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655

嘉義家扶中心粽葉飄香傳溫情

▲翁章梁縣長為孩童佩掛香包。(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端午節將至,嘉義家扶中心22日上午在朴子服務處前舉辦粽葉飄香愛傳承活動,共計28戶服務家庭,78名親子共襄盛舉,並動員36名義工協助活動進行,縣長翁章梁、社會局長張翠瑤、朴子市長吳品叡到場陪伴參與家庭包粽話家常,一同聞粽香慶佳節。

義工們將香菇、肉燥放入大鍋內翻炒,翁縣長接手炒料架勢十足,陣陣香氣撲鼻,參與包粽的成員一字排開專心包粽,依序放入糯米、蛋黃、肉等內餡,仔細綁在架上形成粽串,讓人食指大動。新住民媽媽為縣長講解包粽、綁粽技巧,她獨自陪伴就讀國小的女兒成長,在接受家扶中心服務歷程中,除了改善家庭生活品質,也感受到濃濃台灣人情味,今年是她第三年參與粽香活動,回首第一次生澀的由志工教導,到至今可以熟能生巧的獨自完成,猶如遠度重洋來台的生活寫照,從陌生到熟悉像是許多家庭的縮影。

▲翁章梁縣長炒料架勢十足。(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有善心人士為家扶孩子準備虎爺造型香包,翁縣長、吳市長、家扶扶幼主委黃國芳為孩童佩掛香包,象徵長輩對孩子平安健康的祝福,虎爺是孩子的守護神,盼守護渡過疫情高峰。翁章梁表示,家扶應景端午節,透過包粽讓大家齊聚一堂,從買料、炒料、包料到煮完互相分享粽子,過程就充滿互動與樂趣,促進情感交流,未來一週高中以下學校停止實體課程,盼縣府成為孩子的虎爺保護他們健康長大。

家扶中心主任沈明彥說,家扶的力量來自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家扶透過網路宣傳方式,邀請社會大眾認捐包粽食材,才短短6天就認捐完所有食材,加上義工夥伴的用心才能完成別具意義的粽香活動,除了傳承端午文化,也用行動傳遞關懷。


▲翁章梁縣長與義工一起動手包粽子。(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雙港古鎮顯風華 北港鹿港首度攜手歌唱大賽來比拼

▲雙港古鎮風華文化交流大賽 「好靓兒童組」冠軍 賴哿萲,亞軍 何孟欣,季軍 紀辰奕。(圖/邱猷權攝)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與鹿港首度攜手舉辦「雙港古鎮風華文化交流歌唱大賽」,昨(5/21)在北港大復戲院舉辦決賽,高手雲集,競爭激烈;經過一整天比賽,好靓兒童組冠軍賴哿萲;魅力青春組冠軍 張鎮麟;樂齡活力組冠軍 林淑華,各獲得獎盃乙座,價值10,000元的商品券及雙港伴手禮。


▲雙港古鎮風華文化交流大賽決賽。(圖/楊青琪攝)

文觀處陳璧君處長表示,北港大復戲院古稱「北港座」,創建於昭和2年,曾是沿海娛樂中心,風華一時;鄧麗君、歌仔戲天王楊麗花都曾在此演出,很開心戲院修復後,在這裡舉辦雙港文化交流歌唱大賽,將豐富的歷史資產以及人文特色與歌唱大賽融合,帶大家重溫舊時光新感受。

代理鎮長蕭美文表示,北港與鹿港街屬於宗教重鎮,此次歌唱大賽以歌會友之外,更要邀請大家深度體驗雲林北港之特色,除了舉世聞名的「朝天宮」、「武德宮」等宗教名勝外,還有很多人文、藝術、文青等必去景點,如水道頭文化園區、女兒橋、集雅軒…等,重點的北港形象商圈美食、特產也不可錯過,如糕餅、麻油、鴨肉…等,歡迎大家來雲林縣北港鎮逎玲瓏、吃好料。

彰化縣鹿港廟口商圈促進發展協會謝秀櫻理事長表示,此次「雙港古鎮風華文化交流歌唱大賽」活動,共分為三組「樂齡活力組」、「魅力青春組」、「好靓兒童組」,特禮聘雅酈唱片總監同時也是資深音樂人的賴穎川老師擔任主審;上週六(5/14)在鹿港新祖宮辦理初賽,經過激烈比拚共有25名進入決賽,今天除了參加歌唱比賽外,同時也帶來鹿港特色伴手禮,期待未來再續緣攜手辦理跨域推廣活動。


▲雙港伴手禮。(圖/邱猷權攝)

▲雙港伴手禮。(圖/邱猷權攝)

主審賴穎川老師表示,今日決賽十分精彩,經過激烈角逐和評委打分,最終選出每組前三名;每一位能上台演唱的選手都勇氣可佳,沒有得獎不代表唱得不好,臨場站上舞台的表現決定了名次,評委老師都給予了專業的點評和建議,希望參賽選手在未來的音樂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遠。「魅力青春組」的一位選手說,十分感謝主辦方辦理這麼好的活動,比賽之餘逛了鹿港與北港的商圈老街,還享受雙港美食及名產,真的是滿載而歸。

▲主評審賴穎川老師專業講評並勉勵所有參賽者。(圖/邱猷權攝)

雲林縣北港形象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威任說,此次辦理「雙港古鎮風華文化交流歌唱大賽」活動,希望透過音樂交流療癒心情,同時跨域宣傳北港及鹿港兩商圈獨特的藝文與古蹟資源;比賽結果出爐後邀請書法家吳仁懋老師現場揮毫「報條」,頒獎儀式讓參賽者備感受重視,活動圓滿成功,未來在疫情舒緩後邀請全國朋友蒞臨並再創商圈商機。

