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當前國際宏觀環境日趨複雜多變,全球供應鏈生態隨之迎來深度調整,傳統的供應鏈解耦點逐漸失衡。跨境支付鏈路冗長、匯率波動劇烈、合規審查繁複等疊加因素,已顯著抬高物流與資金成本,整體交付週期隨之拉長。盛業將致力於成為供應鏈的一部分,以新加坡國際總部為核心樞紐,積極探索Web3.0與穩定幣等前沿技術,更好地幫助中小微企業找訂單、找資金及履約,進而構建一站式的國際化供應鏈科技平台,助推全球供應鏈韌性提升與可持續增長。
隨著全球價值鏈重塑與中國供應鏈升級,走向全球已成為中國企業與中國品牌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新加坡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樞紐,兼具完善的金融體系、優越的地理位置、廣泛的商業網絡等多重優勢,已成為中國企業快速佈局東南亞、輻射全球的首選之地。盛業作為新加坡資本控股的國際企業,已在2018年獲得新加坡國家主權基金淡馬錫的戰略投資,並通過與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家的頭部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及投資,積極探索和佈局國際化業務。同時,盛業積極投身於中國與新加坡間的商業合作項目,並深度參與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此次,盛業將新加坡子公司確立為國際總部,標誌著盛業在開拓國際創新業務、連結全球市場、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方面邁入了新階段,並為擁抱Web3.0新生態和探索穩定幣在國際供應鏈與跨境支付場景中的應用奠定基礎。
2024年,中國外貿首次突破43萬億元大關,連續第8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霞光社發佈的《中國企業出海洞察及全球趨勢展望報告》指出,已有超過70萬家企業正嘗試或計畫出海。其中,55%的受訪企業已將出海納入戰略規劃,31%的企業更是將出海列為核心戰略。中國貿促會發佈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現狀及意向調查報告》進一步表明,超過80%的受訪企業計畫擴大或維持對外投資。然而,市場准入壁壘、管道對接難度、資金周轉效率、匯率波動風險及跨境支付結算複雜等痛點,仍是制約中國企業全球化進程的主要瓶頸。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盛業在深耕基建工程、醫藥醫療、大宗商品等傳統領域的同時,積極佈局電商、機器人、AI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堅持平台化發展戰略,依託AI Agent等技術手段連結產業生態與數據要素,累計幫助超過19,000家中國中小微企業獲得超過2,700億元的訂單匹配和資金周轉服務。基於對中國產業生態的深度連結,盛業敏銳洞察到中國中小微企業日益強烈的出海需求,及其背後蘊含的巨大市場潛力,迅速將其確立為國際業務的新增長點。以電商為例,盛業已與東南亞的頭部電商平台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並依託長期積累的國際市場資源,為中國中小微商家「貨賣全球、店開全球」提供一站式的國際供應鏈解決方案。期間,盛業可通過AI與大數據分析,協助中國商家精准識別東南亞潛在市場機會,提供專門的當地語系化行銷策略,並基於交易訂單匹配周轉資金,助力中國商家在國際市場創造更多收益。
中國中小微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普遍面臨國際間跨境支付結算環節的痛點。在傳統國際間跨境支付模式下,交易須經多級代理行進行清算與結算,各環節均需身份驗證及合規審查,流程繁複、耗時冗長,難以滿足數字化時代下企業的貿易時效需求。同時,手續費、匯兌費、服務費等費用層層疊加,顯著抬升了企業的貿易成本。世界銀行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匯款的平均費率為匯款金額的6.62%,到賬時間為1至5個工作日。而穩定幣作為錨定法幣的新興支付結算工具,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點對點傳輸,可實現「支付即結算」的瞬時清算,並可將支付成本壓低至0.1%。尤為重要的是,穩定幣天然具備匯率對沖功能,有效緩解跨境貿易中的貨幣波動風險。盛業計畫探索穩定幣在國際供應鏈資金周轉服務中的創新應用,以提升資金周轉效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從而將「多、快、好、省」的客戶體驗發揮極致。
盛業表示:「新加坡是連結中國與全球的關鍵樞紐。此次將國際總部設於獅城,既基於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更看重本地成熟的科技生態與支持企業全球化的理念。同時,新加坡作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和強大的金融監管體系。依託監管機制優勢,新加坡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Web3.0生態蓬勃發展的熱土。此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佈穩定幣監管框架,使其成為全球首批將穩定幣納入本地監管體系的司法管轄區之一。未來,盛業將以新加坡作為拓展國際業務的橋頭堡,同時積極探索全面融入Web3.0產業生態,將穩定幣、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與傳統供應鏈資產進行融合創新,為中國中小微企業全球化佈局’搭橋鋪路’,並通過’找訂單、找錢’服務助力他們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供應鏈。」
Hashtag: #SYHoldings #盛業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