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79

《時尚・無盡》如四季循環生生不息 臺北時裝週AW25開幕秀引領全循環未來

文化部長李遠(中)出席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無盡」開幕秀與Claudia Wang 王子欣(左2)、DYCTEAM Fly趙之逸(左4)、GIOIA PAN潘怡良(左6)、oqLiq洪琪(右6)、UUIN 劉子超(右4)、WEAVISM 織本主義 Tony陳璽年(右2)及6家紡織業者代表合影。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臺北時裝週AW25今(27)日登場,參與品牌無不發揮創意,將海洋回收紗、廢布等材料再製為時裝,傍晚開幕秀融合數位打版技術與環保材質,打造6套展現永續設計美學的服裝,並透過3D虛擬人形展演,勾勒出綠色時尚與科技創新的交匯點,揭開永續時尚的新篇章。

文化部舉辦的「臺北時裝週AW25」,今年以「時尚・無盡」為主題,從一件服裝的誕生窺看永續之道,深入服裝製作歷程,攜手臺灣6家頂尖紡織業者與6位設計師,從布料選擇、服裝製作到最終成品,每一環節皆貫徹永續概念,以服裝呈現「全循環」概念及「數位打版」技術,打造從零出發又回歸到零的永續時尚潮流。

 臺北時裝週AW25今天傍晚舉行開幕秀,特邀金馬獎影后陸小芬、唐綺陽、GEmma吳映潔、鍾瑶、程予希、張睿家、陳彥嘉及男團ARKis等藝名人站台,力挺臺灣實力品牌,見證時尚與永續科技的嶄新融合。

Evoto
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無盡」開幕秀- Claudia Wang X力鵬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場開幕秀由6位臺灣設計師與6家不同臺灣紡織品牌合作,包含Claudia Wang與力鵬企業股份有限公司、DYCTEAM與遠東新世紀股份有限公司、GIOIA PAN與菁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oqLiq與新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UUIN與旭寬企業股份有限公司、WEAVISM織本主義與和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無盡」開幕秀- oqLiq X新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
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無盡」開幕秀- oqLiq X新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

 設計師們使用科技全循環概念布料製作的6套服裝,並利用數位打版及3D虛擬人形技術輔佐,在結尾投射出數位打版影像,一次秀出6名設計師的數位打版成品。

B4a26f26 33df 4824 8e59 1ac82b8cda13
文化部長李遠(中)出席臺北時裝週AW25「時尚・無盡」開幕秀,手持鳳梨纖維製成的提袋受訪。

 今年開幕秀首創亮點還特別安排民眾互動,在開秀前30分鐘,首度開放直擊臺北時裝週執行演出的幕後實景,民眾可看到模特兒補妝、整理髮型、設計師調整服裝細節,接著入場看秀,近距離觀看服裝。

觀光署攜手黃小玫推出《一起去旅行》音樂影片 引領民眾探索台灣觀光100亮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為推廣國旅加強宣傳「台灣觀光100亮點」,與創作才女黃小玫攜手合作《一起去旅行》音樂影片,本(114)年3月27日在交通部舉辦發表會,希望能透過影片中感動溫馨的日常,邀請民眾帶著身邊最親愛的人,一起來趟國內深度旅遊。發表會上也公布苗栗縣與連江縣為4月亮點主打星,邀請民眾前往走訪苗栗賞桐秘境、卡蹓馬祖藍眼淚,及一系列精彩主題活動與好康優惠。

《一起去旅行》宣傳影片在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連江縣縣長王忠銘、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22縣市觀光局處、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代表的見證下首映。黃小玫表示,創作理念是希望能透過影片中,新婚情侶、朋友閨密、孝親母女、樂活父子四組演員間感動溫馨的日常相處,融入百大亮點旅程,創造許多美好回憶,鼓勵大家及時帶著身邊最親愛的人一起旅行。

02
觀光署攜手22縣市政府與各風管處共同推動台灣觀光100亮點

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表示,透過影片中「台灣觀光100亮點」的美麗場景,讓大家重新發現台灣之美,邀請民眾帶著身邊最親愛的人走訪彼此喜歡的景點,期能帶動蜜月旅行、青春輕旅、銀髮樂齡、親子共遊共學之國旅熱潮。觀光署自113年11月起帶領各縣市推動「台灣觀光100亮點」,透過「環島月月Party」每月輪流由各縣市擔任主打星,4月份由苗栗縣與連江縣接棒,共同推出亮點主題活動與好康優惠。觀光署在當月也聚焦宣傳主打星縣市,搭配主打月每季推出台灣觀巴加碼優惠,除原有兩人同行一人免費外,遊客於114年第2季(4-6月)參加苗栗、連江、台中、南投、澎湖地區之行程,更可享3折優惠,百大亮點可說是月月有活動、處處都精彩。

04
四月主打星連江縣推出馬祖藍調時光系列活動,連江縣縣長王忠銘蒞臨宣傳邀請大家卡蹓馬祖

連江縣縣長王忠銘推薦遊客4月份參加「馬祖藍調時光」系列活動,包括「收服鷗霸踩點」、「坤坵許願沙灘圓夢」、「春遊馬祖消費集章送好禮」等精彩主題,4月份更加碼跳島大坵抽超Q鹿角造型髮箍,結合藍眼淚特色自然景觀,完美串聯北竿大坵島、馬祖地質公園、莒光坤坵沙灘3處亮點。

03
觀光署邀請創作才女黃小玫拍攝宣傳MV推廣台灣觀光100亮點

苗栗縣副縣長邱俐俐指出,苗栗是台灣賞桐花的熱門地點,結合浪漫四月雪季節特色,推出「苗栗精彩耀眼」活動,力推苑港漁港、鯉魚潭水庫、明德水庫、雪見遊憩區、觀霧遊憩區與舊山線鐵道等6大亮點,搭配5條精選遊程,並推薦23條豐富的賞桐路線,也配合觀光署電子集章抽獎提供加碼抽Dyson 吸塵器等多項好禮。

「創新美力」!2025台北國際美容美甲美睫展亮眼登場

▲台北國際美容美甲美睫展盛大開幕,主辦單位與業者共襄盛舉。(圖/美容展提供)

記者杜明賢/台北報導

由聯合報系集團旗下聯合線上公司、法蘭克福展覽公司共同主辦的第35屆台北國際美容保養展暨美甲美睫博覽會(Beauty Expo 2025),今(27)日起至30日一連四天在台北世貿一館揭幕。本屆展出以「創新美力」為主題,吸引來自五個國家的230家業者、共計500個展位參展,相較上屆參展商數量增長近一倍。活動不僅匯聚台灣在地創新與全球領先技術,同時橫跨科技、國際認證新品與新興職業,首日開展即吸引上萬人前往朝聖,為國內美容產業寫下更多無限可能。

聯合線上執行長孫志華於開幕儀式中表示:「三十五年來,這個展會已從一個單純的產業聚會,成長為亞洲美容產業的重要平台。這段歷程不僅見證了台灣美容產業的蓬勃發展,更體現了我們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決心。今年,我們以「BEAUTY BY INNOVATION 創新美力」為主題,這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聯合線上對美容產業未來發展的願景。我們深信,唯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更貼心的產品與服務。」

▲消費者參與熱絡,首日吸引萬人朝聖。(圖/美容展提供)

法蘭克福展覽集團董事會成員Stephan Buurma強調,很榮幸參與Beauty Expo 2025活動,這是雙方戰略合作成果。從護膚品、化妝品到髮妝等各個美業領域,台灣消費者以對創新及多元產品的熱情而聞名,這使台灣成為法蘭克福Beautyworld品牌擴展全球的重要戰略市場。

2025台北國際美容保養展暨美甲美睫博覽會將從即日起一連四天展出至3月30日,匯聚亞太美容專業人士,共同探索引領台灣美容與個人護理市場未來發展的尖端產品、技術及趨勢。根據statista網站,目前台灣美容與個人護理市場總值超過1,860億台幣,預計至2030年將以5.1%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擴大。

本屆展覽匯聚亞太美容供應鏈各環節的專業方案,更是串聯台灣美業重要角色:通路商、美業技職者、創業者與供應商的最佳平台。參觀者可以探索ELT COSMETICS和DR.CELLIO-CELLIO的創新護膚配方,NALU 的獨特美甲美睫方案,以及由ES INTERNATIONAL代理的熱門韓國品牌MEDI-PEEL、Dr. Jart 和 JM Solution。ABio materials展示了突破性的生物技術及其ExoTraction®外泌體提取技術,而Guangzhou Caixuan Cosmetics則提供專業的美甲凝膠。展會還展示了Caddireat Innovation 功能性服飾和 Lien的健康酵素飲品以及多家OEM、ODM及包材的服務方案。

▲ 年輕族群對美麗的追求與日俱增,帶動美美產業逐年成長。(圖/美容展提供)

