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730

遵理老師評2022文憑試中文科

閱讀「死亡之卷」不再    寫作出現罕見題型

香港2022年4月26日 /美通社/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卷一閱讀及卷二寫作於本月22日開考,遵理文史老師評論試題如下﹕

閱讀卷擺脫死亡之卷問法

遵理文史曾康誠老師 (Lori Tsang)表示,今年中文閱讀卷甲部範文的問題較為直接、淺白,以《論仁、論孝、論君子》、《逍遙遊》、《魚我所欲也》及《聲聲慢》四篇範文設題,內容均為同學平時所學,相信不難應付,然而考評要求考生摘錄原文以證明《聲聲慢》如何運用叠字抒情,考生則需注意錯別字,避免把「悽」寫成「淒」。在題型上,他指考評今年設有文本反思題,以孟子「本心」為切入回,要求考生舉出教育相關例子,從而說明如何在功利社會體現「本心」(人的價值),整體而言,今年文學色彩並不濃厚,似是擺脫具「中文色彩」死亡之卷的問法。

至於乙部閱讀能力考材,曾康誠老師表示,試卷罕有地出哲學性文章,以內地哲學家周國平散文《一個人和三個人稱》及散文集《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的節錄出題,文章風格淺白,蘊含哲理性;前文以「你」、「我」、「他」三個視角入手來看待自己,後文講述人類的精神世界,並援引美國思想家愛默生的詩句。他指出,考評要求考生分詩句「半人半神走了 神就來了」的寓意,使考生需要仔細思考才可下筆,屬頗有深度的問法。

乙部文言部分方面,以《說苑至公》、《呂氏春秋貴公》及《莊子大宗師》設題,較往年只有一篇文言多,內有字義、語義及文本解讀;前兩篇均敍述楚人遺弓的故事,後者則是莊子思想分析,均呼應了周國平的哲學散文。他補充,文言部份最為困難的壓軸一題,問及莊子為什麼認為「藏天下於天下」才不會遺失東西,這與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不拘泥於形,物我合一共存於「道」,精神境界有關係。

寫作卷出現罕見題型 發揮空間充足

曾康誠老師表示,卷二寫作部分三題跟歷屆的試題變化不大,考生容易掌握,有充足發揮空間。他點評,第一題要求考生作「校服的自述」,想像自己與主人分別,可以從抒情、記敍混合寫作手法入手,估計選材不難,不過要突顯「體會」一字,可以喜、也可以悲;第二題設有一幅漫畫,要求考生就漫畫啟發,以「得不償失」為題撰寫文章,考生可選記敍、抒情或議論,屬罕見的題型,考生需要扣緊「得」、「失」的轉折變化,應以一件或多件事情入手,如人生不同場景入手;第三題則為例牌的議論題,問及「與其一生專精一事,不如發展多元人生。」題目具有對立關係,考生可分析「專精」及「多元」的利與弊,或古今人類對時間觀念的變化、知識的追求、科技的協助、社會的緩急及人生意義的反思,考生需表明立場並予以論述,論點及論據能闡述及說明有關看法,對於考生來說,發揮空間頗大。

關於遵理學校

遵理學校自1989年創校至今有三十年開辦日校及補習班經驗,使命是成為莘莘學子的領航燈,引領學生步向光明前路,走出困境,邁向成功。主要業務包括提供中學補習課程、全日制高中課程、學前教育,以及終身學習課程系列。憑著專業、用心的服務態度及優秀的師資,至今校網已遍佈全港。遵理一直致力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服務,培育學生成為優秀的社會人才,「本其所學,貢獻社會」;正是「學海無涯,茫茫彼岸,導航明燈,唯冀遵理」。

環教繪本頒獎 籲親近海洋愛地球

萬花筒劇團改編獲獎的環境教育繪本作品,透過演出呼籲民眾用行動愛護海洋環境。(圖/林宥辰攝)

記者林宥辰/桃園報導

環保局除了在桃園置地廣場布展全台首座環境教育快閃樂園,也舉辦了環境教育繪本頒獎典禮,現場邀請劇團演出改編過的得獎作品,讓現場觀眾透過戲劇了解繪本故事,也可以藉此呼籲民眾用行動愛護海洋珍惜地球。

桃園環境教育繪本活動舉辦已經邁入第七屆,為了鼓勵民眾參賽,環保局祭出45個組別獎項,有趣的是這一屆獲獎的作品不約而同都聚焦在桃園特有的海岸特色,從不同角度表達海洋的重要性。

典禮現場特別邀請到萬花筒劇團改編獲獎作品,也讓現場的親子都能一起參與演出。活動現場設有投資地球扭蛋,民眾投資的收入,都將全額贈與「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讓大家以實際行動守護環境,愛惜地球。

獲獎的作品後續將製作有聲書放置在「桃園市環境教育全球資訊網」,提供線上閱覽,111年度的環境教育繪本徵件即日起也已經開始收件,也歡迎有興趣的創作者踴躍投稿,詳情可以上環保局網站查詢。

華為:持續創新,共建綠色智慧世界

深圳2022年4月26日 /美通社/ — 華為第19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開幕。 本屆大會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未來探索、產業創新、數位化與低碳化」等話題,與全球行業分析師、財經分析師、意見領袖及媒體等,共同探討未來趨勢和產業發展策略。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大會上發表了「持續創新,共建綠色智慧世界」的主題演講。 胡厚崑表示:「持續強化創新能力,牢牢抓住千行百業數位化、智能化發展以及人類社會低碳化發展的兩個大機遇,是華為走向未來的關鍵。 」

第一,持續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在聯接領域,持續引領產業發展。 華為定義了5.5G和F5.5G產業願景,實現10Gbps無處不在,支援家庭場景下「身臨其境」的體驗需求,並滿足工業控制對即時性、可靠性的高要求。 在計算領域,重新定義節點、基礎軟體及數據中心級系統架構,實現性能倍增,顯著提升能效。 此外,通過打造雲上的數位內容生產線,以及構建以人為中心的全場景智慧化體驗,加速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的融合。

第二,深耕數位化,為客戶創造價值。 通過完善產品和產品群組,以適配不同的行業場景;同時,提前做好產品的預集成、預驗證,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客戶和夥伴。 以華為雲為底座,堅持「一切皆服務」的理念,把基礎設施、技術以及經驗雲化、服務化,讓千行百業的客戶上雲不再困難。 成立軍團,縱向縮短管理鏈條,橫向快速整合資源,聯合夥伴的產品以及能力,形成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快速回應客戶需求。

第三,聚焦供能和用能,以數字技術使能低碳發展。 引入AI、雲等能力,改變光伏行業的技術路線,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 以無線網站和數據中心為發力點,使用系統級低碳方案,打造綠色ICT基礎設施。

面向未來,華為正採取積極的業務舉措,不斷增強產業韌性,有品質地活下來。 胡厚崑強調,「唯有持續不斷的創新,才能帶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為客戶和社會創造價值。 我們希望與更多客戶與合作夥伴一起,共建綠色智慧世界。」

本次分析師大會,華為還分享了面向未來的探索和思考。 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在演講中提到:「我們現在對於未來的所有想像可能都是保守的,我們只有大膽提出假設、大膽提出願景,敢於打破既有理論與技術瓶頸的條條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會上,周紅提出了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

  • 機器如何認知世界,能不能建立適合機器理解世界的模型?
  • 如何理解人體的生理學模型,八大子系統的運行機制,以及人的意圖和智慧?
  • 新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腦機、肌機介面、3D 顯示、虛擬觸覺、嗅覺、味覺
  • 如何連續、無感知地測量人的血壓、血糖和心電,強人工智慧幫助發明化學藥、生物葯和疫苗
  • 發展以應用為中心,面向價值與體驗的高效率、自動化和智能化軟體
  • 接近和擴展香農極限,實現區域級和全球級的高效、高性能連接
  • 創造高適應性與高效率的計算模式,非馮· 諾伊曼計算架構與非傳統部件,發展可解釋和可調試AI
  • 通過智慧計算發明新的分子、催化劑和器件
  • 發展超越傳統CMOS製造的技術,達到更低成本、更高的效率
  • 發展出安全、高效的能源轉換和儲能,提供按需服務

華為首屆分析師大會於2004年舉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9屆。 本屆分析師大會於2022年4月26日至27日舉行,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論壇。

簡單生活實驗室 全台首座環教快閃樂園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在置地廣場,布展全台首座環境教育快閃樂園「簡單生活實驗室-都市樂園」。(圖/董雨菲攝)

記者董雨菲/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今年以都市中海洋為策展主題,結合Xpark以及和逸飯店桃園館,在置地廣場,布展全台首座環境教育快閃樂園「簡單生活實驗室-都市樂園」,吸引大小朋友前來探索海洋環境的奧秘,用行動愛地球。

今年桃園環境教育主題展「簡單生活實驗室」,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4海洋生態」為主軸,以桃園沿海特色作為策展主題,將SDGs概念貫穿樂園,打破靜態展示,運用光影科技結合環境生態,規劃「陸域探險、海中奇緣、玩好生活」等三大展區。

