets and well-being.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80(6), 934–941.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0.1223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 1:我對現在的醫師工作感到疲憊,但又不確定轉職是不是逃避,怎麼判斷?

回覆:

這是一個很真實的心聲。張益豪醫師也曾經歷這樣的掙扎。他的建議是——不是所有的離開都是逃避,有時是自我照護的一種方式。你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我每天起床期待這份工作嗎?容易讓自己進入心流時光嗎」「我是否覺得自己能有所貢獻?覺得有成就感」 「辛苦之餘,我還有餘力照顧自己嗎?」

如果連續的回答都是否,那麼就值得重新檢視你的職涯選擇。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控,唯有自己活得好,才能發揮最高的醫療水準!當你勉強自己,身心失衡時,就容易失去方向。你可以先從微小的調整開始,例如轉換部門科別、縮減工時、斜槓其他自己能進入心流的領域、進修其他課程、多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或探索兼職新方向。

問題 2:除了臨床,醫師還有哪些可能的職涯選擇?

回覆:
現代醫師的職涯已不再只有臨床這條路。你可以考慮進入健康教育、醫療顧問、醫療行銷、公衛政策、創業、社群經營,甚至像張醫師一樣,結合教育與品牌,創辦「白袍人生學院」。
建議你可依興趣將選項區分為:知識傳遞型(如教學、寫作)、溝通影響型(如演講、顧問)、系統設計型(如創業、設計課程)等類別,再逐步探索。記得,中醫講求「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你的職涯也可以是獨一無二的方劑,為你量身調製。

問題 3:我對學術和研究沒有熱情,會不會就無法在醫界發展?

回覆:

完全不會。張益豪醫師就說過:「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教授,能照顧好病人、照顧好自己的人,幫別人淋雨時撐傘,人生迷惘時給予建議與溫暖,同樣值得尊敬。」貢獻社會的方式有太多元了,寫書、演講、拍衛教短影音、預防醫學,都是自己可以貢獻醫術的地方,不一定只能學術研究。

你可以思考的是——你的價值想留在哪裡?有些人熱愛病房、有些人擅長衛教、有些人在公共溝通中發光。務必要找到自已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醫界需要多樣化的角色,不是只有發論文的人才叫做成功。若你希望發展另一種形式的影響力,也許可以考慮開設Podcast、YouTube頻道、或參與社區健康教育,發揮你的影響力。

也務必開啟多元槓桿:人才槓桿、時間槓桿、資本槓桿與平台槓桿!方能事半功倍。

問題 4:離開傳統的醫療體系是否會讓專業能力退化?

回覆:
這是許多醫師最擔心的問題。其實,關鍵不在於「離不離開」,而在於「是否持續學習」。如果你離開醫院去做健康講座、養生餐飲、寫作或顧問,只要仍持續閱讀期刊、參加研討會、與業界互動,專業不但不會退步,反而會更多元化。當你持續對世界永保好奇、持續學習,生活中處處是健康,處處是醫學,持續學習海納百川,那就是保養專業最好的方式。你可以安排每週固定讀一篇文獻、追蹤關鍵主題,不讓自己與臨床脫節。

問題 5:我不是那種能演講、經營社群的人,也能走多元職涯嗎?

回覆:
當然可以。張醫師也輔導過很多醫界晚輩,本身是I人,從來就不是愛出風頭的人,但他們卻成功地找到了「適合自己發聲的方式」,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亮!

目前社會多媒體就是一個可以多元發聲的無限工具世界,你可以從小的地方開始,比如寫一篇心得文、參加一次分享會、與朋友共創一個健康專案。重要的是「一致性」與「真誠」。任何重要且偉大的事情,都是確定正確方向之後,不停地堅持與努力。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受訪學者:張益豪醫師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台印合作新里程碑!忠實集團「印度黃金十年」計畫 於南印度泰米爾納德州設立六座台商工業園區

▲【印度黃金十年簽約儀式】(左2)印度台商總會副總會長張森凱、(左3)忠實集團總裁李哲瑜、(右3)泰米爾納德州工業廳廳長Dr TRB Rajaa、(右2)泰米爾納德州工業廳招商局局長Dr Darez Ahamed、(右1)三泰米爾納德州工業廳特別秘書 Dr Arun Roy。(圖/忠實集團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忠實集團攜手泰米爾納德州政府啟動為期十年的「印度黃金十年」台商工業園區「I.T.I.P」部署計畫。該計畫於26日與泰米爾納德州政府簽署重要的合作備忘錄(MOU),計劃在該州設立六座台商工業園區「I.T.I.P」,規劃第一階段總投資超過2億美元,並在十年內評估總帶動投資金額將超過12億美元。MOU的簽署儀式在泰米爾納德州州政府辦公室隆重舉行,由泰米爾納德州工業廳招商局局長Dr. Darez Ahamed與忠實集團總裁李哲瑜共同簽署,並由泰米爾納德州工業廳廳長Dr TRB Rajaa及印度台商總會副總會長張森凱親自見證。此項合作標誌著忠實集團與台商企業攜手進軍印度,開創屬於泰米爾納德州的印度黃金十年新篇章。

