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61歲吳先生今年5月底在家時意外跌倒,臉部撞擊牆壁,全身失去知覺被推進急診室,檢查發現頸椎脊髓部份損傷,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醫療團隊緊急進行兩場頸椎手術,成功將吳男從全身癱瘓的處境解救出來,術後兩週即可恢復行走、進食。
「誰也不知道意外與明天哪個先來!」吳男身體硬朗、平時也有運動健身習慣,從沒想到在家跟貓咪玩竟會跌到癱瘓。吳男家屬表示,這次躺著進醫院,能夠走路出來,都要感謝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團隊即時手術救治,家屬回憶,送醫時吳男意識清楚,只有手腳不能動,送醫第一時間進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並未發現異常,原以為只是過度換氣引發手腳麻木,但2小時後手腳仍無法使勁,急診醫療團隊察覺後,緊急進行頸椎核磁共振掃描後,進一步確診為多節頸椎間盤突出,造成椎管狹窄,外傷後頸椎脊髓部份損傷所致。
嚴重頸椎損傷恐有全身癱瘓風險,神經外科主任羅揚嵐立即為吳男施予高劑量類固醇,隨後進行頸椎椎板移除減壓手術,緩解脊髓壓迫,接著切除突出的頸椎椎間盤,並同時進行脊柱融合手術,將頸椎重新復位固定。吳男原本全身癱軟被推進醫院,經過馬拉松式手術後積極復健順利找回四肢功能,術後兩週便能自行走路,漸漸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用筷子吃飯、沐浴洗漱都沒問題,力氣也逐漸恢復。在神經外科進行後續追蹤,羅揚嵐主任表示,配戴頸圈三個月等骨頭長好,就可回歸職場。
羅揚嵐表示,頸椎手術屬高難度重症手術,需要神經外科、麻醉科、術中監測團隊緊密配合,此次羅東博愛醫院接獲病患後,急診與重症醫學團隊迅速動員進行手術,術後病房端也與復健醫學科搭配職能治療、物理治療,是幫助病人迅速恢復的關鍵。
他提醒,頸椎脊髓損傷多來自劇烈外力(意外事件),如職業傷害、車禍、運動傷害、暴力等,而居家空間裡的障礙物、潮濕地板、浴室和廚房等,都必須留意防跌防滑,頭頸部受傷後若有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應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