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185

無懼疫情來襲 數千燕鷗落腳鐵尖繁殖

▲圖中紅框為黑嘴端鳳頭燕鷗,其餘為鳳頭燕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地方中心/馬祖報導

馬祖有「燕鷗的故鄉」之稱,由海洋保育數及連江縣政府經營管理的保護區,每年都吸引數以千計的燕鷗來此繁殖,而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黑嘴端鳳頭燕鷗,是世界極危物種,馬祖則是牠們屈指可數的繁殖地之一,更是全世界最容易抵達且看到牠的地方,今年已記錄到至少6隻黑嘴端鳳頭燕鷗造訪,並已在營巢繁殖,預計近日就有機會孵出雛鳥。

▲圖中紅框為黑嘴端鳳頭燕鷗,其餘為鳳頭燕鷗。(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王處長建華表示,儘管疫情仍在全球室內,雖限制了許多人為活動,但除了人以外,萬物仍持續周轉不息。鳥類中的燕鷗,在台灣多屬為夏候鳥類,而馬祖是燕鷗的故鄉,今年依舊有許多燕鷗來到台灣的離離離島繁殖,黑嘴端鳳頭燕鷗全球僅百餘隻,遠比一般民眾熟知黑面琵鷺來的稀少,是本處長年的重點保育工作,期許牠們繁殖能一切順利。


▲黑嘴端鳳頭燕鷗。(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今年燕鷗主要繁殖在鐵尖島,除了有至少6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外,還有2,000多隻的鳳頭燕鷗及600多隻的白眉燕鷗,負責研究計畫的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副總幹事蔣功國說道,過往的調查方式若僅從遠處觀察數據會有誤差,但靠得太近則容易造成驚擾,現在拜科技之所賜,島上設有即時影像傳輸系統,並透過無人機做廣域的監測,繁殖中的燕鷗宛如楚門的世界,不但零干擾還可讓研究人員可以隨時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可惜海島環境嚴苛網路頻寬有限,無法提供穩定的直播環境,期許日後能進一步完善相關設備,讓更多民眾一起來關心這些遠道而來的嬌客。

▲燕鷗群集繁殖空拍影像。(圖/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鳥類無論在生態保護或教育遊憩,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今年雖然因為疫情無法讓遊客觀賞到滿天群鷗的震撼,但馬祖是燕鷗們千百年來的家,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疫情解封的一天,依舊有機會欣賞到這壯闊的景色。

鐵尖島環繞影片

 

一對黑嘴端影片

影片來源:台北鳥會

影音∕往返北農貨運及各類批發市場一線人員 優先擴大施打疫苗

臺東往返北農貨運及各類批發市場一線人員,優先擴大施打疫苗。

記者樊德惠∕綜合報導

為防堵北農新冠肺炎疫情群聚染疫事件持續擴大,臺東縣政府安排縣內中央市場、果菜市場、肉品市場、漁市場以及北農相關貨運人員,在臺東聖母醫院、臺北榮總臺東分院、臺東基督教醫院提前施打疫苗,以確保市場正常營運。

縣長饒慶鈴28日也分別前往臺北榮總臺東分院等地,視察疫苗施打狀況,除了這批人員外,其他鄉鎮零售市場也持續造冊中,等待中央撥補新一批疫苗後將盡快公告。

另外,為配合中央防疫措施,前往北農需持有快篩陰性證明,臺東縣已於24日起,在豐年機場提供快篩站自費篩檢,請有需要的民眾可前往採檢。

影音∕《愛玩耍》素人繪畫被肯定 「宜宜」線上以畫交友

防疫居家,以畫交友。(圖∕李俊彰攝)

記者李俊彰/台中報導

素人繪畫這個稱謂源自法國,素人畫家是沒受過正統藝術訓練,憑感覺和直覺作畫的人。他們多富想像,無拘無束的全情展示生活片斷或心中理想的祥和世界。在台灣代表人物有吳李玉哥(1901─1991)、洪通(1920─1987)、林淵(1913─1992)等,雖然他們都沒有經過正式的學院訓練,但透過他們的作品可以看見,除了本身具有藝術天份之外,最重要的是對於自己感悟的題材懷抱熱愛和執著,且持續不斷地創作,終致被社會廣見,作品也被肯定。

國小畢業就去美國求學的「宜宜」,今年剛滿18歲,因為疫情關係,過年後就留在台灣,利用遠距教學完成高三的學業。因為自己愛畫畫,雖然疫情被規定要居家防疫,但是她卻覺得很愜意。記得從小牆壁就是她的大畫板,防疫期間又被找上當才藝畫畫主播,宜宜就想可以利用畫畫來打發時間,又可賺上零用錢。


▲愛狗姑娘紫綾兒希望帶給社會正能量 。(圖∕紫綾兒提拱)

然而,這個線上秀才藝的方式,一開始並沒有被觀眾喜愛,因為在這個快餐至上的年代,想要讓一個人靜下心來看你畫畫,只能說極其困難,開始兩個月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到了第三個月剛好也是她生日的月份,異想天開的她舉辦了一個畫畫認購活動,卻因而展開了以畫交友的契機。

購買她畫作的紫綾兒主播,是請宜宜為她客製化繪圖,主題是她跟她的寵物狗。一開始她在直播中遇見宜宜,覺得她的圖很有味道,尤其是畫動物時,感覺很肖真,就想請宜宜來繪製她跟她的寵物狗哈寶。後來也因畫結為好友,也偶爾兩人在線上合奏樂器。紫綾兒之前參加媽祖遶境出巡時,就覺得台灣人好善良,人與人之間充滿和善。現在雖然還在疫情當中,但是她還是覺得要在生活中傳播正能量。她也呼籲大家都能善待動物,不要任意遺棄或欺負。

宜宜的畫作「Dancing Couple」在創作過程中,可能看不太出來是什麼。結合了壓克力跟廣告顏料,去做出剪影的效果,最後的成品還蠻有韻律感。「Child則是用了一個比較抽象的方式去表現。

宜宜表示。喜歡這個漸層跟背景的搭配,並在IG發文笑稱大家看得出來這小孩在哪個場景環境嗎?結果還真的有人回答出正確答案,想知道的也可去她IG爬文。今年她將回美國加州洛杉磯市,去當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新鮮人,但是以畫交友的方式,她還是不會變的。她也把畫自家的貓畫作,送給《愛玩耍》,作為友誼的象徵。此外《愛玩耍》如果未來有機會到美國去找她,還可以憑畫換宿喔。

防疫期間很多人都只能居家,時間自然比平常多很多,如何把握自己在日常的興趣,去做發展,我想這個18歲的小姑娘,似乎提供了我們另一種方式。
宜宜IG https://instagram.com/subs_way_of_art?utm_medium=copy_link
紫綾兒IG https://instagram.com/lovelike1129?utm_medium=copy_link

鄭龍水率弱勢團體 呼籲政府看見弱勢處境

▲台灣公益聯盟 鄭龍水。(圖/台灣公益聯盟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今年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國人面臨過去從未有過的衝擊,影響千萬人生計,身心障礙者更是重中之重,有工作能力的身障者收入受到影響,沒有工作能力的身障者生活被迫改變,除了要面對染疫帶來的恐慌外,更要面對無法支撐生活的經濟壓力,障礙者進退維谷。當民眾在超市搶購民生必需品時,身障者擔心的是要如何戴好口罩出門,在上班族關心是否需要分流工作時,身障者面臨的是失去街賣機會、失去客人的按摩師、命相師,沒有收入、沒有疫苗,客人不再上門,遑論因疫情暫停的身障到宅服務,身障者只能忍耐,沒有應對方針。

