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海嘯救災動員演練」過程逼真。(圖∕宜蘭縣消防局)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擔綱首辦的「國家防災日大規模震災/海嘯救災動員演練」,從9月17日至19日歷經3天實境演練,結合中央、國軍、縣內防救災編組、民間團體及國際救援隊伍,總共動員超過1,300人,全程逼真地完成各項演練。

這次演練模擬琉球海溝發生芮氏規模8.5強烈地震!引發海嘯侵襲宜蘭!全程採半預警、無腳本方式進行,透過實兵操演全面模擬大規模震災情境,驗證各項應變機制及跨單位整合應對能力。

主要境況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進行模擬,地震發生後海嘯侵襲五結和壯圍鄉沿海地區。先於9月3日進行桌上兵棋推演,再於9月17日至19日實作驗證。實作演練將救災支援集結據點設在宜蘭運動公園,另依推估災情,於多處地方進行分區演練,項目及地點如下:

一、海嘯疏散及撤離演練:五結鄉孝威國小、錦眾村;壯圍鄉新南國小、新南村等地。
二、大規模收容作業演練:宜蘭運動公園體育館。
三、評估、搜索及救援(ASR)演練:牛鬥橋、台化龍德廠、五結鄉親水路集合式公寓、員山鄉盈昌砂石廠等地。
四、災難醫療隊(DMAT)災害緊急醫療應變演練:宜蘭運動公園風雨籃球場旁。
五、海嘯動態應變演練:宜蘭科學園區。
六、雪山隧道道路封閉及交通管制。
七、「國際救援隊來臺救災接待及撤離中心」Reception/Departure Centre, RDC)演練:蘇澳港辦理。

宜蘭縣消防局進一步說明,演練總共動員中央、國軍、地方政府、公所、非政府組織、民間事業單位、志工團體,總計1,300人以上,所有境況均採實地、實物方式操作。縣政府於災害發生後,立即在宜蘭運動公園開設救災支援集結據點,國內外各搜救隊伍、民間團體立即集結,由宜蘭縣統一調派。

17、18日由國內和菲律賓、斐濟、韓國、德國、土耳其、英國、日本等國的搜救隊,前往台化龍德廠PTA廠、五結集合公寓、員山鄉砂石場、大同鄉牛鬥橋等地進行搜救,模擬災況深具挑戰性,不僅有破壞建築物本體,還有支撐、挖掘、探測等各種專業搶救技巧也都派上用場。其中在牛鬥橋下模擬海嘯過後數十輛汽車翻覆待援等場景,讓各搜救隊感覺非常逼真,堪稱歷年最佳,過程雖然辛苦,但機會非常難得。

總統賴清德19日前往蘭陽女中、宜蘭科學園區、宜蘭運動公園視導避難掩護及各項動態演練。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地震、海嘯災害來得突然,唯有平時扎實整備,才能在關鍵時刻迅速反應;縣府將強化協調聯繫、整合資源作業,健全各項應變與恢復機制,確保人民生命安全,以及基礎設施有效防護,持續與中央全力以赴,打造永續、安全、韌性的幸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