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029

新竹意象被大樹掩蓋 林耕仁批不如蓋空橋

▲新竹意象被大樹掩蓋,林耕仁批不如蓋空橋。(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新竹交流道上的新竹意象,如今已經被茂密的大樹所掩蓋,國民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耕仁就批評,與其興建新竹意象,這筆錢不如拿去興建空橋,對地方來說會更有幫助。

林耕仁又指出,新竹意象當初是用竹科回饋金所興建的,但新竹科學園區蓬勃發展,進駐廠商越來越多,對新竹市的環境、交通影響也越來越大,給地方的回饋金應該要越來越多才對,這一點他會跟立委鄭正鈐合作,一起來推動相關立法,科學園區對地方更有貢獻。

面對林耕仁的質疑,新竹市政府發出新聞稿指出,新竹市跟竹科管理局是重要的夥伴關係,雙方有很多合作根配合,科管局是以補助款的形式來補助地方,與林耕仁陳述的回饋金有所不同;而提到新竹意象,那是藝術家賴純純老師的作品,充滿了童趣,也獲得正面回應,已經成為新竹市頗具代表性的入口意象。

高虹安訪香山青農 提出發展香山及青創政策

▲高虹安訪香山青農,提出發展香山及青創政策。(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果樹上結滿了一個個綠色又髒髒的小果實,外貌很不起眼,但它價值很高,這就是「苦茶油籽」,之後可以加工榨油變成「苦茶油」。陳彥林是新竹香山區的一個青年農民,這片山坡以前種的是水梨,但不好賣,後來聽人家建議,改種比較好照顧的苦茶,不過苦茶果實很小,採收是個大麻煩,農業界普遍缺工的情況,成為他最頭痛的問題。

跟隨陳彥林的腳步,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走進這片苦茶林摘取果實,小小一顆卻有大大的價值。高虹安指出,她希望可以跟青農合作,一起來推動香山特色化農業的發展,並規劃一站式服務,提供青農更多協助,而她也建議,摘取苦茶油籽的這一項工作,如果轉型成為休閒農業,或許可以吸引更多民眾來體驗。

從苦茶樹上摘下來的果實,還要經過脫殼機打掉外殼,接著再曝曬曬乾,最後的成品,陳彥林會交給代工廠,加工成為苦茶油的商品。像陳彥林這樣的青年農民,在新竹市有很多,高虹安承諾未來會努力推動香山發展,並提出「新竹安心創」政見,要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幫助青年農民度過初期的創業艱難過程。

美育從小培養 嘉市學子走入表演藝術殿堂

▲嘉義市舉辦「藝術開門 小學生藝文體驗」活動,讓學童近距離感受藝文氛圍。(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為了從小培養美好的藝術與閱讀體驗,學習專業場館中各種欣賞禮儀,嘉義市文化局與教育處合作,邀請全市國小四年級約2700位學生,於18日起辦理3場「藝術開門 小學生藝文體驗」活動,讓學童近距離感受音樂廳與圖書館的氛圍。

副市長陳淑慧表示,嘉義市是雲嘉南地區藝文中心,多元且豐沛的藝術活動,是城市活力的象徵。而藝術欣賞及參與能力,更是顯示該城市藝文水準的重要指標,因此特別請教育處與文化局合作,共同策劃讓孩子真實走進音樂廳,從排隊驗票、入座、觀賞表演過程中,學習到劇場與欣賞禮儀,也瞭解新進圖書館智慧化,各項全新閱讀服務功能,落實文化教育扎根。


▲小朋友持票進場觀賞表演,從小培養藝術欣賞細胞。(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表示,嘉義市音樂廳於民國81年完成,距今已有30年,目前每年提供近200場專業藝術表演,相當多元及精彩,是雲嘉南地區藝文重鎮。自108年起,陸續挹注5000餘萬元進行座椅、燈光、音響、懸吊等設備更新與升級,在各縣市層級中是首屈一指的專業場館,音樂、舞蹈、戲劇等都可以在這裡精彩呈現。

「藝術開門 小學生藝文體驗」讓每位學生手持入場券,依序排隊進入木都意象的音樂廳前廳,感受現場氛圍及運作方式,從音樂廳介紹、「七彩雲海」造型藝術到劇場禮儀,接著進入觀眾席,欣賞美麗的鎮廳之寶「蓮池」緞帳,這是以國寶畫家林玉山的〈蓮池〉為藍本,委託日本龍村美術織物所手工編織而成。

舞台上特別安排嘉頌重奏團實際演出,從演出內容中延伸學習,讓學生們實際在觀賞中注意應有的欣賞禮儀,達到與表演者精彩互動。在參訪圖書館中,實際帶領參觀最新採購自助借書機和智慧還書架與兒童閱覽室,瞭解並學習圖書館各項資源與服務。

文化局表示,藝文體驗活動以學習、參與、沈浸、趣味性方式進行,18日首場邀請嘉北、博愛、北園、志航、宣信5所國小,計有758名學童,讓他們走出教室、打開感官,親身體驗藝文氛圍與瞭解藝文資源,讓下一代在藝文滋養中成長茁壯。


▲嘉義市舉辦「藝術開門 小學生藝文體驗」活動,讓學童近距離感受藝文氛圍。(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搶救明池孤島 救災人員越過重重險阻急送物資

運送物資的消防隊員手腳及繩索並用,越過層層險阻往明池挺進。(圖∕宜蘭縣消防局)

記者陳木隆∕綜合報導

天候不佳,無法空運,宜蘭縣政府消防局動員20多位隊員,以人力搬運民生物資、藥品和油料,18日近午步行出發,因台7線多處路段或坍落大量土石,或路基嚴重流失,眾人手腳及繩索並用,一路百轉千廻,困難重重,加上天色漸暗,到了下午15時暫停挺進。

宜蘭縣政府消防局此次救災,共派出9車26人,前往台7線84K道路中斷處,再於上午11時許,改用人力搬運方式冒險前進,預計步行20公里到達明池山莊(台七線66K)。


▲台7線嚴重受創,消防弟兄冒險運送物資上山救急。(圖∕宜蘭縣消防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由於受創路段,有的是坍落大量土石,有的是路基嚴重流失,不僅無路可走,而且危崖處處,有些地方更是急流、巨石充斥,除了在84.1K至84K處有怪手協助開闢便道外,其餘均由消防弟兄運用繩索及手腳並用的往更高的山區,「披荊斬棘」地繞道而行,數小時後才挺進到台7線74.8K的地方,離明池山莊還有一段路程。

