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頁面 370

市場唯一可「供斷」的純危疾基本計劃:安達人壽香港推出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

靈活供款方案 全面滿足不同人生階段的危疾保障需要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3月20日 – 安達人壽香港推出「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康護無憂」),成為市場唯一1提供限期保費繳付期選項的純危疾保障的基本計劃。此計劃不但提供全面的144種疾病保障,更設一系列的保費繳付期選項供選擇,切合不同客戶的保障需求。

首次投保危疾保障的客戶可透過一系列的保費繳付期,靈活配合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務規劃,更可及早鎖定保費支出,避免年長時要面對保費大幅增加的負擔;而尋求額外危疾保障的客戶可因應個人財務狀況,以可負擔的保費獲得核心危疾保障,以彌補現有保障的不足。

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的特點及優勢:

  • 提供4個限期保費繳付期選項:8年、12年、18年和22年,亦有提供每年續保選項至受保人100歲,每年續保選項的保單更提供轉保選項2,靈活配合您的理財需要。

  • 突破傳統純危疾,「供得斷」再無負擔:市場唯一1提供限期保費繳付期選項的純危疾基本計劃,讓客戶可以在仍有穩定收入的時候,為未來的保障做好準備。

  • 全方位危疾保障直至100:全面保障144種不同階段的疾病,包括嚴重疾病、非嚴重疾病(如原位癌)及入住深切治療部3( 「ICU」)的嚴重狀況。而且就非嚴重疾病索償後可還原至100%保障4,為客戶提供全面保障以應付未來的不確定因素。

安達人壽香港首席客戶及產品總監吉文瑜先生表示:「透過『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我們讓客戶可以在有穩定收入時,為未來的保障需要做好準備,不用擔心長遠保費負擔。『康護無憂』不僅為客戶提供靈活供款方案,更進一步擴展我們多元化的保障組合,以滿足香港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要。」

即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凡成功申請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於首3個保單年度可享高達50%總保費折扣。若康護無憂危疾保障計劃保單之總年度化保費達到1,500美元或以上,更可獲免費癌症篩查一次。受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https://www.chubb.com/content/dam/chubb-sites/chubb/hk-en/pdf/cie_offer_agy_tc.pdf

備註:

  1. 根據截至2025年1月1日與保險業監管局獲授權的保險人登記冊上經營綜合業務及長期業務的保險公司所提供之新造保單的危疾保障計劃所作之比較。
  2. 轉保選項只適用於每年續保選項的保單,並須符合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內的指定條件。請留意,保單及新保單的受保人應為同一人及保單將於轉保後終止。轉保生效後不可撤回。為免存疑,新保單的等候期、不得爭議及自殺不保事項的相關期間將由新保單的最後復效日期起重新計算。詳情請參閱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
  3. 入住深切治療部必須確認為「合資格的深切治療部留醫」,並須符合指定條件,有關指定條件及其他詳情請參閱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
  4. 還原保障、嚴重疾病保障、非嚴重疾病保障和身故賠償受相關條款及細則所限,詳情請參閱產品介紹冊及保單文件。

本文章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不應視作專業意見、建議及並非保單的一部分。本文章應與涵蓋更多產品資訊的其他資料一併閱讀。此類資料包括但不限於載有主要產品風險的產品介紹冊、載有詳細細則及條款的保單條款、利益說明(如有)、保單文件及其他相關推銷資料,這些資料可因應要求提供。如有需要,您亦可考慮尋求獨立專業意見。本文章只可在香港展示,並不構成向香港境外地區出售保險產品的要約、游說購買或提供保險產品的邀請。以上計劃為獨立保單的產品,並可毋須捆綁式地與其他保險產品一併購買。

Hashtag: #Chubb #安達人壽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安達

安達是全球領先的保險公司,業務遍及54 個國家及地區,為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商業及個人財產和責任保險、個人意外及醫療輔助保險、再保險及人壽保險等。作為一間承保公司,我們以專業見解及嚴格的準則去評估、承擔及管理風險。我們盡心服務,並合理及迅速地支付理賠。安達的優越之處在於其多元化的產品及服務範圍、廣大的分銷能力、超卓的財務實力、卓越的核保能力、出眾的理賠專業知識及營運業務遍佈全球各地。總公司安達有限公司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紐約證券交易所:CB),為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成份公司。安達於蘇黎世、紐約、倫敦、巴黎及全球各大城市均設有行政辦公室,全球僱員人數約 40,000 名。其他資訊請參閱:

新聞來源:media-outreach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Media-outreach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Media-outreach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提供即時路邊車格資訊 中市推動智慧化停車環境

便利尋、智慧停 中市推動智慧化停車環境 全天候提供即時路邊車格資訊。

停車格比你想的更聰明!台中市政府打造路邊停車智慧化環境,推動7年期區區智慧停車計畫,113至119年分年編列預算,投入總經費26億元,目標於119年完成設置2萬1,000格地磁車格及6,000格影像辨識(AVI)車格,並將資訊介接至「台中交通網」APP,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即時路邊停車格資訊。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不只邁向停車無紙化,還能幫助市民方便、快速找尋停車格位,降低車輛繞行造成的空氣污染,提升開單效率及車格周轉率,發揮停車格位最佳效益。

葉局長指出,台中市總人口數突破286萬大關,交通便利、就業機會多、天候良好,獲選為全台最宜居城市,帶動移居台中風潮。因應人流車多趨勢,交通局從108年起試辦路邊車格內設置地磁設備,提供即時停車資訊,110年將地磁設備結合開單作業,運用創新科技蒐集整合民眾停車資訊,台中也因在車格建置「地磁」獲邀參加第14屆亞太交通發展大會暨第35屆ICTPA年會發表智慧停車執行成果,一塊掌心大的地磁,讓台中在國際舞台大受矚目。

葉局長表示,為更全面、有計畫推動路邊停車智慧化進度,交通局進一步導入低位影像辨識(AVI)設備,兼顧友善行人及城市美學,規劃先於秋紅谷生態公園、台中國家歌劇院、國立台灣美術館,與中區活化後的新觀光地標「宮原眼科」建置,增加附近商圈高周轉率、高停車率路段車格設置,預計將於今年底完成1,700格,再創智慧停車的新視野。

台中市停車管理處說明,建置中的影像辨識車格,未來將採無人化、無紙化開單方式,也鼓勵民眾可綁定銀行、電信業者、行動支付約定代扣等多元電子支付方式快速完成繳費,減少付款單據產生且可避免忘記繳費,或駛離停車格一定時間後,經由手機於「台中交通網」APP查繳,若想於離場前先繳費,在停車離場前只要掃描路段收費告示牌QR Code即可繳費,提供優質的智慧停車體驗。

「便利尋、智慧停!」葉局長指出,台中市全力推進智慧停車,建構智慧停車雲端平台及數據中心,掌握整體停車狀況,挹注路邊智慧車格及路外停車場介接,結合相關靜、動態資訊,期使每個行政區的路邊停車都達到智慧停車環境,交通局會持續創新停車政策和精緻停車服務,再前進路邊智慧停車的新里程碑。

新聞來源:享新聞

推動玉里三民地區水雉保育 林保署將與鎮公所簽訂 MOU

花蓮林保分署計畫在玉里鎮營造二級保育類水雉棲地。(圖∕花蓮林保分署提供)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規劃與玉里鎮公所簽署合作備忘錄,昨(19)日上午花蓮分署自然保育科長楊青樺一行人拜會鎮長龔文俊,說明水雉棲地營造工作規劃,獲得龔文俊支持與肯定。

▲花蓮林保分署自然保育科長楊青樺(左)向玉里鎮長龔文俊(右)說明水雉保育計畫。(圖/林保分署提供)

水雉是二級保育類,目前在台南官田、高雄美濃有穩定族群,全台數量在2024年底記錄突破3000隻大關,而花蓮地區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計畫調查下,發現壽豐鄉吳全養殖區、玉里鎮三民養殖區一帶,有少量水雉族群棲息及繁殖。

玉里鎮長龔文俊(右)期盼保育水雉也要兼顧農友權益。(圖/林保分署提供)

近年來統計玉里鎮三民地區每年最多發現24隻水雉,但去年銳減至11隻,研判是養殖區施作狀況不定,水雉棲地經常變動,影響繁殖,可能是花蓮地區水雉族群無法擴增的主因。

為改善水雉棲地不穩定狀況,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自112年起展開「花東縱谷水雉保育及友善棲地營造計畫」,盤點潛在水雉棲地,並陸續於壽豐、玉里尋覓合適棲地進行營造示範及試作,種植多種原生植物營造水雉棲地,也期望能藉這類棲地庇護其他保育類、瀕危水生生物,如金線蛙、菊池氏細鯽等。

