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356

新北為原住民族撐起保護傘 微型保險免付費升級 意外身故、失能保障倍增

▲新北市原住民族微型保險DM。(圖/新北市原民局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原民局持續辦理原住民族微型保險計畫,為設籍新北市年滿15歲至64歲的原住民族人提供全面的意外保障,今年6月13日起保障再升級,針對發生意外身故每人從10萬元提升至20萬元給付保險金、意外失能依等級最高也從10萬元提高至20萬元保險金、意外傷害醫療保險金最高給付額則有1萬元。除此之外,市府已一併為符合資格者辦理納保,族人不需額外負擔保險費用,預估約有4.3萬名族人受惠。

超過6萬名原住民族人設籍新北市,其中不少從事勞力密集型基層工作者,去年開辦的原住民族微型保險即針對從事高職災風險低保障的族人,一旦遭逢意外事故時,除了有全民健保減輕醫療負擔外,藉由微型保險提供即時的救急保障,發揮保護傘功能,提供族人家庭經濟協助以穩定生活。一名居住在鶯歌區25歲的族人陳先生表示,自己在工作時因操作不慎,不小心弄翻滾燙的湯汁而造成手臂燙傷,傷勢讓他得進出醫院治療好一段時間,幸好有新北市政府主動幫忙投保的原住民族微型保險,讓他不用擔心治療的醫藥費。另一名剛滿15歲家住新莊區的莊姓同學,放學後和同學打籃球扭傷腳踝,也因為有微型保險的保障,透過理賠也幾乎免去了看診的醫療費用。

新北市原民局長Siku Yaway林瑋茜表示,市府挹注600萬元推動原住民族微型保險,就是希望確保新北市的族人在面臨意外事故時,能獲得及時的經濟協助,不再感覺自己像個城市裡無根的浮萍、四處漂流,讓原民局成為在都市打拚的勞動者最堅實後盾。(保您安心 新北市原住民族微型保險詳細資訊:https://www.ipb.ntpc.gov.tw/infor_detail.php?p_id=205&id=3035&flag=menu)

朝陽科大連7年挺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積極落實永續做出有感改變

▲朝陽進榜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為全台唯一連續7年進榜之私立科大。(圖/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中報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University Impact Rankings),共計全球130個國家、2,526所學校參與評比,其中,朝陽科技大學再度入榜,為全台唯一連續7年進榜之私立科大,師生致力永續發展之卓越成果,讓社會看見改變的力量。

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表示,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為THE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7項指標,對全球大學推動永續具體貢獻所進行之評比。近年來,朝陽科大致力永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在SDG2 (零飢餓)排名全球101-200,表現最為傑出,此外,SDG 1 (消除貧窮)、SDG 10 (減少不平等)兩項指標排名亦為全球201-300,師生USR團隊以具體行動改變社會,在青年培力、地方創生及淨零碳排等議題上,均做出具體貢獻。


▲應用化學系USR團隊聚焦農業安全,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 (UNIMAS)針對性費洛蒙防治技術及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研究展開國際USR交流合作。(圖/朝陽科大提供)

在零飢餓指標的努力上,朝陽師生關注在地連結與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推動已橫跨14個縣市35個場域,涵蓋多個重要農業生產聚落,導入環境友善農業以及食品加工技術,協助農村復耕及農產品加值,助力推廣有機農業技術,並提升台灣糧食自給率。

針對消除貧窮及減少不平等面向,朝陽科大積極響應扶弱助學,透過「夢.啟航.翻轉人生」勵學計畫,7年來補助超過新台幣7,000萬元,總計近4萬名經濟不利學子受惠。資訊管理系則持續8年推動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透過視訊遠距輔導偏鄉學童,縮減城鄉數位落差,促成學習機會均等,成效卓著。而在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上,朝陽國際志工遠赴非洲坦尚尼亞、越南、菲律賓及蒙古等地進行志願服務,協助興建圖書館及數位學習中心,改善當地飲水環境,並關懷失依兒童,服務人次高達27,000人,愛無國界的志工行動,廣受國際肯定。

朝陽科大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納入校務發展,致力打造國際化校園,從在地社區到全球參與,師生USR團隊推動永續發展績效卓著。不僅年降2%的能源使用,宣告2045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全校亦開設超過4,000門與永續發展相關的課程,除了在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成績亮眼之外,更連續8年蟬聯UI世界綠能大學全球百大,同時榮登2025英國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連續2年為全台私立科大唯一進榜。未來朝陽科大師生團隊將持續關注並實現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的課題,推動綠色經濟循環,落實食農教育,同時培訓河川守護志工,響應流域共好,號召更多民眾加入永續行列,成為改變的力量,共同打造城市未來願景。

殼上長毛的原生台灣盾蝸牛銘傳大學現蹤 校園夜間生物多樣性調查收穫豐

▲銘傳大學台北校區「夜間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豐富精彩,參與師生在榕樹盤根處仔細觀察地面生物,尋找夜間活動的兩生類與軟體動物蹤跡。(圖/銘傳大學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炎炎夏夜,銘傳大學6/18晚間在台北校區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夜間生物多樣性調查」,帶領師生探索校園在夜色下截然不同的生態面貌,觀察原生與外來物種在校園共存的環境現況。

經過一個多小時夜間觀察,團隊記錄到多項生態成果,包括黑眶蟾蜍、拉都西氏赤蛙與外來種斑腿樹蛙等兩生類動物;爬蟲類則發現斯豪文氏攀木蜥蜴。地面生物亦相當豐富,可見原生台灣盾蝸牛與雙線蛞蝓,以及外來種非洲大蝸牛等陸生軟體動物,顯示校園仍保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多樣性。


▲6月18日所舉辦的銘傳校園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圓滿成功。(圖/銘傳大學提供)

為進一步記錄夜行性昆蟲種類,主辦單位特別委託六足工作室協助進行誘燈調查。透過設置光源,成功吸引草蟪蛄、姬尺蛾等多種昆蟲前來,為校園生態紀錄,增添豐富資料。

生科系林翰佐主任指出,此次調查呈現出校園原生與外來物種的共存現況,也凸顯外來入侵種對本地生態的潛在威脅。例如斑腿樹蛙與非洲大蝸牛的族群擴張,可能對原生物種構成壓力;另也發現荔枝椿象與新幾內亞扁形蟲(Platydemus manokwari)等具高度擾動潛力的入侵種,其生態影響值得後續關注與長期追蹤。

本次調查由生科系林翰佐主任、邱啟銘老師、江昀儒老師與生態專家向高世老師共同策劃,並結合「銘傳校園友善生物」工作坊進行,吸引來自健康學院、國際學院、財金系與財務處等單位師生參與。永續發展處亦由朱民芮副處長率團隊參與調查,展現銘傳大學對永續與生態教育的積極投入。