縣政府表示,為載運物資、藥品及油料提供受困明池山莊的民眾使用,縣長林姿妙17日晚間即召集相關單位,擬定空運及陸運等多重方案,原訂18日一早進行空運作業,但受限氣候因素而延後,考量受困民眾身心狀況,立即指示消防局派遣救災人員,以徒步方式將物資送往明池山莊。


▲台7線多處路段嚴重崩塌,路都沒了!短期內難以修復。(圖∕公路總局提供)

由於受困民眾有1位癌症及19位慢性病友,為免斷藥,縣府衛生局依據各個病患雲端藥歷、透過虛擬健保卡,緊急為20位民眾備妥藥品;其中,癌友藥品委由第四區養護工程處3位山青一早以徒步方式運送,其餘慢性病用藥,則由縣府救災人員帶送。

縣政府指出,救災人員在台七線81K處與3位山青會合後,接續由5位消防隊員攜帶藥品超前行進,並於18日下午17時30分在台七線72K處接觸到明池派出所人員,隨後將藥品送抵明池山莊。


▲救災人員於18日晚間將藥物送達明池山莊。(圖∕宜蘭縣消防局)

根據山上傳回的消息,台7線82.1K、81.8K、81.6K等路段完全中斷,台7線74-75K處出現大型坍方,必須採取高遶方式前進,導致物資與油料等重物運送困難,加上天色漸暗,視線受阻,經現場指揮官判斷後,於下午15時許,決定暫停物資運送,21名救災人員先行返回台七線84.1K處待命。

有關道路災害部分,台7線68K至84K路段,由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全力搶修中,但因現場還在持續崩塌,預定10月31日完成搶通。台7線86K等路段,亦因大規模崩塌,預定10月22日恢復通行。此外,宜51線已於17日下午17時恢復小客車輪放下山,18日上午9時起,開放接駁用小客車上山。

新北小衛星5年擴展155個據點 在社區陪伴守護5千位弱勢兒少

▲副市長謝政達頒獎表揚小衛星單位。(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5年前首創小衛星課後照顧弱勢兒少,迄今共成立155個小衛星據點,遍佈在29區,陪伴近5千位從國小到國中生,累計服務300萬小時,若以坊間課後安親的費用來計算,相當於幫弱勢家庭省下5億元的費用。市府於18日在新板金融大樓17樓辦理「群星環繞、守護兒少」活動,副市長謝政達代表侯友宜市長頒獎表揚65個小衛星,感謝他們在社區像星星的亮光陪伴守護兒少。

活動由65個小衛星共同策展,發揮區域聯盟的精神,有學習歷程展覽、職能培養、真人圖書等八大展區。衛福部社家署和嘉義、彰化、金門、澎湖、基隆等縣市都派人參訪取經,多位專家學者及網絡單位專業人員亦聚集交流。

▲新北市社會局在新板金融大樓辦理「群星環繞、守護兒少」 吸引嘉義、彰化等縣市派人參訪取經。(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謝政達表示,小衛星散佈社區各角落,平時提供弱勢家庭子女課後輔導與照顧,一旦兒少家庭發生狀況,小衛星可立即掌握並提供相關需求服務,預防落入風險之中。感謝所有投入的非營利組織,尤其有54%的小衛星是由教會所提供或培力,大家共同用愛與關懷守護弱勢兒少。

▲左起董國光、張菁芬、周雅萍、賴弘昇等學者專家長期輔導培力小衛星 右1為社會局兒少科社工督導陳麗雲。(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長老教會龜山教會牧師李振賢和擔任新北市慷慨關懷協會理事長的師母溫淑芳,利用翡翠水庫台電訓練所成立小衛星,照顧30多位孩子,其中原住民佔一半,除了課業輔導外,還教他們串珠,並融入各部落的花色,以「串串愛」每串50元義賣,不僅讓小孩不忘本,也能自食其力、籌募小額經費。

▲長老教會龜山教會牧師李振賢和擔任新北市慷慨關懷協會理事長的師母溫淑芳成立小衛星 除課業輔導 還教串珠義賣。(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在三重萬全街的耕心蓮苑基金會,由曾獲師鐸獎的退休老師余素華,率領一群熱心志工,在社區裡陪伴近200位孩子,由善心企業家提供社區一樓6間教室讓孩子課後陪伴,除了課業輔導,尤重品格教育和孝道傳承,每遇有外人參訪時,孩子總會主動問候,彬彬有禮。

從小學就在土城清水教會長大的志工唐榮恩表示,小衛星就像第2個家,他一下課就到小衛星吃晚餐、做操,然後寫作業,又有老師輔導訂正。現在他長大了,反過來陪伴輔導小弟妹。

▲三重耕心蓮苑基金會由曾獲師鐸獎的退休老師余素華(中)率領一群熱心志工在社區裡陪伴近200位孩子。(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小衛星所陪伴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必須辛勤工作,也無力負擔安親班的費用,不僅給予課後輔導,孩子也會找到歸屬,身心靈都會獲得成長。非常感謝賴弘昇、董國光、張菁芬等幾位教授長期的輔導培力,還有資深督導周雅萍的協助,新北市會持續運用好日子愛心大平台引入各方資源,持續扶持擴展小衛星,以照亮更多社區兒少。

體驗新北五星環保夜市 票選拿好禮

▲即(18)日起至11月15日參加環保夜市票選活動後,可獲得樹林興仁花園夜市30元現金消費券,更有機會抽中五星級住宿券、1,000元禮券等多項好禮。(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行政院環保署即(18)日起至11月15日舉辦「迺夜市Joy環保」環保夜市票選活動,新北市由「樹林興仁花園夜市」代表參加,民眾只要自備購物袋、環保杯或環保餐具到樹林興仁花園夜市消費,即可享有折價或加量優惠,且現場參加環保夜市票選活動後,可獲得樹林興仁花園夜市30元現金消費券,更有機會抽中五星級住宿券、1,000元禮券等多項好禮!

