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26

完全中學困境無解方 蔡惠婷憂心學生權益

▲完全中學困境無解方,蔡惠婷憂心學生權益。(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 蔡文綺/新竹報導

新竹市這幾年國中與高中端學校數不足,為了有通盤的規劃,教育處委託陽明交大進行增設高中綜合評估分析研究計畫,針對高中就學需求及學校空間量能提出建議方案,根據這一份評估分析,建功高中將朝國中部與高中部分治方向規劃,今天蔡惠婷議員提出,不管是分校治理還是分組治理,都有諸多問題尚待解決,不宜在此時又讓建華國中、新科國中及虎林國中朝完全中學方向規劃。

2024年世界棒球12強賽,如火如荼開打,全台灣陷入超級棒球熱,反觀新竹棒球場封場兩年多,到底何時可以重啟?大家都很想知道答案,新竹市議員吳國寶今天就語重心長提到,不只球迷期待重啟球場,周邊原本蓄勢待發的店家更是引頸期盼,新竹棒球場能早日重現榮景。

另外,蔡惠婷議員也嚴肅的提醒教育單位,新竹縣多個鄰近新竹市東區的國中都將於114學年度改為總量管制學校,若新竹市再不面對此一現實並提出因應方案,屆時將發生因外縣市學生借戶口登記就讀,導致新竹市子弟反而無法就近入學,又或者學生多到必須拆專科教室、搭組合屋在空地、在禮堂上課的狀況,這些都將嚴重影響上課品質。

吳國寶議員也持續關心中華路施工、國土計畫對新竹市的影響、虎林多功能館進度、也為環保局基層同仁的健康檢查爭取權益。短短30分鐘,兩位議員從不同面向進行質詢,充分恪守民意代表的職責。

共同關懷弱勢 CRPD宣導暨身障成果展登場

▲共同關懷弱勢,CRPD宣導暨身障成果展登場。(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為了鼓勵身心障礙者及他們的家人走出戶外、參與休閒活動,新竹市心理衛生協會特別在周末假日辦理「CRPD宣導暨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成果嘉年華活動」,現場設有多樣化的攤位及精彩的表演,要讓民眾一起來認識身心障礙者的生命故事。

在活動中,竹塹玄祿會也同步捐出「112學年度第2學期竹塹玄祿會身心障礙弱勢學生獎助學金」,共計有25名身障學生受獎。

新竹市身心障礙庇護工場、視障按摩及小型作業所的服務推廣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與共同參與,新竹市心理衛生協會也呼籲社會各界將愛心化為實質的幫助「用愛相挺‧為礙打氣」,關懷社區弱勢族群及家庭,讓社會充滿愛、希望綻放。

標線型人行道狀況多 陳啟源要求檢討改善

▲標線型人行道狀況多,陳啟源要求檢討改善。(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 蔡文綺/新竹報導

陳啟源議員指出:標線型人行道畫設,是為了讓行人通行更加安全,不過美山聯絡道-西濱快速道路跟延平路一段拖吊場前的人行道卻出現不可思議的現象,一處是被電線桿前後包夾,一處是實體人行道跟標線型人行道雙重出現,讓民眾出混淆,也無法發揮人行道的功效,他呼籲地方政府要聆聽當地民眾聲音,逐一檢討改善,以免造成用路人無所適從,通行更加不便,使這項政策美意大打折扣。

騎樓人行道本是供公眾通行,行人專屬的路權;理應整平暢通,必須淨空,然而生活現實中,騎樓人行道卻是障礙重重,機車亂停是常態,有的甚至住戶還自行加蓋使用空間。到底騎樓的使用規範是甚麼?宋品瑩議員今天就針對騎樓規定,跨局處請教市府單位,希望能為市民朋友提供一個正確的答案

市政總質詢持續進行,議員們發言踴躍,將走訪基層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民眾反映的意見,就教市政府,希望市政能將市民大小事都當作大事,打造更美好的新竹市。

晶品城歇業已久 劉康彥期盼早日活化

▲晶品城歇業已久,劉康彥期盼早日活化。(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 蔡文綺/新竹報導

由於經營不善的原因,新竹市站前的知名購物商場已經歇業許久,但這是新竹市政府的BOT案,新竹市議員劉康彥18號在議會質詢,特別關心這個案件,他希望市政府要積極督導,並且活化空間,不要損及市民使用公共空間的權益。

新竹市議員黃文政指出,他接獲了假日花市的攤商陳情,指出假日花市的生意不好,攤商都在苦苦支撐,他希望市政府幫忙想辦法,或許可以參考外縣市,辦理多元活動來推廣,增加假日花市的消費與人氣。

新竹市議員林慈愛重視原住民的權益,她指出,教育部在推動全民原住民教育的理念,希望促進族群的人才培育,她希望新竹市政府也要趕快來推動,讓原民原教的精神在新竹市落實。

新竹火車站以及假日花市,是新竹市人潮最多的地方,但最近這兩塊經濟區經營都不容易,新竹市議員們希望市政府拿出對策,活化舊城區以及假日花市,讓小攤商都可以安心做生意。

