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2年2月18日 /美通社/ — 2月17日,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將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以下簡稱伊利)的評級展望上調為「穩定」;同時,維持伊利「A-」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並肯定了伊利擔保的高級無抵押票據「A-」的發行評級。

標準普爾指出,「穩定」的展望反映了其對伊利有能力並有序維持發展的預期;同時,伊利憑借嚴格的財務政策,強勁的有機增長和穩定的自由現金流,能夠在追求增長目標的同時保持低槓桿率。

2020年10月,位居「全球乳業五強」的伊利提出了「2025年進入全球乳業前三、2030年問鼎全球第一」的全新戰略目標。標準普爾在報告中指出,為了在2025年實現全球乳業前三,伊利的營收增速需要保持在10%以上,而伊利僅通過有機增長就可以實現該目標。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850.07億元,同比增長15.23%;淨利潤為79.67億元,同比增長31.82%。而WIND平台一致預測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伊利營收將達到約1097億元,增速約為13.21%。

值得注意的是,在戰略入股澳優之外,標準普爾並不排除伊利會進行其它外延式收購的可能,但預計此類收購的規模不會對伊利的槓桿率產生重大影響。其在報告中強調,伊利健康的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增長和穩健的經營性現金流能夠支持其繼續保持低槓桿率:

一方面,在原料奶價格上漲的背景下,伊利良好的運營成本控制能力能夠有效抵消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時,伊利還擁有更具優勢的定價、高端化的產品組合以及利潤率較高的奶粉業務佈局。標準普爾預測伊利的EBITDA利潤率將從2020年的11.1%,逐步上升到2021年到2022年的11.2%-12.0%。

另一方面,得益於強大的經營性現金流、充裕的賬面現金儲備以及定向增發,伊利的流動性優勢得到進一步強化。而從伊利發行的低票面利率債券可以看出,伊利還擁有強大的資本市場准入能力,並與銀行有著良好的長期合作關係。標準普爾據此預測,到2022年,伊利自由經營現金流將保持在人民幣25億元至人民幣40億元;到2023年,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有助於增加其資本支出。

此外,伊利在2021年底提出,將從高質量發展能力、經營業績、股東價值等維度全面構建「企業價值領先」,這將進一步強化伊利穩健良好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