各組前3名如下:
好靓兒童組 冠軍 賴哿萲,亞軍 何孟欣,季軍 紀辰奕
魅力青春組 冠軍 張鎮麟,亞軍 呂沂庭,季軍 蕭定閎
樂齡活力組 冠軍 林淑華,亞軍 張智培,季軍 羅忠義

更多相關活動訊息請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Packanoffice

▲書法家 吳仁懋老師現場揮毫報條。(圖/楊青琪攝)

嘉縣兒童累積確診919人 衛生局提醒與病毒共存的戰爭 應注意6大警訊

▲嘉義縣今天公布919 人確診。(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今公布759人確診,其中有症狀486人,無症狀273人。年齡介於4個月-101歲,10歲以下88人,70歲以上80人。累計全縣10歲以下染疫幼童919人,70歲以上也有544人。目前居家隔離1222人,輕症居家照護4305人。全縣6-11歲學童計7059人接種,接種率40.6%,無不良反應,呼籲民眾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務必確實戴好口罩。

疫情持續升溫,縣長翁章梁說這是一場與病毒共存的戰爭,保護老人小孩降低中重症、死亡是目前防疫重點,縣內累計兒童確診人數近千人,雖仍以輕症為主,但專家指出確診兒童若病情惡化,恐嚴重影響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等器官組織,目前縣內6-11歲有4成學童完成接種,25日起開放5-11歲BNT疫苗接種,這年齡群可接種人數計13056人,督促家長趕緊讓幼童打疫苗,也請65歲以上長者把握5月23日至31日最後一週施打千元獎勵。

衛生局長趙紋華指出,確診幼童最小年僅出生1個月,因大多幼童還沒打疫苗且表達能力有限,提醒家長應注意6大警訊徵兆包括:1.抽搐;2.意識不佳;3.呼吸困難、胸凹現象;4.唇色發白或發紫;5.血氧飽和度低於94%;6.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尤其5歲以下幼兒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恐怕是併發腦炎的前驅症狀,應儘快撥打119或由同住親友送醫,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衛生局提醒應注意6大警訊。(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衛生局提醒,中央發佈自23日起開放原住民族及離島地區居民適用快篩陽性診斷後視同確診,因此居住在阿里山鄉的民眾比照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65歲以上長者及長照機構,如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後就可視為確診,民眾可至阿里山鄉衛生所、石棹醫療站、香林衛生室尋求協助,無法使用視訊者可由親友攜帶健保卡,用夾鏈袋包好快篩檢測卡前往請醫師確認。


▲強化原住民族快篩及診斷。(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第21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齊聚全國聽障家庭

▲第21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齊聚全國聽障家庭。(圖/莫素娟提供)

記者楊小慧/台南報導

由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桃園市聲暉協進會合辦「愛在桃園-第21屆全國聲暉爸媽表揚活動」,今(22)日將來自全國的聽障家庭齊聚一堂,在謹守防疫原則的條件下,共同為得獎的聲暉媽媽與爸爸們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今年共有15位得獎者,包含本身亦是聽障者的樂觀媽媽-陳怡安女士,從不吝分享自己身兼聽障者與媽媽角色的珍貴經驗,並熱心投入聽障社群服務。

將姪孫視如己出的郭蔚蘭女士,雖非名義上的「母親」,卻承擔了大部分的教養重擔,甚至持續學習精進手語,成為合格手語翻譯員;同時教養著兩位聽障子女的王姿芬女士,所有的負擔與壓力都是其他聽障家庭的雙倍,但她仍以樂觀、正向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

還有一位特別獎得主,是長年贊助聲暉團體、熱心公益的胡莫伸子女士。這群爸媽們背後都曾經歷不足為外人道的辛酸,但也都在重重難關裡展現堅毅與大愛。

桃園市大家長鄭文燦市長親臨活動現場,祝福獲獎的爸媽們,並提及桃園是人口成長最快的城市,智慧、低碳、永續更是市政府持續精進的目標,未來將更努力打造友善育兒與平權美好的生活環境。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理事長莫素娟表示,聲暉是由聽障孩子家長所成立的社福團體,多年投入聽障者與家庭專業服務與倡議工作,一年一度公開表揚各縣市聲暉爸媽代表,讓社會大眾看見每位照顧者不分性別的用心與付出,活動獲得日立冷氣、台灣中油、正聲電器等企業與衛福部、桃園市政府、平鎮區公所的支持。

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莫素娟理事長感激表示,「近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對聽障者及家庭、社福團體來說都是很大的壓力與挑戰,未來殷切期盼政府、企業與民間共同協力,為聽障者打造友善平權的溝通環境。」

今本土新增79441例、53人病歿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79,48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9,441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2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3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9,441例本土病例,為38,290例男性,41,097例女性,5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0,698例,桃園市11,168例,臺北市9,645例,臺中市7,250例,高雄市7,135例,臺南市4,678例,彰化縣2,358例,新竹縣2,328例,屏東縣2,256例,基隆市1,799例,宜蘭縣1,778例,苗栗縣1,636例,新竹市1,613例,花蓮縣1,096例,南投縣953例,雲林縣916例,嘉義縣760例,臺東縣565例,嘉義市431例,澎湖縣165例,金門縣139例,連江縣7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3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2例具慢性病史、1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5月4日至5月1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0日至5月20日。