國際扶輪3501地區預防家庭日 守護肝健康

▲國際扶輪3501地區預防家庭日,守護肝健康。(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響應國健署2025終結C肝的健康政策目標,國際扶輪 3501 地區攜手新竹市衛生局、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遠東巨城購物中心共同舉辦大型扶輪『預防』家庭日,肝炎防治活動,免費抽血癌篩還有腹部超音波篩檢。

當天活動串聯中壢、新竹,苗栗各分區的所有扶輪社共同推動,包括中壢北區、苗栗桐花,新竹天翌、樂麗、凱蒂等多個扶輪社熱情參與主辦。

國健署健康政策在2025年希望能終結C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長年推動肝病的防治,期望透過肝炎癌篩和腹部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當天的抽血和腹部超音波檢查,受到民眾踴躍參加,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肝病的篩檢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役。

這項大型篩檢活動,希望做到『救治肝苦人』,讓肝病從台灣消失。當天活動目標希望號召1600位民眾參與,在短短三個小時內也獲得1427位民眾的響應,活動也受到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和遠東巨城購物中心的大力支持,成為跨界合作的典範。

扶輪12地區 環台籌募終止小兒麻痺善款

▲扶輪12地區,環台籌募終止小兒麻痺善款。(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清晨一早許多台北和新竹的車友在新竹集結準備出發,國際扶輪3501地區發起「終止小兒麻痺慈善公益自行車環島活動」,第一站從台北出發第二天和新竹的扶輪車友集合再前往下一站台中。

台灣的扶輪12個地區中,每一個地區都積極參與這項國際計畫,3501地區的車友在整裝待發後前往下一站,為推動根除小兒麻痺籌募經費。

這項自行車環台,將耗時9天8夜的時間,12個地區超過千位的車友共襄盛舉,並且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響應,共同為終止小兒麻痺籌募善款。

加速改善老舊社區 竹市都更2.0即刻上路

▲加速改善老舊社區,竹市都更2.0即刻上路。(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新竹市超過30年以上的危老建築約有5萬棟,舊有的國宅社區在回歸公寓大廈管理後,也有14處的屋齡達到35年以上。為了讓舊有的社區有更好的居住環境,新竹市推出「都市更新2.0計畫」,將在明年元旦正式上路。

都市更新2.0計畫,涵蓋「都更好心安」、「居住好平安」、「拉皮好公安」三大目標。目前部分老舊社區已經有都更的意願,但這些建築多數因為屋齡高、環境髒亂、生活機能不足、安全防災需求堪憂、缺乏公共設施、沒有電梯等現代設備而亟需改善。

透過「都市更新2.0計畫」民眾可以透過「住宅及都市更新辦公室」的協助了解都更計畫,新竹市政府以「都更123好簡單」為政策口號,,持續改善民眾的生活環境,營造更宜居的生活品質。

新竹城市馬參賽者破1.2萬人 創新高紀錄

▲新竹城市馬參賽者破1.2萬人,創新高紀錄。(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超過一萬兩千名的參賽者齊聚在樹林頭公園,第七屆新竹城市馬拉松在運動員宣誓後正式展開。

今年參賽跑者創下歷史新高,全馬賽道也獲得國際AIMS認證,象徵著城市馬拉松邁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一步。

今年賽事以「竹步較勁 塹你來跑」為主題,新竹馬再度邀請加賀美智久擔任活動公益大使,鼓勵跑友「跑步做公益、捐晶片挺體育」捐出晶片押金,最後結算共募得24萬5900元,全數捐贈給新竹市中小學體育促進會,支持運動小將們的培訓經費。

今年賽事分為全馬組、半馬組、健跑組、親子和超慢跑組,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今年首次參與城市馬,並和親子組共同起跑感受新竹城市馬拉松的魅力。

竹北音樂故事最終場 鄭朝方、李齊連袂演出

▲竹北音樂故事最終場,鄭朝方、李齊連袂演出。(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竹北音樂故事系列活動在11/16邁入最終樂章「大師協奏曲」,在星光場部分,由小提琴男神李齊與東興國中弦樂團、金曲鋼琴演奏家嚴俊傑合作興隆國小弦樂團、及電豎琴才子施翬聯手勝利國中長笛樂團接連上陣,不僅帶給民眾震撼的聽覺饗宴,更讓孩子在經過「大師培力課程」的學習後登台演出。

竹北音樂故事共分為三個樂章,每個樂章都邀請到高水準的團體帶來精采演出,不管是第一樂章─青春歌頌曲、第二樂章─市民唱金曲、還是第三樂章─大師協奏曲,都受到民眾熱烈迴響,成功讓音樂注入竹北市,扎根美學教育。

竹北音樂故事星光場也特別規劃演出驚喜,由竹北市長鄭朝方與知名小提琴男神李齊的即興演出嗨翻全場,在完全沒有練習的前提下,兩人互相揣摩,最終用優美的旋律成功獲得滿場的掌聲和歡呼聲。

二河分署攜手安侯建業 港南海堤淨灘護洋

▲二河分署攜手安侯建業,港南海堤淨灘護洋。(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為了提高民眾環保意識,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11/15在港南濱海風景區協同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辦理海堤淨灘工作坊,期盼透過公私協力清理海灘及周邊環境,來減少垃圾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傷害。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安侯建業作為台灣「四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旗下員工遍及全台,這次也特別在11月的第三週,聯合全台2600名員工齊心協力,為社會公益盡一份心力。

