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98

影音/彰市慶祝兒童節模範兒童表揚 學業與品德兼具為同儕的學習楷模

由市長林世賢頒獎表揚共195位的優秀幼兒園生與國小學生。(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為慶祝兒童節即將到來,彰化市公所提前於3月22日上午,在彰化生活藝文館舉辦「彰化市114年慶祝兒童節模範兒童表揚活動」,由市長林世賢頒獎表揚共195位的優秀幼兒園生與國小學生,林市長恭喜獲表揚的同學成為同儕的學習楷模,也期許他們,學業與品德要兼具,他同時提前祝福全市的兒童們「佳節快樂」!

今年接受表揚的195位優秀幼兒與學生,包括國小生有93位、幼兒園有102位。林市長強調,每位受獎學童都是就本市各國小、幼兒園的眾多人選中,經由審慎觀察平日學習與生活表現等,足堪作為其他人楷模及學習對象的優秀學童,透過票選產生,顯示除了學業成績外,人緣也很重要、也就是要有好的情緒管理,才能脫穎而出。

▲林市長恭喜獲表揚的同學成為同儕的學習楷模,也期許他們,學業與品德要兼具,他同時提前祝福全市的兒童們「佳節快樂」!(圖/記者蕭麗鳳攝)

慶祝表揚活動中,市公所特別貼心安排了專業攝影師,逐一為受獎兒童拍攝全家福與林市長的合照,希望為兒童及家長們留下美好記憶。對獲表揚小朋友,林市長希望他們未來長大後也能良好的發展,在各領域發光發熱,而對於家長,林市長則強調,父母要做好身教言教,因為父母是小孩一輩子最重要的「老師」,也建議勿給小孩太多壓力,讓孩子適性發展。

▲今年接受表揚的195位優秀幼兒與學生,包括國小生有93位、幼兒園有102位。(圖/記者蕭麗鳳攝)

市長林世賢在活動致詞時,不厭其詳談到,除了向受表揚學童與父母殷殷期許與勉勵,也反求諸己說,希望自己在從政過程中,能夠時刻警愓並謹守「勤政、清廉」的信條,他並期盼其他從政者,也該一起砥礪自我,成為社會的模範。

▲市長希望他們未來長大後也能良好的發展,在各領域發光發熱。(圖/記者蕭麗鳳攝)

此外,林市長也預告,市公所為提供兒童優質的學習環境,今年邀請國內頗負盛名的小青蛙劇團、萍蓬草兒童劇團、九歌兒童劇團及蘋果劇團,舉辦4場表演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觀賞。由於劇團演員及編劇都是首屈一指,且跳脫傳統閱讀及單向學習的方式,透過生動的真人演出及鮮豔活潑的道具,以及現場即興式的互動表演方式,讓小朋友在輕鬆愉快的方式下學習,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影音/埔心鄉兒童公園萌孩滑步車趣味賽 小朋友認真比賽的模樣十分可愛

埔心兒童公園舉辦滑步車道啟用典禮,同時舉辦滑步車比賽讓小朋友體驗埔心最新的滑步車道。(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埔心鄉公所113年向國土署爭取經費補助興建兒童滑步車場地(補助經費412萬元),今日(3/22)在埔心兒童公園舉辦滑步車道啟用典禮,同時舉辦滑步車比賽讓小朋友體驗埔心最新的滑步車道,在裁判吹起哨子後,小朋友騎著滑步車全力向前衝,認真比賽的模樣十分可愛!

埔心兒童公園為都市計畫區內區最大的公園,公園設置兒童遊戲區及休憩廣場、步道及大草皮,另旁邊有埔心國中活動中心,為增加提供民眾更多樣化功能之場域,串聯公園內步道,提供兒童及青少年滑步車道區,可供滑板及push bike使用。該場地平面路段191.5公尺,挑戰路段3處,非常適合家長帶小孩子來這裡運動交流。

▲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帶給大家美好的回憶。(圖/記者蕭麗鳳攝)

鄉長張佩瑩表示,近年來盛行的滑步車競賽獲得許多家長與小朋友的認同與參與,看到每位玩滑步車的孩子臉上充滿開心的笑容,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帶給大家美好的回憶!埔心鄉擁有著優質的農特產及豐富的人文景觀,是大家假日放風、孩童跑跳的好去處,日後將會繼續新增其他設施,提供民眾優質的休閒空間!

▲滑步車比賽讓小朋友體驗埔心最新的滑步車道,認真比賽的模樣十分可愛。(圖/記者蕭麗鳳攝)

「萌孩滑步車趣味賽」分為5歲、6歲及7歲組,小小運動員們都蓄勢待發,奮力向前滑,家人們也以歡呼省給予最熱情的鼓勵,讓現場充斥著熱血及活力!完成比賽的小小運動員都可以獲得精美禮品,前三名更可以將超讚好禮帶回家,恭喜獲獎及完成比賽的小小運動員們!

翁章梁親獻檜木賽錢箱 防府天滿宮剪綵啟用

▲以阿里山檜木製成的賽錢箱,作為跨越宗教、文化、工藝與外交的歷史性合作。(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為了加深與日本山口縣的文化交流,嘉義縣以阿里山檜木,為當地擁有千年歷史的防府天滿宮製作新式賽錢箱,22日於天滿宮舉行啟用大典,日本皇室彬子女王殿下、嘉義縣長翁章梁、駐日本代表處公使蔡明耀、山口縣村岡嗣政知事及多位山口地區政要等貴賓見證,剪綵後隆重啟用。

此事源於日本丸九超市2023年開始進口嘉義縣鳳梨,翁章梁當時前往山口縣推廣,並與丸久株式會社社長田中康男建立深厚友誼。在田中先生陪同下,一行人參訪防府天滿宮,期間得知該宮正尋找阿里山檜木製作新式賽錢箱,翁章梁認為與山口縣除了經濟合作外,文化交流更能深化兩地友好關係,當即允諾全力促成。

嘉義縣經多方努力取得合法檜木,並由古蹟修復專業傳統匠師團隊精心打造,長達一年多的研發與製作,這座台灣檜木賽錢箱終於在2025年正式出口至日本。 翁章梁說,這場跨越宗教、文化、工藝與外交的歷史性合作,不僅為防府天滿宮增添文化資產,也象徵台日交流的深化,成為台日友好全新典範。

檜木賽錢箱製作過程以日方防府天滿宮提供的設計圖為藍本,並在嘉義大學技術支援下,融合台灣傳統木工「鳩尾榫」工法製成,打造一座不需使用任何螺絲的精緻工藝品,不僅展現台灣木工技藝精髓,同時大幅提升結構穩固性、耐久性。

除捐贈賽錢箱外,嘉義縣「蜜甘味鳳梨」也成為本次大典的重要亮點,天滿宮把鳳梨放置於典禮活動最重要的位置,因鳳梨在台語有「旺來」之意,是象徵好運與吉祥的果品,以此祝福防府天滿宮的信眾及所有與會貴賓福運綿延,期盼嘉義鳳梨日本外銷業績節節攀升。

翁章梁指出,防府天滿宮具有千年歷史,是日本最古老的天滿宮,與京都北野天滿宮、福岡太宰府天滿宮並列為日本三大天神,不僅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更是旅客深入了解日本傳統宗教文化與歷史的重要地標,台灣檜木賽錢箱不僅承載著我們的工藝與文化,更將成為未來千年傳承的文化資產。

曾莞婷《影后》挑戰演技高峰 私下維持體態3個秘訣大公開

▲藝人曾莞婷用運動來維持體態。(圖/曾莞婷 IG)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Netflix 夯劇《影后》掀起追劇熱潮,其中「本土劇女神」曾莞婷的精湛演技備受肯定,成功擺脫以往八點檔角色的既定印象,躍上國際舞台。而戲外的她,也以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成為粉絲們的學習榜樣。

曾莞婷在《影后》中挑戰多變角色,演技大爆發,展現了她身為一位專業演員的實力。不僅如此,私下的她,也十分注重身心靈的平衡,積極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曾莞婷在社群媒體上時常分享運動、飲食、生活等相關貼文,傳遞正能量,鼓勵粉絲們一起追求更好的自己。

 器械皮拉提斯:不只是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近日,曾莞婷釋出一段影片,影片中可見其體態輕盈、動作優美,神情愉悅,展現了絕佳的健康狀態。據了解,曾莞婷私下熱愛透過器械皮拉提斯來放鬆身心, 她IG提到:「運動帶來的快樂不只是外在的,而是一種內在的覺醒。當身心重新建立連結,當自己變得更強壯、更有力量,快樂便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親身體驗的真實感受。器械皮拉提斯,讓我學會與身體對話,也讓我找回內心的平衡。」

▲曾莞婷愛上器械皮拉提斯運動。(圖/曾莞婷 IG、虎鐵健身X器械皮拉提斯 IG)

在家運動:善用零碎時間,隨時隨地動起來

曾莞婷深知忙碌生活中維持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因此她善用各種零碎時間,將運動融入日常。即使在家看電視,她也不讓自己閒著,靠牆站立、抬腿、手打圈等簡單動作,都能有效鍛鍊肌肉,維持體態。她也曾在節目中分享「踮腳尖走路」的瘦身秘訣,這個小動作能鍛鍊腿部線條,只要有心,隨時隨地都能進行,非常方便。

