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399

H空出世 大有可為 — CSCO-復宏漢霖腫瘤免疫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上海2022年7月5日 /美通社/ — 7月3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和復宏漢霖聯合舉辦的「CSCO-復宏漢霖腫瘤免疫高峰論壇」於線上隆重舉行。

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南京金陵醫院腫瘤中心秦叔逵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孔北華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吳令英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王寶成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儲以微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李蘇教授等專家及復宏漢霖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文傑先生、復宏漢霖總裁朱俊先生共聚雲端,共同慶祝H藥 漢斯狀®商業化上市,並就腫瘤免疫治療在消化道腫瘤、肺癌、婦科腫瘤等領域的現狀、前沿技術及發展前景等話題展開討論與分享,推動本土創新醫藥成果更好造福廣大患者。

會議伊始三位大會名譽主席對各位嘉賓的出席表示歡迎並致辭,金明院士提到:「很高興與各位專家於線上相聚,分享腫瘤免疫治療研究成果,探討未來發展方向。同時,祝賀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漢斯狀®上市,為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該生物創新藥適應症佈局廣泛,期待後續更多優異的臨床研究結果,為我國腫瘤免疫治療賦能添勢!」秦叔逵教授代表ASTRUM-010臨床研究組對漢斯狀®的上市表示熱烈祝賀,他提出:「腫瘤免疫治療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以漢斯狀®為代表的免疫治療藥物的湧現對該領域治療水平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作為中國民族製藥企業,復宏漢霖致力於抗腫瘤藥物的研發,為中國腫瘤治療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今後復宏漢霖能研製出更多創新生物藥,切實惠及廣大患者。」徐瑞華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漢斯狀®的上市滿足了臨床之需,以『質高價優』給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用藥選擇,並再次證明了復宏漢霖強大的研發實力。冀望漢霖能夠繼續發揮研發和產品管線優勢,與CSCO等相關方加強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合作,以更多更好的產品助力腫瘤防治事業邁向新台階。」

張文傑先生寄語本次大會:「非常感謝各位專家蒞臨『CSCO-復宏漢霖腫瘤免疫高峰論壇』。腫瘤治療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諸多免疫治療藥物的湧現在造福患者的同時,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際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復宏漢霖以有效創新、先進生產和強大商業化能力滿足臨床未盡之需,致力成為中國新一代生物製藥領導者。H藥是公司首個創新型單抗,於2022年3月獲批治療MSI-H實體瘤。圍繞H藥,復宏漢霖還佈局了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症,期望這款『中國製造』的高品質創新抗癌藥為更廣泛的腫瘤患者提供可負擔、療效更好的治療方案。此外,復宏漢霖也將繼續發揮產品組合、研發平台、生產質量體系和商業化規模和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並攜手產業鏈上的夥伴不斷豐富產品管線、探索商業新模式,以『求真、求實、求新』的姿態向Biopharma穩健進化,推動我國醫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隨後,朱俊先生向與會嘉賓介紹了復宏漢霖全球研發管線佈局:「H藥是復宏漢霖的核心產品之一,在產品設計及適應症佈局等方面具有差異化優勢。目前該生物藥已獲批MSI-H實體瘤,其針對其他適應症的臨床研究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全球入組已超2800人。此外,公司充分發揮和挖掘H藥的優勢和潛力,積極推進其與公司其他產品的聯合創新療法研究。除H藥外,復宏漢霖的HLX11(帕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HLX14(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HLX208(創新型BRAF抑制劑)、HLX301(創新型抗PD-L1xTIGIT雙抗)、HLX35(創新型抗EGFRx4-1BB雙抗)等多款產品的臨床研究也正在有序開展。我們將持續與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和協作,推動在研產品的各項進程,以完善的產品管線和創新研發探索更多可能,惠及全球更廣大患者。」

醫學的研發與探索任重而道遠,中國的臨床科研工作者們不斷突破壁壘,打破局限,為患者帶去希望之光。本次大會開場特設了「致敬研究者」環節,共同向為腫瘤治療披荊斬棘的中國研究者們致敬。金明院士、馬軍教授、程穎教授、梁軍教授、孔北華教授、王寶成教授紛紛寄語,希冀中國腫瘤治療之路越走越寬,以創新實幹描繪宏偉藍圖,為腫瘤患者創造更多生機。此外,金明院士、徐瑞華教授、李進教授、沈琳教授、周彩存教授對H藥這款創新生物藥的上市也送上了祝福並寄予厚望,希望復宏漢霖充分發揮H藥臨床優勢,積極探索更多適應症研究,以優異的臨床表現和研究成果,賦能中國腫瘤治療事業新發展。

H空出世 鑒往知來

本環節由李進教授和沈琳教授主持,回顧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聚焦中國免疫治療格局及未來藥物研發趨勢。

儲以微教授首先分享了腫瘤免疫治療百年發展史,她介紹,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給癌症的治療帶來了諸多奇跡,回顧腫瘤免疫治療100多年的歷史,從嘗試激活免疫控制腫瘤的免疫治療初始階段,到腫瘤免疫相關理論的突破、關鍵細胞的發現為腫瘤免疫治療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再到近二三十年免疫治療取得了一系列矚目成就,成為腫瘤治療之光。免疫治療的沉浮百年,雖歷經坎坷,發展起步晚,但進步快、前景好、有望成為攻克癌症的利器。目前,腫瘤免疫療法湧現了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治療、癌症疫苗等已應用於臨床的新一代治療方法,並在部分治療難度較大的腫瘤領域獲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患者獲益明顯,給腫瘤治療提供了新方向,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相信隨著科研的持續進步,新興的免疫療法將得到長遠的發展,同時希望更多人加入免疫治療研究行列,給患者帶去更多希望。

在專家討論環節,在主持人李進教授的引導下,各位嘉賓針對我國免疫治療發展和相關藥物研發趨勢各抒己見。沈琳教授表示,免疫治療在腫瘤臨床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PD-1/PD-L1投入臨床使用,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其耐藥性問題值得關注。對此,First-in-Class和Me-Better是未來藥物研發的方向之一,此外,相關企業也需探索拓展適應症的佈局,真正聚焦臨床需求,以「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胸懷,推出更多高品質免疫藥物。秦叔逵教授提到,國內PD-1/PD-L1領域競爭激烈,同質化現象嚴重。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旨在引導企業做好產品立項,尋求差異化發展。在此背景下,免疫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是關鍵,本土創新藥企更要致力創新,以差異化、可持續的競爭推動腫瘤免疫治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張文傑先生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分享了看法:「腫瘤免疫藥物的『內卷』是行業發展早期的產物,這是一場大浪淘沙的過程,最終留下的必將是具有獨特優勢、更為優秀的企業。對於復宏漢霖而言,這是個歷練的過程,因我們在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方面的強大實力,我對H藥的脫穎而出充滿信心。」徐瑞華教授最後補充道,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通過企業、研究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來更深層次地剖析該治療模式,充分挖掘潛力,更好地將免疫治療應用於臨床治療,探索更多聯合其他療法的可能,為腫瘤治療帶去啟迪。

H空出世 聚焦前沿

此環節由周彩存教授孔北華教授主持,多位專家從H藥的藥理學特性及其針對消化道腫瘤、婦瘤、肺癌等領域免疫治療優勢等方面多維度剖析H藥的創新之道。

李蘇教授提到,以PD-1/PD-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腫瘤治療的格局,免疫治療已成為癌症治療的核心支柱。其中,斯魯利單抗作為一款創新型PD-1抑制劑,其在MSI-H實體瘤臨床應用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臨床研究等領域表現優異,從臨床藥理學角度來看,綜合廣泛的臨床數據和藥理學模型分析,斯魯利單抗的6大特性可總結為:結構穩定、無ADCC、CDC和ADCP效應,有效保護活性T細胞、結合表位面積大、親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抑瘤活性強。同時斯魯利單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在各項臨床研究中得到廣泛地驗證,助力高效免疫治療。

