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84

林田山日式房舍上梁典禮 傳承並再現百年林業文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舉行林田山房舍修復工程上梁典禮。(圖∕花蓮林業分署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2)日舉行具有歷史意義的「林田山房舍修復及再利用第二期工程」上梁典禮,象徵著這段林業歷史的重生,也為林田山社區歷史建築修復劃下新的里程碑,場面簡單隆重。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左)頒狀感謝古永宏捐贈林場古物一批。(圖/花蓮林業分署提供)

花蓮林業分署表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自日治時代起就是臺灣林業的重要基地,當時為了開發林業資源,鋪設森林鐵道,建造木屋宿舍,並建立完善的社區生活。這裡的產出的檜木、紅檜等珍貴木材,成為支撐當年臺灣經濟建設的重要資源。林田山不僅僅是一個伐木場,更是一個社區,滿載著生活的回憶和山林的氣息。


▲林田山房舍修復及再利用第二期工程上梁儀式,深受矚目。(圖/花蓮林業分署提供)

本次修復工程內容為10幢建築物,9幢為日式建築房舍,1幢為加強磚造,皆屬文化聚落建築群,文化資產公告為整體環境具地方特色、歷史脈絡與紋理具保存價值。工程經費1.2億元,112年7月開工,預計114年2月底竣工。「上樑有如人之加冠」,花蓮分署今天慎重舉辦上梁儀式,祈求建築群永固、使用及出入平安。

▲活化修復完成的房舍,將有住宿體驗。(圖/花蓮林業分署提供)

花蓮分署長黃群策指出,修復工程不僅僅是復原老房舍,更重要目的是要重塑林田山的歷史記憶。隨著林業走向沒落,這些房舍和鐵道見證了林田山從繁榮到靜謐的變遷。藉由修復再現當年林田山社區的風貌,讓後代子孫也能感受到往昔林業文化的美好。

萬榮鄉長梁光明說,很高興能看到花蓮分署將這些日式房舍建築修復再利用,彷彿回到林田山最輝煌的時光,公所未來也會持續和花蓮分署合作,扣合溫泉觀光產業鏈,刺激社區觀光,創造地方更多就業機會。

出席人士包括,鳳林鎮森榮里民、明利村長林萬成、鄉代劉添順、林田山文化協進會理監事等。未來,修復完成的房舍將活化為文資場域空間,做為住宿體驗、文創空間及餐飲販售等服務設施,讓遊客能親身體驗臺灣林業的發展軌跡。花蓮分署期許藉由林田山的修復與展示,讓人們了解林業不僅是一段過去的歷史,更是一份與土地深深鏈結的文化與情感。

竹北音樂故事登場 優美歌聲迴盪文化公園

▲竹北音樂故事登場,優美歌聲迴盪文化公園。(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竹北音樂故事」系列活動11/9率先在竹北文化公園揭開序幕!「第一樂章:青春歌頌曲」,邀請到迎曦女聲合唱團、興隆國小合唱團、及新國社區歌謠班…等團體輪番上陣,透過耳熟能詳的歌曲陪伴民眾度過周末午後,新國社區歌謠班指導老師曾宥宏說,這次搭配的舞蹈動作靈感來自於廣場舞,很開心能夠有這次機會與大家分享練習的成果。

雖然天空飄著細雨,但優美的歌聲仍不減民眾熱情,許多人更是在演出開始前就早早到場卡位,有的人是為親友加油,也有的人是單純被歌聲所吸引,熟悉的旋律也讓許多人不由自主隨著音樂打起節拍、一起唱歌。

迎曦女聲合唱團展現渾厚嗓音、興隆國小合唱團唱出清脆旋律、新國社區歌謠班也帶來熱情的歌舞表演,不一樣的表現方式都讓民眾享受其中,後續在11/10及11/16也還有系列的第二樂章及第三樂章演出,有興趣的民眾可要把握機會。

守護海洋! 颱風過後志工隊啟動淨灘行動

▲守護海洋!颱風過後志工隊啟動淨灘行動。(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臺鹽通霄精鹽廠在11/8攜手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苗栗縣環保局、海巡署中部分署第三岸巡隊白沙屯安檢所、及賀桃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辦理淨灘活動,志工們由通霄精鹽廠廠區出發,沿著通霄近海海堤撿拾康芮颱風過境後留下的海洋廢棄物、及垃圾,以行動守護海洋環境。

颱風過後垃圾四散,有的海洋廢棄物更隨著海風、海水漂流上岸,卡在岸邊礁石與消波塊的縫隙中,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指出,根據統計,在海岸段有八成的垃圾都來自於海洋,而其中更有六成是漁業廢棄物,第二河川分署透過淨灘活動的執行,除了還給海岸線美麗環境外,也透過垃圾的撿拾來分辨廢棄物來源,進而從源頭遏止垃圾的產生。

300多名志工在強風下努力撿拾岩縫中的垃圾,除了一般常見的寶特瓶、玻璃罐外,甚至還出現了輪胎、廢漁網、保麗龍…等大型廢棄物,每個人都可謂是「收穫滿滿」、「滿載而歸」。

淨灘的意義不單單只是保護海洋環境,台鹽通霄精鹽廠廠長劉鴻泉表示,我們每天吃的食鹽、喝的水就汲取自台灣海峽離岸 1580 公尺遠、12 公尺深的海水,因此只要海洋受到污染,沒有人會是局外人,保護海洋從你我開始,唯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真正友愛地球、重現美麗家園。

楊玲宜關心市容環境 盼相關單位重視

▲楊玲宜關心市容環境,盼相關單位重視。(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 劉淑芬/新竹報導

楊玲宜議員針對新竹市的公園環境委管經費提出質疑,他認為公園是城市的門面,每年都會編列預算進行維護,但今年的委管費比去年增加了900萬,但環境市容卻沒有提升,另外也針對了新竹市114年城市行銷活動經費2680萬元的計畫明細內容請相關單位要具體說明。

宋品瑩議員爭取龍山身障大樓一樓的空間,可以作為東區戶政便民服務站,另外五樓的空間可以開放青年朋友和民間團體來租借,建議民政處可以擬定相關的租借辧法,除了讓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之外,也提供了便民服務。

宋品瑩議員也關心教育問題,針對視障重點學校規畫以及高中增班設校進度,期盼教育處做好整體配套措施。

昱誠建設幼童盃桌球賽 近千桌球小將參賽

▲昱誠建設幼童盃桌球賽,近千桌球小將參賽。(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昱誠建設在新竹市立體育館辦理的「113年全國幼童盃桌球錦標賽」在今年邁入第二年,廣受好評下,今年報名參賽人數突破去年,吸引了近千位桌球小選手報名參加。

