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3816

用科技擁抱房地產,JGB金箍棒讓租房管理智能化

用科技擁抱房地產,JGB金箍棒讓租房管理智能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近來租房市場正熱,自2017年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台灣租房市場搭配新的技術,逐漸趨向如同日本及歐美市場的專業化法人管理,市場預期3年內,台灣長租公寓將會發展品牌化並奠定台灣租賃市場的形象。而擁有特色房源及高質感服務的新創品牌公寓會是吸引年輕市場並引領房產科技新趨勢。

JGB Smart團隊運用成熟的雲端技術結合產業經驗,開發專為不動產產業設計的金箍棒智慧物業管理系統,讓中小型租賃物業管理業者透過每個月支付費用的方式,即可享有最先進且有效率的管理平台。

▲JGB Smart打造智慧租屋管理系統,屢獲新創大獎。(業者提供)

據悉,JGB Smart推出以來,屢屢在新創圈獲獎,近期也受邀在MeetTaipei參展。JGB Smart創辦人田智娟指出,該公司系統是大幅減少租屋流程的重複溝通衍生不必要的訊息落差造成的效率不彰。

她形容,餐廳點菜常常用一套管理系統,服務人員只要利用手上的平板,直接下單,後台廚房馬上就能接收到客人的點單,大幅節省從服務人員到後臺廚房的工作時間,而JGB Smart可以想成租屋過程中,從物件行銷、帶看、簽約、租客搬入、租客住宿中、租客搬離等,每一個流程的工作人員訊息同步接收,在物件管理系統流程,從房東、租賃公司、房仲、租客,每一個環節都提高資訊的透明度,大幅減少運營成本及人力。

田智娟比喻,從一站式管理角度出發,主打可透過高度自動化機制,完善租賃物業管理的工作流程,搭配雲端服務以戶數計費的彈性付費模式優點,降低中小型租賃物業管理業者的營運成本。

田智娟指出,其管理系統功能除基本的房源、租約、租金、修繕管理和點交點退外,還可搭配智慧門鎖、智慧電表使用,並且擁有總覽儀表板,尤其後台可以自動生成報表,房東需要的數據可以自動呈現,讓代管業者每月就省了1/2做報表的重複工作,管理更輕鬆。

▲房產科技甜心田智娟讓租房管理更Smart。(業者提供)

此外,金箍棒智慧物業管理系統支援多語言介面,當外籍人士有租屋需求及外籍人員宿舍,也能輕鬆了解租約內容、降低雙方溝通門檻。

據悉,JGB Smart推出以來,屢屢在新創圈獲獎,近來JGB Smart也與台灣多家科技大廠合作,利用軟體與硬體的串接解決用戶真正的需求痛點,並整合AIoT、5G、大數據分析等生態系統,為台灣產業打造未來智慧城市,開拓國際市場的新商機

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 促立法改善汽車暴衝問題!

▲圖: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日前召開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會中討論相關的交通安全議題,並共同為社會大眾打造安全的交通環境而努力。(圖: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提供)

記者周蘭君/採訪報導

以宣導用路人更安全美好的環境為宗旨,幫助用路人跟駕駛人可以出門在外平安開心,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日前假土城全國宴會館召開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會中討論相關的交通安全議題,並共同為社會大眾打造安全的交通環境而努力。

▲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創辦人吳雯怡表示,日本已於2019年開始強制458萬輛舊車要安裝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對於交通事故發生獲得相當程度改善,故希望政府也可以更加重視汽車暴衝造成的交通危害,以立法補助安裝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的方式。(圖/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提供)

本次的會員大會以推行政府立法補助保護馬路用路人為主題,持續推廣相關交通安全的工作。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創辦人吳雯怡表示,現今交通安全事故問題頻傳,根據統計交通事故受傷平均每4起就有1起為油門當煞車誤踩之事故,為避免類似事件一再上演,日本已於2019年開始強制458萬輛舊車要安裝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對於交通事故的發生,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反觀台灣並無類似的作為。所以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期望為大眾打造安全的交通環境,將事先防範總比事後保險理賠更重要的觀念傳給駕駛人,也希望政府可以更加重視汽車暴衝造成的交通危害,以立法補助安裝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的方式,讓所有用路人可以開心出門,平安回家,讓希望樹就像一棵大樹一樣守護著駕駛人及用路人。

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創辦人吳雯怡,本身也是S STOPPER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的發明者,秉持生命誠可貴的理念,以「安全油門煞得住 守護全家都幸福」為訴求,希望這樣的車輛安全系統,能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修正駕駛的不良開車習慣,達到安全駕駛的目的。吳雯怡表示S STOPPER安全系統是屬於多功能提前抑制輔助安全系統,在開發時就已先行針對油門使用不當所造成的事故進行研究,並將所有意外發生的特徵與大數據進行比對,透過電腦大數據主動偵測學習記憶正常駕駛模式,當系統辨識到誤踩動作時,會啟動保護抑制油門暴衝,更能主動提前警示(蜂鳴聲響)駕駛人此刻踩踏油門的行為,達到提升行車安全的目的。吳雯怡強調,「S STOPPER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已獲得ARTC國家車輛研究中心的國際認證報告,並取得台、美、日、中、英、德、加、澳等國的新型發明專利,適用於所有輕型車到小貨車,電子油門之車款,以及汽、柴油、天然氣和油電混合車款,安裝不會影響原廠定速功能與渦輪系統,並對應100種以上車型,安裝容易。

▲新北市議員林金結也到場來致詞,以行動支持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圖/希望樹交通安全促進會提供)

政府有義務去防範未然,營造安全的交通環境,事實上車禍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如何去補足車輛原廠安全系統的不足,讓油門誤踩抑制加速器這類輔助安全系統,可以成為汽車的標準配備,是現今社會應該要重視的議題。

清新香甜的「舞賽」檸檬汁!26歲青農林憶茹棄台北高薪工作 返鄉傳承部落母親的愛

▲(圖/取自Ig: wusaylemon)

記者 藍振睿/綜合報導

如果有機會去一趟東部,當地人都會推薦一定要買一罐檸檬汁喝喝看!而在台東地區,最近有一家「舞賽檸檬號」小有名氣,因為飲品皆使用自家栽種有機無籽檸檬,及親手熬煮的天然蔗糖,無添加色素、香料,提供最天然的風味,融合花東原住民小農自種的作物進行搭配。

▲(圖/取自Ig: wusaylemon)

舞賽檸檬號的老闆是年僅26歲的青農林憶茹,為何她願意留在家鄉打拚?她解釋,「舞賽檸檬」來自阿美族部落,「舞賽」是阿美族家族傳承下來的族名,「我的媽媽(舞賽)8年前因為要照顧鄉下年邁獨居的外婆,辭去北部板模工作,回到東部一邊照顧人、一邊求生存。」而恰好林憶茹的外婆擁有一片美麗、優渥的土地,且依賴著一條天然山泉水,相當適合栽種檸檬,「因此媽媽在2017年積極參與農民學院課程,學習有機栽培技術。」她接著說,「在不破不污染祖先傳承的保留地為前提,自製天然酵素噴灑園區除害蟲,並以友善耕作、無毒方式栽種檸檬」。

