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345

嘉義車站微改造 市府與臺鐵攜手重現古蹟車站之美

▲市府與臺鐵攜手重現古蹟嘉義車站之美。(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對於站前廣場人行空間提升及景觀改造不遺餘力,爭取中央640萬元及自籌960萬元經費,進行廣場與車站的介面整頓、夜間光環境營造,逐步讓嘉義古蹟車站重現,也開啟了車站的美學改造。嘉義車站的改造歷程,由市府與台鐵局合作,依照空間系統、設施系統及服務優化三大面向來設計,美化老舊車站的現況,29日舉辦成果發表會,期待透過各方齊心努力,重現嘉義古蹟車站風華。

副市長陳淑慧表示,考量古蹟建築與嘉義新車站未來高架化,老建築未來再活化利用前的過渡期間,以強化既有空間可行與優化服務設施,透過設計讓老建築特質重現並具備適度的當代氣度,像是建築外觀、指標系統、售票大廳、候車大廳以及第一月台,隨著時間與使用等許多堆疊未被編排的物件與訊息,讓歷史車站的建築美感與服務性下降許多,透過設計回復清新的歷史建築面貌。感謝設研院、台鐵局用心與努力,未來嘉義車站新舊的融合,將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

陳淑慧進一步說明,火車站的整體形象需要內外一併改善,所以市府團隊配合嘉義車站微改造計畫,考量未來鐵高新車站及古蹟再利用前的過渡期間,在站前也著手進行站前廣場的改善,透過加入光環境工程暖色調的燈光,點亮嘉義火車站這座低調優雅的古蹟,與一旁嘉義市立美術館相互呼應,讓城市的美由內而外、從市中心的點開始向外發散。


▲嘉義車站微改造,售票大廳質量升級。(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台灣設計研究院張基義院長表示,去年在嘉義舉辦台灣設計展前,嘉義火車站的微改造計畫就已悄然啟動,看到百年嘉義車站以回嘉的精神,重新打造,讓古蹟建築,回復古樸及美麗的質感與內涵。

臺鐵表示,在今年農曆新年前,第二階段候車大廳的改造局部完成,保留車站門窗、天花、牆面、地磚等,強化空間向度並將現有服務性設施整合集中於並將現有服務性設施整合集中於候車大廳中央。改造計畫主要係優化旅運服務與古蹟空間特質的面向,開始進行車站大廳改造,主體設計透過環形的燈帶系統,以光線強化梳理後的大廳空間,讓上方挑空的氣度與天花、高窗等建築元素及空間層次再次彰顯,燈帶並也成為指標系統,銜接城市、月台、候車的大廳,給予民眾更明確簡單且清晰的指引性,透過優化與與整體一致性的設計,改善燈帶下方的售票及車站服務等相關資訊。


▲市府與臺鐵攜手重現古蹟嘉義車站之美。(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另,自動售票與空調系統等車站設施,整合售票、服務櫃台,讓服務設施更加整體完善與便民,此外新增的環形系統考量過往老建築不斷四處增加管線的使用,也成為未來增加機電的管道空間,便利日後站體的的維修保養與機電增築的容量。

捐贈設備與物資助蘭智 獅子會與扶輪社讓愛加倍

捐贈設備與物資助蘭智,獅子會與扶輪社讓愛加倍。(圖∕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之際,國際獅子會300F區及台北西門扶輪社,秉持服務及回饋社會的精神,共同援助財團法人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當急所需,29日捐贈凍藏發酵箱、全自動分割器、烘焙周邊產品等設備與物資,並為歡喜兒舉辦精進研習課程,同時也呼籲大家踴躍購買蘭智烘焙坊的中秋月餅,共同攜手讓愛加倍。

蘭智基金會常務董事沈錫經指出,蘭智烘焙坊從88年成立至今二十餘年,在基金會一路支持、陪伴下,耐心輔導給予機會,讓心智障礙學員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並學會了各類的手工餅乾、麵包、餐盒製作等技能。

他說,烘焙坊許多設備器材已經老舊不堪使用,發酵箱易漏水、烤箱易斷電、封口機常維修,造成學習及製作上阻力,實在需要汰換及購置相關作業設施設備,讓服務對象在學習上、工作上都能更為順遂。萬分感謝國際獅子會300F區及台北西門扶輪社的公益善行,為心智障礙學員增添鼓勵與關懷。

國際獅子會300F區總監陳正勳表示,國際獅子會300F區成立以來,力行獅子精神,全力以赴。讓獅子精神劃破了社會的冷漠。希望透過這次的捐贈活動拋磚引玉,喚起更多的善心義舉,幫助弱勢族群,讓社會更美好。

台北西門扶輪前社長姜宇駿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透過這次捐贈蘭智烘焙坊相關設備,讓蘭智的孩子有好的器具可以使用,也呼籲社會大眾可以多多訂購蘭智烘焙坊產品,讓烘焙坊學員賺取更多的工作獎勵金。

縣議員林義剛則說,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社福單位附設的烘焙坊生意一落千丈,蘭智烘焙坊亦不例外;中秋節將至,蘭智身心障礙者烘焙坊寄予厚望的中秋月餅訂單,目前也是淒淒慘慘,截至7月底購買月餅禮盒數量未達往年銷售量的1成,讓歡喜兒們個個垂頭擔憂,呼籲各界多多支持蘭智烘焙坊。

蘭智表示,今年中秋月餅經濟實惠,價格從360、450、520元到750元不等,有蛋黃酥、鳳梨酥、芋頭酥外,主推產品養生金棗酥,以宜蘭在地名產金棗製作,非常適合長輩食用;另亦結合玩美布工坊的手工藝品,推出699元的柿柿如意禮盒及450元的紅芋當頭禮盒,兩款禮盒象徵平安喜樂及好運連連。

此外,蘭智烘焙坊從107年以來推動「二次公益」月餅回饋活動;社會大眾購買蘭智歡喜兒製作的中秋月餅,再由蘭智轉捐贈給偏鄉或弱勢團體,讓弱勢朋友們可以在中秋節享用善心人士捐贈的「愛心月餅」,非常期盼大家與蘭智一起做公益。蘭智烘培坊訂購專線:03-9530129林店長。

清水眷村迎接新一批駐村藝術家 結合新媒體技術將眷村打造成平行世界

▲清水眷村五組進駐藝術家(團隊)齊聚交流。(圖/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李喬智/臺中報導

臺中清水眷村再迎新藝!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稍稍降溫,第三屆微衛星實驗創作基地駐村藝術家莊博雅、宇田奈緒、李燕華及藝術團隊陳麒文&王崧合、夜間飛行者等也陸續進駐清水眷村空間,自即日起至10月底將親身體驗清水眷村的人文及歷史脈絡,並與來訪民眾互動,展開專屬清眷的藝術創作實驗。

