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765

串起生命之鏈 屏東首支高級救護隊正式成立

【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13日在消防局舉行「高級救護隊」成立儀式,成員由10位通過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資格認證的專業人員組成,縣長周春米說,屏東消防局遇到明揚、安泰醫院等重大挑戰,急救的關鍵就在一瞬間,高級救護隊的成立是屏東縣公共安全的里程碑,讓民眾在最危急的時刻,感受到政府的支持與用心。

▲在屏東市成立全縣第一支高級救護隊是屏東縣公共安全的里程碑(圖/屏東縣政府)

縣長周春米表示,緊急救護的目的,就是在民眾遇到意外創傷或疾病時,經向119求救後,派遣救護技術員迅速趕赴現場,屏東市是縣內人口最多的鄉鎮市,屏北區域也是緊急救護案件數最高的地區,消防局在屏東市成立全縣第一支高級救護隊,用雙軌派遣模式,讓急救現場至少有4名救護人力,立即給予專業且有效的急救處置,在穩定傷病情後,迅速送達醫療機構接受進一步的醫療處置。

周縣長說,感謝所有消防、救護人員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守護縣民生命健康及安全,不斷透過自己的專業訓練來展示生命的奇蹟,提供即時、高效且高品質的緊急醫療服務,縣府團隊為了守護消防、救護員們的出勤安全,將持續挹注相關器材、設備所需經費預算,讓消防救護人員能更加安全、安心地完成每一次的救災救護勤務,未來將持續招募與培訓更多高級救護技術員,並推動更完善的救護服務網絡,逐步擴充高級救護隊的規模,串起屏東生命之鍊。

消防局表示,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得依預立醫療流程施行注射或給藥、氣管插管、電擊去顫術及使用自動體外心律器等救護處置,雙軌派遣模式能在病患發生危急時,有高級救護技術員提早在急救現場,依照預立醫療流程,對病人實施本來要等到急診室才能進行的進階醫療處置,除了能增加急救效率,更讓民眾感受到雙倍的專業救護服務與保障。

▲希望讓每一次救護出勤都有一位高級救護技術員,可以在8分鐘內到達急救現場(圖/屏東縣政府)

消防局指出,人體心臟停止後4分鐘大腦就開始損傷,因此若能在病人心臟停止後4分鐘內進行CPR,8分鐘內進行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將有助於病患的存活率和預後,成立高級救護隊就是希望讓每一次救護出勤都有一位高級救護技術員,可以在8分鐘內到達急救現場並且完成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讓危急病人有機會延續生命並獲得健康的生活。

去年某天早晨突然心肺功能停止的林小姐,今天到活動會場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因為家人的即時求救、DA-CPR(民眾急難時提供相關的專業諮詢,引導民眾進行CPR 急救)和高級救護員快速到達現場後,立即給予她高級心臟救命術處置,才讓她得以重獲生命並健康重返家庭,並在今天高級救護隊成立現場,給予最好的見證與祝福。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三生永續農業 新北打造綠色生活新典範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11日於市政會議以「三生永續」為主題,說明從生產、生活及生態推動永續農業成果,以生態給付維護生物重要棲地,已累計發出超過300萬元生態薪水。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農業局推動永續農業,拓展全通路協助農民生產,以綠色照護提高市民生活品質,同時從山到海維持生態平衡,打造永續農業城市。2026年將與20家農會及8處農再社區共推綠色照顧,同時生態給付範圍將擴大成8區。

生態給付通過件數成長7.7倍
為了維持生態系統平衡,農業局以「共生共榮」自110年起配合中央辦理「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參與者每公頃最高可獲得7萬元的「生態薪水」,讓農友在保護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也能獲得資金支持,自計畫開辦以來,累計通過件數150件,今年相較於110年通過件數更是成長逾7.7倍,辦理地區也從4區擴大為6區,生態薪水已累計發出超過300萬元。
另外,新北市動物救援案件逐年增加,113年至11月底已達1萬8658件,救援動物除了犬貓,也包含鯨豚,因此動保處與民間團體成立「新北市海洋保育教育園區」,結合救援、醫療、收容、野放及教育功能,提升海洋野生動物救援效率,同時漁業處亦積極復育海洋資源,如九孔、花枝等,自108年以來,已放流九孔52萬顆、花枝苗2萬5,000尾、海水魚苗8萬尾。

綠色照護用綠照員、醫療團隊、不彎腰菜園照顧到長者的心
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農業局與16家農會及6個農再社區合作推動綠色照護,從綠飲食、綠療育以及綠陪伴三個層面照顧長輩,讓長輩擁有療育身心、退而不休的銀髮生活,像是汐止區農會今年將農會休閒中心整修打造成綠色照顧園區,是新北市第一座結合綠色照顧站、銀髮俱樂部、農事體驗及食農教育的複合場域,保留原有水稻田做為食農教育場域,同時也考量長者關節行動不便,打造高度100公分的不彎腰菜園區,讓長者可輕鬆從事農作栽培,以全齡設計平衡環境、生活、健康三構面平衡;另外甫獲全國「金牌農村」銅牌的紫東社區設有綠照員服務,定期訪問長者追蹤健康狀況、陪伴長者共餐外,更邀請醫療團隊至社區健康檢查,同時也與苗圃業者合作,提供菜苗、肥料予農友,讓長者滿心歡喜參與社區共農菜園,種出來的菜也供社區共餐使用。

全年行銷 萬金杜鵑品牌獲10項國際大獎
新北市農產品產量及品質在全國名列前茅,農業局打造各式品牌,提升產業價值並屢獲國際獎項肯定,像是創建萬金杜鵑品牌,透過春季花展引入觀光人潮,帶動萬金地方經濟,同時透過攝影展、小旅行及開發聯名商品,帶動全年經濟,品牌更獲10項國際大獎肯定。

新北茶師聯手拿下12年全國製茶技術競賽冠軍
另外也輔導農友不斷精進生產技術,生產品質技冠全台,如新北茶師共拿下全國製茶技術競賽12座冠軍,使新北市成為歷屆獲冠數最多縣市,今年也同時拿下全國機採茶菁技術競賽冠軍。除以品牌行銷外,亦透過多元通路擴大銷售管道,像是輔導新北市農會推動零接觸經濟,以直播方式銷售農產,創造2.2億銷售商機,未來將拓展全通路開創無限商機。

新聞來源:享新聞

四維高中「三好歲末感恩系列活動」 卡拉OK賽全場直播也嗨翻全場

四維高中「三好卡拉OK總決賽」,該校全國原民舞蹈常勝軍壓軸演出。(圖∕記者范振和攝)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十二月是花蓮四維高中「三好歲末感恩月」,昨(14)日下午在花蓮遠東百貨公司前廣場推出「三好卡拉OK總決賽」,由校內初賽過關的17名學子來一場尬歌決賽,儘管天寒仍引來大批聽眾溫暖加持,學校也透過直播在學校臉書專網讓遠距學生、家長都能觀賞精彩演出。