李進教授在大會上介紹了腸癌臨床研究的進展,他說:「免疫治療給很多腫瘤帶來了福音,針對MSI-H實體瘤,PD-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顯著。作為一款創新型的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在MSI-H型結直腸癌患者中12個月OS率高達88.7%,為患者提供了更優的用藥選擇。此外,針對於腸癌中占比更高的MSS型患者,全球也開展了眾多臨床研究,探索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小分子抗血管靶向藥物、其他PD-1/PD-L1靶向藥物等來提升治療效能,降低毒副反應,延長患者生存期。未來,免疫治療作為腸癌領域的重要治療手段將迎來更多創新,例如,雙免再聯合其他靶向藥物,包括BRAF或抗血管的靶向藥物等,相信腸癌的治療能夠從中取得更多突破,期待腸癌治療的春天盡早來臨!」

程穎教授在本次大會上分享了小細胞肺癌(SCLC)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未來發展,並對H藥在此領域的臨床應用前景寄予厚望。她表示,SCLC作為一類侵襲性強、進展快、預後差的惡性腫瘤,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隨著研究的進展,免疫治療在SCLC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免疫聯合化療已成為ES-SCLC新的一線標準治療方案。以斯魯利單抗為例,其聯合化療治療ES-SCLC開展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將總生存期提高到15.4個月,這是目前公佈的所有免疫一線治療ES-SCLC研究結果中總生存期獲益最顯著的,也是首個PD-1抑制劑一線治療ES-SCLC獲得陽性結果的研究,實現了小細胞肺癌新藥研發領域的里程碑突破。未來,我們還需從探索更高效的免疫治療策略,分析免疫獲益人群,深挖發病機理等方面入手,探尋治療突破,讓更多SCLC患者獲益。

近年來,免疫治療在婦科腫瘤領域收穫了諸多成果,吳令英教授介紹道,近年我國婦科三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女性的健康。然而,患者從傳統的治療方法中的獲益有限,5年生存率較低,無法滿足我國婦科腫瘤治療的需求。研究顯示,婦科腫瘤具有高PD-L1表達、高MSI-H發生率等提示可以使用免疫治療的特徵,換言之,免疫治療能夠為婦科腫瘤治療帶來新思路。以斯魯利單抗為例,其聯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線治療晚期宮頸癌研究主要終點ORR達57.1%,次要療效終點中位OS為15.5個月,12個月DOR率達到70%,患者獲益顯著。此外,在斯魯利單抗二線及以上治療MSI-H/dMMR 實體瘤的研究中,子宮內膜癌隊列的DCR達100%,安全性良好,有望為更多婦科腫瘤患者帶來生存獲益。另外,業界也在積極探索免疫聯合方案的應用前移,可以說,免疫聯合治療是婦科腫瘤的未來方向,期待未來更多的研究為婦科腫瘤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H空出世 心懷使命

馬軍教授梁軍教授共同擔任該環節主持,聚焦實體瘤免疫診療現狀,倡導腫瘤診療規範化和標準化,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王寶成教授介紹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2020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457萬例,佔全球23.7%,新發癌症前十位的均為實體瘤,死亡人數排名前九位的也都是實體瘤。目前,免疫治療已成為實體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其中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預後,降低死亡風險,但在臨床仍存在藥物可及性低以及醫生缺乏使用經驗等問題,導致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的不規範。因此,CSCO免疫治療專委會特別推出《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以期規範診療、讓免疫治療更加有據可依。而本次CSCO推出的《CSCO實體瘤免疫治療白皮書》,基於科學的臨床調研,更系統地描述了我國當前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臨床應用情況,包括處方情況、用藥頻率、不良反應處理、生物標誌物檢測等,此外,白皮書還將幫助瞭解不同科室臨床醫生免疫治療的觀念差異,知曉臨床醫生對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用和認知,為相應臨床研究及規範化治療奠定基礎,從而推動我國免疫治療規範應用,提升我國腫瘤規範化診療和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水平。

在隨後的《CSCO實體瘤免疫治療白皮書》線上發佈儀式上,該白皮書專委會成員秦叔逵教授、李進教授、梁軍教授、馬軍教授以及王寶成教授啟動白皮書發佈,共同倡議建立並規範腫瘤治療標準,多方聯手推動腫瘤診療規範化、高質量發展,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維護腫瘤患者的健康權益。

大會總結

在會議總結中,秦叔逵教授說到,今天的大會圍繞腫瘤免疫治療進行了多維度的探討,成果頗豐。斯魯利單抗的上市也為我國的腫瘤免疫治療帶來新希望,期待它在臨床發揮所長,在其涉獵的其他適應症研究中取得優異結果,造福更多患者。徐瑞華教授提到,此次會議對我國腫瘤免疫治療的現狀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並就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參考方向,收穫良多。希望H藥的上市也能從臨床角度推動腫瘤治療發展,並以其差異化優勢促進行業有序競爭,讓患者獲益最大化。最後,兩位教授表達了對復宏漢霖及與會專家的感謝,宣佈本次會議圓滿結束。

隨著相關學科、臨床研究及腫瘤治療技術發展,腫瘤免疫治療將持續創新,進一步提高我國臨床腫瘤診療水平,為腫瘤患者帶去更多可能和希望。作為免疫治療的「新利器」, H藥也將帶著所有的期盼,以首個獲批適應症MSI-H實體瘤為起點,在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症領域繼續推進各項免疫聯合療法研究,盡快惠及更廣泛的患者,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優治療選擇。此外,復宏漢霖也將發揮H藥的「引擎」作用,積極推動公司在創新生物藥和生產工藝等方面的開發和優化,拓展產品管線,加速全球商業化佈局,致力打造中國生物製藥民族品牌。

仍志集團主席陳恩德先生收購易還財務要約達成

仍志集團主席陳恩德先生收購易還財務要約達成
香港 Media OutReach202275仍志集團(「仍志」或「集團」)主席陳恩德先生透過其全資實益擁有公司葆豐管理有限公司,已有效接獲易還財務投資有限公司(「易還財務」,股份代號﹕8079.HK)約16.00%要約股份,連同早前收購的34.24%股權,陳恩德先生目前已持有易還財務合共約50.24%股份,達成無條件要約。

易還財務主要從事放貸業務、零售及批發業務,在港參與放貸業務逾八年,已建立廣闊且穩固的客戶基礎;目前分別於灣仔、荔枝角、大埔及九龍灣經營四間「人民超市」品牌的零售店,並且經營網上雜貨銷售業務。仍志集團則在經營健康食品、藥品以及寵物食品和用品的零售業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在港擁有龐大銷售網絡。藉著此項收購,將可產生協同效應,加速集團在港的零售業務發展。

關於仍志集團

「蟲草大王」陳恩德2003年於香港創立仍志集團,以經營蟲草保健品成名,旗下品牌包括仍志地產、仍志投資及寵物藥妝,業務包括但不限於: 1) 寵物產品研究、製造和分銷; 2) 保健品研究、製造和分銷; 3) 物業投資。陳恩德先生曾創立知名保健品牌御藥堂,並於十數年間帶領公司上市,市值一度超過58億港元,並於2020年從御藥堂退下火線,轉換跑道至寵物範疇。

#仍志集團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宜蘭新冠確診7/5增812本土+0亡 長照住民染疫數下降

宜蘭最新疫況。(圖∕宜蘭縣政府)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5日新增812例本土確診,另無死亡個案。縣政府觀察,轄內住宿型照護機構在提供足夠防疫物資並落實相關防疫作為後,這星期的住民確診人數已然降低,且死亡率為0。

衛生局指出,縣內住宿型照護機構的住民,在提供足夠物資及落實防疫作為後,本週確診住民人數較前一週為低,確診個案投藥比率超過8成,且本週住民死亡率為0。該局已陸續為住宿式照護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居家式長照機構、失智據點、社區關懷據點等工作人員施打第4劑疫苗,以建立安全防疫網。

今日校園疫情,新增確診學生60人、教職員工12人,累計共10,848位學生、1,197位教職員染疫。

宜蘭縣第一劑疫苗涵蓋率為88.3%,第二劑涵蓋率81.3%,第三劑涵蓋率也達69%。衛生局再次提醒,目前為5歲至17歲學生服務的第18波疫苗快打站,以及為18歲以上縣民服務的第19波疫苗快打站,已開始提供服務,請未完整施打疫苗的民眾善加利用。

更多衛生保健及防疫相關訊息在https://www.ilshb.gov.tw/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廣告

HashBrownSwap任命Ian Scarffe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業務顧問

HashBrownSwap任命Ian Scarffe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業務顧問

取用去中心化金融服務就像吃炸薯餅那樣簡單!