聯盟召集人前立委、台灣公益聯盟理事長鄭龍水表示:「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站在第一線防疫,不眠不休努力於保護國人健康,讓人民有希望,但疫情對身心障礙者造成的影響卻是永久性的,再也回不去了。希望政府在制定紓困政策時,能傾聽身心障礙者需求,虛心徵詢專業意見,避免重蹈紓困 3.0 的錯誤,讓紓困能真用在刀口上」。

救救台灣障礙弱勢行動聯盟繼去年於立法院外進行陳抗後,今年針對行政院紓困4.0政策的缺失,再次提出七點訴求:1. 建請行政院回應身障者防疫需求,盡速成立跨部會並結合產官學的「身障防疫紓困小組」,研議各項有關身障者防疫染疫的 SOP 及紓困方案,另對身心障礙者紓困採更寬鬆的認定標準。2. 紓困應該維持生存為目標,以每一位國人普發放新台幣二萬元方式進行。3. 將重度以上和身體脆弱、高風險身障者列為疫苗優先施打對象。4. 視障按摩師紓困應達到基本工資,並為期三個月,並將命相或從事其他行業如街頭藝人、街賣者受到經濟傷害皆列為特別補助對象。5. 身心障礙者因受疫情衝擊而無法付出房租者,請政府協調或制定相關規定,請房東降低租金,或由政府挹注受害者。請政府協調銀行業者,提供因疫情受害的身障者貸款,其利息由政府吸收,還款期限適度延長。6. 儘速就無法生活自理的極重度高位頸髓傷害者,協助將其現行工作轉換為遠距工作模式並設立遠距媒合平台招攬尋找工作。7. 對於不幸染疫,居住於防疫旅館且生活無法自理,乃至出院回不了照顧機構也無家人照顧的身障者,應該有妥善的收容、照顧配套措施。

活動召集人、台灣公益聯盟鄭龍水理事長於粉絲專頁發佈訊息後,已有數千人響應並按讚,這一群社會最弱勢、最無聲的身心障礙者和家庭,需要社會更多的關心,需要政府更具體的支持。

一起加油T 一起助備孕夫妻一臂之力

▲攜手「勇氣媽咪」趙小僑、藝術家眼球先生,生殖醫學一起助防疫一臂之力。(圖/ 台灣艾捷隆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艾捷隆是來自西班牙的基因檢測公司,自2019年來台後,已以子宮內膜三合一檢測幫助多位備孕夫妻成功生下寶寶。除此之外,台灣艾捷隆更致力於推廣「友善親職」的工作環境,與「勇氣媽咪」趙小僑開設Podcast、邀請多間院所的專業醫師來節目上分享試管嬰兒技術,更在討論中觸及文化與社會觀念的挑戰。如今台灣正受疫情考驗,台灣艾捷隆更是負起社會企業責任,號召生殖醫學專家一同響應防疫公益活動,期待為台灣出一份心力、也幫助更多備孕夫妻早日繼續療程。

日前台灣疫情雖有好轉,但仍有許多備孕夫妻被迫中止療程。台灣艾捷隆負責人Andy張博文,為療程中止的備孕夫妻感到心疼,再度攜手「正能量女王」趙小僑、知名藝術家眼球先生,一起發起「#一起加油T」活動。Andy表示,「中止療程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前面打的針、吃的藥,全部都要重來,小僑對這件事也非常感同身受。所以我才想,那身為基因檢測公司的我們,在這種情況下,能為備孕夫妻做些什麼?」

此時正好得知藝術家眼球先生發起「#一起加油T」活動,所得在扣除T恤製作成本及稅金後,將用於購買合法醫療物資,並捐贈給需要的醫療單位,「台灣艾捷隆就號召醫材廠商一起做這件事,所有的線就牽在一起了。接下來需要的,就是集結生殖醫學院所的力量、集結大家的力量,一起支持抗疫英雄、提供他們醫療資源,才能早日讓備孕夫妻繼續療程、留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未來。」

「我們非常幸運,有很棒的夥伴一起為抗疫出一份心力。」Andy 接著說,「和院所們分享這個計劃的時候,大家都表示願意為台灣、為備孕夫妻盡這一份心。」例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生殖醫學中心的詹景全主任、送子鳥生殖中心的賴興華院長、送子鳥11生殖中心台北院的王懷麟院長、祈新婦產科的陳俊凱院長、林正凱好孕診所的林正凱院長、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 生殖中心的曾啟瑞院長、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執行長 李俊逸 醫師、生生不息試管嬰兒中心的黃千倉院長、新光醫院的何鎮宇醫師、愛群婦產科診所的翁紹評醫師、婦茂國際生殖中心的陳杰盛院長、三軍總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一聽說這個消息,他們都特別撥空,號召團隊一起來完成這非常有意義的事。就算病患是在別的院所進行的療程而被中止,醫者父母心,對這幾位醫師來說,希望病患可以早日懷孕的這個初衷,是不會改變的。這都是不在一線的我們,希望能夠為備孕夫妻做的事情。台灣艾捷隆真的要替所有的備孕夫妻向他們說一聲『感謝』!」

「#一起加油T」千件T-shirt 在生殖醫學專家跟多位藝人的幫助下,在一周內幾乎銷售一空,台灣人的凝聚力、愛心,大家有目共睹。未來,也許我們會看到更多跨領域、打破藩籬的故事發生,畢竟生殖醫學,就是帶給人希望的一個職業。期待疫情過後,台灣人的抗疫故事,會流傳下去,帶給下一代更多勇氣。

影音∕嘉義工人摔落80度皂化池 大面積燙傷送醫

嘉義工人摔落80度皂化池,大面積燙傷送醫。(圖∕∕辜楷傑、辜士陞)

辜楷傑、辜士陞/嘉義報導

嘉義縣大埔美工業園區機械廠一名工人昨天深夜掉入攝氏80度的潤滑油皂化池,全身大面積燒燙傷送醫,事故原因調查中。

嘉義縣消防局今天表示,昨晚10時21分接獲報案,大埔美園區機械工廠有一名工人摔落皂化池儲槽,立即派遣大美分隊前往處理,抵達現場後回報,工人已由廠區人員救出。

嘉義縣消防局指出,傷者為39歲男性,意識清楚,身體大面積2度燒燙傷,送大林慈濟醫院急救。醫院表示,經初步處理,已轉送成大醫院治療。

防疫物資深入山地偏鄉 縣議長張峻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義行可風 

花蓮縣議長張峻(中)與花蓮縣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理事長施鳳嬌(左)發動捐助偏鄉愛心物資。(圖∕花蓮縣議會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議長張峻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發起「山地偏鄉疫情送暖活動」,首波物資募集到位,今(28)日上午在縣議會前廣場舉行點交儀式,隨後防疫物資上車前往秀林、萬榮、卓溪等三鄉發送,期盼協助弱勢度過在難關。▲縣議長張峻(左五)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總幹事林冠霖(左起)、議員簡智隆、高小成、鄉長王玫瑰、祕書長鍾文欽(右一)、議員田韻馨(右二)、協會理事長施鳳嬌(右三)合影  。(圖/縣議會提供)