林憶茹分享,「媽媽非常認真、努力,她全心投入果園,白天除草驅蟲,晚上澆水灌溉,在2019年申請了有機認證,經過三年的轉型期,最後轉型成功,取得有機認證!」而林憶茹是第三代青農,談及願意返鄉的原因,她不捨說道:「媽媽的檸檬,常常在收成後,找無銷售管道,只能任由成熟的果實,慢慢腐爛成肥料,或是賤價販售給鄰近的市場及攤販,賺取少的生活費。」孝心滿滿的她才因此放棄台北高薪工作,決定回鄉幫忙,將媽媽的檸檬宣揚出去,於2022年4月成立「舞賽檸檬號」,自豪地把媽媽的名字做為品牌的商業登記。

▲(圖/取自Ig: wusaylemon)

接著林憶茹開始研發舞賽檸檬與花東在地特色農作物,相互配合混搭成新飲品的可能性,未料在2022年初時,果園檸檬全數遭竊,導致這半年來都無法提供服務,「但我們不灰心!」隨後他們重振旗鼓,就為了提供最高的品質與最好的服務,於是下半年,舞賽檸檬號又復出,希望帶給民眾最美味新鮮的檸檬汁。

其中主打的「舞賽檸檬汁」是整顆檸檬連皮帶果肉製作,第一口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檸檬香,還可以補充檸檬完整的維他命C,每一口都可以品嚐到清新與愛;「水果泡泡飲」更是小朋友的最愛!當洛神花遇上檸檬片、有機花草與氣泡水,碰撞美妙滋味,喝完後嘴裡會充滿香氣及回甘滋味;「手打檸檬茶」使用花東小農自種茶葉搭配檸檬,用人工捶打檸檬片,及冰塊來釋放檸檬清香味後添加茶底,好喝,之外還提供視覺及味覺上的享受。

▲(圖/取自Ig: wusaylemon)

舞賽檸檬號還推出部落隱藏版:「舞賽特調」、「微醺莫西多」以蘭姆酒混搭檸檬汁搭配氣泡水、檸檬角及自種的有機薄荷葉,杯口再抹薄薄一層鹽巴,酸甜口感帶點微醺,是部落族人夏天消暑必喝調酒。

林憶茹的堅持與努力,讓舞賽檸檬號獲選成為亞洲最大原住民音樂盛事《PASIWALI音樂節》的攤位,她表示:目前主要是透過市集、網路販售,未來希望能有實體店面,形塑在地品牌,讓大家都能喝到來自部落與母親的好味道。

訂購網址:linktr.ee/wusaylemon

訂購電話:0970 789 413

※【新頭條-Thehubnews】提醒您:未滿18歲請勿飲酒  開(騎)車不喝酒 喝酒不開(騎)車!※

讓孩子長期受益的四個沉浸式語言學習優點

讓孩子長期受益的四個沉浸式語言學習優點

三藩市–(BUSINESS WIRE)–(美國商業資訊)–以下意見文章由Novakid聯合創辦人及語言研究及方法部總裁Amy Krolevetskaya撰文:

學習外語是兒童整體發展的重要部分,也是課外活動的首選活動之一。

然而,在眾多的學習方法中,哪種才是達到能說一口母語般流利的英語的最佳方法?

研究人員一致認為,經過多方研究且證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沉浸式語言學習法

沉浸式語言學習法是一種讓學生「沉浸」在目標語言中的方法,透過學生周圍的一切事物,讓他們自然學習到這種語言。

若想要沉浸在一種語言環境中,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必須前往以這種語言為母語的國家。 即使這種方式絕對有助您的學習,但是您不必一定要大費周章搬家到另一個地方才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在家中學英語也可以有多種方法達致「全沉浸式體驗」:從完全以英語授課的語言課程,到語言學習結合學校科目的 CLIL(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

Novakid 線上英語學校開發出一種著重於發展兒童英語會話能力的學習方法,這就是為什麼所有課程只會以英語為母語的老師採用全英語授課。 我們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為小朋友提供全沉浸式的語言學習環境。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什麼?沉浸式語言學習法如何影響學習過程?

兒童的大腦最適合沉浸式語言學習法。

由於兒童的大腦遠較成人的大腦更有靈活性,因此最適合全沉浸式語言學習法。

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對一百萬名英語人口中三分之二的人進行了一項 大規模實驗。 根據這份資料,科學家們開發出一個預測模型,可以預測達到一口流利的英語所需時間,以及開始學習的最佳年齡。

他們發現,第二語言學習的關鍵期會出現學習停滯期,接著就是學習效果持續下降。 這個下降情況通常出現在 18 歲以後。

然而,為了能達到完全流利的目的,學習外國語言的過程最理想是能在 10 歲以前開始,而且是使用全沉浸式語言學習法。

眾所周知,兒童的大腦像海綿一樣,可大量吸收資訊,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可以非常輕鬆地從周圍環境中自然學習到發音、字彙及文法等,而成人則必須要連續很多堂課的練習才能達到相同效果。

一舉兩得的優點:CLIL 是達到精通英語及學習其他學科的最佳方法

CLIL(內容和語言的整合學習)有各種不同的種類,從每週僅包括一堂課堂,到幾乎包含整個課程的一半不等。

這種方法對於學習第二外語的學生有許多優點。 兒童不僅學習到語言,同時還以這種語言吸收新知識,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聆聽概念解說、使用他們的母語形成與這種語言的連結、反思及討論這些概念。 這些過程無疑地能讓兒童開始以這種語言進行思考

Novakid 的 CLIL 教學法應用於「虛擬探險家」(Virtual Explorer)課程中。「虛擬探險家」 課程包括了 60 個主題的虛擬旅程,帶領小朋友去世界上最精彩好玩的地方。 在這些課堂中,小朋友會與老師一起探索世界,並且以英語進行討論。

沉浸式語言學習法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捷徑

接受沉浸式學習英語課程而精通中英文的兒童,在日後學習其他語言會比只說一種語言的同學要輕鬆許多。

也許在邏輯上而言,發展學習第二外語的能力也許也適用於學習第三種或第四種語言,科學證明,說兩種語言的人和只說一種語言的人的腦部活動模式也有某些明顯的差異。

我們的大腦結構在接觸到各種事件時,可能產生一種名為「事件相關電位」的微弱電壓,我們視這種電壓為記錄大腦活動的波段。 其中一種事件相關電位就是 P600,這與說母語人士處理語言有關。

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在 2017 年做的一項 實驗證明,雙語人士在學習一種新語言時,他們的大腦在第一天結束便顯示 P600 峰值,而只會說一種語言的人士要一直到一個星期結束時才會顯示出這種活動。

結交新朋友的絕妙方法!