楊青樺說明,農業生產對物種保育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未來期待能發展合適花蓮地區的水雉生態服務給付方案,讓農民在無後顧之憂的狀況下參與保育工作。

龔文俊表示,非常感謝花蓮林保分署重視玉里地區的生態,他提醒營造水雉棲地的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外來種的移除,特別如泰國鱧、福壽螺等讓農民頭痛的入侵種,不要因保育水雉而影響農友權益。

花蓮分署指出,玉里鎮公所在三民養殖區內有一處2公頃的空間可以營造水雉棲地,營造完成後希望養殖區內水雉可以移居較為穩定的棲地,未來可以結合玉里鎮及周邊在地社區共同維護管理,並推動觀賞水雉及水鳥的生態旅遊或環境教育活動,後續將與鎮公所簽署合作備忘錄,為三民地區水雉保育共同努力。

數位無限攜手合作夥伴亮相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打造全方位AI生態解決方案

高雄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隨著AI人工智慧應用日益普及,企業在導入AI服務時往往忽略基礎架構的重要性。成功的AI系統需從雲端策略、硬體採購、到軟體應用進行全面規劃,打造兼具彈性與效能的基礎架構,才能實質提升企業的營運效率。專注於GPU算力資源調度與AI開發管理的一站式平台業者—數位無限(INFINITIX)將於2025年3月20日至22日參與高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攜手合作夥伴茂綸(Macnica)圖睿科技(Graid Technology)及敦陽科技,共同呈現「驅動智慧生態,AI全生命周期管理」主題,提供企業快速落地的AI解決方案。數位無限執行長陳文裕表示:「我們秉持創新、領先、開放、永續的理念,與全球AI生態夥伴攜手打造繁榮的AI生態系統。期待透過本次展會,為企業提供最前沿的AI技術解決方案。」


數位無限攜手合作夥伴亮相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

數位無限:推出領先業界的AI基礎設施管理平台AI-Stack

數位無限是台灣唯一在AI軟體領域獲得NVIDIA認證的解決方案顧問(Solution Advisor)全球夥伴成員。其核心產品「AI-Stack」是一套高效能AI基礎設施與GPU資源管理平台,專為企業在AI開發與部署過程中的複雜需求所量身打造,成為導入AI服務不可或缺的關鍵工具。「AI-Stack」整合第三代GPU切割技術、多片GPU聚合技術、跨節點運算、全新操作介面、多雲管理、開源深度學習工具、模型推論部署服務及MLOps管理工具,整合常用AI開發框架,並支援自動化執行單次或批次任務。這款領先業界的GPU算力管理平台,讓企業輕鬆應對AI快速迭代的挑戰,大幅提升資源利用率,加速模型開發與應用落地,助力企業在AI時代實現突破性進展。

茂綸:加速企業從AI開發到部署的效率

茂綸(Macnica Galaxy)作為全方位AI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將尖端技術應用於複雜業務場景,提供從AI平台與AI軟體堆疊的完整支援,並搭配高效能網路與儲存解決方案。本次展會中,茂綸將重點展示AI解決方案,顯著加速複雜AI模型的開發流程。此外,茂綸也將展出VAST Data平台,該平台將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整合至具備無限效能與擴展性的高效平台,為智慧城市應用提供強大後盾。

圖睿科技:突破儲存領域極限的GPU RAID技術

圖睿科技(Graid Technology Inc.)推出創新GPU RAID數據保護加速技術,徹底重塑儲存領域效能標準。旗艦產品SupremeRAID™專為NVMe SSD設計,提供卓越效能與全方位數據保護,單卡實現28M IOPS及260GB/s讀取效能,可直連32個SSD並支援完整RAID保護。

SupremeStore整合SR-1010與BeeGFS,通過InfiniBand網路達成80GB/s傳輸速率,可依預算擴充容量且效能同步線性成長。搭載高可用性服務,降低HA成本並維持高效能,為AI、HPC及ML高負載工作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新推出的Supreme100邊緣運算工作站支援8顆Gen5 SSD與450W顯示卡,實現100GB/s傳輸能力,專為高強度運算需求設計,運行噪音低,適合辦公環境使用。圖睿科技以創新技術持續推動儲存領域進步,為企業帶來卓越效能與數據保護。

敦陽科技:結合生成式AI的語音轉文字智慧應用

敦陽科技將展示其合作的MaiAgent AI「語音轉文字」結合「生成式AI」智慧應用服務。該系統以國、台、英為主,通過即時分析民眾與服務人員之音頻,轉成文字稿,生成摘要,並與陳情系統結合,有效強化民眾服務品質,提升服務滿意度。特別適合應用於政府機關的市民服務熱線、企業客服中心以及需要大量處理語音資訊的場景。敦陽科技的解決方案已在多個地方政府成功部署,平均可提升服務人員處理效率達40%,並將民眾等待時間縮短近30%,帶來顯著的公共服務改善成效。

體驗數位無限攜手合作夥伴打造的完整AI生態系統解決方案,共同探索AI技術如何為企業與城市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2025高雄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資訊:

  • 展出日期:2025年3月20日(四)至3月22日(六)
  • 展出地點:高雄展覽館(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39號)
  • 參觀時間:3月20日至21日 10:00-17:30,3月22日 10:00-17:00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宏利香港攜手柏盛健康、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 推出行業領先「癌症藥物支援服務 」

新服務旨在協助客戶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的癌症藥物,
降低其癌症藥物開支,並讓客戶在治療過程中獲得必要的支援

香港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攜手內地領先的健康險服務提供商柏盛健康以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以下簡稱「該醫院」),推出行業領先的「癌症藥物支援服務」。此舉使宏利成為香港首家[1]保險公司為合資格危疾保險客戶[2]提供此項服務,而該服務亦適用於合資格醫療保險客戶[3]。這項新服務旨在為客戶提供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癌症藥物[4]的選擇。

此次合作充分彰顯了宏利致力於提供更優質健康及保障方案的決心,同時也回應了香港居民對內地醫療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一行業領先的服務也體現了宏利致力於協助客戶實現更健康、更充實生活的承諾。

通過這項新服務,合資格的宏利客戶[2],[3],[5] 在其專科醫生開具癌症藥物處方[4]後,可聯繫宏利的專屬醫療專案經理[6]尋求協助。這些專屬醫療專案經理均為具備豐富經驗的專業護士,他們會協助客戶經柏盛健康查詢[7]該醫院是否備有這些處方藥物及其價格,待確認後,便會經柏盛健康安排[7]客戶與該醫院的專科醫生進行首次診症[8]。此外,合資格客戶[2],[3]於活動推廣期間還可享有免費轎車服務[9],[10],該服務旨在接送客戶往返該醫院,從而為他們提供便利。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柏盛健康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攜手合作,通過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助力客戶的康復進程。這項開創性的服務為客戶提供了從內地獲取經濟實惠處方癌症藥物的選擇,助其降低癌症藥物開支,從而更好地滿足長遠財務規劃需求。這項服務除了有助於客戶維持身體健康,還能在他們面臨困境時給予必要的安心保障。」

柏盛健康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運營官高泓源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進一步深化與宏利香港的合作,共同推出『癌症藥物支援服務』,延續此前在癌症醫療服務領域的成功經驗,也聚焦於解決客戶獲取癌症口服藥方面的實際需求。此次合作補充了現有的跨境醫療服務,為特定需求的客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支持,也期望能為更多患者帶來高品質、可負擔的醫療服務。」

新風天域執行董事,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表示:「我們深感榮幸能夠與柏盛健康以及宏利香港攜手,共同開啟『癌症藥物支援服務』這一重要合作項目。深圳和睦家醫院一直秉持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致力於提供卓越的醫療服務。此次合作,我們充分發揮自身在醫療資源整合及專業診療團隊的優勢,為宏利保險客戶搭建起從內地便捷獲取癌症藥物的橋樑。通過此次三方緊密協作,大大簡化了患者的就醫流程,真正做到讓患者安心治療。我們相信,這一合作不僅是醫療服務模式的創新,更是對患者健康需求的深度回應,將為更多家庭帶來希望與安心。 」

2024年12月,宏利宣佈與柏盛健康及該醫院的母公司 —— 大中華區領先醫療服務機構新風天域集團 ——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柏盛健康為合資格客戶提供免找數服務。此外,合資格客戶[11]還可在該集團旗下任何一家和睦家醫院快捷預約癌症日間服務[12],並免費獲得一次個人醫療諮詢服務[13],以獲取癌症診斷第二醫療意見。

以上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保險產品的詳情及風險資料,請參閱產品單張。本新聞稿內容並未載有保單的所有條款,而完整的保單條款可參閱相關保單文件。有關自願醫保計劃之完整產品資料,請瀏覽宏利網站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營運總監湯嘉麗

