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1066

影音/2024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盛大展開 走進自然的共生對話

▲ 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擊鼓啟動儀式。(圖/孟憲玉攝)

記者孟憲玉/台北報導

「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將於10月9日至11月11日在貓空與指南山地區盛大展開。以貓纜串聯策展區域,呼應市府的「三貓計畫2.0」,深入整合與活化三貓地區發展,作為臺北市南區觀光及產業亮點──「貓空、貓纜、貓熊」。計畫邁入第三年,此次以「與自然共生」為主題,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關係,推動「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呼應國際「里山倡議」的精神願景。

從傳統到現代:人與自然的雙向對話

「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核心概念源自指南宮百年傳承的「山川祭典」,祭典禮敬自然與山靈王地之神,表達對天地滋養萬物的感恩,是臺北地區深厚的內在基底。

▲林奕華副市長致詞。(圖/孟憲玉攝)

此次計畫展示區域涵蓋貓纜指南宮站、台北指南宮、臺北市立動物園等貓空與指南山,透過藝術家各自的藝術形式詮釋「自然共生」的理念,融入臺北市文山區豐富的山林資源與文化底蘊,創造出獨特的互動空間,展現多面的論述觀點。指南宮大雄寶殿內展示陶板作品:《菩提悟道》與《靈鷲說法》,作品生動地描繪釋迦牟尼佛的修行與智慧,跨越時代、族群、議題作為萬物依歸。

臺灣藝術家王振瑋的《山川縷縷》則展出於貓纜指南宮站的綠光平臺,作品靈感來自描繪貓空與指南山的天際線,利用植栽布繩邊角料呈現抽象的自然流動,並以柔和的色彩和材質傳達詩意與療癒感。張育嘉於臺北市立動物園展出體操系列之作《體操象》,選擇回收再利用材質創作,以軟雕塑象的造型投射藝術家自我呈現,同時結合互動燈光裝置,融入所處的環境氛圍中。

▲里山川的重頭戲「優人神鼓」。(圖/孟憲玉攝)

「優人神鼓」於11月10日帶來活動重頭戲,融合視覺與聽覺的環境劇場《天地共舞》,打破劇場與觀眾之間的界限,讓表演者與觀眾在貓纜指南宮站的圓滿森境中一同舞動,感受天地合一、圓滿和諧的共振境界。

互動體驗活動 拉近民眾與藝術的距離

活動期間還有多達七場民眾參與活動,包括:擊鼓體驗邀請參與者在專業指導下感受鼓聲的震撼力,並通過節奏與身體的互動感受演出的魅力。廟宇彩繪工作坊由傳統彩繪名師蔡龍進主持,承襲傳統建築彩繪技法,讓民眾深入了解文化與歷史的傳承。金工茶道具創作課程在工藝家廖偉淇帶領下,參與者藉由親手製作茶道具,橫向連結茶文化中品茗的深刻感觸。紙雕與編織工作坊作為療癒身心的創作體驗,轉換觀看視角對藝術作品的產出感同身受。

▲ 啟動儀式大合照。(圖/孟憲玉攝)

產業跨界參與 共構地方緊密連結

今年特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及其USR計畫共襄盛舉,協同臺北市立動物園籌辦臺北里山川永續論壇,搭建地方與國際交流平台,以「共融」與「共榮」串聯地區網絡。一連串周邊活動:三貓集章趣、貓空商圈限量折價券、生態市集以及11月10日的【持燈觀心,千階祈願】心燈傳遞,百里共生,邀請民眾與優人神鼓一同手持心燈行腳竹柏參道,供燈於指南宮純陽寶殿,為11日的台北指南宮「山川祭典」揭開序幕。當日貓纜正常營運,並推出11月9日至11月11日纜車一日票200元,提供大眾都能參與其中,以行動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與參與性。

「2024年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活動訊息可上「走靜貓空」網頁查詢「2024臺北里山川公共藝術計畫」各項導覽與活動。

臺北里山川官網 https://www.satoyama-tpe.com 

走靜貓空 https://maokong.travel.taipei/

重振在地產業商機 「南迴尋味節」12日臺東舊站特區登場

「南迴尋味節」10月12、13日,在臺東舊站特區鐵花步道旁舉辦。(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南迴尋味節」將於10月12、13日在臺東舊站特區鐵花步道旁舉辦,臺東縣政府攜手在地業者,以行動力挺優質產品。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受到山陀兒颱風帶來豪大雨影響,南迴累積驚人雨量,造成許多地區相當的損害,風災過後,民眾不斷努力恢復家園;值此時刻,南迴業者透過「南迴尋味節」,以創意料理、質感手作、生活文化、農產好物走出南迴,期待大家通過購買南迴的農特產品,以實際行動支持在地鄉親,讓每一份支持轉化為最重要的推動復原力。

縣府農業處說明,「南迴尋味節」每天早上10點到下午5點熱鬧開市,以「尋味」為主題,規劃了「山有市」、「海有市」、「玩也有市」等特色市集,以及「6大節氣小食堂」、「9大食玩攻略」等,共計數十場精彩展覽、闖關、手作DIY、表演等,向大家整合推薦南迴特有節氣好食材、山海特色料理、部落手作、農遊體驗,以及伴手等。

另外,活動現場擴大加碼的特惠活動,包括「加1元多1件」、「南迴倍增劵」, 其中「南迴倍增卷」手持300元現金可兌換面額600元之市集抵用券,不僅讓現金倍增,發行組數也是翻倍達200組,另擴大加贈1000份市集抵用卷,讓購物力也翻倍,歡迎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

更多資訊請查詢「台東好農」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ewttmall)、「南迴尋味節」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5209624831)。

影音/《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藝日限定》 彰化場11/9縣立體育場精彩上演

為落實文化平權,文化部113 年持續推動「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巡演活動。(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為落實文化平權,文化部113 年持續推動「文化平權巡演-庄頭劇場 藝日限定」巡演活動,彰化場次將於11月9日由綠光劇團在彰化縣立體育場帶來《人間條件ㄧ》的精彩演出! 彰化縣文化局今(10/9)日上午在武德殿辦理活動宣傳記者會,由副縣長林田富代表縣長王惠美與會,與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周雅菁一同預告活動當天下午2點起就有熱鬧文創市集、街頭藝人表演、餐車美食,傍晚起還有大型精彩表演等活動,歡迎劇迷們把握難得機會前來觀賞,感受藝日限定的魅力!

此次為「綠光劇團」首度將戶外演出獻給彰化,於彰化縣立體育場呈現吳念真國民戲劇初心之作《人間條件一》庄頭限定版,自23年前首登台,2001年首演至2016年加演都深受廣大劇迷的喜愛,曾締造戶外萬人一同看戲的歷史畫面,也成為劇迷敲碗希望重登舞台的《人間條件》系列首選,由綠光台柱柯一正、演技變色龍洪都拉斯、演歌雙棲方宥心、歷史補教名師Youtuber呂捷、明華園第三代陳昭賢等全新青春卡司,重磅回歸,重啟驚豔全臺的「人間狂潮」,演員們將通過精湛的表演和豐富的肢體語言,將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和情感層次生動地呈現給觀眾,把劇場的經典作品帶到戶外場地與大家共享,也希望讓沒走進過劇場的人可以接觸戲劇,進而走進劇場。

▲綠光劇團」首度將戶外演出獻給彰化,於縣立體育場呈現《人間條件一》庄頭限定版。(圖/記者蕭麗鳳攝)

11月9日(六)當天活動從下午3點開始,由6個優質表演團隊輪番上場,包括本縣首度入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113年度「TAIWAN TOP演藝團隊」的「光興閣掌中劇團」上演《阿兜仔遊台灣II-AI教父》庄頭限定版;本縣傑出團隊「萍蓬草兒童劇團」演出《小氣財神》庄頭限定版;「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演出《榮耀》;「員圓舞蹈團」演出《愛跳舞的小腳ㄚ》庄頭限定版;桃園傑出團隊「狂美交響管樂團」帶來狂美銅管九重奏《閃耀寶島》;來自南投的「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帶來賽德克族《祈雨祭 & Kmeki》。

▲把劇場的經典作品帶到戶外場地與大家共享。(圖/記者蕭麗鳳攝)

活動當天縣府特別安排接駁車,預計 10至15 分鐘一班車,接駁民眾從彰化火車站至彰化縣立體育場往返,中間增設停靠點永福教會(彰化縣彰化市陳稜路 2 號)。去程發車下午4時至7時30分由火車站往體育場發車,回程晚上8時30分至10時30分由體育場往火車站發車,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郵輪式導覽感受台東之美 臺灣好行縱谷鹿野線服務升級

台灣好行縱谷鹿野線,即日起至11月4日、升級為郵輪式導覽服務。(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灣好行縱谷鹿野線即日起至11月4日,升級為郵輪式導覽服務,每日上、下午各一班次提供隨車導覽服務介紹鹿野縱谷景點,讓旅客透過在地導覽員知性深度解說,感受臺東之美。

臺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表示,郵輪式公車是固定時間發車,將旅客載至景點下車後,會於原地停留30至40分鐘,旅客遊玩該景點後,搭乘原班車再至下一個景點,臺灣好行縱谷鹿野線即日起至11月4日將採郵輪式導覽服務,帶領旅客暢遊多個臺東及縱谷鹿野著名景點。旅程將重點停靠卑南文化遺址公園、鹿野高臺、鹿野遊客中心及鹿野神社崑慈堂等,同時,每班車上將配置一名導遊,說明遊程景點特色。