兒童不僅在語言流利度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們還可表現出較高的寬容度、文化敏感度,以及開放的世界觀。

透過沉浸式語言學習法,學生會不斷接觸到目標語言的文化,因此逐漸習慣與自己文化迥然不同的真實情況。 90 年代有一項對一群母語為西班牙語及英語語言的 4 年級小學生一起參加語言藝術課程並為期一年的 研究

結果顯示,除了改善語言能力之外,他們開始瞭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同時,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開始與西班牙語背景的學生交朋友,西班牙語母語的學生也交了許多以說英語為母語的朋友。

這項研究指出,建立多文化意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透過社交及共同學習的間接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可以 「促進不同背景學生之間的接觸及認識,進而產生社會地位平等感,避免人為干涉,並且享受所處群體的彼此支持。」

當無法與其他語言的當地人直接接觸時,沉浸式課程仍然提供持續性的文化內容,可激發學生擴大探索的動機,瞭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協助他們順利成為多元文化群體的一份子。

沉浸式課程不僅提升語言的知識,還能提供以下的優點:包括促進腦部發育、提升「軟」實力,以及可進入其他群體的門戶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成為未來真正的全球公民所需具備的所有要素!

關於作者:

Amy Krolevetskaya

共同創建人暨語言學研究與方法部主任

Amy 擁有超過 20 年的教學經驗(包括實體課程及線上課程)。 她為 Novakid 的數位式隨選線上英語課堂開發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方法,以及 360 度虛擬旅遊、趣味遊戲以及創意家庭作業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有新奇、生動的課堂體驗。

Amy 曾經在全世界不同的國家教授英語,教學經驗超過 20 年(包括實體及線上課程)。 她開發了 Novakid 課程內容,專門針對 ESL 學生所面臨的獨特需求及困難所設計,尤其是兒童。

Amy 擁有 Keene State College 的社會學學士學位,以及 New England College 的組織管理及會計的碩士學位,這兩所學校都位於新罕布什爾州。

Contacts

Dominique Harmse, PR Manager

[email protected]

穩居紡織龍頭地位 儒鴻以堅強實力再奪金貿獎

▲儒鴻自成立以來40多年從未出現過財報赤字。(圖/經濟部國貿局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創立於1977年的儒鴻,久居臺灣的紡織股王地位,除了吃下Nike、UNDER ARMOUR、lululemon等國際品牌的代工之外,到目前為止40多年來財報從未出現過赤字,更是上市櫃公司的奇蹟,能夠有如此亮眼的營運表現,與董事長洪鎮海的高瞻遠矚有相當大的關係。

「強大的研發能力是儒鴻不敗的秘密。」洪鎮海指出,儒鴻每年都投入大量經費及人力在新布料的研發上,研發人員超過百名,因而才能每年開發多達3千多種以上的新布料,以及每天平均更有350件的新樣衣出爐。無論是技術深度或滿足客戶需求的速度,儒鴻都讓同業難以望其項背,無怪乎能連續獲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金貿獎的肯定。

以近年來相當熱門的智慧衣來說,儒鴻早在2010年便投入千萬元啟動研發,並且鎖定了醫療市場的需求,透過智慧衣量測病人呼吸心跳的智慧功能,節省醫護人員的負擔,超前部署的思維一舉拿下有科技業奧斯卡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除了專注研發之外,儒鴻也透過與上游原料商及下游客戶共同合作開發的模式,打造出獨特的一次性購足服務,創造利基市場,避免與同業削價競爭;另外也積極培養成衣設計師,協助客戶發展成衣品牌或市場,逐步提高ODM的比例,增加產品獲利。

在生產製程的部分,儒鴻則積極導入數位科技,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最新技術,整合產業專業知識,透過產學合作改變現有耗費大量人力的生產流程,進而增加產品良率及人均產值。種種努力都反應在業績表現上,2021年出口實績成長52%,在紡織領域領先群雄,成為金貿獎得主,紡織龍頭的地位短期之內相信是難以撼動的。

科技導入運動選手真人動作再現 中華健兒「眾人之光」4DNFT閃亮登場

▲運動X科技X文化的跨界合作,「眾人之光」NFT登場。〈圖/成大運科中心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每當國際運動賽事舉辦時,披上中華隊戰服登上世界舞臺,為臺灣爭光的運動選手們,都會成為鎂光燈的焦點。運動員的生涯很有張力,留下體能與技術最佳狀況,是多數運動員的心願,特別是首創導入科技的4D動態影視創作,更是難能可貴。「我們希望能透過最新的科技,不僅是將選手的最佳身影,更是捕捉真人動作保留下來,為運動生涯留下完整的加值記錄」;成功大學運動科學中心林麗娟教授表示,「眾人之光」4DNFT–中華隊團結永恆版的誕生到完成,除了保留選手的真人動作外,亦是值得收藏的數位藝術品,頗具意義。

本次是體育運動的創新實驗計畫,由文策院與工研院共同營運的「IP內容實驗室」發起,成大運科中心的「AIoT運動大數據產學聯盟」整合運動員、運動資源,與執行後續的運科公益活動。由於是首創的想法,初期二個執行單位連結認同「科技創造未來內容」、「勇於容錯」、「具共益精神」計畫初衷的團隊,先期共同無償投入從新媒體藝術、區塊鏈、運動、數位行銷的資源整合,歷時一年集結各方力量及資源跨域完成全臺獨一無二運動、科技、藝術結合的動態人物模型”眾人之光”4DNFT系列作品。


▲感謝產官研各單位,共同支持推動運動科技創新應用。(圖/成大運科中心提供)

在執行計畫初期最大的挑戰,是尋找有意願參與的運動員。因選手們多關注於訓練及出賽,對於陌生的區塊鏈、NFT,需要轉換成運動員較能理解的用語,溝通了解NFT的風險,是計畫初始就遇難關,但在「空手道小清新」文姿云、「羽球王子」王子維、拳后林郁婷率先響應後,同時也獲得財團法人體育運動發展促進基金會的支持,陸續有「舉重精靈」方莞靈、「台灣蝶王」王冠閎、雪橇林欣蓉、「湯包」湯智鈞、「飛靶好手」楊昆弼、「跨欄女神」謝喜恩等9位知名國手參與,共同嘗試這個創新科技導入影視製作,讓一切想像都落地執行變得可能。

林麗娟教授強調:「『眾人之光』4DNFT是一個實驗計畫,我們嘗試找出一個適當的模式,成為另一個支持運動員發揮專長自我經營的平台」;也感謝各跨域團隊在規劃時,不僅考量到動作內容的難度與真實性、亦須具創新收藏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及選手的表現,更能產生類似「球員卡」的價值堆疊。對選手來說,這是職業生涯外的多元附加意義,除了留下珍貴真人動作身影外,還能有機會擴展收入來源,讓退役後的生活有基本保障。

「希望這次發行的『眾人之光』4DNFT只是一個起點,發行作品也不侷限於NFT而已,期待有更多運動員加入數位甚至元宇宙等未來的發展」。林麗娟教授表示,運動選手發行NFT是幫自己創造永續價值,這個動態的類球員卡可作為愛好者安心購入收藏,期待未來陸續開發出NFT的數位賦能,可作為選手運動生涯的支持、明日之星的培訓、經典賽事的紀錄等各種應用,甚至隨著科技發展,推出不同形式樣貌,優化專業運動員的職涯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在未來性上更期望成為元宇宙Web 3.0產業跨域、運動跨界合作的新亮點。更多資訊:請參考「眾人之光」4D NFT 官方網站:https://twglories.4dnft.tw

