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757

學與教博覽2024 國際知名藝術家蛙王 駕臨Art Lab 聯乘Z及Alpha世代 以智能互動科技創作

科技教育企業CEO、校長 分享最新VR及AI教學趨勢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2月11日 – 第14屆「學與教博覽 2024今天開幕,一連三天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B-E展覽廳舉行,其中亮點為科技教育,以回應今年施政報告高度重視教育、科技及人才整合,積極推動數字和STEAM教育、支援教師善用AI,以及預留2億元資助科技設施提升等政策。本港頂尖科技教育企業IF Interactive,最新研發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運用VR、AI等最新科技,以「實驗」為本,讓師友共同大膽嘗試不同的視覺表達方式和藝術風格,鼓勵互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意與潛能,以應對科技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協助新一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IF Interactive(智能互動)20多年來為本港及海外教育界設計了不少科技學習系統,曾四度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HKICT)。行政總裁楊曦表示Art Lab是全球「未來教室」的趨勢:「本港已有20多間學校購買Art Lab,亦有超過100多間學校對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好有興趣。我們亦計劃於明年拓展英國及美國市場,將香港本土設計的科技教育產品推廣至海外。

我們跟不少校長和老師交流,發現新一代喜歡多媒體互動元素。Art Lab的優點就是操作簡單,使用者可輕鬆上手,即時將2D繪畫轉化為3D動畫,讓使用者共同協作釋放想像力,做到Think Outside the Box。系統亦設有深度感應技術,讓使用者體驗與自己的創作互動,提升師友的投入感。此外,Art Lab能儲存、管理和展示學生的作品。」他強調,「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並不限於藝術教育,可應用於LAC跨課程語文學習,教中英文、歷史都可以。內置的AI功能,可協助老師整合出生動有趣的教材、評審學生作品、分析學生的學習模式,提供個性化的回饋,提升老師工作效率。同時,亦做到跨科教育,將知識整合。」

擅長Happening行為藝術及即興裝置藝術創作的「蛙王」郭孟浩,他曾是美術老師。他於「學與教博覽」帶領本港中小學生利用Art Lab創作。77歲的蛙王60年代已活躍藝壇,為香港最早期的概念藝術先鋒;M+亦收藏了他12件作品。「蛙王」指:「在今次的活動中,我會利用Art Lab和中小學生一齊做一個即興的藝術創作。我之前做美術老師的時候,好喜歡帶學生做一些混合媒介的實驗創作。我想藉着今次的活動,帶出一個信息 — 藝術可以利用任何媒介、意念去創作,亦即是我所講的『任次元』藝術。Art Lab利用互動科技作為藝術實驗的媒介,我覺得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因為現時的學生都喜歡科技和Al,我希望透過科技的應用,可以令更多學生覺得做藝術創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賴俊榮校長(西貢及將軍澳區中學校長會主席)指出,現時教育局給予學校的資源非常充足,他說:「可以說是補底無上限,補底即是教育局支持學校有最基本設施,如果學校有任何創意科技的點子,需要資源,教育局亦會大力支持。」他指,Art Lab可以跨學科使用:「師生可以用這個平台做聯合創作,互相鑑賞,亦可以使用浸沉式科技讓學生身歷其境,例如去火星、南極探索。」學校於疫情期間已購入Art Lab,在不同學科廣泛使用中,師生反應十分正面,亦有其他學校來借鏡。

IF Interactive研發的沉浸式互動科技學習系統Art Lab於2024年12月11至13日舉行的「學與教博覽 2024」展出,並設有教師工作坊,有興趣的教育界和貿易專業人士可預約登記參觀。

「學與教博覽 2024」博覽
日期:20241211日(星期三)至1213日(星期五)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 1213日下午5時完結)
地點:學與教博覽2024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B-E展覽廳 N01

IF Interactive: https://www.ifinteractive.com/

Hashtag: #IFInteractive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IF Interactive(智能互動)

IF Interactive(智能互動)曾四度榮獲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HKICT),20多年來一直是教育技術領域的開拓者。專注開發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MR(混合實境),以及可穿戴技術的全面互動學習系統;創新解決方案旨在創造引人入勝的互動式學習體驗,這些體驗在教育領域廣受好評。互動解決方案包括:VR CAVE;藝術、STEM、編程、中文、英文、歷史及多感官的訓練,做到學科無疆界。

關於蛙王(郭孟浩)

郭孟浩(蛙王),1947年生於廣東,香港及國際知名藝術家。他早於1960年代已活躍於香港藝壇,是香港第一人出席意大利威尼斯雙年展,被視為香港最早期的概念藝術先鋒。M+亦收藏了12件「蛙王」創作的藏品。他創作涵蓋拼貼、水墨、紙本作品及雕塑。他喜歡實驗,擅長 Happening 行為藝術及即興裝置藝術創作,如測試一團團墨彩化開時渾然天成的形狀,甚至用火燒焦畫作等,爲傳統水墨畫添上一份波普藝術的時髦感。他一直挑戰傳統水墨畫的畫風和創作模式,提倡「任次元」藝術主義,亦即任何媒介、意念等均可爲藝術創作的材料。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海委會表揚11名廉潔楷模同仁 管碧玲:「君子慎獨」 堅守律例鞏固廉政價值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於昨(10)日召開本(113)年廉政會報暨安全維護會報,主任委員管碧玲頒發「優秀廉潔楷模」獎項,表揚11名在工作中展現高度廉潔自律、積極任事的同仁。對於獲獎人員在承辦業務中,嚴格把關並節省公帑,拒絕接受行賄,並主動提供疑慮或不法情資,有效防範違法行為。堅守公職紀律的優良表現,管碧玲表示深感欣慰,她並以「君子慎獨」與同仁共勉,要求堅守律例及廉政價值,維護人民託付的責任與信任。

管碧玲指出,廉潔是民主的基石,更是人民對國家公職的基本要求。自上任以來即高度重視清廉,並於上任後立即會見政風處長,要求各單位嚴格遵循廉政規範。今年9月、10月也分別在海巡署南部分署、艦隊分署分別增設政風單位,進一步強化機關內部的廉政風氣,並確保機關運作的清廉與高效。

▲管主委逐一介紹外聘委員並感謝委員與會。(圖/海委會)

管碧玲強調,為防範違紀違法、洩漏國家機密、收受賄賂等情事,海委會持續以多元、系統化等廉政工作強化防堵措施。包含研訂「獎勵及保護檢舉洩密案件實施要點」,鼓勵同仁舉發、自首,也持續落實風險職務的盤點及輪調,結合律師辦理講習,編製指引手冊、繪本、動畫、微電影及辦理親子繪畫比賽等,杜絕惡劣的風氣持續蔓延,充分展現海委會廉能形象。

海委會特別邀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陳月端校長、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蕭宏金教授,以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楊碧瑛分署長與會,共同參與廉政議題討論,借重3位委員從學術面、實務面的經驗與知識,啟發同仁以兼顧「廉」與「能」的思維實踐,推動各項海洋事務臻於完善。

▲管主委表揚及肯定楷模同仁之表現。(圖/海委會)

為樹立廉能標竿,今年海委會及所屬共有11位同仁獲「優秀廉潔楷模」,分別為本會綜合規劃處科長王亭絜、秘書室科員林怡靜、海洋保育署綜合規劃組科員林貞吟、秘書室專員楊婉惇、海巡署偵防分署偵查員許儒林、海巡署艦隊分署小隊長林益勝、組主任林谷銘、海巡署北部分署小隊長湯柏威、士官督導長何仁耀、海巡署南部分署所長羅俊智及海巡署東南沙分署科員王志祥等11名「廉潔楷模」人員。

