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總是壓的讓人喘不過氣,因此下班後追劇追到半夜,或許已經成為許多人用來遠離一切喧囂、放鬆身心的方式,然而在享樂的背後往往潛藏著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目前已經有多項研究明確指出,熬夜或不良的睡眠習慣會直接影響肝臟的功能,進一步引起肝臟疾病(肝功能下降、脂肪肝、肝纖維化等),同時也會使生理時鐘、代謝發生紊亂。

熬夜是如何一步步讓肝臟「疲憊不堪」的?

首先,研究指出肝臟血流最旺盛、功能最好的時間大約落在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正好對應中醫肝經、膽經循行的時間),並且「躺臥」的狀態才能讓肝臟獲得最大的血流(甚至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到「夜臥血歸於肝」),所以此時此刻還在沙發上追劇本身就會干擾肝臟進行修復與代謝廢物的功能。

其次,熬夜會使身體處於賀爾蒙失衡的狀態,讓能量代謝出問題,例如胰島素阻抗影響血糖穩定、肝臟變得容易累積脂肪,而熬夜追劇這個行為,免不了伴隨著進食更多消夜、零食(而且大部分都是高油、高糖分的食物),讓身體累積更多不必要的熱量,進而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的風險。

此外,睡眠不足還會讓肝臟處於氧化壓力和發炎的狀態,長期下來損害肝細胞、引發慢性肝炎,甚至是肝臟的纖維化。研究發現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的人,其肝功能異常的機率遠高於睡眠 7-8 小時的人。

所謂的「爆肝」,就是當肝臟細胞損傷到無法順利執行代謝廢物、毒素的功能,或是生產人體必需的蛋白質,導致其他器官功能也逐漸衰竭的過程。雖然短期的熬夜追劇並不會明顯使肝功能發生異常,但長期下來仍舊是會對身體產生許多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

追劇族自救守則:護肝不熬命的關鍵秘訣

1.補足睡眠債─若有預計要熬夜或是已經發生熬夜的時候,可以在白天時補眠 1~2小時,減少晚上的睡眠需求,消除熬夜帶來的疲勞感。切記不要累積到週末才補眠,這樣日夜週期節律才不會被嚴重打亂。

2.選擇無負擔飲食─當然,能夠不吃是最完美的,然而還是克制不住在追劇時想吃消夜的慾望,則是盡量減少高油、高糖的零食和宵夜,選擇健康的水果(芭樂、番茄等)、堅果或無熱量的小點心,減少肝臟額外的工作負擔。

3.補充護肝營養素─攝取富含維生素B群、C、E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柑橘、全穀物等,有助於肝臟的代謝功能及抗氧化作用。此外,部分中藥具有護肝的潛力,但務必經由專業中醫師的評估和處方後使用,切勿自行服用,例如黃耆、薑黃、柴胡等中藥,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都顯示可能具有修復肝臟損傷、減少肝纖維化的作用。

讓保肝穴位來維持肝臟健康

  1. 太衝穴(肝經原穴,是肝經氣血的根源):
  • 位置:位於足背第一趾骨與第二趾骨交界處的凹陷處。
  • 功效:按摩這個穴位幫助疏通肝氣、降肝火,有助於減少壓力、安神助眠,促進氣血循環。
  1. 肝俞穴(肝臟背俞穴,氣血輸注於肝臟的位置):
  • 位置: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或是以肩胛骨下緣為準,往下兩個脊椎)的棘突下,旁開約兩指寬。
  • 功效:按摩或艾灸能疏肝理氣、補養肝血,同時舒緩姿勢不良帶來背部痠痛。
  1. 期門穴(肝臟募穴,臟腑之氣聚集於胸腹位置):
  • 位置: 位於胸腹部,大約於乳頭垂直下方,第5根、第6根肋骨之間的凹陷處。
  • 功效:按摩此穴具有疏理肝氣、消積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梳理肝氣改善胸悶及消化不良等的症狀。
護肝穴位 位置說明 功效要點
太衝穴
(肝經原穴)
足背第一、第二趾骨交界處凹陷 疏通肝氣、降肝火;減壓、安神助眠,促進氣血循環
肝俞穴
(背俞穴)
第 9 胸椎棘突下,旁開約兩指寬(肩胛骨下緣下兩節) 疏肝理氣、補養肝血;並可緩解久坐引起的背部痠痛
期門穴
(肝募穴)
乳頭垂直下方,第 5–6 肋間凹陷處 疏理肝氣、消積化瘀;改善胸悶、消化不良等症狀

追劇固然是面對生活的紓壓方式,但切記──絕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熬夜雖然不至於馬上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但它也不會忘記這些日積月累的疲勞,一旦出現了難以逆轉的疾病就得不償失了。因此,追劇族的你可以學習護肝的好習慣與穴位按摩,讓你不再因為追劇而「爆肝」,用健康的身體繼續享受追劇的樂趣。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liver-care-acupoints-night-owls/

免責聲明:

本篇文章內容僅供一般飼主衛教參考,無法取代獸醫師的臨床診療與個別處方建議。如毛孩出現嚴重皮膚症狀或持續惡化,請儘速就診由專業獸醫師評估與處理。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