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泰雅口唱史詩憶起源遷徙 天籟美聲世代傳唱 新北原民族語傳統歌謠賽感動落幕 約定明年見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一場彙集原住民10個族群的族語傳統歌謠、跨過15歲到90歲的世代傳唱,以及超過千人經由現場或直播共同收看的「『山海世代 原音天籟』111年度原住民族語傳統歌謠比賽」總決賽,於日昨(27)在三重區碧華國民小學音樂廳順利圓滿完成。昨天是學生組、青壯組及團體組,今日為比賽第...

臺東新冠疫情拉警報 3/28上午快篩10人陽性反應

記者池文中∕臺東報導 臺東縣繼27日新增6例本土確診個案後,28日持續擴大篩檢,在初鹿快篩站進行篩檢,至上午上午10點30分為止共篩檢308人,又有10人出現陽性反應,縣府衛生局緊急將他們送往醫院做PCR採檢確認,呼籲民眾做好防疫措施,切勿過度恐慌。 臺東縣政府指出,縣內昨(27)日新增...

2022年世界母語日-原語會首度舉辦沙龍 年青族人展現族語新面貌

記者周蘭君/採訪報導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於3月27日(日)首度舉辦「2022年世界母語日-原住民族語沙龍」活動,邀集原住民族圖文及影音創作者、音樂創作人舞思愛、阿美族藝術家Moli Ka'ti 摩力.旮禾地等人分享族語應用創作的經驗與新思維,期盼拉近原住民年青族人與族語之間的距...

南島語言復振論壇從臺灣出發 保存族語多樣性 原民會7語即時同步口譯

記者張辰卿/新北報導 原民會3/26日假新莊聯合大樓B1國際會議廳辦理「2022年南島語言復振論壇」,以持續落實推動南島民族國際交流政策,促進各國人才交流與汲取語言復振經驗,建立永恆交流平臺。 本次論壇比照聯合國會議模式,除了中英語外,還有太魯閣語、鄒語、賽夏語、阿美語等7種語言即時同步...

花東0323大地震 紛傳橋損路斷災情

記者王明達∕綜合報導 花蓮、台東地區3月23日地牛大翻身,從凌晨到上午約只7小時內,就發生54次規模3以上有感地震,其中規模6以上强震就有2起,最大震度6弱,紛傳橋塌、路坍、落石及建物受損等災情,其中玉興橋拓寬工程嚴重受創,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隨即採取封閉及交維改道措施。 花蓮縣消防局統...

耗資上億 宜蘭縣原住民族多功能會館預計八月開放

記者江志明/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為推廣原住民族事務,109年初動工興建宜蘭縣原住民族多功能會館,預計下個月完工,縣長林姿妙14日前往現勘,勉勵施工團隊辛勞,並提醒後續須在考量安全及品質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工程建設。 宜蘭縣原住民族多功能會館位在宜蘭市,規劃興建地下一層、地上六層,未來除了打造...

後山小調∕原住民辦桌 另類疫情菜

花蓮縣豐濱鄉磯崎山海劇埸昨天舉辦盛大開工典禮,應邀賓客品嚐部落居民的特色佳餚,展現原住民因應疫情辦桌走簡約風,表現出另類吃的藝術。 為了因應疫情期間吃的防疫安全,改採個別套餐方式,大家可別小看那一小盤菜餚,套餐特色餐點包括藤心、白斬雞、烤山豬肉及野菜等,主食為著名的阿美粽「阿里碰碰」,菜色內容...

台東文健站破百站全國最多 照顧部落長者並提供就業機會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臺東縣文健站設置超過百站!縣府8日舉辦破百站記者會,縣長饒慶鈴表示,文健站突破百站,服務的長者將達3,500位,平日不僅安排體適能及懷舊等課程,也舉辦歌唱及健康操比賽等,未來將持續辦理多樣化的創新課程,讓更多部落長輩一起健康快樂慢慢「長大」。 活動現場邀請延平鄉文健...

新北部落大學行動成果展 3 月起巡迴推廣活動開跑

記者季葳/新北採訪報導 新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即日起於樹林、八里、 新莊、新店及板橋辦理「Ita+學習 串聯聚落分享愛」系列行動成果展。首場活動於3/6與樹林耶穌聖心堂教會合作舉辦,活動現場除以靜態展、數位影片展示新北部大歷年開班的豐碩成果,並提供互動式的文化體驗課程,吸引...

影音∕用文面臉譜訴說原民故事 「重拾紋路」張文松特展原味登場

https://youtu.be/cdFNWtgDmw4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南澳泰雅文化館特展系列之「重拾紋路」張文松特展,26日在充滿原汁原味的氛圍中揭開序幕,共約30幅的巨作,一張張躍然畫布的文面臉譜,栩栩如生的訴說原民文化與故事,引人觀賞讚嘆,甚或停留畫中情境而有時空交錯之感。...

