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501

影音/北斗鎮農會推廣香菜美食文化 「香菜豬肉包」上市推向全台市場

北斗鎮農會開發出創新的「香菜豬肉包」上市,期待這場活動能讓北斗香菜的美味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新亮點並推廣在地農產品,讓更多人認識北斗香菜的獨特風味。(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台灣香菜之鄉彰化縣北斗鎮,再度展現其香菜產業實力!為了進一步提升香菜的附加價值,北斗鎮農會攜手在地業者,開發出創新的「香菜豬肉包」北斗鎮農會特別舉辦「香菜豬肉包」記者會,邀請各界貴賓一同品嚐這款創新美食,現場除了試吃香菜豬肉包,還邀請了在地香菜農、農會總幹事以及媒體朋友共襄盛舉,期待這場活動能讓北斗香菜的美味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新亮點並推廣在地農產品,讓更多人認識北斗香菜的獨特風味,透過多元宣傳,將北斗香菜推向全台市場。

彰化北斗鎮是全台最大的香菜(芫荽)生產區,種植面積約165公頃,冬季產量佔全國八成,夏季供應更達九成以上,譽有台灣香菜之鄉美名。北斗鎮農會再度展現其香菜產業實力,特別舉辦「香菜豬肉包」推廣在地農產品,一改大家對香菜的看法,讓更多人認識北斗香菜的獨特風味。

▲香菜豬肉包新品發會表邀請各界貴賓一同品嚐這款創新美食。(圖/記者蕭麗鳳攝)

今年初因香菜氣候適宜,品質好、產量高,導致價格下跌至每公斤23.8元,與去年同期平均價格每公斤50元相差甚遠,陸續接獲香菜農友陳情,為解決在地重要農作物困境,並進一步提升香菜的附加價值,攜手在地業者開發創新的「香菜豬肉包」。

▲北斗鎮農會積極拓展香菜產品線,除香菜乾拌麵外,現在更推出香菜豬肉包,期望透過產品的多樣化,提升香菜價值,協助農民穩定收益。(圖/記者蕭麗鳳攝)

北斗鎮農會總幹事陳瑩昇表示,今年初(114)因香菜氣候適宜,品質好、產量高,導致價格下跌至23.8元/公斤,與去年同期平均價格50元/公斤,相差甚遠,陸續接獲香菜農友陳情,為解決在地重要農作物困境,除了可以解決產量多的問題,又可以增加農友收益,與在地優良食品廠商合作,將新鮮香菜與台灣優良豬肉,結合再一起,推出全新商品香菜豬肉包,並設計包裝,供消費者多一種選擇。北斗鎮農會積極拓展香菜產品線,除香菜乾拌麵外,現在更推出香菜豬肉包,期望透過產品的多樣化,提升香菜價值,協助農民穩定收益。

▲此次展示創新香菜豬肉包,顛覆味蕾體驗「香菜豬肉包」選用北斗鎮優質香菜,搭配精選台灣豬肉內餡,透過獨家比例調製,讓香菜的清香與肉餡的鮮美相互交融。(圖/記者蕭麗鳳攝)

陳瑩昇指出,此次展示創新香菜豬肉包,顛覆味蕾體驗「香菜豬肉包」選用北斗鎮優質香菜,搭配精選台灣豬肉內餡,透過獨家比例調製,讓香菜的清香與肉餡的鮮美相互交融,吃下第一口便能感受到層次豐富的口感。對於香菜愛好者來說,這不僅是一場味蕾盛宴,更是對北斗在地農業的最佳致敬。

▲未來農會也將持續開發各種香菜創意料理,並規劃舉辦香菜主題活動,讓更多人愛上北斗香菜的獨特魅力。(圖/記者蕭麗鳳攝)

總體而言,北斗鎮農會透過新品發表及產品創新,舉辦「香菜豬肉包行銷記者會」致力於提升香菜產業的韌性與競爭力,協助農民渡過價格波動帶來的挑戰。北斗鎮農會希望透過這款香菜豬肉包,讓更多人看見北斗香菜的價值,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未來農會也將持續開發各種香菜創意料理,並規劃舉辦香菜主題活動,讓更多人愛上北斗香菜的獨特魅力。透過多元宣傳,將北斗香菜推向全台市場。

影音∕宜蘭之心.大地春舞 3/29歡迎到四十甲共享大地之美

頭城家商學生走秀開場。(圖∕陳木隆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春暖花開的時節,頭城四十甲綠色隧道,將於3月29日舉辦一場嘉年華會活動,引領民眾共同體驗集生態永續、觀光休閒、綠善生活等特色的豐盛饗宴,一起在如詩如畫的水岸美景中,感受大地的美好。

四十甲地區在鎮公所的力挺、財團法人蘭陽城鄉美學基金會頭城志工隊的認養維管下,已成觀光休閒與賞鳥的好去處。志工伙伴們僅於113年清掃的落葉枯枝就達15991kg,含其他回收資源與垃圾的減碳量共10972.6kg,亦即到去年底為止認養維管6年3個月以來,總減碳量約7萬kg,公所清潔隊出動清運車輛150台次。


▲現場備有花草茶和咖啡達人現泡咖啡。(圖∕陳木隆攝)

這場四十甲濕地嘉年華會活動,由宜蘭縣政府指導,頭城鎮公所、國立頭城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蘭陽城鄉美學基金會、台灣花果島聯盟、台灣ESG旅遊推廣協會主辦,縣內外旅宿觀光業者共同協辦。主要是呼應全球ESG永續風潮與淨零碳排目標,並藉由旅遊行銷、在地推廣等方式,提昇觀光賣點,以及強化社會大眾的永續理念,體現綠善生活的新價值。

包括鎮長蔡文益、鎮民代表會主席楊碧村、蘭陽城鄉美學基金會董事長蕭錫鑫、頭城家商校長汪冠宏,以及多位鎮民代表、里長,3月20日在鎮公所舉行記者會說明活動內容。


▲現場品嚐優質的餐點及現泡的花草茶與咖啡。(圖∕陳木隆攝)

記者會現場特別準備花草茶、麵包點心,還請來咖啡達人游德源當場沖泡香醇的咖啡,供大家品嚐。頭城家商美容科和流行服飾科的女同學,當場盛裝走秀,展現青春活力與美感。

蕭錫鑫董事長指出,活動規劃:開天闢地銅鑼浴、自然生態巡禮、永續生活體驗、大地服裝秀、咖啡品香、賞鳥導覽、大地樂舞、綠善分享及小農市集等內容。將有倡導食農教育及生活美學的大地餐桌、闡釋五感療癒(光療、綠療、音療、芳療、食療)的五艘船,以及推廣永續生活的兩大主軸:1.城市農夫移動菜畦的落葉及生廚餘堆肥;2.移動食物花園的蚯蚓箱、生廚餘堆肥及免彎腰菜畦。將由台灣花果島聯盟團隊擔綱呈現。


▲即將呈現的大地餐桌、五感療癒、城市農夫菜畦及生廚餘蚯蚓箱。(圖∕台灣花果島聯盟提供)

頭城家商每年轟動的畢業走秀,特別移師四十甲綠色隧道上演大地服裝秀。汪冠宏校長說,當天將有20位美容及流行服飾科的學生模特兒現場走秀,在藝術與綠色隧道巧妙結合的大自然舞台,展現他們在服裝設計及整體造型的創作成果。

水岸環境得天獨厚的四十甲濕地,野鳥大舉現踪,將由專人引導民眾觀賞野鳥們的千姿百態。咖啡達人也要當場手沖咖啡,供民眾品嚐。其他還有小農市集等攤位,等著大家來走遊。


▲鎮長蔡文益等人邀請鄉親遊客到四十甲共享大地的美好。(圖∕陳木隆攝)

這是一場與自然有約,兼具環境永續、城鄉之美的嘉年華盛會,蔡文益鎮長邀請鄉親遊客們到四十甲體驗生態、文化、藝術、教育與五感療癒,一起走進綠善生活,回歸自然,活出健康與快樂。

Global Mall屏東市《美好購物節》 首度推會員分級滿額贈、祭消費最高回饋20%

【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Global Mall屏東市第一季業績、人潮開紅盤,成長達10%,延續成長動能,Global Mall屏東市全面搶攻母親節檔期前哨戰商機,於3月27日至4月16日推出《美好購物節》檔期,加碼推三大好康攻略,包括因應今年初登場的全新會員分級制度,首度推出「會員分級滿額贈」,除了會員可享刷聯名卡滿額贈最高20%回饋,再加碼集結10大品牌推單筆滿3,000元享點數3倍送,另二、三星會員滿5,000元再送200元電子商品禮券,全面擴大會員回饋力道;同時也擴大線上線下串聯,首度推出「熱銷商品線上預購」,精選熱銷商品搶先於檔期開檔前一週(3/21起)於環球Online預購。

此外,迎接春季及4月連假將至,也首度與SNOOPY合作,以春日出遊為主題,打造超萌打卡點、限定會員禮,並加碼抽「星宇航空X SNOOPY主題航班」北美航線機票(全台共抽8名),會員單筆消費滿300元即可參加抽獎,預計4-5月中母親節全檔期業績力拼成長10%。

▲Global Mall屏東市《美好購物節》首度推會員分級滿額贈、祭消費最高回饋20%。(圖/記者戴英薇)

會員回饋力道再升級 首度推出會員分級滿額贈、熱銷商品線上預購、多元回饋最高20%

Global Mall自2025年起推出全新「會員分級制度」,首度規劃三個不同級別,包括一星(Global Mall APP會員)、二星(期間累積消費滿10,000元)及三星會員(期間累積消費滿50,000元),分別提供升等禮點數、三節禮及多元回饋,自推出以來,廣獲會員歡迎。

迎接4月連假出遊、換季購物潮,Global Mall屏東市《美好購物節》檔期再擴大會員回饋力道,自3月27日至4月16日會員於指定品牌刷Global Mall聯名卡當日消費滿3,000元,最高送600元電子商品禮券,回饋最高達20%。除會員享高回饋,再加碼集結10大品牌推會員單筆消費滿3,000元享點數3倍送,同時二、三星會員還能享當日單筆滿5,000元再送200元電子商品禮券,包括adidas、Roots、宜得利家居、Havaianas、JINS、PALLADIUM、Timberland、CACO、新櫃MAJOR MADE、50% FIFTY PERCENT等,多重好康疊加。

除既有會員享多元、多重好康,也加碼新會員享多重好禮,加入即贈100點、當日加入新會員及不限金額消費即可兌換「史努比小茶杯」乙只,另期間不限金額首購即可參加APP限定新會員大轉盤,有機會獲得最高8,888元電子商品禮券。此外,因應購物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囊括總計20家銀行及行動支付推滿額贈,最高回饋16%,整體回饋規模,更甚往年檔期,讓消費者大享有感購物回饋。

▲Global Mall屏東市《美好購物節》檔期合作史努比推限定會員禮。(圖/Global Mall屏東市)

