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035

後山小調∕花東都倡議

對於「花東都」發展,應朝向保持「淨土」方向邁進。(圖∕溫富振攝)

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提出七都二特別行政區倡議,對於「花東都」發展,筆者認為應朝向保持「淨土」方向邁進。

呂秀蓮提出「七都二特別行政區」的構想,七都是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另外,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包括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的「高山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的「離島特別行政區」。

上述構想短期內可能難以實現,不過花東本一體,地理環境相似,整體規劃發展應該早日實現。最重要的規劃方向是維護東部成為台灣的淨土,朝觀光旅遊低密度開發,農業發展也朝向無污染不用農藥的農業模式經營,如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全村回歸「有機村」甚久,全村村民生活在山明水秀無污染的環境中顯得自由自在快樂無比,赢得各界嚮往。至於工業發展西北部已足夠,不必再進入淨土花東了。

花東地區清代屬台東直隸州管轄,現在呂秀蓮倡議花東都,或許可以讓東部民眾研議思考。(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溫富振)

美通社發佈《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美通社發佈《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揭示記者關注的品牌新聞和趨勢

香港2021年9月20日 /美通社/ — 美通社已發佈《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旨在為各品牌就如何有效向醫療媒體推介新聞提供建議。新冠疫情相關的話題仍將是醫療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記者們熱衷於報道醫學創新、科學發現和技術應用。

美通社《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美通社《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隨著疫情形勢不斷發展,消費者變得愈注重健康。同時,在過去一年,醫療行業在各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那麼品牌如何與媒體合作分享教育性和知識性內容並以此解決讀者關心的問題,同時讓他們瞭解醫療行業的最新進展?醫療行業的公關專業人士如何才能夠與媒體保持良好的關係?

為撰寫這個媒體邀約手冊,美通社採訪了亞太地區8個市場醫療衛生、製藥和生活範疇領域的15位編輯和記者,針對上述問題提供寶貴見解。

此處載或先來看看以下幾個關鍵要點。

1.聚焦新冠疫情

談及疫情相關報道,記者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報道全球疫苗接種情況和各種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資深醫學記者彭博新聞社編輯 Michelle Fay Cortez 表示:「目前,我的大部分報道都與新冠病毒有關。任何有關病毒軌跡或個人和企業如何應對病毒的事情,我都會去關注。」

detikHealth 主編 Uyung Pramudiarja 表示:「科學報道也很有趣,比如藥品和疫苗開發、新的發現和研究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讀者往往對預測疫情如何以及何時結束的統計模型感到好奇。」

2.首選有研究支持的醫學發現和突破

在15位記者中,有10位表示有興趣對有可靠數據和來源支持的醫療領域新進展進行更深入的跟蹤報道。

BioSpectrum Asia 助理經理兼亞太區協調員(內容與協調)Hithaishi C Bhaskar 表示:「我還想收到亞太地區醫療領域新產品、投資、創新、並購和創新技術的消息。從人工智能應用到工業工具,技術可以解決生物製藥和醫療服務領域面臨的挑戰。」

The News Lens 資深編輯 Sean Pan 表示:「除了新冠病毒新聞,健康和科學行業的爆炸性新聞,我也有興趣跟蹤報道。我希望能報道著名科學家的醫學突破和進展。」

3.解決新冠病毒之外的醫療問題

雖然我們身處疫情之中,但生活還在繼續。記者們想報道長期存在的醫療問題,比如慢性病的治療、藥品開發、外科手術技巧以及各國如何應對人口老年化。

VC Beat 副主編兼內容管理合夥人 Liu Zongyu表示:「我期待看到更多的醫療初創企業專注於藥理學領域的技術開發和創新,包括研發創新藥物和設備。這些發展將在滿足現有需求的同時,豐富當地生態系統。」

台灣Evergreen 主編 Sisy Lee 表示:「我希望報道新冠病毒之外與健康相關的問題,比如慢性病或心臟手術和癡呆症方面的最新進展,因為我們的讀者年齡相對較大,而且台灣也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4.避免使用行內術語

最好對行內術語進行解釋,並舉例說明來龍去脈,以幫助記者和讀者理解您的新聞角度以及為何這個內容對他們很重要。

Giao Duc 記者 Ho Nhi 表示:「對於與醫療相關的新聞稿,要避免使用行內術語,內容要盡可能講清楚,以便記者能夠自己確認合理的視角。」

媒體提出的其他推介建議主要包括從積極的視角報道新聞以及讓新聞保持簡明扼要。有關亞太地區醫療行業的更多建議和見解,請在此處下載美通社《2021年亞太區醫療媒體邀約手冊

關於美通社

Cision Ltd. 旗下子公司美通社是全球領先的新聞發佈和贏媒體軟件及服務提供商。透過 Cision 的雲端傳播產品和美通社的服務,市場人員、企業傳播人員和投資者關係管理人員將可以鎖定核心意見領袖,吸引目標受眾,制定和發佈戰略內容,並評估相關的傳播效果。美通社擁有世界上領先的多渠道、多文化內容發佈網絡,以及覆蓋完整傳播工作流程的工具和平臺,為全球各地的企業講述他們的故事。美通社透過其在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地區的辦公室,服務成千上萬的客戶。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prnasia.com

相關鏈接 :

https://en.prnasia.com/

Illumina 重申對韓國生物大數據國家項目的承諾

澳洲墨爾本2021年9月20日 /美通社/ — Illumina, Inc. (NASDAQ: ILMN) 今天宣佈韓國國家生物大數據項目 (National Project of Bio Big Data) 已選擇 Illumina 技術作為第二個試點項目,以努力在 2028 年前建立一個關於健康和基因組數據的國家數碼庫。

