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129

中區農改場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推廣 深耕二甲子躍啟新世代

▲中區農改場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推廣 深耕二甲子 躍啟新世代。(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為了展現該場創場120年的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成果,並拉近試驗研究單位與農友、民眾的距離,特於今年10月22日在場區辦理「深耕二甲子 躍啟新世代」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推廣暨開放日活動。活動精心規劃4大區共14項活動,另配合該場經整建煥然一新的5處創新試驗場域落成,邀請嘉賓及產業先進蒞臨揭牌。一年一度的開放日,去(110)年因疫情停辦,本年疫情略緩,又逢創場120周年,該場竭誠歡迎農業界及民眾攜家蒞臨參觀體驗。

臺中農改場李紅曦場長表示,該場成立於1902年,本年適逢建場120年,為了慶祝百二周年,經規劃12 項活動以3主軸加以呈現,包括:「承先啟後的創新研發」、「落地普及的示範推廣」以及「前瞻布局的研討論壇」,自6月1日起至11月1日陸續登場。其中屬於「落地普及的示範推廣」主軸,即將在10月22日上場的第10場重磅級活動「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暨開放日」。

該場特別以「深耕二甲子、躍起新世代」為主題,規劃「百二區」、「樂活區」、「舞台區」及「展售區」4區共14項活動。當天除了展現該場二甲子繼往開來充沛的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的成果之外,偌大場區另有繽紛玉米田迷宮奇境、食農教育闖關及農特產品與田媽媽產品展售,另外也安排了該場5處創新試驗場域的揭牌,包含「微生物製劑試量產」、「園產品冷鏈」、「農產加工」3個實驗室,以及「米穀碾製包裝廠」及「資材循環作業室」。此外該場育成的第一個鮮食葡萄「台中6號」,將開放給當天到現場的民眾來進行命名票選活動。

臺中農改場進一步說明,該場成立於1902年,走過120年的歲月,由14任場長及無數同仁先後貢獻心力。該場為持續精進農業科技研發動能,並延續該場前輩立下科技興農之石的開創精神,特別運用原有空間加以整建5處創新試驗場域,包括:「微生物製劑試量產」、「園產品冷鏈」、「農產加工」3個實驗室、「米穀碾製包裝廠」及「資材循環作業室」,以深化研究人員量能並擴大農產品的應用與加值效果,該創新試驗場域亦擇定於開放日進行揭牌儀式。

臺中農改場表示,透過一年一度的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推廣暨開放日活動,讓參與的農業界及民眾寓農於樂,展現該場縱深二甲子蓄積的研發能量及創新推廣成果。誠摯邀請10月22日前來親身體驗,熱切邀請您與我們共同度過。

最美公路休息站「南迴驛」開幕 造型特殊成南迴新亮點

南迴驛以燈塔意象做設計,形塑特殊新穎的曲線造型。(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號稱全臺最美公路休息站「南迴驛」,20日開幕啟用,臺東縣副縣長王志輝表示,南迴地區已做好迎接觀光客的準備,而南迴驛正是串聯產業,推動在地慢經濟產業的重要平台,期盼帶動地方觀光與產業,並希望能夠成為旅人「難忘的回憶」,而不再是「難回」。

南迴驛以燈塔意象做設計,形塑特殊新穎的曲線造型,樓高兩層建物共560坪,提供賣場、景觀餐廳、海景咖啡廳、觀景平台等設施,另規劃千坪停車場,大部分空間保留給臺東在地優質品牌,包括知名的東河包子、使用臺東天然無污染有機食材與藥草做料理的原生植物園、以及臺東縣政府重點培育的原住民阿粨專門店粨發粨粽等等,亦不定期設有農業創生展售攤位,儼然成為臺東好物展售櫥窗。

王志輝表示,隨著台九線道路改善工程啟用、草埔隧道開通,南向旅客到訪臺東便捷許多,縣府持續推動南迴地方發展,推動地方創生,除了歷年邀請藝術家團隊辦理南迴藝術季,融合在地藝術美學,另積極推展部落旅遊及部落食尚,帶領旅客深入體驗原民文化,也發展農村深度旅遊,建立南迴農遊品牌,打造堆疊出更豐富的南迴特色,感謝南仁湖集團提供的營運服務,期盼南迴驛正式開幕,讓往來南迴公路的旅人及縣民,不再是「難回」,而是能帶走滿滿「難忘的回憶」。

南迴驛除了提供休憩及旅服設施,臺東在地業者已有至少10家進駐,9月底起試營運期間,平日營業額已近15萬,假日超過30萬,後續可望串聯「南迴藝術季」、「部落旅遊」、「台東光祭」及「東海岸國際衝浪賽」等觀光文藝活動,帶動地方發展。

飛天鑽地史上最難! 彰化大埔截水溝堤岸拓寬工程開工

▲飛天鑽地史上最難的道路興建 彰化大埔截水溝堤岸拓寬工程開工動土。(圖/縣府提供)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飛天鑽地」克服萬難,彰北地區「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20日上午舉辦開工動土典禮,縣長王惠美致詞時表示,這項工程難度可說是彰化史上最困難的道路興建工程,高架需跨過國道、挖地穿越台鐵軌道,用「飛天鑽地」來說都不為過,道路工程長4.5公里,歷經6次流標,總經費從4年前26億元,在縣議會議長謝典林及議員們的預算支持下,縣府額外增加編列經費,並調整招標內容後,終於以決標34億元完成招標作業正式動工,宣告在過5年將誕生第一條彰北地區東西向快速道路,未來主體道路工程將串連興建橋梁2座及改建聯繫橋梁6座,通車後會讓彰化市的城市景觀大幅改變。