迎春日旅遊、換季潮 祭休閒服飾、保養品6折起 線上線下首度推「分店熱銷商品線上預購」

為迎接4月連假出遊聚餐、歡慶兒童節及添購換季服飾等多元需求,主打旅遊休閒服飾、居家收納、寢具,以及美妝保養品、玩具等優惠6折起。同時更擴大線上線下購物無界線,首度推出「實體分店熱銷商品線上預購」,精選多款熱銷商品,從服飾配件到居家用品、玩具等,搶先於檔期開檔前一週(3/21起)可至環球Online預購,3月21日起可享指定商品滿2,000元送100元Online抵用券,3月27日至4月16日可享單筆消費滿3,000元現折300元,快速便利又免擔心搶不到熱銷商品。

▲Global Mall屏東市推3月27日至30日單日滿2,000元可兌SNOOPY針織袋。(圖/Global Mall屏東市)

與史努比享春日出遊趣 超萌打卡場景、多款限定會員禮一次收

跟著史努比來場夢幻春遊!Global Mall首度與人氣明星史努比合作,於《美好購物節》檔期規劃系列活動,以「春日樂遊趣」為主題,打造充滿療癒感的拍照展區到限定會員禮,為粉絲打造歡樂、美好體驗,一起跟著史努比、查理布朗同享戶外賞花野餐、在溫暖陽光下共享下午茶,陷入可愛魅力中。

同時,還有多項限定會員禮,以出遊及居家生活小物為主題推出多款點數兌換禮、滿額禮,包括3月27日至30日會員單日累計滿2,000元以上,可兌「SNOOPY零距離針織袋」乙個;連假限定 4月3日至6日刷Global Mall聯名卡單日累計滿2,000元,可兌「SNOOPY去野餐陶瓷盤」乙組、4月10日至13日刷Global Mall聯名卡單日累計滿2,000元,可兌「SNOOPY去野餐陶瓷冰壩杯」乙個;另,也可享點數兌好禮,3月27日至4月16日扣iMall點數800點可兌「SNOOPY折疊旅行袋(藍/粉)」乙只。

▲Global Mall屏東市推4月10日至13日刷聯名卡單日滿2,000元兌SNOOPY去野餐陶瓷冰壩杯。(圖/Global Mall屏東市)

此外,Global Mall環球Online也推出多款限定SNOOPY露營系列,3月27日至5月11日扣iMall點數800點可兌「SNOOPY絨毛+背毛毯」乙組或「SNOOPY歐拉夫絨毛+背毛毯」乙組;扣iMall點數300點可兌「SNOOPY絨毛+背購物袋」乙組或「SNOOPY歐拉夫絨毛+背購物袋」乙組;扣iMall點數650點可兌「SNOOPY迷你彈珠檯」乙個,勢必將引爆粉絲們的蒐藏熱潮。

▲Global Mall屏東市推4月3日至6日刷聯名卡單日滿2,000元可兌SNOOPY去野餐陶瓷盤。(圖/Global Mall屏東市)

合作星宇航空 消費300元即可抽「星宇航空 X 史努比主題航班」北美航線機票 限定打卡點必拍

除了與史努比同享出遊樂,還能與史努比共遊天際,Global Mall特別合作星宇航空,會員於全台八店即日起至5月11日單筆消費滿300元即可抽「星宇航空X SNOOPY主題航班」北美航線來回機票乙張(全台共抽出8名)及SNOOPY X星宇航空限量商品,包括飛行飄帶、旅行貼紙等,三星會員每筆滿額可享2次抽獎機會。同時,更設置了限定打卡點,與史努比一同體驗天際探險,徜徉在浩瀚星空的宇宙世界中,粉絲們千萬別錯過。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影音/相聚-彰縣府退休主管書畫展 即日起到4月8日市藝術館展出

「相聚-彰化縣政府退休主管書畫展」,此次聯展共展出82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承載著這群退休主管的思考與情感,歡迎民眾前來藝術館免費參觀。(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彰化市藝術館自3月20日到4月8日舉辦「相聚-彰化縣政府退休主管書畫展」,20日舉行開幕記者會,此次聯展共展出82幅作品,參展的8位退休主管們會在現場為大家導覽解說,有:傳統水墨﹑現代墨彩畫﹑傳統中國花鳥畫﹑書法﹑木作壓克力畫等多樣性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承載著這群退休主管的思考與情感,歡迎民眾前來藝術館免費參觀。

市公所社會課長吳澤生代表市長出席表示,這次書畫展由彰化縣政府建設處退休的楊麗琴副處長統籌策展偕同7位曾在彰化縣政府公務崗位上,為彰化縣拼搏一輩子的中高階主管在退休後,為了讓藝文點綴生活,讓藝術生活化,紛紛拜師學藝,開始接觸各種藝術形式並表達內心的情感與想法,反映對生活的感悟和藝術的熱愛,進而在創作上得到成就與突破。歡迎民眾前來參觀。

▲藉由此次聯展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友誼、共同回憶,甚至是跨越時光的情感聯結,將彼此的心靈創作分享給大家。(圖/記者蕭麗鳳攝)

此次這八位參展人為民國90年建設局退休的徐英一局長、91年兵役局退休的施國華局長、71年到78年任職彰化縣政府建設局的賴再生局長、112年退休的林淑連參議、民政處退休的蔡銘峯副處長、建設處退休的楊麗琴副處長、陳諸勤課長、計畫室的張有泉課長以”相聚”作為展覽的主題富有非常溫暖深意。藉由此次聯展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友誼、共同回憶,甚至是跨越時光的情感聯結,將彼此的心靈創作分享給大家。

▲展覽以「相聚」為主題,透過書法與繪畫的各種形式來表達其對人生的理解和對美的追求。(圖/記者蕭麗鳳攝)

本次展覽以「相聚」為主題,透過書法與繪畫的各種形式來表達其對人生的理解和對美的追求。每一幅作品都承載著這群退休主管的思考與情感,並希望與您一起分享這段美好的創作旅程。

▲中高階主管在退休後,為了讓藝文點綴生活,讓藝術生活化。(圖/記者蕭麗鳳攝)

20日的開幕式中,參展的8位退休主管們會在現場為大家導覽解說,並詳盡地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學會同時歡迎愛好藝術的朋友們,把握機會於展覽期間(至4月8日止,每天9:00至17:00、逢週一休館),前往藝術館免費參觀。

企業媒合捐335箱營養物資 嘉義縣8家身障機構受惠

▲企業媒合捐335箱營養物資,嘉義縣8家身障機構受惠。(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中華高滲透水冷光照護協會媒合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嘉義縣8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335箱營養物資,20日在一心教養院舉行「水冷光 暖心照亮愛無礙」捐贈儀式,由社會局副局長戴綵屏代表縣長翁章梁致贈感謝狀,表達由衷謝意。

捐贈提供多樣營養物資,包括寶寶燉飯羅宋甜椒牛肉盒、完膳禮盒、完膳糖尿病適用低糖配方及泰式椰香綠咖哩雞肉等,全方位支持身障朋友的健康與福祉。

▲社會局副局長戴綵屏代表縣長翁章梁致贈感謝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社會局表示,受贈的8家機構是嘉義縣政府長期合作的重要夥伴,除安置身心障礙朋友外,也發展支持照顧服務、連結社會福利資源,提供適當支持,減輕家庭照顧者壓力,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

戴綵屏感謝中華高滲透水冷光照護協會媒合捐贈物資,今天活動地點選在財團法人嘉義縣私立一心教養院別具意義,除即時發送物資給身障朋友,同時也讓大家知道「優先照顧身心障礙者,政府責無旁貸!」

中華高滲透水冷光照護協會協助需要幫助的弱勢,同時以關懷弱勢為本,盼藉此次活動拋磚引玉,呼籲各界以實際行動支持,共創良善社會。

老阿嬤大動脈阻塞中風眼歪嘴斜 醫師取栓術搶救成功救回

85歲的蕭姓阿嬤有高血壓病史,日前突然眼歪嘴斜、意識不清,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確定是腦內大動脈阻塞的缺血性中風。(圖/彰化醫院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85歲的蕭姓阿嬤有高血壓病史,日前突然眼歪嘴斜、意識不清,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確定是腦內大動脈阻塞的缺血性中風,由支援的台大雲林分院腦中風中心主任蕭又仁進行動脈內取栓術(EVT),成功救回阿嬤。

患者兒子表示,日前中午時他媽媽準備午休,突然眼歪嘴斜、全身發抖,想要說話卻聲音薄弱模糊,他覺得不對勁,馬上叫救護車送醫。在彰化醫院急診室確診是中風時,他覺得要減少媽媽折騰,選擇不轉往醫學中心,就地在彰化醫院手術,動完手術後,媽媽就不再眼歪嘴斜,語言功能慢慢恢復,也能對話,左手左腳比較無力,持續復健中。

▲家屬發現馬上叫救護車送醫。在彰化醫院急診室確診是中風時,選擇就地在彰化醫院手術。(圖/彰化醫院提供)

彰化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連宮瑩表示,蕭姓阿嬤到院時左側無力,意識不清,透過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CTA)發現其右側中大腦動脈近端阻塞,是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先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再由支援醫師蕭又仁進行腦動脈內取栓術,搶救性命。

此個案確認有大血管阻塞,排除出血,也透過家屬知道中風發生的時間不久,適合進行動脈內取栓術。(圖/彰化醫院提供)

連宮瑩說,此個案確認有大血管阻塞,排除出血,也透過家屬知道中風發生的時間不久,適合進行動脈內取栓術。過去臨床試驗的結果也顯示,動脈內取栓術可以讓原先缺血的組織盡快重新獲得血液,搶救尚未壞死的腦細胞,讓病患的神經功能受損降到最低。

▲手術後,媽媽就不再眼歪嘴斜,語言功能慢慢恢復,也能對話,左手左腳比較無力,持續復健中。(圖/彰化醫院提供)

蕭又仁表示,腦部小動脈阻塞以施打血栓溶解劑為主,至於大動脈阻塞,注射血栓溶解劑並施以動脈內取栓術是最新最有效的方法,這是將取栓的導管經鼠蹊部穿刺進入體內,再深入到阻塞的腦血管之中,搭配導管抽吸或支架拉取,將塞在血管中的血栓取出。

▲醫師呼籲,如有中風症狀,快速送往有動脈內取栓術的醫院,不要捨近求遠,避免錯過黃金救援時間。(圖/彰化醫院提供)

蕭又仁說,民眾可用口訣FAST快速判斷可能腦中風及處置,F(Face):微笑時嘴角歪斜或一側臉部無法動作;A(Arm):手腳無力,無法舉起雙手;S(Speech):語無倫次、講話不清楚或無法表達,這三者出現其一,中風可能性就很高;T(Time):快把握時間撥打 119 送醫。如果眼睛有偏向的情況,可能是大動脈阻塞,情況更是危急。

蕭又仁強調,腦血管阻塞將因為缺氧,每分鐘死亡190萬個腦細胞,所以,大動脈內取栓的時間要快,如果腦梗塞時間過久才被發現送醫,缺血組織範圍過大,就不樂觀了。因此,如有中風症狀,快速送往有動脈內取栓術的醫院,不要捨近求遠,避免錯過黃金救援時間。