因應氣候挑戰汲取經驗 彰縣府借鏡丹麥綠色國度

彰化縣長王惠美率領考察團19日拜訪由丹麥政府與產業界共同創設的氣候溝通平台-綠色國度。(圖/彰縣府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借鏡丹麥綠色國度!彰化縣長王惠美率領考察團19日拜訪由丹麥政府與產業界共同創設的氣候溝通平台-綠色國度(State of Green),王縣長表示,綠色國度(State of Green )為丹麥政府與產業界合作設立的全國性氣候行動推進及交流平台,主要在推廣丹麥的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彰化縣正逐步建構自身的氣候調適治理架構,且以整體都市規劃、基礎設施與社區韌性為三大支柱,採新科技推動「智慧海綿城市」、AI水情監控、多功能滯洪與水綠廊道系統,以及八堡圳沿線的韌性空間再造工程等,期能因應氣候挑戰防洪減災,打造永續城市。

王惠美表示,彰化擁有76公里海岸線,因應極端氣候加劇,地方政府更應建立氣候調適能力與治理的韌性,主動因應未來各項氣候挑戰,此行實地了解丹麥在氣候變遷調適、能源轉型、公私協力等方面的整合策略與推動模式,為彰化建立面對氣侯變遷具地方氣候韌性的永續治理藍圖提供可行路徑,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挑戰積極規劃前瞻性的氣候治理行動。

▲丹麥綠色國度每年全世界近200個單位到訪汲取經驗。(圖/彰縣府提供)

丹麥綠色國度每年全世界近200個單位到訪汲取經驗,接待人員Ms. Ke Yu在會中提及丹麥人口約600萬,2030年減量目標為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少70%,目前已減少48%,2050年目標為實現淨零排放,而且分析數據顯示丹麥的經濟成長與碳排放、能源與水量消耗呈現脫鉤趨勢,會中並詳細說明有關丹麥在能源、氣候、水資源與環境領域的綠色解方,提供考察團員更宏觀的視角瞭解丹麥因應氣候變遷在綠色轉型的努力。

考察團此行亦實地走訪綠色國度(State of Green )精心規劃的「Green Walk」導覽路線,沿途透過公共建物互動展示與實例分享,系統性了解丹麥從政策規劃、產業創新到社會參與的完整氣候治理體系。其中位於哥本哈根濱水區的 BLOX 建築中心,融合綠建築設計、永續交通、人本空間與文化創意機能,展現丹麥將氣候行動落實於城市生活細節的高度整合力,成為重要的綠色城市設計典範。團員們對其跨部門整合機制、企業參與模式及民眾生活融入低碳行動的實踐成效,皆留下深刻印象。

▲沿途透過公共建物互動展示與實例分享,系統性了解丹麥從政策規劃、產業創新到社會參與的完整氣候治理體系。(圖/彰縣府提供)

同時,縣府亦結合企業與民間資源,落實氣候行動於社會層面:包括針對弱勢家庭推動「能源弱勢關懷行動」,協助汰換高耗能老舊家電,降低用能負擔;並透過「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調適計畫」,引導社區居民識別氣候風險、規劃並執行在地調適行動,培育自主治理意識,打造全民參與的調適文化。

縣長王惠美指出,丹麥氣候行動的成功不僅來自技術創新,更仰賴政府前瞻規劃與全民共識的累積,此次考察不僅拓展國際視野,更強化彰化在地方治理中追求氣候韌性的決心,未來將持續推動跨局處合作及公私部門協作,逐步擘劃屬於彰化的氣候調適治理藍圖,為下一代建構能面對氣候挑戰的永續家園。

展現自我魅力 市長盃宜蘭縣歌唱大賽6/25報名開跑

市長盃歌唱大賽,6/25起開始接受報名,名額有限,報名要快!(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2025年市長盃宜蘭縣歌唱大賽」報名正式開跑! 6月25日至27日於宜蘭市民活動中心、6月30日至7月1日在市公所社會課辦公室,現場受理報名,每人僅限報名1個參賽名額。

市公所表示,今年市長盃歌唱大賽將於佛光山蘭陽別院13樓大會堂舉行,初賽時間為8月9日至11日、決賽時間則訂於8月30日、31日,依照年齡進行分組,分為青年組、壯年組、長青A組及長青B組,共計370位名額。今年優勝者改採名次排序(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以此類推)並提高各組決賽第一名獎勵金達2萬2,000元整,總獎金高達42萬元整,鼓勵更多長者以歌會友、活躍健康!

歌唱大賽除了聘請專業老師擔任評審委員,更準備豐厚的獎勵金與精美紀念品,考量青年朋友在外地讀書或工作,青年組可以郵寄方式報名,歡迎喜歡唱歌的市民朋友趕快來報名吧!報名簡章請至「宜蘭市公所」官網查詢。

宜蘭市長陳美玲表示,市民朋友喜愛歌唱活動,勇敢展現自我魅力,尤其以長青樂齡的銀髮寶貝更為顯著,鼓勵年長者站上舞台勇敢展現自我、散發熱情。特別提醒,歌唱大賽報名名額有限,報名也相當踴躍,6月25日上午9時開始受理報名,歡迎有興趣及喜愛歌唱者踴躍報名參加,共襄盛舉。

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宜蘭大學SDG17躍升全球前300名

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國立宜蘭大學有不錯表現。(圖/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公布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THE Impact Rankings),宜蘭大學在「SDG 17:多元夥伴關係」排名前進至全球201–300名內,與前一年相比,往前大幅躍升600名,充分反映該校鏈結產官學研與國際社群的深度與廣度。

宜蘭大學於2025 THE Impact Rankings總計4項SDGs指標入榜,分別包括「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位列601–800名、「SDG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位列601–800名、「SDG15:保育陸域生態」位列301–400名、「多元夥伴關係」位列201–300名。

作為落實永續校園的核心行動之一,在「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方面,投入再生能源增設校園屋頂太陽能光電系統、新建校舍取得綠建築標章,並投入節能減碳相關研究,除了致力於推動自身節能減碳外,亦積極輔導在地企業辦理溫室氣體盤查,並帶動在地企業建立減碳能量,履行大學社會責任。

在「SDG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方面,宜蘭大學設有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生物資源學院與人文及管理學院,四大學院整合智慧製造、智慧農業、無人機與 AIoT 技術,充分展現教學與研究量能,並透過「AI推動辦公室」、「創新育成中心」與「國際產學聯盟」深耕產官學研合作,並積極承擔AI東部核心基地發展的角色,期能延伸為泛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樞紐,促進AI技術在校務治理、教學研究、產業研發上的跨域應用與深度交流,彰顯在「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領域的卓越影響力。

另一方面,宜蘭大學於「SDG 15:保育陸域生態」項目中表現穩定,連續兩年穩居 THE Impact Rankings SDG 15全球前400強(2024 年位列 201–300 名),展現卓越的陸域生態守護實力。宜蘭大學積極推動大礁溪實驗林場生態保育及復育工作,亦於南澳農場推動林下經濟永續利用,並由社會責任辦公室,攜手泰雅原鄉與沿山社區打造段木香菇、馬告復育及雨花園等生態產業,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並活絡地方經濟。