文化局表示,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是全國唯一擁有考古遺址和聚落建築群雙重文資身份的眷村,前身為眷村「信義新村」是空軍後勤的眷舍,地下有中社考古遺址,在特殊的空間紋理下,港區藝術中心自109年首度徵選藝術家進駐,今年邁入第三年,受到各界好評。獲選藝術家將透過擅長的媒材及生命經歷,以創作重新詮釋清眷的歷史與空間,發展出專屬清眷的作品,也藉此扶植優秀藝術人才,搭建當代藝術交流平臺。

港區藝術中心表示,今年的駐村計畫以「現地創作」為主題,徵求前衛、新銳,具實驗性並且能突顯藝術家個人識別性的創作計畫,經過評審由3位藝術家和2組團隊脫穎而出。今年駐村藝術團隊之一,來自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及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的「夜間飛行者」(劉文韜、柯頌葳、宋孜穎、李翊如、賴盈如)創作能量充沛、領域豐富,甫一進駐即於53號空間展開第一場展覽「山線海線–夜間飛行者創作預展」,成員之一的李翊如老師指出,展覽以海線換乘為主題,探討人在移動中的過程與環境交會的相互影響,後續也將搭配展覽以漸進方式開放更多駐村的空間;陳麒文&王崧合之二人組合則皆來自東海大學美術系研究所,二人將以各自擅長的媒材將膠彩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在眷村場域重塑想像中的平行世界。

擁有豐富駐村經驗的藝術家李燕華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同時赴美國取得美國達拉斯大學藝術碩士及北伊利諾州立大學藝術碩士,曾獲得多次國際獎項,進駐後將延續研究近10年的家計畫系列,創作清水眷村篇,探究家在清眷的本質;另一藝術家莊博雅畢業於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繪製插畫別名為「甘和栗路」,本次提出「家書郵局」計畫,將取材眷村生活點滴,用承載期待與思念的家書概念,邀請民眾與她一同創作並參與展出;來自日本的宇田奈緒,來台就讀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她希望能以外國人視角,透過訪談家庭照片,尋找缺失的清水眷村家族史片段,並以影像作品做紀錄。

港區藝術中心進一步指出,今年將邀請東海大學張惠蘭老師擔任總策展人,引導駐村藝術家們創作計畫進行,日前已完成第一次與總策展人的創作座談會。後續還將規劃藝術家們與港藝清風樓進駐藝術工作者進行交流,並共同辦理藝術家聯合開放日活動,不定期也會推出藝術手作體驗工坊及創作座談,同時於10月辦理駐村藝術家的創作成果展演,歡迎民眾持續關注並抽空走訪清水眷村,近距離與藝術家互動,遊賞藝術作品。藝術家工作室開放日請參考(https://www.qingshuiartvillage.net/111artist),更多活動資訊請上港區藝術中心官網(http://www.tcsac.gov.tw)或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臉書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rt436/)查詢。

全中運屢奪牌 嘉義縣創近十年最佳成績

▲嘉義縣選手在全中運奪得好成績。(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嘉義報導

11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因疫情影響,延至7月27日才結束,嘉義縣共179名選手分別參加田徑、游泳、跆拳道、射箭、射擊、角力、柔道、軟式網球、桌球、木球、羽球、輕艇、滑輪溜冰等13種競賽種類賽事,奪下8金9銀11銅佳績,比去年6金11銀7銅的成績更好,其中金牌數創下近十年來最高紀錄,預估頒發206萬運動獎勵金,相較去年197萬增加9萬,刷新最高紀錄。

此次賽會,嘉義縣在傳統奪牌種類角力共得7金4銀5銅,金牌選手吳秉薰(自由式第十級)已連續2屆獲得金牌;林昱進(希羅式第一級)也繼國中階段奪金後,高中再次奪下第一面金牌;木球奪下1金3銀1銅的佳績,皆為梅山國中所得;軟式網球奪下1銀2銅的成績,皆為永慶高中所得;跆拳道也獲得2銅,另上屆已成為必辦種類的輕艇,民雄國中則奪下1銀1銅。


▲梅山國中奪得2金5銀4銅為最大贏家。(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若以學校為單位,梅山國中奪得2金5銀4銅為最大贏家;東石高中與太保國中2金1銀;永慶高中1金1銀3銅。嘉義縣在傳統強項運動項目上持續保有強大競爭力,新興項目上也有奪牌能力並分散於各校,代表各校多元發展已獲成果。

縣長翁章梁為培育優秀運動選手,上任以來提高運動獎勵金及參賽補助、增聘專任運動教練和健全三級培訓制度等,對提升運動成績下了一番苦心,本屆也持續邀請大林慈濟醫院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合作,於各比賽會場為選手進行運動傷害防護,讓他們更有保障,全力以赴無後顧之憂。


▲嘉義縣選手在全中運奪得好成績。(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未來縣府也會持續關注基層運動選手培訓、發掘有潛力選手,增加奪牌機會,期待明年新竹縣全中運嘉縣健兒再創佳績。

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台灣AED推廣協會捐贈16校園急救設備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捐贈雲林縣內16所學校AED設備,縣長張麗善代表致謝。(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29日捐贈雲林縣內16所學校AED設備,希望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救回每一個寶貴的生命。縣長張麗善出席捐贈記者會時表示,搶救一條生命,就搶救一個家庭,她代表雲林縣鄉親感謝協會及善心人士慷慨捐贈,並強調雲林縣將努力增設AED設備,持續為建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捐贈雲林縣內16所學校AED設備,縣長張麗善代表致謝。(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心臟疾病所造成的死亡,許多是以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形式發生,心臟驟停並不會挑場所,當人突然倒下時,身旁有沒有救命的人和機器,成保命的黃金關鍵,而除了人工CPR,電擊也是可以使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據文獻指出,因突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因此,傷病患的存活是和時間和死神的賽跑,如果將AED設置於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供民眾搶救時使用,可降低該類傷病患到院前死亡率。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理事長楊嘉俊表示,在捐贈儀式之前陸續前進學校做設置,發現許多學校地處偏遠,更需醫療資源協助;雲林縣還有很多學校還沒有設置AED,協會在此也希望透過更多善心人士幫助,盡快將AED儀器補足。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理事長楊嘉俊示範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的操作。(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到目前為止,有94所學校已裝設AED,還有不足的地方,今天透過協會媒合給16所學校補充,後續還有一些學校必須增加AED設備,縣府亦會陸續透過善心人士、企業捐助,希望每個學校都能有AED的設備,甚至在公共場域人口密集的地方增設,第一時間透過AED救援,增加鄉親存活率,即時救援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也能挽救一個家庭。