世新與時俱進與產業無縫接軌 五星導覽服務吸引2千名考生搶當世新人

▲「甄愛世新」活動出動33名翠谷薪傳人,提供考生及家長專業導覽服務。(圖/世新大學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世新大學於5月21日、22日辦理「甄愛世新」活動,在嚴峻疫情下,兩日仍湧入超過兩千多位學生甄試,33名世新「翠谷薪傳人」及各系教師全員出動,校園內也廣設服務點,更開放全新落成的智能攝製基地連續兩天進行四場導覽,供考生與家長參觀,獲家長一致好評:「世新大學教育與時俱進,與產業無縫接軌」。

「甄愛世新」活動已連續舉辦13年,每年校園親善大使翠谷薪傳人都會在現場介紹、引導,讓學校和考生「親密互動」零距離,親切專業的服務,獲得考生及家長大力讚賞。今年雖受疫情影響,招生面試人數仍超過兩千人,僅錄取1057人,競爭十足激烈。為提升優質手腦並用的學習環境,世新大學去年底啟用470坪的智能攝製基地,引進好萊塢最新技術由2256塊LED組成的帷幕構成270度的環景螢幕。智能攝製基地不但在國內傳播科系中屬於最新穎的實作場域,更將與產業密切結合,提供學生產學合作機會,在為期兩天的甄試特別開放參觀,並由專任教師進行導覽,讓所有來訪的考生與家長都深刻感受到世新的用心。

來自新店高中的考生俞丞霖透露,世新圖文傳播暨出版學系是他的最愛,「我覺得世新大學設備資源很豐富,會選擇圖傳是因為我對拍照及攝影很有興趣,本身也有在學美術,所以想把兩項技能融合在一起。」他也提到,參觀完攝製基地後,內心相當震撼,也更加深想就讀世新大學的意願。

「畢業後開小型工作室是我的夢想。」來自新竹縣六家高中的汪子渝透露,自己從小就對遊戲抱持濃厚興趣,且擅長剪輯,國中便開始自學並參加多媒體創作社團,期待就讀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遊戲組,讓自己更上一層樓;另一名報考數媒系動畫組的考生韓欣岑則說,「我對動畫和多媒體非常有興趣,世新數媒系是我的第一志願,希望能在大學鑽研更高深的動畫專業。」


▲世新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於現場設置網美直播室,相當吸睛。(圖/世新大學提供)

優質教學環境及專業五星導覽服務,獲得學生、家長一致好評,兩天校園裡也看到不少拉著行李的考生和家長,不辭辛勞從中南部甚至外島前來應考。一名專程從台中來的家長表示,「我覺得世新非常棒,可以學習到很多先進的技術,畢業後的出路也很廣,很放心讓孩子就讀。」

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連續兩日,親自前往全校19個學系面試休息區為考生加油。他表示,今年推甄遇上疫情高峰,本以為會有許多考生缺席,想不到參與面試的學生仍相當踴躍。「我認為透過實際面試的方式對考生相對公平,也能讓家長親眼參觀世新校園裡優質的設備環境,相信今年註冊率定能再創高峰。」

國際油價波動上揚 國內汽、柴油價不調整

國內油價暫不調整。(圖∕新頭條資料庫)

記者陳映庭∕台北報導

儘管國際油價上揚,但台灣中油公司自2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不予調整,每公升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30.2元、95無鉛汽油31.7元、98無鉛汽油33.7元、超級柴油28.0元。因持續啟動雙重平穩機制,各應調漲油價,該公司全額吸收。

台灣中油指出,本週受中國大陸上海疫情趨緩擬逐步解封及北半球即將進入夏季駕車出遊旺季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本週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4.37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2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3.26%。

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原應每公升各調漲5.1元及6.6元,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4.5元及6.0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再吸收0.6元。因雙重平穩機制啟動,汽、柴油共各吸收5.1元及6.6元,國內汽、柴油價格不予調整。

台灣中油表示,本週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汽、柴油每公升共各2元及1.5元)調整國內油價,並持續以亞洲國家最低價、平穩機制運作,協助穩定國內油價,汽、柴油各需調整之5.1元及6.6元均由台灣中油吸收,累計111年至4月底止,該公司共吸收約81.37億元。

台灣中油與亞鄰各國油價請參考全球資訊網https://www.cpc.com.tw之產品與服務–亞鄰各國比較表。

「疫」軍突起!全球首款漢方精油香氛眼鏡成防疫小尖兵

▲漢方精油香氛眼鏡。(圖/艾德國際提供)

記者陳怡真/台南報導

現今台灣防疫政策,已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儘管下半年國境可望解封,但國人對防疫還是不敢掉以輕心,相關的防疫商機至少成長兩倍以上,不只治療確診使用的中藥「清冠一號」大缺貨,連標榜可以提升免疫力與抵抗力的「防疫茶」、「防疫香包」,也成為民眾搶購目標,甚至有眼鏡業者,推出全球第一款香氛眼鏡,讓民眾透過「漢方聞香」方式來防疫,商品甫曝光,詢問度超高、帶動消費買氣。

眼鏡廠二代轉型闖出一片天 防疫新生活戴香氛眼鏡也行

「後疫情時代,選手們在運動比賽時,儘管戴口罩不方便也不舒服,為了防疫還是不得不戴,如果能藉由香氛幫助防疫、又得以讓選手在賽事緊繃之際,透過精油舒緩緊張情緒讓表現更好,」因而發想出精油香氛眼鏡的概念。

