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3770

2022竹塹文學獎頒獎 培養城市文學底蘊

▲2022竹塹文學獎頒獎,培養城市文學底蘊。(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2022竹塹文學獎頒獎典禮,日前在文化局演藝廳國際會議廳正式舉行,評審們從346件作品當中,遴選出最優秀的30件作品,評審之一的清華大學教授孫德宜指出,今年很多作品都與疫情有關,三年來的疫情改變民眾生活作息的程度,普遍呈現在作品當中。

儘管大多數的人都選擇疫情作為創作題材,但不見得就可以脫穎而出,今年青春散文主題的第一名,是來自新竹女中的王薇甯,她刻畫了一個渾身帶刺的青少女,卻仍然受到母親包容關懷的情況,獲得評審一致青睞。

對於自己能夠得獎,王薇甯用幽默風趣的致詞,表達對每一位師長與親人的感謝。新竹市副市長李世珍則是認為,文學代表一座城市的基層素養,培養年輕學子接觸文學,可以讓城市底蘊更加深厚。

不論是友情的歡樂時光,或是親情的悲歡離合,甚至是疫情的各種苦悶,透過文字描述,讓讀者可以參與作者的人生故事。竹塹文學獎希望透過比賽的方式,鼓勵更多民眾提筆寫下,許許多多關於新竹市的印象與故事。

台灣第一茶具品牌 深根台灣40年結合香料職人共度耶誕

▲左-封茶活動,右-熱紅酒課程照。(圖/業者提供)

記者陳愛金 / 台北報導

成立於1983年的陶作坊,秉持「以藝術的情懷,專業的素養,實用的考量,創造每一件作品」為理念,伴隨台灣茶藝發展一路成長,不僅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茶藝展演贊助廠商,迄今深根台灣40年已成知名專業茶器具創作品牌。

2018 年「以器品咖啡以創作更適合咖啡品飲器具為目標」創立 Auril 奧利。咖啡器具跟 30 幾年前的茶器具類似,選擇不多只有瓷質或玻璃器具,陶質器具非常稀少,消費者缺少選擇性。因此,我們將既有的研發技術,轉為咖啡產業的有力夥伴,提升器具的多元及個性化。

▲陶作坊永康店。(圖/業者提供)

2023 年癸卯年,陶作坊迎向 40 週年,研發第一款白色老岩泥作品,保留原老岩泥調整水質的優點,顏色從沉穩棕色轉換成清新白色。消光的白釉色襯托上蓋的金色耳朵,使它更為明顯;為呈現兔子躍動感,斜角壺蓋口與飛躍兔耳使製程更複雜與耗時,是為技術與美感結合的作品。

▲陶作坊-凝金皓玉兔壺。(圖/業者提供)

旅居國外的 FIFI Yung 認為料理是一種生活享受、情感聯繫的美好事物。2018年萌生了「做世界各國菜餚配方的綜合香料」的靈感,熬煮出迷人醇厚果香的微醺風味,香料層次所帶來的豐富度是熱紅酒的靈魂,喝上一杯,在低溫的季節裡, 分享著香料料理的各種美味。

官網:https://www.taurlia.com/

喜來登公益年菜募集 助70位孤老溫馨過年

▲喜來登公益年菜募集,助70位孤老溫馨過年。(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簡舒祺/新竹報導

步入12月,天氣漸涼,新竹喜來登的年度公益列車也再次啟動!今年特別與華山基金會合作,推出「年菜不喥孤計劃」,要為竹北地區的70位獨居孤老募集圍爐年菜。

飯店業者整合資源推動公益、回饋在地鄉里,截至目前為止,年菜募集進度僅達標一半,還有一半要等待民眾的愛心挹注,邀請大家一起做公益,讓獨居長輩在年節時刻也能吃飽、吃好、溫馨過年。

百貨冬季韓國展登場 即食沖泡商品超熱銷

▲百貨冬季韓國展登場,即食沖泡商品超熱銷。(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年度週年慶剛過,但檔期活動仍舊一波接著一波,從即日起到12/25,百貨業者接力舉辦「冬季韓國展」,看準寒流報到、氣溫驟降,多款沖泡食品豐富上架,讓民眾在家就能輕鬆品嚐道地韓式美味。

除了經典零食和泡麵,韓國農特產品也是產地直送,Q彈香甜的柿餅口感上與台灣的大不相同,還有補氣保健的韓國水參,是天冷燉湯的最佳首選。

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參展業者特別推薦新鮮現綁、現醃漬的韓式泡菜,不僅超道地、效期也是最新鮮!此外,首度登場的韓國純手工魚板,無添加、且不含澱粉,也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選擇。

天氣漸涼,又辣又燙的韓國小吃最是吸引人,展出時間僅有11天,有興趣的民眾可要把握機會。

衛福部彰化醫院 慶54週年  打造五大特色醫療持續守護民眾健康

部彰54週年院慶  打造五大特色醫療持續守護民眾健康(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衛福部彰化醫院20日舉行54週年院慶活動,院長曾孔彥表示,在既有基礎下,將以團隊的力量打造失智照護、兒童早療、胸外照護、癌症治療、復健治療等五大特色醫療,服務南彰化鄉親。活動現場還有一年一度的濟助貧病愛心義賣會,有病友特地到場感謝醫護,搶購做愛心,場面強強滾、暖呼呼。

院慶大會由韓氏樂團、溪湖鎮婦女會、姐姐妹妹健康操等團隊暖場演出,帶動現場一起跳操。與會者包括副縣長洪榮章、衛生局長葉彥伯、埔心鄉長張乘瑜、新科埔心鄉長張佩瑩、縣議員陳玉姬及新科縣議員劉珊伶及各界來賓。院長曾孔彥和與會來賓一起切蛋糕,同慶部彰54歲生日快樂。

曾孔彥院長表示,彰化醫院陸續強化醫療團隊,形塑五大特色醫療,在失智照護方面,已建立失智友善就醫通道,失智者評估治療時,全程由個管師陪同,並銜接長照資源;兒童早療的每年服務個案已和醫學中心相當,支援部立嘉義醫院,將繼續提供遲緩兒完整的評估及療育。

