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422

天氣熱腋下飄異味?醫曝: 2招可消除臭味!

▲整形外科醫師張兆瑋表示,輕中度狐臭患者,可透過生活習慣去改善。((圖/翻攝自張帥醫師臉書)

記者 張辰卿/台北報導

即將進入炎熱夏季,大家最怕的就是身上飄出惱人汗臭味,最近就有知名醫師PO文表示,現在除了疫情,不少人上門診求助,都是想解決身上惱人的狐臭問題,他說,雖然狐臭並不能說是疾病,但腋下多汗或異味問題,已經讓人在生活社交上出現距離。

整形外科醫師張兆瑋PO文表示,腋下問題,藏著許多人的困擾。其實狐臭的成因,是腋下的大汗腺(頂漿腺)活動力旺盛,其分泌物當中的脂肪酸與表皮細菌產生反應,而衍生狐臭。另外,狐臭也跟遺傳有關,但醫師說,想要改善狐臭並不難。

張兆瑋PO文,對於輕、中度狐臭,大多只有自己,或是旁人近距離才會聞得到,只要從注重個人衛生開始就能改善。他舉例說,隨時保持腋下清潔,並且選擇寬鬆且透氣性高的衣物,若遇上情緒緊張或者運動而冒汗時,就要盡速擦乾腋下流汗處,避免細菌滋生進而產生氣味,每天一定要洗澡。

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能降低異味產生。如果腋毛濃密的人,可用刮刀剃除剪短,也可減少細菌孳生,避免異味。另外也可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止汗劑,但要注意大量流汗時,香味碰上狐臭,反而會變成五味雜陳的異味,恐會造成反效果。但如果是重度狐臭,醫師張兆瑋建議最好求助醫師,才能根絕臭源。

▲張醫師PO文,最近因為狐臭上門求診的人變多了。(圖/翻攝自張帥醫師臉書)

第24屆臺北文學獎 以文字收納臺北城的絢爛斑彩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宗雄、計畫主持人封德屏與所有評審及得主合影留念。(圖/臺北市文化局 提供)

記者周蘭君/北市報導

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第24屆臺北文學獎,今(28)日下午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頒獎典禮。徵文項目分為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及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等六項,加上第22屆文學年金最終決審得主,總計頒發24個獎項。本屆共有來自香港及馬來西亞等5位外籍得主,還有1位已取得臺灣國籍的越南華裔作家,顯見臺北文學獎的多元包容性;得主多為八○、九○世代,年紀最大的得主為53歲,年紀最小的得主為22歲。另還有沐羽、李蘋芬、李屏瑤、馬尼尼為、羅漪文、唐墨……等多位文壇好手獲獎,其中唐墨更是二度入圍文學年金。第22屆文學年金為本次頒獎典禮最大獎項,由楊隸亞《男子漢》獲獎(原計畫名稱:台北男子圖鑑),以13篇動人小說描摹臺灣社會不同階層的男性臉譜,本書將於5月底正式出版。

第24屆臺北文學獎自去年11月至12月公開徵稿,總獎金高達253萬元。投稿者除了來自臺灣各縣市外,亦有來自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共計收到1,636件來稿。評審從中選出23件得獎作品,寫作取材類型多元,展現創作者實踐書寫的企圖心,且作品內容充分反映時代感及生活感。

今日頒獎典禮由作家王文華主持,並且由泥灘地浪人及長弓舞蹈劇場帶來精采演出。本局蔡宗雄局長致詞時表示,今年投件作品的獲選率僅有1.4%,恭喜所有得主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並期勉未來文學的棒子就交到所有得主手中,希望得主透過文學紀錄當下的心情或是社會現況,讓讀者在疫情的苦悶下感到不再孤單。最後蔡局長表示,期盼臺北文學獎能提供所有創作者一個自由發表的平台,也再次感謝本屆得主為這個社會留下當代的精神與樣貌。

▲臺北市文化局局長蔡宗雄表示,期待臺北文學獎能成為提供所有創作者一個自由發表的平台。(圖/臺北市文化局 提供)

評審致詞代表宇文正,作為散文組的決審評審,分享本次決審經驗時表示,本屆投稿作品呈現強烈的時代意識,很幸運能夠搶先閱讀這些作品。透過臺北文學獎,再次重新凝視臺北這座城市,從年輕得主們新鮮的眼光與感慨,折射這個年代的脈動。

小說類首獎是由影像工作者威瑪,以兩條穩定的敘事線──虛擬遊戲設計師現實與童年的創傷所結構的作品〈山中怪獸〉獲得。評審認為作者以文字編織創造類近一種無定向性平面的「克萊因瓶」的迷魅世界,用以解釋記憶翻牆越界的小說想像。本部作品展現紮實思索了類型跟文學結合的文學意識。

散文類首獎由擔任記者的謝瑜真,以〈霧裡之城〉描寫2位分別來臺南的女孩與來自香港的男孩,在臺北這個霧中之城相遇相戀的片斷。評審認為故事在敘事日常中前進,描述一種生活處境,卻也可能隱喻臺北人的生活感受,是一篇完整且有力量的作品。

現代詩類首獎由標題出自日本動漫《火影忍者》角色培因的知名臺詞「感受痛苦吧」(「痛みを感じろ」(itami o kanjiro))的〈一袋米要扛幾樓〉獲得。甫一公告得獎名單,本篇作品隨即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迴響,作者洪萬達也提前公開全文並親自回覆網友的討論。評審表示作者擁有完整的寫作能力以及對意象掌握的嫻熟功力。利用日文諧音不但傳達了年輕人對於生命真相探索的初體驗,也讓讀者也開始真切感受到了「感受痛苦吧」的驚悸和感動。

古典詩類首獎由目前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的陳亭佑以書寫當下流行的疫情作品〈辛丑夏秋臺北記疫四章〉獲得。四首詩依時序分別書寫從疫情破口到封城,進而寫封城之後的視訊會議與宅配購物成為日常生活,末章則以坦懷寄簡友人,各自珍重;展現出對此事件之心境流轉,綿密宛轉,頗有個人愁思與關切。評審認為將現代事件置入古典詩歌載體之中,不會鑿空與時代脫節,又能展現個人情懷與詩歌情韻,展現創作者的學養與鎔裁能力。

舞臺劇本類首獎由劇場藝術工作者郭宸瑋以發生在2014年1月25日清晨4時55分發生的33噸砂石車衝撞總統府的真實事件為本,所創作的作品〈祕密行動代號:斬殺歌利亞〉獲得。本部作品獲得全部評審的一致認可,評審指出,敘事性的寫法,提供符合此類議題的戲劇表現方式;作品中的多樣性線索,皆有可循的脈絡,讓觀眾走入一個充滿期待的戲劇世界中,是一部兼具議題內涵及美學能量的劇作。

▲本屆臺北文學年金評審代表葉美瑤(右二)及入圍者(左起)馬尼尼為、羅漪文、唐墨合影。(圖/臺北市文化局 提供)