新竹昱誠建設董事長楊慶昱與夫人陳依孜從小就接觸桌球運動,因此對於基層桌球的扶植、發展、與推動是不遺餘力,除了多次贊助學校桌球隊訓練經費外,更自掏腰包舉辦桌球賽,就是希望讓小選手們能夠有更多的實戰經驗。

為了讓小選手們都能有更多機會上場打球,主辦方也在今年更改賽制,不僅只需要3個人就能湊成一隊,選手們還能重複打兩點,大大增加上場次數,就連花蓮與屏東的隊伍也特別報名參加。

台灣的桌球好手大多都是從國小才開始接觸桌球,但這項運動需要長期的累積,因此是越早開始接觸越好,過去小選手們總是受限於76公分高的球桌限制,不僅視線受阻,在基本動作的養成上也備受考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昱誠建設也自去年開始引進68公分高的矮球桌,使用過後廣受教練與家長的好評。

台灣桌球國手莊智淵、林昀儒、高承睿在亞、奧運的熱血表現成功激起國人的桌球熱潮,再加上亞洲人的體態相當適合接受桌球訓練,都讓近幾年國小開始投入桌球培訓的人數越來越多,但一項技藝的養成總是需要淚水與汗水的累積,得仰賴企業、教練與家長的持續守護,才能讓小選手專注球場、成長茁壯。

竹苗國中會考改制 李國璋盼市府體察民意

▲竹苗國中會考改制,李國璋盼市府體察民意。(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 劉淑芬/新竹報導

新竹市議會單位業務質詢,新竹市議員李國璋關心學子的升學問題,他表示,竹苗區免試入學委員會日前決議採行「五級分加7積點制」,但是要等到117年學年度才會來實施,李國璋認為,沒有制度是完美無瑕,都需要滾動式修正,希望新竹市教育處可以體察民意,也要關注到弱勢偏鄉學子的權益。

新竹漁港長年飽受積沙困擾之苦,新竹市議員鍚洲表示,新竹市政府會定期清理淤沙,但是速度緩不濟急,他希望市政府能否考量一次到位的方式,快速且大量的清理掉龐大的積沙,才能解決漁民的困境。

新竹市議員鄭成光指出,新竹市中華路四段到六段正在進行道路改善工程,但是有民眾發現,不只車道變小,還有所縮減,不少用路人都感到非常困擾,鄭成光希望交通處要檢討,馬路是人在走,不是專家紙上談兵就可以解決的。

新竹市議會單位業務質詢第二天,議員們仍然針對各項議題,質詢新竹市政府,希望為民喉舌,也盡到民意代表的職責。

「香港山徑日」為麥理浩徑慶生 綠惜地球推動全民愛護山徑及無痕山林

「入山隨俗—山日會」主題活動 與眾同樂 齊齊以行動祝福山林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12日 – 為推廣愛護天然山徑、可持續山徑概念及無痕山林的郊遊意識,綠惜地球將每年10月26日,即香港首條長途遠足徑麥理浩徑的啟用日,定為「香港山徑日」,並舉辦一系列自然活動。今年「香港山徑日2024」以「入山隨俗—山日會」作為開鑼活動,活動因早前颱風影響而改為昨天舉行啟動禮,推出一系列公眾活動,為本年度活動打響頭炮!其中為期三個月的「自然步道集章挑戰」由現在起至明年一月底,公眾可以登上六條指定山徑路線,完成解謎挑戰,即可獲取限量山徑襟章。綠惜地球期望活動可鼓勵公眾多認識山徑故事,在享受郊野樂趣的同時,學習愛護山野,以行動祝福山林。

綠惜地球早前舉行「香港山徑日2024」啟動禮 ,推動愛護山徑及無痕山 林。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先生在活動啟動禮上致辭表示:「甫入秋季,行山人潮已有明顯上升,亦開始出現不同郊野問題,包括郊野垃圾、塗污、隨處露營、準備不足而需召救援等。」他希望公眾在滿足康樂需要的同時,學習正確郊遊態度,實踐無痕山林,懂得守護郊野的自然美。政府在推動綠色旅遊時,亦應同時配合無痕山林教育,並透過採用「可持續山徑」管理概念,好好保育香港的郊野資源,才可維持旅遊吸引力。綠惜地球董事及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榮休教授譚鳳儀在主禮致辭亦表示:「大家常說『天人合一』,當中『合一』是最重要的。生境好,生物才會好。郊野是一個自然生態系統,每個生態系統都有其承載力,如果超過承載力,就不能持續發展,下一代有機會再看不見。」賽馬會入山隨俗教育計劃顧問鄒桂昌教授﹑香港古道研究專家郭志標先生等郊野保育專家均出席支持活動,郭志標先生擔任講者,分享馬鞍山周邊古道歷史。熱愛行山的藝人如:劉溫馨、龐景峰等亦有現身支持是次活動。

熱愛行山的藝人如:劉溫馨、龐景峰等亦現身支持是次活動。
熱愛行山的藝人如:劉溫馨、龐景峰等亦現身支持是次活動。

「入山隨俗—山日會」假鞍山探索館舉行,舉辦了一系列精彩活動,公眾反應非常熱烈,當中活動包括「手作步道及無痕山林山展」、「山徑維修工具DIY(石籃編織、石頭運輸手袋製作)」、「山徑旅人分享會」及「自然步道集章挑戰(體驗團)」等。參加者可一面享受馬鞍山郊野美景,一面透過為山林服務的親身體驗,加深與大自然的連結,一起「從認識,到珍惜」,守護郊野之美。

啟動禮上,綠惜地球社區協作總監鄭茹蕙更公布了其他即將推出的公眾教育項目,包括最新兩本出版物。第一本是全港首本以本地實例解說「無痕山林」七大原則的兒童繪本,書名為《山嶺朋友變了樣?》,故事由香港七座著名山峯擔當主角,分別為遊人不當行為大吐苦水,最終人類要想法子哄回不悅的山嶺朋友。實體書將免費派發全港幼稚園、小學,更設網上有聲電子書,免費讓公眾、家長與小朋友一起閱讀。綠惜地球更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 – 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學科合辦「自然繪本大使培訓計劃」,邀請學科的「遊戲為本學習高級文憑」課程90多名學生,參與有關無痕山林知識及繪本演說技巧訓練,完成訓練後前往幼稚園及小學擔任義務導師,帶領繪本故事工作坊,教小朋友學習正確郊遊態度。