台灣光學元件龍頭大立光電旗下「大立健康美麗事業」,與中華科大進行產學合作,跨足美睫美甲領域並開放加盟,也推出保健食品。同樣令人矚目的是博惠生技,推出獲得國際化妝品成分命名委員會(INCI)認證的「EXOGAIA」,以荷葉與羊胎盤雙外泌體技術顛覆美粧市場,展現台灣實力。智必立國際以半導體級低溫冷電漿技術打造家用美容神器「Jubi Plasma」,瞬間提升保養品吸收效率,掀居家醫美革命。赫蒂法則展示了結合天然植萃與生物技術流程的創新醫美保養品和保健品,更將於現場展示AI肌膚檢測。另一焦點來自樹王生醫,將台灣千年巨木如檜木、牛樟提煉成具科學效益的芳香分子產品讓在地文化資源化身全球健康美容新寵。就是紅與台塑生醫合作開發、搭配日本山葵萃取的高效洗護產品,強健髮根,通過ISO、歐盟SCCS、美國CIR多重認證,提供安全穩定的專業級護理。

此外,展會不僅聚焦技術創新,更開啟職業新藍海。荷森美業為全台重要紋髮教育機構之一,3年內培育出百位年薪百萬的紋髮師,搭配365天無限複訓與專利假皮技術,讓零經驗者也能快速轉型高薪創業。而台灣首家獲得ISO9001「耳道放鬆管理認證」的采耳培訓品牌,將傳統采耳升級為頭、眼、肩、頸的全方位舒壓體驗,成為健康生活新趨勢。

聯合線上公司總經理官振萱表示:「從巨木精油到電漿美容,2025台灣美容展將以創意與實用兼具的亮點,引領全球美麗新潮流。這次展會不僅展示台灣美容產業的科技實力,更結合在地文化與國際視野,為專業人士、創業者與通路商提供無限商機。」

另外,「2025亞太國際美業趨勢論壇」於開幕日同步舉行,活動匯集了韓國Trendier.ai首席產業分析師Lucie Shin和日本BeautyTech.jp總編輯 矢野貴久子等專家揭示了塑造亞洲美容格局的尖端趨勢,包括韓國對全面性暗瘡解決方案、「慢老化3.0」、柔和氛圍的化妝美學、多功能的跨類別創新產品和化妝前護膚創新。

▲國際際貴賓導覽現場,感受全球美業品牌的匯聚與交流氛圍。(圖/美容展提供)

除主展覽外,現場另有系列精彩的延伸活動。包括「國色芳華,明珠獻藝」以及由台灣美髮美容沙龍協會(THBA)主辦的「春姿綻放 • 魅力新生」2025春魅髮妝時尚大秀。

其他還有多場Beauty Talk專業講座,話題涵蓋「破解保養迷思,認識肌膚真實需求」、「美感變現:解鎖短影音在美業的獲利潛能」及「美業數位轉型:社群時代的品牌突圍術」等,由美女皮膚專科翁子玉醫師、數位行銷專家Angus及Jordan等專業人士主講。

專業競賽及展示區包括「指尖傳奇.廿載新知 – TNA國際美甲藝術展暨大師論壇」,展示最新美甲技術和趨勢。

國際交流活動方面,展會期間還將舉辦「TBNF x 2025世界年度夫人先生」菁英台日交流盛典,以及「國際台步教父『史帝芬』台步教學」等活動。

桃園建設大躍進 張善政感謝不動產公會 助力城市發展

▲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大會 張善政感謝公會協助城市發展。(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晚間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監事大會」時表示,桃園當前建設蓬勃發展,從都市更新到基礎建設,感謝不動產同業公會的專業支持,公會是桃市府與業界間不可或缺的重要橋樑,助力桃園不動產產業優化,為城市發展注入重要動能。

張善政表示,唯有各機關通力合作以及業界協力支持,才能推動桃園不斷進步,在都市更新與建設方面,都發局致力老城區更新、地政局積極推動土地變更、工務局持續開闢道路、消防局更新法規,另外也要感謝桃園六位立法委員,積極爭取中央資源挹注地方建設。

桃園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第十五屆理事長劉守禮表示,公會長期致力於公益事業,從文化、教育到體育等多元面向,體現「取之於社會、回饋社會」的核心理念,公會將持續關懷社會,支持桃園建設。

桃園生育率六都最高 孕產期運動+成長課程開跑 助力幸福育兒

▲桃園孕產期媽咪運動推廣及成長課程正式開跑 張善政:持續推動全方位婦幼友善措施。(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下午前往中壢區,出席「桃園市孕產期媽咪運動推廣及成長課程開跑」時表示,自婦幼發展局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創新婦幼福利政策,其中包括此次推出的孕產期媽咪運動推廣及成長課程。在近期民調中,桃園市成為六都中年輕夫婦生育意願最高的城市,未來桃市府將持續推出各式婦幼友善措施,致力將桃園打造成婦幼友善的宜居城市。

張善政鼓勵在場的孕媽咪們邀請家人一同運動,不僅能提升運動意願,還能增進彼此的支持與陪伴,並預祝所有準媽媽都能順利迎接健康寶寶。活動現場,張善政也與孕媽咪進行有獎徵答互動,並在瑜伽老師的指導下,親自體驗孕婦瑜珈,感受一系列讓媽咪們能夠安心、放鬆的課程氛圍。

婦幼發展局表示,市府持續為婦女健康提供完善的婦幼福利及健康措施,包括好孕專車、放寬生育津貼設籍條件、擴大凍卵營養金補助對象等。今(114)年更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推出孕產期媽咪運動推廣及支持系列課程,於婦幼親子場域開設孕產媽咪、親子及伴侶運動、心理健康與關懷支持課程,希望透過家人的支持與陪伴,幫助孕期及產後媽咪找到適合的健康生活方式。

體育局指出,為幫助孕產婦培養正確的運動知能,市府特別設計孕產婦運動指南(343孕動)。在懷孕未滿12週的初期階段,可選擇輕柔的散步運動,有助提升心肺功能;12週至36週為懷孕中期,隨著腰痠背痛頻率增加,此時建議從事游泳、孕婦瑜珈、低強度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或伸展運動等較為安全的活動;36週以上的懷孕後期,則可進行慢走或爬樓梯等輕度運動。不過仍提醒孕產婦,應依自身狀況諮詢婦產科醫師,以安全為首要原則,選擇各孕期合適的運動。詳細課程資訊可至體育局「桃趣總動園」粉絲專頁或桃園市政府婦幼發展局最新消息及桃園市基督教女青年會粉絲專頁查詢。

樂天桃猿開季祈福 張善政祝願奪冠 總冠軍獎盃帶回桃園

▲樂天桃猿棒球隊赴仁海宮祈福 張善政祝福球隊奪冠。(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下午前往中壢仁海宮,出席「樂天桃猿職業棒球隊中華職棒36年祈福活動」時表示,中華職棒36年例行賽即將開打,樂天桃猿棒球隊主場首戰將於本周日(30日)下午登場,祝福樂天桃猿棒球隊旗開得勝、出戰順利,相信在中壢仁海宮天上聖母的庇佑下,樂天桃猿將能實現桃園市民與球迷的期待,在本次賽季奪得耀眼戰績,將總冠軍獎盃抱回桃園。

中壢仁海宮董事長王介禧表示,感謝張市長對宗教文化與體育發展的全力支持,讓宗教信仰與棒球運動相結合,成為全民共享的盛事。今(114)年也適逢中壢仁海宮創建200周年,特別準備金獅及發財金贈予球團,期盼為球團帶來好運,祝福樂天桃猿棒球隊旗開得勝,勇奪佳績。

體育局表示,感謝樂天桃猿長期與市府共同合作,為桃園球迷推出許多在地化的服務,培養屬地球迷。市府近年也大力推動球場「外野看台電視牆更新」、「場地排水及噴灌系統改善」、「夜間照明系統優化」、「外野看台地坪及座椅更新」等各項優化改善工程,提供球員良好的比賽場地,同時也為球迷帶來更舒適的觀賽環境及體驗,邀請市民朋友在新賽季期間,進場為球隊一起加油打氣。

大溪區義和活動中心正式啟用 鄰里交流、社區活動新場域誕生

▲大溪區義和市民活動中心落成啟用 張善政:打造多元活動空間凝聚鄰里向心力。(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上午前往大溪區,出席「大溪區義和市民活動中心啟用典禮」時表示,義和里近年居住人口穩定,當地居民對活動空間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桃市府積極與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協商,將原作爲沉澱池的國有土地撥用給市府使用,活動中心啟用後,不但可讓義和里及周遭里民有休閒交流及辦理活動的集會場所,也讓此空間成為鄰里之間維繫彼此情誼的重要據點。

張善政指出,義和中心能順利落成,除了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分署撥出國有土地予市府外,也有賴大溪區公所的用心規劃設計,克服沉澱池及基地水土保持等問題,以基樁加厚板設計等方式加強建物結構穩定,才有今日優質的活動中心供里民們使用,市府也會持續努力,讓市民朋友們都能享受到最完善的公共設施與資源。

大溪區公所表示,義和市民活動中心共經過1年多的工期,耗資約2,300萬元。場館內部規劃里辦公室、市民活動空間、簡易廚房、儲藏室及緊急發電機房等,為當地里民打造兼顧休憩互動及緊急避難的優質空間。未來活動中心亦可提供多元化使用,包括社區關懷據點、各類健康促進課程和技藝班隊等活動,盼為里民打造舒適友善的公共環境,增進鄰里彼此互動、凝聚社區向心力。

