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69

「2024年高雄豐潮」首創傳統樂舞競賽 10萬元獎落萬山部落!

記者李至文/高雄報導

TAKAO豐潮,嗨到高潮!2024年高雄豐潮-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9日在衛武營圓滿落幕。今年首度開創「舞都力樂舞競賽」,鼓勵族人傳承文化和創新舞蹈藝術,展示原住民文化的動態美學。傳統樂舞組以族語吟唱展示文化精髓,共報名12組,主要族別有阿美、排灣,及萬山魯凱3個族別。原創熱舞組則邀請年輕一代發揮創意,將原住民族的力與美結合現代流行元素,今年第一次開放全國報名,更是吸引花蓮、台中、屏東的團體遠道而來參與。

「10萬元是我們的!」晚間豐潮大舞台登場的傳統樂舞競賽相當熱烈,現場人山人海,無論族人或一般市民朋友都將廣場填滿,為了一睹參賽隊伍帶來的精采演出。12組團體帶來不同族群的文化舞碼,從阿美族不同傳統祭典的演譯、族人生活的日常,排灣族少男少女的成長,到萬山部落勇士祭典與部落生活型態的展現,都活靈活現的搬上傳統樂舞競賽的舞台。也可看見參與的隊伍年齡分布非常廣,從耆老到幼兒,實實在在地體現了文化傳承的意義。立法委員伍麗華與主委阿布斯在現場與觀眾們屏氣凝神的觀看賽事,大家紛紛驚呼實在太精采!

fangcal舞團的召集人高晴表示,得知此賽事時就立刻召集都會區在地青年,一同參與比賽來學習、傳承並延續我們的文化。最終成績不是絕對,從中能與年齡相仿青年一起為著文化努力,是更難能可貴的事。傳統樂舞競賽冠軍得主的高雄市茂林區萬山社區發展協會的戴吉雄青年則說到,本次舞碼展現勇士舞與部落之間的結合,籌備過程雖然短暫,但因為部落青年的凝聚與傳承文化的心非常火熱,所以非常有幸心拿下10萬元!

下午展開的原創熱舞也十分熱絡,10組隊伍使出渾身解數,將原住民文化與現代流行元素做結合,今年首度開放全國報名,不僅高雄,更有從台中、花蓮來的團隊報名參與。新韻文化藝術團團長孔乃馨指出,從高雄市原民會的粉專看見比賽資訊,與團員達成共識毅然決然決定參與。很高興能參與原創熱舞競賽,從其他隊伍的表演中看見更多不一樣的創意與想法,是非常難得的經驗。原烙女~呼!的蔡昕惠則說,馬可啦海同鄉會的青年們是第一次參與賽事,因兄弟姊妹都四散各地,只能利用假日聚集在高雄練習,透過賽事不僅讓家人的感情更加升溫,也更熱愛自己的族群文化。

高雄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今年TAKAO豐潮別於以往,除了讓社團協會族人能展現的族群文化展演外,更是首度舉辦了傳統樂舞競賽,每個族群的文化都是獨特且珍貴的,賽事的初衷就是激勵部落族人,透過競賽學習族語及文化,讓文化得以傳承,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很高興看見這麼多族人熱衷參與,期望明年能有更多團體報名參加,發揚傳統文化。

屏東金牌水產現身台中大遠百 邀民眾感受尚青好滋味

【記者戴英薇/台中報導】   屏東縣政府於11月9日(六)及10日(日)在台中大遠百12樓美食廣場,舉辦為期兩天的「屏東金牌水產-展售會」活動,此次展售會是屏東金牌水產之系列活動,為增廣屏東水產的聲量,今年特別舉辦屏東金牌水產評鑑,於10月29日在周春米縣長頒獎認證之後,馬上就帶領這群金牌選手們,北上台中提供尚青的屏東水產讓大家先嚐為快。

本次活動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與來賓簡易料理屏東指標性的水產「麻油石斑魚」,將之化身為滋補麻油石斑及保留原始風味的三杯石斑魚,現場香氣四溢,讓在場民眾垂涎三尺。

鄭永裕處長表示,「2024屏東金牌水產」由產官學界專家嚴格選拔,經過書面審核、現地查證、專家評鑑及口感評鑑等,嚴謹評鑑程序選出的金牌水產,以提供消費者安心食用、送禮得宜的好產品,歡迎大家把握機會帶回家和家人分享。

此次屏東金牌水產展售會,石斑魚組特別帶來龍虎石斑,一整尾肉質口感細緻,不用太多加工調味就很美味,還有輪切的龍膽石斑,清蒸、煮湯都很適宜,尤其對於發育中的小朋友補充蛋白質、膠質都很有幫助。也有其他石斑的副產品,饗魚樂、漁仕海鮮、鳳龍水產合作社有相關的冷凍石斑魚湯、生物科技提煉製做出的面膜及洗沐產品等。

午仔魚組有三魚直賣所及向洋漁場帶來的一夜干、冷凍處理過的午仔魚,都非常適合現代小家庭快速上桌的好食材;泰國蝦組有無毒黃金蝦,以無毒養殖為理念、所養出的泰國蝦彈牙香甜,適合各種料理,蝦正甜開發的遠洋冷凍技術用於泰國蝦生鮮保存,瞬間鎖住美味,這些產品皆在大遠百亮相,現場也提供消費滿500即可抽50元現金券、水產、抱枕等,購物滿額送限量屏東金牌水產保溫袋,讓購買民眾直呼物超所值。

屏東縣政府表示,今年10月30日日本宣布開放臺灣養殖龍虎斑輸日,而屏東作為台灣石斑魚最大養殖產地,縣府將輔導業者提升加工及養殖之競爭力,並開發符合日本市場需求產品,以屏東金牌水產的高標準,提供最高品質且安全無虞的石斑魚。

日前已與日方通路緊鑼密鼓的接洽明年的訂單,期望透過今年屏東金牌水產系列活動,讓國人搶先品嘗外銷等級的龍虎斑產品,也能將屏東地區的水產產業推向更高的發展水平,進而提升消費者對屏東水產的認識與認購意願,同時推廣食魚教育,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屏東水產養殖魚種,用行動支持在地漁業,實現永續發展和教育的雙贏。

▲2024屏東金牌水產獲獎單位一起行銷屏東(圖/屏東縣政府)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頒獎典禮 7組別27位巾幗精英用愛心和關懷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香港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為表揚擁有企業家精神、傑出表現及成就的女企業家,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再次舉辦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旨在鼓勵職場上德才兼備的女性成為個人成長及承擔社會責任的榜樣,進而推動更多女性創業及增加商界對女性企業家的關注,頒獎典禮10月29日在香港麗晶酒店舉行,見證一眾得獎者的榮耀時刻。

29日晚舉行的頒獎典禮獲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雪麗、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條法部主任周倩、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二級巡視員、婦女處處長白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德勤亞太區主席周志賢、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名譽顧問羅台秦、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慈善基金會主席兼永遠榮譽會長章曼琪、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永遠榮譽會長丘璟珊、林淑怡、主席詹嘉莉、常務副主席兼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籌委會召集人許佩珊為活動主禮。

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主席詹嘉莉表示:「金紫荊女業家獎自2016年設立以來,鼓勵大中華傑出的女企業家,表揚企業家精神,至今共有73位表現非凡及擁有卓越成就的大中華女企業家獲獎。呼籲更多女性,用愛心和關懷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為本港營商環境盡一分力。」