▲曾莞婷在飲食上堅持攝取原型食物。(圖/曾莞婷 IG)

攝取原型食物:均衡飲食,少吃精緻澱粉

曾莞婷在飲食上堅持攝取原型食物,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確保身體獲得充足的營養。她的減肥早餐包含溫豆漿、熱美式、水煮蛋和香蕉,這些食物都富含蛋白質、纖維和維生素,能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同時增加飽足感。

歐都納無痕山林活動第15屆「無痕十五 綠動山林」 號召萬人當日同步齊走 共同守護山林,開創綠色未來

▲2025年歐都納無痕山林活動的七大守則宣誓儀式現場,參與的貴賓與活動代表共同舉起手,宣示遵守無痕山林的七大守則,展現對大自然的責任與承諾,並一同推動綠色行動,守護我們的山林。(圖/歐都納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歐都納無痕山林活動迎來了嶄新里程碑。這次的活動不僅是對大自然承諾的延續,更是歐都納50周年的重要時刻!今年活動規模再度升級,影響力突破新高,吸引了超過50萬人線上響應無痕山林七大守則。今天活動更首次跨足花蓮東部,除了台北、彰化、高雄、花蓮四大主場之外,還有21條精心規劃的同登場次,全台總共25條路線,超過萬人同步登山。活動至今共累積逾22.7萬人,總高度達到11.5億公尺,相當於227,335座101大樓的高度,或登頂聖母峰13,052次,展現前所未有的綠色行動力,一同實踐無痕山林的理念,體驗大自然的純粹與美好。

▲2025年歐都納無痕山林活動-台北場現場,參與者共同排成「50」字,象徵品牌50週年對環保與永續的堅定承諾。(圖/歐都納提供)

歐都納50週年綠色承諾,攜手守護無痕山林

今年的無痕山林活動吸引了超過50萬人線上響應,共同支持「無痕山林」理念,從登山步伐到日常生活,大家積極實踐「不丟垃圾、不破壞、不驚擾」等七大守則,為未來的環保行動奠定了堅實基礎。活動中的50排字儀式成為本次活動最震撼的時刻,現場也邀請到產官學各界代表到場支持,包括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林芳立主任、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黃一元理事長、林文坤副理事長、林雪如秘書長、陳秀文副秘書長、丁雲芝國際組組長、柯經一處長、知名登山Youtuber丁小羽、歐都納行銷事業處-實體通路群湯宏​​智協理等特別貴賓蒞臨現場,所有參與者共同完成攜手排出「50」字樣,這一刻不僅是象徵歐都納過去50年來持續對環境永續的承諾,更是見證了大眾對未來世代的責任,同時也特別感謝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中華民國山岳協會、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彰化縣登山協會、高雄市九九登山協會、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東區搜救委員會以及所有同登場協助單位一起共同推動無痕山林活動。

▲來自北中南東四大主場的萬名參與者在貴賓與志工的帶領下,齊心協力展開綠色登山行程。(圖/歐都納提供)

創新突破,綠色行動無限延伸

今年活動不僅規模擴大,更融入創新元素,讓每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全新體驗。在這次活動中,歐都納特別採用歐都納「以終為始」單一材質概念所設計的活動排汗衫,不僅注重舒適與實用,更強調可回收與永續性,從設計、布料、輔料都採用可回收單一材質製成,當這些衣物不再使用時,可以將它們投入全台各大歐都納門市的回收循環箱,經過再製成為全新的再生服飾,實現「從衣物到衣物」的再生循環。

▲花蓮場由程鯤董事長(中)及花蓮縣政府觀光處余明勳(左二)帶領數百位民眾出發健走。(圖/歐都納提供)

高人氣的丁小羽、雪羊和柯柯等登山KOL們擔任本次活動的領走大使,同時也穿著這次活動的排汗衫,帶領粉絲共同參與自主淨山活動,展現他們對山林的熱情,親身實踐無痕山林的理念。除了淨山活動外,路線上還規劃了拍照集點活動,讓大家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此外,現場還有不插電樂團演出,帶來純粹自然的音樂體驗,還有彩繪體驗區、綠色市集等多項豐富的現場活動,讓參與者在活動過程中不僅享受登山樂趣,還能與自然互動,體驗環保的價值。活動期間,北中南東四大主場總共回收了45公斤的垃圾,這不僅體現了大家對環保的共同努力,也實踐了無痕山林的理念,為保護大自然貢獻了實際行動。

▲高雄場山友熱情出發,熱情參與歐都納無痕山林行動。(圖/歐都納提供)

活動當天,現場更準備了許多物超所值的抽獎品!最大獎是價值五萬元的歐都納商品提貨券,得獎者可以一次買足登山、旅遊、戶外休閒裝備!從頭到腳,裝備通通升級,直接開啟你的下一趟自我探索的旅程。而活動結束後更是規劃線上抽獎活動,讓山友們在活動後還能延續活動現場的熱情與感動,最大獎則有機會獲得東京來回機票,讓得獎者親身探索國際無痕旅遊的魅力,將綠色理念推向更廣闊的世界。

2025歐都納無痕山林圓滿落幕,繼續朝下一個50年前進

2025年歐都納無痕山林活動圓滿落幕,這不僅是一次成功的環保行動,更是一場充滿綠色能量的盛會!無論是實際登山還是線上響應,都彰顯了大眾對環保理念的支持與承諾,每一位參與者都見證了自然與人的共生之美,也用實際行動為地球帶來改變。

▲彰化場由歐都納吳雪敏總經理帶頭宣誓七大守則。(圖/歐都納提供)

今年,歐都納全新企業識別正式登場,全新的視覺設計去除了框架,簡化線條,象徵著歐都納帶給人們更加自由、不受拘束的體驗,同時強調與自然共存的核心精神。這正與無痕山林的理念不謀而合透過探索,人與自然之間能激發無限可能!歐都納將持續推動環保與永續理念,帶領更多人走入山林、愛護自然,共同創造更綠意盎然的未來,並繼續朝下一個50年邁進,讓無痕山林的精神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傳承魯班匠心 匯聚藝術創意 香港魯班廣悅堂140周年壓軸活動 「再『見』魯班先師廟 全港填色·繪畫·攝影比賽」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2日 – 由香港魯班廣悅堂主辦的「再『見』魯班先師廟 全港填色·繪畫·攝影比賽」頒獎典禮今日於大館賽馬會立方隆重舉行,吸引逾百名參加者出席,並由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太平紳士擔任主禮嘉賓,與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古物古蹟辦事處及香港建造商會等政府及業界代表,以及各校師生、家長一同見證得獎者的輝煌時刻。本次比賽作為香港魯班廣悅堂成立暨魯班先師廟建基140周年誌慶的壓軸活動,旨在透過藝術創作推動公眾對傳統嶺南建築及魯班精神的認識,並鼓勵參與者以創作記錄「魯班先師廟升格為法定古蹟暨修繕竣工」的歷史時刻。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太平紳士在致辭中表示:「魯班先師是中國最早、最偉大的工程師、建築師和發明家,他卓越的工藝和創新的思維,令中國在建築上取得極大的成就。香港魯班廣悅堂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包括今次的比賽,以弘揚魯班先師的「創新」、「為民」精神,以及傳承其精湛的工藝。」

競爭激烈 多名雙冠軍、雙亞軍、雙季軍誕生

本次比賽涵蓋填色、繪畫及攝影三大類別,共設六個組別,包括親子填色組、高小繪畫組、初中繪畫組、高中繪畫組、公開繪畫組及公開攝影組,吸引了全港各界人士的踴躍參與。參賽者們的作品充分展現了魯班先師廟獨特的建築特色與歷史意義,透過畫筆與鏡頭捕捉這座歷史古蹟的神韻。

比賽最終頒發了六個組別的冠、亞、季軍獎項,然而,由於眾多優秀作品難分高下,初中繪畫組與公開攝影組誕生雙冠軍,高小繪畫組與公開繪畫組誕生雙亞軍,而高中繪畫組及親子填色組則誕生雙季軍。此外,多名參賽者獲得優異獎,展現出參賽者的卓越藝術表現和創意。評審團一致表示,這次比賽的投稿作品水準極高,許多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與技術均令人驚嘆,評選過程異常艱難。

香港魯班廣悅堂主席鄧智宏測量師指出:「魯班精神的核心不僅在於技藝卓越的執著追求,更在於創新、傳承及社會貢獻。透過這次比賽,我們看到各界人士以不同的視角詮釋魯班先師廟的歷史價值和工藝之美,這不僅是一場藝術比賽,更是一場文化交流,讓我們共同見證和傳承這份珍貴的建築遺產。」