台語音樂迷注意 桃園「台語歌ê音樂人生」5月25日壓軸開唱

▲台語歌ê音樂人生系列活動 張善政邀市民欣賞台語音樂饗宴。(圖/桃園市新聞處 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27)日上午前往中壢區中原文創園區,出席「2025桃園閩南文化節前導活動-『台語歌ê音樂人生』系列活動記者會」時表示,今(114)年桃園閩南文化節將於6月正式登場,本次系列活動以「台語歌ê音樂人生」作為暖身企劃,每月推出精彩內容,壓軸演唱會將於5月25日在中壢藝術館音樂廳舉行,免費門票預計5月5日開放索取,邀請市民朋友一同感受這場難得的台語音樂盛事。

張善政提到,今日開展的史料特展,展出珍貴台語歌手稿,帶領民眾回顧1930年代以來的台語音樂發展歷程。「台語歌創作講唱會」由董事長樂團主唱吉董分享新台語歌的變遷,透過演唱呈現不同時代的音樂特色。5月則規劃「傳唱台語經典歌曲演唱會」,希望讓更民眾看見桃園音樂人對台語歌壇的貢獻。

董事長樂團主唱吉董在記者會上分享,自己從小聆聽台語老歌與民歌成長,深受90年代新台語歌影響,逐漸發現台語音樂能夠展現更多創新風格。演唱會將特別企劃自1930年代至2000年代的台語音樂脈絡,邀請國寶級歌后文香、嘻哈祖師劉福助、金曲歌王許富凱等重量級音樂人,共同演繹經典歌曲,還包括董事長樂團改編羅大佑《火車》的台客搖滾版本。

文化局表示,本次系列活動獲文化部補助,並與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合作。自即日起至4月27日於中原文創園區11倉展出「經典台語流行音樂特展」,勾勒1930至2000年代台語音樂的發展脈絡。會場中精心布置了各類音樂載體與珍貴文物,從留聲機、蟲膠、黑膠唱片、卡帶到CD,逐一呈現台語音樂歷史的變遷與軌跡,並設有KTV電話亭互動體驗區,讓民眾透過歌聲與歷史對話,感受濃厚的音樂文化氛圍,歡迎民眾揪朋友做伙來歡唱。

文化局進一步說明,活動將於4月4日至5日舉辦6場「台語歌創作講唱會」,特別邀請業界專家與音樂人親臨分享創作歷程,透過經驗交流與音樂演繹,促進不同世代的對話與交流。壓軸活動「傳唱台語經典歌曲演唱會」則訂於5月25日在中壢藝術館音樂廳盛大登場,屆時將匯聚多位重量級歌手與桃園市國樂團,共同演繹經典台語歌曲。免費門票將於5月5日開放索取,詳情請密切關注「桃園閩南文化」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ycminnan)。

新意網啟動 MEGA IDC 第二期建設

全港最大規模數據中心 驅動人工智能新時代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 年 3 月 27 日 – 新鴻基地產(新地) 旗下主要科技旗艦新意網今日宣布啟動位於將軍澳的 MEGA IDC 第二期建設工程。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 右二)、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及新意網主席郭炳聯(左二)、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非執行董事郭基泓 (右一) 和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副主席馮麟(左一) 一同主持 MEGA IDC 第二期啟動儀式。

新意網為香港最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商, 連 MEGA IDC 在內, 於全港共有八座設施。MEGA IDC 第一期於去年啟用, 提供約 50 萬平方尺總樓面面積及 50MW 電力容量,吸引多家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及國際銀行進駐。為應對龐大市場需求, 新意網提前啟動第二期工程, 計劃增加 35 萬平方尺樓面面積,預計於 2026 年至 2027 年完成。

MEGA IDC 項目共分三期,將是香港電力容量最大的數據中心。其中第二期將設有 35 萬平方呎樓面,預計 2026 至 2027 年落成。
MEGA IDC 項目共分三期,將是香港電力容量最大的數據中心。其中第二期將設有 35 萬平方呎樓面,預計 2026 至 2027 年落成。

啟動禮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及新意網主席郭炳聯、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非執行董事郭基泓,和新地執行董事及新意網副主席馮玉麟共同主持,多名業界領袖亦到場見證這一重要基建項目的啟動。

黃偉綸致辭時表示, 政府全力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如財政司司長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香港要抓住人工智能作為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MEGA IDC 的建設涉資超過 150 億元,加上 MEGA IDC 租戶對設備的投放,可為香港帶來數百億元的投資。他感謝新地和新意網以行動為香港未來投下信心的一票,為香港作為亞太區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展現承擔精神,值得大家肯定和認同。

郭炳聯表示:「創科是實現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新地多年來持續投資科技應用和先進設施,助力香港提升新質生產力。其中,新意網致力構建世界級人工智能( AI ) 網絡骨幹設施,推動香港聯通內地與世界尖端科技市場。儘管 MEGA IDC 回本期長,集團仍堅定投資,體現對香港『耐心資本』的建設以及對數據行業前景的信心。正如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勉勵要『投得早』、『投長期』及『投硬科技』,新地將以世界一流數據基建設施為香港科技發展提供動能,發揮香港『內聯外通』角色, 連通內地與世界尖端科技市場,助力香港提升在國際 AI 市場的競爭力。」

MEGA IDC 為本港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

MEGA IDC 項目共分三期,總投資額超過150億港元,全面落成後,總樓面面積達 120 萬平方呎, 電力容量 180MW,將是香港電力容量最大的數據中心, 足以滿足雲端服務商和 AI 客戶對大規模空間與電力的需求。這座尖端數據設施專為推動 AI 發展而設,並為本港創新及科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郭基泓表示:「MEGA IDC 作為 AI 就緒(AI-ready) 的數據中心,在地理位置及整體設計上均擁有優勢。用地是政府專門為高端數據中心而設; 其基礎設施具備高韌性,如設有多重後備供電系統, 除可滿足 AI 高耗電客戶的需求,更能確保超低延遲、零中斷;項目的實體保安採用最高標準 — 全天候監控、生物識別出入,全面保障設施及數據安全。新意網團隊借鑒全球頂尖數據中心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深入研究跨國金融機構及雲端服務商的需求,採用最高標準的設施, 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確保 MEGA IDC 能夠適應未來科技市場的發展。」

新意網 MEGA IDC 第一期大樓內部設施具備高韌性,如設有多重後備供電系統,確保超低延遲、零中斷。
新意網 MEGA IDC 第一期大樓內部設施具備高韌性,如設有多重後備供電系統,確保超低延遲、零中斷。

尖端設施迎接人工智能時代

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演進,進一步催化相應的人工智能應用及人工智能推理的發展, 加速香港對高質素、高密度數據中心的需求。MEGA IDC 第一期和第二期將配置共七座 132 kV 75 MVA 電力變壓器,提供穩定、充裕和高質素的電力,可滿足客戶當前和未來的需求。其模組化設計、達 5.7 米的樓層高度 ( slab-to-slab height ) 及高達 20 kPA 的地板承載能力 (floor loading),可讓客戶放置最先進和最關鍵的設備。

新意網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組合

MEGA IDC 全面落成後,新意網八個數據中心的總電力容量將超過 280MW , 總樓面面積約 300 萬平方尺。這些發展鞏固了新意網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地位。憑藉這規模優勢,新意網將支持國際及內地雲端服務商和 AI 企業在亞洲的業務擴展。
Hashtag: #SUNeVision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新意網

新意網(港交所股票代碼:1686 )是香港最大的數據中心服務商, 為新鴻基地產(港交所股票代碼:0016 )的主要科技旗艦。我們提供領先業界的數據中心服務,保持電訊商和雲端服務商中立。通過建立亞洲首屈一指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新意網高效連接香港、內地乃至海外的電訊商、雲端服務商、互聯網服務供應商( ISP )、內容傳遞網路( CDN )及互聯網串流( OTT )服務與各行各業的公司。

新意網將 MEGA-i 的高效能設施連接至其他高端數據中心,包括MEGA Gateway、MEGA IDC、MEGA Plus和MEGA Two,形成MEGA Campus。MEGA Campus 內的數據中心通過專用的暗光纖網絡和約15,000 個交叉連接形成互聯,加上座落於園區內的主要海底光纖接點,以無可比擬的網絡連接能力,為用戶提供多雲平台直連和雲間互聯服務。新意網更為數據中心組合增設海纜登陸站 HKIS-1及 HKIS-2,為海纜持有者和用戶提供一站式連接方案﹐進一步鞏固我們作為亞洲領先連接樞紐的地位。憑藉先進的服務,新意網致力於支持香港成為地區通訊樞紐和通往內地的戰略性門戶。

詳情請瀏覽新意網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羅東鎮表揚模範兒童 259位兒童獲表揚

羅東鎮公所表揚模範兒童,同時提前發送兒童節禮物,每人圖書禮券128元。(圖/羅東鎮所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羅東鎮模範兒童表揚大會,27日在展演廳舉行,計有259名模範兒童(羅東國小35人、成功國小43人、公正國小69人、竹林國小25人、北成國小64人、羅東鎮立幼兒園23人)接受表揚,另外、鎮公所也在兒童節前夕,致贈轄內7,387位學童(國小學童5,548人、鎮內公、私立幼兒園1,839人)每人圖書禮券128元,讓每位學童可以更盡情的挑選所需之圖書文具,滿足學童們的多元需求。