祕書長黃治峯表示,桃園市作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一直以來為推動低碳城市、綠色城市、永續城市及智慧城市為目標,並致力於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持續做了許多翻轉城市發展的努力。

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推動環境教育新思維,每個人都有能力愛我們的星球。桃園辦理環境教育主題展已邁入第4年,今年以遊樂園風格策展,將桃園在地的美與故事,運用多元化的展示手法,跳脫傳統教育的框架,以活潑有趣的視野,寓教於樂的方式,將環境教育帶入日常。

揮灑大鵬灣美景,臺灣風景區首度導入藝術打卡點,打造國家風景區不朽經典

揮灑大鵬灣美景,臺灣風景區首度導入藝術打卡點,打造國家風景區不朽經典
屏東縣, 臺灣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4月26日 – 臺灣有許多獨具特色的美景,更是許多藝術家駐足寫生作畫的靈感來源,藝術家透過畫筆歌頌心中美景,透過不同的表現手法,展現出風景獨特的魅力之處。

12景點的藝術散步地圖,與腳踏車賞景路線做結合,帶領遊客深入景點一探究竟。

12景點的藝術散步地圖,與腳踏車賞景路線做結合,帶領遊客深入景點一探究竟。

有鑑於歐美藝術名家慧心巧手所創作的經典作品讓當地景物永恆長存,同時也被製作成地標式打卡點,用以推廣宣傳而吸引許多遊客慕名前往朝聖觀賞並拍照打卡,藉由無遠弗屆的網路讓更多人認識此情此景,國家風景區首開先例將藝術引入景點,特別邀請臺灣當代藝術界極具盛名的知名藝術家為景點作畫,並規劃成打卡點。

本次邀請的藝術家如出生於東港的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林磐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盧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前院長-林章湖、台灣美術院執行長-李振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前主任-程代勒、馬賽克鑲嵌藝術作品遍佈全台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前主任-李億勳、111年中華民國虎年郵票的設計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前院長-林俊良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前主任-莊連東,共8位藝術家,至大鵬灣及鄰近鄉鎮寫生,共同為12景點精心創作,將美好的景色透過不同媒材描繪出來,為大鵬灣的風光景致留下剎那永恆;更同時借鑒歐美知名畫家畫作打卡點的做法,將12個景點畫作製作成打卡點,吸引遊客前來賞景拍照打卡,分享藝術家們眼中的美景,不僅藉由藝術的薰陶感受大鵬灣多元的美感,結合社群媒體應用強化多元的行銷方式,推廣大鵬灣的景色。

此次邀請知名藝術家們為景點作畫並設立打卡點,是臺灣22個縣市368個鄉鎮首開先河,率先將藝術與空間作結合,讓風景不再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一幅栩栩如生、可以親身走近體會並感受的「藝術作品」。

本次作畫的12景點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內的遊客中心、濱灣碼頭、映霞橋亭、青洲灣、崎峰濕地公園、紅樹林濕地公園、鵬村濕地公園、落日灣、潮口平台、鵬灣跨海大橋以及位於東港鎮的東隆宮和林邊鄉的林邊車站。藝術家們精緻描繪出專屬於大鵬灣的細膩景色。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急診團隊全數解隔歸隊 重返防疫第一線

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團隊全數隔歸隊。(圖∕花蓮慈院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3月31日獲報,一名急診護理師篩檢陽性後,迅速匡列有接觸的院內同仁和病患,第一時間隔離人數約350人,與該確診護理師上班時段重疊的急診護理師小靜和君君(化名)同在匡列名單中,所幸居隔期間篩檢陰性,屆滿10天後慈院急診團隊全數解隔歸隊,重返防疫第一線並肩作戰。▲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團隊全數解隔,重返防疫第一線。(圖/花蓮慈院提供)

自前年疫情開始,花蓮慈院維持最高防疫規格,在急診入口處的檢傷區就會區隔入院民眾,特別處置有症狀或染疫高風險的族群,有效降低同仁染疫風險。但疑似感染源的男童於3月28日因熱痙攣發作,被送往急診治療,由於男童同時有高熱與抽搐症狀,加上病患年齡小,難以在治療過程中全程配合防疫規定,以致醫護團隊緊急處置時,不幸接觸感染。

3月31日院方接到通報後,當日被匡列者即住進防疫旅館隔離。「剛收到消息時,比起不安,更多的是不解,同事怎麼會確診,不知道感染源是什麼?」護理師君君表示,一名同仁馬上要轉任病房專科護理師,前一晚下班後幾位同事簡單聚餐為他餞行,沒想到隔天就接到匡列通知。居隔期間不斷有來自醫院同仁的關心,以及院方提供的防疫茶淨斯本草飲濃縮液,供篩檢結果陰性者每日服用兩包,護理師小靜笑著分享,自己喝多了也找到訣竅了,「兌水喝越喝越順口」。

由於想不透是怎麼染疫的,在感染源尚未明朗前,君君與小靜利用通訊軟體和其他同仁交流消息,縮小排查的範圍,直到獲悉有在急診值班的兒科醫師確診,才將目標明確鎖定因熱痙攣至急診就醫、有外縣市旅遊史的二歲男童。「找到感染源後,焦慮就被撫平一些。」小靜說,自從有醫護確診、院內感染的消息傳出,團隊的壓力大增,幸好在迅速的疫調下找到了可能的感染源。

在防疫旅館隔離時,由於心理壓力過大,加上不能外出無事可做,君君坦承經常焦慮到不停拿體溫計監測體溫,一天可以量十幾二十次,還時常緊張兮兮地覺得自己發燒了;所幸最後總算順利解除隔離。「除了工作,平時我們下班後,偶爾會跟同事吃晚餐,活動範圍小,移動路徑也單純。」君君遺憾地說,急診同仁造成院內感染的開端,誰都不願意為了救治病患而染疫,但這就是職業風險。鑒於這此感染事件,為了更妥適因應不可控的狀況,慈院也將全面升級感控措施。

自從護理師確診開始,花蓮慈院配合中央機關疫調,積極尋找可能的感染源,直到兒科醫師相繼確診後,迅速鎖定追蹤該名二歲童的後續狀況,避免感染範圍擴大。抗疫之路漫長,居家隔離的同仁一個個解隔,回到醫療團隊的行列中,君君強調,有了隔離經驗,讓她對患者更能感同身受。由於醫療人力吃緊,解除隔離的同仁們都「歸心似箭」,在確定可以復工後,立刻回到崗位努力,為團隊挹注堅實的力量。

2022彰化百大商品徵選活動 徵件至5月底!

▲縣長王惠美邀大家參加彰化百大商品徵選活動。(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辰卿/彰化報導

為迎接建縣300年,並鼓勵縣內產業積極創新、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彰化縣政府特別規劃「2022彰化百大商品徵選活動」,於4/26日上午在彰化縣政府府前廣場舉辦啟動記者會,縣長王惠美表示,彰化縣人文薈萃,物產豐厚,孕育許多傳統老店,也累積很多優秀創新好禮,邀請彰化縣在地傳承老店、新創商店、品牌業者參加本次徵選活動,即日起開始徵件至5月底,把彰化最豐富多元的好禮分享給全國民眾。

王縣長表示,彰化建縣即將300年,彰化很有料,只是過去太低調,彰化300年歷史是很有底蘊的,如何把彰化的好、彰化的美行銷出去,就是大家共同要來努力的,在建縣即將300年的前夕,縣府團隊用心規劃,要把彰化的好物、好食、好伴手推薦給全國鄉親及國外遊客,因此辦理「2022彰化百大商品徵選活動」,希望能夠與時俱進,透過不斷創新,推廣優質產品,這次活動誠摯邀請彰化在地商店共同來參與,只要稅籍設在彰化縣,或商品是在彰化縣內生產或加工,其中食品類需額外檢送食品認證相關證明,同一業者最多可報名3樣商品,即日起至5/31止報名截止。

▲ 2022彰化百大商品徵選活動啟動儀式。(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王縣長指出,甄選分成2階段,第1階段初選有60%專家評選,40%透過網路讓鄉親投票,希望更多鄉親共襄盛舉,只要參與網路票選的民眾,就有機會抽到入圍百大商品的好禮及500元全聯購物禮券。第2階段決選,聘請專家針對前20名中再選出十大精品,這十大精品就有機會參加2022年由彰化縣主辦的中區農業博覽會的行銷展售,並且聘請網紅做直播推薦,還能上電視節目行銷,歡迎彰化各商家的好物、好食、好伴手都來報名,一同共襄盛舉。

縣府經濟暨綠能發展處表示,本次徵選活動分兩階段,第1階段為【初選】,評分方式分專家學者60%、民眾網路票選40%;第2階段為【決選】,由第1階段初選總分排序前20名商品參加十大金質獎的決選,相關活動辦法於臉書輸入關鍵字「彰化百大」。▲ 彰化百大精選商品。(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與會貴賓有縣議員陳玉姬、彰化縣農會秘書吳逢源、大城鄉農會理事長蔡隱居、線西鄉農會總幹事楊玲珠、花壇鄉農會總幹事顧碧琪、田尾鄉農會總幹事吳政憲、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員林市農會總幹事黃豐盛、秀水鄉農會秘書陳松柏、竹塘鄉農會秘書林健正、彰化市農會主任盧永泉、北斗鎮農會主任卓大偉、鹿港鎮農會主任許秀蘭、埔心鄉農會主任余淑惠、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台中教區附設台灣省私立慈愛殘障教養院長張明正、社團法人彰化縣記帳士公會理事長張睿芩、彰化縣工業會副理事長盧玉娟、彰化縣鹿港老街發展促進會理事長魏秀娟、埔鹽鄉廍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貽正、臺灣玻璃館總經理林肇騫、襪仔王觀光工廠董事長蕭明村,以及歷屆伴手禮商家等企業商家代表、縣府經濟暨綠能發展處長劉玉平、代理副處長蕭麗玲、各級民意代表與地方仕紳。