縣長王惠美表示,「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的道路很重要,很多民眾居住彰化,但工作地點在鹿港、彰濱等工業區,過去高速公路時常塞車,完工後,能解決上下班時間嚴重塞車的問題,這件工程相當辛苦及困難,可說是彰化縣內困難度最高的工程,需要「飛天鑽地」,飛天指的是需要跨越高速公路,鑽地是要經過鐵軌,彰化縣政府克服很多工程上的困難,同時也遴選到很好的廠商,希望不僅工程品質能夠好,也要能如期如質完工。

王惠美指出,這件工程原本總經費為26億元,中央補助款約23億元,縣府款約3億,後來因為整體物價上漲、缺工缺料的問題,經費仍有不足,期間也曾向中央再爭取經費没有要到經費,所以特別感謝在議長謝典林及議員們對預算的支持,縣府自籌約14.05億元,總經費為37.5億元,終於讓工程順利發包,因工程金額相當高,縣府在過程中主動引入檢調、廉政、職安等協助,以確保工程品質,及公開透明的資訊,這項工程總長度為4公里多,有2座新建橋梁,6座改建橋梁,道路串聯到洋仔厝溪,銜接台17線、台61線,讓民眾進出工業區、彰化市更加方便,期待未來在通車後也可以舒緩交流道的壅塞,並吸引遊客來八卦山、扇形車庫等景點,讓大家品嘗肉圓、蛋黃酥等地方小吃,增加觀光整體效益,活絡地方經濟。此外,部分關於都市計畫區的推動。仍有待內政部核准,也特別再拜託中央盡快審核,讓整體工程能夠順利完成。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養護工程副處長吳誌中表示,這個案子從設計、用地取得、發包階段等,都持續與縣政府協調溝通,縣府也很不容易克服種種困難,終於發包了,希望將來縣府能夠秉持要求如期如質的施工,並盡量提早完工,後續相關建設中央交通部也會全力支持,彰化立委的各項提案也會全力協助,敬祝工程圓滿萬事如意。

彰化市長林世賢表示,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今天開工動土,身為彰化市長,他感到十分高興,對彰化市南區的交通發展一定有很大的幫忙,加上正在進行的延平公園地下停車場,勢必會帶動整個大埔商圈的經濟繁榮,再次感謝中央與地方一同合作,縣市合作,能讓彰化市更進步。

縣府工務處表示,全線通車後,除立即舒緩彰化交流道交通壅塞情形外,更可連接新建的洋仔厝溪堤岸道路,建構出一條由彰化市通往彰化濱海工業區、西濱快速道路之路廊,同時吸引遊客暢遊八卦山風景區、扇形車庫、孔子廟等觀光景點及品嘗肉圓、蛋黃酥等地方特色小吃,達到增加觀光休閒產業發展及活絡地方經濟的目的,裨益彰化都市發展,發揮彰化生活圈道路系統應有之效益與運輸功能。

工務處指出,左岸路線長4469公尺、寬9公尺;右岸路線長4037公尺、寬9公尺,工程兼顧水岸景觀美化,要建造穿越箱涵、道路箱涵、擋土牆、主線橋梁、聯絡道橋梁。其中跨越國道1號以鋼曲橋型式及花壇排水橋以鋼箱梁型式新建,嘉農橋以景觀鋼拱橋改建,崙美橋為鋼I型梁橋改建,另利農橋等6座聯繫橋梁,將重新形塑彰化市景觀,成為新地標。

花現美好田尾產業文化市集 可騎三輪車遊賞九重葛庭園、很夯的多肉植物庭園

▲花現美好田尾產業文化市集 騎三輪車遊賞九重葛庭園、很夯的多肉植物庭園。(圖/記者蕭麗鳳攝)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彰化縣田尾鄉農會「花現美好田尾產業文化市集」將於10月22、23日舉辦植物產地市集活動,邀請全國植栽達人展售植栽,以及各地60個單位植物愛好者齊聚一堂行銷花卉產品,齊心開創植栽銷售新模式,創造新植人生活。農會理事長楊春枝說,今年市集將展出菊花、朱槿等新品種,消費滿一千元還送三輪車「農業小旅行」,可以騎三輪車遊賞九重葛庭園、很夯的多肉植物庭園,歡迎大家來交流和尋寶。

田尾鄉農會舉辦植物產地市集,今年於花仙子產業文化館特別展出新品種朱槿,邀請本鄉青農謝丞傑及林建銘等朱槿育種家,展出各式「希望」、「曙光」、「愛麗兒」等新品種,讓年輕育種家有展出機會,藉機宣傳所培育之新品種。

「觀葉植物展」,邀請植物達人以市場為導向邀集全國植物玩家將珍藏植栽拿出來展示,宣傳各式流行植栽,展售合一,創造農友獲利,方便消費者購買,歡迎各地植物愛好者一起來現場尋寶。