臺灣臺北–(BUSINESS WIRE)–(美國商業資訊)–HashBrownSwap (HBS)宣佈任命Ian Scarffe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業務顧問。在加密貨幣寒冬期間,炙熱的HBS代幣訂於2022年7月4日美國獨立紀念日在HashBrownSwap上開始交易。

HBS是開放的跨鏈去中心化金融平臺,擁有新一代的交易所和為所有用戶設計的易用錢包。作為最新的去中心化金融錢包,非加密貨幣用戶可在數分鐘內取用HBS的網頁瀏覽器錢包。錢包的安全性得到自動化秘鑰控制的加持,並通過用戶的電子郵件和Google身分驗證器啟動。

HBS錢包使用MASFi公共區塊鏈的跨鏈技術,可儲存比特幣、以太幣和幣安幣,無需進行任何網路設置。比特幣、以太幣和幣安幣的轉讓可在1-3秒內完成,費用為0.10美元,目前公測期間免費。公司將在2022年第三季通過信用卡引進美元和歐元支付方式。HBS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支付系統,尤其是使用比特幣、以太幣和泰達幣進行跨境支付。

除了跨鏈交易功能外,例如比特幣/泰達幣(ERC20)和幣安幣/泰達幣(ERC20)交易對,HBS意欲通過與支付、金融產品、儲蓄與借貸、交易所、非同質化代幣、遊戲和元宇宙公司的品牌聯名合作,打造完整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HBS的智慧合約錢包能夠與這些策略性合作夥伴進行自動且透明的費用分享。

HBS與鏈上數據終端Ave整合。Ave的網站可以查看在HBS上交易的替代幣交易資訊和k線圖,包括2022年5月17日在HBS掛牌的首款替代幣FARK,即Free Arc DAO代幣

HBSMASFi公共區塊鏈MAS Capital創始人Aaron Tsai與科技總監Simon Hsu領導的科技團隊於2021年12月推出HBS公測版,MAS Capital(開曼群島)為其提供資金。Simon此前曾是微軟的架構師。目前,HBS正在進行HBS代幣的公開發售和私人發售,發行總價值為300萬泰達幣。HBS的公開發售價為0.018泰達幣。

關於Ian Scarffe

Ian Scarffe是深受全球肯定的知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顧問。Ian是連續創業家、投資者和顧問,擁有全球各地的業務經驗。Ian是區塊鏈領域的全球頂尖影響力人士,也是金融科技領域全球排行榜「區塊鏈名人」中名列前茅的成員。身為知名的企業家,Ian的個人使命是培養創業文化,幫助初創企業充分發揮潛力,並幫助擴大現有公司的規模。Ian是比特幣、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的知名專家,居於全球融資行業革命的核心,目前正在為一系列市值數千萬美元的公司提供諮詢和顧問服務。

http://www.ianscarffe.com
https://www.linkedin.com/in/ianscarffe
https://icoholder.com/en/ico-advisors

關於HashBrownSwap

HashBrownSwap是公開的跨鏈去中心化金融平臺,擁有為所有用戶設計的新一代交易所。HBS也是B2B2C平臺,可用於與策略性合作夥伴的品牌聯名合作,迅速推出或擴張其支付、金融產品、存款和借貸、交易所、非同質化代幣、遊戲和元宇宙服務。

資訊連結

網站 | Telegram | Twitter | Medium | LinkedIn | Facebook
簡報 | 精簡版白皮書(Litepaper) | 巡迴推廣活動視頻 | 用戶指南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Contacts

連絡人:Sting Lin

電郵:[email protected]
Telegram:@stinglin_HBS

iROO暖心公益月 「仲夏天使心」溫暖擁抱愛奇兒、挺醫護

iROO暖心公益月 「仲夏天使心」溫暖擁抱愛奇兒、挺醫護
▲iROO公益月 溫暖擁抱愛奇兒、挺醫護。(圖/iROO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當我們說起童年,是什麼模樣呢?是歡聲笑語、無憂無慮嗎?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如此,但也有少部分的家庭卻是生活在壓力與緊張之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愛奇兒(身心障礙者)的發生率約佔兒童人口數的6%至8%,他們的父母為了陪伴與守護孩子,還是撐著走下去,陪伴是最安定的力量,多年來女裝品牌 iROO 在廣大會員的支持下,長期投入社會公益,以實際行動陪伴並支持單親媽媽、愛奇兒家庭、弱勢團體、醫護人員,以及兒童美學教育。

今年夏天更擴大舉辦 公益月「仲夏天使心 謝謝有妳」活動,透過廣邀社會大眾共同參與達到社會公益的目的,相信自己的一份溫暖用心,能讓社會更好。

去年聖誕節, iROO 為愛奇兒家庭封館一日,用美麗陪伴愛奇兒家庭多走一哩路,5 家參與封館的門市與 300 個愛奇兒天使心家庭,共度了一個最暖聖誕節,而天使媽媽們也因為美麗的禮物而得到喘息、一展笑顏。延續這份溫暖,今年 7 月 iROO 將投入更多資源,除了結合新銳藝術家推出 6 款義賣 T 恤之外,也將安排 20 家門市封館 2 日,協助「財團法人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擴大服務 2000 個愛奇兒家庭,除了可以免費挑選 3 件衣服,更有專人為偉大的媽媽們打點妝扮,共度美好仲夏。

iROO

一直以來iROO力挺醫護,寫下「520美麗約定」,累積萬人參與「iROO心中的醫護節」留下感謝。(圖/iROO提供)

過去 3 年,以 「妳的堅定守護,iROO 用美麗謝謝妳」與醫護人員定下「520 美麗約定」,累積萬人參與「iROO 心中的醫護節」活動,當時還有許多醫護寫下「足感心」字樣。今年不但延續這份美麗約定,於7月26日至28日全台門市封館 3 天,邀請 2 萬名醫護白衣天使把美麗帶回家,兌現這份珍惜與感謝。

為感謝會員長期支持陪伴,促使 集結各方力量還之於社會,特於 7 月 12 日至 7 月 25 日以 3 件 1 價回饋會員,傳遞「仲夏天使心 謝謝有妳」最暖心的感謝。

受到疫情影響,企業及各界對公益組織捐款大幅下滑,加上申請緊急救助金家庭數大增,也讓公益團體倍感壓力。iROO透過一系列社會服務,回饋總計上億價值女裝服飾支持陪伴愛奇兒家庭和醫護人員,期許深化品牌「公益在前 品牌在後」的核心價值,特別表示,品牌即使全力動員能做的還是有限,盼集結更大的外界力量,未來也不排除以各種形式力挺公益,更期盼拋磚引玉獲得社會大眾的共鳴與認同,一起讓社會共好。

iROO公益月「仲夏天使心 謝謝有妳」活動

7/10~7/11愛奇兒家庭專屬日(全台20家門市封館)
7/12~7/25仲夏天使心 謝謝有妳(3件1價)
7/26~7/28醫護專屬日(全台所有門市封館)

iROO公益月「仲夏天使心 謝謝有妳」活動網頁:https://iroo.cc/bH1yo
醫護專屬日報名網頁:https://iroo.cc/uY3EE

花旗銀行最新存款優惠  3個月港元定存 年利率可高達2.48%

花旗銀行最新存款優惠  3個月港元定存 年利率可高達2.48%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5日 – 由即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花旗私人客戶業務 / Citigold戶口新客戶1 以HK$50,000或以上開立3個月港元定存2 ,並持有指定產品結存3,4可享高達2.48%年利率

由即日至2022年9月30日,全新客戶1 開立Citi Plus戶口可享高達4.8%儲蓄年利率。Citi Plus新客戶的首HK$50,000存款可享3%額外儲蓄年利率,詳情可瀏覽https://www.citibank.com.hk/chinese/personal-banking/citi-plus/。客戶更可透過Citi利息Booster完成日常任務,再賺高達1.8%年利率5

備註:以上利率以2022年7月5日之定存年利率作參考。實際定存年利率須視乎個別優惠條款、存款金額、貨幣、存款期及生效日之利率而定。優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所有利率可能隨時變更而不另行通知。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4小時Citibank電話理財服務熱線 2860 0333。