淨灘除了還給海洋乾淨環境,民眾在撿拾垃圾的過程中,也能藉此意識到垃圾問題的嚴重性,進而增強環保意識,增進社區對於環境保護的共同責任感,而清理後的海灘能夠恢復美景,也自然能夠吸引更多遊客,促進當地旅遊經濟。

打造用路安全友善城市 嘉市抱回交通安全教育5大「金安獎」

▲嘉市抱回交通安全教育5大「金安獎」。(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極力推動並改善行人友善等相關用路安全,近日交通部「112年度院頒道路交通秩序與交通安全改進方案執行成果實施計畫」考評成績揭曉,嘉義市道安會報榮獲交通部「金安獎」1項團體獎及2項單項成績獎,其中團體獎為精進獎全國第1名,單項成績分別榮獲綜合管考組第二組第1名及交通安全教育第二組第2名。

市長黃敏惠表示,為進一步維護市民用路安全並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擴大跨局處合作,從原有的交通處、警察局、工務處、教育處、觀新處、監理所等道安工作小組,新增民政處、社會處、建設處、衛生局及消防局等單位參與,共同從多面向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及改善交通環境,提出「嘉義市 113 年度 A1、A2 交通事故減量計畫」,以工程、教育、宣導、執法、監理、推動大眾運輸及緊急救護等七大面向為核心,規劃57項重要工作項目,並設定明確的KPI值,目的即是為市民創造更安全、更友善的交通環境。

▲交通部每年針對各縣市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績效進行評比及排名,透過這種良性競爭,促使各縣市道安團隊持續提升交通安全措施。(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交通處長許啟明指出,本次所獲得的精進獎,繼去年獲得不分縣市組別第2名的殊榮之後,今年再獲得全國第1名的肯定,彰顯市府在精進交通安全方面確實呼應黃敏惠市長勉勵的「道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交通部每年針對各縣市的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績效進行評比及排名,透過這種良性競爭,促使各縣市道安團隊持續提升交通安全措施。嘉義市在本次評比單項成績表現亮眼,本市各道安工作小組分別也榮獲綜合管考組第二組第1名、交通安全教育組第二組第2名、交通工程組第二組第3名及交通宣導組第二組第3名的佳績。

市府表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除了政府部門致力改善交通安全環境,更需要市民朋友一起努力,市府特別提醒汽機車駕駛人行經路口應謹守慢看停,禮讓行人先行,且應特別留意長者及幼童通行;行人也應注意自身行走安全,應遵守標誌、標線及號誌,也要隨時注意各方來車動態,穿越馬路時,應於路口處穿越,切勿低頭使用手機,並應迅速通過,另外也要提醒民眾遇到大型車輛時要保持安全間隔,不要併行,保持較大間隔距離才能避免碰撞意外,特別在路口時,更要注意大型車轉向,小心迴避,以保障自身安全。

建國科大舉辦高教深耕成果展 有效提升畢業生的職涯競爭力

建國科技大學將有效提升畢業生的職涯競爭力。(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建國科技大學11月20日在圖文大樓2樓舉辦高教深耕成果展,呈現113年計畫執行績效。其中「產學合作連結」成為展出焦點,將有效提升畢業生的職涯競爭力。

建國校長江金山表示,教學計畫的成就是今年校慶的重點成果,為融入SDGs指標,產學合作得到500多萬的補助,今年有三項卓越成就:1.人工智慧結合神經科學診斷:成立教育中心,教導學生智慧醫護由遠端監控家人健康的系統。並由創遊系虛實整合導入AR/VR技術,以利於師生創作學習。

▲校長江金山表示,教學計畫的成就是今年校慶的重點成果,為融入SDGs指標,產學合作得到500多萬的補助。(圖/記者蕭麗鳳攝)

建國工院在智慧科技的教學成果廣為人知,已經連續三屆贏得國際技能競賽殊榮,學生共計領走900多萬獎金,延續學校在國際競賽的亮麗傳統。從2019「集體創作」職類世界第三;2022年「集體創作」世界第一,「機器人系統整合」世界第二。2024年「集體創作」與「機器人系統整合」兩項又得世界第三,機器系統正是人工智慧的實際運用。

2.主導低碳「綠能發電」: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及中國鋼鐵公司與該校簽署人才培育計畫,今年派遣3名學生前往APEX前端離岸風電實習一年。近日又與未來農場公司合作參訪苑裡格緯旭公司,推進大三學生40名進入風電產業實習。同時「綠能電動車」計畫大量培育廠商所需的技術人才,學生是當紅炸子雞,產業積極派主管演講以吸引學生前往任職。

▲建國工院在智慧科技的教學成果廣為人知,已經連續三屆贏得國際技能競賽殊榮。(圖/記者蕭麗鳳攝)

