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4038

「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 週末跟著音樂旋律走,讓音樂無所不在!

「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 週末跟著音樂旋律走,讓音樂無所不在!

記者鄭心嘉/台北報導

為推廣臺灣多元音樂與拓展國際文化交流,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World Music Festival @Taiwan 2022),今(14)日舉行開幕記者會。三天活動將於即日起至16日在臺北大佳河濱公園熱鬧登場。今年世界音樂節重磅回歸,除恢復往年活動規模,採雙舞台演出,邀請來自韓國、澳洲、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愛沙尼亞等多國藝人及樂團,更集結包含陳建年、以莉・高露、舞思愛、葉穎、蘇珮卿、明馬丁、百合花、東京中央線等曾獲金曲獎、金音創作獎肯定的多組音樂人,超過23組超強國內外卡司,將引領觀眾感受各種不同類型特色音樂的美妙波頻。

FOCA馬戲遊街為2022世界音樂節揭開序幕

開幕記者會邀請來自韓國伽倻琴絃鳴三重奏Hey String、馬來西亞傳統歌謠跨界搖滾Alena Murang、客家才女創作人黃珮舒、傳奇雙擊黃瑞豐與吳政君,以及剛奪下第33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的百合花現場演出,為接下來三日活動揭開序幕。其中,Alena Murang曾在2018年來到世界音樂節,並表示很開心可以再次來到「世界音樂節@臺灣」演出,希望藉由這次演出帶給臺灣民眾不一樣的音樂聆聽感受。

婆羅洲沙貝琴女神Alena_Murang稱自己來臺像回到家一樣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表示,文化多樣性是臺灣的最大特色,臺灣不僅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更張開雙臂歡迎世界文化進入臺灣。而世界音樂節即是以最能突破地域、時代的音樂,讓臺灣觀眾接觸世界的文化,也將臺灣音樂帶到國際市場。下半年開始臺灣各類型藝文演出逐步恢復舉辦,希望觀眾能回歸舞台現場,實質支持所有認真創作的藝術工作者。文化部會持續努力,也邀請企業、民間共同加入,讓臺灣的音樂產業持續茁壯並與世界接軌。

傳奇雙擊(左為臺灣鼓王黃瑞豐、右為吳政君)

影視局指出,今年主題圍繞「音樂無所不在」,首推跨域演出,獨家企劃包含音舞共生、落日瑜珈等節目內容,以音樂為中心向外延伸生活,從身體開始串聯不同面向的世界音樂,以輕電音及古老樂符結合街舞、瑜珈帶來限定版演出,帶領國內外樂迷展開全新體驗。今(14)日首登場的MyMusic自製節目「萬秀孫代客洗衣」Podcast,由主持人張瑞夫、空靈嗓音獨立女聲葉穎在大舞台上展演,帶給民眾不一樣的音樂體驗。

韓國女子團體Hey_String演奏韓國傳統樂器伽倻琴

除了獨家企劃節目外,今年周邊活動內容更精彩可期,包含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高蹺遊行、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楊元慶溜溜球演出,以及大小朋友皆喜愛的夢幻泡泡秀與氣球派對,一起感受街頭藝術文化!

金曲樂團百合花

「世界音樂節」致力於打造臺灣最幸福、最多重感官的藝術饗宴,不分文化、年齡、身分與性別,透過最休閒、舒適的參與方式,讓民眾輕鬆的與世界接軌,充分體驗音樂的美好。活動現場提供售票服務,節目內容也將在LINE MUSIC、世界音樂節官方YouTube頻道、Dailymotion等平台直播。

2022世界音樂節@臺灣】

官網:www.wmftaiwan.com

臉書搜尋:世界音樂節在臺灣 – WMFTaiwan

致敬臺灣第一代服裝設計師潘黛麗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致敬臺灣第一代服裝設計師潘黛麗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記者蔡振宏/台北報導

臺灣第一代服裝設計師潘黛麗於今(111)年4月30日辭世,享壽72歲。潘黛麗在時尚產業界從業超過40年時間,以其勇於創新的精神感染諸多後輩,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時尚設計先驅,文化部長李永得尤感悼念。今(14)日「2022臺北時裝週SS23」靜態展開展活動,特別由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代表頒發旌揚狀,以表彰潘黛麗一生對於時尚產業的卓越貢獻。

模特兒演繹設計師潘黛麗經典作品

潘黛麗生於1950年,畢業於實踐家專服裝設計科(即今日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前身)。1978年創立個人品牌《Pun Dai Lee》,1979年成立杜牧企業有限公司。90年代初期,率領臺灣設計師團隊前進巴黎,進行「台北魅力在巴黎」大秀,開創臺灣時裝設計史重要里程碑。2001年,擔任中華民國織品服飾設計師協會理事長,多次帶領新銳設計師參與海內外時裝展演,提攜後進不遺餘力。

潘黛麗自小跟著祖母聽戲看戲,薰陶出充滿古典傳統和中華文化底蘊的審美器宇。演員精緻華麗的宮廷服裝與頭飾,滋養了她對於「美感」的啟蒙,從瀲灩的繽紛裡,交織出設計服裝的靈感。砌珠織面為其品牌獨步工藝,以「鏤珠在縷絲,層層成疊珠」作為珠繡創新的創意方式,完成織面上『雕縷砌珠精工』的精湛工藝。

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頒發文化部旌揚狀時表示,潘老師在時尚產業界從業超過40年時間,創作不斷且勇於創新,並積極為臺灣設計美學教育扎根,為臺灣極具代表性的時尚設計師。潘老師引導時尚產業發展及作育英才的無私奉獻精神,將永存世人心中。同時,文化部也會一步步聯合經濟部協助推動,期盼早日完成潘老師「整合臺灣時尚上中下游」的遺願。

文化部即日起至10月17日「臺北時裝週SS23」期間,在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潘黛麗靜態展,展出其設計生涯從「十里洋場」、「心靈之旅」到「台北魅力」,以及「愛漂亮」、「美好年代」、「紫禁城」、「謎蝶香」等19套經典作品,希望能由其精湛細緻的設計工藝,帶給時尚新秀無限啟發。

經濟部商業司帶領連鎖業者前進菲律賓 推廣臺灣優質連鎖品牌

經濟部商業司帶領連鎖業者前進菲律賓 推廣臺灣優質連鎖品牌

記者蔡振宏/台北報導

經濟部商業司於10月14至16日,帶領20家國內連鎖企業參與「2022菲律賓亞洲連鎖加盟展」,並於展中辦理「國際商機媒合活動」,以協助臺灣連鎖品牌拓展國際知名度、深化與菲律賓當地企業之合作關係。