本屆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的三位入圍者馬尼尼為、羅漪文、唐墨皆是長期持續創作的作家。馬尼尼為是馬來西亞華人移民第三代,19歲來臺求學,30歲後開始創作,從散文、繪本、圖畫書到詩集的出版,跨越文學與藝術的領域,擁有獨特的創作風格。本次以《故鄉無用》長篇散文寫作計畫入圍,計畫以其擅長的家族書寫,展開人類與冥界、作者自身和家族眾人的對話。而出生於越南,自青少年時期便隨父母來臺定居、成長的羅漪文,以《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散文寫作計畫入圍。本計畫立基於作者自身從事司法通譯工作的見聞,書寫移民工的案例以及身為司法體系人員的感想,同時追溯自身的移民歷程,探索深藏在內心多年的創傷和徬徨。至於二度入圍文學年金獎助計畫的唐墨,擁有豐富人生經驗:既是學生,也是老師;既是單口喜劇演員,也是受戒出家人。本次入圍作品為《臺北男神榜》長篇散文寫作計畫,以臺北宮廟文化為主題,探索臺北男性神祇的由來,並且整理自身的成長史,回顧城市的前世今生。評審認為本部作品以散文敘事,填補常民生活的一頁文史空白,別開生面,構思有趣,更期待作品的完成與出版。

▲第22屆臺北文學年金得主楊隸亞講座及作品《男子漢》,於5月底在時報出版發行。(圖/臺北市文化局 提供)

第22屆年金類決審是臺北文學獎的最大獎項,由楊隸亞《男子漢》獲獎(原計畫名稱:台北男子圖鑑),五月底將由時報出版正式發行。楊隸亞擅長小說與散文創作,尤其關注性別議題,曾出版散文集《女子漢》,敘述她眼下所見時代女性的角色與性別掙扎;而這次她將焦點移轉至男性,以13篇短篇小說描摹各色職業、身分、年齡的男性臉譜。作家陳雪在推薦序寫道:「以性別角度思考男性議題的作品相對較少,我認為性別書寫如果要更完整,還缺少一塊拼圖,就是男性書寫,而楊隸亞的《男子漢》的出現,正可以補上這一塊。」楊隸亞以其獨特的筆觸及視角,關懷臺灣社會不同階層男性的困境,更牽引出社會邊緣的樣貌,帶領讀者跟隨故事中挫敗、邊緣的臺灣男性,穿越臺北這座繁華城市的幽暗小巷,走入那些陽光照不到的隱密角落,同時回看千禧年後從繁華到衰弱的臺灣的灰色時光。

「第24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都收錄於《字製句句:第二十四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中,並且已刊登於活動官網,提供民眾瀏覽閱讀。更多資訊請至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或臺北文學獎官網(https://literature.award.taipei/)查詢。得獎作品將透過本市公車捷運、廣電媒體、劇場等多樣媒介與讀者分享,更多文化活動訊息可至本局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查詢。

EMBK 截止日期提醒:全球投資者法律顧問 ROSEN 鼓勵蒙受虧損的 Embark Technology, Inc.(前稱 Northern Genesis Acquisition Corp. II)投資者在 5 月 31 日證券集體訴訟的重要截止日期之前尋求法律意見 – EMBK, EMBKW, NGAB, NGAB.U, NGAB.WS

EMBK 截止日期提醒:全球投資者法律顧問 ROSEN 鼓勵蒙受虧損的 Embark Technology, Inc.(前稱 Northern Genesis Acquisition Corp. II)投資者在 5 月 31 日證券集體訴訟的重要截止日期之前尋求法律意見 – EMBK, EMBKW, NGAB, NGAB.U, NGAB.WS

紐約, May 28, 2022 (GLOBE NEWSWIRE) — 為何:全球投資者權益律師事務所 Rosen Law Firm 提醒在 2021 年 1 月 12 日至 2022 年 1 月 5 日(包括首尾兩天)期間(「集體訴訟期間」)購買 Embark Technology, Inc.(前稱 Northern Genesis Acquisition Corp. II)(NASDAQ: EMBK, EMBKW, NGAB, NGAB.U, NGAB.WS) 證券的購買者注意, 2022 年 5 月 31 日是首席原告截止日期的重要日子。

何事:如果您在集體訴訟期間購買了 Embark 證券,您可能有權獲得賠償,而無需支付任何自付費用或通過應急費用安排產生的費用。

下一步:要參與 Embark 集體訴訟,請前往 https://rosenlegal.com/submit-form/?case_id=4934 或致電 Phillip Kim 先生,免費電話:866-767-3653 或發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了解集體訴訟詳情。集體訴訟經已提出。如果您希望擔任首席原告人,您必須在 2022 年 5 月 31 日或之前向法院申請。首席原告人是代表集體訴訟中其他成員指導訴訟的代表方。

為何選擇 ROSEN LAW:我們鼓勵投資者選擇在領導角色方面有成功記錄的合格法律顧問。通常,發佈通知的律師事務所並無可相比的經驗、資源或任何具有意義的同行認可。其中許多公司實際並不處理證券集體訴訟,而只是轉介客戶或與實際提出訴訟的律師事務所合作的中間人。選擇律師時要明智。Rosen Law Firm 為全球投資者代理法律事務,專注於證券集體訴訟和股東衍生訴訟方面的業務。Rosen Law Firm 針對中國公司達成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證券集體訴訟和解。2017 年,Rosen Law Firm 在 ISS Securities Class Action Services 的證券集體訴訟和解數量排名中位居第一。自 2013 年以來,公司每年都位列前四,為投資者索回了數億美元。僅在 2019 年,公司就為投資者索回超過 4.38 億美元。2020 年,創始合夥人 Laurence Rosen 被 law360 評為原告律師協會的巨人。本事務所的許多律師都獲得 Lawdragon 和 Super Lawyers 的公認。

案件詳情:根據訴訟,被告在整個集體訴訟期間作出虛假和/或誤導性陳述,和/或未有披露:(1) Embark 對 Embark Trucks Inc. (“Legacy Embark”) 執行不當調查;(2) 原有 Embark 和公司繼 2021 年 11 月收購原有 Embark 和 Northern Genesis Acquisition Corp. II(「業務組合」)並無持有專利和持有小量測試貨車;(3) 因此,Embark 高估了其操作和技術能力;(4) 由於所有前述內容,Embark 高估了公司在進行業務組合後的業務和財務前景;及 (5) 因此,被告的公開聲明在所有相關時間都具有重大的虛假和誤導性。當市場得悉真實詳情時,訴訟聲稱投資者遭受損失。

要參與 Embark 集體訴訟,請前往 https://rosenlegal.com/submit-form/?case_id=4934 或致電 Phillip Kim 先生,免費電話:866-767-3653 或發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了解集體訴訟詳情。

集體訴訟尚未獲得確認。在集體訴訟獲得確認之前,除非僱用律師,否則您並不會獲得律師代理。您有選擇律師的權利。您也可以作為集體訴訟缺席成員,並在現階段不採取任何行動。投資者獲取未來任何潛在賠償份額的資格不取決於是否擔任首席原告。