3.實踐銀髮族「健康生活」願望:「美容保健」產業人才不斷升級產業技能,芳香療法與健康促進的豐富成果讓各界激賞。

教務長楊淑娥說明產學研發有助於鏈接成功,近日捷報頻傳:今年第6屆創意、發明暨設計競賽iWorld,建國科大勇奪6金。包括綠能除臭鞋墊、便利置筷功能碗、手機無線遙控移動載具運動控制器、GPS自動定位無人載具無線充電裝置、平剪打薄美髮剪刀、藝術創作工具圍裙隨身包…等,作品展露健康、綠能及智動化三大特色。

▲「美容保健」產業人才不斷升級產業技能。(圖/記者蕭麗鳳攝)

此外善盡社會責任計畫:持續推動淨零排放種子師資養成,培育出經濟部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18人,和其他私人協會認證師資共計109人次。11月份迴響熱烈,激起150人報名參加官方認證。歡迎社會各界參觀指教。

彰縣府挹注1億105萬元改善淹水 啟動番雅溝排水第五期改善工程

縣府每年持續籌編經費改善縣內水利設施,逐步改善居民安全及淹水問題。(圖/彰縣府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和美鎮番雅溝排水位於彰化平原,先天地勢平坦排水不易,近年極端氣候影響下,番雅溝現況橋梁及渠道通水斷面不足,易導致淹水災情。縣長王惠美與民代於今(20)日前往和美鎮視察番雅溝排水幹線(第五期)改善及橋梁工程。

縣長王惠美表示,番雅溝排水第五期改善工程,縣府爭取中央補助8,083萬元,並配合縣款2,022萬元,共計1億105萬元,感謝議長謝典林及所有議員們對縣府預算的支持,番雅溝排水未來還會有第六期工程,期望藉由番雅溝排水一到六期的工程,讓鄰近居民的生活品質、安全等都有更好的保障。縣府也會在確保工程品質和安全狀況下加速施工,做好交通維持及環境保護措施,降低民眾不便。

▲縣長王惠美前往和美鎮視察番雅溝排水幹線(第五期)改善及橋梁工程。(圖/彰縣府提供)

王惠美指出,番雅溝排水第五期改善工程範圍從彰和路三段大霞橋開始,至嘉佃路嘉佃橋止,現況護岸多為土坡型式,且護岸及橋梁寬度不足,形成排水瓶頸,易造成和美鎮計畫區附近淹水。這項工程將改善3座橋梁,包括大霞2號橋、嘉佃橋、無名橋,以及兩側護岸總計長度940公尺,且拓寬排水寬度至10.5~13公尺,以強化通洪能力,工程已於113年4月10日開工,預定114年7月3日完工,盼如期如質早日完工,未來將改善和美鎮大霞及嘉犁里一帶淹水問題,保障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未來將改善和美鎮大霞及嘉犁里一帶淹水問題,保障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圖/彰縣府提供)

和美鎮長林庚壬表示,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的支持,這幾年不斷投入經費來改善和美的排水系統,如去年發包的和美市區L幹線,要改善和美消防隊前面常淹水的情形,今天再來視察番雅溝排水系統第五期的施工狀況,再投入總經費1億105萬元,未來還有第6期等,期望讓番雅溝排水系統可以趕快完工,有效改善和美地區的淹水問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期望讓番雅溝排水系統可以趕快完工,有效改善和美地區的淹水問題。(圖/彰縣府提供)

水利資源處表示,縣府每年持續籌編經費改善縣內水利設施,逐步改善居民安全及淹水問題;另本案鄰近住家與廠房,施工期間勢必影響周邊交通及居民生活品質,請鎮民體諒包涵。

2024國家藥科獎得獎名單揭曉!金銀銅獎得主各展研發碩果

▲金銀銅得主與長官貴賓合照。(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11/19日衛生福利部與經濟部共同舉辦的「2024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簡稱國家藥科獎)頒獎典禮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隆重登場,由衛生福利部及經濟部頒發藥品類、醫療器材類及製造技術類之金、銀、銅質獎,肯定得獎者卓越研發成果,彰顯國內生技醫藥產業研發實力與國際競爭力,未來將持續推動和支持生技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鼓勵更多優秀的團隊投入創新研發,期望政府與生技產業攜手,共同推動臺灣成為全球生技醫藥研發重鎮。

今年共有34件申請案,包含幹細胞新藥、智慧醫療器材、可攜式快速檢測儀器及創新製造技術等多樣化產品參與角逐,其中22件榮獲入圍,最終有9件獲得國家級獎項,包括「藥品類」銀質獎2件、銅質獎1件(金質獎從缺);「醫療器材類」金質獎1件、銀質獎1件及銅質獎1件;「製造技術類」銀質獎1件、銅質獎2件(金質獎從缺),展現健康臺灣的創新研發量能!以下獲獎者:

藥品類_銀質獎仲恩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temchymal®」,應用於治療小腦萎縮症之人類異體脂肪來源間質幹細胞產品,在臺灣神經罕見疾病的異體間質幹細胞藥物開發上具有領先地位。

藥品類_銀質獎昱展新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治療鴉片類成癮症長效緩釋針劑ALA-1000」,目前獨步全球唯一臨床驗證單次皮下注射後可緩釋達6個月的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長效針劑,可減輕病患每日服藥負擔。

