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03

影音/嘉義市「建城320+1 智慧嘉義」登智慧城市展 15項智慧治理應用 打造「以人為本」智慧城市

▲嘉義市政府主題館「建城320+1 智慧嘉義」由黃敏惠市長、林瑞彥副市長、智慧科技處郭軒志處長、觀光新聞處張婉芬處長、文化局謝育哲局長與嘉義市顏翎熹議員共同揭開序幕!(圖/張辰卿攝)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2025智慧城市展1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嘉義市首次以城市名義參展,並打造非六都中最大展館。此次以「建城320+1 智慧嘉義」為主題,由13個單位暨所屬機關,聯合展出共計15項智慧治理應用,展現嘉義市如何結合數位科技與深厚的人文底蘊,推動智慧城市發展,並向世界展示嘉義未來城市的願景。嘉義市長黃敏惠親自出席啟動儀式,為展館揭幕。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不大,但經過多年來大家的努力,特別是在這三年疫情的衝擊下,市府各單位與議會攜手合作,才能克服種種挑戰。而面對科技的不斷進步,人文價值也需同步深化,而在這過程中,跨領域的合作更顯得至關重要。嘉義市適逢建城320+1,是一座充滿人文底蘊的城市,我們不僅要珍視這段歷史,更要與時俱進,將科技與文化結合,打造智慧城市。我經常勉勵同仁要「帶著一雙未來的眼睛,望向遙遠的過去,做著當下的探索」。今天市府集結13個單位,展出15項智慧治理應用,以「以人為本」為核心價值,從人民的需求中,找到施政的著力點,同時,運用設計的思維融入城市的治理,讓每個人都能受惠。嘉義市連續3年獲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警察局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獲獎,今年觀光新聞處也獲得肯定,這些成績來自於市府同仁的努力。面對高齡化、少子化等挑戰,各局處皆全力投入,從警消安全、環保政策、教育發展到長照服務,期待打造宜居幸福城市。

▲嘉義市「建城320+1 智慧嘉義」首登智慧城市展,黃敏惠市長率領13個單位暨所屬機關聯合展出。(圖/張辰卿攝)

黃敏惠市長進一步表示,期待透過此次的展覽,市府各單位能有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激盪創新思維。未來,嘉義市將持續推動智慧城市發展,透過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與服務品質,並強化與市民的互動,創造更多符合市民需求的智慧應用。嘉義市政府也將持續舉辦更多的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活動,並邀請更多的企業與社會團體共同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打造更具創新性的宜居環境。

嘉義市政府在此次智慧城市展的亮點之一是「全國首創AI人形辨識大聲公救人」系統,這一創新應用榮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是展會的焦點。這套系統利用AI技術提升水域安全,讓智慧科技與人文關懷深度結合,展現出嘉義市智慧治理的實力。此外,市政府還展示了全國首創的「地政結合財稅智能櫃員機」,這一創新服務讓市民可以一機辦理地政與財稅業務,免去往返繁瑣的麻煩,真正實現了智慧治理,並讓生活更加便捷。最後,市府也透過AI生成音樂的創新方式,將兩首充滿嘉義地方特色的歌曲—《熱鬧的嘉義市街》和《做伙來去踅嘉義》進行巧妙融合,讓百年文化以全新方式被演繹,讓更多人聽見嘉義的故事、感受嘉義的韻味。

 ▲警察局曾紀秀科長向黃敏惠市長介紹創新應用「AI智能巡警」。(圖/張辰卿攝)

智慧科技處郭軒志處長表示,今年,我們以「人本共融、創新實驗、基層能量」為核心,強調科技應貼近市民需求,讓技術不只是數據,而是提升生活品質的工具。從AI人形辨識「大聲公救人」、智慧警政與消防系統,到智能櫃員機,每一項創新都來自對市民需求的洞察,也展現嘉義市作為「實驗、實踐、實現」智慧治理的最佳場域,打造更宜居、更便捷、更有溫度的嘉義市,讓創新成為日常,讓智慧真正為市民所用。

智慧科技處表示,2025智慧城市展將展至21日,嘉義市政府每日舉辦經驗分享會,邀請歷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得主與民眾交流。此外,展館內設有Home Run+1虛擬棒球揮棒體驗、數位集章遊戲,完成指定任務者可獲精美小禮。更多資訊請關注智慧科技處臉書粉絲專頁及有事青年實驗室Instagram。嘉義市以創新科技串聯歷史文化,展現小城市的無限可能。

雲林縣114年度優秀青年表揚 103位優秀青年展現不凡正向價值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歡慶青年節,今(18)日在縣府大禮堂與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以下簡稱雲林縣團委會)合作舉行114年度優秀青年表揚活動,為36位社會優秀青年及67位學校優秀青年喝采,激發青年見賢思齊與回饋社會熱忱。

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各界多方推薦優秀青年,很多都是公部門的好夥伴,像是轄內警消單位的同仁、任職學校的教育人員、守護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等等,除了公部門的夥伴以外,同時也有來自民間各公司行號的負責人、從業人員等,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 另外,還有各級學校的大專優秀青年10位、高中職優秀青年20位及國中組優秀青年37位,合計103位優秀青年,感謝各位共同在雲林奮鬥努力,讓雲林縣加倍充滿青春希望!同時也肯定救國團公益、服務、教育性,為現今社會帶來正向積極力量。

▲張麗善縣長在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賴淑娞主任委員陪同下,頒贈114年青年獎章予微醺農場負責人黃衍勳。(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救國團雲林縣團委會主任委員賴淑娞指出,青年節是屬於青年的日子,青年的力量讓我們社會更加有活力、創造力。每一年這時候,雲林縣救國團就會在20鄉鎮尋找傑出且勇於追夢的優秀青年,他們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上,都有各自專長。今年總共選出103位優秀青年,透過今天在縣府大禮堂接受大家表揚、歡呼,希望藉由各優秀青年的分享,讓雲林越來越好、發光發熱。

勞動暨青年事務發展處長張世忠補充表示,青年對於面臨高齡化挑戰的雲林縣來說至關重要,縣府會持續退動各種青年支持方案、培力學習活動。另外,為歡慶青年節,本府持續落實舉行系列活動,包括連續4年舉辦的「青年名人講堂」(4/1,邀請鍾欣凌擔任講座)、連續3年舉辦的「青年趣味運動會」(3/29)。期望讓本縣青年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能透過瞭解他人優點和良好品德,增強見賢思齊、奮發向上的效果。

花蓮老闆們看這邊!花蓮振興券兌付期限至114年3月31日

▲花蓮振興券兌付期限至114年3月31日。(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縣政府在縣長徐榛蔚帶領之下自去(113)年10月推出花蓮振興券,作為地方經濟復甦的重要政策,透過政府補助、消費者參與及店家優惠促購等方式,帶動在地消費。回顧過去數月,振興券的發放不僅提升了民眾消費意願,也讓許多店家得以在震後經濟復甦階段,獲得穩定的營收支持。許多夜市、市場攤商、特色小店與旅遊相關業者反映,這次的振興政策為震後花蓮的經濟給了很大助力,也讓地方商業場域,像是市場、夜市、商圈等受到更多關注。

隨著政策推行進入尾聲,縣府特別提醒所有參與活動的店家,振興券的核銷兌付作業將於114年3月31日截止,請老闆們務必主動確認手中尚未核銷的振興券,並盡快辦理兌付,避免因逾期而喪失權益。符合兌領資格的店家可攜帶振興券至指定金融機構進行核銷兌領,並依核銷流程辦理款項入帳作業。

《花蓮振興券兌領辦法》

1.兌領時間:113年11月1日起至114年3月31日止。

2.兌領資格:設籍花蓮縣具統一編號之營利事業店家(每一營業人每週限兌領一次) 。

3.兌領地點:花蓮縣政府公告配合之金融機構。
(1)鄉鎮市農會信用部(本會及各分部) 。
(2)有限責任花蓮第一信用、第二信用合作社。

4.應備文件:
(1)已蓋妥營利事業印章或統一發票章的振興券。
(2)營業人大小章或統一發票章及負責人私章。
(3)收款帳戶存摺影本。(4)稅籍或工商登記公示資料表。

觀光處長余明勲呼籲,店家若希望加速兌領流程,請提前至核銷系統(https://www.hualien-vouchers.net/login)進行登錄,確保資料完整無誤,以便快速完成驗證與兌付流程。此外,建議店家在兌領前先將振興券妥善分類整理,分別將200元與500元券區分開來,並確保票面正反一致,每100張綁成一捆,如此可提高清點效率,減少兌領時的等待時間。而為確保兌付順利,店家應詳閱花蓮振興券兌付須知,確認相關規定與流程,避免因資料錯誤或整理不當影響兌領進度。更多振興券詳情至花蓮振興券便民服務網查詢最新資訊:https://www.3000-hualien.com/

「2025智慧城市展」登場 嘉市打造非六都中最大展館

▲嘉義市政府今年首度以城市名義參加「2025智慧城市展」,打造非六都中最大展館。(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邱猷權/嘉市報導

「2025智慧城市展」今(1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其中,嘉義市由13個單位暨所屬機關合作推出主題「建城320+1 智慧嘉義」,展出共計15項智慧治理應用,打造非六都中最大展館,展現嘉義市結合數位科技與深厚的人文底蘊,推動智慧城市發展成果。

市長黃敏惠分享,嘉義市連續3年獲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警察局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獲獎,今年觀光新聞處也以全國首創的「AI人形辨識 大聲公救人」創新水域防治模式獲得肯定,展現嘉義市運用數位治理城市的建樹。面對高齡化、少子化等挑戰,各局處也將持續運用數位科技,持續優化警消安全、環保、教育發展及長照服務等面向。

▲嘉義市政府跨局處由13個單位暨所屬機關合作,展出共計15項智慧治理應用。(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政府今年的亮點之一是「全國首創AI人形辨識大聲公救人系統」,此一創新應用榮獲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是展會的焦點。這套系統利用AI技術提升水域安全,讓智慧科技與人文關懷深度結合,展現出嘉義市智慧治理的實力。此外,市政府還展示全國首創的「地政結合財稅智能櫃員機」,讓市民可以一機辦理地政與財稅業務,免去往返繁瑣的麻煩,真正實現了智慧治理,並讓生活更加便捷。最後,市府也透過AI生成音樂的創新方式,將兩首充滿嘉義地方特色的歌曲—《熱鬧的嘉義市街》和《做伙來去踅嘉義》進行巧妙融合,讓百年文化以全新方式被演繹,讓更多人聽見嘉義的故事、感受嘉義的韻味。

智慧科技處表示,2025智慧城市展將展至21日,嘉義市政府每日舉辦經驗分享會,邀請歷屆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得主與民眾交流。此外,展館內設有Home Run+1虛擬棒球揮棒體驗、數位集章遊戲,完成指定任務者可獲精美小禮。更多資訊請關注智慧科技處臉書粉絲專頁及有事青年實驗室Instagram。嘉義市以創新科技串聯歷史文化,展現小城市的無限可能,誠摯邀請各界共襄盛舉。

嘉義縣女性經濟座談 傑出女性分享創業經歷

▲許芳瑜、曾明月及黃采燕(右起)三位傑出女性,分享創業故事,展示女性力量。(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慶祝婦女節系列活動「女性經濟座談」,18日邀三位嘉義縣傑出女性,包括婦女扶助領域的黃采燕、社區規劃領域的許芳瑜以及工會領域的曾明月,分享在地創業故事與資源,展示女性的成就與力量。

這場座談主要分享她們在創業和工作中如何發揮優勢、提升競爭力,以及如何克服各種挑戰,突破劣勢,最終取得成功的經歷,同時提供在場觀眾關於保持正向心態、管理事業、維持合作夥伴關係等寶貴經驗。

▲與會者認真做筆記,學習成功之道。(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社會局長張翠瑤表示,感謝三位傑出女性的大力支持,義不容辭答應邀約。事前報名調查時,有一位待業中的全職二寶媽媽,等小朋友上學後將邁入二度就業,希望參與座談了解職業女性的經歷,並不僅僅是做一位媽媽,而能夠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社會局強調,舉辦系列活動不僅是為了慶祝婦女節,更是讓大家深刻體會女性的力量、堅韌與創造力,嘉義縣持續致力提升女性在社會、經濟及文化上的地位,加速推動性別平等。

社會局說,今年嘉義縣婦女節推出系列活動,從3月8日的主活動到3月14日的「藝術家分享講座」,再到今天於人力發展所舉辦的「女性經濟座談」,三場活動精彩不間斷,擁有充實的婦女月。

感謝企業鼎力支持!採購臺北市庇護工場暨社會企業產品再創佳績

 ▲台北市市長 蔣萬安與得獎企業之合照。(圖/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113年度辦理「全國企業團體採購臺北市庇護工場暨社會企業產品活動」已圓滿落幕,今(3月18日)由蔣萬安市長頒發獎牌得獎企業和團體,並對所有支持此次活動的企業和團體表示感謝!