楊春枝說,今年在花仙子產業文化館還特別展出新品種朱槿,邀請青農謝丞傑及林建銘等朱槿育種家,展出「希望」、「曙光」、「愛麗兒」等新品種;也邀請國立中興大學與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一同舉辦「國產新品種菊花展」,包括有大菊、小菊、染色大菊、染色小菊、非洲菊等評鑑,提升農友花卉栽培技術,期望農友增加國產菊花品種自給率,穩定夏季菊花供需。

田尾鄉農會總幹事吳政憲說,現場還有田尾樹雕、插花、仙人掌、多肉組合盆栽及苔球達人現場指導來賓進行花卉DIY體驗活動,「觀葉植物展」也邀請全國植物玩家將珍藏植栽提供展示。

活動中還有消費集點送「農業小旅行」,消費100元即送1點,集滿10點送1人次參加農遊活動,遊客可騎三輪車參觀九重葛的家「輝豐園藝」、合利園藝、生源仙人掌、美琪蘭園、大眾園藝等田尾知名景點觀光,享受親子時光。

2022台北好時尚 跟著設計師時空穿梭踏上「時光旅行」

▲2022台北好時尚活動圓滿成功,參與貴賓共同開心於臺上合影。(圖/主辧單位提供)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為發掘台北好時尚新銳設計師,臺北市推動的台北好時尚至今邁入第10年,今年「2022台北好時尚」TOP時裝設計大賞,以「時光旅行」為競賽主題,利用「時」與「十」同音設計,帶領大家進入時空穿梭氛圍感,回顧過去台北好時尚的成果點滴,有別往年,除選出10位設計師進入決賽外,為往下紮根,今年新增選出學生組設計師10位,讓優秀學生設計師能參與競賽與產業串聯,於日前假南港瓶蓋工廠一較高下,設計師組及學生組分別選出金獎得主!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更穿上連獲2年金獎設計師周裕穎打造的潮流服裝現身,展現臺灣設計時尚新潮流!而今年「時光旅行」的金獎最終得主由賴名浩以作品「沈默賽恩斯」拔得頭籌。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為發掘設計人才與培育設計師,本府自102年推動「台北好時尚」系列活動至今已10年,今年更規劃新增學生組,擴大領域發掘新銳設計師,至今共發掘出124位時裝界明日之星,設計師作品不僅已於國內金馬、金鐘、金曲3大金獎紅毯上嶄露風采,合作案例也橫跨國際知名服飾廠牌,更輔導超過10位設計師跨足國際舞台,皆陸續在國際綻放光芒,如周裕穎、吳日云、汪俐伶、謝宇農、李維錚、王子欣等設計師等已登上紐約、巴黎、倫敦、上海等國際時裝週!

▲評審團隊於現場中合影 。(左起 陳俊良、黃偉豪、劉震紳、時尚CEO溫筱鴻、廖秀哖、周裕穎)( 圖/主辧單位提供)

為深度培育台灣服裝設計師,今年競賽特別規劃分為「設計師組」及「學生組」,學生組共招募北中南共4間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競賽,讓優秀新興學子透過競賽的方式與產業串連,了解臺灣服裝市場,期望設計師能夠透過服裝設計的表現,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時尚設計軟實力,更與時尚產業業界品牌克萊亞合作,所入圍10位設計師合作各製作1套主題服裝,並頒發2名特別獎,異業結盟共同推動時尚產業,希冀能夠結合產業上中下游,同時讓優秀之新興學子與設計師能以競賽的方式,讓具潛能之設計師有表演的舞台展現實力,並不斷累積設計能力。

▲湯俊翔服裝作品「CAGING SKIES」成功獲獎。( 圖/主辧單位提供)

經過精采絕倫的設計師作品動態秀,由評審團選出今年的得獎者,最終設計師組由湯俊翔以作品「CAGING SKIES」獲得佳作,林倫霆以作品「那時候」獲得銀獎,眾所矚目的金獎-則由賴名浩以作品「沈默賽恩斯」脫穎而出;而學生組林恩如以作品「靈魂趴踢」獲得銀獎,金獎-則由劉育嘉以作品「時空流浪者」獲獎,後續更透過媒合會讓新銳設計師帶著優秀作品多方跨界合作,行銷推廣設計師知名度,輔育設計師朝往國內外時尚舞台發展。

此外,許多歷屆台北好時尚設計師除進駐永樂T Fashion時尚基地,也進駐禮客百貨T Fashion Select專區,打造臺灣設計師專櫃,販售好時尚設計師品牌的設計作品,第一線供消費者選購,讓新銳設計師品牌更接近市場大眾。台北好時尚今年邁入十周年,預計於9月19日於大稻埕碼頭舉辦時尚跨界展演,將邀集歷屆得獎設計師回娘家共襄盛舉,展現台灣設計師軟實力。本次決賽動態展演暨頒獎典禮線上直播以及更多「台北好時尚」相關活動詳細資訊,都可上「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FB粉絲頁http://www.facebook.com/tcooc/查詢。

▲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更穿上連獲2年金獎設計師周裕穎打造的潮流服裝現身,展現臺灣設計時尚新潮流。(圖/主辧單位提供)

宜縣代表隊全民運動會奪六金 縣府公開表揚肯定

宜蘭縣政府表揚參加全民運動會奪牌選手。(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全民運動會代表隊,獲得6金9銀10銅的佳績,全國競賽總積分總排名第10名,宜蘭縣政府20日上午舉辦「111年全民運動會績優表揚典禮」,感謝與肯定教練及相關團隊長期對體育活動的支持與推動。