根據菲律賓連鎖加盟協會資料,菲國人口逾1.1億,連鎖加盟產值占該國GDP 7.8%,預計可於5年內成為世界第5大連鎖加盟市場。經濟部睽違三年再度帶領我國連鎖品牌前往菲律賓,於本次展會中設置「臺灣連鎖品牌館」;依照參展之各家連鎖品牌特色,安排企業與當地合作夥伴進行一對一媒合洽談,以創造雙方合作機會,更期待能促進實際落地展店。

2022菲律賓亞洲連鎖加盟展「臺灣連鎖品牌館」

 

經濟部商業司表示,本次參與「臺灣連鎖品牌館」的業者包含TeaTop第一味、NUTTEA堅果奶茶、Bubble Z、YAS鞋類洗護中心、千千的虎掌燒、北之特樂銀、白色飲品、紅太陽、利客坊厚奶蓋專賣、金茶伍手作飲品、芙格漢堡、青釉茶事、初韻、凍心炸冰淇淋、迷客夏、耕讀園書香茶坊、涼食帖、御私藏、鮮茶道、薡茶等20家知名連鎖品牌參與,橫跨手搖飲、甜品小吃、中式料理、銀髮輔具及生活服務等,充分展現來自臺灣不同的商品與服務樣貌。

今(14)日為「2022菲律賓亞洲連鎖加盟展」開幕日,將展開為期三天的展覽,透過展會及媒合洽談,將可促進雙方進一步合作,將臺灣優質連鎖品牌推展至菲律賓市場。

佈建通信海纜 超連結未來數位經濟

佈建通信海纜 超連結未來數位經濟

記者蔡振宏/台北報導

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今(14)日在「未來超連結─通信海纜與IDC之關聯產業發展政策與安全防護國際論壇」上透過視訊致詞時表示,臺灣為全球資通訊科技產業及半導體製造的供應鏈重鎮,地理上又處於西太平洋及東亞的樞紐位置,如能利用國際海纜及IDC關聯產業帶動的槓桿效應,將其放大到製造業及服務業上,除了將能促進海纜與網路相關數位產業的發展,更能保障臺灣的國家安全。

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視訊致詞

 

唐部長說,截至2021年,全球遍布436條通信海纜,而國際訊務流量99%是由通信海纜提供傳輸服務,海纜已成為世界各國傳遞資訊的最重要管道,無論語音通話、影音串流、數據交換、國際貿易、金融交易等跨國服務,通信海纜承擔起最重要的角色,也是數據競爭的關鍵。

唐部長指出,當前俄烏戰爭帶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必須建構起多元異質且強韌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除了在承平時期可成為5G及數位發展環境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以維持臺灣的數位國家競爭力之外,更可在戰爭時期提供我國更多的對外通訊備援管道。

唐部長強調,臺灣除恰好位於東北亞與東南亞的樞紐位置外,並擁有強大的資通訊設備製造能力,在擁有地理與科技實力雙重優勢下,臺灣可進一步成為通信海纜國際樞紐之一,除了提升我國國際通信網路的強韌性與應變能力外,更可促進臺灣的數位產業發展。

唐部長表示,近年來,隨著全球數位經濟浪潮來襲、行動網路服務普及、COVID-19疫情衝擊、雲端產業與新興應用服務崛起,網路與數位服務正逐步深化為民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高速、可靠且低延遲的國際網路傳輸品質需求急遽增加,國際海纜是其中最關鍵的基礎建設,隨著國際大型網路服務業者近年大舉投資亞太地區,臺灣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亦需掌握此發展趨勢。

唐部長也期盼,透過此次國際論壇各界先進、專家學者與產業代表的專題演講與焦點座談交流,能帶來豐富的收穫,並祝福論壇圓滿順利。

蔡壁如宣布請辭不分區立委! 強調與論文涉嫌抄襲無關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宣布辭去不分區立委職務。(圖/蔡壁如臉書)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日前遭爆在德明科大的碩士論文涉嫌抄襲,校方學倫會13日認定,該論文有未加以適當引註情形,確實違反學術倫理,撤銷其碩士學位。蔡壁如今(14)天親上火線表示,並未收到學校說明的具體決議內容,對於審查結果無法認同,將依法提出救濟申覆。不過,晚間蔡壁如突宣布,即日起辭去立委職務。

蔡壁如晚間在臉書以「追求台灣的正義與清白」為題發布辭職聲明,她強調「辭職是公開承擔,要樹立新政治的典範,而不是因為論文有問題,將持續進行申覆,來捍衛清白與權益。」

接著亦指出,因為此次風波,已經轉移了整個選舉的焦點,更造成對於台灣民眾黨不必要且子虛烏有的傷害。呼籲各政黨回歸政策辯論及城市願景,還給人民健康的選舉,更請選民一定要出來投票。

北韓第9度試射飛彈並實施砲兵射擊 外交部:高度關切、嚴正譴責

北韓自9月25日以來,連續第9次試射飛彈,外交部表達高度關切與嚴正譴責。(圖/翻攝自外交部Youtube,資料照)

記者陳映庭/台北報導

北韓又試射飛彈!今(14)天台灣時間凌晨0時49分左右,從平壤順安一帶朝日本海方向試射1枚短程彈道飛彈,這已經是自9月25日以來,北韓連續第9次試射飛彈。而且13日深夜還出動多架戰機示威飛行,並向黃海及日本海的緩衝水域進行砲兵射擊。

美國、日本及韓國皆已對北韓破壞區域和平穩定的武嚇行徑表示譴責。事實上,從今年1月起,北韓已在韓半島區域進行27次飛彈試射,並且聲稱不排除在特定條件下率先動用核武,再度升高區域緊張情勢。外交部對北韓罔顧區域周邊愛好和平國家期盼,違反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禁令,屢次進行飛彈試射及武力恫嚇的行為,表達高度關切與嚴正譴責。

外交部強調,我國政府持續密切關注北韓的各種挑釁行徑,以及對區域情勢可能產生的衝擊。台灣身為印太社群重要成員之一,肯定區域國家對促進韓半島無核化的努力,也樂願配合國際社會相關措施,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共同遏止威權主義的擴張侵略,共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及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

週末恐有三颱共舞 今年第19號颱風「桑卡」下午生成

位於南海的熱帶性低氣壓下午生成為今年第19號颱風「桑卡」。(圖/中央氣象局)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表示,位於南海的熱帶性低氣壓TD22,今(14)天下午2時已發展為今年第19號颱風「桑卡」,預計未來朝中南半島前進,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另外,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一個熱帶性低氣壓,關島東北東方海面也有一個,兩低壓都有發展為颱風的趨勢。