該多部委項目由韓國衛生福利部、產業通商資源部、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及疾病管理廳監督。第二個試點將繼續使用 NovaSeq™ 6000、Illumina 的高通量 DNA 測序儀器和 DRAGEN™ Bio-IT 平台分析工具。

在第一個試點項目中奠定了基礎,建立了一個包含 10,000 個基因組的數據庫後,由 Macrogen、Theragen、DNA Link 和 Lab Genomics 組成的聯盟在經過競爭性評價過程後再次獲選,該過程突出了 Illumina 新一代測序 (NGS) 平台的整體優勢。

第二個試點項目將分析來自患有罕見疾病的韓國患者的 12,500 個捐贈 DNA 樣本的基因組成。

Macogen 行政總裁 Sukang Lee 表示:「全基因組測序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識別和分析患有罕見疾病患者的遺傳訊息,可以幫助結束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的長期尋找診斷的過程。我們感謝 Illumina 的合作夥伴促成這項重要研究。」

Illumina 副總裁兼亞太和日本區總經理 Gretchen Weightman 女士解釋說,Illumina 將繼續帶來行業領先的基因組技術和專業知識,以部署測序架構、數據基礎設施和分析工具,這將揭示韓國基因組的新見解。

Weightman 女士說:「我們很高興繼續與合作夥伴合作,加速韓國人醫療保健的未來,並為治療技術和療法的發展作出貢獻。」

在接下來的一年,得到的數據將被 Illumina 支援的同盟用於準備分析和比較 100 萬韓國人的基因的主要項目,以推進該國的醫療技術並改善未來的公共衛生。

關於 ILLUMINA
Illumina 正在透過釋放基因組的力量來改善人類健康。我們對創新的關注使我們成為 DNA 測序和陣列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為研究、臨床和應用市場的客戶提供服務。我們的產品用於生命科學、腫瘤學、生殖健康、農業和其他新興領域。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illumina.com,以及在 TwitterFacebookLinkedInInstagram 和 YouTube 上與我們聯絡。

投資者:
Brian Blanchett
+1.858.291.6421
[email protected]

傳媒:
Karen Birmingham 博士
+1.646.355.2111
[email protected]

相關鏈接 :

http://www.illumina.com

仍有不明感染源確診案 全國防疫警戒暫不降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二級防疫警戒內容。(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全國新冠疫情雖已趨緩,但仍有零星不明感染源確診案例,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宣布:自9月21日至10月4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安全。相關規定如下:

一、通案性原則:
1.除飲食外,外出全程佩戴口罩。
2.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
3.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4.集會活動(含會展、宴席等)人數上限:
(1)室內80人,或室內超過80人但容留人數符合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
(2)室外300人。
(3)不符上列條件者,應提防疫計畫,或依主管機關防疫規定辦理。
5.會展活動及場館:依照經濟部相關防疫指引辦理。
6.餐飲管理及宴席:遵守餐飲防疫指引;宴席不得離桌進行敬酒/茶等社交互動。

二、仍須關閉之場所:
1. 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
2. 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

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國內疫情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國內新冠至9/19累計16141確診840死 本土14576染疫829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疫況及全國防疫警戒標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定病例,19日新增1例本土、11例境外移入;另外新增1例死亡個案。全國目前累計16,141例確診,包括1,511例境外移入、14,576例本土個案。自2020年起累計840例死亡,其中829例本土、11例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例本土病例(案16251),為台北市60多歲女性,因曾接觸確診者(案16227),於9月1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今日確診;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情調查及防治,接觸者匡列中。

今日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俄羅斯(案16240)、美國(案16241、案16243)、宏都拉斯(案16242)、南非(案16244、案16249)、加拿大(案16245)、捷克(案16246)、波蘭(案16247)、緬甸(案16248)及柬埔寨(案16250)入境,入境日介於9月5日至9月17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其中5人為本國籍,5人有接種疫苗、5人調查中。詳如附表:

附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案15745),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7月9日於柬埔寨出現發燒及呼吸困難症狀,當日就醫檢查發現有肺炎情形,7月19日於柬埔寨當地住院治療,7月28日搭乘醫療專機抵臺後送醫治療並採檢,7月29日確診,9月10日死亡。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142,09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124,360例排除),其中16,141例確診,分別為1,511例境外移入、14,576例本土病例,以及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84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9例本土、11例為境外移入。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1例、臺北市318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

快訊/台灣今新增1例本土 境外移入11例及1死 9/21至10/4維持二級警戒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1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例本土病例(案16251),為60多歲女性,因曾接觸確診者(案16227),於今(2021)年9月1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情調查及防治,接觸者匡列中。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俄羅斯(案16240)、美國(案16241、案16243)、宏都拉斯(案16242)、新加坡(案16244)、加拿大(案16245)、捷克(案16246)、波蘭(案16247)、緬甸(案16248)、南非(案16249)及柬埔寨(案16250)入境,入境日介於9月5日至9月17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國內油價各有漲跌 9/20起汽油漲、柴油降

國內汽油、柴油油價將各有漲跌。(圖∕新頭條資料庫)

記者陳映庭∕臺北報導

國內油價又將波動!台灣中油公司自20日凌晨零時起,每公升汽油價格調漲0.1元、柴油價格調降0.1元,參考零售價格公升分別為:92無鉛汽油28.2元、95無鉛汽油29.7元、98無鉛汽油31.7元、超級柴油25.3元。