▲四維高中「三好卡拉OK總決賽」,選手們各個台風穩健。 (圖/范振和攝)

「三好卡拉OK總決賽」舞台,第一次從校內搬到了戶外遠東百貨廣場,特別安排專業音響設備,以大型舞台、演場會規格,讓參賽同學比擬專業歌手,盡情歌唱、表現自己,500餘位師生、家長為參賽選手加油打氣,現場尖叫、歡呼聲不斷。

▲四維高中董事長黃淑怡(左)與校長蔡忠和,對學生在卡拉OK賽中的優異表現,讚不絕口。(圖/范振和攝)

董事長黃淑怡全程聆賞,看到愛徒們傑出表現,表示學校很努力教育孩子,也很重視多元發展,這次見識到學生多才多藝的一面,看著全力協助的老師與親友照護舉措,美麗的鏡頭都令她動容。

▲儘管天寒,四維高中卡拉OK賽來大批聽眾溫暖加持。(圖/四維高中提供)

此次四維邀請了四位知名評審包括,創作歌手阿堤(Artie)曾獲Myfone行動創作獎最佳演唱人;原住民藝術家與舞者高緯家,目前活躍於舞台表演與文化交流領域;四維榮譽校友楊世謙目前是原住民語言教育者,曾獲校內三好歌唱大賽冠軍;以及專業舞蹈教師與編舞家林琬晴。

▲四維高中邀請四位專業評審打分數。(圖/范振和攝)

各個參賽者臺風穩健,選擇曲風也很多元,搖滾、抒情、快歌,不一而足,校方也安排曾多次勇奪全國原民舞蹈冠軍的選民串場演出,備受好評。經一番激戰後,由演唱《流浪記》的游恩芯奪冠,林浩宇拿下第二名、麻青湛第三名,人氣獎是方秉奇,造型獎得主是曾俊熙。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在有獎徵答時,都不忘問搶答小朋友以後要不要讀四維高中,每個人都回答「要」,讓黃淑怡等人笑得合不攏嘴。

▲四維高中董事長黃淑怡(右)頒發三好歌唱大賽冠軍得主游恩芯(左)獎狀祝福。(圖/四維高中提供)

▲每個小朋友在有獎徵答後,口徑一致地聲稱以後要讀四維高中。(圖/范振和攝)

校長蔡忠和表示,學校是以品德為核心的學校,每年十二月的「歲末感恩月」中,會為學子舉辦系列有意義的活動,以豐富校園生活,除了凝聚向心的班級圍爐,以及全校書寫感恩卡,向各界表達感恩外,今年也首次辦理抖音舞蹈比賽。這次的歌唱賽第一次拉到校外,提供學生一個發掘潛力、展示自我的舞臺,期盼能讓學子們感受到學校的關懷與溫情。

嘉義縣表揚138名長照人員 佈建完整長照網絡

▲嘉義縣舉辦績優長照人員暨長照據點表揚活動,長照從業人員共聚一堂。(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15日舉辦績優長照人員暨長照據點表揚活動,縣長翁章梁親自頒發138個獎座,肯定長照夥伴的付出,感謝長照服務組織及第一線服務人員的辛勞。翁章梁表示,嘉義縣投入長照領域的工作夥伴人數持續提升,長照產業越來越成熟,希望在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每一位長者都能得到政府的照顧。

嘉義縣已佈建55家居家服務單位、26家日間照顧、4家小規模多機能中心、1家團體家屋、25間家庭托顧及52間住宿式機構,有2500多位照顧服務員全心投入。

▲縣長翁章梁頒獎表揚績優長照人員。(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今日有138名長照服務人員及單位獲獎,涵蓋長照專業人員、照顧服務人員、後勤服務人員和志工。 長照專業人員和照顧服務人員貢獻獎從5年到20年不等,也頒發創新獎、服務貢獻獎及評鑑績優等獎項,表揚在長照服務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個人與團體。

社會局提醒,有長照服務需求的民眾,可洽各鄉鎮衛生所長照分站,或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前5分鐘免費),將有專人提供諮詢服務。

北港朝天宮媽祖蒞臨慈德育幼院 為弱勢兒童祈福與助力募款

▲北港朝天宮媽祖聖駕首度蒞臨高雄市燕巢區慈德育幼院,為院內孩子祈福。(圖/慈德育幼院提供)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北港朝天宮開山建廟330週年,為將媽祖悲心廣行之精神傳遞至社會上的每個角落。12月14日中午,媽祖聖駕首度蒞臨高雄市燕巢區慈德育幼院,展現其建廟330周年的慈悲精神。本次活動由北港朝天宮蔡咏鍀董事長與慈德育幼院蔡宜靜董事長聯合安排,旨在為院內孩子祈福,並加持即將增建的三棟新家屋,期望能為院童提供更安全、舒適的成長環境。

朝天宮媽祖聖駕象徵性的祈福儀式成為全場焦點,院童們也在眾人見證下接受祝福。蔡宜靜董事長表示,此次媽祖蒞臨,不僅為院童們帶來精神上的支持,更喚起社會大眾對弱勢兒童的關懷與支持。

▲北港朝天宮將全力協助院方增建新家屋募款工作,期盼透過信眾的力量,為育幼院帶來實質幫助。(圖/慈德育幼院提供)

除了祈福,活動還將重點放在慈德育幼院即將進行的擴建計畫。院方計劃增建三棟新家屋,以改善現有的生活設施,滿足更多孩子的需求。蔡咏鍀董事長呼籲各界善心人士,共同支持這項善舉,讓院童們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北港朝天宮也將全力協助募款工作,期盼透過信眾的力量,為育幼院帶來實質幫助。

高雄慈德育幼院長期致力於照顧弱勢兒童,為無依無靠的孩子提供一個溫暖的家。此次北港朝天宮媽祖的到訪,不僅象徵宗教信仰對社會公益的支持,也是一場宗教與慈善的美好結合,也讓社會大眾看見宗教信仰如何轉化為實質的愛與關懷。北港朝天宮媽祖聖駕的蒞臨無疑為慈德育幼院帶來了一股希望的力量,成為宗教公益的典範。

提升雲東觀光量能 古坑樟湖國小舊校區擬規劃遊客中心

▲縣長張麗善等人實勘古坑樟湖國小舊校區,希望活化校園用地,帶動地方發展。(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古坑鄉樟湖國小舊校區因位處交通要道,地方希望能活化利用,成為通往大草嶺地區的中繼站,帶動樟湖地區觀光發展。今(15)日縣長張麗善偕相關人員前往現場實勘,責成教育處申請經費,朝設置遊客中心方向規劃設計。

