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山休閒農場因有溫網室設施而避開梅雨災害。(圖∕陳木隆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為了避免豪大雨重創農民辛苦種植的作物,農糧署東區分署18日在宜蘭縣壯圍鄉旺山休閒農場,藉由瓜農林旺山的成功經驗,舉行「補助溫網室農業設施」宣傳活動,鼓勵農友善用政府補助,建造相關設施與設備,以達防災保收益的效果。

農糧署自106年起推動「設施型農業計畫」,補助農友設置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結構型鋼骨溫網室等農業設施,以提升防災生產效能,並提高農作物品質。以宜蘭地區而言,知名的農作物如三星蔥、金柑、哈密瓜,目前已有部分農友利用溫網室的特級防護,在天災來襲時保障辛苦所得。

東區分署長陳昌岑表示,今年5月底的豪雨重創壯圍鄉的瓜果,以露天方式栽培的農友損失尤為慘重,災損達50%以上,農委會已於6月10日公告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農友儘速復耕復建。此次豪雨災害中以設施栽培的農友,不論是「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或「結構型鋼骨溫網室」,都得以躲過暴雨侵襲而保住收成,旺山休閒農場就是其中之一。

種植瓜果已逾20年的林旺山,早年以露天栽培為主,數度因為颱風雨害血本無歸,家人望著滿目瘡痍的農園興嘆抹淚,有感於靠天吃飯的辛苦,近年更積極導入溫網室種植瓜果,目前利用「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種植「蒂特密」、「新世紀」等高經濟價值的瓜果,儘管5月的接連大雨來襲,溫室內一顆顆瓜果得以守住,讓消費者能有優質的好瓜可食。

林旺山和他的兒子林智凱表示,香瓜、洋香瓜喜高溫、多日照的環境,對低溫敏感,雖然對土壤的適應性廣,但忌積水。近年來氣候異常,生育期時常遇到低溫、著果期又易遭受梅雨季豪雨的影響,收成大不易。自從採用設施栽培後,成功克服生育期的低溫及成熟期的豪雨。

林智凱指出,他們的瓜園更透過環控儀器,監控溫溼度、土壤資訊,準確調整溫網室內的通風、噴霧、灌溉及養液供給時機,大幅降低病蟲害發生機率,也減少農藥的施用。哈密瓜的設施栽培,使用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即可,所需成本費用不高,如須移地栽培,也方便操作,減少1次天然災害的損失,設施的投入就回本了。每年6月瓜果採收結束後,會將溫室四周的塑膠布由一邊掀起固定扣合於另一邊,留下的錏管結構仍有相當耐風效果,即使颱風季節也不用擔心。

東區分署表示,農委會推動「設施型農業計畫」,輔導蔬果作物由露地栽種,轉型為溫網室設施栽培,加强型水平棚架網室每分地最高補助12萬元、簡易式塑膠布溫網室每分地最高補助39萬元、結構型鋼骨溫網室每分最高補助78萬元。

此外,108年5月起新增「溫網室設施環境控制及生產設備補助」,補助項目擴及到溫室環控系統、水養液供應系統、內循環扇、降溫風扇、光控式電動遮陰、微霧降溫系統、自動噴藥系統、自走懸吊桿式噴灑系統、電動天窗、屋頂電動捲揚設備、栽培高床等,各補助二分之一(但各有補助上限)鼓勵農業設備全面升級,管控農作物風險。

今年3月起除原補助蔬果作物外,又新增花卉、特用作物〔限咖啡、香莢蘭及香草植物(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薄荷、羅勒、萬壽菊等)〕及其種苗產業,以及汰舊換新的菇類(香菇、木耳、草菇、洋菇)設施。該分署並強調,為照顧東部、離島及原住民地區農民,溫網室設施補助6成,籲請有意申請的農民,逕洽當地農民團體辦理或電洽分署瞭解相關補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