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投書屏東新埤鄉存有非法犬隻繁殖場,已困擾居民多年。(圖/民眾提供)

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屏東新埤鄉建功社區長年存在非法犬隻繁殖場,不僅噪音擾人,更衍生衛生疑慮。居民多次向縣府動保處檢舉卻毫無下文,憤怒直呼:「政府公權力又睡著了嗎?」

走進建功社區新建路一帶,沿著雜草叢生的巷道,即可聽見此起彼落的犬吠聲。居民指出,白天叫聲不斷,夜晚更是擾人清夢,長期下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我們投訴過很多次,但縣府遲遲不見動作,問題一拖再拖,難道要等居民集體抗議才會處理嗎?」有居民憤慨表示,不排除將透過民意代表將聲音傳達到縣府,要求立即行動。

▲非法犬隻繁殖場嚴重影響附近社區安寧,甚至衍生衛生問題 。(圖/民眾提供)

動保團體也揭露,非法繁殖場並非個案,且規模往往比想像中龐大。許多業者未取得《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所規範的登記許可,卻在鄉間私下繁殖犬隻,甚至將出生的幼犬帶往高雄的合法寵物登記站,進行晶片植入與登記後再轉賣至外縣市寵物店,形成「合法掩護非法」的黑市鏈。這種情況不僅挑戰制度底線,更讓消費者在毫不知情下購買來自非法繁殖場的犬隻。

動保團體批評,現行動保法與《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多年來幾乎淪為「打假球」,中央與地方皆未展現真正決心。許多縣市僅編制一名專責人員管理數十家繁殖業者,加上還有其他繁雜工作要處理,根本無暇進行實質稽查。

▲居民多次向縣府動保處檢舉,但縣府遲遲不見動作。(圖/民眾提供)

然而,屏東縣府對於非法犬隻繁殖場的態度則顯得消極,居民與動保團體都呼籲應立即盤點全縣繁殖場,建立透明化管理制度,並大幅增加專責人力,避免「書面管理」流於形式。

動保團體更提出具體建議,包括:推動繁殖、晶片登記與銷售三方資訊整合,建立可追溯平台;增設稽查人力並賦予即時取締權限;以及重新檢討寵物買賣規則,確保繁殖過程符合動物福利。團體強調:「動物不只是商品,它們應享有基本人權(animal rights)。若任由黑市持續,最終受害的不只是動物,還有社區安寧與公共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