「111年全民運動會」10月8日至13日在嘉義縣舉行,宜蘭縣國術代表隊囊括了2金4銀3銅的好成績,金牌分別為女子組拳術國術內家拳單練、女子組拳術國術南拳單練;年健美項目共拿下2金1銀,金牌分別是男子形體組健美第五級、男子健美組健美第七級;民俗體育項目則是拿下1金2銀1銅,金牌為女子組扯鈴民俗體育個人賽;劍道項目則是勇奪1金2銅,金牌為男子組劍道個人賽。

縣府教育處表示,縣內體育傑出選手的培育養成,最重要是透過學校體育的紮根推動,縣府長期投注訓練經費補助學校及團隊,提供選手完善訓練環境、持續充實各項體育設施,近年來,縣內各項重要運動訓練場館的竣工及修繕,吸引優秀運動選手留在宜蘭,為宜蘭爭取更好、更優秀的成績,並提升宜蘭縣在國際與全國運動競技水準,也鼓勵縣內選手與全國選手在各項賽事上相互交流,提昇縣內選手競爭力,期待在各項運動中能夠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運動選手,為臺灣爭光。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10/22開幕 搭乘台灣好行輕鬆遊

「2022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將於10月22日開幕!(圖/東北角管理處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2022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將於10月22日開幕!今年活動邀請宜蘭在地藝術家黃錦城、花蓮新社的藝術家組合杜瓦克.都耀、陳淑燕,以及花蓮港口部落的藝術家達耐.達利夫至壯圍沙丘生態園區進行創作,將以在地文化的根基與生活脈動透過藝術創作呈現,發掘、詮釋在地特色,期望以地景藝術為媒介,加強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與鄰近地區的文化連結、推廣宜蘭海岸旅遊。

活動日期從10月22日至112年2月28日,除了能欣賞「藝術家駐地創作」藝術作品外,活動期間有「壯圍沙丘音樂會」、「藝術聚點」、「創藝市集」及「自行車輕旅」等活動,期望讓遊客體驗到不一樣的鄉村慢活生活。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東北角管理處)表示,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舉辦期間,搭乘台灣好行「壯圍沙丘線」能輕鬆前往藝術節會場,亦可探訪鄰近蘭陽博物館、牛頭司小學堂等景點,更可搭乘賞鯨船登龜山島探訪宜蘭秘境景點;台灣好行「壯圍沙丘線」路線行駛停靠共12個站點,包含「宜蘭轉運站、宜蘭火車站、壯圍鄉公所、壯圍旅遊服務園區、後埤、保安宮、永鎮濱海遊憩區、大福海濱遊憩區、頭城濱海森林公園、大坑觀景台、烏石港(蘭陽博物館)、頭城火車站」,可一覽無遺宜蘭濱海風光!「宜蘭壯圍」的魅力使人能放慢腳步、拋開日常壓力,值得規劃一趟細細品味的「我在壯圍的秋冬小旅行」。

更多壯圍鄉訊息在https://www.jw.gov.tw/Default.aspx
壯圍鄉公所  廣告

新北推動「爬梯巴士 Party-BUS」 爬梯機+交通接送 行動不便好出門

▲台灣樂活協會理事長吳友翔親自接送黃爸爸就醫復健。(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雙北年逾50年的老式公寓有14.2萬宅,這些建物多半沒有電梯,遇有肢體障礙或年邁失能行動不便長輩要出門相當不易。新北市社會局推動「爬梯巴士Party-BUS」,整合復康巴士和爬梯機功能,提供「垂直上下樓」和「水平市區接送」服務。社會局表示,不僅就醫就學就養都方便,要參加Party也可以!

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表示,新北市有17萬多的身心障礙人口,其中重度、極重度肢體障礙者有6,756人;而新北長照2.0需求人口推估有13.6萬,其中有部分失能行動不便者,這些人口若居住在無電梯的老舊公寓,要進出一趟門都會非常辛苦。


▲住在新莊昌明街老舊公寓4樓的黃爸爸 已多次使用「爬梯巴士Party-BUS」就醫和復健。(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莊一位國小退休的黃姓校長,和年邁的父母親居住在老舊公寓,父親高齡79歲,今年6月間因下樓倒垃圾,不慎跌倒,造成膝蓋半月板受損就醫。母親74歲,因骨質疏鬆,也於月前跌倒,導致胸腰椎受傷和骨折,初期校長揹負父母親爬樓梯就醫和復健,後來他上網查詢,得知新北市輔具中心有爬梯機服務,中心除提供多項輔具外,並媒合社團法人台灣樂活協會協助,以「爬梯巴士」整合爬梯機上下樓和車輛接送,迄今兩人已使用超過10次。

台灣樂活協會理事長吳友翔表示,該協會共有16輛特約服務車輛,每輛車身均貼有「爬梯巴士Party-BUS」LOGO貼紙,凡經輔具中心評估通過後,民眾即可預約到府接送,既快速又方便。

▲新北市開辦「爬梯巴士 Party-BUS」服務 整合復康巴士和爬梯機功能 提供「垂直上下樓」和。(圖/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張錦麗表示,只要居住於新北市,有爬梯機需求的行動不便者,都可以申請並使用長照給付額度獲得補助。除長照額度外,新北市還特別加碼,在額度用完或無法取得長照給付身分而有實際使用需求者,每月補助10趟次,每趟次最高補助700元,讓更多人可以受惠。