海委會強調,表揚廉潔楷模同仁不僅彰顯海委會在提升廉政與專業能力的努力,也強化全體同仁對於清廉的共同承諾,鞏固廉政價值,奠定推動海洋事務的堅實基礎。

▲1-113年在地守護計畫於小琉球杉福執行調查(1130507咾咕嶼協會)。(圖/海委會)

海保法生效、海保法子法完備後 海委會將扮演實質有力的角色

根據資料,近年來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從7%到14%,惟海委會仍對珊瑚屢遭破壞感到非常心痛。

有關監察院對海委會的期待,過去因為我國沒有海洋保育法,海洋委員會只能做協調統合機關的角色,沒有強制力,但幾年來,我們完成幾項重要工作:

一、海洋委員會自111年起成立小琉球海域遊憩與生態保育大平台,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如交通部觀光署及屏東縣政府,逐步強化海域遊憩活動區劃、遊憩浮具管理及潮間帶保護等相關管理工作。海委會並已訂定「臺灣海洋遊憩永續管理指引」提供各濱海遊憩主管機關參考運用,強化人數管控。

二、針對小琉球生態調查

(一)海保署110至113年持續輔導補助屏東縣政府執行生態調查監測及巡守等,逐步提升「琉球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管理成效。

(二)海洋保育法於113年7月31日經總統府公布,倘為保育該區域海洋生物,中央主管機關得透過公告海洋遊憩休閒活動之限制、禁止或其他應遵行事項,得依海保法設審議會審議並納入外部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包括海洋產業利害關係之團體等)代表,於審議通過後據以公告實施,以改善小琉球生態困境。

▲3-113年9月26日珊瑚特潛聯盟執行小琉球龍蝦洞調查(布雷克潛水)。(圖/海委會)

三、針對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

(一)海保署109-113年補助社團法人台灣咾咕嶼協會執行小琉球海洋監測公民科學家計畫,於杉福及龍蝦洞兩處,進行海洋監測培訓與調查、珊瑚復原作業、底質及新生珊瑚數量調查,並辦理學校海洋公民科學課程、成果發表工作坊。

(二)海保署113年執行「推動在地夥伴珊瑚棲地保育輔導計畫」,串連全國20家在地團體及潛水業者及旅遊業者,完成培訓64位潛水教練,建立「珊瑚特潛聯盟」,由業者認養臺灣周遭40處海域,其中小琉球地區參與業者計4家,認養8處海域範圍,攜手民間力量推動在地珊瑚監測,凝聚在地夥伴參與保護珊瑚之量能。

海委會過去對於鵬管處委託調查研究顯示之遊客人數上限為1萬5千人仍有疑慮,海委會不斷在海洋委員會委員會議中均要求應該重新擬定。

監察委員的期待也是我們的期待,相信監察委員的各項勉勵將在海洋保育法生效及相關子法完備之後,本會將實質能夠扮演監察委員所期待的角色,包括在生態上的禁限制作為,除持續生態調查之外,在漁業資源保護區,下一階段會增加輔導強度。海洋保署也將持續積極監測及協助復育小琉球地區珊瑚礁生態系,並透過與地方政府與在地團體合作,共同推動珊瑚保育及復育行動。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海委會表揚11名廉潔楷模同仁 管碧玲:「君子慎獨」 堅守律例鞏固廉政價值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於昨(10)日召開本(113)年廉政會報暨安全維護會報,主任委員管碧玲頒發「優秀廉潔楷模」獎項,表揚11名在工作中展現高度廉潔自律、積極任事的同仁。對於獲獎人員在承辦業務中,嚴格把關並節省公帑,拒絕接受行賄,並主動提供疑慮或不法情資,有效防範違法行為。堅守公職紀律的優良表現,管碧玲表示深感欣慰,她並以「君子慎獨」與同仁共勉,要求堅守律例及廉政價值,維護人民託付的責任與信任。

管碧玲指出,廉潔是民主的基石,更是人民對國家公職的基本要求。自上任以來即高度重視清廉,並於上任後立即會見政風處長,要求各單位嚴格遵循廉政規範。今年9月、10月也分別在海巡署南部分署、艦隊分署分別增設政風單位,進一步強化機關內部的廉政風氣,並確保機關運作的清廉與高效。

▲管主委逐一介紹外聘委員並感謝委員與會。(圖/海委會)

管碧玲強調,為防範違紀違法、洩漏國家機密、收受賄賂等情事,海委會持續以多元、系統化等廉政工作強化防堵措施。包含研訂「獎勵及保護檢舉洩密案件實施要點」,鼓勵同仁舉發、自首,也持續落實風險職務的盤點及輪調,結合律師辦理講習,編製指引手冊、繪本、動畫、微電影及辦理親子繪畫比賽等,杜絕惡劣的風氣持續蔓延,充分展現海委會廉能形象。

海委會特別邀請高雄市立空中大學陳月端校長、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蕭宏金教授,以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楊碧瑛分署長與會,共同參與廉政議題討論,借重3位委員從學術面、實務面的經驗與知識,啟發同仁以兼顧「廉」與「能」的思維實踐,推動各項海洋事務臻於完善。

▲管主委表揚及肯定楷模同仁之表現。(圖/海委會)

為樹立廉能標竿,今年海委會及所屬共有11位同仁獲「優秀廉潔楷模」,分別為本會綜合規劃處科長王亭絜、秘書室科員林怡靜、海洋保育署綜合規劃組科員林貞吟、秘書室專員楊婉惇、海巡署偵防分署偵查員許儒林、海巡署艦隊分署小隊長林益勝、組主任林谷銘、海巡署北部分署小隊長湯柏威、士官督導長何仁耀、海巡署南部分署所長羅俊智及海巡署東南沙分署科員王志祥等11名「廉潔楷模」人員。

海委會強調,表揚廉潔楷模同仁不僅彰顯海委會在提升廉政與專業能力的努力,也強化全體同仁對於清廉的共同承諾,鞏固廉政價值,奠定推動海洋事務的堅實基礎。

▲1-113年在地守護計畫於小琉球杉福執行調查(1130507咾咕嶼協會)。(圖/海委會)

海保法生效、海保法子法完備後 海委會將扮演實質有力的角色

根據資料,近年來小琉球的珊瑚覆蓋率從7%到14%,惟海委會仍對珊瑚屢遭破壞感到非常心痛。

有關監察院對海委會的期待,過去因為我國沒有海洋保育法,海洋委員會只能做協調統合機關的角色,沒有強制力,但幾年來,我們完成幾項重要工作:

一、海洋委員會自111年起成立小琉球海域遊憩與生態保育大平台,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如交通部觀光署及屏東縣政府,逐步強化海域遊憩活動區劃、遊憩浮具管理及潮間帶保護等相關管理工作。海委會並已訂定「臺灣海洋遊憩永續管理指引」提供各濱海遊憩主管機關參考運用,強化人數管控。

二、針對小琉球生態調查

(一)海保署110至113年持續輔導補助屏東縣政府執行生態調查監測及巡守等,逐步提升「琉球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管理成效。

(二)海洋保育法於113年7月31日經總統府公布,倘為保育該區域海洋生物,中央主管機關得透過公告海洋遊憩休閒活動之限制、禁止或其他應遵行事項,得依海保法設審議會審議並納入外部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包括海洋產業利害關係之團體等)代表,於審議通過後據以公告實施,以改善小琉球生態困境。

▲3-113年9月26日珊瑚特潛聯盟執行小琉球龍蝦洞調查(布雷克潛水)。(圖/海委會)