這項活動旨在推動企業、團體能優先採購庇護工場及社會企業產品,提升營運績效,增加營收成長,進而提升身心障礙者工作價值,促進就業機會並獲得報酬,特別感謝以下前10名得獎企業、團體,這些企業採購庇護工場產品都達佰萬以上,包括
1.威合股份有限公司  2.安麗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3.大都會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4.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5.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6.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7.歡樂派對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8.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9.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錢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在此次活動中的鼎力支持,展現了對社會公益的熱忱,同時也要感謝所有參與這次活動的企業、團體,因為每一筆採購就是對身心障礙者一份的肯定。

臺北市庇護工場提供多元的產品與服務,涵蓋食、衣、行、休閒等各個領域。歡迎大家前往庇護工場及社會企業消費,也可以透過網路關鍵字搜尋【微笑商城】網站(https://reurl.cc/x7b7oz) ,如有任何問題可以電洽02-23381600分機5215陳小姐。

大埔藝術節「潯歌」3月29日登場 感受美景結合音樂魅力

▲2025第五屆大埔藝術節「潯歌」將於29日登場。(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2025第五屆大埔藝術節「潯歌」將在3月29日登場,大埔鄉公所18日舉辦宣傳記者會,縣長翁章梁、立法委員陳冠廷、大埔鄉長吳明勲等人出席,並邀請嘉義民族管弦樂團與逐鹿藝術團聯合演出,提前帶來精彩演出片段。

「大埔藝術節」匯集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演出,結合地方創生與永續經營理念,讓民眾看見不一樣的大埔。翁章梁邀請民眾用行動支持大埔鄉,親自到藝術節感受美景結合音樂的魅力。

大埔鄉公所指出,藝術節由在地演出團體大埔愛樂、大埔國中小管樂隊開場,汐羽箏樂團、禾作社劇團、大埔長青運動舞蹈班及嘉頌重奏團輪番帶來精彩表演;會場周邊安排阮劇團、口琴演奏家謝發東及貓頭鷹樂團演出。

▲嘉義民族管弦樂團與逐鹿藝術團聯合演出,為第五屆大埔藝術節造勢。(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表示,遊客可購票搭乘遊艇前往湖中賞鷹平台,近距欣賞嘉義民族管弦樂團的「潯歌水上音樂會」,將呈現旅美作曲家謝惠如創作的樂章,知名DJ DINPEI也將為音樂注入新活力;晚會以「多元文化大匯演」作為壓軸,呈現傳統音樂、現代舞蹈及鄒族原住民音樂劇。

翁章梁說,1月份的地震對大埔觀光業造成一定影響,透過藝術節邀請大家來到大埔,感受這裡的獨特魅力。藝術節當天不僅有豐富的演出,還有迷人的湖光山色和濃厚人情味,一定能為民眾帶來愉快的一天,也讓民眾恢復對大埔鄉的信心。

吳明勲指出,這次藝術節將活動時間從兩天調整為一天,主要是因為在地旅宿業者受到地震影響,現在仍積極恢復中。然而活動本身依然精彩豐富,希望用音樂為民眾帶來慰藉,今年除了安排水上音樂會外,還特別邀請鄒族表演團隊參與,展現多元藝文魅力。

2025智慧城市展 數位產業署主題館攜手產業共推智慧解決方案讓生活有感升級

▲副總統蕭美琴(中)參觀「數位產業署主題館」,署長林俊秀(左一)及與會嘉賓大合影。(圖/數發部數產署提供)

記者張辰卿/報導

2025年智慧城市展(Smart City Summit & Expo, SCSE)於3月18日在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數發部數產署設置「數位產業署主題館」,以「AI共生時代」為主題,透過情境式展示,呈現數位科技如何協助民眾生活升級、推動產業轉型。蕭美琴副總統及國家發展委員會高仙桂副主委在林俊秀署長的陪同及說明下,參觀「數位產業署主題館」,體驗及了解各領域業者的智慧應用服務,同時為業者加油打氣。

數產署指出,過去在前瞻基礎建設經費的支持下,透過公私協力攜手我國數位產業共同推動,已經發展258項民眾有感的智慧應用服務。今年數產署主題館以「智慧農業」、「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治理」等四大主題進行佈展。在智慧農業展區,以「從魚苗到餐桌」的故事,展現如何運用數位技術管理魚苗基因培育、AIoT 智慧化養殖及冷鏈物流;智慧交通展區則呈現數位交通數據管理,並運用數位孿生技術建立虛擬捷運環境,提高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智慧健康展區中以長照場域為例,呈現智慧科技如何融入長者的健康管理及日常活動;智慧治理展區則是展示如何運用智慧科技協助縣市進行防救災、空汙防治及城市發展。

▲副總統蕭美琴親臨活動現場,由數發部數產署署長林俊秀陪同參觀「數位產業署主題館」。(圖/數發部數產署提供)

數產署表示,透過這些展示,希望讓參觀者了解智慧科技如何改善生活,並促進產業發展。隨著前瞻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科技正全面驅動產業轉型、城市治理、健康照護與災害應變的革新。透過數據整合、AI 應用與數位平台發展,不僅提升行政效率,更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並強化城市韌性,讓城市運作更加智慧且高效。近年來,已協助我國多個縣市在智慧城市發展屢獲國際殊榮。如去年雲林縣成功晉級國際智慧城市論壇(ICF)全球七大智慧城市(Top7);今年,屏東縣與嘉義縣亦從全球眾多參選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ICF Top21,迄今台灣已有18個縣市成功獲得ICF智慧城市的肯定,讓台灣在世界智慧城市的舞台上發光。

另外,數位產業署指出,此次主題館另一大亮點為「APICTA Awards 2024頒獎典禮暨2025在臺主辦誓師大會」。數發部林宜敬次長親臨現場頒獎,表彰2024年獲獎團隊,並邀請國際評審及歷屆獲獎團隊進行聖火傳遞儀式,為12月即將在高雄舉辦的盛會揭開序幕。這場國際級競賽將匯聚東協及亞太地區的科技菁英,共同見證臺灣卓越的科技創新實力。2025 年徵件報名即將開放,歡迎各界踴躍參與,把榮耀留在臺灣!

『2025智慧城市展』(臺北場)活動資訊

日期:2025年03月18日(二)~3月21日(五),每日10:00-18:00
地點:臺北南港展覽館二館1F(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2號)
活動網址:https://moda.gov.tw/ADI/news/exhibition/14952
最新消息:請關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臉書粉絲專頁

醫思健康推出企業醫療服務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18日 – 醫思健康醫療中心的企業醫療計劃能為企業所有員工提供覆蓋全面的保障。醫思了解合適的僱員計劃對於員工價值和保障的重要性,因此致力協助企業選擇甚至度身訂制完善的方案,務求全面地照顧員工的身心健康,從而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

與此同時,醫思健康所提供的個案管理服務能助企業認識各種職場風險,並安排適切的復康計劃,以讓員工在生病或受傷後盡快返回工作崗位。作為一間有遠見的醫療保健集團,醫思健康不僅為員工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亦致力在職場推廣健康教育和疾病預防的知識。

門診服務
為配合各行業之企業員工的醫療需要,醫思健康可為度身訂造多元化的醫療服務及計劃,助企業守護員工健康,及表達對員工的重視與關懷,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及忠誠度。

身體檢查
醫思健康擁有由外國進口的最新檢查及測試設備,而X光室的設計符合本港醫療規格,確保檢查人士的安全。我們體檢中心的專業醫療團隊亦達到世界頂級水平,醫生團隊亦多達20人(包括放射科醫生、普通科醫生、脊醫及牙醫等)。所有儀器操作員也必須接受85小時以上的專業訓練,才能服務檢查人士,專業可信。

醫思健康的團隊會根據企業的工作性質及預算,提供專業諮詢並為您的公司建議最合適的健康檢查計劃,例如:入職前檢查、年度基本檢查、高級行政人員檢查、工傷檢查等等,以切合不同企業的各種需要。

醫思的醫療服務包括西醫普通科門診、專科門診、診所內日間小型手術、物理治療、診斷及造影等,而醫療服務網絡覆蓋包括35個醫療專科,服務據點遍佈港島、九龍、新界主要地區,可為企業的員工帶來全面及便捷的醫療服務。

脊椎保健講座及上門檢查服務
現代人因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工作或學習,容易造成脊椎問題。為此,醫思健康提供專業的脊椎保健講座及上門檢查服務,由資深脊醫主講,為企業、學校及各類社福機構等講解正確坐姿、日常伸展運動及脊椎保健知識。專業團隊會進行脊椎檢查示範,以幫助參加者及早發現潛在脊椎問題,預防筋骨勞損,從而提升工作、學習效率及身心健康。

牙科
本集團管理多個連鎖牙科診所,由註冊執業牙醫組成的醫療團隊,提供全科、專科及牙科美容服務;服務範圍覆蓋全港,並擁有超過20間診所,致力助您的僱員及家屬維持牙齒健康。

預約及查詢:2152 8565
Hashtag: #醫思健康 #echealthcare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老虎國際:單季與全年收入、利潤雙雙創歷史新高;四季度淨利按年增長近28倍;全球總客戶資產達417億美元

香港2025年3月18日 /美通社/ — 全球知名科技券商老虎國際(Nasdaq:TIGR)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數據。財務數據顯示,老虎國際第四季度營收1.24億美元,按年增長77.3%;全年營收3.92億美元,按年增長43.7%,均創歷史新高。季內歸屬於母公司的non-GAAP淨利潤為3,050萬美元,按季增長51.7%,按年增長2772.5%,刷新歷史記錄;全年歸屬於母公司的non-GAAP淨利潤達到7,050萬美元,按年增長65%,亦創歷史新高。

四季度,老虎國際全球開戶客戶新增8.1萬,按年增長70.1%,全球開戶數達244.9萬。季內入金客戶新增5.9萬,按年增長51.4%;2024年全年,公司新增入金客戶18.7萬,年度入金目標超額完成。截至2024年底,入金客戶總數達到109.2萬,按年增長20.7%。四季度市場交易度活躍,公司總交易額按年增長142.2%至1,980億美元;季內來自個人和機構客戶的淨入金達11億美元,其中散戶投資者主要貢獻群體推動客戶總資產按年增長36.4%至417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化發展成效顯著 新加坡總部地位鞏固

散戶與機構並重 發力高淨值/家辦財富管理服務

老虎國際創始人及CEO巫天華表示:「過去一年,老虎各項業務發展迅速,財務和營運表現均取得強勁增長。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我們的營收和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四季度歸屬於母公司的non-GAAP淨利幾乎是23年同期的28倍。過去三年,老虎的入金用戶數和客戶資產分別實現 17.5% 和 34.7% 的年均複合增長,充分體現出我們在現有市場的滲透潛力,以及來自各地客戶的持續信賴與支持,這也是推動公司長期增長的核心動力。」

「2024年是老虎成立十周年,隨著公司進入新加坡、中國香港、新西蘭、澳洲和美國等市場展業,集團國際化發展成效顯著,全球用戶託管資產達417億美元新高,用戶數已破千萬。新加坡作為集團總部,是目前老虎全球市場增量客戶和存量客戶最多的市場。香港同樣增長強勁,截至25年2月底,香港客戶總資產較2024年底已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時,老虎在過去一年業務版圖拓展迅速,散戶、機構經紀、財富/資產管理、投行和企業服務多項業務協同發展,除了散戶投資者,也不斷贏得高淨值和機構客戶的信任。目前,散戶與機構業務已各佔集團用戶託管資產的一半。未來,老虎會繼續推進『拓國家』、『拓產品』和『拓業務』的戰略,鞏固地區市場份額和優勢。經紀業務側,我們將通過擴充品種和服務,滿足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多元化的財富配置需求;機構業務側,公司將憑藉快速開戶、多品種交易、快速響應和定制化能力,以及自研的一站式多管理平台,幫助全球機構客戶提升業務效率。」