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籌委會召集人許佩珊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金紫荊女企業家獎』得獎女企業家的成功故事,鼓勵更多女性創業。期待各位得獎者互相學習,互相勉勵,為女性的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設有七大獎項,包括卓越企業管理獎、藝術文化成就獎、世代傳承企業獎、非凡慈善大獎、卓越領先ESG企業獎、創新科技企業獎及青年初創企業獎,從企業家/創業精神、所屬企業/機構表現卓越、商業道德及社會責任及按個別獎項之準則作為四大評審準則。本屆亦邀請到七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評審擔任評審團,包括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香港立法會議員陳仲尼、陳曼琪、香江集團董事長翟美卿、香港天籟敦煌樂團創辦人紀文鳳、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榮譽顧問及大灣區香港中心董事高靜芝及德勤亞太區主席周志賢。

本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獲得多家支持機構的協助,包括廣東省女企業家協會、深圳市僑商國際聯合會、香港科技園、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德勤亞太、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有限公司、香港菁英會、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香港o2o電子商務總會及創二會支持,期待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推動女性企業家在商界的影響力。

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10月29日舉辦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頒獎典禮,獲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林雪麗;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條法部主任周倩;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協調部二級巡視員、婦女處處長白靜;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德勤亞太區主席周志賢;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名譽顧問羅台秦;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慈善基金會主席兼永遠榮譽會長章曼琪;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永遠榮譽會長丘璟珊、林淑怡、主席詹嘉莉、常務副主席兼第五屆金紫荊女企業家獎籌委會召集人許佩珊為活動主禮。

關於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

「金紫荊女企業家協會」是香港首批致力凝聚女企業家們的商會,創會骨幹成員由一群關心香港營商頊塏丶自身行業發展、以及大中華拓展機遇的本地工商界、專業界別丶服務業的女性企業家及高層管理人員組成。協會致力幫助會員建立香港以至大中華區營商網絡及業務發展平台,並積極發展成為政府各相關部門的諮詢橋樑,透過舉辦各種活動,讀會員了解營商環境和最新政策,並就香港特區政府的經濟政策丶營商立法丶中小企政策提供意見,服務會員。

附件:得獎者介紹(排名不分先後)

1.       卓越企業管理獎:本獎項旨在嘉許在企業中擔任領導職位超過三年的女性的卓越貢獻

關卓茹女士

Just Climb Management Limited

 

香港首間對外開放室內攀石場的創始人,憑藉對攀石運動的熱情,她為本地青少年提供了發現自我價值和建立自信的平台。作為母親和教育者,關女士致力於通過運動激勵年輕人,培養他們的堅毅精神,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和社區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劉桂禎女士

(業聚醫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業聚醫療集團的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自2018年加盟以來,推動公司制度革新,實現了顯著的業務增長和市場擴張。她引領公司成功上市,並透過多場投資者推介會增強品牌影響力。

李瑋琪女士

The Skin Oracle

 

The Skin Oracle的創始人。作為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的名譽臨床導師,李醫生專注於皮膚病學和醫學美容領域,致力於提升業界標準和道德規範,推動醫學美容行業的國際信賴和監管,為患者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馬賢慧女士

(周大福教育集團)

 

周大福教育集團首席策略官,她從投資銀行轉戰教育界,致力於拉近教育與實際社會需求之間的落差。馬女士推動批判性思維和獨立學習的教育模式,並成功落實創學元理念,為大灣區帶來創新的「微大學」教育體系,為培養未來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謝灝頤女士

ZM LAWYERS

 

ZM Lawyers的管理合夥人,專注於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務。她致力於洞悉國際趨勢,協助客戶管理風險,並積極推動綠色經濟發展,包括協助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和拓展電動車市場。謝女士倡導事業與家庭的平衡,鼓勵團隊在專業上追求卓越,為社會作出貢獻。

 丹女士

Upper East Holdings Limited / Lady M (Hong Kong) Limited 

 

作為香港Lady M的執行董事,歷經十年創業歷程。面對疫情與經濟波動,她引領品牌堅持採用優質食材,並致力於推出高品質食品。同時,她推動對素食及本地社區企業的支持,為提升社區福祉做出了顯著貢獻,彰顯了其作為企業領袖的社會責任。

周藺華女士

(卡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KKLUE品牌CEO,憑藉創新的品牌定位和行銷模式,將珠寶設計提升至藝術層面。她通過#WeShineTogether理念,激勵全球女性勇敢探索自我潛能。周女士亦致力於社會責任,推動環保合作,為社區帶來積極影響,展現企業領袖的深遠視野和慈善精神。

 

2.       藝術文化成就獎:此獎項旨在表彰在藝術領域展現創意及取得顯著成就的女性

楊嘉美女士

(藝術有嘉有限公司)

 

藝術有嘉董事兼創辦人,以藝術治癒心靈,致力於藝術普及化。她為弱勢群體提供社區藝術工作坊,用創意活動啟發下一代。楊女士用藝術傳遞愛與希望,推動香港藝術文化發展,其作品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本土藝術風采。

施德燕女士

(星緣創藝有限公司)

 

香港當代藝術家,創立星緣創藝有限公司,傳承父母堅毅精神。她以創意融合品牌設計與藝術文化活動,推出玫瑰不倒翁品牌,促進文化交流。施女士致力於公益,培養青年藝術人才,為社會注入正能量,藝術成就備受肯定。

霍思緯女士

No. THIRTY THREE

 

No.THIRTY THREE品牌創始人,專注於為現代女性設計珠寶,強調獨立與自信。她的作品以簡約經典著稱,易配搭,體現細膩設計,展現女性多面性。霍女士致力於提升中國設計的國際形象,為當代珠寶設計注入新意,並推動中國品牌設計走向世界。

 

3.       世代傳承企業獎:此獎項旨在表彰致力於推廣家族企業文化的女性

周宛賢女士

(高頓斯控股有限公司)

 

作為高頓斯控股有限公司的副總裁,擁有超過20年的鐘錶業經驗。她不僅肩負家族企業的發展,還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推動產業創新及培訓新一代人才。

甘蕎因女士

(鏞記酒家集團有限公司)

 

鏞記酒家集團財務總監,肩承超過八十年的家族企業精神。她不僅守護着傳統粵菜的精髓,還勇於創新,推出Yung’s Bistro吸引新一代。甘女士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關懷社會弱勢,為推廣粵菜文化及社會貢獻作出卓越貢獻。

梁靜瑤女士

(啟興金屬製品廠有限公司)

啟興公司家族企業繼承人,2011年放棄藥劑師職業回歸家族企業,肩負傳承與創新。她與家人共同努力,推動企業發展,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致力於商業和文化發展,為社區和國家作出貢獻。

麥心睿博士

(麥文記麵家有限公司)

 

麥文記麵家有限公司的第二代掌舵人,秉承「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念,積極參與慈善,與東華三院和保良局緊密合作超過三十年。她致力於推動企業傳承與社會責任,為年輕一代提供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繼續弘揚家族企業的精神。

吳咪咪女士

(漳州偉伊化纖有限公司)

 

作為漳州偉伊化纖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在紡織行業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成就。十多年來在傳統由男性主導的行業中開拓創新,為女性樹立了榜樣。面對行業挑戰,她憑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引領公司實現了穩步發展。

 

4.       非凡慈善大獎:此獎項旨在表彰在慈善界中作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羅穎怡女士

(仁濟醫院、百仁基金副主席)

 

仁濟醫院副主席,秉承家族慈善傳統,致力於服務弱勢社群。她將「與時並進」作為人生座右銘,不僅在商業上追求卓越,在慈善事業上也不斷自我提升。羅女士通過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為廣大受惠者帶來實質性幫助,為香港社會的繁榮貢獻顯著。

譚秀芳女士

(畫美麗香港)

 

「畫美麗香港」創辦人,致力於通過壁畫藝術增強社區魅力,提升市民對香港的熱愛。她率領的項目已創作30幅壁畫,吸引2500名義工參與,促進社會和諧。譚女士在藝術與慈善領域的貢獻為香港的文化和社區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鄧鳳賢博士

(恒基物業代理有限公司) 