樟湖國小於102年遷校並改制為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目前舊校區部分空間依據雲林縣縣有財產管理自治條例,及雲林縣縣有公用不動產短期活化運用作業規範,租借給樟湖社區發展協會及雲林縣樟湖藍染人文協會,作為長青食堂、展示空間及協會辦公室使用。

▲樟湖國小舊校區目前作為藍染協會展示空間。(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啟顯表示,樟湖國小舊校區位於通往樟湖、草嶺風景區的主要道路旁,地點非常好,社區希望能改造成遊客中心,提供旅遊諮詢服務外,也可展示藍染、竹編、茶文化,帶動樟湖觀光發展。

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校長陳清圳表示,樟湖國小舊校區現有建築為教學大樓、廚房、宿舍各1棟,已超過50年,921地震後被評定需進行耐震補強,當時粗估需6、7千萬工程經費,若要改造成遊客中心,建議拆除重建會更快也更安全,惟舊校區5筆土地中有1筆是國有財產署土地,需取得國產署同意方可重建。

張麗善表示,古坑大草嶺地區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她上任後積極改善草嶺聯外公路系統,打造石壁森林療癒基地,讓雲林縣成為世界竹組織第一個認證的全球竹地標城市,這幾年觀光人數不斷增加,樟湖國小舊校區位於通往草嶺的要道上,確實適合設置遊客中心,會先請教育處詢問國產署能否無償撥用土地,並盤整地方需求後進行規劃設計。

為城市角落增添溫度 嘉義市城隍廟、北安宮歲末寒冬同步送暖

▲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城隍廟慈善會在歲末將至之際舉辦冬令救濟活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隨著歲末腳步接近,嘉義市政府於今(15)日上午分別響應財團法人台灣省嘉義市城隍廟慈善會冬令救濟活動,以及北安宮福德正神關懷弱勢慈善活動,由副市長林瑞彥帶領市府團隊以行動幫助弱勢民眾,藉此喚起社會對弱勢族群更多關照,期待在歲末冬季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物資與關懷。

林瑞彥表示,公部門資源有限,民間力量卻是無限,感謝嘉義市城隍廟慈善會與北安宮多年來積極辦理冬令救濟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希望藉此能夠有更多的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共同關懷幫助弱勢家庭,讓貧困家庭感到溫暖,帶動社會扶弱濟貧的善良風氣。

嘉義市城隍廟董事長賴永川表示,今年的冬令救濟發放對象為嘉義市低收入戶及弱勢邊緣戶,每戶發放新臺幣3,000元、物資乙份(白米5公斤、壽麵、鰻魚罐頭組、韓國拉麵、食用油),本次共發放1,154戶低收入戶及300戶弱勢邊緣戶,共1,454戶弱勢家庭受益,讓大家有一個溫馨溫暖的新年。

▲嘉義市北安宮於今(15)日舉辦「福德正神關懷弱勢慈善活動」,為有需要的家庭送上物資與關懷。(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城隍廟慈善會長期關懷弱勢家戶,每年除辦理冬令救濟外,更受理弱勢民眾施棺、施米、緊急賑災,更舉辦育幼院慰助,嘉惠弱勢團體。以實際行動參與公益、幫助弱勢,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共同響應,讓社會多一點溫暖。

北安宮自民國100年起,除受疫情影響而暫停,每年皆舉辦「福德正神關懷弱勢慈善活動」,贈送生活物資給全嘉義市19所國小的弱勢家庭學童,今年共有1,019名學童受惠,今天廟方還加碼提供手錶、運動背包、外套等350份禮品,以抽獎方式分送來到現場的小朋友。

此外,北安宮每年也在端午節前夕邀請全市19所國小弱勢家庭學子一起歡度端午節的慈善活動,及長期贊助市府「千盞燈照亮眾學生」助學計畫,熱心公益的善行義舉,令人感佩。

嘉義市衛生局今日也配合城隍廟冬令救濟活動,於廟埕設置疫苗接種站,補助設籍嘉義市滿一年之低收、中低收入戶65歲以上民眾免費接種2劑型帶狀疱疹疫苗。

全台獨嘉chia時光市集 女性社企培力展現嘉義經濟力

▲嘉義市今年度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創業競賽成果,由30組優秀團隊中遴選出10組得獎團隊。(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致力推動女性社會企業培力方案,自110年開辦創業競賽至今,共吸引138組女性社企團隊報名參加競賽,共計遴選出39組團隊榮獲優勝。為展現女力社企成果,今(15)日在檜意森活村嘉義市女性社會企業培力基地舉辦113年度社會創新及社會企業創業競賽頒獎暨chia時光市集,由副市長林瑞彥頒發獎項及10萬元圓夢計畫獎勵金給10家團隊。活動並結合市集展售,讓社企女力的努力被看見。

林瑞彥表示,今年度從30組隊伍中遴選出10家得獎團隊,並與市府及業師為期四個月的輔導,從選點、產品開發、財務規劃等,一路到創業登記,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從112年度創立「Chia」-代表孕育嘉義在地女力社企的創新品牌,至今共徵選錄訓160名女性學員。今年更首度跨出嘉義市辦理分享會,帶著24家嘉義女力社企團隊的商品前進台北華山文創進行展售行銷,實現從在地到國際的新視野。

▲副市長林瑞彥一一參觀各組優秀團隊執行成果。(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他說,嘉義市是可以讓人圓夢的城市,市府跨局處的努力與合作,建構友善創業生態與提供政策資源外,也為想創業的女性朋友們打造一個平台,作為女力社企團隊強而有力的後盾。

社會處表示,今年得獎團隊各具特色,像「納茲貓事務所」創辦人黃秀鑾原本是護理人員,5年前她救援兩週大的流浪貓-納茲,讓她踏上了貓咪插畫創作之路,並推出一系列貓插畫商品。「納茲貓事務所」的成立,不僅是她的創作平台,更肩負著推廣流浪貓領養的社會使命。嘉義市雖然是一個小城市,嘉義女力卻能發揮影響力,期望未來整合民間及政府資源,建構女性創業在地資源網絡,讓更多女性投入社會企業,體現嘉義經濟實力以及社會力。

「中埔哈斯酪梨」產季開跑 國外品種在地種植

▲眾人品嘗「中埔哈斯酪梨」,大讚好吃。(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因珍稀產量、口感綿密,而躍升為酪梨新寵兒的「中埔哈斯酪梨」產季開跑!15日舉行推廣記者會,縣長翁章梁、中埔鄉長李碧雲、鄉農會總幹事李甯潔等人大力推薦,歡迎大家到中埔鄉品嚐美味在地酪梨,再遊訪特色景點,或到農會的好心情購物網選購。

翁章梁表示,很多人喜歡吃酪梨,哈斯酪梨係國外引進品種,在中埔鄉種植成功,想吃的鄉親搶購要快。酪梨營養成分很高,台灣在地種植不論成熟度、碳足跡等指標都會是最好的,不會有進口的冷凍保存或提早採收等品質不一問題。