註:
1. 全新銀行戶口客戶,即現時並沒有任何 Citibank銀行戶口,亦未曾於過去12個月內取消任何Citibank銀行戶口之客戶。

2. 上述利率優惠適用於花旗私人客戶業務戶口新客戶以「新資金」HK$50,000至HK$8,000,000開立之港元3個月定期存款,以及Citigold戶口新客戶以「新資金」HK$50,000至HK$2,000,000開立之港元3個月定期存款,而該定期存款須於開戶之首3個月內(包括開戶當月及其後2個月)開立。除另有訂明外,花旗私人客戶業務戶口每位客戶可享上述利率優惠之定期存款最高總額為HK$8,000,000,Citigold戶口每位客戶可享上述利率優惠之定期存款最高總額為HK$2,000,000。

3. 客戶須持有綜合財富管理服務,當中包括互惠基金、基金精選儲蓄計劃、債務證券、結構性產品投資、香港證券服務、美國證券服務、滬港股票交易機制-上海證券服務、深港股票交易機制-深圳證券服務(統稱為「證券服務」)、市場掛鈎戶口、外幣優惠戶口及相關結算戶口(統稱為「綜合戶口」)。

4. 於開立該定期存款時,客戶之指定產品結存須達US$10,000(或其等值)或以上(指定產品表列如下)。

指定產品類別 可納入計算之相關結存
基金 基金投資總持有金額減去總贖回及轉出金額

基金須為本行所代理之基金及香港證監會認可基金

債券 債券投資總持有金額減去總贖回及轉出金額

不適用於首次公開認購之零售債券及存款證投資

結構性產品 結構性產品資總持有金額減去總提早贖回╱到期╱售回金額
證券 總證券金額以開立該定期存款之交易日之證券收市價格及股數作計算

如交易涉及外幣,兌換率1美元=港幣7.8元/人民幣1元=港幣1.2元將用以換算證券金額

人壽保險 已繳付之AIA人壽保險計劃及保費退還保障計劃之保費總和,包括所有生效之基本計劃及附加計劃

有關計劃需經由本行購買

5. 當客戶完成所有任務,享有的基本利率加上所有完成任務所得到的額外利率,共可獲得1.8%年利率。受Citi 利息 Booster 之條款及細則約束,請參閱https://www.citibank.com.hk/chinese/personal-banking/pdf/citi-plus/interest-booster-terms-and-conditions.pdf?lid=HKZHCBLBGCATLMoreonInterestBoosterCPIX

花旗銀行最新人民幣定存優惠

由即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新客戶1 以人民幣300,000元或以上開立定存戶口,最高可享2.58%年利率優惠,詳情如下:

– 開立3 / 6個月人民幣定存可享高達2.58%年利率優惠2,3

而由即日起至2022年9月30日,客戶4 於花旗銀行以港幣新資金兌換人民幣,並開立1個月人民幣定存亦可享3.5%年利率5

實際定存年利率須視乎個別優惠條款、存款金額、貨幣、存款期及生效日之利率而定。所有利率可能隨時變更而不另行通知。優惠利率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24小時Citibank電話理財服務熱線 2860 0108。

備註:
1. 全新銀行戶口客戶,即現時並沒有任何 Citibank銀行戶口,亦未曾於過去12個月內取消任何Citibank銀行戶口之客戶。

2. 優惠不適用於透過網上或流動電話理財開立之定期存款,並只適用於同時持有投資戶口之客戶。

3. 花旗私人客戶業務、Citigold客戶須申請綜合財富管理服務︰ 當中包括互惠基金、基金精選儲蓄計劃、債務證券、結構性產品投資、香港證券服務、美國證券服務、滬港股票交易機制-上海證券服務、深港股票交易機制-深圳證券服務、市場掛鈎戶口、外幣優惠戶口及相關結算戶口(統稱為「綜合戶口」)。而Citibanking及Citi Priority客戶須同時持有股票戶口 (港股、美股及經滬港通買賣上海A股)。

4. 只適用於全新客戶,以及過去6個月內未有進行美元10,000元等值或以上之外幣交易(港元兌美元及美元兌港元之交易除外)的現有客戶。

5. 優惠不適用於透過網上或流動電話理財開立之定期存款,客戶必須於分行開立定期存款或聯絡其客戶經理登記以享有此定期存款優惠。定期存款金額不可高於推廣期內外幣兌換金額之價值,而最高總額為HK$20,000,000或其外幣等值。

花旗銀行最新外匯定存優惠

由即日起至2022年9月30日,客戶1 於花旗銀行以港幣新資金兌換歐羅/英鎊/瑞士法郎/日圓,並開立1個月相對貨幣定存可享3%年利率2 ; 以港幣新資金兌換澳元/紐元/加元/人民幣,並開立1個月相對貨幣定存可享3.5%年利率2

備註﹕
1. 只適用於全新客戶,以及過去6個月內未有進行美元10,000元等值或以上之外幣交易(港元兌美元及美元兌港元之交易除外)的現有客戶。

2. 優惠不適用於透過網上或流動電話理財開立之定期存款,客戶必須於分行開立定期存款或聯絡其客戶經理登記以享有此定期存款優惠。定期存款金額不可高於推廣期內外幣兌換金額之價值,而最高總額為HK$20,000,000或其外幣等值。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本土確診數回升至3萬5! 「台東+504」饒慶鈴提醒暑假做好個人防疫

台東縣最新疫況。(圖/台東縣政府)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日公布新增35,914例本土個案,其中台東縣新增504位確診者,台東縣衛生局指出,顯示病毒還存在於生活周遭,再加上進入暑假,各地人流回升,縣長饒慶鈴提醒,做好防疫、戴好口罩,也要勤洗手、完整接種疫苗,降低感染機率。

衛生局說明,5日新增的台東確診個案,434名民眾戶籍或居住地分在台東、70名為外縣市醫院通報。截至目前,台東縣累計確診個案33403人、居隔者1283人。

至於確診者分流收治情況,截至7/4下午16點為止,住院收治人數為41人、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為24人、居家照護現管人數有2610人。

衛生局表示,縣內現有4養護、6監所、1身障機構群聚事件監控中,今日共新增23例確診個案。養護機構新增1員工確診;監所部分本日新增21人(2員工、19住民);身障機構新增1住民。群聚監測中機構仍將暫停探訪探視避免擴大,衛生局將持續安排定期採檢匡列,並協助機構落實感染管制措施。

衛生局示警,今天台灣本土確診個案又回升到3萬5千多例,顯示病毒還存在我們生活周遭,再加上進入暑假,各地人流回升,縣長饒慶鈴提醒鄉親,持續做好防疫、戴好口罩,也要勤洗手、完整接種疫苗,降低感染機率。

而65歲以上長者(含55歲以上原住民長輩)7/31前至醫療院所施打任1劑疫苗,均可獲得最高500元衛教品及2劑家用快篩試劑,鼓勵長輩接種,醫療院所、衛生所接種時間請參考台東縣衛生局官網(https://www.ttshb.gov.tw/ )公告。

2022桃園閩南文化節 讓文化祭典走入生活

2022桃園閩南文化節「桃園好時陣」從7月3日到12月11日舉行。(圖/林睿峰攝)

記者 林睿峰/桃園報導

桃園是台灣文化的縮影,多元族群文化在桃園蓬勃發展,2022桃園閩南文化節「桃園好時陣」從7月3日到12月11日舉行,活動內容包含有大型自製劇「鬥陣2」、「藝閣 VS 踩街」、九天民俗技藝團等,透過結合傳統與現代文化,讓文化祭典走入生活,成為城市亮點。

市長鄭文燦敲響大鑼,宣告2022桃園閩南文化節系列活動正式展開,除了有許多民俗技藝以及舞台表演活動,還邀請社區、宮廟、學校等團體,製作共計45台真人藝閣車及表演團隊參與演出,讓民眾體驗全新的文化慶典活動。

除了7月3日在桃園風禾公園打頭陣的精彩活動「臺語金曲演唱會」,在8月份還會有「台語歌謠創意舞蹈比賽」,每屆賽事都吸引許多鄉親報名參加;9月「總舖師辦桌比賽」將呈現台灣傳統辦桌美食文化;紙風車劇團台語親子劇「武松打虎」會在12月10日、11日壓軸登場。

