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社區淨山行動。(圖/林保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自91年起推動社區林業計畫,培養社區自主辦理後續自然資源監測的能力,並進一步發展在地生態產業,迄今已補助約468案,內容涵蓋森林經營及自然保育等實質工作,並依主題分為「森林保護篇」、「森林育樂篇」、「生態保育篇」及「樹木與生活篇」四大篇章,每案補助金額自15萬至40萬元不等,每年提案受理時間為10月1日至31日,有興趣的社區或非營利團體洽詢宜蘭分署(03-9545114),或至社區林業計畫申辦資訊網(https://communityforestry.forest.gov.tw/)查詢。

宜蘭分署攜手在地社區與團體,共同守護山林與生態環境,多個績優社區展現豐碩成果,彰顯社區參與力量。社團法人台灣美麗夷洲協會長期推動在地蝴蝶生態,透過山林巡守、稀有物種棲地保護、環境教育與親子共學,深化家庭與社區間的互動;由優秀學子組成的國立台灣大學登山社,專注於巡護與林政案件防治,在明池與太平山山區進行監測,並能即時通報異常情況,協助山林資源與史蹟保存。

宜蘭縣泰雅族原住民也積極投入保育行動,泰雅傳統狩獵協會透過設置解說牌、動物影像紀錄及飛鼠箱,並將私人農林地劃設為飛鼠保護區,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龍門社區守護全台唯一的海米棲地舊社沙灘,積極投入棲地巡護與外來種植物移除,減少受威脅植物的採集與棲地破壞壓力,同時推廣國產材運用於門牌與告示牌設置,兼顧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朝陽社區自101年起持續推動濕地維護、步道巡護、環境教育與淨山行動,促使學生與當地居民共同關注環境議題。這些多元案例不僅突顯社區林業計畫的扎根與拓展,也展現地方推動在生態保護與社區發展上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