第二本出版物是綠惜地球與可持續發展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合力製作之《香港遠足徑手作步道施工案例分享》小書冊,把綠惜地球義工參與「手作步道」維修山徑的案例紀錄下來,供有興趣的人士參考。小書冊強調了山徑現存的常見問題,並提出手工遠足山徑的理想維修方法。奧雅納東亞區正向自然設計負責人及景觀設計經理余苡麟女士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分享專業知識積極回饋社區,利用技術為社區帶來有意義的轉變,亦展示如何將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應用於更廣泛的情境中。」

綠惜地球亦正製作「無痕山林教育短片系列」,以不同語言的郊野用家為對象,首條短片致敬印度經典愛情電影《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由知名印裔港人 YouTuber 夫婦 – 新德莉莉 & KU 教大家遊山玩水不留痕。此外,「賽馬會入山隨俗教育計劃」教育網站亦已正式面世!公眾可以在網站 (https://www.greenearth.org.hk/naturetrails/tc/) 找到上述出版刊物及短片製作,亦可獲取更多與「無痕山林」及「可持續山徑」的教育資訊及資源。

另一項大受公眾歡迎的活動 – 「自己山徑自己修 – 義工訓練計劃」亦已開始接受報名,今年將招募50名義工新血,參與郊野山徑維護工作之培訓,截止日期為11月14日,有興趣的朋友切勿錯過。

綠惜地球正舉辦「自然步道集章挑戰」,共有六條本地行山路線供公眾參與, 參加者可於 26/10/2024 至 31/1/2025 期間,根據活動網站上的「自然步道指南」,到訪 指定山徑路線,完成指定任務並在限期內上載紀錄後,即可換領限定版山徑紀念章!
綠惜地球正舉辦「自然步道集章挑戰」,共有六條本地行山路線供公眾參與, 參加者可於 26/10/2024 至 31/1/2025 期間,根據活動網站上的「自然步道指南」,到訪 指定山徑路線,完成指定任務並在限期內上載紀錄後,即可換領限定版山徑紀念章!

賽馬會入山隨俗教育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旨在提供「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資訊及實踐方法,並透過公眾參與活動(包括出版、展覽、山徑修復義工活動等),建立「可持續山徑」及「可持續郊野」知識與意識,培養以正確、環境友善的方式進行戶外活動,享受與守護大自然之美。歡迎瀏覽計劃網站了解更多活動資訊,或留意綠惜地球社交媒體Facebook / Instagram的最新消息。

Hashtag: #綠惜地球#香港山徑日#入山隨俗#賽馬會入山隨俗教育計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自然步道集章挑戰#無痕山林#專業教育學院#奧雅納#Arup#手作步道#郭志標#鄭茹蕙#劉祉鋒#劉溫馨#龐景峰





自然步道集章挑戰活動網址: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綠惜地球「賽馬會入山隨俗教育計劃」

香港郊野資源豐富,上山下海成為了港人近年其中一項最佳消遣。然而,如果人人慣性地將城市便利的生活模式帶入郊遊活動之中,就會令郊野資源及美景急速衰頹。故此,郊遊也有其一套禮儀,順應自然地「隨俗」,可讓自然資源歷久不衰,世代共享。

「入山隨俗」計劃旨在提供「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資訊及實踐方法,並透過一系列公眾參與活動,建立「可持續山徑」及「可持續郊野」知識與意識,培養以正確、環境友善的方式進行大自然活動,享受與守護大自然之美。如欲了解更多,請瀏覽

支持單位:漁農自然護理署 /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 郊遊徑石屎化關注小組 /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 / 香港童軍總會 / 沙頭角文化生態協會 / 旅行家 / 綠洲 / 徑‧香港 / 鞍山探索館 / 無止橋 / 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 / 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跨越文化與藝術的獨特魅力 蝶映藝術Kyla Art Gallery驚艷德國Discovery Art Fair

 ▲德國 Discovery Art Fair, Kyla aRt Gallery 展位,策展人/藝術家Sven Krahl  。(圖/蝶映藝術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蝶映藝術Kyla Art Gallery,二次踏上德國Discovery Art Fair的舞台,為唯一個台灣展商,代理紐西蘭、德國、台灣、香港的藝術家們,在眾多德國當地畫廊中顯得格外突出,新任歐洲藝術博覽會策展人由兩位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校友 Sven Krahl 與老仲明共同擔任。他們以留白的作品陳列和深刻的理念贏得當地民眾的一致讚賞。從當地到遠道而來的藝術愛好者無不被展出的作品深深吸引,這些作品在形式和風格上多樣化,然而它們彼此間又透出一種共鳴,像是跨越語言和文化的共通語言,在法蘭克福的展示廳裡述說著一段段故事。

在展會開幕當天,許多藝評人駐足於德國藝術家Sven Krahl 的作品前。同為本次策展人,他的設計語言簡約而不失深刻,所採用的線條和手繪形狀直擊觀者的視覺神經。Sven強調「再資源化」的理念,從材料的選擇到成品的製作,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帶有對環境的深刻關懷。

▲德國 Discovery Art Fair, Kyla aRt Gallery 展位,藝術家辜琪鈞作品。(圖/蝶映藝術提供)

當地觀眾評論道:「Sven的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當代世界資源危機的沉重提醒。他將這樣一個複雜而迫切的議題,通過簡約而充滿張力的線條和色彩傳達出來,令人動容。」

隨著展場的觀眾逐漸增多,就讀台北天母美國學校年僅高中的攝影師Camille Lin的作品也開始吸引大量目光。他與2011 Pulitzer Prize 普立茲攝影獎得主John J.Kim 學習攝影,所捕捉的影像似乎帶有一種魔力,彷彿能夠將觀眾帶回到他們童年的記憶裡。那種濃厚的懷舊情懷,讓人不禁想起純真的時光。一位參觀者激動地說道:「Camille的照片像是時光的顯影劑,讓我們停下腳步,去感受過往美好。」

香港雕塑家May Yeung的作品成為場內熱議話題,擁有豐富的國際獲獎經歷,如青年夢想實踐家獎、文化創意產業大獎、十大青少年藝術家、台北當代藝術館蜷川實花民選獎等。 策展人Eylot老仲明感嘆道:「May Yeung的作品不是簡單的藝術品,更像是一個精神庇護所,讓人們有機會重新回歸自我,與自然對話。」此外,她身為「藝術有嘉」(AoMYF)慈善機構的創辦人與總監,致力於透過藝術賦能本地弱勢群體,促進跨代和諧與夢想實現,這份使命也體現於她的創作之中。

