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041

嘉義縣政府優化青創公司經營 加速企業穩健發展

▲嘉義縣政府鼓勵青年創業,實現夢想。(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近年返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嘉義縣政府以實際行動支持青年發展並鼓勵返鄉,透過創業優化輔導,協助創業者建立商業模式,鼓勵更多青年投入返鄉創業之路,實現自身創意與想法。

「互蕙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思蕙是總鋪師二代,傳承父親好廚藝並創新桌菜料理的口味,積極與布袋旅宿業者合作。「宏展農業行銷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温偉毅畢業後,在都市工作一段時間後,為了家人毅然決然返鄉種田,開始種植白玉苦瓜之路。

「互蕙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思蕙表示,因疫情關係,婚宴辦桌掛零,為了不讓好手藝失傳,因此把辦桌菜的各式料理轉換為適合小家庭份量的冷凍包,創意設計「一豬貳腿」、「紹興醉蝦」、「虱目魚皮羹」等辦桌菜,讓大家不出門也可享用特色料理。


▲「互蕙有限公司」吳思蕙是總鋪師二代,改良辦桌菜讓大家不出門也可以享用。(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宏展農業行銷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宏展農場,以隧道式搭棚栽培苦瓜,在生產栽培、收穫等作業導入5S管理,申請產銷履歷驗證,及以客群定位、分級銷售來提高獲利率。

負責人温偉毅說,返鄉前期很多人不看好,但他認為任何產業都能找到發展契機,此次獲得青創補助計畫的支持,加速農業轉型,往企業之路邁進,積極開發苦瓜的相關加值產品,如白玉酥、苦瓜茶包..等,為苦瓜農業注入新生命。


▲「宏展農業行銷科技有限公司」温偉毅將傳統農場轉型為農企業。(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為了讓青年安心在家鄉打拚,鼓勵更多嘉義青年在地深耕,縣府不只是協助創業,也提供青年就業,創造許多學習交流的機會,讓青年們創業不再是單打獨鬥,透過縣府、企業、地方團隊間的相互合作與幫忙,讓青年創業得以邁向穩健發展的永續未來。

勞工暨青年發展處長陳奕翰指出,「互蕙有限公司」透過青年創業經營優化輔導,使用問卷了解現代人對辦桌菜的喜好,並研發3種創新冷凍調理包,試賣階段兩個月累計銷售逾500份。「宏展農業行銷科技有限公司」藉由青創補助計畫,成功使農場向前邁進一步為農企業,除生產行銷相關苦瓜休閒食品外,更辦理食農教育活動,近3個月累計1,350人參與。

未來縣府將繼續給予青創團隊協助,讓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實現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歡迎有需求的民眾可關注「有青嘉大聲-嘉義縣政府勞青處」臉書或撥打05-3620123分機8843謝小姐。

嘉義縣銀髮人才服務據點揭牌 開啟中高齡就業第二春

▲嘉義縣銀髮人才服務據點揭牌。(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與國立中正大學攜手合作建構的首處銀髮人才服務據點,13日正式於民雄鄉保生街揭牌營運,由縣長翁章梁、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技正楊慶元、中正大學副校長郝鳳鳴等人一同啟動,活動現場6家廠商提供36個以上中高齡職缺,吸引超過200人參加,另求職資訊平台(Line ID @774wrbaf)提供217個多元中高齡職缺,協助銀髮族再就業。

全聯、全家便利商店、四季春紅社企、派出食品行、陽明長照、芳御生活美學等廠商釋出36個以上職缺,多為彈性的部分工時工作,適合55歲以上中高齡重返職場,現場投遞履歷16人次,同時據點也提供職涯諮詢、就業諮詢、足部健康評估、輔具展示及手沖咖啡教學等服務。

111年嘉義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達10萬5,037人,佔人口數21.46%,為全台最高齡縣市,協助中高齡就業以及開發退休人力再運用,已成為重中之重的議題。

翁章梁實際走訪據點了解運作情形,他說很多55歲以上的中高齡想找工作都必須跟年輕人競爭,心態就會變得不積極、懶惰,自尊心也會因此受損;據點可以開發職缺,並由專業人員評估中高齡求職狀況做到最好的媒合,意義很重大,是專屬中高齡人士尋找二度就業的好選擇,未來也會以此為經驗繼續拓展其他鄉鎮,讓銀髮人才發揮所長,經驗傳承,特別感謝勞動力發展署支持。


▲提供中高齡就業諮詢。(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接受勞青處及中正大學媒合就業成功的56歲王小姐今天也來到現場,她說之前從事幼兒保母的工作,因少子化而轉換職場,因年紀關係不好找工作,感謝就服員積極協助媒合而能順利二度就業,現在從事協助按摩及展場銷售工作,她覺得有一技之長、時間自由、兼職工作有收入、不必向家人伸手、經濟自主又可以接觸人群,心情很好。

郝鳳鳴說,高齡化及少子化影響,企業運用中高齡及高齡者人力緩解缺工備受期待,專法109年施行後,特與勞青處及勞工關係學系周玟琪教授團隊合作,從基礎的求才求職媒合到開發創新社區服務就業機會,已陸續協助102名銀髮求職民眾再就業,以服務個案的經驗分享,高齡者豐富的工作經驗或技能,能帶領青年提升技能、適應職場、鼓勵企業多進用中高齡員工,解決用人需求。