氣象局說明,今天上午8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形成的熱帶性低氣壓,下午2時距離鵝鑾鼻東南東方約960公里,未來將以偏西的方向朝巴士海峽前進,並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通過巴士海峽時距離臺灣的遠近仍有待進一步觀察,請民眾多加留意最新預報。

至於關島東北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雖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不過距離臺灣遠且向北移動,對臺灣天氣沒有影響。

氣象局預估,明(15)天就會受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外圍環流接近影響,迎風面的北部及東半部降雨範圍擴大,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及大臺北雨勢較為持續,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另外,嘉義以北、臺東(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9至10級強陣風,東北部、東部及臺南沿海空曠地區也有較強陣風,鄰近海域也有較大風浪;東半部(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沿海地區及馬祖有長浪發生的機率,從事海上作業及海邊活動請注意安全。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周年研討會2022 「建築資產管理與鄉郊保育的可持續發展」 發揮測量專業 促發展與保育平衡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周年研討會2022 「建築資產管理與鄉郊保育的可持續發展」 發揮測量專業 促發展與保育平衡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10月14日 –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下稱「本組」)於今天假座千禧新世界香港酒店舉行周年研討會,議題為「建築資產管理與鄉郊保育的可持續發展」。今屆研討會回歸實體模式舉行,共吸引近250名業界專業人士參與會議。政府官員、企業領袖、行業專家以及學者聚首一堂,並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 擔任研討會主禮嘉賓,共同就推動香港成為可持續發展城市出謀獻策。

隨著大眾對社區及鄉郊保育的聲音日增,政府亦在施政報告中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大力推動城鄉結合,發展與保育並存,並擴大以往環境局的職能,成立環境及生態局。建築測量師致力發揮專業,特邀各範疇的專家擔任講者,分享如何在社會經濟發展與保育兩者中取得平衡。冀能透過創新科技應用及引入新思維,啟發測量業對可持續發展的倡議,為建構綠色城市作出貢獻。

於研討會上,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擔任研討會主禮嘉賓,並與與會者分享:「今日的主題恰如其分地道出城市未來發展的規劃重心,寄望建築測量師在未來能繼續以提升整個建築環境為依歸,以人為本,平衡人文經濟活動與保育;在提升現有建築的安全性之餘,同時提升其節能、減廢效益,為共同達成香港特區政府所制定2050年前的碳中和目標而努力。」

是次研討會共分為三部分,包括「鄉郊保育」、「綠色建築」及「可持續發展」,並由九位業界翹楚及專家學者擔任演講嘉賓,以更全面、專業的角度分享現今可持續發展的趨勢與探討測量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其中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女士, JP分享「就可持續建築環境制定建築標準」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築署署長謝昌和先生, JP分享「可持續和宜居城市:我們的出路」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 BBS分享「鄕郊保育與城鄉共生」香港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教授, SBS分享「香港自然及文化資產的保育與修復」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健枝教授, SBS, JP分享「鄉郊發展的環境影響評估」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野生動物及濕地保育總監ERIC WIKRAMANAYAKE博士分享「灰綠融合:以后海灣濕地作為自然解決方案,打造宜居、具氣候變化適應力與韌性的北部都會區」以及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副總監何浩賢先生分享「邁向碳中和的建築資產:太古地產的策略與願景」等主題,在現場引起與會者熱烈討論。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測量師表示:「可持續發展作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指標,測量師需與時並進,透過創新應用及發揮新思維,持續在建築項目周期的不同階段發揮所長,提升工程質素之外,亦要以建構保育發展共存,更綠化及更宜居的環境為目標。」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執行理事暨研討會籌備委員會主席郭柏威測量師在閉幕辭中表示:「是次研討會多方面討論可持續發展的方案以及測量業在未來的發展方針。我們希望與會者能藉着研討會全方位獲得最新的行業資訊及技術,並從中得到啟發,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潛力。」

講者名單(按演講次序)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主禮嘉賓)

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鄉郊保育辦公室總監鄧文彬教授, SBS

香港鄉郊基金主席林超英教授, SBS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健枝教授, SBS, JP

香港特別行政區屋宇署署長余寶美女士, JP

香港特別行政區建築署署長謝昌和先生, JP

商界環保協會營運總監梁志峰工程師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野生動物及濕地保育總監ERIC WIKRAMANAYAKE博士

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副總監何浩賢先生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執行董事陳永康博士工程師, JP

講者名單及演講題目可按此下載
周年研討會會刊可按此下載
按此下載高清活動相片

圖片說明:
001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左三)、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測量師(右二)、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趙錦權測量師(右三)與一衆香港測量師學會執行理事出席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周年研討會2022。
002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主席張孝威測量師, SBS擔任主禮嘉賓。
003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張文滔測量師致開幕辭。
004 今屆研討會回歸實體模式舉行,共吸引近250名業界專業人士參與會議。

Hashtag: #香港測量師學會

關於香港測量師學會

香港測量師學會是香港唯一依法例而設立的測量專業組織,成立於1984年,截至2022年10月14日,會員人數達10,780人,其中正式會員佔7,616人,副會員佔62人,見習測量師及學生會員佔3,102人。學會的工作主要是制訂專業服務的標準,包括制訂專業守則、釐訂加入專業測量師行列的要求,並鼓勵會員透過持續專業進修以增進專業技能。 學會在政府訂定政策方面擔當重要的諮詢角色,並十分關注影響測量專業的事務。我們曾向政府提供的意見包括樓宇安全及僭建問題、物業管理問題、城市規劃及發展策略、建築質素和房屋問題,並就量度樓宇面積、房地產估價、測量土地邊界等標準發出指引。至於與海外及國內聯繫方面,本會海外中國多個專業測量及估價學會簽署協議,互相認可對方的會員資格;此外,香港測量師學會也是多個國際知名測量組織的成員。

詳情請瀏覽官方網頁:
Facebook 專頁:

關於建築測量組

建築測量組於1985年,是香港測量師學會六個組別之一。截至2022年10月14日,會員人數由成立初期的119人,增至1,595人。於過去36年來,本組舉辦了不少會議、訪問活動及出版了不少刊物,推廣建築測量專業的服務和形象。

要成為專業的建築測量師,需通過專業評估和規定的實踐培訓。我們秉承香港測量師學會嚴格的專業標準,要求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和效率,以及遵守嚴格的專業操守守則。

2022屏東創意廣告節 《歡迎來屏東,心情快樂,拍照美麗!》贏得首獎

▲縣長潘孟安頒發入圍8組團隊。(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者張辰卿/綜合報導   

由屏東縣政府舉辦的創意廣告節今年邁入第四屆,鼓勵年青影人激發點子幫「屏東」拍廣告。徵件期間吸引118件作品報名,評審團從中選出8組進入決賽後,由2位資深廣告導演何龢及朱沛寰指導,影片水準及創意概念都相當成熟,作品頗具水準。

2022屏東創意廣告節於13日舉行頒獎典禮並揭曉得獎名單,由台灣知名攝影師潘長顥展、許芸齊團隊拍攝的作品《歡迎來屏東,心情快樂,拍照美麗!》贏得50萬元首獎。短短30秒的短片呈現出在屏東令人愉悅的特質,屏東縣長潘孟安頒獎時大讚首獎作品「歡樂且溫暖」,如同影片主題來到屏東就會「心情美麗」!