過去桃園有北閩南客的區分,隨著時間推移,族群地域界線已不存在,今年閩南文化節除了在北桃園舉行,平鎮、中壢、觀音區也有系列活動,希望透過結合現代文化表演,邀請更多年輕朋友參與。

親子一同線上聽故事 讓暑假更加豐富

上網聽故事就有機會將故事繪本帶回家。(圖/董雨菲攝)

記者 董雨菲/桃園報導

為了讓孩子有充實的暑假,桃園家庭教育中心在暑假期間,辦理8場「故事裡的多元文化」親子線上共學課程,透過老師說故事的方式,帶大家從繪本中學習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及聾人文化,也讓親子之間的情感可以更加緊密。

老師透過手語說故事,表達一個小男孩是如何找到他的玩具熊,家庭教育中心在暑假期間,特別規劃8場「故事裡的多元文化」親子線上共學課程,其中一堂就是手語故事課,要帶著親子一同認識手語文化。

除了手語文化外,像是閩南、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文化,老師也會在線上用說故事的方式,讓親子學習各個不同的語言文化,整個過程更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線上課程從7月5日開始到8月23日,每週二的晚上7點30分到8點20分,只要連結線上會議室就能加入課程,活動中老師還會帶著親子一起進行小活動,只要完成任務就可以參加抽獎,有機會將故事繪本帶回家。

小主播夏令營開課 現場互動真有趣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與自強國小及北桃園有線電視合作,舉辦本土語小主播夏令營活動。(圖/林睿峰攝)

記者 林睿峰/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舉辦的本土語小主播夏令營活動,由自強國小與北桃園有線電視攜手合作教學課程,活動第一天是帶著小朋友認識流程作業,在與講師的互動下,現場除了充滿了許多歡笑聲音,也讓這群小主播在學習上滿載而歸。

台下的小主播們仔細聽著講師們分享經驗與傳授技巧,由教育局舉辦的本土語小主播夏令營活動,邀請到地方電視台一起規劃課程,讓小朋友從基礎的主播播報開始學習,深入淺出的教學方式,讓參加的同學收穫滿滿。

上完了第一堂課,緊接著就是教各位同學採訪寫稿的技巧,由於小主播們要前往的地點就是三級古蹟壽山巖,講師們針對細節一一的傳授給小主播們,也在課堂上直接讓同學體驗採訪樂趣,藉由活動的引導讓同學學習更多採訪技巧。

小主播們在經過學習和實地採訪之後,第三天就會正式實際上台播報,對他們來說,這將會是一個難忘的暑假活動。

乙未保台戰役127週年 萬朵玫瑰致敬英靈

▲乙未保台戰爭邁入127週年,現場也以1萬4000朵紅玫瑰,向犧牲的英靈致敬。(圖/董雨菲攝)

記者 董雨菲/桃園報導

乙未保台戰爭邁入127週年,總統蔡英文出席紀念儀式,表示乙未精神象徵客家人保家衛國、勇敢反抗的硬頸精神,也將會承繼這樣的精神,繼續團結來守護台灣。

1895乙未保台戰役127週年中樞紀念儀式在桃園平鎮舉行,現場也邀請當年參加乙未戰爭的烈士後代家屬出席紀念會。總統蔡英文也致贈象徵臺灣歷史國寶藍地黃虎旗。

紀念儀式現場也以1萬4000朵紅玫瑰,向1萬4000位犧牲的英靈致敬,1895乙未戰爭是台灣史上戰鬥地域最廣,從基隆瑞芳、桃園、新竹、苗栗、中彰、雲嘉南到屏東步月樓及火燒庄等大小戰役,也是參與和陣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總統表示,乙未戰役是這塊土地上最大的護台戰爭,不僅象徵客家人保家衛國的精神,也告訴我們守衛國家是每個人的責任,希望未來國人能共同合作,展現乙未戰爭團結扺抗的精神。

楊年發、吳淑惠攜手聯展 繪出台灣風情

▲楊年發_阿里山奮起湖_50F_油畫_2012。(圖/楊年發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當代知名畫家楊年發與妻子吳淑惠,偕手於7/6-7/31在嘉義市政府文化局3樓展覽室展出最新作品。兩人筆下的臺灣風情,看似親切卻讓人感受到畫中的深遠意境,彷彿嗅到畫中海風或泥土的味道,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1960年生於臺中大甲的楊年發,獲獎無數,先後舉辦多次個展與聯展,1982年獲選列入《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作品廣獲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日本等國際人士收藏。

他的畫作富含台灣社會、農業生活情感與濃厚的本土文化精神主題,作品內涵展現出對台灣鄉土傳承的眷戀與雋永,深化的情感更是其作品的主要元素,亦呈現出其藝術的熱愛與奔放的生命力,顯現出濃厚的人道主義色彩,傳達十足的台灣生活印象。


▲楊年發_台北紅樓_15F_油畫_2018(圖/楊年發提供)

這次楊年發展出水彩與油畫兩類作品,水彩的繪畫形式偏寫實主義,渲染重疊,水與色的亁濕交錯,光影對比與色彩變化,筆觸細膩,呈現水彩畫味的藝術性;油畫風格則為印象主義,色彩光影與對比,在深色的漸層底色中,油彩厚實的肌理,細筆點描鋪陳亮彩與色感,藝術形象的獨特風貌與精神,賦予藝術生命與情感,構成個人的畫風與特色,以繪畫視覺心理的語言,化為令人感動的藝術饗宴。

1966年出生於苗栗的吳淑惠,畢業於復興商工,早年多以插畫為主,擅長將龐雜的元素融合成構圖精準而優美的畫作,且用色亮麗大膽,是各大出版社爭相合作的著名插畫家,2006年曾入圍插畫類金鼎獎。近年逐漸回歸水彩及油畫創作,開始參與各地聯展,同樣深獲好評。


▲吳淑惠_關西安東橋_15F_油畫_2021(圖/吳淑惠提供)

吳淑惠的創作亦以大自然生態與台灣鄉土為主,有驚人的寫實能力,「甚至比攝影更為真實」,但亦有不少印象類畫風作品,一個平凡無奇的角度,在其筆下亦能表現細膩的情感跟繪畫的藝術精神。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公佈 2022 年排名第 51 至第 100 位的餐廳

<div>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公佈 2022 年排名第 51 至第 100 位的餐廳</div>

倫敦2022年7月5日 /美通社/ — 由 S.Pellegrino & Acqua Panna 贊助的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今天公佈排名第 51 至第 100 位的餐廳,而年度頒獎典禮將於 2022 年 7 月 18 日(星期一)在法蘭德斯安特衛普舉行。 這個年度名單由一個男女人數相若的投票評審團建立,而評審團由美食界的 1,080 個獨立機構組成,包括著名的國際廚師、美食記者及旅行美食家。今年更長的排名名單是透過與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相同的投票過程建立,並突出全球的餐廳。

  • 第 51 至第 100 位名單包括來自墨西哥城以至墨爾本等 15 個不同城市的 20 個新參賽者。
  • 第 51 至第 100 位名單涉及六大洲 22 個地區的餐廳。
  • 有 14 間餐廳來自亞洲、13 間來自歐洲、11 間來自北美、2 間來自中東、2 間來自非洲、1 間來自大洋洲和 7 間來自南美洲。
  • 與去年的第 51 至 100 位名單相比,有 5 個新目的地餐廳加入,包括阿根廷、中國大陸、德國、新加坡和阿聯酋。
  • 第 51 至 100 位名單中排名最高的新加入者是阿聯酋杜拜的 Trèsind Studio,排名第 No.57 位。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Announces the 51-100 List for 2022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Announces the 51-100 List for 2022

今年,亞洲在更長的排名名單中佔 14 間,遍佈七個城市,包括來自東京的兩間餐廳:Sazenka(No.59)和新加入的餐廳 Sézanne(No.82)。阿聯酋有兩間新餐廳加入:Trèsind Studio(No.57)和 Orfali Bros Bistro(No.87),兩者都位於杜拜。其他新餐廳包括來自墨西哥城的 Rosetta(No.60)和 Máximo Bistrot(No.89),以及法國的三間餐廳:巴黎的 Table by Bruno Verjus(No.77 ),位於馬賽最近獲評為 American Express One To Watch 得獎者的 AM par Alexandre Mazzia(No. 80 ),以及 Flocons de Sel(No.99 )。如欲閱讀第 51  100 位名單,請按此處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內容總監 William Drew 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 20 間新餐廳加入這個更長的名單。隨著疫情期間面臨的巨大挑戰,美食世界繼續恢復和重建,我們很高興能慶祝各類餐廳及其背後的團隊得勝。」