交觀處指出,觀光署為振興花東觀光,今年6月1日起至12月31日,凡持電子票證(含電子支付)搭乘「臺灣好行」縱谷鹿野線,皆可享有免費搭乘的優惠。另外,縣政府推出「預約台東假期」加碼補助,提供9,000人次臺東3天2夜旅遊補助,每人2,000元起即可暢遊臺東3天。臺東3日自由行第一天:可下午搭乘臺灣好行縱谷鹿野線,領略縱谷美景。第二天:搭配東臺灣客運「遇見溫森好」公車路線,享受臺東秋冬最舒爽的森林浴與溫泉浴。第三天:搭乘臺灣好行東部海岸線,探索臺東壯麗海岸。

活動洽詢請洽臺東縣政府交觀處、協辦單位蝴蝶蘭大樂旅行社,洽詢專線:089-326886 活動暨報名網址(https://reurl.cc/E6W1jn)。

九月九賀重陽 員林市向百歲人瑞表達敬重關懷之意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長者對於社會的卓越貢獻令人感佩。(圖/員林市公所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九月九賀重陽,福壽雙全慶百歲』!員林市公所為發揚九九重陽敬老孝道精神,於10月4日及今 (9) 日上午偕同彰化縣政府及里長逐一前往員林市百歲人瑞住所慰問及關心,表達敬重關懷之意,也親切與話家常,並祝福長輩健康長壽、重陽佳節快樂,場面十分溫馨。

員林市公所主任秘書賴冠宇表示,今年市內有18位百歲人瑞,市公所致贈每位人瑞「福祿壽」金戒指一只及禮品,於重陽前夕一一拜訪每位人瑞,弘揚敬老倫理,彰顯長壽之道,特別提醒市民平日除了辛苦打拚開創事業、照顧家庭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身體健康及養生,擁有健康的人生才能保有幸福的家庭。

▲今年市內有18位百歲人瑞,市公所致贈每位人瑞「福祿壽」金戒指一只及禮品。(圖/員林市公所提供)

人瑞黃蔡寬阿嬤樂觀開朗,她高齡106歲依然充滿活力,真是令人敬佩。阿嬤也分享她的長壽秘訣為心情平和、早睡早起、不挑食。國小畢業的她靠自學考取助產士職照,34歲時先生病逝,獨力扶養4個小孩,重視親子關係和品德教育,平時教導子女們做人要謙遜有禮、腳踏實地,在因緣際會下加入慈濟,積極投入志工活動,93歲開始學習使用電子書,勉勵別人活到老學到老,到現在106歲了還可以爲社會服務,不因高齡而怠慢,百歲人瑞精神可佩。

主秘賴冠宇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長者對於社會的卓越貢獻令人感佩,長者豐富的人生閱歷及智慧,更是社會重要的資產,「幸福員林、智慧城市」,市民即家人,強化對長者的照顧、提供友善健全樂齡生活一直是市公所的施政重點。

員林市今年重陽敬老禮金自去 (112) 年起加碼發放,已由每人500元增加至1000元,並配合彰化縣政府重陽敬老禮金一同發放,依據意願採匯款轉帳和現金領取雙軌進行,今年選擇匯款轉帳者約1萬7,900人,已於9月23日匯入帳戶內,現金領取約5,264人,已於9月25日起陸續在各里發送,並配合縣府推動長者免費乘坐大眾交通工具、免費裝置假牙、敬老眼鏡等福利政策、希望所有長輩們都可以得到最完善的照顧,市公所更積極推動一里一社區及設立關懷據點,用具體的作為展現對長輩最實際的照顧心意,讓員林市的長輩擁有精彩人生下半場,打造銀髮友善環境,健康樂活在員林。

深圳應科院盛大揭幕 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

香港首批科研企業進駐河套  融合港深創科 增強灣區動能

香港2024年10月9日 /美通社/ — 為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協同創新,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科院」)全資子公司應科院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深圳應科院」)於年初進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合作區」)並於今日正式揭幕,標誌着應科院進一步拓展內地業務,加快與大灣區在創科技領域上的合作。 

揭幕儀式由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署長曾堅朋先生、香港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共同主禮,兩地政府官員及業界領袖應邀出席,一同見證應科院與深圳、大灣區以至全國的科技合作邁進新的里程碑。

建立國際領先科技產業集群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致辭時表示:「河套合作區是香港與內地創科融合發展的重要平台,藉着大灣區的市場潛力,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科生態系統,促進人才和知識交流協作。應科院落戶河套區,標誌着香港與深圳創科界進一步合作,綜合發揮兩地優勢,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貢獻。」

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署長曾堅朋在揭幕禮上指出,「我們將向所有落戶在河套深圳園區的科研機構提供充足的支援和優質的服務,尤其是香港應科院及其應科院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這樣跨境協作緊密、一機構兩地佈局的香港科創機構,讓深港的人員、物資、資金、技術、資料等創新要素『過河』更便利。」

促企業善用科技提升競爭力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認為河套合作區在空間、政策及資金等方面,為深圳應科院提供充足支援,並大力支持生態及人才發展。他指出,深圳應科院將融合兩地科研力量,加強與大灣區企業的合作,開展更多跨境研發項目,促進技術成果在區內轉化和產業化,協助科研成果落地。「同時,我們將充份發揮港深兩地各自的優勢, 共同推動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的建設並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實現協同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深圳應科院於揭幕禮上與三家內地企業舉行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包括深圳創客恒源科技有限公司、峻益天材(深圳)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國創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李惠光工程師說:「這些合作將起示範作用,冀能吸引更多企業善用香港創新科技增強營運效能與提升整體競爭力。」

聚焦半導體及智慧出行技術

深圳應科院座落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佔地約1,100平方米,包括辦公室和展廳;另有約300平方米的實驗室位於河套合作區內,合計面積逾1,300平方米。「一號通道」是連接落馬洲與深圳福田保稅區的專用出入境通道,自啟用後,從香港應科院到深圳應科院的車程僅需35分鐘,便利科研人員支援應科院在內地發展。

去年7月,應科院「國際化應用基礎研究機構項目」在河套合作區正式啟動。至今,深圳應科院已開展多個項目的研發及測試,主要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新一代通訊技術領域,建立三個技術平台,包括GaN高端電源技術開發及測試平台、SiC智慧電力系統開發及測試平台、智慧校園模擬及實測平台,實現技術轉化和商業化,同時促進技術交流,培育高端人才,助力大灣區的國際創科中心建設。此外,今年6月,在深圳應科院協助下,首個跨境智慧網聯自動駕駛測試在河套啟動,成功協同完成多種極端路況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測試和資料獲取。

李惠光工程師說:「展望未來,深圳應科院將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並繼續推動『政產學研』合作,促進港深協同創新成果在河套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化,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貢獻。」

(圖左至右) 香港特區政府駐深圳聯絡處主任黎瑞琼女士、香港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副主任蔣學禮博士、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博士、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署長曾堅朋先生、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香港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深圳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何新紅先生,以及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劉衞銘先生,一同主持深圳應科院揭幕儀式。

 

在一眾嘉賓見證下,深圳應科院與三家內地企業舉行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從左至右為深圳創客恒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鳴先生、峻益天材(深圳)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興源先生、深圳應科院董事長史訓清博士,以及國創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院長趙志剛博士。
在一眾嘉賓見證下,深圳應科院與三家內地企業舉行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從左至右為深圳創客恒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鳴先生、峻益天材(深圳)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興源先生、深圳應科院董事長史訓清博士,以及國創能源互聯網創新中心院長趙志剛博士。

 

(圖左至右)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香港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署長曾堅朋先生,為深圳應科院主持剪綵儀式。
(圖左至右)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女士、香港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深圳市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署長曾堅朋先生,為深圳應科院主持剪綵儀式。

關於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透過應用科技研究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的主要科技研發領域可歸納於五個技術部門,包括:先進電子元件及系統、人工智能及可信技術、通訊技術、創新思維、物聯網感測與人工智能技術。而技術研發主要應用在六項重點範疇:智慧城市、金融科技、新型工業化及智能製造、數碼健康科技、專用集成電路及元宇宙。

多年來,應科院致力培養研究及創科人才,並憑著其技術創新及對工商業界和社區的傑出貢獻而屢獲國際殊榮。應科院至今已將逾1,500項技術轉讓給業界,並於中國內地、美國及其他國家獲授超過1,100項專利。如欲查閱更多資訊,請瀏覽 http://www.astri.org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蓋亞電動救援車 東京危機展亮相

 ▲蓋亞汽車此次展出的救援車輛以消防車規格打造,配備閃光燈、警鳴器、對講機等裝置,預計將於2025年上市開賣。(圖/蓋亞汽車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日本最大規模「危機管理」綜合貿易博覽會RISCON TOKYO即將於10月9日至11日連續三天登場,以「防災、減災、安全」三大領域為題,展示各類風險發生時的救援產品與服務。台灣電動車品牌蓋亞汽車,其主力車款「電動三輪車 Rapide 3」不僅是最佳商用物流車代表,憑藉其高機動性與可高度客製化的載貨空間,於該展展出消防任務車,展現其多樣的任務功能,受到業界高度矚目。

蓋亞汽車執行長韋逸斌表示,當災難和意外發生時,救援速度至關重要,但常受限空間狹窄、交通堵塞、障礙物擋道或道路坍方等原因,導致救援車輛無法通行或被迫繞道而延誤救災。蓋亞電動三輪車Rapide 3具備二輪機車的機動與靈活性,獨家專利傾斜系統、2.5米迴轉半徑,讓Rapide 3不僅能在堵塞的車陣中脫穎而出,迅速抵達事件現場、進入大型車輛無法行駛的狹窄巷弄,貨箱空間還能裝載各式救援設備,提供更即時、多元的救援服務。