三、針對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

(一)海保署109-113年補助社團法人台灣咾咕嶼協會執行小琉球海洋監測公民科學家計畫,於杉福及龍蝦洞兩處,進行海洋監測培訓與調查、珊瑚復原作業、底質及新生珊瑚數量調查,並辦理學校海洋公民科學課程、成果發表工作坊。

(二)海保署113年執行「推動在地夥伴珊瑚棲地保育輔導計畫」,串連全國20家在地團體及潛水業者及旅遊業者,完成培訓64位潛水教練,建立「珊瑚特潛聯盟」,由業者認養臺灣周遭40處海域,其中小琉球地區參與業者計4家,認養8處海域範圍,攜手民間力量推動在地珊瑚監測,凝聚在地夥伴參與保護珊瑚之量能。

海委會過去對於鵬管處委託調查研究顯示之遊客人數上限為1萬5千人仍有疑慮,海委會不斷在海洋委員會委員會議中均要求應該重新擬定。

監察委員的期待也是我們的期待,相信監察委員的各項勉勵將在海洋保育法生效及相關子法完備之後,本會將實質能夠扮演監察委員所期待的角色,包括在生態上的禁限制作為,除持續生態調查之外,在漁業資源保護區,下一階段會增加輔導強度。海洋保署也將持續積極監測及協助復育小琉球地區珊瑚礁生態系,並透過與地方政府與在地團體合作,共同推動珊瑚保育及復育行動。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致敬傑出 榮耀同行」勞動部表揚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友善職場

▲勞動部賀麗娟參事活動致詞。(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勞動部今(11)日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2024就業菁采獎」頒獎典禮,由勞動部參事賀麗娟親臨頒獎,肯定得獎單位及得獎者致力協助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鼓勵事業單位善用職務再設計減輕員工工作負擔,勉勵各界效法獲獎單位的成功作法,積極進用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共同建構青銀共融友善就業環境。

賀麗娟表示,我國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的衝擊,明年臺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國內有半數國人為中高齡者或高齡者,《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落實推動4年來,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的勞動參與已有明顯提升,這是政府、企業和勞工朋友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代表社會各界已開始重視中高齡及高齡勞動力,勞動部呼籲事業單位即早因應,效法獲獎單位善用他們的智慧與經驗提升經營效率,並能主動提供友善協助措施,打造無齡的友善職場環境。

▲職場領航組獲獎單位。(圖/主辦單位提供)

今年得獎單位積極向中高齡者及高齡者招手,進行職務開發及調整,制定專屬制度及提供各項友善措施。職場領航組當中,中華汽車斥資5億元推出「中華三零長青啟航計畫」,從工作環境改善到職涯發展,都提供中高齡員工全方位支持;裕元花園酒店啟動「中高齡及高齡者適性工作安全衛生計畫」,依中高齡及高齡員工的生心理需求提供保健品等促進健康等友善協助措施,穩定留用中高齡人力;里仁推動「里仁幸福方程式」,優化工作流程導入職場健康服務APP,支持員工健康照顧及家庭關懷;福業國際深耕有機產業,積極回聘退休員工傳承本土農業技術經驗,青銀合作開發資訊系統,推動世代合作友善場域;國合科技設置人力資源數據分析工具,有制度的推動中高齡進用及職務再設計政策,推動久任獎金及小天使制度,協助員工學習新科技,實現零離職率的雙贏職場,讓管理部經理王俞雯也同時榮獲傑出推手組的殊榮。

非營利組織及機構也致力提供友善措施。一粒麥子慈善基金會聘用臺東在地中高齡者、婦女及原住民,成立「偏鄉好鄰居送餐隊」,結合在地資源透過彈性工時增加偏鄉就業機會,創造員工及社區就業的多贏局面;慈濟慈善基金會實施高齡人力運用行動計畫,推動數位轉型,並增設高科技健檢項目及導入省力工具,保障員工健康及穩定就業。

世代共榮組方面,柏文健康事業(健身工廠)以「青銀共事,樂活人生」為核心,將中高齡者及高齡者視為重要戰力,鼓勵員工在教練及顧問等角色中互為導師,實踐能力互動與工作分享;台北國泰萬怡酒店以創新的「半伴專案」,將中高齡與身心障礙員工組成工作夥伴,共同完成任務,創造協作互助共榮的職場文化;民眾醫院廣納各世代成員,建立「醫BEST人才庫」,強調青銀互助合作,接納世代差異,打造職場齡距離溝通。

  ▲世代共榮組獲獎單位。(圖/主辦單位提供)

而職務再造組部分,則有高雄捷運透過工作適性評估進行職務調整及再設計,自發性研發打造省力設備優化工作環境;環球晶圓中德分公司生產半導體矽晶圓,將職務再設計納入公司規章,提供彈性工時及依個人需求調整職務或工作地點,並將手動作業逐步推動為自動化,減輕員工負擔;中欣行竹南園區污水處理廠考量員工以中高齡為主,推動人因性危害預防計畫,透過職務再設計自製肌肉骨骼症狀調查表,瞭解員工需求提供吊掛支架等輔具,確保員工能安全穩定的工作。

以上種種友善措施,受惠的不只是中高齡者及高齡者,事業單位也能穩健永續的進步,也期待事業單位能與中高齡及高齡勞工攜手共進,有效提升員工向心力及留任率,落實「以人為本」的價值,在工作中互助合作以吸引更多優秀的青銀世代人才,讓臺灣社會形成正向循環。

賀麗娟更強調,勞動部鼓勵中高齡和高齡勞工重返職場,在今年2月推出「55PLUS壯世代就業促進措施」,提供最高6萬元的就業獎勵及最高30萬元的職場支持輔導補助,並將持續結合跨部會資源,推動促進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的三年計畫,依據不同年齡層規劃不同的對應策略,幫助中高齡及高齡勞工朋友持續在職場展現長才,也期盼各界共同參與,一起打造沒有年齡界限的職場環境。欲查詢得獎介紹資訊,請至45+就業資源網(網址:https://45plus.wda.gov.tw/)查詢。

竹市之光郭俊麟見面會 邱臣遠致贈獎勵金

▲竹市之光郭俊麟見面會,邱臣遠致贈獎勵金。(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世界12強棒球賽榮獲世界冠軍,新竹市選手郭俊麟回到新竹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新竹市政府也特地舉辦見面會,郭爸爸、郭媽媽還有郭奶奶都親自陪同出席這場盛會。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特別頒贈30萬元獎勵金及「666骰子」,祝福郭俊麟在接下來的職棒生涯六六大順,郭俊麟也回贈簽名手套給邱代理市長。

同時也在郭俊麟的見證下,頒贈西門國小20萬元經費鼓勵基層培育選手;另外,郭俊麟也透過致詞的機會,鼓勵小選手們要練球,還要將英文練好。

慶賀郭俊麟這次在世界12強棒球賽上亮眼表現,新竹後站夜市也特別贊助1,000張50元現金抵用券,發給見面會的球迷,希望大家一起挺台灣棒球。

風城時客鬥鬧熱 客家歌曲傳承文化精神

▲風城時客鬥鬧熱,客家歌曲傳承文化精神。(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桃竹苗是客家族群的重鎮,雖然新竹市只有三分之一的客家人口,在客委會的支持推廣「校園新客家歌運動」,新竹市文化局舉辦「2024風城時客 鬥鬧熱」客家歌曲傳唱活動,為民眾帶來精彩的音樂饗宴。