智邦啟動竹北AI園區建置計畫 以高效率新品預約下屆金貿獎

▲智邦是金貿獎「新興市場拓銷貢獻獎」得主。(圖 /經濟部國貿局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988年成立的智邦科技,是全球網路通訊設備研發、設計與製造的重要大廠,多年來為世界知名網路服務供應商、雲端服務平台、電信商等大廠客戶提供先進、優質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AI、5G以及邊緣運算等網通設備。除了立足臺灣之外,智邦也陸續開枝散葉於北美洲、歐洲與亞洲等13個據點,尤其在中南美洲更是大有斬獲,也因此拿到了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之金貿獎「新興市場拓銷貢獻獎」。

智邦科技說明,我們的產品線涵蓋資料中心交換器、智能網卡、電信機房核心路由器、5G 行動基地台回傳路由器、城域和企業級交換器、家用寬頻接器、戶外與室內無線基地台與智慧生活裝置等,全球員工達5千5百多位,同心協力在2021年寫下新臺幣596億元的營業額佳績。

為了深化新興市場的經營,智邦集團也參加了台灣精品獎海外行銷活動,透過政府與企業的合作,將自身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AI、5G、邊緣運算網通設備等產品推往海外。不僅如此,智邦也是2019年首家響應政府台商回流政策的企業,一舉創造近2千個就業機會。

智邦科技表示,「深耕台灣、拓展全球」是智邦的發展方向,為了符合國際客戶的要求,智邦在近年也積極在製程上進行升級,透過去除不必要的步驟等方式,做到降低用電、減少碳排的效果,並以2030年整體減碳達50%、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目前的製程優化升級已經可以達到用電量減少70%左右的程度,對於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智邦也不吝在各種場合分享給其他領域的企業。

展望未來,智邦已在今年7月啟動竹北AI園區建置計畫,打造集團創新研發與智慧製造中樞,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率的新產品導入服務,相信新廠落成之後,將會為智邦的出口實績帶來更多挹注。

後山小調∕寫太原堂《温貴長公派下家族史》有感

温姓家族史電子書封面。(圖∕彭偉中設計)

温家不是名門望族,只是平凡家族,我們編寫冷門但意義深遠的家族史。

2022年清明節起,我們著手重修已經有70年沒有更新的神祖牌(或神主牌),沒有想到因為參與其事,發現一、兩百年來祖輩很多的人、事、物,只有口耳相傳,並未留下文字紀錄,有些事實並不明確,追查起來顯得困難重重。

後輩子孫追思祖先,連牌位都未適時校正更新,覺得有愧於心,於是幾位晚輩老年宗族,一頭栽進重修神祖牌既繁且雜的重要任務,更進一步擴大撰寫家族史,除了計畫推出紙本,更因應時代變化發行電子書,至少留一段可供查考及傳承值得懷念的家族歷史。

神祖牌除了更新補正,過去妣孺人只有姓氏,我們特別把近代妣孺人姓氏加上名字,一則尊重婦女,二來裔孫容易分辨查證。

撰寫家族史,並沒有一定遵循的型體模式,拜科技網路興起,親族成立的Line群組,以及提供日據時代大批家族户籍謄本可供參考,除了發輝最大的族群聯繫功能,也在人物查證、記錄等工作,有著很大的助益。

除了重修神祖牌,我們把30位1930年間,從新竹湖口遷移後山奮鬥的袓輩列為《30鬥士》英雄榜,追思感佩先輩的事蹟。

我們也請每個家族翻箱倒櫃找出老照片,從《家族容顏》看圖寫故事,從沉寂記憶深處喚起家族追思祖先的情懷,故事精彩,人物樸實,内容逐漸豐富。

照片也進展到最新的生活狀況,侄孫輩創業有成,取得博士學位,甚至最近出國参與國際運動大賽榮獲大獎等,都在家族史頁紀錄之列。

「花囤女」即養女,在家族佔有重要之一席,清查至少13位之多,花囤女温陳李妹的故事,我也曾經記載於口述歷史的家族史頁之中。

繼二十年前家族組團到廣東尋根後,我們還推出《世祖足蹟尋訪》活動,以來台列祖祖居地新竹湖口新豐一帶為範圍,心存感念地首次踏上祖輩居住之地。

1930年代,是家父背著神祖牌和家族到後山墾荒闢地,追求生活新天地,沒有想到92年後,我也背著重修神祖牌從後山回到山前,護送給住在苗栗的兄弟祭祀,近百年的時間推移,兩、三代之間的生活變化和遭遇,背負神祖牌的時代背景,已不可同日而語,但追思祖先的心情並無二致。

在寫家族史、重修神祖牌的過程中,我們也舉辦《重陽敬老》慰問家族80歲以上長輩的活動,因此聽到了新世代的哀怨陳訴!外甥女說:舅舅,我們也很想回娘家拜祖先,可是因為有嫁出去的女兒不宜祭祖的說法,我們也不方便回娘家拜祖先。

針對嫁出去的女兒,過去的奇異傳統習俗,我們覺得百思不解,隨即在家族會議嚴肅呼籲,祭祀追思祖先當然是裔孫應該有的虔誠態度,豈可阻止?至少温家應該竭誠歡迎嫁出去的女兒等人回娘家祭祖,其實,現代人祭祖機會越來越少,祖先有人拜,套上俗話「有拜有保佑」,歡迎都來不及呢。

重修神祖牌,撰寫家族史,都是繁雜的重大工程,感謝家族的認同與支持合作,更謝謝我的好友老同學彭偉中兄,長時間全力編輯電子版家族史,《温貴長公派下家族史》紙本即將出版。(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温富振)

富士軟片商業創新亞太公司推出整合通訊解決方案、革新工作場域技術

富士軟片商業創新亞太公司推出整合通訊解決方案、革新工作場域技術

全方位商業通訊解決方案Work:Sphere,整合視訊、語音和協作工具,助力亞太區企業的成長

新加坡2022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富士軟片商業創新亞太公司(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Asia Pacific)今日宣佈推出一站式整合溝通解決方案Work:Sphere。該方案與*1Fu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c(FTI)、Newline、ViewSonic、Jabra、Reactive Suite、Microsoft Teams和Zoom等知名夥伴合作,實現無縫連線、改善客戶體驗,並提高員工的參與度。

Work:Sphere滿足家庭和辦公環境等地點對整合式連線的增長需求,優化遠端和現場體驗,旨在提供無縫連線、有效協作和端到端整合服務三大優勢。

  • 無縫連線
    使用技術結合空間、人和知識,打破辦公室和虛擬會議間藩籬。
  • 有效協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透過先進的語音和視訊系列工具、讓會議更具參與度,並搭配協作軟體、實現即時連線通訊。
  • 端到端整合服務
    提供全方位諮詢、客戶支援和技術專業,超越您的業務需求。

富士軟片商業創新亞太公司總裁Masatsugu Naito表示:「儘管疫情造成了大規模的破壞,但它也改變了我們的思維、工作和溝通方式,使無論身處何地都要保持業務連續性與生產力。我們很高興與大家分享我們新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Work:Sphere,它可以協助客戶輕鬆適應、採用和進化混合工作模式。我們攜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共同努力釋放您的潛力、促進業務成長,以實現無縫、無障礙溝通。」