此外,宜蘭大學也在2025 THE Impact Rankings「SDG 17多元夥伴關係」勇躍全球名列201–300(2024 年為801–1000名),一舉前進逾 600 位,展現卓越連結實力。宜蘭大學長年辦理神農國際志工團促進國際農業交流,並連續10年前往馬來西亞沙巴熱帶雨林學移地教學,與當地政府及各級學校建立交流網絡,並加入國內各類高教組織。此外,宜大所有課程全面納入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持續建構綠色校園與深化永續人才培育。

影音/SpaceX星艦第10次試飛前 炸成一團火球

▲SpaceX星艦試飛前測試,炸成一團火球。(圖/X-@Star base city Texas、記者爆料網翻攝)

綜合外電

美國時間18日深夜,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星艦發生重大意外,原定月底要執行第10次測試飛行的星艦,正對原型艦36號進行靜態點火測試前,卻突然發生大爆炸,整艘船艦變成巨大火球。SpaceX發布聲明表示,這次作業場地周圍都保持淨空與維持安全距離,因此團隊成員都平安,並沒有傳出意外傷亡。

根莖蔬果不穿塑膠衣 減塑環保還可換好禮

臺東縣政府環保局推動蔬果減塑包裝,還有機會獲得好禮。(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環保局推出『蔬果裸賣,「袋」來好運!』活動,21日於大潤發臺東店B1賣場入口處及28日在全聯福利中心台東中山店1樓賣場入口,民眾只需自備環保袋至指定賣場購買裸裝蔬果,不限金額,憑當日發票及消費商品即可至環保局攤位參加「幸運輪盤抽好禮」,每張發票限兌換乙次,好禮品項為當季新鮮裸裝蔬果,數量有限、兌完為止,歡迎臺東的煮夫、煮婦一起自備袋來迺菜市、領好康。

臺東縣政府表示,蔬果減塑包裝不單是一項環保措施,是以SDG1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與循環及SDG13氣候行動為出發點,引導販售業者在根莖類蔬果實施裸賣,減少不必要包材,同時向消費者推廣出門自備環保袋購物的概念,降低一次性垃圾的產生,雙管齊下從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共同打造永續、低碳的綠色臺東。

「迺菜市」是許多民眾的日常,不論是要為家人準備豐盛的餐食或是幫自己的冰箱補充食材,常因每項商品各自使用塑膠袋盛裝,一趟採買下來便累積3至7個塑膠袋,造成大量一次性廢棄物,因此,為推廣源頭減量,藉由『蔬果裸賣,「袋」來好運!』活動,邀請業者響應蔬果裸賣、減少不必要包材,同時鼓勵民眾購物時自備環保袋、蔬果儘量裝在一袋,以身體力行實踐減塑行動。

環保局呼籲,蔬果即使減少包裝,但新鮮與美味度依舊,也提醒消費者在選購裸裝蔬果時,應避免挑選、翻動、捏壓等行為,以降低蔬果耗損。歡迎民眾踴躍參與活動,從源頭開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

通宇通訊攜無線技術與衛星通信創新成果亮相2025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中山 2025年6月19日  /美通社/ — 在2025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廣東通宇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02792.SZ)推出廣域WiFi覆蓋解決方案——MacroWiFi,並重點展示五大產品類別:星地互聯衛星通信、高效基站天線、智簡Massive MIMO天線與鈑金濾波器一體化方案、低空覆蓋天線。此次展示凸顯了通宇通訊在衛星通信、5G-A、6G演進、低空經濟及超遠距無線覆蓋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實力,為全球通信行業帶來突破性創新成果。


2025上海MWC

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加速,衛星通信正成為全球連接的關鍵技術。通宇通訊此次展出了融合低軌(LEO)與高軌(GEO)衛星技術的星地互聯衛星通信解決方案,為遠洋航運、航空通信、應急救災及偏遠地區提供高效可靠的連接支持。此外,通過在湖北建立生產基地,並以合資和產業基金的形式投資衛星業務,公司正戰略性地加強在衛星載荷、地面站及商用終端的佈局,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衛星通信需求。

據通宇通訊副總裁吳美璇介紹,該解決方案涵蓋星上載荷、地面站及衛星終端,已成功應用於衛星互聯網試驗衛星,並進入國際主流運營商供應鏈。「作為全球通信技術創新的重要參與者,通宇通訊持續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彰顯行業領先的專業能力。」

在技術創新方面,通宇通訊不斷突破邊界,引領行業發展。今年初推出的MacroWiFi解決方案採用高增益天線與遠距離傳輸協議,可實現1.5至2公里的WiFi覆蓋,目前已在東南亞啟動試點項目。

此外,新推出的低空天線可支持地面至600米空域的無縫覆蓋,不僅適用於無人機物流、應急通信,也能優化公網蜂窩連接。這一創新既提升運營效率,又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為不同行業帶來新的增長與合作機遇。

關於通宇通訊

通宇通訊成立於1996年,專注於移動通信天線、射頻器件及衛星通信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在國內設有生產基地,並在歐洲等全球多地設立子公司,構建了強大的全球業務網絡。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www.tongyucom.com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影音/鳩之澤ROT案啟動 山海之旅增添新賣點

隨著鳩之澤ROT案的啟動,將從太平山到太平洋串起山海旅遊新賣點。(左圖∕林業保育宜蘭分署提供;右圖∕陳木隆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鳩之澤溫泉據點修建營運移轉ROT案,由宜蘭老字號企業連大建設公司取得最優申請廠商,6月19日正式簽約啟動,將從太平山到太平洋串起山林、部落與海洋的旅遊新賣點,開創臺灣山林與在地共榮的永續觀光典範。

ROT案範圍包括鳩之澤本館、溫泉SPA區、湯屋、裸湯區、煮蛋槽及溫泉管線等設施,由連大公司取得8年經營權,合約期滿並評鑑優良可再續約7年。連大是深耕宜蘭的建設與旅宿開發業者,擁有豐富的促參BOT案經驗,其中與漁業署合作的凱渡廣場酒店及OA Hotel,深獲好評。


▲座落烏石港的凱渡廣場酒店(左)及OA Hotel(右)是連大BOT案的兩大亮點。(圖/陳木隆攝)

簽約儀式於烏石港凱渡廣場酒店舉行,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處長汪昭華等貴賓的見證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長蕭崇仁、連大建設董事長林燈城各自代表雙方完成簽約,預計8月移轉經營權後展開為期半年的修建期。期間將維持煮蛋槽等主要設施正常營運外,各項泡湯設施完成整修後立即提供遊客世界唯二的溫泉旅遊體驗。


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處長汪昭華等貴賓的見證下,林業保育宜蘭分署長蕭崇仁(左)、連大建設董事長林燈城(右)完成鳩之澤ROT案簽約。(圖/陳木隆攝)