哈斯酪梨產季為每年12月至隔年2月。李甯潔說,其實市售也有很多哈斯酪梨,因為是進口貨,熟成度及運輸保存干擾,多少影響口感及品質,落地台灣種植、歷經多年試種及品種優化,口感風味都勝於進口品,產地直送,消費者可購買到最新鮮的酪梨。

▲哈斯酪梨6顆禮盒裝,送禮自用兩相宜。(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農業處表示,酪梨的營養排行金氏世界紀錄之最,各式健康料理均可以見它入菜,中埔鄉農會研發「中埔哈斯酪梨」健康食譜,提供更多新吃法,品嚐不同風味。

哈斯品種在全球消費市場市佔率80%以上,果重150至300公克,果皮粗糙,軟熟時果皮呈深紫黑色,含油量20%以上,有濃郁的奶香味,具耐儲運優勢,適合長程運輸,所以能流通全世界。

中埔鄉農會為讓國人嚐到最新鮮營養的酪梨,110年成立果樹產銷班第10班,最初只有14位班員、種植面積約10公頃,至今已增至36位班員,總面積超過30公頃。

中埔鄉位於北緯23.5度,栽培環境優異,目前哈斯面積已超過10公頃,更通過產銷履歷plus認證,符合政府相關生產規範。

李甯潔說,哈斯酪梨只有中埔鄉才有,禮盒裝6顆、每顆約250公克,也有小袋裝售價300元,方便民眾購買,相關資訊可至https://www.1689.org.tw/ 查詢。

南華大學成年禮回佛陀紀念館舉辦 高俊雄:讓孩子更懂感恩與承擔

▲南華大學於佛光山佛陀紀館舉辦成年禮,由父母為子女披上白巾,行「始加禮」儀式。(圖/南華大學提供)

記者李喬智/高雄報導

南華大學是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集百萬人興學所創辦的大學,極為重視學生的品德及生命教育實踐三好,每年皆遵循古禮為大一新生舉辦成年禮,不僅感動每一年的新生家長,也獲得各界肯定與迴響,更成為該校重要的傳統慶典。繼109年移師至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行以來,近年因受疫情影響,終於在睽違四年後,於12月14日由校長高俊雄率副校長、一級主管、院長、系主任、大一班導師及新生,再度回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成年禮,更重要的是帶領大一學生至佛光山宗祖殿禮敬創辦人星雲大師,緬懷與感謝大師建校辦學的艱辛,藉以讓學生們懂得學習感恩與回饋。

南華大學一行約1,000多位師生浩浩蕩蕩抵達佛光山,為讓新生了解創辦人星雲大師辦學初衷及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理念,第一站即至宗祖殿禮敬大師,由校長高俊雄率一級主管代表全體師生向大師獻花、報告近期優異的辦學績效,再由陳宇珩及許芫禎兩位學生發表對星雲大師的敬意與感謝,感謝大師當年發起「百萬人興學運動」辦學,並在佛光山出家眾不辭辛勞行腳托缽、佛光山功德主及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的慷慨捐款下,共同成就今日的南華大學,提供學校豐富的資源、優渥的獎助學金及優質的學習環境,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學習。將遵循大師提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精神,用感恩的心,創造更多的正面價值,回饋社會。高俊雄校長更獻上12強賽國手陳柏清校友的簽名球,感念大師體育弘法,為南華大學棒球隊注入充沛的資源,才得以孕育出優秀的棒球國手。


▲南華大學於佛光山佛陀紀館舉辦成年禮,高俊雄校長(左)為學生披巾行「再加禮」儀式。(圖/南華大學提供)

今年成年禮有529位家長到場,150組親子參加「始加禮」儀式,佛光山宗長心保大和尚、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暨南華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南華大學駐校董事覺禹法師以及多位高中職校長、主任及家長會長亦出席共襄盛舉,全場約有1,500人,場面溫馨、莊嚴。

佛光山宗長心保大和尚為受禮者宣讀成年禮祈願文,並勉勵新生要像跑馬拉松一樣,努力勇往向前,秉持三好精神,把握當下好好學習。並提到好的理念會讓人生走得更加平穩,就如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與生活、學習及工作息息相關,能秉持「三好」的態度為人處世,未來的人生道路會更加穩健有成就。邁入成年,就要訂立人生目標,及早確認目標與方向就會比別人成功,未來充滿希望,要有美好的未來,現在就要好好努力,並以星雲大師2025年新春賀詞「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祝福邁向成年的大一生。


▲南華大學於佛光山佛陀紀館舉辦成年禮,現場全體大合照。(圖/南華大學提供)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勉勵大一生邁向成年更要懂得感恩與承擔,並向在座家長表示,招生時的承諾,會讓家長看見孩子的蛻變與成長,亦提到曾有學生分享,經過成年禮的洗禮,在心態上與為人處事會更不一樣。同時,也分享12強國手陳柏清校友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能在賽場上臨危不亂,要感謝在南華大學求學時所學習到的「禪修」練習數息觀心,做心靈環保及「三好精神」。高校長說,將秉持星雲大師辦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開發潛能,如同大師所寫的南華校歌歌詞中「在這五育並重的學堂、在這三好莊嚴的淨邦」;「這是探求真理的殿堂、這是安身立命的道場」,培育每位南華學子都能「茁壯、放光,為世界增力量」。

遵循古禮舉辦禮是南華大學創校以來的優良傳統與特色,藉由莊嚴的儀式,讓學生體認父母撫育孩子及師長教導學子的辛勞與恩澤。儀式首先從「淨儀」開始,由各院院長瓢水給每位受禮者飲用,教導受禮者飲水思源、心懷感恩;今年「始加禮」特別規劃由子女向家長進行「敬奉手霜」儀式,讓孩子向父母或祖父母在塗抹護手霜的當下,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歷經風霜的雙手,充滿愛與溫暖,藉以喚起孩子對父母的感恩與關懷,在這溫馨的時刻,許多家長不禁流下充滿喜悅和感動的眼淚,也在擁抱下讓親子間的關係更加溫。接著由家長為子女披授代表純潔與象徵成長的白色絲巾。「再加禮、三加禮」儀式則由校長、師長及貴賓一一為學生披上象徵任重道遠的黃巾並贈送小禮物,祝福881位學子正式邁入成年。大一學子在家長、師長及貴賓的見證與祝福下,正式邁入成年,展開人生的新里程。

南臺科大歡慶創校55週年 黃能富:加速培育AI人才回應產業需求

▲南臺科大黃能富校長在校慶活動中致詞。(圖/南臺科大提供)

記者李喬智/臺南報導

南臺科技大學於12月14日歡慶創校55週年,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分別致贈賀電,肯定南臺科技大學多年來在科技教育與產業發展上的卓越貢獻。本次典禮中,國內外貴賓雲集,校友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總統賴清德及副總統蕭美琴分別在賀電中肯定南臺科技大學長期以來對國家社會的卓越貢獻,並期許學校能持續培育優秀人才,為國家發展注入新動能。賀電中特別提及南臺在產學合作、國際交流、以及AI人才培育等方面的亮眼表現,十分推崇學校多年的努力與成果。