▲阿Ken頒發評審團特別獎大小咪《孩想去屏東》。(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頒獎典禮更邀請到多才多藝且現執導筒的藝人阿Ken擔任佳賓,代表評審團出席頒獎典禮。阿ken表示,入圍的8件作品各有特色,皆在伯仲之間,而創意廣告不只要吸引目光,更要引人入勝,觀眾看完後如果有「餘音繞梁 ,三日不絕」的感覺,這個作品就成功了!

潘孟安表示,縣府藉由屏東廣告節的創作平台,成功的拍出屏東在地的美,這些優秀團隊能在短短30秒拍出創意廣告真的很不容易,不管是從人文或景觀切入,都拍出表現「屏東」特色,30秒闡述了屏東的熱情與活力,入圍影片支支精彩,讓人看見不一樣的屏東,也看見台灣年輕人的潛力。

▲2022屏東創意廣告節頒獎典禮大合照。(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經過評審團熱烈討論,以創意性、協調性、社會性及原創性交叉評分後,決選出5個獎項。2022屏東創意廣告節各獎項獲選名單首獎:潘長顥展、許芸齊《歡迎來屏東,心情快樂,拍照美麗!》、最佳劇情創意獎:就你問題最多《就是你家!》、最佳視覺設計獎:張瑋倫《屏東.形 Shapes of Pingtung》、最佳城市行銷獎:THE SHIH UNIVERSE《來屏東,大口呼吸(Welcome to Pingtung, take a deep breath.)》、評審團特別獎(2名):許翔禎《來屏東,就好了!》/大小咪《孩想去屏東》。「2022屏東創意廣告節」入圍作品線上看: https://ptaf2022.com/

國際扶輪3522攜手刑事局祭出反毒公益籃球街舞賽暨園遊會

▲樂天女孩一日代言反毒大使。(圖/台北市珍愛扶輪社提供)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高關注度的籃球明星賽、熱血的青少年街舞大賽、創意豐富的舞臺小丑魔術、舞團樂團表演、除暴特勤隊裝備展示暨簡易防身教學及熱鬧的園遊會將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展開!活動開場由職棒樂天桃猿啦啦隊「樂天女孩Rakuten Girls」率先登場擔任一日反毒大使,秀出活力舞蹈及反毒猜題與民眾互動時引爆熱情最高點,藉此號召球迷粉絲湧入樂天女孩粉絲頁觀看活動直播,吸引年輕族群共襄盛舉參與青春舞動及反毒宣誓,提升青少年正向思考與陽光運動精神。

這場國際扶輪3522地區攜手警政反毒宣誓活動賽事,結合籃球運動明星球員、樂天女孩啦啦隊票房號召、首創大專高中聯盟對決、街舞大賽暨園遊會活動及電視網路同步轉播、浪LIVE線上直播反毒宣導等吸引力,呈獻撼動你我視覺、聽覺及觸覺饗宴。在視覺饗宴上,從觀看籃球街舞活動賽事、舞臺魔術、「樂天女孩」啦啦隊及「MDS舞團」活動表演中,體會將靈魂投入跳舞過程達到身心合一之感,將此心境套用在所有物上,只要全神貫注投入,就可以用心感動他人,引領青年學子透過正當管道展現自我,從事正當休閒活動,展現青春、活力、健康等生活態度;聽覺饗宴則透過現場「妙音樂劇團」、「烏與倫比的美麗樂團」以打擊樂及親子烏克麗麗的方式演出,奏出在親子關係中學習培養感情及搭起一座親情橋樑,還有「雨神樂團」以Live Band形式即興創作演出,融合現場賽事加油聲及攤位宣導聲中傳遞暖心關懷及青春熱血沸騰之語;觸覺饗宴則透過參與賽事揮灑汗水、感動淚水及心理素質的淬煉,培養勇於拒絕暗黑毒品誘惑的勇氣 ! 更喚起社會大眾以愛的真諦共同重視防範毒品危害,發揮反毒意識深植人心效果。

▲園遊會現場攤位闖關及摸彩活動等宣傳反毒資訊。(圖/台北市珍愛扶輪社提供)

活動縱向串起全國北中南各區學校,橫向連結公務部門 (警政、消防、教育單位) 及民間社團,透過召集全國大專院校組隊參加籃球賽,邀請雙北地區各國、高中學校社團組隊參加街舞大賽,更透過浪LIVE直播平台結合樂天女孩啦啦隊擔任反毒大使,用年輕健康形象為反毒發聲,以精彩舞臺節目、反毒有獎徵答、園遊會現場攤位闖關及摸彩活動等宣傳反毒資訊,吸引學生族群踴躍參與比賽及闔家觀賽逛園遊會,讓青年學子學習互助合作精神、培養正當休閒興趣、克服逆境、拒絕毒品誘惑之目標,期許引起社會大眾在反毒、拒毒上之共鳴,藉此攜手合作犯罪預防宣導,警民持續創意發想,將拒毒、反毒觀念傳遞給每一位民眾,推廣至家庭、學校、社會的每個角落,共創反毒新世代 ! 帶給下一代一個安心成長的環境。

▲數量有限的闖關兌換禮(仿真手銬鑰匙圈)。(圖/台北市珍愛扶輪社提供)

環保署舉辦「迺夜市Joy環保」邀您來替環保夜市打上星級評分

▲改使用可重複清洗的環保餐具。(圖/環保署提供)

記者陳愛金 / 台北報導

環保署表示,夜市是臺灣的特色之一,也是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提升夜市環境品質,環保署、各地環保局與夜市、商圈業者攜手合作,共同打造5面向環保環境,包含「使用重複清洗餐具」、「落實垃圾分類」、「裝設油煙防制設備」、「改善餐飲廢(污)水排放」以及「環境與公廁清潔」等具體措施,累積有1,590家攤商取得環保攤商標章,每年約可減少免洗餐具6,000萬個,設置129處廚餘回收設施,輔導933家業者設置油煙防制設備,並維護234間特優級公廁。今年經各界的合作努力,全國計16處環保夜市報名參加競賽,搭配5面向宗旨再融合當地特色,打造優質環保的夜市環境。