曾孔彥說,重大外傷病人有三分之一被診斷出胸部創傷,院方對此類病人啟動完整胸外照護,以肋骨復位微創手術,縮短恢復時程,並進行胸腔外科、復健科、中醫科全面性的整合照護;在癌症治療方面,建置上億元的最新精準立體放射治療,增強療效及減少治療疲累;建構專屬的復健科病房,以吞嚥攝影及多樣化的器材,設計病人個別化治療活動,完善最全面的復健科病房。

曾孔彥特別指出,過去3年來的新冠疫情,彰化醫院全力投入收治及防疫,採檢團隊及採檢車到過機場、海港及社區的每一個腳落,成立3處集中檢疫所,設置新冠肺炎康復整合門診,並辦理居家視訊、中醫視訊門診、交通車送藥到府,善盡公醫責任,未來,也一定會持續守護民眾健康。

今年由醫院員工於日前選拔最推薦醫師及最配合單位在今天表揚,最推薦醫師前五名依序是肝膽腸胃科醫師蔡安順、骨科主任王守吉、心臟內科主任何東錦、高壓氧中心主任暨骨科醫師陳柏辰、中醫科主任馮天祥;最配合單位依序是資訊室、護理科、長照辦公室、醫事檢驗科、門診中心。

如往年一樣,大廳舉辦濟助貧病愛心義賣會,善心人士捐贈的物品供民眾認購,總務室員工還自種小盆栽義賣,所得做為貧病就醫之用,民眾尋寶,挹注愛心。在南部車禍轉部彰治療的小女生陳彥蓉,住院了好幾個月,她感謝醫護真心的照顧,偕媽媽回院大搶購做愛心。

東區牛排秘密集散地 KRIS牛排館 頂級餐點超值價格

▲(圖/業者提供)

記者陳愛金 / 台北報導

「KRIS牛排館」於今年邁入2週年,武俊傑所領軍的知名餐飲公司「路易奇」旗下另一肉食族饕客們必訪餐廳,大面積的灰色水泥配上銀色金屬牆面相互襯托,為餐廳增添沈穩時尚態度,同時也是品牌一貫低調不失高貴的態度。

對於饕客而言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餐廳供應的牛排選項,「KRIS牛排館」最大的賣點就是主打「用1/2的親民價格即可吃到與頂級牛排館相同品質的牛排」。餐廳內的經典牛排,絕對不可錯過「日本F1國產沙朗」,所有饕客都會一吃就愛上的老饕牛排,與A5和牛對部分客人過於膩口的口感不同,F1沙朗同時有著鮮甜,軟嫩,且剛剛好的豐富油脂更受消費者的喜愛,數量也十分稀少,同時因為此部位的油花分布均勻,反覆數次的火烤,品嘗到肉質最原始的軟嫩多汁風味,讓人一吃就愛上。

▲KRIS牛排館經典牛排示意。(圖/業者提供)

若是追求更頂級的口感,可以選擇「A5和牛夏多布里昂」,使用熊本和王最頂級部位,經過日本食肉格付協會評選,加上油花標準等級(Beef Marbling Standard )為12以上!選用最頂級的菲力中段精華,香煎而成,帶出豐富的油花香氣,是牛排中的王者。

就算不嗜牛的客人,「高蓄黑豬酪梨戰斧豬排」,這道料理可說是主廚的另一代表作。使用餵食酪梨長大的豬種,及堪比和牛脂肪的細緻,飼養成本為正常黑豬的三倍以上,霜降評比分數為全台最高。豬肉多汁緊實的質地,配上表面油脂經充分梅納反應 (Maillard Reaction) 烤製後產生的特殊堅果、奶油香氣,是全台灣唯一供應此款肉品的牛排館。

介紹完必吃的主菜外,也不得不提到襯托牛排的配餐,招牌且深受老饕喜愛的「香煎干貝」、「碳烤花枝」及新鮮滑順的「日本生蠔」配上以分子料理概念製成的「白蘇維儂酒凍」,讓品嚐牛排也能變得新潮又不失經典。

▲日本廣島生蠔。(圖/業者提供)

▲香煎干貝。(圖/業者提供)

品嚐高級牛排最百搭的佐餐酒,根據個人偏好挑選適合的葡萄酒款,配上來自奧地利的頂級酒器品牌Riedel,完整呼應餐廳的高貴不貴調性,可說是為那些上班族晚上與三五好友聚餐的療癒時光畫龍點睛。

▲碳烤花技。(圖/業者提供)

最後,路易奇四週年活動 「LUIGI SURFING」 熱烈開跑中!這次和ASAHI聯手合作,至指定店家「KRIS」、「路易奇電力公司 市民 / 復興電廠」、「路易奇洗衣公司」完成各店任務即可獲得一枚店章。集滿六點、九點即可獲得ASAHI品牌好禮、36杯暢飲卷及路易奇餐飲旗下餐廳九折、四百元現金抵用卷!

▲超級絕妙好滋味的巧克力檸檬奶酪佐柳橙冰沙。(圖/業者提供)

LUIGI SURFING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市民大道四段17號

電話:02-8771-8871

活動期間:2022.12.01-2023.02.26

※【新頭條-Thehubnews】提醒您:未滿18歲請勿飲酒  開(騎)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騎)車!※

120位音樂家磅礡演出 法華經清唱劇世界首演引發熱烈回響

由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院長謝元富(右上)擔任藝術總監及指揮的法華經清唱劇,磅礡首演。(圖∕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佛光大學法華經清唱劇世界首演,12月16日晚間在宜蘭演藝廳磅礡登場,120位音樂家透過精心創作的清唱劇曲目,演繹《火宅喻》和《藥草喻》的經典故事,勾勒出佛法精神與大意,引起現場600多位觀眾熱烈的回響。

《法華經》全經共二十八品,前十四品說唯一佛乘之原因,后十四品則說唯一佛乘之结果。有別於一般經論的是,《法華經》大量運用偈頌、譬喻、寓言等文學手法呈現佛法大意,文字流麗舒暢,加上細膩生動的敘事,讀來就像章回小說,充滿想像和趣味。


