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寒流來襲!房仲業31個月首見萎縮 汰弱留強時代來臨 M傳媒
房市交易冰凍近一年,終於反映在不動產經紀業的實質萎縮上!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8月底全台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為9,294家,較7月底減少7家,這是自2023年1月以來,連續31個月增長後的首度下滑。房仲業者直言,若市場買氣遲遲沒有回升,行業將加速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
政策重擊+國際變數 房仲展店急踩煞車
內政部數據顯示,近一年來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在去年11月以前,每月仍有40~50家的增長幅度。然而自中央銀行推出第七波打炒房措施及銀行房貸限額後,房市急速降溫,加上國際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雙重打擊讓房仲業不僅展店趨緩,更出現併店、整合潮。
今年上半年,每月新增家數普遍減至10家上下,8月更首度出現負成長。業界人士分析,這只是開始,實際市場狀況可能比官方數字顯示的更嚴峻。
數字存在落差 實際萎縮程度更驚人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退還營業保證金需時一年才能註銷營業登記,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與實際市場狀況之間可能存在一年左右的落差。去年下半年起交易量急凍,門市交易量普遍衰退3至5成,且持續長達近一年,對於多數非集團化、單點經營的業者來說,壓力非常沉重。房仲公會分析:「實際房仲業規模萎縮的程度,恐怕比官方數字所顯示的更為驚人。許多小型房仲已經實質停業,只是尚未完成註銷程序。」
僧多粥少加劇競爭 集團與單點業者兩樣情
即便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出現下滑,但數量仍處於歷史高檔。在當前交易量大幅萎縮的環境下,形成僧多粥少、競爭更為激烈的局面。市場觀察發現,資深業者憑藉其豐富經驗、扎實專業與穩健財力,尚能堅守崗位、靜待下一波市場契機。然而,過度依賴投資客案源或現金流不足的門市,很可能在這波盤整期中率先退出市場。一些原本計劃開設新店的投資者,態度也轉為更加謹慎。
政策成關鍵變數 9月央行會議受關注
近期政策面陸續釋出些許利多,包括鬆綁新青安、延長換屋族出售舊屋期限等。業界普遍關注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議的決議,這將深刻影響房市未來走向。房仲公會表示:「若央行政策未見調整,房市表現很難樂觀看待。營業困境能否改善,一切仍取決於交易量能否回穩。」他們呼籲政府正視房仲業的困境,適度調整政策以維持市場穩定。
M觀點 行業重整剛開始 從業人員需做好準備
這波房仲業調整才剛開始,若交易量持續低迷,只會加速門市關店與從業人員轉職。建議房仲業者應加強專業服務品質,開發多元業務模式,並審慎評估財務狀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對於消費者而言,市場調整期反而是尋找專業、可靠房仲業者的好時機。選擇具有豐富經驗、財務穩健的業者合作,才能在這波市場波動中保障自身權益。
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賴傳媒、記者爆料網