辜琪鈞,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是首位獲得膠彩工藝新型專利的當代藝術家。 策展人盛讚道:「辜琪鈞在作品中成功地捕捉了色彩與材質之間的靈性互動,這種融合的表達方式讓東方藝術焕然一新。」此外,她曾獲得博藝畫廊新秀獎,並多次擔任國家藝術獎評審和國際藝術獎的評委。她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包括統一集團、哈根達斯、CAMA CAFE等,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與啟發。

▲德國 Discovery Art Fair,藝術家Theresa K.W. Lo 作品(上)、藝術家May Yeung 作品(下)。(圖/蝶映藝術提供)

紐西蘭藝術家 Theresa K.W. Lo 以其鮮豔的水墨作品在國際舞台上備受矚目。她的創作靈感源於對自然的深刻觀察,尤其是對花草與昆蟲的細膩描繪,讓她能夠將微小生命的美感融入傳統水墨藝術之中。Theresa 對書畫藝術懷有深厚的熱愛,她筆下的花蝶栩栩如生,既呈現了自然的優雅,也賦予中國傳統書畫在國際上新的活力。

這次參展蝶映藝術也收穫了不小的成就,不僅現場受到葡萄牙藝博會負責人的邀請,Discovery Art Fair的策展人更是盛情邀請蝶映藝術參加明年科隆的盛會。 透過這些充滿靈感與創意的作品,蝶映藝術展示了各國藝術家的無限可能性,也讓德國觀眾和國際藝評人感受到當代藝術的深層力量。

推動花蓮國際文化交流 盛岡山車深化台日友誼

日本盛岡山車在花蓮市踩街,盛況空前。(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花蓮市與岩手縣盛岡市的友好關係邁入第五年,雙方在台日友誼的基礎上,再度攜手舉辦「2024為花蓮加油—盛岡山車」踩街活動。活動日前在東大門廣場及周邊道路熱鬧登場,圓滿結束,為地震災後的花蓮帶來無限活力。

▲花蓮市長魏嘉彥(左五)、日本盛山市長內館茂(右五)、縣議員魏嘉賢(左二)人植下台日友誼之樹。(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前任花蓮市長、縣議員的魏嘉賢表示,此次踩街成功再度見證了花蓮與盛岡的深厚情誼。回顧過去幾年,儘管籌備過程中有些美中不足,但整體效果令人滿意,台日友誼和文化交流的目標已經圓滿達成。

▲前任盛岡市長谷藤裕明(左)、花蓮縣長徐榛蔚(中)、前任花蓮市長魏嘉賢(右)於2019年締盟友好城市。(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這次活動最大的意義在於,透過盛岡市長內館茂及市議會的到訪,帶來象徵友誼的盛岡山車,花蓮鄉親不僅能親身體驗日本的傳統文化,也能感受到來自國際友人的溫暖支持。尤其是經歷0403地震、凱米、康芮颱風後,盛岡山車重返之行更是給了花蓮鄉親寶貴的精神鼓勵,為花蓮重建注入新的活力。

▲日本盛岡山車重返花蓮市街頭,為花蓮災後重建注入新的活力(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魏嘉賢特別感謝縣長徐榛蔚、內館茂市長及花蓮市長魏嘉彥在活動中的支持與推動,並感謝每一位辛苦付出的工作人員。正是他們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多項挑戰,讓活動能夠順利進行。也感謝來自全台各地的啦啦隊和樂儀隊的參與,深化了台日友誼。他強調,這場活動也為花蓮注入年輕朝氣,展示了花蓮的堅韌與活力。


▲花蓮市長魏嘉彥(右)與日本盛岡市長內館茂(左)促銷日本特有種蘋果。(圖/魏嘉賢服務處提供)

未來他將持續推動花蓮的國際交流,在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方面促進花蓮國際化,籲請縣府進一步完善細節,以提升每一場活動的品質,讓花蓮在國際舞台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中市疫苗接種送好禮 衛生局呼籲長者及幼童族群儘速接種

學齡前幼兒為流感及新冠重症高危險族群,衛生局呼籲家長應儘速帶前往院所衛生所接種。(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依據中央政策,公費流感及JN.1新冠疫苗自10月1日開打以來,已1個多月,第二階段也於11月1日起開打。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台中市此階段開放接種對象,流感疫苗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JN.1新冠疫苗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民眾(與前1劑新冠疫苗間隔至少84天),台中市也推出打疫苗送好禮活動,呼籲長者及幼童族群儘速接種。

衛生局指出,今年11月15日起,65歲以上民眾及學齡前幼兒凡於台中市各區衛生所疫苗門診完成流感或新冠疫苗接種,即可獲得毛毯、彩色筆組等精美實用好禮。台中市17所大專院校學生如有新冠JN.1疫苗集中接種規劃,可與轄區衛生所接洽,有意願接種人數達30人可辦理入校集中接種,完成後亦可獲好禮二選一,以上禮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請民眾把握機會,備妥健保卡(學齡前幼兒亦需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儘速接種。

衛生局提到,依疾病管制署指出,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加以因應新冠病毒持續演變,建議接種安全有效的新冠新版JN.1疫苗。依據中央統計資料,截至11月4日,台中市已有12萬多名民眾已完成新冠JN.1疫苗接種,其中亦有5萬多名65歲以上民眾完成接種,接種率為11.77%,學齡前幼童接種率2.54%。

衛生局提醒,接種疫苗後至少約需2星期的時間可產生保護力,近日氣溫變化明顯差異,流感及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恐提前升溫,呼籲長者及學齡前幼童可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提升對抗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的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風險。

衛生局說明,這週提供新冠疫苗接種的合約院所共299家,單週共計可提供2,621診次;57,000餘劑新冠疫苗量能,提醒符合新冠及流感疫苗第二階段民眾可運用台中市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接種( https://gov.tw/hhv ),新冠疫苗可至衛生局網站( https://gov.tw/giV )洽合約院所預約,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儲值雙重保障。

新聞來源:享新聞

Soundcore 兩款全新真無線藍牙耳機為聖誕送禮首選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12日 – Anker Innovations 旗下的專業音訊品牌 Soundcore最近在香港推出兩款革命性的全新音訊產品,為即將來臨的節慶假期增添色彩:具備 Soundcore 最先進自適應主動降噪(Adaptive ANC)系統的 Liberty 4 Pro 真無線耳機,以及輕巧便攜的 Space One Pro 頭戴式降噪藍牙耳機。