通過以下方式獲知我們的最新動態,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the-rosen-law-firm,Twitter: https://twitter.com/rosen_firm 或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enlawfirm/

律師廣告。過往結果不能保證類似的結果。

——————————-

聯絡資料:

        Laurence Rosen 先生
        Phillip Kim 先生
        The Rosen Law Firm, P.A.
        275 Madison Avenue, 40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6
        電話:(212) 686-1060
        免費電話:(866) 767-3653
        傳真:(212) 202-3827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rosenlegal.com

嘉義市就業徵才博覽會 28日在東區體育館舉辦

▲市長黃敏惠關心現場求職媒合情況。(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28日在東區體育館舉辦2022年「在嘉就業,幸福加倍」現場就業徵才博覽會,邀集43家企業廠商提供多達2,311個就業機會。市長黃敏惠表示,嚴峻疫情衝擊就業市場,市府持續為求職、轉職民眾和企業廠商打造就業媒合平台,結合雲嘉南分署提供職業訓練,讓民眾都能留在「嘉」鄉工作生活,實踐夢想。

嘉義市2022年就業徵才活動,參與企業廠商有日本迴轉壽司連鎖「藏壽司」、王品餐飲、台灣微動、大鼎冷鏈、耐斯王子飯店、康揚輔具等43家,提供包含服務業、製造、工程、管理及現場作業員等共2,311個種類領域多元的職缺,其中不少職缺都不限學經歷,藉以協助中高齡及應屆畢業社會新鮮人順利就業。

「嘉義市就是好生活」,黃敏惠到場為求職民眾加油打氣並指出,「嘉義+1」嘉義市經濟實力正在升級,以西區大發展、東區大進步的施政策略,朝著台灣西部走廊新都心目標前進,因而吸引許多廠商投資,提供許多就業和創業機會,「產業嘉義」正逐漸成型。

▲2022年「在嘉就業,幸福加倍」現場就業徵才博覽會啟動。(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黃敏惠強調,除藉由實體就業博覽會,打造就業媒合平台,市府同時提供多樣職業訓練、職能培力、職涯探索等課程,鼓勵青年返鄉就業和創業,讓企業找到好人才,好人才能有最適合的工作,老少都能安居樂業,共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嘉義市。

雲嘉南分署分署長劉邦棟進一步指出,職業不分年齡,競爭力不分世代。根據統計嘉義地區每名待業民眾都有1.6個工作機會,除協助媒合就業,對於自感職能不足的民眾,也與嘉義市政府緊密合作,提供職業訓練,呼籲企業廠商求才應翻轉思維,除考量青壯年人才,有經驗具備即戰力的中高齡就業人口,不論其人格特質、服從性、認真度、向心力等,藉由職務再設計,有時更能符合企業需求。

本次徵才活動大鼎冷鏈徐昀鼎執行長新創品牌「擺擺桌」,提供三年築夢計畫及優渥獎金,鼓勵公司員工精進自我,不斷學習與公司共同成長,還有「群創」、「嘉友電子」等電子科技相關產業,在本市觀光行銷政策的帶動下,吸引國際連鎖、知名企業投資進駐,增加就業機會。會場還規劃了「各項就業諮詢服務」,受理職訓報名與勞工法令之宣導與解說,提供民眾多元的職涯相關訊息。同時,也為身心障礙者提供職業重建服務窗口,協助填寫履歷表及陪同面試,進行職務再設計。

嘉義市今增554例確診 市府爭取兒童BNT增量獲同意

▲中央撥補兒童BNT疫苗再到貨。(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公布全國本土新增80,835例,嘉義市新增554例確診個案(指揮中心公布本市585人,其中31人為外縣市已轉出),包含12歲以下94例,12-64歲 372例,65歲以上88例。嘉義市目前居隔4021人,解隔657人,輕症居家照護人數4639人。

為讓嘉義市的5-11歲兒童BNT疫苗接種率能夠提升,市府衛生局積極再向中央爭取更多疫苗,中央也已經同意。市府再次呼籲,請大家優先把社區接種的機會讓給5-6歲未上小學的兒童,嘉義市自5/30日至6/7日進入國小校園接種兒童BNT疫苗,將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國小生家長與孩子依照校園排程一定打得到,請家長安心。同時,也呼籲鄰近縣市的醫療院所,不要拒絕其他縣市的孩子接種疫苗,讓群體防護力能夠提升。

除了兒童疫苗已展開接種,嘉義市長者打疫苗送好康也持續加碼,昨日市長黃敏惠宣布嘉義市加碼500元商品卡的方案延長至6月30日,還加送中央撥配的2劑快篩劑,請設籍嘉義市65歲以上長輩(含55歲以上原住民) 把握機會盡速接種疫苗,自5/27日起至6/30前施打任一劑COVID-19疫苗即可領取1000元超商商品卡及2劑快篩劑,衛生局提醒,請先向院所預約接種,並帶健保卡與疫苗接種黃卡院所前往,疫苗院所名單可至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官網查詢。(https://health.chiayi.gov.tw/cp.aspx?n=7501)


▲嘉義市長者打疫苗送好康方案延長到6月30日。(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阿里山合作社春季優良茶頒獎 多喝茶助防疫下手要快

▲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2022年春季優良茶比賽頒獎典禮。(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阿里山茶葉生產合作社2022年春季優良茶比賽,烏龍組和新品種組分別由名峰製茶廠蘇于廓和盧麗兒奪下特等獎,得獎者28日上午在仁義湖岸大酒店由縣長翁章梁親自頒獎表揚。

有鑑於去年春季優良茶受到疫情影間,比賽日期一再推延,最後不得不取消,今年合作社提早因應,配合農糧署對參賽茶實行產地及農藥殘留抽樣檢查,因評鑑時間提早,參賽點數相較去年冬季優良茶少了一半以上,期盼疫情平穩後能恢復茶農的信心,有更多的茶農參與年底舉行的冬茶競賽。

今年春季雨水充足,土壤營養充分被茶樹根系吸收,茶菁原料品質明顯提升,評審結果整體品質都能維持一定水準。


▲縣長翁章梁與立委陳明文在現場品嘗獲獎好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獲得烏龍組及新品種組特等獎的茶葉,在萎凋、發酵度處理上掌握良好,烏龍組特等獎茶湯滋味香醇甘韻、香氣幽雅具發酵香,新品種組特等獎滋味水順、圓滑、甘甜,香氣具甜果發酵香。

111年春茶優良茶競賽烏龍組參賽點數113點(每1點繳交22斤茶樣),未入圍淘汰有41點,淘汰率36.3%;新品種組90點,未入圍淘汰39點,淘汰率43.3%。

未入圍的茶樣悶、雜、淡、菁味,主要是萎凋及發酵處理過程略為不足,焙乾處理則因掌握不良而出現悶雜、火高、水黃,需要特別留意在高濕度環境下加工過程的細節。


▲阿里山茶是公認的優質好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各組得獎名單如下:

烏龍組特等獎名峰製茶廠蘇于廓;頭等獎名峰製茶廠林桂枝、明峰製茶廠蘇志峰、明峰製茶廠林瑞芬、天成茗茶陳良典。另有宏達茶業林文成等金質獎17名和春勇茶王張軒浩等優良獎50名。