已經有近五十年歷史、過去專門代工國際品牌的老字號眼鏡廠,在二代,有著機械碩士背景的黃志昌回來接手後,積極轉型,自創品牌主打技術門檻較高的運動光學眼鏡,就算近視高達1300度,也有合適鏡片可以選擇,在運動市場深耕許久,後來看到國內疫情不斷升溫,黃志昌、毛秀婷夫妻倆,開始想從自家產品,為防疫盡點心力,参考自古以來,中醫採用辛溫散邪、芳香避穢的藥材 ,透過燻燒、或是香包模式,經由呼吸道吸收,刺激人體鼻黏膜,防止病毒入侵,減少外感病邪機率的概念,從而促成全球第一款搭載精油香氛眼鏡的誕生。

▲香氛來源是採用漢方的純精油研製而成。(圖/艾德國際提供)

花兩年時間 四處尋找漢方純精油研發香氛眼鏡

「大概花了兩年時間,一開始自己買書研究、再到處請教中醫師及芳療師,經過多方請益之後決定藥材種類。」曾經當過國中國文老師的毛秀婷表示,調配精油的過程,比自己當初教書時準備教材還辛苦,尤其相關的精油台灣並沒有,觸角只能伸到國外,堅持只要最好的,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合適的產品。「使用純精油,儘管成本相對增加,但還是得做,因為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黃志昌說。

夫妻倆同心協力開發另一個領域,起初對精油不甚了解,邊閱讀邊研究居然產生了興趣,還變身調香師,因為以往中藥味,給人的印象不是味道極重 ,就是苦澀濃厚,但這可是要讓消費者長時間戴在臉上,馬虎不得,毛秀婷下功夫不斷嘗試調整,最後定調的複方純精油,聞起來不嗆鼻、更加舒適宜人。

這款全球第一款自帶香氛的太陽眼鏡,不但徹底顛覆傳統眼鏡市場,當太陽眼鏡不再只是單純的太陽眼鏡,眼鏡上特殊的香氛,彷彿成為另一種獨特的身分印記,讓人一聞難忘、印象深刻。


▲全球首款自帶香氛的太陽眼鏡。(圖/艾德國際提供)

特殊鼻墊香氛塊研發百次以上 一推一壓輕鬆置換不同香氛

「我們這一次的最大亮點,在於鼻墊香氛塊的置入,為了這個重要小細節,研發團隊一改再改、設計至少改了上百次,只為讓消費者更好上手 ,」毛秀婷笑說,兩夫妻的白頭髮還因此多了不少。

眼鏡款式推陳出新,製程就得跟著不斷翻新,加上近幾年原物料紛紛飆漲,要做專業的眼鏡,連鏡片也得跟著升級,濾藍光抗眩光、還得鍍膜防霧防潑水,才不會因為戴口罩而起霧,樣樣都得墊高成本,但這對黃志昌與毛秀婷而言,不算什麼,就如同多年來無償贊助許多基層球隊太陽眼鏡一樣,宣導「護眼觀念」、並為社會盡份心力,才是他們自始至終不變的創業宗旨。

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點睛祈福  粽所矚目 展現必勝決心

▲臺北市長柯文哲(中)擔任2022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點睛主祭官。(圖/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提供)

記者 張辰卿/台北報導

「2022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為全臺最具指標性與國際性的龍舟賽事,5月21日下午於以屈原為主神供奉的洲美里屈原宮,依循古禮舉辦龍舟點睛祭江大典,由臺北市柯文哲市長擔任主祭官,同時體育局李再立局長及貴賓們共同虔誠上香敬獻,祈請眾神保佑賽事平安順利、圓滿成功。

▲影音/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 龍舟點睛祭江大典。(影片/記者張辰卿攝)

點睛祈福儀式隆重而簡約,以舞龍舞獅及三太子的民俗藝陣揭開序幕,同時邀請龍舟代表隊伍「臺北興富發棒球隊」、「AIT 美國在臺協會」、「大佳龍舟隊」、「歐漫露營樹豆龍舟」、「政大EMBA」及「臺北市龍舟協會」一同參與傳統祭典儀式,現場更特別設置一座「粽所矚目」祈福裝置,讓選手們親手寫上對於本次龍舟賽事的祈願與祝福,期許在這個特殊時期,充滿信心與信念,注入龍舟的熱血與活力,不論在生活或賽事中,都能成為造就彼此的英雄。

▲臺北市長柯文哲(右1)與屈原宮主委林天來(左1)揮毫必勝二字,為選手加油。(圖/張辰卿攝)

柯文哲市長表示,雖然因疫情影響,國外隊伍沒有辦法一同參與,但我們還是繼續將美好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祭典儀式完成後,主祭官及選手隊伍一同踩街前往雙溪碼頭龍舟點睛會場,由柯文哲市長與屈原宮主委揮毫大筆,為「必‧勝」兩字寫下最後一筆劃,象徵面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同時邀請駐臺大使一同為現場的龍舟點睛,隨後展開祭江儀式,由龍舟隊伍代表從雙溪碼頭划向大佳龍舟碼頭,為即將到來的2022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划出好彩頭。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李再立局長強調,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已經舉辦48年,此次共有192支隊伍、4,400多名選手及253位國外選手參加,今年更透過視障朋友一同共襄盛舉,鼓勵大家不論身體有什麼限制,都能夠勇於接受挑戰,共同享受運動的樂趣。此次競賽會確實遵照防疫規範舉行,各路龍舟好手將一同爭奪最高榮譽,賽事精彩可期,也歡迎民眾在賽事期間,一起前往觀賽為選手加油。

▲體育局李再立局長(龍舟第一排左)與龍舟隊伍共同參加祭江儀式,為賽事祈福。(圖/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提供)