蓋亞此次展出的救援車輛以消防車規格打造,配備閃光燈、警鳴器、對講機等裝置;1000公升大容量貨箱因應救災需求,量身打造裝備夾層,可承載200公斤的救援設備,包含防火衣、急救包、照明燈、水帶、泵浦等,可快速應變事故現場的救援任務。

除此之外Rapide 3還搭載多項車規等級安全系統,包含盲點偵測、倒車顯影、前後行車紀錄器、ABS、CBS煞車系統等配備,讓救援車輛在高速疾駛的途中,也能擁有安全防護,展現Rapide 3靈活、可靠、迅速的危機處理能力。Rapide 3目前已於日本正式掛牌上路,預計將於2025年上市開賣。

音樂與大自然融合 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11月2日、3日登場

▲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將於11月2日、3日隆重登場。(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9日舉辦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宣傳記者會,預告音樂會將於11月2日、3日隆重登場,邀請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及大埔愛樂擔任現場演出嘉賓。嘉義縣長翁章梁說,想像自己置身在峽谷美景中,身旁是瀑布,腳下是水上平台,耳邊傳來音樂家與聲樂家的現場精湛演出,這樣的體驗一定令人難忘,歡迎民眾報名相關遊程,親自前來大埔感受美景與音樂。

音樂會以曾文水庫飛鷹峽谷為舞臺,將大自然與音樂藝術融合,為觀眾帶來獨特視聽享受,大提琴家張正傑、女高音賴珏妤、男高音王典、跨界音樂家康妮媚及弦樂團將演繹多首經典歌曲,如「公主徹夜未眠」,為遊客帶來高水準演出。

▲大提琴家張正傑、女高音賴珏妤等人演繹多首經典歌曲,為遊客帶來高水準演出。(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除了音樂會,遊客還可參與豐富周邊活動,包括親子自行車騎乘闖關、以漂流木製作小提琴面板時鐘,還有「十麵埋福」流水麵體驗活動,讓民眾品嘗新鮮麵條及大埔鄉在地醬筍,讓旅行過程充滿美味及趣味。

大埔鄉長吳明勲說,為了搭配本次音樂會,11月2日、3日特別推出2團2天1夜的遊程,景點包括玉井芒果冰、黃金蕎麥探索館、曾文水庫峽谷音樂會,還能品嘗在地砂鍋魚頭。此外加碼推出「5COOL聯票」,售價555元,可前往烏山頭水庫、尖山埤水庫、白河水庫、曾文水庫及虎頭埤水庫遊玩,感受全面且便利的觀光體驗,歡迎民眾到KKday及深旅慢遊旅行社購買。

西拉雅風管處長徐振能說明,今年10月2日至11月31日到指定合作店家購買5COOL聯票,或在音樂會市集消費滿100元即可集1點,集滿5點可獲1張抽獎券,獎品包括日本來回機票及遊艇年票,詳情可到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嘉義縣瑞里2日慢旅行 遠離暄囂享受山景和美食

▲「茶壺咖啡語茶莊園」永不凋謝的粉紫花串從屋簷洩下,浪漫氛圍拉滿。(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微涼的秋意,正是旅遊的好時節,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推薦民眾不妨安排瑞里二日遊,在茶香裡慢食、慢語、慢宿、慢旅行!「看著山景,享受詩跟遠方」、「喝一杯會呼吸的咖啡」、「暫時逃離大城市的焦慮」、「住在茶園風景裡」,都是瑞里村帶給每一位旅人最真切的感受!

文觀局表示,瑞里村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春季賞紫藤花、夏季螢光點點、秋季適合慢旅、冬季香糖甜味,讓每位旅人流連忘返。秋天微涼的氣息已悄悄到來,最適合喝上一杯阿里山的熱咖啡暖暖心,瑞里村的每家咖啡廳各有特色,「青葉咖啡莊園」的法式鄉村咖啡庭園,能飽覽綿延山景;站在「瑞里印象咖啡莊園」的玻璃木造窗前等一杯咖啡,宛如MV場景般,還提供得來速服務過路旅人。

「茶壺咖啡語茶莊園」的永不凋謝粉紫花串從屋簷洩下,啜飲香醇咖啡,彷彿走入日劇場景;「有人伴伴coffee」有來自在地瑞里咖啡莊園種植及烘焙,也有自種高山茶葉特調飲品;瑞太古道旁的「100%咖啡莊園」,茶園旁喝咖啡看風景,超愜意!

▲「茶壺餐廳」的特色料理,令人垂涎三尺。(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瑞里村的山產慢食更是收服每位旅客的胃,「茗園茶葉」將自產茶葉入菜,結合在地當季新鮮食蔬,開發出得獎創意料理,吃過就難忘懷。「蕙茗園餐廳」及「幼葉林餐廳」的無菜單料理都深獲饕客喜愛。

「雲潭鋪子」坐擁山景,搭配特色風味料理吃起來特別香;「小公主咖啡」不只有咖啡香,鍋物料理更是火熱了每位旅人的胃與心;老字號「茶壺餐廳」的經典菜有梅子豆腐、梅干控肉,都是令人難忘的滋味!用料實在菜色豐富的「泉元餐廳」,非常適合家族團聚、多人聚餐。

前往瑞里村必經之路是166線道,沿途有多條山林步道可讓遊客選擇,海拔約850公尺的「太興岩步道」輕鬆好走,茶園、山巒風景相當唯美!綠色隧道有台版「嵐山竹林小徑」之稱,竹林高如通天,仿佛置身武打電影場景,是全齡都能走的步道!瑞太古道是條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古道,沿途行經蓋天孟宗竹林,當風吹響沙沙聲迴盪,恍若置身於電影「臥虎藏龍」。

文觀局說,瑞里有許多特色旅宿,有地中海異國氛圍的「青葉山莊」、隱身山林裡的歐風城堡「高帝園茶葉民宿」、夢幻可愛的「阿漢的家民宿」森林木屋、適合親子輕旅行的「朵麗絲森林民宿」及「山間茶墅民宿」,還有阿喜紫藤民宿、明月大船的家、許家茶園…等多家民宿,讓旅客盡享山林的寧靜及清新的空氣,非常適合來趟山城解憂小旅行,相關旅遊介紹都可至「慢遊嘉義」粉絲專頁查詢或加入「慢遊嘉義」Line@( https://page.line.me/chiayitravel )。

OSL、華夏、華贏全力贊助香港金融科技周,展現代幣化服務創新潛力

香港2024年10月9日 /美通社/ — 香港唯一專注虛擬資產的上市公司 OSL 集團(863.HK)、香港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華夏基金(香港)和香港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機構華贏控股(SWIN.US),聯合宣布將以黃金贊助商身份參與於10月28日至11月1日於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的 2024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作為亞洲旗艦金融活動,今年的香港金融科技周預計將是迄今為止規模最盛大的一屆。

是次活動以代幣化服務作為主軸,華夏基金(香港)夥拍戰略合作夥伴OSL和華贏證券(華贏控股全資子公司)於展位上向參加者介紹相關產品。三家在業內甚具影響力的企業,希望透過各自在不同金融領域上的獨特優勢和專業知識,為參加者提供在虛擬資產方面的見解和創新解決方案,同時,一同深入探討代幣化對金融格局的影響。

作為以OTC起家的資深合規虛擬資產交易所,OSL以香港最大的虛擬資產託管平台作後盾,為客戶承保全球最大金額保險達10億美元。同時,我們在推動虛擬資產代幣化的發展進程中投入大量資源,並結合傳統金融機構在Web3領域進行合規的創新,使我們能更好地捕捉虛擬資產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OSL行政總裁崔崧表示。「透過與合作夥伴攜手,我們將推出現實世界資產(RWA,Real-World Asset)代幣化,及全新的綜合帳戶(omnibus)服务,將虛擬資產引入傳統金融領域,同時使OSL在推動香港數字經濟的發展中保持關鍵競爭優勢。」

華夏基金(香港)數字資產管理主管和家族財富管理主管朱皓康表示:「歡迎大家與我們共同參與2024 年香港金融科技週。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向社會各界展示華夏基金(香港)在加密資產領域的創新實力。亞洲首批及最大的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 ETF的成功發行,證明瞭華夏基金(香港)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上的領先成績,同時有助於增強市場流動性、降低投資門檻、增強投資便利性。我們也非常榮幸能夠攜手行業領軍合作夥伴和監管機構,參與到香港金管局的Ensemble項目和數碼港元沙盒試點計劃中,助力香港成為全球代幣化貨幣及加密資產中心,塑造香港數字金融的未來。」

華贏控股行政總裁譚聖德表示:「華贏控股致力於為新世代投資者提供從傳統金融到虛擬資產的一站式金融服務解決方案。作為香港首批受監管的虛擬資產服務機構之一,華贏證券將與行業領導者共同推動虛擬資產的創新解決方案,促進香港虛擬資產生態圈的發展。香港金融科技周為我們展示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了良機,突顯了香港在全球虛擬資產生態圈中的領導地位。作為市場的關鍵參與者,我們期待與OSL和華夏基金(香港)的合作進一步鞏固三方的領導地位。」

三家虛擬資產產業巨頭於香港金融科技周強強聯手,為參加者呈現一系列最新的市場資訊。OSL將以專業視角探討代幣化、ETF及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潛力與熱門話題,並透過多維度分析引領參與者掌握金融市場新興機遇,共同推動產業的持續創新與發展。

關于華夏基金(香港)

華夏基金(香港)是香港市場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作為華夏基金的海外子公司,我們於2008年在香港成立,是首批出海的中資資產管理公司。 我們的母公司華夏基金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截至 2024 630日,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2.23萬億人民幣。