▲專人定期維護環境及公廁清潔。(圖/環保署提供)

「迺夜市Joy環保」環保夜市票選活動於111年10月15日起至111年11月15日止,評分方式包含「民眾網路給評」及「專家秘密客訪查」統整分數後,將選出前10名績優名單,獲選的環保夜市將獲得獎勵金;活動期間,民眾可實際體驗夜市與環保單位推動環保改善成果,至活動網站完成給出評價星數即可參加抽獎。獎項共有五星級飯店住宿券5名、名牌折疊腳踏車 5名、蚵殼紗材料製成之外套10名、食品級矽膠密封食物袋 10名及現金1,000元30名。此外,填寫活動網站問卷還有機會獲得小禮物,活動獎品總計新臺幣30萬元。並且,持續參與粉絲專頁抽獎活動貼文,也可以持續擁有環保再製品抽獎機會。

▲提供餐具租借。(圖/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表示,有興趣的民眾可關注「2022迺夜市Joy環保」活動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RFMBEPA),將不定期發布快閃、抽獎活動及16處入圍的環保夜市介紹影片及相關資訊。邀請大家趁著秋高氣爽出門玩樂,一起逛夜市做環保,給星級評分拿大獎!

詳細活動資訊請上「迺夜市Joy環保」網站(https://activity.tnlmedia.com/2022/greennightmarket/)查詢。

臺北花博農民市集 花蓮好米好青菜暨農特產品展售活動

▲台北花博農民市集有全台各地的小農集結展售。(圖/台北市農會 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本週(10/15-16)臺北花博農民市集執行單位台北市農會邀請花蓮縣農會及花蓮小農參加農特產品展售活動。由花蓮縣農會帶來的有機好米及蔬菜,花蓮好山好水總令人心嚮往之,如今來自百里之外的純淨有機好米即將於市集展售,無須舟車勞頓即可購買。

▲本週台北花博農民市集有花蓮縣農特產品展售活動。(圖/台北市農會 提供)

縣市週的除了展售活動外,還帶來來許多活動-稻米萬花筒芋見米淇淋、米仔酸辣球、紫米紅豆米鬆餅…等,憑當日消費累積滿100元以上收據至花蓮縣農會兌換農業拼圖,過關者即可報名舞台活動一場,每場名額有限,想參加活動的民眾動作要快;另外,本週憑當日消費滿1000元之收據即可兌換銅鑼杭菊一包,每日限量25包,每人限兌換一份,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花蓮新鮮蔬菜直送台北花博農民市集。(圖/台北市農會 提供)

臺北花博農民市集位於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 1 號,捷運淡水信義線圓山捷運站 1 號出口,更多活動內容介紹,歡迎至Facebook粉絲專頁「台北花博農民市集」查詢,或至臺北花博農民市集官網官網(https://www.expofarmersmarket.gov.taipei/)查詢。 (臺北花博農民市集營業時間為每週六、日早上10:00至晚上18:00)

2022 Taoyuan Big Data Application Exhibition, See the Future of Data Applications!

▲Image Sourc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aoyuan

On October 8,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oyuan,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for the 2022 Taoyuan Big Data Application Exhibition, which was opened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Landmark Plaza Taoyuan in Qingpu (Zhongli District). Karen Yu, Director of Taoyuan’s IT Department, said that after being upgraded to become a special municipality, Taoyuan City has been actively developed into a smart city, an achievement widely recognized internationally. This year (2022), the city received the Smart Cities Award of the WITSA (World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lliance) Global Innovation and Tech Excellence Awards, known as the Oscars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Taoyuan City has kept up with latest data management trends and created big data analysis platform used by the city government, jointly building the first municipal hybrid cloud data platform with Microsoft Taiwan. By using data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aoyuan’s governance, the city has become a benchmark for digital governance in Taiwan, and the vision of a digital living environment for its citizens has become reality.

Paul Lee, 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 (CAO) of the Asia Silicon Valley project, said tha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 strongly supports Taoyuan’s big data policies. The Asia Silicon Valley project has as two main object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y and the integration of startups and technology. Taoyuan is an important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ity suita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ia Silicon Valley project. The Taoyuan City Government has put great effort into collecting and cleansing data, 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achiev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using data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business models.

Director Yu further said that, in order to allow citizens to see the future of data applications and achievements by the Taoyuan City Government, an exhibition is being held until October 20, focusing on data visualizations of “Taoyuan’s Past and Present” and “Taoyuan’s Future” respectively. There are four exhibition areas, entitled “Urban Data,” “Taoyuan Data Power,” “Data Interaction,” and “Enterprise Data Power.” By showcasing how the Taoyuan City Government is using data, visitors can easily see how the city is making progress. Through interactive data experiences citizens visiting the exhibitions can get a further sense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decision-making by the government. On October 15 and 16, there will be four “Future Data” symposiums held on the 3rd floor of COZZI Blu Taoyuan. Representatives from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who are highly experienced in data governance, have been invited to explain to the public the future of Taoyuan that is being created with the help of data governance.

Director Yu pointed out that the exhibitions were jointly curated together with specially invited companies that have been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ity government and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data analysis and interaction. Among them are Microsoft – offering AI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uCare Medical Electronics – providing smart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 and Aerotropolis – showing how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can benefit from a smart operations platform. Citizens are welcome to experience the magic of smart data applications. During the time of the exhibitions, when trying the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in the four exhibition areas, citizens can use their Citizen Cards to collect stamps that can be exchanged for gifts. Daily limited gifts include Bluetooth tracking devices, multi-functional pens, travel and hard case bags, and Taoyuan point (50 points)!

Among the attendees of the event were Yu Wan-ru(Karen Yu), Director of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oyuan; Lee Po-jung(Paul Lee), 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 of the Asia Silicon Valley project; Wu Chao-hsian, Deputy General Manager, Taoyuan Metro Corporation; Arakawa Jun, Chairman, Xpark, Taiwan Yokohama Hakkejima; Danny Chen, General Manager, Microsoft Taiwan; Lai Li-chen, Deputy Director, Taoyuan Operation Office, Chunghwa Telecom; Yan Jun-yang, Manager, uCare Medical Electronics; and Shi Min-hong, Associate Manager, Landmark Plaza.