魯班精神延續 2025年多項活動接力舉行

140周年的慶祝活動雖已圓滿落幕,但魯班精神的傳承並非止步於此。香港魯班廣悅堂將繼續舉辦一系列活動,讓更多班門同仁和市民參與其中,進一步認識魯班文化及工匠精神,並鼓勵新一代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建築創新相結合,為香港建造業的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5年,廣悅堂將延續這股熱潮,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少年魯班 – 全港中學生創意比賽」、「青年魯班選舉」及「優秀工匠魯班獎選舉」等,進一步推動年輕一代對工藝與建築文化的認識,讓魯班精神得以在香港社會持續發光發熱。上述活動現已開始接受報名,廣悅堂誠邀各界踴躍參與,共同見證魯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展覽推廣魯班文化 公眾可親臨觀賞得獎作品

為進一步推動公眾對魯班文化的認識,比賽得獎作品將於20254月在堅尼地城港鐵站社區畫廊展出,市民可近距離欣賞得獎作品,從藝術角度感受魯班先師廟的建築特色與文化價值。

此外,香港魯班廣悅堂亦鼓勵市民在參觀展覽之餘,親自前往青蓮臺的魯班先師廟,親身感受這座百年廟宇的獨特魅力,並進一步了解香港這座珍貴法定古蹟的歷史和文化背景。

按此瀏覽得獎名單。

圖片說明:

按此下載高清活動照片

圖一:香港魯班廣悅堂主辦的「再『見』魯班先師廟 全港填色·繪畫·攝影比賽」頒獎典禮今日於大館賽馬會立方舉行

圖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太平紳士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圖三:香港魯班廣悅堂主席鄧智宏測量師在頒獎典禮上致歡迎辭

圖四:一眾嘉賓合照。

圖五:「再『見』魯班先師廟 全港填色·繪畫·攝影比賽」籌委會主席 陳偉林營造師在頒獎典禮上致謝辭。

Hashtag: #香港魯班廣悅堂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香港魯班廣悅堂

為了凝聚建造業界和籌建「魯班先師廟」,一衆建造業前輩於清光緒九年(即公曆1883年)成立了「廣悅堂」,後改名為「香港魯班廣悅堂」,並於2017年成為政府認可的註冊慈善團體。香港魯班廣悅堂的主旨是弘揚魯班精神和文化。除了負責魯班先師廟的日常運作外,每年均會舉辦魯班先師寶誕慶祝活動、青年魯班選舉、魯班晚宴和其他公益活動。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高市動保處與家樂福合作第100場認養會 首度為寵物兔鼠找新家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為透過多元認養管道提升流浪動物福祉,高雄市動物保護處與家樂福持續合作,於本週末(3月22日)舉辦今年首場「為毛孩子找個家」公益認養會,這次的活動不僅是雙方合作以來的第100場里程碑,更首度擴大納入寵物兔、寵物鼠等特殊寵物認養,同時延續廣受好評的「相遇相識30」試養計畫,藉由創新行動為更多毛孩找到溫暖歸宿。

▲高雄市動保處處長葉坤松致詞。(圖/家樂福)

106年起高雄市動保處即與家樂福透過每月定期認養會,成功為超過250隻犬貓找到新家。去年首度嘗試的「相遇相識30」試養計畫,提供民眾30天互動適應期,由動保處專人提供飼養諮詢及新手毛爸媽入門指南,大幅降低退養率。統計顯示,參與試養的家庭最終認養率高達9成! 前鎮區的張小姐說,透過活動認養的狗狗「布丁」已成為全家情感樞紐,原本擔心孩子只是三分鐘熱度,在動保處提供完整的飼育諮詢,並提醒在狗狗適當年齡該帶牠去絕育了,這種創新又負責任的認養模式,真的讓人安心又放心!

▲家樂福公共事務部部長陳依芳致詞。(圖/家樂福)

高雄市動保處處長葉坤松強調,與家樂福的合作打破傳統認養框架,從最初犬隻認養到去年加入貓咪,今年更新增特殊寵物,我們持續突破只為讓每隻動物都有被看見的機會,而今年活動最大亮點在於擴增寵物兔、寵物鼠等特殊寵物認養,除了符合更多家庭對寵物陪伴的多元需求,期盼更全面地引導大眾以認養取代購買。

▲高市動保處與家樂福合作第100場「為毛孩子找個家」公益認養會。(圖/家樂福)

家樂福公共事務部部長陳依芳也表示,家樂福很榮幸長期與高雄市動保處合作寵物認養活動,今年新增不同的寵物,呼應了家樂福「每個存在都值得好好存在的理念」,期待更多寵物家人找到屬於自己溫暖的家。

▲認養成功、開心有個家。(圖/家樂福)

本週末認養會現場除流浪犬貓及寵物兔鼠的認養互動外,更設計小小獸醫師闖關活動,從小教導小朋友正確飼養觀念以及如何與狗狗第一次互動接觸。動保處呼籲民眾能了解不同寵物特質,透過「先試養、再承諾」的機制,共同落實「領養不棄養」理念。活動詳情可洽高雄市動保處(07-7462368)或家樂福成功店(080 008 8136)查詢,接下來的認養會將於家樂福鼎山店,五甲店、鳳山店…陸續展開,歡迎追蹤高雄市動物保護處臉書粉絲團,掌握寵物認養第一手資訊。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地方創生「溪計畫」4.0引迴響 學生影像作品呈現家鄉故事

▲「溪計畫土地教養」新書發表會。(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地方創生「溪計畫」4.0於22日在大林鎮平林國小舉辦「金溪獎—溪之夏日映畫大賞」三疊溪流域田野影像發表會,以及「溪計畫土地教養」新書發表會,副縣長劉培東表示,「溪計畫」引起社區民眾的關注,也獲得許多迴響,許多孩子在活動中更加認識家鄉特色,十分有意義。

「溪計畫」分4階進行,2021年啟動 1.0計畫,以溪口老街為軸線,探索產業歷史;2.0延伸至農村,帶領孩子親近土地與溪流;3.0透過戲劇創作,讓老、中、青三代共譜地方故事。最新的4.0計畫將視角拓展至三疊溪流域,邀請來自大林、溪口等地的 19 位國中、小學生參與,由專業師資帶領孩子學習攝影、聲音紀錄與逐格動畫技術,透過影像紀錄地方樣貌,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視角觀察社區,最終進行田野採集,實地走訪溪流環境,創作出6部影像作品。

▲嘉義縣地方創生「溪計畫」4.0引起社區民眾關注,發表會互動熱烈。(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發表會中首次播映孩子的影像作品,內容涵蓋地方故事、生態環境、產業及世代的交流,並邀請師生、家長及學者進行座談,探討地方文化如何適應新世代,以及科技如何成為地方文化傳承的橋樑。

活動中也進行「溪計畫」新書發表,全書回顧過去3年的地方創生歷程,敘述文化創新的實踐案例。

劉培東強調,嘉義縣轉型為農工科技大縣,除了產業飛速成長,地方創生、人與人的情感聯繫顯得更為重要,期望透過強大的社區凝聚力,當未來的人口持續進駐,就能合作創造更繁榮的地方樣貌。

肌少症怎麼辦?從銀髮族到年輕人都該關注的健康問題!

「記得上次帶媽媽出門時,她才走了幾步路就累了,還不小心絆了一下。她笑著說:『年紀大了,腿沒以前有力了。』但當時的我卻感到一陣心疼。」

這樣的場景,是否也曾在你的生活中出現?許多銀髮族在不知不覺間喪失肌肉,導致行動變得遲緩、跌倒風險增加,甚至影響生活品質。 但你知道嗎?肌少症並不只是長輩的問題,許多現代年輕人因為長時間久坐、飲食不均、缺乏運動,肌肉流失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肌肉不只是讓我們能夠行走的組織,更是身體的「能量發電機」。當肌肉量下降,新陳代謝變慢,容易出現疲勞、體力下降,甚至讓人瘦不下來、精神狀態變差。我們總以為這些都是自然老化的現象,但其實,透過適當的營養補充、運動訓練,以及生活習慣的調整,我們可以有效預防或減緩肌少症的發生!

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家人未來仍能健步如飛、擁有充沛活力,那麼,現在就該行動! 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肌少症的影響、如何透過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強化肌肉,以及最實用的飲食與運動策略,讓你的身體更強壯,生活更有活力!