2022 年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盛事將於 7 月 18 日 20:30(英國時間)開始在此處 的 50 Best Facebook 專頁和在此處的 YouTube 頻道上直播。

存取傳媒中心:
https://mediacentre.theworlds50best.com

新北市首創國小推動雙語教育百萬獎勵金 發表雙語自然教材LV包

▲新北市首創國小推動雙語教育百萬獎勵金 發表雙語自然教材LV包。(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於今(5)日辦理110學年度國小推動雙語教育績優頒獎暨雙語教材發表會,副市長劉和然出席表揚各校及教師對雙語教育的付出。今年首創推動雙語獎勵計畫,共4校獲金英學校獎、4師獲金英教師獎及4師獲雙語推手獎,後續將提供得獎者申請雙語教學個人獎勵金、教材研發補助金及出國考察補助金,總獎勵額度高達百萬。今日活動也頒發54名教師雙語學分班結業證書,並發表新北自行研發雙語教材,讓教師雙語教學能力更進一步。

副市長劉和然表示,為達2030新北雙語城願景,新北市首創推動雙語獎勵計畫,鼓勵教師投入雙語教學,表揚推動有功學校及教師。特別感謝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及臺北市立大學與本市合作開辦雙語學分班,今年共培養54名本國雙語教師,預計2026年本國雙語師資達500位,達校校有雙語師資目標,提升國小教師雙語教學專業。

新北市英語資源中心與自然輔導團熱血教師群合作,結合中外師專業能量研發雙語教材,以LV(Learning Vitamin)包命名,提供過去較缺乏的雙語課程內容,幫孩子補充雙語學習維他命,未來四年內將陸續完成綜合、健體、藝文等領域雙語教材,讓雙語教育在課程中紮根。

LV包編製團隊表示,成功的雙語教學需將領域重點及學習內容轉化,透過精選圖文設計引導孩子浸潤在學科及語言學習中。教材有16個單元並包含教學手冊,將教學活動及互動語言完整呈現。除實體出版,8月份將電子版置於親師生平台(https://pts.ntpc.edu.tw/)供教師使用。英資中心主任李美江說,老師可運用這次教材,透過科學探究法讓小朋友觀察周遭自然現象,提出問題形成假設、實驗驗證,結合英語學習解開自然奧祕,與他人分享新發現。

本次頒發獎項中,金英學校特優獎得主新市國小雙語團隊核心理念是「Be a cultivator of the next generation」,團隊每位成員都期許能在教育路上貢獻一己之力,成為莘莘學子在學海中的一座燈塔,點亮孩子的學習之路,具備充足力量和勇氣面對新時代挑戰。

▲新北發表雙語自然教材LV包,透過精選圖文設計引導孩子浸潤在學科及語言學習中。(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金英教師特優獎得主頂溪國小林妙英教師表示,106年參與新北市國際教育參訪團前往紐約州雙語教育推行成功的學校參訪,種下心中雙語教育的種子。107年雙語實驗學校開放申請,更開啟了這一趟雙語實驗課程旅程。歷經四年不間斷發現之旅,以「Leadership」作為這趟旅探索之旅的說明,並將這樣的理念和更多想要實行雙語教育的同伴共享,相伴同行。

雙語推手特優獎得主野柳國小陳盈材教師表示,野柳國小具有得天獨厚的世界級的野柳地質公園,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配合校本課程申請雙語領航計畫,讓學生透過情境式浸潤,自然而然開口說英文,將偏鄉特色課程雙語化。

取得雙語學分班結業證書的頭湖國小游祖華教師表示,健體領域是自己沒有涉略過的領域,有很多專業知能要學習,謝謝臺北市立大學用心安排完善課程及優秀師資,也要謝謝教育局給予這個增能的機會,讓自己認識許多在雙語路上志同道合同夥人,一起加油!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雙語實驗課程學校自105學年度13校發展至本(110)學年度67校,預計2026年校校有雙語師資、2030年達校校有雙語課程,未來持續透過實施多元方案如每週1日英語日、英速魔法學院營隊、冬夏令雙語營及英語競賽等,讓雙語落實在生活當中。

智泰科技捐贈800套AI軟體 協助宜蘭學子認識AI技術

智泰科技公司捐贈AI模型軟體給宜蘭縣政府。(圖/宜蘭縣政府)

記者何向陽/宜蘭報導

為協助老師在校園中教授AI技術,智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800套「VisLab-AI模型訓練軟體」給宜蘭縣府,總市價約3億2000萬元,讓少有機會實際接觸到AI科技的學子,有機會認識與學習AI,並在現實生活中延伸使用。

宜蘭縣政府今5日上午辦理智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AI模型訓練(圖像辦識)軟體儀式,提供縣內各級學校應用於科技課程教學,讓科技教育更貼近生活,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宜蘭縣長林姿妙表示,科技進步與技術突破的結果讓人類生活更加豐富與便利,尤其是近年來人工智慧更是掀起新一波科技革命。但對於國中小來說,人工智慧似乎是一項遙不可及的技術,更遑論在中小學課堂中學習。

此次智泰科技捐贈800套、市值約3億2000萬元的「VisLab-AI模型訓練軟體」,能協助教師輕易地在中小學課堂中教授AI技術,學生也可藉由VisLab-AI模型訓練軟體來認識與學習AI,並在現實生活中做延伸使用。

縣府說明,AI的課程推動上,將由科技領域輔導團以捐贈的VisLab-AI模型訓練軟體來規劃、開發人工智慧相關的科技領域課程,並由宜蘭縣四所科技教育中心協助辦理縣內教師增能做課程基礎推動。

另外在特色亮點部份,宜蘭縣這幾年在教育部辦理的科技領域競賽、青少年發明展中皆為名列前茅,科技教育中心也規劃將VisLab-AI模型訓練軟體作為科技專題製作的必備工具,讓宜蘭縣學生在專題製作的品質再繼續往上提升。

縣府強調,宜蘭縣相當重視科技教育的向下扎根及人力培育,這次與智泰科技的合作,除了能在學校端種下人工智慧的種子外,也強化產學合作做為推展科技教育的重要目標。期待藉由智泰科技捐贈VisLab-AI模型訓練軟體,在各校科技延伸課程的實施、專題製作的運用,雙管齊下讓宜蘭縣的科技教育更加落實與茁壯,公私協力共同拚出宜蘭好教育。

全國最大地熱開發區 最快明年動工金山硫磺子坪地熱示範區 開發面積近2萬平方公尺

▲新北市將提供一條龍的行政協助,協助地熱廠商於新北市順利進行地熱探勘及產能測試,打造友好的地熱發展環境。(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除了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外,具有24小時穩定發電優點的地熱能源,被視為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重要能源之一。位於大屯山地熱資源區的「金山硫磺子坪」,為新北首座地熱示範區,開發面積近2萬平方公尺,預計地熱設置量達4MW以上,年發電量達2,700萬度電。市府近日已同意金山硫磺子坪地熱開發,後續業者將向經濟部申請電業籌設作業,為公私協力合作開發地熱能源的重要里程碑。

經發局長何怡明表示,全球溫室氣體效應、氣候變遷,以及7月份起用電大戶電價平均漲幅8.4%,再加上近年用電、缺電等議題持續延燒,為達2050淨零碳排目標,城市能源轉型已成為世界潮流,新北市亦致力於推動節能減碳與再生能源發展。由經濟部能源局、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與新北市政府合作成立「金山硫磺子坪地熱示範區」,透過招商引進「將捷集團」旗下的結元能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實際驗證大屯山地熱蘊藏量,在各方齊心協力之下,排除探勘與行政法規程序等重重障礙,順利進入開發申請階段,為地熱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