臉書網址:https://zh-tw.facebook.com/chcggift

活動網站:https://changhua100select.com

維奧拉戴維斯佩戴MATTURI FINE JEWELLERY提供的耳環 出席劇集《第一夫人》首映禮 宣傳RAD和De Beers集團攜手推行的「BLACK IS BRILLIANT」計劃

維奧拉戴維斯佩戴MATTURI FINE JEWELLERY提供的耳環 出席劇集《第一夫人》首映禮 宣傳RAD和De Beers集團攜手推行的「BLACK IS BRILLIANT」計劃
洛杉磯,美國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4月26日 – 美國知名女星維奧拉戴維斯於4月14日在洛杉磯出席劇集《第一夫人》(The First Lady)全球首映禮時,佩戴了由Matturi Fine Jewellery創辦人Satta Matturi所設計的耳環,以宣傳RADDe Beers集團攜手推行的#BlackIsBrilliant計劃。耳環上所有鑽石均以符合道德和可持續發展標準的方式,在博茨瓦纳開採。

De2.jpg

活動內容和理念:

De Beers 集團推出#BlackIsBrilliant計劃,旨在為黑人設計師提供平台,運用來自博茨瓦纳的天然美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精品鑽飾,並以各地盛事的紅地氈為有力宣傳平台,表達黑人的意見和才華,令各界更清晰明白和關注。

De Beers 集團與RAD(Red carpet Advocacy)攜手合作,RAD有一套完善的方針,根據需要宣傳的目標,將合適的人才和品牌聯繫起來,並透過他們的平台,在全球盛事上宣揚值得讚許的理念。De Beers希望運用RAD這套方針,推廣社會進步和文化變革。

De Beers 集團許下堅定承諾,致力長遠造福社會人群,即使在最後一顆鑽石出土之後,福蔭仍將連綿不斷。

鑽飾介紹:

Matturi Fine Jewellery 設計的奎族耳環,所使用的鑽石均由De Beers 集體提供,全部均以符合道德和可持續發展標準的方式,在博茨瓦纳開採。

「『桑族人』(San)又稱『布希曼人』(Bushmen)或『奎族人』(Kwe),據說是非常南部最早期的原居民,歷史記載是以狩獵採集的方式過活。他們的傳統、舞蹈和獨特的岩石藝術世代相傳,闡釋了他們的信念和對周遭事物的看法,例如風景、動植物,還有如何在生生不息的生態環境之中生活。現代的桑族藝術家仍會採用大膽的詮釋手法和多彩的顏色,描繪與祖先相同的信念和傳統。

這對奎族耳環的創作,是要向一個不斷無私付出,致力與大自然共存的民族致敬。耳環的設計尤其體現了博茨瓦纳的壯麗風光,因為博茨瓦纳除了擁有鑽石瑰寶,也獲得大自然恩賜,既有河流和三角洲的自然美態,也有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為了這對耳環,De Beers精挑細選了40顆天然美鑽,全部均於數百萬年前在博茨瓦纳的豐饒土壤之下孕育,每一刻均獨特無比,再經過博茨瓦纳首都嘉柏隆里的本土匠師細心切割和打磨。耳環鑲滿了天然美鑽,但本體採用的18kt黃金卻特意不做打磨,保留原始和天然的味道,融合現代化的設計。

這對耳環的每項設計細節,均對一個國家、其民族、天然資源和奇妙生態系統,表達了無比敬意。」

Satta Matturi – MATTURI FINE JEWELLERY創辦人兼創作主管

相關捐款:

為了支持Viola提倡重視黑人創作才華,她所選擇的慈善機構會獲得一筆25,000 美元捐款。

MATTURI FINE JEWELLERY創辦人SATTA MATTURI簡介:

Satta Matturi 兼具英國和非洲西部血統,除了深深擁抱非洲傳統文化,也對全球潮流、觀念和設計靈感有獨到見解,因此能創造出一個高貴典雅的珠寶品牌,不但打動了非洲大陸愛好時尚的獨立女性,也深受全球喜歡珠寶的女性歡迎。Satta曾經周遊列國,熱衷於欣欣向榮的新興非洲,並將這方面的元素納入設計意念之中。她收藏珠寶多年,藏品非常豐富,足證她對珠寶的熱愛。她由母親撫育成長,母親經常叮囑她,女性必須珍藏起一套令人欣羨的珠寶。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極淨星球與祺鯤科技攜手合作啟動全球首創全數字化碳資產管理平臺

香港2022年4月26日 /美通社/ — 極淨星球(Very Clean Planet)近日宣佈啟動全數字化、全球性碳資產互動樞紐,並經由其平臺完成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美宏道香港有限公司之間的首宗I-REC(國際再生能源憑證-簡稱綠證)臨櫃(over-the-counter-OTC)交易。

極淨星球是全球第一個以區塊鏈為核心的碳資產平臺,對其所列每個碳綠證都可提供端對端地追本溯源,徹底解決目前市場上難以驗證的詐騙產品或重複計算等嚴重問題。具體來說,極淨星球平臺能以更精細的解析度深入洞察每個I-REC,包括其來源、流程、季節性、與許多其他相關環境屬性,確保本平臺組織成員得以用最高效、負責、及時的方式貫徹企業「環保與社會責任自治」(Environmental&Social Governance-簡稱ESG)各項規範之達標。

極淨星球總經理徐允平表示:「跨境碳資產透明度不足及往來雙方缺乏互信的市場現象,對尋求在其所有生產與運營區域碳中和達標的跨國企業及力圖將其碳資產數位化以期進軍國際市場的各地再生能源生產商均造成嚴峻挑戰。極淨星球是完全為全球碳市場的數字轉型所打造的平臺,不僅可以引領我們組織成員突破這些挑戰,更能為其碳資產管理與交易提供卓越的率與價值。

「我們很榮幸能與極淨星球攜手合作推出與我們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企業碳資產管理系統無縫整合的I-REC平臺。」祺鯤科技執行長朱紹康指出,「這讓極淨星球成為全球唯一能對每個I-REC的完整生命週期提供深度透視的平臺,為所有參與者帶來更大程度的信任以及更及時的決策。」

「作為可持續發展與氣候變化專業服務的全球領導者,德勤致力於透過與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祺鯤科技等戰略合作夥伴的密切合作,利用技術與數據協助客戶進行業務轉型。德勤中國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主管合夥人謝安解釋道,「今天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美宏道香港有限公司在極淨星球上的首次I-REC交易象徵著一個勢將蓬勃發展的閉環式數位化碳資產生態系統已然應運而生。我們期待與合作夥伴和客戶共同開發擴展這個生態系統,以建立可永續發展的未來。

「落實一個功能完備、可擴展、全數字化、且普及全球的碳資產平臺是履行《巴黎協議》世界零碳承諾的關鍵。」柏克萊加州大學可持續發展特聘教授、美國政府針對氣候變化跨部會特別委員會(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總結報告(IPCC憑此報告贏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領銜撰述人丹尼爾·卡門博士(Dr. Daniel Kammen)表示:「我們極端讚賞極淨星球與祺鯤科技的遠見和努力,通過一勞永逸地解決真實性、及時性、可溯性等關鍵問題,發展出此開創性平臺且完成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華美宏道香港有限公司的首次跨境I-REC交易,並藉由有力的經濟誘因,強化國際動力與相互信任,走向更環保的未來。」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全資子公司英大證券有限公司執行長陳愷先生提到:「英大證券作為中國碳資產管理的先驅者,我們非常重視碳經濟體系的數字轉型,並相信如同極淨星球等創舉,將會對全球企業實現ESG達標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

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北建投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雙海先生表示:「為履行中國政府的”雙碳”使命,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帶領能源產業進行數字轉型,通過採用如祺鯤科技的區塊鏈/物聯網平臺解決方案等尖端技術,將我們的碳資產以最盡責的方式數位化與智能化,以加速該資產在國際市場上流通,發揮其最大價值。我們誠摯邀請並歡迎全球所有相關組織加入我們的碳中和運動,將我們的地球轉化成極為乾淨的星球。」

關於極淨星球(Very Clean Planet

極淨星球(Very Clean Planet)是個彙集並促進各類碳資產流通與交易的全球性、全數字化互動樞紐。我們的平臺提供獨一無二的真實性、透明度、解析度、及時性與流通性。我們致力為全球碳中和達標推動創新模式,通過數位化轉型協助組織成員提前達到其強制或自願「環保與社會責任自治」(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 -簡稱 ESG)規範的目標。

