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448

虎咖啡開設「金杯理論」課程 探索精品咖啡世界

虎咖啡老闆林楷偉(左),指導宜蘭市長江聰淵(右)沖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地方中心/宜蘭報導

宜蘭市創新育成中心進駐廠商「虎咖啡」,將於111年1月份連續四星期,開設精品咖啡「金杯理論」課程,共8個場次,每場次開放6個名額, 29日下午1時開放報名,額滿為止。

隱藏在巷弄間的「虎咖啡」,是虎老闆夫婦十年前的返鄉創業成果,讓宜蘭市區的巷子裡時不時瀰漫陣陣誘人的咖啡香,也讓不少在地民眾體驗到了真正的好咖啡究竟是什麼味道,從咖啡的教學,精品咖啡的體驗,以及巷弄咖啡館的溫暖氛圍,虎咖啡絕對是許多民眾品嘗咖啡的好去處。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虎咖啡身為宜蘭市創新育成中心的元老級廠商,這幾年來不斷與其他的育成夥伴們共同成長茁壯,現在虎咖啡已然成為非常優秀的在地青創企業和專業咖啡店,這次課程中的「金杯理論」,探討較為深入的專業咖啡知識,虎老闆將會揭開精品咖啡的神秘面紗,使學員們能夠獲得更專業的咖啡知識和技巧。

宜蘭市創新育成中心指出,本次課程將會講授精品咖啡的「金杯理論」,學員們可以從課程中了解到咖啡萃取率及濃度的比例,學習如何掌握「黃金比例」! 課程當中,循序漸進的由理論介紹、沖煮示範、到實際的操作和校正,深入探究精品咖啡所能達到的、藝術般的境界,對於咖啡特別有興趣、對咖啡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趕緊來報名!但須具備基礎咖啡認知,同時自備基本咖啡沖煮器具,若有相關問題請洽虎老闆林楷偉,電話:(03)931-2104。

本次課程不需支付報名費用,僅需繳交保證金五百元,將於課程當日退回。報名連結:https://reurl.cc/jgNG8L

陳其邁推動港市合作有成 愛河灣遊艇碼頭簽約 大型遊艇服務產業進駐亞灣

▲愛河灣遊艇碼頭,大型遊艇服務產業進駐亞灣。(圖/業者提供)

記者張辰卿/高雄報導

高雄「港市合作」共同建設與開發舊港區腳步穩健向前!「港市合作願景擘劃暨高雄港愛河灣遊艇碼頭A區興建營運招租」案,12/26日與「亞果遊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約,宣告愛河灣及週邊將集遊艇、觀光休憩、文化創意、音樂娛樂及數位科技等的複合式場域,並有效串連為全國唯一的高雄遊艇服務產業生態圈。

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港舊港區有賴歷任市長及港務公司協助下,一棒接一棒共同的方向將典型工業港口轉型,促成現在精彩的亞灣核心精華,另外也有賴瑞隆立委的加速協調爭取港區各項重要建設,也感謝港務公司及土開公司的努力合作招商。本次愛河灣遊艇碼頭開發不僅代表著海洋遊艇生活及產業在愛河灣落腳,更代表亞果遊艇集團看好愛河灣的發展,基礎建設與市場條件俱足,參與投資建設。

▲高雄市長陳其邁推動港市合作有成,愛河灣遊艇碼頭簽約。(圖/業者提供)

陳其邁同時表示,市府帶頭發展遊艇產業,也擁有三艘文化遊艇,可帶貴賓飽覽亞灣重大建設,以海上視角欣賞高雄,沿路遊賞高雄港國際級重大公共建設,景象不亞於澳洲雪梨港與義大利熱那亞港,作為海洋國家的高雄海洋首都,海域河域的開放就是市民的日常,親近她、喜愛她。

本次A區成功簽約,位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珊瑚礁群室內空間與其前方水域3.26公頃,鄰近輕軌光榮碼頭站,預期可帶動高雄遊艇休憩產業的發展,並結合高雄城市美學打造獨一無二遊艇碼頭絕美景緻。亞果遊艇集團侯佑霖董事長表示,A區開發將透過亞果豐富的遊艇休憩經營經驗,投資2.5億打造出84席國際級遊艇泊位、國際級遊艇俱樂部及海洋教育中心,創造70個就業機會,結合高雄市政府於亞灣新創園暨5G AIoT專案,碼頭泊位將配置「5G智慧雲端水電樁」讓碼頭管理上可以更兼具便利、即時與智慧。

▲ 愛河灣模擬示意圖。(圖/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臺灣港務公司李董事長表示,高雄港持續與高雄市政府提高舊港區價值,除了既有港口進化發展外,努力打造城市和港灣的連結,並同步進行商港區的調整及產業維繫之下縫合港市再創契機,愛河灣遊艇碼頭開發就象徵著舊港區轉型開發的下一階段,期待與密切持續港市合作!

未來愛河灣遊艇碼頭,也將成立「高流站」,將集結愛之船、渡輪、海洋休憩下水處,並配合台灣燈會會前會推出跨年限定渡輪航線,未來渡輪也將扮演串接港灣景點的重要角色!高流碼頭的渡輪航線將自12月26日至1月2日試營運,每日下午都將有2~3個航班往來棧貳庫、旗津,以海上巴士的形式串聯高流、棧貳庫、旗津,將成為高雄港灣特有的新玩法!