▲新北市「樹林興仁花園夜市」代表參加環保署「迺夜市Joy環保」環保夜市票選活動,歡迎民眾至至活動網站投票,給予興仁花園夜市五星評價。(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表示,夜市聚集許多地方特色小吃,是臺灣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環保署自109年開始推動環保夜市,讓夜市環境也能乾淨又環保。今年代表新北市參加環保夜市評鑑的「樹林興仁花園夜市」,在各攤商共同響應下,已完整設置五大環保設施,包含使用重複清洗餐具、落實垃圾分類、裝設油煙防制設備、改善餐飲廢(污)水排放、環境清潔與公廁清潔等,且外帶亦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更會提供自備環保用具的民眾加量或減價優惠;另外,夜市服務中心設有「新北Ucup 2.0」、「環保餐具」、「奉茶站」、「reBAG袋袋相傳」環保袋回收箱等服務,並有7處公共洗滌區供民眾清洗餐具,建築則全面使用低耗能的LED燈具、設有調節區域降溫的生態池及植生牆等示範設施,朝向減塑、低碳環保夜市邁進。

▲「樹林興仁花園夜市」使用重複清洗餐具。(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提醒,環保署「環保夜市票選活動」即日起至11月15日止,只要至活動網站投票,即可參加環保署活動抽獎,另完整給出「樹林興仁花園夜市」5星評價者,除可至夜市管委會領取樹林興仁花園夜市30元消費券外,還可加碼參加1,000元禮券抽獎,禮券名額共有3名。詳細環保夜市票選活動資訊請上環保署「迺夜市Joy環保」網站及「新北i環保」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環保局呼籲,隨著全民環保觀念不斷提升,夜市也努力向「環保夜市」轉型,這不僅需要夜市管委會及攤商攜手合作,更需要大家共同養成不塑消費習慣,歡迎民眾攜帶購物袋、環保餐具實地體驗夜市改善成果,一起環保逛夜市。

秋季線上旅展開跑 礁溪長榮鳳凰一泊二食只要8388元

2022秋季線上旅展,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推出「雙人一泊二食平日住宿券」,優惠價8,388元即可入住高級洋式客房;雙人一泊一食也只要7,888元。(圖/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今年最狂秋季線上旅展來了!礁溪長榮鳳凰酒店2022秋季線上旅展將在20日上午10點準時開賣,平日雙人一泊二食住宿券優惠價8,388元,一泊一食只要7,888元;親子家庭與樂齡朋友最愛的餐券、湯屋券、一日遊券祭出買7送1優惠,其中平日單人餐券每張只要666元!台中鳳凰酒店也同步推出瘋狂優惠價,一泊一食住宿券下殺3.7折,只要2,666元即可入住;鳳凰食號早午餐券每張550元,買10張再送1張。

礁溪長榮鳳凰酒店表示,秋季線上旅展住宿券保證買到賺到,「平日雙人一泊二食住宿券」最低4折優惠8,388元即可入住(原價20,856元),「平日雙人一泊一食住宿券」也只要7,888元(原價18,260元)。另外,「平日單人餐券」也是必搶好康,每張666元(原價968元),即可任選享用桂冠自助餐廳早午餐或煙波亭火鍋。

▲秋冬正是泡湯好時節,礁溪美長榮鳳凰酒店「高級/綠景湯屋平日雙人券」,旅展價每張只要1,888元,買7張再送1張。(圖/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提供)

秋冬正是泡湯好時節,舒暢享受礁溪美人湯的「高級/綠景湯屋平日雙人券」,旅展優惠價每張1,888元(原價3,000元);親子家庭與銀髮族最愛的「一日遊券」,內含慢活SPA+單人平日下午茶一客,每張只要888元(原價1,440元)。而且餐券、湯屋券、一日遊券除了旅展價超殺,還可再享買7送1!

▲台中鳳凰酒店一泊一食住宿券下殺3.7折,只要2,666元。(圖/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提供)

另外、台中鳳凰酒店也同步推出優惠,一泊一食住宿券下殺3.7折,只要2,666元即可入住(原價7,260元),另外台中鳳凰食號平日單人早午餐券每張550元、買10張再送1張,平均一張只要500元(原價726元),還有星巴克咖啡與哈根達斯冰淇淋無限享用超划算。2022秋季線上旅展礁溪與台中兩館的各式票券皆可使用到2023年5月31日!

▲台中鳳凰食號平日單人早午餐券每張550元、買10張再送1張,平均一張只要500元!(圖/礁溪長榮鳳凰酒店提供)

2022秋季線上旅展自10月20日起至11月10日截止,秋季線上旅展連結:https://supr.link/IGFwE

出席宜大黃春明週講座 游錫堃:繼續喚起大眾對母語的重視

立法院長游錫堃(右)前往宜蘭大學參加黃春明週活動,與老朋友黃春明(左)開心相見。(圖/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立法院長游錫堃18日出席「國立宜蘭大學黃春明週講座」活動,以「從文化立縣談臺灣民主路」為主題進行演講,除了感謝黃春明在他縣長任內擔任縣政顧問,打破中央政府禁說母語的政策的艱辛,同時提到,根據文化部 2022年「國家語言發展報告」,目前台語、客語的傳承依舊出現危機、有明確危險,他為此感到遺憾,要繼續喚起大眾對母語的重視。

包含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人文及管理學院院長張智欽、黃春明、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玉成、復興國中校長康興國等貴賓及師生,出席這項演講。

游錫堃說,擔任宜蘭縣長時,推動文化立縣,內涵包括母語復建、鄉土教育、歌仔戲及傳統藝術傳承、宜蘭縣史館及重修縣史、童玩藝術節與歡樂宜蘭年、社區總體營造、國際名校划船賽、各鄉鎮文化節慶活動等,光是節慶產業化,來宜蘭的遊客就成長近四倍,從78萬變成200多萬人。

擔任宜蘭縣長後,邀請黃春明先生擔任本土語言編委會召集人,在國小全面實施「母語教學」,希望打破1951年起的「獨尊國語、禁說方言」之教育政策,這項政策遭到當時的教育部長毛高文公開反對,上級政府不願補助,更指派八大督學全縣巡查國中國小,造成教育界的疑慮與恐慌,也讓部分家長反彈擔心本土語言影響升學,縣議會也要求他專案報告並刪除所有預算,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堅持之下終於在1994年獲得中央600萬元補助推動相關計畫。

游錫堃說,推動本土語言或文化立縣的根本精神,在於強化對於本土認同、臺灣認同,現在身為立法院院長,也持續利用各種方式強化臺灣的認同,他進一步提到1921年起的文化抗日,開始爭取臺灣民主自治訴求,蔣渭水創立「台灣文化協會」被尊為「台灣新文化運動之父」,以林獻堂先生為首,於1921年起連續14年15次前往日本東京向帝國議會提出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更是民主啟蒙關鍵。