勞青處長陳奕翰指出,銀髮人才服務據點位於民雄鄉保生街186號,交通便利且鄰近民雄工業區,將提供55歲以上,有就業需求的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媒合、職涯諮詢、研習課程、職務再設計資源等,歡迎至據點諮詢,或電洽05-2265186。

「嘉意Dream Life」脫貧計劃啟動 整合市府及民間助弱勢家庭

▲玉皇宮附設慈善會捐贈50萬元,作為「嘉意Dream Life」脫貧計劃啟動基金。(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記者蔡佳坊/嘉市報導

嘉義市政府13日舉辦「嘉義Dream Life」啟動暨捐贈記者會,開場邀請木劇團演出弱勢家庭的困境,以宣傳服務方案,市長黃敏惠也致贈感謝狀,感謝玉皇宮附設慈善會捐贈新台幣50萬元作為計劃基金,以及不遺餘力投身社會福利的精神。

黃敏惠表示,近年疫情衝擊加重對弱勢家庭的影響,市府整合社會處、民政處及環保局、消防局及學校、社團等部門資源,與民間力量齊心協力,推動「嘉意Dream Life」方案協助弱勢家庭度過難關,翻轉過去「救助」的思維,透過鼓勵弱勢家庭以勞動服務換取點數,提升弱勢家庭自立的能力及促進社區參與,點數則可兌換生活所需的物品、學費及服務,在改善弱勢家庭生活的同時,也為弱勢者培力,提升弱勢家庭對於社會的認同與共榮感,達到政府與社會大眾的雙贏共好。。

黃敏惠也分享曾有弱勢家庭的孩子,因為不捨媽媽手洗衣物的辛勞,透過勞動參與來兌換點數,為家中添置洗衣機,以及社區中的高齡奶奶同樣參與計劃,終於為家裡換得冷氣機時表示「生活完全不一樣了」的溫馨故事,說明計劃開辦以來對弱勢家庭帶來的改變。感謝玉皇宮附設慈善會慷慨贊助第一年經費共計新臺幣50萬元,鼓勵新世代的年輕族群,透過市府的創新方案,創造有意義的資源再造,讓新世代真正脫離貧窮。


▲木劇團演出弱勢家庭的困境,宣傳「嘉意Dream Life」脫貧計劃。(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社會處林家緯處長表示,市府積極推動脫貧方案,過去參與該計畫的弱勢民眾達178人次,成功兌換夢想商品者達116人次,期望市府團隊以精進、創新的思維及角度看待市民,本年度方案經費來源不僅有公部門經費,更挹注民間資源的力量,由各公私部門釋出臨時人力協助之勞務服務,經社會處媒合家庭成員投入工作,亦將夢想Online擴大升級2.0版本。不同以往只能夠兌換3C、家電器具及交通工具,而是將夢想商品從實體物品擴增到服務,融入「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因此也更名為「嘉意Dream Life」。

社會處表示,為提供民眾更便利的服務,於西區社福中心設置單一窗口,提供民眾諮詢申請,期待透過「嘉意Dream Life」媒合弱勢家庭主動參與公共服務或公部門工作,提升自我價值、城市認同以及共榮感,創造政府、民間團體及弱勢者三贏的社會福利新價值。

推動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 愛盲基金會代言人李國毅矇眼挑戰最難家事

推動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 愛盲基金會代言人李國毅矇眼挑戰最難家事

記者柯宗鑫/台北報導

當景氣低迷、各行各業面臨緊縮之際,服務視障者三十多年的愛盲基金會,募款也遭逢重挫。自今年四月起,每月募款較往年降約一至二成,然而捐款雖然縮水,但全台仍有近五萬名中途失明者急需重建生活。愛盲今(13)日發起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為中途失明者及其家庭提供全人、全程、全隊的五大服務,並邀請代言人李國毅一起呼籲,希望愛心企業抛磚引玉,共同關懷視障朋友。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五萬五千多名視障者中,中途失明者約佔八成七,將近五萬人,反映出近五萬個家庭與中途失明者正共同承受視障帶來的生活劇變。愛盲基金會執行長劉怡君表示,「中途失明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許多中途失明者在視力喪失初期,往往需要親友大量陪伴。愛盲完整的專業團隊與服務,可以協助家屬理解視障者視力退化的心理、生活、行走等狀態,建立溝通的橋樑,讓視障者和家屬都可以在低學習壓力的情況下,樂於一起參與重建學習。」

▲ 愛盲代言人李國毅曚眼與視障爸爸述銘大哥挑戰摺衣服。

愛盲今年邀請到李國毅擔任代言人、入鏡「EYE 的練習題」公益廣告。廣告內容描述一位正在適應中途失明的視障爸爸,為了陪伴女兒成長而勇往直前,不斷學習、練習的重建日常。這段過程,讓去年甫為人父的李國毅感同身受:「當爸爸以後,像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我的雙手可以安撫女兒不再哭泣,我的聲音能讓家人感到安心,為了女兒、家人,我願意不斷練習、以身作則,讓女兒以我這個爸爸為傲。」

李國毅表示,這是他第一次與視障團體合作,也是第一次與視障朋友相處,他在和來自台北啟明學校的視障大女孩亦茹的互動過程中觀察到,其實經過重建學習的視障者可以很獨立。「我覺得家人或你我不一定要扮演照顧者的角色,可以跟愛盲一起用引導的方式協助視障者學習、練習,支持他們找回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不是剝奪他們原本能做到的事。」