宏利香港概覽

宏利於香港開展業務超過125年,多年來一直深受信賴。自1897年在亞洲開業至今,宏利已發展成為香港主要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為香港及澳門超過 260 萬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及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我們致力於幫助客戶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

宏利香港通過宏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上述均為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於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為個人、團體及企業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全球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及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業務。通過「宏利財富與資產管理」,本公司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客戶以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全球性投資、理財建議及退休計劃服務。截至2024年底,本公司有超過37,000名員工、超過109,000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6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都可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

柏盛健康概覽

柏盛健康是以會員為中心的健康險服務供應商。我們攜手中國領先保司,深度協作本土醫療服務提供者,為企業、個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與保險解決方案。我們將醫療融入健康險服務全流程。「私人健康管家」個性化、可信賴的管理式醫療服務,貫穿預防、治療、康復等環節;公立及私立醫療網絡覆蓋全球,連接更好的醫療服務;數字化工具提升使用體驗,打造一流的健康險服務平台。擁有新風天域集團生態支持,我們致力於將高質量醫療服務帶給更多人。

和睦家醫療概覽

和睦家醫療隸屬於新風天域集團,歷經28年發展至今,和睦家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青島、博鰲、香港等地,共設有11家實體醫院,1家互聯網醫院和24家門診中心,旗下有來自30個國家或地區的專業全職醫生約1000餘人,高素質護理人員近1500人,為患者提供全生命週期的醫療服務。詳情請瀏覽https://hk.ufh.com.cn/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Bened Life 科研創新 以精神益生菌推動神經多樣性關懷


Bened Life x InSeed Neuroinclusive Campaign

深化臨床研究 守護神經多樣性族群 開創健康新機遇

Bened Life 長期關注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在神經健康領域的應用,並即將啟動 全球首個針對成人自閉症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益生菌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潛在正面影響。以往,相關研究大多集中於兒童,而母公司Bened Biomedical 正與台灣頂尖研究機構合作,填補這長期被忽視的領域,致力為成人自閉症提供更多科學實證的健康支持。

此外,Bened Life 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教授,微生物組與宏基因組學中心主任,國際微生物學權威 Jack Gilbert 博士合作,深化精神益生菌研究,探索其對成人自閉症的臨床應用。Bened Life結合自家多年於微生物與神經健康領域的科研積累,深入探討精神益生菌在成人自閉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 、柏金遜症(Parkinson’s disease,又稱帕金森症) 等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潛力,透過微生物與神經健康的交叉研究,Bened Life 期望推動創新醫學發展,為全球神經多樣性群體帶來更多可能性。

專注精神益生菌研發 為神經系統健康提供新選擇

除了臨床試驗,Bened Life 亦積極探索精神益生菌在認知功能提升、情緒調節及腦部健康方面的應用。Bened Biomedical 長期深耕腸腦軸(Gut-Brain Axis, GBA)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研究基礎,如今 Bened Life 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專注於開發更具針對性的益生菌配方,致力於將科學發現轉化為真正能改善神經多樣性族群生活的創新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PS128 是 Bened Life 研發核心。這款專利精神益生菌菌株由 Bened Biomedical 率先發現,並已應用於自閉症與神經退化性疾病等領域,在臨床上展現出極具潛力。Bened Life 持續深化對 PS128 的研究,研發更具針對性的健康產品,以嚴謹的科學研究轉化為實際有效的健康解決方案,助力全球神經多樣性族群提升生活質素。

實踐包容理念 讓神經多樣性被看見

Bened Life 執行長鄭勝德表示,Bened Life 堅信神經多樣性讓世界更加豐富與精彩,因此近年公司加大科研與創新資源的投入,致力於開發更具科學實證基礎的產品,為神經多樣性群體帶來切實的健康支持。

他進一步強調,透過嚴謹的科學研究,Bened Life 致力於提供全面性健康方案,讓神經多樣性族群能夠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

Bened Life 發起公益活動 在神經多樣性慶祝週傳遞支持與關懷

每個聲音都值得被聆聽,每段經歷都能帶來啟發。今年的神經多樣性慶祝週(3 月 17 日至 31 日),Bened Life 發起社群關懷活動,邀請神經多樣性族群及親友分享他們的故事。面對挑戰、成長,還是溫暖動人的時刻,每段經歷都能讓更多人看見、理解,並推動社會邁向更包容、更共融的未來。

Bened Life 攜手台灣益生菌品牌 InSeed,承諾每收到一則故事,即向台灣神經多樣性支持協會(Taiwan Neurodiversity Support Association)捐贈 1 美元。透過這場公益行動,Bened Life 期望讓社會正視神經多樣性族群的聲音,理解與支持更多有意義的交流。

科技 x 關懷 Bened Life 推動神經系統健康

結合先進微生物科學與關懷社會的企業使命,Bened Life 專注於益生菌與後生元技術,透過腸道微生物與大腦訊號傳遞(gut microbiome-to-brain signaling)改善神經系統健康。旗艦級產品 Neuralli MP 是全球首款腸腦軸醫療級益生菌,內含經科學實證的專利菌株 PS128,為特定神經系統疾病人士提供營養支持。

秉持嚴謹科學與共融精神,Bened Life 期待與醫學研究人員、專業醫療人士及社會各界 攜手合作,推動神經多樣性與身障者的共融發展,創建更健康、更包容的未來。

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 Bened Life 官方網站

媒體聯係人:
William Chen
[email protected]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晶華軒春季菜單  廚藝總監鄔海明禽先知

▲晶華軒春季菜單桂花醬燒琵琶鴨。(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晶華軒春季菜單鳳凰投胎白話菜為「胡椒豬肚雞」(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鳳凰投胎的豬肚切開後,內裡包裹著大片花膠及全鴿,乳白色湯頭充滿豐富膠質香氣。(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晶華軒春季菜單玫瑰醉鴿皇,融合了江南菜系的精緻與廣東菜系的細膩(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美食智庫 費奇/報導、圖片提供/台北晶華酒店

萬物復甦、枝葉扶疏。晶華酒店三樓的粵菜餐廳晶華軒自3月20日至4月30日推出春季菜單,由港籍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展現細膩的粵式烹調工藝,以家禽為主角推出多款佳餚,菜單集結「片皮玉露鴨」、「老廣祿鵝」、「火鴨泡飯」等人氣經典品項,以及「鳳凰投胎」、「玫瑰醉鴿皇」、「海參鴨肉煎包」、「香芋鴨絲春捲」等融合傳統與創新的美味新品,單點每道 390 元起。

以做菜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鄔海明主廚表示,每年春季,晶華軒都會呼應「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風雅的古文,推出春鴨料理宴饗饕客,今年則是將食材的範圍擴大到鴿、鵝等禽類,豐富餐廳春季菜單內容的同時,也期望對外展現廚房團隊「業精於禽」的烹調精神。

春季菜單中首推主廚精心打造的宮廷御膳「鳳凰投胎」,白話菜名為「胡椒豬肚雞」,這是源自於清朝乾隆皇帝時代的手工菜。據傳,乾隆皇心疼食慾不振的愛妃,請朝廷御醫研發出這款煲湯,喝了可以令美人食慾大開、膚色紅潤,乾隆御賜這道湯品「鳳凰投胎」的雅名。鄔海明主廚以此概念為基礎將帶骨雞升級成鴿皇,將鴿悉心拆骨後填入日本銀杏,接著將整片鱸魚肚花膠包裹鴿身並塞入洗淨的新鮮豬肚中,加入黨參與雞肉、豬骨與豬腳,並以白胡椒調味後燉煮三小時,乳白色的湯頭滿是有助養顏美容的膠質。飲用完湯品後可將鴿肉沾取主廚以生薑、蒜蓉爆香加入生抽、老抽及冰糖細煮而成的秘製醬汁食用,更能凸顯這道料理的細緻及風味。

「玫瑰醉鴿皇」則融合了江南菜系的精緻與廣東菜系的細膩,取重量近16兩的鴿皇以玫瑰露,及乾燥玫瑰花瓣一同醃製,再以紹興酒提味,用低溫烹調技法料理而成的軟嫩鴿肉細膩而滑嫩,上桌前主廚會將全鴿拆解去骨再重新組裝呈盤,淋上醬汁後的鴿皇氣勢十足,酒香四溢,入口層次餘韻無窮。