新品種組特等獎盧麗兒;頭等獎李青、蔡貴妹;另有許凱琳等金質獎10名和祥元茗茶盧瑞祥等優良獎38名。

翁章梁表示,根據長庚醫院團院研究指出,多喝茶對抑制新冠肺炎有不錯的效果,嘉義縣高山茶是政府掛保證的優質好茶,得獎的茶葉供不應求,喜歡喝茶的朋友,下手一定要快。

嘉義縣增1013人確診 召開住宿型福利機構會議加強防疫

▲嘉義縣政府籲快篩陽性者先電話預約。(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嘉義報導

嘉義縣今公布1013人確診,其中有症狀154人,無症狀859人,年齡介於10個月-96歲,10歲以下137人,70歲以上75人。累計全縣10歲以下染疫幼童1482人,70歲以上也有1018人。疫情進入高原期,社會局28日召開老福、身福及兒少等37家機構防疫視訊會議,會中轉達縣長翁章梁對機構住民的關心與防疫提示,並邀請大林慈濟醫院李宜恭醫師及衛生局列席指導及提供專業建議。

縣長翁章梁表示,診斷、用藥1條龍可有效落實輕重症分流,保全醫院採檢量能。民眾可選擇視訊或現場看診,如到現場應確實配戴口罩,電話告知診所人員等待通知再進入,避免造成恐慌;若採視訊診療,則需將檢測卡匣(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配合醫師視訊評估。


▲嘉縣社會局召開社福機構防疫視訊會議。(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嘉縣今有12鄉鎮市同步開打兒童BNT,並依學校造冊各校分流接種,許多家長讚許效率高、服務貼心,現場秩序良好。幼童接種後可能出現疼痛、紅腫,頭痛、肌肉痠痛、發燒等,通常症狀輕微幾天內會消失,但若出現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活力變差、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心跳加速,或是胸痛、心悸等應立刻送醫,打完疫苗多休息,相關訊息請上嘉義縣衛生局網站查詢。

因疫情持續發燒,社會局長張翠瑤主持機構防疫聯合視訊會議,再次提醒各項重要防疫措施,並請機構鼓勵院民施打第3劑及第4劑疫苗,避免中重症發生。

會中並針對機構人力備援機制、確診處置作為,以及如何在第一時間控制疫情傳播、與合約醫療院所儘快視訊診療給藥等問題,進行線上討論。

有關機構提出的各項防疫問題,李宜恭醫師現場逐一回復,並強調卸除防護裝備時,是最容易發生感染的時機,請機構工作人員特別謹慎。李宜恭也提醒機構商請合約醫療院所先評估院民抗病毒藥的適用性,萬一發生確診時,可以加快投藥速度。

為強化機構防疫能量,翁縣長也指示社會局提供機構工作人員及住民快篩試劑、防護衣、一般醫療口罩、N95口罩及防護面罩,強化住宿式機構防疫量能,並請各機構工作人員自5月30日起,每週1次快篩,以保護院民安全。

兒童BNT校園接種7成家長有意願 台東縣6月15日前完成施打

台東縣28日新冠肺炎確診者,新增774例。(圖/ 台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台東縣28日新冠肺炎確診新增774例,台東縣政府表示,經過調查,有七成家長願意讓兒童施打疫苗,預定在6月15日前完成施打。

台東縣衛生局表示,目前縣內有7養護、2身障、5間監所、2醫院發生群聚事件,28日共計新增49確診個案;養護機構部分,新增28確診;身障機構新增1案,為群聚區域接觸者陰轉陽;監所部分新增19案,其中11人為工作人員,其餘8人為居家隔離中陰轉陽受刑人;醫院部分則新增1案為看護;校園部疫情部分,新增確診68生、11師,累計共2027生、241師。

另外,兒童疫苗校園施打,經過調查有7成家長願意讓孩童施打,縣府將安排校園接種場次,預計6/15會完成施打,其中12-17歲青少年接種追加劑(第3劑)須與第2劑間隔滿5個月,預計6/2起在校園接種,縣府提醒,若要帶孩子到診所或醫院接種,請先仔細評估,務必要帶學校發出的「補接種通知單」、健保卡,呼籲家長及早帶孩子前往施打,希望能提高兒童疫苗覆蓋率,降低重症機率。

2022東浪嘉年華最後周末 東浪音樂會杉原灣壓軸開唱

六人支架大洋舟Outrigger Canoe,航行在杉原灣海域,吸引在場遊客目光。(圖/ 台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台東縣「2022東浪嘉年華」活動進入尾聲,持續在杉原海水浴場辦理,縣府規劃風箏展演等系列活動,晚間並有東浪音樂會,吸引民眾前往沙灘盡情享受暢快一「夏」。

2022東浪嘉年華以「東浪迎夏‧水躍杉原」為主題,本月14日起在杉原灣海水浴場盛大登場,21及22兩天舉辦「台灣沙灘排球挑戰賽」、「台灣SUP競速挑戰賽」,最精彩的賽事搭配沙灘、海域遊憩體驗,讓杉原灣湧入眾多人潮,在沙灘上盡情享受沙灘排球、沙雕、SUP等多元海上活動。

28日是活動最後一個周末,除了白天的沙灘及海域遊憩體驗輪番上陣外,最受大小朋友歡迎的大型風箏展演也在杉原灣登場,現場放飛超過20隻的大型風箏,夏威夷引進的「全台唯一六人支架大洋舟Outrigger Canoe」,再次遨遊在杉原灣海域,令在場民眾驚呼連連,活動中最受大家期待的「東浪音樂會」,以「台東原式Power」為主題,邀請思奈樂團、Zamae查馬克、Urban Wild都市叢林、Ponay原式cover及知名藝人吱吱(郭芝吟)輪番開唱,一同在杉原灣展現台東在地原民特色,用熱情搖滾、高亢音嗓、原式Cover、原式嘻哈,多種音樂風格相互交織。活動熱度將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晚上,打造杉原灣最High氛圍。

台東縣政府表示,這項活動將在29日結束,往後每年都將東浪嘉年華力推成為台11線夏季主打活動,將結合更多沙灘與海域體驗活動,帶給大眾無法忘懷的東部夏日回憶。

全台唯一! 宜蘭縣高中以上在校生參加機車駕訓補助1800元

「騎車上駕訓、安全不靠運」台北區監理站與宜蘭縣政府合作,補助縣內高中職以上在學生駕訓課程補助。(圖/宜蘭監理站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鼓勵年輕學子參加機車駕訓班,臺北區監理所宜蘭監理站與宜蘭縣政府合作,即日起到年底,凡持宜蘭地區各大專院校或高中職學生證正本,到宜蘭縣內亞洲駕訓班及良友駕訓班訓練,除專案補助1,300元外,將額外再享有學費折抵500元。

