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國內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明顯增加。為防範疫情擴大,宜蘭縣長林姿妙宣布縣府自9日起實施數位防疫管制,洽公民眾必須用身分證或任一種數位縣民卡、縣府員工出示識別證,於入口處刷或感應後始能進入,以掌握入府人員的紀錄。
縣政府計畫處表示,即日起,民眾進入縣府時,可持身分證或第一銀行宜蘭認同卡、敬老卡、愛心(陪)卡等任一種數位縣民卡,使用非接觸感應卡機讀碼確認無誤後,即可進入縣府洽公。民眾若未攜帶身分證或數位縣民卡,仍須填寫書面資料,填妥無誤後再進入縣府洽公。
縣府強調,這項刷證管理系統,將留下洽公民眾身分證字號、數位縣民卡的電子票證卡內碼,以及進出縣府時間,但洽公民眾個資絕不會外洩,僅用於疫情管理上所需;如需配合疫情調查,將進一步查證訪客姓名及入府洽公時間等資料,再經數位縣民系統及戶政系統比對提供相關資訊,以便於追溯源頭,掌握人流身分。
縣長林姿妙提醒民眾,要保持個人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與他人保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的社交安全距離,若無法保持時請配戴口罩;搭乘大眾運輸時,應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量測體溫,勸導不聽最高可罰新台幣1萬5千元。若身體不適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向醫療機構告知旅遊、接觸史等,以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後山小調─口罩傳奇
清明連假,台灣最後淨土花蓮,戴口罩的人突然激增,顯然新冠肺炎疫情步步進逼,連東大門夜市也列國家级警報警示,撼動花蓮人。
我居住偏遠人煙稀少山區,一直未戴口罩,日前到花蓮市,有人提供口罩請我戴上,這才警覺疫情進逼,花蓮人也顯現集體焦慮。
戴口罩防疫,有人質疑其效果,不過,戴比不戴好,有戴有保障。老外十分排斥口罩,認為是病人才需要戴,看到東方人戴口罩,甚至出拳相向,偏見歧視莫此為甚,没想到病毒不分國界人種,疫情世界大流行,老外死傷慘重,於是,歐美人士也認同爭相戴口罩防疫了。
台灣外交處境艱難,世界各國都缺口罩等醫療資源,台灣打「口罩外交」,雪中送碳送口罩給一些國家,赢得國際間好感和讚揚,不過也有人質疑,自己人用都不夠了,還打腫臉充胖子。
全球疫情蔓延發燒,口罩大缺貨,台灣日產千萬片還不夠,一開始從排隊搶購,到以健保卡限制購買,口罩取得過程艱辛,但是口罩利用已發揮極致,甚至官方帶頭示範用電鍋消毒口罩再利用,台灣人也因為有戴口罩的習慣,適時抑制疫情大規模蔓延,口罩功不可沒!
我又回到純淨的山居生活,暫時用不到口罩,老話一句,就留給需要的人吧!(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溫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