Soundcore Liberty 4 Pro – 暗面黑(左)與暗面白(右)。

聖誕節即將來臨,送禮的季節又到了!每年挑選合適的禮物總是令人頭疼,究竟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呢?Soundcore 全新耳機系列既實用又別具心意,為聖誕禮物推介之一。

Liberty 4 Pro:卓越音質與降噪的完美結合

價格:1,299 港元

Liberty 4 Pro 以其優雅的設計和強大的降噪功能,為音樂愛好者提供無與倫比的聆聽體驗。耳機內置六個麥克風及氣壓感應器,能夠實現全場景深度降噪。其自適應降噪系統可根據環境變化每秒調整三次,確保最佳的降噪效果。

此外,Liberty 4 Pro 的充電盒內置顯示屏,使用者可輕鬆查看耳機的設定。充電盒採用的觸控條設計簡化了操作,讓用戶輕鬆調節降噪強度或音質。

這款耳機支持高保真音質體驗,並提供快速充電功能。充電5分鐘即可使用4小時,充滿電後可在關閉降噪下使用10小時,搭配充電盒總共可使用40小時;啟動降噪功能時,耳機可使用7.5小時,連同充電盒則可提供最多30小時的電量。

Space One Pro:隨身攜帶的降噪專家

價格:1,499 港元

Space One Pro 頭戴式耳機專為出行人士設計,採用創新的 FlexiCurve™ 結構,方便折疊和攜帶,節省空間達50%。其四重降噪系統和六個麥克風的設計,能即時偵測並消除噪音,配合40mm 三重複合材質驅動單元 ,提供沉浸式的聆聽體驗。

Space One Pro 在主動降噪啟動時,電池續航時間可長達40小時,關閉時則可長達60小時,並支持 USB-C 快速充電,充電5分鐘即可播放8小時。這款耳機使用四個麥克風及降噪演算法,無論在何種環境下都能進行清晰通話及輕鬆互動。

不論是送給親友的聖誕禮物,還是自用的音樂伴侶,Soundcore 的 Liberty 4 Pro 和 Space One Pro 都將是絕佳選擇。兩者不僅展示其技術創新,更能提升日常生活中的音效體驗。

Hashtag: #Soundcore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Soundcore

Soundcore是Anker Innovations旗下品牌,致力提供高品質的無線耳機,以及設計精緻的室內和室外揚聲器,適用於流行音樂、語音和與日俱增的智能家居產品,從而為每人帶來煥然一新的動人聲音。更多資訊,請到:

關於 Anker Innovations

Anker Innovations 是充電和消費級家庭能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也是高端影音設備、智能清潔和安防產品等新興智能家居空間的消費電子產品開發商。Anker Innovations 旗下包括七大品牌:Anker、AnkerWork、AnkerMake、Eufy、Nebula、SOLIX 和 Soundcore,全力引領創新。更多 Anker Innovations 及其品牌和產品的資訊,請到

聲明
本新聞稿中非歷史事實陳述的內容可能包括關於公司未來活動或未來財務業績的前瞻性陳述。 我們希望提醒您,此類陳述只屬預測,實際活動或結果可能會有重大差異。 前瞻性陳述涉及之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圍繞競爭和行業情況、公司產品的市場接受度、訴訟風險、技術變革、制定行業標準以及與公司業務相關的其他因素。 本新聞稿中提及的行為並非對任何索賠或指控的承認或認知。 本公司保留其所有權利。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日本菊池市代表團遊台南 李宗霖議員熱情作陪

日本菊池市代表團遊台南 李宗霖議員熱情作陪。(圖/李宗霖提供)

記者黃文博/台南報導

日本熊本縣菊池市代表團11日起進行為期2天的參訪行程,今(12)日在基進黨台南市議員李宗霖與東區區長黃炳元的陪同下,至東區各單位進行參訪。李宗霖說明,此次行程安排以文化為主軸,為的就是讓雙方有深層的交流。

菊池市代表團上午先至關帝廳,在主委許木樹及建醮主委王健源的導覽下,來認識東區的民俗信仰,並參與每十二年一科的建醮大典;下午則是到台灣教會公報社參訪,社長方嵐亭牧師特別準備了八田與一的相關書籍贈送給代表團,以此展現台日相互之間的歷史意義,同時感念八田與一對台南農業與水利工程的貢獻。

此外,台南年輕畫家邱郁仁贈送畫作給菊池市代表團,此畫是由特殊方式以茶調入墨色,因此散發出淡雅茶韻,構圖則是以迎春門(東門城)為主體,重現往日熙來攘往的人潮,用以象徵雙方的情誼往來與互動頻繁。

李宗霖進一步說明,讓國際友人藉由在地文化認識我們,提升本土文化的國際能見度,在中國全面打壓台灣外交的情況下,是非常具有意義的,也是從我們地方層級找到外交突破角度的用意。

李宗霖也提到,在10月訪日的行程中,偕同黃炳元區長參加了菊池市的白龍祭祭典,看到全體菊池市民一同準備祭典、參與遊行的盛況,對於台南地方文化的深化與推廣來說,非常值得學習與借鏡。

此次台南市東區以最熱忱的態度接待遠道而來的貴賓;雙方均表示,此次友好協議的簽署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在此基礎上開展更多元、更深入的交流合作,致力為兩地帶來更多互利互惠的可能性。

新意網聯同翠谷工程及中華電力合作推出本地可再生能源方案

簽訂與翠谷工程的太陽能發電場掛鈎的中電「可再生能源證書」購買協議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12日 – 香港最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商及新鴻基地產 (「新鴻基地產」; 港交所股票代碼:0016) 的主要科技旗艦新意網集團有限公司 (「新意網」;港交所股票代碼:1686),與翠谷工程有限公司 (翠谷工程) 及香港主要電力公司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中華電力) ,宣布在本港推出可再生能源方案。這次合作展示新意網、翠谷工程及中華電力對引領綠色方案和推動可持續業務發展的堅定承諾,致力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促進綠色低碳數字經濟,並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

新意網商務總監羅羿女士(左)從中華電力客戶成功及體驗高級總監劉麗娜女士(右)及翠谷工程項目經理黎嘉興先生手上接過中電「可再生能源證書」,其環境權益均產自太陽能發電場。