泰米爾納德州工業廳招商局局長Dr. Darez Ahamed表示,台商企業在本州投資案例多集中於電子科技、成衣製程及製鞋行業。本次MOU的簽署將促成忠實集團的合作,擴大台商投資產業的範疇,更重要的是在泰米爾納德州打造各類型行業的垂直整合供應鏈。忠實集團將成為本州在接下來黃金十年國際商業地位的重要推手,並作為台商與印度市場之間的橋樑,泰米爾納德州政府期待與忠實集團共創雙贏,攜手開創屬於本州的「印度黃金十年」燦爛未來。

▲與會嘉賓合影。(圖/忠實集團提供)

忠實集團總裁李哲瑜指出,泰米爾納德州是南印度最為重要的工業製造中心,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和頂尖技術工程師。忠實集團台商工業園區「I.T.I.P」已經完成泰米爾納德州立項批准,成為該州政府重點支持核心項目。忠實將與泰米爾納德州政府深度合作,透過印度龐大的人口紅利,攜手印度台商企業一同打造出全球具競爭力的綜合製造工業體,並促進各園區之間的產業鏈垂直整合。忠實集團期待在接下來的黃金十年中,在該州完成建設六座台商工業園區「I.T.I.P」,並與州政府一同吸引各類行業進駐,包括電子科技、半導體、電動車、人工智慧、消費電子、通訊產業、製鞋及成衣紡織等。

忠實集團的台商工業園區「I.T.I.P」將不僅提供完善的硬體建設,還將提供一站式的投資落地服務。此外,泰米爾納德州政府也將協同忠實集團共同打造「福爾摩沙」生活園區,結合台商生活文化,創造食、衣、住、消費及生活機能的專屬園區,為在外打拼的台商提供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將以「永續競爭力」重塑台商優勢,確保台商工業園區「I.T.I.P」不僅是廠房的集結,更是整合多元產業、供應鏈及未來人才培育的平台,促進台印文化交流。最終,忠實集團將建設兼具人文、環保及全球產業鏈定位的台商綠色園區,成為亞洲工業區的典範。

出國旅遊小費怎麼給? 中市法制局:應尊重旅客意願

【旅遊小費 v.s. 領隊報酬】一張表看懂差別。

近期台中市政府接獲若干消費者申訴,有部分旅行社於國外行程中疑似向旅客索取固定金額費用來支付領隊或導遊的報酬,並稱此費用為「小費」。市府法制局長李善植特別提醒,根據旅行業管理規則等規定,旅行社應給付領隊、導遊人員的報酬,不得以小費等名目抵替之,且旅行業不得向旅客額外需索,亦即提供小費應基於消費者自由意願,不得強制性要求。小費是否提供、額度多寡、其給付的時機及對象,應尊重消費者的自由意願;若遇到強索小費而勉強給付此費用,建議消費者蒐集證據,於返國後向觀光署提出檢舉,或是就小費糾紛提出消費申訴。

李局長表示,目前旅行業實務中,業者會在行前說明會提出小費的建議金額,並在旅程結束前一晚依照建議金額向消費者統一收取,消費者仍可按照意願決定是否給予。曾有消費者表示如不提供小費恐導致領隊等人沒有薪水,但依照旅行業管理規則、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之規定,小費不得抵替旅行業給付予領隊等人報酬。簡言之,即便沒有給予小費,也不會導致領隊等人員沒有薪水。

台中市吳消保官說明,小費屬於贈與性質、無強制性,如果違反意願勉強提供小費,卻又沒有相關事證可以證明非消費者自願,事後可能遭業者以消費者自願給予小費抗辯。因此呼籲消費者,如提供小費時發生糾紛,可藉由錄音、錄影或取得通訊軟體的文字記錄等方式保存證據,以保障自己的權益。消保官也呼籲業者,應給付給導遊等人員的報酬應依法納入與該等人員的工作契約中,如有將上開費用隱藏於旅遊費用外,造成旅遊費用低廉的假相或廣告不實行為者,將移請交通部觀光署依法裁罰。

法制局提醒,消費者如有消費疑義,可於機關上班日以手機、市話直撥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進行諮詢,如需申訴也可上網至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提出線上申訴。

新聞來源:享新聞

影音∕當場人贓俱獲 詐騙女車手遭逮究辦

蘇澳警方公佈近日逮捕兩名作騙車手及查扣的贓證物。(圖∕蘇澳分局提供)

社會中心∕宜蘭報導

詐騙集團持續囂張危害人間,宜蘭縣某超商店員,見一女子持不同提款卡操作提款機,驚覺有異,報請蘇澳警方到場盤查,當場人贓俱獲,查扣提款卡4張、喪屍菸彈1個及22萬餘元現款等贓證物,依詐欺、洗錢防制及毒品危害防制等罪嫌,移送地檢署偵辦。

蘇澳分局近期廣邀轄內金融機構及超商業者,針對「百斬計畫獎五萬」專案進行宣傳,一周內就先在超商查獲「孟姓假投資車手」,佯稱有香港房地產可以投資牟利,要被害人面交300萬元,所幸被害人事先通報警方到場將他查緝到案,如今又有超商店員協助「斬獲提款車手」,顯見宣導專案已經發揮成效。

