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明華/新北報導
剛過九九重陽節,但現在台灣的老人圖鑑包括福利政策、年金政策與養老長照政策,真能讓現在及未來的長者活得有尊嚴而安心嗎?對此,新北市永和區議員候選人3號蕭蒼澤律師,提出他的觀點:
▲小彬彬-温兆宇(右)也來為蕭蒼澤加油打氣。(圖/蕭蒼澤競總提供)
第一點、政府不同社保不銜接,收保費不給年金:蕭蒼澤說,職業變動是社會常態,但目前各種社會保險(公保、軍保、勞保、農保)分立,分別計算退休年金給付,導致許多國民因為職業變動,不同社會保險無法銜接,雖然繳了勞保、又繳了公保,但因年資不能接續,導致許多人雖繳了勞保費公保費,但最終卻二者都落空,無法領取每個月的年金給付。只能領取一次給付。其實政府應該修法,讓勞保、公保的年資及所繳的保費,兩者可以「分別計算合併給付」,讓因職業轉變,而投保不同社會保險的人,也可以領取每個月的年金給付保障才合理!
第二點、老人居住問題:台灣居住問題惡化,對貧困老人居住狀況也造成嚴重影響。貧窮老人想租房租,卻租不到房子!因為民間不願意把房子租給老人,怕老人有發生意外,造成屋主的困擾。也怕老人沒有固定的收入,無法穩定交租金!
蕭蒼澤表示,雖有自用住宅的老人家,居住條件也未必良好。台灣平均的住宅興建年數為三十五年。老舊房屋很多公寓式的沒無障礙設施規劃,讓許多老人上下爬樓梯極不方便,容易發生意外。沒有裝設電梯,對失能老人及殘障人士而言,這個垂直障礙形同拘禁,嚴重影響其健康!社會住宅不足、都更牛步化,讓這些困境逐漸擴大。
▲蕭蒼澤接受媒體採訪畫面。(圖/蕭蒼澤競總提供)
第三點、長照財源最重不足,蔡政府卻拒絕實施長照保險:蕭蒼澤指出,目前台灣主要長照費用的負擔仍然是依靠家庭自己負擔,例如請照顧看護、住機構養護、或子女被迫辭職照顧父母。這些仍需靠家庭自己負擔。
而大家期盼蔡政府應學習德國、日本、韓國實施長照保險,讓政府有充足的財源可以照顧。但蔡政府已經完全執政六年多了卻拒絕實施。導致家庭困難的子女甚至要辭職來照顧失能的父母。這些辭職的中年子女,更容易淪為未來的下流老人。目前蔡政府實施的長照制度,其實真的不到25%。蕭蒼澤表示,若當選新北永和議員一定帶頭推動實施「長照保險」。
第四點、每一里設一個關懷中心:新北市各里普遍缺乏里民活動中心及里民活動空間。要將老人及弱勢、托嬰、托幼社區化,成為一個有社區化關懷的新社區。市政府的獎勵容積政策,使各里能儘速取得里活動中心等公共空間。
蕭蒼澤說到,社區化的里關懷中心,除了作為里社區預防保健、電話問安、關懷訪視、老人需要的照顧及運動設施等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功能外;里關懷中心的功能可以再擴充為如下的機能,包括里社區的長照平台,如日托中心,共餐服務。終身學習平台、甚至於社區營造的中心。這可以使老人成為對社會社區有貢獻,經驗可以發揚承,而且可以振興在地的產業。這就是「老而有用」、「有貢獻成就」健康幸福的晚年!
另外,里關懷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應該增聘一位專案的社工師來做行政管理及企劃,作為最基層「社區化照顧」的據點,並且可以充分發揮健康的老人關懷弱勢及失能的老人,發揮鄰里互助的志工精神。
▲蕭蒼澤律師平時就很熱心公益。(圖/蕭蒼澤競總提供)
五、 新北永和老人圖鑑,新大同社會的夢想:我們攏會老,吃老要怎樣?少年納稅金,吃老領年金的老人年金政策。立法院推動老人年金,從老農津貼到敬老津貼、到勞保年金化、國民年金制度逐步實現,但仍有許多尚未完成。
蕭蒼澤表示,若有幸當選議員後,一定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更加落實,且關懷據點本來就應該建立在有長照保險及有充足的長照財源的基礎上,可惜蔡總統就職已六年多,卻蹉跎歲月,新北幅員廣大也難以落實,若讓永和及各區恢復自治,一定有更好發展空間,而不是上令下從的官派區長。
蕭蒼澤最後認為,台灣的托老圖鑑,目前有相當大的比例仍然是辛苦而沒有尊嚴。 剛過重陽節,除了祝福長者都能平安健康快樂外;他也要呼應禮運大同篇,留給我們的「台灣老人的未來圖鑑」,打造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新大同社會」。
觀點/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牽動美中台三方敏感神經 各方擔心恐將台灣推上戰爭邊緣
文/張喬
連日來,各大主流新聞媒體都出現了「攻台」字眼,包含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德伊上將警告「中國可能在2024年之前武力犯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公開表示北京希望大幅加快攻台的時間表;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也提及中國在等攻台的「時機成熟」;而法國主流媒體「重點周刊」(Le Point)近期的封面故事更以「另一次威脅……台灣警戒」為標題,整本刊物中分成3大篇報導探討台海關係,20頁的篇幅提到包含「高雄可能是中國進犯首要目標」、「台灣人面對威脅正逐漸覺醒」等內容。
從國內外媒體的種種分析報導中,不難看出台灣已經走向戰爭前沿,然而目前的緊張情勢,究竟是誰造成的?
就在兩岸情勢益發動盪的風口浪尖,第11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將在10月24至27日召開,屆時預估將會有來自70個國家共約3百多位民主倡議者,齊聚台北,共同探討今年大會主題「宣告民主未來,新前線的團結之聲」。
實際的與會名單目前尚未完全公布,舉辦大會能夠為台灣帶來什麼好處或利基點也不得而知,因此可能有很多民眾會覺得事不關己,但事實上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與你我都有至深的關係。
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是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所主導的活動,今年3月初基金會會長威爾森拜訪台灣時,就宣告了第11屆大會將在台灣舉辦,而台灣民主基金會則表示會幫忙處理大會活動的行政庶務,至於國內外訪賓及媒體邀請名單、活動經費、大會議程等,皆由美方負責安排,顯見台灣民主基金會只是從旁協助。
一場辦在台灣的國際大型活動,牽動著美中雙方的敏感神經,尤其是在台海關係降至冰點的時刻,不免讓人擔心過度親美、斷絕兩岸對話,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危機?更有甚者,如此重大的活動台灣並沒有任何決定權,但卻可能得要承受後續引發的不良效應,以及戰事的威脅,種種因素不免讓人想問這場民主盛會到底「為什麼要辦?」是不是會將台灣推向戰爭邊緣。希望台灣民主基金會説清楚將明白。解除民眾疑慮。
【以上為作者觀點!本報導內容不代表本網(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