精選人氣佳餚中首推的「片皮玉露鴨」是選用來自彰化的玉露鴨,其鴨皮細膩油嫩、鴨肉絲滑軟嫩,以招牌片皮鴨、烤鴨腿佐冰梅醬及鴨鬆三種吃法呈現其優雅鮮美的風味。另一款「老廣碌鵝」是一道極為費工,並考驗著廚師掌握火侯的功夫菜。製作的時候須以熱鍋逼出鵝肉的天然油脂,接著入鍋翻轉讓鵝身吸盡天然油脂精華,表皮呈現油亮金黃。之後再將鵝與陳皮、香葉、八角、片糖一同於滾水中慢燉入味,將鵝瀝出吊起、重複淋上以燉煮鵝的醬汁加入上老滷汁慢熬濃縮而成的自製醬汁,盛盤上桌前再切片食用,入口皮香肉滑醬香四溢。「火鴨泡飯」是將西施泡飯的醇厚海鮮湯底換成以白菜與鴨架慢燉而成的清爽湯底,為春天鴨宴增添一抹溫潤清甜的滋味。「桂花醬燒琵琶鴨二吃」起源於廣東順德鳳城,是粵式手路菜的代表,出爐時形似樂器「琵琶」而得名,鴨肉經秘製醬汁浸潤,外表金黃油亮,入口齒頰留香,加入桂花醬汁食用更添層次感。

因應此次春季新菜的主題,主廚也特別發想出兩款前菜及兩款小點,第一款前菜「梳片春筍」是將在地鮮嫩綠竹筍與糯米一同熬煮,讓竹筍充分吸收米香,切成梳片狀的外型細緻而優雅,點綴在筍上的醬是春季限定的香椿幼芽加入菠菜、香菜及麻油調味而成,入口即能感受到當季竹筍的鮮甜爽脆與醬料的獨特鹹香,層次分明,細膩而令人回味。外型亮眼的「鮮菌素鵝」是使用新鮮豆腐皮包裹兩款配料,一邊是將整條新鮮羊肚菌以鹽、醬油細細炒香,接著放入以自製雞油熬製成風味濃郁的白滷水泡發入味,取羊肚菌中段的精華部位,加入紅蘿蔔及菌菇一同切絲及調味而成。另一邊則是包裹以鹽清炒的時令萵筍,入口能同時感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香氣與層次,視覺味覺同感春意滋味。

小點新品「海參鴨肉煎包」是以鴨肉丁及綠竹筍作為內餡,加入以上湯煨煮過的軟Q海參和客家酸菜一同入餡,煎包餅皮是以中、低筋麵粉揉合而成,包入餡料後入鍋煎至底部金黃脆口,是道精緻且美味的時令小品。另一款「香芋鴨絲春捲」是將新鮮鴨腿肉以生抽醃製入味,切成適口大小後加入大甲芋頭絲與貢菜、芋泥、韭黃等配料一同包入春捲皮中,上桌前以高溫油炸鎖住食材的鮮甜,酥脆外皮包裹著細膩餡料,入口鹹香滿溢,充滿濃濃春天氛圍。

▲晶華軒梳片春筍,選在地鮮嫩綠竹筍與糯米一同熬煮(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晶華軒鮮菌素鵝,新鮮豆腐皮包裹兩款配料,一邊是新鮮羊肚菌與一邊是萵苣的雙色雙味。(圖/台北晶華酒店提供)

 

科絡達深化日本市場佈局 攜手IoT 大廠Aqtor Reality 助日企加速數位轉型

台北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全球OTA領導者科絡達Carota宣佈與知名IoT及IT解決方案供應商Aqtor Reality (簡稱Aqtor)深化策略合作,加速日本企業的數位轉型。


Aqtor Reality代表取締役社長益井繁(右)與科絡達總經理長安弘勳

此次合作旨在應對日本市場對IoT與雲端技術的快速成長需求,以期透過創新的遠端診斷、智慧服務與無線更新技術,提升客戶營運效率。

「此次合作結合了在地專業知識與前緣科技,」科絡達長安弘勳總經理表示。「透過與Aqtor的合作,我們將為數位看板、醫療設備、智慧工廠、農業機械與汽車產業等多元領域,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共同打造日本的數位未來。」

擁有近20年日本市場經驗的Aqtor,具備豐富的產業知識、強大的客戶群體與遍佈全國的服務網絡。其服務大型日企的專業能力,以及對日本企業文化與決策模式的深刻理解,將有助於科絡達先進OTA解決方案的部署。

「日本企業正積極尋求數位轉型,以應對高齡化社會與勞動力短缺等挑戰,」Aqtor代表取締役社長益井繁表示。「科絡達的OTA技術與我們現有的服務完美互補,使我們能夠提供高價值、智慧化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的特定需求。」

此次合作將結合科絡達在OTA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包括無線更新、遠端監控與智慧診斷,以及Aqtor既有的市場地位與客戶網絡。此綜效將實現:

  • 跨產業的智慧解決方案: 實施智慧互動數位看板、醫療設備的遠端監控,以及智慧工廠的預測性維護。
  • 移動產業的轉型: 透過農業機械與工程車輛的自動化,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並最終以軟體定義汽車的解決方案,瞄準主流汽車市場。
  • 提升效率與創新: 實現遠端監控、預防非預期停機、透過FOTA部署降低營運成本,並加速創新技術的應用。

兩家公司已制定分階段的發展計畫,首先將與Aqtor現有的客戶建立示範案例,然後擴展到移動產業,最終以汽車產業和智慧城市計畫為目標。

「此策略聯盟是Aqtor發展的重要里程碑,」Aqtor代表取締役社長益井繁補充道。「我們相信,此次合作將成為我們未來十年成長與轉型的關鍵動力,使我們能夠協助日本企業在數位時代蓬勃發展。」

關於科絡達 https://www.carota.ai/ 

關於Aqtor Reality https://www.aqtor.co.jp/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嘉里物流聯網榮獲The Asset Triple A Sustainable Finance Awards 2025最佳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 – 物流類別大獎

香港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KLN」;股份代號0636.HK)榮獲The Asset Triple A Sustainable Finance Awards 2025(「該獎項」)最佳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 – 物流類別大獎,以嘉許其於2024年與由三菱UFJ銀行獨家牽頭的銀團簽訂一筆五年期的10億港元的可持續發展掛鈎及社會責任銀團定期貸款(「該貸款」)。

該貸款為亞太區首個同類型銀團貸款,獲得超額認購,印證了KLN在物流業的領先地位及其對環境、社會及管治的承諾。根據該貸款條款,KLN將於香港及中國內地在社會責任項目上進行投資,以及投資旨在提供就業機會、基本服務,以及可負擔基建設施的社會責任項目。是次獲得該獎項認可,足證該貸款引領市場,以及KLN作為盡社會責任企業公民的努力。

KLN執行董事、首席財務主管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鄭志偉表示:「我們很榮幸獲獎,該獎項是對KLN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承諾,以及該貸款量身定制的環境、社會及管治結構之認可。鑑於可持續營運可為環境、人類及社會帶來深遠的裨益,可持續發展一向是KLN企業策略和長遠發展的核心。我們的網絡遍佈六大洲,我們亦致力為營運所在的社群帶來正面影響。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提供具延展性的可持續物流解決方案,並在亞太區第三方物流業立下可持續發展新標竿。」

該獎項由財經媒體平台The Asset於2024年創辦,乃整合旗下The Asset Triple A Country Awards for Sustainable Finance Awards及The Asset Triple A Sustainable Capital Markets Awards而成。該獎項旨在表揚領先的企業和機構、出眾的協議,以及締造改變的精英。

關於嘉里物流聯網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636.HK 

KLN是以亞洲為基地,擁有高度多元化業務及強大亞洲網絡覆蓋的國際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業務涵蓋一系列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綜合物流、國際貨運(海陸空、鐵路及多式聯運)及電子商貿,以及工業項目物流和基建投資等。

KLN的辦事處遍佈全球59個國家及地區,於全球一半新興市場設立據點,其多元基建設施、廣泛國際樞紐覆蓋和本地專業知識遍及中國內地、印度、東南亞、獨聯體、中東、拉美及其他地區。

KLN於2023 年全年收入超過 474 億港元,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並是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

關於The Asset Triple A Sustainable Finance Awards

為突顯可持續金融增長走勢帶來的市況變化,The Asset整合The Asset Triple A Country Awards for Sustainable Finance 及The Asset Triple A Sustainable Capital Markets為The Asset Triple A Awards for Sustainable Finance: Country – Market – Region。此獎項表揚本地及地區銀行,以及業務涉及亞洲的國際銀行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的表現與支持。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髖關節痛讓你夜夜難眠?物理治療師解析一躺就痛的真相與改善秘訣!