警政署自4月1日起實施「百斬計畫獎五萬」專案,鼓勵大家從被動防衛轉為主動出擊,如向警方檢舉詐欺案件,並由警方成功拘捕移送地檢署偵辦,經審核通過即可獲頒5萬元檢舉獎金!呼籲民眾一起投入檢舉行列,擴大防禦網,共同打擊詐騙犯罪。

神聖與人氣並行!銀同媽祖高雄遶境  巷仔媽乩身李佩蓉成鏡頭寵兒

▲大樹慈后宮宮主李佩蓉率眾迎接銀同媽祖。(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杜明賢/高雄報導

高雄大樹慈后宮4月26日大陣仗迎接來自廈門銀同天后宮的黑面三媽金身,全台最有氣質的媽祖代言人李佩蓉步履輕盈端莊,手持清香降乩接駕,銀同媽與巷仔媽難得相聚,令在場見證的信眾們全都感動不已。

慈后宮宮主李佩蓉女士在南台灣可說是聲名遠播,每逢星期二的收驚日或星期四的問事日,小小的廟埕總會擠滿從各地湧入的信眾,而她為了孩子發願追隨媽祖腳步行善布施、開壇濟世的傳奇,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銀同天后宮榮譽主委蔡文嘉代表致贈「銀同一脈」牌匾給玉敕大樹朝天宮。(圖/主辦單位提供)

在與巷仔媽交流過後,銀同媽祖繼續開啟環台遶境行程,除了慈后宮之外,26日銀同媽還到了高雄市玉敕大樹朝天宮,並由銀同天后宮榮譽主委蔡文嘉致贈「銀同一脈」牌匾,藉以象徵媽祖信仰的永續傳承與發揚。

此外,包含大樹城隍廟、大樹道慈宮、大寮佛聖宮,以及最後駐駕的大寮九皇萬源宮等,每一站都有大批信眾等待著銀同媽的到來。在大樹及大寮等庄頭徒步遶境時,跟隨的隊伍涵蓋男女老少,有活力十足的年輕人、有白髮蒼蒼的長輩,甚至還有可愛的小小鑼鼓手,眾人都為了親近銀同媽祖而來,足見媽祖的魅力是沒有隔閡、無遠弗屆的。

▲明華園天字團陳昭錦老師應邀帶著團員到九皇萬源宮演出扮仙戲給銀同媽祖及在地鄉親欣賞。(圖/主辦單位提供)

當銀同媽祖在九皇萬源宮安座後,天色也漸漸變暗,不過,由宮主李太香精心安排的文化活動才正要熱鬧開演,明華園天字團陳昭錦老師在百忙之中撥出空檔前來扮仙,除了娛神娛人、與在地鄉親同樂之外,更重要的是讓難得前來的銀同媽祖欣賞台灣本土的歌仔戲藝術。陳老師表示,傳統歌仔戲的扮仙戲,主要目的就是酬神祝賀,同時也祈求神明慈悲庇佑,讓信眾都能平安順遂、福氣滿滿,這樣才能一直扮仙給神明看。

在高雄大寮靜謐的夜色下,鄉親信眾們與銀同媽祖共同欣賞了一場好戲,久久不停的掌聲不僅是要獻給明華園天字團的精彩表演,更是為了這個美好的夜晚,情不自禁鼓掌不停。

隨著遶境行程繼續延伸,銀同媽祖走訪的鄉鎮越來越多,接觸到的信眾也越來越多,這場加深情誼的遶境之旅,展現了媽祖信仰的深厚底蘊,期待這股信仰的力量能持續綿延,讓媽祖的護佑陪伴每一位虔誠的心靈。

影音/健走活動走出活力 芳苑燈塔步行探索美麗海岸

▲芳苑燈塔步行探索美麗海岸。(圖/洪舜進攝)

記者洪舜進/彰化報導

彰化縣芳苑體育會在芳苑燈塔舉辦了一場充滿活力的健走活動,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民眾參加,沿途欣賞美麗的海岸風景,也增進身心的健康。

▲走出健康,走出活力。(圖/洪舜進攝)

主辦單位表示,舉辦健走活動的目的是希望鼓勵更多人重視健康生活,並欣賞自然之美。活動不但提供豐富的水站和輕食,並設定有趣的小遊戲,和精美的紀念品,讓參加者增添不少的樂趣。

卓溪Masial祝福公益路跑感動起跑 千名跑者齊聚用腳步串聯公益、祝福與希望

▲2025花蓮卓溪Masial祝福公益路跑26日於花蓮卓溪鄉開跑。(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由卓溪鄉公所主辦的《2025花蓮卓溪Masial祝福公益路跑》於4月26日盛大登場,吸引來自全台超過千名,包含六國總計逾三十位外籍跑友齊聚花蓮卓溪鄉,用雙腳親身感受原鄉壯麗風光與原住民文化的魅力。「Masial」在布農語中意指「很好、很棒」,正呼應這場賽事所傳遞的核心價值—結合文化、觀光與公益,讓卓溪這座山林秘境,成為跑者心中最溫暖、最具特色的賽道。