近年體育局積極將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品牌化,設計全新視覺意象,並在大佳河濱公園大直橋下彩繪龍舟視覺意象,致力打造成為臺北市的龍舟訓練基地,讓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成為國內外最具指標性的專業龍舟賽事。

更多活動內容與競賽規程資訊可詢:2022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活動官網(dragonboat.taipei

勞工因疫情請假可補提證明 自主管理期不得拒絕返工

▲居家隔離結束,雇主不得拒絕勞工出勤。(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近來因確診需居家照護的人數驟增,嘉義縣政府勞青處表示,勞工如未能即時收到衛生主管機關開立隔離通知書等證明文件,致無法提供佐證,得於所請假期結束後30日內補提。打滿3劑者若選擇0+7,只要有快篩陰性證明,雇主不可拒絕勞工出勤,也不可要求改請特休假、事假或病假。

勞青處表示,勞工請假時倘未收到隔離通知書等證明文件,可先以健保快易通APP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的陽性檢測結果作為證明勞工請假理由及日數,不一定要有隔離通知書,若未能佐證,可在請假結束後30日內補提。

勞青處提醒,勞工確診或需隔離,是屬於屬職業上原因,雇主則應給予公傷病假,並照給原領薪資,若後續導致失能或死亡,雇主須再依勞動基準法的職業災害規定給予相關補償。

此外,打滿3劑疫苗的民眾若選擇0+7,只要有快篩陰性證明,雇主就必須要讓勞工出勤上班,不可拒絕,雇主若是有防疫考量,勞資雙方可在達成共識後,讓勞工居家上班或從寬給假。至於勞工選擇3+4,前三天居家隔離,原則上會收到居隔通知單,可以請「防疫隔離假」,防疫隔離假並未強制要求雇主給薪,若符合條件的勞工請防疫隔離假,雇主不得不准假、不得視為曠職,也不得強迫勞工以別的假別處理,亦不得扣發全勤獎金。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勞青處進一步說明,雇主若為因應防疫政策採行在家或遠距辦公時,仍應遵守勞動基準法規定,工作及休息時間均應記載,出勤紀錄要覈實逐日記載至分鐘,記載方式除採用紙本簽到簿外,亦可以電腦資訊或電子通信設備協助記載,例如:APP、電話、手機打卡、網路回報、客戶簽單、通訊軟體等。

勞青處長陳奕翰提醒,勞工在家或遠距辦公下班後,如有使勞工延長工作情形者,於工作完成後,亦應將結束時間回報雇主記載,雇主則需依法給付延長工時工資;此外,雇主仍需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5條規定,在合理可行的範圍內採取必要預防設備、措施,避免勞工在家工作發生職業災害,相關職場防疫可參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定「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及勞動部訂定之職場安全衛生相關指引。

國中會考首日 黃敏惠巡視考場為考生加油打氣

▲市長黃敏惠等人為考生加油打氣。(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111年國中教育會考首日,因疫情升溫,在嘉義市的3所考場學校安排於第二類備用試場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考生共75名,現場出現發燒及咳嗽症狀考生有12名,第一節統計因確診尚未解隔離、快篩陽性未經PCR檢驗或未獲PCR檢驗結果無法參加考試的考生計有40名,將安排於6月4日及5日兩天補考。

嘉義市長黃敏惠在教育處長林立生等人陪同下,前往嘉義高中巡視考場防疫措施,感謝所有場務人員、護理師和各校考生及考場服務隊。因應疫情不開放家長陪考,各校為提供舒適安全的閱讀與考試環境,用心佈置包含確認人員動線安排、休息區防疫規劃及出入管制等,北興國中休息區更是校長及老師動員為每位考生黏貼固定隔板,考試前後座位清消,防疫全面升級、不鬆懈,讓家長放心、考生安心應試。

(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教育處長林立生表示,嘉義考區有6,084名考生報名,分別在嘉義高中、嘉義女中、嘉義高工、民雄農工及東石高中5個考場應考,嘉義市計有2,818名應屆國三生參加。今年因應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防疫學生參加考試,特別安排於第二類備用試場應試,相關試場備載人數可能因疫情而攀升不足,特別於嘉義高商及永慶高中特別各加開1所考場學校以為因應,考場間並有防疫計程車待命,以利原考場備載容量超出時,便於移動。

今年因應疫情急遽升溫,嘉義市並依循教育部於5月16日公告之強化防疫措施辦理,以維護考生權益、維持考試公平、保護考生及試務人員健康。各項防疫措施包括:全程佩戴口罩、量測體溫、不開放陪考、各試場開放冷氣,試場前、後門保持關閉,開啟試場內四個角落的窗戶各5至10公分以維持試場適度通風、英語(聽力)考試照常施測、維持試場通風並加強消毒、管制考場進出動線、確保整體考生應試健康與安全。

嘉義縣加碼500元催長者打疫苗 兒童青少年BNT縣民優先

▲嘉義縣加碼500元禮券催長者打疫苗。(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嘉義報導

嘉義縣今公布778人確診,其中有症狀713人,無症狀65人。年齡介於4個月至92歲,10歲以下88人,70歲以上56人。累計全縣10歲以下染疫幼童831人,70歲以上也有464人;目前居家隔離尚有1818人,輕症居家照護3908人;全縣6至11歲學童計6953人接種,接種率39.99%,無不良反應。

5月23日起至5月31日止,嘉義縣65歲以上鄉親接種任一劑疫苗,除中央500元禮券外,嘉義政府另加碼500元禮券。因應目前全國禮券缺貨,將採發兌換券方式,自7月1日至8月31日止,民眾可持兌換券到原來接種的醫療院所,若於3+1行動醫療接種的鄉親,則到接種鄉鎮的衛生所兌換。