此次校慶特別邀請到多所姊妹校及國際合作學校的代表,包括韓國東岡大學校長Min-Suk Lee、越南胡志明農林大學副校長Phan Tai Huan、印尼阿瑪加雅大學副校長Yanti, M.Si、日本工學院大學校長Yasutada Imamura、日本熊本大學副校長Jun Otani、德國康斯坦茲大學校長Sabine Rein以及波蘭研究機構執行長Dariusz Prostański等。這些學術領袖與南臺師生共同探討國際學術研究的最新趨勢,深化雙方的合作關係,並為未來產學合作開創更廣闊的可能性。此外,南臺科技大學張信雄董事長、吳三連獎基金會吳永嘉副董事長、奇美醫學中心林宏榮院長以及校友會全國總會陳大偉理事長皆親自出席本次校慶典禮,鼓勵本校持續投入教育並祝福南臺科技大學生日快樂、校運昌隆。


▲南臺科技大學55週年校慶, 張信雄董事長、黃能富校長與韓國東岡大學校長Ms. Min-Suk Lee與代表等人送上紀念旗幟與禮品。(圖/南臺科大提供)

特於本次校慶中頒獎予南臺科技大學第六屆傑出校友,本屆的傑出校友為仙佳美企業有限公司陳茂松總經理、馬來西亞永平中學李保康校長及麒宏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陳政仁總經理。今年也選出第一屆的優秀青年校友,由洪敬富代表出席,傑出校友們的成就,不僅為母校爭光,更為學弟妹們樹立了學習榜樣。

校慶典禮中頒發了「吳李菱女士獎學金」、「吳修齊獎」、「吳尊賢獎學金」、「教學優良教師」、「服務優良教師獎」與「服務資深優良教職員工」等獎項,表彰對學校有卓越貢獻的師生。頒獎儀式簡單隆重,受獎人備感榮耀。


▲奇美醫學中心林宏榮院長致詞。(圖/南臺科大提供)

南臺科技大學董事長張信雄表示,南臺在過去55年來,始終堅持「辦一流學府、教一流學生」的理念,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鼓勵師生進行創新研究。未來,南臺將持續深耕AI人工智慧、綠色能源等前瞻領域,培育具備跨域整合能力的高階人才。

校長黃能富則強調,在AI時代來臨之際,南臺科技大學將以AI人才培育為首要目標。學校已建置AI Maker,提供師生一個實作AI的平台,加速AI人才的培育。此外,南臺也積極與產業合作,共同開發AI應用,以回應產業需求。

跨縣市交流交通 竹縣府組團考察台中公共運輸建設

新竹縣府率隊考察,與中市府交流多項交通運輸議題。(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突破高海拔道路條件,成功推動和平區梨山幸福巴士,曾受邀到「2024年第30屆智慧運輸世界大會ITS World Congress」分享實施成果、榮獲2024年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成為各縣市取經的交通服務。交通局表示,新竹縣政府日前由交通旅遊處率隊到台中交流幸福巴士、幸福小黃營運發展,並考察大台中轉運中心建設情形,期望透過兩縣市交流大型交通建設及偏鄉公共運輸改善經驗,提升民眾交通便利,建立跨城市共榮共好生活圈。

交通局指出,市長盧秀燕深化區域合作基礎,推動包含台中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市等8縣市的「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發揮共榮共好力量,新竹縣政府日前由交通旅遊處副處長張淇銘率寶山鄉、峨眉鄉、尖石鄉、關西鎮、芎林鄉、五峰鄉等公所人員代表及新竹縣客運公司業者到台中市考察,盼透過交通讓所有人的生活緊密結合,優化公共運輸品質。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市為全台第二大城市,土地面積遼闊,都會化及偏鄉區域並存,城鄉化差異處理的交通運輸課題也不同,盧市長上任後推動「小車大服務」的小黃公車,由原來的2條路線擴增至26條,讓原縣區都有小黃公車路線,今年路網再納入原市區的大坑,行駛公車難以到達的「巷仔內」,接送民眾到目的地,與市區公共運輸無縫接軌,今年完成調查的乘客整體滿意度達95%,顯示深受民眾肯定。

葉局長指出,為強化偏鄉運輸,在梨山地區推動幸福巴士,兌現「愛在梨山、交通無礙」最大價值,躍升為各縣市政府推動原鄉偏遠地區的示範路線,梨山幸福巴士協助居民來往四大部落,照顧就學、就醫及採買的日常所需,近期「幸福」能量持續擴大,增加梨山幸福包車觀光服務,讓來自全國各地遊客能更便利暢遊梨山,交通局作為中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樂於分享交通成功經驗。

新竹縣府團隊到台中參訪,興建中的台中轉運中心工程也是交流的重要公共建設,交通局說明,因應工程耐震強度,大台中轉運中心特別運用「易利柱」優化工法,施工方式與傳統工法不同,是採一體成形的柱主筋及螺旋箍筋結構,並使用CO2冷焊的方式加以固定,以確保結構穩固及提升韌性,串連台鐵、國道客運、捷運藍線、市區客運的重要樞紐,工程預計115年完工啟用,將成為振興舊城區的交通引擎。

交通局強調,該案工程團隊重視施工安全與品質,以創新施工安全技術及作法、引進科技防災技術、加強勞工安全認知及訂定安全操作規範,對工程品質與施工安全上緊發條,今年度獲得「台中市政府金安心工程計畫重大工程組」優勝,並榮獲「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金安獎公共工程組佳作」表揚,完工後將可提供506席汽車停車位、1290席機車停車位、116席自用腳踏車停車位、12席大客車轉運車位,成為台中指標型的公共工程。

新聞來源:享新聞

竹東耶誕點燈暨感恩音樂會 12/20仁愛停車場廣場溫馨登場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將於12月20日下午4點30分開始,在仁愛停車場廣場舉辦2024竹東耶誕暨2025天穿日裝置藝術燈飾-耶誕點燈祈福儀式,晚間7點正式點燈後還有年終感恩音樂會接力登場。(圖/竹東鎮公所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將於12月20日下午4點30分開始,在仁愛停車場廣場舉辦2024竹東耶誕暨2025天穿日裝置藝術燈飾-耶誕點燈祈福儀式,晚間7點正式點燈後還有年終感恩音樂會接力登場,鎮長郭遠彰邀請鄉親們一同來感受熱鬧溫馨的節慶氣氛。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耶誕點燈儀式,現場盛況空前,今年將擴大規模增加年終感恩音樂會。(圖/竹東鎮公所提供)