愛盲代言人李國毅與視障個案左伯伯 PK 包水餃。

在廣告首播記者會上,還邀請到二位遭逢中途失明的視障爸爸到場分享心路歷程。現年七十五歲的左伯伯因不明原因造成視神經萎縮,兩年多前的某一天,突然失明。左伯伯表示,當年他一肩扛起三代的家庭照顧重擔,忽略自己的健康,晚年因病失明,所幸有老伴和四名子女的陪伴和支持,他鼓起勇氣到愛盲、努力地學習定向行動、操作手機,一年多來反覆不斷的練習,現在他已經可以出門就醫,還會每天和住美國的女兒越洋視訊聊天。

愛盲目前的視障服務量佔全台半數以上,有三十七位全職視障重建專業服務人員,且在四個直轄市都有服務資源中心。視障生活重建服務計劃主要包含五大專業服務:定向行動訓練、獨立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盲用數位學習課程、低視能服務、親友模擬視覺體驗服務。每一項服務含括各式各樣個別化、主題式、多元的課程與活動,並連結醫療與其他社福資源,於第一時間承接視力喪失初期的視障者,無縫接軌接觸視障服務,讓未來的重建之路更加順暢。

官網捐款:https://bit.ly/3ElXM8R(備註「練習題」)
劃撥捐款:戶名: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帳號:15935356(請註明「練習題」)

音樂創作才子Kurt Hugo Schneider攜手技嘉4K電競螢幕打造千萬觀看MV

音樂創作才子Kurt Hugo Schneider攜手技嘉4K電競螢幕打造千萬觀看MV

台北2022年10月13日 — 以深厚的創作功力廣為人知的音樂創作才子Kurt Hugo Schneider,在Youtube上擁有一千三百萬粉絲,影片累積超過三十五億觀看次數,在樂壇上的地位不言可喻。繼去年跨界與技嘉AERO創作型筆電合作拍攝極具創意的音樂影片《Perfect Together》後,Kurt再度與技嘉攜手,以M28U Arm Edition和S55U 4K電競螢幕創作音樂影片《My Forever》,至今觀看量已超過一千一百萬次

音樂創作才子Kurt Hugo Schneider攜手技嘉4K電競螢幕打造千萬觀看MV
音樂創作才子Kurt Hugo Schneider攜手技嘉4K電競螢幕打造千萬觀看MV

Kurt在影片中使用了兩台技嘉M28U Arm Edition和一台S55U4K電競螢幕,以視覺錯位及互動式的手法完整呈現時空交疊的畫面,也讓粉絲們大為驚豔。Kurt也在影片留言中表示自己及合作團隊對影片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滿意,尤其技嘉M28U Arm Edition螢幕支架,可隨著拍攝需求旋轉角度,4K解析度也讓畫面呈現更精緻。

技嘉今年推出的M28U Arm Edition和S55U電競螢幕,以4K高解析度提供影音娛樂及遊戲視覺饗宴。其中M28U Arm Edition導入符合人體工學體驗的VESA快速拆裝螢幕支架,可適應任何桌面場景,包括PC電競、家機游戲,甚至是影音串流等情境應用。且搭載SuperSpeed IPS面板及HDMI 2.1,可流暢輸出144Hz更新率,並達到1ms極速反應時間,同時呈現8 bit色彩深度及94% DCI-P3廣色域下的驚豔色準。而S55U電競螢幕以4K解析度搭配QD量子點,搭載最新HDMI 2.1、120Hz新率,可提供最流暢的PC及家機遊戲體驗,並內建Android系統提供多種使用情境,不論是內建串流軟體或是可擴充的功能皆提升消費者的視聽影音體驗。

要實際感受Kurt攜手技嘉4K電競螢幕的創作趣味以及產品資訊,請造訪以下連結:
《My Forever》MV:https://bit.ly/KHSMyForever
《My Forever》幕後花絮:https://bit.ly/KHSMyForeverBTS
M28U ARM Edition:https://bit.ly/GIGABYTEM28UAE
S55U:https://bit.ly/GIGABYTES55U

住宅內名錶、現金遭竊 警破獲連續竊盜犯

▲住宅內名錶、現金遭竊,警破獲連續竊盜犯。(圖/資料畫面)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光天化日之下,歹徒大膽行竊!監視畫面中看見男子手腳熟練地拆開風扇、爬入屋內,大肆搜刮現金及精品,讓屋主損失了價值約新臺幣92000元的財物,還好警方獲報後立即成立專案小組,將犯嫌查緝歸案。

竊案層出不窮,民眾出門前務必要檢查自家門窗是否有關好,避免歹徒趁虛而入、損失錢財。

雲林人挺雲林人 沈慧虹同鄉會後援會成立

▲雲林人挺雲林人,沈慧虹同鄉會後援會成立。(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身為雲林女兒的沈慧虹,12號成立沈慧虹雲林同鄉會後援會,超過50位的雲林人來到競選總部為沈慧虹加油打氣,祝福她心想事成。

