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再趨嚴峻,17日又新增10例全為境外移入的確定病例,不僅再創單日新高,更使得累計確診人數暴增到77人,其中解除隔離維持在22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指出,國內新增的10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中,案68至70及案73為2女2男,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分別居住北部及中部(各2例),3月4日至13日至土耳其旅遊(與案56、57及案65至67同團),其中1人無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其他3人發病日介於3月7日至14日,經就醫採檢通報,均於今日確診。該旅行團截至目前共9人確診,已掌握接觸者共148人,將持續針對其他團員及相關接觸者擴大追蹤與採檢。
案71為北部60多歲男性,3月3日至12日參加埃及團體旅遊(與案55、63同團),3月13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腹瀉症狀,衛生單位於3月15日安排就醫,經診斷有肺炎情形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為該旅行團第3名確診病例。針對這起群聚,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105人,持續擴大追蹤中。
案72為南部70多歲女性,3月5日至14日與家人(案61)參加奧地利、捷克團體旅遊,3月15日出現發燒症狀且有肺炎情形,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為該旅行團第2名確診病例。目前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56人,持續擴大追蹤中。
案74為南部30多歲男性,2月25日至3月10日與7名親友至冰島自助旅遊,返國後於3月14日出現牙痛、全身倦怠症狀,15日就醫時因有國外旅遊史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已初步掌握接觸者共36人,其中同行親友目前均無症狀,將持續擴大追蹤其他接觸者。
案75為南部20多歲男性,2月23日至3月8日至德國旅遊,3月8日返國後出現流鼻水症狀,11日自覺嗅覺喪失,13日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又於16日至醫院就醫,經診斷有肺炎情形因而採檢通報,今日確診。已初步掌握接觸者9人,將持續擴大追蹤。
案76為北部30多歲女性,3月1日至12日與2名友人至法國巴黎旅遊,12日起出現喉嚨痛症狀,15日出現流鼻水,16日就醫後採檢通報,今日確診。初步掌握接觸者共4人(包括同行友人),均無不適症狀,將進一步擴大追蹤入境同班機旅客及就醫接觸者等。
案77為北部60多歲女性,1月20日自台灣經杜拜轉機至捷克旅遊,並於3月7日自捷克搭機至美國紐約探親,16日入境。案77於3月10日在紐約當地出現發燒及腹瀉症狀,並於14日在當地就醫,16日返國後因有喉嚨癢及咳嗽症狀直接至醫院就醫後隨即採檢通報,今日確診。目前案77於紐約之家人無疑似症狀,將進一步擴大調查入境同班機旅客等接觸者,進行後續追蹤。
指揮中心表示,昨(16)日國內新增74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17,935例(含17,193例排除),其中77例確診(今日新增案68至77),分別為50例境外移入及27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維持1名死亡,22名解除隔離、其餘病況穩定,持續住院隔離中。
第2批武漢包機返台361人中,1人先前有發燒症狀後送,二採結果為陰性,目前已無不適症狀,其餘健康情形良好,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有關曾經來台的澳洲確診個案接觸者共418人(146人需居家隔離),採檢52人皆為陰性。另針對案59(北部高中生),掌握接觸者共66人,其中採檢13人(檢驗中)。
疫情見聞─南廻改 車輛稀
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相對台灣是安全的,我們選擇自行開車到恆春墾丁旅遊,避開搭乘公共運輸的風險。
從花蓮沿台9線公路一路南下,讓我們意外的是花蓮境內的車輛川流不息,顯然外地觀光客自行閞車的不少,花蓮旅遊環境相對更安全。
我們在台東在一家知名的特產店廣場停留休息,卻不見遊覽車,一般車輛也沒幾台,店内消費的人稀少,疫情影響生意,這家店顯然衝擊不小。到太麻里一家早午餐店用午餐,從頭到尾也只有我們一行人消費,老闆嘆氣說,很慘哪!
南迴改去年底竣工通車,我早就想體驗,開車初體驗果然安全舒適,視野更佳,和尚未改善屏東縣境段的舊路路況相比,落差極大,尚未改善路段約9公里,遇到大卡車錯車,駕駛人壓力很大。南廻公路雖然大部份改善了,但往來車輛依然稀疏,疫情應是主要原因。
疫情旅遊沿途開車所見,用「冷清」形容大致相符。(相文作著/資深媒體人溫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