Light Up Taitung! 浪漫燈景點亮慢城台東溫暖意象

藝文中心廣場的蒲公英燈座,入夜後燈光亮起、映射周遭溫暖光亮。(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台東報導

歲末之際,臺東縣政府要讓民眾感受慢城的溫暖意象,打造節慶溫馨浪漫氛圍,以「Light Up Taitung 浪漫臺東」為主題,在鐵花新聚落、杭州街及藝文中心前廣場等三個場域,分別設置三件街景裝置,以夢幻粉紅聖誕燈樹、繽紛魔幻網燈以及輕盈溫馨的蒲公英,展現臺東好客城市的新亮點,展期自即日起至明年2月20日。

臺東縣政府表示,今年全民持續受到疫情的影響,希望透過歲末街景裝置帶給民眾迎向光亮的希望,選擇設置在遊客出入頻繁的鐵花村徒步區,居民平日常去的藝文中心,及靠近學校、教會與醫院附近的街道,就是想要讓來訪及生活在臺東的民眾,都有機會在平時生活行走的環境中,感受到不一樣的街景燈光帶來的歲末節慶氛圍,並且駐足停留體驗臺東迷人夜色情調。

慢活是臺東的生活態度,這裡的舒適生活空間、獨有的人文風情、特色產業生態,以及熱情友善的居民,以知性情感黏住了異鄉的遊客的心,也串起在地居民的情;因此,臺東縣政府特別以「漫力量」及「漫溫暖」作為此次街景裝置的意象。高達8米半的粉紅聖誕樹,夜晚燈亮如夢浪漫,佇立在鐵花村人行步道口,樹周邊雲朵和顏色繽紛的方塊環繞,象徵城市柔軟、多元的浪漫力量;走看杭州街至藝文中心一帶,遠處眼睛就會被杭州街上空五顏六色的大面漁網給吸引住,夜晚燈光投射漁網猶如走入目眩神迷的魔幻隧道,為街弄林蔭增添夢幻朦朧氛圍;藝文中心廣場的蒲公英燈座,暗夜散發出光亮,像是溫柔又堅定地守護著生活在臺東的人們,給路過的民眾視覺的驚喜和溫暖的傳遞。

▲杭州街上空滿布五顏六色的魚網,燈光投射彷若一座魔幻隧道。(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文化處指出,為讓民眾參與城市歲末街景氛圍營造,日前舉辦親子彩繪燈罩DIY創作活動,民眾完成的燈罩作品將會掛置在鐵花村周邊,成為美麗街景,妝點鐵花新聚落的夜晚風情,三處街景裝置即日起至111年2月20日浪漫亮燈,活動相關資訊,請上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臉書粉絲專頁。

車用導線架領頭羊  順德產學合作創雙贏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學生(左起:黃崇燁、胡學力、李佳文) ,共同創作發想,透過外牆彩繪設計呈現導線架在生活中的樣貌。(圖/順德工業提供)

記者 張辰卿/彰化報導

以文具五金起家並跨入精密加工,成為全球車用導線架大廠的順德工業,堪稱彰化在地隱形冠軍企業,日前和彰化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合作,以導線架在生活上扮演傳遞、流動、擴張的概念作為視覺的發想,讓學生透過外牆彩繪設計,以LED燈箱和光線變化呈現導線架在生活中的樣貌。

指導創意彩繪的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王紫芸老師留學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專長在素描、油畫、水彩畫、繪畫及多媒材應用,這次主要的設計概念源自導線架扮演著生活上傳遞物的命脈,有許多應用面,但一般大眾的生活裡卻很少被介紹,因此與同學共同創作的發想是將導線架呈現在外牆上,讓一般民眾可從更輕鬆的面向認識導線架。

參與此次彩繪製作的胡學力同學(圖中)特別說明:當初是希望能凸顯順德工業大樓建築上理性深色的色系,彩繪牆面採用明亮且呼應公司在科技研發上豐富多元的創造力,藉由有機類流動的線條將建築工整的線性賦予生命,以繽紛的顏色表現出活潑的特質,但在整體的環境中它又不會太過突兀。並讓導線架的延伸以及傳遞的視覺效果落實在外牆畫面上,讓導線架的存在與一般生活連結。

 ▲外牆彩繪設計樣貌。(圖/順德工業提供)

順德工業指出,人才是一個企業永續發展相當重要的資產,該公司近年持續在車用與工業研發上不斷創新,對於人才的培育也相當重視,同時期望透過與在地優秀系所推動多元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制度,讓企業本身研發和大學創意能量結合,強化學生競爭力。未來在持續引進新世代創意資源中,落實產學緊密合作,培育台灣下一世代車用半導體產業人才。

透過這次彩繪外牆的合作計劃,不但可讓更多民眾對導線架有更多認知。公司也特別感謝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的協助帶領系上學生一起完成,除了促進產業和學校的交流外,也讓未來要進入社會的新鮮人可從不同角度和視野認識企業,讓學生能提前認識並掌握了解産業發展趨勢,對於產學發展和企業創新均有長遠的提升和幫助。

2021感恩晚會 林智堅率一級主管祝福大家聖誕快樂

▲2021感恩晚會,林智堅率一級主管祝福大家聖誕快樂。(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2021新竹市感恩季「聖誕感恩晚會」25號在市府廣場前登場,多組當紅藝人為當天晚上活動獻唱,市長林智堅也率領各單位一級主管上台,祝福大家聖誕節快樂

「聖誕感恩晚會」也結合「買爆新竹」活動,最大獎價值百萬的休旅車由林智堅市長抽出,幸運兒來自住在新竹市的梁先生,一共登入41張發票。

12/25號也是新竹市長林智堅就職滿七周年,「新新竹,新幸福」,林智堅說,這是他一直努力的目標,對這座城市一直有想像,期盼將它打造成迪士尼樂園,充滿歡笑,不分國界、不分年齡,不管大小朋友進到這座城市來,都能感受到無比歡樂。

竹科X基地首棟大樓動土 總統蔡英文親臨主持

▲竹科X基地首棟大樓動土,總統蔡英文親臨主持。(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竹科X基地,第一棟軟體辦公大樓動工典禮,在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下正式動工,未來基地將要興建三棟軟體大樓,聚焦AI、IOT等軟體產業。