肌少症:不僅僅是銀髮族的專利​

當提到肌少症時,許多人可能認為這是老年人才需要關心的問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雖然肌少症在銀髮族中較為常見,但它並非僅限於此年齡層。​研究顯示,成年人在40歲之後,肌肉質量平均每十年減少8%,70歲時每十年喪失15%的肌肉量。 ​這意味著,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應該關注肌肉健康。​DM Care+2臺灣國立圖書館+2epaper.ntuh.gov.tw+2

肌肉在我們的身體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耗能大戶,幫助我們燃燒熱量,還是產能專家,支持各種生理功能。​當肌肉量減少時,基礎代謝率也會隨之下降,導致脂肪更易堆積,進而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inyoungathletes.wixsite.com+7ucarer.tw+7icareyou.com.tw+7中華網+1ucarer.tw+1

此外,肌肉減少還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肌力下降可能導致行動不便,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特別是在老年人中。​因此,無論您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維持充足的肌肉量都是保持健康和活力的關鍵。​

肌少症並非銀髮族的專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關注自身的肌肉健康,通過適當的運動和營養來預防肌肉流失,從而提升生活品質,遠離相關疾病的威脅。

肌少症對身體機能的深遠影響​

肌少症不僅影響肌肉量,還對整體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 ​肌肉量的下降可能導致身體機能受損,包括力量、耐力和活動能力下降,這可能會導致難以進行日常活動,例如行走、爬樓梯或舉起物體。 ​此外,肌肉減少還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特別是在老年人中,這可能導致骨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

肌肉在代謝健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葡萄糖代謝和胰島素敏感性。 ​肌少症與代謝紊亂的風險增加有關,例如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肌肉量的下降也會伴隨著身體代謝的下降,這也可能會造成體重增加和肥胖問題。 ​因此,維持足夠的肌肉質量對於整體健康至關重要。​edh.tw+4ttcc.org.tw+4cgmh.org.tw+4MyProtein

此外,肌少症還可能導致生活品質下降,限制個人參與社交活動、愛好和娛樂活動的能力,從而對個人的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維持足夠的肌肉質量對於整體健康至關重要。​ttcc.org.tw

綜上所述,肌少症對身體機能的影響不容忽視。​為了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應該積極採取措施,預防肌少症的發生。​

肌少症對身體機能的影響:不只影響肌肉,還關係到整體健康

當肌肉量逐漸減少時,影響的不僅僅是體態,還會對日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許多銀髮族發現,自己不再像年輕時那樣輕鬆地站起來、提重物,甚至走一小段路都容易疲憊。這些變化並非只是「變老」的自然現象,而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註1)

除了行動能力下降,肌肉對於維持新陳代謝也有重要作用。肌肉是身體主要的「燃燒引擎」,能夠幫助穩定血糖、促進能量代謝。然而,當肌肉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也會跟著降低,導致脂肪堆積,增加肥胖、胰島素阻抗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註2)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即使吃得不多,體重還是逐漸上升的原因之一。

此外,肌肉減少還影響生活品質。當肌力下降,行動不便、疲勞感增加,許多人會不自覺地減少活動量,甚至變得不願意外出參加社交活動。-久而久之,這種狀態可能影響心理健康,使人產生孤立感,甚至增加憂鬱的風險。(註3)

無論年齡大小,肌肉健康都值得關注。比起等到出現問題才尋求解決,現在開始採取行動,才能確保未來擁有更好的行動能力與健康狀態。下一節,我們將探討肌肉如何影響整體能量代謝,以及如何透過飲食與運動來改善。

如何透過飲食與運動來增強肌肉?

肌肉就像一座需要定期補充燃料的發電廠,吃對食物、搭配適當運動,才能確保它穩定運作,不會過早衰退。 許多人以為只要增加蛋白質攝取就能維持肌肉,但事實上,肌肉的生長還需要其他營養素與正確的運動搭配,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1. 飲食策略:補充優質蛋白質與關鍵營養

蛋白質是肌肉的建構材料,但單靠攝取蛋白質並不足夠,還需要適量的胺基酸、維生素D、Omega-3等營養來協助肌肉合成與修復。 (註4)

  • 優質蛋白質來源: 魚、蛋、瘦肉、大豆製品、乳清蛋白
  • 補充BCAA(支鏈胺基酸): BCAA能促進肌肉合成,提升運動後的恢復能力,可從雞肉、魚肉、堅果、黃豆攝取
  • 維生素D與鈣: 維生素D能促進肌肉蛋白合成,幫助鈣質吸收,減少肌肉痙攣,建議曬太陽或食用深海魚、蛋黃、牛奶
  • Omega-3脂肪酸: 研究發現Omega-3能減少肌肉分解、增加肌肉合成,可從鮭魚、亞麻仁籽、核桃等攝取 (註5)

 

  1. 運動策略:肌肉需要刺激才能生長

飲食雖然重要,但沒有運動,肌肉依然無法有效增長。肌肉的成長來自於適當的「破壞與修復」,因此運動刺激是必不可少的。 (註6)

  • 阻力訓練(重量訓練): 增強肌肉力量,刺激肌纖維生長(如深蹲、硬舉、臥推)
  • 肌耐力運動: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持久力(如深蹲跳、划船機)
  • 核心訓練: 強化身體穩定度,降低跌倒風險(如棒式、仰臥起坐)
  • 適量的有氧運動: 幫助心血管健康,但不宜過量,避免肌肉流失(如快走、腳踏車)

 

最有效的方法是「飲食 + 運動雙管齊下」,才能真正維持肌肉健康,遠離肌少症的困擾!

如何透過生活習慣調整,打造不易流失的強健肌肉?

擁有足夠的肌肉量不僅取決於飲食和運動,日常生活習慣同樣扮演關鍵角色。 許多銀髮族和年輕人,即使開始運動和補充營養,仍然無法有效增加肌肉,這很可能與生活方式有關。想要打造不易流失的強健肌肉,日常習慣的調整至關重要。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減少肌肉分解

睡眠不足會影響肌肉修復與生長。研究顯示,當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時,體內的睪固酮和生長激素(兩者對於肌肉合成極為重要)會大幅下降,導致肌肉流失速度加快。(註7)

  • 最佳睡眠時間: 每晚7-9小時,確保身體有足夠時間修復肌肉
  • 睡前補充營養: 研究發現,睡前攝取緩釋型蛋白質(如酪蛋白),有助於夜間肌肉合成 (註8)
  • 避免睡前飲酒與高糖飲食: 這些習慣可能影響深度睡眠,減少生長激素分泌

 

  1. 減少壓力,避免肌肉流失

慢性壓力會導致體內皮質醇(壓力荷爾蒙)上升,皮質醇過高時,身體會優先分解肌肉來獲取能量,這對於預防肌少症來說極為不利。(註9)

  • 深呼吸與冥想: 透過腹式呼吸法降低皮質醇,改善肌肉保存
  • 適度休閒活動: 參與喜歡的運動、園藝或社交活動,減少壓力荷爾蒙分泌
  • 補充鎂與維生素B群: 這些營養有助於神經放鬆,降低慢性壓力對肌肉的影響

 

  1. 多曬太陽,提升肌肉強度

現代人普遍缺乏維生素D,而維生素D不僅能促進鈣吸收,還能增強肌肉力量。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肌肉無力,增加跌倒風險,並降低肌肉合成的效率。(註10)

  • 每天曬太陽10-20分鐘: 在陽光較溫和的時段(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曬太陽,有助於維生素D合成
  • 補充維生素D食物來源: 深海魚、蛋黃、牛奶、蘑菇等
  • 必要時補充維生素D3營養品: 特別是銀髮族,若血液檢測顯示維生素D不足,可諮詢醫師補充適當劑量

 

  1. 建立長期可持續的運動與飲食計畫

關鍵在於「持續」,而不是短期內的極端訓練或飲食。 許多人開始運動一段時間後,因為忙碌或缺乏計畫而中斷,導致肌肉又流失。因此,找到自己可以長期執行的運動與飲食方式,才是成功的關鍵。

  • 每週進行至少3次阻力訓練,搭配2次有氧運動,並且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例如健走、游泳、瑜伽)
  • 設定合理目標,例如「每週至少做3次深蹲,每次10下」或「每天攝取至少80克蛋白質」
  • 找到運動夥伴,提高持續運動的動力,降低中斷的可能性

 

從生活細節開始,打造強健肌肉

我們常說:「預防勝於治療」,而肌少症的預防,正是從日常生活開始。除了吃對營養與做對運動,睡眠、壓力管理、日曬、生活習慣等,都是維持肌肉量的關鍵。 這些細節看似不起眼,但長期堅持下來,將會決定你未來的行動力和健康狀態。不論你現在幾歲,現在開始行動,讓你的肌肉更強壯,未來的健康也會更有保障!

「養精蓄銳,補腎健脾,才能固本培元」

《黃帝內經》云:「年四十而陰氣自半矣,起居衰矣。」意思是,人體到了40歲後,氣血虛衰,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其中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肌肉流失。但中醫認為,這並不單純是老化的結果,而是「腎精不足、氣血虧損」的表現。

中醫理論中,腎主骨生髓,氣血充盈則肌肉強健,脾胃運化則營養得以輸布全身。換句話說,腎氣充足,才能維持強壯的骨骼與肌肉;脾胃運化良好,營養才能被有效吸收並輸送到四肢百骸。 若這兩大系統失調,人體就容易出現肌少症、乏力、倦怠等症狀。《本草綱目》中提到:「黃耆,益元氣,實腠理,止汗斂瘡;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山藥,補脾固精,養筋強壯。」這些補氣補腎的藥材,正是預防與改善肌肉流失的關鍵。

然而,光靠補藥是不夠的,還必須結合運動,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動則生陽,陽生則氣旺,氣旺則血行。」 適當的重量訓練與肌力運動能夠促進陽氣生發,使經絡通暢,讓肌肉保持強健。此外,飲食中補充高蛋白質食物,如瘦肉、蛋類、豆類,以及適量的Omega-3脂肪酸,都能幫助維持肌肉健康

肌肉是身體的能量引擎,也是健康長壽的根本。 現在開始,透過「補腎健脾 + 飲食營養 + 適當運動」,我們不僅能防止肌少症的發生,還能讓身體保持強健、行動自如,為未來的健康打下最穩固的基礎!