該案預定投入超過3,589萬元,將鳩之澤的交通、溫泉設施與整體空間全面升級,打造一處具備食、宿、遊、購、行等五大功能的多元溫泉旅遊場域。未來將以「從太平山玩到太平洋」的觀光構想,透過增設交通接駁車,連結太平山遊樂區與宜蘭沿海景點,如龜山島與烏石港,串聯大同鄉泰雅部落,形成兼具生態與文化特色的山海生態之旅套裝行程,讓遊客可以一日暢遊山林與海洋,感受獨特的自然美景與文化風情。


▲鳩之澤本館及煮蛋、泡湯等設施。(圖/林業保育宜蘭分署提供)

連大公司將優先聘用大同鄉泰雅族部落居民及當地人才,並且打造農特產供應鏈到服務端的合作模式,不僅承諾聘用在地人力提高至七成以上,也將與地方農會及小農合作,採購特色農產,豐富遊客飲食並支持在地經濟。此外,三星及大同鄉民亦享有泡湯優惠,更承諾每年提撥新臺幣100萬元回饋金予大同鄉公所,促進地方公共建設與鄉民福祉。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處長汪昭華(中)及宜蘭分署長蕭崇仁(中左)、連大董事長林燈城(中右)與部份嘉賓合影。(圖/陳木隆攝)

宜蘭分署強調,對於鳩之澤溫泉據點以外的山林場域,分署將持續肩負山林保育、環境教育與生態維護的職責。未來期望透過公私協力推動部落林下經濟與生態旅遊升級,實踐「山海共遊、環境共生、在地共榮、全球共感、永續共贏」的核心願景。

更多山林旅遊及林業自然保育訊息在https://yilan.forest.gov.tw/

海爾位列谷歌&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第6,蟬聯行業第一

海南陵水 2025年6月19日 /美通社/ — 6月19日,谷歌Google攜手凱度BrandZ發布《2025年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海爾蟬聯行業第一,位列第6位,連續9年穩居中國全球化品牌前十之列,品牌排名與全球影響力持續攀升。


Haier Ranks First in Industry on the Top 50 2025 Chinese Global Brand Builders List, Maintains Top 10 Position for 9 Consecutive Years

自主創牌的行業標桿

作為權威的品牌價值評估體系之一,《2025年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榜單覆蓋了澳大利亞、巴西、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墨西哥、西班牙、美國和英國等不同地理區域的11個市場,對15個行業類別的品牌進行了詳盡的跟蹤與研究。它綜合利用凱度BrandZ品牌資產評估框架與Google的消費者行為數據收集能力,准確衡量海外消費者對中國全球化品牌的感知,成為衡量中國品牌全球化影響力的一把「標尺」。

該榜單聚焦海外消費者的品牌感知及需求,以凱度MDS品牌力模型為基礎,通過分析品牌的有意義、差異化、活躍度三項關鍵指標,最終對品牌的表現進行評價排行。在今年上榜的中國全球化品牌中,海爾以卓越的品牌影響力蟬聯行業榜首,連續9年穩居前十,排名攀升至第6位,持續引領行業發展。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的當下,海爾以持續創新勾勒出全球化企業的進階路徑。上世紀90年代,不少制造企業選擇通過貼牌、代工的方式出口創匯,海爾從一開始就堅持自主創牌,先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再進入東南亞、中東非等發展中國家,在一個國家實現盈利,另一個國家的投入又開始了。直到2016年,海爾才在海外市場實現盈虧平衡。

這種「先難後易」的全球化路徑,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通過切入發達國家高標准市場,倒逼技術與品質升級,為全球品牌建設築牢根基。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所言:「企業要真正實現全球化,就要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自身的全球競爭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如今,海外每售出10台中國品牌家電,海爾獨占6台。這些本土化創新產品的落地,依托於海爾搭建的全球資源網絡,周雲傑指出,海爾不僅僅是單純地賣產品,而是通過技術和服務,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目前,海爾在全球設立了10大研發中心、71個研究院、35個工業園、163個制造中心以及23萬個營銷網絡。

此外,海爾積極與眾多世界頂級網球賽事——羅蘭‧加洛斯-法國網球公開賽、ATP世界巡回賽、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國網球公開賽等國際賽事展開緊密合作,借助這些備受全球體育愛好者及高端群體青睞的體育IP,海爾搭建起與用戶零距離交互的橋梁,將「科技創新」與「品質生活」的品牌形象植入全球用戶心智。

創新引領的全球品牌

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消費市場展現出更開放包容的新態勢,高達81%的受訪者明確表達了對新品牌的嘗試意願,這深刻反映出了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全球消費變革趨勢。可以預見,全球化已成為中國品牌的新競爭力,這一趨勢也在海爾的實踐中得到印證。

2024年,海爾集團實現全球收入4016億元,同比增長8%;全球利潤總額302億元,同比增長13%,走出了一條持續穩健向上的增長曲線。作為最早走出去全球創牌的企業之一,海爾的家電業務海外收入占比超過50%,已經連續16年蟬聯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量第一,全球競爭優勢顯著。

海爾構建了覆蓋全球的「三位一體」的本土化創新體系,秉持「用戶需求在哪裡,創新方向就在哪裡」的理念,針對全球不同地區的用戶需求,實行本土化研發、本土化制造和本土化營銷。

周雲傑提出,「走向世界不是口號,而是扎根當地的溫度」。在泰國,海爾冰箱針對熱帶飲食需求創新「瞬凍鎖鮮」技術,市場份額突破40%;在巴基斯坦,可抵御50℃高溫的空調成為家庭「剛需」;在沙特,海爾推出停電100小時也能鎖鮮如初的不化凍冰箱,解決了因天氣炎熱、時常斷電,食物不易儲存的用戶痛點;在歐洲,當地用戶在能源危機的背景下需要更加節能的洗衣機,同時還要大件衣物洗得淨、烘得透,海爾憑借全球研發和制造體系協同推出X11洗衣機,比歐洲A級能效標准還節能60%,產品一經上市就占據當地中高端市場10%的份額,帶動價值指數提升至130以上。

如今,海爾已進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托深入的本土化創新,海爾在全球市場迎來全面開花的高質量增長:在中國、美國、新西蘭等地均實現了市場份額引領;在日本,海爾、AQUA雙品牌冰冷綜合份額位居第一;在印度、意大利等9個主流國家進入TOP3;在英國、菲律賓等5個主流國家進入TOP5;在歐洲,海爾持續引領;在東南亞,海爾整體份額第一,其中在泰國,白電份額第一,冷櫃和空調第一,而在越南,冰箱和洗衣機第一;在馬來西亞,家空和冷櫃第一……從中國到海外,海爾成為廣受全球用戶喜愛的世界級品牌。