蘇貞昌院長表示,基地動土就像未來的大新竹,帶來大願景、大希望,希望大家敞開大心胸,用大努力讓台灣有大大進步。

新竹市長林智堅也說到,竹科X開創三大典範:中央地方首度攜手合作、首座都市型科學園區、創造新竹第二條科技廊帶。

竹科X基地首棟軟體大樓,將引進研發設計、資訊軟體及服務、軟硬整合及智慧應用相關產業進駐,未來將聚焦AI、IOT、研發設計、資訊軟體、大數據等產業,目標整體園區創造1470億元產值、2.1萬個工作機會。

救急會第十四屆會員大會 理監事改選、表揚績優志工

▲救急會第十四屆會員大會,理監事改選.表揚績優志工。(圖/簡舒祺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簡舒祺/新竹報導

來到年末,新竹市救急會12/26在新竹市西門國小舉辦第十四屆第1次會員大會,除了理監事改選外,也向所有會員說明年度業務執行狀況,理事長黃冠銘指出,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度沒有辦理餐會,但他會將這筆費用,分為650份的代餐,讓弱勢團體有份溫飽。

疫情期間,救急會提供了許多醫療物資給各防疫單位,在會員大會結束後,救急會志工團也將在1/16舉行冬令慰問活動,發放千份物資助弱勢。

會中,也同時表揚績優志工暨生命勇者,並頒發孝悌模範生,在年末時刻,給辛苦了一整年的會員們一份肯定,感謝他們的付出,讓社會更加溫暖。

檔車騎乘、負重跑走 林管處招考森林護管員

▲檔車騎乘、負重跑走,林管處招考森林護管員。(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簡舒祺/新竹報導

新竹林區管理處12/25在新竹客運駕訓班,舉行森林護管員甄試,這次共有63人通過報名門檻,要爭取6名職缺,測驗內容包含騎乘循環檔重型機車及1千公尺負重跑走,通過者,才能取得隔日參加筆試與口試的資格。

森林護管員有「森林護衛隊」之稱,工作包羅萬象,包括:森林資源管理、森林保護、植樹造林、棲地及野生動植物管理、治山防災…等相關工作,有時為了查緝盜伐、盜獵等違法行為,還需要與警方一起深入山區進行埋伏。

順利通過層層考驗的錄取人員,會給予為期一個月的專業與實務訓練,未來將與資深護管員並肩從事第一線森林巡護工作,執行森林資源經營、保育及查緝盜伐濫墾等國土保安工作。

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 林智堅:邀公開辯論講清楚

▲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林智堅:邀公開辯論講清楚。(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針對大新竹要不要合併的問題,27號早上新竹市長林智堅出席清大參加活動,又被媒體問到這個問題,林智堅指出,大新竹過去30年來發展停滯,尤其是交通與環境的面向,希望反對方可以舉行一場辯論會,一起來把各自的論點說個清楚。

林智堅指出,有人說大新竹合併是為他因人設事,他認為應該拋開這種成見,就議題方面來討論,林智堅也反問:如果他宣示不參選,是否對手就會願意支持大新竹合併這件事情?

對於林智堅的質疑,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早上參加活動的時候,則是認為,區域重劃是國家重要的執政方針,他贊同整體科技的一併發展,但應該都要有完整的規劃與配套措施,不能如此倉促行事。

大新竹到底要不要合併,國民兩黨都支持,但到底是要竹竹合併升格,還是竹竹苗合併為科技之都,合併的時間點又該設在什麼時間,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凝聚共識。

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 總統:強化產業競爭力

▲清大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總統:強化產業競爭力。(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為了扶植半導體產業,總統蔡英文27號上午來到國立清華大學,參加清華半導體研究學院揭牌典禮,這是蔡英文七天內第三度到新竹市,企圖展現政府對半導體支持的決心。

清華大學成立半導體研究學院,請來中研院院士林本堅當院長,林本堅認為,半導體科技日新月異,新的人才勢必需要擁有解決問題、開創新領域的領導能力,這是半導體學院的教學目標。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指出,半導體產業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但是山中要有人,才能湊成一個「仙」字。比喻人才與產業界息息相關,人才的培育,是產業界能持續蓬勃發展的重要關鍵。

上個禮拜陽明交大成立創新研究學院、這個禮拜清華大學成立半導體研究學院,除此之外,成大、台大也都已經成立了半導體的研究學院,顯示台灣半導體對於高階人才有迫切的需求,而為了鞏固台灣的領導地位,總統蔡英文強調產官學需要更加緊密的合作,才能強化半導體下一代的競爭力。

羅東林管處森林護管員甄試 錄取4候補1

羅東林管處約僱森林護管員招考結果揭曉。(圖∕羅東林管處提供)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辦理111年約僱森林護管員招考,經過第一階段的術科、第二階段的學科和口試後,27日公布結果,共錄取4名、候補1名。每人每月最高約可領取37,000元至39,000元的月薪。

羅東林管處指出,這次計有41人報考,其中5人資格不符,符合應考資格者36人,林業科系人數相較去年減少且平均年齡較長;原住民共有10人報名,皆為男性。12月25日考試當日到考34名,2人缺考,其中3位最年輕的考生年僅22歲,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最年長的考生56歲是南澳的原住民鄉親,可見護管員的工作對各年齡層都極具吸引力;可惜於當天上午進行騎乘循環檔機車路考時,淘汰了7人,合格人數為27人。