活動中邀請六組專業的客家表演團體進行演出,金曲、金鐘雙金客家在地歌手黃子軒,和舊社國小客家歌謠隊共同演唱學校客語新校歌《舊社細人》,透過客家歌曲傳的唱,讓孩子們對客語、家鄉文化以更多的認同。

默默耕耘環保英雄 表揚環保績優團體與個人

▲默默耕耘環保英雄,表揚環保績優團體與個人。(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一一為績優單位和個人進行頒獎,總計有116個單位還有61位個人受獎,在團體和個人的努力下,也為新竹市在去年度爭取到環保績效總考核的最高榮譽「特優」獎項。

因為有熱心的環保志工和團體貢獻心力,讓新竹市的環境越來越好,也透過公開的頒獎活動,讓更多人重視環保維護生態環境。

以實際的行動維護居住的環境,在頒獎典禮上也表揚為環境教育貢獻心力的參賽者,期望藉由環境教育的方式讓孩子從小重視環保。

新竹市環保局從98年起透過「環保小學堂」,設計多樣化課程,像是製作紅龜粿、米苔目、年糕還有廢油肥皂等,讓參加的民眾體驗學習,同時提升社區環保意識,也為民眾帶來健康安心的飲食新觀念。

得技藝競賽優勝 徐承暘、陳柏元獲車廠聘用

▲得技藝競賽優勝,徐承暘、陳柏元獲車廠聘用。(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113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工業類科技藝競賽在日前登場!汽車修護職種全國約有40所公私立學校、共50位選手報名參加,而在眾多高手中,新竹市光復高中徐承暘同學獲得汽車修護組優勝第15名的好成績,陳柏元同學也斬獲汽車噴漆組優勝第18名的佳績。

在這次汽車修護職類入圍得獎的24位選手中,私校部分只有兩校共3位同學入圍,其中一位就是光復高中選手徐承暘,承暘從小就對汽車電系組件耳濡目染,而且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所以選讀自己最有興趣的汽車科,憑藉著這次的好成績,承暘也順利獲得賓士車廠的青睞,率先取得車廠優先聘用人才的資格。

光復高中在今年的汽車噴漆職類也是大放異彩!選手陳柏元這次斬獲的第八名成績,更是全國私校的第一名,能夠有如此的表現,柏元也特別感謝桃苗汽車的全力協助,讓他在課餘時間能夠持續精進,未來畢業後他也希望能夠順利進到車廠工作,以此感謝公司的栽培。

桃苗汽車公司多年來積極與各校建立產學合作,不論校方需要業師的授課、或是技藝競賽的技術輔導,都全力配合,除了藉此培育產業需要人才,也讓學生在學有所成後,能夠畢業即就業,順利進入產業工作。

光復中學汽車科歷年參加全國性的技藝競賽都能榮獲佳績,可見學校的軟硬體都能提供學生達到競賽水準的學習環境,透過培育許多業界所需的技術人才,也落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最佳典範。

房裡海堤探索陸蟹生態 聚焦海岸未來發展

▲房裡海堤探索陸蟹生態,聚焦海岸未來發展。(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台灣海岸自然生態豐富,有許多陸蟹在這裡棲息,像是老師手上拿著凶狠圓軸蟹以及隆背張口蟹,就是常見的種類之一,在這次走訪的苑裡房裡海堤,就可以找得到牠們的蹤跡。

為了鼓勵民眾親近與了解海岸,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舉行陸蟹探索活動,不只希望讓民眾認識豐富的海岸生態,也希望引發討論,如果未來海堤的消波塊移除,要用什麼方式來改善,可以兼具維護海岸以及生態的目的。

除了走訪海堤,二河分署也走進社區,在活動中心舉行知性活動,透過簡單易懂的小遊戲,引發民眾認識陸蟹的興趣。

為了防止海浪侵蝕沙洲,台灣海邊到處都是消波塊,但築起的水泥高牆,影響了海岸生態與景觀,也因此二河分署希望改變作法,找來民眾一起討論,看看要怎麼做,才能兼具維護景觀與生態的同時,也能促進地方的觀光發展。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 縣市合作永續發展

▲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縣市合作永續發展。(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會議開始之前,桃竹竹苗四縣市首長先拍一張照片,展現合作無間的友好態度。舉辦邁入第九年的「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這次選在新竹市舉行,作為東道主的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行政院今年通過了「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要串聯四個縣市共同發展,他也希望縣市政府要攜手合作,促進區域環境共榮。

做為六都之一的桃園市市長張善政,也同樣認同區域縣市政府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張善政認為,桃竹竹苗在日治時期都是新竹州的範圍,地區之間的民眾生活本來就緊密結合、密不可分。

新竹縣縣長楊文科認為,縣市之間的緊密合作,可以有效提升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合作打擊不法,例如阻止汙水廠商排放汙水,就能從中看出縣市合作的重要性。

苗栗縣縣長鍾東錦認為,桃竹竹苗的縣市首長都非常重要,張善政有做為行政院長的高度、楊文科有著竹科管理局的經驗,邱臣遠有著企業精準的眼光,每一位都很優秀,縣市合作無間,可以為區域帶來昌盛繁榮。

這次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各縣市提出11項新增議題,有跨縣市的淨灘活動、也有災防演習交流,以及藝文合作聯合行銷,都已經順利舉辦完成。至於廣域的空汙以及加強危駕與權利車偵查等議題,則是還有待繼續推動合作。

竹市地政處斬獲三大獎 邱臣遠大力給予肯定

▲竹市地政處斬獲三大獎,邱臣遠大力給予肯定。(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新竹市地政推展再創佳績!新竹市政府去年推出全新的「3D立體實價登錄」服務,榮獲了內政部113年度的地政業務執行績效,總考評全國縣市組的績優獎,加上112年他們也在兩項考評斬獲特優以及優等,一舉得到三項國家級的大獎,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也大力肯定地政處同仁們的努力。

地政處指出,新竹市幸福移居網的三D立體實價登錄,是全國首創的服務,不只可以更精準顯示不同樓層的交易價格以外,也結合都發、民政以及文化局的數據,創新創意的方式,就連中央官員也都興趣盎然,希望外縣市也可以跟上新竹市的腳步。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新竹市希望更廣泛把智慧科技運用在城市治理上,除了地政處以外,未來也會積極用智慧科技導入式政便民服務,給民眾更便利與便捷的新竹市。

湖口仁慈醫院聖誕點燈 加碼投資嘉惠鄉親

▲湖口仁慈醫院聖誕點燈,加碼投資嘉惠鄉親。(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小朋友精彩的表演為一年一度的聖誕點燈揭開序幕,一連三首歌曲的演出讓來往的患者和家屬都駐足欣賞,就連家長也是特地前來為孩子記錄這難得的時刻,每年仁慈醫院都會舉辦點燈祈福禮,期望能重回創院初心,藉著祈求上主降福,不斷求新求變,為鄉里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竹科園區的人口紅利外溢下,新竹縣湖口鄉成為全台人口數最多的鄉鎮,仁慈醫院在醫療服務上也持續加碼,預計投入心導管醫療設備,嘉惠鄉親,同時也為醫護人員的休息室進行整建,提供更好的休息環境。

在聖誕點燈儀式過後,天主教新竹教區主教李克勉也和院內的同仁共同祈福祝禱,為後續的建設工程祈福,帶給鄉親更好的服務品質。

身障英雄現真光 《台灣超人》讓命運淬煉光輝

新北市社會局8日在板橋大遠百華納威秀,攜手導演曲全立最新力作《台灣超人》舉辦電影首映會,及映後座談。這部電影帶領觀眾進入片中每位身心障礙者的生命故事,超人的披風與光是電影中兩大隱喻的元素,曲全立說,超人就是不斷超越自己的人,看完電影後,會讓人不再怨嘆歹命,因為片中每位身障人物,都將命運淬鍊成一道光,永不輕言放棄,活過來、說出來就會有出路。