新加坡持續鞏固領先地位 全年交易額和交易佣金創歷史新高

香港全年開戶人數按年增48% 獲得數字貨幣交易所牌照

2024年老虎國際繼續深化全球化戰略,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深化品牌認知。新加坡作為全球總部,持續鞏固當地領先地位,全年業績表現出色。24年總交易金額和總交易佣金創新高,分別按年增長196%和66%;淨入金按年增長119%。四季度,總交易金額和總交易佣金同樣創歷史新高,分別按年增長415%和158%。股票、期權和期貨等交易活躍,多項指標創下新高。其中美股和新加坡股四季度總交易金額分別按年增長165%和81%,美股期權和期貨交易金額分別按年提升267%和646%。本地化產品持續受青睞,為新加坡市場量身定制的Cash Boost額度交易賬戶自24年推出以來,為投資者提供了靈活的資金管理和高效的交易體驗,季內開戶人數按季翻倍;老虎與當地持牌機構*合作推出的新加坡第一張消費即返碎股的借記卡Tiger BOSS Debit Card季內開卡數按季增長超30%。同時,為進一步拓展優質客戶群體,老虎於11月全新推出經紀人服務平台,通過優化開戶流程、提供便捷交易體驗和完善風險管理,為新加坡高淨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更專業化、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助力實現高效資產配置與持續財富增值。

香港市場持續展現強勁增長勢頭,24年總開戶人數按年增長48%。四季度,香港客戶總資產按季增長50%,按年翻6倍左右。季内港股交易活躍度明顯增長,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分別按季增長62%和90%;美股期權交易金額按季增長80%。進入2025年,在港股市場持續回暖帶動下,截至2月底,香港客戶總資產較2024年底已實現雙位數增長。香港用戶在虛擬資產交易方面依然表現活躍,季內加密貨幣交易筆數按季翻倍,交易金額按季增長4倍。近期,老虎國際旗下全資子公司YAX(Hong Kong)Limited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第1類(證券交易)牌照和第7類(提供自動交易服務)牌照,正式成為香港持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香港用戶將可通過平台進行加密貨幣的託管與交易,實現一站式資產管理體驗。此外,老虎香港在季內榮獲行業內多個重要獎項,包括由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頒發的「2024最關鍵合作券商」(Broker Program key Partner 2024)和「2024最佳期貨與期權培育者」(Futures and Options Nurturer 2024),並在新交所-輝立Nova答謝會暨新交所衍生品頒獎典禮2024上獲得「五大中資期貨經紀商2024 – 新交所中國股指衍生品」(Top 5 Chinese Futures Brokers for SGX China Index Derivatives)及「三大中資期貨經紀商2024 – 新交所日經225指數衍生品」(Top 3 Chinese Futures Brokers for SGX Nikkei 225 Index Derivatives),充分彰顯行業領先地位。

老虎美國TradeUP在多個業務領域表現亮眼,業務保持穩健發展。四季度,得益於優質的交易體驗,股票交易量穩步攀升,本土客戶交易額按季增長38%。期權交易呈現爆發式增長,交易額和成交合約數分別按季增長384%和215%,充分展示了TradeUP在期權領域的競爭力與用戶認可度。同時,憑藉專業服務與紮實的市場基礎,TradeUP 在當地業務的客戶資產規模按季增長 15%,穩步擴展市場份額。此外,TradeUP連續兩年榮獲Benzinga全球金融科技獎——日間交易最佳經紀商(Benzinga Fintech Global Award- Best Brokerage for Day Trading),再次證明TradeUP在高效交易、卓越執行力和用戶體驗方面的行業領先地位。

在澳洲,老虎各項業務核心指標均實現明顯提升。季內,開戶數按年增長148%,首次入金賬戶數按年增長243.6%,按季近乎翻倍;同時,首次入金金額按年攀升253.1%,按季增長151.1%,充分展現老虎在澳洲市場的市場認可度。產品方面,澳洲現已支持A股通交易,使澳洲用戶能夠便捷投資中國內地優質股票,進一步降低國際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門檻。憑藉卓越的交易體驗與持續創新的金融服務,老虎澳洲更是在四季度榮獲2024年全球銀行與金融獎——澳洲最佳交易平台(2024 Global Banking & Finance Awards: Best Trading Platform Australia 2024)的殊榮。

在新西蘭,老虎不斷拓展優質客戶群體,四季度客戶資產實現顯著增長,總入金按年提升272.8%,按季提升41.8%。同時,交易活動保持活躍,季內交易賬戶數和成交金額分別按年提升120.2%和111%。其中,美股交易表現尤為出色,季內美股正股和美股期權訂單量分別按年增長188.3%和153.6%。2024全年,新西蘭市場總入金按年增長100.3%,交易賬戶數和成交金額分別按年增長102.7%和108.8%。

財富管理業務託管資產規模按年增長翻倍 機構業務受廣泛認可

港股IPO季內申購人數按季增長超六倍

四季度,老虎國際佣金收入為5,596.4萬美元,按季增長35.8%,按年增長154.9%;利息相關收入達5,853.3萬美元,按年增長35.7%。2024年全年,公司佣金收入為1.59億美元,按年增長71.8%;利息相關收入達2.03億美元,按年增長25.8%。公司繼續提升客戶在老虎的一站式全球投資體驗。產品方面,老虎期權功能進一步更新,現已支持組合期權一鍵移倉,投資者能夠根據市場趨勢靈活調整策略,提升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同時上線專為期權賣方打造的額度管理器和持倉日曆,幫用戶更好地進行倉位管理;並新增期權熱門交易榜單,讓用戶快速定位熱門標的活躍期權。此外,平台交易功能不斷強化,美股交易時段新增「全時段」選項,讓投資者可以全天候交易,有效提高交易機會捕捉率,從而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財富專區新增美股ETF專區,支持多種類型ETF主題,為用戶優選提供以ETF進入美股的「入門級」投資工具列表,助力實現資產多元化。2月,TigerGPT完成全新升級,依託全球領先的AI技術,能夠更精準、深入地幫助用戶洞察市場動態,挖掘投資機會。升級後,用戶周會話次數增長超過1,000%。截至2025年2月,TigerGPT已服務全球11.2萬用戶,累計完成超117萬次對話。

港股IPO業務在四季度迎來爆發式增長,季內申購人數按季翻6倍,超過前三季度總和;申購金額按季增長4123.9%,約為前三季度總和的5.5倍。行業內,老虎率先推出「全員100倍融資槓桿」申購,引領港股打新熱潮。此外,老虎還積極推動港股打新「0息0手續費*」,真正讓投資者實現收益最大化。

財富管理側,四季度零售財富管理規模(AUC)按年增長98.3%,其中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和客戶數分別實現113.8%和47.7%的按年增長。從全牌照來看,四季度新增入金賬戶中,財富用戶滲透率達23%,體現了客戶對老虎財富管理服務的高度認可。同時,老虎不斷優化Tiger Wealth的功能和服務,季內財富-票據專區功能升級,上線「熱門關注、概念組合、大類追蹤、穩健專區」等特色榜單,並不斷拓展複雜金融產品的交易能力,新增上線更多結構化品種,滿足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和投資需求。此外,在大中華投資升溫的背景下,老虎財富在新加坡引入香港頭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績優HKD貨幣基金,為當地投資者優化現金增益和流動性管理。同時,老虎還為新加坡高淨值客戶提供更多符合本土交易習慣的FCN產品,全面提升客戶可投資產的豐富度。

TradingFront統包資產管理平台(TAMP)憑藉不斷優化的功能和高效的服務,持續贏得交易型機構客戶的廣泛認可。平台專注於為客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賬戶解決方案、便捷的在線開戶體驗以及涵蓋多市場和多資產類別的交易支持,助力客戶實現多元化的投資布局。四季度,TradingFront平台財富管理規模(AUC)實現了33%的按季增長,定投賬戶數量按季上升11%,結構性產品交易量按季增長66%,進一步彰顯TradingFront在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

年度港股IPO承銷家數排行榜位列第五

員工期權管理平台SaaS首次實現年度正向淨利潤

四季度,老虎投行季內共參與8家美股IPO項目,包括小馬智行、文遠知行、閃送等,進一步展現老虎在美股市場的深厚實力與影響力。同時,老虎期內共承銷英諾賽科、佑駕創新、毛戈平、多點數智等9家港股IPO,憑藉其專業的承銷服務與廣泛的市場覆蓋,在港股券商孖展總額排行榜中位列第五。2024年,老虎投行業務不斷拓展,承銷數量按年增加33%,在港股IPO承銷家數排行榜中以承銷32家的數量位列第五。

ESOP方面,公司控股品牌「一心向上」季內新增16家企業客戶,累計服務企業達613家。2024年全年,員工期權管理平台SaaS收入按年增長42.1%,並首次實現年度正向淨利潤。同時,得益於客戶對公司服務的高度認可和長期合作的積極意願,公司年度簽約訂單總數達到189個,其中複購訂單佔比約58.2%,複購金額按年增加140%。

企業號方面,公司本季新增包括文遠知行、中文在線等在內的11家企業號客戶,累計客戶數增至466家。季內協助理想汽車進行AI Talk轉播,圍繞AI領域布局展開討論,加深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認知。同時,企業號聯合社區王牌欄目《實盤面對面》邀請躺姐深入對話獵豹移動CFO,解讀獵豹移動AI與機器人業務新亮點。此外,企業號還成功舉辦了針對網易有道和車車科技的投資者調研活動,探索行業發展最新趨勢、技術創新及投資機會,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Tiger Brokers (Singapore) Pte Ltd 與當地持牌機構合作提供借記卡發行和賬戶發行服務。

**現金申購、10倍及以下槓桿融資申購0手續費,融資申購0利息。

關於老虎國際

老虎國際(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IGR)成立於 2014 年,為一家專注發展全球投資科技的新一代頂尖科技券商。

成立以來,我們致力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用心為客戶帶來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務。透過提供優質證券經紀服務、股權激勵計劃 (ESOP) 管理、投資銀行服務、財富管理、投資者社交平台,以及投資者教育等多元化產品,致力於成為全球一流的科技券商。

我們同時致力突破金融科技研發水平。結合金融領域的優良傳統及科技專才的創新思維,老虎國際的自研技術架構支援多貨幣、跨市場、跨產品交易,提供可靠、安全、可擴展而低延時的金融服務,讓更多人能享受投資的樂趣。

目前,老虎國際旗艦交易平台 Tiger Trade 全球坐擁超1000萬用戶及超240萬個交易賬戶,並持有81個不同市場的牌照或許可。集團全球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遍布中國香港、新加坡、新西蘭、美國、澳洲、中國内地等國家及地區。2019年,老虎國際以向上融科國際有限公司為名,於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 TIGR。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老虎國際的資訊,請瀏覽公司官網 itiger.com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聚焦本土,放眼國際 ──「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 呈獻來自香港、澳門、日本等地的優秀跨界作品新篇章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18日 – 今年邁向第五屆的「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帶來了一系列跨界合作,不僅探索各種藝術形式的邊界,更以嶄新的表演形式,跳出場域及形式的限制。隨著過往為大館獨特場地及戶外空間特別委約的作品逐漸登上國際舞台,SPOTLIGHT載譽歸來,繼續為本地及國際藝術家提供一個別樹一格的表演藝術舞台,與觀眾一同穿梭於個人與普世共鳴的思緒歷程之間。

今年的節目陣容豐富多元,既有享負盛名的藝術家作出新嘗試,也有首次亮相大館的新面孔挑戰自我。開幕作品《人類開箱》由得獎媒體藝術家梁基爵創作,表演結合場域特性、視覺體驗和聽覺想像,引領觀眾遊晃大館不同空間,並沉浸於裝置藝術、聲畫投影、虛擬遊戲與現場表演之中。來自日本的ARIKA則將當代舞蹈與饒舌音樂結合,舞者島地保武的身體語言與饒舌歌手環ROY的即興饒舌相互碰撞與對話,創造出一種前衛的表演風格,這亦是二人在日本本土以外的亞洲城市首度演出。來自香港及廣州的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和符彬靖透過現場表演、參與式展演及舞台裝置,在《無限延展》這個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中,以三個短篇舞作,多角度喚醒觀眾對身體的省思和對空間的感知。而藝術團隊「歷歷在目」則在《異步同曲》中探索香港與澳門數百年來的聯繫與交織的命運,這系列的環境劇場於2021年首度於大館啟航,歷經四年的發展迎來最終章,為這部場域特定歷史環境劇場三部曲劃上完美句點。