鄧博士攜其深厚設計背景,積極投入慈善事業,擔任香港女童軍籌款主席,策劃「暖流送四川慈善演唱會」。她透過教育與社會服務,為培育下一代的慈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做出了顯著貢獻。

葉宇筠女士

(第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第一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致力物流地產超二十載,推動大灣區行業發展。她秉持服務與回饋理念,積極投入公益,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慈善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5.       卓越領先ESG企業獎:此獎項旨在表彰在社會、環境及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表現卓越的企業得獎者

鄭慧儀女士

(富藤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能源管理領域的先驅,自2000年起推動集團轉型,專注於節能減碳專案。她引入國際先進技術,為上市公司、學校及政府等提供一站式環保解決方案。鄭女士致力於推廣新能源和ESG專案,通過持續創新和合作,為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顯著貢獻。

王韻詩女士

Vegware HK Ltd

 

Vegware HK Ltd執行董事,自2015年引入Vegware品牌,致力於推動可降解包裝,引領企業、餐飲業和政府減少塑膠污染。她積極提倡綠色替代方案,減少廢物,對環境保護和教育下一代有重大貢獻,是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ESG領域先鋒。

 

6.       創新科技企業獎:此獎項旨在表彰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女性

蘇張逸芳女士

ILK 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ILK Learning的創辦人,以母愛為動力,致力於創建平等教育平台。她推動科技與教育結合,為孩子們提供優質學習機會,激發好奇心,培養未來人才。張夫人的視野和努力對教育創新產生了深遠影響,為全球教育平等作出卓越貢獻。

李彭一心女士

Echo Cubes Limited and Seechange Education

 

 

Echo Cubes創辦人,致力於以科技推動教育創新,為不同背景學生提供個性化英語學習。透過AI驅動課程,她助力學生建立自信、提升語言能力,促進教育平等,為培養未來領袖貢獻力量。

 

7.       青年初創企業獎:本獎項專為35歲以下的女性創業者設立

陳明欣女士

(碳連繫有限公司)

 

創立「碳連繫Carbon Linking」,致力於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教育。她通過遊戲化教育為未來社會領袖傳授綠色技能,鼓勵青年面對氣候危機,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顯示出對環境教育與社會責任的深厚承諾。

鄭嘉淇女士

(三嘉珠寶有限公司)

 

三嘉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過往於珠寶設計領域獲得多項殊榮。她將個人熱情轉化為可持續的藝術事業,帶領團隊在珍珠和珠寶設計上不斷創新,將文化故事融入作品,為珠寶市場注入新意,致力於打造獨特而精緻的珠寶體驗,並計劃拓展國際市場,實現高端珠寶品牌的突破。

劉迦南女士

(毓駿國際有限公司)

 

毓駿集團創辦人暨行政總裁,以「企業+人才」雙重賦能模式,提供優質人力資源服務。她以創新思維和技術,助力企業與人才共同成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青年創業者樹立榜樣,推動行業創新與發展。

李詠琛博士

(弘高醫學集團有限公司)

 

自2020年共同創立弘高醫學集團有限公司,利用生物技術專長開展COVID-19 PCR檢測。她不斷擴大服務範圍,推出移動實驗室,致力於心血管疾病和阿茲海默症風險模型研究,並在siRNA納藥領域取得突破,為預防醫學和精准治療做出顯著貢獻。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三地門社區共融老幼共樂 「大小VUVU一起快樂活動FUN一下」

【記者戴英薇/三地門報導】 三地門共融生活中心今11日在 三地門鄉體育館舉辦「大小VUVU一起快樂活動FUN一下」社區共融老幼共樂活動,邀請社區長者及部落孩童,透過趣味競賽互動產生情感連結,增進老幼共學、共樂,共有來自三地門鄉社區日間照顧中心、三地部落文化健康站、地磨兒全人關懷協會三地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微笑關懷協會、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附設幼兒園、原苗幼兒園等191人報名參加。

▲「大小VUVU一起快樂活動FUN一下」社區共融老幼共樂活動。(圖/屏基醫院)

隨著時代變遷,家庭功能逐漸式微,現今已少見三代同堂,孩子們越來越少有機會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相處,屏基醫療自8年前便積極推動長幼世代融合,在三地門鄉社區日間照顧中心推展老幼共學,讓長者和小學生跨世代合組太鼓隊、一起種菜、做手工藝品…一起體驗代間教育,從陌生到熟悉,進而相互幫忙,讓老少成員都有所收穫與成長

▲「大小VUVU一起快樂活動FUN一下」社區共融老幼共樂活動。(圖/屏基醫院)

這次趣味競賽有110位長者81位幼兒參加,參賽者從4歲到93歲,老幼組隊,比賽項目有「可圈可點套圈圈」、「薪火相傳傳球接力」、「褔杯滿溢疊杯」,有了小朋友加入,長者明顯更有活力了,活動氣氛熱鬧溫馨,歡笑聲此起彼落。對長者而言,孩子們的笑顏和與他們共處的時光,就是最療癒的良藥。

▲「大小VUVU一起快樂活動FUN一下」社區共融老幼共樂活動。(圖/屏基醫院)

「三地門共融生活中心」啟用已經滿一年,是全縣第一個整合創新健促照護方案、在地社區資源於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匯集生活機能訓練、社區支援整合、日間照顧、失智據點、A級社區整合服務中心、生活創藝工坊等六大長照服務於一體。屏基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室專案經理莊玉美表示,希望營造一個社區共融的生活圈,打破有形、無形的藩籬,讓社區裡氛圍活絡起來回歸人與人相處最自然模式,並且從「他助」發展「互助」、進而「自助」,達成社區共生為目標。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臺北借問站再升級 單車族友善新站登場

位於士林區的馬修單車,在坪數有限的空間中,透過完整的臺灣單車旅遊服務配套,成為世界旅人來臺單車環島的好幫手,今(113)年申請加入北市旅遊服務體系,正式成為臺北市借問站的新生力軍,以「臺式」熱情服務來自國內外的旅客。

依RoamRealm等國際調查報告指出,2024年旅遊以關注永續觀光,或2030淨零碳排願景為趨勢;臺北市近期也榮獲今周刊「永續城市特優獎」殊榮,其中自行車旅遊便是永續觀光的重要一環,透過騎乘自行車等低碳旅遊方式實現自我,也為經濟、社會及生態保育帶來正面影響,是相當受到歡迎的新興旅遊型態。

馬修單車分享,來到臺灣體驗單車旅遊的國內外旅客日漸增加,這次申請加入借問站,除希望能提供旅客與單車相關的實用資訊、路線推薦,以及臺北市各種旅遊資訊外,也與借問站夥伴們相互串連成為觀光服務網絡,讓旅客在臺北市進行單車旅遊時,可即時透過借問站了解不同區域的特色,感受臺北市友善且便利的旅遊服務。

觀傳局表示,為找出具有特色及積極熱情的臺北市借問站的夥伴,特別設立「臺北市借問站申請及管理計畫」,透過公開招募及遴選機制,找尋優質的旅遊服務合作夥伴。馬修單車以積極熱情的服務態度,及提供有別於其他借問站的特色遊程規劃服務,於今年度成為臺北市借問站的新生力軍。

觀傳局介紹,馬修單車以單車租借及單車環島旅遊顧問為營運特色,除提供旅遊諮詢、觀光文宣索取、免費WIFI、洗手間借用及免費茶水等服務外,更提供單車旅人所需的維修設備器材及單車打氣等借用服務,想要體驗不一樣的臺北單車旅遊玩法,或是來趟環台單車之旅,不妨前來馬修單車借問站「借問一下」。更多臺北市各借問站站點資訊請上臺北旅遊網(連結)查詢。