現在,所有企業將能夠獲得一套統合的工具和解決方案,包含四種工作空間選項:個人辦公桌、小型空間、4至8人會議室和8人以上會議室,每一種都能解決他們的具體需求 ,再也不需要花費許多時間研究各種供應商、使用不同協作工具與軟體。

Work:Sphere支援各種不同工作場域
Work:Sphere支援各種不同工作場域

1. 個人辦公桌
為個人辦公桌或家庭辦公室提供混合式會議所需的相關工具。
配備23.8吋互動式螢幕、廣角攝影機、全向麥克風、耳機以及協作和視訊會議軟體。

2. 小型空間
為小型團體的臨時會議到非正式會議,提供順暢對話的工具。
配備23.8吋互動式螢幕、全室超廣角攝影機、全向麥克風、會議電話揚聲器以及協作和視訊會議軟體。

3. 4至8人會議室
空間更大,混合式會議需要更佳品質的視訊會議和協作工具。
配備65吋互動式螢幕、全室超廣角攝影機、全向麥克風、會議電話揚聲器以及協作和視訊會議軟體。

4. 8人以上會議室客戶可透過完整的語音、視訊和通訊軟體提升會議體驗,實現無縫、不間斷的討論。

配備75吋或86吋互動式螢幕、全景攝影機、全向麥克風、會議電話揚聲器以及協作和視訊會議軟體。

有了Work:Sphere,用戶現在可以一套整合式辦公通訊解決方案提高生產力、有效管理成本。Work:Sphere詳細訊息,請造訪https://www.fujifilm.com/fbsg/sgp/worksphere

*1 – 請向您當地的富士軟片商業創新亞太公司辦事處查詢是否已提供該解決方案。

關於富士軟片商業創新

富士軟片商業創新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公司,致力於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業務持續提供創新,通過數位轉型(DX)有效利用資訊和知識,創建令人滿意的創新工作場所。自1962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已開創諸多領先技術並累積豐富的專業知識,旨在建立一個能鼓勵發揮個人創造力的環境,以發揮組織最大優勢。該公司主要研發、製造和銷售世界領先的工作流程解決方案、IT服務和列印設備,如多功能事務機(MFP)。我們還提供業務流程外包(BPO)服務,並對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提供營銷和支援。

2021年4月1日,該公司更名為富士軟片商業創新。這不僅是名稱的變化,更體現其繼續成為一家始終追求商業創新的公司的承諾。

https://fujifilm.com/fbglobal

 

酒容難掩男酒後騎乘微電車 遭保警依法送辦

▲高嫌酒後騎乘微電車。(圖/台北市保安大隊提供)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大隊第一中隊員警於111年11月7日8時30分許執行巡邏勤務時,在文山區木新路三段發現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高姓男子,外觀明顯酒容,遂對高男實施盤查,經酒精測試器檢測酒測值為0.26MG/L,逾法定標準值,除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3條第2項製單舉發外,並依刑法公共危險移送轄區文山第一分局偵辦。


▲電動自行車合格標章將於監理機關登記後改掛車牌。(圖/台北市保安大隊提供)

立法院今(111)年4月中旬將電動自行車等正式列入監理機關納管範圍,並更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高男於本(11)月7日8時30分騎乘微電車當代步工具返家,途中因其面帶酒容遭員警盤查,全程配合員警實施酒測,惟高男酒後騎乘微電車為警查獲,終究面對酒後駕車法律追訴刑責。


▲電動自行車將改名為「微型電動二輪車」,列入監理機關納管。(圖/台北市保安大隊提供)

保安警察大隊呼籲「微型電動二輪車」是屬於以電力發動的「動力交通工具」,只要酒後騎乘微電車就可能會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甚至觸犯刑法第185之3條刑責,千萬不要以為只是騎乘簡單輕便的代步工具就不會違反規定;再次提醒民眾,酒後切勿心存僥倖而駕車上路,萬一肇事致人傷亡終生後悔莫及。

GIC 2023廣邀天下英才參加Living Assistance Robot Contest

競賽旨在幫助殘障人士圓夢獨立行走

東京2022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總部設在東京的Global Innovation Challenge Executive Committee(以下簡稱「GIC Executive Committee」)欣然宣布,Global Innovation Challenge 2023 Living Assistance Robot Contest(以下簡稱「GIC Contest」)將於明年在日本茨城縣築波市的GIC Tsukuba Innovation Center舉辦,獎金總額達到100萬美元。

圖標: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106211/202211019056/_prw_PI2fl_rDD8D0fK.jpg

圖片:https://kyodonewsprwire.jp/prwfile/release/M106211/202211019056/_prw_PI1fl_EGqhrMv2.png

官網:https://global-innovation-challenge.com/en/

競賽將於2023年5月至6月舉辦,旨在支持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發人員,開發創新的工具,讓生活在輪椅上的癱瘓等殘障人士能夠在沒有護理人員的幫助下獨立行走(*),讓他們能夠充分利用殘餘功能。

(*) 就本次競賽而言,獨立行走的定義是,癱瘓等殘障人士在沒有他人協助或不使用輪椅的情況下能夠行走。

作品提交時間截止到2023年3月31日。主辦方歡迎各方英才踴躍報名。

詳情請見官網上的報名指南。

https://global-innovation-challenge.com/en/event_and_project/2023/GIC2023.html

競賽背景:

全世界由於衰老、疾病或事故而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援助的人越來越多。雖然看護人員和援助對象都存在精神、身體和經濟上的負擔,但由於市場不夠大,為福利領域開發機器人仍然難以獲得投資。

公共基礎設施的發展和無障礙設施的推廣,使得行動不便的人在有輪椅的情況下可以獨自生活,但在欠發達的環境中,他們的活動仍然受到限制。主辦方認為,如果有一種無論有沒有無障礙設施,都可以在室內外使用的行走輔助機器人,那麼它將能讓殘障人士的生活更加便利。

舉辦GIC Contest的目的是,通過開發創新工具,讓生活在輪椅上的下肢癱瘓等殘障人士能夠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獨立行走」,從而充分利用自己的殘餘功能。

GIC Executive Committee主席Tatsufumi Kamimura的評論:

「這將是第二次舉辦這個競賽。2021年的競賽由於新冠疫情,不得不在網上舉辦,但下一屆的2023年春季競賽將在GIC Tsukuba Innovation Center舉辦,比賽場地將類似於普通住房。委員會成員也很期待看到這次會有什麼樣的新技術誕生。我們歡迎各國人才踴躍提交作品。」

Global Innovation Challenge 2023 Living Assistance Robot Contest要點:

  • 比賽地點:GIC Tsukuba Innovation Center
    (日本茨城縣築波市中菅間877號,郵政編碼300-4242)
  • 主辦方:Global Innovation Challenge Executive Committee
    *管理上聽取了醫療福利、殘障人士運動、機器人等領域專家的建議。
  • 特別贊助商:TKF Inc.
  • 贊助商:JTB Corp.
  • 合作方:築波市
  • 支持企業:Aioi Nissay Dowa Insurance Co., Ltd.、MUFG Bank, Ltd.、SMBC Nikko Securities Inc.
  • 獎金總額:100萬美元
  • 報名費:免費