▲23K超半馬組鳴笛出發。(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本次活動實踐公益使命,每位跑者報名費將提撥100元用於支持卓溪鄉內國小的教育發展及基層運動員培育,實踐地方關懷。深耕在地、致力能源永續的永崴投控子公司「世豐電力」亦加碼捐贈十萬元公益款,攜手打造正向循環。主辦單位也特別感謝「貝思寶兒」、「酷椰嶼」與「撒隆巴斯」等企業共襄盛舉,一同支持地方永續與希望延續,為公益及卓溪鄉子弟的夢想助力。

▲花蓮縣卓溪鄉鄉長田桂花致詞。(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世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李錦浚致詞。(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本次賽事共設有23公里、10公里與5公里三個組別,賽道沿途串聯八通關古道登山口、南安瀑布與田野部落等風情路線,跑者在奔馳之間盡覽自然風光。補給站則結合在地商家推出如山行水羊羹、牡丹餅、小米司康、布農豆豆點心等原味補給,讓選手在補給時也能品味文化。當日晚間的選手之夜更是熱鬧非凡,包含獵人風味餐盒、自助佳餚與烤豬大餐,壓軸由出生卓溪的「新世代超級女強音」阿布絲ABUS傾情獻唱,加上眾所期待的抽獎環節,現場氣氛High到最高點。

▲(左)本國好手朱盈穎獲得23K超半馬女子組第一名,(右) 來自肯亞的George Mbugua Ngure獲得23K超半馬男子組第一名。(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活動最後由來自肯亞的George Mbugua Ngure與本國好手朱盈穎分別奪下23公里組男女冠軍,卓溪鄉長田桂花親自頒發獎盃與獎金,並於致詞時表示:「卓溪Masial祝福公益路跑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一場以文化為底蘊、以公益為核心、以運動健康為橋梁的在地盛典,希望透過這場活動,讓更多人親近卓溪、了解卓溪,並把原鄉的美與祝福傳遞出去。」卓溪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跑向世界,讓「Masial」很好、很棒的精神,不只留在跑道上,也深植於每位參加者的心中。

▲「新世代超級女強音」阿布絲ABUS於晚會熱情獻唱。(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影音/重大車禍! 台中向上路大車連撞21車11人受傷

▲台中向上路大車連撞21車11人受傷。(圖/記者爆料網、網路)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台中市沙鹿區4月27日上午發生重大車禍,1輛大車疑似煞車失靈,連續衝撞11輛機車和10輛汽車,共造成11人受傷,現場一片狼籍。

台中市消防局表示,上午10時13分接獲報案,向上路六段發生重大車禍,緊急出動第四大隊及龍井、沙鹿分隊人員及車輛到場處理,其中1名女子開放性骨折,送往醫救治,整起車禍原因警方尚在調查當中。

國內新油價看過來 柴油4/28起漲0.2元 每公升已逾27元

國內一週新油價只漲柴油,汽油不調整。(圖∕新頭條資料庫)

記者陳映庭∕台北報導

國內一週新油價,汽油暫不調整,但超級柴油28日凌晨零時起調漲0.2元,每公升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28.3元、95無鉛汽油29.8元、98無鉛汽油31.8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來到27.1元,已直逼92無鉛汽油的價格。

台灣中油指出,本週因美國擬對主要國家加徵高關稅措施有緩和跡象,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1.04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36元,漲幅為1.15%。

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漲0.2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油吸收0.2元,計算後95無鉛汽油低於30元,未達啟動平穩措施門檻,國內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實際每公升價格調漲0.2元。

台灣中油表示,114年累計至3月底止,該公司共吸收約35.61億元。調價後各式油品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長安汽車在重慶召開「海納百川•聚勢臻峰」海外合作夥伴大會 發佈2030願景藍圖

長安汽車加速全球化進程 向世界級汽車品牌邁進

重慶 2025年4月27日 /美通社/ — 近日,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長安汽車(以下簡稱「長安」)在重慶隆重召開以「海納百川•聚勢臻峰」為主題的2025長安汽車海外合作夥伴大會。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500位元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長安汽車全球化戰略的深化成果與未來藍圖。會上,長安汽車正式發佈「2030願景」,宣佈將投入超100億美元加速全球化進程,目標2030年實現全球銷量500萬輛,躋身全球汽車品牌前十強。

全球化戰略持續進階:  2030 年全球達到 500 萬輛 海外120萬輛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過去五年長安汽車與全球夥伴攜手,全力推進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計畫,2024年,長安汽車全球銷量達268.4萬輛,增幅達34.2%,其中新能源銷量突破73.5萬輛,海外市場年銷量達53.6萬輛。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全球化,我們正以「長期主義+當地語系化運營」雙輪驅動,構建全球競爭力,實現「積極進取、穩紮穩打」的全球化發展。未來五年,長安將重點佈局五大海外戰略市場,全面推進當地語系化生產、品牌建設和客戶服務體系建設。

2024 長安汽車海外銷量:位居中國汽車出口 TOP3

在大會上,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名才重點介紹了公司全球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公司投資了首個海外生產基地-泰國基地,並建立了8個海外生產基地合作專案,總產能達58萬輛。2024年,長安汽車以超50萬輛的出口規模躋身中國汽車出口前三強,海外營收突破110億美元。品牌新進入20個國家市場,全球業務版圖擴展至100余國,銷售管道增至1150家。旗下長安、深藍、阿維塔三大品牌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其中在「海納百川」計畫啟動僅14個月後,長安就成功入選「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李名才表示:「在逆全球化浪潮下,長安汽車以出口量連續九年正增長的亮眼成績,印證了中國智造的強大實力。」