華夏基金(香港)紮根香港,放眼全球,經過16年的發展,建立起實力雄厚的本土化投研團隊,為客戶提供涵蓋長倉股票及債券基金、對沖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杠杆/反向產品、加密資產、專戶、投顧、模型投資組合的多元化產品線,並致力於金融領域創新,積極拓展 Web3.0 ,探索區塊鏈和去中心化金融技術的投資機遇,務求為香港、大中華區、亞太區、以至歐洲、美國等地的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提供全球化、多元化的產品及服務。

媒體查詢

電話: +852 34068586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站:www.chinaamc.com.hk

資料來源:華夏基金,華夏基金(香港),截至2024930日。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可升亦可跌,過往業績並不表示將來基金回報,未來回報不能被保證。閣下亦可能損失所投資之本金。本資料並不構成對於任何證券或基金的買賣或進行任何交易之邀約或任何投資建議。本文件只供閣下參考之用,閣下不應倚賴本文件作任何投資决定。本文所載之部份資料或數據是從非關聯之服務商取得的 , 我們合理地相信該等資料或數據是準確,完整及至所示日期為最新的;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確保准確地再制作該等數據或資料,但並不保證該非關聯之第三方所提供之資料或數據的準確性及完整性。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所做出的任何預測性建議或者意見並不代表未來市場實際情況,所有建議或意見可在未有進一步通知的情況下改變。有關指數供應商的詳情(包括免責聲明),請參閱基金章程的相關披露。閣下應細閱基 金銷售文件,包括風險因素。如有需要,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本資料之發行人為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此資料並未被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所審閱。

關於OSL

OSL集團(863.HK,前身為BC科技集團)是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和虛擬資產上市公司,旗下平台為全球首家獲香港證監會發牌且受保的虛擬資產平台。公司成立於2018年,在相關領域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全面且受監管許可的虛擬資產解決方案亦備受業界認可。

OSL提供市場服務(經紀、交易所及託管)和軟體即服務(SaaS)技術方案,以頂尖加密資產平台交易平台為機構、專業及零售投資者提供全球流動性。OSL安全及受保險保障的錢包,可確保虛擬資產安全存放和高效交易清算。

隨著虛擬資產行業的不斷發展,公司亦不斷進步。OSL 簡單而量身訂製的服務,確保環球客戶在不斷發展的虛擬資產環境中獲得合規的服務。

如欲取得更多資訊,請瀏覽:group.osl.com 
媒體聯絡
[email protected]

關於華贏控股

華贏控股(納斯達克代碼:SWIN)是一家領先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全球高淨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全面的一站式金融解決方案。華贏控股提供涵蓋傳統資產和虛擬資產的全方位服務,包括投資銀行、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及Web3解決方案,旨在支持新世代投資者的需求。

華贏控股全資子公司華贏東方(亞洲)控股有限公司(「華贏證券」),已成為香港首批受監管的數字資產服務提供者之一。其先進的電子平台Solomon VA+是香港首個將傳統資產與虛擬資產交易和財富管理服務相結合的應用程式。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訪問公司官網:https://solowin.io

或投資者關係網站http://ir.solomonwin.com.hk

媒體聯絡
[email protected]

前瞻性陳述

本公告中的某些陳述屬於前瞻性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並基於公司對未來事件的當前預期和預測,這些事件公司認為可能影響其財務狀況、經營業績、業務戰略和財務需求。投資者可以通過「可能」、「將」、「預期」、「預料」、「目標」、「估計」、「打算」、「計劃」、「相信」、「很可能」、「潛在」、「繼續」或其他類似表述來識別這些前瞻性陳述。除非法律要求,公司沒有義務公開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以反映其後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或其預期的變化。

這些陳述受制於不確定性和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市場條件的不確定性和註冊聲明「風險因素」部分中討論的其他因素。儘管公司認為這些前瞻性陳述中表達的預期是合理的,但不能保證這些預期會成為現實,公司提醒投資者,實際結果可能與預期結果有重大差異,並鼓勵投資者查看公司在註冊聲明和其他文件中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可能影響未來結果的其他因素。更多因素在公司的 SEC 文件中進行了討論,可以在www.sec.gov查閱。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Cloudera 推出含嵌入式 NVIDIA NIM 微服務的 AI Inference 推理服務,以加速 GenAI 開發與部署

Cloudera 的 AI Inference 服務使用 NVIDIA 加速運算和 NVIDIA NIM 微服務將大型語言模型(LLM)效能速度提升 36 倍,為企業提供增強效能、穩健安全性和可擴充靈活性

結合後的能力將公司各自的優勢匯集於單一產品:Cloudera 提供的可靠數據作為可信 AI 的基礎,結合 NVIDIA 加速運算及 NVIDIA AI Enterprise 軟件平台,以便在 Cloudera 上部署安全且高效能的私有 AI 應用程式。

聖塔克拉拉,加州及紐約, Oct. 09, 2024 (GLOBE NEWSWIRE) — 唯一真正的數據、分析和 AI 混合平台 Cloudera,今天推出了由 NVIDIA AI Enterprise 平台一部分的 NVIDIA NIM 微服務驅動的 Cloudera AI Inference。 作為業界首批提供嵌入式 NIM 微服務功能的 AI 推理服務之一,Cloudera AI Inference 以獨特的方式簡化了大型 AI 模型的部署和管理,讓企業能夠發揮數據的真正潛力,將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從試點階段推進到全面生產。

Deloitte 近期的數據顯示,企業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大障礙在於合規風險與管治疑慮,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採用正迅速發展,今年第三季度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機構為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加預算。 為緩減這些疑慮,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公共雲端中,企業必須轉向運行私有 AI 模型和應用程式。 這種轉變需要既安全又可擴充的解決方案,避免採用複雜、自我進行的方式。

Cloudera AI Inference 透過在企業控制範圍內提供安全的開發和部署,保護敏感數據不會洩漏至非私有、由供應商託管的 AI 模型服務。 該服務由 NVIDIA 技術所驅動,可協助以高效能速度為可信 AI 建立可靠數據,從而高效開發 AI 驅動的聊天機器人、虛擬助理和影響生產力和新業務增長的代理應用程式。

公司與 NVIDIA 合作之後隨即推出 Cloudera AI Inference,此舉鞏固了 Cloudera 在各行各業應對數碼轉型和 AI 整合之複雜性的關鍵時刻推動企業 AI 創新的承諾。

開發人員可使用 NVIDIA Tensor Core GPU 建立、定制及部署企業級別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其效能可提升高達 36 倍,與 CPU 相比,吞吐量可提高近 4 倍。 無縫用戶體驗將用戶介面(UI)和應用程式介面(API)直接與 NVIDIA NIM 微服務容器整合,免除命令列介面 (CLI) 和單獨監控系統的需要。 這項服務與 Cloudera 的 AI Model Registry 整合,還可透過管理模型端點與運作的存取控制,提升安全性與管治。 用戶受惠於統一的平台,所有模型,不論是大型語言模型部署或傳統模型,都可在單一服務下作無縫管理。

Cloudera AI Inference 的其他關鍵功能包括:

  • 先進的 AI 功能:利用 NVIDIA NIM 微服務來完善開放原始碼的大型語言模型,包括 LLama 和 Mistral,以取得自然語言處理(NLP)、電腦視覺和其他 AI 領域的尖端進展。
  • 混合雲端和私隱:在企業內部或雲端中運行工作負載,並透過虛擬私有雲端(VPC)部署來增強安全性和監管合規。
  • 可擴展性與監控: 依靠自動擴充、高可用性 (HA) 與即時效能追蹤來偵測及糾正問題,並提供高效的資源管理。
  • 開放應用程式介面和持續整合(CI)/ 持續部署(CD)整合:存取符合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進行模型部署、管理和監控,以便與持續整合 / 持續部署管道和機器學習營運(MLOp)工作流程作無縫整合。
  • 企業安全:使用服務帳號、存取控制、數據譜系及稽核功能來加強模型存取。
  • 風險管理部署:進行 A/B 測試和金絲雀發佈,以進行受控模型更新。

行業分析師 Sanjeev Mohan 表示:「企業都熱衷對生成式人工智能作出投資,但這不僅需要可擴充的數據 ,還需要安全穩妥、合規且管治良好的數據。 大規模私有 AI 生產化引入了 DIY 方法難以解決的複雜性。 Cloudera AI Inference 將先進的數據管理與 NVIDIA 的 AI 專業技術整合,可釋放數據的全部潛力,同時對數據進行保護,從而縮小了這方面的差距。 藉著企業級別的安全功能,如服務帳戶、存取控制和稽核,機構可有信心地保護其數據,並在企業內部或雲端中運行工作負載,從而以必要的靈活性和管治方式有效地部署 AI 模型。」

Cloudera 產品總監 Dipto Chakravarty 說「我們很高興能與 NVIDIA 合作,將 Cloudera AI Inference 推出市場,提供支援幾乎所有模型和使用案例的單一人工智能 / 機器學習 (ML) 平台,讓企業既能使用我們的軟件建立強大的 AI 應用程式,也能在 Cloudera 中運行這些高效能的 AI 應用程式。 藉著整合可透過先進效能促進更明智決策的 NVIDIA AI,Cloudera 正透過利用可靠數據大規模建立可信任 AI 應用程式,來支持其客户進行創新。」

NVIDIA AI 軟件、模型與服務副總裁 Kari Briski 表示:「當今企業需要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與其現有的數據基礎設施無縫整合,以推動商業成果。 透過將 NVIDIA NIM 微服務整合到 Cloudera 的 AI Inference 平台中,我們讓開發人員能夠輕鬆創建值得信賴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同時促進自我維持的 AI 數據飛輪。」

這些新功能將於 10 月 10 日舉行的 Cloudera 頂級人工智能與數據會議 Cloudera EVOLVE NY 上亮相。 點按此處進一步瞭解這些最新更新如何深化 Cloudera 的承諾,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將企業數據從試點階段推進到生產階段。