藥品類_銅質獎台新藥股份有限公司「眼科術後發炎疼痛治療新藥丙酸氯倍他索點眼懸液APP13007」以APNT®奈米微粒製劑技術開發之類固醇滴眼液,已於美國獲准上市治療眼科術後發炎疼痛症狀。

醫療器材類_金質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高嘉鴻主任醫療團隊「骨閃爍顯像電腦輔助偵測平台」,藉由AI演算法分析20歲以上之成年癌症患者全身骨閃爍顯像醫療器材軟體,並偵測是否有疑似骨轉移情形,輔助醫事人員臨床判讀及診斷。

醫療器材類_銀質獎晶神醫創股份有限公司「“希玖探索者”腦波描記器及皮質電極刺激器系統」由團隊開發之國產系統單晶片(System on Chip, SoC),透過顱內電極即時量測64通道腦波訊號,可任選二通道輸出雙相位神經電刺激訊號,協助醫師進行個人化腦功能圖譜繪圖程序,有效改善臨床診斷及治療效能。

醫療器材類_銅質獎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美測進階型血糖/膽固醇/尿酸/血紅素/三酸甘油脂監測系統」可攜式儀器使用微量指尖血進行五合一快速檢測,並結合手機的App管理數據,多方位掌握健康狀態,有助於遠距醫療或在宅醫療照護。

製造技術類_銀質獎全球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骨水平系列植體」 人工牙根植體的型態設計及表面處理為特點,可加速植體植入後骨整合的時間,並縮短臨床治療時間,提高植牙手術之成功率。

製造技術類_銅質獎向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幹細胞分泌物量產技術與應用」採專利量產技術,以三維培養方式導入生物反應器擴增細胞,且採特殊保存技術使分泌物長期維持最佳活性,可大幅提升外泌體等分泌物濃度。

製造技術類_銅質獎水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Stackdose 新藥開發技術平台(MDBP V2.0 口溶錠)」將多道製藥環節整合於一台縮小化設備之創新製藥技術,整合獨有的配方與黏合技術、3D粉末列印製造技術及多種軟硬體,能客製化開發特殊需求藥錠與其量產級製程。

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相關資訊,至食藥署官方網站「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主題專區(http://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8917)查詢!

 

影音/大葉SDGs校園實踐場域「大自然綠教室」揭幕 高教深耕計畫成果豐碩

大葉大學舉辦高教深耕成果展。(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想認識中小學自然課本裡的植物,來大葉大學都看得到!大葉大學20日舉辦113年度高等教育深耕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成果發表會,以「SDGs x AI x STEM前瞻永續大步走」為主軸,SDGs校園實踐場域「大自然綠教室」正式揭幕,展現校園講堂、智慧科技與永續環境教育的結合,現場也展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一系列豐碩成果。

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挑戰,暖化、暴雨、颱風同時影響到糧食供應、水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彰化縣政府參議馬英傑、大村鄉公所社政課課長賴弘祥、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大葉校長方文昌,以及多所中小學校長將祈福卡掛上許願牆,象徵對永續實踐的責任與使命,同時對社會與環境送上祝福,期盼大家共同努力,創造一個綠色永續發展的未來。

▲大葉SDGs校園實踐場域「大自然綠教室」正式揭幕。(圖/記者蕭麗鳳攝)

校長方文昌指出,大葉大學積極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永續教育、創新科技與跨領域學習,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全球視野的綠色人才。學校打造全國首創的「SDGs校園實踐場域」,從教育到行動,透過校園場域帶動區域永續發展,去年啟用第一期主題水資源,獲得熱烈迴響,112至113年參訪人次超過千人,除了中小學師生,也包含印尼、日本的國際學者。今年大葉大學進一步推出第二期主題「友善栽植與生產」,運用校園植物覆蓋率83%的優勢,融合濕地、綠化牆、小葉欖仁林、綠屋頂機車棚、許願牆等特色,活化校園景觀,回歸自然,讓校園成為「大自然綠教室」。此外,場域結合環境生態與AI數位科技,協助參觀者在體驗自然校園的同時認識植物,歡迎大家來大葉大學學習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觀念。

▲透過永續教育、創新科技與跨領域學習,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全球視野的綠色人才。(圖/記者蕭麗鳳攝)

校發長黃俊杰強調,大葉大學年年獲得世界綠色大學殊榮,十度蟬聯全台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校園不只是學習的場所,更是永續教育的實踐推廣基地,透過永續策略聯盟,攜手大彰化地區的社區、國教單位及機關團體,讓綠色知識向下扎根。「友善栽植與生產」SDGs校園實踐場域種植有超過60種的水生植物,以及20種喬木、40種灌木,除了有植物知識牆,更把樹木碳匯的概念融入,比如綠屋頂機車棚就是自然碳匯的最佳模擬示範場域。大葉大學提供互動式的學習體驗,綠教室的參觀與導覽,由資訊工程學系老師帶領學生融入AI,成為AI科技小教室,學生們還可以參加植物手作DIY活動,或是參觀植物工廠、菇菌研究中心、製茶基地等特色實驗室,進一步了解友善栽植與綠色生產。

▲今年大葉大學進一步推出第二期主題「友善栽植與生產」。(圖/記者蕭麗鳳攝)