2025 發展規劃:構建「 雙迴圈」 發展格局   20 款新車即將出海

技術突破成為戰略落地的核心支撐。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王孝飛在大會上透露,公司已投入超過 1148 億元用於研發,並組建了一支由 18000 人組成的國際化團隊,其中包括 5000 名軟體和人工智能專家。其 2025 年規劃包括燃油和新能源雙軌戰略。燃油車將瞄準中南美洲、中東、非洲和歐亞大陸市場,而新能源汽車則將聚焦亞太和歐洲市場。長安正在通過長安、深藍、阿維塔打造統一的全球品牌架構,執行「1+N」品牌戰略——一個全球 IP 和每年多個當地語系化活動。產品方面,計畫推出 20 款全球車型(10 款燃油車、10 款新能源汽車),包括 CS75PLUS、深藍 S05、阿維塔 07 和 Q07。

長安汽車始終對未來發展保持堅定的信心和決心。未來,長安汽車仍將以核心能力為根基,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打造「競爭力+高品質」雙引擎,助力長安智能成果在海外市場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機器人挑戰世界賽 中市溪南國中小將奪冠為國爭光

冠軍隊伍與會來賓合影。(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溪南國中機器人團隊代表台灣遠赴美國休士頓,參加由美國FIRST機構主辦的「2024-2025年 FIRST機器人世界總決賽」,在FLL(FIRST LEGO League)項目中,從來自全球的16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世界冠軍,為台灣爭光!

市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重視教育多元發展,市府持續挹注資源投入科技教育,已於山、海、屯、中區皆設置2座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並在此基礎結合中小學、大學、產業等策略聯盟,共同多元推動機器人、無人機、STEAM教育,培養學生多元能力,讓孩子能夠動手做、跨領域及解決周遭生活問題,達到創造思考、創新、創意及學以致用的核心價值。

蔣局長說,溪南國中多年深耕偏鄉特色課程,自10年前成立機器人教學社團以來,持續推動學生學習積木搭建、程式設計、工程解決與團隊合作,此次赴美參加國際大賽,讓偏鄉學生走向世界舞台為國爭光,可喜可賀!

教育局指出,今年「FIRST機器人世界總決賽」的賽事主題為「潛進深海(SUBMERGED)」,學生須針對海洋議題提出創新解方,並完成任務挑戰、研究報告與英文簡報,過程中充分展現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STEAM)素養。

此次代表台灣參賽的隊伍為「溪水長流隊」,隊員有陳沂均、吳念恩、張擁渠、陳永彬、林琲霓、陳宥叡、陳奕安、陳沂馨、林書賢、吳昕紘等10人。隊長吳念恩說,雖然練習時常遇到卡關,但每次解決問題後都有滿滿成就感;隊員林琲霓也說,為了練習英文簡報,連走路、洗澡都在背單字。

指導老師胡啟有分享,團隊需完成包含機器人挑戰、核心價值、主題報告及技術展示等多項評比,並以全英文進行主題及機器人表現簡報與交流,挑戰極大;學生須讓機器人在限時內完成15項任務,並設計穩定結構與程式邏輯,溪南國中憑藉流暢的程式設計與團隊默契,在強敵環伺下獲得高分佳績。

溪南國中校長張祥宜表示,這群孩子在學校提供機器人、程式設計、AI、電子、物聯網及3D遊戲藝術設計等社團技能培訓下,找到了自信與未來方向,站上世界舞台為國爭光!

新聞來源:享新聞

提升居民環境品質 瑞芳4.3公里污水主幹管工程啟動

「瑞芳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第一標主幹管及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進流管工程」工程範圍(示意圖)。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辦理「瑞芳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第一標主幹管及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進流管工程」,已於114年3月11日決標,施工範圍自楓子瀨路與宜蘭線鐵路交會處,沿台2丁線道路向東佈設污水主幹管,最終延伸至介壽橋與中山路口,管線長度約4.3公里,發包工程經費3億8,880萬元整,預計118年7月完工。

水利局長宋德仁說,瑞芳地區早期產煤外,又為進出金礦區的重要中繼站,逐漸吸引人口集中,現成為都市密集區,污水處理勢在必行;瑞芳污水系統早期規劃採BOT方式推動,後因政策變更改採地方自辦,又考量財源問題暫緩辦理,今終於爭取到中央核定計畫補助,先完成第一標主幹管工程發包,做為未來輸送瑞芳區居民污水到水資源回收中心的重要橋梁。

宋德仁指出,瑞芳水資源回收中心目前正辦理工程設計作業階段,預計115年發包,第一期處理量可達每日4,500噸,未來興建完成後,陸續可收集四腳亭區、瑞芳市區、爪峰地區居民的生活污水,將污水管線輸送至水資源回收中心處理,進而改善基隆河水質,污水也不會排入水溝造成惡臭,完成污水接管的用戶也不用再抽水肥,可大幅提升居民環境品質。