髖關節疼痛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有時候甚至會在晚上睡覺時或長時間久臥愈發明顯,而在髖關節周遭有許多不同的組織,導致即使同樣在髖關節的位置產生疼痛,背後的原因可能都大不相同,也因此先了解到那些原因會導致髖關節疼痛就顯得尤其重要,本篇文章帶你從物理治療師的觀點,從可能造成疼痛的原因、建議嘗試的改善方法與平常保健的居家運動來協助你解決問題。

可能造成疼痛的原因

  1.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隨著年齡增長,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導致骨與骨之間摩擦,產生疼痛,特別是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時會導致疼痛的加重。

  1. 髖關節滑囊炎(Hip Bursitis)

髖關節周圍有許多滑囊,用於減少肌肉與骨骼之間的摩擦。當滑囊發炎時,會導致局部疼痛,尤其在壓迫時會更加明顯。

  1. 深臀症候群(Deep Gluteal Syndrome)

此狀況發生在坐骨神經穿過臀部的「深臀空間」時造成壓迫進而引發疼痛,造成這個症狀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其中較廣為人知的是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

  1. 坐骨神經痛(Sciatica)

坐骨神經痛通常由椎間盤突出引起,疼痛可能從下背部延伸至臀部與大腿後側,在夜間或長時間靜止時加劇。

  1. 髖關節囊炎(Hip Capsulitis)

髖關節與肩關節一樣,有關節囊作支撐與穩定,雖然髖關節囊炎的發生頻率不像肩關節那麼常見,但若發炎情況持續影響,夜間的疼痛還是有機會出現。

建議嘗試的改善方法

  1. 睡前的伸展與拉筋
    睡前的伸展與拉筋能夠放鬆全身的肌肉,不僅可以減少一天下來累積的壓力,同時可以有效地提升柔軟度來減少活動度卡卡的問題,還能促使心情放鬆來達到更好的睡眠品質。
  2. 適當的睡眠姿勢
    側睡時可以在雙腿之間夾一個枕頭,保持雙腳適當的排列。而正躺者則可以在膝蓋下方墊一個小枕頭或摺好的毛巾,以減少下背部與骨盆的壓力。
  3. 髖關節周圍的肌力訓練
    髖關節被外圍一塊塊特別大塊的肌肉包圍,這些肌肉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髖關節很好穩定,當我們平時的生活沒有效的利用這些肌肉,不僅會使關節受到過大的壓力,同時會讓我們的關節擺在不好出力的角度,經過一段時間後,又會使關節的位置越跑越歪,為了打斷這樣的惡性循環,髖關節周圍的肌力訓練就顯得特別重要。
  4. 睡前的熱敷
    熱敷是一個簡單有效放鬆肌肉的方法,常見的熱水袋,電熱毯甚至是熱毛巾都是生活中常見好用的熱敷器材,一般的熱敷時間會建議落在15~20分鐘的時間,並且要隨時觀察皮膚的狀況,以免造成燙傷。
  5. 減少日常壓力來源與生活習慣的調整
    日常生活中的久站久坐,都容易造成髖關節有許多的壓力累積,切記保持久坐1小時即起身10~15分鐘的活動休息來降低久坐帶來的傷害。另外髖關節是下肢承重的重要角色之一,一般站姿、走路、上下樓梯的姿勢若能有意地保持良好的姿勢,也可以減少髖關節受傷的可能性。

平常保健的居家運動

  • 臀橋:臀橋可以同時刺激到臀部、腹部、大腿肌群,其中臀大肌與腹橫肌的交互穩定是動作的重點,以下是動作方式:
    動作起始時保持正躺,雙腳貼地並保持膝蓋彎曲。
    動作過程中緩慢地將屁股抬起並保持腹部壓力,當身體成一直線後再緩慢將屁股放下。
  • 蚌殼運動:蚌殼運動可以加強髖關節側邊的肌肉,其中,臀中肌是協助髖關節穩定的最大功臣之一,因此能否正確的誘發臀中肌出力是這個動作的重點,以下是動作方式:
    動作起始於側躺,雙腳彎曲並保持腳踝併攏,使頭、頸、胸口呈一條線並垂直於地面。
    動作過程中將雙膝分開但維持腳踝併攏,並且些微增加上面那隻腳往後轉(往後坐下)的動作,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臀中肌收縮。

結論

髖關節疼痛可能會影響生活品質與睡眠,成因多種且可能與關節退化、個組織發炎或肌肉失衡有關。透過適當的睡眠姿勢調整、運動訓練、物理治療與生活習慣的改善,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減輕不適。若疼痛持續或惡化,建議及早尋求專業醫療評估,以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案。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聚焦反詐騙 園縣市高峰會促進地方建設

▲聚焦反詐騙,園縣市高峰會促進地方建設。(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園縣市高峰會由竹竹苗以及園區、同業公會輪流主辦,探討園縣市周邊發展以及相關問題,近來詐騙案件金額率創新高,尤其新竹地區在案件數或是金額都是亮紅燈的狀態,在園縣市會議當中也是討論的焦點。

園區周邊縣市面臨道路、交通、環境等衝擊,與會縣市首長呼籲科管局本著共存共榮的理念下,主動進行道路交通的建設地方來協助進行,這樣才能嘉惠園區上下班的民眾。

9次會議,累計59項議題,會議聚焦交通改善、環保措施、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等議題,共同為大新竹生活圈的民眾提升生活品質。

綠樹派對 企業與學校攜手植樹共創永續環境

▲綠樹派對,企業與學校攜手植樹共創永續環境。(圖/萬世璉攝)

新竹振道/記者 萬世璉/新竹報導

響應植樹月活動,新竹在地企業富泰空調和尖石國小的學生們一起種下樹苗,此次活動種植10棵高效淨化空氣的樹種,預估每年可吸收約 0.22 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一台燃油車行駛將近978公里的碳排量。

富泰空調從事無塵室專業設備,透過這次的活動也捐贈一部除塵淨化設備給部落大學,提升空氣品質。

透過植樹行動,企業和學校推動生態保育以及減碳環保的決心,同時也提升全民環保意識。

廉政產官學青論壇 從多元觀點提升工程品質

▲廉政產官學青論壇,從多元觀點提升工程品質。(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為了提升新竹市公共工程各個環節的便民服務、施工品質與行政效率,新竹市政府特別舉辦「從工程看廉政─破解圖利與便民迷思」產官學青論壇,展現推動行政透明的決心!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指出,市府藉由舉辦這次的論壇,再次檢視新竹市公共工程從規劃、發包、履約管理到驗收各階段所面對的潛在廉政風險,同時在這些環節推動合法的便民措施。

新竹市政風處強調,藉由這次論壇更深入了解各方在履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行政機關如何在合法的範圍內協助廠商完成工程,讓產官學界及全民督工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為新竹市施工品質把關。

開啟城市合作 竹市與韋斯特蘭市簽署MOU

▲開啟城市合作,竹市與韋斯特蘭市簽署MOU。(圖/簡舒祺攝)

新竹振道/記者 簡舒祺/新竹報導

美國密西根州韋斯特蘭市市長凱文‧科爾曼在日前來訪新竹市政府,拜會代理市長邱臣遠,雙方互相簽署合作備忘錄,期盼讓兩國城市間的夥伴關係進入新階段,並朝向締結姊妹市為交流發展目標!

這次簽署合作備忘錄,除了正式揭開兩市交流的序幕,更期盼未來在產業、職業訓練、教育….方面,能達到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為雙方帶來更多實質性的成果。

會後,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也致贈新竹市特色玻璃藝品「一柿蘋安」及米粉禮盒,並邀請科爾曼市長再次造訪新竹市,體驗在地的歷史與人文風情,科爾曼市長也回贈代表韋斯特蘭市的棒球帽,期盼兩市友誼長存。

中風復健關鍵!醫師詳解患側大腦基底核受損後如何重建運動能力?