關於 Cloudera
Cloudera 是唯一真正的數據、分析和 AI 混合平台。 Cloudera 管理的數據比其他僅提供雲端服務的供應商多 100 倍,使全球企業能夠將任何公共或私人雲端的一切類型數據,轉化成寶貴兼可信賴的真知灼見。 我們的開放數據湖庫透過可攜式雲端原生分析,提供可擴充兼安全數據管理,協助客戶將多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引入其數據,同時維持私隱並確保負責任、可靠的人工智能部署。 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保險、媒體、製造品牌和政府機構透過 Cloudera 使用其自身數據,來解決現在及未來看似不可能的問題。

欲了解更多資料,請瀏覽 Cloudera.com,並於 LinkedInX 關注我們。Cloudera 及相關商標均為 Cloudera, Inc. 的商標或註冊商標。所有其他公司和產品名稱可能為各自擁有者的商標。

聯絡人

Jess Hohn-Cabana
[email protected]

新聞來源:GLOBE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GLOBE NEWSWIRE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GLOBE NEWSWIRE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內容豐富多元 國美館《Taiwan美術時代錄》開播

國立台灣美術館Podcast節目《Taiwan美術時代錄》主持人星洋(左)與第一集節目來賓趙欣怡博士。(圖∕正聲台中台提供)

記者陳彥博∕台中報導

國立台灣美術館也有Podcast了!即日起推出全新節目《Taiwan美術時代錄》,以豐富多樣的內容帶領民眾深入了解國美館的幕前與幕後,議題涵蓋專業、人事物及藝術文化等相關議題;更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藝術家、策展人及館員,以輕鬆深刻的方式分享各個議題,無論是藝術專業知識、實務經驗或是藝術文化發展現況,都期望透過這個新平台,促進藝術教育的普及與資源共享。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表示,Podcast已在國內外流行多時,有許多博物館及藝文場館都有製作Podcast,這是一個與民眾連結很好的平台,國美館推出的《Taiwan美術時代錄》,希望藉由Podcast無遠弗屆的特性,在一般藝文愛好者之外更廣泛地拓展到其他族群,「讓大家更認識國美館,更知道國美館在做什麼」,也期待大家一起關注臺灣藝術的歷史及未來發展。


▲國立台灣美術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現場一隅。(圖∕正聲台中台提供)

《Taiwan美術時代錄》首集節目介紹「口述影像」的應用,國美館自2013年作為文化部「視障服務示範館」,推行文化近用已10年,在展場共融設計中運用「口述影像」輔助視障族群欣賞作品,透過語言描述作品,為視覺障礙者打開欣賞藝術的窗口。

首集節目特別邀請國內專家學者趙欣怡博士分享實務操作經驗與挑戰,除了視障者能夠透過聲音看見藝術,非視障者也能透過口述影像獲得不同視角的欣賞體驗。節目也呼應國美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開展,以「全人友善博物館」理念,為觀眾提供友善與包容的展示內容、以人為本的精神體現。

《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將陸續與聽眾分享國美館的各個專業面向:例如「典藏」是臺灣美術發展的重要資產,如何系統性建構美術發展脈絡及保存珍貴文化資產;還有早期藏品橫跨年代久遠,在氣候及環境等因素下產生劣質,面對不同媒材,如何透過修復來恢復作品往日的光彩。

此外,國美館每年推出臺灣藝術家典藏展、亞洲藝術雙年展及教育展等,國際藝術展示手法日新月異,在既有的空間限制下,不同類型的展覽如何透過展場設計來呈現展覽脈絡,讓觀眾能夠沉浸其中的藝術氛圍;最後,國美館志工隊是館內運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工默默付出,協助導覽及活動執行等多樣任務,作為國美館與觀眾之間的橋樑,為推動藝術普及做出一份貢獻。

《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的開播,多元的主題讓大眾能更了解國美館的各個面向,突破展覽空間及欣賞藝術作品的時間限制,未來國美館也會持續透過這個節目,分享更多與藝術發展相關的內容,讓更多人「聽見」藝術的豐富多樣性及文化價值。《Taiwan美術時代錄》現已上架各大Podcast平台,歡迎觀眾隨時隨地打開Podcast聆聽,一起聽見臺灣美術的聲音。

《Taiwan美術時代錄》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傳送門:https://lihi.cc/dnhQy

捷運局提報展延三項計畫 地質、疫情等因素影響工期

有關臺北市議員關心捷運工程有3個工作計畫要展延、變更契約及調整經費事宜,臺北市捷運局表示,信義線東延段因遭遇地質異常堅硬及疫情、缺工缺料等困難,前於112年4月14日提報並已奉行政院核定實質完工時程展延至114年12月,計畫期程展延至116年6月,所需預算則未修正,故此次乃依此核定結果報請議會同意展延本計畫之期程,以解除預算屆期而須決算之限制。至於萬大線中和高中(捷6)土地開發案調整經費增加1289萬餘元,則是因已完成鑑估價及權益分配審查作業,須支付選屋找補款,且因市府可分回之捷運獎勵面積提高故委建費需追加,但後續分回可處分之效益也增加,此次也一併向議會報告。

捷運局指出,近幾年國內營建市場面對前述之大環境不利狀況,對於捷運工程之推展已造成重大影響,經要求施工廠商調整工序、調度工班,加開工作面等全力趲趕,萬大線一期目前整體進度已達76.20%,修正財務計畫也已提報中央審查,其經費增加約106億餘元,將依中央審核結果由臺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及中央依分配比例共同負擔,初估臺北市約需負擔近30億元,將配合工程進度分年編列。

鑒於前述萬大線一期計畫修正案之部分變更案件若不及時辦理,將影響車站消防檢查、電聯車測試等要徑工作進而延後完工通車期程,故捷運局經綜整現階段最迫切需辦理之契約變更案件共計29件,所需金額約為25億餘元,於中央核定修正計畫致無法確認臺北市需負擔多少金額前依程序報請議會審議,希請議會同意先行辦理前述契約變更案件之立案,以利工程繼續推展,並待中央核定修正計畫後依比例分配需負擔之預算辦理編列及審核作業。

臺北市捷運局表示,興建中的萬大線一期、二期及環狀線南北環段同樣受疫情、俄烏戰爭、缺工缺料及通膨等因素所影響,捷運局雖採取各項減輕對策及精進作為,但計畫經費仍須增加、工期也必須檢討,捷運局皆已依程序提報中央審核中。捷運局強調,臺北市政府對於臺北都會區的捷運路網建設與服務精進不曾因大環境變化而停歇,除目前已建設完成的152.3公里路網外,正在興建的捷運路網尚有58.1公里/51站,完工後路網將達210公里以上,值此施工高峰期,將積極向議會說明相關困難及因應措施以便獲得支持。

新聞來源:享新聞

超過 5,000 名球員參與 KISS 歷史性排球節,創下健力士世界紀錄

印度布巴內斯瓦爾2024年10月9日 /美通社/ — 全球最大型排球錦標賽由國際排球聯合會 (FIVB) 主席 Ary S Graça 博士於 2024 年 10 月 4 日在印度布巴內什瓦爾的
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Volleyball Federation (FIVB) Dr. Ary S Graça and US Consul General in Hyderabad Jennifer Larson along with the Founder of KIIT and KISS Dr Achyuta Samanta inaugurating the KISS Volleyball Festival in Bhubaneswar, Odisha on October 4.

KISS 排球節與 KIIT、KISS 和 FIVB 聯袂舉辦,標誌著體育界的歷史時刻。

美國海德拉巴總領事 Jennifer Larson、FIVB 總署長 Fabio Azevedo、KIIT 和 KISS 創始人 Achyuta Samanta 博士、KIIT 副校長 Saranjit Singh 教授、KISS 副校長 Deepak Behera 教授、KIIT 體育部總監 Gaganendu Dash 博士出席。

Graça 博士在致辭中向來自各州的參與者表達了殷切期望,希望透過 KISS 排球節,能充分展現 FIVB 以排球服務社區的崇高使命。Graça 博士盛讚 KISS 為一所獨具特色的機構,並強調排球運動能透過非暴力的價值觀,在全球範圍內促進和平。 

美國總領事表示感謝,並稱他們一直在支持這樣激勵人心的活動。 

Samanta 博士在演講中強調,除了 5,000 名參賽的運動員外,亦有超過 40,000 名觀眾參與這個節日。他感謝 Graça 博士專程到印度為 KISS 開幕這項排球賽事。 

KISS 和 FIVB 在活動期間簽署了一份備忘錄,以促進奧里薩和印度排球的發展。該協議旨在利用 KISS 的排球基礎設施來培育下一代球員。此外,KIIT 和 KISS 宣佈推出「Samanta-Graça」獎學金,以支持來自世界各地的 2-3 名排球運動員,令他們有機會在 KIIT 和 KISS 進行本科或研究生教育。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Sennheiser推出MD 421 Kompakt麥克風,恰如其名,是經典全能麥克風MD 421和MD 421-II的緊湊版

任何應用場景,這款麥克風都能駕馭

韋德馬克,德國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0月9日 – 有人曾説,你只要聽過音樂,就很可能聽過MD 421的聲音。在過去的六十年裏,這款Sennheiser麥克風曾出現在無數獲獎演出和作品中。現在,Sennheiser推出了MD 421 Kompakt,這款出色的多功能麥克風承襲了同樣卓越的性能表現,但採用了真正的多用途套裝設計——包括全新設計的安裝夾。MD 421 Kompakt採用心形拾音模式,具備出色的動態範圍,能夠在現場聲音和錄音應用中呈現清晰通透的音質。

