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丹麥特派記者 呂理正Daniel(Danielson)/ 攝影、專題報導
美食人人愛,但對華人說金黃帶乳白色的豬油粕食物無人不知曉,放眼華人世界尤其閩南台灣地區最常見的配角美食;曾幾何時,搖身一變成為距離台灣9059千里之外的丹麥閒暇零嘴,現炸現吃原味平均百元起跳、墨西哥辣醬口味也大受歡迎,真箇是讓豬的行情瞬間暴漲上揚。
最近和朋友聊到童年時光,媽媽常會自己炸豬油,當豬油被高溫逼出後,剩下的滴油粕啊 (也有人說豬油渣) 通常會被物盡其用的拿來炒菜或做滷白菜素材,那油炸完的豬油渣的香氣會使得菜餚更加提味,儼然最好的配頭美食。
但你知道這些四五六年級生才有感的記憶豬油渣,飛到了遙遠的北歐丹麥竟然會成為這個國家的美味零食嗎? 當首次在丹麥看到這零食時,馬上聯想到小時候記憶裡餐桌上的豬油渣,因為他們真的太像了,不可置信地在童話王國裡現身,這平民美食的豬油渣成了超市裡最夯的有價零食,平均500克售價百元台幣。
▲丹麥豬油粕深獲市井小民歡迎,現炸或食品包裝,原味、辣味皆齊全。(圖/呂理正攝)
看到丹麥一般超市貨架上的這些包裝,他們的名字叫作 flæskesvære,有沒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呢? 不用多解釋,大家應該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樣的零食是用豬皮製成的,其實它就是和丹麥傳統美食的脆皮烤豬上那一層烤得很脆的豬皮類似,在丹麥這種豬油渣零食卻可以像洋芋片一樣的裝袋販賣,只是加了包裝感覺是不是就瞬間升級了起來,而且還有形形色色各種口味的選擇,像加了墨西哥辣椒的口味十分嗆辣有勁。
丹麥的 flæskesvære 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人民覺得豬隻全身皆是寶,勤儉美德驅使下連豬皮也不浪費 100% 使用,一般歐洲人對內臟敬謝不敏,原以為不可食用帶油膩感的豬皮下油鍋炸,搖身一變成為美味零食在閒暇時最佳打牙祭, 這和台灣早期農稼為了物盡其用,把祭祀用的豬肉充分使用,可供炒菜用的豬油之外,殘餘價值的豬油渣就拿來做滷白菜,或是炒菜時當作提香氣的蘸頭,沒想到距離9059公里的丹麥,最後拿它當爽口的零嘴用途。
除了貨架上的這些比較華麗的包裝外,如果真的想嘗試真正原味的 flæskesvære,在設有新鮮肉販部門的丹麥超市裡,可看到直接從炸鍋出爐帶有鹹味的 flæskesvære,他們通常就是用透明塑膠袋包裝,放在冷藏肉櫃上的籃子裡販售,不要看他們的包裝不怎麼起眼,這種價格還比貨架上的食品包裝要更貴。
自從第一次在丹麥品嚐到豬油渣零食就這麼被擄獲了,一口咬下的那種卡滋卡滋香脆的聲音,吃起來很唰嘴又療癒,而且在家裡將它盛在丹麥的國寶級品牌皇家哥本哈根瓷碗內令人吮指回味。只不過這個邪惡的零食,既營養過剩又油滋滋,熱量太高了,雖說它是豬皮上那層豬油部位,可是一旦你開始了第一口,你真無法控制停不下來,不知不覺地就整包完勝, 但是它們有點鹹,吃完那一包後你可能需要馬上喝上幾杯水,完全不是一個健康食物。在丹麥的年產量大約 1200 噸,雖然邪惡卻大受歡迎。
很妙的是,這樣的豬油渣不是只有在台灣和丹麥見得到,在瑞士蘇黎士也有豬油粕零食,就連在印泰等國家的餐廳用餐,點了木瓜沙拉,當那盤木瓜沙拉端上桌時,發現旁邊也有這樣的 flæskesvære 零食,泰國也吃這玩意兒,只不過在泰國他們不是零食,而是餐桌上的副菜,因為泰國食物大多偏酸辣,而印尼、泰國人為了解辣,就會拿這個flæskesvære和木瓜沙拉一起入口。
除了吃木瓜沙拉時會有這種豬皮零食出現外,泰國人也會將它們加在泰式牛肉湯麵裡一起吃,不過如果是和湯麵一起吃的話,千萬記得要像加了牛奶的麥片一樣趕快吃掉,不然泡太久軟了就不好吃了。現在不只網路無國界,連美食都無國界,我們都說世界一家親,沒想到美食也一家親了,這個世界真的是太奇妙,從小在台灣日常生活裡常看到的滴油粕,老一輩人還會裹糖吃或是和植物澱粉如地瓜、芋頭一起享用,豬油渣在丹麥成了大紅大紫的零嘴,真可說是另類的豬油粕之光。
後山小調~改善安全回家的路 再等10年?
蘇花舊路日前又發生6死39傷重大車禍,舊線是一條十分危險不安全的路,用路人還要再等10年才會改善完成,漫長10年,還要付出多少生命代價?
蘇花改只跳畦式分段改了38.8公里長,政府一改將近10年,先後在兩年及一年前分段通車,蘇花改等級不是高速或快速公路,只是一條省道,蘇花改通車以來,倒也安全舒適,符合「安全回家的路」的訴求,公路總局交通事故統計顯示,蘇花改交通事故和舊線相比大幅降低,挺安全的。
問題是,儘管東部人喊破喉嚨,蘇花路政府不是一次改,還留下包括銜接國5蘇澳段共4段,大半蘇花舊路未改善,其中東澳南澳段舊線最危險交通事故也最多,日前遊覽車大車禍就是這段。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及交通部長林佳龍都說剩下未改善的路段將以「蘇花安」繼續改善,為期10年至2030年完工通車。
算一算,蘇花改、蘇花安改來改去前後要花超過20年,這種執行工程效率令人難以忍受,蘇花舊線一日未改善,「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東部民眾望眼欲穿,竟如此遥遠難以實現。(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溫富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