教育處長邱孝文指出,雲林縣老年人口化比例偏高,且推動一鄉鎮一運動場所的政策,許多縣民會到學校進行運動。各級學校配合縣府政策開放校園與社區共融,為維護校園師生及來校運動人士安全,校園突發事件往往無法預料,另因校園運動場開放民眾使用,若所有學校都能設置AED,萬一緊急救援狀況發生,可以立即處置,達到設置目的。

聖母專校校長交接 許壬榮交棒 陳立言扛重任

在董事高國卿神父的監交下,聖母專校卸任校長許壬榮(左)將印信交給新任校長陳立言(右)。(圖∕記者陳木隆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9日在該校聖嘉民會議廳,舉行「就職感恩祭暨交接典禮」,原校長許壬榮完成8年階段任務,由新任校長陳立言接下重擔。這位新的領航者,要如何帶領教學團隊在少子化的洪流中,逆勢上漲,將是任重道遠的一大考驗。

交接典禮,由董事會董事楊家門神父布達任命書,包括宜蘭縣副縣長林建榮、立委陳歐珀及多位佳賓都到場觀禮。在董事高國卿神父的監交下,卸任校長許壬榮將印信交給新任校長陳立言。


▲新任校長陳立言(右),由董事會董事楊家門神父布達任命書。

在全場一百多位觀禮者的見證下,陳立言走向天主台前高舉右手鄭重宣誓:「……我必全力支持推動校園福音傳播,全力捍衛教會及本校榮譽,恆心持守自己的崗位,依照基督精神治校,致力教學與學術研究造福人群。」

天主教靈醫會會長黃浩然神父代表呂若瑟董事長,感謝卸任校長任內對校務的貢獻與辛勞,包含完成大專校院教學品保服務、校務評鑑檢視結果皆全數「通過」、護理師國考表現亮眼、產學合作成果豐碩,並且期許新任校長能努力兌現治校理念,帶領全體同仁持續發展,提升校務營運。


▲陳立言校長高舉右手宣誓就職。(圖∕陳木隆攝)

許壬榮特別拿著一本聖經與大家分享。他說,8年來以校為家,樽節開支,勤儉治校,每天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學校,最為遺憾的是,因為少子化的強烈衝擊,學生數從原來的3600位降到現在的1800人;但值得安慰的是,當初校長遴選時所提的目標,都一一達成;這裡是他第二個故鄉,他對這裡是很有感情的。

他特別期盼新任校長莫忘誓詞中所言,要做師生同仁的僕人,而不是權威者。也感謝同仁跟他共同度過艱難的8年時光,並且期勉學校團隊秉持天主教的精神,為學校努力,貢獻一生,希望能在天主的護佑,以及陳校長的帶領下,一起讓學校永續發展下去。


▲卸任校長許壬榮手持聖經發表臨別感言。(圖∕陳木隆攝)

陳立言則表示,感謝前任校長所奠立的良好基礎,將依照學校優良的辦學傳統,讓學校成為一所讓人感動的學校。培養具備愛與關懷能力,以及實務技能的人才,並透過服務學習的行動課程,幫助社區的弱勢居民,讓學校成為宜蘭地區健康促進與照護、祝福的搖籃。

陳立言校長為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曾任:高苑科技大學副教授兼系主任、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理事長,以及文藻外語大學副教授兼進修部主任、副教授兼教務長、副教授兼行政副校長等職,學經歷相當豐富。

自行車友善旅宿全臺破五千家 配合國旅補助大禮包送萬張優惠券

▲2022自行車友善旅宿人氣票選頒獎典禮今(29)日在日月潭雲品溫泉酒店舉行。(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記者李喬智/南投報導

為鼓勵國人騎乘自行車旅遊,並解決遊客人車住宿問題,交通部觀光局去年開始推廣「自行車友善旅宿」,邀請旅宿業者提出申請,2年來成效顯著,通過申請的自行車友善旅宿業者由去年的7百多家,到今年已增加至5千多家。

趁著國旅熱潮逐漸升溫,觀光局鼓勵民眾多利用自行車友善旅宿騎乘自行車旅遊,並在5月至6月間辦理「2022自行車友善旅宿人氣票選暨抽獎活動」,結果共有15家業者獲得最佳人氣獎,今(29)日下午14時在日月潭雲品溫泉酒店舉行頒獎典禮,觀光局周廷彰副局長出席擔任頒獎嘉賓。


▲觀光局周廷彰副局長擔任頒獎嘉賓。(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交通部觀光局表示,本次為期10天的人氣票選活動,邀請全臺民眾線上票選支持自己喜歡的自行車友善旅宿,活動期間共計728家自行車友善旅宿參與,總投票數近40萬人次,業者及民眾的參與度相當踴躍,最後最高票的15家人氣自行車友善旅宿,分別由北部-觀光旅館福容大飯店福隆(4,623票)、一般旅館新竹安捷國際酒店(3,138票)、民宿淇岄莊園(1,092票);中部-觀光旅館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8,395票)、一般旅館台中大毅老爺行旅(1,731票)、民宿西湖柚子家民宿(1,054票);南部-觀光旅館福容大飯店高雄(5,194票)、一般旅館統一墾丁渡假村(1,914票)、民宿海風長堤二館民宿(1,870票);東部-觀光旅館瑞穗天合國際觀光酒店(13,545票)、一般旅館理想大地渡假飯店(3,433票)、民宿富圖民宿(1,332票);離島-觀光旅館澎湖福朋喜來登酒店(22,575票)、一般旅館金湖飯店(7,917票)、民宿語榕花園民宿(2,109票)等15家獲得最佳人氣殊榮。

此次的票選特別將各區域的觀光旅館、一般旅館、民宿劃分出來,並個別頒發人氣票選的獎項,觀光局表示藉由這樣的方式不只讓民眾在票選的過程中認識到更多不同區域、不同型態的自行車友善旅宿,也提供這些優秀的旅宿業者們更多宣傳的舞台。旅客出發前若想搜尋自行車友善旅宿,可以至臺灣旅宿網「自行車友善旅宿專區」,依縣市或16條多元路線進行查詢,選擇適合的旅宿入住。同時,觀光局也歡迎更多旅宿業者一同加入「自行車友善旅宿」的行列,方便車友在行程上有更多的選擇,打造友善的自行車旅遊環境。


▲觀光局力推自行車友善旅宿優惠方案,上萬張優惠券大方送。(圖/交通部觀光局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延續自行車友善旅宿及自行車旅遊的熱潮,全臺超過200家自行車友善旅宿們攜手推出超優質優惠方案,預計送出上萬張優惠券。民眾只要在行前至活動網站(https://www.2022bikefriendly.com.tw/Discount)查詢優惠方案,並於出發前向旅宿業者告知要使用該優惠,最後於現場出示手機網頁畫面即可,希望透過簡單的兌換方式讓人人都輕鬆享受優惠,優惠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正值暑假旅遊旺季,觀光局推出「悠遊國旅個別旅客住宿優惠活動」,入住全台逾5千餘家自行車友善旅宿可再加碼補助,詳細活動資訊可至「悠遊國旅個別旅客住宿優惠活動」網站(https://gostay.tbroc.gov.tw/)查詢,希望大家旅程住得安心、玩得開心!