大館藝術總監簡寧天表示:「自2018年開幕以來,大館不僅支持藝術家創作突破常規的作品,更持續為藝術人才提供多元的機會及平台。例如『歷歷在目』就是我們自2021年開始合作的表演藝術團隊,當時,他們以大館監獄與香港礦石歷史為靈感,創作出與岩石有關的體驗式環境劇場《場邊練習曲》。這個系列的終章《異步同曲》則從結實的土壤轉向來回往復的流水,象徵香港與澳門從漁港發展為繁榮現代城市的歷程。這也證明了即使與同一藝術團隊多次合作,仍可孕育不同的創意面向。」

大館表演藝術主管葉健鈴補充道:「我們多樣的場地與表演空間──從半戶外的洗衣場石階到極具靈活性的賽馬會立方劇場,為藝術家──不論是新晉或資深藝術家,如梁基爵提供了特別的場域空間創作,將虛擬遊戲的元素融入現場空間設計中──大館提供的藝術平台,可說是比實體空間本身更具價值,能讓藝術家發揮更大的創意。在這裡,世代、地域與藝術流派的傳統界限已不復存在,讓本地藝術家如《無限延展》的年輕編舞家,或海外藝術家如《ARIKA》的島地保武和環ROY,能夠聚首一堂,突破固有形式跨界合作,迸發出更多的創意及可能。」

為期六週的「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邀請來自香港及世界各地的音樂、舞蹈、戲劇與視覺藝術愛好者,一同於大館這獨一無二的文化古蹟空間中,欣賞及感受本地與國際藝術家的多元創作,參與連場打破常規的旅程,從中得到啟發與創意靈感。

[裝置 x 流動影像 x 聲音]《人類開箱》 | 04-06, 08-10.04.2025

當現代社會漸次從固態通向液態,磚塊與紙皮箱、堅固與脆弱,很可能僅只一步之遙。呼應大館歷史建築磚石的大型紙箱裝置藝術,將洗衣場石階及賽馬會立方建構成一場別開生面的全感式體驗。《人類開箱》由屢獲殊榮的媒體藝術家梁基爵(GayBird)領銜創作,結合環境劇場特性、視覺體驗和聽覺想像。《人類開箱》中的紙箱不僅象徵堆疊磚塊的穩定性,也代表著重新組合成人體形態的流動性。讓觀眾沉浸在裝置藝術、聲畫投影、虛擬遊戲與現場表演之中,展開對脆弱與穩定的深度探索。

全感式體驗

藝術及音樂總監、裝置及程式設計、現場演出:梁基爵

日期與時間:202544日至6日及8日至10日,晚上730分至840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及洗衣場石階
票價:$280
粵語演出,中英文字幕

將有演後座談會及「後台開箱」環節,詳情有待公佈,敬請留意大館網站最新資訊。

[當代舞 x 饒舌音樂] 《ARIKA》 | 04–05.04.2025

《ARIKA》意指「之去向」,以「舞蹈、音樂與文字的尋溯」為理念,打破傳統藝術邊界。兩位在各自領域綻放異彩的日本藝術家,聯手創造前衛的現場即興表演風格──曾是科西舞團的舞者島地保武,聯同獲獎饒舌歌手兼音樂家環ROY,超脫舞蹈與音樂間的藩籬,創造出一場打破類型界限的合作,流暢的舞蹈與音樂的優雅交織,嘻哈韻律則以強烈的身體力量推進。他們深入思考各自領域的本質,探討音樂與舞蹈的根源。究竟音樂是單純的歌舞,還是舞蹈源於音樂?舞蹈、音樂、文字,哪個最早出現?就讓觀眾與表演者一同在演出當中尋找答案。

當代舞 x 饒舌音樂

導演、編舞及演出:島地保武
導演、作曲及演出:環ROY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4日至5日,晚上6時至7時
地點: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日語,不設字幕

[當代舞 x 探索]《無限延展》 | 11–13.04.2025

《無限延展》是一場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聚集香港及廣州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符彬靖,從自身經驗與視點出發,把大館F倉轉換成內在而私密的空間,多角度喚醒觀眾對身體的省思和對空間的感知,並透過現場表演、參與式展演及舞台裝置,反思對舞蹈的期望,以及背後各種意識框架。姜凱翎的《I Saw a Ping-Pong. I Crushed It. It Was an Egg.》以語言、影像、身體動作,穿梭於分析與意識流之間,重新描繪個人與系統之間的關係。黃寶娜的《Come closer, go deeper!》通過從身體的伸展拉筋練習,思考女性身體經驗與被凝視之間的張力,邀請觀眾感受由此產生的痛苦、愉悅、緊張與放鬆。符彬靖的《無限快樂園》從物品與身體的互動中,探問何謂「美」、「標準化」與「意義」之概念。

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

編舞與表演:姜凱翎、黃寶娜、符彬靖

日期與時間:2025年4月11日,晚上7時30分至9時
2025年4月12日至13日,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粵語,不設字幕

演後座談會

日期與時間:2025411日,晚上9930
12日及13日,下午4時至430
地點:大館F展室

[歷史 x 環境劇場]《異步同曲》 | 25.04–17.05.2025

藝術團隊「歷歷在目」橫跨四年為大館度身打造的歷史環境劇場三部曲將迎來最終章。首部曲《牆邊練習曲》(2021)以香港礦石史為創作靈感,以域多利亞監獄週邊的岩石探索人的根源,二部曲《未境進行曲》(2023)則以物種流動及族群遷徙為題,探討移民與離散主題。團隊今年接續以《異步同曲》作系列終章,聚焦於香港與澳門之間長久的關係。四位行者將帶領觀眾穿梭於大館構成的深邃時空,對比雙城的歷史根源,追溯它們從沉睡的港口城市發展成繁榮都市的交織命運。透過燈光、聲效、投影與現場表演的多維度詮釋,探索澳門與香港兩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歷史環境劇場

策劃及與製作:歷歷在目
概念、聯合導演、多媒體設計:李沛榮
概念、聯合導演、編劇、資料搜集:李淑雯
劇場構作:郭慶亮
演員:陳頴璇、陳秄沁、許晉邦、李頊珩
聲演及戲劇指導:蔡澤民

日期與時間:2025425日至26日及28日;51日至3日、5日、8日至10日及15日至17日,晚上8時至930
2025427日;54日及11日,晚上7時至830
地點:大館F倉展室及監獄操場
票價:$280
語言:粵語,不設字幕

藝術家座談
日期與時間:202551日,下午6時至7
地點:大館洗衣場石階

門票發售
門票現已於art-mate.net公開發售。

「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
2025年4月4日至2025年5月17日
大館各處
www.taikwun.hk

更多節目詳情: https://www.taikwun.hk/zh/programme/detail/spotlight-a-season-of-performing-arts-2025/1569

Hashtag: #TaiKwunSPOTLIGHT2025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以傳奇經典,繪姑蘇繁華—-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亮相風雅江南

融合人文雅致設計,酒店於古韻江南詮釋蘇式奢華體驗

蘇州2025年3月18日 /美通社/ — 
寧靜典雅的中式茶廊

 

寬敞明亮的姑蘇全景開放式套房
寬敞明亮的姑蘇全景開放式套房

「麗思卡爾頓酒店落子蘇州,是我們在大中華區拓展奢華酒店業務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萬豪國際集團大中華區奢華業務董事總經理白沛霖(Bart Buiring)表示, 「蘇州豐富的文化遺產與蓬勃活力,為麗思卡爾頓的傳奇服務與非凡體驗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通過展現蘇州文化特質,融入獨特的品牌魅力和傳奇卓越的服務品質,為賓客帶來古今交融的珍貴體驗,也彰顯了我們在靈感之地打造難忘回憶的承諾。」

蘇州,這座被譽為「東方威尼斯」的文化名城,擁有逾千年的悠久歷史,古老運河穿城而過,數十座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擇址於古城姑蘇區,坐落於集商業零售、商旅辦公、文化藝術為一體的蘇州華貿中心核心區域。酒店毗鄰留園、拙政園、寒山寺、山塘街等歷史著名古跡,賓客徒步即可領略四時江南的底蘊和文人雅趣,於亭台樓閣和水榭迴廊中驚歎中式對稱之美,在小橋流水中品味古城從容底蘊。因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地處姑蘇區核心區域,也為五湖四海的賓客提供了交通便利。

酒店由知名建築設計公司KPF設計,其引人注目的外觀採用現代手法,詮釋蘇州傳統元素,如層疊的黛瓦、折疊扇屏風以及中國畫的東方美學元素。內飾由著名建築師Peter Remedios構思,致敬蘇州輝煌絲綢貿易發展歷史與標誌性古典園林。雅致色調營造出寧靜舒適氛圍,粉牆黛瓦的元素呼應蘇州城門的古建磚瓦,在園林的錯落和空間的分明層次中容納歷史的煙波浩渺,彰顯了兼收並蓄的內涵與奢華。而精緻的花窗格與絲綢靈感圖案則貫穿始終,編織出一則精緻敘事,呈現了蘇式優雅的東方美學,映射出城市的深厚底蘊。

行政酒廊的園林式戶外庭院空間
行政酒廊的園林式戶外庭院空間

酒店擁有190間寬敞客房與套房,包括57間86平方米的豪華套房。每間客房均汲取蘇式建築靈感,並以現代手法詮釋蘇州的摩登都市活力。其中,姑蘇景觀客房飽覽獨具韻味的古城景觀及蘇式園林建築,而城市景觀客房則將蘇州華貿中心的摩登現代盡收眼底。每個房間都是歷史沉澱與現代摩登的精妙結合,同時通過富有意境的傳統刺繡元素,將奢華體驗進一步昇華。麗思卡爾頓套房面積達306平方米,設有開放式露台,可俯瞰鬱鬱蔥蔥的姑蘇城市風光與遠眺江南勝境虎丘塔。入住行政房型的賓客可享用標誌性的麗思卡爾頓行政酒廊尊尚禮遇。麗思卡爾頓行政酒廊位於酒店5層,其空間設計巧妙地融入了江南水鄉園林的底蘊與風貌。精心雕琢的戶外園林景觀,無疑為尊貴的行政樓層賓客開闢了一方靜謐而私密的休憩天地。入住行政樓層的賓客還可尊享行政酒廊專屬設施及服務以及沉浸式文化體驗,盡享悠然自得之趣。

在姑蘇雅韻與摩登美學交織的秘境,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亦以多重感官盛宴開啟餐飲新體驗。Alkanna特色全日制餐廳用摩登設計演繹蘇式風雅,並提供各類美食及精選零點菜單和碳烤牛排,賓客亦可在用餐時欣賞商圈街景;楓畔庭中式茶廊,以蘇州茶文化為靈感打造,沉浸式感受美好相聚之所,既可欣賞充滿江南韻味的茶藝表演,亦可品鑒特色精緻下午茶;標霞中餐廳則植根於淮揚菜系之底蘊精髓,同時融合時令海鮮與精選食材,融入新式烹飪技巧與創意,因材施藝,韻味悠長。

除了味蕾的精緻享受,每天華燈初上,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將為賓客緩緩拉開江南文化盛宴的序幕。絲緞流光間,一位身著宋錦華服的紳士手握書香詩卷,以吳語抑揚誦讀,雅致紋樣隨步履微漾,恰似園林漏窗中游移的光影。而身著蘇繡旗袍的淑女提盞奉茶於酒店大堂,霧靄間茶香浮動,共同將江南藝術與人文呈現。在姑蘇夜色中,歷史長河與當下雅集在時空疊合處達成微妙共振‌。賓客可在此盡情邂逅江南文化篇章,於聆聽中感知歷史脈絡,於品茗中淺嘗姑蘇雅韻,讓心靈在夜色詩意中得到棲息。