持續進化的生態企業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用戶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傳統的產品已很難滿足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企業亟需打破邊界,從有圍牆的工廠,轉變為無邊界的生態系統。周雲傑認為,全球化正從單一路徑轉向多元合流。未來的競爭,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對抗,而是生態與生態之間對話。

「世界是海爾的舞台,進化是海爾的基因,生態是海爾的追求」。海爾聚焦智慧住居、大健康、數字經濟三大產業生態,打造了一個開放創新、共創共贏的生態系統。

作為海爾的傳統優勢板塊,智慧住居生態以海爾智家為核心,正從傳統家電向智能家電、從智慧家庭向智慧生活體系轉型,致力於構建全球領先的家庭場景生態。海爾首創的場景品牌三翼鳥,從用戶體驗出發,鏈接了500多家生態資源方,為用戶提供全屋智能場景解決方案。

海爾在2019年推出大健康生態品牌「盈康一生」,全面整合旗下醫療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當前更是構建了以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三家上市公司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生態。

在數字經濟產業生態,2017年海爾正式推出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可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如今,卡奧斯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服務多個行業和企業,推動中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已連續6年位居國家級「雙跨」平台榜首。此外,海爾還成功推出城市治理、汽車場景及新能源解決方案三個行業引領性方案。

海爾在智慧住居、大健康、數字經濟這三大賽道的持續發力,不斷刷新全球用戶對海爾的認知,展現出強大的增長潛力。

我們正置身於一個全球互聯互通、相互依存度非常高的新階段,從「在中國」到「在世界」,中國企業全球化大有可為。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品牌,正以愈發強勁的姿態登上世界舞台,逐步改寫全球產業競爭格局。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打造全民防衛韌性城市 嘉義市舉辦2025城鎮韌性演習

▲嘉義市政府於今(19)日舉行「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積極打造全民防衛韌性城市。(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為有效檢驗處於極端情境下的市政應變與全民動員機制,嘉義市政府今(19)日舉行「2025城鎮韌性(全民防衛動員)演習」,由市長黃敏惠擔任指揮官,環境部政務次長葉俊宏擔任演習指導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出席指導,演習模擬戰爭與地震等複合式災難,結合兵棋推演與多場地實兵實地演練,動員警消、醫療、民防與志願團體攜手落實災防應變處置。

黃敏惠表示,現今世界局勢變化極大,防災演習正是為避免「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的情況。此次演習不同於過往以天災為主的演練;本次演習進一步模擬人為戰爭等複合型災害。嘉義市曾歷經2009年莫拉克風災,更深刻感受到預防極端氣候,以及平日的演練與準備,這正是城市能平安度過災難的關鍵因素。

葉俊宏表示,本次以戰場景況下災害搶救為想定設計主軸,規劃戰時臨災應變機制、擴大民力的運用、民生必需品配售、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急救站及救濟站開設驗證等推演議題,目的是強化中央到地方的统籌能力,以及全民防衛的動員量能。嘉義市政府對各項狀況處置均展現出應有臨災應變機制,值得讚許。▲演習全程以實作演練獲得成效。(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演習分為上午兵棋推演與下午綜合實作。上午在市府災害應變中心實施模擬兵推,依據戰時情境模擬,分為三大階段:
「聯合封鎖階段」、「火力打擊階段」、「全面作戰階段」針對嘉義市的狀況進行提問及點評,並提出建議。

下午的實作演練則分別於四個場地實施,首先來到崇文國小:模擬民生物資短缺,開設配售站調度糧油奶粉等,並處理現場混亂與秩序維護。之後前往蘭潭水庫,演練水庫受損後的緊急搶修與人員傷亡救援。

為演練傷患救護,第三站至西區衛生所,模擬設立急救站應對大量傷患分流與後送作業。最後則在民族國小,設立收容救濟站,實施災民安置、物資供應、心理輔導與傳染病防控;針對假訊息傳播、心理作戰進行應變教育與輿情穩定措施。

民政處表示,今年起全國原有「民安」「萬安」系列演習正式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依據總統府2024年推動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政策主軸,演習情境涵蓋戰時民生物資供應、關鍵基礎設施搶救、急救站開設、災民收容安置及反制假訊息及認知作戰等,驗證地方政府在面對災害時的臨災應變能力。

IOWN全光網路台日跨國共演 中華電信實現「超歌舞伎」萬博版無延遲創新演出

▲住在台灣的日本YouTuber愛子(左)和娜娜(右)在台北觀賞「超歌舞伎」大阪萬博版演出,驚呼連連。(圖/翻攝自影片)

記者張辰卿/報導

2025大阪萬國博覽會匯聚全球目光,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朝聖未來生活與創新科技,其中,日本傳統文化與科技交融的超歌舞伎Powered by IOWN《今昔饗宴千本櫻 萬博版》成為現場一大亮點,令人驚艷的是,這場萬博限定演出不只在大阪登場,也跨海與台北連線,在中華電信綜合活動中心同步轉播及共演。中華電信攜手NTT合作推動全球首例IOWN全光網路,讓觀眾深刻感受真正零時差、即時串流的魅力,實現了原本被認為不可能的跨國演出新形式,開啟表演藝術全新想像。

▲台北現場由台灣九天民俗技藝團率先登台,透過IOWN全光網路技術,大阪、台北跨海連線,零時差無延遲同步共演。(圖/翻攝自影片)

演出當天,台北現場由台灣九天民俗技藝團率先登台,帶來極具本土特色的廟會陣頭,每位演出者臉上彩繪著代表神祇的臉譜,為現場增添強烈儀式氛圍與文化能量。緊接著由歌舞伎名家中村獅童、澤村精四郎與虛擬歌手初音未來聯袂主演,集結頂尖卡司陣容的《今昔饗宴千本櫻 萬博版》正式登場,透過18米寬的巨型投影牆,將大阪現場的璀璨聲光效果,忠實呈現在台北舞台上,每一處細節與情感流動都被清晰捕捉,視覺震撼十足。

特別的是,這場突破地域限制的表演不只是單向觀演,大阪表演者更與九天民俗技藝團共演,跨國互動讓文化演出突破想像界線,此外還設計了高度互動橋段,台北與大阪兩地上千名觀眾一同喊聲、參與演出節奏,現場氣氛熱烈。住在台灣的YouTuber日本人娜娜看完表演後直呼:「在現場真的有身在日本的感覺」,她也分享傳統歌舞伎與最新科技結合在一起演出,感受真的很特別。另一位日本YouTuber愛子在台灣則說:「看到歌舞伎與台灣陣頭文化一起互動,好有趣,超讚又很High!」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指出,中華電信與NTT合作開通全球首例跨國IOWN全光網路,不僅是通訊技術的創新突破,更開啟藝術交流的新篇章。(圖/翻攝自影片)