雲林同鄉會也特地準備包子、粽子、菜頭祝賀沈慧虹,雲林同鄉會後援會蕭素女會長表示,她是雲林女兒,今天站出來相挺雲林女兒沈慧虹。

沈慧虹也說,過去8年在新竹有讓雲林鄉親覺得光榮,覺得這個雲林女兒真的不錯,未來她會努力打拚屬於新竹人、雲林人的價值還有最好的未來。

睽違一年 全國地政盃首度移師新竹市舉辦

▲睽違一年,全國地政盃首度移師新竹市舉辦。(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新竹市在地KGB街舞舞團還有中華大學競技啦啦隊為活動揭開序幕,第39屆地政盃活動首度移師新竹市舉辦,齊聚57支隊伍2500位選手到場競技,互相增進地政同仁的感情。

這項地政盃活動由中央和地方攜手合辦,今年第一次在新竹市舉辦,六項活動57支隊伍相互交流,曾任新竹市地政處長的內政部次長吳堂安也以回娘家的心情回到新竹市舉辦這項有意義的賽事。

這項活動除了中央和各縣市政府的地政單位,還有退休人員、學校、地政業務相關的地政士、估價師、經紀業以及租賃服務業等團體,齊聚參與地政界的年度盛會。

新竹市聯合婚禮浪漫登場 空氣都變成粉紅色

▲新竹市聯合婚禮浪漫登場,空氣都變成粉紅色。(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在親朋好友的慫恿之下,新人略帶害羞,在大家面前擁吻一個,甜蜜畫面,讓人感覺空氣都變成粉紅色的。新竹市市民聯合婚禮,最近在新竹市普天宮浪漫登場,總共有12組的新人參加,一起在神明面前完成終身大事。

12對新人互訂終身,只要再完成登記作業,從此以後就是一家人,對彼此都有著責任與義務。新竹市副市長李世珍不只擔任主婚人,她還提醒大家,要多多生育,最近政府提出很多生育補助,年輕人敢婚敢生,國家才有未來。

最近台灣出生率越來越低,少子化陰影逐漸壟罩了台灣,再不改變可能就來不及了,因此不只生育補助越來越好,聯合婚禮上也準備了豐富的禮物,鼓勵年輕人踴躍結婚組成家庭,期待結婚新人能帶來更多的希望。

老屋傳承創新意 找回希望與記憶

▲「明藝承織物創藝所」主理人劉芳伶(右)與貴賓合影。(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記者周蘭君/綜合報導

近年來守護老城區老屋的人越來越多,走進大稻埕周邊往昔以建成圓環、寧夏夜市聞名的美食一條街也增添許多創意改造所,例如:位於建成圓環與知名寧夏夜市旁的「明藝承織物創藝所」,前身為刺繡工廠,今活化蛻變為台灣第一個以織物故事與空間美學結合的創作場域。主理人劉芳伶提倡在地故事與藝文創意相結合,未來也將邀請理念相同的夥伴品牌進駐,提供選物策展、藝文活動與創作者工作坊,希望越在地也能擁有越國際的視野,讓人看見台灣的創意軟實力。

關注在地文化 打造建成圓環新地標

在此地長大的劉芳伶對建成圓環與鈕釦街商圈的變化感受最為深刻。70年代父親的繡學號店面時時傳出繡花車嘟嘟聲,鄰近永樂市場的布料商與建成圓環美食香味伴隨成長。然而記憶之中的商業地標卻隨著紡織產業外移漸漸沒落,當鈕扣拼貼奧黛麗赫本的裝置藝術消失之後她更堅定要找回希望與記憶,懷以感謝致敬的心重返故鄉,檢視在地歷史文化,深信獨特的產業型文化會是老屋走向藝文創作的新契機。

走進鈕釦街巷弄看見綠白相襯的拱門則是昔日繡學號起家厝的2.0創意版,經明眼設計的創意巧思將曾經的繡學號店面搖身一變成新生代創作跨界實驗基地,成為街角的打卡新亮點。

▲老屋新生以故事為空間基底,經過明眼設計用心打造成為鈕釦街最美的打卡點。(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十月導覽 以老屋、織物、故事串聯 走入日常美學

明藝承空間的第一個織品裝置藝術展 – 「What if…..Possible 把認真做成真」由空間主理人劉芳伶與洛陽春主理人蘇玟瑜共同策劃,期待在疫情的日常,放慢腳步聆聽、觀賞織物的裝置藝術與探索老空間新美學。除了在老屋新用計畫指導下開放空間導覽,主辦方並邀請知名詩人顏艾琳、戶外探索式教學的高中歷史老師黃小萍擔任各場次的嘉賓,報名請點此連結

▲明藝承十月導覽,以老屋、織物、故事串聯走入日常美學。(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看點1: 創作與在地故事串聯

「明藝承織物創藝所」主訴求是「從工藝邁向創藝」,打造創作軟實力與生產硬實力兼具的場域。擁有國際級製造商的支持下,將藝術家創作與在地故事串聯,提供客製化刺繡藝品設計,訂製化家居手繪織物創作與場地租借,在寧靜巷弄中守護台灣的創意工作者。未來將匯聚產業職人與新生代創作者共同打造藝文活動,陸續提供療癒手作課程與織物藝術巡禮等活動規劃。

▲明藝承多寶格的織物藝術牆,將過去放繡線的鐵架重新賦予織物故事與工藝美學。(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看點2:老屋活化 振興地方藝文