國人放鬆身心靈出國自駕旅遊 別忘了要攜帶國際駕照

國人在忙碌的生活之餘,藉由出國旅遊紓壓放鬆身心靈,不少國人會選擇租車自駕旅遊,不僅行程規劃較具彈性,更可節省時間。(圖/彰化監理站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國人在忙碌的生活之餘,藉由出國旅遊紓壓放鬆身心靈,不少國人會選擇租車自駕旅遊,不僅行程規劃較具彈性,更可節省時間。彰化監理站表示,若民眾到國外有駕車需求,可先行查閱「主要國家(地區)對我國國際、國內駕駛執照態度一覽表」(網址:https://www.thb.gov.tw/News_Download.aspx?n=561&sms=12823),以便了解我國駕照在當地使用情形,再就近前往監理單位申辦國際駕照或日文譯本。

若要申辦國際駕照,請備妥國民身分證(居留證)、原領之駕駛執照正本、最近2年內拍攝之2吋光面素色背景脫帽五官清晰正面半身彩色照片2張、護照影本及規費250元。

▲到日本駕車並非使用國際駕照,而是我國駕照再搭配駕照日文譯本。(圖/彰化監理站提供)

到日本駕車並非使用國際駕照,而是我國駕照再搭配駕照日文譯本。要申請日文譯本,須備妥國民身分證(居留證)、原領未逾有效日期之駕駛執照正本及規費100元。

▲若駕駛執照已逾有效日期,建議同時換領新照。(圖/彰化監理站提供)

彰化監理站站長黃建興提醒,若駕駛執照已逾有效日期,建議同時換領新照,每張駕照須準備近2年拍攝之1吋彩色照片1張及規費200元,避免當地執法單位或租車公司質疑駕照有效性產生爭議,造成不便。

▲到國外駕車,應事先了解當地交通法規、道路型態,開車前要檢查確認,方向盤、燈光、雨刷等設備開關位置。(圖/彰化監理站提供)

彰化監理站指出,到國外駕車,應事先了解當地交通法規、道路型態,開車前要檢查確認,方向盤、燈光、雨刷等設備開關位置。另外,在陌生道路上開不熟悉的車輛時,請務必要購買汽(機)車保險以防萬一。

泰博科技跨足保養品 FORA PROJ全新登場 助攻營運更上層樓!

▲FORA PROJ品牌經理陳宥伊攜手凍齡女神蔡淑臻,開啟肌膚保養新紀元。(圖/泰博科技提供)

記者陳金金 / 台北報導

泰博科技(4736-TW)正式宣布進軍保養品領域,推出全新升級品牌 FORA PROJ,融合生醫級膠原蛋白、外泌體與酵能護膚技術,帶來11款臉部與頭皮護理新品,為愛美人士提供更精緻的保養選擇。

泰博科技近年積極拓展醫美保健市場,繼2022年推出智慧戒指生理監控系統及相關產品後,進一步整合旗下保養品牌 PROJ,全面升級為 FORA PROJ。FORA PROJ總經理吳建築表示:「泰博科技延伸事業版圖至保養品市場,運用專業研發能量,打造兼具科技與質感的護膚體驗。此次推出的系列產品,是品牌邁向新階段的重要里程碑。」


▲FORA PROJ 來襲!金鐘凍齡女主角蔡淑臻領銜引爆美肌革命。(圖/泰博科技提供)

金鐘視后蔡淑臻 亦擔任品牌代言人,她分享:「長時間在強光鏡頭下工作,肌膚保養是我日常生活中最重視的一環。FORA PROJ展現了科學與美學的結合,帶來細緻的護膚享受,推薦給所有愛美人士。」


▲FORA PROJ全新升級護膚系列於全台指定通路及線上商城正式上市。(圖/泰博科技提供)

全新 FORA PROJ 產品已正式上架,全台 大樹、諾貝爾、丁丁、啄木鳥等連鎖藥局及線上商城、MOMO、LiKOO 官網 均可選購。FORA PROJ 以「科學護膚」為核心理念,結合高規格研發技術與精選成分,專注於提供更細膩的保養選擇,讓每一次護膚都成為享受。

40年愛滋防治:台灣醫師剖析進展、挑戰與未來策略(世界愛滋日特別報導)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或親友確診愛滋病,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40年前,「感染HIV」幾乎等同於「被判死刑」;20年前,愛滋感染者仍遭受嚴重歧視與社會排擠。但今天,抗病毒藥物(ART)的進步已讓感染者能夠健康長壽,甚至病毒量低到無法傳染(U=U(註1)。然而,社會的刻板印象是否跟上了醫學的進步?

許多HIV感染者仍然面臨污名化與心理壓力,甚至因此延遲接受篩檢與治療。根據2023年的調查,仍有超過30%的感染者因害怕歧視而不願告知親友自己的HIV狀況(註2)。這種社會壓力不僅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可能使得病毒持續在社會中隱形傳播。

世界愛滋日的設立,正是提醒我們——這場防治戰役,除了藥物與醫療,更需要來自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在這40年的愛滋防治歷程中,台灣在醫療技術與政策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我們是否真正消除了對感染者的誤解?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回顧台灣愛滋防治的重大突破,剖析仍需努力的方向,並探討未來如何透過醫學與社會教育,共同邁向「零污名、零感染」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Mugavero, M. J., et al. (2021). HIV and Mental Health: Addressing the Overlapping Epidemic.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23(4), 675-682. (PubMed)
  2. 台灣疾病管制署. (2023). HIV感染者社會污名與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CDC Taiwan)

台灣愛滋防治40年:從歷史回顧到未來展望

自1984年12月台灣發現首例愛滋病病例以來,愛滋防治工作已走過四十個年頭。每年的12月1日,全球共同響應世界愛滋日,旨在提高公眾對愛滋病毒感染的重視,並持續推動防治與教育工作 (CDC Taiwan)。在這段期間,台灣的醫療專業人士積極投入,推動了多項防治策略,使愛滋病從過去的絕症轉變為可控的慢性疾病。

然而,愛滋病的防治並非一蹴而就。台灣在愛滋病治療技術與防治政策上已取得顯著成就,但社會對愛滋病的認識與態度仍需進一步提升。世界愛滋日的設立,正是為了喚起大眾對愛滋病的關注,減少污名化,並鼓勵感染者積極面對生活。在這特別的日子裡,我們回顧過去四十年的防治歷程,並展望未來,期盼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實現終結愛滋的目標。

台灣四十年的愛滋防治之路,見證了醫療界的專業精神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世界愛滋日這個特別的時刻,我們不僅回顧過去的成就,更應思考未來的挑戰,為實現無愛滋的社會而持續奮鬥。

愛滋醫療進展的回顧:從抗病毒藥物到治療新契機

在過去四十年間,台灣的愛滋病(HIV/AIDS)醫療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自1984年首例HIV感染病例報告以來,台灣持續引進並優化抗病毒藥物治療(ART,使感染者的生活品質和預期壽命大幅提升。早期的治療方案需要患者每日多次服藥,且副作用顯著,增加了治療依從性的挑戰。然而,隨著醫學進步,現今的治療已簡化為每日一次、一顆藥錠的方式,大幅減少副作用並提高患者的接受度(註3)。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在2020年達成聯合國訂定的「90-90-90」目標,即90%的感染者知曉自身狀況,90%的已診斷者接受治療,且90%的治療者達到病毒抑制。這項成就超越全球平均水平,彰顯台灣在愛滋防治方面的卓越表現(註4)。此外,全球範圍內的研究也為愛滋病治療帶來新希望,例如Gilead Sciences開發的長效型預防藥物Lenacapavir,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可降低96%的感染風險,且每半年僅需注射一次,為高風險族群提供了更方便的選擇(註5)。

這些突破不僅讓愛滋病從「致命性疾病」轉變為「可控的慢性病」,更為全球防治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隨著新藥物的問世與公衛政策的推動,愛滋病的治療未來可望變得更簡單、更有效,也讓感染者能夠過上與一般人無異的健康生活。

愛滋防治的挑戰與突破

儘管台灣在愛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性行為傳播仍是主要的感染途徑,且有年輕化趨勢,特別是在男男性行為者(MSM)群體中,感染率仍高於一般族群(註6)。此外,社會對愛滋病的污名化與歧視仍然存在,導致部分感染者不願接受篩檢與治療,這進一步加劇了疫情的蔓延(註7)。

為解決這些問題,台灣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推廣安全性行為教育、提供免費篩檢服務、加強醫療資源分配,並與民間團體合作,努力降低社會對愛滋病感染者的偏見(註8)。這些措施在近年來逐漸顯現成效,例如2018年推動的PrEP(暴露前預防用藥)計畫,成功降低高風險族群的感染率。然而,仍有改進空間,例如提高PrEP的可近性,讓更多高風險族群能夠受益。

此外,根據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於2024年發布的調查報告,超過80%的醫事人員對「U=U」(病毒量測不到=不具傳染力)的概念不清楚(註9)。這顯示仍需加強醫事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以提升他們對愛滋病的正確認知,進而提供更友善的醫療環境。

綜觀這些挑戰,未來愛滋病防治的關鍵將在於降低污名化、提升篩檢率、推動醫療人員的培訓,並持續推進愛滋病的預防策略。台灣在這條道路上已邁出堅實的步伐,未來仍需政府、醫療單位與民間組織共同努力,確保每位感染者都能獲得公平、公正的醫療服務。

未來的防治方向:提升篩檢率、心理健康支持與創新預防策略

愛滋病的防治不僅關乎醫療進展,更關鍵的是如何提升篩檢覆蓋率、優化心理健康支持,並推動創新預防措施。目前,台灣的愛滋防治策略已取得良好成效,但若要進一步降低感染率、實現聯合國「95-95-95」的新目標(註10),仍有幾個關鍵方向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提升篩檢率是未來防治工作的核心。根據2023年的統計數據,全台HIV感染者中仍有約10-15%未確診(註11)。這意味著仍有一部分高風險族群未接受檢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持續傳播病毒。為此,政府應進一步推廣匿名篩檢與社區快篩,降低受檢者的心理壓力,使更多人願意接受檢測。此外,將愛滋篩檢納入例行健康檢查,也能提升早期發現率,進而及早介入治療。

其次,心理健康支持對感染者至關重要。許多HIV感染者面臨的壓力不僅來自於疾病本身,還包括社會歧視與自我認同的困境。研究顯示,HIV感染者的憂鬱症發生率高於一般人群(註12),若未能及時提供心理支持,可能影響其治療依從性,甚至降低生活品質。因此,未來的愛滋防治策略應結合心理諮商、社會支持團體,幫助感染者建立更健康的心理狀態,減少因焦慮與壓力導致的治療中斷。

最後,創新預防措施是降低感染率的關鍵。目前,全球已研發多種新型愛滋病預防技術,如長效型PrEP(暴露前預防用藥),可透過每兩個月一次的注射方式,提供穩定的預防效果(註13)。此外,mRNA技術的突破也為愛滋病疫苗的開發帶來希望,目前已有數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若成功,將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愛滋病的防治模式。台灣應積極參與這類國際研究,並評估如何將這些新技術應用於本土防治計畫。