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因美國墨西哥灣區原油生產尚未在颶風艾達遠離後恢復,又遭遇另一熱帶風暴尼古拉斯侵襲,致產量進一步下降,帶動油價上漲。

本週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2.00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013美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2.30%,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各調漲0.4元及1.1元,為維持價格需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之限制,汽油吸收0.3元,柴油吸收1.2元,汽油實際價格每公升調漲0.1元、柴油調降0.1元。

台灣中油指出,依油價公式丶維持亞洲國家最低價計算後,本週汽、柴油各需調整之0.3元及1.2元由該公司吸收,累計110年至8月底止,共吸收53.35億元。調價後各式油品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台灣中油與亞鄰各國油價比較表,請參考全球資訊網 https://www.cpc.com.tw 之產品與服務–亞鄰各國比較表

後山小調∕中秋放假比一比

因應中秋連假車潮,警方全力動員疏導交通。(圖∕宜蘭縣警局交通大隊提供)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放連假,政府仍然保持疫情高度警戒,不過,看看香港中秋防疫更是謹慎應對。

台灣從昨天18日起,一連放四天中秋連假,筆者的同學從香港捎來訊息:「香港下周三才放中秋假,沒有連假,所以不擔心人潮。」也就是有益疫情的掌控。

說到放假,特別是放長假,大家都愛,問題是長假爆發性人龍突然湧現,面對的食衣住行等負荷問題,很多地方的公共設施和旅遊景區都超載,政府和民間都難以因應,比如,出遊造成最常見的交通壅塞,有些路段甚至塞一整天,花蓮縣警方甚至史無前例出動空拍機監控及時疏解交通,宜蘭縣警方也全力動員加強疏導蘇花改的連假車潮。

如果疫情獲得有效控制,連續三、四天長假,大家擠一擠,體驗人擠人低品質的觀光旅遊,倒也無妨,問題是如果因旅遊群聚,爆發性人潮,造成疫情再起,恐怕政府得耗費更大的社會成本來防疫呢,事實上歐美,甚至日本、印度等國,已經有疫情再爆發是因人流聚集的痛苦先例。

既然四天假都如期放了,表示政府信心十足可以有效警戒掌控疫情,使疫情不再惡化,希望中秋假期過後,台灣繼續延續中秋連假第一天「佳玲」,大家加油!(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溫富振)

世界清潔日,圓方在行動 — 海洋塑料,見證新的環保革命行動

世界清潔日,圓方在行動 -- 海洋塑料,見證新的環保革命行動

汕頭2021年9月19日 /美通社/ –世界清潔地球日又名世界清潔日,是全球性清潔活動,是由澳大利亞的國際環保組織成員伊恩基南發起,時間是定在9月的第3個週末,現為全球最重要的環境保護活動之一。這是一個國際性的社會行動,致力於通過影響人類行為模式的改變以應對世界上的陸地失控垃圾以及海洋垃圾問題。


你喜歡大海嗎?遼闊無邊的大海不僅有著營養豐富的海產品和品種各異的海底生物,還是一個許多人都喜歡去打卡的景點。光著腳丫踩著沙子在海邊玩,吹著涼涼的海風;或者是躺在沙灘上來個日光浴,那是多麼愜意的感覺。可是,這種和大海一起快樂度過的時光還能剩下多少呢?隨手丟棄的塑料袋,兒童玩耍時被損壞的玩具,河上游帶來的內陸塑料垃圾等等,它們正逐漸侵蝕著海洋。塑料污染會隨著洋流不斷地進行長距離遷移。塑膠不易降解,能在自然環境中保存千年。就在即將到來的世界清潔日到來之際,環保行動支持者 — 廣東圓方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提出倡議,一起來為海洋乃至地球母親努力做好環保工作,讓大家可以和美麗的大海還有地球一起度過更多美好的時光。

經過多年的環保宣傳,環保意識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就連小小的孩子也知道:地球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園。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廢料和生活垃圾的日漸增多,地球有限的自淨能力已難以承受日漸沉重的壓力。例如泡沫餐盒,由於它不能自行分解,對於地球來說,就是一種永遠無法消除的「白色污染」。又如,日常用的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污染地球環境的元兇之一。海洋也難以倖免,由於受到海洋環流和地轉力的影響,垃圾都會逐漸向海域中央轉移,從而形成污染物的聚集。長此下去,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總量將超過魚類的總重量。塑膠比魚還多的後果,你能想像嗎? 

每一片海洋中,由於受到海洋環流和地轉力的影響,垃圾都會逐漸向中央轉移,從而形成污染物的聚集。但是,當塑料顆粒超過一定濃度時,就會污染海洋生物。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海洋學家Erik Van Sebille表示,我們通常看到的在海面上堆積的垃圾「還不到冰山的一角,也許只是總數的0.5%。」也許最可怕的是,海洋垃圾會碎成很小的碎片,幾乎無法被發現。塑料變成「更像溶解在水中的化學物質,而不是漂浮在水中的化學物質」。塑料垃圾的下一站,可能就是你我的餐桌。當整個海洋生態圈被打亂,海洋生物頻頻大量死亡,隨處可見的海洋塑料垃圾最終經過食物鏈回饋給人類。人類創造了塑料,創造方便的同時,也大肆污染地球環境,殘害海洋生物,最終危害人類自身。防止塑料污染,改善海洋健康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