肌少症 vs 健康肌肉 比較表

比較項目 肌少症 健康肌肉
影響對象 銀髮族、久坐族群、營養不良者 所有年齡層,積極運動者
主要成因 老化、缺乏運動、蛋白質攝取不足 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
影響 行動不便、跌倒風險增加、代謝下降 體力充沛、行動自如、代謝正常
預防方式 高蛋白飲食、適量運動、補充維生素D 保持運動習慣、足夠營養攝取
飲食建議 瘦肉、魚、蛋、大豆、山藥、黃耆、枸杞 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適量Omega-3
運動建議 阻力訓練、有氧運動、核心穩定訓練 阻力訓練+有氧運動,提升肌耐力
中醫觀點 補腎健脾,調養氣血,促進經絡通暢 養氣固本,提升陽氣,維持筋骨強健

參考文獻

  1. Cruz-Jentoft, A. J., et al. (2019).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Age and Ageing, 48(1), 16-31. DOI: 10.1093/ageing/afy169
  2. Walston, J. (2020). Sarcopenia in older adults.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32(1), 43-49. DOI: 10.1097/BOR.0000000000000687
  3. Landi, F., et al. (2021). Sarcopenia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22(8), 1554-1560. DOI: 10.1016/j.jamda.2021.04.015
  4. Phillips, S. M. (2017). Current concepts and unresolved questions in dietary protein requirements and supplements in adults. Nutrients, 9(11), 1180. DOI: 10.3390/nu9111180
  5. Smith, G. I., et al. (2015). Fish oil-derived n-3 PUFA therapy increases muscle mass and function in healthy older adul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02(1), 115-122. DOI: 10.3945/ajcn.114.105833
  6. Morton, R. W., et al.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of the effect of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on resistance training-induced gains in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in healthy adult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2(6), 376-384. DOI: 10.1136/bjsports-2017-097608
  7. Leproult, R., & Van Cauter, E. (2011). Effect of sleep loss on the risk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7(8), 441-451. DOI: 10.1038/nrendo.2011.57
  8. Res, P. T., et al. (2012). Protein ingestion before sleep improves post-exercise overnight recovery.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4(8), 1560-1569. DOI: 10.1249/MSS.0b013e31824cc363
  9. van Loon, L. J. C., et al. (2004). Adaptations to endurance and strength training. Basic and Applied Myology, 14(1), 3-17. DOI: 10.1152/physrev.00069.2003
  10. Beaudart, C., et al. (2014). Vitamin D and muscle strength in aging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99(11), 4336-4345. DOI: 10.1210/jc.2014-1575

常見問題與回覆(FAQ

問題1:肌少症只會影響老年人嗎?

回覆:
不!雖然肌少症在年長者中更為常見,但它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久坐不動、營養不均衡、長期壓力大,都可能導致年輕人提早面臨肌肉流失的問題。現代上班族因為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加上高糖高油飲食,使得肌少症的風險不斷上升。因此,不論年齡大小,從現在開始注意運動與飲食,維持肌肉健康才是關鍵!

 

問題2:我應該吃哪些食物來預防肌少症?

回覆:
預防肌少症的關鍵在於高蛋白飲食 + 關鍵營養素補充,以下是推薦的食物類型:

  • 優質蛋白質: 瘦肉、魚、雞蛋、豆腐、大豆製品
  • 補氣養血食材(中醫觀點): 山藥、黃耆、枸杞、黑芝麻
  • Omega-3脂肪酸: 鮭魚、亞麻仁油、核桃
  • 維生素D與鈣: 深海魚、蛋黃、牛奶、黑芝麻
  • 補充肌肉合成的BCAA(支鏈胺基酸): 雞肉、牛肉、乳清蛋白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黃耆能補氣,枸杞能養肝腎,而山藥能健脾胃、助消化,這些食材都可幫助肌肉維持與增強

 

問題3:每天運動多久才夠?應該做哪些運動?

回覆:
預防肌少症的運動應該包含阻力訓練(重量訓練)+ 肌耐力運動 + 適量有氧運動

  • 阻力訓練(重量訓練): 每週2-3次,例如深蹲、硬舉、伏地挺身
  • 核心與平衡運動: 例如棒式、單腳站立、瑜伽,增強身體穩定度
  • 有氧運動: 每週2-3次(快走、游泳、腳踏車),促進心肺功能,但不宜過量,以免肌肉流失

最理想的時間是每天30-45分鐘,每週至少5,可以依據自己的體力調整強度與頻率。

 

問題4:如果我沒有時間去健身房,我可以在家做什麼來維持肌肉?

回覆:
當然可以!在家也能簡單訓練肌肉:

  • 徒手訓練: 深蹲、弓步蹲、伏地挺身,這些不需要任何器材
  • 彈力帶訓練: 彈力帶能幫助增加阻力,加強肌肉強度
  • 核心訓練: 棒式、仰臥起坐,提高穩定性與核心肌群力量
  • 椅子輔助運動: 老年人可利用椅子進行坐姿抬腿、椅子深蹲,減少跌倒風險

只要每天安排15-20分鐘,持之以恆,長期下來也能有效維持肌肉

 

問題5:肌少症可以完全逆轉嗎?

回覆:
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是自然的生理變化,但透過適當的營養、運動和生活習慣,肌少症是可以大幅改善的!
根據研究,規律阻力訓練與高蛋白飲食,可以幫助老年人提升肌肉質量達到30%以上(註1)。關鍵在於「長期執行」,不論年齡大小,從現在開始保護肌肉,你的未來健康就能更有保障!

中醫觀點也認為,補腎健脾、行氣活血能幫助強化肌肉,因此可適量攝取黃耆、人參、當歸等食材來搭配日常飲食。

本文作者:草本上膳醫廚-黃子彥

共同作者:生活駭客羅藥師

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免責聲明:本文所提供之信息僅供參考,並非醫療建議。在進行任何飲食或健康改變前,請先咨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新北寵物大健走首度登場 早鳥報名送好禮

主視覺圖。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聯手中獸醫藥學會將於3月29日周六在淡水金色水岸步道舉辦「寵物AI大健走-新北認養萬金禮」活動,邀請所有飼主一起帶著毛寶貝健走,現場並有寵物用品市集、義診與義剪服務及闖關遊戲,還加碼贈送15萬元新北幣給予參與活動的民眾。活動報名方式請至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FB報名或至活動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JKSxsnHL1ULT9N2B7,早鳥報名將再享有好禮免費拿,動保處表示,該活動將透過AI科技結合愛心,幫助更多毛寶貝找到新家,同時也為市民及毛寶貝帶來健康、快樂的戶外健走體驗。

動保處與中獸醫藥學會攜手辦理今年度第一個大型毛寶貝認養活動,現場邀請銀駒奔騰-騎警隊、海巡署海巡偵搜犬區隊、陪伴犬協會、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寵物業經營管理系,以及多個新北動物保護社團共襄盛舉,活動結合了寵物AI科技整合,以AI科技結合動物醫院、寵物美容院、寵物品牌及通路,提供多元化服務與產品,讓飼主照顧毛寶貝更輕鬆便利。另外今年特別推出認養毛寶貝萬金禮,凡在活動現場認養毛寶貝,都將獲得由新北市政府與活動合作夥伴提供的「萬金禮」,包括領養補助、寵物食品、醫療保健等一系列精美禮品,讓毛寶貝從此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活動當天並有專業獸醫師現場為毛寶貝提供免費的寵物義診服務,讓牠們獲得健康照護。

本次健走活動日為3月29日周六上午9:00至下午17:00,於淡水區金色水岸步道,捷運淡水站出口1或出口3出來後,往淡水老街方向走,民眾可攜帶寵物健走闖關,闖關完成可獲得500元新北幣或等值好禮,當天成功犬貓認養就送900元新北幣,免費提供狂犬病疫苗施打,施打就送200元新北幣,另外也提供免費犬貓晶片植入,專業分科動物義診及義剪,讓寵物們獲得專業照護,並有多攤寵物市集,提供各式寵物用品,參加數量有限請盡早報名。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為鼓勵民眾認養不棄養,凡在今年認養動物之家的毛寶貝,都可獲得價值超過萬元的領養禮,給予飼主全面性支持,與飼主共同照顧毛寶貝健康,並期待當日能帶著毛寶貝一起來現場動健康,另提醒參與活動的飼主及毛寶貝們,依據新北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第7條第1項規定,飼主攜帶寵物出入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依寵物之體型及種類,使用鏈繩、箱籠或其他適當防護措施,以管控寵物行動並保護好毛寶貝,違者依同法第20條規定,處新臺幣3,0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

新聞來源:享新聞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全家便利商店 《共森》影像主題展盛大開展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今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正式啟動(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記者余政哲 / 綜合報導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今宣布,與全家便利商店「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正式啟動,邁入下一個里程碑。這項合作不僅是基金會環境教育推廣的重要支柱,更是全家長期投入社會公益與環境議題的具體展現。全家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吳采樺表示:「全家以全台超過4300間店舖做為環境教育基地,運用全家愛心大平台資源,過去五年累積募款突破1.1億,支持基金會推動全民環境教育,喚起民眾關懷土地的意識,延續《看見台灣》的影響力。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攜手基金會,讓這股力量影響更多人!」