又指出,術科期間因寒流影響,氣溫驟降且大雨不斷,場地非常溼滑。為服務考生,除延長考生試駕熟悉循環打檔機車測驗程序外,還特別訂製全新的穿戴式負重背心,及準備吹風機、雨衣、毛巾、禦寒薑母茶等熱飲。另為落實性平政策,今年負重跑走測驗項目,針對男性、女性的完成時間亦有所不同,所有應考人員奮力在滂沱大雨中爭取佳績, 27人均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負重跑走,全數通過第一階段術科測驗。

12月26日進行第二階段學科測驗及口試,計有27名參與考試,通過甄試錄取4名、候補1名。羅東處表示,正取及備取均為男性,除備取1人外,其餘皆為林業本科系畢業。甄試結果於該處布告欄及公告於網站https://luodong.forest.gov.tw/all-news

羅東處表示,約僱森林護管員薪點折合率經行政院同意於109年7月1日起調升為136.5元,折算月薪為新臺幣30,030元。再加上每月依實際作業得領取約2,000元至4,000元不等之山地巡護作業費,以及服務於山僻地區而調整之薪酬,初任人員在該處最高將可領取約37,000元至39,000元左右之月薪。

新錄取人員依規定需完成1個月專業訓練,訓練期滿成績及格者即正式成為羅東處約僱森林護管員,為林業第一線工作注入新活力,從事森林保護、支援山難搜救、搶救森林火災、林地管理、造林撫育、步道巡護、棲地及野生動植物管理、治山防災等工作。

台灣中油首座電動汽車複合快充站啓用 5年內全臺建置19站59槍

台灣中油首座電動汽車複合快充站啓用。(圖∕台灣中油提供)

記者陳映庭∕臺北報導

因應全球能源發展趨勢,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台灣中油公司積極投入電動載具充電基礎設施布建行列,首座電動汽車複合快充站與悠勢科技(USPACE)等共同合作,於台北市福林加油站旁的停車場建置完成,並於 27日揭牌啟用了。五年內將在全台建置19站汽車快速充電站,為車主打造友善的電動車充電服務環境。

「福林汽車充電站」除了智慧停車設備之外,另外設置6座250kW超級充電樁(6槍,TPC及CCS2),以及2座雙槍200kW快速充電樁(4槍,CCS1及CCS2),可同時滿足各種車型電動車充電需求。

上午的揭牌啟用儀式,由經濟部主祕陳怡鈴、台灣中油總經理兼代理董事長李順欽等人共同主持,宣布台灣中油正式進入多元能源供應新的里程碑。李順欽等人共同體驗如何為汽車充電,並與車主們利用充電空檔,一起品嚐中油CUP&GO來速咖啡的香醇滋味。

現場並示範各種汽車充電方式,邀請各電動車主開車來充電,還可以為愛車洗車、簡易保養,等候的空檔在網美咖啡廳喝杯中油CUP&GO來速咖啡,充飽電再出發。

陳怡鈴指出,淨零減碳是世界共同的趨勢,充電設施的設置是未來淨零減碳的重點,政府一直沒有缺席,很感謝台灣中油持續擔任國營企業領頭羊,未來提供給民眾更完善的充電建置。

李順欽表示,福林站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務,亦是複合式服務的示範站,除提供顧客愛車充電,另有洗車及簡易保養服務,消費者開著愛車來福林站充電,利用充電空檔可以到附設咖啡廳品嚐「中油CUP&GO來速咖啡」,使用舒適乾淨廁所;「來中油加油不只好方便,還可以加油又充電!」

他並宣示,5年之內將在全台建置19站汽車快速充電站共59槍的充電槍,以滿足電動車主充電需求,未來會繼續依電動車的發展速度滾動式調整,不管是自行經營或委外經營,屆時將有更多電動車商、加油站業者及相關業者加入,組成合作團隊,為全台車主打造友善的電動車充電服務環境。

騰盛博藥宣布BRII-179 (VBI-2601) 用於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2a/2b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騰盛博藥宣布BRII-179 (VBI-2601) 用於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2a/2b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在中國進行的兩部分研究將在6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研究新型免疫治療性疫苗BRII-179 (VBI-2601) 的療效和安全性

北京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達勒姆市2021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騰盛博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Brii Biosciences(以下簡稱「騰盛博藥」或「公司」,股票代碼:2137.HK),一家致力於針對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重大公共衛生性疾病開發創新療法的跨國企業,今日宣布,BRII-179(VBI-2601)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2a/2b期臨床試驗已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據估計,全球有2.9億慢性HBV感染者,每年有近80萬人[1]死於HBV相關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並發症。

騰盛博藥首席醫學官嚴立博士表示:「BRII-179有可能打破免疫耐受,恢復或增強適應性T細胞和抗體對HBV表面抗原的應答。這將形成對HBV的持久免疫應答,並為實現慢性HBV感染的功能性治愈創造可能性。慢性HBV感染患者目前可獲得的常規治療只能帶來個位數的功能性治愈率。我們期待與中國的研究者合作,確定BRII-179在該患者人群中恢復HBV特異性適應性免疫功能的安全性和療效,探索顯著提高功能性治愈率的可能。」

BRII-179(VBI-2601)是一種新型的基於蛋白質的重組HBV免疫治療候選藥物,能夠表達Pre-S1、Pre-S2和S HBV表面抗原,旨在增強B細胞和T細胞免疫。BRII-179(VBI-2601)的抗原成分與VBI公司的預防性乙型肝炎重組疫苗PreHevbrio™的三個抗原成分相同,PreHevbrio™已在美國獲批上市。

本項BRII-179的2期試驗是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平行組研究,目的是在非肝硬化慢性HBV感染者中評價在現有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PEG-IFN-α)和核甘(酸)類逆轉錄酶抑制劑(NrtI)標准治療中加入BRII-179 (VBI-2601)的臨床療效。參與研究的患者需要符合預先定義的標准,即對正在接受的PEG-IFN-α和NrtI治療實現部分HBsAg應答。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查委員會將審查本研究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