新聞來源:享新聞

汽車之家榮獲2024香港國際ESG榜單「最佳節能減碳行動獎」

香港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近日,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2024香港國際金融論壇暨香港國際ESG榜單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港舉行,來自內地和香港政商界人士、經濟學家等300餘名嘉賓出席活動。汽車之家(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ATHM; 港交所代號:2518)憑藉著出色的ESG治理能力和表現,榮獲「最佳節能減碳行動獎」,參與此次頒獎典禮的還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移動、華為、港鐵公司等企業。

本屆論壇以「綠色金融助力 共創永續未來」為主題,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檢驗認證集團、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北京大學滙豐金融研究院協辦,並獲得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房屋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等機構的大力支持。主辦方通過舉辦此次頒獎典禮,希望通過表彰一批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治理能力上取得優異成果的企業,引起更多企業向綠色轉型方向靠攏,助力將香港打造成為「世界綠色金融科技樞紐」。此次獲獎是對汽車之家在ESG領域所取得成績的高度認可和評價,也進一步凸顯了汽車之家在節能減排工作方面持續的努力和貢獻。

近兩年,汽車之家MSCI(明晟)ESG評級和標普S&P Global CSA的問卷評分均獲得顯著提升,其在ESG領域的實踐與成果也榮獲了權威組織的認可。同時,汽車之家積極深化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堅守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號召,制定自身運營碳中和目標,並細化節能減排相關環境目標及管理措施,帶動價值鏈上下游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汽車之家作為汽車乃至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發動機」,持續發力於賦能價值鏈上下游,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汽車之家已承諾在 2030 年實現運營碳中和,並明確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在節約能源、改善排放物管理方面採取相關措施以減少碳排放,並不斷審視實踐活動,適時調整。展望未來,汽車之家將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堅持綠色運營,持續完善環境管理,將節能減排落實到日常。同時不斷提升綠色運營可持續發展能力,對外不斷輸出低碳轉型可持續發展助力,以綠色低碳實踐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貢獻力量。

關於汽車之家

汽車之家(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ATHM; 港交所代號:2518)是中國領先的汽車消費者線上服務平台。QuestMobile數據顯示,汽車之家2024年9月移動端日均用戶量達到7,287萬,較2023年同期增長5.6%。公司使命旨在提升中國汽車消費者的購車及用車體驗。汽車之家為汽車消費者提供原創內容(OGC)、專業創作內容(PGC)、用戶創作內容(UGC)、AI創作內容、全面的汽車車型庫以及廣泛的汽車發佈資訊,涵蓋整個購車及用車周期。由於能夠接觸到龐大且活躍的汽車消費者用戶群,汽車之家已成為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推廣廣告活動的首選平台。此外,本公司的經銷商訂閱及廣告服務讓經銷商能夠通過汽車之家的平台營銷其庫存及服務,將其實體展廳擴展至中國數百萬潛在網絡用戶,並獲得銷售線索。本公司提供銷售線索、數據分析及營銷服務,以協助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提高效率及促成交易。汽車之家運營其「車商城」,一個全功能線上交易平台,助力汽車製造商及經銷商促進交易。此外,本公司亦透過其網站及移動應用程式提供其他增值服務,包括汽車金融、汽車保險、二手車交易及售後服務。

有關本集團更多資料,請瀏覽公司網站

https://www.autohome.com.cn/about/index.html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三一助力智慧港口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天津港輪胎式起重機自動化改造項目:採用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節能減碳

上海2024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三一集團(以下簡稱「三一」)旗下港口機械子公司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海洋」)憑借其H-Move2.0智能系統,在天津港輪胎式起重機自動化項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系統將輪胎式起重機的運行效率提高到每小時20次操作,為建設綠色、數字化和智能化港口樹立了新標準。在COP29即將召開、製造業呼籲實現淨零排放的背景下,三一堅定地走產業轉型之路,以實際行動推動碳減排目標的實現。

Port of Tianjin tire crane automation transformation project

三一海洋致力於成為物流裝備領域的技術領導者,為智慧港口提供電動化、智能化、無人駕駛以及綜合解決方案,助力全球港口機械行業實現綠色轉型。

面對節能減碳、智能化發展、防晃防扭需求以及勞動力短缺等挑戰,三一海洋在智能港口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這些解決方案採用實時防晃和防扭技術,確保操作的自動化和安全性,使操作效率超越傳統的人工方法。

通過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團隊能夠預測和模擬集裝箱的軌跡和位置,並在基本技術功能中增加吊具下降操作,從而實現卓越的效果。傳統輪胎式起重機的自動化效率大約為每小時15到16個循環,而集成了GPS、AI可視化和3D掃瞄成像技術的新版本顯著提升了信號的可靠性。經過四個月的測試,45號機的自動化工作效率提高到了每小時20個循環,首次在業內超越了人工操作。

通過預測和模擬集裝箱的軌跡和位置,在人工作業的技術要領中加入了放下吊具的操作,效果顯著。傳統輪胎式起重機的自動化效率約為每小時15至16個循環。新升級的系統異常干預率僅為2.78%,操作比達到1:6,這意味著一個人可以同時管理多達6台輪胎式龍門起重機。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中心主任程世東表示:「我們的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仍有升級空間,通過這些升級,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資源,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實現淨零排放是當前最大的挑戰之一,三一正借助低碳轉型帶來的經濟和產業機遇,積極推動傳統工程機械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三一將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力,加速推進低碳戰略,實現綠色發展目標。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易付達(亞洲)與新加坡AXS簽訂MOU

全面革新亞太市場電子支付程序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11月11日 – 本港領先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易付達(亞洲)有限公司(「易付達(亞洲)」或「本公司」)欣然宣佈,本公司與新加坡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AXS訂立諒解備忘錄(「MOU」),旨在發展雙方現有支付網關之間的互聯互通,以實現無縫支付處理程序,以相互支援雙方於亞太地區的業務。

根據MOU,雙方將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包括開發跨境網關連接,以實現無縫的帳單支付解決方案及整合服務,為商戶的上線過程提供高效的流程,並確保共享網絡的合理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易付達(亞洲)將透過替代支付模式(APM)及相關技術,為AXS於東南亞市場的業務營運提供支援,同時AXS亦會利用帳單支付聚合模型及技術,助力易付達(亞洲)在香港、台灣和澳門市場的業務發展。

易付達(亞洲)主席及行政總裁勞俊傑先生表示:「我們十分榮幸是次與AXS展開合作,並成為AXS海外合作夥伴,標誌著我們在拓展海外市場足跡的重要里程碑。我們深信是次合作將有助於雙方進一步海外業務,有效應對更廣泛客戶群所面臨的營運挑戰,同時鞏固雙方在行業的前沿地位。展望未來,我們將積極探索更多發展項目,將自身獨特的支付解決方案和服務推向全世界。」

AXS聯合創辦人及集團行政總裁吳麟書先生則指:「通過是次合作,展現出AXS正將自家的繳費平台擴展至新加坡以外的地區,包括支付網關的互聯互通。我們十分高興能與易付達(亞洲)在跨境支付技術和解決方案方面一同創新,並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上的專業知識。吳先生深信,是次簽署MOU只是一個起點,雙方未來將在香港、新加坡等多個市場進一步加強合作。

下載高清圖片。

Hashtag: #eftPay #易付達亞洲 #AXS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易付達(亞洲)有限公司

易付達(亞洲)是香港領先的電子支付服務供應商之一,透過超過10年的經驗,為商戶提供最全面的電子支付配套服務,包括開戶、商戶銷售系統及付款系統整合,交易處理以及付款結算等一站式服務。現時,易付達(亞洲)服務廣泛的商戶,包括本地著名的珠寶店、電器店、化妝及美容店、服飾店、餐飲及食品店、主題公園、便利店及超級市場等。詳情請到網站:http://www.eftpay.com.hk/