模範兒童表揚大會由北成國小學童帶來四場精彩演出,由管樂表演揭開序幕,緊接著有管弦樂表演、絲竹表演接力演出,音韻悠揚的樂聲,溫暖著每位與會者,最後由流行舞蹈表演帶來青春洋溢的演出,展現羅東學童滿滿的活力。會中由吳秋齡鎮長與邱文生主席頒發模範兒童獎狀予各獲獎同學,鎮公所也貼心聘請專業攝影師在台下攝影,記錄下受獎同學榮耀的時刻,會場入口處佈置繽紛典雅的拍照牆供與會者拍照留念,另外,體恤部分家長無法親臨現場觀看模範兒童授獎,承辦學校北成國小亦架設現場直播頻道,供各界觀看表揚會場之實況,共同為羅東鎮模範兒童喝采。

鎮長吳秋齡表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模範兒童如同是小太陽一般,散發光芒影響著其他同學走向光明,期勉這些學童持續懷抱著樂觀進取的態度與勇於助人的精神持續快樂成長,時常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更多羅東訊息在https://www.lotong.gov.tw/
羅東鎮公所 廣告

聖母醫院員工子女托嬰中心啟用 提供員工穩定工作環境

聖母醫院員工托嬰中心27日啟用,最多可收托30人。(圖/羅東聖母醫院提供)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羅東聖母醫院「員工子女托嬰中心」,27日啟用,托嬰中心最大收托人數30人,以員工子女為優先收托對象,讓所有辛苦於職場與家庭的同仁無後顧之憂。

啟用典禮洽逢天主教靈醫會世界總會長Fr. Pedro Tramontin訪台,故邀請主禮,除了肯定靈醫會的神父們73年來在台灣的奉獻,更讚賞對於社區醫療照護及長照深耕的勇敢承擔,現在又為醫療職場的人力問題,提供積極的作為,真的不簡單。靈醫會的董事長黃浩然神父也表示,醫護人力短缺是台灣重要課題,為穩定提供宜蘭鄉親優質的醫療照護品質,靈醫會及羅東聖母醫院願意傾全力協助員工解決在工作與家庭照顧間兩難的煎熬,讓他們得以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宜蘭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周欣怡,肯定聖母醫院的願意及付出,也希望公、私繼續合作努力,營造一個幸福的職場及養育環境,讓年輕人更願意生育,提升國家的競爭力。

馬漢光院長說,因為是「員工子女托嬰中心」,所以日前有家長前來請託時,說他願意為此入職聖母醫院,頓時讓他覺得籌辦過程的千辛萬苦,在那一刻,都化為深深的感動,一切都值得,他說只要是對員工有利的職場環境,他願意繼續努力,也期許自己「使命必達」!

羅東聖母醫院表示,近年來台灣生育率急速下降,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台灣2024年的總出生人數再次全球墊底,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除了有許多經濟等相關因素外,還有整體生養環境問題。天主教靈醫會長期以來始終在看見社會問題時,盡最大的能力協助解決問題,靈醫會董事長黃浩然神父疼惜機構內同仁在工作與家庭間的奔忙,於是有了設立「員工子女托嬰中心」的想法,感謝團隊的努力,在許多同仁的引頸企盼下啟用,讓焦慮於工作與家庭間的照顧、甚或因此已經申請育嬰留停的同仁,得以解決子女的照顧問題,專心於工作,進而能提供宜蘭鄉親更優質的醫療照護。

臺東YouBike租借破6萬次 鼓勵騎乘加碼抽熱氣球自由飛

臺東YouBike累計租借次數突破6萬,環保局推出優惠方案。(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去年12月啟用的臺東YouBike,目前累計租借次數突破6萬,臺東YouBike會員新增註冊卡片數量突破1.4萬張,推動綠色交通的成效顯著,臺東縣環境保護局推出「前30分鐘免費騎YouBike 2.0」及「前30分鐘騎YouBike 2.0E補助10元」的優惠方案,持續至3月31日,並加碼舉辦「在臺東騎YouBike抽熱氣球自由飛」活動。

臺東縣環保局指出,YouBike啟用初期僅有14座場站,目前已增至37站,涵蓋市區主要交通節點、學校及住宅區,使公共自行車更具可及性。租借次數也從最初的每週2,000次成長至目前接近6,000次,顯示YouBike已成為許多民眾日常通勤與休閒出遊的重要工具,未來場站建置將持續擴展,預計三月底達40站後,逐步向北延伸至卑南,向南擴展至知本等地區,讓更多鄉鎮享受便捷的公共自行車服務。

環保局說明,為鼓勵更多鄉親加入綠色交通行列,除了補助「前30分鐘免費騎YouBike 2.0」以及「前30分鐘騎YouBike 2.0E補助10元」,更加碼「在臺東騎YouBike抽熱氣球自由飛」活動,即日起至3月底止,只要於臺東租借YouBike(2.0或2.0E),合計騎5次即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每次租借2.0計為騎乘1次、租借2.0E電輔車計為騎乘2次),活動獎項包括超商禮券、掛耳咖啡禮盒,以及最大獎2025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雙人體驗券等豐富獎項,騎越多次,中獎機率越高!活動詳情請見:https://lihi2.com/a8d6B/news

環保局提醒,民眾務必加入會員後按下同意投保保險,此項保險皆為免費加保,為騎乘安全多一分保障,環保局也將持續優化YouBike服務,致力推廣臺東綠色運具並完善場站布局,打造更完善的綠色交通環境!

【創新點亮智慧未來】傑瑞攜多項AI油氣開發創新技術,驚艷亮相cippe展會

北京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3月26日,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cippe2025)在北京新國展開幕。傑瑞集團以「創新點亮智慧未來 Innovating a Sustainable Future」為主題亮相展會。展會上,傑瑞展示了在石油、天然氣、再生循環、海工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尖端產品,向廣大觀眾呈現了AI技術在油氣開發領域的深度探索和應用,推動油氣行業「智改數轉」加速進入快車道。

Jereh Booth at cippe2025

在1500㎡展台上,傑瑞通過數字沙盤、整機裝備、三維特效、智能控制體驗艙、AI數字人像等豐富的展示和互動形式,為觀眾打造了沉浸式「智慧展台」,立體展現了傑瑞在油氣智能裝備研發、油氣開發數字技術融合、油氣產業協同發展領域的領軍者形象,吸引了行業廣泛關注。

展會現場,傑瑞隆重舉辦了「智慧井場 數智化未來」油氣裝備AI數智化時代創新發布會,重磅推出AI‧R FRAC智慧井場壓裂解決方案,AI‧R FRAC是由AI驅動的具有革命性的系統解決方案,也是全球首個系統性智慧壓裂解決方案,它通過整合智能決策系統、設備狀態監測系統、智能管匯系統、井場智能安全系統、輸變電系統、閉式混砂系統、電驅壓裂系統、井場提效系統等八大核心模塊,讓AI賦能壓裂全流程,實現數據分析智能化、風險預警實時化、智能決策科學化。目前,AI‧R FRAC已實現井場實際應用,獲得客戶高度好評!

根據實際應用數據分析,AI‧R FRAC智能化、集成化提效方案的使用,可以實現壓裂作業多項突破:壓力異常識別精度達100%、柱塞泵風險預判準確率達97.8%、井場綜合效率提升36%以上,推動壓裂作業全流程迎來智能化系統革新,開啟油氣田高效開發新紀元!‧

聚焦油氣開發智能化創新前沿,傑瑞新一代智能連續油管控制車備受矚目。該控制車搭載的智能座艙系統,深度融合模擬分析、注入頭機器視覺感知、液壓診斷等核心技術,能夠實現設備自動出入井以及作業數據的監測分析。這一創新大幅降低了傳統作業對操作人員的過度依賴,有效減少人為操作失誤風險,重新定義了連續油管作業安全性與智能化標準。

Jereh Unveils AI-Powered Solutions
Jereh Unveils AI-Powered Solutions

在新能源壓裂領域,傑瑞展示了電驅壓裂、電驅混砂、電驅固井、智能輸砂、電驅氮氣輸送設備、指揮方艙等全系列電驅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成果。同時,還介紹了渦輪壓裂設備井口氣、LNG、CNG等多樣化供氣解決方案,展現新能源壓裂智慧發展路徑,推動油氣開發低碳化進程。

展會同期,具有傑瑞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壓流體管匯產品、泵配產品、液壓無桿排採等深度制造產品,以及傑瑞智慧海工解決方案、智慧低碳鑽修井解決方案、傑森連續油管、井下工具等產品也吸引了眾多關注。這些具有行業前瞻性的產品,代表了我國在油氣高端裝備領域的硬核實力。