中風是全球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當大腦基底核受損時,患者常表現出運動控制障礙,例如動作遲緩(bradykinesia)、運動計畫困難及肌張力異常。這些問題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使其難以恢復獨立行動能力。因此,針對基底核受損後的復健策略,能否有效促進運動能力重建,是臨床醫師和復健團隊的重要課題。

大腦基底核與運動控制

基底核是一組深層神經核團,主要包含尾狀核(caudate nucleus)、被殼(putamen)和蒼白球(globus pallidus),透過與大腦皮質、小腦及丘腦的互動,協調精細動作與運動計畫。基底核的損傷會干擾運動啟動與調節,導致患者動作遲緩、姿勢不穩,甚至無法完成特定的動作。

基底核主要透過直接路徑與間接路徑調控運動。直接路徑促進運動執行,而間接路徑則負責抑制不必要的動作。當基底核受損時,這些路徑的平衡被打破,造成運動功能的受損。因此,復健的關鍵在於如何調節這些神經路徑,幫助患者恢復正常運動能力。

傳統復健策略

傳統復健方法主要聚焦於物理治療(Physical Therapy, PT)與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OT),透過動作訓練、肌力強化與日常活動練習來促進恢復。

  1. 關節活動度訓練(Range of Motion Exercises, ROM

    透過主動或被動關節運動來預防關節攣縮,維持肌肉柔軟度,提高患肢活動範圍。

  2. 肌力與耐力訓練(Strength and Endurance Training

    透過阻力訓練與步態訓練來增加肌肉力量與耐力,幫助患者恢復基本動作能力。

  3. 平衡與步態訓練(Balance and Gait Training

    透過站立平衡、步行練習及姿勢調整來改善穩定性,降低跌倒風險。

  4. 日常活動訓練(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透過模擬或實際進行穿衣、進食、書寫等活動,幫助患者恢復自主生活能力。

  5. 感覺刺激與本體感覺訓練(Sensory Stimulation and Proprioception Training

    透過按摩、冷熱刺激與重量負荷等方法,增強患側肢體的感覺回饋,促進運動控制。

現代復健策略

高強度重複訓練(Repetitive Task Training, RTT)

高強度、重複性的訓練能促進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強化未受損腦區的補償能力。例如,透過反覆進行日常生活相關的動作,如伸手抓握、步行訓練,來強化神經通路。

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 MT)

鏡像治療是透過健側手臂的動作來刺激患側腦區,提升大腦的運動影像(motor imagery)能力。研究顯示,這種治療方法能夠促進基底核與大腦皮質之間的功能重組,提高患側的運動能力。

限制誘導運動療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

此方法透過限制健側手部的使用,強迫患者使用患側肢體執行動作,藉此增強其功能恢復。CIMT 透過強化神經網絡的可塑性,促使基底核受損後的運動學習發生。

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NIBS)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及經顱直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可調節大腦皮質與基底核之間的功能連結,促進受損區域的恢復。

機器輔助與機器人復健(Robotic Rehabilitation)

透過機器人輔助運動訓練,如機械手套或步行輔助機器,可以提供規律的運動刺激,增強神經可塑性,幫助患者重建運動控制。

運動想像訓練(Motor Imagery Training)

運動想像(Motor Imagery)是一種不實際執行動作,而是透過心理模擬運動過程來強化大腦運動區的激活。此方法能夠增強基底核與皮質運動區的功能連結。

個人化功能性電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FES 透過電刺激特定肌群,幫助患者完成運動,並提供感官回饋,進而促進運動功能恢復。

中風復健策略比較表

傳統復健策略比較表

復健方法 內容
關節活動度訓練 (ROM) 預防關節攣縮,維持肌肉柔軟度,提高活動範圍。
肌力與耐力訓練 透過阻力與步態訓練,提升肌肉力量與耐力,恢復基本動作能力。
平衡與步態訓練 站立平衡、步行練習及姿勢調整,降低跌倒風險。
日常活動訓練 (ADL) 模擬穿衣、進食、書寫等日常活動,幫助恢復自主生活能力。
感覺刺激與本體感覺訓練 透過按摩、冷熱刺激與重量負荷,增強患側肢體感覺回饋,促進運動控制。

現代復健策略比較表

復健方法 內容
高強度重複訓練 (RTT) 透過高強度、重複性訓練,強化神經可塑性,促進恢復。
鏡像治療 (MT) 透過健側手臂動作來刺激患側大腦區,提高運動控制能力。
限制誘導運動療法 (CIMT) 限制健側使用,強迫患側運動,促進神經恢復與功能學習。
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 (NIBS) 透過 TMS 與 tDCS 技術,調節大腦皮質與基底核連結,促進康復。
機器輔助與機器人復健 使用機械手套與步行輔助設備,提供規律運動刺激,強化神經連結。
運動想像訓練 透過心理模擬運動,激活運動神經區,增強大腦對動作的控制力。
個人化功能性電刺激 (FES) 利用電刺激幫助肌肉活動,提供感覺回饋,促進運動功能恢復。

中風復健的未來展望

隨著神經科學與復健技術的進步,未來的治療將更加精準與個人化。例如,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能夠分析患者的運動表現,提供最佳的復健計畫;基因與幹細胞治療可能成為恢復受損神經元的新希望。

總結來說,中風後基底核受損的患者,其運動功能恢復需要多層面的復健策略,包括重複訓練、非侵入性腦刺激、機器輔助復健等方法。透過整合這些技術,患者有機會在受損後逐步恢復運動能力,提高生活品質。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stroke-rehab-guide/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小孩生活習慣差?兒童健康飲食全攻略!營養學專家:10點打造均衡作息與飲食計劃!

嗨~我是營養師達哥,也是兩個小孩的地方爸爸。
相信每位父母都有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對我來說,給予孩子最重要的禮物之一,就是從小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飲食教育,從小建立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均衡的飲食對兒童的成長發育有決定性的影響。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飲食習慣良好的兒童,在學習能力、專注力以及情緒控制上都有顯著的優勢。

我認為飲食教育不只是關乎現在,更影響孩子未來的健康。一旦他們養成了正確的飲食觀念,長大後自然也能做出更好的飲食選擇。

在飲食的部分我也透過幾個原則來進行:

讓小孩餓,自然就會吃

很多家長總是怕小孩吃得不夠,

或擔心孩子挑食、偏食,逼著孩子吃飯,

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飢餓是最好的調味料,

孩子天生對飢餓感有很敏銳的察覺能力,

只要一餓,多半會自動將眼前的食物吃完,

所以父母的工作就是(讓小孩餓)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

並且不要在非吃飯時間給予太多的點心即可。

建立習慣,拒絕不健康食品

在我家,我不太提供甜食、含糖飲料和加工食品給孩子。你可能會覺得這樣會不會讓孩子不開心或覺得自己被剝奪了某些快樂?放心,學校、生日派對或其他場合,這些食物總是隨處可見,孩子並不會因為在家吃不到而有太大的遺憾。

透過「原子習慣」的環境建立概念,將得到不健康食物的難度增加,孩子們自然而然會習慣吃健康食物。

例如,我在家只提供水或牛奶,他們自然習慣並接受了沒有飲料的生活。

久而久之,即便在外接觸甜飲,他們也不會特別渴求或依賴。

和孩子一起製備食物,從遊戲中學習

另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邀請孩子一起參與食物的製作過程。我常和孩子一起做簡單的料理,像是蒸蛋、海苔飯捲,甚至是烤地瓜。

你會發現,孩子參與製作食物的過程時,會更願意去品嚐自己的作品,甚至對食物產生更多的好奇與興趣。科學研究也顯示,讓孩子參與食物製備不僅能提高他們的飲食興趣,更能建立健康的飲食觀念。

吃飯專心,不邊吃邊玩或看電視

這點也許聽起來有點嚴格,但我真的很堅持:吃飯就是吃飯,不邊吃邊玩,也不邊吃邊看電視。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會打開電視或平板,但這樣其實會影響孩子對飢餓感的感知,也會影響消化吸收。專注地用餐不僅能增進親子互動,也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消化習慣,更重要的是,有助於他們日後對食物的健康認知。

在生活習慣的部分我有以下幾個原則:

晚上八點就寢,建立睡前儀式

在我們家,每天晚上八點一到,就會開始睡前儀式。所謂的睡前儀式,並不是說立刻就要睡覺,而是一系列固定的活動,幫助孩子從白天的活潑狀態逐漸轉變為安靜放鬆的睡眠狀態。

睡前儀式通常包括睡前聊天、聽歌、看點想看的書。我發現,當這個儀式被建立起來後,孩子們會很自然地知道接下來就是要睡覺了,久而久之甚至不用父母催促,睡眠品質也大大提升。

研究也顯示,固定的睡眠作息對兒童的生長激素分泌有重要幫助,良好的睡眠品質能促進身體生長、免疫系統發展,以及認知功能提升。

固定且規律的生活作息

除了睡眠,整個生活作息的規律性對兒童來說也非常重要。我們家從起床、用餐到戶外活動,都有比較固定的節奏,孩子們的身體因此可以穩定地預測下一步的活動,進而保持較佳的情緒與生理狀態。

我常開玩笑地跟其他人說:「孩子的作息比股票市場穩定得多」,只要父母願意花心思去建立,這種規律性會成為孩子終身受用的好習慣。

身體活動優先,課業其次

在我們家的觀念中,培養孩子們的身體活動絕對優先於課業。現代的教育環境常常強調功課與成績,但其實大量研究都指出,適量且規律的運動與身體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還能有效地增強專注力和學習能力。

我鼓勵孩子們多到戶外奔跑、騎腳踏車或打球,即使只是公園追逐玩耍,也都是很棒的運動。比起逼迫他們坐在書桌前硬記知識,我更希望他們透過實際活動來探索、學習世界。

遠離3C產品,保護視力與專注力

最後一點,也是現代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避免孩子過早沉迷於3C產品。我家的原則是盡可能遠離電子產品,尤其是在幼兒與小學階段。

大量研究證明,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或電視,不僅會增加視力受損的風險,還會影響兒童的情緒管理能力與專注力發展。

因此,我會提供孩子更多的替代方案,例如積木、拼圖、畫畫或親子遊戲,讓孩子不靠螢幕也能享受快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

最後,我想跟各位爸媽分享的是,培養孩子的健康生活習慣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的堅持、耐心與持續付出。但只要你願意從小地方開始做起,每天堅持一點點,久而久之,這些習慣就會變成孩子們一輩子的資產。健康不只是當下的快樂,更是我們能給孩子最棒的禮物之一。讓我們一起努力,用規律的作息與健康的飲食,陪伴孩子健康又快樂地長大吧!