新意網與中華電力簽訂了6年期的中電「可再生能源證書」購買協議,採購指定可再生能源項目所產生的環境權益。證書上標示的每一度電,均由翠谷工程營運的太陽能發電場所產生的環境權益,與新意網的數據中心園區的部分用電量掛鈎。該太陽能發電場位於將軍澳新界東南堆填區,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啟動,每年可產生120萬度電,每年可減少高達468噸碳排放量,相當於約20,000棵樹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新意網著力於推動可持續解決方案,提供綠色和可擴展的數據中心服務,以滿足數碼轉型和人工智能技術所帶動的需求。新意網的數據中心包括多年前興建的旗艦設施 MEGA-i 到新落成的 MEGA IDC及MEGA Gateway,都是根據高級別的環境標準建造,具備節能和高容量運作的特性。作為推動永續業務發展的先驅,新意網一直應用優質的綠色電力,積極推行環保措施,進一步提升能源效率及減少碳足跡。當中包括透過採購中電「可再生能源證書」和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生產可再生能源,以及應用 iPaint 無電製冷塗層來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

新意網商務總監羅羿女士表示:「新意網秉承母公司新鴻基地產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精神。我們很高興宣布此項開創性的可再生能源方案的誕生。而翠谷工程為新鴻基地產、威立雅及中信泰富旗下的合資公司。新意網與中華電力及翠谷工程的合作足證我們在推動持續發展方面擁有共同價值觀。這新項目標誌著我們在2050 年實現100% 清潔能源目標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將繼續創新,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致力於推動低碳社會,支持香港實現碳中和。」

中華電力客戶成功及體驗高級總監劉麗娜女士表示:「中華電力致力推動本地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電『可再生能源證書』是工商界減碳的有效途徑之一,計劃推出至今備受歡迎,截至今年6月底共售出約3億2,000萬度可再生能源電量,相等於減少約125,000 噸[1]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很高興為新意網提供與指定可再生能源項目掛鈎的中電『可再生能源證書』,協助他們實現使用潔淨能源營運的目標。中華電力會繼續與工商界合作,協助他們實踐低碳營商,攜手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減碳目標。」

翠谷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黎嘉興先生表示:「這個項目有幸獲得政府、合作夥伴、工程團隊的衷心支持。在各方的通力合作下,我們對項目的落成及投產充滿信心,亦為太陽能發電場將為社區提供源源不盡的可再生能源供應,感到十分榮幸及高興。翠谷工程一直在堆填區推動『轉廢為能』,利用創新技術開發綠色能源。要推動這個太陽能發電場項目,工程團隊須要克服不少挑戰,其中包括:要利用土木工程,克服堆填活動後的斜坡穩定性、要以特定設計保護堆填區的防滲透墊層及既有『堆填沼氣』收集等。我相信,工程團隊已準備好克服這些挑戰,並致力為本地提供低碳能源解案,推動香港全面邁向低碳轉型。」


[1] 以 2019 至 2023年度中華電力本地售電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計算。

Hashtag: #SUNeVision #GreenValleyLandfill #CLPPower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新意網

新意網(港交所股票代碼:1686)是香港最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商,為新鴻基地產(港交所股票代碼:0016)的主要科技旗艦。我們擁有亞洲第一的連接能力,提供電訊商和雲服務商中立的數據中心服務。通過建立亞洲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新意網高效連接本地、中國內地乃至全球的電訊商、雲服務商、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ISP)、內容傳遞網路 (CDN)、OTT及其他行業的企業,為客戶創造價值。

新意網將MEGA-i的高效能網絡連接能力擴展到其他高端數據中心,包括MEGA Gateway、MEGA IDC 、MEGA Plus和MEGA Two,形成MEGA Campus。 MEGA Campus內的數據中心通過專用的暗光纖和約15,000個交叉連接形成互聯,加上座落於園區內的海底光纖網絡接點,以無可比擬的網絡連接能力,為用戶提供多雲平台直連和雲間互聯服務。新意網更增設海纜登陸站HKIS-1及HKIS-2,為海纜持有者和用戶提供一站式連接方案,進一步鞏固我們作為亞洲領先連接樞紐的地位。新意網致力於支持香港成為地區通訊樞紐和通往中國內地的戰略性門戶。

關於翠谷工程

由威立雅、新鴻基地產及中信泰富合組的聯營公司—翠谷工程有限公司是環保署轄下新界東南堆填區的承辦商。翠谷工程一直負責堆填區及其擴建部分的設計、建造、營運及30年的修復工程。公司採用先進技術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並以創新技術將堆填氣體轉化為電力、燃料和合成天然氣,供堆填區內的設施使用,並輸送至煤氣供應網絡。

關於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華電力)是香港公用事業公司,由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中電控股全資擁有,為亞洲規模最大的私營電力公司之一。中華電力在香港經營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為供電地區範圍內超過 600 萬人提供高度可靠的電力供應及優質的客戶服務。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阿里影業鳳凰雲智國際版與港澳多家電影院達成合作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12日 – 阿里影業宣佈,鳳凰雲智國際版iCIRENA與香港英皇戲院、澳門銀河戲院、澳門博納國際影城等多家港澳地區領先電影院達成合作,以智慧新影院整體解决方案,為港澳地區電影市場帶來了的全新科技體驗。

鳳凰雲智是阿里影業為影院打造的數碼化經營管理平台,該產品突破傳統售票系統單店局限,協助影院全面節省經營成本、拓展營銷渠道、提升管理效率。目前,鳳凰雲智已覆蓋中國內地5,300多家影城,通過智能算法輔助排片功能,協助影院提效比例達到80%。據統計,鳳凰雲智在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多年實踐經驗為依托,阿里影業推出鳳凰雲智國際版iCIRENA系統。2024年3月,iCIRENA在香港國際影視展期間正式亮相中國香港。時隔短短半年多時間,鳳凰雲智國際版iCIRENA已在港澳地區贏得多家影院合作夥伴的認可。

鳳凰雲智iCIRENA以簡潔明瞭的產品設計為港澳地區的影院帶來了極佳的用戶體驗。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設計,許多原本繁瑣的票務管理任務得以簡化及改善。無論是經驗豐富的影院從業者,還是行業新人,都能迅速上手操作,極大地節省了用戶的學習成本和操作時間,實現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澳門銀河戲院相關工作人員指出,以前排片需要1.5小時,使用iCIRENA後排片只需15分鐘。工作人員能夠輕鬆地通過直觀的界面完成複雜的排片任務,大大提高了排片效率。