他接著細數二戰後台灣人繼續追求民主,卻接著發生二二八事件,陳儀政府密裁臺灣省政治建設協會人士,其後又發生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等,台灣人在戒嚴統治下奮力追求民主自由,終於能在1986年衝破黨禁,1987年解除戒嚴,1990年代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如今中央三度政黨輪替,回首台灣百年民主可謂斑斑血淚。

最後游錫堃現場吟唱其詩作「回首台灣民主路」,他說爭取民主自由的百年過程非常艱辛,但因為有先賢的堅持及努力才有現在的臺灣,希望能繼續捍衛民主、保衛臺灣,傳承堅忍的精神意志,隨後與校長吳柏青互贈紀念品,並與現場貴賓一同大合照留念後,結束這場演講。

國際認證臺東之美! 「熱氣球嘉年華」、「最美星空」 獲國際MUSE創意大獎

「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獲得「2022美國繆思創意大獎(Muse Creative Awards)」最高榮譽鉑金獎。(圖/記者池文中攝)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發起2022美國繆思創意大獎(Muse Creative Awards),10月14日正式公佈2022年第二季獲獎名單,臺東縣政府主辦的「2022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與「2022台東最美星空」日、夜型態兩大活動,在全球超過6,000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最高榮譽鉑金獎與金獎肯定。

「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邁入第12年,早已成為各地「球迷」每年暑期最大盛事,今年更以全球首創的「熱氣球光雕x無人機」聯合演出再度突破,為來自各地的旅人留下驚喜而幸褔的回憶,在疫情期間仍創造歷年來最高的123萬參觀人次,在「Event – Festival / Carnival」項目獲得最高榮譽鉑金獎(Platinum Winner)肯定。

另外,「台東最美星空」善盡保護地球的責任,2021年向BSI英國標準協會申請「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國際認證成功,今年持續升級永續行動,響應1% For The Planet地球稅理念,企劃「永續倡議」行動,除活動設施皆使用環保材質外,更透過活動教育及號召民眾一起愛地球企劃,並將「地球稅」回饋給全球非營利環保組織,在此次競賽的「Event – Celebration Event」項目中獲得金獎(Gold Winner)。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多元的人文底蘊,縣府也積極透過不同的活動形式,讓全世界看見臺東的自然、人文、創新等不同面向的魅力,更自2020年起至今已連續3年入榜知名旅遊平台網站Booking.com「全球好客城市」,隨疫情趨緩國境解封,臺東隨時歡迎國際旅客造訪,也邀請國人「東漂」,親身體驗亮眼的臺東藍!

臺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指出,缪思創意大獎為全球跨領域創意設計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獎項之一,由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發起,針對各設計領域人士設有專業競獎項目,每年皆有眾多藝術創作者爭相角逐,以嚴格的評審體系和高質量的評判標準著稱,透過盲審形式選出獲獎者,今年評審團由來自38個國家共110位全球知名設計專家組成,以盲審形式從6,000餘件創意作品中選出獲獎者,臺東縣政府以「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台東最美星空」一舉奪得2座獎項。

貓纜15周年活動開催!老朋友同學會露天茶席   揪伴趴趴走

 ▲貓纜15周年,舉辦老朋友同學會露天茶席。(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快來跟貓空纜車一起過生日!歡慶15週年,臺北捷運公司以「揪伴趴趴走 貓纜愛你遊」為主題,舉辦為期兩個月的馬拉松式盛大慶祝活動,包括露天茶席、戶外雙人瑜珈及拉丁舞蹈派對。

你有多久沒有跟老朋友聚聚了?首先登場的是10月22日至10月23日舉辦的「老朋友同學會 露天茶席」,由專業茶師親自主持,讓三五好友在貓空楓樹亭泡茶談天,享受秋風吹拂,領略茶香、品嚐茶點,趁著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不如相約貓空山林,舉辦別出心裁同學會吧!

▲來貓空,品嘗知名的鐵觀音茶。(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每組單人套票500元,套票內容包括貓纜來回票1份、茶藝體驗及精緻茶點,參加再送貓空紀念茶杯一只!6人團報就送價值999元的「蛤?! Huh Pot」火鍋商品兌換券。現場拍照打卡上傳並「#貓纜15年老朋友認證」,每人可再獲得一張拍立得照片留作紀念。

貓空纜車誠摯邀請您與好友上山相聚,限量報名行動要快,現在就揪伴和朋友們泡茶暢快地聊一場吧!
10月22日(六)、23日(日),每日兩場,每場限量50人。
第一場13:30-15:00 (報到13:15),第二場15:30- 17:00 (報到15:15),

更多詳情至社群《今天有空瞄一下 屬於貓空ㄉ日記》FB粉專  IG 粉專

▲貓空纜車邀您與好友上山相聚,報名要快。(圖/臺北捷運公司提供)

2022 PASIWALI音樂節10/22台東登場 國內外音樂人嗨翻東台灣

「2022 PASIWALI音樂節」22日將在台東登場,活動內容豐富。(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邁入第5年的PASIWALI音樂節,10月22、23日將在臺東森林公園舉辦,今年演出卡司大咖雲集,包括A-Lin與陳建年等國內外知名原住民藝人共襄盛舉。

今年的音樂節除具有國內優秀原住民族音樂人才的演出,更與馬來西亞(Alena Murang)、菲律賓(Talahib People’s Music)、帛琉(Malo Paulis)及印尼(Voice of Baceprot)等卡司合作,接軌南島原住民族群,持續發揚原住民文化之多元及豐富性,讓臺東成為全臺原住民族及國際南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

縣長饒慶表示,PASIWALI音樂節在臺東辦理已邁向第5年,帶來眾多的觀光人潮及周邊商機,更希望民眾除了看演唱會外,更能夠體驗臺東的漫活及感受屬於臺東的生活態度,讓國人與世界各地的朋友了解臺東的「真、善、美」特色。

縣府原民處指出,這項活動由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臺東縣政府協辦,每年都有來自國內外具原民風情藝文的音樂人才在臺東團聚交流,PASIWALI是臺灣原住民族阿美族語「往東方」的意思,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臺灣的東方更是孕育許多原住民歌謠的源頭,因此PASIWALI音樂節在臺東辦理更具回歸家鄉之意涵,也是一場長達數十萬公里的南島之舟部落音樂之旅。