酒店還配備先進器械的24小時健身中心及恆溫泳池。為滿足賓客多元化的會議需求,酒店設有靈活多樣的宴會及會議空間,包括一個面積達508平方米的大宴會廳、三個多功能會議室以及戶外古典園林紫芝園。無論是商務會議、晚宴派對還是浪漫婚禮,都將在麗思卡爾頓標誌性的紳士淑女的傳奇式服務中得到高水平的呈現。

「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是蘇州華貿中心的璀璨明珠,並將成為商業、文化和社交生活的活力中心,」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總經理卡尼閣(Nicolas Kassab)表示, 「我們致力為賓客提供獨特的體驗,既能彰顯蘇州的奢華與歷史底蘊,也能為蘇州充滿活力的文化和好客傳統增色添彩。」

隨著此次開業,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憑借古今交融的現代奢華體驗,確立了在蘇州奢華酒店領域的獨特地位。相信酒店將為文化探尋者、商務精英和品味引領者帶來豐富珍貴的度假差旅體驗,也將進一步提升這座江南古城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

如需瞭解更多酒店信息,請訪問: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官方網站

關於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

蘇州麗思卡爾頓酒店位於蘇州核心地段姑蘇區的蘇州華貿中心之中,毗鄰姑蘇古城,將古城精粹與現代奢華結合,展現江南水鄉的雅致魅力。酒店設有190間寬敞明亮的客房與套房,五個會議及宴會空間及三間特色餐廳,包括楓畔庭大堂吧、標霞中餐廳及Alkanna特色餐廳,匯聚本地風味和西式美饌。麗思卡爾頓行政酒廊設有精美餐食、戶外園林景觀及周到服務,為賓客打造獨具江南風情的旅居奢享體驗。

關於麗思卡爾頓酒店集團

麗思卡爾頓酒店集團目前在全球超35個國家和地區運營超過120家酒店,於世界各地令人嚮往的目的地提供黃金標準的服務。從標誌性的繁華都市到遺世獨立的秘境天堂,麗思卡爾頓酒店為賓客提供了獨樹一幟、終身難忘的沉浸式體驗。麗思卡爾頓酒店致力於前瞻性創新,開拓性的打造了麗思卡爾頓隱世酒店和麗思卡爾頓游輪系列。麗思卡爾頓隱世酒店是一座座遠離塵囂的稀世瑰寶,以個性化關懷讓賓客與目的地建立深刻的文化聯結。麗思卡爾頓游輪系列則將品牌的傳奇式服務與賓至如歸的體驗帶入游輪旅行,締造海上旅行新奢享。查詢詳情或預訂,請訪問集團網站www.ritzcarlton.com;如欲查閱集團新聞稿,請瀏覽news.marriott.com;您可以#麗思卡爾頓回憶# (#RCMemories) 為題,在相關社交媒體上進行分享。麗思卡爾頓酒店集團為萬豪國際酒店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AR)全資子公司,麗思卡爾頓酒店也是萬豪國際酒店集團全球旅行計劃萬豪旅享家(Marriott Bonvoy®)的成員之一。萬豪旅享家將為會員提供萬豪國際旗下在全球範圍內龐大的酒店陣容,會員可體驗「萬豪旅享家Moments™」並兌換免費房晚及尊貴會籍權益。免費註冊成為會員,或者垂詢更多信息,請登錄marriottbonvoy.cn。麗思卡爾頓酒店還致力於踐行社會與環境責任項目「社區足跡」,積極促進運營所在地的發展。

關於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奢華酒店品牌陣容

憑借充滿活力的奢華酒店品牌陣容,我們將為新世代奢華旅行者打造真實、獨特且多樣的旅行體驗。萬豪國際集團旗下奢華酒店遍佈全球,包括麗思卡爾頓酒店、麗思卡爾頓隱世酒店、寶格麗酒店及度假村、瑞吉酒店及度假村、艾迪遜酒店、豪華精選酒店、JW萬豪酒店和W酒店,在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520家地標性酒店及度假村。從全球標誌性目的地到新興目的地,萬豪國際集團作為全球酒店行業領導者,旗下的奢華酒店品牌陣容專注於提升旅行品質,為賓客打造高度情景化和細緻入微的品牌體驗,讓賓客盡情釋放激情並激勵個人成長,引領奢華酒店的未來。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接見職棒總冠軍隊 賴清德:讓每個運動場上追夢的選手都有機會圓夢

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接見2024年中華職棒總冠軍的中信兄弟隊。(圖∕總統府)

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18日上午偕同副總統蕭美琴,接見2024年中華職棒總冠軍的中信兄弟隊,恭喜黃衫軍在最近4年內拿下3座總冠軍,並且表示,「運動部」將於今年掛牌,未來會和「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一起運作,照顧基層棒球、推廣全民運動,也會壯大其他運動產業。讓每個想要在運動場上追逐夢想的選手,都有機會一圓夢想,讓國人因為運動變得更健康、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臺灣。

賴總統指出,兄弟隊最近4年拿下3座總冠軍,套一句中華職棒大聯盟秘書長楊清瓏常說的一句話:「不簡單,真正不簡單!」雖然他是獅迷,但還是要向中信兄弟球隊表達最由衷的恭喜與欽佩之意。

他認為,中信兄弟這幾年變得這麼強,是因為中信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本身就打球、懂球、喜歡球,而且支持棒球。中信球團這幾年引進美國和日本的教練、導入運動科學、深耕二軍農場,厚植球隊戰力,取得的豐碩成果大家有目共睹。另外,平野惠一總教練從屏東春訓基地回來,整個人都曬黑了;難怪球迷都說,屏東的太陽,會讓二軍球員加倍努力、讓一軍球員不敢鬆懈。

他並談起兄弟象隊臺南球員說,鄭凱文過去在日本阪神虎,現在回到臺灣效力兄弟已經11年了,可以說是年輕球員的榜樣;詹子賢最近行使自由球員(FA)權利,最後決定繼續留在兄弟打拚。他更鼓勵年輕球員陳統恩和陳柏均,「希望你們好好努力,未來能夠站穩一軍先發名單,我會為你們加油!」

賴總統接著稱讚隊長王威晨說,很有領袖氣質,不僅5次入選明星賽,也拿過盜壘王、安打王、三壘手金手套、最佳十人獎;「相信令尊『萬人迷』王光輝先生在天上一定非常驕傲。」

「來自多明尼加的德保拉,今年是第6年在臺灣打球,過去連續5年都有單季至少10勝的好表現,是兄弟4年3冠的王牌投手。德保拉曾說希望在兄弟投到退休,歡迎德保拉繼續留在臺灣、留在兄弟象,也祝福德保拉有很好的表現。」

在世界12強及經典賽的國手方面,賴總統指出,吳俊偉不只是兄弟的守護神,現在更是國家隊的終結者。對於吳俊偉最近右手肘不適,總統祝福他能早日恢復健康,未來國際賽的第九局,還要靠他為臺灣把關;總統也說,江坤宇的綽號是「小可愛」,可是一旦站上球場,常常令人有驚喜的表現。

又指出,曾頌恩是去年台灣大賽的MVP,過去繼承林智勝的32號球衣,今年穿上陳子豪的1號球衣,相信一定可以成為兄弟的當家重砲。黃恩賜的投球跟控球都非常好,直球也很有尾勁。最近傷癒復出,為了12強的關鍵一戰,甚至延後舉辦婚禮。岳東華是兄弟2017年選秀的第一指名,現在是兄弟的重要支柱。

他同時提到,宋晟睿在經典賽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就像「輕功草上飛」,場內全壘打15秒就跑回本壘,還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官網,期待晟睿未來有更精采的表現;高宇杰是捕手,也是指定打擊者,攻守俱佳,是具備大賽經驗的學長,給予球隊球員很大的信心。

賴總統特別感謝「恰恰」彭政閔、王建民和陳江和教練,三位不僅是中信兄弟的教練,也是12強賽、經典賽的教練,同樣獲得國人和他個人的喝采,「謝謝你們」。

他接著感謝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蔡其昌,在會長任內完成三項重要的使命。第一,爭取職棒球團得到國家稅賦減免,建立更好的棒球環境。第二,讓球迷走進球場,去年職棒進場觀眾突破276萬人次,今年預計要突破300萬人次。第三,職棒增加了兩支球隊,包括味全龍回歸,以及台鋼雄鷹加盟,讓球隊對戰組合更多元、競爭更激烈,讓球員交易市場更活絡、也讓每一位的薪資待遇更加提升,臺灣棒球產業的規模也更加壯大,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職棒會長。

副總統蕭美琴說,棒球比賽一定要有很多強隊,彼此競爭,比賽才會更精彩。特別恭喜中信兄弟所有的的球員、夥伴、教練,以及球團背後的職員、啦啦隊與加油團,感謝大家讓臺灣的體壇更精彩、讓臺灣的球迷更振奮,也謝謝大家帶來國人團結一心的機會。

中信兄弟隊教練、球員、職員及Passion Sisters等一行,由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辜昱銓、中國信託育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恩及領隊劉志威率領,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會長蔡其昌、秘書長楊清瓏陪同,到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副秘書長何志偉也在座。

花女繁星屢創佳績 師生努力有目共睹

花蓮女中教務主任黃文琴(左)與繁星錄取同學歡喜合影。(圖∕花蓮女中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女中繁星推薦放榜,今年再度締造亮眼佳績,共有61位同學脫穎而出,錄取率7成,國立大學高達5成以上。校長詹滿福肯定繁星錄取同學三年來的辛勤努力,也讚揚師長們的無私奉獻。

▲花蓮女中教務主任黃文琴(前左六)與繁星推薦上榜學生合影。(圖/花蓮女中提供)

此次大學繁星推薦,花蓮女中包括3位同學分別通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慈濟大學第八學群醫學系第一階段,另有2位同學分別錄取長庚大學中醫系(蔡汶錡)與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施育岑),以及多位同學錄取台、清、成、政等國立大學,涵蓋醫學、工程、人文、藝術等多元領域,展現卓越的學習實力與優異的升學表現。

在繁星推薦制度下,每位錄取學生的成就不僅是成績的展現,更蘊含著日復一日的努力與堅持。從高一開始,同學們便立下目標,持續維持優異的學業表現,輔導室老師及導師們也在選填志願時陪伴學生,協助學生探索興趣、規劃未來方向,確保每位同學都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與科系。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領域的美術班同學同樣表現亮眼,金佩蓁錄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林靖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劉宥欣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藝術組、張芊沛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劉昕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等美術相關科系,繁星錄取率高達8成。114年美術班畢業美展將於3月28日開幕,展期至4月10日,展覽主題「鏡遇」,將呈現美術班同學三年來的創作成果,歡迎民眾抽空欣賞。

校長詹滿福肯定繁星錄取同學三年來的辛勤努力,並讚揚師長們的用心付出,表示此次繁星推薦的佳績,令人振奮,不僅證明了學生的努力與實力,也展現學校在升學輔導上的用心與成果,期勉同學們,無論錄取哪所學校、哪個科系,這都只是學習旅程的新起點,大家應帶著自信與熱情,勇敢追夢,持續在大學階段發光發熱。

馬來西亞飛優國際學校再度來台交流 探索台灣文化與永續發展

▲飛優國際學校帶領上百位師生來台參訪。(圖/萬能國際旅行社)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繼2024年成功舉辦交流活動後,馬來西亞排名第一的IB學校—飛優國際學校(Fairview International School)再次於2025年帶領上百位師生來台參訪交流,並進行更深層的文化探索。此次交流行程涵蓋了台灣的歷史、文化與永續發展,學生們對台灣獨特的魅力有了更多了解。

▲新北市三重的慈濟環保教育站。(圖/萬能國際旅行社)

飛優國際學校的師生在萬能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黃智信的精心安排下,於日前參訪了新北市三重的慈濟環保教育站,並深入了解台灣在資源回收及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去年來台的學生對台灣的環保工作留下深刻印象,今年他們再次與慈濟志工交流,進一步加強了對永續發展的認識。

▲新北市三重的慈濟環保教育站。(圖/萬能國際旅行社)

隨著交流的深入,今年的行程相比去年更加多樣化與結構化。飛優國際學校的Farhana老師表示,今年的學生行程不僅重視台灣的現在與未來,還特別加入了凱達格蘭文化館的參觀,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台灣原住民的歷史與文化。Farhana老師指出:「我們特別關注台灣人民的過去,這對於學生們全面了解台灣非常重要。」學生來自不同國籍,其中包括來自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韓國、日本等地的華裔學生,這樣多元化的背景也為交流增添了豐富的色彩。