所以,關注海洋垃圾,重視垃圾的循環利用,創新垃圾處理的技術手段和思路,給自己和後代留一片碧海藍天,是大家刻不容緩要做的事情。在這一方面,圓方從未停止過研發的腳步。圓方支持研發和使用更為安全、對環境更加友好的替代品以減少海洋中難以降解的塑料廢棄物。例如,可再生海洋塑料材質。大家日常生活經常可見的PET瓶,PE瓶,PP瓶蓋可以將普通塑料材質改為可再生海洋塑料材質。圓方一直以環保概念為前行指向,在海洋塑料方面的有關包材和原材料已通過相關的權威檢測,很榮幸也很開心可以為環保事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近幾年,海洋塑料作為原材料的使用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重視,在支持環保事業這一塊,圓方願意全力參與。作為一家頗具經驗的綠色酒店用品供應商,圓方一直致力於環保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我們使用回收海洋塑料作為包材原材料,採用可降解材料作為產品材料。也正因為圓方的專業資質,受到了許多客戶的青睞,我們願與各品牌一起,將海洋塑料製品更廣泛地進行推廣和應用,在為客戶提供環保材料的同時,還會一如既往把控好產品質量。客戶的期待和信任,就是圓方前進的最大動力。

為了大家和後代的生存環境,為了地球母親,為了那一片片美麗的汪洋大海,大家必須行動起來了。環保行動落實到每個人之中,當每個人去為之而努力的時候,其實並不難做到。大家可以減少使用普通塑料製品、減少燃油交通工具的出行、積極配合垃圾分類、合理處理工業以及農業的廢水和廢氣、不亂丟垃圾廢品、不過度開採資源、愛護森林。這些力所能及的行動,能夠使地球環境越來越得到淨化和改善。你出力,我出力,大家一起盡全力,地球變得更美麗。

Irene Song
0754-82319824

基石藥業在2021年ESMO年會上公布CS1002(抗CTLA-4單抗)與CS1003(抗PD-1單抗)聯合治療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Ib期研究數據

中國蘇州2021年9月19日 /美通社/ — 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2616),一家專註於研究開發及商業化創新腫瘤免疫療法及精準治療藥物的領先生物製藥公司,在2021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公布了CS1002(抗CTLA-4單抗)與CS1003(抗PD-1單抗)聯合治療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Ib期研究(CS1002-101,NCT03523819)的初步結果(Poster ID: 981P)。研究數據表明,CS1002與CS1003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聯合治療,在未接受過抗PD(L)1治療的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 錯配修復缺陷(dMMR)實體瘤患者與經抗PD (L)1治療失敗的黑色素瘤患者中,均展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與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

CS1002-101研究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性、劑量遞增和劑量擴展的Ia/Ib期研究,旨在評估CS1002單藥治療 (Ia期),以及與CS1003聯合治療 (Ib期) 的臨床安全性、耐受性、藥代動力學特征和初步抗腫瘤活性。

Ib期劑量遞增部分,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探索了CS1002四種不同給藥方案與CS1003的聯用,未觀察到劑量限製性毒性(DLT),未達到最大耐受劑量(MTD)。

Ib期劑量擴展部分,在未接受過抗PD(L)1治療的MSI-H/dMMR實體瘤患者和經抗PD(L)1治療失敗的黑色素瘤患者中,評估了CS1003 (200mg固定劑量,Q3W)與兩個劑量水平的CS1002分別聯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即CS1002常規劑量(1 mg/kg Q3W, 至多給藥4次,A組),和CS1002較低劑量 (0.3 mg/kg Q6W,B組)。

截至2021年3月1日,在A組和B組共計16例可評估的MSI-H/dMMR實體瘤患者中,總體客觀緩解率(ORR)為50%。其中,A組9例患者中,4例(44.4%)達到部分緩解(PR),B組7例患者中,1例達到完全緩解(CR),3例達到PR。在A組和B組共計8例可評估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總體ORR為50%,每組各有2例患者達到PR。

共33例患者參與安全性分析,29例 (87.9%) 患者報告了至少1例不良反應事件(AE)。21例 (63.6%) 患者報告了治療相關不良反應事件(TRAE),其中,5例(15.2%)為>/=3級的TRAE,A組2例,B組3例。最常見的TRAE為腹瀉、疲勞和皮疹。

因此,抗CTLA-4單抗CS1002和抗PD-1單抗CS1003聯合治療,在上述兩個瘤種中均展現了優異和可持續的初步抗腫瘤活性,且與CS1002劑量水平無關。其中,CS1002較低劑量組(0.3mg/kg, Q6W)可能具有更優的安全性

基石藥業首席科學官謝毅釗博士表示:「CTLA-4是一個重要的T細胞激活的負調因子。國內外多個靶向CTLA-4的臨床研究正在開展,目前僅有一個針對CTLA-4靶點的單抗藥物獲批上市。此次CS1002和CS1003聯合治療在未接受過抗PD(L)1治療的MSI-H/dMMR實體瘤患者和經抗PD(L)1治療失敗的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臨床療效數據令人鼓舞,並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這些數據支持CS1002和CS1003聯合療法進一步臨床開發。」

關於CS1002(抗CTLA-4單抗)