張錦麗說,新北市有全國最多的復康巴士684輛,由交通局委託育成基金會營運;現在進一步推動「爬梯巴士Party-BUS」服務,除台灣樂活協會特約車隊外,還有21家特約廠商,均可以同時提供爬梯機和車輛接送服務,有需求民眾可撥打新北市輔具資源蘆洲中心8286-7045或新店中心2912-1911。

手織溫情助長輩禦寒冬 華山基金會動員義工手編圍脖毛帽 

義工們拿著編織好的毛帽,親手幫長者戴上。(圖/華山基金會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華山基金會20日上午10點,在華山礁溪愛心天使站,號召10位義工,編織兩用式毛帽以及圍脖送給華山服務的長輩,透過手織的溫情,讓長輩們感受暖意,期能號召更多編織義工一同加入,共襄盛舉。

華山基金會長期關照的劉阿公,身材枯瘦弱小,且患有氣喘、下咽癌及多重慢性病,氣溫下降之時,氣喘隨時都有可能發作,身體病痛所帶來的不適,讓阿公抱持悲愴的人生觀,在無奈與自卑的困境裡打轉,義工協助戴上暖呼呼的手織毛帽及圍脖,期盼他溫暖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冬,華山基金會也希望能號召更多會編織的民眾,一起加入手織行列,將溫情一起傳達給弱勢長輩們,期許身暖心暖過好年。華山基金會愛心專線:(03)938-4471 呂小姐。

民進黨江聰淵、林成功共同提出礁溪政見 讓二龍河重生

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江聰淵(前排中)、礁溪鄉長候選人林成功(前排左),共同提出讓二龍河重生的政見。(圖/江聰淵競選總部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民進黨宜蘭縣長候選人江聰淵、礁溪鄉長候選人林成功,20日共同提出「營造親水環境,讓二龍河重生」的政見,要爭取十億的前瞻計畫競爭型經費,啟動停擺四年的親水性改善計畫,借鏡宜蘭河、冬山河等河川改造經驗,讓二龍河高牆倒下,營造友善的親水環境。

礁溪鄉二龍河,因超過200年歷史的「二龍競渡」活動為人所知,過去基於防洪工程需求,於民國八十一年時,興建了高三米、長約三公里的混凝土防洪高堤,這座防洪高堤圍住二龍村,不僅擋住河的美景,鄰近居民也被迫面對灰暗的水泥建設,失去了與河流連結機會,讓當地發展受到影響。

民進黨礁溪鄉長候選人林成功表示,二龍河的改造是礁溪鐵路以東最重要的計畫建設,不只要環境美化,也要兼顧生態保育,未來在河川兩岸進行都市計畫,讓二龍河流域成為礁溪新的亮點,同時串聯溫泉產業、帶動礁溪的觀光發展。

過去他擔任縣議員時期,積極向宜蘭縣政府反映及爭取,在吳澤成、陳金德兩位代理縣長努力下,已經獲得初步進度,也同意提報爭取前瞻計畫競爭型經費,只是政黨輪替之後,這四年幾乎沒有任何進度,地方不只發展受到拖延,也讓整個礁溪的發展越來越失衡,希望能夠在江聰淵縣長候選人的支持下,重新啟動這項計畫,協助礁溪鐵路以東地區的改頭換面。

江聰淵表示,在維持二龍河原有防洪功能的前提下,能把防洪高堤打掉,重新製作可綠美化的土堤,不僅視覺上更柔和更美觀,能為居住在當地的民眾,重新打造一個能夠與他們歷史有關的河流連結起來,也可以仿效冬山河模式,打造可以從事水上活動的碼頭及休閒觀光設施。

江聰淵說,先前向中央爭取台62延伸宜蘭銜接國五的交通計畫已送綜合規劃,未來礁溪鐵道以東地區,將有新設交流道銜接濱海公路、快速道路與高速公路,而成為另外的新交通據點,二龍河如果夠透過建造土堤來增加親水性,配合觀光發展進行規劃,結合交通建設,不僅可以協助鄰近村落的發展,也可以成為一個新興的生態旅遊及休閒觀光去處。

世華”華冠獎”得主揭曉 婦女菁英經驗分享

▲世華華冠獎得主揭曉,婦女菁英經驗分享。(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第九屆華冠獎得主和創會長開心合照,展現自信魅力。來自全球43位各行業婦女菁英角逐參選,其中在土耳其經營礦業進出口貿易的馮芷玲,克服異國文化差異,將員工視為親人對待,還鼓勵同仁自我進修,凝聚公司向心力,獲得評審一致認同。

同樣經營事業有成的,還有來自台中的林靜宜。靠著獨到的經營策略,成功化解公司危機,從併購到擴張全球版圖,開創女力事業。

靠失敗累積經驗,女性不服輸的韌性,在各領域嶄露頭角。由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主辦的華冠獎,網羅企業界婦女楷模,頒獎肯定並藉由她們的經驗分享,鼓勵女性朋友勇敢圓夢。

女性創業故事激勵人心,但要獲獎也不容易,不只企業體要夠健全,還得有社會服務和公益回饋,透過產官學及法學人士組成的評審團,經過初複選、訪查到決選,才能脫穎而出。

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堅持每屆評審都不能重複,確保比賽公平性,每位得獎者更是實至名歸,繼續在全球各地發揮影響力,擴展國民外交。