PASIWALI音樂節於10月22、23日下午1時30分舉行,會場設有5座國內外互動式部落屋,如安坡童玩部落屋、飛魚板舟部落屋、大溪地草裙部落屋、菲律賓南島部落屋、複音青春部落屋,民眾可以先行體驗原民樂舞及傳統技藝等,下午4時30分起舞台將陸續有7組國內外原住民族歌手及樂團等接力登場,首日有天生歌姬-A LIN及創作歌手舞炯恩等坐鎮,第二天則有王宏恩及Matzka等強大卡司,場內也規劃原住民市集周邊廊帶,包含原住民傳統美食及手工藝品,讓民眾觀賞音樂之外亦能促進原民產業經濟。

相關活動訊息,可上網查詢「南島臺東-臺東縣原民處」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borigine089)、Taiwan PASIWALI Festvial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ASIWALI.Festival)。

首屆「明日女菁領袖峰會2022」啓迪逾600女生領袖潛能 成就「未來就緒」人才

首屆「明日女菁領袖峰會2022」啓迪逾600女生領袖潛能 成就「未來就緒」人才

後疫情最大規模女生領袖峰會 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連繫25位行業領袖 培訓新世代女生掌領導能力及數碼技能 締造協同創革效益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10月18日 – 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JYCGIF,下稱「基金」),於 2022 年 10 月 8 日(星期六)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首屆「明日女菁領袖峰會2022」,同時慶祝成立一周年。基金透過教育、啓迪和裝備年輕女孩成為「未來就緒領袖」。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SBSJP及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創辦人、周大福教育集團總裁暨執行副主席­­鄭余雅穎女士出席峰會開幕儀式及致辭。

鄭余雅穎:「今日女孩,明日領袖!」

是次峰會以「邁向未來之旅」為主題,吸引逾600 名來自 55 間學校14 至 18 歲的香港年輕女孩參與。峰會邀得25位來自不同行業的領袖及創始人進行分享及主題演講,以及舉辦由專家指導的數碼技能工作坊,並設置了創新科技互動區,展示塑造未來世界和職場的重要創新科技。

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創辦人、周大福教育集團總裁暨執行副主席鄭余雅穎女士在峰會開幕致辭中表示:「『明日女菁領袖峰會2022』與基金的活動目標一致,皆聚焦於『未來就緒』,培養女孩具前瞻性的科技思維、數碼技能,以及出色的領導能力,幫助她們抓緊數碼世代中每一個發展機遇。我們深信每位女孩也可以成為明日領袖,故致力啓迪女孩的領導潛能,成就她們為『未來就緒』的女性領袖。今天,你們將會展開邁向未來的旅程,探索科技的可能性和多樣性,從領袖角度認識不同的領導價值和相關行業的發展,為應對瞬息萬變的數碼世代作好準備。」

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女士,SBSJP為活動的主禮嘉賓。她致辭時表示︰「今天的活動有遠見、有抱負。參加者可透過座談會和活動,領悟當領袖的學問,同時探索科技為生活帶來的無限可能。培育未來女性領袖不但與政府的理念相呼應,也是我的個人心願。我衷心祝福在座各位能迸發潛能,在不同領域展翅高飛。」

「看得見的未來」 – 25位峰會領袖親身分享領袖之道 啓迪女孩潛能 成就未來

「看得見的未來 (Seeing is Believing)」,是次峰會特別邀得包括希慎興業有限公司主席利蘊蓮女士及香港科技大學候任校長兼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等25 位具啓發性的各行業領袖就發展領導才能、商業機遇、創新科技等議題,與參加峰會的女孩們分享成功之道,以及培養領導技巧和能力的獨特見解,讓她們擁有「看得見的未來」。

鄭余雅穎表示:「我深信未來是可以看見看看今天出席峰會的嘉賓,每一位均為所屬行業中的領袖菁英,而在現場的每一位女孩,都有成為領袖的潛能。領導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沒有人一出生就是領袖;只有建立自信心、承擔預算之內的風險、不斷學習、努力實現目標、願意與他人合作,並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方能產生影響力,成為一位『未來就緒的領袖』。 」

前瞻科技體驗:沉浸式數碼技能工作坊及互動區

未來技能實驗室及創新科技互動區

峰會參加者出席了由彭博新聞社、高盛集團和香港科技大學支持的工作坊,在專家指導下體驗人工智能和學習編程。女孩們更透過創新科技互動區,親身感受創新科技為世界和職場帶來的轉變;場內亦有由漢森機械人技術、直觀復星﹙達文西手術系統﹚、愉富農科及原動力科技的展位,讓女孩們探討科技和機器如何影響未來職場的發展。

是次峰會為基金本年度的主題活動,而基金的重點項目「10,000 女菁傳承編程+計劃」 (「G4G Coding+」),則旨在於 2025 年之前培育10,000名女孩具備數碼技能及三大增值範疇「+」,包括提升領導能力、升讀大學及職前規劃、及增進人際關係網絡,啓迪她們成為明日女菁。參與「G4G Coding+」的女生,將可透過「培訓與傳承」模式得到啓發和力量,主動為其他新世代女孩提供編程訓練,同時開展自己的事業和興趣,成為明日的領袖!

展望未來,基金將繼續與本地和國際社群的領袖緊密合作,為新世代女孩創造更多不同的機會,成就「未來就緒」的人才。

更多峰會的資訊,請瀏覽:https://futuregensummit2022.jycgirlsimpact.org/fgls2022/home

學校、青年團體和其他組織,如想了解及獲取更多基金的活動資訊,歡迎瀏覽:

網站:https://www.jycgirlsimpact.org/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yc.girlsimpact/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yc.girlsimpact/

Hashtag: #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 #JYCGIF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

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JYCGIF,下稱「基金」)是以培育、啓廸和裝備女孩成為「未來就緒領袖」為目標的非牟利慈善組織,旨在成就女孩作為積極主動,賦有數碼才能的決策者,為本地社會和世界帶來深遠的影響。基金以提升女性在職場和社會上的地位,及促進她們向上流動的機會為使命,透過為女孩建立強而有力的渠道,包括資源、發展技能和思維模式,啓廸及裝備女孩成為明日的領袖。 過去一年多以來,透過為女孩提供STEM學習及領導能力發展機會,培育她們三大重點發展 ─「未來就緒」領導能力、掌握STEM知識及技能及創造「教育學習機會」。基金推展的重點項目包括「10,000 女菁傳承編程+計劃」及首屆「明日女菁領袖峰會2022」。