▲男高音林文俊(左起)、女高音施綺年、男中音許德崇在法華經清唱劇精彩演出。(圖∕佛光大學提供)

該部經典中的眾多譬喻故事,又以「法華七喻」最為人津津樂道,由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人文學院與佛教學院教師與校外音樂家共同創作的法華經清唱劇,特別選擇《火宅喻》和《藥草喻》作爲表演曲目。

這場首演音樂會總共演出19首曲目。上半場為《火宅喻》、下半場為《藥草喻》。演出團體包括台北佛光合唱團、台北十六合唱團及宜蘭愛樂管旋樂團,並由佛光大學創意與科技學院院長謝元富擔任藝術總監及指揮,宜蘭愛樂管弦樂團首席趙恆振,以及國內知名聲樂家施綺年、林文俊、許德崇等人共同領銜演出。

包括佛光大學校長何卓飛伉儷、傅昭銘副校長、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 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滿溢法師、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副秘書長覺多法師、南華大學釋永有教授及華嚴蓮社董事長賢度法師等人,都到場觀賞。


▲法華經清唱劇首演大合照。(圖∕佛光大學提供)

何卓飛表示,這場表演是佛光大學師生與校外藝術家的聯合演出,佛光大學盡到了社會責任,做到了推動文化藝術的發展,這也是佛光山長期支持文化藝術結合佛教思想的創新表現。

謝元富說,法華經清唱劇的創作,跨出以佛教經典為核心系列創作的第一步,這不只是一種創作上的新嘗試,也是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精神的一次具體實踐,佛光大學不會停下這種嘗試的腳步,也許第一次的創作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未來一定會持續努力精進,在不久的未來,可能會陸續看到華嚴經、般若經、涅槃經等等重要經典清唱劇的推出。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文化饗宴!

主辨單位指出,此劇創作者主要是通過法華經中「火宅喻」與「藥草喻」這兩個譬喻方式,來勾勒這部經典的精神,火宅不只是要告訴我們,現實世間是一個火宅,也告訴我們只要警覺到這個世間的火宅本質,就可以離開這個火宅,成就大事因緣,佛陀也以此為我們帶來這個世間所需要的藥草。

滿謙法師認為,在社會人心不穩定的現代,這場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可以穩定人心,令人感受清淨、善美的一面。妙勤法師則表示,此劇演繹了佛經的「苦集滅道」,法華經可以帶給人們豐富的世界,尤其是佛國的世界;而諸佛菩薩常以音聲做佛事,阿彌陀經也說菩薩常以音樂教化民眾,這是佛法豐富的世界。

黃明志任《大嘻哈2》客座賽評 揭「MV愛找性感妹」是為這理由⋯

黃明志任《大嘻哈2》客座賽評 揭「MV愛找性感妹」是為這理由⋯

記者黃宣瑄/綜合報導

嘻哈選秀實境節目《大嘻哈時代2》將於明年1/7起每周六晚間10點首播。日前錄影邀請剛發行最新實體專輯的黃明志擔任客座賽評,一向在歌詞上很敢表述態度的他認為嘻哈沒國界,只有真嘻哈與假嘻哈的區別。

▲圖/三立提供

黃明志在音樂展現上一直很有個人態度,他認為嘻哈沒有國界之分,但整體發展最好的仍是美國,他認為要做嘻哈音樂並不難,因為現在因為科技發達、編曲軟體都厲害,很容易達到商業水準,在音樂技術面上都很到位,唯一差別就是真嘻哈與假嘻哈之分。他笑說「真嘻哈」是不會為了要上電視而改歌詞、不為怕公司罵而改、不會為賣唱片而改歌詞,就像黃明志自己,有9張專輯都沒有辦法在馬來西亞發行,因為他沒想要去改歌詞,這樣做可能為公司帶來利益不大甚至造成損害,但對他而言不受商業控制、不自我閹割是最重要,當然會有金錢上的損失,但勇敢做嘻哈就是真嘻哈精神。

▲圖/三立提供

黃明志笑說大家都以為唱嘻哈的歌手周圍有很多迷妹圍繞,其實這是種迷思,因為愛聽嘻哈是男生,說:「像我寫的一堆幹醮的歌詞,粉絲差不多都是男生,一般女生不會聽罵來罵去的歌,太兇悍了。」但他的MV都會搭配性感辣妹,原來都是為了回饋他的廣大男性粉絲,他說「男生要把到妹妹就要多唱情歌,她們最愛,但卻是剛好和嘻哈音樂相反。」

▲圖/三立提供

黃明志有看過「大嘻哈時代」第一季,印象最深的選手是青蛙,所以這次他發行的新歌中有跟青蛙和麻吉弟弟,是跨越80、90、00三個世代嘻哈音樂人的合作。這次受邀擔任三立、MTV《大嘻哈時代2》客座賽評,他給參賽者訂標準最重要的是「獨特性」,要能聽了後會突然醒過來,歌詞題材非常重要,因為每天嗆來嗆去,說自己很屌的主題已經很多了,如果題材、音樂風格特別,另外就是聲音奇怪也會跳出來,就像情歌王子張信哲如果突然來一下嘻哈,就很獨特又吸睛。

▲(左)賀瓏與黃明志。(圖/三立提供)

彰化漁會推出高檔春節禮盒 優質海鮮食材新鮮又澎湃

彰化漁會推出春節禮盒 高檔食材也應有盡有(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農曆年節將屆,彰化區漁會推出新鮮又澎湃的春節禮盒搶攻年節商機,配合政府鼓勵國人多吃國產魚,禮盒內含龍膽石斑、午仔魚等優惠組合,舉凡蒲燒鰻、干貝、烏魚子及大蝦等高檔食材也應有盡有,讓民眾買得安心,吃得健康。

陳諸讚表示,為讓消費者以平實價格享受到最安全、最優質的魚產,彰化區漁會推出「特級頂鮮禮盒」、「高級國產禮盒」兩款海鮮春節禮盒,特級頂鮮禮盒有7種食材,大午仔魚一尾、龍胆石斑片一包、蒲燒鰻一尾、6尾草蝦一盒、生鮮干貝十粒包,調理鮑魚3粒包、特級花枝丸一包。