關於AXS

AXS成立於2000年,並為新加坡的消費者和商戶提供超過20年的支付服務。透過公司超過630個自助服務終端站,以及其專屬的網上應用程序和流動應用程序,讓當地超過100萬位用戶能快捷使用超過800種支付服務。詳情請到網站:https://www.axs.com.sg/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中市第二波物調券來了! 11/21起市場、夜市、商圈限量發放

年度第二波物調券將登場,新增場域、部分提前發放。

民眾詢問度爆表的物調券又來了,台中市府經發局今(11)日舉辦「2024物調券第二波宣傳記者會」。經發局表示,11月21日至23日將於市場、夜市、商圈等108處發放35萬份物調券,民眾在11月27日前消費,不但可享受如同半價優惠,消費後還能登錄「台中通暨購物節APP」,放大金額五倍累計,除可參加天天抽200組收據專屬抽3,000元,每月更有機會抽中加碼的iPhone15,歡迎市民朋友及外縣市旅客帶著全家大小來迺市仔領物調券、消費抽大獎。

「一波不夠,還有一波!」經發局長張峯源表示,自從6月份第一波物調券活動結束後,市府時常接獲民眾致電詢問今年是否還有拿100元換200元的活動,也有年輕朋友詢問數位化發券的可能性,可見物調券深受不同年齡層的喜愛,為民眾生活帶來小確幸,也創造外縣市旅客參加活動的特殊回憶。

張局長提到,提振庶民經濟刻不容緩,感謝台中的攤商、店家頭家撐起活絡本市經濟相當重要的一環,此次是第二年第二次辦理,市府也依市議員建議推出許多改善作為,像是調整各大、小場域發放份數,以及發放過程針對已領取過的民眾蓋手章,以避免重複領取,提升公平性,將機會留給更多的人;部份場域亦將視動線情況,準備休息座椅,供行動不便者或長者使用。

經發局表示,上一波發放的35萬份物調券,經統計發放率100%、回收率逾99%,成效斐然。因此再推出第二波發放活動,即刻振興經濟,除延續第一波的場域外,為使全市各區攤商、店家皆能雨露均霑,民眾也有更多消費選擇,增加了三處攤鋪位規模達100攤以上,且建物使用執照具備含店鋪、市場、商場使用之民營市場,如東區的十甲發市場、大里區的內新市場,以及北屯區的新一點利市場,期讓更多場域、更多消費族群有機會參與。此外,第二波為照顧梨山地區一般店家,廣邀在地商店,如早餐、簡餐店、麵包店等加入物調券適用店家範圍。

經發局指出,今年第二波物調券活動,總計將發放35萬份物調券,預計為市場、夜市、商圈,以及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參與的會員店家帶來逾7,000萬元商機。活動持續獲得台中市議會的支持,議員熱情相挺協助拍攝廣告宣傳影片,搭配經發局長擔任最佳代言人,更邀請東海藝術街商圈活潑舞者擔任臨時演員,一同行銷宣傳這波物調券活動。

經發局補充,此次發放期間為11月21日至23日,且上午、下午及晚上皆有不同類別場域發放,而使用期限至11月27日,規則同第一波,民眾可於活動期間至各公告配合場域,以現金100元兌換200元物調券使用消費,每人可兌換二份,限領一次,請留意勿重複領取。歡迎民眾踴躍至各大市場、夜市攤集區、商圈,以及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參與的店家兌換物調券,並且順便參加台中購物節登錄發票、收據參加抽大獎活動。更多資訊請至經發局網站( https://www.economic.taichung.gov.tw/2793983/post )查詢。

今日活動,包括市議員劉士州、經發局長張峯源、第三公有零售市場會長黃銀錠、逢甲觀光夜市攤販集中區主委凌森耀、天津路服飾商圈主委張聖明、台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理事長周信宏、台中市各大市場、夜市、商圈多位幹部代表均到場,市議員邱愛珊、陳清龍、黃馨慧、陳文政與林霈涵等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新聞來源:享新聞

中鋼攜手富田電機成立「聯合實驗室」 共同開創高值化馬達新紀元

【記者林常雄/高雄報導】 中鋼為一貫作業煉鋼廠,生產供應國內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科技所需的優質鋼鐵材料,也依照產業新興需求及趨勢,協助臺灣用鋼業者開發高品質鋼材,與客戶共同追求上下游共榮發展。中鋼近日攜手富田電機設立「中鋼-富田聯合實驗室」,以強強結合的方式建構研發平台,並鎖定電動車、無人機與AI機器人等三大馬達用途領域,雙方展開深化研究,將中鋼開發的高性能電磁鋼應用於富田電機製造的高規電動馬達產品,不僅滿足未來與日俱增的高值化馬達市場需求,亦實現「中鋼與客戶價值共創」願景,創造客我雙贏。

富田電機為知名電動載具動力系統及工業馬達技術暨製造廠,自1988年創立以來專注各式馬達之研發設計與製造,不僅以自有品牌FUKUTA成功建立優質形象,馬達產品更多元應用於公路型及非公路型電動載具、風機、工具機與泵浦等產業。富田電機創辦人張金鋒董事長始終秉持「創新、熱忱、誠信」的經營理念,與中鋼「團隊、企業、踏實、求新」之中鋼精神,以及「誠信正直」價值觀不謀而合,十多年前在全球電動車發展萌芽之際,中鋼透過早期供應商參與(Early Vendor Involvement,EVI)模式與富田電機展開合作契機,將開發的高磁通、低鐵損電磁鋼導入其馬達產品,成功打入美系和日系電動車供應鏈。

▲富田電機採用中鋼自行開發的自黏塗膜電磁鋼,成功開發自有品牌FUKUTA的無人機馬達產品。(圖/富田電機)

隨著近年來全球掀起無人機風潮,政府於國內積極推動無人機產業鏈國產化,中鋼因應無人機和機器人馬達對高效率及高扭力的需求特性,已成功開發薄頂規超高磁通電磁鋼20CS1500P之專用材料,另富田電機也成立小型化事業部,聚焦無人機、低軌衛星及AI機器人相關市場,尤以無人機馬達的發展最為迅速。中鋼過往除了與富田電機協同開發電動車馬達產品,也成功協助富田電機導入中鋼自主研發的自黏塗料技術,並建立自黏鐵芯馬達量產實績,近日雙方更進一步攜手成立「聯合實驗室」研發平台,結合高端鋼材及先進馬達產製技術的優勢,深化研發技術鏈結,可望在提升無人機的升力和續航力方面,實現「1+1大於2」的合作綜效。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台船公司為台灣中油公司 舉辦級油品化學品輪「安運輪」命名典禮

【記者林常雄/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造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50,000 載重噸級油品化學品輪「安運輪」,於11日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二號碼頭舉行命名典禮。典禮由台船公司周志明副總經理與台灣中油公司林珂如發言人共同主持,同時邀請林珂如發言人為本輪命名及擲瓶。

「安運輪」為台灣中油公司於111年決標予台船公司,並於112年舉行開工和安龍儀式,預計將於今年底投入中油環島運輸任務。本船船長183.5公尺、船寬32.2公尺、型深19.1公尺,可裝載燃油貨艙容量達53,000立方公尺,並具備下述特色:

一、採用台船公司自行開發之節能鰭翼,於設計吃水和滿載吃水時可節省約2.8~3%燃油消耗。

二、燃油艙採用雙重殼結構保護,符合最新的防污及結構安全規範。

三、採用電子點火控制的低耗油節能主機,且主機及發電機都符合氮氧化合物排放管制的最新要求。

四、安裝壓艙水處理系統,有效控制、處理海水微生物及沉積物等污染防治。

五、搭載岸電系統,靠港時可停用船上發電機以減少港灣內的空氣污染。

六、採用電動油壓貨油系統,滿足港口操作低噪音之需求。

▲「安運輪」命名典禮台灣中油公司林珂如發言人擲瓶。(圖/台船公司)

