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成都濃園

王崇學,1975年生於四川眉山,1999年獲四川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油畫學士位,2006年獲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油畫碩士學位,師從程叢林先生。

王崇學喜歡畫畫,報考研究生的時候,就是想繼續畫畫。一次台灣的收藏家來學校看展覽,收藏畫作,卻在眾多學生的畫作,唯獨選擇了他的一幅風景畫。至今這幅畫還放在台灣收藏家的家中。當程叢林老師一個電話來詢問那幅風景畫準備定價多少的時候?王崇學完全沒有概念和參考值。這份收穫,這份欣欣,他用一篇長長的寫滿熱情的日記記錄了下來。被市場肯定,被收藏家青睞,讓王崇學早早地就體會到繪畫的價值,並且也更加肯定了自己所要追求的繪畫方向,要追尋的獨特的繪畫語言。有時候,看起來很偶然的機會,而實際上卻是深度思考和深入鑽研的自然結果。

「點」畫與「透」氣。「點」是王崇學繪畫的基本元素,「透」是他在畫面上極力追求的空間場境,區別於西方點彩派和傳統筆墨寫意的具有觀念思考意義的「兩度半的哲學空間」。

王崇學說:「在這十多年的創作過程中,對繪畫語言的不斷探索和對主題的更深入表達一直推動自己往前走,一直都在一種未知的狀態。」

王崇學晚婚,孩子現在才只有2歲左右。他說,覺得自己還是孩子,到該結婚的時候,並沒有覺得自己年齡大。

除了畫畫就是畫畫,猶如修行人般的潛心繪畫。在點與透之間不斷來回。別人看不懂不重要,他樂在其中。

藝術的精神本質是自由的,而藝術發展到現在,照像術對視覺再現已「無所」不能的現代,繪畫藝術精神的表達,各種特徵性的選擇成了架上繪畫藝術的唯一存在理由和價值標準。

繪畫作品寄託著藝術家的思想和靈魂,如果觀眾看到了感覺到了意義,這就是藝術家的欣慰。

在作品的完成過程中,一遍遍的「點」是達到自己內心理想效果的手段,而這種持之以恆的「禪定」式的工作方式,讓我有種身不由己、慢慢接近的「神往」狀態,也具有了某種強烈的觀念性和宗教意義…….也因此和西方點彩派運用「點」進行光的解析和波普藝術觀念化的運用「點」拉開了距離。——王崇學

▲《透—眾生.向》布面油畫 160X160cm 2007年

▲《透—閒》布面油畫 150X350cm 2009年

▲《透–前後左右》布面油畫 160X160cm 2009年

▲《透·前後左右》160×160cm 2010年

▲《透.15.04.2013 》布面油畫 128X128cm 2013年

▲《透.29.04.2013 》160X160cm 布面油畫 2013年

▲《透25.04.2015》亞麻布油畫 120x120cm  2015年

▲《透06.07.2015》亞麻布油畫 160x320cm 2015年

▲《透.10.08.2016》布面油畫 160X160cm 2016年

▲裝置《透.上.下.左.右》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