七夕奇巧花現抽好禮 行動旅服帶你找到專屬浪漫

▲2022大稻埕情人節即將開跑。(圖∕台北市旅遊服務中心提供)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最浪漫的事!「2022大稻埕情人節」將於7月30日重磅登場,除了聽情歌、逛市集、賞煙火,行動旅服站亦進駐會場,陪伴民眾渡過浪漫時光,享受河濱風景。

臺北市旅遊服務中心為服務廣大遊客人潮,設置行動旅服站提供在地旅遊資訊外,也帶來許多浪漫好禮,準備送給共度七夕的愛侶或大朋友小朋友們,邀請民眾一同參與抽籤解詩活動,勇敢表達對愛人、家人及朋友的愛。

來到行動旅服站攤位,只要拍照上傳Facebook 、 Instagram或任一社群平台,並撰寫貼文「奇巧花現旅服新體驗」及Hashtag #臺北市旅遊服務中心,就可以獲得抽取「奇巧籤」的機會,完成指定步驟,即可獲得限量禮品。想要挑戰七夕的紅線好運氣嗎?現場更備有台北城市紀念品等精采禮品,凡抽出綁有紅線之籤詩,就可以把神秘大獎帶回家!

臺北市旅遊服務中心貼心提醒,民眾參加活動時須遵守相關防疫規定,除飲食專區外,須全程佩戴口罩。歡迎來到現場感受全臺最具代表性的情人節活動,也別忘了走訪大稻埕在地景點!在等待絢爛浪漫的煙火秀之前,不妨到行動旅服站來試試手氣吧!

▲「奇巧花現旅服新體驗」活動。(圖/台北市旅遊服務中心提供)

碧瑤於旗下資源回收廠引入嶄新科技 加速業務增長

香港2022年7月29日 /美通社/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佈,集團於香港其中一間資源回收廠,引入一套全新及全自動高速塑料分揀設備,採用近紅外線技術,快速分揀所有塑料種類及顏色。新設備不單是處理量的增加,同時亦是質的提升,幫助碧瑤將香港收集回來的塑膠,精準及有效分揀不同類別並轉廢為寶,有助加速業務增長。集團預計,設備全面運行後,每年可處理超過10,000噸塑料,相等於4億個塑膠樽。

香港特區政府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中明確指出,目標是在2035年達致「零廢堆填」。現時進入香港堆填區的廢物,塑料超過20%。碧瑤與香港政府在推動循環經濟方面,擁有共同願景,積極為塑膠及其他回收品,賦予新生命。集團作為香港塑膠回收市場的領導者,提供全面服務,包括:收集、預處理、分揀、以及由碧瑤與太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之合營機構 — 塑新生有限公司,生產達食品級的再生塑料。

循環回收有助減低碳排放,碧瑤為一個可持續的世界,不斷努力。

碧瑤擁有香港最全面的塑膠回收網絡,同時亦是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於香港島、九龍、新界三色回收桶收集之承辦商,為超過2,800個收集點提供回收服務。碧瑤於2022年1月,榮獲環保署為期33個月的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為香港東區、觀塘區及中西區提供塑膠收集服務。此外,碧瑤亦為香港眾多環保署轄下的「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智能塑膠樽回收機及不同機構,提供回收服務。

預期上述合約,加上明年政府正式推出「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後,將迅速推動香港回收量上升,有利集團業務高速發展。上述各項新設施的投入,進一步強化碧瑤作為香港回收市場領導者的領先地位。

碧瑤綠色集團簡介:

碧瑤綠色集團(股份編號:01397) 成立於1980年,是香港最大和最受敬重的綜合環境服務集團之一,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有機肥料及動物飼料生產、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集團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和跨國企業。集團努力不懈地提升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表現,以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將香港推動成為更清潔、更綠色、更健康城市的願景。

美贊臣香港推母嬰界跨品牌合作 孕育愛護地球下一代 並誠邀父母親臨BB展美贊臣體驗館 展開「愛的第1程」

美贊臣香港推母嬰界跨品牌合作 孕育愛護地球下一代 並誠邀父母親臨BB展美贊臣體驗館 展開「愛的第1程」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7月29日 – 美贊臣營養品香港(下稱「美贊臣」)為給寶寶一生最好的開始,與嬰兒皮膚護理專家Mustela® 攜手推出母嬰界跨品牌環保遊戲教育小書《我們都能保護地球》,與父母攜手培育愛護地球的下一代。另外,美贊臣誠邀父母及準爸媽於2022年8月4至7日到訪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第30屆國際嬰兒、兒童用品博覽」的美贊臣體驗館(A02攤位)。除了一系列精彩禮遇,館內設置嶄新的4K配裸眼3D裝置,媽媽更可體驗給寶寶製作專屬愛的旋律,並了解多位媽媽照顧寶寶的窩心時刻,一同展開「愛的第1程」。

兩大母嬰界人氣品牌攜手 推環保教育遊戲小書


美贊臣一直積極推動家長與小朋友實踐環保生活,包括持續推出「罐」溉未來—嬰幼兒奶粉罐環保收集計劃,培養孩子回收習慣,以實際行動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為凝聚更多力量助下一代建設更好未來,這次更與Mustela® 聯手合作,推出環保教育遊戲小書《我們都能保護地球》,藉香港插畫師「塵 Dustykid」簡潔的畫風和文字,配合世界綠色組織的專業意見,以淺白有趣的內容及小遊戲,讓小朋友從小建立垃圾分類的概念和環保意識。

媽媽只要於美贊臣或Mustela ®攤位以環保遊戲小書設計的相框拍照,再上傳至社交媒體並標籤美贊臣及Mustela ® ,即可獲贈一本以森林監管委員會(FSC ®)認證的環保紙印刷而成的精美小書一冊*,享受親子閱讀時光,培育出愛護環境的下一代。