▲全家全台4300間店舖做為環境教育基地,過去五年累積募款突破1.1億(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過去五年,在全家愛心大平台的大力支持下,基金會透過四大計畫—齊柏林空間年度主題環境影像展及「看見台灣』十週年北中南攝影巡迴展,培養關懷環境意識,創造180,000參觀人次,以「環境教育基地營」邀請近 14,000 名學生走進展館;走遍全台校園公益播放《看見台灣》與舉辦「飛閱台灣全家鄉」講座共超過 400 場教育推廣活動,影響超過60,000人;藉由「齊柏林環境紀錄獎」及「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等繼續看見台灣系列計畫,鼓勵新世代影像人才創作,讓記錄台灣地景不中斷,喚醒更多人對環境的關注。

下一個五年,基金會與全家將繼續以「每一塊錢,都是對環境教育的支持」為理念,邀請民眾於3/19-5/27走進全家門市,或透過全家APP響應捐款,支持環境教育推動。除持續帶領更多學童走進齊柏林空間、巡迴全台校園公播及講座,基金會也將拓展更多元的全齡環境教育,如「十年一刻空拍計畫」見證並記錄環境變遷、「國際環境影像展」喚醒大眾對環境的永續行動,及「逐岸行腳—跟著齊柏林視野環島」以雙腳親自踏上環台之旅,讓土地的永續傳承不間斷。

▲記者會宣布齊柏林空間第六檔影像主題展《共森》盛大開展(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

在大眾及全家零錢捐善款支持下,齊柏林空間第六檔影像主題展《共森》特選定3 月 21 日國際森林日開展!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我們該如何與森林共生?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表示:「我們看見氣候變遷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今年我們特別邀請 4 位創作者加入展示,嘗試挖掘邁向淨零碳排的可能解方,啟發更多人看見環境、加入改變的行列!」

本次展覽以「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為題,直視當代森林議題與困境,回顧台灣林業轉型的足跡,以及人與自然共存的日常。策展團隊在展場中依不同海拔林相,結合香氛創造多重感官體驗,更將台灣樹種轉化為小森靈,開發 MBTI 人格心理測驗,結合270 度環繞投影沉浸式劇場,觀眾可透過特殊手電筒找出藏於光影之中的森林精靈,在認識自己的同時,也深入了解台灣森林的豐富樣貌。歡迎社會大眾蒞臨參觀《共森》,一起看見,守護森林!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網址

https://www.family.com.tw/NewEnterprise/CSR/EcoFriendly/Article/63

【齊柏林空間】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8:00 (週二公休)

空間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淡水分局正對面)

空間電話|02-2629-1996

泰山企業x鎮瀾宮 推出5款調合油全新大甲媽包裝限定販售 滿額再抽限量媽祖金飾

▲泰山沈怡君總經理及大甲鎮瀾宮顏清標董事長共同為聯名商品祈福(圖/泰山企業提供)

記者余政哲 / 綜合報導

年度眾所期待的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已預訂於今年的4月4日起轎,泰山企業再度與鎮瀾宮大甲媽攜手合作,因應泰山今年75周年,特別精選五款調合油推出全新大甲媽限定版包裝,也是歷年來限定聯名版最多品項,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油品以及安心的保障。此次,也由泰山總經理沈怡君領軍管理團隊與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共同為此次商品進行祈福團拜。1950年從油起家的泰山企業,深耕台灣食用油市場長達75個年頭,作為食用油的專家,擁有多年調合油的研發經驗與技術積累。泰山的調合油產品選用優質原料,專業調配,確保每一滴油品都精純,真實自然,符合高標準的安心與口感需求。

▲2025大甲媽將於4月4日起駕遶境泰山聯名鎮瀾宮推出媽祖平安油買點心油品抽金飾(圖/泰山企業提供)

依據2024尼爾森消費者焦點訪談調查:消費者購買食用油時,注重煎煮炒炸一瓶搞定外、還能一次擁有多種油品的營養,因此此次聯名的五款產品包括均衡369嚴選調合油(2L)、好理調合油(2L)、精選蔬菜油(3L)、不飽和調合油(1.5L、2L)共五款商品,皆是泰山熱銷的明星商品,如:均衡369嚴選調合油就擁有優質Omega9以及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Omega3、Omega6,滿足消費者對均衡飲食的需求。

▲泰山x鎮瀾宮歷年來聯名最多品項 包含聯名的調合油、蔬菜油等五款產品(圖/泰山企業提供)

▲購買泰山仙草蜜、花生仁湯、八寶粥、紅豆湯滿168元即可參加抽大甲鎮瀾宮媽祖金飾抽獎活動(圖/泰山企業提供)

近幾年「媽祖繞境」已然成為發燒議題,媽祖商機也呈現暴風式成長,除了遶境沿途的擺攤商機外,與媽祖聯名的周邊商品也成為發燒品!泰山油品往年推出媽祖聯名商品皆有近兩成的業績成長,今年,希望增加聯名品項能為泰山油品再創保庇佳績。除了產品包裝有大甲媽加持保庇外,泰山調合油還誠意十足準備了「Follow媽祖Go平安」、「Follow媽祖Go健康」、「Follow媽祖Go事業」、「Follow媽祖Go學業」共四款L型夾,配合通路活動單筆消費滿件或滿額即可獲得一只。

▲於指定通路購買泰山油品消費滿件或滿額即可獲得媽祖L夾乙個(圖/泰山企業提供)

當然,繞境途中泰山也不缺席,預計將於起轎日(4/4)與回鑾日(4/9)擺設奉茶攤位,提供油品展示趣位互動並可立即線上優惠買、並奉上泰山純水和仙草蜜茶(每日限量供應),為信徒們加油打氣。(4/4奉茶攤位-台中市大甲區中山路一段593號 16:00~21:00。4/9奉茶攤位西螺新天宮前-雲林縣西螺鎮平和南路49號 11:30~16:30);經過的民眾只要現場追蹤泰山粉絲頁按讚,就可以參加摸彩抽獎,水晶招財樹、金箔平安福袋吊飾和金箔媽祖發財金等大家來拿;持續關注粉絲頁還有機會抽大甲媽整組系列平安油共5瓶(價值$888元)。

▲購買泰山全系列油品+指定點心任選品項滿168元即可抽價值2000元的大甲鎮瀾宮媽祖金飾(圖/泰山企業提供)

除了五款大甲媽限定版調合油,泰山純芥花油與全系列油品、泰山八寶粥、花生仁湯、紅豆湯和仙草蜜也加入這波媽祖商機潮,即日起至5月14日,任選上述品項購買只要發票金額滿168元即可上網登錄發票抽獎,獎項包括限量媽祖金飾、2026鎮瀾宮光明燈以及大甲媽壓轎金,沒辦法到繞境現場共襄盛舉的民眾也能有機會獲得媽祖的庇祐!

相關活動抽獎詳情,請參考泰山官網:https://www.taisun.com.tw/lottery-event/

若林創意「2025 Walkii Day」成果發表圓滿落幕 產官學界共探職場健康新未來

▲2025 Walkii Day 行動成就健康,祈願種下希望匯聚產官學能量,圓滿落幕。(圖/Walkii 若林創意提供)

記者張辰卿/報導

若林創意(Walkii)於114年3月21日下午2點至4點,在台北文創6樓成功舉辦「2025 Walkii Day」成果發表會,到場超過40家企業、100位貴賓,並且還特別邀請到健康促進政策的重要推手國民健康署賈淑麗副署長、吳眉萱代理科長為大家打氣。以及國家運動科學中心 黃啟煌執行長、康健雜誌 呂阡瑀總經理及企業代表 AEB宏碁資訊服務在現場深入探討職場健康趨勢與未來發展方向,其中包含 InBody 整合方案、員工心理健康、營養餐盤等全方位大健康方向。未來,更將整合運動場域,打造完整的企業健康生態系。

在發表會上,Walkii 除了分享對職場健康趨勢的觀察,也透過健康促進論壇「WalkiiTalkii」探討運動科技與預防醫學在企業環境中的應用,助力員工健康與工作效率提升。同時,Walkii 也正式發表其最新的員工健康與環境保育計畫——「健康森林」,展現如何透過創新的健康管理機制,讓企業同時實踐社會責任與環境永續。「健康森林」計畫自推行以來,已促成超過100家企業響應,成功種植近1,000棵樹木,並吸引超過20,000名企業員工積極參與。Walkii 與高雄愛種樹協會攜手合作,透過企業員工的每一步行動,種下一棵棵樹苗,讓企業在促進員工健康的同時,也能為地球環境貢獻心力。

▲結合職場健康與環境永續,讓企業員工的每一步轉化成為實際樹苗,種下希望。(圖/Walkii 若林創意提供)

為了表彰企業在計畫中的卓越表現,Walkii 在「2025 Walkii Day」也頒發出了三項特別獎項:

「最佳綠意貢獻獎」表彰在「健康森林」計畫中種下最多棵樹的企業夥伴。

得獎企業: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活力獎」表揚在「健康森林」計畫中,員工參與度最高、達標率最亮眼的企業夥伴。