去年,飛優國際學校的學生們首次來到台灣,並收到了正面回饋。今年,他們再度來台並表示對台灣的食物、天氣以及人情味感到非常滿意。Farhana老師指出:「無論是食物還是天氣,台灣的安排都讓學生們感到非常舒適與歡迎。」此外,學生們也很高興能夠體驗台灣的多樣文化,尤其是當地的熱情與友善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黃智信總經理表示,台灣對飛優國際學校的學生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體驗與學習機會,他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來台灣交流,並深入了解台灣的獨特魅力。「我們希望這樣的交流不僅能讓學生們了解台灣,也讓他們愛上台灣。」黃智信說道。

飛優國際學校自1978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提供國際化的教育,並以其卓越的教學品質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50個國家的學生。Farhana老師補充道:「就讀飛優的學生能夠培養開放的國際化思維,並建立自信與領導力,這樣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們在全球舞台上更加自信與出色。」

此次的台灣之行再次加深了兩地之間的友好關係,並為學生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學習與交流體驗。

閱文集團公佈2024年年度業績

香港2025年3月18日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在線閱讀和版權(「IP」)培育平台閱文集團(「閱文」或「公司」,股份代號:0772.HK)今日公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業績。

業績摘要(1)

  • 總收入同比增長15.8%至人民幣81.211億元(11.297億美元)。
    –  在線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至人民幣40.306億元(5.607億美元),主要由於我們不斷提升核心產品運營、並生產高質量內容所致。
    –  IP運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33.5%至人民幣40.905億元(5.690億美元),得益於IP運營業務的全面強健增長。
  •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撇除若干一次性及/或非現金項目的影響,以反映核心業務的表現:
    –  經營盈利為人民幣9.854億元(1.371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10.498億元。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11.417億元(1.588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11.304億元。
    –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1.13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1.12元。
  • 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  經營虧損為人民幣3.361億元(4,680萬美元),主要受與新麗傳媒相關的商譽減值虧損影響。2023年經營盈利為人民幣7.093億元。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為人民幣2.092億元(2,910萬美元),2023年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8.049億元。
    –  每股基本虧損為人民幣0.21元,每股攤薄虧損為人民幣0.21元。

(1)  以美元計價的數字基於1美元:人民幣7.1884元。

(2)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撇除股份酬金、併購帶來的效應,如來自投資公司的減值撥備、虧損淨額和無形資產攤銷,以及相關所得稅影響。

(3)  本新聞稿所載若干金額數字已約整,因此若干總數未必等於分項數額的算數總和。

閱文首席執行官侯曉楠先生表示:「在『聚焦精品內容,打造常青IP』的戰略指導下,我們成功推出了《熱辣滾燙》《與鳳行》《慶餘年2》《玫瑰的故事》《大奉打更人》和《斗破蒼穹年番》等一系列影視和動畫爆款內容,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同時,借助爆款內容的影響力,我們加速推進IP商品化進程,衍生品業務在2024年實現快速增長,全年GMV突破5億元。

與此同時,我們一直不斷探索前沿技術對內容產業的賦能。2025年2月,我們的作家輔助創作工具——『作家助手』率先在行業內集成獨立部署了DeepSeek-R1大模型,為作家提供更加智能的輔助創作服務。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精品內容戰略,打造具有長久生命力的IP,並在先進技術的助力下,持續探索『IP+AI』的增長空間。」

財務回顧(3)

總收入同比增加15.8%至人民幣81.211億元(11.297億美元)。

在線業務收入同比增加2.1%至人民幣40.306億元(5.607億美元),進一步的明細如下:
i)  自有平台產品在線業務收入同比增加3.4%至人民幣35.310億元(4.912億美元),主要是由於我們不斷提升核心產品運營、並生產高品質內容所致;
ii)  騰訊產品渠道在線業務收入同比減少28.2%至人民幣2.453億元(3,41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我們優化內容分發機制以及優先通過核心付費閱讀產品進行內容分發,從而導致廣告收入減少;
iii)  第三方平台在線業務收入同比增加32.0%至人民幣2.542億元(3,54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擴展與第三方平台分銷合作夥伴的合作所致。

IP運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加33.5%至人民幣40.905億元(5.690億美元)。
i)  IP運營收入同比增加34.2%至人民幣39.912億元(5.552億美元),得益於我們IP運營業務的全面強健增長,主要是由於爆款劇集、電影和動畫的上線數量增加,以及我們將IP授權給合作夥伴進行改編的業務規模擴大所致。此外,短劇和IP衍生品等新業務也顯著增長;
ii)  其他收入同比增加10.5%至人民幣9,930萬元(1,380萬美元),該等收入主要來自紙質圖書的銷售。

收入成本同比增長15.4%至人民幣41.991億元(5.842億美元),與收入增長一致,主要由於年內上映的電影及爆款劇集數量增加,與之對應的製作成本增加。

毛利同比增長16.3%至人民幣39.219億元(5.456億美元),毛利率為48.3%,而2023年為48.1%。

利息收入同比增長7.2%至人民幣1.783億元(2,480萬美元),反映了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的增加。

其他虧損淨額為人民幣9.739億元(1.355億美元),而2023年錄得其他收益淨額人民幣1,150萬元。同比變動主要受與新麗傳媒相關的人民幣11.046億元(1.537億美元)商譽減值虧損影響。

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增加31.5%至人民幣22.610億元(3.145億美元),主要由於與2024年上映的電影及電視劇相關的推廣及廣告開支增加所致。銷售及營銷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由2023年的24.5%增加至2024年的27.8%。

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減少1.5%至人民幣11.435億元(1.591億美元)。一般及行政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由2023年的16.6%減少至2024年的14.1%。

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淨額為人民幣5,800萬元(810萬美元),主要反映了與IP運營業務有關的應收款項壞賬撥備。

經營虧損為人民幣3.361億元(4,680萬美元),而2023年經營盈利為人民幣7.093億元。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經營盈利為人民幣9.854億元(1.371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10.498億元。

所得稅開支為人民幣1.107億元(1,540萬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9,790萬元,主要由於應稅盈利增加所致。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為人民幣2.092億元(2,910萬美元),2023年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8.049億元。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11.417億元(1.588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11.304億元。

主要經營數據

  • 自有平台產品及自營渠道的平均月活躍用戶由2023年的2.056億人同比減少19.0%至2024年的1.666億人。月活躍用戶的進一步明細如下:
         i)  自有平台產品的月活躍用戶為1.038億人,同比保持大致穩定,2023年為1.048億人;
         ii)  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月活躍用戶由1.008億人同比減少37.7%至6,280萬人,主要是由於持續優化運營效率,更多內容通過核心付費閱讀產品進行分發,從而導致免費閱讀渠道的月活躍用戶減少。
  • 自有平台產品及自營渠道的平均月付費用戶由870萬人同比增加4.6%至2024年的910萬人,主要是由於2024年上線更多會員內容後會員用戶有所增加。
  • 付費閱讀業務的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幣32.5元同比減少1.5%至2024年的人民幣32.0元,主要是由於新增會員用戶對每名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收入的貢獻較低的結構效應所致。

其他關鍵信息

  • EBITDA為人民幣7.293億元(1.015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8.295億元。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9.231億元(1.284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10.179億元。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淨現金為人民幣99.357億元(13.822億美元)。
  • 自由現金流*為人民幣23.332億元(3.246億美元),2023年為人民幣8.728億元。
  • 2024年,新麗傳媒單家錄得收入人民幣16.389億元(2.280億美元)及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人民幣3.407億元(4,740萬美元)。

*自由現金流: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減去所支付的租賃負債及所支付的資本開支。

業務回顧及展望

IP創作

我們在線閱讀的內容生態更加堅實。2024年,我們新增了約33萬名作家,65萬本小說,新增字數超過420億。優秀的作家作品增長明顯,2024年達成5萬均訂的新書數量同比增長約50%,年收入超過50萬人民幣的新人作家數量同比增長超70%。我們的社區也更加活躍,2024年投出千張月票的用戶數量同比增長超60%。

受益於上述努力,2024年我們的MPU穩步增長至910萬,同比提升4.6%。

IP視覺化

2024年,閱文在電影、電視、動畫、漫畫等多個領域全面發力,精品內容層出不窮。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2024年文化產業IP價值綜合榜Top 5中,閱文IP佔到3席。根據雲合數據,2024全網霸屏Top 30的劇集中,有16部改編自閱文的IP。根據骨朵數據,2024年全網國產動畫熱度Top 20的作品中有14部改編自閱文的IP。

在影視領域,我們上線了多部現象級爆款作品。從年初的《熱辣滾燙》斬獲35億票房,到《與鳳行》《慶餘年2》《玫瑰的故事》和《大奉打更人》的熱播,我們不僅包攬了全國電影年度票房冠軍,更在全國劇集網播量榜單中佔據主導地位。這些成績再次印證了閱文作為「IP爆款製造機」的行業定位,展現了我們在內容創作和IP開發上的強大實力。

在動畫領域,我們播出了包括《全球高武》《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等在內的新番以及《斗破蒼穹》《開局一座山》《狐妖小紅娘》等系列的續作,更新期間在視頻平台上熱度領先。其中,《斗破蒼穹》年番系列登頂騰訊視頻年度暢銷榜,並榮獲「2024騰訊視頻年度會員摯愛動漫」之稱。

在漫畫領域,2024年我們完成了對騰訊動漫的資產收購,《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國漫IP進一步豐富了閱文頭部IP版圖。他們亦繼續保持強勁表現,2024年,在騰訊動漫平台上,《一人之下》收入位居國產漫畫之首,《狐妖小紅娘》則斬獲年度收入增長第一的佳績。閱文與騰訊動漫的協同整合持續深化,雙方在內容、產能及IP全產業鏈開發上的優勢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放大優質IP的潛力與價值。

在短劇領域,2024年我們上線了100多部作品,並結合閱文自身的創作者資源,與優秀的作家編劇打造了多部精品短劇,單部作品最高流水接近4,000萬人民幣。而2025年開年我們上線的一部新作更是實現了7天流水破5,000萬人民幣的好成績,進一步推動了短劇向精品化、高質量方向升級。目前短劇市場正在高速增長,我們會持續提升閱文的精品產能與製作能力,以把握更大的機會。

IP商品化和變現

基於精品內容帶來的強大影響力和用戶流量,結合團隊在創新與市場洞察方面的能力建設,我們的衍生品業務取得了重大進展。

2024年,我們的衍生品GMV突破5億元人民幣,其中卡牌GMV突破2億元人民幣。主力IP《全職高手》《慶餘年》《詭秘之主》《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等均創下歷史收入新高,展現了廣泛的市場影響力。同時,我們與150多家授權合作夥伴建立了合作關係,覆蓋玩具、3C數碼、食品飲料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拓展了業務邊界。

在渠道建設方面,我們成功搭建了10多家線上自營直播間以及淘寶、天貓等官方線上商城,並開設了8家線下門店,覆蓋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頭部二次元商圈。此外,通過分銷模式,我們覆蓋了線下銷售網點6,000多家和線上銷售網點3,000多家,構建了完整的全渠道銷售網絡,為業務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全球IP衍生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美元,而閱文的IP商業化才剛剛起步,線上線下前景廣闊。我們的獨特優勢,是利用IP重塑全球年輕人的文化消費偏好,在商品中交付情感與體驗。

新技術領域的探索

我們深刻認識到AI技術為內容產業帶來的巨大機遇,並積極擁抱這一變革。目前,我們已確立IP全產業鏈開發的領先地位,並通過AI技術與各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以增強我們的競爭優勢。

我們的「作家助手」工具集成了DeepSeek-R1大模型,並面向全行業作家開放,共同探索AI賦能網絡文學創作的最佳實踐路徑。自接入DeepSeek以來,「作家助手」日活用戶增長超過30%,其中AI功能的周使用率超過50%,而平均單日使用「智能問答」功能的作家數量增長了10倍。這將助力網絡文學創作進入一個更加高效智能的時代。