宜蘭飛機掩體特展 見證太平洋戰爭歷史

宜蘭飛機掩體特展22、23兩天將舉辦導覽,即日起開放報名。(圖/宜蘭市公所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市共有13座二戰末期所留下的機堡,其中南橋里現存6座機堡,有2座隸屬於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所有,目前分別由宜蘭市公所與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認養,宜蘭市公所與仰山文教基金會將在本月22、23兩天,在機堡合辦「天上萬里無雲-宜蘭飛機掩體特展」導覽活動,讓民眾更加瞭解本歷史建築的鄉土文化教育意涵。

宜蘭市公所表示,1940年代爆發太平洋戰爭,臺灣因地緣關係在當時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宜蘭因地理位置而成為當時重要的航空要塞,日本殖民政府陸續在宜蘭興建大量軍事設施,尤以串連南北的宜蘭飛行場最為代表。

「天上萬里無雲-宜蘭飛機掩體特展」,共分為五個單元,透過不同的敘事角度來探尋機堡的過去未來,以及與宜蘭人的連結。單元一「呼叫,機堡出現了」,透過時代背景了解宜蘭機堡的由來;單元二 「那些發生在機堡的…」,以圍繞其內外發生的故事來深入認識機堡;單元三「現在從機堡出發」,串連機堡周遭軍事遺構;單元四「宜蘭人與機堡」,透過老一輩宜蘭人的口述與回憶,挖掘機堡與在地宜蘭人的連結與生活故事;展覽最後,單元五「今日也萬里無雲」,則以機堡視角呼應展覽主題,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邀請觀眾為宜蘭機堡的未來提案,共同想像機堡的各種可能。

宜蘭市公所特別邀請張文義老師與林正芳老師共同策劃,長期從事調查研究宜蘭地區太平洋戰爭歷史的楊基山老師,生前對本次特展提供許多珍貴史料及建議,讓展覽順利展出,宜蘭市公所主任秘書楊秀川表示,宜蘭市擁有多座飛機碉堡與軍事設施的歷史文化資產,正是最佳的鄉土見學探訪素材,這些二戰期間的歷史建築與遺構多位於較隱密之處,如果沒有專家帶領及導覽解說,難以窺探全貌,期盼透過此特展的梳理與串聯,可以讓民眾了解這段逐漸被遺忘的歷史,展覽將持續至112年6月30日止,未來開放團體(10人以上)預約導覽服務,詳情請洽宜蘭市公所文化發展所03-9325164分機812林小姐。

宜蘭市公所與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將於10月22日及10月23日舉辦4場導覽活動,搭乘幾米觀光巴士前往南橋里5號飛機掩體,每場次報名人數為15人。活動報名請洽:仰山文教基金會游先生0919-286478,03-9254515,活動報名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kqhA6Iy_iyUU0Cc0YXuHmWMbr4sgvX_f5PiADUdbNVjxF2w/viewform

同步響應乳癌防治與骨鬆預防 博愛醫院公費篩檢免費升級

羅東博愛醫院骨密度檢測巡迴車,備有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衛服部統計,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響應國際乳癌月及世界骨鬆日,羅東博愛醫院提醒女性,透過定期篩檢與參與活動,同時掌握骨質密度與乳房健康,與世界各國同步響應支持乳癌防治與骨質疏鬆預防的健康主題,成為身體力行的健康大使。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罹病人口的年齡,大約集中在45-69歲之間,國健署持續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

羅東博愛醫院表示,2021年引進3D TOMO乳房攝影儀,提供免費250個試用名額造成熱烈迴響之外,今年(2022年)對於符合乳癌公費篩檢之民眾,若為首次篩檢或有乳癌家族史身份,也免費升級3D乳房攝影儀檢查;非符合公費篩檢的女性,則提供1,800元的自費推廣價,投入資源總額超過六百萬元,期望喚醒女性對自身健康的重視。

羅東博愛醫院腫瘤醫學中心主任暨乳癌團隊召集人葉顯堂表示,女性罹患乳癌的高峰年齡 (45-69歲之間),時常正值身負家庭重任的黃金時期,為避免女性罹病為家庭帶來打擊,羅東博愛醫院投入資源推廣乳癌防治,希望提醒女性透過定期乳篩,守住健康、守住家庭。而10/20是世界骨鬆日,女性(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是骨鬆高危險族群,與乳癌好發年齡區段有所重疊,因此藉著國際間正關注兩大健康主題的同時,與Amgen 台灣安進藥品有限公司合作,規劃系列講座與免費篩檢,期望每個女性都能透過參與活動,實現「愛自己超給力」的理想狀態。

羅東博愛醫院骨鬆骨折聯合照護中心副主任何春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二大流行疾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實證醫學證明,設立「骨鬆骨折的聯合照護體系」,可及早介入診治骨鬆患者、有效降低未來骨折率達20~25%,目前羅東博愛醫院骨鬆聯合照護中心,已累積收案病人超過2,000人次。

羅東博愛醫院骨鬆骨折聯合照護中心,於2020年榮獲國際骨鬆學會骨折聯合照護FLS認證金牌;次年,羅東博愛醫院乳癌共同照護團隊也於2021年通過乳癌照護疾病品質認證。

黃春明文學在地實踐 宜蘭大學「2022黃春明週」17日舉行

黃春明〈戰士,乾杯!〉手繪圖。(圖/國立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攜手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將從10月17日至21日舉辦「2022黃春明週」系列活動,統整近十年來,黃春明對宜蘭大學所做的貢獻,以及校方對黃春明文藝創作資材的課程轉化,進行梳理與彙整,展現黃春明文學作品在地深耕傳承之影響。

國立宜蘭大學表示,黃春明老師是國寶級大師,也是宜蘭地方的驕傲,宜蘭大學自102學年度起禮聘黃春明擔任通識教育講座教授,厚實的人文素養、積極的社會關懷及向下扎根的生活美學,是宜蘭在地文學的最深層底蘊,如泥土般滋養校園,十年來,成果豐碩。

「2022黃春明週」活動主題有二,一是「黃春明文藝作品的課程實踐」,以學生在課堂中產出之各種相關作品,作為黃春明週的活動主題之一,如校內龜山島文學獎得獎作品集、黃春明作品相關圖文創作的佈展,另外還包括 2020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單元「黃春明說畫」影音紀錄、「黃春明文學讀書會精選短片」、蘭陽采風學生微電影學習成果等。

另外一個主題是「黃春明文藝創作的在地連結」,邀請立法院長游錫堃演講「黃春明在地關懷的教育實踐」,1991年,時任宜蘭縣長的游錫堃院長推動母語與鄉土教學,本土語言篇即邀請黃春明老師擔任召集人,此次講座內容,亦將是此一教育史事件的重要口述史內容;此外還邀請臺灣文灣史權威學者陳芳明教授,解析黃春明老師的文學創作,在臺灣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及意義,另外還包括「黃春明鄉土組曲與在地關懷」、「黃春明歌仔戲─蘭陽戲劇團演出杜子春折子戲」、「讀劇:黃春明〈戰士,乾杯!〉」、「黃春明人文講座」、九彎十八拐雙月刊百輯成果展、黃春明相關研究論文展等。