台船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提供船東優質的船舶設計與建造服務,以更彈性的經營方式及精緻化管理,吸引優秀人才並進而提升台灣在全球造船產業中的地位。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金屬中心與國際攜手合作 推動氫能輸儲管線模組化技術

【記者林常雄/高雄報導】 隨著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各國相繼投入氫能應用與技術發展,面臨氫氣輸儲的挑戰,氫能輸儲管線模組化趨勢在氫能產業中日顯重要。在經濟部技術司指導下,金屬中心於112年起聚焦發展氫能燃燒工業應用與高壓輸儲技術,並在今年度更進一步串聯國內外業者合作發展氫輸儲管線模組化技術,透過跨國合作加速國內氫能產業鏈形成。並於11日辦理氫能應用安全技術研討會,活動邀請到荷蘭Bronkhorst國際合作台灣代表黃伯陽總經理以及國內合作廠商俊鼎機械譚雲鵬董事長、沅亨興業凃士雄副總經理,攜手分享展現國際合作對於推動氫能產業的重要性。

為了確保氫氣的應用安全性、維護性及更靈活的配置於使用場域,國際上已開始發展混氫燃燒控制閥站模組化。通過模組化設計,可減少氫氣管路接點,易於快速安裝、維修保養、校正檢驗、有效縮小閥串體積及降低安裝與維護成本。台灣在這一領域尚缺乏相關技術,在此契機下,金屬中心與荷蘭流量控制產品領導企業Bronkhorst及加拿大系統整合檢測商Powertech Labs Inc.展開合作,結合國內業者沅亨興業及俊鼎機械,建立跨國團隊合作發展技術。未來,將與國內鍋爐及工業爐相關應用端合作,進行實體場域驗證,加速國內氫能工業應用與加氫站發展,促進台灣工業量能於國際市場的輸出。

在此次研討會中,金屬中心氫能團隊分享目前工業氫輸儲領域的技術開發量能及國際氫能應用趨勢,同時邀請台灣中油、台灣柏朗豪斯特分享氫能應用與技術推廣之安全對策,以及邀請台灣德國萊因、聯華林德、沅亨興業等業界專家,分享氫能應用實例與探討氫能供應鏈國際標準趨勢。此次豐富多元的議題將促進台灣業者之間的深度交流,為台灣氫能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思維與動力,推動產業邁向更高的國際競爭力。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十年磨一劍 「殷金磬陶藝創作展」一窺陶作世界奧妙

▲殷金磬陶藝創作展即日起至114/1/8在北港文化中心展出,歡迎民眾前往觀賞。(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警界身分將近40之久的殷金磬在退休後,全心投入手捏壺創作,長年累積諸多精湛作品後,以「指間作陶,妙勝大千」為主題,展出自身跨越數十載創作,即日起至114年1月8日在北港文化中心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殷金磬出生於臺南市後壁區,於1975年警察大學畢業,在警界服務的近40年中,不僅盡忠職守,還積極參與社區與藝術活動。曾擔任臺南市藝術家協會常務監事、臺南市陶藝學會常務理事、柚城藝術家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成為藝術文化推廣的支持者。這樣的背景為他在藝術創作上帶來了獨特的視角,也為退休後的陶藝人生奠定基礎。他認為陶藝是一種自我沉澱的過程,讓人能在手指與泥土的觸感中找到內心的平靜。

文化觀光處表示,殷金磬堅持不變的製陶理念是:純手工捏築、流暢的出水、樸拙的外表。長年專研泥土、窯性的探索,因此,手捏壺每每都有讓人驚艷的成色。殷老師多年來年的理陶境界已見「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自在與參透,每一個手作陶作都是「掌心一方泥,陶作大乾坤」的藝術人生。

這次展出有以曾文水庫庫底泥為素材,曾文水庫庫底泥 含有大量而豐富的矽、鋁、鐵,若直接當陶藝土不耐高溫,但,在陶作中,當作化妝土使用,燒結出窯的作品有耐人尋味、令人驚喜的豐富的色彩。

嘉義縣慶祝醫師節 感謝醫師們攜手護嘉

▲縣長翁章梁頒發醫療貢獻獎,感謝縣政顧問高雄長庚醫院盧勝男醫師。(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醫師公會10日晚間在嘉義福容VOCO酒店舉行113年醫師節慶祝大會,縣長翁章梁到場祝賀,並頒發醫療貢獻獎感謝縣政顧問高雄長庚醫院盧勝男醫師,長期協助嘉義縣推動C型肝炎防治,以及表揚風災義診4家醫院及9位資深醫師,感謝醫師們無私奉獻攜手護嘉。

翁章梁表示,近年來各大雜誌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除個人施政滿意度高外,在醫療衛生健康面向滿意度皆位居全國前列,感謝所有醫療人員們的功勞,也期勉各位醫師們持續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共同打造健康安心的幸福嘉園。

▲偏鄉巡迴醫療彌補醫療不均情形。(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盧勝男醫師自107年在嘉義長庚擔任副院長期間至今,積極協助嘉義縣推動C肝防治工作,優先以高盛行率風險區介入,連結肝膽腸胃專科醫師,促成鄰近醫院合作於衛生所開設C肝外展門診及行動醫療站,進行肝癌高危險群就醫可近性篩檢,造福嘉義縣鄉民,獲頒衛生福利部醫療貢獻獎實至名歸。

另外,今年嘉義縣醫療服務滿50、45、40、35、30、25年資深醫師獎共9位,分別為林政國、林憲南、李英三、黃志誠、徐超群、王士權、何慶堂、林昌模及劉英琪醫師,翁章梁肯定9位醫師長期以來對縣民健康的付出與貢獻。

今年凱米颱風連日豪雨部份地區嚴重淹水,在衛生局協調下,嘉義長庚、大林慈濟、朴子醫院、灣橋分院及衛生所展開災區義診服務,針對淹水嚴重的水上、溪口、大林、新港、六腳、東石、鹿草等7鄉鎮市啟動15站義診醫療服務,滿足民眾就診需求,醫師守護鄉親健康,令人敬佩。

衛生局長趙紋華說,嘉義縣人口高齡化,從醫院個案照護到社區居家醫療、偏鄉巡迴醫療、遠距醫療等,積極爭取多元醫療資源,在醫師公會與醫師們堅守崗位全力投入推動下,提供縣民全方面的醫療服務,期許未來持續營造優質的醫療環境,守護健康。

健行筆記與黃阿瑪帶你玩嘉義 步道尋寶加碼享優惠

▲出示圖卡即享來店用餐優惠。(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與擁有眾多粉絲的「健行筆記」、「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聯手推出「來嘉走走」步道尋寶活動,截至11月5日已有近2000人參加,更有38人完成10條路線挑戰。為促進活動與地方產業串連,文觀局攜手梅山鄉、竹崎鄉的觀光業者加碼推出優惠活動,讓遊客參加步道尋寶活動時也能享有購物優惠、住宿好禮及餐飲折扣。

文觀局表示,「來嘉走走」步道尋寶活動第1波反應熱烈,眾多業者踴躍響應,第2波優惠新增用餐贈小菜的餐飲優惠,還有多家民宿的住宿好康,讓民眾在欣賞嘉義步道美景之餘,也能品嘗豐富美食及享受在地住宿體驗。

▲「來嘉走走」步道尋寶活動,推出第2波優惠。(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入住合作民宿即贈送夜間生態導覽或品茗活動、免費在地特色早餐以及獲得茶包贈品,「阿本的家民宿」提供住宿贈夜間生態導覽及泡茶體驗;「賴坤陽的家民宿」贈送價值300元的茶包或紅茶;到「晉揚欣·金用心食茶所&咖啡莊園」用餐即贈送咖啡濾掛和茶包;「嘻香糖記」消費即贈茶包,還能免費品茗。

