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防溺自救學起來,玩水也能好放心!新北市石門區石門國小及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攜手合作,規劃扎實三階段的海洋防溺自救課程。第一階段為水域安全數位課程與測驗,第二階段於校內設置移動式游泳池,實施基礎游泳與自救課程,第三階段善用鄰近學校之石門遊艇碼頭,進行開放性水域防溺自救課程演示,以增進國小學童戶外親水活動安全觀念,已於2022年7月份辦理20梯次,提供北海岸地區小學約200名學童受惠。
▲石門遊艇碼頭安全水域實際體驗著衣自救。(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深耕「防溺自救」教學數年的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海洋事業學院院長陳五洲指出,防溺自救觀念應從小深植,多數溺水者易不顧水域狀況拼命想游回岸上,因此耗盡體力撐不到救援,而游泳僅是自救的一部分,其餘應包含對水域環境的認知與判斷、水感熟悉度、如何在不同水域環境中以最安全及放鬆持久的姿勢等待救援。
▲石門遊艇碼頭安全水域實際體驗著衣自救。(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石門國小校長蔡清寬說明,三階段防溺自救課程,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能或生活經驗,引發與維持學生親近海洋的學習動機。整體課程先於岸上移動泳池教導呼吸控制、漂浮、移動及潛泳能力,待學童適應後,再視每位學童狀況評估是否適合前往碼頭安全海域進行著衣自救體驗,讓學童能真正感受海裡的湧流,獲得實際在海中與泳池的不同感受與臨場練習。
▲岸上移動泳池基礎訓練。(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參與本次課程的中泰國小許允誠同學滿心歡喜地說,自己原本很怕水不敢下水體驗,現在自己可以在海中坐在獨木舟上,很謝謝教練的指導;石門國小廖昱凱同學自信滿滿地回饋,原來會游泳和會自救是不一樣的,自己學會了在海中仰漂及獨木舟翻覆時如何自救,真是太棒了!好期待下次還有這樣的課程!
▲岸上移動泳池基礎訓練。(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表示,學生游泳課程自民國108年起納入12年國教課程綱要-健體領域課程,本市更每年補助5,000萬元經費供學校實施學生游泳自救課程,課程內容包含防溺自救知能系列,且自本年度起於學校游泳池全面執行著衣入水政策,強化防溺自救實境,建立學童水域活動防溺認知與行動,從小培養水域活動自救能力,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懂海洋、愛海洋,落實向海致敬國家政策。
蘭陽隨筆∕全球首條「寧靜步道」是否會不再寧靜!?
圖、文:楊基山
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以「寧靜步道」重新詮釋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林道之美,堪稱是一種旅遊行銷的創意,惟也會帶來該空間的「從此不再寧靜」,這是台灣旅遊文化的常態。因此,除了在其入口處豎立「授證書牌」外,更應利用此一機會教育遊客,做到「松林低語」,甚至禁聲。
▲走在寧靜步道上,翠峰湖美景盡收眼底。
上月,世界非營利組織「國際寧靜公園」所授證的全球第一條寧靜步道,讓翠峰湖環山步道,再度躍上媒體,這也是羅東林管處與台灣野地錄音師范欽慧合作,在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聲景現場調查與錄製,而於一年多後,測出步道內的奧陶紀苔原區,最低音量低於25分貝。
▲林間步道有避暑的功能。
「寧靜步道」是循著昔日太平山運材軌道路線整建,其蜿蜒且忽上忽下的路徑,全程環繞翠峰湖一周,遊客可近距離觀賞林道美景,更可遠眺翠峰湖的湖光山色,步道全長3.95公里,設有東西兩處出口,是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里程最長的步道。
▲步道入口處的「授證書牌」,多數為英文。
行走在翠峰湖環山步道,其幽靜而清爽氛圍,可說是「人間仙境」般的享受,惜因路途遙遠,多數遊客僅短暫停留,也因此保留步道中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