體驗為寶寶製作專屬愛的旋律

懷孕的旅程總是充滿驚奇,父母全心全意期待寶寶的誕生,美贊臣亦在旅程上陪伴媽媽經歷每一個育兒時刻。美贊臣體驗館設嶄新的4K配裸眼3D裝置播放動畫影片,媽媽更可把給寶寶的祝福語,製作成獨一無二、專屬給寶寶愛的旋律!同場展示多位媽媽用愛支持寶寶健康成長,克服不同營養及照顧挑戰的窩心時刻。

親臨現場盡享多項精彩禮遇

父母即場登記加入《美贊臣會》或成為 Parent Pro手機應用程式會員,更可獲贈價值高達港幣800元迎新禮品*。

父母可憑優惠價體驗各款心水產品#,包括以港幣30元購買NeuroPro智睿系列® 指定產品400克裝一罐,同時獲贈紗巾(壹件)及學習褲試用裝(壹份);或是以港幣100元購買Enfinitas藍臻®系列指定產品400克裝一罐,同時獲得精美玩樂墊(壹件)及學習褲試用裝(壹份)。

「第30屆國際嬰兒、兒童用品博覽」詳情︰

日期 2022年8月4至7日(星期四至日,共四天)
時間 2022年8月4至6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2022年8月7日︰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all 1
美贊臣體驗館 A02攤位

*所有禮品先到先得,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所有推廣不適用於一號奶粉。

Hashtag: #美贊臣

關於美贊臣營養品(香港)有限公司

早自 1905 年創立至今,美贊臣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作為全球知名的嬰幼兒營養品品牌,致力為全球嬰幼兒提供科學營養,給他們帶來一生最好的開始,是美贊臣矢志不渝的使命。目前,美贊臣生產的 70 多種營養產品行銷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憑藉卓越的品質,美贊臣深受營養學家和父母的信賴。專注嚴謹的態度、持續創新、不斷追求卓越以及對社會的關懷回饋,也為美贊臣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香港建立超過半世紀,美贊臣一直為父母提供優質的嬰幼兒營養品,以及不同的育兒資訊和專業意見,贏得家長的信賴與支持,領導嬰幼兒奶粉行業。

每一天,美贊臣的專家都在為不同營養需要的孩子而努力,亦是全球極少數堅持生產特殊配方奶粉的品牌之一,為有需要的孩子帶來希望。

詳情可瀏覽:

德視佳聯同中國及德國頂尖醫科大學簽訂三方相互合作協議

德視佳聯同中國及德國頂尖醫科大學簽訂三方相互合作協議

合作旨在推動創新及培育人才 以促進公司可持續業務發展

香港2022年7月29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眼科診所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德視佳」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為「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1846)於27日宣佈,公司與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及德國海德堡魯普雷希特-卡爾斯大學眼科診所的 The David J. Apple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cular Pathology & International Vision Correction Research Centre (IVCRC) 簽訂三方相互合作協議。是次相互合作協議旨在為三方學者建立緊密合作關係,藉此促進眼科醫學創新,提升德視佳眼科手術醫生技術,推動眼科護理的可持續發展。

(上方)﹕王建安教授 (下方左至右)﹕晉秀明教授﹔黃建教授﹔姚克教授﹔楊明麗老師﹔格爾德•奧法特教授﹔約根森博士﹔柯諾馳博士
(上方)﹕王建安教授 (下方左至右)﹕晉秀明教授﹔黃建教授﹔姚克教授﹔楊明麗老師﹔格爾德•奧法特教授﹔約根森博士﹔柯諾馳博士

當天線上簽約儀式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常務副院長黃建教授和德國海德堡大學眼科醫院眼科主任格爾德•奧法特教授(Prof. Dr. Gerd U. Auffarth)共同主持。其他出席的中方嘉賓包括浙大二院黨委書記王建安教授、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副主任晉秀明教授、浙大二院國際交流辦公室負責人楊明麗老師,以及德視佳國際眼科集團中國區營運總監張熠臨先生。德方代表為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創始人約根森博士(Dr. med. Jørn S. Jørgensen),及德視佳高級副總裁兼海德堡大學曼海姆醫學院眼科教授柯諾馳博士(Prof. Dr. Michael Knorz)。

相互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參與彼此的科學及學術研究活動,例如研究項目及發表研究結果,宣傳活動,以及舉辦會議,這些均有助於發掘眼科領域的突破。

三方亦設立人才交流計劃,讓各地年輕醫生共同展開科學研究、提升手術技術,以及分享經驗。來自德視佳、海德堡大學眼科診所以及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的眼科醫生,將有機會在中國和德國進行為期3至6個月的研究交流。

是次交流可讓來自中國的眼科醫生於德國攻讀博士學位,並從當地的德視佳診所汲取經驗。而德國眼科醫生將能參與不同研究項目,甚至執行手術,以提升他們在人工晶體手術、激光視力矯正和白內障併發症管理方面的經驗。

德視佳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約根森博士(Dr. med. Jørn S. Jørgensen表示:「對於能夠促進與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和海德堡大學眼科診所之間的聯盟,我們感到十分雀躍。我們相信是次合作將幫助德視佳在中國發掘到出色的眼科醫學生及手術醫生,並在德國為他們提供了解當地市場的機會、研究生的經驗,以及進行學術交流。與此同時,德國的眼科手術醫生亦有機會在中國汲取豐富的實地經驗。此次合作有助德視佳應對這兩個市場中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同時提拔新一代的眼科醫生。我們將大力推動此次合作,期待著與各位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

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表示﹕「幾十年來,浙江大學、海德堡大學和德視佳的專家一直保持緊密聯繫。對於三方合作關係提升至新階段,我們很榮幸能見證這關鍵時刻。此交流計劃將培育出更多醫學生和屈光外科醫生,於兩國為他們提供頂尖的培訓和操作手術的經驗。這有助我們共同分享最佳實踐和發掘醫學上的突破,造福全球患者。」

德國海德堡魯普雷希特-卡爾斯大學眼科醫院眼科主任格爾德奧法特教授(Prof. Dr. Gerd U. Auffarth表示:「是次相互合作協議為三方營造三贏的局面,我們很高興能參與其中。將眼科、教育及企業匯集於這高水平的層面上,是一項出色的成就。約根森博士為是次合作背後的重要推動力,促使眼科博士生及醫生能以更有系統的模式進行交流。隨著約根森博士把德國眼科卓越的技術帶到中國,我們很榮幸能邀中國的眼科醫生到德國分享他們的技術和知識。簽訂相互合作協議必使我們各方迎接更為光明的前景,我們十分期待此次合作。」