「點亮竹東,熱鬧竹東!」郭遠彰表示,去年是竹東第一次規劃耶誕節、天穿日相關光影藝術造景,沒想到仁愛停車場廣場的簡短耶誕樹點燈儀式,居然聚集了近千名民眾來共襄盛舉,空前盛況讓他也為之震撼,今年特別在點燈後也規劃了年終感恩音樂會,讓去年意猶未盡的鄉親們能夠感受到更歡樂、更溫馨的氣氛。

竹東鎮公所表示,點燈儀式20日下午4點30分在仁愛停車場廣場揭開序幕,接連安排有樂團演奏、氣球互動、腹語表演、教會合唱團演出等暖身活動,然後在晚間7點至7點5分進行牧師祈福儀式,7點5分至7點10分正式點燈,點燈後開放鄉親與現場大放光明的耶誕樹合照。

▲新竹縣竹東鎮公所去年首度舉辦耶誕點燈儀式,現場盛況空前,今年將擴大規模增加年終感恩音樂會。(圖/竹東鎮公所提供)

活動現場在晚間7點30分後,緊接著有演出時間為一個小時的年終感恩音樂會登場,為了符合竹東鎮客家大鎮的文化氛圍,這場音樂會特別邀請客家創作歌手曾仲瑋來演唱,而且後面表演的樂團演奏的曲目中也將有客家歌曲,要讓來參加點燈儀式的民眾,感受到竹東今年耶誕點燈夜的滿滿客家風情。

健康春節五部曲:從早睡到養胃,讓身體回歸平衡

您知道嗎?根據最新研究,春節期間高鹽、高脂飲食會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20%(註1)。此外,不規律的作息和熬夜可能導致腸胃功能下降,並誘發炎症反應,對免疫系統造成負面影響(註2)。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生活習慣,卻可能成為您健康的潛在威脅。

春節,作為一年中最重要的團圓時刻,怎能讓健康問題成為家人歡聚的負擔?或許您也曾在節日後因疲憊不堪的身體,為“吃好、睡好”的新年計劃感到懊惱。本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如何通過調整作息、選擇健康飲食,並結合中醫養生智慧,讓您的身體在節日中保持最佳狀態。現在就一起開始這場關於健康與幸福的探索吧!

參考文獻:

  1. Graudal, N. A., et al. (2017). Sodium reduction in populations: Insights from the SPRINT Tri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2), 2138-2149. (PubMed)
  2. Grandner, M. A., et al. (2019). Sleep and inflamma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15(4), 202-212. (PubMed)

春節健康的現代挑戰:數據與科學解析

春節期間的飲食與作息習慣往往與平日截然不同。您是否也曾因年夜飯後的油膩與消化不良而苦惱?根據研究顯示,春節期間的高鹽、高糖、高脂飲食會顯著提高血壓、血糖水平,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註1)。一項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的研究指出,節日期間的高鈉攝取使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上升20%(註2)。此外,不規律的作息和熬夜則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這些習慣的累積就像讓我們的身體這台精密的儀器進入高負荷運轉,長時間超負荷的結果可能導致“過熱”或“失調”,讓我們的身體狀態迅速下滑。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從小細節入手,選擇清淡高纖的飲食來減輕身體負擔,並調整睡眠時間表以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科學證據表明,規律作息能顯著降低炎症反應,幫助腸胃功能維持正常運作(註2)。

春節是團聚的時光,但更需要我們關注身體的信號,避免因一時的放縱而對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從現在開始,用健康的方式迎接春節,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能在節日中獲得真正的平衡與愉悅。

參考文獻:

  1. Graudal, N. A., et al. (2017). Sodium reduction in populations: Insights from the SPRINT Tri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6(22), 2138-2149. (PubMed)
  2. Grandner, M. A., et al. (2019). Sleep and inflamma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15(4), 202-212. (PubMed)

中醫觀點:養胃健脾的重要性

春節飲食豐盛,卻往往因高油膩、高鹽分而損傷脾胃功能。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黃帝內經》亦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當飲食過度或過於油膩,脾胃的運化能力便容易受損,導致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問題。

要在春節期間保養脾胃,需從食材的選擇和搭配入手。比如,紅棗能補脾養血、健胃和中;枸杞滋補肝腎,有助於消化系統的調節;當歸則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並緩解胃部不適。這些中醫推薦的藥膳食材,不僅能為春節年菜增添健康價值,還能幫助身體在節日後快速恢復平衡。

此外,養胃不僅是飲食的調整,也需要關注進食的節奏與時間。例如,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食物,選擇少量多餐能減輕胃腸負擔。中醫養生提倡「朝食豐,暮食少」,春節期間尤其應注意晚餐的清淡與適量,避免因積食而影響睡眠質量。

當我們在春節中選擇養胃的食材與健康的飲食方式,不僅是對身體的守護,更是對家庭幸福的承諾。讓每一口食物都為脾胃帶來滋養,才是春節健康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經·素問》:「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2. Wang, J., et al. (2019).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gulating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5(29), 3600–3614. (PubMed)
  3. Luo, Y., et al. (2017). Functional food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regulation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A review.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100, 537–549. (PubMed)

健康行動指南:從作息到飲食的全面改善

春節期間作息不規律,往往成為健康隱患的根源。熬夜與過量飲食不僅使腸胃負擔加重,還會干擾生物鐘,影響免疫功能和身體代謝能力。科學研究顯示,充足的睡眠能促進腸道菌群的平衡,進而改善消化功能與全身健康(註1)。因此,規律作息是春節健康行動的首要一步。

作息調整可以參考中醫的養生時間表。晚上11點前入睡有助於肝膽排毒和氣血修復,早起後搭配簡單的伸展操或散步,有助於提升新陳代謝。透過良好的作息,不僅能讓您在春節期間保持充沛精力,也能有效減輕節後的身體疲勞感。

飲食方面,建議遵循「高纖低鹽,少油少糖」的原則。適量加入燕麥、堅果和豆類等高纖食材,能促進腸胃蠕動,減少油膩感。烹調方式則以清蒸、燉煮為主,避免過度煎炸。同時,應控制每餐食量,少量多餐減輕腸胃壓力,讓整個身體處於舒適的運轉狀態。

健康行動指南不僅關乎春節的短期調整,更能為全年健康打下基礎。用一場規律作息與科學飲食的實踐,讓春節成為健康生活的起點,讓身體在每一天都保持平衡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Rhee, C., et al. (2019). The interplay between sleep and gut microbiota: A dynamic relationship.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10(1), e00065. (PubMed)
  2. Grandner, M. A., et al. (2019). Sleep and inflammation: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evidence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15(4), 202-212. (PubMed)

春節養生的長期效益:超越節日的健康改變

春節的健康管理,不僅關乎短期內的身體調整,更是對未來一整年健康的積累。養成規律的作息、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能幫助我們在節日期間避免常見健康問題,還能為全年的身體狀態打下穩固基礎。