總結來說,未來的愛滋防治應朝向提高篩檢率、強化心理健康支持、引進創新預防技術三大方向發展。透過政府、醫療機構與社會團體的共同努力,台灣有機會成為全球愛滋防治的典範,推動終結愛滋的時代目標。

結論:愛滋防治是一場長跑,關鍵在於堅持到最後

愛滋防治,就像一場長跑,關鍵不在於誰起跑得快,而是誰能堅持到終點。

回顧過去40年,台灣從對愛滋病的無知與恐懼,到如今建立完善的治療與預防機制,這條路途並不平坦。我們見證了抗病毒藥物(ART)的發展,讓HIV感染者得以健康長壽;我們推動了篩檢與預防措施,使感染率大幅下降。然而,就像馬拉松的最後一公里最具挑戰性,我們如今正站在終結愛滋的關鍵時刻,卻不能因為已取得的進展而掉以輕心

「終點」不是消滅HIV,而是終結歧視,讓每位感染者都能擁有公平、健康的生活。這場長跑不僅屬於醫療專家與政策制定者,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參與。我們需要更普及的篩檢計畫,讓所有高風險族群都能方便且安心地接受檢測;我們需要加強愛滋病教育,使年輕一代對愛滋有正確的認識,不再因恐懼而遠離感染者;我們更需要心理支持系統,確保每一位HIV感染者在治療過程中,得到的不只是藥物,還有理解與尊重。

這場40年的長跑已經來到最後一程,勝利的關鍵不在於速度,而是我們能否團結一致、堅持到最後。只要我們持續努力,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將迎來一個沒有愛滋污名、沒有感染恐懼的社會,真正實現「終結愛滋」的願景。

愛滋防治比較表格

項目 40年前(1984年) 目前(2024年)
愛滋病的變遷 愛滋病被視為致命疾病,無有效治療 愛滋病可透過抗病毒治療(ART)控制
防治策略 缺乏篩檢與防治政策,社會普遍無知 推廣篩檢、PrEP預防用藥、社區教育
現行挑戰 感染者面臨極端污名化,社會恐懼 篩檢率仍未達標,部分族群缺乏治療意願
未來發展方向 治療選擇有限,存活率極低 提升心理健康支持,開發新型預防藥物
社會態度 愛滋病等同於“死刑判決”,無法公開身份 社會觀念有所進步,但污名仍存在,需進一步改善

參考文獻

  1.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2015). 世界愛滋病日. (Taiwan NCF)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23). 2023年世界愛滋日—社群領航、終結愛滋 (Let Communities Lead). (CDC Taiwan)
  3. 預防篩檢治療三大面向著手—臺灣愛滋病防治成果超越國際. 衛福季刊. (mohwpaper.tw)
  4. Iknowledge.info. (2023). HIV抗病毒治療最新發展. (iknowledge.info)
  5. Gilead Unveils More Positive Data on HIV Prevention Shot. Barron’s. Published: 5 months ago. (barrons.com)
  6. 台灣疾病管制署. (2023). 台灣愛滋病防治報告. (CDC Taiwan)
  7. 台灣愛滋病防治聯盟. (2024). MSM族群愛滋感染趨勢報告. (PRAA Taiwan)
  8. 衛生福利部. (2024). 愛滋病預防與篩檢政策. (MOHW)
  9. 台灣愛滋病學會. (2024). 醫事人員對U=U的認知度研究. (Taiwan AIDS Society)
  10. UNAIDS. (2024). 95-95-95: The Next Global AIDS Targets. (UNAIDS)
  11. 台灣疾病管制署. (2023). 台灣HIV感染現況報告. (CDC Taiwan)
  12. Mugavero, M. J., et al. (2021). HIV and Mental Health: Addressing the Overlapping Epidemic.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23(4), 675-682. (PubMed)
  13. Landovitz, R. J., et al. (2023). Long-Acting PrEP for HIV Preven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in Clinical Trials. Lancet HIV, 10(2), 88-95. (PubMed)

常見問題與回覆(愛滋防治專題)

問題 1:愛滋病現在還是絕症嗎?

回覆:
不,愛滋病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一種可控的慢性病。 目前,透過抗病毒療法(ART),HIV感染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毒量,並維持與一般人相當的壽命與生活品質。當病毒量降至「測不到」的水平(U=U,即病毒量測不到=不具傳染力),就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播給伴侶(註1)。這意味著,及早篩檢並接受適當治療,可以讓感染者過上健康且無差別的生活。

📌 行動建議:

  • 若曾有高風險行為,可至醫療院所或匿名篩檢站接受HIV篩檢。
  • 若確診HIV,應盡快接受抗病毒治療,以確保健康。
  • 若為高風險族群,可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適合使用PrEP(暴露前預防性用藥),以降低感染風險。

 

問題 2:HIV 主要的傳染途徑是什麼?一般接觸會被傳染嗎?

回覆:
HIV 主要透過三種途徑傳播:

  1. 性接觸(不安全性行為,包括陰道、肛交、口交)
  2. 血液(共用針頭、輸血或開放性傷口接觸感染者血液)
  3. 母嬰傳播(懷孕、分娩或哺乳期間可能傳播給嬰兒)

日常接觸如共用餐具、擁抱、握手、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等不會傳播HIV(註2)。社會上仍存在許多對HIV的誤解,這些錯誤觀念容易加深污名化,影響感染者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 行動建議:

  • 使用安全性行為措施(如保險套、PrEP),有效降低HIV感染風險。
  • 了解HIV傳播途徑,避免誤解與歧視,給予感染者公平對待。
  • 若有疑問,可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獲取正確資訊。

 

問題 3:PrEP(暴露前預防性用藥)可以完全預防HIV嗎?

回覆:
PrEP 是一種有效的 HIV 預防措施,研究顯示,每天規律服用 PrEP 可降低超過 99% 的性行為感染風險(註3)。然而,PrEP 只能預防 HIV,無法防止其他性病(如梅毒、淋病、HPV,因此仍建議搭配保險套使用,以獲得最完整的保護。

📌 行動建議:

  • 適用族群:有多重性伴侶、HIV 陽性伴侶、高風險行業從業者等,可考慮使用 PrEP。
  • 如何獲取:需經醫師評估,並定期回診監測健康狀況。
  • 搭配綜合防護:PrEP 雖然有效,但仍應搭配保險套與定期篩檢,以降低感染其他性病的風險。

 

問題 4:HIV 感染者可以結婚、生子嗎?

回覆:
是的,HIV感染者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與預防措施,擁有正常的家庭與健康的孩子。當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並將病毒量控制在「測不到」的狀態(U=U),HIV 就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給伴侶(註4)。此外,若計劃懷孕,醫師可提供相關指導,以降低母嬰傳播風險。目前醫學發展已能讓 HIV 陽性的母親生下 HIV 陰性的寶寶。

📌 行動建議:

  • 若 HIV 陽性者計劃懷孕,應與專業醫師討論最佳生育方案。
  • 懷孕期間需遵循醫師指示,接受抗病毒治療,以確保母嬰健康。
  • 伴侶可考慮使用 PrEP,以降低非感染者的風險。

 

問題 5:台灣什麼時候能實現「無愛滋世代」?

回覆:
**台灣在2020年已達成聯合國的「90-90-90」愛滋防治目標,**即90% 的感染者知曉自身感染狀況,90% 的確診者接受治療,90% 的治療者病毒量獲得有效抑制。然而,聯合國在 2024 年提出新的 「95-95-95 目標,台灣若能進一步提高篩檢率與治療覆蓋率,就有機會邁向「無愛滋世代」的目標(註5)。

📌 行動建議:

  • 推動篩檢:篩檢是預防愛滋病蔓延的關鍵,每個人都應定期進行 HIV 檢測。
  • 消除污名化:正確認識愛滋病,避免歧視,讓感染者願意接受治療。
  • 支持防治計畫:政府、醫療機構、社會團體應共同努力,提升預防與治療的可近性。

未來,透過醫療技術進步與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有機會迎來一個沒有 HIV 污名、沒有感染恐懼的時代。

參考文獻

  1. Mugavero, M. J., et al. (2021). HIV and Mental Health: Addressing the Overlapping Epidemic.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23(4), 675-682. (PubMed)
  2. 台灣疾病管制署. (2023). HIV感染者社會污名與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CDC Taiwan)
  3. Landovitz, R. J., et al. (2023). Long-Acting PrEP for HIV Preven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in Clinical Trials. Lancet HIV, 10(2), 88-95. (PubMed)
  4. 台灣愛滋病學會. (2024). HIV治療與懷孕指南. (Taiwan AIDS Society)
  5. UNAIDS. (2024). 95-95-95: The Next Global AIDS Targets. (UNAIDS)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高市府積極打造AI賦能城市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右6)與現場貴賓共同啟動開幕儀式。(圖/記者陳立驌攝)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2025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於3月20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舉行!副市長林欽榮出席開幕儀式致詞,本屆共計有500個攤位規模,涵蓋5G AIOT、智慧治理、智慧醫療、綠能永續、智慧交通等多元應用方案。為期三天的展會,將舉行17場跨領域專業論壇,預計吸引超過4萬名專業人士參與,可為廠商帶來巨大的商務機會,另有來自全球近200位的海外訪客,將共同探討及交流智慧城市與淨零城市的發展經驗,並創造城市間實質的合作。

林欽榮出席開幕儀式致詞表示,今年的高雄智慧城市展有多項特色,有高雄城市級AI藍圖、匯集18個醫療院所與大學呈現智慧醫療成果,同時也邀國際貴賓參訪了解高雄科技智慧運用如何落實,有利國際輸出。也感謝所有參展廠商,藉由此展一起向全球展現台灣大南方的科技跟研發實力。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及與會貴賓聆聽展位說明。(圖/記者陳立驌攝)

台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會長簡志誠表示,SCSE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發展成為全球指標性的智慧城市展覽,亦是亞洲最具規模的物聯網產業盛會。今年展覽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Digital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為主題,期藉由展覽及論壇等活動,讓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或者城市官員共同探討運用最新的AI、物聯網等創新科技來落實智慧城市或淨零城市的各種可能性,同時創造帶動南部地區產業升級的契機。

高雄市政府持續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本屆展覽特別設立「高雄市政主題館」,展示市府各局處的智慧治理應用與創新成果。其中「智慧高雄AI燈塔計畫」將建立屬於高雄的主權AI系統,打造城市級的生成式AI平台,應用於交通管理、災害防治等領域,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城市運作效率,讓高雄成為AI City。

智慧醫療是本屆智慧城市展的一大亮點,展區以「永續× AI = 智慧醫療新未來」為主題,集結南臺灣18家醫療院所與大學,呈現智慧醫療創新應用。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旗津醫院、大同醫院、小港醫院、鳳山醫院、聯合醫院、岡山醫院、民生醫院、高雄秀傳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阮綜合醫院、高醫岡山醫院,以及中山大學、陽明交通大學等單位。希冀透過展會的多方合作與資源整合,共同推動南部智慧醫療產業聚落的發展,促進醫療創新應用與永續智慧醫療環境之建構。

面對全球環境與能源挑戰,高雄積極推動低碳智慧城市轉型。「淨零新創主題館」今年進入第三屆,遴選南部8所大學與10家新創企業,共展出27項創新技術,涵蓋能源管理、資源循環、農業、醫療與製造等領域。亮點技術包括車輛冷鏈系統、儲能技術、碳捕捉與再利用、AI回收系統、水下環境檢測及氫能發電等,並展示智慧醫療領域的健康篩檢、藥物治療與醫療儀器等創新方案。透過綠色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減少碳足跡,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及與會貴賓聆聽展位說明。(圖/記者陳立驌攝)

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今年首次移師到高雄展出,以公私協力方式,從自主研發製造、感測器布建、資料匯集、到產業化創新應用與國際化推廣。以空、水、地、災四個面向之亮點技術成果呈現,包含:移動式空氣品質感測器、高解析度空氣品質預報、空品智慧稽查、複合水質感測系統、水情智慧預警、智慧灌溉監測系統、海陸地震聯合觀測網、智慧地震預警系統、地震速報系統、AI地震預警與結構安全監測、全災害決策系統、應變管理資訊系統及Band20骨幹網路應用等,打造人民有感、產業智慧化及數位經濟發展。 透過創新技術,提升防災效能、促進產業智慧化,打造有感的智慧城市。

本屆高雄智慧城市展將透過AI技術應用、智慧醫療創新、淨零新創技術、國際氣候峰會、智慧城鄉館及民生公共物聯網計畫等亮點,全面展示高雄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果。透過多方合作與技術創新,高雄正加速邁向智慧永續城市,為市民帶來更高品質的生活體驗,並為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提供最佳示範。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將是一場不可錯過的科技盛會!