得獎企業: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衛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商安富利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健康環保推進獎」特別獻給長期投入企業健康促進,並且多次響應「健康森林」計畫,持續推動員工健康與環境保護的企業夥伴。

得獎企業:宏碁資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華宏新技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透過健康促進與 ESG的結合,讓員工在運動時,能體會每一步為地球帶來的實際改變。(圖/Walkii 若林創意提供)

未來,「健康森林」計畫將持續擴展,不僅持續維護既有植樹成果、種植更多樹苗、維護生態環境,還將積極響應國民健康署職場健康認證方案,鼓勵更多企業投入職場健康管理,共同推動企業競爭力與全民健康的提升。

 

曾智勇出席「114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 預告12月辦理國際原住民族運動會

▲曾智勇主委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駐臺大使及學生合照。(圖/原民會提供

記者翁一如/綜合報導

原民會曾智勇主委(21)日出席「114 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開幕典禮,本次活動超過 5 千名選手參賽,也特別邀請由來自台灣8個友邦國家的在台留學生,包括吐瓦魯、帛琉、馬紹爾群島、貝里斯、聖露西亞、巴拉圭、史瓦帝尼及瓜地馬拉組隊參與,展現臺灣與南島民族間的文化連結與深厚的情誼。

▲原住民族委員會曾智勇主委致詞。(圖/原民會提供)

曾智勇強調原住民選手在過去國際運動賽會表現傑出,國人有目共睹,原民會一直透過各項計畫來支持推展原住民族運動,今年更投入 2 億元經費,支持頂尖優秀運動選手發展,未來將有更多優秀原住民選手於國際發光發熱。

曾智勇進一步指出,為促進國際交流、深化國與國友好關係及提升臺灣原住民族的國際能見度,原民會預計將於今年 12 月主辦第 1 屆國際原住民族運動會,邀請 14 個國家與臺灣 16 族原住民族共同競技傳統運動,透過運動和文化活動展現各國原住民族的傳統與價值,同時藉由活動外交推動全球對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視與支持。

數位學伴搭建國際友情誼 臺灣學子不出國門也能連結世界

▲澳洲雪梨慈濟人文學校與花蓮慈濟大學附屬中學藉由同步視訊分享生活周遭建築特色。(圖/僑委會提供)

記者翁一如/綜合報導

不用出國,也能與異國學生交流文化、分享生活點滴。僑務委員會推動的「國際數位學伴計畫」正為臺灣學子打開一扇連結世界的窗!這項計畫旨在增加臺灣與海外學生的國際交流機會,透過多元的互動形式,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從小培養跨文化溝通的經驗,還能促進語言交換。根據僑委會的統計,「2024 國際數位學伴計畫」上學期海內外有79 場次的互動交流,海內外學生交流並累積多達3,660 人次。

▲紐西蘭啟源教育中心與台北市雙園國民小學於交流中,紐西蘭學校介紹北島風光。(圖/僑委會提供)

「國際數位學伴計畫」如同為海內外學校搭起一座數位橋樑,讓師生們發揮創意,設計出各式各樣精彩的交流活動。有的學校克服時差,進行同步線上交流。例如,澳洲雪梨西北中文學校就與台灣的光仁高級中學進行視訊會議,讓學生們先自我介紹,接著針對共同撰寫的電子書內容進行討論與修改.。又如,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與屏東縣竹田國中在正式線上交流前,先安排學生互通兩封筆友信,線上相見歡時,兩校學生不僅自我介紹,還分享了彼此文化中獨特的節慶,像是萬聖節與中元節的差異。

▲Ravenscroft School與竹南高中媒合,並在課堂上閱讀臺灣寄送的卡片。(圖/僑委會提供)

當然,考量到海內外時差問題,非同步交流也成為許多學校的熱門選擇。臺北市立仁愛國小就與美國好消息華語學苑的學生們進行筆友信件交流,除了自我介紹,還結合農曆新年,讓臺灣學生書寫春聯、新年賀卡並準備環保袋等紀念品寄給海外學伴,甚至分享年度代表字。新竹縣仁愛國中則與美國Saint Andrew’s School

的學生們透過 Padlet平臺分享彼此最喜歡的零食以及學校和課程的介紹影片。更有學校別出心裁,如越南胡志明臺灣學校與高雄烏林國小,互寄裝滿兩地特色零食與文化用品的交流箱,讓彼此透過「味蕾」與實物認識異國文化。德國阿里山中文學校與金門開瑄國小則是以影片及照片分享兩地風光,並在節慶時互寄明信片與特色小禮物..。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交流活動都緊扣著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並巧妙融入語言學習。例如,華園中文學校與高雄市立右昌國中在九月初就完成學生名單配對,並透過教師線上會議討論交流計畫,後續更安排學生互換電子海報設計及自我介紹錄影檔。瑞柏中文學校與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則以筆友方式交流過節經驗,第一次的主題是自我介紹並介紹感恩節,第二次則是分享過農曆新年的經驗,並鼓勵學生用中文或附上中文的英文進行書寫。

透過「國際數位學伴計畫」,學生們不僅練習了外語,更深入了解了不同文化,建立了珍貴的跨國友誼。正如桃園中壢高商與美國University of Detroit Jesuit High School 的學生們,除了透過自製明信片進行自我介紹,分享生活特色與在地地標,更錄製影片「一覽真實生活中的模樣」,最後還互換 Instagram 帳號,延續這份跨海情誼。兩校甚至還舉辦了零食分享會,讓學生透過品嚐彼此國家的特色零食,體驗不同的飲食文化。

根據僑委會表示「國際數位學伴計畫」為學生們創造了寶貴的國際交流機會,也豐富海內外學校的課程內容。未來,期待更多海內外學校能夠加入這個行列,讓臺灣的年輕世代在求學階段就能與世界接軌,培養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

若您是海外僑校或主流學校的臺裔教師,或是國內中小學的老師,對「國際數位學伴計畫」有興趣,歡迎隨時關注僑務委員會的相關資訊,一同為孩子們的國際教育努力!

萬能科大53週年 蘇俊賓力讚:培育產業人才 影響力與日俱增

▲蘇俊賓慶祝萬能科技大學創校53週年。(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21)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萬能科技大學創校53週年校慶」時表示,萬能科大精準掌握國家產業需求,培育相關優秀人才。相信萬能科大將持續發展為臺灣極具影響力的高等學府,成為桃園重要的學術教育中心,市府也將全力支持學校發展,培養學生更強的競爭力。

蘇俊賓提到,他曾多次與萬能科大莊校長及其帶領的團隊交流,該校持續與市府各單位保持緊密且積極的合作關係。在少子化的趨勢中,萬能科大招生人數仍然逆勢成長,學生畢業後的職涯發展更是優於多數同類型學校。

蘇俊賓進一步指出,臺灣正面臨少子化與人才供需失衡的挑戰,部分領域急缺技術人才,卻難覓合適人選;而部分領域則出現人才過剩、機會不足的情形。萬能科大團隊卻能精準掌握未來產業脈動及需求,積極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優秀人才。特別是在航空與物流領域,萬能科大已成為全臺優秀人才的搖籃,該校更是全國唯一與中華、長榮及星宇三大航空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的學校。無論是來自設計學院、觀光餐旅暨管理學院,還是航空暨工程學院的學生,畢業後都能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充分展現萬能科大的辦學實力。

▲萬能科大53週年!桃園副市長力讚:培育產業人才 影響力與日俱增。(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青年局表示,市府攜手萬能科技大學及12所大專院校組成「桃園校園創業聯盟」,從校園階段即提供創業支持,延續至畢業後。市府已設置9個青創基地,包括青創指揮部、安東青創基地、新明青創基地、桃園設計庫、社企平鎮館等,提供進駐團隊低租金辦公空間、業師資源、創業陪跑機制及國內外資源鏈結;並成立「桃園天際線加速器-Skyline」作為首座新創加速器,著重扶植中後期新創企業,協助取得國內外資源與市場,並與多國企業及國際加速器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更將與全球知名的Plug and Play平台合作,強化桃園新創生態。

青年局說明,市府透過1日職場體驗,讓青年深入企業實地操作,了解職場運作與產業趨勢。同時,推動青創實習,媒合校園人才進入新創公司,提前熟悉創業環境,並結合桃園百家企業,提供千項職缺,協助青年在地就業與實習,促進青年順利銜接職場。

2025桃園設計盛會 「美學體驗‧設計有感」特展揭幕 引領創意新潮流

▲桃園城市創意設計中心2025特展開幕。(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副市長蘇俊賓(21)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美學體驗‧設計有感』桃園城市創意設計中心2025年度特展」時表示,桃市府在去(2024)年成立了桃園城市創意設計中心,致力於匯聚桃園的設計能量,並與在地社區資源緊密結合,推動設計向下扎根、向外擴散,讓藝術在桃園生根茁壯。這次特展除了展現專業設計者與地方社群共同參與的豐碩成果,更從「社區共創」與「歷史爬梳」等多重面向,巧妙地將設計語彙融入空間、產品與故事之中,呈現出桃園深厚的文化底蘊。