點交儀式中,有張峻、縣議員田韻馨、簡智隆、高小成、蔡依靜、秀林鄉長王玫瑰、花蓮縣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理事長施鳳嬌、總幹事林冠霖等人參加。張峻感謝施鳳嬌、林冠霖力挺,期盼這一波物資對於山地偏鄉有最實際的幫助,縣議會也將透過各種募集合作管道持續送暖,讓偏遠鄉親可以撐過這場疫情下遭重創的部落經濟。▲送往花蓮縣3個山地鄉的大批愛心防疫資。(圖/縣議會提供)

張峻指出,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對一般人而言,生活步調已全被打亂,更何況是山地偏鄉的部落,生計更是瀕臨斷炊。此次疫情造成觀光業雪崩,遠比去年疫情初期更為嚴重,企業關門和商家倒閉聲此起彼落,對於弱勢的基層勞工而言,失去經濟來源,痛苦看不到盡頭,他希望此舉能達到拋磚引玉功效,讓山地偏鄉族人早日度過難關,回到工作崗位,重過正常生活。

▲議長張峻(左四)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理事長施鳳嬌(左三)等人,發起「山地偏鄉疫情送暖活動」。(圖/縣議會提供)

林冠霖表示,疫情升溫,全國延長三級警戒,協會與張峻等人積極安排下,把募集的防疫物資與民生物品集來的物資有防疫口罩、防護面罩、衛生紙、礦泉水、調味乳、泡麵、紙尿布、白米等,迅速發送三鄉,期盼救急不救窮。

簡智隆說,很感謝議長攜手與幾位議員來為原鄉募集物資,除了秀林鄉災區族人外,其餘原鄉文健站的長者也都需要受照顧,雖文健站沒有開站,但文健站仍然開伙送餐到每位長者家中,他們都會順道探訪關懷。

高小成表示,卓溪鄉部落非常需要物資援助,在山地偏鄉由於疫情三級警戒的關係,部落族人連打零工的機會都沒有,他們一定會把這些物資轉送最需要幫助的人。

王玫瑰說,非常感謝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的捐助,長期以來秀林鄉就一直受到該協會的照顧,原則上原鄉部落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密切,這次秀林鄉疫情的重災區在崇德,他們將把愛心物資發送到疫情熱區,秀林鄉位於花蓮最北端,毗鄰宜蘭縣,不少宜蘭人也都在台泥公司上班,所以秀林與宜蘭來往密切,在全鄉打疫苗未完成前,秀林鄉不能掉以輕心。

花蓮縣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成立於2018年,以關懷縣內弱勢家庭為行善對象,包括獨居老人、遭逢急難變故,以及未受政府福利政策所照顧的邊緣戶等,協會將個人捐出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物資,分類並轉贈給需要的弱勢,讓社會大眾的愛心能深入偏鄉更多角落。

臺灣新冠至6/28累計14694確診635死 本土染疫13471人627亡

國內新冠最新疫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國內COVID-19疫情,28日新增60例本土確診個案,並有3人死亡。目前累計共14,694例確診,包括1,170例境外移入、13,471例本土病例;共已635例死亡,其中627例本土,8例為境外移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60例本土病例(其中3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2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9日至27日。確診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2例,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例。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例死亡個案,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6日;都有慢性病史。詳如附表:

附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1,282,0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65,704例排除),其中14,694例確診,分別為1,170例境外移入、13,471例本土病例,以及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63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27例本土,8例為境外移入。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21例、臺北市243例、基隆市21例、桃園市17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及新竹縣各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

HCL 任命台灣區領導團隊,協助加速亞洲區成長

越南胡志明市 – Media OutReach – 2021 年 6 月 28 日 – 全球頂尖科技公司 HCL Technologies (HCL) 指派銷售主管職位,加速亞洲區版圖成長。Joonho Moon、Terry Tai 和 Nguyen Ha Tuan 將分別帶領南韓、台灣和越南的團隊推動區域成長。

台灣-Terry Tai

在加入 HCL 之前,Joonho 在三星 SDS 任職了二十多年,曾擔任過銷售、業務發展、企業行銷和產品策略等方面的領導職位。

Moon 表示:「我很高興能在 HCL Technologies 加入一個如此充滿動能的團隊。我很期待能幫助公司在韓國現有的業務基礎上再接再厲,並帶動公司在區域內的成長與擴張動能。」

Tai 在台灣的 IT 服務產業有約二十年的銷售與業務開發管理經驗,同時也是一間新創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策略長。他在雲端技術、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資料儲存技術,以及入市策略上都擁有豐富的經驗。

Tai 表示:「HCL 在台灣市場已開了一道非常看好的成長道路,我很高興能夠從這段成功故事的一開頭就參與其中。我很期待可以幫助我們的客戶加快數位轉型,並強化我們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Tuan 在 IT 產業擁有 20 年的工作經驗。他曾在保險、零售、銀行、金融、公共部門,以及中小型企業等各個領域中擔任數位轉型的思想領袖與推動者,並針對數位轉型、資訊安全、雲端運算,以及企業應用程式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加入 HCL 之前,Tuan 在 BMI 工作。

HCL Technologies 越南區銷售負責人 Tuan 表示:「HCL 是一個很棒的品牌,我很高興能加入這個團隊。我確信,憑藉著無與倫比的服務和產品,HLC 絕對能在這個國家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市場。」

HCL Technologies 執行長 C Vijayakumar 表示:「HCL 持續透過次世代的服務與產品積極擴展其全球足跡。南韓是發展創新數位科技最頂尖的國家;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神經中樞;而越南是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數位經濟體之一。」

HCL Technologies 企業副總裁 Sanjay Gupta 表示:「我們相信 HCL 深厚的領域專業知識和次世代技術會滿足企業的需求,並使我們在這些國家成為首選的商業合作夥伴。」

快訊/台灣今新增60例本土 3例死亡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0例本土病例(其中3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2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19日至6月27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22例、桃園市2例,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3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25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6月26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1,282,0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65,704例排除),其中14,694例確診,分別為1,170例境外移入,13,47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3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27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21例、臺北市243例、基隆市21例、桃園市17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及新竹縣各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從善用AI 消除饑餓,到利用AI建構未來智能健康生活

「Master Code編程大賽」頒獎典禮暨啟動禮 見證學子創意無限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6月28日 – 自 2016 年起,香港教育城(教城)與 Microsoft 攜手合辦一年一度的「Master Code 編程大賽」。「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2020 : AI 起動.智啟零饑餓未來」頒獎典禮於 6 月 25 日舉行,並公布下屆比賽的主題—「 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2021:AI 構想 ∙ 智健康生活」,旨在加深學生對人工智能( AI )的認識,並讓他們發揮創意,以人工智能科技及編程就促進各年齡人群的身心健康 ,設計出創新方案,為人類未來賦予更多可能。

在現場嘉賓、得獎學校及一眾觀看直播的師生見證下,教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率先為頒獎典禮暨啟動禮揭開帷幕。他致辭表示:「科技由人出發,作為未來主人翁,學生需學會以邏輯思考解決難題,並運用創新科技,為改善人類生活發掘更多可能。去屆參賽的中小學表現皆十分出色,設計專業。我們亦樂見學生學以致用,就零饑餓議題提出富創意的 AI 解決方案,盡顯世界公民的素養。今年教城十分榮幸,能夠聯同 M icrosoft 第六度合辦『 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 透過是次主題,我們期望讓師生感受編程的樂趣之餘,能夠加強對身心健康的關注,藉人工智能引領社會大眾邁向更健康生活 —只要用心構想,活用 AI ,健康未來就在我們咫尺之近