同程旅行2024全年收入達人民幣173.4億元 經調整溢利同比增長26.7%至人民幣27.9億元

旅遊消費力持續釋放助力業績保持增長
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推動集團可持續發展

香港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綜合旅遊平台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同程旅行」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票代號:0780.HK)今天公佈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回顧期」或「2024年」)之經審核綜合業績。

2024年全年業績摘要連同比變動

收入及經調整溢利錄得強勁增長

  • 收入同比增加45.8%至人民幣17,340.7百萬元
  • 經調整EBITDA同比增加29.7%至人民幣4,050.2百萬元,經調整EBITDA利潤率為23.4%
  • 經調整溢利淨額同比增加26.7%至人民幣2,785.4百萬元,經調整淨利潤率為16.1%
  • 總交易額增加5.9%至人民幣2,557億元
  • 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18港元

龐大用戶基礎 付費用户創歷史新高

  • 年度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加4.4%至43.1百萬人
  • 年度付費用戶同比增長1.5%至238.3百萬人,創歷史新高
  • 12個月累計服務人次增長9.3%至1,928.1百萬,反映用戶購買頻次強勁增長

核心在線旅遊平台業務顯著增長 提升用戶體驗及平台用戶價值

  • 核心在線旅遊平台業務收入同比增加22.1%至人民幣14,199.4百萬元
    交通票務服務收入同比增加19.9%至人民幣7,229.0百萬元,國際機票票務量同比增長超過130%
    – 住宿預訂服務收入同比增加19.7%至人民幣4,668.2百萬元,國際銷售間夜同比增長超過110%
    – 其他收入同比增加35.5%至人民幣2,302.2百萬元

 

同程旅行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馬和平先生表示:「二零二四年中國旅遊業呈現強勁增長並維持上升趨勢,推動集團於回顧期內取得卓越的業績。作為以技術為驅動的領先旅遊平台,同程旅行將立足大眾旅遊市場,持續提升旅遊智能化水平,為用戶提供更具效率的消費決策,進一步鞏固集團的市場地位。未來,集團將利用其核心優勢,並致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人工智能的應用及應用場景,為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價值。」

持續擴大大眾旅遊市場影響力 年累計服務人次19.3億創新高

同程旅行憑著於獲客及運營效率方面的核心優勢,持續累積龐大的用戶基礎,同時亦提升用戶價值,擴大其在中國大眾市場的影響力。集團的年度月付費用戶同比增加4.4%至43.1百萬人,年度付費用戶同比增加1.5%並達到238.3百萬人,創歷史新高。受用戶購買頻次持續提升所推動,十二個月累計服務人次增加9.3%至19.3億。

集團持續通過線上及線下渠道拓展流量來源,聚焦提升運營效率。微信生態系統是集團的重要流量來源,集團利用其巨大而穩定的流量有效地建立了龐大的用戶基數,並不斷完善微信生態系統內的運營以增強用戶互動。此外,同程旅行一直積極拓展多元化的流量來源,回顧期內,集團已加大對自有應用程式的投資,並推出一系列定制化的營銷活動以吸引新用戶。在2024年,集團居住在中國非一線城市的註冊用戶佔註冊用戶總數的87%以上。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微信平台新付費用戶中約70%來自中國非一線城市。

核心OTA業務增長強勁 國際機票及國際酒店業務增長翻倍

回顧期內,集團核心在線旅遊平台業務展現出顯著增長。受票務量增加以及增值產品及服務提升所推動,交通票務服務的收入同比增加19.9%至人民幣7,229.0百萬元。集團的機票業務量全年穩健增長,且超過行業整體增速,實現全年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其中集團的國際機票票務業務,憑藉具有競爭力的定價策略和積極的營銷活動,保持快速擴張,國際機票票務量錄得超過130%的大幅同比增長。此外,集團通過優化智能慧行出行系統,不斷提高變現能力,帶動火車票票務業務實現不錯的收入增長。慧行系統提供實用且便捷的出行解決方案,改善用戶體驗並提升平台用戶價值。

集團住宿業務亦錄得強勁增長,年內的銷售間夜及收入雙雙達到歷史高位,收入同比增長19.7%至人民幣4,668.2百萬元。在大眾旅遊需求強勁的環境下,集團堅持努力提升在中國大眾市場的滲透率,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性價比最高的產品及服務。同時集團亦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關係,共同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產品及服務,從而提升產品競爭力。

隨著全民的旅遊需求從「剛需」向「休閒度假」延伸,集團核心在線旅遊平台業務下的其他業務亦表現穩健,其收入同比增加35.5%,並達到人民幣2,302.2百萬元。

引領旅遊業人工智能技術變革 深化旅遊產業鏈和國際化佈局

作為一家科技驅動型公司,同程旅行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旅遊業的深度應用,為行業帶來深刻變革。集團自主開發了一個專注於旅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程心」,幫助用戶根據喜好創建個性化旅遊行程及比較住宿選擇,其亦為多個旅行目的地開發了數字助理,提供個性化推薦並促進與客戶的無縫互動。在回顧期內,集團成為全球首間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的在線旅遊平台,並正式完成「程心」系統與其的技術融合。集團戰略性地融合新興技術,以提高運營效率及提升用戶體驗,並已實施人工智能驅動的客戶服務系統,簡化工作流程及減少員工的工作量,以提高其工作生產力。

同程旅行致力於通過賦能行業合作夥伴與提升用戶體驗,以促進旅遊業內的優質發展。回顧期內,集團與東部機場集團合作,幫助其實施具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以吸引流量。同時亦與中國西部地區的多個機場攜手合作,圍繞一款熱門遊戲進行聯合營銷活動,旨在推廣遊戲內的特色旅遊路線並推動當地旅遊發展。

作為重點產業鏈舉措之一,同程旅行的酒店管理業務保持其增長勢頭。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底,入駐藝龍酒店科技的在營酒店數目已上升至約2,300家,另有約1,400家酒店正在籌備中。

此外,集團旗下的全新國際線上平台HOPEGOO已經全面投入服務,提供機票、酒店、火車票、門票、船票、當地玩樂等六大領域預訂服務,並支援全球16種貨幣支付和多種操作語言。同時,同程旅行旗下的藝龍酒店科技平台部分入駐品牌已覆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家。這些品牌將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高品質的住宿體驗。

展望未來,同程旅行將利用其核心優勢促進持續擴張,致力於通過豐富產品及服務以及為用戶帶來更大價值,藉此加強集團的核心在線旅遊平台業務。同時,集團將優先拓展出境業務,以把握新興的市場機會及鞏固全球業務。此外,集團將繼續提升酒店管理及度假業務,以增強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及競爭優勢。最後,集團將在運營中強調企業管治、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為利益相關者創造長期價值。

關於同程旅行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780.HK

同程旅行是滿足用戶旅遊需求的一站式平台。同程旅行秉持「讓旅行更簡單、更快樂」的使命,為用戶提供幾乎涵蓋旅遊所有方面的全面創新產品和服務選擇,包括交通、住宿、景點門票預訂,以及跟團遊、自由行、郵輪等產品,廣泛覆蓋了多個出行和度假場景。主要通過其在線平台(包括其騰訊旗下平台、自有移動應用程式、輕應用及其他渠道)來滿足用戶在整個旅途中不斷變化的旅遊需要。

作為科技驅動型公司,同程旅行借助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能力,更好地瞭解用戶偏好和行為,向用戶提供定制化產品及服務。同程旅行重點佈局中國下沉市場,利用其多元化的流量渠道、產品的創新能力及靈活的運營策略。透過對用戶體驗的深入瞭解及先進技術能力,同程旅行正逐步改變消費者對線上旅遊行業的期望,使得旅遊過程更方便、更具個性化及更愉快。同程旅行致力開發並應用先進科技,從線上旅遊平台轉型為智能出行管家。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集團網站: https://www.tongchengir.com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四維高中首度參訪姊妹校日本名城高校 受到熱情歡迎

花蓮縣四維高中首度參訪姊妹校日本名城高校 ,受到熱情歡迎。(圖∕四維高中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四維高中董事長黃淑怡帶領24位師生,17日起5天前往日本名古屋名城高校,展開文化與教育觀摩交流,她特別以日語表達很想透過交流在彼此的文化、學習、以及思考觀點上找出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方法。

▲四維高中參訪日本名城高校,了解地震因應作為。(圖/四維高中提供)

日本名城高校自102年起,10餘年來,除了疫情期間外,其餘每年至少有數十位甚至百餘位師生,固定參訪花蓮四維高中,而四維高中則是於今年首度回訪姐妹校名城高校,寫下國際教育交流的新里程碑。

▲四維高中董事長黃淑怡(左)致贈日本名城高校副校長油桐花開鎏金茶具。(圖/四維高中提供)

四維高中師生一行參訪名城高校,成員包括訓育組長陳慧萍、輔導主任暨日語科老師林育嫻,以及一至三年級的日語科、普通科學子。訪問團抵達名古屋後,隨即展開緊湊的行程,受到當地師生的熱烈歡迎,兩方學生也互相交換精心準備的各種名產與小禮物,展現濃濃情誼。

▲四維高中與名城高校學生進行教育與文化交流。(圖/四維高中提供)

學生代表羅茜致詞說,這次交流不僅讓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日本的學術環境與學習方式,也能夠透過彼此的互動,拓展國際視野,培養跨文化理解與友誼。