在天然氣業務領域,傑瑞通過「實體沙盤+數字化三維」創新展示形式,完整呈現了覆蓋天然氣勘探開發、集輸儲存、發電調壓、氣處理、液化、提氦等全產業鏈技術版圖。

經過二十餘年行業深耕,傑瑞已構建起貫穿上、中、下游的綜合業務能力:在上游領域,傑瑞可以提供往復式、螺桿式、離心式三大壓縮機組系列產品,以及氣處理工程相關工藝和設備,為場站提供燃氣發電動力支持;在中游領域,傑瑞具備大、中、小型天然氣液化工廠的設計供貨與總包建設能力,創新開發的橇裝化處理裝置大幅提升工程實施效率,同時具備戰略儲氣庫建設核心技術和承建能力;在下游領域,傑瑞可以打造涵蓋燃氣電廠調壓、分布式能源冷熱電三聯供的電力業務體系,形成從氣體開發到能源利用的價值閉環。

通過貫穿「氣體開發-淨化處理-液化儲運-終端利用」全業務鏈條的技術布局,傑瑞已構建起天然氣全產業鏈一體化解決能力。傑瑞特有的「工藝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實施」產業協同模式,可以為客戶提供涵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價值服務,彰顯中國企業在天然氣高效開發應用領域的創新實力和全方位服務能力。

傑瑞既是能源的開發者,也是能源再生循環利用的先行者。展會現場,傑瑞再生循環集團全方位展示了在油氣開發、鋰電池、風機葉片及光伏組件等領域的成熟循環利用技術。

傑瑞含油廢棄物一體化解決方案吸引了油氣行業人士廣泛關注。傑瑞含油廢棄物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井場深度減量化方案、不同含液率油泥解決方案,可針對油氣開發井場、污染場地修復、煉化廠配套處理場站等不同應用場景,實現含油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目前,傑瑞再生循環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已在全球各地成功應用。有限資源,無限價值,傑瑞再生循環已成為油泥處理行業標準制定者與技術引領者,為油田再生循環事業樹立了行業標桿。

傑瑞集團董事長李慧濤先生表示,擁抱人工智能已成為能源行業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答題。作為油氣裝備領域的創新引領者,傑瑞始終秉持技術驅動的發展理念,已率先將AI技術應用於油氣開發場景。未來,我們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與合作伙伴共建創新生態,共同推進油氣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讓科技與制造深度融合,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踐行雙碳戰略作出傑瑞貢獻。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碧瑤綠色集團(01397.HK)公佈2024年度業績

純利創上市以來新高  利好政策帶動高速發展 

香港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 

年內,集團收益為約26.0億港元,較去年增加約11.8%。集團年內純利約為56.5百萬港元,較2023年同比增加約17.3%。董事會建議派付本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3.8港仙。 

業務回顧及展望 

年內,清潔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繼續於年內錄得增長,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4.2%,至約2,086.8百萬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80.1%。集團為政府轄下的街道清潔服務版圖,覆蓋全香港共七區,服務人口約280萬,標誌碧瑤於香港清潔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年內,集團的機動掃街車潔淨服務覆蓋香港各大區域。另外,集團亦為全港各大區的政府街市、設施及康樂場地提供清潔服務。此外,集團的其他清潔場地遍及各大醫院、政府診所、香港國際機場、學校、屋苑及私人機構等眾多不同場所,顯示集團的專業服務廣受認可。 

廢物管理及回收業務於年內收益錄得增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5%,至約285.8百萬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11.0%。廢物管理回收業務的毛利大幅增加約58.2%,至約33.5百萬港元,主要受惠於政府積極推動回收,大幅擴展包括廚餘的回收點網絡,便利市民參與並有效刺激收集量。集團繼續為政府轄下的五區提供廢物收集服務,服務人口約160萬。回收方面,集團作為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為香港數千個回收點提供收集服務(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及廚餘),為市場領導者之一。集團於年內為公共場所及學校的回收箱,提供收集服務。碧瑤繼續為環保署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為香港區提供塑膠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為香港眾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智能回收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另外,碧瑤為政府於香港多區負責玻璃容器收集及處理,以及廚餘收集,為市場領導者之一。 

綠色科技業務方面,集團積極發展綠色科技業務,通過結合智能數碼科技、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技術,成功推出一站式智能回收系統。用戶通過實時數據準確掌握回收量,有助適時安排運輸、降低物流成本並減少碳排放。年內,集團贏得環保署兩份智能合約(分別提供智能廚餘回收機及智能磅),彰顯集團於綠色科技領域的產品創新、研發實力及市場領導地位,並支持香港邁向智慧城市的目標。現時集團綠色科技產品(如:智能回收機、智能廚餘回收機及智能磅等)於年內帶動集團的收入貢獻,已廣泛應用於政府機構、公營及私人住宅、商場、大學、醫院、大型展覽場館等,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體驗,提升回收效率,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進程。 

集團與怡和機器有限公司合作位於香港屯門環保園的生物炭工廠已於年內試營運,通過熱解技術將園林廢料轉化為高質量生物炭以作各種應用,從而達到「轉廢為材」的目的。 

園藝服務業務方面,集團客戶涵蓋大型私人住宅、政府處所、學校、商場、酒店、機場、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賽馬會、香港科學園、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嶺南大學等各個類型。年內新中標的合約包括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油旺微型公園及東涌西新發展區。 

蟲害管理方面,集團年內繼續為黃大仙區及大埔區提供蟲害管理服務。此外,集團分別為古物古蹟辦事處轄下29個古蹟及華人廟宇委員會轄下24間廟宇,提供白蟻防治及監測服務。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的手頭合約約38.9億港元,為日後年度,迎來可觀的收益。 

隨著以「市場主導模式」的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有序實行,集團認為措施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積極參與回收,預計刺激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回收率,促進回收行業健康發展,協助香港構建循環經濟及綠色產業。 

此外,集團於本財政年後贏得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供應太陽能智能廢物收集箱的服務合約。根據政府資料,食環署計劃於2026年底前在約300個地點增設多種廢物收集設施,包括太陽能廢物壓縮箱,進一步優化鄉郊地區廢物收集及改善環境衞生。集團的產品以可持續發展及智慧科技為設計理念,專為香港不同場景而研發,旨在提升收集質量、支持智慧城市建設、塑造宜居環境。 

隨著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要求上市公司加強氣候相關揭露,相信市場對集團有關ESG的業務將與日俱增。 

展望未來,集團將在鞏固核心業務市場份額的同時,加快在香港及國際市場的擴展步伐,並適時探索併購、合營及新業務機會,推動業務增長,為股東創造長遠價值。 

有關集團2024年度業績公告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baguio.com.hk/zh-hant/investor/notices/ 

碧瑤綠色集團簡介: 

碧瑤綠色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成立於 1980 年,為香港最大的綜合環境管理方案供應商之一,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綠色產品、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集團應用最新科技,提供創新環境解決方案,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及跨國企業。集團努力不懈地提升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表現,以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綠的明天,實現將香港推動成為更清潔、更綠色、更健康城市的願景。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嘉義縣響應402社工日 「紫絲帶」傳達暴力零容忍

▲象徵反暴力的「紫絲帶」大合照。(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響應4月2日台灣社工日,27日在曙光玫瑰莊園舉辦「114年度社工日暨社工支持系列活動」,縣長翁章梁出席表揚19位社工人員,感謝他們帶給弱勢家庭翻轉生命的機會,其中15位是深耕公私部門社福相關體系15年以上的專業人員,4位為榮獲衛福部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績優社工、督導及資深敬業奬。

翁章梁表示,社會安全網的關鍵力量,來自每位社工的努力付出,嘉義縣目前約有600位社會工作者,為凝聚情感、提供社工安心職業的環境,110年成立社會工作師公會,現已有約240名會員,是全台最年輕的公會,希望促進權益,確保弱勢族群都不被遺忘。

▲縣長翁章梁表揚資深及績優社工人員。(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社會局長張翠瑤說,本次特別安排象徵反暴力的「紫絲帶」大合照,除了呈現「家暴終止(紫)」意象,同時由所有社會安全網網絡單位攜手完成,傳達「社工暴力零容忍」。

社會局指出,嘉義每年爭取相關經費辦理相關執業安全及勞動權益計畫,保障社工外勤訪視人身安全,亦關注社工自我覺察與照顧議題,提供支持紓壓及員工協助方案,促進社工身心健康。

翁章梁感謝每位在社福深耕的夥伴,每位無名社工人員的付出,橫跨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身障等多種服務領域,共同實現嘉義縣社福全齡的願景,盼社工致力充權於家庭時,建立友善職場制度,成為有力的後盾。

嘉義縣消防局成立無人機隊 提升救援應變能力

▲嘉義縣消防局無人機隊正式成軍。(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消防局成立無人機隊,27日上午在番路鄉天長地久橋由縣長翁章梁親自授旗。現場展示消防無人機等新式科技救災器材,並實際操演傳輸影像、偵查、熱顯像儀探測等功能,未來還將結合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運作,提升消防救援、災害應變的能力。

消防局表示,近年掀起登山風潮,許多人相繼攀登玉山、水漾森林及眠月線等山區步道,也伴隨山域等事故救援案上升,111年至113年山域事故統計逾75件,「嘉義縣消防局無人機隊」成立象徵救災技術邁入新時代,高科技設備輔助,將更精準掌握災害現場情況。

▲無人機可大幅提升救援及應變能力。(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無人機廣泛應用於消防救災、搜救行動及災害勘查等任務,嘉義縣地形多樣,包括山區、農田、河川及沿海地帶,傳統救災常受地形及視線限制,導致救援行動受阻。