空間保留許多原始風貌,包括: 磨石子地板,鐵花窗與老舊繡線鐵架。明藝承將過去放繡線鐵架重新賦予織物故事與工藝美學。長達4米的大型牆面原本有多達350個小鐵框用來放置繡線方便取用,藝術家用柔軟的織物,舒服的配色創作出一個多寶格的織物藝術牆,在放上繡線與不同時期的刺繡工藝品,訪客可從展示品中感受傳承一甲子的繡學號的工業工藝與跨時代背景下的演變過程。

當初繡學號選擇落腳在建成圓環,是因產業聚落於此,五十年後傳產二代讓空間再生,也是期待把人流引進這個環形空間,為地方帶來新刺激,同時期待「好事」不斷在此發生。

▲明藝承將老屋倉庫活化再生,在樸實的空間處處可見過去工廠的發展與歷史痕跡。(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看點3 : 藝術家進駐  通透壁掛飾品、綠意植栽繪畫體現當代美學

空間視覺與美學搭配上,由洛陽春主理人蘇玟瑜一手包辦,為此空間量身打造在地元素的空間陳列藝術。此次創作展品包括: 「希望之心,「勇氣之心」與「療癒之心」。「療癒之心」的創作靈感來自日常中的綠植,多了些清新恬淡且中性自然的氣息,並用視覺感受植物所帶來的鎮靜效果。一如觀葉植物的多變葉型,錯落交疊,營造空間中自然層次,以職人之手創作「植人之心」。

▲洛陽春創作靈感來自日常中的植物,手繪的溫度為織物增添清新氣息。(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以老屋故事結合手繪織物與工藝持續推動文化創意。(圖/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提供)

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將老屋、織物、故事串聯,帶入日常美學,十月開放專場免費導覽。

粉專:明藝承織物創藝所

寶山雙胞胎節再登場 上百對雙胞胎齊聚一堂

▲寶山雙胞胎節再登場,上百對雙胞胎齊聚一堂。(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一對又一對可愛的小朋友,有的長的一模一樣,是同卵雙胞胎,有的長的不太一樣,但身高差不多的,是異卵雙胞胎,但不管怎樣,每一對都好可愛。新竹縣寶山鄉舉辦雙胞胎節,吸引上百對的雙胞胎一起來參加,活動相當熱鬧。

孕婦懷上雙胞胎的機率比較小,當得知自己有了雙胞胎,媽媽們的心情都感到相當意外,雖然在懷孕跟撫養照顧的過程當中,雙胞胎家庭要比一般家庭還要辛苦,但一次獲得兩個孩子,仍然帶給爸媽們更多的幸福。

新竹縣的寶山鄉是全台雙胞胎出生機率最高的一個鄉鎮,鄉內的一口雙胞胎井更是聲名遠播,據說只要喝了這口井的井水,就可以讓媽媽們懷上雙胞胎,不管是不是真的,雙胞胎井的傳說,也讓寶山鄉多了一個雙胞胎節的熱鬧活動。

結合科技、藝術 一起線上參與新竹馬做公益

▲結合科技、藝術,一起線上參與新竹馬做公益。(圖/林彥斌攝)

新竹振道/記者 林彥斌/新竹報導

今年2022年新竹市城市馬拉松,10月15號就要在南寮運動公園起跑,但今年有個地方很不一樣,除了實體的馬拉松以外,居然還有「雲端馬拉松」的模式,提供民眾用「線上」的模式,來參加這場新竹市年度盛事。

新竹城市馬拉松是行銷新竹市的盛大活動,不少國內外的跑馬好手,都趁這個機會來到新竹市這座美麗的城市,因此新竹市政府也在活動中,加入許多新竹市的在地元素,例如這次的獎牌採用玻璃材質,是新竹在地玻璃企業所製作的產品,非常的特別。

結合雲端科技,民眾可以利用APP一起來參加這場馬拉松活動,如果「線上捐步數」達到六億次,還可以住造成NFT畫作,捐給新竹市的中小體育促進會,一起來幫助弱勢的基層體育選手。

讓學子愛喝國產豆奶顧營養 羅董食農列車再啟動

養成學子愛喝國產豆奶及顧營養,羅董食農列車再啟動。(圖∕羅東鎮農會提供)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羅東鎮農會羅董食農列車再度啟動,持續以免費方式提供羅東鎮內國中小學學子飲用國產豆奶,希望孩子們能在養成愛喝國產豆奶的同時、也能兼顧營養補給,並且有效去化逐年增加的國產黃豆。

羅董食農列車啓動儀式,13日在公正國小舉行,包括縣長林姿妙、羅東鎮農會理事長陳漢鍾(宜蘭縣議會副議長)等人都到場參加。

羅東鎮農會指出,農會與在地農友契作「花蓮一號」具產銷履歷驗證之國產大豆,生產高品質國產豆奶,並透過食農教育深入學校,提高學校學童及家長對地產地消及減少碳足跡等永續目標的認識。

又指出,農會配合行政院農委會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策,採用宜蘭在地優質大豆,加上該會食品加工廠是擁有3章1Q的全方位優質加工廠,所生產出來的豆奶絕對是學童營養午餐的最佳選擇。

陳漢鍾表示,羅東鎮農會自106年起,免費提供羅東鎮內國中小學生飲用高品質國產豆奶,依照國際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方法來生產,並且以玻璃瓶為容器,品質穩定不會釋出有毒物質,且百分之百可以回收再利用,比塑膠瓶或鋁箔包裝更能減少對地球的汙染,所以除能讓學童喝到有營養的植物性蛋白質,更不會有雙酚A、塑化劑等致癌及影響賀爾蒙物質,是真正提供學童營養補充的優質飲品。