陳諸讚指出,高級國產禮盒同樣有6種食材,包括龍胆石斑片一包,石斑魚6/7一尾、蒲燒鰻一尾、鱸魚片一片、生鮮鯛魚片一片、活凍白蝦一盒、虱目魚丸一包,兩款年節禮盒價格都是經濟實惠,不管是自用、送禮都非常適合。

陳諸讚說,雖然近年來魚貨售價不斷上揚,彰化區漁會秉持回饋客戶精神,仍以超優惠價格回饋給客戶,特惠價格分別為特級禮盒每盒3,000元,高級禮盒1,500元。二項禮盒都有配合漁業署推出特選國產魚,午仔魚、石斑魚、台灣鯛魚片、鱸魚片,虱目魚等等,特級禮盒更是推出特大午仔魚一斤上、最優蒲燒鰻及頂級龍胆石班鮮魚片,是閤家圍爐團圓最佳新鮮年菜。

陳諸讚指出,除了春節禮盒外,另有各式常溫及冷凍禮盒可供選購,蒲燒鰻禮盒,萃滴虱目魚魚精(美人魚萃)、冠軍烏魚子禮盒、魚酥禮盒等等均是年節送禮最佳佯手禮,這二年養殖產業環境不佳溫室效應導致烏魚結卵不佳,池邊烏魚卵價格上漲二成以上,彰化區漁會年節熱銷全國冠軍烏魚子禮盒凍涱及部份微幅調整,蒲燒鰻禮盒更是回饋客戶調降200元,希望能帶動國內蒲燒鰻買氣,加強行銷國內養殖漁類。

農委會今年推出最後一波「農遊券4.0」,歡迎來漁會採購使用再回饋加碼10%,民眾把握最後使用期限到12月25日,不妨趕緊一次採購。另外除了門市外,近年因疫情關系國人採用電子商務網路訂貨,可上彰化區漁會官網,搜尋「彰化區漁會供銷部」官網,也可訂購優質漁產品禮盒。

彰化溪湖鎮長黃瑞珠 發起為26名學童穿新鞋 樂湖食物銀行 執行「圓夢計劃」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我有新鞋穿了!」溪湖鎮長黃瑞珠發起成立的「樂湖食物銀行」,每年歲末為學童圓夢,致贈孩子們有需求的禮物;今天溪湖鎮長黃瑞珠在任內為學子圓夢,有的孩子收到禮物新鞋,現場迫不及待換穿,場面溫馨感人。

樂湖志工組長鐘珮慈指出,四年前是黃鎮長應邀去參加一個圓夢活動,她覺得很有意義,就建議溪湖也應該來幫弱勢的孩子圓夢;圓夢的重點是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孩子「想要」什麼。

樂湖執行長楊珮欣指出,四年來,圓夢計畫的對象除了溪湖學童,也曾擴及埤頭、埔鹽等鄰近鄉鎮,甚至以園遊會方式進行,每年都給圓夢的孩子帶來莫大的快樂。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名從小阿嬤帶大的孩子,他的夢想不是買什麼物品,而是「跟阿嬤一起吃一頓飯」,在幫這個圓夢時,阿嬤與志工都被感動哭了。

鎮長黃瑞珠表示,雖然她即將卸任,但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孩子們的夢想還是要繼續,她感謝這四年來出錢出力的樂湖志工與各界善心人士,幫助了這麼多弱勢家庭的孩子,圓了他們的需求夢想。

今年的圓夢計畫有26名學童可以夢想成真。其中一名高中生因病多次手術住院治療,課業經常中斷,他獲得一台筆電,可以在家進行線上上課;還有一對兄弟,平日由單親父親扶養,但父親因工作忙碌,樂湖也安排了早餐店的認養與他們需要的書包、制服。

這幾天天冷,一名隔代教養的孩子冬衣單薄,校方幫他提出夢想,他也獲得了一件新的保暖外套;另有一名孩子腳上的運動鞋實在太「通風」,他一拿到夢想中的新球鞋,當場就在鎮長黃瑞珠的協助下,穿上新鞋子,很滿意地秀給大家看。

和仁國小志工隊暖舉相挺有愛無 礙 家扶慢飛天使聖誕圓夢邁入第13年

家扶慢飛天使聖誕圓夢邁入第13年 暖舉相挺有愛無「礙」~有您真好(圖/家扶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天氣冷颼颼但澆不熄大家的熱情,20日上午在和仁國小校長胡素慈、家長會長陳采蘋及志工隊長吳雪菁帶領下來到學園親手將聖誕圓夢禮物送到每個慢飛天使們手上,和仁國小志工隊「相信有愛就有奇蹟為家扶發展學園慢飛天使圓夢」活動,並捐贈早療服務經費150,000元及贊助家扶歲末園遊會攤位費10,600元及5桌年菜,共計167,350元整,縣長王惠美蒞臨現場關心,提前為家扶慢飛天使渡過溫馨愉快的耶誕佳節。

縣長王惠美表示,謝謝和仁志工隊的伙伴們每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愛傳出去,當然更謝謝和仁國小校長的支持,在此也呼籲家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孩子的未來絕對是最好的,縣府也在早期療育服務的區塊努力,讓孩子一有狀況即能尋求醫療、社福管道協助,也祝福學園的慢飛天使聖誕快樂。

除了贊助圓夢禮物,和仁志工們現場也表演一齣「魔幻劇團之溫暖的聖誕」的精彩好戲,讓這群慢飛天使看得津津有味!最後在聖誕歡樂歌曲聲中,和仁志工伙伴們一起將孩子們期待已久的外套、積木、玩具、認知有聲書等禮物和包裝精美的糖果餅乾,親手送到每位慢飛天使手上。

和仁志工隊長吳雪菁表示,感謝縣長百忙之中還惦記著慢飛天使圓夢活動,並蒞臨現場為她們加油、打氣,也很感謝這13年圓夢路上,許多志工伙伴一起幫忙包裝禮物、號召親朋好友出錢出力相挺,學園畢業園生家長也帶著孩子投入慢飛天使圓夢活動行列,贊助圓夢禮物、圓夢金,帶給予慢飛天使家庭希望及暖暖的祝福。