Microsoft 公共事業部總監張苑瑩女士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數碼轉型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讓下一代掌握相關技能並為未來做好準備非常重要。我們很榮幸與香港教育城合辦年度 MasterCode 比賽,讓學生運用其創意及數碼技能,就不同社會議題制定解決方案,為建造更美好的社會出一分力。同學們眾多以實現零饑餓為目標的 AI 解決方案均十分出色,而他們透過 Minecraft 和 PowerApps 等平台展示其方案的創新思維,亦令我非常驚嘆。我期待在今年比賽中看見大家更多關於 AI 如何成就『智健康生活』的創新點子。」

去屆參賽作品百花齊放,入圍決賽的 14 組作品豐富多元,部分得獎作品更放眼世界,充分展現學生廣闊宏大的世界觀 。經評審團精心挑選後,由聖安多尼學校取得小學組( Minecraft 教育版)冠軍,而中學組冠軍則由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 Minecraft 教育版)和迦密主恩中學(人工智能應用設計)奪得,得獎作品各具特色:

聖安多尼學校 得獎隊伍在 Minecraft 中建構了「零飢餓農場」,善用 Face API 進行人臉識別,根據用家的年齡及性別計算食物份量,以減少食物浪費,而農場的設施有智能點餐機、食物倉庫,當中透過 Agent 搭檔機械人自動建築的智能保護罩,別具心思;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的得獎作品「無限設計之 AI 助農」中,設計了「國際食物交易處」,利用人面識別調節交易貨幣,並配合語音辨識,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用家跨越語言限制,促進溝通及食物貿易的公平性,極具國際視野;迦密主恩中學則以「 Bug Food Matter 」為主題,使用 AI Builder 以機械學習方式分析害蟲,方便耕種者有效分辨害蟲,並找出適用的解決方案,同時使用 Power Virtual Agents 建立 chatbot ,回應使用者問題,並提供有關害蟲的相關資料。(詳情請參閱附錄)

新一屆比賽分為三個組別,分別是小學組(小一至小六)的 Minecraft 教育版,中學組(中一至中六)的 Minecraft 教育版和中學組(中一至中六)的人工智能應用設計。所有組別年級均以 2021/22 學年計算。

每間學校參賽的隊伍數目不限,每隊需由 2 至 4 名學生組成。參賽隊伍需要設計一個或多個使用 Microsoft Azure AI 科技去改善人類健康問題。同學可從提升或監測用家身體健康情況、幫助用家保持良好心理健康、促進醫療科技發展和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四個範圍中選擇一個或多個範圍來設計作品。選擇好針對的問題後,每隊須闡釋現況及如何透過人工智能科技去改善。 Minecraft 組須以編程工具 Minecraft 教育版展現其成品,當中可加入 Microsoft Azure AI 模組。人工智能應用設計組須以指定工具設計一個產品原型,當中須包括至少一個 Microsoft Azure AI 模組,以展示如何運用人工智能。

比賽將會在 6 月下旬接受報名,稍後將舉辦不同的工作坊如 Minecraft 工作坊、人工智能應用設計工作坊、備戰工作坊予師生參與。比賽將於 10 月 22 日截止報名, 11 月 2 日下午 6 時為截止遞交參賽作品的期限,優秀作品入圍隊伍將於 2021 年 11 月下旬之決賽日向評審團演繹其作品, 爭奪最後殊榮; 頒獎典禮則會在 12 月進行。

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2021 詳情: https:// edcity.hk/coding/zh-hant

附錄:「 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2020 AI 起動.智啟零饑餓未來」得獎者詳情

冠軍:

組別

學校

作品名稱

小學組 – Minecraft 教育版

聖安多尼學校

零飢餓農場

作品亮點

於 Minecraft Education Edition 作品中,設計中的園區由多達十二個建設組成。當中有數個由紅石及 MakeCode 程式驅動的自動種植及飼養系統,並有礦車系統及分類機將食物分配到不同地方。亦有設施包括機械學習人工智能元素。

1 )現代化餐廳和智能點餐機:以紅石驅動的點餐機取代人手,減低疾病傳播風險。另外以 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 中的 Face API 辨識用家的年齡及性別,以計算食物份量,以減少食物浪費。

2 )智能食物倉庫:以同樣技術辨識用家的人面以確認身份作保安用途。

3 )智能保護罩:以 MakeCode 編寫程式,透過 Agent 搭檔機械人自動建築玻璃幕牆,防止毒蟲成群飛到農田。

中學組 – Minecraft 教育版

東涌天主教學校 ( 中學部 )

無限設計之 AI 助農

作品亮點

於 Minecraft Education Edition 作品中,設計分為四大區域,其中一個區域包含機械學習人工智能元素。

1 )國際食物交易處:以 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 中的 Face API 辨識用家的人面以調節交易貨幣,並透過 Speech Recognition 及 Speech Synthesis 的方式與使用者溝通。

2 )智能溫室農場:以 MakeCode 編寫程式,透過 Builder 以模組化建設方式快速建造垂直農場,同時透過 Agent 搭檔機械人自動種下農作物,最後使用紅石機關進行收割。

3 )大型濾水器及儲水器:以 MakeCode 編寫程式,透過 Agent 搭檔機械人演示於河流清理垃圾。

4 )自動化糧食倉庫:做用了紅石機關及礦車系統,進行自動化糧食收集、儲存、及分配。

中學組 – 人工智能應用設計

迦密主恩中學

Bug Food Matter

作品亮點

以 Microsoft PowerApps 建立應用程式,當中包括兩項主要功能,其中一項包含機械學習人工智能元素。

1 )使用 AI Builder 以機械學習方式分析相片中的三種害蟲:分別為蝗蟲 (Locust) 、眼蕈蚊 (Sciaridae) 、蚜蟲 (Aphid) ,方便耕種者有效分辨害蟲,並針對其害蟲品種找出適用的解決方案。

2 )使用 Power Virtual Agents 建立 chatbot ,以預先設定的條件回應使用者問題,為使用者提供有關害蟲的相關資料。

亞軍:

組別

學校

作品名稱

小學組 – Minecraft 教育版

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Hunger Terminator

作品亮點

於 Minecraft 建設園區,以紅石機關及人工智能技術展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方案,包括以下置施:

1 )以 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 中的 Face API 幫助分配食物。

2 )以 MakeCode 編寫程式,透過 Builder 快速興建溫室及垂直農場,快速增加糧食產量。

3 )以 MakeCode 編寫程式,透過 Agent 搭檔機械人幫助種植,減少農民重複性工作。

中學組 – Minecraft 教育版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零碳綠洲

作品亮點

以杜拜為題材,在 Minecraft 建設了園區,展示如何推動旅遊業,同時達成糧食自給自足及可持續發展的構思。園區有七項主要設施,當中多項設施運用了紅石機關及指令方塊以達成效果。

中學組 – 人工智能應用設計

聖母玫瑰書院

AI 害蟲探測器

作品亮點

隊伍於工作坊中受 Microsoft AI Builder 的啟發,設計了 AI 自動探測害蟲器,於感應到害蟲後發出模擬超聲波的聲響以驅趕害蟲,保護農作物,為唯一一隊提交硬件作品的隊伍。 作品使用了 micro:bit 及 DFRobot MUSKYLENS 鏡頭模組,透過人工智能辨認三張指定的害蟲相片,展示其概念。


季軍:

組別

學校

作品名稱

小學組 – Minecraft 教育版

聖公會基顯小學

新葉門

作品亮點

以葉門為主題,在 Minecraft 展示如何協助當地面對糧食短缺問題。於 Minecraft 世界中建設了十四項設施,當中包括:

1 )由紅石機關協助建設水上耕地,增加可供種植的土地。

2 )由紅石機關驅動的肥料機,減少農民重覆性工作。

3 )引入大山雀模型,當中模型使用紅石機關驅動大山雀模型拍翼,以驅趕蝗蟲。

中學組 – Minecraft 教育版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Self-sufficient Village

作品亮點

以非洲一條村落為題,於 Minecraft 建造了溫室農場,糧食分配及儲存中心,及雨水收集設施,展示如何協助村落改造成沙漠中的綠州。當中更有樓高三層的教育大樓教授農業知識及宣傳減少浪費的概念。

中學組 – 人工智能應用設計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Don’t waste food

作品亮點

隊伍以 App Inventor 2 設計了流動應用程式,鼓勵使用者減少浪費食物。程式中有五大功能,其中兩項功能有包含人工智能技術。

1 )利用 Microsoft Power Virtual Agents 建立了 Chatbot 用以提供減廢資訊及協助進行食物捐贈。

2 )以 AI Builder 辨識食物種類及數量,展示計算使用者有否準備太多食物造成浪費的概念。

編輯垂注:

請按此下載高清圖片

圖片說明

圖一: 頒獎嘉賓包括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左五)、 Microsoft 公共事業部總監張苑瑩女士(右五)、 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 計劃首席負責人任揚教授 (置中)、 聖雅各福群會高級服務經理(扶貧服務)羅廸女士 (左二) 樂施會 署理助理教育經理吳梓瀅小姐 (左一)及與一眾支持機構、項目伙伴代表到場分享得獎隊伍的喜悅,同時見證「 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2021 : AI 構想 ∙ 智健康生活」的啟動。

圖二: 主辦機構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先生(左三)、 Microsoft 公共事業部總監張苑瑩女士(左四)與一眾策略伙伴和支持機構正式起動「 Master Code 編程大賽 2021 : AI 構想 ∙ 智健康生活」。

圖三: 小學組(Minecraft 教育版)冠軍聖安多尼學校創建的「零飢餓農場」推動以點餐機取代人手,減低疾病傳播風險,同時採用 人臉辨識以用家的年齡及性別計算食物份量,以減少食物浪費。

圖四: 中學組(Minecraft 教育版)冠軍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學部)建構的「無限設計之 AI 助農」設計「國際食物交易處」,利用人面識別調節交易貨幣,並配合語音辨識,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用家跨越語言限制,促進溝通及食物貿易的公平性。

圖五: 中學組(人工智能應用設計)冠軍迦密主恩中學的「 Bug Food Matter 」使用機械學習方式分析害蟲,協助耕種者有效分辨害蟲,並找出適用的解決方案。

有關香港教育城

香港教育城(教城)提供一站式專業教育網站(www.edcity.hk),結合資訊、資源、社群與網上服務於一身,成立至今20載,教城不斷推陳出新,以「教育當下‧立足未來」為願景,致力推動及支援全港學校實行電子學習及創新教育。

#香港教育城

落水戲一次OK不能NG…「我,喜歡你」 林雨申「嚴肅的演出搞笑橋段!」

▲最MAN大叔林雨申。(圖/LiTV、林雨申工作室提供)

娛樂中心/台北報導

大叔魅力必須鎖定!隨著「倚天屠龍記」的林雨申、「緊急公關」的黃曉明、「錦心似玉」的鍾漢良等戲熱播,讓最近劇迷掀起一股大叔熱,其中林雨申更是榮登新世代首席大叔寶座,除了「倚天屠龍記」的楊逍外,另一部「我,喜歡你」中詮釋工作上霸道,遇到女主角時卻火速超萌的總裁,更是讓粉絲直接拜倒在他的魅力下,面對都是1998年出生的孫安可(倚天飾楊不悔)跟趙露思,整整相差18歲的對戲,林雨申精湛演技都令人臣服,日前接受LiTV線上影視獨家專訪,聊到與兩位妹妹合作,林雨申說:「雖然兩位都是妹妹,但在工作態度上可是相當敬業!她們認真積極,合作上相當開心!」。

聊到「倚天屠龍記」與「我,喜歡你」,原來「倚天」是林雨申的第一部武俠作品,「接到楊逍這個角色邀約時,我實際上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我沒演過武俠劇,這是我第一部,包括古裝與造型等都是挑戰,加上又是金庸老師知名作品之一,所以我覺得可能會拿捏不好因此婉拒,但後來導演與團隊多次說服,對我的信心與期許均深深打動我,我也很開心詮釋楊逍受到肯定!」,由於目前剛拍完金庸老師另一部作品「飛狐外傳」裡的苗人鳳,問到私下喜歡哪個角色多一些?林雨申則謙虛說:「能夠出演金庸老師的作品已是我的榮幸,因為已經很榮幸,所以我還有挑的權利嗎?這些都是對我的肯定啊!不過確實苗人鳳打戲比楊逍多很多倍,體能上也是比較辛苦的,但是楊逍,則是在本身個性層次上較困難,但之於古裝與現代,現代戲對觀衆來說需要更多理解,因為離我們生活近,自然而然要求就會高一些,相反的古裝比較遠,想像空間比較大。」,至於聊到「我,喜歡你」,林雨申對其中一場落水戲表示這是劇中頗重要的一場戲,必須是一次OK不能NG,「嚴肅的演出搞笑橋段!」,不過說到是不是現實生活中也是挑嘴的美食愛好者,林雨申則對LiTV搖頭說:「恰恰相反!我是個對吃或美食沒那麼敏感的人,我覺得日常有攝取均衡營養就好了,我並不是會去享受美食的人,但我聽說台灣小吃非常出名,希望有機會能品嘗到!」。

▲古裝扮相的林雨申。(圖/LiTV、林雨申工作室提供)

由於媽媽李小婉老師是知名影業藝術工作者,製作拍攝不少家喻戶曉的作品,包括「人間四月天(黃磊、劉若英、周迅、伊能靜主演)」、「橘子紅了(周迅、黃磊、寇世勳、歸亞蕾主演)」與「大明宮詞,台譯:太平公主(趙文瑄、陳紅、歸亞蕾主演)」等,從小在北京電影製片廠耳濡目染,加上影業人媽媽的專業影響,讓林雨申自小便喜低調,拍戲之餘甚少公開露面,也幾乎不太接受採訪與商業活動等邀約,專精把演員職份做好,這次LiTV能榮幸專訪到他非常難得,「因為我是個演員,我希望把生活中的我縮到最小狀態,然後在角色上放大我所有的世界,透過角色交流,讓大家看到我的人生與世界觀。」林雨申說。至於聊到媽媽,未來有機會拓展演藝領域,延伸成影業製片者嗎?林雨申則表示比起未來,近些年更喜歡做好當下,因為長期規劃有時過多,反而對當下要做的有影響,因此珍惜現在更為重要!