本身曾罹患腦瘤的曲全立,頭上縫了20多針,至今顏面神經仍有部分不聽使喚,但他藉由電影創作,以美力台灣獲得好萊塢3D電影大獎,並巡迴全台3千所學校,讓3萬名學童看見美力台灣。這次花了3年時間,拍攝《台灣超人》98位身障人士及兢業於某領域的人物故事,然後再精挑其中9位成為紀錄片中的主角。
片中有克服身體殘疾、以手走路的劉大潭,卻成為200多件的發明家。也有捨身捍衛城市樹木生長的工作者,更有在花蓮偏鄉堅持行醫救人的牙醫師,雖然都是身障人士,但每人都活成一道光。

其中獨腳三項鐵人的阮錦源,1992曾獲帕運游泳一金一銀,也挑戰21公里馬拉松,達成陸海空三項全能。另位腦麻的姚宥米,有競速甜心之稱,她說:「我不會走路,但我會跑!」她2022曾赴丹麥參加國際腦麻競速車賽,一口氣拿下三面金牌,昨天才剛從泰國奪牌回來。兩人參加映後座談會,獲得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
社會局長李美珍表示,看完電影,內心有滿滿的感動,相信每人都能從片中得到向上、前進的力量。齊柏林《看見台灣》讓人看見台灣山水風景環境之美,曲全立《台灣超人》讓大家看見台灣人物之美,新北市會私公協力,一起來推動,讓社會更加友善,對身心障礙朋友更加尊重、包容。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李婉萍表示,從片中劉大潭及姚宥米的故事,見證台灣30年來對身障環境確實有友善和進步,劉大潭當年求職艱難,姚宥米現在能當兒少代表,為身障權益發聲,但期許社會面對身障議題,能如片中書法藝文家將愛字的寶蓋頭寫得大大的更有包容性。

新聞來源:享新聞

AWS 推出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為數據處理、分析和 AI 提供統一平台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2月11日 – Amazon Web Services(AWS)在 2024 re:Invent 全球大會上,宣布推出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將客戶所需的快速 SQL 分析、PB 級大數據處理、數據搜索和整合、模型開發和訓練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AI)等功能整合到一個平台上。

  • 全新的 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讓客戶能夠輕鬆搜尋和存取機構內所有數據,並整合 AWS 專門開發的分析、機器學習(ML)和 AI 功能,客戶可以透過 Amazon Q Developer 的協助,為各類常見數據用例選擇最合適的工具進行處理。
  • Amazon SageMaker Catalog 及其內建的治理功能確保授權人員以正確用途存取合適的數據、模型和開發組件。
  • 全新的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 整合了數據湖、數據庫、營運數據庫及企業應用程式中的數據,讓客戶可以輕鬆存取和處理 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中的數據,並使用其熟悉的 AI 和 ML 工具或與 Apache Iceberg 相容的搜尋引擎。
  • 全新的 zero-ETL 功能與領先的軟件即服務(SaaS)應用程式整合,讓客戶無需複雜的數據平台,即可在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 和 Amazon Redshift 中存取第三方 SaaS 應用程式的數據,以進行分析或機器學習。
  • Adastra、Confluence、Etleap、idealista、Informatica、Lennar、Natera、NatWest Group、NTT Data、羅氏、Tableau、豐田北美公司等眾多客戶及合作夥伴已經在使用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整合他們的數據、分析和 AI 項目。

AWS 數據與人工智能副總裁 Swami Sivasubramanian 博士表示:「分析和 AI 正在融合,客戶從歷史分析到 ML 模型訓練和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都在以更緊密的方式連結及使用數據。為了支援這些工作負載,許多客戶已經在使用我們專門開發的分析和 ML 工具組合,例如,在處理數據和建構 ML 模型方面已成為業界標準的 Amazon SageMaker、Amazon EMR、Amazon Redshift、Amazon S3 數據湖和 Amazon Glue 組合。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 將這些功能整合,同時還加入多項令人期待的新功能,為客戶提供數據處理、SQL 分析、ML 模型開發和訓練以及構建生成式 AI 所需的完整工具。」

借助 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更高效地協作和構建項目
現時已經有數十萬客戶在使用 Amazon SageMaker 構建、訓練和部署 ML 模型。許多客戶仍然依賴 AWS 專門開發的完整分析服務來支援各種工作負載,包括 SQL 分析、搜索分析、大數據處理及串流分析。越來越多客戶逐漸從獨立使用這些工具,轉向結合分析、ML 和生成式 AI 以獲取深度分析並為用戶提供新體驗。這些客戶將受惠於整合客戶熟悉的 AWS 分析、ML 和生成式 AI 工具的一個統一環境,不僅可以輕鬆存取他們的所有數據,還能與團隊或機構内的其他成員輕鬆協作處理數據項目。

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 新增一個統一的編輯器,為客戶提供單一的數據及 AI 開發環境,用戶可以從中搜尋和存取機構内所有數據,為各種常見的數據用例選擇最佳的工具,並將數據和 AI 項目擴展至團隊內,再透過不同分工實現協作。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整合了在Amazon Bedrock、Amazon EMR、Amazon Redshift、Amazon Glue 及現有 Amazon SageMaker Studio 中,客戶喜歡使用的一系列獨立編輯器、搜尋及視覺化功能和工具,讓客戶可以輕鬆存取和使用這些功能發掘和準備數據、編寫查詢或程式碼、處理數據以及構建 ML 模型。Amazon Q Developer 全程協助各種開發任務,包括發掘數據、編碼、SQL 生成和數據整合等。例如,用戶可以向 Amazon Q 查詢:「我應該使用哪些數據來提升對產品銷售情況的了解?」或 「生成按產品類別計算總收入的 SQL。」用戶可以安全地發布數據、模型、應用程式和其他組件並與團隊或機構成員共享,從而提升數據資產的可見度和使用率。借助 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中與 Amazon Bedrock 整合的開發環境(IDE),用戶可以使用 Amazon Bedrock 精選的高效能基礎模型和工具(例如Agents、Guardrails、Knowledge Bases 和 Flows),快速、輕鬆地構建和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內置數據發掘、共享及管理功能,讓分析師、數據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輕鬆搜尋並找到合適用例的正確數據,同時套用所需的安全控制和權限管理,控制存取,以保障數據安全。

NatWest Group 是一家領先的英國銀行,為超過1900萬客戶提供服務,運用多種工具進行數據工程、SQL 分析、ML 及生成式 AI 工作負載。借助 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NatWest Group 將為整個機構提供一個統一的環境以支援這些工作負載,預計用於數據用戶存取分析和 AI 功能的時間將減少50%,讓他們節省管理多個服務的時間,投入更多時間於創新客戶服務。

