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天下雜誌微笑台灣8月15日公布「永續旅遊準備度調查」,臺東縣在「永續旅遊行動獎」5大面向中的「文化面向」脫穎而出,27日由副縣長王志輝率領相關同仁,出席「2025永續城鄉論壇-給地方的核心重訓計畫」活動領獎。
臺東縣政府推動永續旅遊文化行動,結合原住民族文化、在地生活智慧與低碳永續理念,建構具創新性、在地性與影響力的文化旅遊模式。其中,由原住民族行政處主責的「台東部落食尚計畫」,以七大原住民族、183個部落為基礎,導入SDGs目標,轉化文化資產為可體驗、可傳承的文化旅遊內容,建立具制度性與在地參與的永續文化旅遊模式。
行動成果上,臺東鼓勵部落食尚店家採用周邊小農作物,強調短鏈供應與減塑包裝,實踐食物低碳里程理念,也將此納入制度性評核。同時,整合部落飲食與自然文化資源,開發15條半日至二日的文化遊程,結合生態旅遊、山林旅遊、農業體驗、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技藝與知識等,帶動在地導覽、接駁與青年就業,活絡地方產業。導覽過程導入族語、圖騰與歷史故事,並以QR code與社群推廣文化內容,讓傳統文化透過數位方式延續與創新。所有遊程均經部落諮商與確認參訪範圍,並於行前說明文化禁忌與背景,展現對敏感地景的尊重與保護。縣府強化部落主體性,鼓勵族人擔任導覽與接待角色,提升文化詮釋權與經濟回饋。
另外、環保局推動「淨零綠生活體驗」,也在關山、崁頂、鸞山等地導入原民環境智慧與永續教育,實現文化與環境並進。另於綠島推動「護蟹行動」及寄居蟹殼清理,旅客與部落共同參與生態保育與文化學習,體現環教、物種保護與地方文化共融。
臺東縣政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表示,臺東模式的創新性體現在文化旅遊即教育、地方即詮釋主體的策略設計,在地性來自部落共創共管的參與機制,而影響力則透過制度評核、品牌整合與跨域合作持續擴大。未來,將持續擴展參與部落、深化旅遊體系、強化國際交流,打造臺東成為南島文化與永續旅遊文化的典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