彰化家扶主任王震光表示感謝和仁國小志工隊長期以來對這群慢飛天使的愛護,期盼社會大眾共同以愛與溫暖扶持這群慢飛天使成長、茁壯,您的支持帶給慢飛天使及家庭堅持下去的勇氣,這些祝福都是慢飛天使改變與成長的動力。

聖誕感恩融合聯誼派對溫馨 東華附小幼兒園與花特學校小朋友樂透

東華附小幼兒園與花蓮特教學校國小部星辰班合辦「聖誕感恩融合聯誼派對」。(圖∕記者范振和攝)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東華附小幼兒園與花蓮特教學校國小部星辰班合作,今(20)日推出「聖誕感恩融合聯誼派對」,由校長鮑明鈞說故事為活動開場,接著,物理治療師吳明勇進行特教宣導,小朋友並分組製作聖誕祝福大海報,場面熱絡不失溫韾。

▲東華附小幼兒園與花蓮特教學校國小部星辰班合推「聖誕感恩融合聯誼派對」,場面熱絡不失溫馨。(圖/記者范振和攝)

東華附小幼兒園蜜蜂班與花蓮特教學校星辰班,進行融合教育聯誼活動,今年邁入第六年,蜜蜂班老師李靜琪、黃珠娟、林芳瑜與星辰班老師黃瀞儀、郭文欣在每年的兒童節與聖誕節都會為兩校孩子們籌劃精彩有意義的互動聯誼活動,期望透過互動,讓普通班孩子能認識、認同與接納身邊與自己不一樣的同儕,同時也讓身心障礙的孩子們能有機會走出校園,接觸不同的學習環境,體驗更豐富的學習活動,成就彼此、共榮共好。

▲東華附小幼兒園蜜蜂班與花蓮特教學校星辰班共同創作「聖誕祝福大海報」。(圖/記者范振和攝)

基於這樣的理念,李靜琪、鍾宜真、林芳瑜老師指導幼兒參加花蓮縣 111 年度洄瀾愛無限‧融合教育情系列活動,獲得身心障礙類學前組舞蹈類的特優獎,她們持續將融合教育理念擴展實踐,在教育界獲得頗大回響。

▲東華附小校長鮑明鈞拿出刺蝟說永不放棄的故事。(圖/記者范振和攝)

此次的聖誕感恩聯誼活動由蜜蜂班表演迎賓舞「聖誕小麋鹿」揭開序幕,看著星辰班同學有的坐輪椅、有的由老師攙扶進入校園,幼兒們感受到自己好手好腳,在唱跳時,特別認真賣力,更懂得知足惜福。

▲小朋友展示共同創作的「聖誕祝福大海報」。(圖/記者范振和攝)

校長鮑明鈞也相當重視兩校合辦的融合教育活動,特別帶來家中飼養的兩隻刺蝟寵物~暴躁與小哼,來一場「校長爸爸說故事~不放棄的小刺蝟」。他說,小刺蝟膽小,碰到任何狀況或生氣時,會把自己縮成一顆球,保護自己,安全時才會放鬆,於是,一群小朋友紛紛圍上前觀看小刺蝟一舉一動。透過繪本與實體,鮑明趵鼓勵小朋友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努力想辦法,鼓起勇氣找到方法。

緊接著由星辰班特生家長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明勇分享他與肌肉萎縮症的孩子成長互動歷程,讓大家更能理解特殊生在生活與學習上所面對的各種困難,以及家人如何調適,只見幼兒園小朋友個個聽得入神。

▲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明勇(右)與東華附小校長鮑明鈞(左)相互致贈耶誕禮物。(圖/記者范振和攝)

下一階段是分組創作時間,蜜蜂班與星辰班共同創作「聖誕祝福大海報」,細心的蜜蜂班幼兒們看見星辰班小客人手不方便拿取紙片,貼心地扶手協助將紙片塗上膠水,再小心翼翼地引導貼在適合位置,溫馨的共作畫面,讓兩校老師們感動不已,這就是普特共融的真締。

▲東華附小幼兒園蜜蜂班小朋友范植權(右)代表致贈校長鮑明鈞(左)耶誕禮物。(圖/記者范振和攝)

美勞作品創作完成後,蜜蜂班幼兒們簇擁著星辰班哥哥姐姐們到戶外草坪區活動一下,看見大片綠地,星辰班孩子們開心地打滾,幼兒們笑著跟著在草皮上滾動,還有幼兒邀請大哥哥與他一起翻跟斗,玩捉迷藏,頓歡笑聲此起彼落,溫馨滿校園。

▲東華附小校長鮑明鈞(右)陪同星辰班特殊小孩進入幼兒園進行共融教育。(圖/記者范振和攝)

壓軸登場的是交換禮物,蜜蜂班準備了聖誕玩偶造型冷氣毯,希望祝福就像冷氣毯般熱情,讓星辰班哥哥姐姐們能開心度過溫暖聖誕節。而星辰班則送星星發光棒,企盼蜜蜂班幼兒也能欣賞自己的特點,讓每個小孩都能成為閃亮的明日之星!

張雁名《美麗人生》太入戲!路邊聽到「阿伯」秒回頭尷尬了⋯

張雁名《美麗人生》太入戲!路邊聽到「阿伯」秒回頭尷尬了⋯

記者黃宣瑄/綜合報導

伊林娛樂男星張雁名在台視《美麗人生》中飾演癡情暖男李德盛一角,獲得許多觀眾喜愛,也收穫不少婆媽粉絲。在劇中,李德盛近期失憶,想不起癡心愛著的王樂妍,不過他笑說,自己最近也發生許多事情,讓粉絲們看了笑說「太入戲了!」

▲張雁名在《美麗人生》中飾演李德盛必須把頭髮刷白 。(圖/伊林娛樂提供)