後山小調∕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家鄉

久聞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名氣,終於一償宿願,在武陵的七家灣溪觀察台灣鮭魚棲息的環境生態。 櫻花鉤吻鮭,冰河時期孑遺生物,又有台灣鮭魚、台灣鱒、次高山鱒、台灣陸封型櫻鮭、本邦、梨山鱒等名稱,是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唯一一種溫帶性魚類,也是只產於台灣的特有櫻鮭亞種。 由於櫻花鉤吻鮭稀有且瀕臨絕種,赢得「國寶...

響應世界母語日 縣文化局主題活動多元精采

新竹振道/記者簡舒祺/新竹報導 響應世界母語日,新竹縣文化局圖書館推出系列活動,要邀請大小朋友探尋屬於自己的語言,透過主題書展、聽故事、聽音樂及體驗活動,探索多元語言的特色,感受家鄉食衣住行育樂,發現在地之美。 琳瑯滿目的各色圖書,有的用台語、客語書寫故事,也有的用詼諧幽默的敘述方式講述...

苦等七十四年! 全台最大原住民部落台東馬當聚會所動工

記者池文中/台東報導 受限土地問題,全台最大原民部落台東縣馬當部落,迄今仍無屬於部落的聚會所,臺東縣政府爭取經費,解決用地及法規限制等問題,全新聚會所16日在縣長饒慶鈴、原民會副主委谷縱‧喀勒芳安、議長吳秀華等人共同祈福動鏟後,正式動工,預計明年1月完工後交由族人自主管理。 饒慶鈴表示,...

羅東聖母醫院澳花醫復中心啟用 同時照護宜花偏鄉居民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照護弱勢及偏鄉居民不遺餘力的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又在宜蘭縣最南端的山村部落設立「澳花醫療復健中心」,16日在地方人士高度的期待下揭牌啟用,隨著專業團隊與設備的進駐,配合部落居民的作息時間,提供貼心的服務,就連只有一溪之隔的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民,也可就近求醫及復健,可...

傳藝好戲台又將粉墨登場 邀大家來看接班人大顯身手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傳藝園區接班人好戲台又將粉墨登場,2月18日起至12月10日止,除每週三、四休館外,在園區曲藝館每天上演兩場,全年共386場次的演出,邀請民眾入園觀賞精彩好戲。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的「接班人好戲台-駐園演出計畫」迄今邁入第6年,由國家級登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

提振山村經濟 「原自山中」巡迴展售接力登場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林務局為提振山村經濟而舉辦的「原自山中」巡迴展售活動第2站,2月12日至18日在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竹林車站周邊接力登場,歡迎喜歡部落林產與個性手工創作的民眾,到場參觀相挺。 羅東林區管理處指出,原住民族與臺灣山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發展出豐富的傳統山林智慧,為拉近部落...

阿里山鄉山美衛生室啟動重建 翁章梁:提升鄉民就醫品質與便利性

記者李喬智/嘉義報導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衛生室原地重建10日上午舉行動土典禮,衛生室暫移至山美舊村辦公處提供醫療服務,此工程由建設處代辦,基地面積72坪,總經費共計1449萬6千元,預計於1112年完工。 阿里山鄉山美衛生室重建工程,歷經13次流標,縣長翁章梁重視山區醫療,除向衛生福利部...

後山小調∕太巴塱部落阿美族祖屋的前世今生

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有一棟老茅草屋,1935年就被臺灣總督府列入古蹟保護,1958年毁於颱風,2006年原貌重建,2008年花蓮縣政府列為文化景觀。 花蓮縣政府文化局指出,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為依傳統工法重建的建築,是昔時太巴塱部落的信仰中心,屋內每根樑柱均刻有敘...

蘭陽隨筆/馬告故鄉在宜蘭

圖、文:楊基山 馬告也稱山胡椒,係原住民生活美食常見而且重要的調味料,尤其是泰雅族,因而有宜蘭是產量最多的馬告故鄉之說,惟近年來,全台各地餐廳喜將馬告入菜,成為桌上佳餚,其大量採集導致它在自然界的生存受到威脅。 ▲農政單位齊聚一堂肯定宜大對馬告栽種與研發的成果。 農政單位早已感...

森林永續,這是我們賽夏族人對於環境承諾 Cherish sustainable resources

圖、文/蘇文祥老師 在一次的機會我們到了賽夏森林,當進入秘境時,迎向而來是一片森林的視覺饗宴,彷彿大地間遞出一種特別的邀約,讓現場每個人皆能從五感六覺中感受到最自然的輕撫,而身上的毛細孔也慢慢打開,跟著森林周圍的氣息一起呼吸,節奏上如此的自然,這就是賽夏族人獨天得厚的林下秘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