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彭水快報 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桐油是將採摘的桐子樹果實經機械壓榨,加工提煉製成的一種優良的帶乾性的植物油,整個過程被稱為榨桐油,是一項傳統技藝,也是一項既複雜又繁重的體力勞動。

曾經,彭水的桐油因產量高、質量好聞名全國,遠銷國外。如今,桐油卻風光不在,隨著歷史的長河慢慢消退,民間僅留極少數的榨油小作坊和榨桐油技藝。

每年農歷的九月,彭水的桐子樹果實開始成熟,周洪錫跟村民們一起上山採摘桐子。周洪錫今年74歲,家住萬足鎮廖家村2組,一個苗族氛圍濃鬱的寨子。周洪錫精通多項傳統手藝,是一位老手藝人。在整個寨子中,周洪錫家的榨油機也是唯一的一台,所有的工具保存完好,每年仍然在堅持榨油。

2022年,周洪錫退休了,把這項活兒交給了兒子周仁平,只是不時在旁邊做一些指導。周仁平從小就跟著父親學榨桐油,技術這一塊完全沒得問題。這門手藝得到了傳承,讓周洪錫感到很欣慰。

周洪錫介紹,桐子要經過「曬子」、「破子」、「制餅」、「裝餅」、「打油」等多道工序後才能榨出油。

把桐子採摘回來後堆在吊腳樓的屋裡平鋪開,自然風乾,桐子外殼因水分逐漸減少變黑。進入冬閒時節後,在屋裡生一盆火,村民們就坐在旁邊開始剝桐子、去掉殼、取其籽。記憶中,剝桐子雖然只是手上活兒,但是很糊人,黑色的汁液沾滿雙手,十分難洗。

剝出桐籽後,接下來就需要用炕灶蒸桐籽。炕灶是特製的,根據需要確定大小,呈長方形的土胚,下方是灶孔,裡面用竹子鋪成。把桐籽平鋪在上面燒火蒸,蒸掉水分,使其乾燥,一般需要兩天時間,桐籽蒸乾後用粉碎機打成粉。周洪錫說,沒有粉碎機的時候就是用石磨進行磨粉,隨後將打碎成粉的桐籽放入大甑子蒸熟。

接下來就是製作油粑,將鐵環重疊,稻草放進環內,用木棒杵緊;把桐籽粉倒進甑子裡杵緊,取掉甑子後用腳踩緊,一個油粑便製作完成,用同樣的方法製作剩下的油粑後,就可以開始榨油。

榨油前,先檢查榨油機,主要是看油箱裡有機油沒,榨油機的原理就是通過人握住手柄上下壓通過油泵產生壓力擠壓油餅讓油溢出,為物理方法。裝上油粑,便可以榨油,一邊壓一邊加油粑,榨出的油滴入下方的油槽裡,再流到另一端的油桶裡。

周洪錫介紹,最初榨桐油是採用木榨,更費體力,到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便開始用機器榨。1973年,他花了一千多元買了全寨子第一台榨油機。

「家有千根桐,子孫不受窮。」這句俗語就反映了當時桐油對於老百姓的重要。

據《彭水縣誌》記載,清末及民國時期彭水就開始栽種桐子樹,1955年,彭水收購桐油3755噸,人均11.50斤,居全國之冠。1960年,全國桐油生產現場會在彭水召開,促進了桐油發展,常年產油3250噸以上,年產值近1000萬元。70年代,油桐栽植趨於良種化、科學化,面積也有所增加。1985年,全縣桐林面積達35萬畝,產籽9250噸。銷往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成為彭水人民經濟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時桐油是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全縣都大力發展種植油桐。周洪錫回憶,當時的桐子產量高,質量也很好,100斤桐籽能榨35斤油,一天4至5個人分工協作,最多能榨600斤桐籽,忙的時候更是通宵做。

一條青石路被腳步磨去了稜角,變得光滑發亮,見證曾經的繁華;一個個背桶裝滿了桐油,在一杵杵的歇氣中背到萬足場,然後銷往全國、銷往世界。「那時我一天都能背80斤桐油到萬足場去賣,一斤能賣2元錢。」談到桐油,周洪錫的妻子廖廷秀也深有體會。

周仁平介紹,現在每年榨的桐油,他運到縣城去賣,還供不應求,這也增加了一筆家庭收入。

桐油具有乾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鹼、防腐、防鏽、不導電等特性用途極為廣泛,是製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築、機械、車船、漁具等的防水、防腐、防鏽塗料,並可製作油布、油紙、肥皂、農藥和醫藥用嘔吐劑、殺蟲劑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桐油的功能被更多的新材料所替代,慢慢地退出舞臺,淡出人們的視線,很少能買到桐油。周洪錫的榨油機有很多人上門想收購,但他堅決不賣,就讓榨油機繼續記錄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