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頸雉生態面臨極大的威脅。(圖∕周俊雄攝)

在台灣保育類「三大雉雞」黑長尾雉、藍腹鷴和環頸雉之中,最受到人類與環境威脅的是環頸雉。不久之前,宜蘭縣大南澳農民捕捉一隻環頸雉,吊掛在農田裡示眾,遭到警方和野生動物保育單位的取締,這正突顯出環頸雉和農民的直接衝突。


▲環頸雉喜歡在高隱密性的草叢活動。(圖∕周俊雄攝)

黑長尾雉,俗稱「帝雉」,和藍腹鷴都是台灣特有種,皆生活在山區。環頸雉俗稱「啼雞」,又叫做雉雞,屬於台灣特有亞種,雄鳥的體長80公分,雌鳥60公分,雄鳥的身體顏色多彩而艷麗。生活在平原的環頸雉是二級保育類的特有亞種鳥類,非法獵捕環頸雉可能遭到二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五十萬元以下的罰金,罰則相當嚴重。

目前台灣的環頸雉在宜蘭、花蓮、台東、台南,以及台中大肚山一代仍然可以看到。宜蘭的大南澳農田,是北部地區僅有可以看到環頸雉的地方。


▲阿里山帝雉。(圖∕周俊雄攝)

根據宜蘭自然史作家吳永華的描述,日據時代,環頸雉是數量很多的留鳥,牠們喜歡草叢很多的放牧地環境,因為芒草高,隱密性好,以前在蘭陽溪和宜蘭河的開闊河川地上族群數量很多,後來日本人築堤防洪之後,耕種活動的人漸多,芒草也被砍除,環頸雉才漸漸的消聲匿跡。加上雄鳥體色十分亮麗耀眼,引來捕獵者的覬覦,但自光復以後的打獵人士,已苦無環頸雉可打了。

吳永華表示,他的老家在宜蘭河畔梅州里,聽老一輩說,日據時代,他們在河川的開墾務農時,經常可以看到環頸雉全家出遊,也常常撿到環頸雉的蛋。另外,已故的老獵人楊景星曾經認為,環頸雉喜歡在甘蔗田活動,在光復前兩、三年,二結糖廠遷往海南島之後,大片的甘蔗園荒廢,並且改種其他作物,影響了牠們的棲息環境。


▲公藍腹鷴(上)、母藍腹鷴(下)。(圖∕周俊雄攝)

吳永華在《守著蘭陽守著鳥》一書中說,1980年代以後,宜蘭開始的鳥類觀察活動,從來沒有人再發現過環頸雉的蹤跡,1990年代,只有在宜蘭、花蓮交界的和平溪口一帶看見環頸雉。

所幸最近幾年,環頸雉在大南澳地區,大約都有二、三十隻以上的穩定族群,吸引北部地區許多攝影好手及賞鳥人士造訪。


▲福山植物園的藍腹鷴育雛。(圖∕周俊雄攝)

不過,保育類環頸雉的生態環境和農民的耕作田地完全重疊,環頸雉使用嘴喙和腳爪撥土尋找食物,主要是以植物的種子、嫩芽、嫩葉、穀物、昆蟲等為食,因為常常啄食破壞蔬菜、豆苗和玉米田,造成農民損失。無奈的農民獵殺環頸雉事件遭到公開取締,農民懷疑是攝影人士報警,當地民眾甚至到攝影師拍攝環頸雉的位置燃放鞭炮進行干擾。

美麗的環頸雉一度被冠上「草地明珠」的雅號,牠們的美麗與哀愁,值得更多的人加以關注和重視。(本文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