縣長翁章梁說,疫情開始有北降南移趨勢,國內重症或死亡者,多以慢性病、幼童、高齡,且未完整接種疫苗者為主,嘉義縣第一劑疫苗接種率85.2%為全國第四名,但第3劑僅61.2%,主要是75歲以上長者只有58%的人接種。

專家分析未打疫苗者相較打過三劑者,染疫後的死亡率增加6倍,為了保護老人、預防重症,為鼓勵65歲以上長者接種,嘉義縣加碼500元禮券;衛生所除假日加開接種站,全縣57家合約接種院所,3+1行動醫療,皆可提供接種服務。

衛生局長趙紋華提醒,12至17歲及5至11歲學童BNT疫苗25日開打,校園接種僅限設籍嘉義縣學童青少年,各合約院所則以嘉義縣兒童青少年優先,老人小孩是目前最需加強接種的族群,請鄉親一起關心家中長輩及孩童,一定要完整接種疫苗,早打早保護,相關疫苗接種資訊請洽衛生局網站查詢。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司傅:葉勇助、許哲彥、陳明洲、陳敦仁」四藝師生聯展 精彩絕倫值得一看

▲葉勇助、許哲彥、陳明洲、陳敦仁等四位司傅致力創作與傳承。(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台灣傳統廟宇從清治以來漸次發展,呈現豐富多樣、絢麗繁複的建築藝術,從神像塑造、石木雕刻、門神彩繪、屋頂剪黏等傳統工藝皆精彩絕倫,培育無數手藝精湛、技術紮實的工藝司傅。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司傅:葉勇助、許哲彥、陳明洲、陳敦仁」四藝師生成果聯展,是文化部積極性藝文紓困補助計畫,委託申請單位辦理四位藝師,為期十週以上推廣傳習課程的師生成果展。展出地點在北港工藝坊(雲林縣北港鎮共和街2號),位處蜿蜒有致、古意盎然的巷弄內,共展出30多件司傅與學員們創作的「泥塑神像」、「剪黏虎堵」、「木雕虎爺」、「彩繪博古」等工藝作品,時間為5月14日到5月29日 (週三、四休館),每天9:00-17:00。歡迎大家來北港看展覽、逛古蹟、吃美食,共度豐富多彩的工藝饗宴。北港工藝坊:https://goo.gl/maps/JUkmdQTUdXN1GmeD8。

葉勇助、許哲彥、陳明洲、陳敦仁四位司傅,迄今從事廟宇傳統工藝已逾40年,更有甚長達一甲子的光陰,皆為該項工藝中之箇中翹楚。司傅們平日除從事工藝製作,也致力於技術的傳承。

葉勇助–台中市傳統粧佛工藝保存者,師承廬山軒雕佛名師陳祿官,熟捻木雕、泥塑、夾苧脫胎等三種粧佛技法。尤擅泥塑夾宁脫胎上生漆之創作造像,所需工序繁雜耗時,作品質輕且歷久而彌新。勇助司此次教授學員泥塑土地公與觀音神像,從泥土打底塑形、修光、牽粉線,到上色、按金等繁複完整工法一次到位。

許哲彥–雲林縣傳統剪黏工藝保存者,師從彰化剪黏名師江清露學習,擅長泥塑、剪黏、交趾陶等三種工藝技法。所設計之剪黏圖案繁複多樣,龍獅體型飽滿,鬃毛漸層豐富,兼具傳統與創新。哲彥司此次教導學員創作虎年主題壁堵,學習瓷碗剪黏、鐵絲骨架水泥塑形、上色暈染等技法。虎堵尺寸僅略小於廟宇內的壁堵,作品立體觀看靈活有緻、生趣盎然。

(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陳明洲–雲林縣傳統粧佛工藝保存者,擅長木雕開釜、打粗胚、泥塑塑形、修光、粉線、彩繪、漆藝等多種工藝。能巧妙運用同一塊木料雕造神像與神椅,呈現自在無接縫的工藝技術。阿洲司此次教導學員從磨利雕刻工具開始,漸次修整虎爺粗胚、細修、開面、上色按金,直至完成個人各具特色的虎爺作品。

陳敦仁–彰化縣傳統彩繪工藝保存者,師承家族陳穎派彩繪,重視廟宇現地施作經驗,工藝擅長傳統披麻抓灰打底工法、堵頭堵仁設計與配色、圖稿粉本描摹上色、化色與化暈等多重技法。敦仁司此次教導學員們,練習在木板上臨摹堵頭與博古圖稿、粉本描摹、彩繪上色與化暈。師生常教學互動,課堂學習氣氛活絡。

雲林縣傳統工藝文創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洲表示,十週以上的推廣傳習課程,成就此次師生成果聯展,所有初次接觸的學生與社會人士皆學習妥善運用各式工具從事傳統工藝創作,通曉該項工藝的基礎知識和技術,進而創作出程度頗高且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許多學員並期待能有進階課程再次參與學習,充分達到文化部推廣傳統工藝和積極紓困的美意。

國中教育會考21日登場 宜蘭、台東兩地試務順暢

宜蘭縣長林姿妙(前排中)前往宜蘭高中考場,關心會考試務。(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國中會考今天上午登場,台東縣應考人數總計1,797人,宜蘭考區則有3,957位考生應考,會考首日,試場秩序正常。