CS1002是由基石藥業開發的在研抗CTLA-4單克隆抗體。CTLA-4又稱CD152,是由CTLA-4基因編碼的一種跨膜蛋白質。CTLA-4可通過與其配體B7.1/B7.2分子結合後抑製T細胞激活,使腫瘤細胞免受T淋巴細胞攻擊。因此,阻斷CTLA-4的免疫效應可刺激免疫細胞大量增殖,從而誘導或增強抗腫瘤免疫反應。CTLA-4為包括腫瘤在內的許多疾病的免疫治療提供了新方法。

關於CS1003(抗PD-1單抗)

CS1003是一種靶向人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的人源化重組IgG4單克隆抗體,正在開發用於多種腫瘤的免疫治療。與已經獲批或正在臨床試驗的大多數結合人源及猴PD-1的單克隆抗體相比,CS1003與人類、食蟹猴和小鼠PD-1均具有高親和力,可阻斷PD-1與PD-L1和PD-L2配體的相互作用。 

關於基石藥業

基石藥業(香港聯交所代碼: 2616)是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專註於研究開發及商業化創新腫瘤免疫治療及精準治療藥物,以滿足中國和全球癌癥患者的殷切醫療需求。成立於2015年底,基石藥業已集結了一支在新藥研發、臨床研究以及商業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世界級管理團隊。公司以腫瘤免疫治療聯合療法為核心,建立了一條15種腫瘤候選藥物組成的豐富產品管線。目前,基石藥業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獲得了三個新藥上市申請的批準,分別在中國大陸獲得兩個新藥上市批準、在臺灣地區獲得一個新藥上市申請批準。多款後期候選藥物正處於關鍵性臨床試驗或註冊階段。基石藥業的願景是成為享譽全球的生物製藥公司,引領攻克癌癥之路。

欲了解更多,請瀏覽www.cstonepharma.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陳述僅與本文作出該陳述當日的事件或資料有關。除法律規定外,於作出前瞻性陳述當日之後,無論是否出現新數據、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我們並無責任更新或公開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及預料之外的事件。請細閱本文,並理解我們的實際未來業績或表現可能與預期有重大差異。本文內所有陳述乃本文章刊發日期作出,可能因未來發展而出現變動。

相關鏈接 :

http://www.cstonepharma.com

溯溪遇溪水暴漲 20人受困南澳北溪 消防局動員搶救

溯溪遇溪水暴漲,20人受困南澳北溪,消防局動員搶救。(圖∕宜蘭縣消防局)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中秋連假首日驚傳20位民眾到南澳北溪溯溪戲水,卻因遇到溪水暴漲受困,宜蘭縣政府消防局獲報立即動員前往搶救,在黑夜中運用拋繩槍、繩索及照明設備,小心翼翼的將受困人等全部平安救出。

宜蘭縣消防局於18日18時16分接獲110轉報,有18位雙北家族成員相約出遊,到南澳鄉扇子瀑布溯溪,卻於返回途中遭遇溪水暴漲,阻斷去路,受困於南澳北溪,雖然都穿有救生衣,但因水深約達1米,不敢冒然渡溪,另外還有其他2位來自宜蘭的男子,亦受困在同一個地方,其中一人並無救生衣。

消防局立即派遣第二大隊、南澳、觀音分隊攜帶照明設備、水域救生裝備,前往搜救,隨後又增派馬賽、冬山分隊支援人員和車輛。現場運用照明設備,並以拋繩槍架設繩索進行救援。19時39分將現場20名受困民眾全數脫困,無人員受傷,20時30分平安護送至碧候停車場,所有人拒絕送醫,自行返家。

大鵬灣管理處「小琉球愛龜減塑活動」中秋假期連開跑

▲鵬管處與海湧工作室、台灣咾咕嶼協會在中秋連假舉辦愛龜淨灘。(圖/鵬管處 提供)

記者 余政哲/屏東 報導

「小琉球愛龜減塑活動」在9月18至21日中秋假期連四場開跑!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鵬管處)與海湧工作室、台灣咾咕嶼協會共同辦理的愛龜淨灘接力賽邁入第六年,結合發行「海灘貨幣」在島上店家消費,2018年曾被觀光局選為到島上「必做」的事情之一,今年更獲日本NHK亞洲視角節目前來專訪。


▲遊客熱情參與愛龜淨灘。(圖/鵬管處 提供)

鵬管處表示,小琉球淨灘不發紀念品、不致詞,參加前還要先上課,而且是取得海灘貨幣唯一管道;美麗的海灘貨幣是用海廢玻璃繪製而成,主要由在地藝術家林佩瑜彩繪,迄今已發行約1900枚,累計吸引近3000人次參加。今年「小琉球愛龜減塑活動」因疫情三級警戒從7月延後至今辦理,選在遊客較多的中秋連假9月18至21日期間,藉此加強宣導源頭減塑,愛護海洋的永續旅遊觀念。


▲小琉球的海灘貨幣可以在特定商家得到優惠。(圖/鵬管處 提供)

海湧工作室副執行長郭芙表示,對於已經安排假期來小琉球旅遊的遊客或是返鄉的鄉親們,歡迎連假四天,每天下午二點到遊客中心報到,來一趟減塑課程以及淨灘競賽!每場會發行50枚海灘貨幣作為活動獎勵,獲得的貨幣又可在島上支持在地店家,可折抵10至1000元不等的優惠,跟五倍券一樣,令人興奮與期待!