宜蘭監理站表示,交通部公路總局宣布自110年12月1日起,民眾至駕訓班參加普通重型機車駕駛訓練,並於111年11月30日前考取駕照,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將專案補助訓練費新臺幣1,300元,全國補助共計2萬名(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根據交通部統計,參加機車駕駛訓練者,機車騎士的違規風險能降低32%、肇事風險能降低20%,為了讓年輕新進騎士具備騎乘機車安全的觀念,避免生命無法重來的遺憾,宜蘭監理站及宜蘭縣政府共同呼籲家中有年滿18歲孩子的家長,讓孩子們至駕訓班學習正確的機車駕駛觀念,養成防禦及責任駕駛的習慣,能夠每天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2022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七月登場 今徵選短期工作人員

甄試人員須跑完200公尺,男性要在75秒內完成,女性則需在90秒內完成。(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2022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即將在七月初登場,28日在羅東文化工場甄試短期工作人員,透過面試及簡單的體能測驗,挑選出最熱情、有活力的人選,擔任童玩節服務人員,預計將錄取318名短期工作人員,宜蘭縣長林姿妙也到場為大家加油。

縣長林姿妙指出,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辦,今年訂於7月2日至8月14日在冬山河親水公園舉行,縣政府規劃最好的活動內容,請大家拭目以待,童玩節要辦得成功,除了活動內容精彩外,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是重要的一環,特別到考場為參加甄選者加油,希望最後通過甄選的工作人員,能拿出最好的服務熱忱,讓所有到訪童玩節的遊客都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表示,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橫跨演出、展覽、遊戲及交流四大主軸,每年皆需要不同領域的短期工作人員,今年招募分一般暑期工讀生及大專青年學生公部門暑期工讀生,一般暑期工讀生共有市集組、媒宣組、展覽組、親子館、演出組、遊戲組、票務組、停車組、環境組、船務組、星光服務組及宿舍組等12組計301名,大專青年學生公部門暑期工讀生則為行政組17名。

應試者除了須繳交事先填寫的童玩節筆試資料,現場並分別進行體能測驗和應變口試,體能測驗以往大多安排考生搬運重物測試體能,為避免非必要的人與人接觸,改為200公尺跑走,男性要在75秒內完成,女性則需在90秒內完成;應變能力口試,則是在於了解考生的基本能力及服務應對態度。

錄取名單預訂6月10日公告於2022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工讀生招募網站https://www.yicfff.tw/joinus/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網站http://www.ilccb.gov.tw

照顧型機構及弱勢族群將免費獲配快篩試劑 估81萬人受惠

高風險照顧型機構及弱勢族群將免費獲配快篩試劑。(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記者楊淨嵐∕台北報導

針對COVID-19感染風險較高的照顧型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等弱勢族群的防疫需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表示,將依日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指示,免費提供快篩試劑,預估約有81萬人受惠。

指揮中心指出,免費快篩試劑的發放對象,除住宿式、社區式照顧機構、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外,考量遊民生活環境特殊,染疫風險高,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多數有多重慢性疾病,染病後轉為中重症機率較高,因此也將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納入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對象。

又指出,免費提供快篩試劑的照顧型機構,除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照機構,其對象除依「長期照顧服務法」設立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社區式長照機構外,還包括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兒少安置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產後護理之家、身心障礙社區居住、兒少團體家庭等住宿式照顧機構,以及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及托嬰中心等日間照顧服務機構與單位。

快篩試劑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及工作人員每人3劑估算,直接配送至相關照顧型機構及單位,目前衛生福利部正彙整機構名單、數量、地址、收件時間及收件人聯繫方式,完成彙整後即可儘速配送。

指揮中心說明,獲配機構(單位)應設防疫長統籌調度運用;當評估機構(單位)內有群聚風險時,即可運用快篩試劑檢測,以有效進行感染管控。但應列冊管理,載明使用日期、姓名、身分別(如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以確保快篩試劑適當使用。另因快篩試劑適用對象為2歲以上,因此托嬰中心配送對象以工作人員為主,當工作人員發現身體有異狀,可立刻快篩,降低嬰幼兒受感染風險。

此外,遊民及列冊關懷的獨居老人,配送數量以每人5劑估算,將由衛生福利部盤點各縣(市)需求人數後配送至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社會局處,透過社會局處既有關懷服務體系或協調民政系統協助發放。

宜蘭5/28新增1870本土確診+4亡 往生個案3人未打疫苗

宜蘭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最新疫況及防疫因應措施。(圖∕宜蘭縣政府)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疫情28日新增1,870例本土確診,另有4人往生;全縣累計共有32人死亡,幾乎是8旬以上長者,其中逾半沒有接種疫苗,顯示疫苗的重要性,縣政府表示,已積極向中央爭取更多疫苗,服務尚未完整接種的民眾,加速提升疫苗涵蓋率及抗疫力。

衛生局長徐廼維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中,有165例已知感染源、1,705例疫調中,另有4人一死亡;近7日平均陽性率64.67%,目前居家隔離3,398人,全縣累計39,165人染疫、32人不幸往生;其中今年4月及5月就有30人死亡,幾乎都是80歲以上長者,且有一半以上未打疫苗,顯示接種疫苗非常重要。

今日新增死亡個案為3女1男,年齡介於80至90多歲,其中3人未施打疫苗,1位打滿3劑。4人從5月14日至5月20日之間發病,因年事高不敵病毒肆虐,陸續病故。

校園疫情方面,今日新增確診學生213人、教職員工18人,累計共5,959位學生、591位教職員染疫。徐廼維指出,目前學校因暫時停止實體課程,染疫人數已有減少,確診案例約有一半是居隔期間陰轉陽,但一些學校的確診數仍多,已請教育處要求校方加强防疫措施。

縣長林姿妙指出,今日第16波疫苗快打站,上午在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站和五結慈濟接種站服務1,700人、宜蘭慈濟接種站服務520人,今日下午和明日快打站仍會繼續提供服務,家長可帶孩子前往接種。

衛生局說明,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站、五結慈濟接種站,服務滿5歲以上至18歲高中職及專科3年級在學學生;宜蘭慈濟接種站則服務滿12歲以上的縣民。縣內61家合約醫療院所也有提供服務,民眾可先透過電話跟診所預約。

因應疫情發展需求,衛生局表示,社區篩檢站將轉型為多功能社區篩檢站,除了進行PCR採檢,還提供快篩陽性診斷服務、防疫門診、開立處方及領藥;39家基層診所提供一站式服務,從判讀快篩、視訊診療至居家照護皆有;19家診所則提供判讀快篩、視訊診療或居家照護服務。相關資訊將公告在縣府及衛生局網頁,民眾可上網參閱。

馴鹿生物伊基侖賽注射液新增自身免疫性疾病適應症IND申請獲受理

馴鹿生物伊基侖賽注射液新增自身免疫性疾病適應症IND申請獲受理

南京、上海和美國聖荷西2022年5月28日 /美通社/ — 馴鹿生物,一家處於臨床階段、致力於細胞治療和抗體藥物開發和產業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受理全人源BCMA嵌合抗原受體自體T細胞注射液(伊基侖賽注射液,福可蘇®,研發代號CT103A)新增擴展適應症抗體介導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的臨床試驗申請(IND,這是全球第一個CAR-T在NMOSD疾病領域的IND申請。