透過 Amazon SageMaker 數據 AI 管理滿足企業安全需要
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 簡化了機構內的數據及 AI 的發掘、治理和協作。借助基於 Amazon DataZone 構建的 Amazon SageMaker Catalog,管理員可以採用具精準控制的單一權限管理模型,制定和執行一致的存取策略,讓跨團隊的數據工作人員可以安全地發掘和存取已獲批的數據和模型,這些數據和模型包含由生成式 AI 編寫的背景元數據。管理員可以輕鬆地制定和執行跨模型、工具和數據來源的權限管理,而定制的安全措施有助於確保 AI 應用程式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客戶還可以通過 Amazon SageMaker 中的數據分類、毒舌檢測(toxicity detection)、安全防護(guardrails)和負責任 AI 策略以保護其 AI 模型。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 減少數據孤島並統一數據
現時已經有超過一百萬個數據湖構建在 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上,讓客戶能整合數據資產,並透過 AWS 分析、AI 和 ML 工具創造價值。數據湖讓客戶能以原始狀態儲存數據,從而輕鬆組合來自多個來源的數據。客戶的數據可能分佈在多個數據湖及數據庫中,所以透過一種簡單的方式統一所有數據將能讓客戶受惠。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不論數據的儲存方式和位置都可以統一存取儲存在 Amazon S3 數據湖、Redshift 數據倉庫和聯合數據來源中的數據,減少數據孤島,讓查詢更便捷。借助 Amazon SageMaker 中與 Apache Iceberg 相容的全新數據湖倉功能,客戶可以在 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中存取和處理他們的所有數據,並使用與 Apache Iceberg 開放標準相容的 AI 和 ML 工具以及搜尋引擎。現在,不論數據的儲存方式和位置,客戶都能使用他們偏好的分析和 ML 工具處理數據,以支援包括 SQL 分析、即時查詢、數據科學、ML 和生成式 AI 等用例。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 提供整合的精細存取控制,為 Lakehouse 中所有分析和 AI 工具中的數據提供一致的存取控制,客戶只需設定一次權限,即可在整個機構内安全地共享數據。

Roche 是一家在製藥和診斷領域的領先企業,致力於透過推動科學發展改善人類生活。Roche 將使用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在無需進行昂貴的數據遷移或重複設置安全存取控制的前提下,整合來自 Amazon Redshift 和 Amazon S3 數據湖的數據,以消除數據孤島,增強團隊之間的協作,並允許用戶無縫地運用數據。借助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Roche 預計可以減少40%的數據處理時間,讓團隊減少數據管理工作,投放更多精力於推動業務發展。

SaaS 應用程式結合的全新 zero-ETL,可快速、輕鬆地存取 SaaS 數據
企業要在營運中真正發揮數據價值,就需要在不論數據儲存位置的情況下無縫存取所有數據。這正是 AWS 不斷發展 zero-ETL 的原因。zero-ETL 讓數據整合不再是繁瑣的人工程序,客戶可以輕鬆地在需要的地方獲取數據。這包括 Amazon Aurora MySQL 和 PostgreSQL、Amazon RDS for MySQL 以及 Amazon DynamoDB 與 Amazon Redshift 提供的 zero-ETL 整合功能,讓客戶快速且輕鬆地在 Amazon Redshift 和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 中存取常用關聯式和非關聯式數據庫的數據,並用於分析和 ML。除營運數據庫和數據湖以外,許多客戶還將關鍵企業數據儲存在 SaaS 應用程式中。若能輕易存取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 ML,將令客戶受惠。

透過與 SaaS 應用程式整合的全新 zero-ETL,客戶可以輕鬆地存取 Amazon SageMaker Lakehouse 中的 Zendesk 和 SAP 等應用程式以及 Amazon Redshift 中的數據,並用於分析和 AI。構建數據平台具挑戰性且成本高昂,加上數據平台的管理複雜,容易出錯,讓客戶無法及時獲得想要的分析,而此功能正正解決了對數據平台的需求。結合 SaaS 應用程式的 zero-ETL 包含數據同步、增量更新和刪除檢測以及目標 merge 的最佳實踐方式。

來自不同行業和規模的機構,包括 Infosys、Intuit 和 Woolworths,已經受惠於 AWS zero-ETL 的整合功能,無需構建和管理數據平台,即可快速且輕鬆地連接和分析數據。以線上房地產平台 idealista 為例,透過 SaaS 應用程式的 zero-ETL 整合功能,將可簡化數據擷取和擷入流程,無需透過多個平台存取儲存在第三方 SaaS 應用程式中的數據,讓他們的數據工程團隊能夠專注於從數據中獲得可執行的分析結果,而非耗費精力於基礎建設的建置和管理。

新一代 Amazon SageMaker 現已可用,Amazon SageMaker Unified Studio 目前已經推出預覽並很快可用。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以下網站:

Hashtag: #AmazonWebServices #AWS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 Amazon Web Services

自 2006 年來,Amazon Web Services 一直在提供世界上服務最豐富、應用廣泛的雲端服務。AWS為客戶提供超過 240 種功能全面的雲端服務,包括運算、儲存、數據庫、網絡、分析、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物聯網、流動、安全、混合雲、媒體,以及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等方面,遍及 34 個地理區域內的 108 個可用區域(Availability Zones),並已公布計畫在墨西哥、紐西蘭、沙特阿拉伯和泰國等建立 6 個 AWS 地理區域、18 個可用區域。AWS 的服務獲得全球超過百萬客戶的信任,包括發展迅速的初創公司、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通過 AWS 的服務,客戶能夠有效強化自身基礎設施,提高營運上的彈性與應變能力,同時降低成本。欲了解更多有關 AWS 的資訊,請瀏覽: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影/《NBA》季中錦標NBA CUP八強開打 里拉德「DAME TIME」 最後1分鐘搞定魔術晉級4強

▲最後一分鐘的「DAME TIME」接管比賽,里拉得20秒內連得5分一波帶走,公鹿晉級NBA盃4強。(照片來源:Damian Lillard IG)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職籃(NBA)季中錦標(NBA CUP)八強賽11日開打,東區首戰由密爾瓦基公鹿在主場迎戰奧蘭多魔術。公鹿在一哥「字母哥」安戴托昆波(Giannis Antetokounmpo)全場最高37分的強勢表現下,前三節領先魔術。缺少兩大得分主力的魔術,仍有年輕新秀薩格斯(Jalen Suggs)殺出,全場攻下32分,兩隊直到末節讀秒階段還難分難捨。不過最後一分鐘內,里拉德(Damian Lillard)的「DAME TIME」接管比賽,20秒內連拿5分直接一波帶走。終場公鹿114:109搞定魔術,晉級NBA盃4強。

坐擁多名年輕潛力球星的魔術,先是班切羅(Paolo Banchero)因右斜腹肌撕裂傷還未回歸,前幾天又傷了F.華格納(Franz Wagner)。華格納不僅在奧運賽場上表現亮眼,本季在NBA平均每場可貢獻24.4分。巧合的是他也同樣因為腹肌撕裂,進入傷兵名單。少了兩大得分箭頭,魔術仍然保有競爭力,首節多點開花以33:25領先。

面對強攻的魔術,字母哥當然不會乖乖挨打,半場就攻下20分。第二節波蒂斯(Bobby Portis)挹注12分,公鹿中場以60:59要回領先。比賽進入下半場,魔術突然找不到籃框,第三節全隊只攻下13分,而字母哥持續肆虐,一個人單節就得了12分,三節結束公鹿仍以80:72領先。

比賽進入末節,落後的魔術拒絕認輸,新秀薩格斯殺出,單節狂砍18分。他在剩下1分45時,命中一記中距離跳投,助魔術再次超前比分。進入讀秒階段,輪到里拉德的「DAME TIME」表現,52秒先砍三分追平,下一波進攻直切禁區中路兩分到手,20秒內連攻5分帶走勝利。檔不住的字母哥拿下全場最高37分,里拉德28分,波蒂斯22分,聯手助公鹿打進NBA盃4強。