於祺鯤科技(BravoWhale Technology

祺鯤科技總部位於上海,是一家獨步業界的平臺解決方案供應商,通過數字轉型幫助企業釋放並最大化其內在資產價值,在企業金融、稅務、碳資產管理等領域擁有成熟的用例與有力的成功案例。通過整合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於一個全方位雲平臺,並依據實際業務場景進行優化,我們的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將其現金流或碳信用等核心資產轉化成數字化、透明化、不可篡改的數據及時記錄於安全的私有區塊鏈上,使交易雙方能以更高效率和更大互信開展業務,從而充分發揮此類資產的最大價值。

Contact Person: Sandra Chen

Email: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www.verycleanplanet.com

 

MoBioZ藉區塊鏈技術重塑紙雕創作 本地藝術家望凝聚新生社區力量

MoBioZ藉區塊鏈技術重塑紙雕創作 本地藝術家望凝聚新生社區力量

獨家手繪3D NFT藝術系列MoBioZ 4月30日預售

@mobioz

香港2022年4月26日 /美通社/ — 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熱潮成為數碼藝術的重要推動力,也為藝術發展帶來無限想像空間。由本地紙雕藝術家Benson Walker Chen設計的獨家手繪3D NFT藝術系列——MoBioZ,將於4月30日進行白名單預售及首階段公開發售。

Benson 是本地知名紙雕藝術家,擁有18年的紙雕創作經驗。本身是機械工程師的他,結合機械設計所學,活用白紙既纖細又堅韌的特點,塑造躍然紙上的細緻紙雕,為平平無奇的白紙賦予生命和靈魂。MoBioZ 是由Benson設計的獨家手繪3D NFT藝術系列,結合Web 3.0 與實體藝術,總計共8,888件。項目將在4月30日中午12時香港時間開始白名單預售,限額200枚,鑄造價為0.08 ETH,並會在當日晚上8時以0.1ETH的鑄造價進行首階段800枚NFT的公開發售。


NFT持有人推實體優惠  致力打造社群新生態

MoBioZ項目團隊表示:「在我們眼中,MoBioZ是一個社群,一個俱樂部,NFT持有者絕不是只買一張圖片而已,他們是我們團隊未來的一員,有權參加我們以後的活動、特別專案,享有不同的獨家優惠,同時擁有項目重大決策的投票權,共同主導社區的成長。」

成功購入NFT人士可享有的福利包括:

  • 團隊將以潮玩原創為設計主軸,選取5個NFT角色製作實體玩具,OG可免費獲得首兩輪推出的玩具,所有NFT持有者可以優惠價格優先購買,同時預留部分通過giveaway等活動免費送予NFT持有人
  • 以虛實合一設計理念製作獨特的冷錢包套Cold Wallet Case,NFT持有者可以優惠價格認購,或經giveaway活動免費獲得
  • 本地潮店Extensive Publicity的VIP福利,以折扣價購買心頭好,優先預定限量版波鞋、玩具及潮衫
  • 與本地手工啤酒品牌麥子啤酒(Mak’s Beer)聯乘,將為所有NFT持有者送上獨有的手工啤酒
  • 項目合作夥伴無限動力實業有限公司亦將預留一定數量的電影票,不定時回饋予NFT持有者

以NFT角色製作的實體玩具
以NFT角色製作的實體玩具

 

MoBioZ將推出獨特的冷錢包套(Cold Wallet Case)供NFT持有者以優惠價格認購。
MoBioZ將推出獨特的冷錢包套(Cold Wallet Case)供NFT持有者以優惠價格認購。

 

MoBioZ NFT持有者可在超過三千呎的新銳潮流商店EXTENSIVE PUBLICITY享受VIP福利。
MoBioZ NFT持有者可在超過三千呎的新銳潮流商店EXTENSIVE PUBLICITY享受VIP福利。

「藝術 x慈善」新概念 結合NFT發揮公益價值

MoBioZ項目以「藝術」與「公益」為核心,項目的發行除旨在激發市場對本土藝術的興趣及關注,還希望能借NFT的應用將所得回饋給社會。團隊指出,疫情衝擊,既影響民生,也困擾經濟,MoBioZ計劃將預售及首階段公開發售收入的一成用於慈善活動,希望令更多基層人士得到支援。

作為慈善活動的第一步,MoBioZ將與國際青年商會(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合作舉辦一系列慈善活動「遊戲權利你有」。團隊表示:選擇遊戲權利你有,是因為我們相信孩子們應該有探索自己創造力的權利,就像我們的藝術家Benson一樣。」4月23日,「遊戲權利你有」將以兒童管弦樂隊和音樂治療師的音樂即興表演拉開序幕。5月22日,Benson 將加入 STEM 和 3D 列印研討會,向 200-300 名兒童教授他的紙雕技術及心得。

MoBioZ項目團隊表示:「向NFT持有者提供福利和賦能,令他們從中獲益,並帶領社群茁壯成長,是MoBioZ項目的核心價值觀,我們會繼續提供不同優惠給NFT持有者,不斷壯大社群及團隊,同時也會在慈善項目上持續投入,實踐團隊回饋社會的長期承諾。」

MoBioZ NFT 發售詳情:

白名單發售日期及時間:

2022430日(星期六)中午12GMT+8

白名單鑄造價:

0.08 ETH

公開發售日期及時間:

2022430日(星期六)晚上8時 GMT+8

公開發售鑄造價:

0.1 ETH

Web 3.0 網址:

https://www.mobioz.io/

下載高清圖片: https://bit.ly/3kd99F0 

關於Benson Walker Chen

Benson Walker Chen是香港紙雕藝術家,也是機械工程師。他小時候時愛看《變形金剛》和《機獸新世紀ZOIDS》,喜歡「動物加機械」的組合,並善用機械設計所學,將不同事物結合在一起。Benson曾於倫敦Espacio Gallery參展,2022年5月1日至31日將於炮台山富利來商場舉辦《紙,全部都係紙》紙雕藝術展。

關於MoBioZ

MoBioZ是由香港紙雕藝術家和3D藝術家Benson Walker Chen設計的獨家手繪3D NFT藝術系列,共有8,888件。在Benson的獨特視角下,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MZ星球是MoBioZ的總部。它將建立在沙箱元界中,並將舉辦活動、現場合作、特別專案等。

網站:https://www.mobioz.io/ 
Instagram:@ MobioZ.io
Twitter:@ MobioZ
Discord:https://discord.gg/mobioz  

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 花工勇奪5金1銀1銅

花蓮高工校長黃鴻穎(前中)與績優選手合影。(圖∕花蓮高工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高工參加第52屆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7項職類15人獲獎,5人奪金,其中8人挺進全國決賽,令人刮目相看。▲校長黃鴻穎(中)與電氣裝配選手合影,左起:黃邱聖傑、范士竑、羅頂酉、葉紘愷。(圖/花蓮高工提供)

此次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花蓮高工金牌選手是黃閔祥吳冠伯蔡丞銳張芳慈黃邱聖傑,銀牌得主范士竑,銅牌是羅頂酉,第四名葉紘愷。前三名能增加甄審總分20%,第四名也可增加甄審總分15%。▲校長黃鴻穎(中)與機器人系統整合職種第一名選手黃閔祥(左)、吳冠伯(右)合影。(圖/花蓮高工提供)

花工電機二乙黃閔祥與電機二甲吳冠伯兩人一組參加機器人系統整合職種,指導老師是黃啟彰。黃閔祥的哥哥是第49屆機電整合第一名保送台科大的選手,受到兄長的影響,他在去年高二上學期參加第51屆全國技能競賽機電整合職種拿下銀牌,已經具備保送國立大學的資格;這次高二下學期更上一層樓奪金,相當難能可貴。至於吳冠伯去年遭淘汰,今年捲土重來成功雪恥,期待自己在全國賽能有更突出表現。▲校長黃鴻穎(中)與機器人職種第一名張芳慈(左)、蔡丞銳(右)合影。(圖/花蓮高工提供)

電機二乙張芳慈蔡丞銳兩人一組參加機器人職種,指導老師是吳正旭。張芳慈曾參加第18屆全國高職生技術創造力競賽榮獲季軍,這次在北區賽拿下第一名,她很感謝隊友、學弟及指導老師的協助。而蔡丞銳很感謝第50屆全國技能競賽機器人職種榮獲銅牌的學長許浩維、彭崧瑜傳授機械程式與機構原理的秘訣。

▲機器人系統整合職種第一名黃閔祥(左)、吳冠伯(右)。(圖/花蓮高工提供)

這次比賽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四位電機科學生參加電氣裝配職種包辦前四名,創下校史記錄,那就是黃邱聖傑范士竑羅頂酉葉紘愷。黃邱聖傑感謝范士竑一起培訓時不斷鼓勵。范士竑的,父親也是花工校友,他希望能藉由全國賽保送國立大學。目前還是高一學生的羅頂酉與葉紘愷,初試鶯啼就拿下第三名、第四名佳績,未來潛力無限。電氣裝配職種的指導老師蔡宗縉曾經指導學生參加第50、51屆全國技能競賽榮獲金牌,並且保送台科大,相信這些學生在第52屆全國技能競賽也能再創佳績。▲機器人職種第一名蔡丞銳(左)、張芳慈(右)。(圖/花蓮高工提供)