污水經管線收集處理後排放於水體,不再直接排放河川或海洋,可防止水體污染並恢復河川水體水質,污水下水道系統不僅改善了居家環境,也讓原本承受都市污水的河川乾淨許多,是先進城市重要的基礎建設;若民眾有任何污水接管相關疑問,皆可撥打免付費污水未納戶專線「0800-017-580(您要接-我幫您)」洽詢。

新聞來源:享新聞

先投保再騎乘! 屏東YouBike 2.0E強制投保租借新制7/1上路

屏東公共自行車YouBike自112年2月啟用至今,目前累積站點數達140站,今年將加碼投入965輛自行車(含665輛電動輔助自行車)持續增加站點及擴增服務區域。為維護縣民及遊客騎乘時的安全,今 (114)年7月1日起,強制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才可租借YouBike 2.0E(電動輔助自行車)。

屏東縣政府表示,屏東YouBike啟用至今,騎乘人次累積超過300萬人次,其中YouBike 2.0E車輛有電力輔助,讓高齡者、長距離騎行需求者、騎乘上坡路段吃力者皆可輕鬆爬坡、舒適騎乘。為確保使用者的騎乘安全及權益,縣府將自今年7月1日實施新制度,未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者將無法於屏東縣租借YouBike 2.0E;提醒民眾租借公共自行車前,可先透過微笑單車官方網站或APP登入YouBike會員後,登錄或再次確認您的保險資料是否正確,即可免費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完成加保後,於全臺YouBike服務的縣市騎乘YouBike公共自行車皆能享有騎乘保障(票卡實際使用者與被保險人必須為同一人)。

縣府交通旅遊處強調,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是免費的,保障騎乘者在租借公共自行車期間遭受意外傷害事故,致身體蒙受傷害導致死亡、失能或住院時,可憑相關醫療文件,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理賠,最高理賠金額為100萬元(未滿15歲者僅提供喪葬費用及失能保險金),住院日額最高1,000元。此外,也呼籲民眾在租借YouBike時,應先完成騎乘安全檢查(包含:確認前後煞車、胎壓、車鈴、車燈、調整座墊高度等)。欲了解更多公共自行車傷害險相關資訊,請至微笑單車官方網站查詢。

欲掌握屏東最新活動或縣內公車動態資訊,歡迎下載「屏東go好玩」APP及「屏東公車」APP查詢。

新聞來源:享新聞

民治市政中心機車棚升級有感!老舊石綿瓦蛻變綠能新地標

為配合行政院2050淨零碳排目標,打造綠能永續城市,臺南市長黃偉哲持續推綠電發展,位於民治市政中心員工餐廳旁的老舊機車棚正式大變身!過去因採用石綿瓦材料而潛藏健康風險的老棚,如今在市府秘書處的積極推動下,已華麗轉身為結合太陽能發電的現代化光電機車棚,不僅兼顧安全與環保,還為市庫創造穩定收益,成為臺南綠能轉型的新亮點。

原有機車棚早年建造時,因採用了石綿瓦頂,長年風吹日曬後出現碎裂情況,一旦釋出石綿纖維並被吸入,恐對健康造成威脅。黃市長為維護同仁與民眾安全,特別指示秘書處進行改善,秘書處遂與本府公告之太陽光電優良廠商攜手合作,啟動停車棚的全面升級計畫,打造一座安全、舒適且環保的停車環境。

秘書處表示,這次更新採取「市府提供場地、廠商出資建置」的雙贏模式,市府不需支付建置費用,即可擁有嶄新的光電機車棚。今(114)年2月底,廠商已完成整體硬體結構與地坪整修作業,並順利裝設完成總容量達95.095kW的太陽能光電系統,同時劃設203個機車停車格,現已全面開放同仁停放使用。不僅如此,本案亦兼具財政效益,依照合約,廠商每年將回饋本府躉售電價收入的5%,預估每年可為市庫挹注綠能收益,在打造低碳城市的同時,也為市政發展注入實質助力。

秘書處長黃國照指出,民治市政中心光電機車棚的啟用,不只是基礎設施的升級,更是臺南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未來也將持續盤點各機關設施空間,積極推動類似綠能應用,讓陽光轉化為城市的動能,點亮臺南的綠色未來。

新聞來源:享新聞

挑戰性與趣味雙贏 坪鳳公園遊戲場機能再升級!

南高雄小港區坪鳳公園遊戲區擴大後帶來更多新設施,特別是少見的溜索,既刺激又好玩,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園內歡笑聲不絕於耳。工務局長楊欽富表示,第一期工程完工以來,坪鳳公園已成為當地居民日常休閒熱點;第二期遊樂設施不僅增添趣味性,也為清幽的大坪頂地區注入無限活力,成為周邊居民放鬆首選。

  工務局長楊欽富指出,目前坪鳳公園一期遊戲場建置完成,開放以來深受居民喜愛,不僅設置了高雄戶外最大高度差的管狀滑梯,還有攀爬板、鑽籠、蹺蹺板、鳥巢鞦韆、幼幼滑梯、傳聲筒等多樣化設施,並保留漫步機、扭腰器等體健器材,開放後即大獲好評。為滿足更多年齡層需求,市府加碼推動第二期遊戲場工程規劃,設計延續第一期「鳥語樹」主題概念,擴大遊戲場地,升級園內機能,打造更具挑戰性和娛樂性的遊樂區域。

公園處進一步說明,坪鳳公園第二期工程擴大既有遊戲場域範圍,一口氣新增攀爬架(Monkey Bar)、平衡木樁、溜索、鳥巢踏階、沙坑、彈跳床以及觀景平台等新穎設施,讓遊戲場更具挑戰性與趣味性。此外,成人體健區也增設更多運動設備,讓來陪伴孩子的家長與長輩也能在這裡鍛鍊身心、享受運動的樂趣。值得一提的是,新增沙坑區不僅適合休憩,還能觀賞小港地區景緻,偶爾有飛機起降經過,為此處增添別樣風景!