2024第四屆地域振興大賞落腳花蓮  徐榛蔚:展現地方創生無限可能

第五屆地方創生年會暨第四屆地域振興大賞在花蓮縣登場。(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第五屆地方創生年會暨第四屆地域振興大賞昨天起2天在花蓮縣登場,在「地域振興大賞」頒獎典禮中,入圍者與大賞評審委員盛裝踏上紅毯,花蓮縣長徐榛蔚頒獎時,高度肯定花蓮團隊對這片土地的用心與愛心。

▲花蓮縣長徐榛蔚與【看見在地獎ft.花蓮逆境創生】得主「馨工房」合影。(圖/縣政府提供)

【看見在地獎ft.花蓮逆境創生】得主「馨工房」,由徐榛蔚頒獎表揚,該工坊結合原住民文化與部落故事,為弱勢婦女提供工作機會,燒製的琉璃珠融入成長記憶與文化意涵,編串成獨具特色的商品,為工坊創造穩定的營運基礎。對於入圍的「26etouch易踏趣、」「陽光永續 設計自然建築團隊」同樣來自花蓮,兩支團隊展現在地創新的活力與堅韌精神,透過創意設計為花蓮打造友善環境而努力。

至於在地方默默耕耘的山月村村長鄭明岡則拿下「台灣水牛獎」,鄭明岡長期支持太魯閣族的文化與產業傳承,經營山月村期間,九成以上是太魯閣族人,他透過觀光提升族群的國際能見度,0403大地震後,山月村受創嚴重,不得不停擺,他仍持續為族人奔走,期許未來有機會協助族人重返山月村。

▲太魯閣山月村村長鄭明岡榮獲「台灣水牛獎」,實至名歸。(圖/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表示,地方創生不僅為台灣寫下動人的故事,更為各地注入新生命與新活力,今年活動的主題是「逆境創生」,回顧花蓮經歷0403大地震,面臨重大災害,但各地創生團隊依然堅持參與,展現對花蓮的支持與熱情,熱烈歡迎所有代表台灣新力的團隊蒞臨,期待透過這次交流,讓創生的能量持續延續。

▲花蓮縣長徐榛蔚聲稱,地方創生不僅為台灣寫下動人的故事,更為各地注入新生命與新活力。(圖/縣政府提供)

此次大賞召集人謝昇佑說,很感謝關心地方創生議題的媒體微笑台灣,此次與地域振興聯盟共同籌辦大賞,為活動注入專業性與公信力,希望每一屆的地域振興大賞,不只是頒獎,而是藉由獎項傳遞觀點,啟發大家對地方創生核心精神的探索與思考。參加競賽的投件共有117件,評審團成員來自各領域專家,力求以多元的視角審視參賽作品,讓評選結果更具代表性與專業性。

與會人士包括,國發會國土區域離島發展處長黃文彥、花蓮縣政府行研處長吳昆儒、天下雜誌微笑台灣總監李佩書、吉安鄉長游淑貞、凱基金控協理林倩如、台灣大哥大中小企業事業副總經理林德偉、慈濟慈善基金會主任賴睿伶等人,以及許多關心地方創生的朋友熱情參與,為這場盛會注入更多支持與期待,展現地方創生的無限可能。

第四屆地域振興大賞獲獎名單如下:

【看見在地獎 ft.花蓮逆境創生】:馨工房

【地域振興新秀獎】:中寮之藝

【地方深度旅行獎】:年年有鰆

【最佳世代傳承獎】:藏山椿工坊

【風格餐飲獎】:鳴個喇叭緬甸街x三季

【風土物產獎】:山頂壯圓

【產業創生獎】:乙木羊農牧

【創意事件獎】:平凡製作

【創生變革獎】:慢島生活有限公司

【海外地域振興大賞獎】:株式會社創造舍

【評審團獎】:梓感農村文化節籌備小組

【特殊貢獻獎】: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

【台灣水牛獎】:山月村 鄭明岡村長

【台灣地域振興大賞獎】:雲林縣古坑鄉華南社區發展協會

市場參與者看好另類資產在 2025 年的前景,相信市況會有更顯著改善:《Preqin 2025 年全球報告》(Preqin Global Reports 2025)

私募股權投資者變得更加樂觀,料 2025 年創投前景向好

倫敦, Dec. 11, 2024 (GLOBE NEWSWIRE) — 全球頂尖另類資產數據、工具和洞察公司 Preqin 今天發布了 Preqin 2025 年全球報告當中六份報告各自深入剖析了一種另類資產,分別是私募股權、風險投資 、私募債權 、對沖基金、房地產和基礎設施。

這些全球報告均提供 Preqin 行業專家的分析,除了投資者興趣之外,還包括對融資、基金經理、資產管理規模 (AUM) 、交易和業績的預測。報告資料源自最新的 Preqin 投資者調查,由相關人員在 2024 年 11 月對 255 名參與者進行調查所得。

透過結合定性和定量方法,Preqin 分析師對另類資產的關鍵趨勢和活動提供了深入的看法。 讀者可以全面了解投資動態和見解,以及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機會和挑戰。

Preqin 資深副總裁兼研究洞察部全球主管 Cameron Joyce 表示:「事實證明,宏觀經濟大勢比預期更具復原力,整體金融市場出現的金融壓力有限。 隨著政策利率開始下降,對於私募資本的前景,市場情緒越來越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預計 2025 年交易環境將煥發活力,有助促進整體活動。」

所有六種另類資產的主要亮點:

從 2025 年起,投資者和基金經理對私募股權的看法更加樂觀: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646 個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共籌集了 4,820 億美元。 由於某些類型的投資者,尤其是非機構投資者的興趣增加,這種融資活動表現亮眼。 Preqin 最近的基金搜尋數據顯示,包括家族辦公室和財富管理者在內的非機構投資者,與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一樣,對私募股權基金越來越有興趣。

風險投資管理資產規模(3.1 萬億美元)在 2024 年增長放緩,而退出的數量預期在 2025 年將會增加:

最新可用數據顯示,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風險投資管理資產規模小幅下降至 3.1 萬億美元。 亞太地區 (APAC) 佔 1.6 萬億美元,其次是北美,為 1.1 萬億美元,歐洲為 2,000 億美元*。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風險投資退出總數為 852 宗,總值為 1,120 億美元,延續了 2023 年的下降趨勢——當年的退出總數為 1,969 宗,總值為 2,700 億美元。

2024 年,私募債權投資者轉為採取防禦性策略:

儘管私募債權融資在 2024 年第一季放緩後出現顯著復甦,但不足以彌補今年前三個月的損失。 在私人債務充滿挑戰的融資環境中,這種資產的投資者採取更具防禦性的方法,並在費用方面改變了基金經理和投資者之間的制衡關係。

2024 年,對沖基金的全球回報率為 10%,同時證明了多元化的價值:

Preqin 的所有對沖基金指數在 2024 年第三季度的回報率為 10%,年均複合增長率 (CAGR) 為 14%。 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對沖基金流入 255 億美元,因此今年前 9 個月的淨認購額達到 192 億美元。 然而,鑑於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持續存在淨流出的情況,這一季度目前應被視為異常值。

全球房地產交易市場在 2024 年顯現出復甦的早期跡象:

相較於 2023 年同期,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全球房地產總交易額在 2024 年前三個季度均迎來反彈。 同時,2024 年融資規模略有放緩,同期募集的資金總額為去年總額的 61%,即 960 億美元。

基礎設施閒置投資資金佔管理資產的份額在 2024 年跌至 24% 的歷史低位:

2024 年基礎設施融資和交易依然疲軟,並對閒置投資資金水平造成壓力。 基礎設施閒置投資資金佔資產管理規模的比例在 2024 年創下歷史新低。 此資產管理規模在 2024 年第一季度**下降了 3%,即 385 億美元,再降至 24%,而 2020 年底為 35%。