不論是風流倜儻的楊逍,還是霸氣卻龜毛的萌總裁,甚至是最近剛殺青,詮釋金庸老師另一部武俠「飛狐外傳」裡的苗人鳳,林雨申都把粉絲電到不行,笑問他對自己「萬人迷大叔」封號感覺?只見他超MAN說:「很榮幸大家給予這樣的讚美!這都是對我的鼓勵,我都會虛心接受!」,那私下是不是愛留鬍子?畢竟這「撇鬍子」可是橫掃眾家女孩芳心的制勝武器,林雨申則笑說:「起初留鬍子是因為我生活中比較懶…有時就忘了刮罷了,哈!」。為了提供廣大粉絲看好看滿,LiTV除了手機、平板、桌機等平台均能收看外,還特別加碼開放電視載具與機上盒,提供上千部熱播戲免費看,滿足劇迷在大電視上看劇看到飽!由曾舜晞、陳鈺琪、祝緒丹、周海媚與林雨申主演,LiTV金庸精裝武俠大劇「倚天屠龍記」,全套免費現正播出中,收看網址:https://bit.ly/3tvSC2v ,更多詳情請上LiTV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iTVfans/ 查詢。

結合VR科技及腦波研究 弘光科大師生研發遠距復健系統獲獎

▲弘光資工系副教授林佩蓉(左一)帶領學生研發VR結合腦波的復健系統。(圖/弘光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中報導

弘光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林佩蓉帶領學生,進行「整合虛擬實境與腦電技術之研究」,整合虛擬實境與腦電圖技術,設計一對一單人及多人復健系統,提供物理治療師進行遠距照護,尤其現在疫情持續嚴峻下,該系統能讓病患在家使用,減少到醫療院所復健染疫風險,這項研究取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也獲得2021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

林佩蓉表示,台灣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老人照顧者照顧生病長者的「老老照顧」現象將更為普遍,因此,與物理治療系老師討論適合行動不便的居家長輩或是中風病患使用的復健系統,因而帶領四名學生蔡永濰、黃昱銘、林凱宸、張浩任做專題研究,從蒐集資料開始,花了至少兩年時間不斷修改,運用虛擬實境及腦波整合技術,開發出不受區域限制的復健系統。

林佩蓉指出,該系統把虛擬實境與腦電圖技術結合在一起,並將「腦機介面」(提供大腦和機器之間溝通的介面)整合虛擬實境的復健功能,病患復健過程中除了肢體動作訓練外,物理治療師還能觀看腦波變化,馬上調整復健方式與強度。在疫情嚴峻下,許多醫療院所恐面臨量能短缺,這套系統讓患者在家便可以遠距接受物治師指示一起治療,原本最剛始是一對一單人操作,經過不斷研究技術提升,已經可以多人同時進行。

研究開發的復健系統,包括三種職能治療、兩種鏡像治療、三種侷限誘發治療的運動療法任務。患者只要戴上頭戴式設備即可自主進行操作,訓練內容根據日常活動引導復健,同時還將患者精準度與平均花費時間記錄上傳至雲端。


▲弘光科大資工系研發VR結合腦波的復健系統,以遠距照護方式減少染疫風險。(圖/弘光科技大學提供)

學生蔡永濰表示,團隊研發的系統讓有需要復健的長輩,在嚴峻疫情下使用遠距治療。他從蒐集資料開始,一起跟著老師、學長學習,除了結合課堂上知識,更利用課餘時間研讀更深入的領域,包含物理治療、心理學、醫學知識等,進行跨領域結合,尤其VR醫療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趨勢,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更是需要這種復健系統。

「我們利用所學幫助有需要復健的長者,尤其在疫情當下,這套研究更符合社會需求!」學生林楷宸說,虛擬實境幫助患者復健,除了日常生活動作訓練,也設計有物品分類的認知訓練、移動物體到指定位置、取物或翻轉特定物件等總共8種任務情境。製作過程中,一邊模擬一邊向物理治療系的師長請教,沒想到系統完成後剛好遇上疫情,有機會能派上用場,提供偏鄉物理治療資源不足的解決方案。

學生黃昱銘指出,研究從單人操作變多人虛擬連線程式以及腦波技術,讓他學習得更多。由於資工系所學專業跟醫療領域不同,發現對於腦波、復健等知識略有不足,因此,他利用課餘時間研究課堂上以外的學問,不懂就問老師,讓他能夠把腦波應用結合在復健系統中,「我們站在病患立場,想像一個中風的人怎麼不方便,讓系統更貼近他們生活所需,復健幫助也更大。」

學生張浩任在專題研究中他負責把所有資料整合、剪輯成5分鐘精華版影片。他說,這過程中跟著學習,讓他更深入了解跨領域研究並整合多元技術,對於VR知識更清楚。未來疫情怎麼發展不知道,也無法掌控,但是,虛擬實境與腦波結合的復健系統方面,對於醫療院所物理治療師遠距協助病患復健方面,應能有所貢獻。

林佩蓉透露,該系統過去曾在教育部、科技部等展覽交流場域上進行展示,獲得不少回響,有社區民眾看到,覺得該系統有趣又能復健,容易操作很適合長輩使用,頻頻詢問,因而未來打算進一步和醫療院所合作,把虛擬實境與腦波結合的復健系統推廣出去。

補充營養品抗疫只是吃心安?破解迷思要靠微晶球包埋技術!

▲林佳靜教授2021年6月25日發表於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的研究報告。(圖/林佳靜教授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面對COVID-19病毒的威脅,世界各國除了以確實隔離、注射疫苗等方式積極抗疫之外,中西醫學的各路專家也紛紛提醒人們日常要多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藉以提升免疫力。然而,自營養補助品開始走入人類生活以來,就一直伴隨著「經過胃酸就什麼都沒剩了」、「只是吃心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

的確,消化系統對營養成分的破壞力相當大,尤其是蛋白質類的成分。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如今已有「微晶球包埋」技術可以達到「保護蛋白質類營養素安然通過胃酸」的效果,2021年6月25日林佳靜教授發表於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的論文,就是最好的論證。

研究幹細胞多年的林佳靜教授,深知人體周邊血幹細胞可藉由補充G-CSF活性蛋白 (白血球生長因子) 來提升濃度,因為G-CSF是刺激身體自行分泌幹細胞的訊號來源,全世界已有許多研究報告證實G-CSF 可以提升骨髓產生CD34造血幹細胞對人體的有效作用,並且協助下游的白血球進行成熟作用,使具有良好的免疫力。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藉由便利的口服方式補充G-CSF活性蛋白,林教授傾力投入研究,最後以微晶球包埋技術成功讓G-CSF活性蛋白通過胃酸,並由小腸絨毛的乳糜管進入淋巴系統、送到骨髓,激活骨髓製造幹細胞。

根據林教授發表的研究報告,證實口服G-CSF活性蛋白微晶球的確改善了脊椎受損後快速引起的嗅球區發炎進而造成的腦部退化作用,由於腦部嗅球區的萎縮與憂鬱症及失智症具有高度相關性,因此藉由口服G-CSF活性蛋白微晶球來啟動腦部嗅球區的自我修復機制,將會是預防這兩大身心健康殺手的利器。

林教授的研究不僅化解了人們對於蛋白質營養素容易遭胃酸破壞的不信任感,同時更顯示口服生長因子微晶球相當具未來性,是脊椎受損及腦部發炎患者的福音。

詳細期刊內容連結: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agi.2021.701702/full?&utm_source=Email_to_authors_&utm_medium=Email&utm_content=T1_11.5e1_author&utm_campaign=Email_publication&field=&journalName=Frontiers_in_Aging_Neuroscience&id=701702

CD34幹細胞新知連結:https://cd34.com.tw/blog/

喆麗控股以每股3.00港元至3.33港元發售39.540百萬股股份,集資最多1.317億港元

力爭成為將亞洲產品推向全球客戶的首選電商渠道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6月28日 – 總部位於香港、主要從事亞洲時裝與生活時尚、美容及娛樂產品採購及向全球客戶銷售之國際電子商務平台營運商喆麗控股有限公司(「喆麗控股」或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稱為本「集團」;股份代號:2209),今天宣佈全球發售(「全球發售」)股份(「股份」)及擬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之詳情。