▲參與淨灘者為環境盡一份心力。(圖/鵬管處 提供)

鵬管處提醒,來參加「小琉球愛龜減塑活動」,一樣要記得做好防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配合實聯制登記,請大家防疫不鬆懈,一同安心旅遊、減塑生活。

活動詳細資訊如下:

海灘貨幣兌換店家地圖:https://reurl.cc/Xle5pD

海灘貨幣活動公告資訊臉書社團:https://reurl.cc/GbdXQp

中秋送愛 致孝高城獨居老人團圓

▲中秋送愛致孝高城獨居老人團圓活動登場。(圖/桃園市公道正義服務協會提供)

記者張辰卿/桃園報導

為盡社會責任之義務,桃園市公道正義服務協會於去年辦五場公益捐贈活動,其效益彰。並於今年疫情解封後繼續於高城里舉辦,活動會以同樂會方式,溫暖每位獨居老人及弱勢民眾的心及發放民生物資,使獨居老人及弱勢家庭在疫情期間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佳節。

民國110年9月18日下午2:00,在桃園市八德區高城里高城六街(高城社區活動中心),本次「中秋送愛致孝高城獨居老人團圓」活動,由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善願文化基金會等公益團體、D F P領袖學苑合辦,經公益團體共同捐贈舉辦民生物資發放及同樂會之大型活動,現場準備共計108份民生物資。

公益領頭羊全國被害人權協會副理事長劉承武先生表示:『經過三個月的可怕疫情之後,發現家庭及家人的重要性!感恩高城里里長能夠共襄盛舉,共同立德行善。尤其係因為疫情嚴重程度影響了民眾對老人的照顧不足問題的當今台灣社會不利於老人生活環境及品質不佳下,社會公義與公益及文化素養息息相關!更應該本於「百善孝為先」的信念而努力實現每一個弱勢族群尤其是獨居老人的生命價值!

「生命無價永不回復」我們一起加油打氣讓台灣成為全球最美好國家及桃園市成為最幸福生活的城市!貫徹落實人格尊嚴和保障基本生存權與展現人文素養及社會大眾意識到人道關懷!讓台灣成為世界最可愛的軟實力「以人為本」!不再迷信以權為本或以財為本。今後將結合起來全國各縣市的公益團體聯合舉辦如此有意義有價值的公義與慈愛的活動!是有志者能共襄盛舉。』

財團法人善願文化基金會 董事長陳斯鴻表示:「年青有善,願你同行。請大家一起來關懷弱勢家庭。」

桃園市公道正義服務協會 理事長陳春來表示:「本土疫情爆發後,人人悶在家負面情緒及壓力跟者加溫,今解封後就先以同樂會方式用歡笑讓大家紓解壓力,做公益本來就是件快樂的事情,今後只要疫情有管控好,會持續推動公益活動。」

  ▲公道正義及善願文化基金會公益夥伴們。(圖/桃園市公道正義服務協會提供)

馬祖卡蹓壯遊跳島趣 自行車慢遊活動啟動

▲馬祖跳島自行車慢遊活動登場。(圖/馬祖風管處提供)

記者張辰卿/馬祖報導

為推廣全民騎自行車低碳旅遊的好處,並以單車推廣跳島觀光,響應自行車旅遊年,「2021馬祖好卡蹓-跳島自行車慢遊活動」 9月18日於馬祖南竿遊客中心廣場正式啟動,上午登場的是「2021馬祖好卡蹓-跳島自行車慢遊活動啟動」,出席貴賓有陳雪生立委辦公室代表游特助,並由連江縣劉增應縣長、王忠銘副縣長、連江縣議會張永江議長率同南竿鄉林惠萍議員、北竿鄉陳玉發議員及莒光鄉公所謝春欗鄉長等貴賓,與主辦單位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方正光處長偕同為本活動鳴笛揭開活力序幕。

▲ 跳島自行車漫遊啟動。(圖/馬祖風管處提供)

活動中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 馬祖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觀光資源,適合騎單車深度探訪馬祖,感受戰地及閩東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享受運動樂趣,更可以飽覽沿途風光,以慢活的速度騎遇馬祖之美。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方正光處長表示:馬祖的地形多元且充滿挑戰性,推廣自行車騎乘將豐富馬祖的旅遊型態,發展四鄉五島跳島式騎旅,擴展出更有感的「深度體驗型觀光」,發掘馬祖單車觀光的市場潛力。

本次活動依據不同程度特別規劃兩條單車體驗路線,有號召專業車友騎乘南竿遊客中心至媽祖巨神像來回的挑戰組路線,並另安排休閒組路線至55據點折返,沿途經過鐵堡、勝天公園等景點,暢覽戰地與自然好風光,秋日陽光下御風而行,感受馬祖的多元旅遊魅力!  下午接續登場微光馬祖嘉年華,包括有馬祖食客饗宴、微光市集、馬祖小學堂、迷彩小舞台和特色手作等活動,引領參與民眾體驗道地馬祖味。

「2021馬祖好卡蹓-跳島自行車慢遊」期間性活動自9月18日揭開序幕,一直持續到11月30日,參加者有金牌勇士獎、銀牌勇士獎、銅牌勇士獎的四鄉五島10處指定景點打卡任務,活動期間完成指定的任務即可獲得豐富好禮獎項,沒有自備自行車的遊客,也可親至3處遊客中心(南竿、北竿、莒光)辦理借車,年滿18歲以上,自認可騎乘者,或未年滿18歲者須由父母或法定代理人共同填寫借用申請表,並陪同騎乘,歡迎大家多加利用,一起來體驗以自行車騎行的方式低碳遊馬祖!本次活動特別聯名Card蹓馬祖電子會員卡,集結馬祖四鄉五島吃、喝、玩、樂各類型特約商店,提供遊客各式優惠好康,下載Perkd App即可搜尋《Card蹓馬祖數位卡》享有超過25間特約店家提供的優惠方案!