2a期:

  • 本研究的2a期部分將在約120例患者中確定BRII-179(VBI-2601)聯合PEG-IFN-α + NrtI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a期的主要終點是治療完成時達到HBsAg清除的患者百分比。

2b期:

  • 在2b期,本研究將擴展至480例患者,旨在評價接受BRII-179(VBI-2601)聯合PEG-IFN-α + NrtI治療後達到功能性治愈的患者百分比。
  • 2b期的主要終點是達到HBsAg和HBV DNA持續清除的的患者百分比。

有關騰盛博藥及其臨床管線的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riibio.com

關於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重大的感染性疾病威脅之一,全球感染人數超過2.9億。乙肝病毒感染是肝髒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療方法很難對其進行治愈,許多患者會繼發肝癌。每年約有90萬人死於慢性乙肝病毒的並發症,例如肝功能失代償與肝細胞癌。

關於BRII-179VBI-2601

BRII-179(VBI-2601)是一種新型的基於蛋白質的重組HBV免疫治療候選藥物,能夠表達Pre-S1、Pre-S2和S HBV表面抗原,旨在增強B細胞和T細胞免疫。騰盛博藥於2018年12月從VBI Vaccines公司引進BRII-179(VBI-2601),獲得了在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商業化權益。

作為治療慢性HBV感染的潛在功能性治愈方案的一部分,除了本項2期試驗外,目前還在開展BRII-179 (VBI-2601)與不同藥物聯合給藥的2期研究。

關於騰盛博藥

騰盛博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騰盛博藥」或「公司」;股份代號:2137.HK)是一家位於中國及美國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針對中國及全球重大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COVID-19、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多重耐藥(MDR)或廣泛耐藥性(XDR)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及其它具有重大公共衛生負擔的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開發創新療法。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riibio.com

[1] Stanaway JD,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viral hepatitis from 1990 to 2013: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Lancet 2016; 388(10049): 1081-1088.

 

 

德國萊因助力華新麗華掌握機先 從內而外為碳稅及淨零排放動起來

德國萊因助力華新麗華掌握機先 從內而外為碳稅及淨零排放動起來

台北2021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2021年4月22日全球氣候峰會招開後,全球碳管理議題逐步升溫,各國紛紛提出自己的減碳承諾。而歐盟協議 2030年減碳55%,並透過「氣候法 (Climate Law) 」要求會員國應擬定自身國內的溫室氣體減量、投資綠色技術和保護自然環境等機制,以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Net Zero Emission) 的目標。7月14日歐盟於全球氣候峰會承諾的減量基礎上,發佈了碳調整機制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建立相關減碳措施,減緩碳洩漏 (Carbon Leakage) 情境發生。該機制管控水泥、肥料、鋼鐵、鋁、進口電力等項目,適用歐盟以外地區,不包含冰島、列支敦斯登、挪威、瑞士及部分歐盟會員國屬地。法案預計2023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這股風潮現在也吹到台灣,各種邊境碳稅 (carbon border tax) 與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議題一時之間開始熱鬧起來。2023碳關稅上路後,鋼鐵、水泥、紡織等產業預估將首當其衝。重量級大型集團華新麗華,主要產品為電線電纜及特殊鋼之生產製造,也有產品出口歐盟,在德國萊因助力下,已悄悄為這無法抵擋的趨勢提早做準備。「我們很清楚碳管理是趨勢,所以很早已在規劃與執行內部的碳定價 (Carbon Pricing) 工作了!」華新麗華環安處陳國輝處長說。影片 

碳管理現在不做 未來就失競爭力

陳國輝指出,華新麗華自 2014 開始執行溫室氣體盤查,逐年精進並從去年 (2020) 開始啟動單位產品碳排與內部碳定價的戰略,初期透過對台灣的幾個事業群的原物料盤點、生產能資源與物料消耗的數據蒐集、運輸距離的評估,碳排放的計算,並使用集團的資源與碳管理數據管理平台,定期對相關數據進行檢討,讓現場同仁知道碳與能源管理對於公司的重要性。「這些例行性與細部工作,在今年歐盟 CBAM 發佈後,會變越來越緊迫,因為歐盟發佈的環保法規,其他經濟體會跟進。現在不做,將來企業可能因為碳及能源管理的落後,而失去競爭力!」

華新麗華很早就進行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與能源管理系統的驗證工作,因此對於因應全球氣候調適的衝擊具有一定程度的因應能力。德國萊因管理系統服務部林琦桓技術經理表示,「今年他們執行新版的溫室氣體盤查,在碳管理的間接排放中,是少數會對使用原物料與運輸過程全面進行盤查的企業。」這些工作量雖然巨大,一旦建立原物料與運輸的排放資訊後,將有助於未來對高排放的物料、運輸進行調整。

多管齊下 從製程到運輸抓能耗與碳排

透過 ISO 14064-1:2018 新版的溫室氣體盤查,華新麗華全面檢視自身的碳排放情境。面對廠內的能耗與排放,他們善用 ISO 50001:201 8 能源管理系統與自己開發的能源管理平台,對製程的高耗能與排放項目進行監控與改善。至於原物料與運輸則規劃全面產品碳足跡評估,對高耗能高碳排的產品對症下藥,建立產品排碳量與碳定價資訊,並讓內部產生良性競爭,提升整體的競爭優勢。接著,陳國輝說「我們會把台灣幾個事業體的執行經驗複製到其它廠區,讓各事業體做法一致,並與外部合作供應鏈一起做好碳管理。我們也透過公正第三方對執行結果進行驗證,以確保碳與能源管理的工作精益求精。」

