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照護弱勢資收個體戶, 持續向資源循環署爭取補助,並與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共同辦理「資收關懷計畫」,以期增加個體戶收益,提升生活品質。
▲花蓮縣清潔隊員協助個體戶整理資收物。(圖/花蓮縣環保局提供,下同)
資收計畫包括,以「高於市價補助個體戶回收資收物」增加回收金額;「到府收運」至個體戶回收站點提供回收服務;「投保微型保險」協助符合投保資格之資收個體戶,在作業中獲得保障;「環境清潔服務」至回收場域協助清消,改善環境。
▲清潔隊協助收運回收資源情形。
環保局舉例說,吉安鄉有一位蔡姓婦人,因丈夫突發中風長期臥床,原本由丈夫支撐的家計瞬間中斷,為了照顧先生,蔡婦無法外出工作,生活陷困,從事資源回收作業後,並在113年起加入花蓮縣政府推動的「資收關懷計畫」,獲得實質補助提高收入,終能走出困境。
▲花蓮縣政府推動的資源回收關懷計畫,兼顧環保與照護弱勢
蔡婦說,每一份回收物對她而言,不只是廢棄物,更是撐起生活的希望,她每日整理可回收資源物,再交由清潔隊回收,不僅獲得實質回饋,也讓她感受到來自社區的關懷與支持。「這項計畫不只是經濟幫助,還讓我知道,在這個小村落裡,我不是一個人!」
花蓮縣今年1月至8月底累計補助590人次,累計補助金額達294萬3,369元,縣府並在端午節提供個體戶225包在地農產米,傳達節慶溫情與實質關懷。縣政府呼籲,若民眾身邊有相關需求的朋友,歡迎主動聯繫在地的鄉鎮市公所或環保局,瞭解「資收關懷計畫」申請方式,讓更多人在參與資源回收工作中,開啟自立生活的新契機。
縣長徐榛蔚指出,花蓮縣持續推動「資收關懷計畫」,以弱勢關懷為出發點,只要是實際從事資源回收,並向各鄉鎮市公所完成登記列冊的個體戶,均可參加計畫;以中低收入戶為優先,每人每月回收補助上限為5,000元,既能幫助維護環境、提升回收成效,更可增加收入照顧自身生活。
此計畫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SDG1消除貧窮、SDG8就業與經濟成長、SDG11永續城鄉、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讓環境保護與社會關懷相輔相成,逐步實現「永續花蓮」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