中醫認為,健康習慣的形成有助於保持身體陰陽平衡,從而維護氣血通暢。《黃帝內經》中提到:「形與氣,常相依也。」這意味著我們的行為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通過春節期間的健康實踐,逐漸內化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每天規律運動、控制高鹽高糖飲食等,都將對長期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此外,春節健康行動的推廣,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家人的生活方式。當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健康計劃,例如一起設計低鹽高纖的年菜菜單、規劃每日運動時間,健康便成為了一個家庭的共同目標,進一步增強了家庭的幸福感。

健康的春節,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更是一場身心健康的重塑。讓春節成為健康生活的起點,通過持續的小改變,最終實現長久的幸福與平衡,這才是新年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經·素問》:「形與氣,常相依也。」
  2. Liu, Z., et al. (2020). The role of balanced dietary patterns in maintaining health and preventing diseases. Advances in Nutrition, 11(6), 1379-1387. (PubMed)
  3. Zhang, X., et al. (2018). Impact of family-base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on health behaviors and outcomes.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21(3), 506-515. (PubMed)

健康春節,幸福人生的起點

春節,是一年中最溫暖的時刻,也是身心健康的重生契機。當您和家人圍坐在一桌低鹽高纖的健康年菜前,感受到胃腸的輕鬆與身體的舒適,那份幸福是否更深刻?健康,不僅是對自己的承諾,更是對家人的一份珍貴禮物。用心守護自己的身體,就是為家庭的幸福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從今年春節開始,我們可以告別過度飲食與熬夜紊亂的習慣,選擇規律作息、養胃健脾、清淡膳食,讓身體在節日中找到平衡的節奏。這份健康的選擇,不僅將讓您在春節期間活力滿滿,更將為新一年的每一天打下堅實的基礎。

健康的生活,其實就在每一個小改變中開始。讓我們用行動為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多的幸福與希望,從這個春節起,開啟一場屬於健康與快樂的全新旅程!

健康行動 實踐方式 健康益處
規律作息 晚上11點前入睡,早起搭配簡單運動 改善內分泌平衡,增強免疫力
清淡飲食 少油少鹽,增加高纖食材,如燕麥、堅果 促進腸胃蠕動,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養胃藥膳 加入紅棗、枸杞等藥膳食材製作健康湯品 調節腸胃功能,維護氣血暢通
家庭影響 共同參與健康計劃,推廣家庭健康飲食與習慣 增強家庭幸福感,改善家人健康狀況

常見問題與回覆

問題 1:春節期間如何避免消化不良?

回覆:
避免消化不良的關鍵在於控制飲食量與選擇健康食材。建議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進食過多油膩食物。此外,可加入紅棗、枸杞等中醫推薦的養胃食材製作湯品,幫助腸胃消化。根據《黃帝內經》中的養胃觀點,「飲食有節,腸胃乃和」,合理飲食是維護腸胃健康的重要基礎。

問題 2:春節熬夜會對健康造成哪些影響?

回覆:
熬夜會擾亂生物鐘,降低免疫力,並增加腸胃負擔。根據研究,睡眠不足會導致炎症反應增加,長期可能引發慢性疾病。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並在早晨進行輕運動以促進新陳代謝。保持規律的作息能有效維護身體平衡,讓您在節日期間精力充沛。

問題 3:哪些簡單健康的年菜適合全家共享?

回覆:
推薦清蒸魚、紅棗枸杞雞湯,以及以燕麥和堅果為主的甜品,這些菜色既營養均衡又健康。清蒸魚富含蛋白質且低脂肪,紅棗枸杞雞湯能養胃健脾,高纖甜品則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適合全家人的健康需求。

問題 4:如何讓春節健康行動影響到家人?

回覆:
共同計劃健康菜單與作息安排是影響家人的好方法。例如,邀請家人一起設計低鹽高纖的年菜,或安排晨間家庭運動時間。不僅能改善全家人的健康,也能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感情。

問題 5:春節後如何快速恢復身體平衡?

回覆:
春節後可採取以下三步恢復平衡:

1)調整作息,早睡早起讓身體重回正常節奏

2)選擇清淡飲食,如蔬果和高纖維食材,減少油膩食物攝取

3)進行輕度運動,如瑜伽或散步,幫助身體代謝多餘負擔。這些簡單行動將有助於快速恢復活力。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超萌影片 人氣網紅化身小小博物館員 體驗史前館工作日常

▲南科考古館整飭人員,網紅進入館內高興的模樣。(圖/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東報導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為讓社會大眾了解博物館日常工作,首度與人氣小小網紅紅豆妹與大發合作,透過兩位孩童的視角,近距離接觸博物館工作,探索史前文化的奧秘。此次活動分別至史前館三個場域進行體驗,包含卑南遺址公園—「考古隊員」、南科考古館—「文物整飭人員」,以及康樂本館—「一線服務人員」,兩位孩童俏皮可愛地模樣,一推出即獲廣大回響!

▲ 於康樂本館紅豆妹與大發成為小小博物館員。(圖/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提供)

影片中紅豆妹與大發,分別展開一場場驚喜不斷的任務,在館方人員的帶領下,親身體驗考古發掘的緊張與樂趣、挑戰文物修復工作的細心與耐心,更換上博物館員制服引導遊客參觀,並專業地為遊客介紹國寶文物。影片節奏輕快活潑,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透過詮釋不同工作角色,喚起了大家對博物館的好奇心,藉此可以認識博物館工作所需要具備的能力與特質。

  ▲網紅大發家親子心得分享。(圖/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提供)

影片結合臺灣台語主流化的理念,在體驗的過程中,館方人員也適時使用母語與小小網紅互動交流,盼能讓臺灣台語成為孩童與文化之間的橋樑,提升其使用母語的日常性,增添學習的趣味與親切感。未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持續開發更多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並結合臺灣台語文化,讓博物館成為文化傳承與親子共學的最佳場域。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及南科考古館未來將規劃辦理小小博物館員的體驗活動,歡迎大家持續關注臉書粉絲專頁,一同參與這段趣味的文化旅程。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康樂本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Prehistory

南科考古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PArchaeology

國內油價繼續降! 12/16起汽、柴油各降0.1元

國內油價再調降。(圖∕新頭條資料庫)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油價繼續調降!台灣中油公司自16日零時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1元,每公升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28.5元、95無鉛汽油30.0元、98無鉛汽油32.0元、超級柴油27.2元。

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受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延長額外減產措施至明年第1季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上漲0.28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03元,漲幅為0.30%。

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漲1.0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1.1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元,達平穩措施第一階段門檻,計算後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元。平穩雙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共吸收1.1元,國內汽、柴油價格實際每公升各調降0.1元。