AI還將加速我們的IP全球化進程。2024年,我們的海外閱讀平台WebNovel新增AI翻譯作品3,200多部,佔中文翻譯作品總量的47%,在暢銷榜Top 100中的佔比約4成。AI讓WebNovel覆蓋的語種也更加豐富,覆蓋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法語、印尼語、日語等多個語種,2024年AI翻譯的非英語作品的收入增長超過350%。截至2024年底,WebNovel向海外用戶提供約6,800部中文翻譯作品和約70萬部當地原創作品。

此外,我們正探索AI與有聲書、廣播劇、動漫畫、視頻等IP形態的結合,進一步拓展IP開發空間,同時發掘AI在作品推薦、用戶互動方面的應用,以提升用戶體驗。

未來展望

我們相信,「IP+AI」的協同效應,將催生內容產業的升級,重塑從創作到體驗到消費的全新生態。AI為IP賦能,IP為AI提供場景,兩者的深度融合將持續推動內容產業向更高維度的創新與全球化邁進,而閱文必將受益於此。未來,我們將擁抱最新技術,持續孵化國民IP,打造領先的IP產業鏈,令閱文IP成為年輕人的新一代文化記憶。

關於閱文集團

閱文集團致力於建立廣泛而優質的華語IP宇宙。公司培育和開發的核心IP及衍生覆蓋文學、動漫、影視、遊戲等多樣化的數字娛樂形態,並努力和線下真實生活融合,滿足用戶全面精神需求。閱文集團旗下囊括起點讀書、QQ閱讀、新麗傳媒等業界知名品牌以培育和開發IP,並與股東兼戰略合作夥伴騰訊以及第三方合作夥伴建立了廣泛的內容分發和IP合作。閱文集團已成功輸出包括《慶餘年》《鬼吹燈》《斗羅大陸》《全職高手》《贅婿》在內的動畫、影視、遊戲等領域的IP改編代表作。閱文集團龐大且豐富的內容庫和IP全產業鏈開發能力是其重要優勢。欲知更多訊息,可瀏覽:http://ir.yuewen.com/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

為補充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本公司綜合財務報表,若干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即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盈利、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營利潤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年內盈利、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純利率、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人佔盈利、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本每股盈利及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攤薄每股盈利,作為額外的財務計量,已於本新聞稿中呈列,以方便讀者。該等未經審核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應當被視為對本公司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財務表現的補充而非替代計量。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或與其他公司所使用類似詞彙具有不同定義。此外,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包括本公司主要聯營公司的相關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此乃基於相關主要聯營公司可獲得的已公布財務資料或本公司管理層根據所獲得的資料、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所作出的估計。

公司的管理層認為連同相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一併呈列該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為投資者及管理層提供關於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相關財務及業務趨勢的有用信息。公司的管理層亦認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有助於評估本公司的經營表現。本公司審閱其財務業績中或會不時包括或剔除其他項目。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載有前瞻性陳述,其涉及市場及業務展望、預測業務計劃及本公司的增長策略。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公司現有的資料,亦按本新聞稿刊及之時的展望為基準,在本新聞稿內載列。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其中,若干部份為主觀性或不受公司控制。該等前瞻性陳述或會證明為不正確及可能不會在將來實現。該等前瞻性陳述之內大部分為風險及不明朗因素。該等風險及不明朗因素的其他詳情載於公司的其他公開披露文件和公司網站。

 

閱文集團

綜合全面(虧損)/收益表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

二零二三

(人民幣百萬元,除詳細說明外)

收入

在線業務(1)

4,030.6

3,948.1

版權運營及其他(2)

4,090.5

3,063.6

8,121.1

7,011.8

收入成本

(4,199.1)

(3,640.3)

毛利

3,921.9

3,371.5

毛利率 

48.3 %

48.1 %

利息收入

178.3

166.3

其他(虧損)/收益淨額

(973.9)

11.5

銷售及營銷開支

(2,261.0)

(1,719.5)

一般及行政開支

(1,143.5)

(1,161.0)

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備)/撥回淨額

(58.0)

40.6

經營(虧損)/盈利

(336.1)

709.3

經營利潤率 

(4.1 %)

10.1 %

財務成本淨額

(1.8)

(12.9)

分佔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盈利淨額

239.0

205.0

除所得稅前(虧損)/盈利

(98.9)

901.4

所得稅開支

(110.7)

(97.9)

年內(虧損)/盈利

(209.6)

803.5

純利率 

(2.6 %)

11.5 %

以下人士應佔(虧損)/盈利: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209.2)

804.9

非控制性權益

(0.4)

(1.3)

(209.6)

803.5

每股(虧損)/盈利

(以每股人民幣元列示)

– 每股基本(虧損)/盈利

(0.21)

0.80

– 每股攤薄(虧損)/盈利

(0.21)

0.79

附注:

(1)   在線業務收入主要反映在線付費閱讀、網絡廣告及在我們平台上分銷第三方網絡遊戲所得的收益。

(2)   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主要反映來自製作及發行電視劇、網絡劇、動畫、電影,出授版權,運營自營
網絡遊戲,發行短劇,銷售IP衍生品及銷售紙質圖書的收入。

 

 

閱文集團

綜合全面(虧損)/收益表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

二零二三

(人民幣百萬元)

年內(虧損) /盈利

(209.6)

803.5

其他全面收益(除稅後):

其後可能重新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分佔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的其他全面虧損

(0.4)

(0.6)

貨幣換算差額

(18.9)

(21.7)

可能不會重新分類至損益的項目

按公允價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
        變動收益/(虧損)淨額

2.0

(4.3)

貨幣換算差額

79.4

66.4

62.1

39.8

年內全面(虧損)/收益總額

(147.5)

843.3

 

以下人士應佔全面(虧損)/收益總額: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147.1)

844.6

非控制性權益

(0.4)

(1.3)

(147.5)

843.3

 

 

閱文集團

分部信息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

二零二三

(人民幣百萬元,除百分比外)

收入

在線業務

4,030.6

3,948.1

版權運營及其他

4,090.5

3,063.6

收入總額

8,121.1

7,011.8

收入成本

在線業務

(1,975.0)

(1,983.5)

版權運營及其他

(2,224.1)

(1,656.8)

收入成本總額

(4,199.1)

(3,640.3)

毛利

在線業務

2,055.6

1,964.6

版權運營及其他    

1,866.4

1,406.9

毛利總額

3,921.9

3,371.5

毛利率

在線業務

51.0 %

49.8 %

版權運營及其他

45.6 %

45.9 %

整體毛利率

48.3 %

48.1 %

 

 

閱文集團

綜合財務狀況表

於二零二四年

於二零二三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人民幣百萬元)

資產

非流動資產

物業、設備及器材

97.8

128.3

使用權資產

149.8

207.7

無形資產

6,158.8

7,330.1

於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的投資

928.2

924.7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1,039.6

856.0

按公允價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

6.3

4.1

遞延所得稅資產

497.2

394.1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資產

298.2

291.6

定期存款

2,308.0

1,829.0

11,484.0

11,965.7

流動資產

存貨

693.0

743.7

電視劇及電影的版權

529.8

995.1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

3,252.9

2,442.7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

1,703.4

1,988.2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資產

907.4

1,212.6

受限制銀行存款

4.5

定期存款

1,106.2

1,038.7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3,264.2

2,801.8

11,461.4

11,222.8

資產總額

22,945.4

23,188.5

權益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的資本及儲備

股本

0.6

0.7

就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所持股份

(14.6)

(16.6)

股本溢價

16,117.9

16,312.6

其他儲備

1,975.8

2,173.3

留存收益

294.7

555.0

18,374.4

19,024.9

非控制性權益

1.7

(0.5)

權益總額

18,376.2

19,024.4

於二零二四年

於二零二三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十二月三十一日

(人民幣百萬元)

負債

非流動負債

租賃負債

85.0

153.2

長期應付款項

10.8

1.2

遞延所得稅負債

129.4

134.5

遞延收入

21.9

24.2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247.8

247.2

560.9

流動負債

借款

10.0

租賃負債

81.2

74.9

貿易應付款項

1,044.6

1,119.7

其他應付款項及預提費用

1,662.0

997.7

遞延收入

1,148.9

879.3

流動所得稅負債

217.7

266.4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

167.6

255.1

4,322.0

3,603.1

負債總額

4,569.3

4,164.0

權益及負債總額

22,945.4

23,188.5

 

 

閱文集團

經營(虧損)/盈利與EBITDA及經調整EBITDA的調節

截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

二零二三

(人民幣百萬元)

經營(虧損)/盈利與EBITDA及經調整EBITDA的調節  

經營(虧損)/盈利

(336.1)

709.3

調整:

利息收入

(178.3)

(166.3)

其他虧損/(收益)淨額

973.9

(11.5)

物業、設備及器材的折舊

40.3

33.4

使用權資產的折舊

72.0

82.0

無形資產攤銷

157.5

182.7

EBITDA

729.3

829.5

調整:

股份酬金

126.4

131.5

與收購事項相關的開支

67.5

56.9

經調整EBITDA

923.1

1,017.9

 

   

閱文集團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計量的調節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調整

已呈報

股份酬金

投資及收購

無形資產

稅務影響

非國際財務

虧損淨額(1)

攤銷(2)

報告準則

(人民幣百萬元,除詳細說明外)

經營(虧損)/盈利

(336.1)

126.4

1,174.8

20.3

985.4

年內(虧損)/盈利

(209.6)

126.4

1,174.8

20.3

29.4

1,141.3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應佔(虧損)/盈利

(209.2)

126.4

1,174.8

20.3

29.4

1,141.7

每股(虧損)/盈利
(每股人民幣元)

  – 基本

(0.21)

1.13

  – 攤薄

(0.21)

1.12

經營利潤率

(4.1 %)

12.1 %

純利率

(2.6 %)

14.1 %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調整

已呈報

股份酬金

投資及收購

無形資產

稅務影響

非國際財務

虧損淨額(1)

攤銷(2)

報告準則

(人民幣百萬元,除詳細說明外)

經營盈利

709.3

131.5

188.9

20.2

1,049.8

年內盈利

803.5

131.5

182.2

20.2

(8.3)

1,129.0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應佔盈利

804.9

131.5

182.2

20.2

(8.3)

1,130.4

每股盈利(每股人民幣元)

  – 基本

0.80

1.12

  – 攤薄

0.79

1.11

經營利潤率

10.1 %

15.0 %

純利率

11.5 %

16.1 %

附注:

(1)  主要包括商譽減值,投資公司產生的減值撥備和公允價值變動,收購新麗傳媒相關的代價負債的
公允價值變動,以及收購相關的若干僱員及前股東的酬金開支。

(2)  收購產生的無形資產以及電視劇及電影版權攤銷。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2025智慧城市展」花蓮智慧交通再獲獎 獲邀呈現創新交控安行花蓮 現場體驗再拿好禮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處長鄧子榆代表縣長出席領獎(圖/主辦單位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第十二屆的「智慧城市展暨淨零城市展」今(18)日至21日於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登場,花蓮縣政府再度以「智慧號誌執行淨零碳排及消防救護雙模先導計畫」勇奪創新應用獎並獲邀參展,花蓮縣政府建設處處長鄧子榆代表縣長出席領獎,並率領縣府團隊在「花蓮智慧交通館」展示近年來花蓮縣在智慧交通推動上的成果。

花蓮縣政府表示,全縣南北地緣狹長市區路幅狹小,歷經地震天災後,緊急車輛優先尤為重要,因此歷年來持續階段性發展緊急車輛優先系統,今年以創新太陽能與市電雙模供電交通號誌的無線號誌應用於消防救護車的優先綠行,獲得評選們一致肯定,再度榮獲2025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優勝!縣府表示,此試辦系統完成驗證,不但有效縮短黃金救援時間降低災損,更能有效保障所有用路人的路口通行安全。

▲花蓮縣政府勇奪2025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第十二屆)縣市創新應用組。(圖/主辦單位提供)

2025智慧城市展覽會場,花蓮智慧交通館今年以「創新智控.安行花蓮」為主軸,除了呈現獲獎的「智慧號誌執行淨零碳排及消防救護雙模先導計畫」,加上「花蓮轉運站兩周年暨創新旅運空手觀光」、「線上轉運站_Hualien Yo真行」、「市民小巴」及「智慧交通資訊中心暨號誌履歷系統」等五大主題;以「智慧」為主導,讓「旅」「安」、「便」、「順」及「快」作為每個行的主題核心,全方位展現花蓮將科技應用於交通,致力成為讓民眾安行的智慧城市。

花蓮智慧交通館特別以科技感赫茲花為主視覺設計,展現創新交控與智慧公運,讓來訪花蓮的民眾都能感受同頻率。本次展覽自3月18日起至3月21日止,每天早上10點至下午6點,展覽期間現場有體驗「智慧城市綠行優先活動」、花蓮交通e點通粉絲專頁加好友拿好禮以及體驗「花蓮市民小巴搭乘流程」送好禮限定活動,獎品豐富數量有限,歡迎民眾把握展期踴躍參加。

北曲相聲新生代、改編醉酒反諷 說唱新花young2.0、呼籲酒不過量、珍惜生命

▲北曲新生代演員 (1)打竹板-愁。(圖/台北曲藝團提供)

記者陳駿彰/台北報導

近來臺灣社會發生酒駕肇逃、導致年輕人無辜殞命,致使家庭破碎遺憾事件,更讓人不勝唏噓!同為青春世代的台北曲藝團(以下簡稱:北曲)「好young黨」新秀演員,有感於生命可貴,透過改編傳統相聲作品,來諷刺各種酒醉歪風,再結合身邊親友的醉後糗態與奇謬行徑,用喜劇手法提醒大眾「酒不過量、珍惜生命」,作品將在3/22-23於文山劇場登場的《說唱新花young 2.0》首演,除了反思飲酒議題,也將傳統曲藝融入年輕觀點話題,突破老派次元壁、開拓年輕粉絲群!