展現原鄉山海之美 「Klesan」攝影特展19日南澳開展

「Klesan」攝影特展,19日起在南澳泰雅文化館展出。(圖/南澳鄉公所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南澳鄉是泰雅族群中,唯一依山傍海的泰雅族南澳群,三面環山一面靠海,造就了南澳鄉七個村不同特色及美景,南澳鄉公所將從19日起,在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展出原鄉攝影師許寶元(Iban .ziro依曼、日露)的原鄉攝影作品,除了南澳鄉特色景點也包含其他泰雅族原鄉景點。

南澳鄉公所表示,許寶元10年中透過了攝影走入原鄉部落做田野調查,在與耆老彼此分享中,結合攝影紀錄了許多作品,其中有部落遷移、文化習俗及個人經歷,讓展覽作品結合田調故事的融入,使觀看者能特過作品體會當下的意境,並能勾勒出過往族人生活的回憶,使本次特展增添了一種家鄉的味道,「在攝影的路上部落是他的構圖、文化是它的色彩,如果沒有在家,他就再回原鄉的路上」這也是他堅持走在攝影的路上。

部落的無形文化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透過攝影紀錄卻能連結保存,並不時地透過照片呈現出田調原貌並記錄出,因年代產生的文化背景其中的變化,並引導族人從作品中找出屬於自己的故事,本次特展也舉辦「山海間的「Klesan」南澳太美了」攝影比賽,藉由攝影比賽帶動攝影特展活動能更熱絡外,同時連結鄉內山林產業、人文特色、地境景點及獨特的海洋美景,透過攝影投稿競賽方式,將南澳鄉人、文、地、產、景等展現在本次攝影競賽中,引導族人「個人、部落、文化」為起點,透過攝影慢慢地紀錄屬於自己的故事。

特展期間,在展館內拍照上傳至臉書(Facebook)和Instagram(IG)並標註「南澳鄉泰雅文化館、山海間的「Klesan」攝影特展」,可兌換精美小禮物,送完為止。

走進微笑家山 發現新北美景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楊宗珉局長分享微笑山線。(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豐富的山林資源,是新北市的天然資產,串聯樹林、鶯歌、三峽、土城、中和、新店、石碇、深坑到平溪,是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規劃的「微笑山線」登山步道,觀光旅遊局於18日特別在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微笑走山線-微笑山線帶路人分享會】,邀請劉克襄和麥覺明兩位帶路人與雙北地區熱愛登山的朋友,分享走訪微笑山線的心情與觀察。

觀光旅遊局規劃並推廣「微笑山線」進入第三個年頭,今年也在兩位重量級「帶路人」的引領下,分別前往位在中和與新店的微笑山線。觀光旅遊局特別邀請知名詩人、作家、同時也是自然觀察解說員的劉克襄老師,擔任「中和微笑山線帶路人」,帶領攝影團隊從南勢角捷運站出發,步行經過中和熱鬧又帶人情味的巷弄,拾級上山。劉克襄老師在途中打趣地說,中和山線的推薦路徑,一條行經圓通寺,一條行經烘爐地,兩條路徑連結在一起,也形成一條屬於中和的「微笑山線」!劉克襄老師帶領團隊一面紀錄山徑期間的自然景緻,並引用圓通禪寺妙清法師的自傳詩詞,為沿路風光更添人文氣息,自然與人文的美妙組合,為《中和微笑山線-森呼吸x心平靜》呈現平靜且美好的氛圍。

▲中和x新店微笑山線 帶路人分享會開場合影。(圖/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

擔任「新店微笑山線帶路人」、曾親力親為製作《MIT台灣誌》等節目的知名導演麥覺明,再次以獨特的鏡頭語言,詮釋他帶領團隊踏上的新店和美山。《新店微笑山線-森呼吸x心視野》在影音開始的第一個畫面,就以空拍視角呈現沐浴在晨曦光線下的和美山景。從新店捷運站出站,麥覺明導演行經碧潭、搭乘渡船、步行上山,從繁忙的城市生活,到安靜的自然風光,就在一瞬之間。如導演所言:「新北市民非常幸福,可能在家的前面或後面,就有一座山,而且都有登山步道可以爬。」

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楊宗珉局長表示:「親山、親近、親密,是『微笑山線』的核心精神,在度過酷暑後的涼爽秋天季節,正是走進山林,打開五感,體驗難以言喻的山林之美的最佳時刻。」微笑山線不僅適合闔家大小攜手同行,也適合利用假期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來場親子家庭的「微笑小旅行」。平時喜愛登山健行的民眾表示,新北的山林就是我們的好鄰居,隨時都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到達,享受山林之美遠離繁雜的都市生活,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微笑山線讓我們發現更多的驚喜。

台灣政治人物缺精神健康守護 心理學家呼籲重視黃義交墜樓警訊

台灣政治人物缺精神健康守護 心理學家呼籲重視黃義交墜樓警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黃義交17日晚間自住處墜落後不治,讓人回想起台灣這幾年內已是第3起政治人物墜樓意外死亡的不幸事件。包含63歲高雄市議會前議長許崑源、68歲前立委龐建國、到這次69歲前立委黃義交。若再往前追5年,64歲的前北市議員李新也是墜樓身亡。一連串事件透露著新時代的心理健康危機,未必會跳過政治人物,未必比一般人懂得精神健康資源運用。

臺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教授,談到政治人物縱使過去能談笑用兵化解政治危機,可能連自己都沒料到,竟在逐漸退去政治舞台或邁入高齡之際,難以適應退卻的政治光環影響力,解不開的政爭、人際情感糾紛、甚或健康、家庭和財務危機,可能造成超乎想像的精神健康高壓力。種種因素交雜一起,可能造成一個想不開的念頭,造成憾事。

▲圖/李玉嬋提供

李玉嬋以心理學家身分分享其協助公眾人物因應心理健康危機經驗。一方面因為公眾人物難以啟齒公開就醫,有健康危機常常被放大成為政治前途絆腳石;更別說是擔心尋求精神醫療或心理治療的紀錄,可能成為政治人物或公職體系人員任用時,被列為不適任的理由或攻擊破口。所以,立法院或市議會縱使常設提供給政治人物方便就醫的醫療門診設計,卻未曾有過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駐診。等於封鎖了政治人物的就醫需求,不能也不會有心理健康問題與使用心理諮商或精神醫療時刻。縱使同為政治人物的同僚們,彼此之間發現誰有精神疑慮問題、失眠、憂鬱症、甚至吞藥尋短,頂多只到給予關懷、提醒他多休息,幾乎難以助其找到化解心理健康危機之道,更別說互相推薦可供政治人物尋求精神醫療或心理諮商的管道。