這場表演之所以能成功連結大阪與台北,最大關鍵在於中華電信(CHT)與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NTT)合作推動的IOWN國際APN(全光網路),以超高速的傳輸能力,僅花了約17毫秒就完成超低延遲、極低訊號抖動的穩定通訊技術,實現跨越約3000公里的台日同步連線的創舉。若錯過當天現場活動,或是想再回味精彩片段,現在只需透過中華電信MOD,即可回顧這場跨時空、跨國界的藝術表演,再次感受台日共演的感動時刻。

點連結看完整版影片:https://reurl.cc/7Kgbkk

健保總額新制 彰基健保斷頭1.2億 總院長強調:院方仍持續提供必要的醫療照護

針對各界關心「健保總額新制」實施至今對醫院營運的影響,彰化基督教醫院今日正式回應。院方強調,對於醫療的態度,仍以病人權益與醫療需求為最優先考量。(圖/彰基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針對各界關心「健保總額新制」實施至今對醫院營運的影響,彰化基督教醫院今日正式回應。儘管第二季即將結束,外界關注是否仍有第一季「健保斷頭1.2億元」的情況,但院方強調,對於醫療的態度,仍以病人權益與醫療需求為最優先考量。

彰基體系發言人張尚文表示,總院長陳穆寬教授在日前全體系院務會議中明確指出:「只要醫師的臨床處置合乎醫療常規,對病人有實質助益,院方就不會進行控管或設限。」因此,第二季本院並未進行精算式管制或壓縮服務內容。醫療的初衷是救人,而非逃避制度風險。

▲彰基體系旗下多所分院如南投基督教醫院、二林基督教醫院,多位於偏鄉地區,即便在健保新制下出現「四階段斷頭」的情況,院方仍持續提供必要的醫療照護。(圖/彰基提供)

陳總院長強調,彰基體系旗下多所分院如南投基督教醫院、二林基督教醫院,多位於偏鄉地區,即便在健保新制下出現「四階段斷頭」的情況,院方仍持續提供必要的醫療照護,確保在地民眾的健康權益不受損害;鹿港基督教醫院服務海線地區,亦面臨相同挑戰,但同樣不會因此而限縮。兒童醫院則肩負彰投地區兒童醫療重任,更不可能因點數限制而減少服務。

▲陳總院長強調,「我們不怕賠多賠少,只怕病人得不到應有的醫療。」(圖/彰基提供)

「我們不怕賠多賠少,只怕病人得不到應有的醫療。」陳總院長對醫院主管勉勵,「我們的核心精神不是『看一個賠一個』,而是『看一個救一個』。」

▲彰基自陳總院長上任以來,實施嚴格的陽光採購制度,不僅杜絕人為干預,採購流程全面公開透明,也因此建立起健全而穩定的財務結構。(圖/彰基提供)

在財務管理方面,彰基自陳總院長上任以來,實施嚴格的陽光採購制度,不僅杜絕人為干預,採購流程全面公開透明,也因此建立起健全而穩定的財務結構。即便如此,院方也強調,將持續監控不必要的醫療浪費,確保每一分健保資源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海保署觀摩嘉義縣海洋污染防治 自動監測站展現科技治理力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觀摩嘉義縣政府海洋保育及污染防治成果。(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9日舉辦113年度績優縣市觀摩活動,觀摩嘉義縣政府海洋保育及污染防治成果,由縣長翁章梁及嘉義縣環境保護局長張輝川親自接待,除了展出由海洋廢棄物製成的桌椅,也率領眾人前往布袋商港北堤旁的水域自動監測站視察。

翁章梁表示,縣府十分重視環境永續,推動在地廢蚵繩回收再利用計畫,並積極推廣海洋循環經濟,創造地方產業價值,打造經濟與生態共存共榮的環境。縣府團隊將持續努力,加強海洋治理成效,維護海洋生態與永續發展。▲海洋保育署前往績優的嘉義縣進行觀摩活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張輝川說明,嘉義縣政府致力推動海洋污染防治工作,已連續5年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考核特優認證。

今年度添購化學品污染應變器材,供第一線應變人員完成防護作業,提升海洋污染應變能力;為守護嘉義縣牡蠣養殖海域水質,111年建置全國首座專門監測海域水質之自動連續監測站,113年在布袋商港北堤旁完成第二座自動測站,並首度納入海域微塑膠監測項目,設置自動水質採樣保存設備,監控近海油污染等重要水質指標,透過設備掌握海洋水體優養化變化趨勢,提升海域水質監控精準度及污染應變能力。

「玩美高跟鞋 布袋吹風chill」 夏季系列活動6月28日登場

▲「玩美高跟鞋 布袋吹風chill」將於 6月28日登場。(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推出全新品牌活動「玩美高跟鞋 布袋吹風chill」,以活化沿海地區觀光資源,19日在嘉義縣政府舉辦宣傳記者會。活動結合夏日旅遊、玩美市集與文創體驗,邀請遊客走進布袋、玩在高跟鞋,共同感受濱海小鎮的悠閒與魅力。

位於嘉義縣布袋鎮的高跟鞋教堂,是金氏世界紀錄最大高跟鞋造型建築,以其浪漫心型廣場與唯美裝置藝術,每晚定時點燈,璀璨燈光勾勒出華麗高跟鞋意象,成為旅遊打卡熱點。

「玩美高跟鞋 布袋吹風chill」夏季系列活動,以高跟鞋意象為核心,融合女性美學、自信力量,因此雲嘉南管理處攜手在地商圈、市集品牌與美妝團隊,打造一場結合觀光與風格美學的夏日盛宴。

▲「玩美高跟鞋 布袋吹風chill」推出一系列好康活動。(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在今日的宣傳記者會上,嘉義縣長翁章梁、雲嘉南管理處長徐振能、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李碧菁及觀光圈業者,共同為活動揭開序幕,以活力四射的啦啦隊熱舞開場,並透過神秘九宮格形式,逐一揭曉活動亮點,點燃全場期待。

翁章梁回憶起高跟鞋教堂剛開幕時的盛況,當時全國遊客蜂擁而至,車潮一度綿延數公里。他期盼透過布袋及東石地區舉辦的系列活動,進一步帶動嘉義縣沿海地區的觀光發展,促進在地經濟繁榮。

「玩美高跟鞋 布袋吹風chill」首場活動將在6月28日(六)舉行,邀請韓籍藝人全恩菲、啦啦隊與布袋在地樂團「姊弟琴深」帶來精彩表演。現場有美妝講座、文創市集、闖關及抽獎活動,獎品包括Apple Watch、住宿券等豐富好禮。活動還設有「女王T台秀」挑戰賽,冠軍將獲得Dyson吹風機等大獎。

7月份每週六、日晚間在布袋海風長堤舉辦「晚風市集」,7月5日開幕當天更安排啦啦隊表演。市集結合街頭藝人與在地藝文團體,每晚有兩組音樂表演,另外設計與布袋歷史相關的集章活動,完成者可獲得限定特色杯袋。

更多活動詳情,請關注「雲嘉南,好好玩!!!」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wcoast/?locale=zh_TW),或洽詢雲嘉南管理處。