以上8位學生都能晉級全國決賽,期盼再為花蓮爭光。至於其他7位獲得佳作的選手是,陳翊安、陳勝武、陳昭翊、洪恩霖、陳杉羽、李璇、陳彥豪,同樣受到師長祝福

▲電氣裝配職種第一名黃邱聖傑。(圖/花蓮高工提供)

校長黃鴻穎表示,花工在第52屆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榮獲5金1銀1銅1優勝7佳作,總計15人獲獎,其中8人進入全國決賽,而電氣裝配包辦前四名,是該項職種歷年來校史最佳成績,非常感謝凱士士企業股份有限公司(KSS)贊助材料費,讓學生們擁有豐富的資源得以認真培訓。

Appier 用 AI 助衣芙實現數位轉型三部曲

Appier 用 AI 助衣芙實現數位轉型三部曲

從自動化行銷到進階混合演算法推薦,為進站顧客提供更精準的商品推薦

台灣,台北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4月26日 – 以人工智慧(AI)與軟體即服務(SaaS)為核心的沛星互動科技(Appier)持續協助企業化解不同類型的商業挑戰,今日宣布與台灣時尚電商品牌衣芙 (EF SHOP)導入 AI 個人化行銷解決方案的亮眼成果。成立超過十年,衣芙持續精進與顧客互動的方式,為進站訪客提供更具互動性的購物體驗。透過與 Appier 的合作,衣芙在數位轉型的三個階段中,針對不同行銷進程量身打造適合的解決方案,獲得相應的成效提升。

第一階段藉由 AIQUA 的多渠道自動化行銷,優化網站的顧客互動,使訂閱率成長 4 倍,活躍用戶數達到業界基準的 3.6 倍;第二階段採用 AIQUA 基本推薦引擎,在顧客旅程及各接觸點中佈局,展示個人化商品推薦,提升成交機會與速度;第三階段採用 AI 進階推薦引擎,運用進階混合演算法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商品推薦,相較於基本推薦引擎成效提升逾 3 倍 ── 顯示綜合文字與圖像的 AI 商品推薦模型有助於提高網站的交叉銷售能力,能更精準預測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創造商機並極大化商品價值。

衣芙近期主打「抗 UV 吸排環保抗菌系列產品」,該產品是使用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衣物,具有出色的防曬力與日本抗菌防臭功能,除了能有效阻擋 90% 紫外線,快速排汗減少異味,還能減少 70%~85% 的能源損耗與碳排放,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衣芙根據新品的特點進行商品推薦,像是針對曾購買排汗衣、速乾、透氣、抗菌材質的用戶推薦該新品;同時比對近期曾購買類似款式的消費者,在購物車或結帳頁面進行加購推薦,增加交叉銷售的機會。

時尚電商市場競爭激烈且步調快速,為讓品牌脫穎而出,商品推薦系統已成為許多電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常見的推薦引擎多半是基於銷量的熱門商品推薦,或是依照商品類別進行相似商品推薦。然而,為因應消費者日新月異的個人化需求,店家必須提供更多元的商品推薦機制,才能即時把握瞬息萬變的銷售契機。

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1], 目前有 35% 消費者在亞馬遜網站上購買的商品與 75% 在 Netflix 上觀看的內容來自於演算法的推薦。如果能掌握推薦的要領,業者將有更大的勝算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並且讓平台商品更充分呈現給對的消費者,增加全品項的能見度,讓電商平台的進銷存管理更趨理想。

衣芙行銷總監 Grace Yang 表示:「Appier 一直是衣芙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AIQUA 解決方案改變了我們與顧客互動的方式,以及衣芙提供個人化體驗的程度,從自動化到進階混合演算法推薦,讓我們可以為進站顧客提供更精準的商品推薦,並有效帶動營收的增長。衣芙期待與 Appier 繼續保持合作,為顧客提供卓越的購物體驗。」

數位轉型三階段挑戰

綜上所述,衣芙在數位轉型三個階段分別遇到的挑戰為:

  • 第一階段:缺乏有效的多渠道互動方式

如同大多數的電商,衣芙擁有多種可觸及潛在顧客的渠道,卻難以輕鬆管理所有渠道(包括網站、社群媒體及電子郵件)的互動,由於無法兼顧多個行銷渠道,品牌也難以掌握來自所有接觸點的潛在行銷契機。

  • 第二階段:對推薦引擎的需求

隨著營業規模成長、平台銷售品項的增加,衣芙需要更精準的商品促銷方式。有效的商品推薦向來是讓買家不經意發現更多合適商品的方式。因此在這個階段,衣芙需要能夠協助買家更好地探索網站商品的推薦引擎。

  • 第三階段:提供更精準且個人化的推薦

在導入第二階段的基本推薦功能約莫一年後,衣芙網站的營收獲得大幅的成長。為持續滿足買家與其對線上購物多樣化商品和個人化推薦與時俱進的需求,衣芙需要更進階的商品及內容推薦功能。

實現數位轉型三部曲

衣芙期待更緊密地與顧客在線上互動,提供其多元化的商品選擇。 Appier 針對衣芙不同行銷進程打造合適的解決方案,循序漸進式地為衣芙實現數位轉型三部曲,以下為具體實踐的作法:

  • 第一部曲:多渠道行銷自動化

衣芙利用 AIQUA 在網站、LINE 及電子郵件等不同的行銷渠道自動向顧客推播訊息。在第一階段,衣芙優化了網站的顧客互動,使訂閱率成長 4 倍,活躍用戶數達到業界基準的 3.6 倍。衣芙每月運用 AIQUA 傳送 100 萬至 200 萬封電子郵件,有效與活躍度較低的顧客建立互動,吸引其再次進站購物。

  • 第二部曲:基本推薦引擎

衣芙開始採用 AIQUA 其中一種推薦引擎,可向顧客推薦「瀏覽過此商品的人也瀏覽了那些商品」(viewed also viewed)。藉由此單一推薦情境(顯示查看此商品的購物者也瀏覽了哪些其他類型的商品)展示個人化商品推薦,提升成交機會與速度。此功能在商品及購物車頁面中特別重要,因為買家極有可能在這些頁面考慮還有哪些要額外購買的商品。

  • 第三部曲:AI 進階推薦引擎

衣芙進一步採用另外五種推薦情境,並且成功運用 Appier 進階混合演算法為顧客提供個人化的商品推薦。有別於前一階段,新的推薦引擎以兩種進階機器學習模型優化購物體驗:一是利用深度學習分析每項瀏覽過商品的文字及圖像,預測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商品;二是利用機器學習分析並預測用戶行為,推薦其可能瀏覽或購買的商品。

AI 模型在買家與網站內容及商品進行互動時會持續學習,不斷優化個人化購物體驗,與第二階段相比成長顯著。除了上述顧客進站互動及商品推薦之外,Appier 目前正與衣芙共同合作採用最新的進階 AI 功能,以獲得更好的顧客體驗。


[1] How retailers can keep up with consumers, Ian MacKenzie, Chris Meyer, and Steve Noble, McKinsey&Co

關於衣芙 EF Shop

衣芙是來自臺灣的流行服飾電商,以銷售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男女及兒童服飾獲得市場認可。品牌成立於 2007 年,堅持台灣製造與一條龍的生產流程,提供多樣化款式、不斷創新與進步的潮流設計迎合消費者多元的穿搭訴求,如今已擁有超過 150 萬忠實顧客,並持續擴增會員中。欲了解更多訊息,請造訪

關於Appier

Appier 是一家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軟體即服務(SaaS)公司,運用 AI 協助企業進行商業決策。Appier 成立於 2012 年,以實現 AI 的普及化(AI Democratization)為願景,如今在亞太地區、歐洲及美國擁有 17 個營業據點,並於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 4180)。欲了解更多訊息,請造訪

#Appier

「綻」放「力」量!台北邑德扶輪社支助雷特氏症患者站立架輔具

▲為了減輕患者家屬負擔,台北邑德扶輪社集結力量出錢出力,捐贈21萬善款,補貼病友家庭購買站立架輔具,減緩病友不適。(圖/台北邑德扶輪社提供)

記者呂蘋恩/台北報導

萬分之一的機會,改變了一個家庭!雷特氏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展異常、基因缺陷的罕見疾病,好發在女孩身上,是一種複雜性神經系統疾病;發病後,患者身體機能快速退化,同時發展遲緩,照護上極為辛苦,為了減輕患者家屬負擔,台北邑德扶輪社集結力量出錢出力,捐贈21萬善款,補貼病友家庭購買站立架輔具,減緩病友不適。

▲雷特氏症患者發生率約1萬分之1至1萬2000分之1,台北邑德扶輪社出錢出力,不僅捐贈21萬善款,同時也陪伴患者與家屬,給予病友家庭心理支持。(圖/台北邑德扶輪社提供)

雷特氏症患者發生率約1萬分之1至1萬2000分之1,致病原因為X染色體長臂上的人類甲基化CPG結合蛋白2基因突變所導致;目前無藥可醫,直至生命終點,照護是一條漫長的路,但病友家庭沒有悲傷的權利,只能打起精神、勇敢面對。