彰化縣政府參議馬英傑表示,大葉大學積極肩負社會責任,推動永續發展,今年更是獲頒「2024台灣永續大學獎-環境管理領袖獎」。感謝大葉大學當彰化縣政府、在地企業及各級學校的堅強後盾,學校一方面設立產業淨零碳排輔導團,協助在地企業綠色轉型,另一方面建置了全國第一座鏈接SDGs的校園實踐場域,為氣候變遷做出行動,與彰化縣內的中小學校締結永續策略聯盟,攜手合作,共同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

▲學生們還可以參加植物手作DIY活動,進一步了解友善栽植與綠色生產。(圖/記者蕭麗鳳攝)

成果展當天,國際文化祭、「永續實踐力-全國好人好事代表」校友論壇、草地音樂節等活動也熱鬧登場,來自史瓦帝尼、香港、馬來西亞、印尼、日本、越南的國際學生向參觀者介紹自己國家的美食與文化,呈現大葉建立多元夥伴關係與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豐碩成果。

 

「2024觀光區市集日」金門觀光圈展現金門特色風采

▲金門觀光圈榮獲最佳人氣獎第一及第三名。(圖/金門觀光圈)

記者呂蘋恩 / 綜合報導

金門觀光圈10家拔尖業者於11月15日至17日參與「2024觀光區市集日」之「山林款待」主題活動,在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呈現金門風味美食、特色伴手禮與閩式民宿體驗分享。活動邀請遊客探索金門在地的獨特文化,享受由在地業者帶來的豐富選擇,體驗金門特有的旅遊魅力。

▲金門觀光圈參與中區觀光區市集日。(圖/金門觀光圈)

此次參加的業者由交通部觀光署金門觀光圈產業形塑輔導計畫選拔而出,10家拔尖店家包括知名餐飲、民宿及旅行社等。現場將展示金門當地精選的特色伴手禮、手工製作美食,並推出精緻旅遊行程及閩式風格的民宿體驗等影音資訊,讓參加者深入感受金門的傳統文化和創新魅力。為增添互動性,現場DIY專區還設置了「風獅爺彩繪盆器」活動,邀請遊客親自動手彩繪金門象徵的風獅爺,體驗金門手作樂趣。

金門觀光圈於本次觀光區市集日中受到廣大遊客喜愛,金門水調歌頭民宿及存德中藥房獲得最佳人氣獎第一名及第三名的殊榮,各店家商品銷售也創下佳績。

▲交通部觀光署旅遊推廣組黃怡平組長及金門縣政府觀光處許績鑫處長到場為業者加油打氣。(圖/金門觀光圈)

金門觀光圈業者表示:「透過這次市集,向更多人介紹金門的在地特色,讓參加者親身體驗到金門的風土人情與獨特魅力。」活動期間,現場還有多場表演、抽獎活動和滿額贈等驚喜優惠,吸引眾多民眾親臨參與,共同探索金門之美。

▲金門觀光圈參與中區觀光區市集日。(圖/金門觀光圈)

彰化青年夢想飛翔 「轉大人」邁向成年18尚青

彰化縣2024成年禮今(20)日在N型未來學院的戶外廣場舉行宣傳記者會大合照。(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轉大人」邁向人生的新階段!彰化縣2024成年禮今(20)日在N型未來學院的戶外廣場舉行宣傳記者會,縣長王惠美與會恭喜青年學子「轉大人」,縣府今年首度設計專屬彰化縣成年禮禮品,融入彰化著名古蹟「扇形車庫」,象徵青年學子即將展開人生新階段,蘊含成長意涵。此設計以具體意涵傳遞縣府對年輕世代的祝福與期許,陪伴他們迎接人生新階段。

現場安排了一項別具意義的成年儀式「18蹲」,王縣長及與會貴賓與來自彰化縣「國立員林崇實高工」及「國立秀水高工」的學生,以象徵成年挑戰的「18蹲」動作完成成年禮,象徵邁向成年的勇氣與決心。隨後,王縣長親自為每位學子背上專屬成年禮紀念包,鼓勵他們帶著勇氣與夢想,邁向人生新階段,成年禮品將於近期分送至縣內各高中職學校,縣府希望每位高三學生都能勇敢實現夢想,成就自我,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鬥。

▲縣長王惠美與會恭喜青年學子「轉大人」。(圖/記者蕭麗鳳攝)

王惠美表示,因過往縣府舉辦成年禮的活動名額有限,許多學子無法參與,今年縣府特別為全縣9,015位高三生精心準備了成年禮,以「夢想飛翔 18尚青」為主題,選用青年最愛的「時尚斜背包」做為成年禮品,顏色選擇為男女皆百搭的卡其色,禮品設計圖像則以彰化獨有百年歷史的扇形車庫意象為主,扇形車庫象徵著火車頭、象徵學子將踏出起點、未來的人生衝衝衝,並以「夢想、奮發、堅持、挑戰、冷靜」等激勵話語為核心元素,提醒學子在追夢路上保持冷靜與堅定,勇敢接受挑戰及承擔責任,激勵青年在人生旅程中勇於追夢、不懼挑戰,逐步實現自我成長。