喆麗控股計劃發售39.540百萬股新股(「發售股份」),指示性發售價範圍介乎每股股份3.00港元至3.33港元,當中約35.586百萬股股份或發售股份之90%將配售予機構及專業投資者(「國際配售」),約3.954百萬股股份或發售股份之10%將予香港公眾認購(「香港公開發售」)。

大華繼顯(香港)有限公司為全球發售之獨家保薦人及獨家全球協調人。

CS Logistics Holdings Ltd及Triple Surge Holdings Limited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已同意分別認購價值30百萬港元和15百萬港元的股份。

假設發售價為每股3.165港元(即指示性發售價範圍之中位數),本集團預計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淨額,扣除全球發售相關包銷佣金及激勵開支後,將約為93.5百萬港元,計劃用作以下用途:

  • 約50.5百萬港元或54.0%用於加強本集團市場營銷工作,以吸納及保留客戶;
  • 18.8百萬港元或20.1%用於優化本集團的平台內容及資訊科技能力以及創造令人滿意的用戶體驗,以推廣韓國美容及時裝產品的優點及獨特性;
  • 15.0百萬港元或16.1%用於提本集團的物流配送實力及倉庫效率;
  • 9.2百萬港元或9.8%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喆麗控股主要從事時裝與生活時尚、亞洲美容及娛樂產品採購,並向全球客戶銷售相關產品,集團主要通過其線上平台作銷售,並通過線下B2B銷售渠道銷售部分娛樂產品。公司之主要的業務可分為兩大板塊:(i)在其「YesStyle」及「AsianBeautyWholesale」平台上銷售時尚生活和美容產品;及(ii)在「YesAsia」平台與其線下B2B銷售渠道上銷售娛樂產品。

喆麗控股於2018年1月推出KOL計劃,及後於2019年2月推出曾獲殊榮的「YesStyle 意見領袖計劃」,有助「YesStyle」平台接觸更廣泛的全球受眾。截至2021年6月,全球已有超過150,000名KOL及意見領袖加入集團的意見領袖營銷計劃,為本集團提供數以百萬計的龐大追隨者用戶群體。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三個年度,意見領袖營銷計劃所得收益分別佔「YesStyle」總收益的1.2%、7.9%及17.4%。集團之「YesStyle 意見領袖計劃」亦於2020年9月獲《香港商業雜誌》頒發「科技卓越獎」。這些意見領䄂的社交媒體足跡遍及包括多個主流社交媒體平台,包括 Instagram、YouTube、Facebook、Tiktok、Pinterest 和 Twitter。

展望未來,本集團立志成為將亞洲產品對接全球客戶的「首選」電子商務渠道,通過落實執行營銷策略以擴大客戶基礎及提升客戶忠誠度,提高全球滲透率以建立更強的品牌知名度,深化其韓國美容產品門戶的定位;並透過進一步投資資訊科技系統和自家製作的原創內容來提升客戶體驗;優化和擴展本集團的物流網絡和基礎設施。

就喆麗控股的業務策略,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劉國柱先生表示:「於往績期間,即使受制於新冠疫情,我們仍能取得高於行業之收入增長,主要由於我們不斷加強營銷策略,支持保留舊客戶及吸納新客戶,吸引意見領䄂及KOL生態圈長遠發展,致力提升和發展我們的平台和客戶服務之口碑;與同業競爭對手相比,集團亦提供較同業更廣的時尚和美容產品種類和選擇。」

劉先生補充道:「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建立了可觸及全球的電子商務平台;我們忠誠及參與度高的客戶基礎,推動業務生態圈的良性循環;我們服務亞洲產品供應商具成功往績的全球電子商務銷售渠道;我們創新有效的營銷策略,支持保留舊客以支持業務生態圈長遠發展;以及我們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及多元企業文化。我們相信這些優勢將繼續引領我們在業內發光發亮。」

香港公開發售將於2021年6月28日(星期一)上午9時開始,至2021年7月2日(星期五)正午12時結束。最終配售結果及發售價將於2021年7月8日(星期四)公佈,股份將於2021年7月9日(星期五)在聯交所主板開始買賣,股份代號為2209。

白色申請表格及招股章程可在下列地點索取:大華繼顯(香港)有限公司或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任何一間指定分行,或於 www.eipo.com.hk 向指定白表 eIPO 服務供應商遞交電子認購申請。申請人可透過香港中央 結算有限公司以黃色申請表或電子指示方式遞交申請。

喆麗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發售數據

股份發售

:

39,540,000股股份

發售結構

  • 香港公開發售
  • 國際配售

:

:

3,954,000股股份
可予重新分配

35,586,000股股份
可予重新分配

建議發售價範圍

:

每股發售股份3.00港元 – 3.33港元

基於發售價

3.00港元

基於發售價

3.33港元

市值(1)

:

1,186,172,370港元

1,316,651,330港元

股份代號

:

2209

每手股份數

1,000

預計上市日期

:

2021 年 7 月 9 日(星期五)

註:

(1) 市值的計算基於預計將於股份發售完成後立即發行的 395,390,790 股股份

業績記錄

以下是本集團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2019 年及 2020 年三個年度的綜合業績摘要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2018

2019

2020

(千美元)

收入

85,364

117,589

173,319

毛利

29,067

37,648

61,871

除稅前利潤

4,825

4,270

13,438

年利潤

3,992

3,369

11,220

年度調整後淨利潤*
(*根據上市費用調整

3,992

3,369

13,329

後山小調∕防疫 悶壞了!?

今天東海岸的晨曦。(圖∕溫富振攝)

疫情稍微紓緩,很多人關在家裡悶壞了,想出去走走紓壓心情,這種想法的人人同此心,周休二日外出的人車真的好多。

東海岸風景區,配合政府防疫三級警戒,所有的景點全部關閉,平時車水馬龍變得人車稀少,不過這兩天假日人車顯然增加,出來的人都說,防疫,悶壞了,出來走走!連我們居住的山區,也有人進入走走看看,我們告訴來訪者,配合政府防疫,還在三級警戒中!看來,只要疫情緩解,民眾不待官方調整警戒,就會自動解放。

台灣疫情受到英國變種新冠病毒攻破,三級防疫三次延長,搞了一個多月,已經搞得焦頭爛額,現在又有令人聞之色變的印度頑強變種病毒入侵屏東,整個南台灣防疫進入新一階段,如果病毒難圍堵,戰疫更艱困。

現階段防疫,已經有至少兩種新冠病毒肆虐,警戒確實疏忽不得,不過,邊境管制更應加强,「阻絕境外」及「普打疫苗」是防疫決勝關鍵,否則,像秘鲁返台祖孫,把Delta病毒帶進屏東造成社區傳染,台灣如此防疫恐怕沒完沒了!(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溫富振)

朝陽扶輪社攜手台灣仁本 捐血傳愛

▲台灣仁本生命事業集團董事長特助陳聖文(左三),台北朝陽扶輪社社長蔡家龍 (左四) 捐血傳愛 。(圖/朝陽扶輪社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全台血荒嚴重,許多重大手術都急需血液才能進行,台北朝陽扶輪社於6月27日與陳聖文辦公室在大安區瑠公公園合辦一場捐血活動,鼓勵大家捲起袖子,捐血ㄧ袋,救人一命。