有關競賽的更多細節,請訪問。

https://kyodonewsprwire.jp/attach/202211019056-O1-TEp97bO5.pdf

影音/從蓪草紙花傳承到熱心服務 宜市中山里民高呼黃瑞添當選

記者樊德惠/宜蘭報導

熱情的里民們大喊著”凍蒜”,紛紛為宜蘭市中山里里長候選人黃瑞添來加油打氣。宜蘭知名的文化資產蓪草紙花花玉號花店,不但是宜蘭縣重要的蓪草紙花技術保存者外,更熱心公益,時常幫助清寒家庭,不但捐棺、捐骨灰罈、協助學生募款,在地方上深受愛戴。在眾多里民的鼓勵下,花玉號花店的黃瑞添決定出來參選中山里里長,11月13日競選服務處成立,許多里民紛紛趕來支持。

▲宜蘭市中山里民高呼里長候選人黃瑞添當選。(圖/樊德惠攝)

黃瑞添表示,他非常關心中山里的發展,更致力於地方的事務,但中山里也和鄰近的里一樣,缺少活動中心,他希望若能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聯合地方一起爭取設置活動中心,讓里民們有更多的權益。

▲黃瑞添夫人李麗華女士分享蓪草紙花的製作。(圖/樊德惠攝)

▲黃瑞添母親黃趙石女士現為宜蘭縣蓪草紙花技術保存者。(圖/樊德惠攝)

民眾們不但表態支持黃瑞添的參選,更表示中山里是老舊社區,黃瑞添夫妻倆平時就熱心服務,太太李麗華也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與婆婆黃趙石女士一起致力於蓪草紙花的傳承和文化藝術的保存,且夫妻倆都有足夠的熱忱、重點是找的到人,也相當的有能力,希望未來若真能當選,期望能為地方帶來更多的競爭力。

信達生物在2022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年會上公佈IBI351(KRAS G12C抑制劑)單藥治療實體瘤的臨床I期數據

 美國羅克維爾和中國蘇州2022年11月14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在2022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年會上以口頭報告形式公佈了IBI351(KRASG12C抑制劑)單藥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 Ia 期研究 (NCT05005234) 的更新結果。

報告標題:IBI351單藥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 Ia 期研究結果更新

IBI351(GFH925)是一種特異性共價不可逆的KRASG12C 抑制劑,這項 Ia 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IBI351單藥在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耐受且具有KRASG12C突變的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截至2022年7月29日,本研究共入組67例既往經過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耐受的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其中61例非小細胞肺癌,5例腸癌,1例胰腺癌。近50%的受試者既往接受過2線及以上治療,肺癌患者中37.7%基線存在腦轉移。

研究結果顯示:

  • 在55例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可評估人群中,客觀緩解率(ORR)為50.9%,疾病控制率(DCR)為92.7%。絕大部分緩解患者仍在持續治療中。低劑量組即顯示持續腫瘤緩解,最長治療持續時間已達8.9個月(450mg QD劑量組),且仍在持續治療中。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和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均未達到。
  • 600mg BID劑量組 (RP2D推薦劑量) 呈現更優的療效,在21例可評估受試者中,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別為61.9%(13/21)和100%。
  • 共5例晚期結直腸癌受試者接受了 IBI351治療,其中3例受試者達到部分緩解,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為60%。1例胰腺癌受試者,首次腫瘤評估即達到部分緩解,截止日期前仍在治療中。
  • 安全性方面,截至數據分析日,總體耐受性良好, 各劑量組未觀察到DLT事件,MTD未達到。共有92.5%(62/67)的受試者發生藥物相關不良事件(TRAEs),大部分為1-2級,最常見的TRAE為貧血、轉氨酶升高、膽紅素升高, 瘙癢和乏力。19.4%的受試者發生≥3級TRAEs,無導致死亡以及導致治療終止的TRAEs發生。

IBI351單藥在既往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耐受的攜帶KRASG12C 突變的晚期肺癌、結直腸癌及胰腺癌患者中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令人鼓舞的療效信號。IBI351單藥針對攜帶KRASG12C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單臂註冊研究正在進行中,相關臨床結果將在未來的醫學會議上展示。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表示:「KRAS作為最早被發現的癌基因之一,曾經的「不可成藥」靶點已成為目前研發的熱門方向。IBI351 (GFH925) 作為一種特異性共價不可逆的KRASG12C抑制劑,在今年ASCO年會上公佈了初步的療效及安全性數據。本次CSCO大會上更新的結果進一步顯示IBI351 (GFH925) 單藥在KRASG12C 突變的晚期實體瘤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療效。我們期待該研究有更多的積極持續的結果更新。」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在今年CSCO年會上分享IBI351臨床開發項目的更新結果,IBI351單藥在臨床Ia期展現出了令人鼓舞的療效和安全性信號,針對攜KRASG12C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單臂註冊研究也正在進行中,我們期待推進該高潛力分子的單藥和組合療法在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高發癌種領域的進一步開發。隨著腫瘤免疫治療邁入下一個台階,我們將一如既往秉持』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的使命,造福更多需要的患者。」

關於IBI351/GFH925(KRASG12C抑制劑)

作為一款高效口服新分子實體化合物,IBI351通過共價不可逆修飾KRASG12C蛋白突變體半胱氨酸殘基,有效抑制該蛋白介導的GTP/GDP交換從而下調KRAS蛋白活化水平;臨床前半胱氨酸選擇性測試,也顯示了IBI351對於該突變位點的高選擇性抑制效力。此外,IBI351抑制KRAS蛋白後可進而抑制下游信號傳導通路,有效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細胞週期阻滯,達到抗腫瘤效果。

2021年9月信達生物與勁方醫藥宣佈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信達生物作為獨家合作夥伴獲得GFH925(信達研發代號:IBI351)在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並擁有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的選擇權。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35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7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公司已有 8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 ;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 ;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 佩米替尼片,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 奧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 雷莫西尤單抗,商品名:希冉擇®,英文商標:CYRAMZA®;塞普替尼膠囊)獲得批准上市,2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21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company/innovent-biologics/。

聲明:

1. 該適應症為研究中的藥品用法,尚未在中國獲批;

2. 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均屬於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是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僱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東縣中小學田徑對抗賽成績優異 6項破大會、3項創紀錄

臺東縣中小學田徑對抗賽國中班際大隊接力賽,參賽選手奮力在場上爭取佳績。(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111年臺東縣中小學田徑對抗賽暨班際大隊接力複(決)賽,13日圓滿閉幕,共計有6項8人次打破大會紀錄、3項創紀錄,團體成績方面臺東體中高中部等校分獲各組冠軍,其中,臺東臺東高中董淳妤分別打破高中女子鐵餅及鏈球項目大會紀錄,臺東體中高中部林鈞皓、陳宜鈴則分別打高男1500公尺、高女800公尺保持8年的大會紀錄。