國家公園國際交流 臺韓簽署多面向合作

▲深化國家公園國際交流 臺灣與韓國簽合作備忘錄三方線上合影。(圖/營建署提供)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營建署表示,陽明山國家公園在1985年成立,是全國第三座國家公園、首座火山型國家公園,地質地形景觀特殊,更於2020年獲得世界第一座「都會寧靜公園」的殊榮。

而韓國慶州國立公園則是韓國唯一一座的遺址型國立公園,在1968年由韓國官方指定為第二座國立公園,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10大文化遺產之一,原為慶州市管理,2008年改由國立公園管理公團管理。

營建署進一步表示,兩者皆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與特殊地景等資源,又鄰近都會區等相似特點,其整體管理經驗,可供彼此互相借鏡、學習。本次在外交部駐釜山辦事處協助下,促成雙方簽署合作備忘簽署,為臺韓雙方的國家公園經營管理合作,開啟了嶄新的一頁,同時也建立起臺韓國家公園事務合作與互惠交流機制。

營建署表示,期盼未來雙方能就國家公園的園區管理、人流管控、水土保持及自然環境保育等面向多所交流,並展開實質互訪與人員受訓學習,精進國家公園自然保育與環境保護的政策及相關措施等,相信未來臺韓間有更多的國家公園也能循著陽明山與慶州的合作模式,延續長遠的友好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具有資源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體驗場域。

「世華牽手獎」勉勵29對模範夫妻 鶼鰈情深令人感佩

▲鶼鰈情深,“世華牽手獎”勉勵29對模範夫妻。(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站在飯店大廳氣派挑高空間,穿著西裝和浪漫婚紗,不說還以為來到了集團婚禮現場,其實這些佳偶們都是攜手多年的恩愛夫妻,準備參加由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榮譽總會長施郭鳳珠女士創辦的「世華牽手獎」。今年邁入第八屆,活動一年比一年還要盛大。

總會長陳阡慧表示,看著每一屆的牽手獎得主,穿上白紗走上台受獎,帶給他們無限的感動,舉辦這個獎項,除了是要傳承中華文化的內涵,另一方面則是鼓勵這些攜手相伴,一起為事業努力打拼的夫婦,讓世華精神拓展到全球華人世界。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耳熟能詳的祝福,在這些牽手超過半世紀的成功企業家夫妻身上充分展現,問起他們經營婚姻的祕訣,就是相互包容,各退一步,如此才能維持婚姻長久。

小心翼翼牽著老婆的手,緩緩步上階梯,經歷55年依舊彼此相愛,陳富美與吳文雄也是今年最長婚齡的得獎者,不必言語就能感受到彼此的關懷與貼心,跟著大家一起拍完大合照,再一起上台接受表揚,29對夫妻的深刻情誼令人備感欽佩。

水源國小「夢想城堡」 多功能活動中心啟用

▲水源國小「夢想城堡」,多功能活動中心啟用。(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灰色三角形的屋頂高高隆起,兩層樓的空間中,一樓是半戶外展演空間,二樓是大型室內表演舞台,以及兩個運動球場,這棟建築是水源國小師生期盼了44年的活動中心,有了它,以後學生就有一個安全無虞的室內活動空間,由於真的期盼了好久,水源國小的師生把活動中心稱呼為:「夢想城堡」。

在指揮老師的帶領下,水源國小國樂團的團員們小試牛刀,在舞台上演出氣勢磅礡的國樂,短短幾分鐘的演出,就讓台下來賓大呼過癮。這一次的興建工程,學校特別針對國樂演出,量身打造了這個表演舞台,它的舞台結構、燈光設計,以及聲音規劃,都更能更進一步凸顯國樂團的演出氣勢。

每次颳風下雨,學生們的體育課如果不是頂著風雨上課,就是改為室內課程,從今以後,水源國小的師生們有了一個更好的選擇,可以到夢想城堡來上課,空間更大更舒服,體育課再也不用看老天爺的臉色來決定了。

臺語金曲之夜 10/22新竹香山天后宮開唱

▲臺語金曲之夜,22日新竹香山天后宮開唱。(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22號這個星期六,將在香山天后宮舉辦2022新竹市臺語金曲之夜,5為大咖歌手輪番獻唱,市府也邀請民眾當天晚上到香山天后宮欣賞演出之前,下午也可以到青青草原、17公里自行車道、賞蟹步道等等,欣賞夕陽美景。

當天中華路五段南下路段從556巷到朝山公車站前開放白線停車,還有西濱公路慢車道也開放停車,歡迎市民朋友在周六夜晚來到香山天后宮欣賞臺語金曲之夜。

2.8萬口罩送社福 沈慧虹:續當大家神隊友

▲2.8萬口罩送社福,沈慧虹:續當大家神隊友。(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民進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沈慧虹,參訪仁愛社福基金會並且和院生一起互動,同時也將支持者捐贈的2萬8千個口罩,轉贈給13家社福以及長照機構。

雖然防疫鬆綁,但是薄薄的口罩仍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尤其社福和長照機構的服務對象,一天可能要用到一到兩片的用量,也是一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