▲北曲新生代演員 (2)相聲-對對聯。(圖/台北曲藝團提供)

北曲團長葉怡均表示,北曲「少兒團」與「好young黨」共22位成員聯袂出演,演員年齡層橫跨8歲至21歲,都是自幼習藝、熱愛說唱藝術的青春面孔;多年來他們透過北曲的孵育計畫,從肢體身段、表演技巧、到強化劇本編創能力,希望透過自身的興趣,翻出說唱的新花young,讓青春接班人能持續穩定成長、透過在舞臺上不斷實踐、鍛鍊,成為臺灣說唱曲藝的新未來。

▲北曲新生代演員 (3)相聲-打燈謎。(圖/台北曲藝團提供)

北曲文教部陳如婕執行長則指出,《說唱新花young 2.0》可以見到孩子們以傳統相聲為框架、融入自身閱歷和當代話題,例如:減肥、交友、阿宅..等改編而成的作品,身為MZ世代、處在AI大爆發環境的他們,也不負期待、激發出不少讓人噴飯的作品,觀眾可以一探年輕人腦洞裡古靈精怪的想法,直搗笑穴!

▲北曲新生代演員 (4)相聲-說一不二。(圖/台北曲藝團提供)

北曲青年演員吳胤頡、游松儕合作的《瓊漿玉液》,就對相聲泰斗馬三立創作的對口相聲《醉酒》,進行了大幅度改編,吳胤頡說,自己從小參加各種家族聚會聚會,長輩們總愛飲酒助興、無酒不歡,但有時喝多了,出現不少滑稽丑態,讓他感到既荒唐又爆笑,索性用喜劇手法呈現醉後各種奇葩行徑,藉此反諷當今酒醉斷片、酒駕釀禍層出不窮的神煩現象,提醒大家飲酒勿過量、別讓喜劇變悲劇!

▲北曲新生代演員 (5)群口相聲-學電台。(圖/台北曲藝團提供)

3/22-23《說唱新花young 2.0》,將於臺北文山劇場連續演出兩日、共推出14段節目,除了有「北曲少兒團」熱鬧群唱的快板段目《愁》與《數唱臺灣》,還有唱跳俱全的新版《對對聯》、大搞謎之脂肪殲滅術的《我要減肥》、笑林二呆怪奇比拼的《比好》、鬼馬少女瘋魔共創的《說瘋》、全新創作的《男人天堂》、Fun浪兄弟檔鬩牆重現《滿漢全席》等,最後還有加碼驚喜彩蛋演出,歡迎大小朋友一起進劇場,體驗說唱藝術的妙趣魅力!票券已在OPENTIX兩廳院生活文化網熱賣中,詳情請上「台北曲藝團文教部」粉專或02-22345610。

※【新頭條-Thehubnews】提醒您:未滿18歲請勿飲酒  開(騎)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騎)車!※

花蓮高中繁星推薦 連續六年突破60人 刷新歷史紀錄

大學繁星推薦放榜,國立花蓮高中大放異彩,校長楊鵬耀(左)與有榮焉。(圖∕花蓮高中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114大學繁星推薦今(18)日放榜,國立花蓮高中大放異彩,締造61顆閃亮星星,連續六年突破60位,連續十三年國立暨醫藥超越60%,刷新歷史紀錄,令人激賞。

▲大學繁星推薦放榜,花蓮高中學生手持上榜學校看板,喜不自勝。 (圖/花蓮高中提供)

若連同日前國際奧林匹亞保送及特殊選才、獨立招生等管道錄取10人, 花蓮高中100%國立大學,截至目前,已締造71位準大學生,其中高達51人為國立暨醫藥學系,比例高達73%,創下歷年同時期(繁星後)的新紀錄。

錄取台大的4人,普通班與資優班各2人分別是,曾昶富台大財金系、陳識尹台大工程科學系、李逸恩台大大氣系、善喜歐海台大人類學系。通過醫學系的3人分別是,顏崇祐北醫大醫學系、林育陞高醫大牙醫系、陳俊傑中國醫大醫學系,還有二位原住民同學可望利用醫事人員管道通過一階,花中即刻起進行醫科第二階段輔導,以過去100%的成功輔導經驗,此5位同學均有機會順利錄取。

今年花中繁星最特別之處在於,多數學生幾乎放棄地區型國立而選擇一級私立大學,應是受到教育部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每年3.5萬政策,以及一級私校熱門科系的影響,去年花中在同時期國立暨醫藥與一級私立學校錄取率為85%,今年則大幅提升至96% 亦為歷年新猷。

 花蓮有兩位長期關注輔導繁星推薦的友校退休主任也是花中家長,每年第一時間來電關切,指內行人要重視的關鍵指標是,國立大學暨醫藥學系錄取率,尤其是台、清、交、成、政、中字輩、師字輩等頂尖指標性國立大學,因繁星推薦只有在校成績前50%的同學可以,且繁星錄取後不得參加申請入學,在學生升學的最大效益下,繁星推薦校系應高於申請入學可錄取的校系,不應低填與低就。

全國大多數學校其國立暨醫藥學系錄取率約落在35—50%之間,平均約在45%左右,而花中卻能連續13年超過60%,平均為65%,今年更高達67%,其中,頂尖指標性國立大學更高達80%,在全國實不多見。家長反映,「偶一為之是運氣 年年如此是實力」,花中團隊的用心,實為學生之福,也是花蓮之光。

校長楊鵬耀表示,截至目前,透過繁星推薦與特殊選才等管道,該校能締造71顆閃亮星星,重要指標均締造花中歷史新紀錄,相當不易,特別感謝花中團隊群策群力用心輔導,以及家長會校友會的鼓勵。 該校會持續在第二階段的申請入學做好完整規劃,造福與成就每一個花中子弟。

新報告揭露氣候融資並未成功,呼籲緊急採取投資移民解決方案

倫敦, March 18, 2025 (GLOBE NEWSWIRE) — 今天 Climate Vulnerable Forum(氣候脆弱性論壇,簡稱 CVF)及 Henley & Partners 發表突破性的氣候融資報告,重點指出對緊急氣候行動所進行的融資並未成功,且探討投資移民如何能為世界上面對最大危機的國家和地區釋放重要資源,以提高氣候適應能力。

CVF 是一個由 70 個氣候弱勢國家組成的國際機構,代表著 17.5 億人(即全球 20% 人口),他們僅佔全球排放量的 6%,但卻面對著氣候崩潰最嚴重的影響。 到 2030 年,這些國家或地區每年將需要大約 5,000 億美元來支持氣候行動、發展和對大自然的保護。

CVF 秘書長及前馬爾代夫總統 Mohamed Nasheed 表示, Citizenship by Investment: Sustainable Climate Finance for Governments(通過投資取得公民權:為政府帶來可持續的氣候融資)報告指出,全球氣候融資活動依然緩慢及受到制肘,最有需要的國家大部分無法獲得資金。 「富裕國家推遲對氣候行動和融資的承諾,站在前線的國家和地區卻在苦苦掙扎求存。 國際金融體系令人失望,我們需要勇敢果斷的解決方案來改變氣候融資的權力平衡。 在過去二十年間,由於氣候造成的影響,CVF 國家在本地生產總值 (GDP) 方面已損失了 20% 的潛在增長。 我們不能再倚賴工業化國家的施予, 必需要有緊急的措施,確保可以直接和即時取得氣候融資。」

調動私人資本提高氣候適應力

Henley & Partners 透過其全球領先的國際政府諮詢業務,一直為各國提供策略諮詢服務,針對以投資為基礎的居留權公民身份計劃之發展、實施和管理。 時至今日,該公司已在多個國家促成價值逾 150 億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資。 它最近期的措施促成了第一個氣候相關公民權投資計劃-瑙魯經濟與氣候韌性公民身份計劃 (Nauru Economic and Climate Resilience Citizenship Program) -的面世。

瑙魯共和國總統暨國會議員 David W.R. Adeang 對報告作出評論:「我們的計劃為關鍵的適應能力措施提供資金,例如是鞏固海岸線,以至現代化的水源管理及可持續的食品生產等方面。 類似的模式加強了格林納達及安提瓜和巴布達等小型島國的氣候適應能力,但瑙魯是首個將適應氣候視為核心關鍵的國家。 本國因應海平面而實行的創新措施,有助制定氣候適應能力的全球策略。」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SIDS) 在過去半世紀以來,因氣候相關而造成達 1,530 億美元 的損失,佔全球的排放量卻不足 1%,而鑑於氣候適應能力的融資缺口達到 340 億美元,令這些國家的財政負擔進一步加劇。 除了面對這些挑戰以外,70% 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超越了可持續的水平,從 2011 至 2022 年間,這些地區因氣候災害而帶來的損失更飆升了 90% 。

Henley & Partners 行政總裁 Dr. Juerg Steffen 指出:「透過調動海外的投資,我們可以為氣候適應項目提供即時、非債務的融資,為弱勢國家提供關鍵的財務救生索,同時協助投資者可對全球氣候行動作出支持。 重新思考私募財富和資本如何與公共融資需要互相結合,是彌補氣候融資缺口的關鍵。」

從主權債務到主權權益

該報告概述了如何構建投資移民計劃來建立投資移民氣候復原能力基金 (Investment Migration Resilience Funds,簡稱 IMRF),將私人資本引領到關鍵的氣候復原能力項目,而不致增加國家債務。 通過將這些項目與自然資本捐贈信託結合,各國可以獲得可持續的收入來源,為海岸保護、碳補償計劃及擴展藍色經濟提供資金。 此方法的成功模式包括善用藍色債券、生態旅遊及自願減排量的市場,為氣候適應和經濟多元化創造資金。

Henley & Partners 的首席經濟師 Jean Paul Fabri 解釋:「氣候復原能力基金 (IMRF) 像主權財富基金般有效運作,旨在減少經濟波動、為長期可持續性的計劃提供資金,以及提供財務上的緩衝來應對氣候和經濟挑戰。 然而,它們與傳統模式的不同之處是將氣候融資、風險管理及經濟發展納入到管治之中。」

身兼 CVF 董事總經理及 CVF-V20 秘書處 V20 財務顧問的 Sara Jane Ahmed 強調:「長久以來,氣候弱勢國家一直被告知要去適應、面對和忍耐,彷彿適應能力只是關乎意志,而非投資問題。 透過為氣候適應能力提供資金,全球不只援助面對風險的國家或地區,還能夠釋放市場、鞏固經濟,並且塑造出一個共同的未來。 未來並非屬於等待的人,而是屬於勇敢果斷的建立者。」

閱覽新聞稿全文

媒體聯絡人:Sarah Nicklin

集團公共關係主管

[email protected]

+27 72 464 8965

新聞來源:GLOBE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GLOBE NEWSWIRE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GLOBE NEWSWIRE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