為了扮老詮釋60多歲的李德盛,張雁名拍戲時必須把頭髮刷白,某次下戲後換上衣服就直接去健身房運動,在路邊聽見一個妹妹說「媽媽,那個阿伯好壯喔!」讓他聽了哭笑不得。不過他笑說,自己在劇中聽「阿伯」聽習慣,在路上聽到有人叫阿伯都會忍不住回頭,某次買餐點聽到老闆叫阿伯,他下意識回應,場面瞬間超尷尬,讓老闆忍不住笑出來。還有次他搭捷運出門,不小心下錯站,連自己都想不透,笑說「難道是太入戲阿伯失憶症發作了?」

▲張雁名在台視《美麗人生》中飾演李德盛太入戲。(圖/伊林娛樂提供)

前陣子張雁名突然在IG發文透露,某天晚上盤腿坐著讀劇本,兩小時起身後發覺脊椎和腰間疼痛難耐,沒想到隔天一早痛到動彈不得,只好緊急跟劇組請假,太太趕緊送他去醫院就醫,醫生推測是脊椎舊傷所致,所以姿勢不對就會容易受到壓迫,未來可能要復健調整,不僅被劇組虧「演阿伯演得太入戲」,還有人笑說「叫你們晚上不要這麼拚,不要老婆年輕就這樣!」

▲張雁名經常在社群平台分享有趣的幕後花絮。(圖/伊林娛樂提供)

《美麗人生》拍戲的時間長,演員之間的感情都非常好,在社群平台分享的幕後花絮總是笑倒一票粉絲,不過在拍攝的這段日子中,也曾留下遺憾,包括他在高雄車子被撞、龍哥突然離開、拍戲時腳被車碾到,近期又碰到腰受傷,但可以感受到張雁名對戲劇的熱忱,從他談吐間也能感受到劇中演員們的好感情。

▲▼張雁名與劇中演員們的感情相當好。(圖/伊林娛樂提供)

圓緣會一日畫室快閃志工之愛 另類開發老憨兒創藝力

圓緣會一日畫室快閃志工之愛 另類開發老憨兒創藝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寒冬溫馨送暖,憨兒需要的除了最實際的物資及金援,真心關懷及陪伴暖身暖心同樣重要。近兩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為了避免群聚感染,許多室內活動都被迫延宕甚至取消。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頗受好評的一日畫室快閃志工服務亦停擺了近兩年。圓緣會志工的愛心捐助始終不間斷,希望透過此方式傳遞愛心及溫情給這些沒有家人陪伴在側的老憨兒們。

▲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李玉嬋理事長(左1)、曹晏華創會理事長(右2)、圓緣會理事林金滿(右1),與許久未見的教養院院生相見歡、話家常 (圖/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

終於在2022年末盼到疫情趨緩,圓緣會立即連續馬不停蹄地與學校及公司團體聯合舉辦了兩場無筆彩墨的志工服務活動。12月17日圓緣會一日畫室再度開張,適逢超級寒流來襲,寒風暴雨卻澆不熄圓緣會及南門獅子會志工們的服務熱情,一大早就由李玉嬋理事長帶領慈善志工進入由圓緣會長期認養的桃園啟智教養院,陪伴四、五十歲的老憨兒們度過愉悅的美好時光。陪伴憨寶貝們作畫時,可以感受到他們興奮又開心的情緒,其實教養院當中的老憨兒也許物資不餘匱乏,但他們沒有家人在身邊;日常也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所以很孤單寂寞。每個人都需要被關懷,不會因為年齡或心智成熟度而有所區別。難得能與他人互動院生們都興奮不已,當中甚至有些老憨兒在李玉嬋理事長與大家話家常時,就迫不及待跟認得的志工們打招呼,在曹晏華創會理事長為大家解講「無筆彩繪」作畫的過程當中,能夠看得出寶貝們躍躍欲試;即使只是進行著最簡單的搓揉宣紙的動作,又或者挑選想要運用的五顏六色,都能看到他們認真專注的神情。看起來像是五六十歲的銀髮族,其實他們都有顆赤子之心,也有著最純真的想法。

▲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湯發鉅創辦人(一排右3)、李玉嬋理事長(一排右4)、曹晏華創會理事長(一排右2)、南門獅子會會長賴怡君(一排右1) 偕同圓緣及南門獅子會志工進行一日快閃無筆彩繪服務 (圖/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

圓緣會創辦人湯發鉅博士創意發想愛心環保畫作,將憨兒們的無筆彩繪作品裱框包裝,不定時與各界舉辦無筆彩繪畫作公益義賣,希望透過以「贈花不如贈畫」的方式,能真正幫助老憨兒們,讓身心障礙的朋友不只有傳統烘焙營利的表現機會,更能有藝術創作的多元發展,使其能更好地以自己的力量換取社會報酬。

期盼社會多一分愛,大家群心群力以愛陪伴這些折翼的老天使憨兒們,因著「以愛助礙、以愛合力、以愛為師」的守護之心,台灣圓緣慈善推廣協會的三大元素,讓慈善與愛成為滋養心靈的沃土。邀請各機關、學校、團體,以愛攜手預約參與圓緣會一日畫室快閃志工;或訂購老憨兒畫作「以畫代花」,送禮也作愛心,落實發揚大愛精神,使心靈更加富裕、滿足。

水林鄉農會創意料理品嚐會 推廣優質甘藷好滋味

▲張麗善等人品嚐水林甘藷創意料理。(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水林鄉農會推廣優質甘藷,20日上午在農會供銷部前廣場舉辦農民節表揚活動暨甘藷創意料理品嚐會,縣長張麗善應邀出席,盛讚水林甘藷的好滋味,並感謝水林農會將水林甘藷行銷到全台各地,讓民眾不必來水林就可買到最好吃的甘藷。

張麗善表示,水林鄉是甘藷的故鄉,所栽種的台農57號甘藷品質優良,口感非常好,平時不但可運用在各式料理中,還可製成地瓜片、地瓜薯條、地瓜酥等加工品,就連全台便利超商都有烤番薯可購買,甚至在國外也可買到水林甘藷,感謝水林農會用心推廣,縣府也會透過雲林良品在全台各地的5000個據點,行銷高品質的水林甘藷,方便民眾就近購買與品嚐。