許多小朋友與家長紛紛表示,坪鳳公園新增設施讓他們的遊戲時光更加精彩,像是剛玩完彈跳床的林小妹就說,這些新遊具讓她和同學們都興奮不已,接著便刻不容緩地跳進沙坑繼續玩耍。正在成人體健區舒展筋骨的許阿公則分享道,自從新遊具開放使用後,他的孫子放學後總是迫不及待地拉著他來公園玩耍。公園處補充,在市府工務團隊打造下,這次坪鳳公園遊戲場擴建使得機能再升級,讓公園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歡迎大家一同相邀來體驗親子共遊的快樂時光!

新聞來源:享新聞

台中大里工地天然氣外洩閃燃 市府處30萬元罰鍰

大里遷管工程瓦斯外洩釀8傷6送醫,中市府啟動關懷慰問並追究業者肇責。圖/台中市政府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台中市大里區東南路148巷26日下午進行管線遷管工程時,驚傳爆炸意外,造成8名工人燒燙傷,初步了解,疑為瓦斯公司施工不慎引發閃燃。台中市勞工局派員到場實施職業災害檢查,針對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要求停工改善,並處新台幣30萬元整罰鍰。

台中市府說明,8名傷者中,6人分別送往中山附醫、亞大醫院及仁愛醫院治療,幸無大礙,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市長盧秀燕獲悉後,立即指派南區區長李美麗、霧峰區長張慶庸及大里區長鄭正忠分別前往醫院關懷慰問受傷人員並致贈慰問金,另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部分,將由勞工局依法追究業者肇責。

吳局長指出,該遷管工程疑似施工接氣時,因舊管天然氣殘氣外洩,遇上電融作業,造成閃燃,送醫的6人包括欣林公司人員1人,承攬廠商5人;現場意外也造成26家庭用戶停氣情況,並由欣林公司辦理搶修作業,目前已修復復氣。

吳局長並提到,6名傷者經送醫救治後,南區區長李美麗、霧峰區長張慶庸及大里區長鄭正忠也隨即前往醫院關懷慰問受傷人員,並致贈慰問金,目前傷者均已返家休養,6名傷者也感謝盧市長及市府團隊的關心。另外,市府勞工局也將啟動「職業災害勞工個案管理服務」機制,協助妥善處理相關事宜,並持續協處關懷。

慶祝宜蘭國小107歲生日 1500位大小朋友同歡共樂

宜蘭國小吉祥物「向陽」與「小葵」。(圖∕宜蘭國小)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宜蘭國小4月26日舉行107週年校慶,全校師生、家長、校友與社區民眾共約1500人,以吉祥物和節目表演、趣味競賽、園遊會、年級創意秀等內容,一起慶賀學校生日快樂,整個校園洋溢熱鬧與喜氣!

宜蘭國小校長楊顯欽指出,該校於1941年至1946年曾經名為向陽國民學校,今年校慶特別採用向陽的具體形象,並以向日葵的花語為設計理念,形塑出「向陽」與「小葵」作為學生圖像的吉祥物,並賦予「向陽」代表迎向希望,「小葵」代表追求美好的寓意,期望宜蘭國小經由迎向希望與追求美好,培育孩子們成長茁壯。


▲宜蘭國小校慶洋溢活力與創意。(圖∕宜蘭國小)

今年校慶亮點之一,就是由校長楊顯欽、家長會長邱峰盛、縣議員楊順木、宜蘭市長陳美玲、校友會理事長莊淑如及縣政府教育處教育資源科長林彥妏等人,共同揭示學生圖像,並由2位學生操偶演繹吉祥物-向陽與小葵。

向陽與小葵學生偶,是由駐校藝術家傅偉校長及方嘉麗老師製作,表演動作則是由連意涵(咪咪)老師指導,在他們鼎力相助之下,完成校慶特別節目的重要環節,也為110週年校慶提前做準備,期盼宜蘭國小再次發光發熱,迎向美好的未來。


▲宜蘭國小師生歡慶創校107週年。(圖∕宜蘭國小)

107週年慶推出社區柔力球、弦樂團演奏、跆拳道社及舞蹈社成果展、年級創意進場秀、趣味競賽、園遊會之外,還有各項學生學習成果靜態作品展,並且為了迎接3年後的110週年校慶,精心安排了特別節目-學生圖像揭示及吉祥物出場秀,一起祝賀宜蘭國小生日快樂!