▲蘇俊賓在「桃園城市美學未來願景牆」上,進行即興的老廟速寫,並寫上「桃園美學」字樣,象徵著桃園城市美學與在地人文脈絡之連結與共融。(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蘇俊賓強調,面對城市的轉型與快速擴張,桃園選擇了一條「雖然艱難但更有意義的道路」──不僅追求「創新」,更重視「連結」與「根源」。桃園城市創意設計中心不僅導入設計力並推動社區共作,更深入結合在地文化與歷史脈絡,與居民產生情感共鳴,共同書寫屬於桃園的獨特故事。他以桃園36年來人口增加100萬以及曾被戲稱為「全臺最醜車站」的臺鐵中壢站為例,說明桃園的美感一直存在,但因城市快速發展,原有空間逐漸不敷使用,擴建破壞了整體美感與和諧。桃園城市創意設計中心的成立,正是希望在城市發展中,透過藝術與設計力的導入,讓桃園的故事更加精彩。藉由與在地社區的深度對話,讓居民共同參與歷史脈絡的梳理,將設計力與桃園的原生文化相結合,無論是生態、宗教、環境還是歷史,都能透過藝術與設計重新被人們看見,甚至發揚光大。

▲桃園城市創意設計中心2025特展開幕。(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蘇俊賓也透露,2026年「臺灣設計展」將在桃園舉行,期望能讓全世界看到「有故事、有設計力」的桃園。他也期許未來有更多在地力量與設計團隊加入,為桃園注入新的城市美學與文化動能,讓桃園在設計的道路上不斷攀升,展現更耀眼的風采。觀展期間,蘇俊賓也在「桃園城市美學未來願景牆」上,進行即興的老廟速寫,並寫上「桃園美學」字樣,象徵著桃園城市美學與在地人文脈絡之連結與共融。

文化局表示,本次展覽以「城市對話框」為核心理念,展現桃園推動城市美學的歷程。展覽於中原文創園區10號倉展出,共有A、B、C及D等4個區域。A區為介紹城創中心成立緣由與目的;B區呈現公部門美學改造與設計培力課程的成果與反思;C區展出藝術進入社區計畫,展現藝術家與在地居民共創的13區成果;D區則分享舊城再生計畫,包括城創中心進駐大廟景福宮旁歷史建物的活動成果。活動詳情請至桃園市城市創意設計粉專查詢。

東勢某工廠傳虐犬棄養 中市動保處將嚴懲重罰

動保處派員前往訪視(紅衣為新飼主)。(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針對東勢某處工廠傳出虐犬棄養事件,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已依檢舉事證積極調查中,對於行為人涉及虐待、傷害及棄養動物兩行為,將依違反動保法予以重罰,最高可裁處新臺幣22萬5千元,並將違法民眾列為飼養黑名單。

動保處表示,經了解,在東勢區一處工廠工作的張姓男子,向朋友領養一隻哈士奇幼犬後卻有虐打行為,民眾已將相關影片事證檢送動保處,動保處正積極調查,將依法重罰,絕不寬貸。

動保處也說,該隻哈士奇幼犬經送往動物醫院檢查,犬隻精神及行動狀況尚屬良好,但偏瘦且鼻部擦傷,目前已由新飼主照顧中,犬隻與新飼主互動良好,且飼養人非禁止飼養動物黑名單。動保處後續將協助辦理晶片轉讓及持續家訪追蹤。

動保處提醒,為保障動物福利,民眾送養時可自「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https://www.pet.gov.tw/Web/O201_Fido.aspx 查詢認養人是否遭列為飼養黑名單,避免將動物送給不適任飼主。

新聞來源:享新聞

北海岸最美賞櫻路線 三生步道粉色花海正盛開

三生步道入口意象更新。

隨著春暖花開,三月正是出遊的最佳時機。新北市漁業處推薦遊客來三芝享受北海岸美麗景點,來後厝漁港聆聽療癒海浪,感受寧靜氛圍,還可以順遊至鄰近的三生步道,於櫻花樹下悠閒漫步,感受到櫻花與海風交織的春日浪漫氣息。

隱身於淡金公路旁的後厝漁港,是三芝區唯一的漁港,停泊了許多中小型漁船,形成陽光、海浪及漁船相互輝映寧靜畫面,在漁港內設有漁具倉庫,其純白外牆融合了「青春山海線」的色彩元素,繽紛且充滿童趣,而在漁具倉庫2樓更有設置景觀平台,提供了一望無際的觀景角度,讓遊客可以從高處一覽漁港的靜謐美景,尤其在黃昏時分,當夕陽的光輝灑在倉庫上,景色格外迷人,成為遊客遠離市區喧囂及繁忙生活的避風港,除了漁具倉庫美麗的景觀,後厝漁港亦設置友善垂釣區域,吸引不少釣客前來享受釣魚樂趣,無論是平日還是假日,總能見到垂釣愛好者在港邊靜心釣魚,已成為北海岸老少咸宜的聽海遊憩的絕佳秘境。

在鄰近後厝漁港只要10分鐘車程的三芝三生步道,超過上百株的櫻花如雲霧般覆蓋2公里的步道,形成一幅美麗的春日畫卷,春季時各式品種櫻花陸續綻放,吉野櫻、山櫻、八重櫻、昭和櫻交織成一大片粉紅林,散發出春日滿滿的粉色浪漫,美景令人陶醉!無論是漫步在步道中,還是靜坐於步道旁,都是一場心靈的療癒之旅,讓遊客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氣息。

新北市漁業處表示,後厝漁港升級的漁具倉庫,從舊有的貨櫃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物,提供20間收納空間給漁民使用,使港區舒適度大升級,而民眾在尋訪後厝漁港周圍的三芝三生步道後,不妨前往石門區富基漁港內的富基魚市,大啖當季尚青的現撈海產,或是前往石門區草里漁港內的金點草里驛棧,品一杯咖啡,享受悠閒的午後時光,體驗北海岸沿途迷人的旅遊景點,度過一個難忘的春日假期!

新聞來源:享新聞

法國藝術家操刀主視覺!2025法國生活節5/23駁二盛大回歸

去年締造3日11萬人次的「法國生活節在高雄」,2025年5月23日至25日即將再度重返駁二!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表示,市府再度攜手法國在台協會與台灣法國人協會,以「法國蔚藍海岸」為主題,邀請法國知名插畫家操刀主視覺,透過藝術文化、美食與科技,以更盛大規模打造沉浸式台法文化體驗,更倡議海洋保育,「邀請大家一起享受這場精采可期的台法盛宴!」

【呼應聯合國海洋會議!高雄港灣連結蔚藍海岸】

法國生活節在高雄第二年將在五月盛大登場,由高雄市政府與法國在台協會(Bureau Français de Taipei)與台灣法國人協會(Association des Français de Taiwan)共同主辦。呼應2025年法國尼斯將舉辦第三屆聯合國海洋會議(UNOC),今年法國生活節以「法國蔚藍海岸」為主軸,融合高雄港灣城市特色與海洋文化,讓民眾享受法式風情,也能認識海洋文化及環境永續重要性。

延續去年熱潮,內容涵蓋藝術、滾球及法式音樂,今年更加入VR科技元素、戶外講座及海洋文化體驗,也將再度集結在地特色品牌、法式餐廳及知名烘焙品牌。法式品牌市集即日起開放報名,期待集結更多品牌加入,全方位呈現台法交融的文化盛宴。(品牌市集攤位報名連結:https://reurl.cc/3K1YLM另開新視窗

【將駐村駁二!法國知名插畫家操刀主視覺】

今年主視覺特別邀請2025福爾摩沙藝術駐村計畫藝術家—法國插畫家克里斯(Christopher Boyd)擔綱設計,透過生動筆觸,勾勒高雄與南法蔚藍海岸城市共有的海洋風情、傳遞永續海洋理念。

「我將在活動期間以巨幅漫畫的形式展示藝術作品,這將是一部以趣味生動的風格融合法國和高雄的俏皮漫畫!歡迎大家參觀我的工作室,觀賞我在台灣期間創作的作品。」克里斯表示很榮幸能設計並參與法國生活節,他將在4月至6月於駁二駐村,「這是與台灣人分享作品的好機會,希望可愛插畫讓每個人感到溫暖!」

【規模更甚去年!台法文化盛宴加入VR元素】

法國在台協會龍燁(Franck Paris)主任分享,「繼去年成功舉辦之後,法國生活節在高雄將迎來第二年,文化體驗將更加豐富。有著充滿活力的蔚藍海岸精神,本次活動不只有美食,還有海洋主題的藝術工作坊、展覽、VR體驗、遊戲和座談。這是法國與高雄之間深化合作的證明,透過創意和共同經驗使我們的文化交流更加緊密。」

「2024年結合巴黎奧運,今年則呼應聯合國海洋大會,以海洋永續為主軸,展現高雄與法國的海洋文化共鳴。」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表示,法國生活節在高雄將定期舉辦,成為連結高雄及法國的重要橋梁,持續促成實質合作。5月23日至25日歡迎高雄市民、台灣及國際朋友一起到駁二參與!駁二

新聞來源: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