為了達成集團設定的目標,華新麗華在各種管理系統或碳管理標準的稽核上,均仔細與德國萊因的專家對各項發現進行討論,並在稽核後積極檢討問題。華新麗華展現台灣產業積極面對氣候變遷的決心,並透過不同管理系統與碳管理標準的整合運用,強化自身體質。

借鏡華新麗華的積極減碳措施,林琦桓特別提醒業界,企業可以利用碳管理相關標準的量化方法,用以盤點與檢視產品及組織型碳排放現況,並擬定減量目標。而透過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企業可以進一步強化碳與能源的內部數據蒐集機制與績效管理,讓管理流程系統化,達到持續監測與優化功效。面對現今的政經環境,企業經營須面對複合型的事件衝擊,誰能早想一步,多做一步,未來遭遇事件時,越能在變動的環境中生存與茁壯。

德國萊因身為碳與能源管理驗證的領先機構,累積了大量的跨國、跨平台、跨產品與多標準整合的經驗。自2009年起,積極關注全球碳及能源管理相關議題,並提供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查驗 (ISO 14064-1)、產品碳足跡查驗 (ISO 14067) 與能源管理系統驗證 (ISO 50001) 的服務,廣泛協助全球企業面對來自客戶與當地監管機構的需求,包含大中華區、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等地業者,在鋼鐵、機械、汽車、電子、資訊、太陽能、化工、紡織、製鞋、傢俱、醫療、百貨流通、高等教育、交通管理領域都能提供能源管理或碳管理驗證服務。影片: https://youtu.be/mcTXKlaCrwk

積雪結冰未退 合歡山路段12/27晚間預警性封閉

合歡山下大雪,台14甲線合歡山路段27日晚間預警性封閉。(左圖∕新警分局;右圖∕公路總局 )

記者王明達∕綜合報導

冷氣團持續發威,溫度夠低,水氣又足,玉山和合歡山紛傳下雪,由於中高海拔道路積雪結冰未退,公路單位針對台14甲線合歡山路段,從27日17時起進行預警性封閉,車輛只出不進,28日清晨再視天候及道路狀況決定是否開放通行,或限加掛雪鏈車輛通行。

在冷氣團南下之前,許多民眾即高度關注雪訊,果然在27日玉山、合歡山都降下瑞雪,合歡山積雪甚至達5公分,掀起一波賞雪高潮,車流隨之湧現,合歡山水晶宮爬坡路段,早上因為起點積雪潮濕,車輛打滑無法爬坡,導致塞車,警方全力排除及疏導,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亦派鏟雪車前往水晶宮剷雪,花蓮和南投警方在松雪樓前大廣場(水晶宮爬坡路段起點)實施交通管制。

公路總局第二區及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依據最新氣象情資研判, 27日晚間台14甲線合歡山區路段,因持續低溫致積雪及路面結冰未融,影響行車安全。為確保用路安全,於今(27)日17時起(只出不進)預警性封閉台14甲線翠峰至大禹嶺(18k~41.5k)路段。

公路單位指出,仍將視現地實際天候狀況,不排除提前啟動管制措施或擴大管制範圍至台8線,並於翌(28)日清晨視天候及道路狀況再決定開放通行或限加掛雪鏈車輛通行。

又指出,雪季期間山區道路路況難以掌握,籲請用路人如非必要請避免行駛中高海拔山區道路;外出旅行前務必關注氣象預報及道路交通資訊,並預先規劃旅行備案,俾能及時因應;敬請充分利用公路總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http://168.thb.gov.tw),或手機下載「幸福公路APP」並收聽路況廣播訊息,掌握最新道路資訊。

考量特殊需求 有條件放寬陪病上限至2人

考量特殊需求,有條件放寬陪病上限至2人。(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鑒於國際疫情持續嚴峻及Omicron新型變異株威脅增加,並考量國內住院陪病特殊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已於12月24日發函周知全國醫療院所,調整醫院門禁管制及強化住院病人之陪病者COVID-19疫苗接種規範,相關調整說明如下:

1. 陪病人數:
(1) 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人數維持以1人為原則。
(2) 若病人為兒童(12歲以下)、老人(65歲以上)、身心障礙、或經醫療機構評估有必要者等特殊情形,陪病人數上限得為2人,惟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者公費篩檢仍為1名。

2. 篩檢規定:
(1) 完成疫苗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得免除入院篩檢及每週定期篩檢。
(2) 未完成疫苗應接種劑次達14天(含)以上之陪病者,自明(111)年1月1日起,入院進行公費篩檢(每名住院病人之陪病者限1名公費),且每週定期進行自費篩檢;自明年2月1日起,入院篩檢改為自費篩檢,且每週定期進行自費篩檢。

3. 篩檢方式:
(1) 公費篩檢方式為抗原快篩或PCR核酸檢驗二者擇一,或同時執行;自費篩檢方式為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核酸檢驗。
(2) 若為「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前述篩檢。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為降低疾病在院內傳播風險,籲請民眾儘速完成完整疫苗接種。疫情期間儘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若仍有陪病或探病需要,應配合實名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陪(探)病人員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亦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療機構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手部衛生,以降低交互感染風險,保障自身及病人安全。

2021臺灣運動觀光研討會 雙領域學者專家及奧運選手經驗分享

▲奧運舉重金牌許淑淨、跆拳道銅牌羅嘉翎,一同分享心路歷程。(圖/全中運執行委員會提供)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由觀光局、體育署、花蓮縣政府以及中華奧委會指導,並由花蓮縣體育會所舉辦的「2021台灣運動觀光研討會」,日前在花蓮大漢技術學院舉行,會中邀請多位觀光及運動產業界資深意見領袖發表專題演講,並邀請奧運舉重金牌選手許淑淨、奧運跆拳道銅牌選手羅嘉翎、及多位全運會傑出選手,分享運動生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以及奧運、全運會奪牌經驗,藉以提昇國內運動觀光之風氣。