▲雷特氏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展異常、基因缺陷的罕見疾病,好發在女孩身上;台北邑德扶輪社捐贈21萬善款,補貼病友家庭購買站立架輔具,減緩病友不適。(圖/台北邑德扶輪社提供)

台北邑德扶輪社社長陳美沙表示,全國雷特氏家庭,包括台灣本島及外島的雷特氏症患者共有133位;「綻」放「力」量助雷特-站立架輔具計畫,從撰寫計畫送交國際扶輪3482地區審核通過,獲得部分地區獎助金挹注,直到執行完成計畫成果歷時5個月,邑德扶輪社友集結力量,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最後共捐贈 21 萬愛心善款,補助患者家庭購買站立架輔具費用,減輕病友家庭經濟壓力。

陳美沙提到,站立架可有效輔助雷特氏症患者延緩,以及預防脊柱側彎或肌肉萎縮,可以強化病友肌力,並減輕主要照顧者,為了協助訓練病友時,所延伸的身體傷害;同時社友也與協會合作,進行關懷服務,也給予病友家屬心理支持。

根據社團法人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說明,雷特氏症患者2歲到10歲間,會出現嚴重智能障礙、明顯癡呆,似自閉行為,抽搐,固定重覆性手部動作,顯著的步伐失用,運動失調,反射亢進和進行性僵直,清醒時暫停呼吸,食慾佳但體重減輕,早期脊柱側彎,及磨牙症等現象,持續數月到數年。

而10歲以後出現上和下動作神經元缺損症狀,也開始產生動作失能現象,慢慢不能行走,需要以輪椅補助,肌肉耗損,僵直,移動能力減少,也出脊椎側彎需坐輪椅;站立架對患者來說不僅減輕患者身體負擔,在家人照護上,也能避免受傷。

一起「玩」音樂! 台北西北區扶輪社贊助「張正傑與大提琴走遍天涯海角音樂會」

▲台北西北區扶輪社贊助「張正傑與大提琴走遍天涯海角音樂會」,將音樂帶入離島偏鄉。音樂會去年底在金門金東電影院舉行,金沙鎮安瀾國小、述美國小學生及幼兒園小朋友師生都到場參與。(圖/台北西北區扶輪社提供)

記者呂蘋恩/金門報導

「我想讓偏鄉離島的小朋友起碼聽到一場正式的音樂會。」大提琴家張正傑發願,計劃用10年時間,走遍台澎金馬偏鄉離島,送給孩子們一場不一樣的音樂會;因此在台北西北區扶輪社、金門扶輪社贊助下,首場「張正傑與大提琴走遍天涯海角音樂會」在金門展開,帶著偏鄉小朋友一起「玩」音樂。

▲大提琴家張正傑與台北西北區扶輪社、金門扶輪社社友合影。(圖/台北西北區扶輪社提供)

張正傑是國內知名的大提琴家,他認為,音樂除了在正式的音樂殿堂外,更應該走入社區、走進生活,過去也曾多次舉辦輪椅族音樂會,親子音樂會,甚至把大提琴音樂結合「牛肉麵PK義大利麵」,利用琴音介紹麵的故事、料理方法、種類,期間穿插大提琴演奏,將複雜的古典音樂解構,淺顯易懂、雅俗共賞,讓稚齡兒童也能在他的帶領下,走入音樂的世界。

這次,張正傑先策劃了金門坑道音樂節,又在台北西北區扶輪社贊助、金門扶輪社協同下,在金門舉行兒童音樂會,音樂會在金門金東電影院舉行,包括金沙鎮安瀾國小、述美國小學生及幼兒園小朋友都到場參與,台上台下熱情互動,聆聽了一場結合鋼琴、單簧管、大小提琴的音樂會,現場笑語不斷。

台北西北區扶輪社社區服務主委陳延瑞表示,音樂家張正傑教授是台北西北區扶輪社辭世社友謝敬忠的孫女婿,在因緣際會下,邀請教授成為本社名譽社員;在台北西北區扶輪社授證60週年晚會中,與張正傑教授開啟用音樂做服務。

張正傑表示,不同於一般音樂會演奏,音樂家張正傑個人非常願意貢獻他的專業服務社區,因此,連續兩年、每年三場全台巡迴偏鄉、弱勢兒童音樂會;也因為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下,一直到去年底(11/29)終於舉辦了第一場音樂會;第二場及第三場分別將在今年三月三峽地區,以及四月在台北市大同區學校合作舉行。

會到離島偏鄉舉辦音樂會,主要希望偏鄉弱勢兒童,不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也能接觸到音樂,不一定要進入到國家音樂廳,或者有一定經濟能力才能購買音樂會門票、欣賞一場正式的音樂會,透過幽默風趣的引導,讓古典音樂不再遙不可及,進入偏鄉離島孩童們的生活中,在孩子們的心裡,種下美妙的音樂種子。

快訊/今本土新增6295例 4例中症個案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6,3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295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295例本土病例,為3,066例男性、3,22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25日,其中包含3,104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2,076例)、臺北市(1,302例)、桃園市(1,159例)、基隆市(409例)、臺中市(263例)、花蓮縣(212例)、高雄市(182例)、宜蘭縣(126例)、新竹縣(99例)、臺南市(90例)、彰化縣(85例)、屏東縣(71例)、新竹市(63例)、臺東縣(38例)、苗栗縣(30例)、嘉義縣(28例)、雲林縣(27例)、南投縣(17例)、金門縣(9例)、嘉義市(5例)、澎湖縣(3例)及連江縣(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泰國(3例)及新加坡(1例)移入,另40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4月10日至4月25日。

台北北薪扶輪社發起捐贈 南投縣民和國中發展合唱藝文教育

▲台北北薪扶輪社社長李國明帶領社友,捐贈南投縣立民和中學濁岸合唱團24萬元經費。(圖/台北北薪扶輪社提供

記者呂蘋恩/南投報導

布農歌聲傳唱!

民國107年國慶大典上,南投縣民和中學濁岸合唱團以布農天籟獻唱,感動無數國人,為了讓偏鄉學校能有更多教學資源,台北北薪扶輪社等9社去在年底(10/02)共同捐贈24萬元經費,挹注學校發展合唱藝文教育,讓孩子們繼續帶著眾人愛心,繼續傳遞靈性歌聲。

▲台北北薪扶輪社等各社,共同捐贈南投縣民和中學濁岸合唱團24萬元經費;校長全正文(圖中)頒發感謝狀。(圖/台北北薪扶輪社提供)

南投縣民和中學濁岸合唱團,由布農族的學生組合而成,因為扶輪社致力於偏鄉學校學童教育,不管是英文或基礎教育;南投民和國中雖位處偏鄉,但在學童教育學習上用心,在資源缺乏情況下,仍努力為學童付出,才有今天的濁岸合唱團。

台北北薪扶輪社社長李國明表示,台北北薪扶輪社發起這次社區服務-南投縣立民和國中濁合唱團藝文教育服務計劃,由於偏鄉學校普遍規模小、班級數小,在缺少同儕互動下,學生學習動機較為薄弱,也因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隔代教養比率較高,學校及教師扮演學生學習與生活支援的關鍵角色。

李國明社長表示,因為合唱團,讓偏鄉小孩從學習音樂開始,逐步讓重拾自信,積極面對人生挑戰,藉由合唱練習,培養興趣,加強彼此合作,且在不斷地練習、比賽及表演的過程中,增加成就感與榮譽感,有助於課業學習。布農族學童歌聲純淨而美麗,透過專業歌唱訓練,在不改變原本聲線下,加強孩子們對歌曲詮釋的細膩度,各聲部間的和諧配合,把布農族美麗的歌聲散播出去;民中濁岸合唱團成立,多年來獲獎無數,更多次獲得全國音樂大賽優勝,合唱團最重要的特色,是唱出有靈魂的歌聲,讓聽眾打從心裡被感動。

台北北薪扶輪社社長表示,民和濁岸合唱團團員來自信義鄉濁水溪部落孩子組成,其中更有5名學生,是從新鄉、羅娜、久美國小來到民和國中就讀、參與合唱團;學校用心扶植社團,是合唱團能壯大的主因,從一開始草創黑暗期、中途混亂期、至今趨於穩定,合唱團經歷了無數的考驗,一路走來,師生發展出家人般的感情。

台北北薪扶輪社社長李國明說,為了讓全國看都能聽見原住民的優美歌聲,發揚布農族的天籟美聲及特色,甚至能讓世界都聆聽;因此,發起捐贈活動,讓合唱團能有更多的資源,給予學校、學童支持,這是這一年度最重要的社區服務之一,並邀請台北西北區、城北、朝陽、蓬萊、玉泉、無限大網路、鳴鳳、奇萊、北海扶輪社等社共同響應,結合更多資源,讓偏鄉學校及學童圓夢,繼續唱出希望、唱出愛。

金門代言人「阿特」超吸睛 用水獺打開萌經濟

▲金門縣政府看準萌經濟,推出多款超Q水獺周邊商品。(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記者 余政哲/ 金門報導