消防局強調,無人機具備高空偵察、熱顯像儀及影像傳輸等,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指揮中心關鍵資訊,協助指揮官制定最佳救援策略。今日現場模擬救援,救災現場呈現在大螢幕上,資訊清晰且完整。

消防局安排專業培訓課程學習飛行操控、影像分析及緊急應變技術,目前已有30名以上同仁取得無人機操作證照,未來將持續擴大培訓計畫,應對各種災害情境。

翁章梁說,無人機有很強大的偵蒐能力,能加速解救受難者脫離險境,熱顯像儀也能迅速判斷火災現場的起火點及人員受困情形,對於部署消防人力、物力都有幫助,也增加消防隊員的安全性,將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

雲林縣愛心大平台正式啟用 愛心捐贈安全又簡單

▲雲林縣政府「做好事 種福田,愛心大平台線上捐贈系統」上線啟用。(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主動創建愛心大平台,期盼匯聚各界暖舉。今(27)日於縣府親民空間舉辦「愛心大平台線上捐贈系統」上線啟用儀式。縣長張麗善表示,該系統具備「便捷、安全、透明」特性,更有效率整合、運用資源,媒合捐、受贈個人或單位,讓每一筆愛心發揮最大的公益成果,請社會各界踴躍加入愛心平台,擴大善的循環。

縣長張麗善指出,縣府雖然積極推動各項社會福利,讓社會福利政策能夠儘量照顧到需要幫助的人,但社會上仍有許多弱勢族群因法令、法規限制,無法獲得公部門全面照顧,這時更需要社會各界愛心捐助支持,讓社會安全網更強韌安全。因此縣府建置愛心大平台,透過資訊E化,讓社會各界捐贈愛心更便捷、透明、安全,也讓社會救助的力量更有效能。

▲縣長張麗善邀請社會各界踴躍加入雲林縣愛心大平台。(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麗善指出,愛心大平台採用會員制,民眾可透過電子信箱帳號、Line、Google搜尋「雲林愛心大平台」,依步驟操作,即可快速加入會員。即可利用信用卡、台灣Pay、LINE Pay、超商繳費及虛擬條碼繳費等方式,隨時捐款做愛心,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歡迎大家踴躍加入,做好事、種福田。

社會處長林文志表示,愛心大平台透過單一窗口管理,捐款流向清楚透明,使資源得以迅速提供給最需要的族群。同時可瀏覽各項捐款、捐物專案以及各項計畫的成果,更有最新消息可以知道最新的活動及計畫訊息,相關詳情可上網站:https://donation.yunlin.gov.tw/,或洽詢雲林縣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行政科05-5522658、5523370。

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 成功解除病患頸椎骨刺疼痛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黃安平醫師為70歲楊姓婦人進行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成功緩解症狀。(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記者林添富/宜蘭報導

一名70歲婦人月前感到右手指、手臂麻痛,原不以為意,幾週後麻痛感延伸至雙手,前往羅東博愛醫院檢查,發現是頸椎生骨刺。該院脊椎微創中心黃安平醫師提醒,頸椎骨刺壓迫神經初期症狀不明顯,麻痛無力感以漸進式出現,如「溫水煮青蛙」;但一旦發生突如其來的撞擊,極有可能造成神經損傷,重則癱瘓,不可不慎!

博愛醫院指出,楊姓婦人自退休後,近半年來常感右手拇指麻痛,原以為是長期做文書工作的後遺症,因此未進一步就醫。沒想到上月起麻痛感愈來愈強烈,在2週內右手臂和左手指、左手臂都麻痛無力,一檢查才發現是頸椎生骨刺,壓迫到頸椎中間的神經根。

羅東博愛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安平指出,脊椎退化會出現骨質增生現象,即是俗稱的「骨刺」,一旦增生過大造成神經孔狹窄、壓迫到神經根,就會產生麻痛感。黃醫師為楊婦進行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先在脖子後方開出1公分傷口,將內視鏡深入至頸椎處,再將神經孔打開為神經減壓,楊婦麻痛感不再。

黃醫師說,脊椎手術方式多元,除了減壓效果,更追求微創與恢復速度快。傳統的頸椎後位減壓手術從脖子後方手術將增生的骨刺切除,對肌肉的破壞較大;而前位頸椎骨融合手術則是植入人工材料將頸椎狹窄處墊高減壓,雖然也屬於微創手術,但需要戴頸圈至少三個月。

而頸椎內視鏡神經孔減壓手術則是透過內視鏡清除壓住神經根的組織,精準減壓,傷口小、對肌肉幾乎沒有傷害,因此術後恢復快,大多數病人甚至不需配戴頸圈,能夠迅速回歸日常生活。

黃安平醫師呼籲,60歲以上長者有近9成發生頸椎退化,40至50歲者也不在少數,症狀輕者可透過復健、姿勢矯正緩解症狀,但若四肢漸漸發麻無力,則可能是頸椎骨刺已壓迫神經,建議儘速就醫評估、決定治療方式。

移卡公佈2024年年度業績

擁抱AI賦能產品生態
亞洲海外市場強勁增長
更穩健商業模式增強盈利

香港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中國領先的支付及數字商業科技平台——移卡有限公司(「移卡」或「公司」,股份代號:9923.HK)欣然宣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本年度」或「二零二四年」)的業績。

業務及財務總結

  • 作為一家基於支付的科技公司,近年來我們一直著力於生成式AI技術的深入及廣泛應用,在公司內部的降本增效創收和對外業務賦能上取得顯著成效。我們投資的企業富匙科技在東南亞推出了當地第一個AI Agent行業解決方案。
  • 二零二四年我們的海外業務全年交易量超人民幣11億元,同比增長近5倍,更多業務在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落地;
  • 一站式支付服務的龍頭地位保持穩固及領先行業,日交易筆數峰值達到近6,000萬筆;
  • 由於在二零二四年國內消費普遍單筆金額下降,二零二四年總支付交易量(GPV)為人民幣23,355億元,較二零二三年下降19.0%;
  • 二零二四年支付費率 為11.9個基點,維持與行業趨勢一致的商業化能力;
  • 二零二四年收入為人民幣3,086.7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下降21.9%;
  • 收入結構持續優化,更高毛利潤率的增值服務(包括商戶解決方案及到店電商服務)之收入貢獻由截至二零二三年占總收入的11.8%,上升至二零二四年的13.0%;
  • 整體毛利率由二零二三年的18.7%上升至二零二四年的23.6%,當中二零二四年下半年的整體毛利率為28.4%,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得益於人工智能於集團內各業務條線更廣泛的應用,二零二四年的銷售、行政及研發開支較二零二三年分別減少11.0%,10.8%及10.5%,各項費用全線下降;
  • 在積極升級股權結構及優化財務成本下,二零二四年的融資成本較二零二三年減少31.5%;
  • 二零二四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約為人民幣118.9百萬元;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384.5百萬元;期內利潤為人民幣73.0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增長超六倍;及
  • 由於本集團使用內部現金流,提早購回本公司的可轉換債券,因此於二零二四年年末的資本負債比率下降至35.9%。

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穎麒先生表示,「2024年,我們進一步擁抱人工智能和生成式技術。我們持續拓寬產品矩陣,增加了更多AI相關產品。我們將服務版圖延伸至亞洲更多地區,著力提升支付與增值服務業務的盈利能力及商業可持續性;並通過技術優化運營,實現更豐厚的利潤與現金流,從而全面驅動我們在產品與區域市場的戰略投資佈局。這些舉措都構建起我們業務生態圈可持續的良性迴圈,鞏固了我們的內在競爭優勢以持續引領全球AI應用仍處於初始階段的行業發展。」

公司企業發展及資本市場部主管陳瀚賢先生表示:「例如,我們正通過富匙科技在東南亞地區率先推出了行業首個AI Agent解決方案。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我們所構建的商業數字化生態系統,我們的支付業務每年處理數萬億人民幣的交易及用戶行為數據,基於這些數據,我們得以通過商戶解決方案和到店電商等增值服務進一步開發更多應用場景,並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進行產品創新以挖掘和滿足商戶的AI需求。各業務條線的互聯互通將形成強大的飛輪效應,推動包括AI在內的產品實現更廣泛的應用。」

展望

劉穎麒先生總結道:「我們始終致力於創新,進一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的變革力量,以提升運營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在全球擴張過程中,我們優先推進本地化運營,精准回應當地市場需求,充分借鑒我們在國內積累的運營經驗以及成熟的產品體系。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化更廣泛產品矩陣的商業化進程,鞏固我們作為跨區域一站式支付加商業賦能科技平台的市場領導地位。」

關於移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923.HK

移卡是一家領先的商業賦能科技平台,專注為商戶和消費者創造價值。我們致力擴展獨立的商業數字化生態系統,通過我們的(i)一站式支付服務,向商戶與消費者提供無縫、便捷及可靠的支付服務, (ii)商戶解決方案,讓商戶可更好地管理及推動業務增長,及(iii)到店電商服務,向消費者提供超值本地生活服務。

詳情請訪問: https://www.yeahka.com/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亞盛醫藥公佈2024年業績:邁入全球創新新階段