(圖/馬祖風管處提供)

精彩活動持續不斷,結合下半年度發放振興五倍券的新聞話題熱度,即將於10月推出2021馬祖卡蹓假期產業結盟觀光推廣方案,發放888份500元面額「消費券紅包」予非馬祖籍遊客及5000張優惠商家酷卡集章抽獎兩大活動,提供直接誘因,鼓勵遊客至馬祖旅遊,創造消費帶動經濟活絡,恢復觀光產業榮景,詳請活動辦法敬請鎖定馬管處官網與粉絲團馬祖愛趴GO公告。

「2021馬祖好卡蹓-跳島自行車慢遊活動」邀請全國民眾好朋友,透過輕鬆低碳之旅,體驗馬祖在地特色文化、享受當地美食、領略離島風光,寫意暢遊馬祖四鄉五島。相關活動訊息請至以下網站查詢: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https://www.matsu-nsa.gov.tw/index.aspx?l=1

官方FB粉絲團-馬祖愛趴GO

https://www.facebook.com/Go.go.Matsu

ICCPP發佈新一代GENE TREE陶瓷芯,引領「無粉」霧化技術

ICCPP發佈新一代GENE TREE陶瓷芯,引領「無粉」霧化技術

深圳2021年9月18日 /美通社/ — 全球性霧化公司ICCPP在9月16日舉辦的2021 Nano-tech Ceramic Core Global Online Launch Conference上發佈了其第一個陶瓷芯技術品牌GENE TREE。GENE TREE的發佈標誌著電子霧化研發領域的一場革命,同時也為業界帶來了新一代陶瓷芯產品。

2021 Nano-tech Ceramic Core Global Online Launch Conference
2021 Nano-tech Ceramic Core Global Online Launch Conference

此次發佈會以「The Future of the Core」為主題,強調了電子霧化技術的持續發展與創新,並展示了ICCPP塑造行業未來的決心。該公司旗下全新GENE TREE納米科技陶瓷芯產品有望提高霧化效率和穩定性,同時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ICCPP首席執行官EVEREST Zhao表示:「GENE TREE是無數小時的研發努力以及十年的電子霧化技術經驗的成果。我們很高興能夠面向國際社會發佈我們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並引領陶瓷芯的未來發展。」

ICCPP擁有一支300人的強大研發團隊。歷經1000多天,研發團隊不斷重複著技術探索和科學實驗,並花費數萬小時精煉1000套陶瓷芯材料配方,該公司終於開發出了GENE TREE納米科技陶瓷芯產品。此外,研發團隊還克服了一系列技術生產挑戰,確保大規模生產的陶瓷芯在電阻一致性和外觀方面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

GENE TREE陶瓷芯
GENE TREE陶瓷芯

GENE TREE產品採用「無粉」理念,創新利用全新環保礦物材料製成的原料(在高溫下遷移和擴散到三維網絡陶瓷骨架中)。除此之外,GENE TREE產品還重塑了晶界微觀結構,多相共存結構提高了陶瓷韌性。同時,瀰散顆粒分佈於三維陶瓷骨架中,形成親脂性基質層,可以提高多孔陶瓷的親脂性和儲油性。霧化測試結果顯示,陶瓷受熱表面和霧化溫度在4至11瓦範圍內保持穩定。

與其他產品不同,GENE TREE的安全使用功率上限從8瓦提高至11瓦,以完全滿足不同產品的要求。發熱膜的溫度保持穩定,GENE TREE支持長達4000秒的持續霧化,與其他主流產品相比使用壽命提高了5倍。

GENE TREE是ICCPP旗下第一款陶瓷芯產品,一經發佈便獲得了業界的廣泛關注。GENE TREE計劃面向B2B客戶提高產能和銷售,已經發展成為市場的關鍵參與者,同時也是電子霧化技術方面的領導者。

ICCPP簡介

ICCPP是全球性技術集團,在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製造、品牌建設等方面擁有近十年的經驗。該集團在70多個國家/地區分銷產品和服務,擁有約3000萬用戶。

Tingkai Xu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話:+86-15957944779

綠島朝日溫泉區局部開放

綠島朝日溫泉。(圖∕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綠島朝日溫泉戶外泡湯設施,已於9月14日完成結構安全補強,經檢驗符合安全標準,即日起恢復局部營運,正好符應中秋連假登島遊客體驗海底溫泉泡湯需求。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區管理處指出,目前朝日溫泉區局部開放使用的設施包括:八角亭溫泉池及緊鄰的泡湯池、礁岩區三圓形泡湯池、煮蛋區,其他尚未完成修復設施如室內溫泉池、瞭望台、溫泉機房等,仍陸續施工中,現場以施工圍籬阻隔,請遊客入園時遵循現場工程告示與工作人員指引,勿進入施工區域。

又指出,園區開放時間,為下午3時至晚間11時,提醒遊客朝日溫泉區因目前為局部開放營運階段,現場並無銷售入園券,請遊客逕洽綠島地區住宿業者,或浮潛、潛水、機車租賃等觀光相關業者購買入園泡湯券,憑券進入朝日溫泉區消費。入園體驗泡湯遊客並應注意自身健康狀況,遵從相關防疫措施。

