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筒樹重現深溝水源生態園區,生趣盎然。(圖∕陳木隆攝)

屬於桫欏科植物的筆筒樹,是保有遠古蕨類型態的孓遺植物,它比恐龍還長壽,在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時代就已經在地球生根繁衍,是公認適應環境變遷最強的物種之一。原在員山鄉深溝水源生態園區全軍覆沒的筆筒樹,如今竟又重現生機,令人雀躍萬分。

筆筒樹喜歡生長在向陽潮濕的山谷或林地邊缘,在荒地中一枝獨秀,垂展的羽葉每有勁風襲捲,就如草裙搖擺,狀似臨風起舞的舞者,令人驚艶。

1912年日本人在員山三鬮造林達90甲水源涵養林,配合當時宜蘭河多變的環境,種植大量相思樹及台灣赤楊等先驅植物,大量筆筒樹同時陸續出現,形成今天深溝水源地植物多樣化的水源生態園區。

然而,在多年前發現數以百計的筆筒樹,竟與全台各地筆筒樹的下場一樣,在短期間內枯死殆盡。當時,林務局曾展開一場「方舟計畫」,進行調查、研究及幼苗接菌實驗,並將台灣列為筆筒樹疫病區,但似乎無助於筆筒樹的復甦。

筆筒樹以孢子囊內的孢子繁殖,三億年前即在地球出現。(圖∕陳木隆攝)

時至今日,筆筒樹疫情漸被淡忘,未料,近年來在深溝水源生態園區湧泉溝河道兩旁,又陸續發現五、六棵新生筆筒樹,看著它們臨風搖曳、生趣盎然的模樣,不得不讓人讚嘆:不愧是適應環境最强的物種。它們正以堅強的生命力,在園區繼續存活,讓現代人看見三億年前就已出現的植物!

前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處長林鴻忠表示,蕨類植物的發育史有明顯的世代交替,即自孢子發育生成配子體,孢子體上的精子和卵子結合成結合子,發育為孢子體,孢子體發生孢子囊,囊內生孢子。1954年恩格勒氏植物分科綱要,視蕨類為一門。

一般蕨類植物均呈矮灌欉,唯獨筆桐樹和桫欏呈小喬木狀,前者早期供製筆桐之用,故稱筆桐樹,因樹幹有脱葉痕類似蛇皮,又稱蛇木;後者葉子不會脱落就像穿裙子一樣,可供區別。

他並指出,筆桐樹在2009年左右發生病害,其中在北宜公路山區就有為數不少罹病,經林試所及台大等團隊共同研究結果,研判可能因氣候變遷而導致病害,最後全面將病株截断,装在黑色塑膠袋並噴灑藥劑,任其腐化.终於抑制病情擴大!(本文作者∕生態及文史專家:林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