金門以戰地文化及閩南風情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訪。除了軍事景點及文化景觀之外,珍貴的自然生態環境也是吸引喜愛動物觀察的遊客的一大利器。除了知名的栗喉蜂虎之外,金門的野生水獺,因為數量稀少,常常它們的現身,就讓有機會目睹芳蹤的遊客驚呼不已。為了推廣金門在地特色物種及增加話題,金門縣政府於2020將水獺擬人化,讓超Q的水獺化身為金門觀光代言人,帶著他可愛的形象征戰各大小旅展。


▲代言人阿特常常Cosplay各種造型吸引網友的關注。(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這隻可愛的金門水獺有個特別的名字,為了與國際觀光接軌,從水獺的英文「Otter」 的發音發想,經過網友的投票正式將它取名為「阿特」。從阿特成為金門觀光代言人之後,在金門觀光有關的推廣活動中,常常都能夠見到金門縣政府帶著它參與,而它可愛的造型,讓在場的大朋友及小朋友都爭相地與它互動,可愛的模樣,萌翻在場的所有人。除了實體活動能夠看到阿套之外,在金門縣政府的Facebook也能看到「阿特」化身線上當地導遊,帶領粉絲走訪金門的各個景點,搭配每個不同的景點,還會有不同服裝的Cosplay,你可以看到穿上草綠軍服的阿特,也能看到他穿上I love KM的T-shirt背起包包,帶著大家遊覽金門。現在,超人氣的阿特已經是風獅爺之外,最受遊客歡迎的吉祥物了。


▲金門縣政府帶著阿特走訪各大旅展及活動。(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看準了這個商機,金門縣政府以水獺的形象,推出多項的周邊商品,圓滾滾的身材和短短的四肢,讓布偶一推出就造成瘋搶,網路上還出現代購的情況。在遊客的要求下,周邊的樣式也愈發多元,像是推出槌背棒,造型筆等商品,讓遊客在訪金的同時,還能夠帶回實用的商品回家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為金門做了一波宣傳。如果到了金門想要買到Q版水獺相關產品,可以到水產試驗所販賣店或是部份特產店詢問。


▲阿特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圖/金門縣政府提供)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被可愛的阿特萌翻了呢?想看更多的阿特帶你遊金門,請持續關注『金門觀光逗陣行』臉書粉絲專頁,也歡迎到水產試驗所了解水獺及鱟的生態,更別忘了帶一組可愛的水獺娃娃回家,創造專屬金門的水獺萌經濟。

Dyson 全球灰塵調查: 近八成港人不用吸塵機清潔床墊 恐成灰塵和致敏原溫床

Dyson 全球灰塵調查: 近八成港人不用吸塵機清潔床墊 恐成灰塵和致敏原溫床

調查結果顯示港人打掃習慣較被動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4月26日 – Dyson 今日發布年度全球灰塵調查結果。該調查分析世界各地人們包括香港人的清潔習慣和行為,並深入探討我們對家居灰塵的認知及其潛在的健康影響。

調查[1]訪問合共 32,282 名來自全球 33 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士,發現 95% 受訪者因新冠肺炎(COVID-19)而持續關心家居清潔,打掃的次數與去年相若甚至更頻密,以保持環境潔淨健康。然而,儘管過半受訪港人亦抱有相同看法,只有 43% 港人會定時打掃家居,而 50% 港人只會在家居佈滿灰塵、或他們看見地板上的灰塵或髒污時打掃。Dyson 的全球調查顯示,部分市場的受訪者打掃更頻密,唯港人的打掃頻率低於全球平均水平,只有三成受訪港人會每星期打掃 5 至 7 次。

Dyson 微生物學研究科學家 Monika Stuczen 表示:「不少塵垢體積非常微細,如果人們看見地板有灰塵才打掃,情況並不理想。事實上,當人們在家居發現灰塵時,塵蟎很可能已在四處滋生。」

大家有正確地打掃家居中需要清潔的地方嗎?

全球灰塵調查亦探討人們在家居打掃哪些地方。雖然大多數人定時以吸塵機清潔地板,但其他地方就受到忽視。大部分港人的家居環境狹小,在戶外晾曬床墊以及頻密清洗和風乾枕頭和坐墊並不容易。縱使我們有三分一的時間在床上,只有21% 受訪港人會用吸塵機清潔床墊,而會用吸塵機清潔窗簾和百葉簾的港人更只有 14%。

港人較少關注家居灰塵,對灰塵的構成也不太了解,打掃時較著重清理來自室外、較為顯眼的毛髮和塵垢;只有 5% 受訪者知道塵蟎的糞便和屍體是灰塵的主要成分。四分一人極度擔心將外面的灰塵和污垢帶回家中。

寵物主人知道他們的寵物身上可能依附了什麼嗎?

疫情期間,人們除了打掃得更頻密之外,寵物的飼養人數亦有所增加。數據顯示,現時全球 57% 的家庭擁有寵物[2],而受訪港人中,25% 亦有飼養寵物,然而他們對可寄生在寵物上的生物所知甚少,問題令人關注。

  • 80% 的香港寵物主人不知道花粉可依附在寵物身上
  • 72% 不知道塵蟎糞便可依附在寵物身上
  • 44% 不知道細菌可依附在寵物身上
  • 63% 不知道皮屑可依附在寵物身上

Stuczen 表示:「由於寵物毛髮最為顯眼,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最大問題。人們未有為意其他可依附在寵物身上的物質,這並不出奇,因為該些物質細小得只有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很多人認為寵物毛髮可以導致過敏[3],但過敏往往是由寵物皮屑中的致敏原引起,包括貓、狗和兔子等有毛皮的哺乳類動物所脫落的死皮細胞。在香港,要找到可以梳理寵物的戶外地方並不容易。縱使三分之二的狗隻主人和五分之三的貓隻主人會最少每星期梳理寵物一次,70%只會用刷或梳。雖然此舉可減少在家散落的寵物毛髮,但附在寵物身上的微粒依然可在家中散佈。

Dyson研究顯示處理灰塵的最佳辦法是徹底從家中清除。灰塵研究報告顯示42%港人認為吸塵機是最有效率清除家居灰塵的方式,高於全球平均數 32%,而吸塵機(62%)和濕布(61%)仍然是港人首選的清潔工具。

Stuczen解釋:「使用濕布清潔表面並無問題,但清潔工具的使用次序甚為重要。沾濕地板上的灰塵,即使是無法用肉眼看到的灰塵,其實為塵蟎和黴菌滋生創造更有利的棲息地。在擦拭地板前,需先利用吸塵機有效地清除灰塵,而吸塵機亦需具備完善的密封過濾技術,確保吸入的麈垢微粒密封於機內,不會再次排放出來,製造二次污染。」

Stuczen續指:「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啟發大家更認真看待家居中的塵埃。即使是無法看見的微塵亦不容忽視,與肉眼可以看到的顆粒相比,像寵物皮屑、塵蟎及致敏原等微小塵粒對我們健康和福祉的影響可能更大。」

想了解更多Dyson 全球灰塵研究報告調查結果的詳情,請前往 Dyson 新聞中心


[1] 32,282名受訪者來自以下33個國家,包括:美國、澳洲、日本、中國、南韓、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調查於2021年11月至 2022 年 3月之間進行。數據已因為「全球」情況進行加權,以反映不同的人口規模。

[2] https://www.petfoodindustry.com/articles/5845-infographic-most-of-world-owns-pets-dogs-are-tops#:~:text=Globally%2C%20the%20majority%20%2857%25%29%20of%20consumers%20own%20pets%2C,other%20pet%20types%20%286%25%29%20all%20rank%20significantly%20lower.

[3] https://www.allergyasthmactrs.com/4-common-myths-about-pet-allergies/

關於《Dyson 全球灰塵研究 2022》

《Dyson 全球灰塵研究 2022》為 15 分鐘的網上調查,訪問了32,282名來自美國、澳洲、日本、中國、南韓、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33個國家或地區的受訪者。調查於 2021 年 11 月 至 2022 年 3 月期間進行。數據已因應「全球」情況進行加權,以反映不同的人口規模。

在2022 年,《Dyson 全球灰塵研究 2022》首次在香港進行,成功訪問 1,000 名人士,分析港人的清潔習慣和行為,並深入探討港人對家居灰塵的認知及其潛在的健康影響。

Dyson 技術

Dyson吸塵機技術讓用戶捕捉及清除家中可見及無形的灰塵。Dyson V15 Detect 無線吸塵機採用Dyson Hyperdymium™摩打,提供最高 240 AW 強勁吸力,能夠吸起微粒,然後以 5 層過濾系統過濾99.99%小至0.3微米的微粒,相當於部分細菌和病毒的大小[i],並在室內排出潔淨空氣。

關於Dyson
Dyson是一家全球性科技公司,在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設有工程、研發、生產及測試基地。1993年於英國一所車庫房創立,戴森多年以來持續追求成長。如今,戴森擁有兩座佔地800英畝的科技園區,分別位於英國馬姆斯伯里及赫拉文頓,全球企業總部則設置於新加坡。戴森至今仍為家族企業,全球員工數超過14,000名,其中包括6,000名工程師及科學家,旗下產品現於全球83個巿場銷售。

Dyson斥資27.5億英鎊構想革命性產品和技術,由工程師、科學家、軟體開發者所組成的跨國團隊,聚焦固態電池、高速電動馬達、感測與視覺系統、機器人及機器學習科技、人工智慧相關研究。從1993年開發出第一台零耗材氣旋吸塵器(DC01)起,Dyson不斷鑽研各項解決問題的技術,並應用於頭髮護理、空氣淨化、機器人、照明及烘手設備。

作為工程教育的全新模式,結合了傳統大學的學術嚴謹性以及在全球性科技公司內部實際從事產品和技術研究的實務經驗。該學院的學生從第一天起即獲薪資給付,且不需支付任何學費。

(James Dyson Foundation)成立於2002年,該機構於全球所展開的公益工作包括:培育具有抱負的工程師、支持工程領域的教育工作及投資醫學研究。為基金會的年度國際設計競賽,開放給予設計與工程專業背景的學生參與。自2005年啟動以來,該競賽已支持了將近250項發明,並提供有助其商業化的資金。


[i] Wagner, Robert R., and Krug, Robert M. (2020), ‘Viru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vailable at: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virus. Date accessed: 09.12.2020.