台東縣會考首日居家隔離考生總計32人及自主防疫考生總計34人,各考場第二類備用試場計有66位考生應試,啟用12間第二類備用試場,教育處長林政宏前往臺東女中及臺東高商考場,為所有考生、試務中心工作人員、各國中休息區師長加油打氣,同時提醒所有考生,專心應試、遵守試場防疫規定,做好防疫,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並請全體試務工作同仁、學校師長及所有考生在試場的工作及應試之餘留意自身健康。

宜蘭考區總報名人數3,957位考生報名(較去年減少229名),分別在頭城家商、蘭陽女中、宜蘭高中、宜蘭高商、羅東高中、羅東高工、羅東高商、蘇澳海事等8個考場(共137間試場)舉行,另增設80間備用試場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及考試期間通知確診受影響之考生備用,縣長林姿妙也前往宜蘭高中關心會考試務,並提醒應考生落實各項防疫準備,保護自己的同時,亦保護他人的健康。

蘇澳國中鄭伶巧獲2022總統教育獎 姊妹先後獲獎移民署祝賀

蘇澳國中鄭伶巧(右),榮獲「2022總統教育獎」,移民署宜蘭縣服務站主任簡玉屏(左)21日前往訪視。(圖/移民署宜蘭縣服務站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立蘇澳國中三年級鄭伶巧,榮獲「2022總統教育獎」,她的姐姐鄭翠玄同時也是2020年總統教育獎得主,姊妹前後獲獎,相當不容易,移民署宜蘭縣服務站主任簡玉屏21日前往祝賀。

鄭伶巧96年在越南出生,小學三年級時與父母親來到臺灣生活,剛開始就讀小學時完全不懂中文,語言隔閡及就學、生活適應等問題,初期在校就學適應極為艱難,所幸她努力不懈持續學習,陸續突破語言障礙,終於在越南語、臺語、詩文創作及柔道等各項語文、體育競賽獲得優異成績,去年(110)年獲頒宜蘭縣優秀新住民二代楷模。

鄭伶巧的姊姊鄭翠玄,同時也是「2020總統教育獎」得主,兩姊妹從小在越南貧困的鄉下一起長大,她十分欽佩姊姊勤勉的求學態度,一直期許自己以姊姊為榜樣,終於能像姊姊一樣,對於今日能夠獲得總統教育獎殊榮,姊妹要一起將這份榮耀獻給辛苦照顧她們的母親,同時也表達感謝移民署、宜萱婦幼關懷協會及學校師長的指導與扶持,未來,伶巧期許自己可以成為律師,照顧及保護更多人,捍衛真理造福人群。

簡玉屏表示,伶巧同學勇敢突破逆境,表現出十足堅韌的意志力,並且不斷超越自我,獲得2022總統教育獎殊榮,是新住民子女的最佳模範,希望藉由伶巧的生命經驗分享,鼓勵更多的新住民家庭勇於效法學習,展開在臺灣的精彩人生!

羅東樟仔園文化園區轉型 全台首座創生移居中心啟用

羅東樟仔園文化園區轉型為「宜蘭縣羅東創生移居中心」,21日啟用。(圖/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推動地方創生計畫,羅東鎮公所向國發會爭取地方創生經費,將羅東樟仔園文化園區轉型啟動為「宜蘭縣羅東創生移居中心」,賦予「羅東青年創業基地」等新功能,並於21日開幕,現場還有羅東高中、羅東高工、羅東高商與在地青創團隊一起參與的大型創意市集、在地青年短講、親子窯烤披薩DIY及音樂舞蹈演出等。

「宜蘭縣羅東創生移居中心」啟用、羅東鎮公所進一步與「國立羅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國立羅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及「羅東創生移居中心」執行單位「現思文化創藝有限公司」共同簽署「地方創生合作交流備忘錄」,未來將相互提供諮詢與交流、推動產官學合作計畫、積極促進青年就業多元培力、推展地方創生等各項合作,未來將成為羅東鎮發展青年創業與地方創生事業推動重要基地,同時藉由備忘錄的簽署,為在地青年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能力,進一步促進移居人才投入羅東發展,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品質與產業契機。

宜蘭縣羅東創生移居中心為宜蘭第一個獲得國發會「地方創生公有空間整備活化計畫」補助的公有空間活化案例,在成立全台首座創生移居中心以後,現定位為溪南地區創生移居基地,希望帶動溪南地區的發展,以「友善移居、溫柔創業、小鎮創生」為營運主軸,提供移居顧問、場地借用、創業諮詢、創生培力等服務內容,創造地方共識凝聚與發展地方創生事業的發展環境。

更多羅東鎮訊息在http://www.lotong.gov.tw/
羅東鎮公所  廣告

宜蘭5/21確診增2019本土+2死 單日陽性率近8.4成 民間捐百台血氧機助抗疫

勝霖藥品公司捐贈100台血氧機供宜蘭縣內住宿型長照機構使用。(圖∕宜蘭縣政府)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確診21日新增2,019例本土個案,又有2人不幸往生;5月20日單日陽性率近8成4,平均七日陽性率亦近6成4,雙創高峰!確診個案激增,縣長林姿妙宣布,5月起長照機構輕症確診者,一律採原地收治。

為了讓長照機構安心照顧長者,並紓緩醫療負擔,縣議員莊淑如號召勝霖藥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00台血氧機,由縣長林姿妙代表縣內住宿型長照機構受贈。

林姿妙表示,5月起長照機構出現輕症確診者,一律採原地收治,並依照縣府訂定的相關SOP落實以「家」為概念的照顧,相關醫療判讀儀器至為重要,感謝莊淑如議員及勝霖藥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善心,慷慨捐贈血氧機,讓長照機構住民得到更多的保障。


▲宜蘭縣疫情持續嚴峻。(圖∕宜蘭縣政府)