▲水林台農57號甘藷品質優良,口感鬆軟、甜度高,農會邀請名廚以甘藷為食材,料理創意美食。(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水林鄉農會代理總幹事蔡瑞堂指出,水林鄉是台灣甘藷的主要產地,栽種面積高達1000多公頃、佔全台1/10,總產量佔全台1/5,總產值約6億元,最近甘藷即將進入盛產期,水林農會每年都會配合產季舉辦大型活動,行銷在地甘藷,幫農民做促銷。

今日活動除邀請名廚以甘藷為食材,料理創意美食供現場民眾品嚐外,並配合農民節表揚模範農民。蔡瑞堂說,希望透過認識食材、製作料理,將水林甘藷融入日常主要烹飪食材,進而將水林鄉優質的甘藷推廣給全國民眾。

縣議員黃文祥則說,雲林縣一鄉鎮一特產,水林特產就是番薯,也是番薯的故鄉,近20年來水林農會致力於番薯的推廣,每一年都舉辦番薯行銷活動,讓大家一講到番薯就想到水林,希望透過持續行銷,提高水林番薯產值,讓全國鄉親都能享用到水林高品質番薯。


▲張麗善等人品嚐水林甘藷創意料理。(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嘉義舊監獄與日本網走監獄博物館深化合作 締結友好交流協定

▲雙方代表隔空握手,未來將推動實體交流,延續深化彼此友好關係。(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20日在嘉義舊監獄第一工場與日本網走監獄簽訂「推動友好交流協定」,因疫情關係,儀式採用線上簽署方式進行。在嘉義市長黃敏惠、法務部長蔡清祥、嘉義監獄典獄長吳永杉,日本方面則由網走市長水谷洋一、網走監獄保存財團理事長北野清丸、網走監獄博物館副館長今野久代等人見證下,完成台日兩座監獄(博物館)具歷史性的締約儀式,期待未來兩方有更多深化交流。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城市規模不大,僅有60平方公里,城區內卻保留相當多日治時期留存至今的文化資產,包含現在還在使用的火車站、美術館、旅遊嘉義必訪的檜意森活村等。而嘉義舊監獄更是全世界唯一原地完整保留日治木構「賓夕凡尼亞制」之監獄舍房、工場與宿舍區,至今已啟用百年。過去矯正功能任務解除後,這幾年在持續推動嘉義舊監獄成立博物館,賦予舊監獄在新的世代、新的思維下,創造新的任務,使嘉義舊監獄再延續下個百年任務,彰顯並發揚其悠久的歷史及文化資產觀光價值。

黃敏惠說,嘉義舊監獄與網走監獄博物館在建築形式與配置非常相似,嘉義舊監獄為國定古蹟,而網走監獄為國家重要文化財,兩處都是國家級的重要文化資產,歷史文化價值之珍貴不言可喻。藉由今天簽訂友好交流協定,雙方展開友好互動吸取成功經營經驗,並將嘉義市文化特色融入舊監後續規劃,打造成一座吸引眾人目光的獄政博物館將指日可待。


▲雙方代表隔空握手,未來將推動實體交流,延續深化彼此友好關係。(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促成此次推動友好交流協定的契機,源自於今年2月19日在嘉義舊監獄舉辦的「開放政府協作會議」,透過此公私協力合作討論平台,民眾提出可與日本網走監獄簽訂友好交流協定的構想,經由法務部與外交部的奔波籌備,終於在今日促成此一文化大事。他強調,今年適逢嘉義舊監獄啟用百年,此刻簽訂友好交流協定意義非凡。期許未來嘉義舊監獄與日本網走監獄博物館能夠攜手合作,在友好交流協定的基礎上,推動舊監獄活化再利用,並結合台日地方特色文化促進國際交流與觀光,共創矯正機關多元新風貌。

網走監獄位於北海道道東網走市,是日本最北的監獄,也號稱是明治時期日本最可怕的監獄,與嘉義舊監獄是全世界唯二採用「賓夕凡尼亞制」建築形式的監獄。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監獄表示,希望在相互信賴及尊重的基礎上,促進雙方文化遺產之保存與展品推廣,並相互推動地方創生及觀光行銷,共同致力傳承獄政歷史,未來將推動實體交流,延續深化彼此友好關係,開創兩國矯正外交新篇章。

友好交流協定由嘉義監獄典獄長吳永杉與網走監獄保存財團理事長北野清丸代表簽署,並由吳永杉代表致贈手工刻製的嘉義舊監獄木雕門樓作為紀念品,材料選自嘉義舊監獄整修時拆除的老檜木;網走監獄則回贈同為木雕製品的「ニポポ人形(Nipopo)」,是網走監獄在戰時維持監獄受刑人工作收入而生產的工藝品,兩方紀念品皆具悠久歷史及特殊意涵。


▲嘉義舊監獄與日本網走監獄博物館,以線上簽署方式締結友好交流協定。(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縣推廣農田就地堆肥養地 改善露天焚燒造成污染

▲輔導農民施用稻草分解菌肥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近日二期稻作陸續收割,嘉義縣環境保護局與農業處合作宣導,補助農民施用稻草分解菌肥料,加速翻入土中的稻草腐化,以增加土壤地力、提高稻米產量,改善露天焚燒稻草影響空氣的情形。環保局統計,今年至11月查獲露天燃燒行為並處分已有31件,相關陳情案相較107年下降51%,呼籲民眾切勿露天燃燒,共同維護空氣品質及保障民眾身體健康。

嘉義縣稻米產量全國第三,稻田面積大,早期農民在水稻收割後,習慣就地焚燒稻草,不僅污染空氣,也可能釀成意外而受罰。縣府近年來積極輔導收割後稻草處置,調查顯示有高達99%的農地為現地翻耕堆肥處理;查獲露天燃燒稻草面積約21公頃,僅占種植比例0.06%,近3年輔導農民將稻草編織成稻草蓆並再利用,鋪設於營建工地,總面積相當於「2個故宮南院」,顯示農民已建立友善環境的觀念,打造農業循環經濟,讓焚燒稻草走入歷史。


▲露天燃燒稻草行為屢見不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楊智哲表示,稻草收割後農民可施用稻草分解菌肥料,分解菌可加速稻草腐化並增加地力,也可將稻草交由稻草回收商再利用,或將稻草再利用於作物覆蓋。燃燒稻草使稻田內有機質都被燃燒殆盡,僅留下一些微量元素在土壤內,沒有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