沈慧虹在參訪仁愛社福基金會,在台灣居住58年的裴嘉妮修女也和她話家常鼓勵沈慧虹,也期待未來沈慧虹繼續推動社福政策,照顧身障朋友。

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環島抵花 徐榛蔚迎駕為地方祈福

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千里環島抵花 ,縣長徐榛蔚(中) 加入遶境祈福行列。(圖∕ 縣政府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展開為期15天「祈行千里、賜福寶島、三載圓科」環島遶境,今(20)日抵達花蓮,縣長徐榛蔚偕同立委傅崐萁及地方仕紳前往聖天宮迎駕,為花蓮祈福,祈求天上聖母庇佑花蓮縣運昌隆、闔境平安。

▲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環島遶境抵達花蓮,縣長徐榛蔚(右四)、立委傅崐萁(右三)等人迎駕祈福。(圖/縣政府提供)

在聖天宮主委賴雲潤、縣府民政處長林金虎等人陪同下,徐榛蔚感性說著,媽祖繞境活動是臺灣年度重大的宗教文化慶典,去年北港朝天宮媽祖及大甲鎮瀾宮東巡花蓮,數以萬計信眾徒步弘揚媽祖的慈悲精神,齊心為花蓮祈福,今天同樣感念糖廠媽祖聖恩,祈求媽祖護佑地方鄉土,人民安居樂業、闔家康泰。

▲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環島遶境抵達花蓮,大神尪熱鬧了街頭。(圖/縣政府提供)

立法委員傅崐萁說,很高興虎尾「糖廠媽」及眾神明護佑花蓮,在徐縣長帶領下,祈求眾神媽祖保佑花蓮闔境平安、風調雨順。花蓮是好所在,相信眾神菩薩都非常高興到淨地,感謝所有與會信眾,相信眾神媽祖都會保佑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小信徒虔誠跪迎「糖廠媽祖」,格外吸睛。(圖/縣政府提供)

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今天從花蓮港下船後,首先抵達港天宮,接著前往聖天宮,由縣長徐榛蔚擔任主祭官,帶領眾人三獻吉禮、三跪十二叩首最敬禮虔誠敬拜,並起駕遶境,行經慈天宮、城隍廟、聖地慈惠堂總堂,最後返回聖天宮駐駕。

▲「糖廠媽祖」千里環島抵達花蓮,眾神明也同為地方祈安。(圖/縣政府提供)

遶境儀式中,來自全國各地及花蓮在地的信眾,紛紛在道路兩側虔誠敬拜,恭迎虎尾福安宮「糖廠媽祖」庇佑,徐榛蔚、傅崐萁等人也加入遶境行列,共同為花蓮祈福。

瑞猴自行車道秋遊趣 邀您結伴騎單車+過山洞+追火車

▲瑞猴自行車道沿途風景多樣,可觀賞基隆河山林河谷美景及聆聽溪水潺潺的天籟之音。(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趁著秋涼時節,到瑞芳山城來趟自行車之旅是不錯的選擇!由昔日鐵道及舊隧道改建而成的瑞猴自行車道,沿途風景多樣優美,又有彷彿穿越時空的猴硐舊隧道群,騎乘單車穿越隧道群沿著鐵道旁的小徑前行,還可見到火車自一旁的隧道疾駛而過,宛如與火車並肩而行,終點來到猴硐火車站,還可尋訪猴硐貓村及具有黑金歲月風華的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真是個蘊含深度歷史和自然風光的單車小旅行。

▲來到瑞三鑛業整煤廠可完整認識北台灣礦業文化以及過去礦工生活的足跡。(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瑞猴自行車道位於新北市瑞芳區,起點由瑞芳火車站到猴硐火車站,是一條沿著基隆河畔與宜蘭線鐵路旁所修建的自行車道,全長約6公里,全線路途平緩,騎起來輕鬆悠閒,屬於輕鬆大眾路線也是很好的健走路線,自行車道旁就是宜蘭線鐵道,不時有火車從旁呼嘯而過,另一邊則是基隆河,沿途可觀賞山林河谷,聆聽基隆河谷溪水潺潺,讓人感到清幽舒爽。

▲百年隧道變身「自行車道」,增設照明並保留它的原貌。(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瑞猴自行車道整段單車的精華所在是具百年風華的「猴硐舊隧道群」,在地圖上的標示為三聯隧道,是由員山一號、二號、三號隧道所組成,因為隧道間彼此距離甚近,當地人稱呼其為「三也磅空」(三個隧道的台語發音),是文青又空靈的名字。猴硐舊隧道群是屬於日治時代所興建的宜蘭線鐵路單軌鐵路上的隧道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民國74年宜蘭線雙向軌道通車後,這些日治時期的舊隧道就閒置了,新北市政府將百年隧道變身「自行車道」,除保留它的原貌,增設照明和地面自行車道,隧道口有樸實卻不失華麗的石砌拱圈,隧道內綠苔蘚垢累累更顯樸實簡雅,騎自行車徜徉其間,很有古意悠然的情懷。

▲隧道口的石砌拱圈,與周圍豐富自然生態相應更顯樸實簡雅。(圖/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受邊坡坍方事故影響而封閉的瑞猴自行車道在今年9月正式開放給民眾通行,快與親朋好友相約安排一天來趟自行車之旅,在瑞芳火車站租借Youbike,騎上腳踏車沿著瑞猴自行車道,穿越猴硐舊隧道群後與火車同行,可以看到太魯閣號從旁呼嘯而過,也可望見基隆河上游景色,很適合全家同遊。抵達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其中「瑞三鑛業整煤廠」在修復後已於上(9)月18日開放,來到整煤廠可完整認識北台灣礦業文化,還有過去礦工生活的足跡!此外附近還有願景館、礦工浴室、礦工宿舍等礦業文化介紹主題館舍外,也有曾獲CNN推薦全球六大賞貓景點的猴硐貓村等,都能安排順遊行程,享受美好生活,更多旅遊資訊請持續關注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及新北旅客臉書粉絲專頁,獲取最新消息。