  • 報告期內,亞盛醫藥實現收入人民幣9.81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342%,增長主要來源於武田製藥的選擇權付款和耐立克®(奧雷巴替尼)的強勁銷售等
  • 2024年耐立克®實現銷售收入達人民幣2.41億元,同比增長52%
  • 2025年1月,亞盛醫藥完成在美國納斯達克的首次公開發售,募資淨額達人民幣9.67億元
  • 報告期內,lisaftoclax(APG-2575)在中國的新藥上市申請(NDA)獲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 目前公司正在開展十項註冊臨床研究,其中兩項獲美國FDA許可
  • 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3月27日上午8:00/北京時間2025年3月27日晚上20:00舉行英文電話會議並同步網絡直播,北京時間3月28日上午9:30舉行中文(普通話)投資者活動,同時進行電話會議並進行網絡直播(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3月27日晚上21:30)

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和中國蘇州2025年3月27日 /美通社/ — 致力於在血液腫瘤等領域開發創新藥物的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亞盛醫藥(納斯達克代碼:AAPG;香港聯交所代碼:6855)今日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 日的年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並展示了重點臨床和商業化方面的最新進展。

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博士表示:「回顧2024年,亞盛醫藥始終堅守’解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這一使命並取得顯著進展。

過去一年,耐立克®的臨床應用日益廣泛、臨床認可度不斷提升,其中國商業化呈現強勁增長態勢。隨著該藥物所有獲批適應症全部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的一年將迎來更廣闊的增長空間,並顯著提升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此外,公司在新型Bcl-2選擇性抑制劑lisaftoclax(APG-2575)的臨床開發上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24年11月,該品種的NDA獲CDE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難治或復發性(r/r)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CLL/SLL)。這標誌著亞盛醫藥在推動該創新品種真正惠及患者的道路上邁出’里程碑’式一步。

報告期內,亞盛醫藥在全球臨床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2024年2月,耐立克®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臨床試驗許可,開展該藥物治療伴有或不伴有T315I突變的經治成年慢性髓細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CP)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POLARIS-2)。此外,公司原創1類新藥、FAK/ALK/ROS1三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APG-2449也在報告期內獲CDE許可,開展兩項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試驗。目前,亞盛醫藥正在開展十項註冊臨床研究,其中兩項獲美國FDA許可,涉及耐立克®、lisaftoclax(APG-2575)、APG-2449三個後期管線品種。我們將進一步加速在研品種的臨床開發,使之早日惠及廣泛患者。

亞盛醫藥正走在一條變革之路上,有望成為腫瘤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導者。耐立克®的商業化推進、lisaftoclax(APG-2575)的臨床開發與審批進度不斷深入、其他在研品種的全球臨床開發漸入佳境、以及與武田達成戰略合作,都體現了我們產品線的實力和為實現目標的高效執行力。在邁入2025年之際,我們將繼續專注於加速開發和推出改變患者生活的創新療法,擴大我們的全球影響力,並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核心業務和管線進展

耐立克®(通用名:奧雷巴替尼):中國首個獲批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劑,已在中國獲批治療任何TKI耐藥、並伴有T315I突變的CML慢性期(-CP)和加速期(-AP)的成年患者;以及治療對一代和二代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

商業化進展

  • 2024年,耐立克®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2.41億元,同比增長52%。截至 2024年12月31日,耐立克®的全國准入醫院和DTP藥房共達到734家,其中准入醫院數量較2023年底增長86%。
  • 2024年11月,耐立克®新適應症通過簡易續約程序成功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與此同時,該藥物於2022年已納入的適應症也成功續約。目前耐立克®的醫保支付範圍為:T315I 突變的CML-CP或 CML-AP成年患者;對一代和二代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CML-CP成年患者。

臨床開發進展

  • 2024年5月獲CDE臨床試驗許可後,亞盛醫藥啟動了POLARIS-3的患者招募工作,POLARIS-3為一項耐立克®針對系統性全身治療失敗的琥珀酸脫氫酶(SDH)缺陷型胃腸間質瘤(GIST)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 2024年2月獲美國FDA臨床試驗許可後,亞盛醫藥啟動了POLARIS-2的患者招募工作,POLARIS-2為一項耐立克®治療伴有或不伴有T315I突變的經治CML-CP成年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 公司正在持續進行POLARIS-1的患者招募工作,POLARIS-1為一項耐立克®聯合化療對比伊馬替尼聯合化療治療新診斷費城染色體陽性(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 2025年3月,耐立克®獲CDE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用於聯合低強度化療一線治療新診斷Ph+ ALL患者。

預期進展

  • 公司計劃向美國FDA提交申請,爭取獲得FDA批准開展耐立克®治療新診斷Ph+ ALL 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LisaftoclaxAPG-2575: 新型口服Bcl-2選擇性抑制劑,通過選擇性抑制Bcl-2蛋白,恢復癌細胞的正常凋亡過程,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該品種在多種血液腫瘤和實體瘤治療領域具備廣闊的單藥和聯合治療潛力。

審批進展

  • 2024年11月,Lisaftoclax(APG-2575)單藥治療R/R CLL/SLL的NDA獲CDE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臨床開發進展

  • 繼Lisaftoclax(APG-2575)於2024年5月獲CDE許可後,亞盛藥啟動了GLORA-4的患者招募工作,GLORA-4為一項Lisaftoclax(APG-2575)聯合阿扎胞甘(AZA)一線治療新診斷中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患者的全球多中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 公司正在持續進行GLORA-3的患者招募工作,GLORA-3為一項Lisaftoclax(APG-2575)一線治療新診斷老年或體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 公司正在持續進行GLORA-2的患者招募工作,GLORA-2為一項Lisaftoclax(APG-2575)聯合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劑阿可替尼對比免疫化療治療初治CLL/SLL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旨在驗證該聯合療法作為一線治療的臨床價值
  • 公司正在持續進行GLORA的患者招募工作,GLORA為一項Lisaftoclax(APG-2575)聯合BTK抑制劑治療BTK抑制劑經治CLL/ SLL患者的全球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 公司正持續在中國和美國開展Lisaftoclax(APG-2575)聯合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的Ib/II期臨床研究。

預期進展

  • 公司計劃向美國FDA提交申請,爭取FDA批准開展Lisaftoclax(APG-2575)治療中高危MDS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研究。

APG-2449是亞盛醫藥自主研發的、具有口服活性的小分子FAK抑制劑,為第三代ALK/ROS1 TKI。

臨床開發進展

  • 2024年10月,亞盛醫藥獲CDE臨床試驗許可,開展APG-2449 兩項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註冊性III期臨床研究,分別為其治療二代ALK TKI耐藥或不耐受的NSCLC患者、或初治ALK陽性晚期或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註冊III期臨床試驗。

業務進展

  • 2024年6月,亞盛醫藥與跨國製藥企業武田就耐立克®簽署了一項獨家選擇權協議。一旦選擇權被行使,武田將獲得在全球範圍內(不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國台灣地區以及俄羅斯)開發及商業化耐立克®的獨家權利。
  • 根據獨家選擇權協議,亞盛醫藥於2024年7月收到武田1億美元的選擇權付款。
  • 2024年6月,亞盛醫藥收到武田7500萬美元股權投資款項。
  • 2025年1月,亞盛醫藥完成在美國的首次公開發售,募資淨額為人民幣9.67億元。

2024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信息

亞盛醫藥收入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2.22億元人民幣增加人民幣7.59億元或342%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9.81億元。增長主要來源於武田的1億美元選擇權付款;耐立克®銷售收入2.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2%);來自蘇州信達的商業化許可費收入及管理費用收入。

公司的銷售和分銷開支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954億元增長了0.006億元或0.3%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96億元。該小幅增長來自耐立克®及其他產品商業化所產生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

公司研發開支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7.07億元增加人民幣2.40億元或34%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9.47億元人民幣。該增長是由於臨床研究開支增加。

公司行政開支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81億元增加人民幣0.06億元或3.3%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87億元。主要由於美國首次公開發售的代理費用增加所致。

公司融資成本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0.96億元減少人民幣0.32億元或32.9%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0.65億元。這主要由於銀行借款利率下降所致。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錄得其他開支人民幣910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其他開支人民幣元520萬增加人民幣390萬元或74.4%。該增加主要是由於捐贈開支的增加。

由於上述原因,公司虧損由從截至2023年12 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9.26億元減少人民幣5.20億元或56.2%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4.06億元。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每股虧損為每股普通股人民幣 1.34元,而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每股虧損為每股普通股人民幣3.28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餘額為人民幣12.61億元,較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人民幣10.94億元增加人民幣1.67億元或15.3%。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收到武田根據獨家選擇權協議支付的1億美元選擇權付款,以及來自武田2024股權認購事宜的7500萬美元。公司將部分選擇權付款視為知識產權收入。

公司於 2025 年 1 月完成在美國的首次公開發售,募資淨額人民幣9.67億元。截至2025 年 3 月 27 日,該融資款項、公司現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公司的信貸安排、未來的銷售收入以及其他潛在收入款項,預計足以滿足到2027 年的公司運營費用和資本支出需求,預計足以滿足到2027 年的公司運營費用和資本支出需求。