身為一貫強者助人解決問題的專家形象包袱下,台灣政治人物不僅得適應從政治光環下退場的難題。也和其他進入高齡的台灣老人一樣,有高達16.3%的高齡憂鬱症盛行率風險。因此,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創辦人湯發鉅博士呼籲,心理學知識和精神健康醫療常識,已然成為公眾政治人物的必修學分,比一般民眾更有責任示範如何察覺、分辨心理健康危機,更需懂得尋求心理諮商與精神醫療資源,來自助助人。

李玉嬋以其也是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心理學教授身分再次提醒,這和台灣缺乏心理健檢的體制缺失有關。如果比民眾懂得更多資源和知識的政治人物,都沒做過心理健康檢查,也欠缺照顧自己心理健康的知識,無法在心理危機問題前求助尋求心理諮商或精神醫療,那麼,螢光幕前看似很有能力應對化解政治難題的政治家,其實背後和每個人一樣缺乏心理健康韌性的訓練矯治,比一般人更難獲得矯治與協助的機會。

政治人物輕生墜樓原因複雜多元,各方揣測也無從證實。媒體報導之後,多呼籲再給自己多一個機會,去尋求心理諮詢安心專線:1925或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求助。這卻非適合政治公眾人物的心理諮商管道。外加男性大多習慣選擇有苦往內吞,家庭、感情、健康及工作自我期許的多重精神壓力,常選擇獨自處理而錯失心理學可以提供的資源協助。

李玉嬋乃希望藉由台灣圓融幸福促進協會理事長的身分,再尚未突破精神疾病汙名的台灣社會,倡議幸福關懷終結孤獨的行動。邀請身為政治人物的朋友夥伴,學習互相關懷安慰,並留心提醒安排心理健檢、心理諮商或精神醫療,切勿因公眾人物忌諱而錯失及早矯治失眠、專注力不集中、鬥志渙散、憂鬱情緒的惡性循環。身為政治人物也要有幸福感,不因責任心重、行事力求完美,自己苦吞安眠藥而失去幸福感。希望未來台灣政治人物能透過韌性幸福感的心理健檢入門款,有意識地找回心中幸福陽光,也向民眾示範如何拿回心理健康幸福權。

45歲王少偉「家裡沒洗衣機」 原因曝光眾人傻眼:好荒唐!受不了!

45歲王少偉「家裡沒洗衣機」 原因曝光眾人傻眼:好荒唐!受不了!

記者黃宣瑄/綜合報導

45歲的王少偉,日前在節目《11點熱吵店》分享,無法容忍其他人坐在自己的床上,但自己卻可以做別人的床,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衣服極度乾淨整潔,原因是他的衣服從出生到現在只有一個人洗過,「這個人洗了我的衣服大概將近快50年了,就是我媽媽。」現場來賓直呼他根本「媽寶」,也意外掀起網友們熱議。

▲11點熱吵店YouTube

王少偉透露,他的衣服都是媽媽洗的,儘管媽媽沒有住在一起,到現在還是會去他家收衣服,讓一旁的主持人沈玉琳聽傻眼開玩笑說:「你媽媽是看護?」Melody也一臉不可置信地說:「你到現在你媽媽還幫你洗衣服?少偉,你真的是媽寶欸!你都50歲了,你自己沒有洗過衣服!難怪你都沒有結婚!」直說王少偉長得不錯又很紅,卻一直單身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媽寶。沈玉琳也笑說,要王少偉花錢給製作單位要求把這一段剪掉,否則傳出去很難堪。

▲11點熱吵店YouTube

▲11點熱吵店YouTube

不僅如此,眾人還發現他家裡根本連洗衣機都沒買,衣服全靠媽媽來收回去洗,讓一旁的來賓嘖嘖稱奇,「好荒唐喔!好誇張!我受不了了。」不過王少偉解釋,他認為爸爸媽媽是想要來看他,假藉要幫他洗衣服或帶吃的去找他。

▲11點熱吵店YouTube

51歲古天樂右半邊突然麻痺 遭醫診斷「神經全壞死」

51歲古天樂右半邊突然麻痺 遭醫診斷「神經全壞死」

記者黃宣瑄/綜合報導

51歲港星古天樂出道多年,帥氣外表與精湛演技深受大批影迷喜愛,近期他監製兼主演科幻動作片《明日戰記》,備受期待,不料卻驚傳身體健康亮紅燈,拍攝到一半右半邊身體突然麻痺,被醫生診斷出「神經全壞死」,只能靠吃止痛藥繼硬撐拍戲。


▲圖/翻攝自微博

古天樂日前在受訪時透露,他一直以來都有頸椎疼痛的毛病,起初沒有多注意,直到某天拍完戲後右手麻痺,接著連右腳也麻了,才緊急就醫,當時醫生凝重的說:「你這太嚴重了,已經傷到神經了,你的神經已經全都(壞)死了。」

而當時正在拍攝《明日戰記》的他,只能靠吃止痛藥硬撐上場,拍攝結束後才甘願動手術治療,所幸現在恢復狀況良好,沒有大礙。

復旦管院三個項目位列英國《金融時報》2022全球EMBA排名20強

復旦管院三個項目位列英國《金融時報》2022全球EMBA排名20強

四大項目連續三年穩居全球50強

上海2022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2022年10月17日,英國《金融時報》(FT)發佈全球EMBA項目排名,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四大項目連續三年位列全球50強,且成為榜單上唯一一家擁有三個全球20強項目的商學院,為中國管理教育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高度的肯定和尊重。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四大項目連續三年穩居全球EMBA50強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四大項目連續三年穩居全球EMBA50強

四大項目齊上榜 全球第一眾多

今年復旦管院參加FT全球EMBA項目排名的四個項目分別是復旦大學EMBA項目、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項目和復旦大學-BI(挪威)國際合作MBA項目。

排名結果顯示,復旦大學EMBA項目位列全球第12位、中文項目全球第一。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位列全球第9位,學術研究單項指標連續三年位列亞洲第一。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項目位列全球第18位,蟬聯在職MBA項目全球第一。復旦大學-BI(挪威)國際合作MBA項目位列全球第46位,職業發展分指標位列在職MBA項目全球第一位。