約根森博士補充道:「在新冠病毒於中國肆虐以及全球不明朗的環境下,儘管上半年遇到重重挑戰,我們仍能保持抗逆能力。我們保持審慎的擴張計劃,同時致力提高盈利能力,保持健康的現金流量。憑藉我們的業務遍及德國、中國、丹麥及英國各地,這有助分散自單一地區產生的潛在業務風險,而我們對於集團未來的增長前景亦充滿信心。」

關於德視佳國際眼科有限公司(1846.HK 

德視佳於 1993 年成立,其結合德國眼科的卓越技術及長達 25 年的個性化客戶服務經驗,是視力矯正行業的領先品牌之一。德視佳亦是少數覆蓋廣泛地理範圍的眼科診所集團之一,經營網絡遍及德國、丹麥、中國及英國。集團提供的視力矯正服務包括 (i) 屈光性激光手術(包括全飛秒激光手術及飛秒激光聯合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ii) 後房型人工晶體 (ICL)植入術;(iii) 晶體置換手術(包括單焦點及三焦點晶體置換手術),以及 (iv) PRK/LASEK 及 ICRS 植入等其他服務。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euroeyes.hk。 

關於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始建於1869年,設有眼科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時也是全國首批「眼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和「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2017年,由浙江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和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正式舉行簽約儀式,成立「浙江大學眼科醫院」。

關於德國海德堡魯普雷希特-卡爾斯大學眼科診所的The David J. Apple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cular Pathology & International Vision Correction Research Centre (IVCRC)

海德堡魯普雷希特-卡爾斯大學眼科診所的 The David J. Apple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cular Pathology & International Vision Correction Research Centre (IVCRC) 是由 David Apple 創立,為一所研究實驗室,致力改善人工晶體、白內障手術及患者護理的技術。實驗室於2012搬遷至德國海德堡,以延續 David 在人工晶體方面的研究,並透過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眼科設備製造商和眼科醫生,擴大研究網絡。德國海德堡魯普雷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眼科醫院於1868年成立,是德國最著名和最古老的眼科醫院之一,並擁有一批於國際上享負盛名的眼科醫生。醫院提供一系列門診服務,包括斜視和神經眼科、眼科康復和以激光或微創手術矯正屈光不正。

傳媒垂詢:
Hume Brophy Communications – 蘇 敏 / 洪嘉昕 / 陳思叡, [email protected]

 

頂級腕錶進駐新竹 六大品牌一次滿足

▲頂級腕錶進駐新竹,六大品牌一次滿足。(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多品牌的頂級腕錶創新型態專賣店,首間的店面就選在新竹展店,六大品牌一次匯集讓愛錶人士再也不用跑到台北或是台中選購。

一般在百貨公司進駐的鐘錶店大多是專賣店,這次業者一口氣就引進六大品牌進駐,就是看好新竹民眾的消費潛力。

明亮寬敞的展售空間,吸引愛錶人士駐足,由於這家創新型態的專賣店就位在交流道旁,預計吸引更多外縣市人潮來到這裡,享受賓至如歸的賞錶體驗。

響應世界肝炎日 51家B、C肝院所免費篩檢

▲玄奘大學自立書軒啟用,24小時學習不停歇。(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根據統計,新竹市110年有一百多位民眾因為慢性肝病、肝硬化以及肝癌而死亡,其中B型與C型肝炎為罹患肝病的最大元兇。響應世界肝炎日,新竹市衛生局和51家院所合作,提供免費B、C肝篩檢服務。

新竹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慢性的B型、C型肝炎患者一定要把握治療黃金期,延誤治療將導致肝臟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風險。

即日起到8/11號,新竹市衛生局於官方臉書舉辦「肝與我的事」抽獎學知識活動(https://reurl.cc/5plKLz),民眾在活動頁面下留言回答正確問題,就有機會抽客製化的精美好禮。

竹市20位國中小校長就職 市府期勉延續優良文化

▲竹市20位國中小校長就職,市府期勉延續優良文化。(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實習記者 林心宇/新竹報導

從新竹市副市長李世珍手中接過聘書,14位新任校長、6位續任校長宣示走馬上任,從111年學年度開始,希望持續推動新竹市的新校園運動,讓國高中的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14位新任校長當中,出現許多年輕的臉孔,新任建華國中校長蔡之浩年輕又帥氣,他是從教育處課程督學的位置轉任,預計將為建華國中注入新的活水。

有新人上任,當然也有舊人退休。今年總共有4位校長光榮退休,分別是光華國中校長宋雨親、建功國小校長劉芳遠、三民國小校長陳智龍,以及曙光女中校長姚麗英,終於可以卸下重擔,四位校長都準備好了要迎接人生的另外一個篇章。

新竹市教育界新陳代謝,有校長備受市政府肯定,獲得新學期的續聘;也有年輕新校長走馬上任,年輕有為備受民眾期待;還有人勞苦功高,光榮退休,但不變的是,新竹市的教育界持續耕耘,希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

新竹振道參觀樂齡藝術村 長輩畫功令人驚嘆

▲新竹振道參觀樂齡藝術村,長輩畫功令人驚嘆。(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實習記者 羅家芠 / 新竹報導

拿著油畫棒,努力在紙張上塗上飽滿的色彩,今天油畫班的創作題目,是「馬祖藍眼淚」,因此油畫走深藍色色調,像這樣的活動雖然畫得很辛苦,但油畫班的阿公阿嬤都很樂在其中,大家沉浸在藝術創作的世界裡。其實這是新竹市杜華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的樂齡藝術村課程,希望透過油畫創作,鼓勵長輩們勞動與思考,讓阿公阿嬤可以活得更加健健康康。

看到油畫班阿公阿嬤的創作實力,讓來訪的新竹振道總經理劉中勝也嘆為觀止,長輩們的油畫創作可不是隨隨便便,他們的色調、框架以及最後的成品,完成度都很高,而且透過繪畫過程,也著實讓阿公阿嬤改善身心靈的健康,不得不說,這裡是名符其實的「樂齡藝術村」。

感佩於基金會對長輩們的用心照顧,劉中勝也代表新竹振道,捐出一萬元,不光是支持照顧銀髮長輩,更因為新竹振道深耕新竹市二十多年,希望善盡社會責任,用具體的行動來關心長輩,未來新竹振道也希望在民眾的攜手合作下,一起打造新竹市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科技城。

行經路口怎麼辦?晚上出門怎麼穿? 新北路老師青銀共融寓教於樂强化高齡道安

▲長輩在學生志工和路老師的引導下 一起發想動手做道安教材。(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高齡長輩由於身心理退化,以及用路習慣不佳等因素,發生交通安全事故比例增加。新北市社會局為提升高齡道安,培訓220名路老師和800名社區道安推廣員,深入社區培力12萬名志工成為守護員,並運用跨世代青銀共融,透過道安教材的發想和動手做,如大富翁等遊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升高齡長輩的道安觀念,守護長輩的健康和安全。