環保局表示,二期稻作開始陸續收割,已成立13人臨時巡查小組,鎖定縣內主要稻作種植區域,採地毯式巡查水稻收割後的稻稈農廢流向與露天燃燒情事,並運用科技化設備,如:制高點AI煙霧辨識系統、UAV空拍機、衛星遙測火點技術、及空氣品質感測器,輔助稽查,且鎖定重點熱區加強稽巡查,快速掌握污染事件,讓污染行為無所遁形。

露天燃燒若經查獲行為人,依違法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2條規定,將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至10萬元以下罰鍰,其違反者為工商廠、場,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上5百萬元以下罰鍰。若在每年10月至隔年3月空氣品質不良期間違規,更將加重處分。

環保局長張根穆說明,露天燃燒處分罰款只是一種行政手段,最終目的是希望民眾能改變露天燃燒習慣,減少空污排放。雜草、樹枝葉可就地堆肥腐化,若需大量需清除可通知公所清潔隊協助。


▲輔導農民施用稻草分解菌肥料。(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宜蘭市立幼兒園幼幼市集 義賣幼兒手作美勞作品

宜蘭市立幼兒園將在24日舉辦幼幼市集,義賣幼兒美勞作品。(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市立幼兒園將在12月24日下午2:00-4:00,在蘭陽原創館舉辦「2022聖誕感恩傳愛TO(兔)YOU」幼幼市集活動,活動以宜蘭市立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成果轉化為愛的傳遞,幼兒將捐出個人美勞作品、藝術創作…等,做為義賣商品,為市集增添童趣與原創性,當日活動所得將全數捐給宜蘭家扶中心做為兒少扶助基金。

活動共設置14個攤位,依主題課程發展之遊戲佈置闖關活動,設有套圈圈、桌上足球、桌遊、紙箱彈珠、棉花糖以及史萊姆DIY…等動態攤位;靜態攤位以幼兒學習中所創作之美術作品為展售之商品,引領幼兒學習以自己的力量、實際的行動,幫助需要關懷的孩子,在寒冷的聖誕節傳遞愛與關懷。另外也邀請蘭陽女中熱音社的學生、愛笛聲陶笛教室的學生以及玉米老師音樂教室的學生為活動進行音樂性的演出,期待每一位參與的市民在悠揚的樂章中感受幸福、美好的耶誕節。

市長江聰淵表示,宜蘭家扶中心長期扶助蘭陽地區需要幫助的孩子,市立幼兒園透過幼幼市集活動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善的品格,用孩子的力量幫助需要扶助的孩子,並透過幼幼市集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讓我們珍惜所擁有的幸福、美好家庭,更祈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發展原「香」經濟 羅東林管處開設精油課程

羅東林管處舉辦精油課程,由宜大師資帶領學員學習精油萃取技術。(圖/ 羅東林管處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羅東林區管理處推展「非木質林產物-精油產業」,20日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舉辦「精油發展系列課程」,邀集對精油產業有興趣之英士部落、雙連埤社區及相關單位等化身「一日蒸餾師」,由宜蘭大學帶領相關單位共同操作移動式精油蒸餾機,並以疏伐殘材為主,包含柳杉枝葉、土肉桂、山胡椒等材料循環利用萃取精油及純露,除達到全材利用外,亦將精油產業融入社區生活,共創部落、社區經濟發展新契機。

課程邀請宜蘭大學共同輔導部落、社區,規劃實務操作精油蒸餾機及精油產品應用,透過張教授現場實作教學示範,完整介紹林業殘材至精油及純露之萃取過程,包含挑選樹種、材料分類、溫度控制、萃取方式、分餾精油、產品保存及製作等一條龍過程,現場部落、社區專注投入蒸餾及實作香水產品體驗,雖過程較為繁雜,但仍一步一步細心完成,課程最後部落、社區夥伴皆表示滿載而歸,表示後續將有興趣共同發展精油產業。

羅東林區管理處表示,除木質林產物外,非木質產品開發含精油亦是重點發展方向,將積極輔導部落及社區發展原「香」經濟產業,並以產官學合作為方向,與宜蘭大學及相關產業長期合作推動全材利用、精油產業及循環利用,共同發展森林多元利用面向。

以幽默分享確診感受 加拿國小動畫創作「二條線」榮獲信誼兒童動畫獎優等

加拿國小動畫創作「二條線」榮獲信誼兒童動畫獎優等。(圖∕臺東縣政府教育處)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2022第14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日前頒獎,臺東縣加拿國小動畫作品「二條線」榮獲優等,連續第二年獲獎,全校師生與家長們得知後非常欣喜,深感與有榮焉。

臺東縣政府表示,加拿國小的動畫發展已邁入第3年,即使是疫情嚴峻期間,在師生共同克服萬難的堅持下,每年都有不同的作品產出,今年創作的主題靈感,來自於學生確診新冠肺炎的切身經驗,孩子們用幽默的方式,分享確診時身心的感受,並以樂觀的態度,學習如何與病毒和平共處為題材進行拍攝,並再次獲得獎項,而且是榮獲優等,學生們不畏疫情及病痛之苦,反而創作出難得的作品。

指導學生多年的林鳳如老師分享,某天學生結束上午的拍攝工作時欲罷不能,主動拿著分鏡表說,我覺得這裡的進場方式有問題耶!我們應該修改調整才對吧!用拍攝的鏡頭術語跟夥伴認真討論,瞬間讓師長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孩子們主動學習與負責的態度真的令人敬佩。學生阿德說,能完成動畫作品,除了感謝老師的指導外,我也要感謝我自己,因為我告訴自己不要放棄,一定可以做到。

加拿國小校長曾淑玉表示,孩子們能在動畫的學習上傳承,要感謝加拿國小前校長陸雅林獨具慧眼,全校師生齊心攜手積極爭取法藍瓷想像計畫,進而開始與動畫美妙的緣份,動畫創作是跨領域的學習,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的表現,正是108課綱核心素養最佳的體現,並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快樂,實在是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