參評規模最大  參評成績穩居前列

自2006年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率先參加排名以來,學院已連續17年參加FT排名,從一個項目到多個項目參與排名,從英文項目到全中文項目參加排名,如今復旦管院與美國EMBA教育最領先的商學院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並駕齊驅,在全球100強榜中擁有4個席位,且排名總成績一直穩居前列、穩中有升。這是復旦管院一貫重視研究與教學質量、不斷改善辦學水平的結果。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是中國大陸大學商學院參加FT排名最早、連續參加時間最長、進入世界全球前十次數最多的EMBA項目,2006年首次參評就躋身全球第8,此後12次進入全球前十。

而在中國本土EMBA教育開辦二十週年之際,復旦EMBA項目參與FT排名再傳佳績,這既是對復旦EMBA引領中國EMBA教育成長、壯大,為中國經濟發展培養大量優秀管理人才的肯定,也將鼓舞復旦管院繼續為開創、塑造中國未來的新商業文明做出更多貢獻。

自參與FT全球EMBA項目排名以來,復旦管院一貫堅持全面參評原則,主動要求各項目畢業三年的所有班級全部參評,歷年來FT排名覆蓋的畢業生總數已超過5000人。復旦管院亦始終堅守參與排名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確保排名成績客觀、可信,接受最全面的檢視,因此,在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贏得了眾多國際主流商學院的尊重與好評。

科創時代 中國管理教育的突破機會

在國際排名中不斷取得優異成績,並非中國管理教育的終極追求,而只是對過往努力的一個階段性印證。我們的核心目標是為國家經濟發展,乃至全球經濟繁榮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頂尖人才,復旦管院陸雄文院長表示。

積極響應國家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號召,復旦管院勇於承擔歷史使命、主動尋求教育變革,啟動了科創戰略,在全球商學院中率先成立了科創辦公室,以無科創,無未來管理賦能科創的理念,持續、深入地開展科創管理的研究和科創領袖人才的培養,一大批科創管理專項研究相繼啟動,科創企業家營、復旦MBA科創青干營先後開辦,通過舉辦論壇、對接資源等各種方式推動科創產業鏈、生態圈的建立,賦能科創企業發展。

面向未來,中國的管理教育仍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美國每年培養的MBA、EMBA人數在高峰時達十七八萬,與之相比,中國過去十年的 MBA、EMBA培養規模並沒有顯著增長。中國經濟規模要與美國相當,MBA、EMBA教育培養的人才也要達到同等規模。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的管理教育會進一步與世界接軌。這是中國崛起的必然結果,也是世界更加關注中國的必然結果。陸雄文院長指出,中國式的管理教育要更加直面科創企業,我們不僅要推進經典管理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更要發展原創的、系統的科創管理理論,還要培養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科創管理人才,推動學生激發創新精神、掌握創業知識、錘煉科創才能,並以此奠定中國管理教育在世界的全新地位。

掌握綠能環保新商機 臺灣企業勇闖馬來西亞市場

掌握綠能環保新商機 臺灣企業勇闖馬來西亞市場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誌勝攻略商情分享會帶您探索馬來西亞綠建築的新興市場。(圖/商研院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年來臺灣永續環保意識高漲,進而加速帶動我國綠建築認證標章取得數量逐年上升,成為亞洲第一多的國家。除臺灣積極推動綠建築外,馬來西亞政府於2017年推出綠色科技總體計畫(Green Technology Master Plan, GTMP),其中綠建築是其重要發展項目。在馬國都市化與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下,如何減少空氣、水的污染,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是一大商機。

臺灣為推動新南向政策,創造企業南進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委託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行銷與新媒體研究所執行「新南向市場創新行銷計畫」,聚焦「綠建築」產業,協助企業前進馬來西亞開拓市場。綠能環保新商機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王婉芝秘書長攜手商研院帶您解析綠建築在東南亞的全新商機。(圖/商研院提供)

目前商研院行銷所已協助保佳利健康科技成功拓展馬國市場,其主要以濾水設備中獨特的濾水膜技術,針對各種不同廢水進行各別過濾,此廢水處理技術成為馬來西亞買家關注焦點,因此成功對接處理廢水的馬來西亞當地業者,並簽屬合作備忘錄,為後續拓展國際市場奠定基石。

商研院行銷所聯合臺灣綠建築發展協會(TGBC),一同針對馬來西亞綠建築產業買家提出解決方案,期望透過商情分享創造更多南進商機。期待相關產業業者加入,善用臺灣產業能量輸出技術服務,拓展綠建築跨海貿易。

關於更多新興市場情報、議題研究與活動等資訊,請至計畫官網「新興市場情報誌」了解更多:https://mvp-plan.cdri.org.tw/

吉安芋頭節食農體驗登場 穿插社區文化走讀親子行

吉安鄉干城社區發展協會推出「吉安芋頭節食農體驗」,鄉長游淑貞(左四)與立委前往致意。(圖∕ 鄉公所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吉安鄉干城社區發展協會日前推出「吉安芋頭節食農體驗」活動,6種DIY體驗、18個食農市集攤位和芋頭風味餐,吸引不少民眾攜家帶眷前往參與,鄉長游淑貞和立法委員傅崐萁期盼結合在地農產與觀光帶動經濟,展現由產地到餐桌的食物旅程,俾落實食農教育理念。

▲「吉安芋頭節食農體驗」活動,大小朋友興致盎然。(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活動現場芋香撲鼻,各食農市集攤位不僅發揮創意,廣泛運用芋頭食材,變化出鹹甜皆可口的芋頭美食,主辦單位干城社區發展協會更於現場擺起爐灶大展廚藝,芋頭米粉湯、芋頭西米露以及芋頭燒肉風味餐等,都讓人食指大動。芋頭擁有極高的附加價值,芋農也分享各種料理手法,干城村長林世昌頓成最佳促銷員。▲「吉安芋頭節食農體驗」活動,食農市集攤位展芋頭相關產品。(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吉安鄉公所也透過小旗艦推動計畫安排「社區文化走讀」活動,配合吉安芋頭節引領20對親子家庭走入地方,體驗吉安鄉動人的農村景致、豐富的人文歷史與景觀特色,同時以低碳旅遊,響應地產地消,減少食物里程碳足跡,結合吉安在地的飲食文化,提升參與者的食農素養。

▲立委傅崐萁(右二)對芋頭糕等芋頭相關加工食品,深感興趣。(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游淑貞感謝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大力支持芋頭節活動,吉安以農立鄉,鄉內芋頭產量以南華、干城等社區居多,公所將持續配合今年5月份政府公布實施的食農教育法,推廣相關理念,打響吉安優質農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