打破大會紀錄的包括高中女子組鐵餅決賽,臺東高中董淳妤成績37公尺35、許惠筑成績36公尺20,均破大會34公尺67紀錄。高中男子組標槍決賽,臺東高中邱紹恩成績61.66公尺,破大會56.89公尺紀錄。國中男子組鏈球決賽,長濱國東董宥呈成績37公尺43,破大會32公尺80紀錄。高中女子組鏈球決賽,臺東高中董淳妤成績43公尺65、臺東女中溫晚庭成績23公尺19,均破大會22公尺28紀錄。高中男子組1500公尺臺東體中高中部林鈞皓,成績4分22秒88,破大會4分24秒3紀錄。高中女子組800公尺臺東體中高中部陳宜鈴,成績2分28秒47,破大會2分32秒8紀錄。

創紀錄部分有高中女子組5000公尺臺東專科學校潘妤婷,成績31分56秒23。國中女子組3000公尺新港國中陳詩涵,成績14分38秒94。國中男子組3000公尺東海國中林子緣,成績11分01秒66。

國中小班際大隊接力賽,各組前三名國小A組(6年級)-東海、新生、豐榮。國小B組(5年級)-東海、新生、馬蘭。國小C組(5、6年級跨年級組隊,5、6年級學生總人數達21人以上之類型學校)—大武、嘉蘭、桃源。國小D組(5、6年級跨年級組隊,5、6年級學生總人數20人以下之類型學校)-武陵、利嘉、富岡。國小E組(3456年級跨年級組隊,3至6年級學生總人數31人以上之類型學校)-初來、岩灣、東成。國小F組(3456年級跨年級組隊,3至6年級學生總人數30人以下之類型學校)- 霧鹿、崁頂、忠孝。

國中組:7年級-育仁中學國中部、大武、新生。8年級組-東海、關山、豐田。9年級組-東海、大王、新生。

團體總錦標-高男組臺東體中、高雄市鳳山商工、臺東高中。高女組臺東高中、高雄市楠梓高中、臺東體中。國男組東海、臺東體中國中部、寶桑、關山、長濱、新生。國女組新港、寶桑、臺東體中國中部、長濱、東海、關山。國小男生組成功鎮、海端鄉、臺東市三、延平鄉、台東市四、台東市五。國小女生組海端鄉、台東市一、台東市三、延平鄉、台東市五、池上鄉。

2022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 男子短板臺灣多位選手挺進下一輪

2022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金樽開賽,參賽選手在海上奮力衝出佳績。(圖/NattawinPoksakul, WSL攝-台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2022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13日起,連續8天於臺東金樽漁港開賽,首輪賽事8個回合共32位選手進行比賽,第一輪賽事除了印尼、泰國選手,年僅12歲的本次賽事年紀最小的台灣選手侯玨羽,以及去年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臺東挑戰賽的冠亞軍選手潘海心、尤佳琦在第一輪順利挺進下一輪比賽。

14日賽程將進行男子短板QS3,000積分賽第二輪 ( Men’s QS 3000 R2 )以及女子短板QS5,000積分賽第一輪 ( Women’s QS 5000 R1)比賽,預計上午8時30分開始,包括結束巴西賽事特地趕回,同時也是2018JPSA年度冠軍的日本選手野中美波(Nonaka Minami)以及臺灣女子選手林宜臻皆將於明天登場。

13日男子復古短板表演賽部分,由藝人姚元浩領軍、前籃球選手王信凱、資深衝浪前輩吳家誌,及台東在地資深衝浪教練楊毓豪、衝浪選手洪宗佑及陳懌,共同展現衝浪短板優閒復古式風味。

臺東縣政府表示,賽事期間浪況預報為3-4呎,是微風的絕佳狀況,每一位選手有最好的機會,絕佳的浪況也提供民眾不論是在金樽海邊或是收看線上直播,都可以找到最佳觀賞角度,活動各項周邊體驗活動同時展開,現場參與「衝浪翹翹板體驗」活動民眾挑戰自己平衡感,「臺東挺好的」活動,邀請民眾動手玩創意,體驗部落文化進行月桃編織。伴隨著好天氣來現場觀賽的民眾,在賽事休息片刻就到「Surfing fast, Eating slow 金樽浪慢食集」點杯咖啡,悠閒享受美好午後,品嘗道地海洋風味美食,感受臺東獨特的慢食文化。

相關活動訊息可上網站查詢:

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官方網站:https://www.taiwanopenofsurfing.org/

臺灣國際衝浪公開賽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openofsurfing/

Instagram:taiwanopenofsurf

2022臺東旗魚季登場 金年財號獲年度鏢旗魚王獎

主辦單位頒發年度鏢旗魚王獎,第一名由金財發號以319公斤奪下。(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促銷台東縣成功鎮獨特的產業「旗魚」,臺東縣政府補助新港區漁會辦理「2022年東海岸旗魚季」,除了鏢旗魚競賽與頒獎,還有在地當季新鮮旗漁料理免費品嘗、海上鏢旗魚體驗。

成功有著旗魚故鄉的美名,東海岸旗魚季辦理至今已21年,鏢旗魚帶來的不僅經濟效益,更具有漁業文化的傳承意義,旗魚季最重要的就是鏢旗魚競賽,分為最大尾組和最多尾組,今年計算比賽成績自10月5日到11月7日,賽期34天,競爭戰況激烈,最終奪冠者在11月7日出爐,12日由縣長饒慶鈴及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頒發年度鏢旗魚王、最多尾獎,其中,鏢旗魚最大尾組第一名金年財號(319公斤)、第二名益泉號(294公斤)、第三名明德號(227公斤)。最多尾組第一名榮吉2號(共10尾)、第二名益泉號(9尾)、第三名金隆勝號(6尾)。

饒慶鈴表示,每年十一月當東北季風吹起時,正是台東旗魚最肥美豐腴的季節,旗魚是東部海域特有的洄游性魚類,台東縣成功鎮新港漁港是旗魚最主要的漁獲港口,旗魚種類繁多,是喜愛美食老饕的最愛,藉由東海岸旗魚季系列活動推廣,塑造國人「吃旗魚到台東海岸」的整體漁業文化觀光休閒概念。

縣府農業處指出,今年旗漁洄游東海岸的數量及體型未到達往年水準,而鬼頭刀是新港另一項重要的大宗漁獲,臺東縣每年產量約2000至3500公噸,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因素,影響鬼頭刀迴游與漁業資源量,今年產量也不多,期待這波冬季旗漁產季,能為漁民帶來豐收。

表揚推動環教績優學校 永續行動嘉年華體驗科學遊戲

活動現場規劃科學教育等闖關活動,讓參加者了解相關科學常識。(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13日在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舉行「2022臺灣科學節-學校永續行動嘉年華」環境教育推動績優學校頒獎儀式,同時邀請國立海洋科學博物館與國立宜蘭大學共同策畫科學與校園永續行動體驗、永續主題工作坊及集點闖關等多元活動。

縣學校永續行動嘉年華邀請已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的銀牌學校設攤分享各校推動全校式環境教育的成果,同時結合第三屆臺灣科學節「建立氣候調適(韌性)的社會」(Building Climate-Ready Communities)及宜蘭大學「城市科學節」的主題活動,讓民眾瞭解科學在推動永續發展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現場除了有科學教育及學校教育等18個攤位外,也有9個在地青年商家共襄盛舉,同時還有「闖關集點」的活動,民眾可至服務台領取大會集點卡至各攤位進行闖關小活動,集章完畢後,可以兌換美味可口的野餐輕食及精美筆記本等紀念品,欣賞現場樂團演出,或到在地青年商家的設置的永續選店區,感受來自宜蘭囝仔的永續行動。