他並表示,希望藉由這個持續性的活動,串聯農會、學校及政府三方面的力量,讓國產黃豆的生產有完備的去化配套方法,讓學童的營養攝取有更優質的選擇,同時也能照顧及保障國產大豆生產者的生計,確實讓大糧倉計畫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地牛翻身!花蓮20:58規模4.4地震 震源深度僅6.8km

花蓮13日20:58發生規模4.4地震。(圖/中央氣象局)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顯示,今(13)天20:58發生芮氏規模4.4地震,震央位於花蓮近海,花蓮縣政府南方30.3 公里,地震深度僅6.8公里,各地震度級:花蓮縣地區最大震度4級、臺東縣2級、南投縣1級。

OK便利店 與「暖男哥哥」Meaning王耀宏展現全新品牌形象  有Circle K,生活Easy!

OK便利店 與「暖男哥哥」Meaning王耀宏展現全新品牌形象  有Circle K,生活Easy!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10月13日 – OK便利店 多年來一直以鮮明時尚的品牌形象不斷為顧客提供日新月異的購物體驗和新鮮感,以「快捷、整潔、友善」為優質顧客服務指標,更屢次獲頒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傑出服務大獎」。踏入2022年的10月,OK便利店 迎來斥資千萬的全新品牌形象,由商標、制服、分店設計至品牌產品作大變奏,更貼近大眾生活的不同需要,並同步翻開品牌形象的新一頁!

OK便利店斥資千萬的重塑計劃,由商標、制服、分店設計及品牌產品的推出翻開品牌形象的新一頁

全新品牌形象斥資千萬 過百間分店一年內以新面貌示人

有Circle K,生活Easy!OK便利店 斥資千萬的重塑計劃始於2021年10月,僅花一年時間,全港過百間OK便利店 分店現以新面貌投入服務,其餘分店亦已進入翻新工程,品牌期望於兩年內全港近380間分店能夠百分百以全新品牌形象示人,由商標、制服、分店設計及品牌產品的推出等各方面務求以更舒適、方便的購物體驗呈現品牌的特質和服務優勢。尤其於產品推出方面,OK便利店 加入了不少由歐洲、日本及澳洲直送的大熱飲品及零食,為大家提供更多嘴饞時的環球新選擇!

「暖男哥哥」王耀宏擬人OK便利店 以陽光笑容、貼心及熱誠打動衆人

是次OK便利店 品牌形象故事的宣傳短片特意邀請了「暖男哥哥」王耀宏(Meaning)擔任男主角,以擬人手法透過他溫柔、親切、充滿活力的迷人笑容及處事積極的熱誠來演繹OK便利店「讓生活輕鬆一點、簡易一點」的窩心和便利!無論是上班或上學前的早餐、公司與開會途中急需充電的電話、或忙碌工作後下班的甜點小確幸,「暖男哥哥」Meaning代表的OK便利店 都能在你最需要幫忙的時候及時出現,提供貼心的照顧,打動你並取得共鳴,讓你從心底表露滿意的喜悅,做到Easy Life Easy Smile!

先睹為快?可登入以下連結欣賞短片:

140秒完整版

https://youtu.be/nx12V0Va2Vw

15秒精華篇

https://youtu.be/7mRhAeOLhUM

15秒限時優惠購物篇

https://youtu.be/CtIskqHtr90

有關更多品牌資料及資訊,請瀏覽OK便利店 Circle K Hong Kong Facebook
OK便利店 Circle K Hong Kong Instagram

顧客服務:​2991 6337

Hashtag: #OK便利店 #CircleK #有CircleK生活Easy #EasyLifeEasySmile

新華絲路:泉州依靠科技創新邁向製造強市

新華絲路:泉州依靠科技創新邁向製造強市

北京2022年10月13日 /美通社/ —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一直將科技創新作為其發展動力,推動製造大市邁向製造強市。

圖為福建恆安集團的智能化生產和現代化倉儲基地。
圖為福建恆安集團的智能化生產和現代化倉儲基地。

泉州致力於發展實體經濟,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食品、建材等9大千億產業集群。

2021年泉州GDP達1.13萬億元,工業總產值躍上2萬億元台階,工業增加值居全國前十位,首批入圍創建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城市,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

10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繪就19個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加大研發投入,突出工業企業鏈條化創新體系建設,賦能產業升級。僅泉州晉江市,今明兩年內計劃安排30億元獎勵扶持資金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

近年來,泉州實施「大院大所大平台」計劃,共與中科系、大學系、企業系等18家大院大所合作,累計服務企業近2000家,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近千項。這些平台已覆蓋泉州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紡織鞋服、新材料、陶瓷建材等新老領域。

在多重科技創新政策疊加下,泉州的產業能級大大提升,效應顯現。10年來,泉州全市工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9500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2.4萬億元;泉州億元工業企業從2012年的1704家增至2021年的3091家。

目前,高新技術產業正成為泉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截至2021年底,泉州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1630家。今年上半年,泉州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5%。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0486.html

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 加速掌握全球淨零碳排趨勢

花蓮縣政府舉辦『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產官學界專家齊聚一堂。(圖∕ 縣政府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今(13)日舉辦『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邀集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與政策並進的解方和經驗,期盼城市環境更加永續,讓危機變成綠色商機。縣長徐榛蔚強調,這對花蓮縣政策結合永續經營的推動中,透過論壇能有新的反思與啟發。

