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山 央行換屋鬆綁踢鐵板!銀行拒收切結書 18個月寬限恐淪為紙上福利
中央銀行放寬換屋族限制的美意,恐面臨銀行端執行意願低的現實挑戰。央行8日宣布將換屋族出售舊屋的期限從1年延長至18個月,希望能緩解房市交易降溫帶來的壓力。然而,多數銀行對於收取切結書意願不高,背後存在貸款額度不足、後續追蹤成本太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等三大障礙,讓這項政策美意可能大打折扣。
政策放寬與現實落差矛盾
央行這次放寬換屋期限,主要是因應市場現實需求。根據央行業務局長謝鳳瑛說明,銀行承作第一戶購屋貸款的協處大約2~7個月可完成、第二戶3~8個月可完成,目前各銀行已累計承作逾700件。但央行仍接獲少數十幾個民眾個案陳情,評估後決定將期限延長半年。這項政策調整顯示央行已體諒民困,然而實際執行面卻面臨重大挑戰。有建商直言:「只要是切結的案子,現在大多數銀行都不收了。」這種現象背後反映的是銀行端的現實考量。
銀行端三重顧慮
房產達人 張惠山分析,銀行對收取切結書意願低落,主要基於三大原因:
第一是貸款額度原本就不足。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下,銀行不動產貸款水位受限,只能用舊貸清償的額度來承作新的房貸,使銀行缺乏承作誘因。
第二是後續追蹤成本太高。銀行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稽查,並處理可能隨之產生的訟爭,這些隱形成本讓銀行望之卻步。
第三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在當前監管環境下,銀行寧可選擇相對安全的貸款案件,避免承作可能帶來額外風險的換屋貸款。
換屋族現實困境
對於換屋族來說,雖然期限延長提供了更多緩衝時間,但根本問題並未解決。房市專家指出:「現在換屋族終於暫時得救了,畢竟尋找願意收切結書的銀行本來就很困難,需要花更多時間辦理貸款。然而,雖然多了六個月時間,可是申貸挑戰度仍不低。」
這種情況就像從98度熱鍋換到80度熱水之中,雖然溫度稍降,但還是很痛苦。集中度管制依然沒放寬,銀行普遍不收切結書的問題依舊存在,換屋族仍面臨實質困難。
張惠山呼籲,央行應針對換屋民眾取消限貸措施、或至少提高成數,並調降存款準備率,打開資金水龍頭,才是解決之道。
新建房屋符合耐震、消防、隔音、綠建築設計標準等最新建築法規,即使民眾所居舊屋未屬都更危老重建範圍,可藉購置新屋提升家庭居住品質與安全。但在現行管制下,這些改善居住品質的機會都受到限制。
房產達人 張惠山 說明 央行放寬換屋期限的政策美意與銀行執行面的現實落差,凸顯了當前房市政策的矛盾。
雖然央行試圖在信用管制與民眾需求間取得平衡,但若無法解決銀行端的執行意願問題,政策效果恐將大打折扣。建議主管機關應該進一步思考如何提升銀行承作意願,例如提供更明確的規範指引、適度調整貸款成數限制,或建立更有效率的追蹤機制。只有政策制定與執行面相互配合,才能真正幫助有換屋需求的民眾,同時維持房市穩定發展。畢竟,政策的成功不僅在於立意良善,更在於能否落地執行。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5301264373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