新華絲路:中國名酒紅西鳳 受國際高端平台青睞

新華絲路:中國名酒紅西鳳 受國際高端平台青睞

北京2022年10月14日 /美通社/ — 近日,第六屆國際展望大會(巴厘島2022)在印尼成功舉辦。本屆大會以「大變革與再融合」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多個國家的數十位國際政要、知名學者、商界領袖及創業旗手,與會嘉賓圍繞諸多產業領域發展進行了演講和案例分享。

本屆大會首席合作夥伴暨官方首席指定用品「紅西鳳」以其高端的品質、醇香的口感,成功征服了全體與會嘉賓,受到廣泛好評,圈粉無數,被印尼總統博物館和巴厘島博物館永久珍藏


西鳳酒擁有3000年無斷代傳承的釀造技藝及獨有的酒海儲存工藝。近年來,西鳳酒在釀造技藝創新與品質傳承上,一直走在行業前列。紅西鳳是西鳳酒核心高端產品,選五穀、取甘露、藏酒海、遵古法釀造之藝,呈現了西鳳酒獨具魅力的典型風格,在傳統釀酒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改革,通過改進配料、提升工藝,讓蜜香口感更加突出,更符合消費者的品味。

長期以來,西鳳酒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白酒文化、傳統經典文化的現代化表達和國際化傳播,參與本屆國際展望大會活動更是極具里程碑意義,不僅讓西鳳酒這塊「金字招牌」更具時代價值,也引領中國白酒文化以符合時代潮流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弘揚。

西鳳酒品牌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之一,在引領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進程中,百年品牌的傳承創新、文化積澱給予了西鳳酒發展的底氣,同時也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

陝西西鳳酒廠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郭拴新在大會現場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正是有了提供國際高水平知識人才、技術、資金等產業發展要素的交流合作平台的加持,中國白酒企業「走出去」才能不斷創新發展。西鳳酒作為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將抓住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的戰略機遇,整合世界優質資源,推動品質與技術創新,深化國際貿易合作,進一步提升西鳳酒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


近年來,西鳳酒從質量、品牌、文化等方面不斷加力,產值節節攀升。先後出口多個國家,傳播西鳳酒文化,助力行業健康發展,與世界分享醇香典雅的幸福味道,彰顯了國貨精品的獨特魅力,受到海內外廣泛歡迎和一致好評。

請參閱初始鏈接: https://en.imsilkroad.com/p/330470.html

無人機結合紅外線取締焚燒廢棄物 有效改善宜縣空氣品質

環保局使用遙控無人機搭載熱顯像儀,燃燒廢棄物無所遁形(左下為熱顯畫面)。(圖/宜蘭政府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環保局於縣內制高點,架設全天候影像判讀攝影機及運用空拍機結合紅外線攝像技術,藉由現代化高科技設備,找出案件地點並搭配主動巡查來管制露天燃燒,今年1月至8月期間露天燃燒陳情案件與去(110)年同期案件量相比減少35.5%,空氣品質PM2.5監測數據則由9.81μg/m3降至7.94μg/m3,藉由科技執法設備,改善空氣品質。

環保局表示,露天燃燒所產生大量煙霧,除造成道路行車視線遮蔽甚至引發事故,稍有不慎也易致火災造成危險,易犯公共危險及相關刑責。此外,露天燃燒時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吸入肺部亦影響人體健康,環保局啟動科技執法,除不定期運用空拍機結合紅外線攝像偵查技術巡查轄內區域外,還架設數十組全天候影像判讀監錄系統,一旦發現露天燃燒情事,立即派員至現場取締非法與稽巡查工作,不肖業者或行為人無所遁形。

另外、為加強農業廢棄物去化及源頭管制,環保局今年協助員山鄉、壯圍鄉及礁溪鄉公所配置自走式多功能木質破碎機,可破碎直徑12公分以下之木竹枝條,並具自走移動功能,方便車輛難以進出之農地使用,農業廢棄物可就地破碎翻耕作肥料使用,民眾若有農業廢棄物處理需求,可向員山鄉、壯圍鄉及礁溪鄉等公所提出免費借用申請。

環保局黃政釧局長表示,為維護空氣品質,近年來環保局導入了許多新的技術與設備,並配合稽巡查人員即時前往處理,不論空氣品質及民眾陳情案件數皆有明顯改善,也請民眾一同守護好空氣好環境。

薯片叔叔共創社呼籲各界利用數碼科技培育香港人才

香港2022年10月14日 /美通社/ — 薯片叔叔共創社成立於2018年,是一個慈善機構,旨在提倡嶄新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今日舉行的「全球教育科技峰會」上,薯片叔叔共創社倡議香港必須透過數碼科技支援人才再培訓及提升技能。來自全球三十多位教育科技專家和創新者今日在混合舉辦模式的「全球教育科技峰會」上,就數碼科技如何促進人才發展和推動香港轉型為數碼經濟社會,提供了見解和最佳實踐。該峰會由薯片叔叔共創社與香港大學合辦。

薯片叔叔共創社創辦人曾俊華表示:「任何社會要可持續發展,人才發展非常重要。關於不同行業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現正是合適時機在香港啟動學習嶄新技能運動,作為香港疫後復甦策略不可或缺的部分。」

除曾俊華外,參與開幕儀式的其他嘉賓還包括香港大學副校長(教學) 何立仁教授、羅兵咸永道大灣區及香港ESG服務領袖方蘊萱,以及JobsDB香港區營運總監李政勳。他們均強調教育科技可讓學習變得更普及、更靈活、更具擴展性、更吸引、更個人化和更有效。曾俊華在開幕致辭時表示:「科技顛覆了幾乎所有行業,現正是時候我們也利用科技來創新學習的方式。」

學習新天地

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學旗下未來教育研究所 (IFE) 執行董事馮進能博士在其開幕辭中提及他對未來學習的願景。他表示:「人口結構變化、長壽命、職業轉軌、全球化、本地化、數碼轉型,以及新冠疫情等多種因素改變了未來的工作模式。 我們需要創造嶄新的教育範式,將人生前期教學模式轉型至終身學習模式,並創造多種學習途徑,整合工作和學習,增強個人能力,以及預測從數碼經濟轉型至綠色經濟和關愛經濟所需要具備的技能。」