#Dyson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趨勢科技整合產業技術推出Trend Micro One網絡保安平台

趨勢科技整合產業技術推出Trend Micro One網絡保安平台

整合原生與第三方技術生態系統提供最完整的資訊保安攻擊視野與管控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4月26日 – 全球網絡保安方案領導廠商趨勢科技(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4704 )今天宣佈推出 Trend Micro One 一體化網絡保安平台,透過集合業界技術夥伴建構一個完整的資訊保安生態系統,幫助客戶更有效了解、溝通及降低網絡資訊保安風險。

現今的企業隨時都在對抗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面對複雜且日益擴大的受攻擊面及持續攀升的網絡保安風險,資訊保安團隊早已因防護產品的各自為政而疲於奔命。因此,趨勢科技推出一套全方位的資訊保安平台,能持續評估風險與威脅,幫助企業盤點受攻擊面、分析網絡資訊保安風險,進而防範並回應威脅。

Trend Micro One 技術生態系統已有許多業界夥伴加入,包括 Bit Discovery、Google Cloud、Microsoft、Okta、Palo Alto Networks、ServiceNow、Slack、Qualys、Rapid7、Splunk 及 Tenable。

趨勢科技營運長 Kevin Simzer 表示:「我們感到非常驕傲的是,生態系統中的合作夥伴,甚至競爭對手都重視與我們的平台整合。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協助企業對抗網絡犯罪集團。雖然我們都各自擁有豐厚實力,但整個產業團結一致將所向無敵,可協助客戶消除所有資訊保安漏洞、偵測內部及外部的企業資產、並採取關鍵步驟來防範漏洞與威脅。」

Gartner® 指出:「廠商正不斷併購或開發相近的資訊保安技術,並將它們整合至單一平台。透過減少主控台與配置畫面,並重複利用一些元件(如用戶端代理程式)和資訊,就能實現最佳的整合效益。註一

Bit Discovery 執行長 Jeremiah Grossman 表示:「我們都知道數碼轉型是後疫情時代企業的基本配備,但也為企業增加了額外風險,除了會成為黑客主力針對的目標,亦產生更了更多涵蓋視野與保安層面的漏洞,令黑客更易藏身。趨勢科技的方法可說是獨樹一幟,特別是結合了多種來自不同來源及 Bit Discovery 提供的攻擊面可視性等資產與風險視野,趨勢科技平台能協助用戶迅速掌握受攻擊面的重要情況。」

作為一體化保安平台,Trend Micro One 提供了強大的風險評估能力,搭配生態系統內各合作夥伴的加持,將令這保安平台更發揚光大,成為業界最全方位的資訊保安平台。各方共同客戶都能享受真正環環相扣的視野、更優異的偵測與回應能力,以及涵蓋各個資訊保安層面和系統的全面防護。

Trend Micro One 資訊保安平台讓客戶可以:

  • 發掘受攻擊面:偵測、監控及分析企業的網絡資產。
  • 掌握並持續評估風險:分析風險暴露狀況、漏洞情況、資訊保安管控配置及威脅活動類型。
  • 有效防範風險:落實正確的預防性管控措施,運用趨勢科技的威脅情報與風險資訊,迅速採取行動來防範資訊保安風險並回應威脅。

進一步了解 Trend Micro One 一體化網絡保安平台:https://www.trendmicro.com/zh_hk/business/products/one-platform.html

註一:Gartner -「2022 年預測:整合式資訊保安平台是未來趨勢」(Predicts 2022: Consolidated Security Platforms Are the Future),作者:Charlie Winckless、Joerg Fritsch、Peter Firstbrook、Neil MacDonald 及 Brian Lowans,日期:2021 年 12 月 1 日。GARTNER 是 Gartner Inc. 和/或其相關機構在美國及全球的註冊商標或服務標章,在此獲得授權使用,所有權利皆已保留。

關於趨勢科技

趨勢科技為網絡資訊保安方案全球領導廠商,致力建立一個安全的數碼資訊交換世界。憑著 30 多年的資訊保安專業經驗、全球威脅情報與持續不斷的創新,趨勢科技跨雲端、網絡、裝置及用戶端的網絡資訊保安平台隨時守護著全球數十萬家企業機構及數百萬用戶。趨勢科技身為雲端及企業網絡資訊保安領導廠商,我們的平台提供了各種強大的進階威脅防禦技術,專為如 AWS、Microsoft 及 Google 的環境提供最佳化、中央化視野及更快更有效的偵測及回應威脅。趨勢科技共有 7000 多名員工,遍布全球 65 個國家及地區,協助企業機構保護其連網世界。

#趨勢科技

自製神轎、手作吉蘭丹月亮風箏吊飾 新北300校學生浸潤體驗多元文化

▲野柳國小學生共同以海廢料製作神轎進行體驗。(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4月份為新北市多元文化節,為實現新北市2030新住民十年願景,教育局持續辦理第2屆校園多元文化週,打造多元文化友善城市。超過300所學校於4月18日至5月1日,分為「課程活動-多元體驗」及「國際夥伴-多語共學」兩大主題,舉辦「校園多元文化週」活動,涵蓋閩南、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等多元文化,展現校園多元文化新力量。

▲北大高中辦理書展並展示與國際夥伴學校交換的文化箱。(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為推動國際友善校園,由各校依據不同族群及國家設計各種主題。課程活動部分包含了異國裝扮及文化探索、多元音樂及舞蹈表演、國際營養午餐或結合在地特色及與外部機構合作。各校渾身解數設計有趣的教育活動,如林口國中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展示印度紗麗、伊斯蘭教頭巾等宗教服飾並搭配學習單,引導學生認識世界重要的宗教文化。

▲林口國中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展示異國宗教相關服飾,學生小組討論進行學習。(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野柳國小和當地保安宮合作,以海廢料如浮標、漂流木、保麗龍等材料製作神轎,規劃新住民子女和同學共同體驗在地文化抬神轎。李品寬同學說「聽完宮廟叔叔傳授神轎文化後,我跟同學們自製神轎的過程,內心油然而生敬天畏人的感受」,回家後還聽著媽媽分享越南廟宇的神轎活動,這次的經驗讓他更尊重宗教文化及信仰。

▲野柳國小學生製作雕像並進行彩繪。(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興化國小與明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合作,指導學生製作馬來西亞吉蘭丹月亮風箏吊飾,吉蘭丹是馬來西亞傳統工藝的發源地之一,其月亮風箏具有傳統之美。王畇茹同學表示,製作過程中發現,吉蘭丹月亮風箏具有鮮豔色彩和圖案設計,和台灣原住民服裝及圖騰有異曲同工之妙,了解不同顏色及圖騰的設計都有各自文化意涵。

▲興化國小學生展示自製馬來西亞風箏吉蘭丹風箏吊飾作品。(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全國首創的每月國際營養午餐週,如越南河粉、新加坡肉骨茶、韓國泡菜年糕、印度咖哩飯等異國料理,備受師生喜愛。飲食文化成為學習媒介,提供學生體驗多元文化。雙峰國小王耀德校長表示,透過味蕾與嗅覺品嘗多元文化,在潛移默化中體驗異國美食獨特性,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進而營造國際校園的氛圍。

在與國際夥伴合作上,學校結合新住民、本土語言課程及外師教學進行多語學習,以英語視訊、錄製影片等雲端方式與國際友伴學校交流,營造學生對多元文化及各種語言的浸潤學習。如竹圍高中與日本、韓國、美國學校當國際筆友,進行國際節日賀卡交換;北大高中除辦理多元文化書展,並搭配與日本、韓國國際夥伴學校的文化箱,展示韓服、扇子及日本學生自製海報等異國文化小物,讓師生了解異國小物包含的文化特色,激發語言學習熱忱。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族群多元,也是來自各國住民的新故鄉。藉由校園多元文化週的推廣,促進親師生對於多元文化的理解、體驗與實踐。在落實防疫的原則下進行課程活動及國際交流,讓親師生培養多元文化的尊重理解、欣賞多元價值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