國際傳播高端論壇:邁向可持續未來之路

香港2024年12月15日 /美通社/ — 12月13日,Friday Culture Ltd、香港再出發大聯盟(Hong Kong Coalition)及DotDotNews聯合主辦的國際傳播高端論壇(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um)順利舉行。是次活動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Cheuk Wing-hing)、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中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李永勝、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張志剛(Cheung Chi-kong)、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王凱波、Friday Culture主席胡曉明(Herman Hu)。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John Lee)表示,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胡曉明表示,Friday Culture是一個年輕的媒體集團,它創作的內容旨在平衡對我們城市和國家的負面描述。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聯絡辦公室負責人劉萌表示,該組織致力於通過動員私營部門以可持續的方式開展業務,來推動實現2030年議程及其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由「一國兩制」青年論壇主席何建宗主持的、以「Green Businesses and Beyond」為主題的專題討論會上,歐洲商會副主席Johannes Hack強調,香港在全球綠色項目融資中發揮著關鍵作用。CLP Power HK(中華電力香港)董事總經理Joseph Law表示,中電的碳信用額計劃助力企業實現去碳化。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AALCO HK Regional Arbitration Centre)主任陳曉峰(Nick Chan)強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綠色轉型過程中更加依賴中國的技術。Institute of ESG and Benchmark創始人Paul Pong則表示,企業可以通過采用ESG實踐來增加利潤。

在由世界信息峰會大獎(World Summit Awards)全球理事會成員洪為民(Witman Hung)主持的「創新引領綠色未來」(Innovation Drives Greener Future)專題討論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Samuel Chui)強調了香港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香港大學副校長宮鵬表示,創新科技有助解決氣候問題。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楊夢甦(Michael Yang)提到,科技提升了綠色經濟中的企業生產力。世界綠色組織(World Green Organisation)創始人兼主席Albert Oung指出,科技進步應造福人類與生態。

張志剛總結說,可持續發展是植根於中國文化的理念,現在是將其普及的時候了。

在線瀏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xLeimzWovI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台北市長蔣萬安頒發「誠就永續獎」 強調清廉與誠信核心價值

臺北市長蔣萬安11日出席臺北市政府 113 年「誠就永續獎」頒獎典禮,蔣萬安於會中感謝所有評審委員與市府同仁的努力,致力將臺北市打造為一個清廉、有效率、服務型的政府,並表示,清廉是市府的核心價值,強調「清廉與反貪」是市府一直以來堅持的目標。

蔣萬安提到,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要求各局處首長與市府同仁必須潔身自愛,絕不觸碰法律紅線。這次特別舉辦「誠就永續獎」,希望透過評選的方式,鼓勵市府各單位能真正落實誠信與永續理念,進一步體現永續治理、公開透明等四大核心價值。

蔣萬安指出,參與此次活動時,讓他想起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在自傳中的一句話:「企業擁有堅固的誠信文化,即使經營遇到挫折,也不會倒下」,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誠信文化的重要性,蔣萬安期許市府團隊未來能堅持這樣的核心理念,即使面臨困難或挫折,也必須穩步前行,堅守誠信與清廉的原則。

蔣萬安特別強調,「誠就永續獎」中的「誠」並非成功的「成」,是強調誠信文化的重要性,這是臺北市政府與公部門的重中之重。為了推動永續發展,市府自去(112)年起成立了「企業服務廉政平臺」,並從新創企業著手,鼓勵他們了解自身權利與義務,從創業初期便堅持清廉與反貪的核心價值。

蔣萬安感謝所有評審委員與市府同仁的辛勤付出,共同打造了此推動誠信文化的平臺。最後蔣萬安也祝賀所有獲獎單位,並呼籲市府團隊持續努力,將臺北市建設成為安全、運動、未來之都,以及一個清廉、有效率、服務型的政府,共同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臺北市。

新聞來源:享新聞

台中捷運藍線通過基本設計審議 IV&V標決標保障系統安全

捷運藍線路線示意圖。(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長盧秀燕打造捷運城市,繼捷運綠線通車後,接棒的捷運藍線基本設計也通過中央審議,為十字軸路網跨出一大步,市府緊鑼密鼓展開發包作業,「獨立查證及確證(IV&V)標」於日前決標。交通局表示,IV&V是獨立於專案管理及監造的第三方獨立單位,將在捷運藍線完工後進行可靠度、可用度、可維修度驗證,為「功能、品質、安全」全面把關,讓每位市民搭乘捷運時可以更安心、更放心,享受便捷、舒適的交通服務。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台中捷運綠線營運期間曾發生半永久式聯結器斷裂、建商施工塔吊掉落列車造成傷亡等,因此在機電系統的功能上,不僅要求未來機電標廠商須精進改善外,外部環境部份也頒布建築相關禁限建規定,因應捷運施工安全與品質,專案委託獨立第三方單位進行捷運全系統的查證及確證工作,協助市府進行捷運各階段把關作業,藉由層層檢查及確認,確保系統的安全及穩定。

「將所有潛在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捷運安全要做到滴水不漏」葉局長說,IV&V是獨立於專案管理及監造的第三方獨立單位,由市府指揮實施捷運全生命週期的監督作業,協助市府確認捷運工程在設計、製造、施工、測試各階段,均確實依契約規範及國際標準施工,其中須協助設計審查、風險評估、品質查證及測試驗證等,並於捷運系統完工後,提出整體系統的獨立查證與確證報告及安全證明,作為市府申請初勘及履勘的依據。

葉局長表示,台中捷運藍線工程範圍涵蓋土建、機電、用地取得、專案管理及細部設計監造等工程標及技術服務標,目前均積極展開備標及招標作業,IV&V後續將扮演捷運安全的守護者,監督捷運藍線工程各階段必須確實「把事情做對」,並於系統完工後,進行為期數月的可靠度、可用度、可維修度驗證,確認廠商施作的「功能、品質、安全」均符合契約要求的捷運系統標準。

交通局說明,依據交通部頒發的「大眾捷運系統履勘作業要點」,機關在辦理初勘前,應確認擬通車營運路段無營運安全之虞,並提出整體系統的獨立查證與確證報告,作為申請初、履勘依據,此次招標作業不僅依捷運相關作業規定辦理,更為台中捷運藍線增加一層安全的防護網。

新聞來源:享新聞

旅遊記趣∕雲霧繚繞的六十石山

徜徉雲霧縹緲間,六十石山好風情。(圖∕温富振攝)

初冬,花蓮富里六十石山另有一番氣象!

今年夏秋,我們沒有趕上滿山金針花海絢麗盛開人潮不斷的花季,入冬上山,意外趕上風起雲湧大霧籠罩山頭,氣温下降至13°C,這才感覺冬天已經降臨人間。

置身雲霧繚繞的山巒之中,能見度僅僅數公尺,冰凉霧氣不斷飄拂臉頰,是另一種可遇不可求的視覺體驗。

夜宿山上農家民宿,隱約聽到從窗外飄入室内的水滴滴落聲,聞聲晨起,共享濃霧罩頂的六十石山!(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温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