她說,教育的價值不僅限於課堂上的學習,更在於我們如何與世界接軌。相信透過這次的交流,我們不僅會收穫滿滿知識,更能建立深厚的友誼,為未來的國際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後,名城高校學生帶領四維高中師生進行校園巡禮,並參與了社團體驗活動,雙方展音樂、體育、文化交流,就在一起打排球、繪製地圖遊戲中,強化了彼此情誼。至於探究與溝通體驗過程中,學生們透過合作學習與討論,提升跨文化理解能力。

當晚home stay交流,同學們受到日方家庭盛情款待,並享用寄宿家庭home爸home媽親手烹製日式料理,如生魚片、味噌湯、還有家庭特別將打獵來的鹿製作佳餚。

19日四維高中師生們也受邀參加名城高校盛大的期末結業典禮,也參訪了名城大學,該大學近年來接連產出三位諾貝爾物理和化學得主,是日本知名大學,名城大學教授也特地為此次四維高中的首訪安排講座,讓師生們親炙一流學府學術研究的魅力,一行人直稱不虛此行。

黃淑怡強調,本次交流活動,不僅讓四維高中學生增廣見聞,也為兩校未來合作奠定堅實的校誼。透過與日本學生的互動,讓該校師生對日本教育與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期待未來能夠持續深化兩校交流,拓展國際視野。

AB DAO 攜手 Alpha Technology,開啟 AI+區塊鏈新篇章

新加坡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AB DAO 宣佈正式與 Alpha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納斯達克代碼:ATGL)達成策略合作,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共同推動人工智慧(AI)與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企業管理、物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與落地。

Alpha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簡稱「ATGL」)於 2023 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專注於 AI 技術研發,其 AI 驅動的企業資源計畫(ERP)系統為客戶提供智慧自動化解決方案,大幅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AB DAO 則是領先的 AI 驅動型公鏈基礎設施供應商,其 AB IoT 網路專為區塊鏈與物聯網融合設計,已推出區塊鏈計費電能表、支付自助咖啡機、門禁系統和保險箱等成熟原型產品,應用場景豐富且市場潛力巨大。

基於雙方在科技與市場的互補優勢,此次合作將聚焦物流、供應鏈及企業管理等領域,加速 AI 與區塊鏈的整合創新,打造更有效率、安全的產業解決方案,協助雙方實現互利共贏。

( Alpha Technology Group Limited 官網:www.atgl.io )

AB DAO 全球生態持續擴展

目前用戶可在以下交易所交易 $AB:

Bitget (bitget.com)
HTX (htx.com)
MEXC (mexc.com)
BingX (bingx.com)
BitMart (bitmart.com)
Lbank (lbank.com)
Hotcoin (hotcoin.com)
UEEx(ueex.com)
4E (eeee.com)

即將上線:

Biconomy (biconomy.com)

近期 $AB 也將上線更多交易平台,拓展生態應用場景,加速全球發展。

AB DAO 社區的目標:一億人持有 $AB!
更多動態請持續關注 AB DAO:
官方網址:https://ab.org
Telegram 全球社群:https://t.me/Newtonproject 
Telegram 華語社群:http://t.me/ABgonglian
Telegram 英文頻道:https://t.me/AB202528
X (Twitter):https://x.com/ABDAO_Global
Discord:https://discord.gg/BSbgK6J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東方之珠盡顯文化交融之美

北京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維港之畔,藝術浪潮奔湧。為期一個多月的第53屆香港藝術節正火熱進行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藝術作品在香港各大劇場、音樂廳輪番登場,為全球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國界、語言與藝術門類的文化盛宴。

這裡既有西方交響樂與歌劇,也有中國傳統的粵劇與越劇;既有飽含原著精髓的經典之作,也有現代科技帶來的沉浸式觀演體驗……本屆藝術節會聚了1300餘名海內外藝術家,他們在這個中西文化匯聚的大舞台上,讓藝術之花盡情綻放。中西合璧、古今融通,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盡顯文化交融之美。  

舞台上的中西文明交響

3月2日晚,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內座無虛席,這裡正上演古希臘悲劇《希波呂托斯》。舞台上,希臘國家劇院的演員們傾情演繹著一幕幕關於愛與倫理的人性故事,引人深思。

富於奇思妙想的是,劇中飾演愛神阿弗洛狄忒的演員手持一台攝影機實時拍攝,將影像投射在舞台上一塊巨大的方形銀幕上。手持攝影機賦予了觀看舞台表演的另一個視角,不僅輔助敘事,也給觀眾帶來新的觀演體驗。

全新呈現的《希波呂托斯》在本屆藝術節迎來亞洲首演。「這部劇由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之一的歐裡庇得斯創作,寫於2400多年前,並一直在演化。我們探索融入現代元素去演繹這個經典故事,讓它與我們的生活產生共鳴。」《希波呂托斯》導演卡特琳娜說。

3月5日晚,同樣是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由李六乙導演,胡軍、盧芳等主演的中國經典話劇《雷雨》贏得觀眾熱烈掌聲。相比於其他版本的話劇《雷雨》,李六乙恢復了原著劇本中的「序幕」「尾聲」和一些精華台詞,並為這部戲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和表演理念。正如胡軍、盧芳兩位主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所說,重新詮釋這部作品,最困難的是要從腦海中剔除以往對這個角色的印象,然後以一種新的視角來呈現這一經典。

作為本屆藝術節的委約作品,李六乙版《雷雨》於3月5日至9日連演五場,引發香港及海內外觀眾追劇熱潮,五場演出票早早售罄。香港市民陳先生在觀演後表示,「感受到了中國戲劇的震撼力」。

當《希波呂托斯》和《雷雨》在同一個劇場先後上演,相距兩千多年的東西方戲劇彷彿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語言與文化的精神對話。「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香港藝術節如果說有它自己的氣質,那就是中西薈萃。」香港藝術節節目總監蘇國雲說。

除了東西方經典話劇同台上演,本屆藝術節閉幕演出邀請中國國家大劇院管絃樂團登場,與意大利博洛尼亞市立歌劇院樂團在開幕式上的演出首尾呼應。這是國家大劇院管絃樂團首次登上香港藝術節的舞台,樂團在演繹西方經典作品的同時,還將推出中國當代作曲家姚晨的短篇管絃樂曲目《造園》,融入中國傳統元素的演奏方式,讓觀眾體驗不一樣的文化和音樂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打擊樂演奏家李飆與柏林愛樂打擊樂重奏組高手過招,共同為觀眾帶來了《敲擊傳奇》和《一起鼓舞》兩場演出。在《一起鼓舞》中,由中國作曲家劉恆編曲的《中國民謠組曲》驚喜登場,凸顯中國不同地區的音樂特色。中西文化的獨特韻味在音樂中碰撞交響,讓觀眾沉醉流連。

推動藝術的發展與創新

本屆藝術節期間,一場關於生命與時間的音樂劇《TIME(時間)》讓美與哲思交融,帶給觀眾新奇而又深刻的觀演感受。這是日本音樂大師阪本龍一生前與藝術家高谷史郎共同創作的作品,包含阪本龍一生命哲學中的主要命題——自然、人與時間。舞台如鏡花水月,音樂、舞蹈、裝置藝術渾然融合,美不勝收。

「今年的藝術節安排了一系列大師級作品,不少取材自經典文學,更有原汁原味呈現原著的製作。」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余潔儀介紹,深受觀眾喜愛的法國歌劇《卡門》將由演出團體在舞台上復刻1875年首演的版本。根據當年保存至今的製作檔案,該演出團體用十年時間打磨,嚴謹還原首演時的舞台、服裝、場景等,讓觀眾猶如穿越到百多年前的劇場,品味豐富的視聽盛宴。

「53年來,我們每年都會邀請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家來藝術節演出,這個宗旨是不變的。」余潔儀告訴記者,他們希望呈獻一個兼容並蓄的藝術節,引進本地難得一見的製作,展現最新的藝術趨勢,並為本地藝術界帶來創意啟發。

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今年的藝術節亦呈現大膽創新的表演形式。融入科幻動漫元素的《貝多芬和平之戰》,情節奇幻、天馬行空的《鐘聲與魔咒》……令人目不暇接、讚歎稱奇。

一秒穿越到巴黎歌舞之夜,VR(虛擬現實)互動體驗《巴黎舞會》備受人們追捧。這場華麗舞會,由兩位專業舞者引領,每場僅限10位觀眾參加。觀眾戴上VR眼鏡,即可穿上晚裝,沉浸在浪漫的法式音樂歌舞中,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的世界。《巴黎舞會》曾憑著虛擬實境效果、音樂、時裝和歌舞設計,獲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

「藝術節在很短的時間裡,將多種文化藝術形式與作品集中呈現,它的一個重要功能在於推動藝術的發展與創新。」正如蘇國雲所說,作為一個國際藝術節,在選擇中外藝術作品時,香港藝術節考量的重要因素始終是藝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其作為國際重要藝術節的地位和影響力」。

以藝為媒促文化交流互鑒

五彩繽紛的海洋生物如何呈現在觀眾眼前?深海探險將帶來怎樣的視覺體驗?香港賽馬會藝貫中西系列《海底兩萬里》吊足了觀眾胃口。這部奇幻戲劇改編自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經典科幻小說,曾在法蘭西喜劇院首演並獲得2016年法國莫裡哀戲劇獎最佳視覺獎。此次,香港藝術節攜手中央戲劇學院,特邀法蘭西喜劇院的藝術家與國內傑出藝術家,共同打造普通話新版本,並將在本屆藝術節上迎來世界首演。

「普通話版的《海底兩萬里》是本屆藝術節的委約作品,這部戲在北京創排、預演,中法藝術家們深度磨合交流,共同用中文演繹世界經典。雖然過程比較艱難,但我認為這是文化交流最為理想的狀態。」蘇國雲表示,如今香港正全力打造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未來香港藝術節將發揮其廣泛深入聯結東西方的優勢,通過多種形式與更多中國優秀藝術家或機構合作,增進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鑒。

促進文化交流,是香港藝術節的重要使命之一。多年來,香港藝術節與海內外知名藝術家及團體聯合製作了不少優秀作品,比如香港藝術節與舊金山歌劇院聯合製作的《紅樓夢》、由香港藝術節及上海國際藝術節聯合委約的《青蛇》、香港藝術節與芬蘭國家歌劇院及芭蕾舞團聯合製作的《拉娜》等。余潔儀坦言,香港藝術節創辦之初,更多的是引進西方藝術精品。近年來,內地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多,還有不少香港本地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參與藝術節。

3月8日晚,由香港中樂團帶來的《虞姬夢》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公演。樂團攜手女高音龔麗妮,調動觀眾一起感受虞姬的內心世界。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在接受光明日報採訪時表示,多年來,香港中樂團一直根植傳統、銳意創新,探索中樂的無限可能,比如在音樂會中引入詩詞書畫元素、讓音樂與文學經典名著對話、讓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同台演奏等,「通過跨文化跨媒介的融合來拓展藝術表現力,讓更多中外觀眾瞭解和喜愛中國民族音樂」。在去年的香港藝術節上,香港中樂團推出了中國古老編鐘與西方管風琴的對話,中西方樂器的和諧共振,既生動演繹著中西方文化交流歷史,也承載著人們對文化交流共融的期待。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市場唯一可「供斷」的純危疾基本計劃:安達人壽香港推出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