嘉義市嚴選15家「嘉市好店」 前進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

▲嘉義市15家「嘉市好店」業者北上參加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將於6月25日至6月2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盛大展出,嘉義市長黃敏惠攜手15家「嘉市好店」業者參展,展現嘉義美食品牌的多元實力與文化魅力,並於6月25日(星期三)下午2點在南港展覽館二館7樓703會議室舉辦「嘉義市國際商機媒合會」,拓展更多國際合作契機。

嘉義市勇媽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是座「阿里山下的人文城市」,擁有深厚的農業資源與文化底蘊,市府以「嘉市好店」品牌,積極輔導業者導入設計力、品牌力與永續理念,提升嘉義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期望透過這次台北國際食品展及媒合會,為嘉義食品產業創造更多曝光與商機。

嘉義市政府每兩年舉辦一次「嘉市好店」評選,希望提升嘉義在地業者的競爭力,強化品牌力,邁向國際化。而今年四月剛遴選出本屆「嘉市好店」,並從中精選15家業者北上參展,除了品牌形象,更結合「安心認證」、「地方特色」等核心價值。本次參展的業者陣容堅強,除了有傳承三代的老店,也不乏有創新品牌,融合嘉義在地文化、生活美學、新奇創意,以及永續發展等,要讓參觀者從視覺到味覺全面感受嘉義特色,展現嘉義作為文化藝術之都的創意魅力。

此外,延續去年頗受好評的媒合會,今年食品展展期首日6月25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7樓703會議室舉辦「嘉義市國際商機媒合會」,進行深度的B2B交流,超過百家業者,包含貿易商、通路商、企業福委會、公協會、旅行同業等,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帶領業者拓展更多的商機。
▲嘉義市15家「嘉市好店」業者北上參加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本次精選15家「嘉市好店」的業者群包含「三光米」以媲美日本越光米的「月光銀飯」;「日造酒妝」以厚實青梅純天然釀造的「經典梅酒」;三代養鵝人家「湯城鵝行」,拌飯拌麵都百搭的「金蔥鵝油」;「許家 銘餅舖」帶來超適合夏天品嚐的「冰鎮綠豆糕」;種好茶 做好茶「斐園茶莊」的「阿里山茶葉禮盒組」;「義興嘉釀」以黑豆精釀日曬540天的「臺灣嘉釀」;「易嘉人」以古法瓦罐炭燒的「瓦罐炭火煨煮嚴選黑蒜頭烏骨雞湯禮盒」;傳承三代的在地美食「阿潘肉包」的「經典蛋黃酥」;台灣米點心專家「阿久師」的「金月穗頌 烘烤米的沙琪瑪」;養蜂專家「皇鶴蜂蜜」,與東亜園聯名的「台灣蜂蜜醋 HONEY BeVi」;六十年老店「薯職人」以古早味創新的「地瓜米球」;在地永續X全新鍋物體驗「聰明鍋 Smart Hot Pot」的「聰明酸菜鍋(湯底)」;「島座」以阿里山高海拔種植的優質茶品「阿里山高山烏龍茶─精品茶葉」;「聖保羅烘焙花園」榮獲國際「iTQi國際風味評鑑」的「聖保羅Q餅」;以及「里響咖啡」的巧妙融合高山烏龍茶與高山咖啡的「日出相映─阿里山茶咖啡禮盒」。

嘉義市政府將持續作為產業最堅強的後盾,透過整合地方資源、推動國際參展、舉辦商機媒合等方式,協助在地品牌走出嘉義、躍上國際。此次參展不僅展現嘉義食品業者創新實力,也讓更多國際買家認識來自台灣嘉義的幸福滋味,期望以在地深耕實力,邁向國際!

【活動資訊】
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 嘉義市館
時間:2025年6月25日至28日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 S1115

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 嘉義市館 開幕活動
時間: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 上午11:20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 S1115

嘉義市國際商機媒合會
時間: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下午2點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7樓703會議室

疣胸琉璃蟻影響民眾生活甚劇 立委陳素月要求跨部會進行系統性調查與防治

立法委員陳素月今(19)日早上舉辦「疣胸琉璃蟻對住家、咖啡園災情損害」會勘,農業部、環境部、縣府、公所、各級民代與會出席。(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由於氣候變遷與生態失衡、環境開發,近年疣胸琉璃蟻在中南部之住家環境、學校、公園大量出沒,住家環境的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民眾束手無策,倘若現在不開始積極防治,後果恐不堪設想。立法委員陳素月今(19)日早上舉辦「疣胸琉璃蟻對住家、咖啡園災情損害」會勘,農業部、環境部、縣府、公所、各級民代與會出席,本日成功爭取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杜麗華副署長與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陳淑玲副署長當場允諾,將儘速由農業部邀集環境部等相關部會,針對疣胸琉璃蟻,啟動跨部會之系統性調查與防治策略。

立法委員陳素月表示,;彰化有芭樂農、龍眼農、咖啡農陳情,由於琉璃蟻與介殼蟲、蚜蟲共生,農友在進行農事時遭嚴重干擾,不但採收不易,自身還會遭受蟻酸攻擊,甚至咖啡豆採收後,發現果損,不得不打成次級品。近年,官方宣導使用硼酸及糖水,民眾普遍認為成效不佳,而疣胸琉璃蟻因為不直接危害農作物,目前沒有核准使用之農藥,有機農作物如咖啡豆,需使用有機資材如皂素、柑橘精油防治,但都有農作減收等副作用。資料顯示,全台已有新竹市、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嘉義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等九縣市傳出災情,甚至雲林縣去年已有超過 700 例通報,彰化縣農損目前雖為零星個案,但疣胸琉璃蟻對大眾生活、農友農事已造成影響,究竟要界定為農業害蟲或環境害蟲,需要農業部與環境部責無旁貸,一同討論、合作擬定有效之防治策略,但絕對不能單一面向,而要多管齊下。

▲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杜麗華副署長說明,由於琉璃蟻不是農業有害生物,因此沒有核准的農藥。(圖/記者蕭麗鳳攝)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杜麗華副署長說明,由於琉璃蟻不是農業有害生物,因此沒有核准的農藥。農地琉璃蟻防治,大致有三個層面,先防治共生的蚜蟲、介殼蟲;注重環境清潔,減少琉璃蟻棲息空間;最後以各類資材防治琉璃蟻。現在已造成農友困擾,農業部一定會與研究單位儘速研議,也會與試驗改良場所及大學專家辦理講習會,宣導農地琉璃蟻管理方法。

▲農地琉璃蟻防治,大致有三個層面,先防治共生的蚜蟲、介殼蟲;注重環境清潔,減少琉璃蟻棲息空間;最後以各類資材防治琉璃蟻。(圖/記者蕭麗鳳攝)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陳淑玲副署長表示,從環境部角度,防治也分為三個層面,環境整頓、防止入侵設法形成阻絕帶、使用環境用藥,將與農業部合作宣導正確防治、用藥的觀念,針對彰化縣政府農業處與彰化師範大學林宗岐教授共同開發之環境用藥,亦會協助申登,並開放一些區域試驗其成效。