台北朝陽扶輪社社長蔡家龍表示,目前全台四處缺血,但願意出門捐血的民眾卻十分有限,尤其在此疫情嚴峻時期。本活動由同為扶輪社友的台灣仁本生命事業集團董事長特助陳聖文發想,與「台北朝陽扶輪社」共同主辦,「會計師好強會」協辦,現場並致贈每位捐血人ㄧ袋防疫包,內有口罩十入、護目鏡及乾洗手等防疫用品,感謝捐血人的大愛,主辦單位出錢出力,希望能雪中送炭,募集熱血,大方傳愛。

三級警戒期間ㄧ切社會活動暫停,社團運作也停頓,政府鼓勵民眾減少移動,儘量待在家裡,導致捐血意願降低,捐血中心的血源銳減,但是許多醫療手術仍必須有充裕血源才能完成,「陳聖文辦公室」結合台灣仁本集團的力量,動員關係企業員工,以及大安區的熱心里民,分時分流前來捐血,從上午十時到下午五時,捐血車內的座位全程未曾間斷過,現場動線及等候座位之安排都非常整齊,且保持兩公尺的社交距離,毫無群聚與擁擠的情況發生,可以說是兼顧防疫與愛心,本活動總共募集到162袋250CC的鮮血,圓滿成功!

▲(圖/朝陽扶輪社提供)

宜縣1確診者足跡回報不實 依法開罰6至30萬元

宜蘭縣政府發布最新疫況,以及日前確診個案新增活動足跡。(圖∕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27日無新增確診病倒,但6月23日確診的中國籍女性個案,因未確實說出活動足跡,經縣政府會同警方追查後,今日公布原有加上新增共7處公共活動足跡(如圖),提醒民眾注意,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以新台幣6萬元至30萬元罰鍰。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指出, 6月23日確診的案14333,為30多歲中國籍女性,因足跡相當複雜,該局經多次詢問無法獲得原貌,遂與警政單位合作執行疫調,再增列幾處活動足跡並公布給大家知道,籲請當時曾於相關時地活動的民眾,留意自身健康。

縣長林姿妙表示,未能配合疫調致足跡不實者,將依相關規定開罰,不僅損及自身利益,也會危害全體人民的健康安全。提醒民眾外出務必落實簡訊實聯制、記下自己每天的行程和去過的地點,如果對自身健康有疑慮,可到陽大醫院戶外篩檢站、聖母醫院戶外篩檢站採檢,確保自己及社區安全。

衛生局指出,案14333因疫調不實,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3條第2項「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及相關人員對於前項之檢驗診斷、調查及處置,不得拒絕、規避或妨礙」違者,以及依同法第67條,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該案目前匡列13人居家隔離、50人自主健康管理,除外縣市1位接觸者(案14458)確診,其餘人員PCR檢驗皆為陰性。

縣府表示,全縣目前已完成篩檢22464人,居家隔離18人,累積確診96人,2人死亡,陽性率0.43%。26日在南方澳漁市場的篩檢服務已告一段落,總共篩檢301人,以快篩和PCR篩檢同時進行;其中有1位快篩陽性,經PCR篩檢確認是陰性;其餘人員PCR檢驗皆為陰性。

臺灣新冠至6/27累計14634確診632死 本土染疫13411人624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疫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臺北報導

國內COVID-19疫情27日再添88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並添9條亡魂。目前總共累計14,634例確診,包括1,170例境外移入、13,411例本土病例,共已632人死亡,其中本土624人,境外移入8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88例本土病例(其中2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48例男性、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0日至26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1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3例、臺南市8例、桃園市3例,屏東縣、南投縣及新竹市各1例。

今日新增9例死亡個案,3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0日至6月25日,死亡日介於6月22日至6月26日,全部都有慢性病史。詳如附表:

附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另外,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案14719,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5月3日曾在奧地利當地檢出COVID-19陽性,6月11日自奧地利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至防疫旅館檢疫,6月24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266,90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50,863例排除),其中14,634例確診,分別為1,170例境外移入、13,41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

自2020年起累計632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24例本土,另8例為境外移入。本土往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19例、臺北市243例、基隆市20例、桃園市17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及新竹縣各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

長期默默行善 199生活百貨李盟德再捐抗疫物資  

花蓮縣199百貨董事長李盟德委請客家耆老范振城(右)致贈抗疫物資。(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記者范振和∕吉安報導

疫情延燒不斷,花蓮縣吉安鄉199生活百貨董事長李盟德有感於吉安鄉公所團隊,認真堅守防疫,不曾鬆懈,最近委託客家耆老范振城捐贈防疫用品與消毒防護衣經費,更不忘在鄉鎮建設中,持續認養路燈,義行可風。▲吉安鄉199生活百貨董事長李盟德捐助吉安鄉公所一批抗疫物資。(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范振城指出,李盟德長期以來默默行善,鮮少自己出現捐贈現場,都以委託方式代為布施,義警或地方協勤民力常受託代為關懷弱勢,對於文化傳承等地方需求,也常關懷到位,曾多次肯定鄉長游淑貞親力親為、重視民意,引領鄉公所團隊劍及履及地執行地方各項軟硬體建設,因此秉持地方企業「取之於地方,回饋於地方」的理念,疫情期間回饋地方。

▲吉安鄉199生活百貨董事長李盟德委託范振城(右)致贈抗疫物資,由鄉長游淑貞(中)代為接受。(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自游淑貞上任後,范振城受李盟德之託,蒐羅民間各式客家文物捐贈給鄉公所典藏,豐實藝文展館;也透過企業認購行動力,支持家扶小舖培力的布藝師,購買手作;為鼓勵吉安學子精進好學,曾於去年五穀宮祭孔大典中,捐贈成績進步獎學金5萬元;另,對弱勢家庭捐棺、提供急難生活物資,向來不遺餘力,也持續兩年捐助「急難托嬰保母扶育救助金」個案;添購成人尿布提供花蓮縣脊髓損傷會員家庭;並與鄉公所共同建置友善通行空間,讓鄉政建設有愛無礙。▲吉安鄉長游淑貞(左)致贈199生活百貨感謝狀,由受託行善耆老范振城(右)代為接受。(圖/吉安鄉公所提供)

游淑貞表示,李盟德定居吉安鄉,創設199生活百貨,分店遍及花蓮縣,商譽口碑眾所皆知,長期默默投身公益,並多面向、常態性、即時性挹注個案需求,是相常難得的善心企業家。此次,因堅守防疫的各項工作推展屬於多面向的防護作為,公所原計畫向199生活百貨訂購2500份酒精濕紙巾,致贈鄉內弱勢家庭和宣導防疫工作時的宣導用品,李盟德得知公所的基層防疫需求後,不捨高危險群的清潔隊員每天默默抗疫,特捐贈防疫專款為吉安鄉清潔隊員們購買消毒防護衣,以及2仟餘份酒精濕紙巾隨手包,為抗疫盡一分心力。

游淑貞感謝這些日子以來,諸多地方企業、團體贊助愛心物資,成了同仁擔負守護家園的原動力。以李盟德為例,103年至今,已認養超過300盞路燈,今年度再延續認養100盞路燈,讓愛照亮吉安鄉大街小巷,讓夜歸行人有條平安回家的路。她感謝一群長期認養路燈的鄉親好友,也再度號召尚未參與認養的朋友們加入「亮出愛心‧點亮吉安」路燈認養,費用每年1盞800元,會統一製作認養感謝貼紙,懸掛於認養燈桿上,表彰認養者愛心與公益精神。有意認養者,請電洽:建設課(03)8523126分機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