靈活供款方案 全面滿足不同人生階段的危疾保障需要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0日 – 安達人壽香港推出「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康護無憂」),成為市場唯一1提供限期保費繳付期選項的純危疾保障的基本計劃。此計劃不但提供全面的144種疾病保障,更設一系列的保費繳付期選項供選擇,切合不同客戶的保障需求。

首次投保危疾保障的客戶可透過一系列的保費繳付期,靈活配合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規劃,更可及早鎖定保費支出,避免年長時要面對保費大幅增加的負擔;而尋求額外危疾保障的客戶可因應個人財務狀況,以可負擔的保費獲得核心危疾保障,以彌補現有保障的不足。

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的特點及優勢:

  • 提供4個限期保費繳付期選項:8年、12年、18年和22年,亦有提供每年續保選項至受保人100歲,每年續保選項的保單更提供轉保選項2,靈活配合您的理財需要。

  • 突破傳統純危疾,「供得斷」再無負擔:市場唯一1提供限期保費繳付期選項的純危疾基本計劃,讓客戶可以在仍有穩定收入的時候,為未來的保障做好準備。

  • 全方位危疾保障直至100:全面保障144種不同階段的疾病,包括嚴重疾病、非嚴重疾病(如原位癌)及入住深切治療部3( 「ICU」)的嚴重狀況。而且就非嚴重疾病索償後可還原至100%保障4,為客戶提供全面保障以應付未來的不確定因素。

安達人壽香港首席客戶及產品總監吉文瑜先生表示:「透過『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我們讓客戶可以在有穩定收入時,為未來的保障需要做好準備,不用擔心長遠保費負擔。『康護無憂』不僅為客戶提供靈活供款方案,更進一步擴展我們多元化的保障組合,以滿足香港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要。」

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凡成功申請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於首3個保單年度可享高達50%總保費折扣。若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保單之總年度化保費達到1,500美元或以上,更可獲免費癌症篩查一次。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https://www.chubb.com/content/dam/chubb-sites/chubb/hk-en/pdf/cie_offer_agy_tc.pdf

備註:

  1. 根據截至2025年1月1日與保險業監管局獲授權的保險人登記冊上經營綜合業務及長期業務的保險公司所提供之新造保單的危疾保障計劃所作之比較。
  2. 轉保選項只適用於每年續保選項的保單,並須符合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內的指定條件。請留意,保單及新保單的受保人應為同一人及保單將於轉保後終止。轉保生效後不可撤回。為免存疑,新保單的等候期、不得爭議及自殺不保事項的相關期間將由新保單的最後復效日期起重新計算。詳情請參閱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
  3. 入住深切治療部必須確認為「合資格的深切治療部留醫」,並須符合指定條件,有關指定條件及其他詳情請參閱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
  4. 還原保障、嚴重疾病保障、非嚴重疾病保障和身故賠償受相關條款及細則所限,詳情請參閱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

本文章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應視作專業意見、建議及並非保單的一部分。本文章應與涵蓋更多產品資訊的其他資料一併閱讀。此類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載有主要產品風險的產品介紹冊、載有詳細細則及條款的保單條款、利益說明(如有)、保單文件及其他相關推銷資料,這些資料可因應要求提供。如有需要,您亦可考慮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本文章只可在香港展示,並不構成向香港境外地區出售保險產品的要約、游說購買或提供保險產品的邀請。以上計劃為獨立保單的產品,並可毋須捆綁式地與其他保險產品一併購買。

Hashtag: #Chubb #安達人壽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安達

安達是全球領先的保險公司,業務遍及54 個國家及地區,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商業及個人財產和責任保險、個人意外及醫療輔助保險、再保險及人壽保險等。作為一間承保公司,我們以專業見解及嚴格的準則去評估、承擔及管理風險。我們盡心服務,並合理及迅速地支付理賠。安達的優越之處在於其多元化的產品及服務範圍、廣大的分銷能力、超卓的財務實力、卓越的核保能力、出眾的理賠專業知識及營運業務遍佈全球各地。總公司安達有限公司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紐約證券交易所:CB),為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成份公司。安達於蘇黎世、紐約、倫敦、巴黎及全球各大城市均設有行政辦公室,全球僱員人數約 40,000 名。其他資訊請參閱: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提供即時路邊車格資訊 中市推動智慧化停車環境

便利尋、智慧停 中市推動智慧化停車環境 全天候提供即時路邊車格資訊。

停車格比你想的更聰明!台中市政府打造路邊停車智慧化環境,推動7年期區區智慧停車計畫,113至119年分年編列預算,投入總經費26億元,目標於119年完成設置2萬1,000格地磁車格及6,000格影像辨識(AVI)車格,並將資訊介接至「台中交通網」APP,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即時路邊停車格資訊。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不只邁向停車無紙化,還能幫助市民方便、快速找尋停車格位,降低車輛繞行造成的空氣污染,提升開單效率及車格周轉率,發揮停車格位最佳效益。

葉局長指出,台中市總人口數突破286萬大關,交通便利、就業機會多、天候良好,獲選為全台最宜居城市,帶動移居台中風潮。因應人流車多趨勢,交通局從108年起試辦路邊車格內設置地磁設備,提供即時停車資訊,110年將地磁設備結合開單作業,運用創新科技蒐集整合民眾停車資訊,台中也因在車格建置「地磁」獲邀參加第14屆亞太交通發展大會暨第35屆ICTPA年會發表智慧停車執行成果,一塊掌心大的地磁,讓台中在國際舞台大受矚目。

葉局長表示,為更全面、有計畫推動路邊停車智慧化進度,交通局進一步導入低位影像辨識(AVI)設備,兼顧友善行人及城市美學,規劃先於秋紅谷生態公園、台中國家歌劇院、國立台灣美術館,與中區活化後的新觀光地標「宮原眼科」建置,增加附近商圈高周轉率、高停車率路段車格設置,預計將於今年底完成1,700格,再創智慧停車的新視野。

台中市停車管理處說明,建置中的影像辨識車格,未來將採無人化、無紙化開單方式,也鼓勵民眾可綁定銀行、電信業者、行動支付約定代扣等多元電子支付方式快速完成繳費,減少付款單據產生且可避免忘記繳費,或駛離停車格一定時間後,經由手機於「台中交通網」APP查繳,若想於離場前先繳費,在停車離場前只要掃描路段收費告示牌QR Code即可繳費,提供優質的智慧停車體驗。

「便利尋、智慧停!」葉局長指出,台中市全力推進智慧停車,建構智慧停車雲端平台及數據中心,掌握整體停車狀況,挹注路邊智慧車格及路外停車場介接,結合相關靜、動態資訊,期使每個行政區的路邊停車都達到智慧停車環境,交通局會持續創新停車政策和精緻停車服務,再前進路邊智慧停車的新里程碑。

新聞來源:享新聞

推動玉里三民地區水雉保育 林保署將與鎮公所簽訂 MOU

花蓮林保分署計畫在玉里鎮營造二級保育類水雉棲地。(圖∕花蓮林保分署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規劃與玉里鎮公所簽署合作備忘錄,昨(19)日上午花蓮分署自然保育科長楊青樺一行人拜會鎮長龔文俊,說明水雉棲地營造工作規劃,獲得龔文俊支持與肯定。

▲花蓮林保分署自然保育科長楊青樺(左)向玉里鎮長龔文俊(右)說明水雉保育計畫。(圖/林保分署提供)

水雉是二級保育類,目前在台南官田、高雄美濃有穩定族群,全台數量在2024年底記錄突破3000隻大關,而花蓮地區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計畫調查下,發現壽豐鄉吳全養殖區、玉里鎮三民養殖區一帶,有少量水雉族群棲息及繁殖。

玉里鎮長龔文俊(右)期盼保育水雉也要兼顧農友權益。(圖/林保分署提供)

近年來統計玉里鎮三民地區每年最多發現24隻水雉,但去年銳減至11隻,研判是養殖區施作狀況不定,水雉棲地經常變動,影響繁殖,可能是花蓮地區水雉族群無法擴增的主因。

為改善水雉棲地不穩定狀況,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自112年起展開「花東縱谷水雉保育及友善棲地營造計畫」,盤點潛在水雉棲地,並陸續於壽豐、玉里尋覓合適棲地進行營造示範及試作,種植多種原生植物營造水雉棲地,也期望能藉這類棲地庇護其他保育類、瀕危水生生物,如金線蛙、菊池氏細鯽等。

楊青樺說明,農業生產對物種保育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未來期待能發展合適花蓮地區的水雉生態服務給付方案,讓農民在無後顧之憂的狀況下參與保育工作。

龔文俊表示,非常感謝花蓮林保分署重視玉里地區的生態,他提醒營造水雉棲地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外來種的移除,特別如泰國鱧、福壽螺等讓農民頭痛的入侵種,不要因保育水雉而影響農友權益。

花蓮分署指出,玉里鎮公所在三民養殖區內有一處2公頃的空間可以營造水雉棲地,營造完成後希望養殖區內水雉可以移居較為穩定的棲地,未來可以結合玉里鎮及周邊在地社區共同維護管理,並推動觀賞水雉及水鳥的生態旅遊或環境教育活動,後續將與鎮公所簽署合作備忘錄,為三民地區水雉保育共同努力。

數位無限攜手合作夥伴亮相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打造全方位AI生態解決方案

高雄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隨著AI人工智慧應用日益普及,企業在導入AI服務時往往忽略基礎架構的重要性。成功的AI系統需從雲端策略、硬體採購、到軟體應用進行全面規劃,打造兼具彈性與效能的基礎架構,才能實質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專注於GPU算力資源調度與AI開發管理的一站式平台業者—數位無限(INFINITIX)將於2025年3月20日至22日參與高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攜手合作夥伴茂綸(Macnica)圖睿科技(Graid Technology)及敦陽科技,共同呈現「驅動智慧生態,AI全生命周期管理」主題,提供企業快速落地的AI解決方案。數位無限執行長陳文裕表示:「我們秉持創新、領先、開放、永續的理念,與全球AI生態夥伴攜手打造繁榮的AI生態系統。期待透過本次展會,為企業提供最前沿的AI技術解決方案。」


數位無限攜手合作夥伴亮相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數位無限:推出領先業界的AI基礎設施管理平台AI-Stack

數位無限是台灣唯一在AI軟體領域獲得NVIDIA認證的解決方案顧問(Solution Advisor)全球夥伴成員。其核心產品「AI-Stack」是一套高效能AI基礎設施與GPU資源管理平台,專為企業在AI開發與部署過程中的複雜需求所量身打造,成為導入AI服務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AI-Stack」整合第三代GPU切割技術、多片GPU聚合技術、跨節點運算、全新操作介面、多雲管理、開源深度學習工具、模型推論部署服務及MLOps管理工具,整合常用AI開發框架,並支援自動化執行單次或批次任務。這款領先業界的GPU算力管理平台,讓企業輕鬆應對AI快速迭代的挑戰,大幅提升資源利用率,加速模型開發與應用落地,助力企業在AI時代實現突破性進展。