MD 421 Kompakt

「MD 421是一款用途極為廣泛的麥克風。自1960年問世以來,它不僅是出色的錄音棚和人聲麥克風,還廣泛應用於廣播領域,許多名人都曾使用過這款麥克風。其後繼產品MD 421-II於1998年推出,是一款多用途的全能麥克風,如今廣泛應用於鼓、吉他音箱和管樂器,」現場音響和錄音棚經理Bertram Zimmermann表示,「它適合所有應用場景,能夠精確捕捉聲源,細節豐富,音質飽滿。」

「MD 421 Kompakt不僅具有同樣卓越的聲音和高聲壓級處理能力,而且外形也十分小巧。」 MI產品類別營銷經理Jimmy Landry補充説。

設計緊湊,音質依舊卓越非凡

為了確保MD 421麥克風在具有小巧尺寸的同時,能保留大振膜麥克風頭和與尺寸更大的MD 421-II麥克風相同的純淨音質,產品設計上取消了低音滾降衰減開關。「在設計MD 421時,這一功能完全合理,它一直沿用到MD 421-II。但時至今日,這一功能早已被混音台和數字音頻工作站(DAW)所取代,」Zimmermann表示,「省去這個開關使我們得以打造出相對較小的麥克風機身,使Kompakt成為理想的嗵鼓麥克風,同時也是適用於各類錄音或現場應用的多功能工具。」

在音質方面,MD 421 Kompakt與久負盛名的MD 421和MD 421-II一樣,能夠真實細膩地再現音源。麥克風的頻率響應範圍為30Hz至17kHz,能夠真實再現高頻和低頻聲音,低音管可確保低頻響應的準確性和延展性。其音質豐富飽滿,同時十分清晰、細節十足。

MD 421 Kompakt還能有效抑制聲音反饋,即使在苛刻的環境中也能處理極高的聲壓級。

全新設計的夾子

鼓用版MD 421 Kompakt配備了鼓夾,該鼓夾可以牢固地擰入重新設計的麥克風夾子中,為鼓類拾音提供了萬無一失的安全機制
鼓用版MD 421 Kompakt配備了鼓夾,該鼓夾可以牢固地擰入重新設計的麥克風夾子中,為鼓類拾音提供了萬無一失的安全機制

MD 421 Kompakt的夾子經過全新設計,現已與麥克風外殼融為一體,安裝簡單無憂。「用户對夾子的設計一直略有微詞,」Landry表示,「新夾子是麥克風機身的一部分,選配的鼓夾可以牢固地擰緊在這個夾子上,確保在鼓上安裝時萬無一失。」

堅固耐用

MD 421 Kompakt的設計能夠經受住巡演和繁重的錄音棚使用的嚴苛考驗。它採用堅固耐用的框架,配有不銹鋼網罩和鍍金XLR-3接頭。底部的內部保護封裝可減少灰塵和濕氣的侵襲。
Hashtag: #Sennheiser#MD421Kompakt#Microphones#ProfessionalAudio#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SENNHEISER品牌

音頻是我們品牌的命脈所在,因此我們矢志締造革新領前的音頻方案。Sennheiser打造音頻之未來並為顧客帶來超卓無比的聆聽體驗——這就是Sennheiser品牌近80年來所傳承的精神。麥克風、會議系統、音頻串流技術及監聽系統等專業音頻方案,這些業務隸屬於Sennheiser electronic SE & Co. KG,而耳機、揚聲器及助聽耳機等消費電子產品業務,則在Sennheiser的授權下由Sonova Holding AG集團經營。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首個共「健」未來研討會 探討不同可能性以達致健康公平最大化


輝瑞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申德明 (Krish)及輝瑞香港及澳門區法規科學主管及多元、平等、共融 (DE&I) 委員會香港代表洪凱欣小姐在共「健」未來研討會上與社會各界交流。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享受最高可能標準的健康,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不論其種族、宗教信仰、政治取態、經濟或社會條件。[1]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亦曾指出,為了彰顯健康為作為人類的一種權利,衞生政策和計劃必須優先照顧社會上弱勢社群的需要,令社會更趨公平。[2]

輝瑞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申德明先生 (Krish)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我們希望以一個促進者的角色,透過製造一個緊密的對話平台,推動病人組織與各界相關人士進行深度交流,並藉此向外界表達患者和照顧者最殷切的需求,促使香港政策制定者開展或持續更多對市民健康有利的政策。上週亦是輝瑞年度的Patients in Focus Week - 我們聚焦如何以患者的需求為先,走進社區與病人組織代表見面並了解他們的需要,實踐幫助人們活得更長久、更健康的這個堅定理念。這同時亦是我們時刻追求突破的原動力。」

三間病人組織分享患者和照顧者訴求

由47間不同疾病之病人組織,如香港血友病會、香港柏金遜症會、香港強脊會、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等組成的「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先生率先在研討會上分享聯盟一直致力以病人組織發聲,因為獲取最大可能的健康是基本的人權。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服務統籌經理及護理顧問陳淑雲女士,表達了罕見疾病病患如何面對困境和冀望得到的援助,而癌症資訊網創辦人吳偉麟先生則分享了年青癌症病患面臨的各樣挑戰,但同時他們仍抱著樂觀和處之泰然的心態去抗癌。

醫生、學者對精神健康、老年化和社區支援的看法

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精神科專科鄭柏榮醫生談及有關病患、照顧者及社區的精神健康的問題。另外,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及健康公平研究所代表余浩欣博士從學術角度探討了健康公平的意義,並提倡預防保健心態、健康老化、創新健康舉措以及提升健康素養等措施能為所有人建立更健康社區的機會。隨後,聖雅各福群會持續照顧服務高級服務經理鄭苗穎女士介紹了社區健康的支援計劃及未來展望,希望可以幫助更多病人,甚至推動整個社區的健康。她亦強調了社區藥房在提供經濟支援、疾病教育和健康管理方面中擔任的角色。

輝瑞中國香港及澳門區法規科學主管及多元、平等、共融 (DE&I) 委員會香港代表洪凱欣小姐在結幕致辭中承諾:「彌合差距,建立健康和福祉的未來是我們共同的使命。輝瑞一直致力於滿足不同人群不斷變化的健康需求,和改善社會健康公平。這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集體努力的成果。透過持續的努力和貢獻,我們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健康與福祉。輝瑞將繼續積極參與和推動這一目標,與各方攜手共建更加健康公平的社會。」

今年為輝瑞成立175週年,自1956年我們在香港設立辦公室後,一直與香港人並肩同行,例如當香港在受到第五波新冠疫情的嚴峻挑戰期間,輝瑞迅速為香港提供新冠口服藥,讓高危人士*得到適切治療藥物,令當時極度受壓的醫療系度得到一絲的緩解。

隨著香港健康和福祉需求的不斷擴展,涵蓋各種層面,包括身體、情緒、社會和環境,輝瑞將繼續與香港人一同應對未來的挑戰,並且在傳統醫療保健之外,積極為社區提供全面的支持。

關於輝瑞: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

在輝瑞,公司通過科學和全球資源為人們提供治療方案,以延長其生命,顯著改善其生活。在醫療衛生產品的探索、研發和生產過程中,輝瑞始終致力於奉行嚴格的質量、安全和價值標準。公司在全球的產品組合包括創新藥品和疫苗。每天,輝瑞在發達和新興市場的員工都在推進人類健康,推動疾病的預防、治療和治癒,以應對挑戰這個時代的頑疾。輝瑞還與醫療衛生服務方、政府和社區合作,支持並促進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獲得更為可靠和可承付的醫療衛生服務。這與輝瑞作為一家全球卓越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的責任是一致的。175年以來,輝瑞一直致力於為所有依賴公司的人帶來改變。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pfizer.com.hk,或查看www.youtube.com/c/pfizerhongkong

* 包括60歲或以上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如有心血管疾病、肺病、糖尿病、肥胖、癌症等)[3],[4]

References: 

  1. United Nations. The Human Rights Fact Sheet: The right to health (Fact sheet no. 31). Available at: https://www.ohchr.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Publications/Factsheet31.pdf. Accessed Oct 2024.
  2.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 解説健康公平. Available at: www.ihe.cuhk.edu.hk/%e8%a7%a3%e8%aa%aa%e5%81%a5%e5%ba%b7%e5%85%ac%e5%b9%b3/?lang=zh-hant. Accessed Oct 2024.
  3.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vailable at: www.chp.gov.hk/en/healthtopics/content/24/102466.html. Accessed Oct 2024.
  4. news.gov.hk. COVID-19 oral drugs reminder issued. Available at: www.news.gov.hk/eng/2023/01/20230112/20230112_223322_571.html. Accessed Oct 2024.