此次新適應症申請是基於伊基侖賽注射液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IIT),研究入組的受試者為至少使用一種免疫抑制劑治療一年以上,但症狀控制欠佳的難治性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患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觀察伊基侖賽注射液治療NMOSD受試者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初步的療效、藥代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PK)、藥物動力學(Pharmacodynamics,PD)相關指標。截至2022年3月20日,12例受試者接受了伊基侖賽注射液回輸,其中0.5×106 CAR-T細胞/kg劑量組3例受試者、爬坡階段與擴展階段1.0×106 CAR-T細胞/kg劑量組分別3例和6例受試者接受了伊基侖賽注射液CAR-T細胞回輸。

研究數據初步顯示了0.5×106 CAR-T細胞/kg與1.0×106 CAR-T細胞/kg劑量組伊基侖賽注射液在治療傳統療法控制不佳的NMOSD受試者時展示了較為可靠的安全性,所有的CRS(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均為1-2級,未觀察到任何ICANS(Immune Effector Cell Associated Neurologic Syndrome, 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系統綜合征)。有效性方面,50%受試者視力改善,67%受試者行走能力改善,75%受試者直腸膀胱功能改善。

馴鹿生物首席執行官兼首席醫學官汪文博士表示:

「CAR-T細胞療法在惡性腫瘤領域的應用已經被廣為接受,但在自體免疫性疾病這一僅次於腫瘤領域的第二大藥物市場中的應用卻鮮有報道。馴鹿生物是國際上最早把CAR-T細胞療法應用於自免領域的企業之一,本次在中國遞交了第一個CAR-T細胞療法治療自免疾病的IND,標誌著CAR-T療法從惡性腫瘤領域向自免領域拓展的開始,對於細胞治療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BCMA-CART細胞療法把漿細胞清除為漿細胞產生的自身抗體導致的一大類自免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NMOSD具有高復發、高致殘性等特點,發展到後期會有失明、癱瘓、大小便障礙等嚴重生理障礙。馴鹿生物的伊基侖賽注射液為這一高致殘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有望為現有藥物控制不佳的NMOSD患者提供一個新的治療手段。我們期望該候選產品盡早上市,從而為中國乃至全球NMOSD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關於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

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NMO)是中樞神經系統急性或亞急性炎性脫髓鞘性疾病,是一種抗體介導的神經系統特發性炎症性疾病。NMO譜系疾病(NMO spectrum disorder, NMOSD)是以血清中存在NMO-IgG抗體為標誌,涵蓋了NMO及NMO相關疾病,NMOSD首次發病見於各年齡階段,以青壯年居多,中位數年齡為39歲,亞裔人口聚居區是NMOSD的高發地區,中年女性為該疾病高發人群,根據Frost&Sullivan報告,2020年中國NMOSD患病人數4.92萬人,世界範圍內患病人數約17.1萬人。AQP4-Ab是NMOSD最重要的致病性抗體,大量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均證實該抗體可以導致動物和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病理損傷,其診斷特異性可高達90%以上,NMOSD患病人群 AQP4-Ab陽性率在40%~90%之間。NMOSD為高復發、高致殘性疾病,90%以上患者為多時相病程,約60%的患者在1年內復發,90%的患者在3年內復發,多數患者遺留有嚴重的視力障礙和或肢體功能障礙、尿便障礙。

關於馴鹿生物

馴鹿生物是一家專注於細胞治療和抗體藥物開發和產業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公司以開發血液腫瘤細胞類藥物和抗體藥物為創新的基石,向實體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拓展,擁有完整的從早期發現、註冊申報、臨床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平台能力及包括了全人源抗體發現平台、高通量CAR-T藥物優選平台、通用CAR技術平台、生產技術平台、臨床轉化研究平台在內的多個技術平台。現有10餘個在研品種處於不同研發階段,其中進展最為迅速的產品伊基侖賽注射液(福可蘇®)已處於臨床開發後期階段,於2021年2月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2022年2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孤兒藥」認定;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CT120(全人源CD19/CD22雙靶點CAR-T細胞注射液)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適應症分別為CD19/CD22陽性的復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並已獲得FDA授予「孤兒藥稱號(ODD) 」。

憑借強執行力的管理團隊、豐富的產品管線、獨特的創新研發與商業模式,馴鹿生物有志於成為業界有影響力的創新藥企,將真正解決臨床痛點、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創新藥物推向臨床直至市場,為受試者開闢新的治療道路,帶來新的希望。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asobio.com或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asobiotherapeutics

快訊/今本土新增80835例 死亡數連三天破百今+127

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80,8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0,83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2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 ;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7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0,835例本土病例,為38,139例男性、42,641例女性、5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6,001例),高雄市(9,641例),臺中市(9,031例),桃園市(8,999例),臺北市(7,998例),臺南市(6,666例),彰化縣(3,597例),屏東縣(2,648例),新竹縣(2,509例),苗栗縣(2,024例),宜蘭縣(1,870例),新竹市(1,759例),雲林縣(1,466例),基隆市(1,433例),花蓮縣(1,326例),嘉義縣(1,014例),南投縣(997例),臺東縣(774例),嘉義市(585例),金門縣(203例),澎湖縣(200例),連江縣(9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4例男性、5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8例具慢性病史、48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9日至5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25日。

統領PLUS全新大升級 百貨首家NIKE旗艦店 全台首店 桃園獨家 盡在統領廣場

▲統領PLUS年中慶5/26開跑。(圖/桃園統領廣場提供)

消費中心 / 桃園報導

桃園市最摩登時尚的地標統領廣場,位於火車站旁,是集合時尚潮流、都會運動及娛樂美食的購物商場。不僅外觀獨樹一格譽有日本表參道風格美名,在經營的定位上不同於一般的傳統百貨公司,深受時下的年輕朋友與品味人士的青睞,更是情侶約會朋友聚餐的重要口袋名單。為了提供更好更新的購物品質與空間,統領從今年3月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櫃位調整與大改裝,導入15家以上全新店櫃或全新店裝打造的品牌,比原先設定的客群定位,往更年輕族群更具潮流時尚的指標邁進,已於4月與5月陸續展開。特別吸睛的是位於1F+ B1F眾所期待的百貨首家NIKE旗艦店也於5/27重磅登場,兩層樓寬闊的空間展示全系列產品,跑步、健身、籃球、運動生活、Jordan、兒童產品一應俱全;一樓更為女性專屬購物空間,結合香氛營造舒適的購物環境並提供運動內衣及緊身褲的現場燙印服務,打造此處將成為大桃園區與雙北追求運動潮流愛好者的必訪聖地。這次全新開幕的B1F,集結齊全的運動品牌專門店與休閒品牌:PALLADIUM桃園旗艦店、以及adidas、SKECHERS、PUMA、手錶專賣店CASIO…,都將以全新店裝與大家見面,特別在5/26起跑的統領PLUS年中慶期間推出系列精采好康活動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享受。
▲百貨首家NIKE旗艦店5/27在桃園統領重磅登場。(圖/桃園統領廣場提供)