關於未經審計財務信息的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未經審計年度財務信息,該信息尚未經本公司審計師審計或審閱。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未經審計信息屬於初步信息,是基於目前可獲取的信息編製的,並且可能會因本公司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完成而發生變化。因此,在本公司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的 20-F 表格年度報告中所包含的財務報表裡反映的本公司實際業績和財務狀況,可能會與本文中的財務信息存在調整或不同的列報方式,且這些差異可能是重大的。未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涵蓋了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賬目。所呈現的所有期間的賬目均按照IFRS會計準則並依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規則和條例進行了會計處理。

貨幣匯率信息

除非另有說明,2024 年和 2023 年人民幣對美元的換算分別是按照 2024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4 年 6 月 28 日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核證的紐約市中午買入匯率進行的,即 1 美元兌換 7.2993 元人民幣和 1 美元兌換 7.2672 元人民幣。亞盛醫藥並未作出任何陳述,表示本新聞稿中提及的人民幣或美元金額無論如何都能夠或本可以按任何特定匯率兌換成美元或人民幣(視情況而定)。

電話會議

亞盛醫藥將召開電話會議和網絡直播,討論2024年全年業績。

英文電話會議和網絡直播將於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3月27日上午8:00/北京時間2025年3月27日晚上20:00舉行。如需收聽英文電話會議,請提前在此處註冊。英文電話會議的現場網絡直播將在以下網址進行:Full Year 2024 Financial Results

中文(普通話)投資者活動將於北京時間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上午9:30(美國東部時間2025年3月27日,星期四,晚上21:30)舉辦,該活動也將通過電話會議和網絡直播同步進行。如需參加此場投資者活動或電話會議,請提前在此處註冊。

兩場電話會議的網絡播出將在亞盛醫藥官方網站(www.ascentage.com)上展示,為期30天。

關於亞盛醫藥

亞盛醫藥是一家綜合性的全球生物醫藥企業,致力於研發創新藥,以解決血液腫瘤等領域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2019年10月28日,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855.HK;2025年1月24日,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AAPG。

亞盛醫藥已建立豐富的創新藥產品管線,包括抑制Bcl-2和 MDM2-p53 等細胞凋亡通路關鍵蛋白的抑制劑;新一代針對癌症治療中出現的激酶突變體的抑制劑等,為全球唯一在細胞凋亡通路關鍵蛋白領域均有臨床開發品種的創新公司。

公司核心品種耐立克®已在中國獲批上市,且獲批適應症均被成功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司另一重磅品種,新型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Lisaftoclax)的新藥上市申請(NDA)已獲CDE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

截至目前,公司4個在研新藥共獲16項FDA和1項歐盟孤兒藥資格認定,2項FDA快速通道資格以及2項FDA兒童罕見病資格認證。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亞盛醫藥已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知識產權佈局,並與武田、默沙東、阿斯利康、輝瑞、信達等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以及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和密西根大學等學術機構達成全球合作關係。

亞盛醫藥已在原創新藥研發與臨床開發領域建立經驗豐富的國際化人才團隊,以及成熟的商業化生產與市場營銷團隊。亞盛醫藥將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加速推進公司產品管線的臨床開發進度,真正踐行「解決中國乃至全球患者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的使命,以造福更多患者。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美國《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以及經修訂的《1933年證券法》第27A條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21E條所界定的前瞻性陳述。除歷史事實陳述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內容均可能構成前瞻性陳述,包括亞盛醫藥對未來事件、經營成果或財務狀況所發表的意見、預期、信念、計劃、目標、假設或預測。

這些前瞻性陳述受到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影響,具體內容已在亞盛醫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詳細說明,包括2025年1月21日提交的經修訂的F-1表格註冊說明書中的「風險因素」和「關於前瞻性陳述及行業數據的特別說明」章節、2019年10月16日提交的首次發行上市招股書中的「前瞻性聲明」、「風險因素」章節,以及我們不時向SEC或HKEX提交的其他文件。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實際業績、運營水平、經營成果或成就與前瞻性陳述中明示或暗示的信息存在重大差異。本前瞻性聲明中的陳述不構成公司管理層的利潤預測。

因此,該等前瞻性陳述不應被視為對未來事件的預測。本新聞稿中的前瞻性陳述僅基於亞盛醫藥當前對未來發展及其潛在影響的預期和判斷,且僅代表截至陳述發表之日的觀點。無論出現新信息、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亞盛醫藥均無義務更新或修訂任何前瞻性陳述。

 

亞盛醫藥集團

綜合損益表

(單位:人民幣千元 (「RMB」)  千美元(「US$」), 除股份數量和每股數據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3

2024

2024

人民幣

人民幣

人民幣

美元$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收益

知識產權收入

678,415

92,942

產品銷售

174,931

193,535

260,835

35,734

其他

34,780

28,449

41,400

5,672

總收益

209,711

221,984

980,650

134,348

銷售成本

產品銷售

(18,926)

(29,342)

(27,031)

(3,703)

其他

(3,072)

(1,201)

(2,054)

(281)

總銷售成本

(21,998)

(30,543)

(29,085)

(3,984)

毛利

187,713

191,441

951,565

130,364

其他收入及收益

66,972

59,316

57,359

7,858

銷售及分銷開支

(157,421)

(195,387)

(195,998)

(26,852)

行政開支

(170,595)

(181,076)

(187,125)

(25,636)

研發開支

(743,104)

(706,972)

(947,245)

(129,772)

其他開支

(17,674)

(5,203)

(9,075)

(1,243)

融資成本

(52,785)

(96,057)

(64,455)

(8,830)

應占合營公司之溢利及虧損

(278)

1,076

(281)

(38)

除稅前虧損

(887,172)

(932,862)

(395,255)

(54,149)

所得稅抵免/(開支)

4,248

7,150

(10,425)

(1,428)

年內虧損

(882,924)

(925,712)

(405,680)

(55,577)

以下人士應占:

母公司擁有人

(882,924)

(925,637)

(405,433)

(55,543)

非控股權益

(75)

(247)

(34)

(882,924)

(925,712)

(405,680)

(55,577)

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影展每股
虧損

基本及攤薄

(3.35)

(3.28)

(1.34)

(0.18)

 

 

亞盛醫藥集團

綜合全面收益表

(單位:人民幣千元 (「RMB」)  千美元(「US$」), 除股份數量和每股數據外)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2

2023

2024

2024

人民幣

人民幣

人民幣

美元$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年內虧損

(882,924)

(925,712)

(405,680)

(55,577)

其他全面收益

其後期間可能重新分類至損益的其他全面收益:

換算海外業務的匯兌差額

25,832

20,593

2,829

388

其後期間不會重分類至損益的其他全面收益:

換算非海外業務的匯兌差額

35,665

5,666

4,120

564

年內其他全面收益,扣除稅項

61,497

26,259

6,949

952

年內全面虧損總額

(821,427)

(899,453)

(398,731)

(54,625)

以下人士應占:

母公司擁有人

(821,427)

(899,378)

(398,484)

(54,592)

非控股權益

(75)

(247)

(34)

(821,427)

(899,453)

(398,731)

(54,625)

 

 

亞盛醫藥集團

綜合財務狀況表

(單位:人民幣千元 (「RMB」)  千美元(「US$」), 除股份數量和每股數據外)

12/31/2024

2023

2024

2024

人民幣

人民幣

美元$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非流動資產

物業、廠房及設備

905,815

849,450

116,374

使用權資產

51,252

56,109

7,687

商譽

24,694

24,694

3,383

其他無形資產

85,446

75,998

10,412

於合營企業的投資

16,998

32,717

4,482

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產

1,951

1,141

156

遞延稅項資產

59,842

44,236

6,060

其他非流動資產

10,217

59,303

8,125

非流動資產總值

1,156,215

1,143,648

156,679

流動資產

存貨

16,167

6,597

904

貿易應收賬款

145,893

83,143

11,390

預付款項、其他應收賬款及其他資產

88,285

123,211

16,880

現金及銀行結餘

1,093,833

1,261,211

172,785

流動資產總值

1,344,178

1,474,162

201,959

流動負債

貿易應付賬款

72,445

91,966

12,599

其他應付賬款及應計費用

206,914

258,098

35,360

合約負債

38,410

37,485

5,135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

616,404

779,062

106,731

流動負債總額

934,173

1,166,611

159,825

流動資產淨值

410,005

307,551

42,134

總資產減流動負債

1,566,220

1,451,199

198,813

非流動負債

合約負債

251,189

248,460

34,039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

1,179,191

889,435

121,852

遞延稅項負債

10,549

5,368

735

長期應付賬款

18,299

遞延收入

36,360

27,500

3,767

其他非流動負債

6,274

860

非流動負債總額

1,495,588

1,177,037

161,253

負債總額

2,429,761

2,343,648

321,078

權益

母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

普通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
12月31日每股面值為0.0001美元,已授
權、發行和流通的普通股分別為
290,196,560股和315,224,993股)

197

214

29

庫存股份

(21,351)

(8)

(1)

股份溢價

5,951,154

6,545,129

896,679

資本及儲備

(371,441)

(384,515)

(52,678)

匯兌波動儲備

(133,020)

(126,071)

(17,272)

累計虧損

(5,365,122)

(5,770,555)

(790,563)

60,417

264,194

36,194

非控制權益

10,215

9,968

1,366

權益總額

70,632

274,162

37,560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