蘭陽文學獎頒獎 最年輕得獎者年僅13歲

第十屆蘭陽文學獎13日舉行頒獎典禮。(圖∕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主辦,宜蘭縣救國團承辦「第十屆蘭陽文學獎-怡然拾光」頒獎典禮,13日在宜蘭縣史館舉行,各組首獎名單為:散文組熊貴藍、新詩組蔡文騫、童話組陳麗芳、歌仔戲劇本組許天俠。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表示,蘭陽文學獎作為宜蘭縣代表性文學桂冠,每兩年辦理一次,今年徵選散文、新詩、童話及歌仔戲劇本4類,以「怡然拾光」為主題,為讓一般民眾或有意投件之寫作者進一步認識徵文的4類文別,徵件期間特別規劃「蘭陽文學沙龍」與「青春寫作坊」系列推廣講座,由相關傑出作家、藝文推廣者與歷年得獎者,透過走讀、對談與工作坊等形式,推動各體裁的藝文閱讀,並邀請吳小枚、林佳樺、趙文豪、簡育琳、蔡曜宇和鉛筆馬丁等藝文工作者,帶領民眾以藝文的視角走讀城鄉,透過地方編務、地志書寫、傳統戲曲、繪本寫生等多元形式,領略宜蘭12鄉鎮市各層次的藝術之美。

本屆總計徵得散文、新詩、童話、歌仔戲劇本組四文類作品共計266件,邀請吳敏顯、廖鴻基、連明偉、須文蔚、鴻鴻、楊書軒、林柏廷、鉛筆馬丁、嚴淑女、石惠君、林紋守、張孟逸等專業作家學者評選,共有24位入圍者爭逐最終的獎項名次,其中散文組第三名林芊逸得獎作品「我家住在冷氣的風口」以纖細動人的筆觸,寫出現代人在兩個家之間擺盪漂泊,題材少見,且年僅13歲,是最年輕得獎者,相關得獎名單可上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官網查詢(http://www.ilccb.gov.tw)。

首屆「菁英鬥陣盃」總決賽 18支隊伍台中大對決 展現台灣藝陣力與美

首屆「2022菁英鬥陣盃」總決賽13日在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登場,分為「家將」、「戰鼓」、「醒獅(南獅自選)」三大類別,共18支隊伍參賽。(圖/台中市政府)
首屆「2022菁英鬥陣盃」總決賽13日在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登場,分為「家將」、「戰鼓」、「醒獅(南獅自選)」三大類別,共18支隊伍參賽。(圖/台中市政府)

記者林均和/台中報導

首屆「2022菁英鬥陣盃」總決賽13日在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登場,分為「家將」、「戰鼓」、「醒獅(南獅自選)」三大類別,共18支隊伍參賽,台中市政府運動局長李昱叡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開幕表示,台灣傳統藝陣文化可透過與運動結合,以創新思維展現台灣藝陣的力與美,感謝主辦單位大甲鎮瀾宮、芬格國際及鎧睿行銷,讓陣藝文化持續傳承。

運動局指出,盧秀燕市長以打造「酷運動、酷城市」為目標,持續推廣多元創新的運動,相信透過賽事將發揚台灣藝術陣頭文化,以傳統文化結合音樂、科技及創新元素,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台灣藝陣的特色,期盼賽事發展為指標性的藝陣年度賽事。

運動局說明,菁英鬥陣盃邀請藝陣類各界專業老師擔任評審顧問,在比賽中將藝陣文化創新,透過不同的宣傳管道及演出形式彙聚藝陣特色,顛覆大眾刻板印象,讓藝陣不單在廟會活動中出現,更可以多元展露,進而推向國際化,行銷台灣的藝陣文化特色。

這次入圍的18支隊伍都是藝陣界的菁英隊,準備決賽的過程中主辦方更安排專業攝影團隊錄製,經由剪輯加上形象推廣,為每隊定製專屬宣傳,透過賽事嶄露頭角。賽事現場邀請藝人李千娜、林宗興、張峰議、草屯囝仔及臭屁囝仔演出,為賽事增添精彩度,更多總決賽資訊可上官方網站( https://adz.com.tw/ )及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rtfulDZ/?ref=page_internal )查詢。

台中第39屆舒跑杯路跑 萬餘人響應RUN出正能量

第39屆舒跑杯規劃三組不同的路跑路線,分別是9公里的競賽組、5公里的挑戰組、3公里的簡單組,超過1.5萬人參加。(圖/台中市政府)
第39屆舒跑杯規劃三組不同的路跑路線,分別是9公里的競賽組、5公里的挑戰組、3公里的簡單組,超過1.5萬人參加。(圖/台中市政府)

記者林均和/台中報導

由台中市政府運動局與維他露企業長期攜手舉辦的「台中市第39屆舒跑杯路跑活動」,13日早上在市政府前廣場熱鬧開跑,今年以「RUN出你的正能量」為主軸,吸引超過1.5萬名跑者參加,帶動全民對運動的熱情、促進身心健康。運動局長李昱叡代表市長盧秀燕到場響應健康路跑,為跑者加油打氣,號召市民揪團運動更快樂。

維他露企業董事長邵瑋霖表示,舒跑杯是一年一度盛事,每年皆有上萬人共襄盛舉,熱鬧非凡,去年因應疫情改為線上路跑模式辦理,今年恢復實體後,民眾不分年齡大小都出動,0至84歲都報名參加,其中更包含23位今年剛出生0歲的娃娃跑者,跟著父母及家人一起參加人生第一場路跑賽事,從小培養運動興趣,也有全家人一起路跑,為全家留下難忘的路跑回憶。

運動局指出,舒跑杯規劃三組不同的路跑路線,分別是9公里的競賽組、5公里的挑戰組、3公里的簡單組,並持續維持100元的報名費,專業跑友與新手跑者譽為「最高CP值」的路跑賽事!這次主辦單位為鼓勵跑者平時保持運動的習慣,凡報名繳費成功,即可至通路免費換取舒跑一瓶,另外還有紀念運動背心、運動毛巾、口罩及維他露飲料,今日活動也安排摸彩活動,讓民眾有機會帶著健康與獎品滿載而歸。

李局長表示,盧市長上任後積極推動酷運動,打造台中為酷城市,並於今年在台中市陸續辦理羅布森伴城路跑、大甲媽BOBI RUN路跑、2022 ZEPRO CITY RUN城市路跑、「神岡馬」全國公益馬拉松、DADA NIGHT RUN夜跑派對、大腳丫盃馬拉松接力賽、2022 dada run 皇冠路跑趣-台中場、高美濕地海風公益路跑等多場活動,鼓勵市民多多參與,同時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良好健康與福祉(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提升自我健康意識及養成運動7333的規律運動的習慣,期望市民朋友養成運動的好習慣,未來也將持續促進全民健康,積極推動各項運動、舉辦多元體育活動,提倡社會大眾運動風氣並推廣台中在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