縣府教育處代理處長饒忠表示,花蓮是美好的運動基地,更是培養國家世界運動員的搖籃,去年舉辦全民運,111年即將舉辦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強化整個花蓮縣所有運動單項賽事賽場,成為國際標準賽場,歡迎國內外熱愛運動的好朋友蒞臨花蓮觀光旅遊,親身體驗在地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共同參與這場運動盛事,共同見證花蓮魅力風情。

羅嘉翎分享分享運動生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奧運奪牌經驗。(圖/全中運執行委員會提供)

研討會在「國際運動與觀光推展」專題部份,中華民國運動觀光協會理事長林文郎、屏科大運動健康休閒系教授巫昌陽以及麗台科技、麗台運動報創辦人盧崑山分別發表演講。林文郎理事長舉運動觀光小鎮經營有成的奧克蘭為例,作為結合運動與觀光兩大元素的典型;巫昌陽教授也在會中指出,藉由大型運動賽會(例如奧運、世大運、環法賽、F1賽車、世足賽)可以帶動的不只是觀光產值,甚至對於城市住民的向心力與城市自信心都有助益。另外,「運動觀光與創新行銷」專題部分,則有臺體大運動與傳播系助理教授蔣任、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黃煜、大漢技術學院休旅系助理教授狄懋昌、臺體大運動賽會中心主任黃彥翔以及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秘書長何麗卿分別發表專題演講。

▲與會人員與運動好手們合照。(圖/全中運執行委員會提供)

傑出選手除兩屆奧運舉重金牌選手許淑淨、東京奧會跆拳道銅牌選手羅嘉翎之外,還包括全國運動會跆拳道金牌選手蔡念恩以及現已轉任教練的舉重銀牌選手林清輝,都在會中分享參賽與獲獎心得。四位選手不約而同提到對運動最重要的態度是熱誠,並且盡可能要兼顧學業;在經驗分享會後的簽名會中,他們也鼓勵後進選手們繼續加油。

與會學者及專家分別從「運動」及「觀光」兩種不同產業的角度,提出許多兩者可以綜合的觀念以及操作經驗。主辦單位花蓮縣體育會汪理事長對與會專家及選手表達感謝,並表示研討會成果將非常有助於日後花蓮地區運動觀光活動的規劃與執行。

EMU3000列車內外升級更有感 新自強號安全不馬虎

EMU3000列車內外升級更有感 新自強號安全不馬虎

台北2021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台鐵新採購的EMU3000型城際列車將正式通車提升運能,計劃優先投入東部幹線營運。簡潔俐落的日系外型設計、寬敞座椅及手機充電插座、免費Wi-Fi、商務車廂的貴賓服務等多項升級設施都在傳達更精緻的乘車體驗今年7月第一編組列車抵台後, 台鐵試車小組、台灣日立亞太(股)及台灣德國萊因等相關單位都密集進行各項交車測試及嚴格把關。德國萊因已於近日完成第三方獨立查證與確證 (IV&V) 的測試結果,並發出證明文件。

「IV&V 的功能是在為軌道或列車再次確認安全性,多一層安全保障。就像消費者買商品會看有無安全認證標章一樣,增加一份安心感。」德國萊因資深專案經理莊子蔚說。

新購的城際列車EMU3000除了希望用美學融入旅客的日常外,背後的安全設計及測試也一併加強。列車上路前的幕後是無數次的各種安全測試,舉例而言,乘客有感的是乘車舒適度及噪音,而要如何將無形的乘車品質轉化成有形的落地測試,即需評估列車在行進間的搖晃度與靜止間的震動感是否符合國際規範,或者在車內、車外及車站裏的不同位置量測噪音是否會超標造成傷害。莊子蔚強調,「越是和乘客安全危害有關的因素都是優先重點車門、煞車或者細如列車的電磁波干擾性不能影響使用心律調整器的患者,這些都是IV&V 的評估內容。」每項升級體驗的背後,都是魔鬼細節的再三確認。

一輛列車的驗證報告往往需經過高達上百項層層繁複的安全測試才能發出。為確保列車的安全性,IV&V 的工作從列車設計階段就開始,中間包含製造安裝及測試、量產到上線營運保固階段皆包括在內,在各階段內均需做到文件審查、現場稽核與測試見證。列車本身的靜態測試過程就包含設備型式測試、例行測試、出廠測試及交車測試。 除此之外,列車上路前仍需完成整備測試、性能測試、運轉測試及最後測試,才算完成全部的檢測過程。

列車上路前通常會進行密集的安全測試,是為了找出潛在問題加以解決,也為了借鏡前車之鑑。為了試運轉,莊子蔚及工程團隊環台跑透透。他表示,新自強號有三項重要安全特色,第一項為TCMS (列車管理控制系統) 讓駕駛員更能及時掌握列車狀況並立即處置;第二項,三合一的緊急按鈕只要按一下,三種功能 (煞車/高分貝警示/降弓) 能同時啟動;而第三項,牽引動力系統的優點在於使用最新技術的控制設備,確保即使在最嚴苛的營運路段上發生問題,列車仍可在容許的誤點範圍內到達目的地。這些特色都是為了使搭乘更安全而做足準備。

火車是國人常見的交通工具,新自強號投入營運後,除了乘車服務品質提高外,也提升東部地區4 成載運量。12月26日在台東舉辦EMU3000首航典禮後,12 月29 日正式投入營運,可望趕上春節疏運旅客需求並帶給民眾更舒適的搭乘體驗。想新年搭新車遊花東?  趕快搶票去