文觀局進一步表示,加入「慢遊嘉義」LINE官方帳號後,民眾出示手機優惠券畫面,即可在活動店家享有專屬折扣及好康。此外更加碼推出限時抽獎活動,有機會抽中高級酒店住宿券、雙人或四人房免費住宿,還有精美伴手禮等多樣豐富好禮。

文觀局說明,今年與登山社群「健行筆記」共同整合步道資訊,也建置嘉義縣步道旅遊官網(https://chiayihiking.masterbrain.com.tw/),遊客可查詢每一條步道的難易度、海拔高度、里程、所需時間,並可串聯下載GPX離線地圖,方便從地圖上看到路線以及即將要走的路線,提升登山安全度。

更多「來嘉走走」活動優惠資訊,可在慢遊嘉義官方LINE帳號(@chiayitravel),及慢遊嘉義臉書粉絲專頁、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官網查詢。

南臺科大攜手富邦人壽舉辦「台南府城萬歲節」 青銀同樂迎向超高齡社會

▲南臺科大副校長王振乾、中西區區長及南美里里長在表演前為社區長輩加油打氣。(圖/南臺科大提供)

記者李喬智/臺南報導

南臺科技大學青銀共創USR團隊與富邦人壽CSR日前攜手舉辦「臺南府城萬歲節」,活動現場宛如一場跨世代嘉年華!透過別出心裁的萬聖節變裝走秀和宮廷舞宴,成功將社區長輩、南臺師生、幼兒園小朋友等老中青幼四代緊緊相連。活動當天,長輩們個個精心打扮,化身為各式各樣的卡通人物或歷史名人,在T台上大展風采。搭配著南臺師生和小朋友們的活潑演出,現場氣氛熱鬧非凡。不僅如此,優雅的宮廷舞也讓長輩們重溫青春時光。


▲社區長輩穿上華麗服裝自信走秀。(圖/南臺科大提供)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中西區公所等單位亦大力支持,多位貴賓蒞臨現場共襄盛舉,包括台南市政府社會局機要秘書林間南、老人福利科科長鄭妙君、中西區區長蔡佳甫、南臺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振乾、林俊憲立委特助王世足、林美燕市議員特助黃品諭、周嘉韋市議員秘書許庭弘、護心善循有限公司黃丞志執行長、富邦人壽胡志蘭經理、高雄科技大學及台南應用科技大學USR夥伴團隊等多位貴賓共襄盛舉,活動現場計有近300人參加,場面熱鬧盛大。

南臺科大副校長王振乾表示,許多人認為長輩無法參與活潑的活動,但我們的長輩們用行動證明了這是一個刻板印象。他們不僅積極參與萬聖節舞會,更私下自主練習,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這告訴我們,年齡不是限制,而是心態的選擇。


▲「台南府城萬歲節」活動大合照。(圖/南臺科大提供)

青銀共創USR計畫主持人陳美珠分享,起初邀請長輩時,他們確實有些害羞,但在團隊的鼓勵下,大家很快融入活動,並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這場萬聖節活動不僅讓長輩們重拾青春活力,更打破了大眾對高齡者的刻板印象,證明只要願意,每個人都能活得精彩豐富。

活動在充滿歡樂的氣氛中,以獨特的「青銀討糖不搗蛋」活動畫下完美句點。青銀共創USR團隊非常感謝一直用心投入於關懷長輩的富邦人壽CSR及護心善循公司的攜手合作,並且有溫陵、金華、鯤鯓與大林社區的地方夥伴支持,才能促成這麼精彩的活動,期待未來能持續推動高齡福祉服務,將青銀活力與樂活的觀念擴散出去,迎接未來大家都會微笑生活的超高齡社會。

「AFA世界廚藝餐飲大賽」在首爾舉行 弘光科大師生團隊包辦3金6銀成績亮眼

▲食科系老師黃志雄(中)奪得社會組歐式麵包、創意麵包兩面金牌,兩位學生也獲得3面銀牌。(圖/弘光科大提供)

記者李喬智/臺中報導

弘光科技大學師生參加韓國亞洲餐飲協會承辦的「AFA世界廚藝餐飲大賽」,獲得3金6銀佳績。食品科技系老師黃志雄將台灣生產的五穀雜糧,以原粒、粉狀、爆米香等形態融入歐式麵包、創意麵包作品,奪得社會組兩面金牌;餐旅管理系老師鄭錦慶製作手工繁複彩色繡球酥,減少包材用量,拿到社會組禮品包裝設計金牌;4位參賽學生則運用台灣食材或結合中式、西式糕點創意,拿到銀牌。

鄭錦慶、黃志雄表示,韓國亞洲餐飲協會承辦的「AFA世界廚藝餐飲大賽」在首爾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辦,韓國政府相當重視這場賽事,總統尹錫悅親自出席開幕。大賽匯聚來自韓國、中國、台灣、馬來西亞等11國、超過1,500位參賽者,競賽項目涵蓋烘焙、料理、雞尾酒、咖啡拉花等多項技術,帶領4名學生參加學生組賽事,兩人也報名社會組賽事,與各國選手切磋交流。


▲弘光科大師生參加「AFA世界廚藝餐飲大賽」,獲得3金6銀佳績。(圖/弘光科大提供)

在社會組部份,鄭錦慶還獲得創意糕點銀牌。學生組獲獎名單則為:食科系大四學生鄭杰倫歐式麵包銀牌,大三學生林暐勳西式點心、創意糕點兩面銀牌;餐旅系大二學生林瑋恩、曾映萱兩人皆獲得創意糕點銀牌。

黃志雄指出,他用台灣穀物釀造的威士忌、米酒、高粱酒做發酵種來製作歐式麵包、創意麵包,在歐式麵包中加入雜糧粉、原粒,於創意麵包中加入雜糧粉、爆米香雜糧,使得口感層次更多元,希望能增進在地糧食作物應用。

鄭錦慶表示,糕點本身造型、色彩豐富,單獨呈現就具有高級感,因此,以彩色繡球酥作為禮品包裝設計亮點,用不同顏色油酥條編織製作繡球酥,手工繁複耗時,但成品色彩豐富,「裸裝」就很精緻,大幅減少使用包裝耗材,送禮美味大方又環保。


▲食科系學生鄭杰倫拿到歐式麵包銀牌作品。(圖/弘光科大提供)

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念書的鄭杰倫說,使用在地食材是一種新的飲食文化,因此,這次比賽他選擇用台灣南瓜來製作歐式麵包,黃橙橙色澤讓麵包看起來更可口,外型也做成南瓜造型,吃起來有味覺、視覺雙重享受,感謝指導老師吳武憲、黃志雄的教導。烘焙在馬來西亞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希望能將在台灣學到的烘焙技藝及參加比賽的成果,帶回家鄉。

林暐勳一口氣參加西式點心、創意糕點兩項比賽,他指出,參賽作品中最特別的是巧克力慕斯,用模具做出外型,再局部雕花鏤刻,巧克力易碎、遇熱會融化等特性掌握具有挑戰性。林瑋恩、曾映萱兩人的三款創意糕點得獎作品,則結合中式西式糕點技法,多肉植物、玫瑰花等造型非常漂亮,其中林瑋恩的多肉植物月餅,每株多肉植物栩栩如生,像極了多內迷你盆裁。

海洋委員會114年「海洋文化領航計畫」 即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開放補助申請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為鼓勵海洋文化傳承與創新,推動造船工藝的保存及藝文創作交流,啟動114年度「海洋文化領航計畫」,期透過補助徵件,徵求各界投入海洋文化永續發展,總補助金額達3200萬元,其中地方政府每案最高補助300萬元、學校每案最高補助100萬元、民間團體每案最高補助50萬元,公立之博物館及社教館所每案最高合作經費200萬元。