衛生局長徐廼維指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中,已知感染源329例、疫調中1,690例;又有2人不幸往生;校園疫情再添確診學生239人、教職員工31人,累計共4,010位學生、383位教職員染疫。全縣本土確診累計共26,572人、10人死亡,目前居家隔離3,280人;5月20日陽性率83.78%,近7日平均陽性率63.76%,再創新高。。

今天新增2名死亡個案,一名為85歲男性,曾接種2劑疫苗,有高血壓、中風與失智病史,5月12日採檢陽性確診,收治住院後病情惡化,搶救後不幸往生。另一名為66歲男性,未曾接種疫苗,有糖尿病、高血壓及中風病史,5月16日因身體不適,經採檢確診後收治住院,隔日不幸往生。

在醫療量能方面,六家公私立醫院專責病房共243床,收治192人,佔床率79.0%;加護病房共22床,收治14人,佔床率63.6%。疫苗第一劑涵蓋率已達84.2%,第二劑79.2%,第三劑63.4%。

衛生局表示,第15波疫苗快打站已經開打,疫苗種類為莫德納及高端,第一劑到第四劑都有提供服務,請民眾儘快把疫苗打好打滿,才能有足夠的保護力。

烏俄戰爭之李東昇觀點∕俄消烏長 戰況漸明

烏克蘭戰爭發展預測。(圖片來源∕liveuamap全球觀察即時地圖)

鏖戰迄今已近三個月的烏俄戰爭,局勢有了重大的轉變!烏克蘭一方面清理”哈爾科夫”北面到”北頓涅次河”西岸的土地,一方面要控制”沃爾臣斯克”(位於北頓涅次河東岸,俄烏邊境附近,非常重要的T2104公路跟鐵路的主要轉運中心),這是烏克蘭的首要目標,要斬斷伊久姆地區俄軍的後勤補給路線,相對於”沃爾臣斯克”,”舍別基諾”(控制14K-3公路跟鐵路),以及另外一邊的十月鎮(控制E105公路)這三個點之間的區域,就是烏克蘭的目標區!

其實 “別爾哥羅德”(意即白色之城)跟”哈爾科夫”原本是同一個城市,更是原先的斯沃博達烏克蘭(哥薩克兵團)的中心,哈爾科夫位於哈爾科夫河、洛潘河、烏達河三條河流的交會處,而哈爾科夫河匯入洛潘河,洛潘河匯入烏達河,烏達河之後更是匯入”北頓涅次河”,這三條河都是發源於別爾哥羅德,而北頓涅次河也是來自別爾哥羅德!這樣就能了解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略地位之重要,所以歷史上無數的戰役都發生在此,單單俄德戰爭就發生三次哈爾科夫大戰。

哈爾科夫之所以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主要原因就是位於頓河最大的支流北頓涅次河的關鍵位置,所謂的頓巴斯,就是指北頓涅次河流域的烏克蘭部分,實際上也就是斯沃博達烏克蘭的範圍!其東南界就是北頓涅次河跟頓涅次丘陵,與其接壤的就是頓涅次嶺(頓涅茨克共和國跟盧甘斯克共和國)與亞速高地(馬立波),這是烏克蘭東邊、不屬於聶伯河流域的區域,其實就是俄羅斯想要佔據的範圍!

從歷史演進、地理特性及戰略位置等角度觀之,不難了解烏俄戰爭為何在這些地方爭戰。整體戰況發展至今,烏克蘭軍援不斷、愈戰愈勇,俄羅斯戰力迭遭重創、軍心潰散,形成「俄消烏長」的態勢,結局如何,已然逐漸明朗!(本文作者∕世界局勢觀察家、全球觀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李東昇)

音樂遙想曲 143 ~ 童安格 第一張國語專輯 想妳

音樂遙想曲 143 ~ 童安格 第一張國語專輯 想妳

作者/張馬、編輯/Gothe

童安格 是台灣歌手、詞曲創作者及演員,早年從軍中退伍後因對音樂有極高的興趣,隨即進入寶麗金唱片擔任製作助理學習音樂,長相斯文的他也成為當年的偶像創作歌手,並與 齊秦、周華健、王傑 稱為 台灣四大天王。

在1985年加盟寶麗金唱片發行第一張國語專輯 想妳 整張專輯都他作詞作曲,除了創作才華洋溢,歌聲更是委婉動聽,之後發行的專輯都廣受歌迷喜歡,如 女人、忘不了、我曾經愛過、跟我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夢開始的地方、花瓣雨、真愛是誰 等等。

~ 為什麼妳 不再想過去 那麼地 那麼地 那麼地柔情 長髮的女孩 如今哪裡去 哦

為什麼妳 不再想過去 那麼地 那麼地 那麼地純情 羞怯的心靈 如今哪裡去 哦

想妳 想妳 妳擁有的柔情 妳擁有的純情
想妳 想妳 妳對我的柔情 妳對我的純情 想妳 ~

1985年 童安格 想妳 寶麗金唱片

快訊/今本土新增84587例及59死、223例中重症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84,6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4,587例本土個案及52例境外移入(3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9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4,587例本土病例,為40,348例男性,44,215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346例,台北市10,590例,桃園市10,453例,台中市7,989例,高雄市7,646例,台南市4,609例,彰化縣2,808例,新竹縣2,472例,屏東縣2,265例,宜蘭縣2,019例,基隆市1,757例,苗栗縣1,601例,新竹市1,575例,花蓮縣1,219例,雲林縣1,128例,南投縣924例,嘉義縣780例,台東縣576例,嘉義市505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5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6例具慢性病史、29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0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