▲縣長王惠美與會恭喜青年學子「轉大人」。(圖/記者蕭麗鳳攝)

王惠美指出,彰化縣政府也有提供青年創業基金,只要上滿30個小時的創業課程,寫提案經過專家學者審核通過後,最多補助經費30萬元;同學們想出國去留學部分,縣府也有提供留學的低利貸款基金,歡迎同學們多加善用。也感謝師長們對孩子們的照顧,期待學生們為自己的未來做規劃,人生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挫折,要如何堅持、持續不斷讓你的人生更加的完美,18歲尚青、尚讚、尚好,好好規劃人生,人生一定是彩色、光明的。

秀和基金會草地人ㄟ星光大道 鼓勵長者追求音樂夢想

秀和基金會主辦的「113年度草地人ㄟ星光大道-歌王霸主」長青歌唱大賽,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圖/秀傳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由秀和基金會主辦的「113年度草地人ㄟ星光大道-歌王霸主」長青歌唱大賽,於113年11月20日在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此次活動以音樂為媒介,為彰化縣65歲以上的長者提供一個展現歌喉與自信的舞台。

今日活動參賽者盛裝打扮,還有許多親友團組團加油,氣氛相當熱烈。秀和基金會陳梅鳳董事長全程參加並帶來表演曲目《愛拚才會贏》,為參賽者打氣,也讓現場氣氛更顯溫馨。活動初賽共有60位參賽者進行角逐,不僅有深情動人的抒情歌曲,也有節奏感十足的快節奏舞曲,最終脫穎而出的15位選手進入決賽。其中,為表彰高齡參賽者的精神設立的「高齡獎」,本次頒發給80歲以上的5位長者,鼓勵追求音樂夢想。

▲最終脫穎而出的15位選手進入決賽。(圖/秀傳提供)

評審團陣容堅強,邀請到熊自明、黃瑪莉與賴翠媛三位專業評審老師,為參賽者的歌唱表現提供專業建議,賴翠媛老師還親自獻唱《思念》一曲示範表演。經過激烈的競爭,大賽最終決出冠、亞、季軍,以及「最佳美聲獎」5名和「最佳造型獎」2名得主。得獎名單如下:•冠軍:梁輝鍾•亞軍:蕭劉謹•季軍:李有•最佳美聲獎:宋秀鳯、陳榮芳、孫福來、施得圭、陳伍杉•最佳造型獎:宋秀鳯、林水河。本次秀和基金會名譽董事莊進慶會長特別贊助入圍者獎品,精美紀念鏡禮盒一份,並親自蒞臨到場支持,瑞發禮品公司也贊助高齡獎品5份,給予參賽者很大的支持。

▲秀和基金會董事長陳梅鳳表示,透過歌唱比賽活動,促進高齡長者的社交與自我實現。(圖/秀傳提供)

秀和基金會董事長陳梅鳳表示,希望透過歌唱比賽活動,促進高齡長者的社交與自我實現,讓音樂的感動延續成為健康與快樂的來源。這項活動不僅是一場歌唱比賽,更是長者們展示活力與精神面貌的機會,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光彩。未來,秀和基金會也將持續為長者打造更多豐富的社會參與機會。

北分署YS與銀髮中心攜手促進職場共融 推動跨世代合作,活化旅宿業人力

▲北分署導入職務再設計輔具體驗環節,改善中高齡工作困境,利用同理心的概念促進世代間的交流。(圖/主辦單位提供)

生活中心 / 綜合報導

臺灣面臨年輕勞動力減少與高齡化的雙重挑戰,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青年職涯發展中心(YS)與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攜手合作,日前在台北天成大飯店舉辦「職場共融」活動,推動青年與中高齡者交流,發揮互補優勢,引領旅宿業跨世代共融發展,打造友善、和諧的職場環境並緩解產業缺工問題。

活動邀請大四學生及有志投入旅宿業的中高齡求職者共同參與,由北分署YS職涯諮詢師帶領進行「職業興趣測驗」,幫助青年與中高齡者探索個人優勢,促進跨世代理解彼此的價值觀破冰交流。天成飯店人力資源處陳經理也在活動中介紹了飯店的經營模式、工作環境,以及「財務專員」、「櫃檯接待員」、「宴會廳服務員」等職缺的能力需求,讓參與者可依據自身優勢評估是否投入相關職位。

▲活動中規劃「共融合作站」,安排青年與中高齡者合作房務工作,並引入職務再設計輔具體驗,激發跨世代的合作意識。(圖/主辦單位提供)

為增強青年與中高齡者對彼此的理解,北分署YS與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特別在活動中規劃了「共融合作站」,安排青年與中高齡者合作房務工作,並引入職務再設計輔具體驗。青年組使用放大鏡等視覺輔助工具,感受中高齡者閱讀時的挑戰;中高齡者則穿戴護腰服,體驗輔具對體力工作的支持作用。透過這些設計,參與者建立同理心,深化跨世代合作意識,為旅宿業注入新活力。

▲北分署YS與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攜手台北天成大飯店,由YS諮詢師帶領青銀進行職業興趣測驗,瞭解跨世代職場價值觀。(圖/主辦單位提供)