其中,各年級創意進場秀,各以家庭教育、健康促進、兒少保護、視力保健、交通安全及環境教育為主題,每個班級、每個孩子發揮團隊精神,各展創意地表達對宜蘭國小的祝福。

幼兒園小朋友的「小恐龍舞會」表演,道具和服裝都是親子發揮巧思動手DIY的創意呈現,模樣逗趣可愛,成為全場注目的焦點之一,為師生與家長留下美好的紀錄與回憶。

麻疹本土個案再增一例 可傳染期曾赴運動中心、公民會館

新北新增1例麻疹,為先前確診病例接觸者。民眾如曾出入相關場所,請提高警覺,留意自身健康。圖/新北衛生局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26日公布新增1例麻疹確診病例,為三重區27歲男性,是先前確診個案於中部縣市活動之接觸者,可傳染期曾在雙北的公共場所活動,包括運動中心、知名牛排店、公民會館等。

新北衛生局說明,該案於4月22日開始出現喉嚨痛、紅疹,23日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症狀緩解。已掌握家戶接觸者4人,均無疑似症狀,職場接觸者持續匡列中,將監測至5月14日。

衛生局表示,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籲請民眾留意,曾於4月18日至三重國民運動中心、TASTy西堤牛排台北羅斯福店,4月19日至R9 cafe 百花台(台北捷運中山站),4月21日至五股區公民會館活動之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並告知接觸史;另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儘量佩戴口罩,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衛生局呼籲,目前已有外縣市境外移入個案致國內麻疹群聚事件,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應詳實詢問旅遊史及接觸史等TOCC相關資訊,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百場營隊同步開跑 科工館2025夏令營5/1開放報名

記者李至文/高雄報導

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5科工夏令營」,將於今(114)年5月1日上午9時起全面開放線上報名。今年規劃超過百場主題營隊,從科學實驗、機器人、創意積木、天文太空到幼兒科學與職涯探索,橫跨15大主題分類,依年齡層量身設計課程內容,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探索科學、發現自我。

2025年科工夏令營依據學生特質、不同年齡層規劃主題類別,各類營隊重點色介紹如下:

雙語營:以英語為溝通語言,透過遊戲、劇場與實驗活動,提升孩子聽說能力與自信心,適合具基礎英語能力的小學中高年級生。

館外活動:以戶外觀察、科學探索為核心,例如生態調查、自然觀察、博物館聯合活動,培養孩子觀察力與環境意識。

幼兒科學:專為5至7歲幼兒設計,內容結合繪本、感官實驗、基礎動手做,引導幼兒從生活中感受「科學在我家」。

創意積木:以LEGO積木、結構建築為主軸,加入數學思維與美感設計,發展邏輯力與創造力,是小小建築師的最佳起點。

生物世界:探索動植物的奧秘,包括顯微觀察、標本製作、昆蟲行為解讀,從微觀中建立生命科學的基礎概念。

數學:拋開傳統習題模式,透過桌遊、解謎與實作活動讓孩子體會數學的樂趣,適合喜愛邏輯推理與策略遊戲的學生。

生活科學:結合日常生活現象與科學原理,例如飲食、感官、材料應用等,是探索世界的一扇窗,讓科學真正「活在生活中」。

物理化學:透過實驗動手做,引導學生理解力學、光學、酸鹼反應等自然規律,是國中升學與自然科學銜接的最佳起跑點。

玩具科學:從童玩到現代互動玩具,探索背後的機械與動能原理,玩中學、學中玩,是最貼近童趣又具知識性的營隊主題。

動力機械:設計與操控無人機、飛行器、自走車等工程裝置,學習動能、傳動與機構設計,是喜愛工程與動力結構學生的最愛。

軟體應用:運用Scratch、Sketchbook、AI生成藝術等數位工具進行創作與程式設計,從邏輯思考到數位美感,打下資訊素養基礎。

職能試探:透過「我是小獸醫」、「小廚神實驗室」、「紅藍隊模擬醫學營」等主題,讓孩子模擬未來職涯情境,提早認識興趣與能力。

程式與機器人:包含VEX、EV3、創意機器人挑戰賽等,從基礎控制邏輯到競技對戰,全方位提升運算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

天文與太空:從星象觀察、火箭製作、天文攝影到模擬太空任務,讓學生穿越銀河系,認識宇宙中的秩序與神祕。

這次「2025科工夏令營」最大的亮點,首推海外營隊「新加坡親子科學夏令營」,是全臺少數全美語科學研習,結合「海外見學」、「英語實境」、「科技博物教育」的特色營隊,全程沉浸式學習,拓展孩子國際視野,將帶領學員親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科學中心、藝術科學博物館、各園區及影城進行文化交流與美食體驗。三合一:6天5夜跨國見學、英語實境、 創新科技研習事半功倍,適合一般家庭親子(國小以上學生為宜,具英語溝通能力者為佳),名額限量,報名從速。

10餘種主題夏令營隊全齡啟動,從幼兒到高中,全齡設計、興趣導向,超過百場營隊,從玩中學、從學中創!這次夏令營全面採取線上報名,請家長於5月1日上午9時起,至科工館教育活動網站完成報名流程,活動內容、報名條件、年齡對象與費用皆已公布於官網,建議提早瀏覽選擇。報名平台:https://education.nstm.gov.tw/summercamp,洽詢電話:(07)380-0089 分機5126、5128、5129,名額有限,額滿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