附上小兒子獲獎健康兒童照片一張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healthy-kids-nutrition/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戀愛地雷別亂踩!陳莉婷心理師揭密渣男渣女套路,教你秒辨逃離!

「沒有原因,就是忽然不愛了?」、「現在這樣不好嗎?你又怎麼了…」,你也遇過這樣的渣男/渣女嗎?或是,你從朋友口中的抱怨已對渣男/渣女行徑完全掌握而感到無比厭煩呢?「甘蔗男、芒果男、綠茶女、咖啡女…」,你都聽過並了解嗎?從當今社會層出不窮且分類越加細緻的渣男/渣女圖鑑,不難得知情感「渣」學儼然已成為愛情的必修學分,更道出多少男男女女曾遇人不淑而受傷的慘痛經歷與殘酷現實。

這些情感上的創傷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還可能讓我們對愛情失去信心。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些情感雷區呢?以下是幾個實用的建議:

1.、提升自我價值感:

自信且自愛的人更能吸引真誠且尊重你的人。要切記,無論單身與否,你都是獨一無二且完整的,愛情並非是彌補自身不足的必須,但卻是能豐富自己且更加成長的催化劑。當你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和自信心時,便不會輕易被外在的甜言蜜語所迷惑。

 

2.、認清早期警訊:

在一段關係的初期,保持清醒並觀察對方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對方總是忽冷忽熱、不尊重你的個人界限、或者頻繁撒謊,這些都可能是他/她不可靠的訊號,早日看破,就能早日自不必要的愛情苦海中脫險。

3、設定清晰的界限:

了解自己的底線和需求,並在關係中明確表達出來。明確地劃定界線,除了能確保自己在關係中不必藉由隱藏或犧牲自我來討好對方,也有助於雙方了解彼此需求進而摸索有效的溝通與相處方式。如果對方無法尊重你的界限,那麼這段關係可能並不適合你。

4.、依賴信任的朋友和家人:

有時候,我們自己可能會因為情感上的迷霧而看不清事實。此時,朋友和家人的意見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因為他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將更容易發現問題。親友,作為很可能是最愛並了解自己的群體,你不見得要完全採納他們的建議,但他們滿滿的愛與支持,將成為自己面對情感雷區的最佳後盾。

5、保持獨立性:

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情感上,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可以讓你在關係中不至於失去自我。當你擁有自己的生活圈和興趣愛好時,不僅能適時地從關係中抽離以便冷靜思考現狀,更能透過社交與興趣獲得正向能量來更好地面對感情上的挑戰。

6、學會拒絕:

對於那些不符合你價值觀和需求的人,勇敢地說“不”。這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一種表現。關係上適時的停損,不只能避免自己跌入有毒的關係深淵,更是訓練自己將自身有限的能量精準分配給真正所愛之人,是有限生命、有限時間、有限空間、有限資源下的大智慧。

愛情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因愛情而滋潤,也因愛情而成長,但前提是我們得找到那個真正值得信賴且珍惜的人。畢竟,沒有健康的關係,將反向養出生病的心靈!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你在愛情的旅程中,避開渣男/渣女,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避開渣男渣女的戀愛指南

項目 內容
1. 提升自我價值感 自信且自愛的人更能吸引真誠且尊重你的人。記住,愛情不是彌補自身不足的必須,而是幫助自己成長的催化劑。當你對自己有清晰認識,就不會輕易被甜言蜜語迷惑。
2. 認清早期警訊 在關係初期觀察對方的行為:若對方忽冷忽熱、不尊重界限、經常撒謊,這些都是不可靠的訊號,應盡早識破並遠離。
3. 設定清晰的界限 了解自己的底線,並在關係中清楚表達。劃定界限能避免自己為了取悅對方而失去自我,也能促進雙方的健康溝通。
4. 依賴信任的朋友和家人 當自己因情感影響判斷時,親友的意見可作為參考。他們以旁觀者角度提供洞見,並以愛與支持成為你的情感後盾。
5. 保持獨立性 無論是經濟還是情感,都應保有獨立性。擁有自己的生活圈與興趣愛好,能讓你適時抽離關係,冷靜思考並獲得正向能量。
6. 學會拒絕 對不符合價值觀與需求的人勇敢說“不”。這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負責。適時的停損能避免掉入有毒關係,將時間與精力留給值得的人。

愛情應該是滋養我們的力量,而非讓我們受傷的枷鎖。透過這些方法,願你能在感情路上避開渣男渣女,找到真正值得信賴與珍惜的伴侶!

責任編輯:GCM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數位編輯部

連結: https://gcm.org.tw/blog/avoid-players-guide/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

防堵房產詐騙! 「防詐三寶」助你築起安全堡壘

地政防詐有三寶,守護財產我最行。

近年來,房產詐騙相關案件屢見不鮮,偽造證件、冒名登記等手法讓民眾防不勝防,甚至利用民眾對地政流程不熟悉而誘簽不利契約。台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表示,身為「地政台中打詐隊」成員及第一線為民服務的機關,提醒民眾透過防詐三寶「地籍異動即時通」、「住址隱匿」及「指定送達處所」等3項實用的防詐服務,即時掌握財產動態、保護個人隱私並確保文件安全,幫助識破詐騙陷阱,避免財產損失。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表示,防詐三寶均可免費申辦,透過「地籍異動即時通」當土地或房屋登記產權異動時,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即時了解財產異動,有效防範詐騙集團盜賣或冒名交易;「住址隱匿」隱匿第二類土地登記簿謄本上的住址,阻斷詐騙分子利用個人資料的機會,保障隱私安全保障;「指定送達處所」確保地政相關公文書通知不被他人冒領,交易過程更透明,文件送達更放心。

清水地政事務所主任吳金昇說明,保護市民財產安全是首要任務,呼籲市民朋友在處理地政相關交易或簽署文件時應保持警惕,並善用官方資源以確保財產權益,將「防詐三寶」化為日常防護網,共同打造安全的財產環境。 民眾可至清水地政事務所或全市任一地政事務所洽詢並臨櫃辦理。此外,亦可持自然人憑證登入內政部數位櫃台網站,在家輕鬆申請,提升使用便利性。如欲了解更多資訊,可洽詢台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04-26237141)或上內政部數位櫃檯網站查詢(https://dc.land.moi.gov.tw)。

新聞來源:享新聞

賀維斯特 HiRO 與翰林大學聖心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備忘,共同推動創新藥物開發

韓國首爾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賀維斯特醫藥科技集團Harvest Integrated Research Organization (HiRO),一家全球臨床研究組織 (CRO),欣然宣布與韓國首爾的翰林大學聖心醫院 Hallym University Sacred Heart Hospital簽署合作備忘錄 (MOU)。此次戰略聯盟旨在推動藥物研究與開發的創新,並加強醫療及研究領域的合作。

翰林大學聖心醫院院長金亨洙教授(左)與 HiRO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Karen Chu博士(右)簽署合作備忘錄,標誌著雙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合作明確了雙方的共同目標,致力於推動健康與醫療技術領域的創新,加速藥物研究與開發的進程,提升臨床試驗的效率,同時嚴守卓越品質與照護標準。透過攜手合作,HiRO 與翰林大學聖心醫院將共同推進改善醫療效益,並滿足韓國及周邊地區患者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

翰林大學聖心醫院擁有先進的設施和高素質的醫療團隊,專注於多個治療領域,並能依循 ICH-GCP 規範執行早期到晚期各階段臨床試驗。與此同時,HiRO 將憑藉其於美國、歐洲及亞太地區累積的豐富全球經驗,致力於提升臨床研究的效率,並積極將多區域臨床試驗引入韓國及該醫院。

HiRO 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Karen Chu博士表示:「翰林大學聖心醫院具備卓越的臨床試驗能力,加上 HiRO 全球領導團隊逾二十年的行業經驗與專業知識,將共同促進工作流程的優化,加快進程,確保先進療法有效推向市場。這一夥伴關係不僅致力於促進創新,還期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推動全球臨床研究的重大進步。」