▲縣長徐榛蔚期盼永續花蓮淨零碳排綠色論壇,對花蓮永續經營有新的反思。(圖/縣政府提供)  

本次論壇中分別邀請成功大學教授劉舜仁以『花蓮產業共生循環城市之展望丹麥卡倫堡經驗的反思』分享國際經驗與做法,也邀請中華紙漿公司總經理陳瑞和、台灣水泥公司資深協理葉毓君說明企業淨零碳排的具體做法,樹冠影響力投資公司執行長楊家彥分享產業關心的未來趨勢,論壇中,縣環保局說明現階段花蓮縣推動淨零碳排的策略與做法。

▲縣長徐榛蔚(右四)、環保局副局長饒慶龍(右三)等人認真聆聽專家講演。(圖/縣政府提供) 

縣長徐榛蔚首先引述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政策上追求天、地、人的和諧,也正是花蓮近年來在政策上加入永續經營的理念,致力保護花蓮這片被上天賜予的富饒土地,隨著氣候異常趨勢,未來如何與地球共榮共好,是當今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淨零碳排的議題也在世界如火如荼地開展中。

▲參與綠色論壇的人士認真筆記重點。(圖/縣政府提供) 

徐榛蔚指出,縣府各局處對於業管業務的政策都有結合永續的考量並致力實踐,如108年租賃電動車為公務車,109年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與畜牧業者合作將畜牧場排泄物轉化成能源,或是今年8月起教育處在校園生活中教育學子何謂永續、碳稅、碳交易等,讓孩子深刻了解實踐過程中,可減多少碳排放,幫助國家、地球做多少事。

其中,徐榛蔚提及「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是全國首座畜牧糞尿沼氣發電設施,該中心擁有多重永續效益,在全量運轉下,每年可產生約87萬度綠電,相當於200戶住家一年的用電量,每年減碳額度約6千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減碳效益相當於17座大安森林公園,同時,也解決當地畜牧異味問題;而沼渣、沼液則成為優良的有機肥料,每年約提供11萬公噸有機肥料載運至農田澆灌,約可節省5,400包台肥5號肥料,省下肥料費用639萬元,並減少約8,700kg BOD污染物進入河川,降低水體汙染負荷。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同時榮獲「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槳 最佳環境文化類-金質獎」並進入「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複評。

環保局指出,目前全球有140個國家承諾在2050年達淨零排放,「2050年淨零排放」已成為全球氣候行動下有志一同的共識,我國於2022年3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提供至2050年淨零之軌跡與行動路徑。花蓮縣109年縣市溫室氣體排放中,工業製程排放量約佔93%,故工業製程的減碳是花蓮淨零碳排中最重要的一環,花蓮縣若扣除5大主要工業排放源,人均排放量將從26.2噸左右降至2.5噸左右,因而本次論壇中也邀請到相關企業進行綠色永續發展的分享,同時強化政府單位與民間的交流,相互學習經營模式與資源應用,藉此凝聚資源、尋求更好的扶持系統與策略,共同建構永續宜居的美好花蓮。

花蓮地理環境繁雜,易受氣候變遷影響,造成颱風、地震等天災,持續推動災害防救深耕計畫,強化居民防災、減災知識,公私協力打造韌性社區,減少天災不利影響,刻不容緩。

縣政府持續透過「花蓮縣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及「花蓮縣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提出「推動生活轉型計畫」、「碳匯提昇計畫執行」、「建置碳權整合平台」等個別戰略計畫,不僅呼應聯合國各項SDGs永續發展指標,同時整合協調各局處推動事項,加速落實淨零轉型的長期願景目標,引領航向「宜居永續、幸福花蓮」的未來。

體驗慢食生活 慢食節秋日場「很香餐桌」 將於臺東舊站特區登場

台東慢食節秋日場,10月29、30日在「臺東舊站特區」舉行。(圖/台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2022年秋日場臺東慢食節,10月29、30日在「臺東舊站特區」登場,主辦單位以「很香餐桌」為主題,邀請喜愛慢食節的朋友一起來探索感受「臺東香」,同時也將舉行兩年一度慢食評鑑頒獎典禮,並有31間獲獎店家的「2022臺東慢食指南」限量開放索取。

「臺東慢食節─很香餐桌」共有5大主題「小農真香、地廚香會、部落香親、異國香親、香輔香成」,38組料理人將田地裡種植作物的悠悠清香、部落裡飄散的裊裊煙燻香、臺東太陽豔陽般的熱情辛香,以及香港、泰國、南美、印度等不同地域飲食文化中的香氣DNA一起帶來慢食節中交流分享。

活動也邀請「很香嘉賓」慢食評鑑三星餐廳「Sinasera 24」快閃出攤2日,主廚Nick楊柏偉特別創作限量主題餐點,以長濱山林與海岸的氣味帶來層次豐富的香氣體驗;另外兩組嘉賓「饗嚮臺東」及「香辛深淵」,則將分別帶來紅烏龍與很香料理間餐茶搭配的Tea Paring企劃,以及鹿野在地生產的自然農法多元香料;而臺東縣慢食協會將帶領「慢食節導賞活動」,由特邀導覽員領航,深入淺出介紹很香料理背後廚人們的用心獨到之處。