鳳凰雲智iCIRENA以科技創新為港澳地區影院帶來了行業的迭代升級。純原生雲系統,打破了傳統行業的技術瓶頸,先進的算法和技術架構在數據處理、系統性能優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應對高峰期流量方面,鳳凰雲智iCIRENA的表現同樣卓越。即使在假日等購票高峰時段,也能保持順滑的購票體驗。這為影院的業務營運提供了強大的穩定性保障,使其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市場挑戰,更好地服務電影觀眾。以鳳凰雲智iCIRENA為代表,全新的數碼化經營管理模式不僅提升了售票系統的整體性能和用戶體驗,也為電影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探索了更多增長空間。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建設電影強國,《「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提出,要「健全電影產業體系, 增強電影科技實力」。以數碼科技助力電影行業加速發展為目標,阿里影業旗下鳳凰雲智在科技研發、產品打磨、市場洞察等方面始終保持著堅定的布局和投入,並以雲計算、AI、大模型算法等先進技術的持續引入,不斷創新,探索電影產業的提質增效新路徑。此番,隨著iCIRENA深入港澳地區電影市場,鳳凰雲智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輻射東南亞的「科技出海」之旅也將正式踏上旅程。

Hashtag: #阿里影業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60)上市,是以互聯網為核心驅動,擁有內容生產製作、宣傳與發行、IP授權及綜合運營、院線票務管理及數據服務的全產業鏈娛樂平台。

阿里影業官方網站: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雨彈狂炸! 宜蘭多處淹水 冬山河船運停航

雨彈狂炸!冬山河船運被迫停航。(圖∕陳木隆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12日雨彈狂炸宜蘭,造成多處地方淹水!為確保安全,宜蘭縣政府緊急公告:冬山河親水公園、生態綠舟的航運中午12時之後停航!

根據中央氣象署上午發布的資料顯示,受東北季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12)日宜蘭縣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基隆北海岸及臺北、新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低窪地區慎防淹水,山區慎防坍方及落石。


▲全台累積雨量圖。(資料來源∕中央氣象署)

又據雨量統計,從12日零時到上午11時40分為止,全國降雨量前8名都在宜蘭縣內,其中冬山鄉冬山村水利會工作站測得的雨量高達167.0毫米,名列第一;冬山消防分隊一帶為162.0毫米,位居第二;羅東運動公園南側亦有129.0毫米,排名第六。

滂沱大雨直直落,過了中午仍然持續傾盆狂下,宜蘭縣政府稍早公告:因受豪雨影響,冬山河親水公園、生態綠舟之航運,中午12時後停航,造成不便,敬請遊客見諒。

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

北京2024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來自新華社的報道:

週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

習近平指出,當前,全球南方聲勢卓然壯大,在人類進步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

中國願同廣大全球南方國家一道,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強調,在世界百年變局中逐夢現代化,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是全球南方國家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也是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面臨的共同時代課題。

希望與會嘉賓深入探討、凝聚共識,共同唱響「南方聲音」,展現「南方擔當」。

同時敦促他們為推動全球南方成為維護和平的穩定力量、開放發展的中堅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設力量、文明互鑒的促進力量貢獻智慧。

「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週一在巴西聖保羅開幕。論壇由新華通訊社和巴西通訊公司聯合主辦,主題為「唱響『全球南方』主旋律 開啟發展振興新徵程」。

同日,巴西總統盧拉也向論壇致賀信。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香港鐵崗獅子會辦九龍城區古物古蹟攝影比賽 發掘香港之美

香港2024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由香港鐵崗獅子會主辧,景嶺社協辦的九龍城區古物古蹟攝影比賽已於十一月十日(星期日)在香港遊艇會舉辧啟動禮。大會冀通過拍攝香港歷史建築,讓青年發掘古蹟之美態,既能增加區內的歷史的認識,同時讓他們的才能和努力得以肯定。


各嘉賓在九龍城區古物古蹟攝影比賽啟動禮上合照。

啟動禮上,大會邀請到九龍城民政事務專員蔡敏君作為主禮嘉賓。蔡敏君致辭時表示,香港鐵崗獅子會成立後首個重點社區活動,便選擇以九龍城區的歷史建築,作為攝影比賽主題,作為九龍城區的民政專員深感榮幸。蔡敏君續說,今年施政報告其中一個重點是旅遊,故在未來日子,政府將有不少措施出臺,推動旅遊,其中包括政府成立「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由政務司副司長任組長,加強跨部門統籌,結合社會力量,在地區發掘和建設匯聚人氣、富吸引力的旅遊熱點,這比賽正好能配合。她期望,部分比賽得獎攝影作品日後能借用,在推廣地區旅遊,能有更好資源,讓遊客更能了解九龍城區的特色。

香港鐵崗獅子會創會會長陳兆亨表示,有前輩曾說,以前的人是愛拼才會贏,現代的人傾向愛贏才會拼,故此,香港鐵崗獅子會希望可以讓年青人知道行行都可以出到狀元,每一個崗位都有其價值之處,而舉辦今次的九龍城區古物古蹟建築攝影比賽,希望青年攝影參與者則以相片捕捉歷史遺跡當下一刻,回憶以往,再比較周遭事物,置身處地讚嘆香江遺美,透徹變化才是永恆,增加歸屬感。

香港鐵崗獅子會並於同場舉辦創會授證暨首屆職員就職典禮慈善晚宴。該會由20個專業人士所成立的獅子會,初衷是弘揚獅子會的「我們服務」精神和八大志業,致力於服務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尤其專注於服務青少年,推動年輕人保持為善的動力。陳兆亨表示,未來一年,將會發掘更多學校與他們合作,希望可以利用獅友不同領域的知識同經驗分享給青少年,以解答他們生活或人生的疑問。

九龍城區古物古蹟攝影比賽的徵相日期由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相片內容為九龍城區的歷史建築或歷史遺址,活動對象為40歳或以下青年,每人最多只能提交三張作品,最後由評判團選出冠、亞、季及優異獎。冠軍將可現金券5000元及獎盃,亞軍則獲現金卷3000元及獎盃,季軍則獲現金券1000元及獎盃。比賽並設優異獎五名,每人可獲現金券200元及獎座。

有興趣的參賽者,可透過以下網址報名及遞交作品: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1nL0LQW4r2YnDEwqbmqOFeyU5ouofnpVldHMaIpdguBQxXw/viewform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安全檢驗通過 新月橋11月15日中午後重新開放

▲新月橋即將於11月15日中午後開放通行。(圖/新北市高灘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月橋於4月3日強震導致吊索異常,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即將完成橋梁下方支撐工程,經專業技師檢查確保橋梁通行安全無虞後,將於11月15日中午後開放通行。