如欲了解詳情,請聯絡 Mimi Celeste Taylor: [email protected]。  

《Preqin 2025 年全球報告》可供 Preqin Insights+ 閱用戶閱覽。

如果閣下是全職新聞工作者並希望收到以下報告(私募股權、創投、私人債務、對沖基金、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的完整副本,請聯絡我們。

編輯備註

* Preqin 於 2024 年 9 月更新了關於計算資產管理規模的方法。 請聯絡我們以獲取有關更新的詳情。 這些數字包括以人民幣計價的基金;在北美曾經領先之後,亞太地區於 2016 年成為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地區。

** 最新可用數據。 Preqin 的管理資產分析有六個月的滯後時間,以確保在計算價值時盡可能具備資料完整的數據集。

關於 Preqin

Preqin 是 Home of Alternatives™(另類投資專家),為進行另類投資的金融專業人士提供必要的數據和洞見,幫助他們自信地作出決策。 該公司團隊以關鍵資訊和頂尖的分析解決方案為基礎,在整個投資週期中為客戶提供支援。 20 多年來,Preqin 公司率先採用嚴謹的私募數據收集方法,幫助全球超過 20 萬名專業人士更容易地籌資、獲得交易和投資良機、了解業績及隨時知悉動態。 有關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preqin.com

新聞來源:GLOBE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GLOBE NEWSWIRE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GLOBE NEWSWIRE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2024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召開 汽車之家發佈底盤性能洞察報告

香港2024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近期,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智能綠色車輛與交通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4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在重慶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駿圍繞智能化與電動化賦能智能底盤創新做主旨報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侯福深為大會致辭。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智能底盤分會主任委員張俊智分享了《面向2030的智能底盤技術體系與指標體系重構》。

同期,大會分論壇「智能底盤關鍵技術發展與融合」專題論壇召開,汽車之家在論壇現場發佈《底盤性能車主體驗洞察報告》。會議邀請整車企業、智能底盤關鍵零部件企業、電驅動企業、汽車互聯網平台等企業高層出席,分析針對「軟件定義」汽車變革下,電液線控制動、電子機械線控制動、全解耦線控轉向、四輪轉向、電控懸架等智能底盤關鍵執行機構發展,以及智能底盤集成設計、多域功能融合新趨勢、用戶體驗價值為主題進行深入探討。

基於汽車之家海量用戶內容形成底盤性能體驗洞察數據,《底盤性能車主體驗洞察報告》分別從能源類型等多角度解讀用戶評價正負向數據,提出了底盤性能對用戶的至關重要性,從而直接影響購車判斷和用車體驗。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的舒適性、底盤主動安全與智能駕駛體驗優於燃油車,且中高價位車型在動力性、舒適性等體驗感更佳,但在制動踏板感、轉向穩定性、轉彎半徑體驗感、ADAS系統可靠性方面是痛點,因此有待重點提升和完善。

關於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ATHM; 港交所代號:2518)是中國領先的汽車消費者線上服務平台。QuestMobile數據顯示,汽車之家2024年9月移動端日均用戶量達到7,287萬,較2023年同期增長5.6%。公司使命旨在提升中國汽車消費者的購車及用車體驗。汽車之家為汽車消費者提供原創內容(OGC)、專業創作內容(PGC)、用戶創作內容(UGC)、AI創作內容、全面的汽車車型庫以及廣泛的汽車發佈資訊,涵蓋整個購車及用車周期。由於能夠接觸到龐大且活躍的汽車消費者用戶群,汽車之家已成為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推廣廣告活動的首選平台。此外,本公司的經銷商訂閱及廣告服務讓經銷商能夠通過汽車之家的平台營銷其庫存及服務,將其實體展廳擴展至中國數百萬潛在網絡用戶,並獲得銷售線索。本公司提供銷售線索、數據分析及營銷服務,以協助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提高效率及促成交易。汽車之家運營其「車商城」,一個全功能線上交易平台,助力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促進交易。此外,本公司亦透過其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式提供其他增值服務,包括汽車金融、汽車保險、二手車交易及售後服務。

有關本集團更多資料,請瀏覽公司網站
https://www.autohome.com.cn/about/index.html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日本「蘋果病」疫情達10年新高 專家籲加強防疫措施

日本「蘋果病」疫情上升,全日本指定醫療機構的病例平均數已接近10年來的新高水準,流行疫情專家嗅訊並呼籲採取控制傳染的醫療措施。

據NHK報導,截至12月1日為止,全日本約3000家指定醫療機構,每家機構的平均病例數達0.89人,接近了日本過去10年內的病例高峰—2018年的水準。相較之下,比前一週的平均病例數增加0.38人。

報導指出,在日本全境中,病例平均數以埼玉縣最高,東京都、神奈川縣和千葉縣u緊接其後,每家醫療機構平均都有上半二例病例。

「蘋果病」的正式名稱為「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是由細小病毒B19所引起。該病可通過飛沫以及接觸病毒体的餐具或用具進行傳染。病症初期不明顯,可能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疲憊、頭痛、流鼻水等情況。在1至2週後,患者臉頰上開始出現紅疹,背部和四肢也可能出現紅絲斑症狀。

蘋果病主要在兒童中流行,但如果未曾感染過蘋果病的孕婦首次感染,可能會導致流產或胎兒的畸形。日本婦產科學會和傳染病學會呼籲孕婦採取如洗手、戴口罩等預防措施,並避免接觸病例者或其他似似有感冒症狀的人員。

新聞來源:享新聞

運用智能科技照護榮民 花蓮榮家建置無線網路環

國軍退輔會專案編組成員在花蓮榮家測試無線網路數據。(圖∕花蓮榮家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運用智能科技投入長照作業,成為必然趨勢,花蓮榮家日前建置無線網路環境完成,提升了對長者照護的妥適性。

▲花蓮榮家養護堂老榮民鄭文能對智能照護無線網路環境建置,讚不絶口。(左為榮家主任游文勇)(圖/花蓮榮家提供)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有鑑於轄下16所榮家收住各類高齡長者,在生活支援與健康照護方面需求日益增加,為兼顧照護品質及考量照服人力,今年與明年將16所榮家區分4階段建置無線網路(Wi-Fi)為智能照護做好基礎環境。

退輔會今年5月起,依約陸續於各榮家建置無線網路環境,日前辦理第二期驗收事宜,由統計資訊處副處長陳志良率同綜合劃規處、會計處、政風處等專案編組同仁及合約承商,至花蓮榮家辦理工程驗收,榮家主任游文勇、副主任蘇文玄及秘書室等同仁全程陪同。

首先由承攬廠商簡報建置及成果,接著由專案編組依合約審查各項書面資料,後由秘書室同仁引導專案編組至行政大樓、安養及養護大樓現地驗收測試各項數據。

養護堂榮民伯伯鄭文能看到專案編組人員正在辦理驗收作業,興奮地說,他在軍中擔任通信官時,跟時任副連長的退輔會主委嚴德發共事過,請陳志良轉達感謝主委對榮民的照顧,尤其前瞻性規劃智能照護環境。

陳志良指出,退輔會為智能照護環境需要,擬定計畫、編列預算後,分年執行各榮家無線設備建置、測試、驗收,完成後加速推動智能照護系統,對於榮家照護的品質及效能一定能提升並邁向智能照護的新紀元。

游文勇強調,面對榮家照護人力不足及住民年齡結構老化的急遽攀升,運用智能科技投入長照工作,刻不容緩,退輔會在預算獲取不易的情況下,依然堅定推動智慧科技,這就是關愛榮民袍澤的具體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