「行經沒有號誌的路口要怎麼辦?」「晚上出門要穿什麼樣的衣服?」路老師陳嫣姿、黃淑惠在新莊中華培愛據點與長輩宣導道安,長輩異口同聲地說:「行經無號誌路口要先停落來,看無車再行;晚上要穿亮一點的衣服。」

▲高齡長輩玩起道安大富翁非常起勁 無形中將道安意識植入生活中。(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擔任中華培愛據點主任的陳嫣姿表示,據點從週一到週五,提供社區亞健康的高齡長輩透過動健康、音樂律動、排舞等,以延緩長輩失智失能,但因地點就位在車水馬龍的中正路上,每次上、下課都要一再地提醒叮嚀,尤其長輩中有位高齡97歲的楊賴省,更要由志工護送。

陳嫣姿說,以往的道安宣導都是看影片,但這2年社會局和交通局採用設計動態教案,尤其教材是由學生和志工引導長輩一起動手做,像是道安大富翁,長輩在動手做已經有了觀念,在遊戲中又加強了記憶,提高他們外出的道安意識,減少事故的發生。

▲新莊中華培愛據點透過青年學子運用大富翁遊戲 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宣導高齡道安。(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社會局老人福利科長林妏燕表示,新北老年人口每年以3萬多人增加,目前已突破65萬大關,約占全市人口比16%,高齡交通事故以機車65%居多,步行22%次之,分析肇事原因,騎機車未依規定讓車、走路未依規定走行人穿越道,而這些原因都跟高齡身心理退化或個人習慣有關。

林妏燕表示,侯友宜市長對於高齡者交通安全非常重視,除要求社會局加強宣導,交通局要分析原因並提策進作為;教育、民政、衛生、新聞等各局處都要透過多元管道宣導,以確保長輩用路安全。

▲高齡97歲的楊賴省(手拿骰子)在青年學生志工的引導下 一起玩道安大富翁。(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林妏燕說,社會局除到廟口、公園、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定點宣導外,更以行動銀髮俱樂部深入偏區教育,以體驗式教具、桌遊、編製交通安全宣導歌,透過青銀共融,由年輕學子教長輩一起製作教案,分享交通安全知識,甚至家庭看護工或長照機構照服員也都一併宣導。

▲新北社會局或定點或走動式宣導高齡道安 圖中為中華培愛據點青銀共融宣導。(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中華啟能「三樹自強工坊」今揭幕 勞工局持續爭取回饋空間支持庇護就業

▲中華啟能「三樹自強工坊」今揭幕 勞工局持續爭取回饋空間支持庇護就業。(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最在地的庇護工場成立了!由新北市政府勞工局委託中華啟能基金會辦理的「新北市三樹自強工坊」,今(29)日上午舉行揭牌儀式,勞工局長陳瑞嘉、市議員洪佳君、林金結、蘇泓欽都親自出席送上祝福,這也是三峽樹林地區最新成立的庇護工場。陳瑞嘉並預告勞工局已成功爭取鄰近社宅回饋空間,將繼續增設庇護工場,提供更多身心障礙者工作機會。

揭牌儀式是由身障者組成的春暉舞獅團開場,他們三次預演的認真演出,立馬博得滿堂喝采。陳瑞嘉致詞表示,目前新北有多達27間庇護工場,提供身心障礙朋友522個工作機會,占全國四分之一。輔導成立三樹自強工坊,盼增三峽在地身心障礙者工作機會,讓庇護員工發揮所長、增加工作能力,並減輕原生家庭壓力。另外,陳瑞嘉也特別感謝所有嘉賓對身心障礙朋友的肯定,以及新北議員長期對身心障礙者就業預算的支持。

▲勞工局長陳瑞嘉、市議員洪佳君、林金結、蘇泓欽及嘉賓親自出席參與揭牌。(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陳瑞嘉表示,輔導身心障礙者就業一直都是勞工局的重點項目,把身心障礙者順利送進職場、穩定就業,更是新北勞工局最重要使命。除了定額進用身心障礙者比例為全國最高,8月起,也將全國首創推出「身心障礙者職評交通補助金」,減輕職業輔導評量期間之交通費用負擔,鼓勵勇敢走出家庭,發展多元職涯。

臉上堆滿笑容、不斷說感恩的中華啟能基金會執行長陳美花表示,三樹自強工坊取名為「自強」,代表「自立自強」之意,期盼帶領庇護員工走出家庭、進入職場,成為自立自足的個體。目前有5位庇護員工及3位輔導員,主營業項目為烘焙、縫紉及代工。她感謝一路走來各方的協助,更期盼工坊能與社區良好互動,成為更友善身障者的新空間。

▲庇護員工小琴向與會嘉賓介紹三樹自強工坊內商品。(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勞工局表示,「新北市三樹自強工坊」座落於三峽國光一期青年社會住宅區,該社宅共計241戶,目前入住率達100%,期盼能強化社宅之生活機能,並讓社宅鄰近地區的居民與庇護員工進一步共融互動。即日起開始營業並接受代工業務洽談,歡迎各企業、團體參觀本工場進行業代工業務洽談,工坊也會不定期推出優惠商品,詳情可電洽新北市三樹自強工坊2671-0650,或搜尋「新北勞動雲」網站。

▲目前新北有多達27間庇護工場,提供身心障礙朋友522個工作機會,占全國四分之一。(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今日到場參與的貴賓,包括市議員洪佳君、林金結、蘇泓欽、三峽區長周晉平、龍埔里長陳椿瑩、合作金庫投信董事長林柏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授黃彥融、伊甸基金會北大托老中心主任李淑芳、台灣老人保健協會理事長朱偉仁,另外,包含立委吳琪銘、議員江怡臻、黃永昌以及彭成龍均派代表送上祝福。

▲目前新北有多達27間庇護工場,提供身心障礙朋友522個工作機會,占全國四分之一。(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新北市新卸任校(園)長交接 侯友宜期勉齊心協力為新北教育打拚

▲新任校長宣誓就任,引領學校掌握關鍵,為培育國家新世代人才持續前行。(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111學年度市立高中職暨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新卸任校(園)長交接典禮於今(29)日舉行,共有90位學校校長及4位幼兒園園長出席。其中,退休校(園)長9名、連任校(園)長45名、調任校(園)長30名及新任校(園)長10名,市長侯友宜親自到場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與鼓勵,勉勵校長們帶領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共同為新北教育打拚。