新月橋主橋段因花蓮強震導致吊索結構有安全疑慮,高灘處依橋梁專家意見封橋,並於橋下設置雙排重型支撐,確保橋梁安全才開放通行,後續接著進行吊索修復作業,預計明年農曆春節完成全橋修復。

▲新月橋即將完成橋下支撐工程 開放通行安全無虞。(圖/新北市高灘處 提供)

高灘處處長黃裕斌說明,橋梁重型支撐於河道內施工,風險性高,颱風來臨時須安排施工平台撤離,工程施工期間遭遇山陀兒及康芮2次颱風造成部份平台損毀,影響工程進度,颱風過後在確保各項安全條件下要求施工廠商加派人力機具復原工區並趕上工進,希望盡早開放讓民眾通行。

高灘處補充,新月橋完成部份橋下支撐開放通行後,將隨時監控橋梁狀況並進入第二階段吊索修復支撐工程,開放後倘風力或大漢溪水位超過安全標準,為維通行安全將會採取暫時性封橋管制措施。此外後續吊索修復階段也會利用夜間時段封閉橋梁,在影響民眾最小及確保安全條件下施工,施工時間將另行公告,吊索修復期間造成不便仍請見諒。

鐵道馬拉松限定10週年 報名優惠+在地限量好物 手刀加入追火車行列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已成為新北市年度重要盛事(圖為2024鐵道馬資料照)。(圖/新北市觀旅局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十年一載,2025新北市鐵道馬拉松迎來十週年,將在114年4月20日開跑,賽事分為「競賽組」、「變裝組」及「企業團體競賽組」3類別,總計1,100隊的名額,追火車在第9屆推出各棒代表角色的七神IP後,深受追友們好評喜愛,在第10屆也將七神IP巧妙呈現在追友們最期待的各項物資設計中,繼續陪伴追友們一起追火車!本次特別推出黃金10小時報名優惠、企業專屬訓練營、號召在地店家推出追火車10週年限時限量限定好物等,快找好你的隊友們一起手刀報名!

▲2025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開報記者會由市長侯友宜及觀旅局長楊宗珉共同啟動,開啟黃金十小時報名早鳥優惠。(圖/新北市觀旅局 提供)

黃金10小時報名優惠,將於記者會後11點整準時開報,只要在開報10小時內(至晚上9時)完成報名且完成繳費者,即享有該隊伍報名費95折優惠,還享早鳥限量色跑衣!賽事中更特別規劃凡報名10隊以上的企業團體,將可獲得為其量身打造的企業專屬訓練營,藉由賽前飲控教學與跑步訓練來為參賽的企業隊伍提供最佳的參戰心法,期許為企業隊伍爭取最佳團隊成績。追友們除了能擁有十週年的專屬物資外,本次賽事更號召許多在地店家推出追火車10週年限時限量限定好物,包括10週年限定手工吐司、石花凍飲以及在地食材製作的特色小點等,希望能夠在第10屆賽事中讓追友感受到更不一樣的在地好滋味與在地人情味。現場除了展示歷屆以來的物資外,也邀請連續9年都來參賽的忠誠追友代表到現場接受忠誠追友返校榮譽獎並分享參與追火車一路以來的精彩歷程,也期待變裝組們能夠發揮創意,一起來個10週年超狂變裝!

▲鐵道馬十周年推出獨特LOGO外,也持續將7神IP融入跑者物資中。(圖/新北市觀旅局 提供)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去年報名不到1個月就報名額滿,鐵道馬已成為本市年度盛事,不僅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發展,更成功打造獨特的運動觀光品牌。這項賽事結合了在地人文、自然景觀及鐵道文化,十年來吸引無數跑者體驗新北之美,也為貢寮、雙溪等地區帶來可觀的觀光效益。透過賽事的舉辦,不僅提升了在地商家的經濟收益,更讓參賽者能深度體驗當地特色美食和人情風味。即日起鐵道馬火熱開報歡迎至伊貝特報名網搜尋,更多活動資訊請密切鎖定「旅跑新北」官方臉書粉專,或加入「新北旅客」及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查詢。

煙火+音樂晚會嗨翻天! 新北跨河煙火盛典SUPER JUNIOR壓軸演出

▲新北跨年壓軸搶先公布!SUPER JUNIOR-L.S.S.12月31日將於淡水獨家開唱。(圖/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年度盛事之一的「閃耀新北1314跨河煙火」將於12月31日在淡水漁人碼頭、海關碼頭、八里左岸登場,活動橫跨淡水與八里兩岸,是全臺唯一的跨河盛宴,將再度成為旅遊必訪熱點!跨河煙火的重頭戲,同時也是全臺樂迷引頸期盼的音樂晚會,將由SUPER JUNIOR-L.S.S.(利特、神童、始源)擔任壓軸卡司,帶來勁歌熱舞為跨河煙火晚會畫下句點。

▲新北市年度盛事「閃耀新北1314跨河煙火」將於12月31日在淡水漁人碼頭、海關碼頭、八里左岸盛大登場。(圖/新北市文化局 提供)

今年的跨河煙火秀將延續過去三年的傳統,總長達13分14秒,於12月31日20時25分準時施放,成為全臺率先的跨年煙火。經歷了13分14秒的煙火秀後,有國際級的重量卡司-SUPER JUNIOR小分隊-L.S.S.獨家開唱,利特、神童、始源三位成員,對於成軍後首場跨年活動獻給新北,團員們表示相當期待,即將在臺灣度過2024年最後一天的成員們,分享了新年新希望,同時也對一路以來支持的粉絲們表達感謝:「2024年我們在臺灣度過了很多幸福的時光,我們也非常開心。明年2025年是SUPER JUNIOR出道的20周年,希望也可以來到臺灣,經常和大家見面。祝大家新年快樂!」

SUPER JUNIOR-L.S.S.與粉絲相約,跨年淡水見!「閃耀新北1314跨河煙火」將於12/31(二)下午舉行,主持陣容再次由影視歌三棲藝人黃鐙輝、曾子余、梁舒涵組合擔任,擁有絕佳默契的三人說學逗唱樣樣來。除首波卡司,相關演出資訊將陸續公佈,新北市政府邀請大家2024最後一天利用大眾運輸工具來到淡水、八里,享受豐富的藝文活動,在闔家歡樂溫暖笑聲中,伴著燦爛絢麗的煙火揮別2024年,迎向2025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