多元林業經營 雙連埤森活手作體驗樂趣多

雙連埤森活手作體驗樂趣多。(圖∕羅東林管處)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18日的中秋連假首日,林務局羅東林區管處委託中華林產事業協會舉辦今年第三堂多元林業經營系列課程「森活手作樂-精油、植物染手作體驗」,與社區民眾分享員山鄉雙連埤林業多元實驗計畫的成果,並引導在地林農發現森林在木竹產物外的多元價值。

羅東林管處指出,林業經營系列從4月起陸續推出「椴木支架設立」、「重力式疏伐觀摩及林下經濟經營示範」、「國產小徑木加工利用及木頭杯墊DIY電烙」等課程,這期分享循環經濟概念-樹葉、樹皮是森林資源循環利用。

課程委由國立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張資正老師講授「精油與植物染料之製作及應用」,讓在地的大、小朋友學習科學簡易精油萃取法、簡易手染布技術,並將環境永續及環境教育理念,融入雙連埤的森、川、里、海,展現在地里山精神。

主、承辦單位人員於中秋佳節,陪同社區夥伴「製作精油、體驗手作染布」,希望社區能將各期所學帶入當地的非木質森林產物、生態旅遊及林下經濟作業,共創振興雙連埤山村綠色經濟的林業多元發展目標。

持修積善協會結合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 愛心宅配不打烊 讓弱勢家庭開心過中秋

▲訪視員轉贈物資同時關懷個案生活狀況。(圖/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提供)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中秋連假服務不停歇,愛心宅配讓弱勢邊緣家庭不用擔心吃飯問題,感受到滿滿的社會溫情!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獲得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的愛心食物包,解決弱勢家庭餐食問題。

疫情肆虐而產生急難家庭,今年持續不斷增加。家住富里的劉阿姨(化名),獨自扶養2個孫子,平時依靠經營小吃攤收入勉強維持生計。從5月起,因為疫情關係而收入頓減,生活更困難。加上日前發生意外跌倒受傷要開刀治療,無法工作沒有收入來支應開銷,只能四處向親友借錢來支付醫藥費及家庭支出,三餐靠著鄰居提供多餘的餐食來生活,處境艱困。

雙手拿到訪員到府轉贈的愛心物資的劉阿姨,強忍著淚水不斷說謝謝,他非常感謝協會的到府關懷及協助,讓他在最困難無助的時候,給予最立即的幫忙。

▲訪視員愛心宅配物資到卓溪村弱勢家庭手中。(圖/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提供)

卓溪村的葉阿嬤,靠著零工收入及政府補助度日,平日與孫女兩人相依為命,互相照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沒有臨時工作,瞬間收入減半,成為疫情急難家庭。

持修積善協會訪視員帶著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的愛心食物包及生活用品,從中秋連假前就陸續進行花蓮13鄉鎮分線關懷訪視與物資轉贈,讓弱勢邊緣家庭不用擔心三餐問題,開心過節。

理事長施慧萍表示:平安健康過生活是現在許多弱勢家庭想要的願望,在中秋團圓的佳節裡,協會同仁及各地據點志工進行分線關懷,將愛心物資送到每個需求家庭,讓溫馨散佈社會各角落,社會處處充滿溫情。

國內新冠確診9/18增6境外0本土0死 累計16129染疫839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疫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診,18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0本土0死亡。全國目前累計16,129例確診,包括1,500例境外移入、14,575例本土病例。自2020年起累計839例死亡個案,其中829例本土、10例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印尼(案16234、案16235、案16236)、孟加拉(案16237)及菲律賓(案16238、案16239)入境,入境日介於9月4日至9月16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其中3人有接種疫苗、1人調查中。詳如附表:

附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127,17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109,042例排除),其中16,129例確診,分別為1,500例境外移入、14,575例本土病例,以及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83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9例本土、10境外移入。
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1例、臺北市318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臺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

今世緣「國緣之夜」文化交流論壇在哈佛大學俱樂部舉行

今世緣「國緣之夜」文化交流論壇在哈佛大學俱樂部舉行

紐約2021年9月18日 /美通社/ — 「共話中國緣,天涯共此時」。在中國傳統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由今世緣主辦「國緣之夜」文化交流論壇當晚在哈佛大學紐約俱樂部舉行。

哈佛大學俱樂部董事查爾斯·沙利文在當晚舉辦的「國緣之夜」文化交流論壇致辭
哈佛大學俱樂部董事查爾斯·沙利文在當晚舉辦的「國緣之夜」文化交流論壇致辭

來自美國社會各界是知名人士及美、俄、日、韓駐聯合國外交官、海外僑領等近百人緣聚一堂,共慶中國節,共話中國緣。

著名演講家、谷歌公司戰略創意總監阿比蓋爾·波斯納Abigail Posner對「緣文化」的英文表述進行了探討,她對中國白酒「國緣」以「緣」作為核心文化的創意表示讚賞,並認為在充滿差異的東西方文化中,神秘的「緣文化」存在共性,是增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把鑰匙。

今世緣董事長周素明在致辭中表示,伴隨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各國人民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程度更加密切。緣文化能促進家庭和美、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弘揚緣文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求。

獲得象徵美國移民最高成就的愛麗斯島獎的美國著名僑領、美中公共事務協會會長騰紹駿 (Fred Teng) 表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緣分故事,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源遠流長,是國與國「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論壇同時舉辦的有關中國現代酒文化的圖片展吸引了眾多嘉賓關注。曾在中國吉林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聯合國高級專家Georgy Tologray是個中國通。他認為酒為中國人的緣聚提供了特殊載體和表達方式,這既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也是被全球都廣泛認同的一種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