長春藤生技攜手醫界聯盟 期望成就創新與預防醫學產業先驅

▲長春藤生物科技執行長陳炯瑜於醫療科技展分享創新與預防醫學趨勢及佈局。(圖/長春藤生物科技提供)

記者陳愛金 / 台北報導

全球精準健康產業急起邁進,已變革人類健康生活未來新樣貌,再加上人口老化趨勢,不少廠商,都針對銀髮族健康提出精準解方,特別是在關節保養問題。

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為15%,58歲以上的年長者,每五人就有一人有關節退化的問題,70歲以上的年長者,關節炎盛行率更是高達70%,據估計全台應有超過百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而且隨著長期姿勢不良的族群漸增,關節炎也逐漸有年輕化的趨勢,如何面對、治療、預防關節炎,儼然成為這個世代人人必須面對的課題,長春藤生物科技也根據國人此問題,規劃出新型態復能運動JointFit課程,並落實在旗下預防醫學健康管理中心做深度推廣。

長春藤生物科技執行長陳炯瑜醫師指出,現行關節疼痛療法主流方式為電療、熱敷,輔以藥物消炎止痛以及關節注射,然而,關節問題機轉眾多,同樣是膝關節炎有人可能是因為負重過重,有人則是因為肌少症所致,若是對於負重過重的人做肌肉訓練;對於肌少症的人進行關節注射,效果自然不佳。

陳炯瑜醫師再提到,臨床上有民眾許多人曾因關節肌肉損傷,而接受過「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增生治療,但效果因人而異,臺北醫學大學與長春藤生物科技共同研究發現,關鍵在生長因子活化程度,只要活化程度愈高,就能提高修復效果。

長春藤生物科技執行長陳炯瑜醫師說:「有經過活化程序的手續,是PRP治療成效性關鍵。」PRP在過去30年來,活化作用機轉及路徑仍舊成謎,而透過這項醫學研究發現,活化後PRP的生長因子顯著提升,傷口能在24小時內口癒合9成左右,而未被活化的PRP對照組,平均在72小時後,傷口才癒合。

陳炯瑜醫師指出,醫學研究進一步發現,活化後的PRP促進纖維母細胞走糖解代謝路徑,減少粒線體代謝過程所產生的自由基,透過增強抗氧化酵素,來壓制自由基,也具有延緩老化的研究潛力。

同時在造血幹細胞研究領域上,台大醫學系教授暨長春藤生物科技研發室主持人林凱信表示,最新趨勢為周邊血幹細胞,不少癌友事先儲存周邊血幹細胞,因為當癌友接受化療時,雖然殺死癌細胞,但身體也承受某些傷害,如將預先凍存的幹細胞輸回自身,有機會來改善症狀,值得國人關注。

為了能協助台灣民眾為未來做最佳預備,落實預防醫學,長春藤生技此次與慈濟合作開發腦部重疾新藥,為未來做最佳預備,著眼於明年,長春藤生物科技董事長莊雅清表示特別在幹細胞領域陸續會與高雄醫學大學和台中榮總等醫院、學術研究機構合作。

Omicron來勢洶洶 全國防疫維持二級警戒

全國防疫持續維持二級警戒。(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全球新冠疫情再趨嚴峻,新變異株Omicron病例更有超越Delta案例的趨勢,我國到27日為止更已在邊境及防疫旅館攔截檢出34例該類超强病毒確診個案,不得不提高警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從12月28日至明年1月10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請民眾配合跨年大型活動等防疫準備注意事項。相關措施及規定如下:

一、維持現行戴口罩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但符合以下情形,得免戴口罩(本次未調整):
(一)下列場合得免戴口罩,但應隨身攜帶口罩,且如本身有相關症狀或與不特定對象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仍應戴口罩:
1.於室內外從事運動、唱歌時。
2.於室內外拍攝個人/團體照時。
3.單人或多人進行直播、錄影、主持、報導、致詞、演講、講課等談話性質工作或活動之正式拍攝或進行時。
4.農林漁牧工作者於空曠處(如:田間、魚塭、山林)工作。
5.於山林(含森林遊樂區)、海濱活動。
6.於溫/冷泉、烤箱、水療設施、三溫暖、蒸氣室、水域活動等易使口罩潮濕之場合。

(二)外出時有飲食需求,得免戴口罩。
(三)於指揮中心或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或活動,如符合相關防疫措施,得暫時脫下口罩。

二、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維持應遵守實聯制、量體溫、加強環境清消、員工健康管理、確診事件即時應變。

指揮中心強調,歲末年終將近,請民眾配合歲末/跨年大型活動防疫準備注意事項:

一、主辦單位應遵守指揮中心二級警戒公告措施、地方政府大型活動相關防疫規定:
(一)主辦單位應於活動場域提供足量手部清消用品、提高公共廁所之消毒頻率並設有醫療應變措施。
(二)除指定販賣區外,場內不得販售飲食。
(三)室內活動不得販售無座位票,須落實實聯制,規劃固定入口,且於入口處進行體溫量測及手部消毒。

二、活動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除補充水分外,禁止飲食。
(一)除主持、表演及致詞人員得於正式拍攝或進行時免戴口罩,其餘人員及參加活動者不適用飲食(補充水分除外)、拍照等得免戴口罩之例外情形。
(二)主辦單位經地方政府同意,得設置專屬飲食區域供民眾脫口罩飲食,該區域須落實實聯制、入口體溫量測及手部消毒,並不得邊走邊吃,亦不開放試吃。
(三)違反以上規定、經工作人員勸導不聽者,由地方政府依傳染病防治法裁罰。

三、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者,及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之民眾(包括表演者及活動工作人員),不得參加相關活動。違反者將從重處罰。

指揮中心將視國內外疫情及實際執行狀況,適時機動調整防疫措施,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籲請民眾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規範,以兼顧防疫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