Minerva計劃創辦人、主席及行政總裁兼Minerva大學校長Ben Nelson認同馮博士的意見:「教育機構所教的大都不是對我們很重要的東西,而且教授的方式亦不能夠讓我們牢記所學。」Minerva大學是公認的全球最創新的大學。該大學以學習科學研究和數據驅動方法為基礎,培育學生的基礎技能和可轉移技能。Nelson認為未來教育應回到基本, 令學習者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夠學以致用。

亞洲人才發展需要

JobsDB香港區營運總監李政勳主持的「亞洲人才發展需要與趨勢」小組專題討論,講者包括Kaizenvest創辦人兼管理合夥人Sandeep Aneja、LinkedIn 人才與學習方案亞洲區主管高國堂、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理事會成員曾永昌和羅兵咸永道中國人才和組織諮詢主管合夥人于晨。他們強調嚴格的學習和發展計劃對吸引和留住人才十分重要。根據LinkedIn關於亞太區學習趨勢的最新報告,負責學習與發展(L&D)的專業人士預計可獲得更多財政的比例將會是過去六年來最多。該小組的講者們均指出,對於學習基於技能、一口式迷你課程、按需、激勵、個人化和協作的培訓需求將與日俱增。

學習科技的應用與跨界合作

Go 1 聯合創辦人 Vu Tran 指出,數碼學習的優點是賦予員工權力,培養他們的好奇心並普及學習機會。 Go1 是全球最大的精選網上學習平台,提供逾十萬個迷你課程。

「了解教育科技的應用: 跨界合作」環節的主題是探討科技如何可讓學習變得更具意義。倫敦大學學院 知識研究所Learner Centred Design教授Rose Luckin強調,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收集和分析學生數據的價值是有助發展以證據為本的學習方法。香港人才科技初創公司 Ergon Global 的關竣傑分享了其公司如何利用擴展現實和區塊鏈協助機構吸引、挽留和培育人才。關於人工智能涉及的道德問題,Luckin 教授的立場是「我們需要確保我們對它所做的一切都是由合理的教學目標驅動。」

峰會的另一個共同主題是生態系統方法的重要性。凱德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學習與創新部主管James Andrade博士則分享了其公司的最新計劃「Catapult」-東南亞首個及最大型的共享學習中心,該中心藉學習科技提供行政管理課程。該個在新加坡進行的項目展示出政府、企業和培訓機構如何共同開發學習生態系統。韓國國家訊息技術促進機構 (National IT Promotion Agency) 元宇宙推廣部副總裁 Min Kim 博士形容與不同利益持份者合作是韓國政府元宇宙策略的核心。

峰會亦展示了一個商界和學界建立夥伴關係的案例。慧科未來合夥人陳瀅博士在會上分享了其公司致力將最新科技從企業帶進學術界的願景。

教育科技企業全球拓展計劃

自 2020 年起,薯片叔叔共創社每年都會舉辦「全球教育科技企業全球拓展計劃」,旨在將世界各地成熟有效的教育科技方案引入香港,並將香港發展為全球教育科技初創企業拓展亞洲業務的跳板。今年該計劃的主題為「成人的未來學習」。峰會上,來自丹麥、西班牙、瑞典和美國的四間得獎機構代表展示了他們如何利用科技為教育工作者、學習者和僱主解決難題。

Analytikus使用人工智能方案提供有關學生執行能力、社交技能、情緒指標和學習行為的360 度全方位視圖,將高等教育個人化 。

Eduflow透過簡單但多功能的學習管理系統,打破傳統電子學習中無聊、缺乏互動和孤立的感覺。

Quizrr提供數碼化培訓,透過以數據驅動的遊戲化、互動和引人入勝內容,協助全球從事供應鏈中的工人了解勞工權利,並幫助僱主達到符合社會及管治 (ESG) 的要求。

Territorium為學生和僱主提供以能力為本的人工智能學習、培訓和招聘平台,以便他們分析每次學習的經驗並將其轉化及細分為不同的生活能力,並建議配合個人的課程、學習經驗和工作途徑。

香港的技能建設運動

在今年4月發布的「教育科技催化創新研究」報告中,薯片叔叔共創社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設立高瞻遠矚的教育工作者和商界領袖社群。曾俊華在峰會總結時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匯集志同道合的機構分享最佳實踐和試行嶄新的學習方案。對於全球教育科技峰會的多名合作夥伴已表示有興趣與我們攜手合作,在香港推動學習嶄新技能倡議,我深感鼓舞。」

現在就開始學習

由 JobsDB HK 提供,峰會出席者可獲得Go 1為期一個月的試用賬戶。

9座公園連線 新北公園玩舞日!兒童劇團陪你同樂

 ▲新北市推廣特色共融與全齡公園,落實平權、無障礙、全齡的友善環境。(圖/新北市公園景觀處提供)

者張辰卿/新北報導

新北景觀處訂於15日在林口小熊公園舉辦「新北公園玩舞日·帕克製造機」,特別編創「公園玩舞」8拍舞步,以特色公園舞拉近都市人與人的距離,號召大家一同歡樂慶祝。為了推廣特色共融與全齡化公園,也同步連線另8座公園,五股芳洲公園、板橋環河公園、永和仁愛公園、新莊頭前運動公園、新店馬公公園、樹林景觀萬坪公園、汐止星際遊戲場及中和錦和運動公園,一起健康舞動。林口小熊公園現場除了贈送冰棒,完成闖關遊戲還可兌換「帕克尋寶包」,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當日於主場地林口小熊公園邀請「如果兒童劇團」、「身聲跨劇場」和「天馬戲創作劇團」等高人氣團隊現場表演。如果兒童劇團演出知名格林童話《布萊梅樂隊》,天馬戲創作劇團裝扮成蟲蟲造型帶動跳,身聲跨劇場則以「希望之翼」為主題演出,跳脫舞台展演形式與大小朋友近距離互動,歡迎大人小孩都一起來同樂。

 ▲15日將在林口小熊公園舉辦「新北公園玩舞日·帕克製造機」。(圖/新北市公園景觀處提供)

除了精彩豐富的趣味表演,更將公園塑造為大型樂園,規劃闖關遊戲及體驗工作坊,像是公園主題闖關活動、自然媒材的手工藝體驗,其他8座公園也有不同主題的工作坊,皆採現場報名,帶領大小朋友們在公園參與活動共同學習、玩耍,一起「來新北,玩公園」。

新北景觀處表示,公園作為都市民眾休憩的重要場所,與許多人的生命時刻牽絆在一起,新北市特色共融與全齡公園更不同,公園不再只是處在城市懷抱中靜謐的綠地,更是落實平權、無障礙、全齡的友善環境,邀請民眾明日一起到公園加入帕克製造機,開啟人們對公園無限的想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