茂綸:加速企業從AI開發到部署的效率

茂綸(Macnica Galaxy)作為全方位AI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將尖端技術應用於複雜業務場景,提供從AI平台與AI軟體堆疊的完整支援,並搭配高效能網路與儲存解決方案。本次展會中,茂綸將重點展示AI解決方案,顯著加速複雜AI模型的開發流程。此外,茂綸也將展出VAST Data平台,該平台將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整合至具備無限效能與擴展性的高效平台,為智慧城市應用提供強大後盾。

圖睿科技:突破儲存領域極限的GPU RAID技術

圖睿科技(Graid Technology Inc.)推出創新GPU RAID數據保護加速技術,徹底重塑儲存領域效能標準。旗艦產品SupremeRAID™專為NVMe SSD設計,提供卓越效能與全方位數據保護,單卡實現28M IOPS及260GB/s讀取效能,可直連32個SSD並支援完整RAID保護。

SupremeStore整合SR-1010與BeeGFS,通過InfiniBand網路達成80GB/s傳輸速率,可依預算擴充容量且效能同步線性成長。搭載高可用性服務,降低HA成本並維持高效能,為AI、HPC及ML高負載工作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新推出的Supreme100邊緣運算工作站支援8顆Gen5 SSD與450W顯示卡,實現100GB/s傳輸能力,專為高強度運算需求設計,運行噪音低,適合辦公環境使用。圖睿科技以創新技術持續推動儲存領域進步,為企業帶來卓越效能與數據保護。

敦陽科技:結合生成式AI的語音轉文字智慧應用

敦陽科技將展示其合作的MaiAgent AI「語音轉文字」結合「生成式AI」智慧應用服務。該系統以國、台、英為主,通過即時分析民眾與服務人員之音頻,轉成文字稿,生成摘要,並與陳情系統結合,有效強化民眾服務品質,提升服務滿意度。特別適合應用於政府機關的市民服務熱線、企業客服中心以及需要大量處理語音資訊的場景。敦陽科技的解決方案已在多個地方政府成功部署,平均可提升服務人員處理效率達40%,並將民眾等待時間縮短近30%,帶來顯著的公共服務改善成效。

體驗數位無限攜手合作夥伴打造的完整AI生態系統解決方案,共同探索AI技術如何為企業與城市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2025高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資訊:

  • 展出日期:2025年3月20日(四)至3月22日(六)
  • 展出地點:高雄展覽館(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 參觀時間:3月20日至21日 10:00-17:30,3月22日 10:00-17:00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宏利香港攜手柏盛健康、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 推出行業領先「癌症藥物支援服務 」

新服務旨在協助客戶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的癌症藥物,
降低其癌症藥物開支,並讓客戶在治療過程中獲得必要的支援

香港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攜手內地領先的健康險服務提供商柏盛健康以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以下簡稱「該醫院」),推出行業領先的「癌症藥物支援服務」。此舉使宏利成為香港首家[1]保險公司為合資格危疾保險客戶[2]提供此項服務,而該服務亦適用於合資格醫療保險客戶[3]。這項新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癌症藥物[4]的選擇。

此次合作充分彰顯了宏利致力於提供更優質健康及保障方案的決心,同時也回應了香港居民對內地醫療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一行業領先的服務也體現了宏利致力於協助客戶實現更健康、更充實生活的承諾。

通過這項新服務,合資格的宏利客戶[2],[3],[5] 在其專科醫生開具癌症藥物處方[4]後,可聯繫宏利的專屬醫療專案經理[6]尋求協助。這些專屬醫療專案經理均為具備豐富經驗的專業護士,他們會協助客戶經柏盛健康查詢[7]該醫院是否備有這些處方藥物及其價格,待確認後,便會經柏盛健康安排[7]客戶與該醫院的專科醫生進行首次診症[8]。此外,合資格客戶[2],[3]於活動推廣期間還可享有免費轎車服務[9],[10],該服務旨在接送客戶往返該醫院,從而為他們提供便利。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柏盛健康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攜手合作,通過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助力客戶的康復進程。這項開創性的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處方癌症藥物的選擇,助其降低癌症藥物開支,從而更好地滿足長遠財務規劃需求。這項服務除了有助於客戶維持身體健康,還能在他們面臨困境時給予必要的安心保障。」

柏盛健康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高泓源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進一步深化與宏利香港的合作,共同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延續此前在癌症醫療服務領域的成功經驗,也聚焦於解決客戶獲取癌症口服藥方面的實際需求。此次合作補充了現有的跨境醫療服務,為特定需求的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支持,也期望能為更多患者帶來高品質、可負擔的醫療服務。」

新風天域執行董事,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表示:「我們深感榮幸能夠與柏盛健康以及宏利香港攜手,共同開啟『癌症藥物支援服務』這一重要合作項目。深圳和睦家醫院一直秉持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致力於提供卓越的醫療服務。此次合作,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在醫療資源整合及專業診療團隊的優勢,為宏利保險客戶搭建起從內地便捷獲取癌症藥物的橋樑。通過此次三方緊密協作,大大簡化了患者的就醫流程,真正做到讓患者安心治療。我們相信,這一合作不僅是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更是對患者健康需求的深度回應,將為更多家庭帶來希望與安心。 」

2024年12月,宏利宣佈與柏盛健康及該醫院的母公司 —— 大中華區領先醫療服務機構新風天域集團 ——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柏盛健康為合資格客戶提供免找數服務。此外,合資格客戶[11]還可在該集團旗下任何一家和睦家醫院快捷預約癌症日間服務[12],並免費獲得一次個人醫療諮詢服務[13],以獲取癌症診斷第二醫療意見。

以上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保險產品的詳情及風險資料,請參閱產品單張。本新聞稿內容並未載有保單的所有條款,而完整的保單條款可參閱相關保單文件。有關自願醫保計劃之完整產品資料,請瀏覽宏利網站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

宏利香港概覽

宏利於香港開展業務超過125年,多年來一直深受信賴。自1897年在亞洲開業至今,宏利已發展成為香港主要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為香港及澳門超過 260 萬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及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我們致力於幫助客戶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

宏利香港通過宏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上述均為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於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為個人、團體及企業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全球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及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業務。通過「宏利財富與資產管理」,本公司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客戶以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全球性投資、理財建議及退休計劃服務。截至2024年底,本公司有超過37,000名員工、超過109,000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6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都可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

柏盛健康概覽

柏盛健康是以會員為中心的健康險服務供應商。我們攜手中國領先保司,深度協作本土醫療服務提供者,為企業、個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與保險解決方案。我們將醫療融入健康險服務全流程。「私人健康管家」個性化、可信賴的管理式醫療服務,貫穿預防、治療、康復等環節;公立及私立醫療網絡覆蓋全球,連接更好的醫療服務;數字化工具提升使用體驗,打造一流的健康險服務平台。擁有新風天域集團生態支持,我們致力於將高質量醫療服務帶給更多人。

和睦家醫療概覽

和睦家醫療隸屬於新風天域集團,歷經28年發展至今,和睦家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青島、博鰲、香港等地,共設有11家實體醫院,1家互聯網醫院和24家門診中心,旗下有來自30個國家或地區的專業全職醫生約1000餘人,高素質護理人員近1500人,為患者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詳情請瀏覽https://hk.ufh.com.cn/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Bened Life 科研創新 以精神益生菌推動神經多樣性關懷


Bened Life x InSeed Neuroinclusive Campaign

深化臨床研究 守護神經多樣性族群 開創健康新機遇

Bened Life 長期關注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在神經健康領域的應用,並即將啟動 全球首個針對成人自閉症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益生菌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正面影響。以往,相關研究大多集中於兒童,而母公司Bened Biomedical 正與台灣頂尖研究機構合作,填補這長期被忽視的領域,致力為成人自閉症提供更多科學實證的健康支持。

此外,Bened Life 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教授,微生物組與宏基因組學中心主任,國際微生物學權威 Jack Gilbert 博士合作,深化精神益生菌研究,探索其對成人自閉症的臨床應用。Bened Life結合自家多年於微生物與神經健康領域的科研積累,深入探討精神益生菌在成人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 、柏金遜症(Parkinson’s disease,又稱帕金森症) 等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潛力,透過微生物與神經健康的交叉研究,Bened Life 期望推動創新醫學發展,為全球神經多樣性群體帶來更多可能性。

專注精神益生菌研發 為神經系統健康提供新選擇

除了臨床試驗,Bened Life 亦積極探索精神益生菌在認知功能提升、情緒調節及腦部健康方面的應用。Bened Biomedical 長期深耕腸腦軸(Gut-Brain Axis, GBA)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如今 Bened Life 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專注於開發更具針對性的益生菌配方,致力於將科學發現轉化為真正能改善神經多樣性族群生活的創新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PS128 是 Bened Life 研發核心。這款專利精神益生菌菌株由 Bened Biomedical 率先發現,並已應用於自閉症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等領域,在臨床上展現出極具潛力。Bened Life 持續深化對 PS128 的研究,研發更具針對性的健康產品,以嚴謹的科學研究轉化為實際有效的健康解決方案,助力全球神經多樣性族群提升生活質素。

實踐包容理念 讓神經多樣性被看見

Bened Life 執行長鄭勝德表示,Bened Life 堅信神經多樣性讓世界更加豐富與精彩,因此近年公司加大科研與創新資源的投入,致力於開發更具科學實證基礎的產品,為神經多樣性群體帶來切實的健康支持。

他進一步強調,透過嚴謹的科學研究,Bened Life 致力於提供全面性健康方案,讓神經多樣性族群能夠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Bened Life 發起公益活動 在神經多樣性慶祝週傳遞支持與關懷

每個聲音都值得被聆聽,每段經歷都能帶來啟發。今年的神經多樣性慶祝週(3 月 17 日至 31 日),Bened Life 發起社群關懷活動,邀請神經多樣性族群及親友分享他們的故事。面對挑戰、成長,還是溫暖動人的時刻,每段經歷都能讓更多人看見、理解,並推動社會邁向更包容、更共融的未來。

Bened Life 攜手台灣益生菌品牌 InSeed,承諾每收到一則故事,即向台灣神經多樣性支持協會(Taiwan Neurodiversity Support Association)捐贈 1 美元。透過這場公益行動,Bened Life 期望讓社會正視神經多樣性族群的聲音,理解與支持更多有意義的交流。

科技 x 關懷 Bened Life 推動神經系統健康

結合先進微生物科學與關懷社會的企業使命,Bened Life 專注於益生菌與後生元技術,透過腸道微生物與大腦訊號傳遞(gut microbiome-to-brain signaling)改善神經系統健康。旗艦級產品 Neuralli MP 是全球首款腸腦軸醫療級益生菌,內含經科學實證的專利菌株 PS128,為特定神經系統疾病人士提供營養支持。

秉持嚴謹科學與共融精神,Bened Life 期待與醫學研究人員、專業醫療人士及社會各界 攜手合作,推動神經多樣性與身障者的共融發展,創建更健康、更包容的未來。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 Bened Life 官方網站

媒體聯係人:
William Chen
[email protected]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