▲114年海洋文化領航計畫徵件計畫說明。(圖/海委會)

114年徵案主題為薪傳、船藝、藝海

海洋委員會表示,114年度徵件主題為「薪傳、船藝、藝海」,旨在推動船舶工藝及用海智慧的創新與延續,並鼓勵各界以嶄新視角探索海洋文化之美。藉由此次徵案,海洋委員會期待更多人對船舶工藝產生共鳴,並能在現代環境下重現及轉譯船舶匠師技藝,詮釋海岸聚落溯源之記憶,甚至創造出與海洋意象交織的新藝術作品。

▲114年海洋文化領航計畫徵件資訊。(圖/海委會)

114年補助徵案審查程序

114年度海洋文化領航計畫審查分為三個階段,第1階段資格審查,申請單位應在113年12月31日前完成網路基本資料登錄,並將計畫書及應備資格文件,以郵寄(以郵戳日期為憑)或親送方式繳交;第2階段初審,由委員針對計畫進行書面審查;第3階段複審,通過初審者,將以現場(或線上視訊)進行簡報及委員詢答。

本計畫相關資訊與申請計畫相關表格,可至海洋委員會官方網站/最新公告下載(https://reurl.cc/VM96l5)。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杜拜、阿布達比房價年漲20% 藝人海外投資置產鎖定中東新熱點

▲阿布達比最大建商Aldar推出的「Gardenia Bay Residence花園灣」總價新台幣740萬起,首付款僅需40萬,預估租金投報率8-10%。(圖/業者提供)

生活中心 / 綜合報導

央行祭出一波波打炒房重拳,加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海外房地產投資已成為分散風險的熱門選擇。其中,具備免稅優勢與顯著收益潛力的中東杜拜和阿布達比投資需求高漲,吸引台灣投資人關注。包括在海外有置產經驗的女星崔佩儀、王思佳、劉伊心都展現出對阿聯酋房地產的高度興趣,11月底將跟隨知名代銷業者前往當地參訪。

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最新報告顯示,杜拜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住宅市場表現亮眼,平均房價較去年同期上漲約20%,截至今年9月底,杜拜平均租金增幅達19%,預期未來一年將持續上漲。此外,截至今年9月底,杜拜住宅交易總量達12.5萬筆,相較去年同期9.3萬筆,增加超過36%。

碩盛國際不動產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復宇表示(Tank),杜拜和阿布達比經濟成長快速,購置房產擁有永久產權,採實坪制不計入公設,投資置產還有免稅優勢,僅需支付2%或4%的土地註冊費,外國人可貸款50-60%,平均租金投報率達8-10%。

此外,阿聯酋貨幣迪拉姆與美元掛鉤,因此匯率風險相對較低。外國投資人購置200萬迪拉姆(約新台幣1745萬)以上的房產,便可取得全家移居10年的黃金簽證,同時可在當地合法工作和開公司,推升阿聯酋對全球富豪及投資人的吸引力。

根據萊坊(Knight Frank)發布的2024《財富報告》中指出,杜拜的豪宅價格仍遠低於全球其他成熟市場。在杜拜,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80萬)可以購買到91平方公尺(約27.5坪)的豪宅。在相同金額下,購置的面積相當於香港的4倍、倫敦和紐約的2.7倍、東京的1.4倍。

陳復宇指出,與全球主要國家及城市相比,目前杜拜和阿布達比房價較低,投資置產CP值極高,使其成為當前全球最受矚目的置產區,許多公寓建案一推出,很快就被來自世界各國的投資人一掃而空。此外,阿布達比2019年才開放外國人可以在指定區域購買永久產權房產,加上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申請賭場牌照中,將成為阿聯酋第二個賭場,預期投資人的投資興趣持續上升。


▲「Gardenia Bay Residence花園灣」為永久產權公寓,位於Yas Island,鄰近未來賭場的落腳地。(圖/業者提供)

為讓更多投資人了解杜拜和阿布達比的市場趨勢及投資優勢,碩盛國際不動產將於11月16日和17日分別在台北及高雄舉辦「全球首富聚集之地!搶占中東杜拜、阿布達比房產財富熱點」講座,深入剖析阿聯酋房地產的最新趨勢、投資稅務規劃等,並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有興趣的朋友,可至 https://bit.ly/4ft2UYk報名參加,或撥打0800-038-688諮詢。

※提醒您:審慎投資理財!本報導內容不代表本網(報)立場,本報導內容僅供讀者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探空火箭順利升空 計畫總主持人葉俊良:火箭成熟度顯著提升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火箭-SHSR-Aero2。(圖/逢甲大學提供)

記者李喬智/屏東報導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火箭升空!今(11)日0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逢甲大學成功發射該校第二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2」,火箭平均推力1250N(牛頓),燃燒12秒,總衝約15000 Ns(牛頓秒),總飛行時間約75秒,高度6.4公里,符合測試目標。

逢甲大學昨日進行SHSR-Aero2試射,在發射窗口內兩度點火未能升空,逢甲大學計畫主持人葉俊良表示,第一次是點火雷管安裝位置偏低,啟動後雷管滑落,以致無法順利點燃。第二次是控制面板電力過低,造成第二次無法順利升空。經過昨日下午晚間調整,確保整備沒有問題,今日成功發射。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火箭今(11)日0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 (圖/逢甲大學提供)

逢甲大學自2022年2月起執行國家太空中心(TASA)小型科研火箭研製計畫,由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葉俊良領軍,攜手航太系教授謝宗翰、太空所助理教授馬原懷,加上碩、博士研究生與大學部共23位學生,研發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並搭配科研量測任務。

計畫總主持人葉俊良表示,計畫啟動後,團隊致力於混合式火箭引擎研發、火箭結構、感測系統、電控與遙測系統等項目研究。去(2023)年11月12日團隊發射「SHSR-Aero1」,算是為這次的全型火箭試身手。這次改良火箭設計,目標驗證火箭的推進、航電與電控系統運作。「SHSR-Aero1」推力為SHSR-Aero2的3分之1,取得許多飛試數據。SHSR-Aero2再以此為基礎,將推進引擎氧化劑改為液態以增加推力,搭配優化後的的火箭電控、地面支援系統、火箭遙測資料擷取系統,以及團隊自行開發的多功能感應模組,火箭成熟度較去年進步很多。


▲中部第一支火箭團隊由逢甲大學航太系特聘教授葉俊良領軍,與航太系教授謝宗翰、太空所助理教授馬原懷及23位碩、博士研究生和大學部學生共同組成。(圖/逢甲大學提供)

推進系統主要成員、航太所碩二學生吳柏縉分享,此次火箭研製最困難的是系統轉換,為了放大推力,將氧化劑由氣態改成液態,也由於兩者特性差異大,注射盤(injector)不同的形狀、孔徑、孔數都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花了許多時間進行計算、修改與測試,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TASA主任吳宗信表示,台灣的衛星產業尚缺「太空運輸」,TASA於2023年已在行政院國科會的政策支持下,啟動入軌火箭研製計畫,並透過持續支持學界的科研火箭計畫,提升學界研製火箭能力、並進行人才培育。目前台灣有研製科研火箭經驗的大專學校,包含成功大學、陽明交大、逢甲大學、淡江大學。

為使國內學研界有合法安全的火箭發射場域,國科會於屏東旭海設置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由TASA辦理審查使⽤申請及營運管理,迄今已發射陽明交大HTTP-3A S2、Asfaloth、SSTO、成功大學兩節式混合火箭、淡江大學的淡江⼀型火箭、Jessie、Polaris、逢甲大學的SHSR-Aero1火箭,「SHSR-Aero2」為該場域啟⽤以來發射的第9支科研探空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