此外,活動還安排天成飯店各部門主管進行職務訪談,讓青年與中高齡者更深入了解旅宿業的職務分工及全齡職場趨勢。人力資源處陳經理指出,天成飯店去年在北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支持下,榮獲大型企業類「2023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暨世代合作績優獎」。這次活動中,看到青年的創新與靈活性,以及中高齡者的經驗與穩定性,雙方合作能有效解決旅宿業的人力需求,並打造兼具包容性與創造力的職場文化。

▲北分署帶領青年認識旅宿業經營模式與職缺內容,由天成飯店(左)人資主管進行職缺面談。(圖/主辦單位提供)

北分署表示,YS將持續透過多元資源與企業參訪等活動,協助青年掌握產業脈動,並提供職涯支持。15至29歲的青年可至「北分署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官網https://ys.wda.gov.tw 或FB粉絲頁查詢,或洽專線(02)2977-0755。欲進一步瞭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相關就業補助措施」,請至「45+就業資源網」查詢https://45plus.wda.gov.tw 或洽北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02)7730-8878。

北京聯通聯合華為發佈全球首個5G-A規模立體智慧網

——5G-A全域點亮北京

北京2024年11月20日 /美通社/ — 在北京舉行的「5G Capital路上見——5G-A全城點亮」活動上,北京聯通與華為正式發佈了全球首個5G-A規模立體智慧網。該創新網絡在北京四環內及城市副中心等區域實現了5G-A全域連續覆蓋,在工人體育場利用高低頻組網,打造全球領先的5G-A智慧商業綜合體。同時,在長城景區部署了業界首個5G-A萬兆空地一體規模組網示範,打造了「5G-A低空經濟創新基地」。這一創新發佈為市民帶來了更加「京」彩的體驗。

超大規模商用3CC網絡,覆蓋千萬人口,5G-A全城點亮

北京聯通持續推動5G-A規模組網示範,攜手華為在北京建成全球超大規模5G-A 3CC商用網絡,覆蓋體育場館、學校、景區、地鐵、商圈及居民區等多種重點場景,實現北京四環內及城市副中心等區域連續覆蓋,5G-A生效比超過85%,為沉浸式視頻、超高清直播、雲遊戲等業務提供了強大的5G-A 3CC網絡能力支撐。同時,北京聯通將5G-A 3CC網絡能力與傳統電話亭結合,實現一鍵導航、一鍵叫車、一鍵報警、一鍵送醫等服務,惠及北京千萬人口。

全球最「厚」高低頻立體組網,賦能5G-A城市更新綜合體

北京聯通攜手中赫集團、吉特沃斯工體元宇宙、華為在工人體育場打造了全球領先的5G-A立體組網超級網絡。在工體內外5G-A 3CC站點規模部署的基礎上,實現全球最「厚」的5G-A萬兆協同組網,實測達到11.2Gbps的下行峰值速率,可有效滿足工體6.8萬觀眾同時流暢觀看1080p高清視頻。上行峰值速率可達4Gbps,使能央視超高清淺壓縮等業務,助力智慧辦賽。此外,北京聯通在車聯網、物聯、XR分離渲染等方面積極創新實踐,展現了5G-A網絡賦能千行百業的潛力。

賽事中5G-A與5G的容量和速率對比

5G-A萬兆」低空經濟創新基地,推動延慶低空產業發展

在長城景區,北京延慶區政府與北京聯通密切合作,大規模部署了5G-A萬兆基站,實現了對長城區域地面和低空的連片覆蓋,滿足300米以下的空地一體覆蓋。通過高低頻協同組網,提供高可靠、高質量的確定性網絡,在低空旅遊、低空物流、低空應急救援、景區保護等場景中深入探索,助力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5G-A站點全流程自動化,分鐘級開通,AI驅動智能優化

北京聯通基於5G智能運營平台,在輕量化的場景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5G-A站點端到端自開通流程,5G-A基站開通歷時從天級縮短到分鐘級,0次人工干預,顯著降低了網絡安全風險。同時,結合AI實現開通優化、業務優化、迭代巡優,構建基於用戶業務大數據的5G-A基站全流程自動優化。作為全球首個實現輕量化場景下網絡自開通自優化的運營商,北京聯通還通過算力下沉至基站,實現了分佈式AI管理,構建雲邊協同的數智生態。

北京聯通副總經理楊力凡表示:「大帶寬將帶來用戶體驗的快速提升,只有網絡能力達到萬兆,才能讓人人千兆毫不費力。此次,我們給北京聯通的用戶帶來了5G-A規模立體智慧網,實現了5G-A全域點亮。我們有信心,基於華為先進技術和北京聯通的智慧運營能力,未來將持續為用戶提供加倍『京』彩的網絡體驗。」

華為5G&LTE TDD領域總裁李捷表示:「在北京聯通5G Capital項目邁入第五年之際,從年初的5G-A全球規模示範,到今天5G-A規模商用點亮全城、並發佈全球首個5G-A立體智慧網,我非常榮幸能夠通過華為全新的5G-AA解決方案支撐北京聯通在全球5G-A網絡建設上保持領先。華為將持續創新,助力北京聯通打造一張普惠的5G-A高質量網絡,擁抱移動網絡AI時代的更多機遇。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