翰林大學聖心醫院院長金亨洙教授補充道:「此次合作象徵著為病患開拓創新治療選項的重要契機。透過整合我們的臨床研究能力與 HiRO 的全球網絡,我們將建立突破性的協作模式,有效橋接醫療實務、研究發展與產業應用。」

透過此項協議,HiRO 與翰林大學聖心醫院將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關係,聚焦臨床研究領域發展,提供更具實效的治療方案,從而提升當地乃至全球患者的治療成果。

關於賀維斯特醫藥科技集團Harvest Integrated Research Organization(HiRO

賀維斯特醫藥科技集團 (HiRO) 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創新型臨床研究機構 (CRO)。憑藉全球運營和整合能力,HiRO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跨境解決方案和服務,包括早期臨床前戰略規劃、臨床試驗設計、法規事務、藥物警戒、統計學、數據管理、全方位項目管理以及臨床和醫學監查等服務。

作為新興的全球CRO,HiRO致力於成為市場領先的綜合臨床研究機構,與蒸蒸日上的生物技術和製藥公司合作,引領醫藥產品從實驗室走向市場。HiRO將以 “管家” 服務精神,充分利用國際及當地臨床執行經驗,佐以真實世界數據支持,為全球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 www.harvestiro.com

關於翰林大學聖心醫院 Hallym University Sacred Heart Hospital

翰林大學聖心醫院成立於1999年,位於韓國首爾,是一家享有盛譽的三級醫院,專注於提供卓越的醫療服務。醫院以其卓越的團隊和先進的醫療技術而聞名,創造了一個以患者為中心的環境,優先考慮每位就醫者的健康和滿意度。

翰林大學聖心醫院專注於多學科綜合護理,擅長於重症和急性疾病的治療,同時透過旗下的數位醫療創新研究所推動醫療創新。該研究所專注於人工智慧、大數據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以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改善患者的治療成果。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 https://eng.hallym.or.kr/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

歡聚集團發佈2024年Q4及全年財報:集團盈利穩步增長 全年回購規模超3億美元

新加坡2025年3月20日 /美通社/ — 新加坡時間2025年3月20日,歡聚集團(NASDAQ:YY,簡稱「歡聚」或「公司」),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互聯網公司,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第四季度,歡聚集團收入5.494億美元,其中,BIGO收入4.8億美元;2024年全年,公司累計營收達22.4億美元,其中,BIGO板塊累計營收達19.9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得益於持續精進的運營效率和強有力的執行力,2024年,歡聚集團盈利實現穩步增長。公司全年non-GAAP[1]的淨盈利為2.985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公司全年non-GAAP[1]的淨利率達13.3%。公司全年non-GAAP[1]的經營利潤為1.361億美元,同比增長4.2%。公司全年non-GAAP[1]的經營利潤率達6.1%。BIGO板塊經營利潤和non-GAAP[1]的經營利潤分別為2.409億美元和2.863億美元,對應的經營利潤率和non-GAAP[1]的經營利潤率分別為12.1%和14.4%。

在股東回饋方面,2024年全年,歡聚集團累計投入3.092億美元用於回購,累計回購ADS股數高達921萬,占2023年年底總股本高達15.1%。

歡聚宣佈新一輪季度股息派發計畫。根據該計畫,2025至2027年,歡聚將向登記在冊的股東派發現金股息,金額為每季度5000萬美元(對應每股美國存托股0.93美元),合計現金股息總額度達6億美元。歡聚同時宣佈新增3億美元股票回購計畫,有效期截止至2027年12月。

此外,自2025年3月31日起,歡聚集團在納斯達克的股票代碼將從YY更改為JOYY,正式開啟新篇章。

歡聚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婷表示,回顧2024年,歡聚不斷提升全球本土運營的精細化水準,提升運營效率,公司盈利持續實現穩步增長。公司non-GAAP全年經營利潤達1.361億美元,同比增長4.2%。在多元增長引擎的驅動下,公司非直播收入達4.498億美元,同比增長55.9%。隨著YY Live交易的落地,JOYY的發展將翻開新篇章。展望未來,公司將堅定地致力於推動全球業務的多元發展,鞏固歡聚作為全球領先科技企業的地位和影響力。借助AI為業務賦能,公司將全方位提升運營精細化水準,為用戶耕耘有溫度的社區體驗。 在扎實的運營執行力的基礎上,公司對繼續推動全球業務可持續增長,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充滿信心。

2024年全年財務亮點

  • 凈收入為22.4億美元。
  •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歸屬於歡聚集團控股權益和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至2.985億美元,2023年同期為2.925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凈利潤率為13.3%,2023年同期為12.9%。

2024四季度財務亮點

  • 凈收入為5.494億美元。
  •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1],歸屬於歡聚集團控股權益和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9610萬美元,2023年同期淨利潤為6420萬美元。 

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務亮點 

歡聚集團專注為全球用戶耕耘安全、優質、多元的內容生態。第四季度,Bigo Live對產品的社區管理策略和社區安全技術能力進行全方位升級。平臺引入多模態審核大模型,結合場景數據監督微調訓練專屬模型,並結合第三方大模型的能力,大幅提升內容審核的效率和技術能力;在產品功能方面,Bigo Live採用更精細化的用戶驗證及分層機制,將流量向優質、經驗證的用戶內容傾斜,加強對UGC內容的嚴格管理,為用戶提供安全、優質的內容體驗;同時,Bigo Live與多個行業夥伴及相關官方機構建立合作,共同防範及懲治不良用戶惡意使用平臺的行為。

在社區內容方面,一年一度的年終盛典活動BIGO Awards Gala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劇場圓滿落幕,超過1000名全球嘉賓參與現場活動,近50萬名觀眾通過線上直播觀看這一盛會。盛典上,Bigo Live表彰超過200個傑出的內容創作者和家族,以感謝他們對用戶社區活躍和多元內容的貢獻,並由多位國際藝術家帶來流行音樂、歌劇、嘻哈、舞蹈等多元表演。BIGO Awards Gala作為Bigo Live的傳統活動,已幫助無數優秀創作者提升影響力,走向全球舞臺。除了全球主會場,迪拜、泰國等多地也舉辦了區域盛典。

針對直播主場景,Bigo Live引入大模型訓練超長用戶行為序列優化推薦排序,配合整體直播內容池優化、房間內觀看體驗調優等,帶動用戶直播場景觀看時長增長,第四季度直播人均觀看時長環比提升2.1%。通過流量傾斜潛力腰部主播、美顏等開播工具打磨優化,主播開播次留環比提升1.2%、人均開播時長環比提升2.9%。

Likee繼續聚焦中東和歐洲區域兩大核心市場。第四季度,Likee歐洲區域日活用戶環比增長4.4%。此外,在付費用戶增長驅動下,Likee直播收入環比提升2.2%。在產品線層面,2024年,Likee連續第二年保持盈利。

在核心市場,Likee繼續聚焦提升用戶的內容和社區互動體驗。Likee與全球熱門遊戲原神合作,深化在核心市場Z時代用戶的滲透率提升。用戶可通過發佈原神主題的短視頻、直播贏取特別禮品,並參加由Likee與原神在歐洲聯合主辦的線下主題活動。活動期間,話題超過570萬流覽量,線下主題活動吸引1.1萬人次參加,並吸引多名百萬級粉絲的創作者入駐Likee。除了豐富的運營活動之外, Likee加大對優質創作者的扶持力度,優質內容的增長帶動視頻消費時長環比增長13%,內容創作者在日活用戶中的占比環比獲得穩健提升。

第四季度,Hago配合年終節點打造爆點運營活動,推動核心付費用戶充值及消費,當季直播營收實現環比正增長。第四季度,Hago現金流持續為正,從而實現了連續第二年全年正向現金流的目標。 同時,Hago當季用戶社區活躍度進一步提升,頻道人均停留時長環比增長8.6%至108.2分鐘,產品次日留存率也同步持續提升。

[1]. 本文涉及部分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Non-GAAP)財務指標,以提供額外資訊,幫助投資者更方便評估公司核心業務表現,但不應被視為替代或優於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編制的指標。投資者應同時參考GAAP和非GAAP指標,以獲得對公司財務表現的全面理解。關於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與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指標之間的調整,詳細可查閱公司於2025年3月20日發佈的《JOYY 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務業績》新聞稿。

 

新聞來源:PR Newswire

以上新聞投稿內容由PR Newswire 美通社全權自負責任,若有涉及任何違反法令、違反本網站會員條款、有侵害第三人權益之虞,將一概由PR Newswire 美通社承擔法律及損害賠償之責任,與新頭條Thehubnews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