好戲在後頭 傳藝接班人好戲台等您來欣賞

好戲在後頭!傳藝接班人好戲台等您來欣賞。(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的「接班人好戲台-駐園演出計畫」,今年再度推出歌仔戲、布袋戲、北管戲曲、北管音樂、排灣族口鼻笛、說唱、滿州民謠等7大類型、14個團隊的精彩節目,自2月18日起至今逐漸進入尾聲,將於12月6日結束,歡迎民眾把握時間到宜蘭傳藝園區欣賞精彩好戲。

已經邁入第6年的「接班人好戲台-駐園演出計畫」,是由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或團體傳習計畫的結業藝生,攜手習藝中的藝生及劇團共同演繹經典劇目。

傳藝中心指出,10月下旬登場的有北管戲曲團隊【翠蘭戲曲工作坊】帶來福路派傳統好戲〈斬經堂〉,劇情描述西漢末年王莽干政篡漢,吳漢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娶了殺父仇人王莽之女王玉英,吳母為復仇責令吳漢殺害妻子,但王玉英為人溫婉善良,吳漢不忍下手。吳漢最終會做出什麼選擇?有請戲迷們親臨觀賞,便可分曉。

11月則有西皮派的〈打金枝〉,唐朝功臣郭子儀之子郭曖娶妻昇平公主,昇平公主金枝玉葉、處處制約丈夫,還於公公郭子儀八十大壽之日恃寵而驕,故意不出席,且看郭曖如何接招?

緊接著是大家熟悉的布袋戲演出,【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將演出〈遊臺城〉,由團長吳榮昌親自修編劇本,劇情描述楊延昭被奸臣所害詐死於天波府地窖中,後因國難當頭欲回鎮守之三關尋找24將,途中遇百姓不捨他被害而建六婿廟,江湖術士以乩童起乩愚弄大眾。劇中起乩一段充分展現布袋戲丑角的口白特色,是傳統布袋戲中的經典橋段。

此外,還有【屏東縣台灣原住民文化研究會】用排灣族口、鼻笛演繹古老的樂曲及溫暖的吟唱;北管音樂團隊【臺北木偶劇團】及【延樂軒北管劇團】將演出〈雷神洞〉、〈天水關〉、〈下河東〉等傳統戲碼選段,音樂內容包括福路(古路)與西皮(新路)兩種風格。

最後是甫於2022年亞太傳統藝術節表演,博得民眾好評的【微笑唸歌團】,將帶著傳統唸歌唱段《山伯英台》來到「接班人好戲台」,演出時搭配動畫投影,幫助觀眾更為融入劇情,豐富視覺與聽覺想像。

想在觀賞演出前了解北管音樂的福路跟西皮有什麼分別嗎?對傳統唸歌在臺灣的發展感到好奇嗎?歡迎民眾線上收聽「聲動傳藝」podcast:https://linktr.ee/ncftapodcast。其餘演出訊息,請見活動主題網站https://ppsta.ncfta.gov.tw/home/zh-tw或臉書搜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NCFTA」。

蘭博兒童探索館推新展 漢本遺址文物搶先展出

蘭陽博物館「玩美漢本-Blihun漢本考古遺址主題展」,10月21日開展。(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蘭陽博物館「兒童考古探索廳」,21日起增加常態更新的考古主題展覽,首檔推出「玩美漢本-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主題展」,展出以精神文化主題的珍貴文物、史前人類藏寶箱及兒童考古互動桌,同時規劃包含考古胸章壓印、英語說故事活動、山豬獠牙項鍊及箭鏃鑰匙圈DIY等一系列教育推廣活動。

蘭陽博物館首創全縣考古兒童體驗的「兒童考古探索廳」,規劃探坑發掘體驗場、古老家屋情境空間、宜蘭各考古文化歷史見證,透過引導與操作體驗,探索寫在地底的歷史,打破一般人對考古的刻版印象,藉由展覽的故事線,讓民眾從體驗過程,了解史前時代的國定Blihun漢本考古遺址及漢本先民靠著南來北往貿易與精湛的工藝技術,創造千年繁榮以及精采的史前文化。

蘭博館指出,漢本先民除了在石器、骨器、陶器或青銅器,刻劃清楚的人臉輪廓或動物圖像,也會以陶塑或將板岩打剝出動物偶像,骨質人形刀柄有著大眼睛、長耳朵、露牙大嘴巴,額頭可看見蛇紋,兩耳下方各見一獸首,其他部位布滿幾何線條,刻工非常細緻,令人驚艷,各類飾品包含戴在手臂的貝環、玻璃環、板岩及大理岩石環;掛在耳朵玻璃玦飾品;還有掛在身上裝飾品,如玻璃珠、玉髓珠、青銅鈴、大理岩圓盤、貝珠、金箔等,都是重要的國家文物,相關資訊,可上蘭陽博物館官網查詢https://www.lym.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