經發局補充,全球正處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代,中央及地方均全力推動能源轉型,並著重於開發再生能源。尤其臺灣位處地熱資源最豐富之環太平洋火山帶,地下溫度80℃以上,有地熱水(或蒸汽)即可將地下的熱源取出使用就可以發電,且地熱能源不受天候影響,幾乎24小時全年無休的運轉,具有穩定發電的特質。歷年來的研究與探勘調查證實,大屯山區下方具有高溫地熱儲集層構造,被視為全國推動地熱潛力最高的區域。

▲金山硫磺子坪為新北首座地熱示範區,開發面積近2萬平方公尺,預計地熱設置量達4MW以上,年發電量達2700萬度電。(圖/新北市經發局提供)

然而,地熱資源深埋在地底下,與其他再生能源不同,須透過前期的調查探勘及產能測試後才能確定開發可行性及規模,對於開發業者是極大的風險。為加速推動地熱發展,攜手中央成立「金山硫磺子坪地熱示範區」,開發面積近2萬平方公尺,預計地熱設置量達4MW以上,年發電量達2,700萬度電,開發成功後足可供應6,392戶4口家庭全年用電。

除了成立地熱示範區外,新北市也積極推動轄內其他地熱潛能區的開發,例如金山、萬里。新北市將與國產署持續協調地熱開發土地取得,由國產署協助提供國有土地,新北市提供一條龍的行政協助,協助地熱廠商於新北市順利進行地熱探勘及產能測試,打造友好的地熱發展環境,加速推動新北市地熱發展,共創永續發展。

五股夏綠地紀錄片《改變的勇氣》今日首映 溫馨回顧整頓過程

▲市長分享五股垃圾山翻轉五股夏綠地的過程。(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五股夏綠地紀錄片《改變的勇氣》今日(7月5日)於板橋435藝文特區-枋橋大劇院正式發表!市府於108年9月啟動「擴大五股試辦計畫」,歷時2年完成全區整頓,今日透過影像紀錄回顧執行期間的點點滴滴。

五股這片170公頃的土地大部分皆屬農業用地,過去30年間累積的違規行為,漸漸形成農地上蓋鐵皮廠房的情景。豔陽時塵土飛揚、遇雨時泥濘不堪,種種跡象皆凸顯了「環境需要整治」。如今五股夏綠地不再是塵土飛揚及廢棄物堆置,全區整體環境品質已有明顯地提升,解決了環安、公安、治安等相關問題,從紀錄片中可以看見這2年期間翻轉的歷程,以及市府團隊與廠家從磨合、溝通到攜手合作,共同翻轉五股垃圾山成為五股夏綠地。

在映後心得分享環節,廠家代表宏國意實業有限公司陳少洋總經理及大昶有限公司黃金維董事長,侃侃而談2年間心境的轉變,以及對市府團隊的肯定,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劉月梅女士及藍天綠水規劃顧問工作室林育慈老師亦從環境保育及韌性城市發展的角度說到,五股試辦計畫是全臺環境永續發展及公私協力領域非常具代表性及指標性的案例,肯定市府團隊對五股環境整治的堅持及魄力,並給予夏綠地更多的期許,期待夏綠地未來持續永續發展成為一個綠色園區。

侯友宜市長表示,五股這片土地的改變不只是市府的努力,最感動及感謝的是在地的廠家與地主,與市府共同合作改變環境,讓五股重新翻轉,「改變需要勇氣,被改變更需要勇氣!」,因為有在地廠家業者與地主的支持與配合,五股試辦計畫才能夠順利推動,才有今日美好的成果,成功將不可能化為可能。市府團隊與在地廠家將持續共同合作永續經營,打造五股夏綠地成為綠色創意園區,五股夏綠地的改變並未停止,未來將有更多的可能及轉變持續發生,我也期許我的團隊以五股夏綠地的精神接續為翻轉新北努力!

城鄉發展局表示,五股試辦計畫成功的改善當地環境,創造土地整頓的新模式,此外,試辦計畫也是新北市具體將SDGs運用在空間改造重大政策的指標案例,透過跨機關平台整合,將生態保育、智慧韌性城鄉的概念導入,以永續的角度成功將一個近30年來的城市毒瘤翻轉成為全臺亮眼的「五股夏綠地」。《改變的勇氣》今日同步於我愛陳香菊youtube頻道、五股守讓堂-秀水軒(展覽室三)、有線電視公用頻道CH3露出,也歡迎大家看完紀錄片到五股夏綠地走走,感受五股的轉變!

國發會高副主委率團赴日舉辦新創高峰會,啟動臺日新鏈結

▲來賓合照。(圖/國家發展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臺北報導

國家發展委員會舉辦日本・臺灣新創高峰會(Japan-Taiwan Startup Summit),7月5、6日在東京盛大舉行,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場臺日新創交流活動,此次高峰會由國發會高仙桂副主委、臺灣33家優秀新創團隊,逾70位新創夥伴共同參與,日本當地商社、創投公司、銀行及新創業者參與人數逾500人。

高副主委致詞時表示,臺日經貿關係緊密,互為第三大貿易國,民間各項交流活動活絡,一直都是值得信賴的國際夥伴,基於臺灣在ICT硬體製造的優勢,臺日在半導體、生技醫療、電動車等領域,均已展開密切的產業鏈結,接下來也將大力推動新創交流,強化日臺軟體服務的合作。

高副主委強調,本次日本‧臺灣新創高峰會,以數位轉型為主軸,希望透過強化臺灣新創與日本企業、策略投資人及日本新創的3個鏈結,發揮臺灣加日本一加一大於二Together, go big的目標。

在鏈結日本企業方面,希望藉由這兩天的高峰會,讓日本企業瞭解臺灣新創所帶來的智慧解決方案,尋求與日本企業合作機會。例如,今天與會的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亞洲最大的糖尿病管理平台、聯齊科技(NextDrive)新能源管理平台尖兵、庫幣科技(CoolBitX)全球前三大冷錢包、凱鈿行動科技(Kdan)全球逾2億下載的軟體服務商、稜研科技(TMYTEK)5G關鍵技術毫米波解決方案、騰雲科技(Turn Cloud)一站式企業數位轉型服務、奧義智慧(CyCraft)人工智慧資安防禦解決方案、Yo-Kai自動拉麵販賣機、FunNow即時預訂平台、綠藤生機(greenvines)純淨保養品牌等,均已與日本相關企業展開合作方案。

在鏈結策略投資方面,臺灣第一家獨角獸Appier於去年在日本掛牌,且日本Cool Japan Fund、Mitsubishi UFJ Capital及JAFCO等創投已大舉投資酷遊天(KKday)、威朋大數據(Vpon)、凱鈿行動科技(Kdan)、資廚管理(iCHEF)等臺灣新創,顯見日本投資人對臺灣的重視,透過本次峰會,將進一步強化與日本策略投資人的鏈結,協助臺灣新創在日本提供在地數位服務。

在鏈結日本新創方面,臺灣近年積極優化新創發展環境,透過完善創業法規、打造TTA、林口新創園等國際新創基地,開辦就業金卡等作法,吸引國際新創來臺。高副主委表示,過去臺灣較重視與美國矽谷的鏈結,未來將強化與日本新創的合作,歡迎日本新創來臺落地,也期望能促成臺日新創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國發會表示,本次活動獲得國內新創熱烈響應,除了去年由蔡總統親自頒發指標型新創 Next Big 獎項的庫幣科技(CoolBitX)、綠藤生機(greenvines)、愛卡拉(iKala)、凱鈿行動科技(Kdan)、酷遊天(KKday)、果翼科技(Pinkoi)參與外,也涵蓋了多家5G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數位平台服務、金融與行銷科技(Fintech/Martech)、資安等領域新創團隊。

本次高峰會與會多家新創亦在活動中宣布與日本企業的合作計畫,例如:庫幣科技(CoolBitX)協助日商HashPort擴大海外虛擬貨幣市場;凱鈿行動科技(Kdan Mobile)與日商Kabob Technology Japan聯手推動電子簽名服務,協助企業無紙化並提升工作效率;慧康生活科技(Health2Sync)糖尿病管理解決方案擴大推廣至日商Sanofi合作的診所及醫院;Turn Cloud Tech與日商HISOL、VINX合作,串聯多元支付、會員行銷、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協助企業數位轉型。