共「健」未來研討會結束後,在場人士包括所有講者與出席的病人組織代表、患者和照顧者,以及輝瑞香港的同事一同合照留念。
共「健」未來研討會結束後,在場人士包括所有講者與出席的病人組織代表、患者和照顧者,以及輝瑞香港的同事一同合照留念。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2024國慶焰火交通懶人包 搭乘大眾運輸輕鬆賞焰火

國慶焰火交通懶人包。

2024國慶焰火將於10月10日晚間8時在虎尾高鐵特定區施放,縣長張麗善鼓勵觀賞焰火民眾,儘量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輕鬆享受璀璨國慶焰火。雲林縣交通工務局規劃4條免費接駁路線,服務大眾運輸轉乘及停車轉乘的民眾,並規劃多種交通指南,民眾可自行挑選方式輕鬆抵達現場,歡慶國家生日快樂。

縣長張麗善表示,國慶焰火會場位於高鐵雲林站旁,外地民眾可搭乘高鐵並步行到達會場,10日高鐵公司已增開11班次列車、增停雲林站,方便民眾來看焰火。另民眾也可以搭乘台鐵至斗六或斗南火車站,再轉乘接駁車來觀賞焰火。

交通工務局長汪令堯表示,本次活動規劃4條接駁路線,全線免費搭乘,乘車點分別為斗六火車站(後站)、斗南火車站(前站)、西螺轉運站及北港好庫文化園區,直達位於會場焰火轉運站。往會場首班接駁車自下午2時起,服務至晚間7時,約每10分鐘一班,人潮坐滿立即開車;返程部分則自夜間8時30分起,服務至全數民眾疏散完畢為止。另於4條接駁路線皆有無障礙車輛提供服務,有需要之乘客可事先預約,聯繫電話0936-609-823

交工局指出,10日國慶焰火會場周邊清雲路、學府一路、永興路、永興南七路及廉使分線等路段於當天下午2時起實施交通管制,直至24時結束;另特定區內多處路段因應布彈需求即日起管制至10日國慶焰火結束,請用路人事先查詢相關管制公告,遵循指引牌面及交管人員指揮前往會場。

交工局說,國慶日當天會場於學府一路、站前西路、永興南七路設置近8000個汽車車席停車場,與永興南五街設置2600個機車車席停車場。國道民眾可透過國道1號西螺及斗南交流道,再連接縣道到達停車場;使用一般道路民眾則可經由縣道145、縣道156、縣道158等周邊道路前往停車場。

交工局提醒,因應高鐵特定區周邊道路管制,高鐵雲林站站前道路(學府路、站前東路)於10月10日12時起不開放民眾通行,高鐵接送民眾請自學府一路左轉高鐵雲林站後站西側道路(臨時道路)上下車;搭乘高鐵參加國慶焰火民眾,請由1、2號出口出站。

另配合高鐵特定區周邊道路管制,車輛將禁止進入管制區。民眾欲搭乘計程車可至高鐵站雲林站3號出口搭乘高鐵特約計程車;或至學府一路路側搭乘一般排班計程車,搭乘民眾請依順序排隊搭乘。一般團客之遊覽車,請行駛至學府路(站前西路至六十甲路)北側停放上下客,再依循指標步行至觀賞區。

縣府計畫處表示,為了讓民眾在出門前能知道國慶焰火的資訊,焰火官網特別準備現場人潮燈號儀表板,燈號分為舒適、普通、略擠、擁擠、管制等5個等級,民眾可即時了解主觀賞區和11個建議觀賞區的人潮狀況。此外,人潮燈號儀表板介接google地圖的即時路況,民眾出門前就可查看哪些路段通行速度較慢、哪些路段正在塞車,規劃最佳行車動線,或抵達會場的方法。

新聞來源:享新聞

反毒教育扎根校園 巡迴列車駛進觀音國小

花蓮縣觀音國小謝敬尉頒狀感謝反毒講師武玉智(右)的宣導。(圖∕武玉智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中華民國無犯罪促進會反毒宣導巡迴列車昨(8)日駛入花蓮縣玉里鎮觀音國小,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場生動且具教育意義的反毒宣導活動,場面熱絡。

▲反毒宣導講師武玉智應邀宣導,在觀音國小造成旋風。 (圖/武玉智提供)

觀音國小學務組長邱意茗規劃場地及安排活動流程,反毒宣導講師武玉智應邀宣導時,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加了解毒品的危險性及如何抵制誘惑。

▲反毒宣導講師武玉智進行有獎徵答,小朋友紛紛舉手搶答。 (圖/武玉智提供)

針對「為什麼要反毒?」、「什麼是毒品?」、「毒品的種類」以及「如何防制毒品」等問題,武玉智

深入淺出地解說,並著重在介紹新興毒品的種類,以及毒品對社會的嚴重危害。學生們反應熱烈,尤其是在有獎徵答時,紛紛舉手搶答,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深化了對反毒的認知。

謝敬尉表示,很感謝中華民國無犯罪促進會為學生們帶來這麼豐富的反毒宣導內容,讓學生「認識毒品!了解毒品!」這是每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

謝敬尉頒狀感謝無犯罪促進會及講師武玉智的支持。強調校方將持續推動相關教育,期許未來能為社會培育出更多遠離毒品、擁有正確價值觀的健康新世代。

DE BEERS 聯同置地廣塲呈獻「INSPIRED BY NATURE」高級珠寶展覽 首次在香港獨家展示頂級彩鑽及白鑽作品

一系列稀有彩色鑽石、126.92克拉鑽石原石及高級珠寶作品將於10月9日至13日 在置地廣塲公開展出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0月9日 – De Beers Jewellers 作為領導市場的鑽石珠寶品牌,與全球奢華零售地標置地廣塲隆重宣布,舉辦一場名為「Inspired by Nature」的高級珠寶展覽。此展覽精心策劃,匯聚了最卓越的鑽石珍品,包括稀有的彩色鑽石、白色鑽石以及高級珠寶傑作,共計 80 件展品,總估價高達 1 億美元。展覽將於 10 月 9 日至 13 日舉行,誠邀城中收藏家及鑽石愛好者,共同探索 De Beers「From Rough to Polished」— 從鑽石原石打造成璀璨珠寶的奇妙旅程,感受天然鑽石所展現的非凡閃耀。

展覽的亮點包括一顆令人驚嘆的 126.92 克拉鑽石原石,由 De Beers 開採,色級為 D/E,展現了自然的純粹之美。這顆卓越的白色鑽石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大自然的魅力。此外,展覽亦展示了來自 Natural Works of Art 系列的Heritage Masterpiece Diamonds,匯聚了色彩斑斕的稀有彩色鑽石,包括粉紅色鑽、藍鑽、橙鑽、黃鑽、紫鑽和綠鑽等多種色調。特別展出還有 1888 Masterpiece Diamonds 的精選白鑽作品,向 De Beers 創立年份致敬,紀念自 1888 年以來所發掘的自然古老奇蹟,精心挑選來自全球最卓越的天然白鑽,所有展品均由 De Beers在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和加拿大自有的礦區開採而出。作為展覽的一部分,De Beers 重申其對負責任採購的堅定承諾,並致力於為人類和地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現場還將展示 De Beers 的高級珠寶系列,包括 Soothing Lotus、Portrait of Nature 等,燈光與鑽石的交錯將創造出令人驚豔的視覺盛宴。

Inspired by Nature 002

訪客亦可參加導賞團觀看展品,並參觀高級珠寶設計工作室,見證工匠如何將鑽石原石轉化為珍貴的璀璨珍品。對於渴望深入了解鑽石的訪客,De Beers 鑽石學院榮譽主席 Mr Andrew Coxon 將主持一場鑽石大師分享會,帶領參與者深入探索鑽石的奧秘與魅力。

Inspired by Nature 003

126 克拉鑽石原石

這顆珍稀的126.92克拉鑽石原石的不規則形狀顯示,8億多年前它曾是一顆更大型鑽石原石的一部分,經歷了300公里的旅程才來到地球表面。這顆由 De Beers 所開採的鑽石原石為 D/E Colour, Type IIa 等級。其無與倫比的白色彰顯了大自然之美。此顆鑽石原石的透明度極高,因為不存在氮分子,而且鑽石非常純淨。如此白淨的鑽石原石是非常罕見的。這顆鑽石原石可能被切割為一顆40克拉的梨形鑽石。

Inspired by Nature 004

From Rough to Polished

一顆美麗璀燦的拋光鑽石,永遠源自於美麗的鑽石原石。每一顆未經加工的鑽石原石都經歷從地球核心來到地表的獨特旅程,且只有百萬分之一的鑽石重量得以超過1克拉。鑽石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於地球深處的極高溫度下形成。鑽石原石的天然形狀決定了最終的拋光形狀。鑽石從原鑽直至拋光美鑽的旅程中,形成的這份獨特情感連結,象徵著我們作為 The Home of Diamonds Since 1888 的鑽石專業與知識。

DB Classic高級珠寶橢圓形切割鑽石戒指

這枚令人驚嘆的 30.08 克拉橢圓形鑽石的純粹光芒令人難忘,它來自於一顆重達 110.44 克拉的超大型鑽石原石。這顆鑽石內部和外部都完美無瑕,並被授予最高色級評級 — D 級,使其成為稀有的傑出之作。

HK$70,650,000

Enchanted Lotus 高級珠寶戒指

這枚戒指配搭 Enchanted Lotus 設計,擁有最高無色等級 D 的祖母綠切割鑽石,重達 24.08 克拉,內部全無瑕疵。

HK$55,650,000

DB Classic 高級珠寶心形切割鑽石密釘鑲鑽戒指

這枚心形鑽石重達18.03克拉,擁有最高無色等級D,且內部無瑕疵,周圍鑲嵌著微鑲鑽石,完美襯托出其璀璨光芒。

HK$42,800,000

DB Classic 高級珠寶梨形濃彩粉紅鑽石戒指搭配梨形邊鑽

這枚美麗的梨形強烈粉紅鑽石重達2.05克拉。整個戒指包括梨形側鑽的總克拉重量為2.73克拉。

HK$28,700,000

De Beers Aura Double Halo高級珠寶梨形切割粉紅鑽戒指,中央主鑽為2.13克拉濃彩帶紫色粉紅鑽,總重量為2.96克拉。

HK$29,450,000

Ellesmere Treasure 高級珠寶枕形鮮艷藍鑽石戒指

這枚美麗的枕形鮮艷藍鑽石重達1.53克拉。整個戒指的總克拉重量為4.19克拉。

HK$34,150,000

DB Classic 高級珠寶雷迪恩式切割綠鑽密釘鑲鑽戒指

這款戒指中央鑲嵌著一顆罕見的0.83克拉鮮艷藍綠色鑽石。整枚戒指的總克拉重量為1.03克拉。

HK$6,950,000

DB Classic 高級珠寶橢圓形切割黃鑽戒指

這枚橢圓形黃鑽重達4.13克拉。

HK$1,455,000

De Beers Aura艷彩橘鑽戒指

這枚鑽石與白金戒指中,雷迪恩式切割的艷彩橘鑽重達 1.26 克拉,周圍環繞著密釘鑲白鑽光環,彰顯其光彩和美麗。

HK$27,100,000

Soothing Lotus 高級珠寶系列

靈感來自蓮花的靜謐美麗,Lotus By De Beers 高級珠寶系列以原始的鑽石形態呈現這一象徵性花卉奇妙的生命歷程。此高級珠寶系列探索了De Beers Jewellers標誌性地使用鑽石原石,並採用我們獨特的精湛技藝進行設計。每顆鑽石原石巧妙地與拋光鑽石並列鑲嵌,重現水的色調,或勾勒出數百片蓮葉裝飾池塘表面的視覺效果。蓮花和睡蓮覆蓋的池塘,帶來的靜謐氛圍,提供了靜默沉思的珍貴機會。Soothing Lotus系列以這一平靜的願景為靈感,巧妙地將鑽石原石和拋光鑽石安排在一起,達致色彩、形態和紋理的和諧平衡。