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無懼疫情影響,堅持教育品質,感謝所有新北教育夥伴不辭辛勞努力與付出。本學年度交接典禮主題「前瞻教育想像,創造永續未來」,傳遞科技來自人性,在虛實整合新世代中融入多元文化,引領學校掌握關鍵,為培育國家新世代人才持續前行。

▲市長侯友宜勉勵校長們帶領全體教師齊心協力,共同為新北教育打拚。(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自110年起教育預算編列超過630億元,首次成為全國教育經費第一高的縣市,代表對教育的投入與支持,建立完整優質教育系統。此外,在地就學率從不到5成,目前已朝8成邁進。今日交接活動,更希望藉由校(園)長智慧傳承,在元宇宙世代中發現教育機會點,創造未來新價值,讓孩子們跟著世界一同脈動,符應SDGs聯合國永續指標。

典禮上的教育理念傳承活動,市長與新卸任校長代表共同轉動傳承齒輪,象徵校(園)長交接,分別為新北特教學校新任校長洪雅玲校長、永和國小卸任校長曾燕春校長,傳承儀式以世代輪轉引領優良校園文化之意涵,象徵著愛(Love)、希望(Hope)與品德(Morality),期許每所學校在新北卓越校長領航下,轉動生命奇蹟,譜奏出美好樂章。

▲市長侯友宜(中)與新任校長洪雅玲(左)卸任校長曾燕春校長(右)共同轉動傳承齒輪。(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市長侯友宜也親自致贈退休校(園)長「富貴牡丹」茶具組,牡丹為花中之王,艷冠群芳,自古以來即為尊榮顯貴,蘊含著尊崇校(園)長為教育大愛付出的高聖情懷。壺底特別落款「健康有福」,象徵吉祥幸福,藉此祝福退休校(園)長生活豐盈無鬱、福壽安康。

▲市長侯友宜(左)致贈退休校長吳慧蘭校長(右)禮品。(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本年度退休校(園)長代表為服務屆滿43年的永和國小曾燕春校長表示,期盼新任校(園)長秉持教育初衷,帶領全校教師齊心協力,共同為新北教育奮鬥。曾燕春校長也說,態度不僅決定高度,更決定生命的價值,勉勵所有校(園)長,保有莫忘初衷、力行實踐及為工作而生活態度。而即將就任新北特教學校的洪雅玲校長分享,能參與交接典禮,心裡有著踏實感、支持感與光榮感,全體新任校(園)長將帶著教育使命全心投入、努力打拼、承先啟後、共創新北教育美好的未來。

▲永和國小曾燕春校長表示期盼新任校(園)長秉持教育初衷,共同為新北教育奮鬥。(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校長是帶領學校校務推動的關鍵人物,因此新北市規劃縝密培訓制度,培育具教育專業素養及卓越領導才能的校長。此外,教育局也擔任校(園)長強力後盾,持續協助校園更新各項設施設備,近4年已投入165.8億打造新北頂尖教育環境、4億打造新北贏得未來技職人才計畫,更挹注30億更新全市各校資訊設備打造智慧校園,讓新北教育持續精進與優質,造福更多的學子。

最夯的生態露營就在貴子坑 露營夜觀音樂會一次滿足

▲以友善環境方式進行生態露營。(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記者黃俊育 / 臺北報導

抓住2022年暑假的尾巴,今年8月27日大地處在貴子坑水保園區及露營場舉辦「大地鷲好森~鷲鷲的星空之森」活動,邀請您來體驗友善環境的生態露營,體驗貴子坑夏夜魅力。

▲一起夜探貴子坑,友善拜訪夜間生物。(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大地工程處表示,近年來露營活動正夯,但友善環境的生態露營(Eco Camping)正向理念鮮為人知,因此本次活動以生態露營為主軸,讓民眾學習在遊憩體驗中透過友善行動尊重自然生態,並邀請親子享受淺山的仲夏夜,增進親子關係,練習與推廣友善環境的露營行動,一起守護大地!

▲觀賞仲夏夜的星空。(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大地處潘信元科長表示,本次活動內容非常豐富,白天透過結合體力與智力的「水保小達人」定向運動,在有限時間內,尋找最合適路線,認識水土保持工法與設施;夜裡的「夜觀貴子坑」透過尊重及友善的態度與方式,有機會觀察到親近水邊的澤蛙、貢德氏赤蛙及面天樹蛙等生物;夏季天氣好能見度高「夏季觀星」活動讓觀星達人帶大家在貴子坑情人湖畔認識星星及觀星,體驗貴子坑的銀河星空;不插電「星空音樂會」,則用音樂療癒自己,一系列大地鷲好森活動讓民眾體驗貴子坑不同風情。

▲享受星空音樂會。(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本次生態露營活動全程免費,除了提供現場露營,更增加夜間活動擴大民眾參與的機會,預定111年8月5日(五)中午12點開放網路報名,如超過活動名額將採抽籤制,邀請全民親子一起來玩。活動詳情如附件海報,或上臺北市坡地環境教育網

▲「大地鷲好森~鷲鷲的星空之森」活動海報。(圖/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提供)

新華絲路:世界遺產地泉州積極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

新華絲路:世界遺產地泉州積極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

北京2022年7月29日 /美通社/ —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已經有一年了,位於華東福建省的沿海城市泉州,在這一年裡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積極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

俯拍位於華東福建省的泉州開元寺(陳小陽攝)
俯拍位於華東福建省的泉州開元寺(陳小陽攝)

泉州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最大港口之一,在中國古代的宋朝(960年至1279年)和元朝(1271年至1368年)時期尤其繁盛。”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產,包括22處行政建築、宗教建築與雕像遺址。

一年來,為了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泉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今年年初,泉州出台《”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保護管理辦法》。《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也在今年開始正式實施,為世界遺產的長期、良好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法律支撐。

泉州還建成了不可移動文物信息化管理平台,掛牌成立”文化遺產法治守護基地”。

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唐宏傑說:”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他表示,展開長期而持續的考古工作,既是世界遺產保護利用的需要,也是宣傳和實證遺產價值、講好中國故事的需要。

以申遺成功為契機,泉州重點推進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此外,泉州還初步編製形成2021年-2035年泉州世界文化遺產考古研究計劃。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泉州還在各個遺產點建立專題展示館,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驗,用展品特有的語言,幫助觀眾瞭解遺產點故事和泉州歷史。

泉州還利用短視頻平台和其它社交媒體平台,從旅遊、文創、講解等多個維度展示泉州。當地文化藝術圈的名人大家也為宣傳泉州做出了很大貢獻。

請參閱初始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2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