國發會表示,今天的活動是臺日新創交流新的里程碑,希望藉由兩天的峰會,建立起未來常態性的交流管道,深化臺灣新創與日本企業、策略投資人與新創的鏈結,臺日攜手推動數位轉型,進軍國際市場。

【斷開雜亂人生】蘋果迷你倉破天荒舉辦「全港第一屆迷你倉收納大賽」

【斷開雜亂人生】蘋果迷你倉破天荒舉辦「全港第一屆迷你倉收納大賽」

日本認證收納師傳授秘訣 善用家居空間 透過蘋果儲存力量提升生活幸福感 贏走逾四萬元豐富獎品 包括多款家電、免費租用迷你倉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5日 – 香港人的居住空間細小,加上近年居家時間長,特別容易造成雜物堆積,不但降低生活質素,甚至有機會影響心理健康,絕對不容忽視!知名迷你倉品牌蘋果迷你倉,藉著提供儲存空間,不但為用家帶來更多生活空間,同時騰出「心靈空間」。因此,蘋果迷你倉破天荒舉行「全港第一屆迷你倉收納大賽」,令大眾學會正面地處理雜物,同時高效地收納整理,透過蘋果的儲存力量,輕鬆打造舒適家居環境,提升生活質素。入圍的參加者可獲贈免費的專業收納訓練班,由日本認證的收納師親自傳授必學收納秘技。最後,決賽中會以二人一組形式進行(入圍者及朋友),以迷你倉作戰場,憑收納技巧一較高下,贏走超過四萬元豐富獎品,包括Dyson 二合一甲醛空氣清新機等多款家電和免費租用迷你倉,大家記得把握機會!

選出最凌亂不堪家居相片 愈亂愈有機

身邊有朋友或家人,甚至自己的家居堆滿各種雜物?你也希望讓家居煥然一新,重拾身心健康嗎?不如趁機報名參加「全港第一屆迷你倉收納大賽」!參加步驟如下:

  • 第一步:拍攝一張自己或親友凌亂家居的相片
  • 第二步:透過以下其中一個方法上載相片:
    • 將照片上載到蘋果迷你倉 Apple Storage Facebook專頁中「全港第一屆迷你倉收納大賽」活動帖文留言區;或
    • 將照片上載到個人Instagram的限時動態,加上標籤「#蘋果迷你倉」及「#全港第一屆迷你倉收納大賽」,Instagram帳戶需設定為公開
  • 第三步:完成第二步後截圖紀錄,然後將截圖透過Facebook或Instagram私訊蘋果迷你倉,並按指示留下聯絡資料
  • 第四步:蘋果迷你倉會有專人回覆完成報名

註:參加者須於2022年7月11日或之前年滿16歲

報名日期:即日至2022年7月10日

入圍參加者公佈日期:2022年7月11日

蘋果迷你倉將會選三位決賽入圍者,愈亂愈有機會被選中!

免費專業收納訓練班 日本認證收納師親自指導

成功入圍的參加者將與一位朋友組成參賽隊伍,參加由蘋果迷你倉送出的收納訓練班,訓練班由為蘋果迷你倉員工提供專業收納訓練的日本收納檢定協會認證收納師Kaye Li親身指導,由淺入深地教授收納秘訣,包括正確收納順序、空間規劃法則、常見收納工具的推薦和運用。當決賽入圍者掌握收納方法後,更可於迷你倉內進行模擬練習,將學到的收納知識運用於實際環境中,並為決賽做好準備!

迷你倉作決賽戰場 考驗收納技巧 爭奪冠亞季軍寶座

決賽會於7月31日在蘋果迷你倉的觀塘分店進行,合共分為兩關緊張刺激的限時賽。入圍者先將指定物品於限時內有技巧地將物品收進倉內,再由組員於倉內取出指定物品,並由日本收納檢定協會認證的收納師作評審,根據限時賽中參加者的收納技巧和成功取出的物品數量評分。除了挑戰入圍者的收納技巧外,亦考驗他們的應對能力,以爭奪冠亞季軍寶座。

成功入圍即有獎 贏走豐富家電獎品及免租迷你倉

是次比賽設有三個獎項,三組入圍的參加者只要順利完成比賽皆可獲獎,除了贏走超過四萬元豐富獎品,包括Dyson 二合一甲醛空氣清新機、Whirlpool抽濕淨化機、Apple HomePod mini等家電和免費租用迷你倉。獎品不但實用同時更可進一步提升生活質素,千萬不要錯過參加機會!

心理學家:收納有助減低焦慮不安情緒

恆常收納,保持家居整潔,不但能為我們帶來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更是可以改善心理狀態。心理學家劉英健指出:「長期居住在凌亂環境下會令焦慮指數上升,而進行收納是一種可以治愈心靈好方法,因為收納過程令人可以整理思緒及反思過去,透過梳理達至改善情緒效果。」另外,心理學家更提及收納能為人帶來各方面的好處,包括生理上身體的健康、心理上的正向思考模式、改善社交關係,同時精神層面上亦能令人有更清晰的思緒幫助訂立人生目標等,所以建議大眾定期進行收納提升生活幸福感。

比賽流程:

公開報名 6月27日 – 7月10日
公佈決賽入圍者 7月11日
專業收納訓練班 7月23日
決賽日 (地點︰觀塘) 7月31日

詳情請留意蘋果迷你倉 Apple Storage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pplestorage/

獎品(總值超過HK$40,000):

冠軍(一名):

Dyson 二合一甲醛空氣清新機 TP09、免租一年12呎迷你倉

(價值約$20,000)

亞軍(一名):

Whirlpool DS202HE 20L Puri-Pro 抽濕淨化機、免租半年12呎迷你倉(價值約$12,000)

季軍(一名):

Apple HomePod mini、免租半年12呎迷你倉(價值約$8,000)

**活動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此比賽之條款及細則如有任何更改,毋須另行通知
**如有任何爭議,蘋果迷你倉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關於「蘋果迷你倉」

蘋果迷你倉集團2005年成立,為迷你倉業內知名品牌,更獲得HKRMA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 傑出服務金獎及優質服務認證。集團分店遍佈港九新界,超過100個倉點,提供一站式倉存運輸服務(包括自助倉存、中央倉存、流動倉存、運輸服務),亦提供多款不同呎吋的迷你倉、特色倉、服裝倉、波鞋倉、玩具倉、單車倉、層版倉及儲物櫃等,滿足客人不同需要,輕鬆解決儲存煩惱,同時體現品牌宣傳訊息「蘋果力量,超乎想像!」。集團自設運輸車隊,有專人一條龍貼身跟進每位客戶,省時方便。

蘋果迷你倉 Apple Storage Facebook 專頁:

#蘋果迷你倉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COVID-19確診7/5增35914本土101境外103亡 縣市染疫數中市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疫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台北報導

國內COVID-19確診,5日新增35,914例本土個案、101例境外移入,另有103人死亡。縣市染疫數有3都超過4千例,其中又以台中市的4,970例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35,914例本土病例,16,967例男性,18,935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國內最新COVID-19確診及中、重症和死亡案例分析。(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本土個案分布為:臺中市(4,970例),新北市(4,930例),高雄市(4,198例),臺南市(3,164例),臺北市(3,122例),桃園市(3,117例),彰化縣(2,353例),屏東縣(1,537例),雲林縣(1,089例),苗栗縣(976例),新竹縣(859例),嘉義縣(818例),宜蘭縣(812例),南投縣(790例),新竹市(636例),花蓮縣(614例),嘉義市(567例),臺東縣(504例),基隆市(392例),金門縣(214例),澎湖縣(209例),連江縣(43例)。

今日新增10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6例男性、5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94例具慢性病史、58例未接種3劑 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29日至7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8日至7月3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667,33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734,646例排除),其中3,929,627例確診,分別為15,098例境外移入、3,914,47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

自2020年起累計7,12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113例本土、15例境外移入。本土死亡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734例、臺北市906例、臺中市665例、高雄市607例、桃園市565例、臺南市480例、彰化縣374例、屏東縣291例、雲林縣191例、南投縣187例、基隆市174例、宜蘭縣153例、苗栗縣141例、嘉義縣132例、花蓮縣及新竹縣各114例、嘉義市111例、臺東縣89例、新竹市67例、金門縣及澎湖縣各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