▲現在已造成農友困擾,農業部一定會與研究單位儘速研議,也會與試驗改良場所及大學專家辦理講習會,宣導農地琉璃蟻管理方法。(圖/記者蕭麗鳳攝)

因極端氣候,無論農友或大眾,現在每年都在面對不同的蟲蟲危機,過去中央曾啟動跨部會對疣胸琉璃蟻的防治,但最終,防治力道有限,原因在於,對農業部而言,如果直接造成農損,才屬農業部管轄,環境部認為,民眾居家環境應由民眾自行防治,加上琉璃蟻並不傳染疾病,也無法納入衛福部的病媒蚊防治體系,而涉及公領域範圍,由地方政府負責,這樣三不管地帶,導致始終沒有完整規劃、長期追蹤調查、系統性防治,權責不 清,亦沒有充足資源,最終就是事倍功半,也導致民怨叢生。

▲陳素月立委疾呼,蟲蟲危機會對農業、觀光、經濟與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圖/記者蕭麗鳳攝)

陳素月立委疾呼,蟲蟲危機會對農業、觀光、經濟與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向農業部、環境部建言,應成立常設性的害蟲防治中心,比照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由一個部會專責領銜,定期與所有部會,追蹤、討論各種新興蟲害的災情,判斷是否要投入資源,做長期調查,研議跨部會的整合防治措施。

 

志工器捐心願藏30年 60歲生日圓夢簽署

黃顗蓁(右)對生命的熱情,讓員林宏仁醫院社工師謝麗秋(左)十分感動。(圖/宏仁醫院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每年6月19日為我國器官捐贈紀念日,彰化有位圖書館志工黃顗蓁,30年前就深藏器官捐贈念頭,考量父母健在,遲未付諸行動,如今看盡人生百態,也決定「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利用60歲生日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希望把有用的器官,讓別人延續生命!

黃顗蓁說,30年前就看過器官捐贈資訊,埋下器官捐贈念頭,後來曾在醫院工作,看盡病苦、意外受傷,家人也跟著受苦,很珍惜自己有健康身體,日前在員林宏仁醫院剛好看到器官捐贈宣導,當場簽署同意書,做為自己60歲農曆生日禮物。

▲簽署器官捐贈念頭在黃顗蓁內心深藏30年,今年如願。(圖/宏仁醫院提供)

黃顗蓁在簽署原因寫下「感恩父母給予健全的身體,希望延續珍惜得來不易的生命」,並留下給家人的話「感恩、尊重、愛」。

黃顗蓁說,器官捐贈念頭放在內心這麼久,都沒有動搖過,今年她不只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也決定往生後捐贈大體,盼能成為大體老師,供醫學教育和研究。

▲黃顗蓁在員林宏仁醫院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圖/宏仁醫院提供)

其實黃顗蓁看似樂觀,人生卻非一帆風順,丈夫早年生意失敗,負債失蹤迄今,她一手拉拔女兒長大,好在貼心的女兒也很支持她的器官捐贈決定,讓她再無罣礙,希望身後把有用的器官、大體,都能捐贈給最需要的人使用。

宏仁醫院社工師謝麗秋說,每年六月是器官捐贈宣導月,包括「器官捐贈」、「病人自主」及「安寧緩和」等觀念都需要長期推動,去年起也可透過健保卡「預立器官捐贈及安寧緩和意願」,但衛福部統計全國仍有逾一萬人等待器官捐贈,凸顯器官來源不足,顗蓁對人生的熱情和善念令人感動,也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宏仁醫院表示,「器官捐贈」、「病人自主」及「安寧緩和」等觀念都需要長期推動。(圖/宏仁醫院提供)

影音/芳苑鄉《潮間帶的俠侶》新書發表 從文字中尋找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感動

芳苑鄉公所今年再度攜手芳苑在地資深鄉土文學作家康原老師,推出第二本地方文學創作——《潮間帶的俠侶》。(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芳苑鄉自林保玲鄉長上任以來,積極投入鄉務建設,尤重文化推廣,成功打破過去「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繼去年出版《生命的詠嘆調-芳苑耆老訪談錄》一書後,芳苑鄉公所 6 月 19 日上午於公所三樓禮堂舉辦新書發表會。今年再度攜手芳苑在地資深鄉土文學作家康原老師,推出第二本地方文學創作——《潮間帶的俠侶》,細膩描繪烏溪與濁水溪出海口之間,人民與土地、海洋之間深刻而質樸的生活連結。從文字中尋找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感動。

《潮間帶的俠侶》作者康原老師,出生於芳苑鄉漢寶村,曾任賴和紀念館館長,並榮獲第六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及行政院叢書金鼎獎等殊榮,為彰化鄉土文學界極具代表性的作家。早在民國 86 年,康原老師便擔任《芳苑鄉志》副召集人,邀請學者專家分撰六大冊內容,並親自撰寫文化篇,為家鄉文化記錄下珍貴史料。此次新作《潮間帶的俠侶》,亦是康原老師基於對母土的感恩回饋,透過文字留下珍貴記憶。

▲鄉土文學作家康原老師《潮間帶的俠侶》新書發表會簽名。(圖/記者蕭麗鳳攝)

本書內容分為十一個章節,作者以返鄉所見所聞為經,童年生活記憶為緯,細膩描繪烏溪與濁水溪出海口之間,人民與土地、海洋之間深刻而質樸的生活連結。書中結合芳苑鄉親許連松、陳炳臣、許萬八等人珍藏的圖像資料,圖文並茂,豐富呈現地方風土人情與先民生活樣貌。

▲文化局長張雀芬出席新書發表會致詞表示,作者康原老師,出生於芳苑鄉漢寶村,並榮獲第六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為彰化鄉土文學界極具代表性的作家。(圖/記者蕭麗鳳攝)

發表會當天,除了有贈書活動,將由芳苑國小口琴社以悠揚樂音揭開序幕,隨後康原老師親臨現場,暢談創作心路歷程與故鄉情懷。誠摯邀請各界鄉親、文化愛好者及文學同好踴躍參與,共同感受康原老師筆下先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辛勞歷程,並在文字中尋找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感動,讓地方文學持續深耕、發芽、生長。

▲鄉長林保玲表示:「《潮間帶的俠侶》不僅是一部書,更是一扇窗,讓人窺見那個世代的風采與故事;亦是一面鏡子,映照我們自身的影子,喚起心靈深處的共嗚。(圖/記者蕭麗鳳攝)

鄉長林保玲表示:「《潮間帶的俠侶》不僅是一部書,更是一扇窗,讓人窺見那個世代的風采與故事;亦是一面鏡子,映照我們自身的影子,喚起心靈深處的共嗚,願讀者透過康原老師的筆,找到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感動,讓地方文學持續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