Lotus by De Beers Soothing Lotus 高級珠寶鑽石項鏈,以白金、玫瑰金及黃金製造,共鑲嵌227顆鑽石。主鑽6.06克拉,總重159.47克拉。

HK$10,750,000

Lotus by De Beers Soothing Lotus 高級珠寶鑽石耳環,以白金、玫瑰金及黃金製造,共鑲嵌14顆鑽石。主鑽分別為2.07及2.02克拉,總重13.55克拉。

HK$1,735,000

Portraits of Nature 高級珠寶系列

系列猶如雕塑般刻劃蝴蝶帶著神秘的美態。設計圖案追溯蝴蝶翅膀的斑斕與精緻,並透過每顆鑽石的多面自然光輝,為其增添光彩。可拆卸的元素賦予變化的禮物,而新色調的彩色鑽石則映射出翅膀的虹彩光澤,讓蝴蝶的靈巧之美得以生動呈現。

J1PN16Z00J51 / D83773

Portraits of Nature Butterfly高級珠寶系列橘鑽與粉紅鑽戒指

這款雞尾酒鑽戒是將吸引眾人目光的經典之作,不同形狀的非凡橘鑽與粉紅鑽勾勒出蝴蝶翅膀的虹彩,總重約5.94克拉。

HK$590,000

J4FS02D10W72 / D67135

De Beers 高級珠寶白金包鑲鑽石項鍊

鑽石鍊帶的中央為一個精緻的鑽石夾扣,重約 16.80 克拉。

中央主鑽:1.01 克拉梨形切割白鑽

HK$1,140,000

DE BEERS INSPIRED BY NATURE 高級珠寶展覽

日期:2024 年 10 月 9 至 13 日(星期三至星期日)
開放時間:上午 11 時 30 分至下午 6 時 30 分
地點:置地廣塲遮打大廈2樓Centricity
Hashtag: #DeBeers #DeBeersHK #LANDMARKHK #LANDMARKJEWELLERY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 De Beers Jewellers

De Beers Jewellers創立於倫敦,在舊龐德街(Old Bond Street)設立首間旗艦店,精品店銷售點遍布全球各大主要市場,為高級鑽石珠寶的頂尖品牌。傳承 De Beers 超過 135 年的超卓鑽石專業經驗,品牌在大膽、獨特的設計中注入創意和工藝,頌揚世界上最瑰麗的鑽石。De Beers 集團致力於確保我們所開採出的每一顆美鑽,皆能夠為其來源地與當地人民帶來長久正面的影響。我們承諾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一個更公平、更安全、更清潔、更健康、社區繁榮發展、持續把安全和道德誠信放在首位,且環境受到保護的未來。我們稱這份長期承諾為「建設永恒」(Building Forever)。

De Beers於全球共設有超過30間精品店,並可透過官方網站線上選購。

關於置地廣塲

置地廣塲是頂級購物和品味生活的代名詞。其悠久歷史始自 1904 年,時至今日,這裡已成為置地公司中環物業的高級時尚購物點,當中包括四座地標建築:置地廣塲中庭、置地歷山、置地遮打和置地太子。這些建築由行人天橋相連,雲集約 208 家精選名店和和餐廳,薈萃高級時裝和配飾、鐘錶珠寶、家居用品、貼心專業的美容護理服務,以及中外美饌,為品味非凡的顧客呈獻愜意稱心的購物體驗。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科工館防疫3展同台 「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沃爾巴克氏菌生物 防治法」及「X疾病-新興傳染病巡迴展」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科工館以前最受歡迎的常設展示廳之一「防疫戰鬥營」,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以「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特展」為主題回歸科工館和大家相見!另搭配「沃爾巴克氏菌-登革熱生物防治法」及「X 疾病-新興傳染病巡迴展」,防疫3展同台,機會難得。

▲科工館防疫演示照。(圖/科工館)

這個展覽介紹關於登革熱、腸病毒、結核病、愛滋病及流感等傳染病,是科工館與衛福部疾管署最初於民國97年共同合作建置,展覽深受國中小學生與親子家庭觀眾的喜愛,是南部地區非常重要的傳染病防治教育場域,一直到民國110年閉展,累計超過120萬人次參觀,重複造訪平均次數超過5次。展覽期間亦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支持下,精選其中最受歡迎的兩個展示單元,並加入新元素,規劃成方便移動的「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特展」,延伸觸角對外移展。

▲科工館防疫演示照。(圖/科工館)

「防疫戰鬥營」曾於馬來西亞圓頂科技館、屏東科學教育中心、臺南市兒童科學館、雲林官邸兒童館、花蓮靜思堂、嘉義市東區體育館、臺中靜思堂、新北雙和及三重靜思堂展出,去(112)年10月再度前往馬來西亞,將臺灣的蚊媒防治成果及防疫教育資源帶到吉隆坡、馬六甲和麻坡,與海外民眾進行互動交流,經過多年海內外巡迴後,再次回到科工館展出囉!

▲科工館防疫演示照。(圖/科工館)

秉持著推廣科普的精神,此展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及寓教於樂的遊戲闖關形式,帶領民眾化身防疫戰士進入戰鬥營,經由多種高互動體驗關卡,如AR擴增實境、射擊遊戲、跳舞機和大肢體互動,學習登革熱及流感防治,挑戰自己的防疫知識。進入展場,觀眾先領取個人專屬的生命戰鬥卡,拍照登錄後即可開始一系列的探索與體驗,每個關卡累積的得分都將記錄在生命戰鬥卡中。防治登革熱的第一步在於認識病媒蚊,透過擴增實境(AR)的畫面,觀察蚊子不同蟲期的樣貌;操作斑蚊Q&A卡牌遊戲,測試對蚊子生活習性的瞭解程度;最受歡迎的尋找孳生源射擊遊戲,使用紅外線感應槍找出居家室內或戶外容易 積水的地方,強化「巡、倒、清、刷」清除孳生源的觀念。

▲科工館防疫演示照。(圖/科工館)

展場的另一側,介紹流感的預防方式,透過勤洗手、戴口罩和運動來增 強抵抗力,避免病毒的侵害,試試防疫飛毛腿,看看能否健康地跑到終點!接著邀請親朋好友一起站上防疫大擂台,結合正確的傳染病知識和靈活的肢體運動,爭取高分。結算成績時,前八名將會公告在排行榜上,如果對成績不夠滿意,請保留生命戰鬥卡,歡迎隨時再來挑戰!

▲科工館防疫演示照。(圖/科工館)

此外,隨著國內外研究的發展,介紹國家衛生研究院正進行的研究-「以蚊治蚊」的「沃爾巴克氏菌-登革熱生物防治法」,並透過設立意見交流展版, 與民眾進行科學對話。民眾可通過模型及標本觀察雄、雌蚊特徵差異與習性,現場更備有公蚊籠,邀請大家將手伸進其中,親身體驗公蚊子不咬人的特點。最後,別忘了參觀科工館B1F圓形中庭的「X 疾病-新興傳染病」特展,回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大流行期間,我們共同對抗疫病的經歷,以及這段期間生活上的種種變化,面對可能再次來襲的X疾病,我們是選擇束手無策,還是設法因應呢?進入展場,認識病毒、傳染病及新興傳染病;化身醫師觀察檯面上四位患者的症狀,運用流行病學調查,推測他們分別被何種病原體感染;體驗洗手七式互動展具,變身疫調專家,透過卡牌遊戲追查病毒的蛛絲馬跡,共同對抗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眼明手快配對卡牌,認識自我保護的9種重要方法;透過刺激的觸控遊戲,學習如何有效治療並避免抗生素抗藥性;最後,參加擲球遊戲,預測下一個 X 疾病的發生時間、成因、病原體及傳染途徑,思考採取哪些行動以減少威脅。

「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與「沃爾巴克氏菌-登革熱生物防治法」特展、「X疾病-新興傳染病巡迴展」即日起於科工館展出,歡迎民眾前來參觀,在充滿趣味與挑戰的環境中輕鬆學習傳染病防治知識,提升自我防護的能力。

【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特展+沃爾巴克氏菌-登革熱生物防治法特展

    期:即日起至12月31日

    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圓形館第5特展廳

參觀票價:每人60元

參觀時段:本展分上下午場,上午場為9:00-12:00、下午場為13:00-16:30;12:00-13:00暫停售票及入場。

 X疾病-新興傳染病巡迴展

    期:即日起至12月15日

    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圓形館 圓形中庭

參觀票價:免費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