至於1F的松本清以最新形象概念店全新登場,增加了多品牌開架式彩妝、更多日本直輸的生活用品藥妝,商品琳琅滿目有別於其他店;以及位於2F的桃園旗艦店UNIARTS,都會時尚職人精選的流行女包一應具全;還有流行女裝全台首店Lallo,滿足女性追求年輕時尚的慾望。3F的網路人氣品牌OB嚴選,提供高CP值的購物體驗與多樣選擇;還有近日登場來自日本的桃園首家店鋪2ndSTREET TAIWAN,開幕第一天就吸引買家爭相搶購;4F也增加日本直送生活雜貨icolor,均一價49元超級好買。至於1F首間桃園獨家配鏡專門店KlassiC即將於5/27隆重登場,有坤達聯名款新品上市、HANDMADE.系列、配鏡最高現折500墨鏡、全館78折優惠的超值折扣。
▲B1 /PALLADIUM。(圖/桃園統領廣場提供)

這次統領PLUS年中慶澎拜大放送!推出首11日全館單筆滿2000送200,低門檻回饋很有感,首四日當日累計滿5,000元再加碼送300元酬賓券,玉山卡推出分期鈔能力,單筆刷卡享3期零利率(謹慎理財,信用無價),還推出卡友回娘家免費兌換限量來店禮,還有動吃心動禮跟幸運抽獎,不用精打細算就知道實在超划算。

統領廣場有桃園獨家威秀影城、齊全的運動品牌店、電玩遊戲專門店…等,緊接著4F誠品書店也即將於六月中下旬全新登場。要說這裡是美食天堂真不為過~匯集多達18家特色餐廳:海底撈、果然匯、牧石鍋物、饗泰多、聚北海道鍋物、湯明茶樓、MOMO PARADISE與韓國最大的連鎖bbq炸雞店、桃園獨家美式炸雞HOTTIES…等,還有六月中旬即將登場的默爾義大利餐廳~有著美食、娛樂以及豐富有料的品牌專門店,都推出超值優惠熱門品與加碼活動。全館超值優惠商品大集合讓您一次吃夠買夠!雖然當前疫情仍未舒緩,認真做好防護措施,到安心安全的商場,為自己添購生活的小確幸吧!

寶島鱻魚端午好食力  佳節自「煮」最安心

▲5月28、29日臺北希望廣場舉辦國產水產品展售活動。(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為推廣民眾居家自「煮」多食在地好魚、吃出健康防護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輔導中華民國全國漁會於5月28、29日(六、日),假臺北希望廣場農民市集舉辦『寶島鱻魚-澎派端午』國產水產品展售活動,兩日展售邀請漁民團體現場教導民眾「三合一海鮮煎蛋」、「老爸元氣鮮蚵湯」、「赤尾青醬炒高麗菜」、「白玉龍虎斑味噌湯」等多樣簡單易學的漁村海味料理,隨時用當令在地鮮美幫全家人鮮補元氣! 為嘉惠消費者,兩日活動現場還邀請新港區漁會、興達港區漁會、梓官區漁會、屏東縣佳冬鄉水產養殖產銷第八班-陳啟宏、屏東縣佳冬鄉水產養殖產銷班2班-謝思宣、嘉義養殖青年-唐昕遠、嘉義養殖青年-蔡長材等產業團體,展售在地新鮮直送、具有「產銷履歷」或「溯源水產品」驗證的國產養殖龍膽石斑、龍虎斑、鰻魚、臺灣鯛、虱目魚、金目鱸、白蝦、午仔魚、烏魚等,以及來自新港區漁會有經「FIP永續驗證的-鬼頭刀」等眾多價格實惠的豐富養殖、漁撈水產與水產加工製品,還有來自漁村手工限量製作的夏日鰻蝦粽、虱目魚肉粽,以及醬燒龍膽海皇粽現場展售。

▲養成食魚均衡飲食,透過食補照護全家人健康。(圖/主辦單位提供)

國產鮮魚自煮料理好食力
中華民國全國漁會林啓滄總幹事指出,本周展售水產品均已完成三清(去鱗、去腮、去內臟),民眾回家只需解凍即可快速進行各式居家自煮料理,相當方便;並強調魚肉中富含DHA、EPA、蛋白質及礦物質如鋅、碘、鐵等全面營養,推薦大家無論是包粽子的內餡用料可使用符合健康、美味的蒲燒鰻魚、龍膽石斑、貢寮鮑、虱目魚魚柳、白蝦等澎派海味食材外,針對品嚐粽子的湯品也可加入當令國產好魚,就能滿足美味與健康養生需求,並提醒民眾每周吃1~2次魚有益身體健康已成為各國營養專家共識,大家平時可養成健康食魚均衡飲食習慣,透過食補照護自己及全家人健康。

佳節日常自煮健康優鮮購
中華民國全國漁會林啓滄總幹事表示,近期民眾居家自「煮」機會提高,兩日希望廣場展售活動,除可購買到眾多產地新鮮直送生鮮水產單品外,8家水產展售攤位更規劃多項好魚搶鮮購優惠;同時,現場為慶祝111年4月19日《食農教育法》三讀通過,民眾只要現場購買水產品滿額419元就能享有10元加價購「三合一海鮮湯」乙盒(每日限量100組,二日共200組,售完為止)、現場滿額$500元加碼贈送摸彩券乙張、滿額$1,000元再送內有台南虱目魚丸、梓官魩仔魚、澎湖海菜的「三合一海鮮湯」乙盒;還能現場參加「全國漁會粉絲團」按讚送『抽抽樂』乙次(每日預計抽320人次,二日計640人次),豐富獎品好康大方送,歡迎民眾趁著周末假期前往選購。針對不克前來現場的民眾,全國漁會也貼心提醒可直接透過漁會網路商城(http://shop.rocnfa.org.tw/)即使不出門只要一指下購,也能輕鬆在家中享受安全水產,即時到府的服務!

維護花蓮優質環境 環保局辦理煙道連續監測系統(CEMS)連線說明會

花蓮縣環保局科長洪秋琪主持 CEMS連線說明會。(圖∕環保局提供)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為促使工廠業者重視連續自動監測系統(CEMS)與環保作業,提供連線工廠空氣汙染排放情況,5月27日辦理CEMS連線說明會,由成功大學永續環境實驗所簡聰文博士及成功大學研究發展基金會石力豪擔任講師,闡明相關法規等,期盼與業者共同維護好山好水的美麗花蓮。

▲花蓮縣環保局推出CEMS連線說明會。(圖∕環保局提供)

為讓連線工廠了解連續自動監測系統CEMS的重要性並遵循相關法規,簡聰文與石力豪詳細說明外,同時也提及第三階段CEMS管理辦法修正重點、煙氣水分對CEMS測值的影響與因應,以及局端管理系統數據查詢,設法協助建立花蓮縣各管制工廠煙道連續監測連線系統功能正常及確保廠端CEMS資料正確性。

▲花蓮縣環保局推出CEMS連線說明會,讓業者了解煙道連續監測的重要性 。(圖∕環保局提供)