以飲食文化分享為主題的「慢食講」,則邀請香料生產者香辛深淵分享南薑、刺蔥、檸檬香茅等特色香料;東西兩岸慢食餐廳LA ONE簡天才主廚、Sinasera 24 Nick楊柏偉主廚,則將對談交流如何以餐廳支持在地農業系統;擅長運用山林香料的下賓朗部落卑南族廚人,將施展大葉楠粉的料理魔法,一秒讓湯品美味升級。

兩年一度星光熠熠的慢食評鑑頒獎典禮也將在29日慢食節活動中舉辦,2022年第四屆臺東慢食評鑑經過初審、複審,共選出三星、二星、一星、明日之星共31間最具代表性、以料理傳達臺東風土的慢食星等餐廳,「2022臺東慢食指南」也將於現場限量提供民眾索取。

兩天活動每日下午5點至5點30分安排免費導賞場次,民眾可自由參加,另外,6點30分至7點10分有主題攤位導賞+品嚐付費活動,每日限15人,10/17 開放報名,相關資訊可至「發現臺東慢食FB」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SlowFoodTaitung

「台東光祭」10/15登場 在地藝文力量攜手聲光藝術共創新亮點

台東光祭展出作品之一「光盾」。(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2022台東光祭」,將於10月15日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聲光裝置藝術展及相關活動,以極具未來感的光影、聲音裝置藝術展覽,帶來嶄新的溫泉旅遊及藝術體驗。

台東縣政府表示,「2022台東光祭」以「能量滿滿.在一起」為主題,邀集包括國際知名法國聲光藝術團隊Groupe Laps與在地卑南族藝術家伊命·瑪法琉等,國內外12組藝界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及藝術團隊於知本溫泉區現地創作,分別在樹林間、草地上,創作出夢幻詩意且令人驚艷的聲光藝術作品,向外地人介紹知本,體驗知本的各種面向,包括溫泉、藝術,以及山林步道。

15日開幕重頭戲「在地力量三校聯演」將以「豐收、歡慶」為主題,由臺東高中、知本國中與知本國小等三校百人聯合演出,同時,排灣族聲樂家胡待明,也將演唱他所屬的加古拉夫(Djakulavu)家族傳唱古調,並連結台東高中阿卡貝拉合唱團的重新編曲原住民古謠;全國舞蹈比賽常勝軍知本國中原住民藝能班,以及知本國小原住民舞蹈班連同社區居民、長者等,呈現兼具傳統靈魂與現代美感的當代原住民樂舞。

負責三校聯演總策劃的WeArt表演藝術平台總監董桂汝指出,知本國中、知本國小,擁有非常扎實的傳統文化與當地舞蹈教育,是全國舞蹈比賽的常勝軍,然而因比賽皆在特定場地,他們幾乎從未在自己家鄉、親友面前公開演出過,藉著「台東光祭」重要大型活動,孩子們非常高興能將平日訓練成果呈現在家鄉族人面前,也讓外地遊客領略知本豐富的藝術文化底蘊以及時代新樣貌。

WeArt表演藝術平台也將呈現結合當代舞蹈與現場音樂演奏、演唱的舞蹈,藉由舞者的肢體展現知本地景與能量,更邀請到電子音樂團體陳氏兄弟俱樂部、人氣樂團旺福以及出身知本卡大地布部落的原住民金曲歌王桑布伊在開幕活動中演唱。

開幕活動現場將舉辦打卡贈「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10元優惠券」的活動,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相關資訊可上「台東光祭」官方網址(https://www.Taitunglightfestival.com)、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tungLightFestival/)查詢。

「以色列麻將」拉密益智有趣 礁溪鄉將辦大賽即起報名

「拉密」遊戲老少咸宜,礁溪鄉公所將舉辦拉密大賽。(圖/礁溪鄉公所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礁溪鄉公所委託財團法人蘭陽仁愛之家,開辦老人日間托育服務,迄今邁入第11年,累積服務超過十萬人次,今年將舉辦第一屆鄉長盃拉密(Rummikub)大賽,讓長者們在活動過程中更了解拉密的同時,也能和其他長輩互相切磋,藉此增進長者們的社交活動,現場來了18村的村長、各社區理事長及志工們共襄盛舉。

礁溪鄉公所表示,本次大賽以「排列組合、激發腦力」為主題,拉密又稱為「以色列麻將」,利用以數字排列的拉密來比賽,具有多變性的遊戲規則,比賽會以分組來進行,4人一桌,遊戲開始時每人各抽14張,各自放到自己的牌架上,依據遊戲規則中的破冰(出牌數字總和須大於30)才能出牌,之後就是按照順序出牌並且對桌上出完的牌做排列組合,每桌進行3局比賽,初賽比完後取積分前32名,再次抽籤分組進入決賽,最後在決賽會取積分前三名分為冠軍、亞軍、季軍,得獎者除了頒發獎狀,還有精美獎品!

礁溪鄉張永德鄉長表示,鄉長盃拉密大賽的初賽及決賽將於11月3日舉行,希望透過這次的拉密大賽吸引更多在地的鄉親朋友們來參加,報名期間從10月13日至10月28日,想要參加的55歲以上的鄉親朋友們請向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報名,或向公所社會課報名。

更多礁溪鄉訊息在https://jiaosi.e-land.gov.tw/Default.aspx
礁溪鄉公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