經國內外研究報告顯示,固定污染源為空氣污染主要來源,佔整體空氣污染物排放量七成至九成的貢獻量。諸如總懸浮微粒、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等,也均以工業製程為最主要來源。因此,為求空氣品質有效改善,落實固定污染源中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管制,是當務之急。

▲花蓮縣環保局科長洪秋琪(中)主持CEMS連線說明會。(圖∕環保局提供)

煙道連續監測系統係指於煙囪上裝設自動量測儀器,24小時量測空氣污染物排放狀況,環保局則可透過網路連線隨時監控空氣污染物排放濃度。目前花蓮縣已設置連續自動監測設施者計4家公私場所包括,台泥和平廠、和平火力發電廠、亞泥花蓮廠及中華紙漿廠。

另,去年起台泥和平廠及亞泥花蓮廠除原有監測煙道外已增加監測煤磨煙道,監測儀器設置於煙囪並依規定之傳輸頻率將監測數據上傳至環保局主機,藉此可即時監控各大廠之空氣污染物之排放情形,建構完整的監測資料庫系統。為獲得正確有效的數據,環保局依據「空氣污染物連續自動監測設施管理辦法」詳列之數據有效性認定準則,不定期至各大廠進行現場查驗,以達成全面掌握空氣污染物排放的目標。

環保局指出,目前與環保局連線業者均為花蓮主要空氣污染排放源,佔全縣排放量達90%以上,因此環保局對於四大廠連續自動監測管制成效甚為重視,如:針對四大廠進行標準氣體、相對準確度、不透光率、電位檢核及訊號比對等查核作業,各廠皆符合煙道連續監測系統管理辦法之標準。未來環保局將持續監督各廠做好連續自動監測設施之操作維護工作,以確保花蓮縣轄區內煙道連續監測連線系統功能正常及廠端CEMS資料之正確性,並確實掌握排放狀況,落實管制作為,達到污染源有效管控的目標。(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廣告)

北市再推融資紓困措施 與企業共渡疫情難關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示意圖。(圖/截自網路)

記者黃俊育 / 綜合報導

近期COVID-19疫情升溫,產業發展局特協調台北富邦銀行,自即日起至7月底止,針對「臺北市中小企業融資貸款」及「臺北市青年創業業融資貸款」原貸款戶,凡因疫情導致營運困難者,皆可申請至少六個月貸款本金或利息遞延繳付,未來將視疫情狀況滾動修正,以協助北市企業與店家渡過此波疫情衝擊。

產業發展局林崇傑局長表示,除前述融資紓困措施外,鑒於 109-110年紓困期間,貸款案有七成均為簡易貸案件,顯示企業期望能在更短時間內取得所需營運週轉金,因此,續推「簡易貸」措施,以簡化融資貸款申請作業;「臺北市中小企業融資貸款」申請金額80萬元以下、「臺北市青年創業融資貸款」申請金額50萬元以下,提供「申辦簡易(免填事業經營計畫書)」、「加速審核(免進審查會)」、「3個月本金寬限」等簡易貸措施。

產業發展局也提供免費線上申貸計畫書輔導,協助申請人檢視資金需求、財務現況及經營模式;也將定期關懷獲貸戶經營與還款情形,亦針對特殊或遇經營困難的企業,適時給予財務、行銷及經營管理等建議,或轉介政府相關資源,以健全企業體質,歡迎設籍北市企業多加利用,電洽市民專線1999轉分機6616或1229,更多資訊可至「臺北市融資貸款申辦網」(https://www.easyloan.taipei/)查詢。

新北智慧回收機倍增 積點可折抵外送平台及大賣場消費

▲將寶特瓶內液體倒乾、瓶身勿壓扁並拆下瓶蓋,投入智慧回收機即可得到2點集點點數。(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防疫期間,新北市持續推廣零接觸的智慧資源回收方式,將24小時服務的四合一智慧回收機數量加倍,由3處增加為6處;資收物兌換積點的可折抵消費商家,也一舉擴增至44家,包括foodpanda、愛買、小北百貨、迷客夏等,歡迎民眾多加利用,體驗智慧、便利又安心的環保生活。

環保局表示,為持續推廣並建立眾資源回收的觀念與習慣,新北市自100年首推黃金里資收站政策,鼓勵民眾將資源回收物交付鄰近資收站,集點兌換專用垃圾袋及環保商品,並建置「新北回收物品易查通」查詢網頁,解答民眾廢棄物分類問題。109年10月更率先與智慧回收業者凡立橙股份有限公司(ECOCO)合作,設置24小時服務的四合一智慧回收機,可回收PET寶特瓶、鋁罐、手搖PP杯及乾電池等4類回收物。

▲新北市ECOCO站點地圖。(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四合一智慧回收機設置近3年來已回收超過83萬個寶特瓶、24萬個鋁罐、21萬個手搖PP杯及43萬顆廢乾電池,總計回收約173萬個資源回收物;而疫情發生後,每月平均回收量更提升達9萬個以上,回收量能相當顯著,故近日再增加服務據點至6處,分別位於小北百貨的板橋雨農店、三重自強店及新莊中正店、環球購物中心中和店、以及愛買的南雅店、三重店,未來點位還會陸續新增。

環保局說明,智慧回收機以人工智慧(AI)判斷回收種類,並可計算回收物數量來集點,每個PET寶特瓶2點、鋁罐2點、PP手搖飲塑膠杯1點,而廢乾電池點數更高,3號至6號及9V方形乾電池每顆5點,1號及2號乾電池每顆更可累積10點,與其他回收方式相比便利及優惠許多。累積的點數目前可在44家各類型店家配合折價使用,且陸續增加中,包括小北百貨、迷客夏連鎖飲料店、愛買量販店、台安連鎖藥局、昇恆昌免稅店、小林眼鏡等,而最近foodpanda外送平台也加入公益推廣,讓點數可折抵外送費,增加民眾使用誘因。

▲四合一智慧回收機,可回收PET寶特瓶、鋁罐、手搖PP杯及乾電池,且採零接觸24小時服務,環保又防疫。(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

而在使用智慧回收機時,環保局也提醒民眾注意以下事項:(一)瓶罐投入智慧回收機前,請先將殘留液體倒乾,若尚有殘液會自動退回;(二)廢電池如流出廢液請勿投入;(三)寶特瓶身請勿壓扁、保持完整,如有瓶身無法辨識的情形,可拆除包裝膜增加辨識度;(四)寶特瓶的瓶蓋請拆下,並投入回收機上的瓶蓋回收處;(五)新北四合一回收機目前尚不接受鐵罐、紙杯及鈕扣電池。

環保局補充,疫情期間,民眾利用智慧回收機回收,可有效減少回收時與人接觸的機會。回收機台還有各項防疫措施,包含設置等候線讓排隊民眾保持社交距離;於操作觸控螢幕上設置防疫螢幕防護膜,民眾可使用瓶蓋、鑰匙取代手指操作;機台內還增設紫外線殺菌燈用來消毒資收物,並提高設備環境的消毒頻率,讓民眾安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